列宁生前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分析——兼论帝国主义理论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列宁生前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分析——兼论帝国主义理论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一、列宁离世前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分析——兼谈帝国主义论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贾正强[1](2021)在《从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吕振羽早期思想探微》文中认为

孙来斌[2](202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主题演进》文中提出历史分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历来存在不同看法。综合考虑时代特点、历史任务、时间跨度等因素,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50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人类解放理论主题不断展开、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的历史,表现为前后相继的发展主题阶段:在科学论证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在追求人类解放的社会革命中发展前进、在追求人类解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曲折前进、在追求人类解放的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实践推动下开拓前进。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认清马克思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前进的历史逻辑,自觉承担起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神圣职责,是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获取的重要启示。

翁泽雪[3](2020)在《2008年以来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每月评论》是美国权威的左翼理论刊物之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为指导方针,致力于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维持政治经济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位置方面它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聚焦《每月评论》,试图管中窥豹,展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为时代的产物,《每月评论》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在70年的发展历程,它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风格,积极回应这70年以来世界的巨大变化,留下了许多值得骄傲的东西。在期刊中,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左翼理论家就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以及社会主义等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从新自由由主义、新帝国主义、生态危机等方面对资本主义展开全方位的批判,深刻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危机,思考未来社会主义的模式,探寻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每月评论》中,专家、学者们对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热点问题展开广泛的评论和研究,他们的理论清楚地展现了论题的现实性、立场的开放性、视角的多样性等特征,尽管他们的理论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理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魅力,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野,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丛麟懿[4](2020)在《木下尚江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展开 ——以暴力观为中心》文中指出作为致力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基督教社会主义者,木下尚江从未停止过对和平的呼唤,但由于同时具备社会主义者和教徒的双重身份,木下的和平论与社会主义观也兼具宗教的非理性与科学的理性。该特点一方面让木下能够调和唯物论与宗教信仰的矛盾,另一方面却又让木下最终因无法接受暴力革命而亲手否定了自己一直坚信的基督教社会主义并脱离了政治运动。本文的目的便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展示木下尚江在退出社会主义运动之前暴力观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并探明暴力观在木下的社会主义观中发挥的作用。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通过介绍木下的出生世代问题及大学毕业以前的成长与受教育经历来体现木下在时代背景下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作为青年知识分子对革命、文明等问题的思考,并展现其天生的宗教性。第二章则将展示大学毕业回到故乡后的木下从资本主义文明的坚定拥护者到欲以基督教的爱之精神来改变日本的革命者的转变,笔者将这一过程视为木下的反战思想及非暴力革命观的形成期,并把追求超理性的神爱、人类同胞爱的革命理想与从社会进化论而来的对和平世界的乐观展望视为其非暴力思想的根源。第三章则将讲述木下离开故乡,前往东京成为新闻记者并正式成长为社会主义者的过程,笔者认为这段时间是木下将基督的爱邻精神毫无矛盾地融入社会主义思想,并以此为指导理念,最为坚决地主张以信仰之爱和政治革新来实现和平世界的思想上的稳定发展期。第四章则将木下在日俄战争时期参加主张非战的社会主义团体平民社并坚决反对日俄战争及帝国主义的行动视为探讨重点。本文主张,平民社时期的木下虽然通过种种行动以彻底显现其和平精神,但他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出现强烈的否定现实秩序、政治,试图通过人的灵魂、道德、信仰来打破现状,实现和平的倾向。第五章则刻画了木下从创办《新纪元》杂志再到亲手决定废刊,并彻底脱离社会主义运动乃至政治运动的最后时刻,并揭示木下因兴奋于伴随着时局进展而来的暴力革命或运动而愈发在和平革命的理想与暴力革命的现实之间苦苦挣扎的矛盾的思想历程,以此展现暴力观在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想的灭亡问题上占据的重要位置。在尾声中,笔者也通过描写脱离社会主义运动并彻底回归神爱理想的木下的主张来体现其暴力观的变化。在笔者看来,木下对近代日本爆发出最为彻底且猛烈的反抗精神,坚决追求以和平、同胞之爱的神国来取代充斥压制与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坚定的神爱思想却反而限制了他对革命手段的进一步构想,最终使其不得不放弃更为现实的暴力革命,遁入精神世界,主张以静坐、冥想等精神修行来实现个人的、精神的和平。

欧阳琼[5](2019)在《论列宁的国家理论》文中研究表明列宁的国家理论是列宁结合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对国家问题所做的研究,是列宁对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是列宁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探索中得出的理论。苏联解体后,一些人对列宁的国家理论进行了不合理的质疑和批判。国外学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评价往往带有片面性或缺乏深刻性,有些学者在论及列宁的国家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关系时,要么认为列宁没有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理论,要么指责列宁背离或歪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国内学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研究也经历了只注重列宁某一本着作的研究阶段和注重列宁某一时期的国家理论的研究阶段。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的国家理论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准确理解和系统阐述。因此,对列宁的国家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正确理解列宁的国家理论,展示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并给予正确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一过程中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时代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国际工人运动是如何走向低潮的?处在帝国主义阶段的俄国社会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列宁在寻找俄国发展道路前要考察的问题。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集中在俄国并以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俄国无产阶级作为一股力量也逐渐生长起来,正是在帝国主义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催化之下,列宁的国家理论诞生了。