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孔虫和放射虫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彪,王天洋,李新发,牛晓路,张文苑,谢丹,李阅薇,姚又嘉,李琪,马雪嵩,李兴鹏,修迪,韩子晨,赵胜楠,韩屹,薛嵩,任荣,贾志霞[1](2020)在《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相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与重大地质事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地质历史时期曾发过许多对生命的演化进程造成过重大影响与制约的全球性地质事件,白垩纪—古近纪就是一个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时期。随着冈瓦纳大陆在中生代时期的解体,全球海陆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球的表层和岩石圈层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此引发了构造运动空前活跃,发生过诸如大洋缺氧事件(OAE)、大洋富氧事件(CORBs)、白垩纪/古近纪(K/Pg)生物大灭绝事件、古新世—始新世极热(PETM)事件、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及最终消亡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对这些重大地质事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古海洋、古地理、古环境的认识。尝试追踪和捕捉这些重大地质事件,恢复和重建古地理,其基础是建立精确的年代地层格架。西藏南部保存了中国最为完整的海相白垩纪—古近纪沉积,完整地记录了上述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通过对札达、岗巴、定日、亚东、江孜、萨嘎和吉隆等地区高分辨率浮游和底栖有孔虫、介形虫、钙质超微化石和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可直接约束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并为重建新特提斯洋古海洋环境和古地理提供证据。此外,在重大地质环境突变期间生物的演化过程,也可为探明极端环境变化发生时期气候-环境-生物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提供证据。本文系统总结了课题组为主的近年来对藏南白垩纪—古近纪海相地层中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及重要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李新发[2](2020)在《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南亚东地区古近纪海相沉积发育较好,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洋晚期演化历史、古环境演变及其最终消亡时间的良好信息。本论文运用生物地层学方法,对亚东堆纳古鲁浦剖面遮普惹组砂页岩段(即区内最高海相层)进行了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地层学研究,获得了门类众多、数量丰富的微体古生物,如底栖有孔虫、浮游有孔虫、翼足虫、微型双壳、微型腹足、海胆、放射虫、苔藓虫、以及少量的微型掘足、微型腕足、鱼牙、海百合等,并结合课题组已经报道的介形虫、轮藻、钙质超微、钙藻、孢粉等,将这一生物群命名为“堆纳生物群”。首次报道了西藏境内的浮游腹足类(2属4种,包括一个新种:Limacina yadongensisn.sp.)、并提出了“沿岸流模式”来解释翼足虫成因;鉴定微型底栖腹足8属11种(包括一个新种:Benthonellayadongensisn.sp.);分析了底栖腹足壳体表面遗留的被捕食痕迹,推测鱼类可能是捕食者;分析了壳体小型化的原因,认为壳体小型化可能是古盐度和古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首次报道了遮普惹组砂页岩段中的始新世放射虫,鉴定12种1 1属,划分两个组合带:Amphibrachium paleogenicum-Buryella clinata 组 合 蒋 和Heliodiscus pentasteriscus-Pseudostaurosphaera perelegans 组合带,时代为 Ypresian-Lutetian晚期;鉴定再沉积的白垩纪放射虫24种14属,并分析了再沉积化石的形成机制。根据生物群落特征及分布规律,划分出4种生物相,识别出两次海水进退旋回,认为:始新世初期藏南亚东地区曾出现过短暂的半封闭海湾环境;其后总体属于开放的残留盆地,期间海水出现过两次淡化过程,始新世末期水深已不足30 m。此外,鉴定浮游有孔虫119种24属,划分了 7个化石带:Morozovella formosa formosaa带,Morozovellaaragonensis 带,Acarininapentacamerata 带,Hantkenia nuttalli 带,Globigerinatheka subconglobata subconglobata 带,Morozovella spinulosa-Acarinina bullrooki 带,Globigerinatheka semiinvoluta 带,时代为 Ypresian中期至Priabonian中期(P7-P16),即研究区砂页岩段顶部时代(即最高海相层)可延续至Priabonian中期。通过区域对比,认为堆纳地区最高海相层的层位最高,其时代可以代表西藏境内新特提斯洋的消亡时间。
常凤鸣[3](2004)在《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取自冲绳海槽的三个柱状样 E017、DOC082 和 DOC024,通过对其生物地球化学成分和微体古生物的分析,结合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数据、AMS14C 测年结果和已有的研究资料,分别研究了冲绳海槽中南部晚更世约 18ka BP 以来的古生产力演化和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古生产力、古海洋环境以及区域古气候的变迁,并探讨了生产力演化、环境变迁和气候波动的机制及其意义。 E017 柱样中有机碳、碳酸钙、蛋白石和生物钡等生物地球化学指标以及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放射虫和硅鞭藻堆积速率一致显示:冲绳海槽中南部约 18ka BP以来生产力的总体特征为冰期—冰消期高、冰后期—全新世低,其演化过程为分四个阶段逐步下降,时间分别是 18-16ka BP、16-9ka BP、9-3ka BP 和 3-0ka BP;同时,古生产力的这一演化过程还表现在浮游有孔虫组合和底栖有孔虫特征种的变化上。