他批判民粹主义、经济主义、孟什维克、“合法马克思主义”,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进行论战,反驳那些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观点,扞卫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以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俄国的现实问题。列宁认为,在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风气空前流行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他大段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作,不是为了简单地复述而是为了结合时代的内容深刻地揭示帝国主义阶段的国家本质。为了进一步澄清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在国家问题上的错误,列宁重点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阐明了无产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区别,明确了国家消亡的正确途径,并在关于国家基本问题的论述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如何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他直到逝世前都在探索的问题。列宁的国家理论阐明了三个根本问题:第一,国家与革命的关系问题;第二,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问题;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问题。正确理解列宁国家理论的三个根本问题是把握其理论实质的前提条件。列宁的国家理论中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他对第二国际思想家的超越正是将辩证法融会贯通,重视、运用和发展辩证法的结果。马克思对国家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深入到市民社会中寻找国家的经济基础。恩格斯在对国家问题的研究中沿用了马克思的路径并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采用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改变了对国家问题的提问方式,不是回答国家与经济基础或者与氏族社会的关系,而是探讨国家与革命的关系。列宁国家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对具体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由于列宁与马克思处在不同的年代,他亲手触摸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轮廓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成就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突出贡献。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基础之上,列宁具体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形式,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是工农联盟。他创造性地指明了落后国家的革命特殊性,为落后国家指明了社会主义道路,阐发了“灌输论”,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对于夺取国家政权的重要性,提出了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整套完整的计划和构想。随着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胜利,对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能否夺取并巩固政权的问题有了结论,但十月革命后仅仅几年列宁就逝世了,其许多理论构想没能得到进一步系统论述。列宁对国家问题的考察不仅开辟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大林和苏联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国家理论,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做出了进一步的回答。毛泽东和邓小平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对列宁的国家理论进行了中国式的阐释,在运用列宁国家理论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实现了改革开放。在强调列宁国家理论对于世界革命指导意义的同时,必须要创造性地运用列宁的国家理论,在本国的土壤中去寻找新的生长点。二十世纪初,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受挫,工人运动转向低潮,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中西欧国家在经济形势、阶级构成、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异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他们将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无产阶级受到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毒害而逐渐丧失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反对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主张根据西方国家自身的特点探索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将革命重心从政治领域转移到了思想文化领域,强调意识形态的功能。列宁的国家理论之所以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与革命、与共产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列宁将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置于其国家理论的核心位置,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承载,重申了马克思的革命范式,指涉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解放。他承继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政治使命,将无产阶级革命推向了顶端,扩展到全世界。列宁的国家理论对于当今世界国家问题的分析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妍[6](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陈晨[7](2019)在《论罗莎·卢森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罗莎·卢森堡,早在100年前,就被敌人杀害,但是,她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史上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她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一生为社会主义事业谋福利。她的一生,反对修正主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并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边,英勇斗争、不畏强暴,以自己的理论探索与革命活动践行了心目中的坚定信仰与崇高理想。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和政治立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她的思想研究及其评价,一直就存在着争议。有污蔑她为“嗜血的罗莎”的,有赞美她为“高飞的鹰”的,有斥责她“犯有许多极严重的政治错误和理论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背叛者的,也有褒扬她和列宁一样,是在第二国际时期真正的“反教条、反正统和开放型”的马克思主义扞卫者与发展者的。本文借助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在回溯罗莎·卢森堡短暂的一生与理论创制的基础上,通过卢森堡的重要文本解读,如《社会改良还是革命?》《资本积累论》等,尤其是理清楚她与伯恩斯坦之间有关资本主义危机问题以及和列宁之间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上的理论分歧,最终梳理出卢森堡有关资本积累的机制与规律、帝国主义的本质、无产阶级的解放道路、“群众史观”等诸多问题上的思想主张,以凸显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与此同时,卢森堡对有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群众与领袖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积累与帝国主义霸权等问题的探索,对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认清全球化时代的帝国主义本质,迎接当前西方社会各种形式的资本霸权、国家霸权的挑战,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就卢森堡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同时对笔者研究的理路架构、方法原则和主要特色做出说明。第二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罗莎·卢森堡的生平经历、主要着作和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与理论背景,通过简要的生平回溯以及她留下的相关文本的说明,重温卢森堡革命实践和理论创制的社会背景与思想生态;第三部分(第二、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通过卢森堡对资本积累的机制与规律、无产阶级的解放道路和“群众史观”三个问题进行探索,从而进一步阐述她与伯恩斯坦和列宁在相关问题上的理论交锋,凸现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的重要观念:第四部分(第四章)主要论述卢森堡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其思想的评述,通过梳理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影响,既充分肯定其理论贡献,也客观指出其不足之处。