浮游有孔虫 δ13C 和有机质 C/N 比、有机碳 δ13C(Wahyudi, 1997)等记录表明:冲绳海槽中南部古生产力演化的控制机制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波动导致的陆源营养物质输入的变化。DOC082 柱样中古生产力的地球化学指标和微体古生物指标反映冲绳海槽中北部 3ka BP 之后的晚全新世生产力远远高于 11-3ka BP 期间的早、中全新世;古生产力在 3ka BP 之后的异常是 El Ni?o 活动频率上升、强度增加的结果。DOC024柱样所在的冲绳海槽北部区域,全新世 7ka BP 左右为生产力短暂的高值期,而中、晚全新世约 6-0ka BP 之间生产力明显比较低;但该区的硅质生物生产量高值出现在3.0ka BP 左右,3.0ka BP 之前逐渐增加,之后呈下降趋势。古生产力的该变化模式以及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可能反映了黑潮以及与其相关的冷水涡漩和上升流这一局部海洋环境的变动。 冲绳海槽中、北部 DOC082 和 DOC024 柱样中,微体古生物转换函数估计的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表明:全新世区域气候演化经历了早全新世 11—8.4ka BP之间的渐暖期、中全新世 8.4—3.1ka BP 期间温暖的适宜期和晚全新世 3.1—0ka BP期间变冷的波动期;同时,分别在 0.2-0.6、1.2、3.0、4.6、5.5 和 8.1ka BP 左右有 6次气候变冷事件。与其它研究结果的对比发现全新世气候演化的这一总体趋势在全球是基本一致的,其周期性波动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 浮游有孔虫浅水种和深水种的变化以及转换函数估计结果显示:冲绳海槽中北部区域,全新世 11-10ka BP 之间温跃层逐步加深,10-4.0ka BP 期间温跃层深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3.0-0ka BP 之间温跃层变深,但海水上层结构不稳定,存在约 1232aBP、719a BP 和 308a BP 3 个浅温跃层时期;温跃层深度的变化是受区域气候和东亚 i<WP=4>常凤鸣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季风控制的。冲绳海槽北部区域全新世 7.3-5.0ka BP 期间温跃层深,5.0-4.0ka BP 之间温跃层深度逐渐下降,而约 3.0ka BP 以后温跃层显著变浅,但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放射虫上升流指数(URI)、 浮游有孔虫上升流指示种 Globigerina bulloides百分含量和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表明上升流的发育程度明显地影响着该区温跃层深度的变化。 依据现代 El Ni?o 事件的特征及其对东海海洋环境的影响,对冲绳海槽中北部区域晚全新世约 4.0-3.0ka BP 之后生产力指数大幅度上升、年平均温度和季节温差明显下降、温跃层加深等环境变化机制的分析表明:这些环境指标的异常反映了现代ENSO 体系至少于中、晚全新世开始形成,并在约 3.0ka BP 之后显著加强,这一结论与热带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的海洋和陆地记录相当一致。 DOC082 和 DOC024 柱样中 δ18O 和 δ13C 的变化以及 DOC082 孔中古生产力指数的异常可能反映了冲绳海槽北部 7.0ka BP 前后黑潮曾短期内减弱,但其主流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晚全新世 3.0ka BP 以后黑潮强度明显减弱;但由于冲绳海槽北部的海洋环境十分复杂、DOC024 柱样中 7.0ka BP 左右火山活动的扰动作用以及DOC082 孔过低的时间分辨率,这一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王天洋[4](2020)在《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文中认为特提斯造山带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构造域之一,其不仅记录多重古陆及其间陆壳碎块间的相互作用、汇聚拼合、隆升事件的发生;而且也记录了多重特提斯洋盆的演化及消亡过程。这些事件决定了它在全球构造和洋陆变迁等重大地质问题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束中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限是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系统演化的关键,它们的俯冲闭合与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印度-亚洲板块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整个东亚大陆发生挤压等众多相关地质过程密切相关,并深刻影响了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本论文选取特提斯构造域的主体青藏高原为研究区,聚焦于西藏地区白垩纪-古近纪海相沉积记录,分别就日土、江孜、吉隆和亚东地区选取典型剖面进行详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同时运用沉积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方法,对江孜北家剖面和吉隆桑单林剖面白垩纪-古近纪沉积进行物源分析,确定桑单林剖面中白垩系蹬岗组砂岩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桑单林组中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为亚洲板块;北家剖面下白垩统加不拉组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甲查拉组为亚洲板块物源。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对从北家和桑单林剖面中获取的放射虫化石进行详细鉴定和系统分析,并与全球低纬度放射虫组合进行对比。通过基于构建共生物种确定性离散序列的数学模型-单一关联法对放射虫进行生物年代学分析,建立了白垩纪放射虫带UAZ RK1-6,以及古近纪放射虫带UAZ RP1-4。进而约束印度-亚洲板块的初次碰撞时间发生在61.8 Ma(UAZRP1)之前;同时将该数学模型运用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日土地区)获取的放射虫化石,建立共存延限带UAZ1-5。结果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阿尔布期(Albian)时(UAZ5,101 Ma),中特提斯洋仍然存在。本论文还将由亚东古鲁浦剖面的古近纪海相沉积序列中新发现的15属29种介形虫,与喜马拉雅各地区沉积层序及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生物组合进行对比分析,划分出Gyrocythere grandilaevis、Loxoconcha mataiensis 和 Alocopocythere transversa 生物带。结果显示,在始新世中期,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动物群面貌极其相似,表明其很可能栖息于相似的海洋环境中。此外,藏南最高海相沉积地层遮普惹组中产出的丰富的浮游/底栖有孔虫、介形虫、翼足虫、钙质超微化石组合表明西藏南部地区乃至整个特提斯域在始新世晚期仍处于开放的浅海环境中,广阔的新特提斯洋海道仍然存在。
胡修棉[5](2002)在《藏南白垩系沉积地质与上白垩统海相红层 ——大洋富氧事件》文中研究指明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演化一直是地学界长期讨论的焦点,尤其是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前的白垩纪东特提斯洋更是科学家们努力追寻的目标,而揭开东特提斯神秘面纱的记录就保存在现今世界屋脊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其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全球性分布的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全球性的碳酸盐台地的沉没以及全球性火山作用和与之有关的极端温室气候、碳旋回等地学现象一直是近几十年来地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围绕着以上两个热点,选择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系为研究对象,对藏南白垩系沉积地质以及上白垩统海相红层两个科学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长期以来,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系地层格架没有达成共识,对于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更是重视不够,而且,地层划分多是基于藏南白垩系本身研究所提出的,对境外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白垩系缺乏系统的对比和分析。本文根据实际资料和前人成果,重新厘定研究区白垩系地层系统。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自下而上地层系统为:古错组(? Berriasian早期~?Aptian)、岗巴东山组(?—Aptian)、察且拉组(Albian期)、冷青热组(Cenomanian期~Turonian早期)、岗巴村口组(Turonian~Santonian期)、宗山组(Campanian~Maastrichtian)和遮普惹山坡组(Maastrichtian中晚期~Danian期):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加不拉组包括整个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早期,最晚可达Coniacian期,其中黑层段构成了整个下白垩统,底界应低于Valanginian阶,顶界可到上白垩统Cenomanian底部,白层段相当于Cenomanian至Turonian,而硅质岩段时代大致为Coniacian期。床得组为Santonian-Campanian期,宗卓组时代可跨整个晚白垩世,并穿时到古新世。 岩石学研究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白垩系岩石类型有泥质岩、陆源碎屑砂岩、碳酸盐岩以及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砂岩混积岩等四大类:北带江孜白垩系岩石有碳酸盐岩、泥质岩、硅质岩和碎屑岩类;羊湖地区床得组红层岩石类型可划分为四大类:碳酸盐岩、泥质岩、硅质岩和碎屑岩类。南带白垩系沉积相分为陆源碎屑陆棚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积的陆棚相、碳酸盐陆棚相、生物礁相、(半)远洋相、大陆斜坡相等六大类;北带江孜地区为斜坡—远洋相带,并见火山沉积建造,主体环境位于斜坡带以下的半远洋和远洋地带,并划分上斜坡、下斜坡、(半)远洋和海相火山沉积相四种类型。 根据岩石学、沉积相及其演化特征,本文将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纪沉积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A侏罗纪末期—白垩纪早期(Tithonian~Berriasian)石英砂岩沉积;B早白圣世旧e巾asian-APtian)火山岩屑沉积。C中白要世(Abian-Coniacia n)黑色页岩 A沉积;D晚白要世早期(S。山巾—~*一p—I二 )深水红色沉积:E晚白圣世晚期 (*一p咖。晚期-*删d*M。早期)碳酸盐沉积和滑塌沉积:r白晋纪末期-古新世早期(Maastrichtian晚期~Danian早期)混积沉积和滑塌沉积。 在对藏南白圣纪沉积地质详细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尼泊尔喜马拉雅和LhadAn喜马拉雅白圣系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从白要系底部石英砂岩开始到火山碎屑岩出现,喜马拉雅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要早 15—20Ma。SPih页岩在 Zanskar地区结束历史比藏南地区晚将近15Ma,而石英砂岩结束的历史藏南地区要比 Zanskar地区晚 18Ma;在藏南地区早白碧世火山岩屑砂岩时代大致为?Be巾asian~Albian早期,延续时间超过30Ma;而在Thakkhola地区时代为Hauterivian晚期-Albian早期,延续时间约20Ma,在Zanskar地区火山岩屑砂岩仅仅出现在Albian期,延续时间小于10Ma。对比研究还发现,火山岩屑砂岩结束的时间均在Albian中晚期,随后整个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Albian晚期出现典型暗色-黑色泥质岩并以含海绿石和磷酸盐层为特征,代表着最大海泛面时期;晚白要世藏南陆棚相地区相对于 Zanskar地区细碎屑沉积更发育,在 Zanskar地区则直接过渡到 Chikkim组/Fain La组远洋灰岩。