王振杰[8](2019)在《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内涵的科学性不仅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更是为我们清醒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恩格斯与马克思属于同时代人,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生前,二人为创立、传播以及完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马克思去世之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时代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符合时代特征,也为给各国工人政党的成长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恩格斯晚年对这一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新的完善和发展,无论是其出发点还是他所提出的新见解、新论断,都是正确且科学的,这一点容不得半点质疑。论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早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以及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与恩格斯晚年时期进行比较论证,试图从五个方面对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解读:第一个部分为绪论,此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概括出论文研究的重点、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首先,任何一种理论学说的产生都不可能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状况的真实映像。因此只有对恩格斯晚年所处的时代环境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掌握恩格斯晚年是基于何种原因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策略进行调整。其次,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继承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自然就是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对这些思想的解读也就成为理解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和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内涵的把握。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故而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的繁杂也使得这一部分成为论文的难点。此章节从四个方面讲述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对社会主义必然性思想的深化、对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新探索、对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新认识、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性构想等。这些结合当时的时代环境所得出的新论断,突出体现了恩格斯晚年的理论研究所蕴含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第四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首先,恩格斯晚年在对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批判中诠释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并在对修正主义的批判中扞卫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其次,除了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丰富和发展之外,恩格斯晚年更是在革命实践上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第五部分为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除了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之外,更大的价值在于其所包含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所提供的科学指导。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此部分通过对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的总结,强调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及对各社会主义国家破解发展难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所提供的科学指导。

漆调兰[9](2018)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话语,如何巩固其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引发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的思考。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引起更多学界的高度关注,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出回答。延安时期,各种主义、思潮涌动,各种建国方案不断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中国最终成功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本论文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为题,拟深入挖掘其建构的理论基础,全面梳理建构背景和建构历程,系统总结其基本要素和建构途径,科学总结其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以期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专题性研究。研究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六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深入挖掘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理论基础。充分借鉴巴赫金和福柯对话语的理解,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话语的丰富思想,对话语、话语权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概念明晰的基础上,分别深入挖掘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思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根基;科学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形态。列宁在其丰富的话语理论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的概念;提出了着名的“灌输论”,使俄国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背景。围绕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中国早期遇到的挑战,主要梳理了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自由主义,张东荪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早期三民主义四种话语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对早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初建进行了肯定。最后全面梳理了 1920-1935年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历程。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到王明“左”倾错误的长期统治,致使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缓慢向前发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实事求是”派在革命实践中的探索,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奠定了初步基础。需要补充的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及其左翼文化群体,也为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大力传播做出了贡献。第三章详细梳理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历程。