Carnnanian-Maastrichtian期Zanskar地区大体与藏南相当,整体为一个海平面 炳下降的过程。特提斯喜马拉雅斜坡相对比研究表明,从构造属性来看,Lamnyuru-Karamba构造带和江孜地区分别为活动的受火山作用影响的斜坡环境和稳定的斜坡环境,并一致性地出现稳定的晚白翌世红色远洋灰岩、红色页岩,但江孜地区晚白要世出现滑塌堆积,而Zanskar地区地层缺失,发生构造侵位。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初步恢复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一构造演化历史。诛罗纪末-白坚纪初印度大陆的北缘同时期存在大陆向上挠曲,导致陆源碎屑输入量的快速增加,石英砂岩广泛存在:早白圣世火山岩屑砂岩对应着的印度大陆北缘地层侵蚀加深,使得较深部的深成火山岩暴露并遭受侵蚀;石英砂岩和早白要世岩屑砂岩所代表的印度大陆剥露时间在空间上的“东早西晚”,说明构造运动首先是从特提斯喜马拉雅的东部开始(大印度(GreatIndia)与澳大利亚的彻底分离),然后逐渐波及西部的,东西时间差为15—20Ma;由于地壳均衡作用,大陆分离后原先地壳挠曲转变为地壳下
陈木宏[6](2009)在《中国新生代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其地理地貌类型齐全,生态与沉积环境多样,是进行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绝好天然场所。中国的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属于起始摸索阶段。真正发展并奠定基础的时期是在近30年以来,较为全面地开展了分类学、生态学、沉积学、生物地层学、古海洋环境分析与地质资源勘探应用研究等,基本摸清了各个主要类群的种类组成、生态环境、沉积分布及其历史过程的变化特征,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并在古环境应用研究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文章简要回顾和分析这一历程的一些主要特点。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7](2020)在《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聂小妹,雷勇,冯庆来,向宇[8](2012)在《四川广元上寺剖面长兴阶放射虫动物群演变及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对四川广元上寺剖面大隆组的放射虫动物群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和丰度、分异度的统计。发现该放射虫动物群丰度和分异度均较低,以泡沫虫和内射虫为主,含少量十字多囊虫的分子;其丰度和分异度与长兴期海平面变化具有很好的耦合关系:放射虫丰度、分异度较大的层位对应于长兴早期和长兴晚期两次最大海侵事件发生的层位。相对长兴晚期而言,长兴早期放射虫的丰度和分异度较大,这与长兴早期水体相对较深有关。此外,有孔虫与放射虫丰度变化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这与它们不同的生活习性和水深的变化有关。分析表明:水深的变化是上寺剖面放射虫动物群演变的主要控制因素。
胡修棉,李娟,安慰,王建刚[9](2017)在《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地层厘定与构造地层划分》文中研究指明岩石地层的厘定是一件基础而重要的工作,集中体现了一个阶段对地层的综合认识水平;对一个地区而言,建立行之有效的岩石地层划分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详细介绍和评述了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含中新世)33个岩石地层单元,其中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13个、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9个、日喀则弧前盆地带9个、雅鲁藏布缝合带2个。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白垩系包括古错村组、东山组、察且拉组、冷青热组、波林夏拉组、岗巴村口组、旧堡组、遮普惹山坡组、宗山组;古近系包括基堵拉组、宗浦组、恩巴组、扎果组;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白垩系包括维美组、日朗组、甲不拉组、床得组;古近系包括宗卓组、甲查拉组、蹬岗组、桑单林组、者雅组;日喀则弧前盆地带白垩系包括桑祖岗组、昂仁组、帕达那组、曲贝亚组,古近系包括曲下组、加拉孜组、达金组;中新统包括秋乌组、大竹卡组;雅鲁藏布缝合带包括白垩系冲堆组、渐新统—中新统柳区群。文中在结合物源分析、盆地演化等研究资料基础上,划分了7个构造地层单元:其中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后的新生代2个(TS1、TS2)、碰撞前白垩纪印度北缘3个(TSI3、TSI4、TSI5)、亚洲南缘2个(TSL3、TSL4)。
朱科宇[10](2019)在《湖北秭归及京山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相与化石群落演化对比》文中提出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被认为是显生宙最严重的一次灭绝事件。然而,一些研究认为,发生在中二叠世末期的生物群更替可能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前奏。在中二叠世末地质事件中,非?有孔虫和?类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受害者。但是,珊瑚、苔藓虫、腕足、双壳以及菊石等在这次危机同样受到了影响,尽管其受影响的时间与有孔虫类不大一致。有关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的起因有很多解释,这些假说包括全球大海退、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Kamura Cooling冷事件、海水缺氧以及甲烷泄漏等。由于不同观点常常依托于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的地质记录,因此,每种解释可能只适用于特定地区的地质条件。要全面了解这一地质事件的起因和过程,需要开展不同地区剖面的研究对比。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剖面所处的地质背景不同,任何单一剖面上的地质记录均不能代表这一复杂地质事件的全部。在华南地区,前人工作大多集中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邻近地区的中二叠世地层及火山事件上。这一地区剖面的优势在于有非常明显的火山活动记录,为了解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及其环境效应提供了很好的证据。但是,这些地区的生物灭绝记录常常比其它地区的更加严重。因此,要更全面地认识峨眉山玄武岩爆发对整个华南地区生物灭绝的影响,需要更多来自远离喷发区的证据。为此,本研究选择受火山事件影响相对较弱的湖北秭归链子崖与京山连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中二叠世末地质事件对中扬子地区海洋生物和环境的影响。调查发现,尽管这两剖面同样位于相对稳定的扬子台地区,不同水深剖面上的地质记录却存在明显差异。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时,秭归链子崖剖面于浅海陆棚上部环境,而京山连山剖面则位于浅海陆棚下部。这两个剖面的沉积学和古生态学研究为探讨中二叠世末不同水深环境下生物与环境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地质学证据。前人对此次事件的研究大多采用年代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方法,为了解中二叠世地质事件的时间历程提供了重要证据。但是,在远离火山源区的剖面上,年代地层学方法常因缺乏测年材料而难以进行。生物地层学在能够建立足够数量化石带的剖面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缺乏可作为分带化石、或由于化石带持续时间太长的剖面上,该方法也难以满足一个地区生物与环境演化更为详细的研究对比。相比之下,在化石类型和数量均很丰富的剖面上,生态地层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弥补年代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的不足。本文通过对湖北秭归链子崖和京山连山剖面的沉积微相和化石群落的研究,分析对比了中二叠世末地质事件在不同水深环境的地质过程。论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通过对沉积微相研究,在链子崖剖面发现了3种微相,分别为潮下高能浅滩相、潮下低能浅滩相和局限海台地相。在连山剖面发现了4种微相,分别为潮下低能浅滩相、斜坡上部相、陆棚相和深水盆地相。(2)通过化石群落分析,在链子崖剖面茅口组上部分发现4种不同类型的化石群落,分别为粗枝藻-有孔虫群落、翁戈达藻-有孔虫群落、叶状藻群落和苔藓虫群落。在连山剖面茅口组上部分发现了4种化石群落,分别为二叠钙藻-有孔虫群落、钙质海绵群落、遗迹化石群落和放射虫群落;(3)通过沉积序列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对比,发现链子崖剖面茅口组顶部的暴露面与连山剖面茅口组上部第一次出现的砾屑灰岩层大致等时,指示一次大规模且快速的海退事件。(4)通过两剖面的沉积微相对比分析,将本区茅口组的沉积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两剖面均为稳定的藻-有孔虫生物碎屑灰岩沉积。第二阶段开始,在两剖面上均出现火山碎屑或陆源输入的增强,反映地质环境开始变得动荡和不稳定。第三阶段则以地壳的差异性升降为标志,其中链子崖剖面因区域抬升而完全暴露遭受风化剥蚀,而连山剖面则反而出现区域沉降,随着水体快速加深而形成稳定的深水盆地沉积。(5)通过对两剖面茅口组上部的岩性序列、沉积微相、古生态群落以及碳氧同位素的综合分析对比,认为链子崖剖面总体展现出由滨海低潮线附近的沉积-化石群落组合到最终完全暴露遭受风化剥蚀的海退过程。连山地区则总体表现为由浅海潮下带下部沉积-化石群落组合逐渐演变为深水盆地沉积-化石群落组合这样一个海进过程。这表明,前人认为的中二叠世大海退并不具有广泛性。本文研究认为,在浅海台地环境,中二叠世末确实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海退,而在深水相剖面上则表现为一个海平面上升过程。总之,中二叠世末的地质事件对不同水深的生物和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单一的火山学说或者海退学说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时期生物灭绝的原因。要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地质事件,需要更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水深的剖面综合性的地层学研究和对比。
二、有孔虫和放射虫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孔虫和放射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交通位置 |
2.1.2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构造背景 |
2.2.2 藏南古近纪地层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剖面 |
第四章 生物地层学研究 |
4.1 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学 |
4.1.1 浮游有孔虫概述 |
4.1.2 亚东堆纳始新世浮游有孔虫 |
4.1.3 西藏境内特提斯洋封闭时间 |
4.2 微型腹足生物地层学 |
4.2.1 腹足概述 |
4.2.2 亚东堆纳始新世微型腹足 |
4.2.3 腹足被捕食分析 |
4.3 浮游腹足(翼足虫)生物地层学 |
4.3.1 翼足虫研究历史 |
4.3.2 亚东堆纳始新世翼足虫 |
4.4 放射虫生物地层学 |
4.4.1 研究现状 |
4.4.2 亚东堆纳始新世放射虫 |
4.5 再沉积放射虫 |
4.5.1 藏南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研究概述 |
4.5.2 年代学意义 |
4.5.3 成因机制 |
4.5.4 古环境意义 |
第五章 生物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6.2 存在问题 |
第七章 化石属种描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Ⅰ 个人简历 |
附录Ⅱ 科研成果 |
(3)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古海洋学与古全球变化研究 |
1.3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海洋学研究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和海洋环境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地形和构造特征 |