以延安时期中共发生的政治话语事件为标志,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历程划分了三个阶段,从1935年10月到1938年10月前,党内话语权建构以中国革命问题为导向的话语创新与方法论的产生;到1945年4月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形成与影响力的拓展;最后到1945年4月到1948年3月以党内话语共识的达成及话语体系形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政治口号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最终建构。第四章全面透视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要素。认为主要由主体、核心话语以及基本方法构成。主体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对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以及政党职责、个人身份的科学定位,实现了主体自身的科学建构。在核心话语的建构方面,将其主要归结为三个:由“无产阶级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建构,由“社会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话语建构,由“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的话语建构,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最后深入挖掘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一系列方法论。第五章系统总结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主要途径。从党内与社会两个角度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不同面相。党内建构主要包括三种途径,加强党内教育,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统一全党思想;坚信马克思主义,以学术话语权引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注重“民族形式”建构,致力于中国革命话语的通识性表达。社会建构主要有四种途径,在对国民党意识形态话语的分化与批判中凸显话语的科学性;在对中间党派政治话语的批判中强化话语的引导力;在新闻舆论领域努力掌握话语的主导权;在国际领域讲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故事”,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第六章科学总结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并指出了其建构的局限性。基本经验共分为四点,分别是: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高度重视和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根本前提;学理上,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灵魂;表达上,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民族和生活语言凸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巨大力量;传播中,始终掌握报刊媒体舆论阵地的主导权是实现话语权的基本方式。最后将这一时期话语权建构的现实启示总结为五点: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紧跟时代主题,进行马克思主义话语内容的创新;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注重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引领作用;强化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贺团卫[10](2018)在《《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主要版本研究》文中提出《哥达纲领批判》成书于1875年4、5月间,公开发表于1891年。《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史上的一部纲领性文献。这部着作中马克思彻底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及其经济、政治观点和策略思想,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理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本选题通过《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摘译、片段、全译本的形成为轨迹,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哥达纲领批判》零星传播进行重点梳理,全面系统地对《哥达纲领批判》几个主要全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研究内容,对于深化经典着作研究、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1899年以来与《哥达纲领批判》有关的多达22种文本或译者对《哥达纲领批判》译介文献的详细查阅、梳理,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1995年版、2012年版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传播过程中“左倾”意识形态逐渐扭转,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译法逐渐回归原文。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哥达纲领批判》形成、发表的历史过程,总结其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意义。《哥达纲领批判》形成和发表对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哥达纲领批判》第一次准确地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和特征做出了判断,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整阐述了共产主义阶段的分配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理论。第二章对《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早期零星传播的梳理。清末民初,《译书汇编》拉开了《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开始零星传播的序幕。五四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哥达纲领批判》被连续以摘译、释译、评析等传播模式出现,再次表明了《哥达纲领批判》这一重要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影响的影响日益笃厚。第三章梳理和考察1922年至1925年主要全译本及刊布情形。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真正传播。1922年至1925年,《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译介达到了高潮。革命人士熊得山、李达、柯柏年等人在国内主要刊物对《哥达纲领批判》进行了全译。四大全译本所收录的《哥达纲领批判》内容逐渐丰富、结构安排趋于合理,符合了中国政治斗争的需要,也为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提供了理论武器,极大促进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第四章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版本变迁情况。全译本通过对几个主要文本精细的对读,概括出有以下几个特点: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在中国的翻译、传播达到了一个高潮,特别是1939年何思敬、徐冰译本,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片段、零星传播、再到全译本;文本的转换经过了日译本为主,到英译本、法译本、德译本、俄译本等平分秋色时期,再到俄译本为主,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原始文字的回归;从早期的期刊杂志露面,到单行本的出现、专题言论集、笔记、摘要、手稿,再到大部头马克思、恩斯全集、选集、文集的编译出版,标志着中国人自觉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争取话语权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被某些人将其理论阉割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扭曲的意识形态被教条化和狂热化所代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些人“左倾”的口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左倾”意识形态逐渐扭转,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核心概念译法逐渐回归原文第五章对《哥达纲领批判》不同版本中核心概念的变迁研究。《哥达纲领批判》不同版本中“资产阶级法权”“资产阶级权利”“高级阶段”“过渡时期”的核心概念的变迁,表明了概念变化受译本来源、内容选择、政治、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译者对马克思主义核心术语在翻译过程中被歪曲、误解、误读等情况的发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核心术语,在理解和实践上不断得到深化和提高。

二、列宁离世前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分析——兼谈帝国主义论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列宁离世前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分析——兼谈帝国主义论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2)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主题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第一个50年:马克思主义在科学论证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