2.1.2 火山、热液活动和沉积特征 |
2.2 区域环流体系和水文特征 |
2.2.1 区域环流体系 |
2.2.2 区域水文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地球化学测试 |
3.2.2 蛋白石测定和生物钡计算 |
3.2.3 微体古生物分析 |
3.2.4 氧、碳同位素分析 |
3.2.5 AMS14C 测年和年代校正 |
第四章 柱样年龄模式及微体生物群落特征 |
4.1 年龄模式和沉积速率 |
4.2 微体生物群落的总体特征 |
4.2.1 放射虫动物群 |
4.2.2 有孔虫动物群 |
第五章 18ka BP 以来的古生产力演化 |
5.1 引言 |
5.2 古生产力的不同记录 |
5.2.1 浮游有孔虫 δ13C |
5.2.2 地球化学指标 |
5.2.3 微体古生物指标 |
5.3 古生产力演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5.3.1 冲绳海槽中南部 |
5.3.2 冲绳海槽北部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冲绳海槽中北部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 |
6.1 引言 |
6.2 全新世的古气候演化 |
6.2.1 δ18O 记录和 SST 估计结果 |
6.2.2 全新世气候演化的总趋势 |
6.2.3 全新世的气候波动 |
6.3 上层水体结构和古上升流 |
6.4 晚全新世的环境异常 |
6.5 古黑潮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中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2 新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3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过程/时间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锆石分选与制靶 |
1.4.2.2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
1.4.2.3 放射虫处理方法 |
1.4.2.4 介形虫处理方法 |
1.4.2.5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地质格架 |
2.1.1 羌塘地体 |
2.1.2 拉萨地体 |
2.1.3 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
2.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
3 研究区沉积地层格架 |
3.1 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划分 |
3.1.1 江孜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
3.1.2 吉隆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
3.1.3 亚东地区古近纪地层 |
3.2 藏北日土县白垩纪地层单位划分 |
3.3 地层实测剖面 |
3.3.1 吉隆桑单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
3.3.2 江孜北家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
3.3.3 亚东古鲁浦古近纪实测剖面 |
3.3.4 日土约拉山白垩纪地层实测剖面 |
4 研究区生物地层与全球对比 |
4.1 新特提斯洋白垩纪-古近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4.1.1 白垩纪放射虫生物地层格架 |
4.1.2 古近纪放射生物地层格架 |
4.1.2.1 北家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
4.1.2.2 桑单林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
4.2 中特提斯洋白垩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4.3 新特提斯洋古近纪介形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5 研究区物源分析 |
6 讨论 |
6.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时限和过程 |
6.1.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模型 |
6.1.2 印度板块-洋内岛弧碰撞模型 |
6.2 新特提斯洋消亡时限、生物古地理与古海洋环境 |
6.3 中特提斯洋消亡时限与古海洋环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藏南白垩系沉积地质与上白垩统海相红层 ——大洋富氧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及主要成果简介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陆古海洋学的提出 |
1.3 白垩纪研究的地学地位 |
1.4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5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质研究现状 |
1.6 论文实际工作量 |
2 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系地层学 |
2.1 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 |
2.1.1 岩石地层 |
2.1.2 生物-年代地层 |
2.2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 |
2.2.1 江孜地区 |
2.2.1.1 岩石地层 |
2.2.1.2 生物与年代地层 |
2.2.2 羊湖地区 |
2.2.2.1 岩石地层 |
2.2.2.2 生物与年代地层 |
3 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系沉积学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 |
3.1.1.1 泥质岩 |
3.1.1.2 陆源碎屑砂岩 |
3.1.1.3 碳酸盐岩 |
3.1.1.4 碳酸盐—陆源碎屑砂岩混积岩 |
3.1.2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 |
3.1.2.1 江孜地区 |
3.1.2.2 羊湖地区 |
3.2 沉积相分析 |
3.2.1 沉积相划分 |
3.2.1.1 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 |
3.2.1.2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 |
3.2.2 沉积相演化 |
3.2.2.1 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 |
3.2.2.2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江孜地区 |
3.3 沉积历史 |
4 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系对比 |
4.1 尼泊尔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 |
4.1.1 地层和岩石学 |
4.1.2 砂岩地球化学及物源区分析 |
4.1.3 沉积环境 |
4.2 Ladakh喜马拉雅地区 |
4.2.1 Zanskar~Spiti陆棚相带 |
4.2.1.1 地层学特征 |
4.2.1.2 沉积特征 |
4.2.2 Lamayuru-Karamba构造带 |
4.3 藏南与Thakkhola、Zanskar地区自垩系对比 |
4.3.1 地层对比 |
4.3.1.1 陆棚相带对比 |
4.3.1.2 斜坡相带对比 |
4.3.2 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沉积演化 |
5 西藏特提斯上白垩统床得组特征 |
5.1 粘土矿物分析 |
5.2 微体古生物特征 |
5.2.1 床得组微体古生物特征 |
5.2.2 岗巴晚白垩世古生物演化 |
5.2.2.1 残存期 |
5.2.2.2 复苏期 |
5.2.2.3 辐射期 |
5.2.3 讨论 |
5.3 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3.1 页岩 |
5.3.1.1 常量元素分析 |
5.3.1.2 微量元素分析 |
5.3.2 灰岩 |
5.3.2.1 常量元素分析 |
5.3.2.2 微量元素分析 |
5.3.3 硅质岩 |
5.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4.1 测试方法 |
5.4.2 床得组稀土元素特征 |
5.4.2.1 稀土元素含量 |
5.4.2.2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5.4.3 宗山剖面Cenomanian-Turonian界限稀土元素特征 |
5.4.3.1 稀土元素含量 |
5.4.3.2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5.4.4 讨论 |
5.4.4.1 氧化还原条件与稀土元素含量变化 |
5.4.4.2 氧化还原条件与铈异常 |
5.5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5.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5.5.2 碳稳定同位素特征 |
5.5.2.1 测试结果 |
5.5.2.2 讨论 |
5.5.3 氧同位素特征 |
5.5.4 锶同位素特征 |
5.6 有机地球化学 |
5.6.1 有机质数量 |
5.6.2 生物标志物与沉积环境 |
5.7 总结 |
6 上白垩统海相红层全球对比研究 |
6.1 西特提斯地区 |
6.1.1 意大利Scaglia Rossa组 |
6.1.1.1 地层学 |
6.1.1.2 岩石学和沉积学特征 |
6.1.1.3 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 |
6.1.2 东阿尔卑斯Nierental组 |
6.1.2.1 白垩系地层学 |
6.1.2.2 沉积物颜色 |
6.1.2.3 沉积相类型 |
6.1.3 土耳其Kapanbogazi组 |
6.1.3.1 白垩系地层学 |
6.1.3.2 Kapanbogazi组沉积特征 |
6.1.3.3 颜色 |
6.1.4 喀尔巴阡波兰南部 |
6.2 其它地区 |
6.2.1 北大西洋Plantagenet组 |
6.2.1.1 白垩系地层学 |
6.2.1.2 Plantagenet组沉积特征 |
6.2.1.3 沉积环境 |
6.2.2 澳大利亚西北部 |
6.2.3 其它地区 |
6.3 总结 |
7 上白垩统海相红层成因——大洋富氧事件探讨 |
7.1 海相红层成因的可能性 |
7.2 溶解氧与富氧事件的提出 |
7.2.1 现代海水中溶解氧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7.2.2 地质历史中海水溶解氧含量 |
7.2.3 富氧事件的提出 |
7.3 上白垩统红层成因机制探讨 |
7.3.1 气候变冷 |
7.3.1.1 氧同位素证据 |
7.3.1.2 植被证据 |
7.3.1.3 气候变冷的原因 |
7.3.2 洋流活动 |
7.3.2.1 海洋结构变化 |
7.3.2.2 古地理格局变化 |
7.3.3 海洋-大气氧通量改变 |
7.3.4 成因机制 |
7.4 上白垩统海相红层研究的潜在意义 |
7.4.1 新的地质事件类型 |
7.4.2 烃源岩形成与评价 |
7.4.3 生物复苏 |
7.4.4 碳循环与古气候变化 |
7.4.5 古海洋和古地理变化 |
7.4.6 氧循环 |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 |
附录1 剖面描述 |
附录2A 西藏岗巴晚白垩世有孔虫地层分布 |
附录2B 西藏定日晚白垩世有孔虫地层分布 |
附录3A 定日贡扎剖面(GP01)样品位置及其测试数据 |
附录3B 岗巴宗山Ⅱ剖面(GG)样品位置及其测试数据 |
附录3C 床得剖面(CD)样品位置及其测试数据 |
附录3D 江孜甲不拉剖面(JA)样品位置及其测试数据 |
图表名索引 |
(6)中国新生代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分类学与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 |
2.1 有孔虫与介形虫 |
2.2 放射虫 |
2.3 其它类群 |
3 近代类群在我国海区的沉积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关系 |
4 古生态分析在古海洋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
5 生物地层与生物相在海洋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
6 存在问题与展望 |
(7)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1 原生动物Protozoa |
1.2 多孔动物Porifera |