三、第二个50年:马克思主义在追求人类解放的社会革命中发展前进
四、第三个50年:马克思主义在追求人类解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曲折前进
五、第四个50年:马克思主义在追求人类解放的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实践推动下开拓前进
六、结 语

(3)2008年以来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的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
    第一节 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的创刊背景
    第二节 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2008年以来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的主题
    第一节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批判
        一、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二、对新帝国主义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剖析
    第二节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
        二、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和新社会运动的研究
        一、人类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未来社会主义的思考
        三、对新社会运动的展望
第三章 对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的评论
    第一节 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的理论特点及其不足
        一、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的理论特点
        二、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的现实意义
        一、凸显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重要性
        二、凸显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致谢

(4)木下尚江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展开 ——以暴力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木下尚江生平简介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1888年前:成长与积累
    (一)诞生:模范的“中心世代”
    (二)中学以前:病弱孩童的“死的恐怖”
    (三)中学时期:对自由民权运动与克伦威尔的憧憬
    (四)东京专门学校:对社会进化论的认同与对宗教的复杂感情
二、松本时期:暴力观的两个侧面及其根源
    (一)甲午战争前:制造主义的信徒
        1、积极活动却惨遭挫折的地方政治运动家
        2、暴力是落后的:基于社会进化论的暴力观
        3、制造主义的信徒的另一面:对下层社会的冷淡态度
    (二)基督教信仰:对制造主义的调和
        1、对基督教的受容:不同于学理的全新思想
        2、甲午战争时期的恋爱体验:挫折之下的思想转变
    (三)非暴力观的形成:学理与宗教的两个侧面
        1、入狱:甲午战争后的再挫折
        2、献身于世界史祭坛之上的“日本之革命”:神爱的进一步发扬
三、平民社时代以前:暴力观的多方面体现
    (一)再赴东京:笔与舌的生活
    (二)对国家暴力的彻底批判:非暴力的直接体现
        1、和平理想的延续
        2、对军国的彻底批判
        3、向帝国主义发起挑战
    (三)木下尚江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神爱与社会主义的融合
        1、从关注社会问题到认可社会主义
        2、等同于宗教之爱的社会主义
        3、因现实中的暴力而遭到冲击的非暴力革命理想
四、平民社时代:非战论的勃发与新的憧憬
    (一)木下尚江与平民社
    (二)木下尚江的非战论:从否认战争到否认国家
        1、非战论的根底
        2、对日俄战争的批判
        3、对国家的否定
    (三)对反抗与革命的憧憬
        1、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抗:从战争到社会问题
        2、在极度压制下愈发强烈的反抗精神
        3、对社会党革命的期待
五、《新纪元》时代:矛盾的激化与破裂
    (一)从《平民新闻》到《新纪元》
        1、平民社的解散与《新纪元》的诞生
        2、《新纪元》的宗教色彩及其与唯物论的对立
    (二)基督教社会主义的灭亡
        1、对和平的不懈追求:宗教精神与科学论的同时展开
        2、对革命问题的矛盾态度
        3、与社会主义的诀别:死亡的挫折与革命理想的破灭
结语:脱离社会主义运动后的木下
参考文献
后记

(5)论列宁的国家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列宁国家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
        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
    第二节 列宁国家理论形成的思想历程
        一、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向
        二、与俄国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
        三、对第二国际国家观的批判
    第三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
    第二节 国家的形式
        一、沙俄的君主专制
        二、资产阶级民主制
        三、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节 国家与革命
        一、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
        二、国家政权的巩固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第四节 帝国主义时期国家的特征
        一、帝国主义的本质
        二、帝国主义时期国家的特征
    第五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六节 民族国家问题
        一、社会主义民族联盟
        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民族问题
    第七节 国家的消亡
第三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根本问题、实质和特点
    第一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根本问题
        一、国家与革命的关系问题
        二、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问题
    第二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实质和特点
第四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贡献、影响及当代意义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贡献
    第二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理论回响
        一、斯大林及其他苏联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创造性解读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运用及创新
    第三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当代意义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第一节 家学渊源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一、早年知识积累
        二、早期哲学启蒙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致谢

(7)论罗莎·卢森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卢森堡的生平经历、主要着作和时代背景
    一、罗莎·卢森堡的生平经历
    二、罗莎·卢森堡的主要着作
    三、罗莎·卢森堡的社会背景与思想生态
第二章 卢森堡对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念的新探索
    一、有关资本积累的机制与规律问题的分析
    二、有关无产阶级的解放道路问题的探索
    三、有关“群众史观”问题的认知
第三章 卢森堡与伯恩斯坦和列宁的理论交锋
    一、与伯恩施坦在有关资本主义危机问题上的思想争论
    二、与列宁在有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上的观点争鸣
第四章 卢森堡思想的影响与评述
    一、卢森堡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二、卢森堡思想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三、卢森堡思想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方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主要创新之处
        (二)难点
第一章 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二 资产阶级统治手段的调整
        三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思潮的演变
    第二节 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 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研究
        二 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合理因素的吸收和运用
        三 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扬弃
第二章 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必然性思想的深化
        一 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认识
        二 正确认识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的调整
        三 对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新思考
    第二节 对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新探索
        一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 对工农联盟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三 对早年革命斗争策略的总结和反思
        四 对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新认识
        一 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新思考
        二 从不同角度探讨过渡时期经济变革的原则和方针
        三 对过渡时期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新探索
    第四节 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性构想
        一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二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
        三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第三章 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一 诠释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
        二 对唯物史观的扞卫和发展
    第二节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南
        一 致力于各国组建独立自主的工人阶级政党
        二 帮助各国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纲领和策略
第四章 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坚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一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二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 辩证看待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一 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二 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启示
        三 恩格斯晚年的未来社会理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重难点
    四、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概念
        一、话语
        二、话语权
        三、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根基
        二、科学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形态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话语权建构路径的思考
    第三节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列宁的话语理论
        二、列宁明确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的概念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路径的思考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话语进入中国的历史境遇
        一、以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二、以张东荪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三、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四、早期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初建
        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确立
        二、马克思主义重要范畴与中国语词的对接
        三、马克思主义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内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跌宕起伏
        一、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消极影响
        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消极影响
        三、党内“实事求是”派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中的初步探索
        四、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在“社会性质论战”中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贡献
        五、左翼文化群体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传播与贡献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历程
    第一节 以革命问题为导向的党内话语创新与方法论的产生(1935.10-1938.10)
        一、党内话语论争焦点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
        二、党内话语论争焦点之二:游击战争战略地位问题
        三、《两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形成与影响力的拓展(1938.10-1945.4)
        一、建构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诞生:新民主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影响力的拓展:对《中国之命运》的大力批判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共识达成及话语体系的形成(1945.4-1948.3)
        一、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冲突结束与共识达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形成: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最终成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主体
        一、中国共产党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建构的主要内容
        一、由“无产阶级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建构
        二、由“社会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话语建构
        三、由“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是话语建构的根本方法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话语建构的民族化基础
        三、对外来话语批判借鉴是话语建构的重要方法
        四、提炼中国经验,创新理论成果是话语建构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体系内部建构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党内教育,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统一全党思想
        二、坚信马克思主义,以学术话语权引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
        三、注重“民族形式”建构,致力于中国革命话语的通识性表达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社会建构的主要途径
        一、在对国民党意识形态话语的分化与批判中凸显话语的科学性
        二、在对中间党派话语的政治批判中强化话语的引导力
        三、在新闻舆论领域中努力掌握话语的主导权
        四、在国际领域讲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故事”,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
第六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