1.3 刺胞动物Cnidaria |
1.4 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 |
1.5 线虫Nematoda |
1.6 多毛类环节动物Polychaeta、星虫Sipunculoidea、螠虫Echiuroidea、纽虫Nemertinea |
1.7 软体动物Mollusca |
1.8 节肢动物Arthropoda |
1.9 苔藓动物Bryozoa |
1.1 0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 |
1.1 1 毛颚动物Chaetognatha |
1.1 2 半索动物Hemichordata |
1.1 3 尾索动物Urochordata |
1.1 4 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 |
2 总结与展望 |
2.1 海洋生物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
2.2 我国海洋生物分类学发展建议 |
(8)四川广元上寺剖面长兴阶放射虫动物群演变及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剖面概况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9)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地层厘定与构造地层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地层存在的问题 |
2 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 |
3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 |
3.1 江孜地区 |
3.2 萨嘎地区 |
4 日喀则弧前盆地带 |
5 雅鲁藏布缝合带 |
6 构造地层划分 |
7 结束语 |
(10)湖北秭归及京山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相与化石群落演化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研究现状 |
1.2.1 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与演化 |
1.2.2 有关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的假说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及沉积序列 |
2.1 古地理背景 |
2.2 研究剖面沉积序列 |
2.2.1 秭归链子崖剖面 |
2.2.2 京山连山剖面 |
第三章 中二叠世茅口组碳酸盐岩微相 |
3.1 研究方法及结果 |
3.2 秭归链子崖剖面碳酸盐岩微相特征 |
3.3 京山连山剖面碳酸盐岩微相特征 |
第四章 中二叠世茅口组群落古生态演化 |
4.1 化石群落研究方法 |
4.2 秭归链子崖化石群落 |
4.2.1 链子崖剖面化石鉴定 |
4.2.2 链子崖剖面古群落分析 |
4.3 京山连山剖面化石群落 |
4.3.1 连山剖面化石鉴定 |
4.3.2 连山剖面古群落分析 |
第五章 中二叠世茅口组不同水深海洋环境和化石群落演化对比 |
5.1 地层年代与碳同位素 |
5.1.1 碳同位素测试方法与结果 |
5.1.2 研究剖面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
5.1.3 不同水深剖面的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
5.2 微相演化对比 |
5.2.1 秭归链子崖剖面茅口组上部沉积微相演化 |
5.2.2 京山连山剖面茅口组上部沉积微相演化 |
5.2.3 不同水深剖面的沉积微相演化对比 |
5.3 化石群落演化对比 |
5.3.1 秭归链子崖剖面化石群落演化 |
5.3.2 连山剖面化石群落演化 |
5.3.3 不同水深剖面的化石群落演化对比 |
5.4 综合对比分析 |
第六章 讨论 |
6.1 对中二叠世末东吴运动的理解 |
6.2 对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的启发 |
6.2.1 火山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 |
6.2.2 峨眉山火成岩省形成的构造活动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 |
6.2.3 生物之间的相互竞争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有孔虫和放射虫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相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与重大地质事件研究进展[J]. 李国彪,王天洋,李新发,牛晓路,张文苑,谢丹,李阅薇,姚又嘉,李琪,马雪嵩,李兴鹏,修迪,韩子晨,赵胜楠,韩屹,薛嵩,任荣,贾志霞. 地学前缘, 2020(06)
- [2]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研究[D]. 李新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D]. 常凤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4(04)
- [4]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D]. 王天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藏南白垩系沉积地质与上白垩统海相红层 ——大洋富氧事件[D]. 胡修棉. 成都理工大学, 2002(02)
- [6]中国新生代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发展[J]. 陈木宏. 古生物学报, 2009(03)
- [7]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 海洋科学, 2020(07)
- [8]四川广元上寺剖面长兴阶放射虫动物群演变及控制因素[J]. 聂小妹,雷勇,冯庆来,向宇. 地质论评, 2012(05)
- [9]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地层厘定与构造地层划分[J]. 胡修棉,李娟,安慰,王建刚. 地学前缘, 2017(01)
- [10]湖北秭归及京山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相与化石群落演化对比[D]. 朱科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