        一、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高度重视和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根本前提
        二、学理上: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灵魂
        三、表达上: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民族和生活语言凸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巨大力量
        四、传播中:始终掌握报刊媒体舆论阵地主导权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方式
        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局限性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现实启示
        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
        二、紧跟时代主题,进行马克思主义话语内容的创新
        三、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
        四、注重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引领作用
        五、强化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主要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哥达纲领批判》国内研究
        二、《哥达纲领批判》国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一、重点和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哥达纲领批判》的形成和发表
    第一节 《哥达纲领批判》的形成
        一、19世纪6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与拉萨尔主义的形成
        二、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的合并
        三、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主义的原则分歧
        四、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合并代表大会和哥达纲领大会的影响
    第二节 《哥达纲领批判》的发表
        一、《哥达纲领批判》的公开发表
        二、恩格斯对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
    第三节 《哥达纲领批判》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意义
        一、《哥达纲领批判》第一次准确地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和特征作出了判断
        二、《哥达纲领批判》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章 《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零星传播
    第一节 清末民初《译书汇编》对《哥达纲领批判》的零星介绍
        一、《译书汇编》转译《近世政治史》
        二、《社会党镇压及社会政策》与《哥达纲领批判》
    第二节 五四时期《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传播
        一、蔡和森《共产党之重要讨论》中“无产阶级专政”与“过渡时期”的思想
        二、李达在《新青年》连续撰文讨论“无产阶级专政”与“政治过渡时期”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哥达纲领批判》的翻译和传播
        一、陈独秀对《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传播的贡献
        二、施存统对《哥达纲领批判》传播的贡献
        三、周佛海对《哥达纲领批判》内容的部分引用
        四、郑振铎对《哥达纲领批判》中重要思想的论述
        五、赭选译《马克思学说之两节》中对《哥达纲领批判》的引用
        六、胡南湖撰文《马克思传》对《哥达纲领批判》的介绍
        七、邓中夏《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对《哥达纲领批判》段落的摘译
        八、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翻译的贡献
        九、吕一鸣在《新民意报副刊》中摘译《哥达纲领批判》
    第四节 大革命时期《哥达纲领批判》在国内的传播(1924-1927)
        一、《孤军》和《哥达纲领批判》的关系
        二、王首春《近世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之区别》一文对《哥达纲领批判》的引用
    第五节 土地革命时期《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传播(1927-1937)
        一、费觉天着作《阶级斗争原理》中引用《哥达纲领批判》
        二、熊得山着《社会问题》一书对《哥达纲领批判》内容的评析
        三、着作《大众政治经济学》对《哥达纲领批判》的译述
        四、罗敦伟着《马克思主义评论之评论》对《哥达纲领批判》内容的释译
第三章 1922年—1925年间《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版本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全译本
        一、熊得山第一个全译《哥达纲领批判》
        二、李达《哥达纲领批判》全译本
        三、彭学霈全译《德意志劳动党党纲栏外批评》
        四、柯柏年与《哥达纲领批判》
        五、柯柏年译本在历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各种译本的历史特点
        一、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四大全译本比较
        二、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全译本的历史特点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的版本变迁
    第一节 1930年李一氓译本
        一、李一氓译本结构
        二、李一氓译本评价
    第二节 1939年延安解放社译本
        一、何思敬、徐冰《哥达纲领批判》译本
        二、1939年何思敬、徐冰译本
        三、1939年何思敬、徐冰译本的整体评价及影响
    第三节 成仿吾重新校订《哥达纲领批判》
        一、成仿吾重新校订《哥达纲领批判》
        二、成仿吾小组校译本结构
    第四节 20世纪30年代以来版本对读
        一、20世纪30年代全译本结构方面异同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哥达纲领批判》文本变化
        三、1972年版、1995年版、2012年版引文、注释删减、译文结构等变劝
        四、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版本变迁的特点
第五章 《哥达纲领批判》不同版本中核心概念的变迁
    第一节 “资产阶级法权”概念的变迁
        一、不同版本中的翻译
        二、从“资产阶级法权”到“资产阶级权利”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不同翻译
        一、不同全译本中对“高级阶段”“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不同译法
        二、解释史视域下“高级阶段”的研究
    第三节 “过渡时期”概念的变迁
        一、列宁对“过渡时期”认识的深化
        二、中国共产党对“过渡时期理论”的理解和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列宁离世前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分析——兼谈帝国主义论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吕振羽早期思想探微[D]. 贾正强. 山东大学, 2021
  • [2]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主题演进[J]. 孙来斌.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03)
  • [3]2008年以来美国左翼期刊《每月评论》研究[D]. 翁泽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木下尚江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展开 ——以暴力观为中心[D]. 丛麟懿.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论列宁的国家理论[D]. 欧阳琼. 武汉大学, 2019(06)
  • [6]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 [7]论罗莎·卢森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D]. 崔陈晨. 扬州大学, 2019(02)
  • [8]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王振杰. 郑州大学, 2019(08)
  • [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D]. 漆调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主要版本研究[D]. 贺团卫.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列宁生前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分析——兼论帝国主义理论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