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封回信架起科学发现的桥(论文文献综述)
李鸣生,岳南[1](2000)在《寻找“北京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个民族在从今天走向明天的时候,最需要的往往是一种精神的支撑。然而人类在检点自己的过去时,眼睛却总是习惯盯在权力的手杖和生锈的钱眼上,面对湮灭的文明和失落的精神却常常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于是,在新的一千年来临之际,到历史的隧道中去寻找被岁月湮灭的文明和失落的精神,便成为今天的一种必需。
赵肖荣[2](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王凤祥[3](2013)在《贝尔纳主义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中,疏漏了一个重要内容,这就是上个世纪30年代贝尔纳学派对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本文认为,贝尔纳学派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最为成功的经典案例,其成功的原因不在于原封不动地复制马克思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着述中的某个论断变成系统的学说(如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把马克思主义命题中的某个猜测变成严格的论证(如霍尔丹的生物系统的辩证发展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某个意象变成新的研究领域(如李约瑟对中国的科学文化研究)。不仅如此,贝尔纳学派还创建出自己的理论——贝尔纳主义。贝尔纳主义被认为是以贝尔纳为主导的贝尔纳学派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做出对科学的社会研究(或科学史研究)。霍尔丹和李约瑟是贝尔纳学派的主要成员,是贝尔纳主义的主要体现者。本文以贝尔纳主义作为主题,主要试图说明:贝尔纳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传播中的成功表现形式,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作为贝尔纳学派中的三位核心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学术界,自贝尔纳主义(1939年)产生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1959年,尼尔·伍德在其《共产主义与英国知识分子》中,详细梳理出包括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在内的英国左派知识分子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活动轨迹,对贝尔纳学派关于“科学是共产主义”的观点做出一番论证;1978年,加里·沃斯基在《有形学院》中,首次把“贝尔纳主义”作为一节进行论述;1997年,爱德温·罗伯茨在《安格鲁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中,详细梳理出贝尔纳主义的产生过程;2008年,保罗·托马斯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把贝尔纳学派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并认为李约瑟是拥护贝尔纳主义的最持久见证人。中国学者主要从科学学和科学社会学方面对贝尔纳思想做过一些研究,如王兴成的《科学学五十年》(1986)和蒋国华的《科学学的起源》(2001),马来平的《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下的自然科学》(2003)和殷登祥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2007)以及刘珺珺的《科学社会学》(2009)等,对李约瑟思想的研究可谓浩如烟海。这些现象说明贝尔纳主义一直深受学者们的兴趣,它给后人留下的遗产是取之不尽的,所以它的历史价值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褪色。但是,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中国学者主要局限十科学研究的大众化趋势,对贝尔纳和李约瑟的科学思想做出一些整理和分析,很少从整体上做出理论综合,特别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传播角度对贝尔纳主义进行阐述的更是少见。而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科学的一些论断已经得到验证,(比如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是历史的杠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促进了一些新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比如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贝尔纳主义恰恰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中产生的,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火种,而且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速度,所以贝尔纳主义不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继承、发扬、修正还是创新,它都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力量。从当代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不论对科学的基础研究还是对科学的应用研究都是非常裨益的,贝尔纳主义不仅能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也反映出当代科学的发展现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新要求。贝尔纳学派力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联姻,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具有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同时,也使科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能达到它的理想状态,即科学是共产主义,这正是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这些现象说明贝尔纳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有深刻联系的,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出发才有可能真正揭示出贝尔纳主义的本质,发现贝尔纳主义的价值之处。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入手,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对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这三位科学家的影响。这三位科学家都是受到第二次国际科学技术史大会赫森论文的冲击,从纯科学研究走向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史研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上,他们除了具有共同的研究特征外(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又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它作出继承与发展。贝尔纳主要沿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社会思想,根据科学的社会功能,给科学的目前发展和未来走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霍尔丹主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力图构建一个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生物学;李约瑟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方法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上升为一种科学文化高度,来倡导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发掘科学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所以,从贝尔纳主义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我们应该对它做出进一步的认识,使它更好的为当今科学化时代服务。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胡凡刚[5](2006)在《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信息化背景、学习理论背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背景下,人们追求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效果的最大化,基于网络的教育虚拟社区这一全新的教育时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总体而言,教育虚拟社区还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教育虚拟社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产生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规律的正确认识,缺乏对教育虚拟社区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策略和方法,这呼唤着揭示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规律的理论和方法的出现。本课题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本研究将有利于利用教育虚拟社区实践平等、协作、共享的新型教学与学习新模式,为教育虚拟社区建设提供可操作的原理、策略与方法。 在自己教学科研一线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认知科学、教育技术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教育虚拟社区这一具有技术特征和社会人文特征的人机共生系统。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社区概念内涵之影响因素的考察,提出了从社区到教育虚拟社区演变的内在逻辑是人的本性需求:追求建立美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满足需要,促进发展。 通过考察国内外教育虚拟社区的典型个案,揭示了教育虚拟社区是否具有生命活力的关键是“交往”。论文对“交往”进行了理论与历史考察,并以此为指导,系统阐述了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要素、过程、动因机制、基本原则与规律,并提出了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的框架和层级塔,认为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不是传统课本和课常教育的网络搬家和网上移植,而是社区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虚拟文化环境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认识有利于学习与交往、认知与情感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实现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真、善、美有机统一的价值诉求,我们应该从更高层级上揭示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过程和规律,完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虚拟社区建设实践。
谢宇,姜洋[6](2008)在《奥迪斯·邓肯的学术成就:社会科学中用于定量推理的人口学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迪斯·戴德里·邓肯,于2004年11月去世。他对当今社会学和人口学的量化推理实践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在科学史的背景下追溯邓肯作为一位量化社会学家所产生的影响。将O.D.邓肯的社会科学哲学置于"总体逻辑思维"的传统中进行分析,这一传统起源于查尔斯·达尔文,其后由弗朗西斯·加尔顿引入社会科学。作为分析的一部分,我将对统计分析的两种方法加以区分(起源于两种主要的有关科学的哲学视角):高斯或类型逻辑思维和加尔顿或总体逻辑思维,并进一步对邓肯在社会科学中的量化推理视角进行细致讨论,特别是他对于社会测量、路径分析、结构模型、计量经济学和Rasch模型的看法。本文的一个重要主题就在于O.D.邓肯很快意识到社会科学中量化方法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局限性,他尤其被内生的总体异质性所困扰。正是这种异质性使得在社会科学中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具有定律性质的推论变得徒劳。因此,O.D.邓肯十分鄙视那些试图效仿物理科学来探寻假想的社会普适法则的做法,因为他坚信这种法则并不存在且毫无意义。对于O.D.邓肯来说,统计工具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总体差异的系统性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将大量引用O.D.邓肯过去未经发表的私人通信。
褚水敖,费良琼[7](1983)在《奋进之路》文中认为 一幸运儿失去争论的世界,是冷清的世界;缺乏争辩的理论,是僵化的理论;不被争议的人,是平庸的人。世界在争论中被认识;真理在争论中被确立;一个真正干事业的人,往往由于被激烈地争议,反而更强烈地闪耀出心灵的光芒。可是,一般人并不希望自己被人争议,也不希望自己崇敬或喜爱的人被人争议。对于优秀人物,人们更习惯于这样的看法:他的一切应该没有争议,这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优秀。
李朝霞[8](2010)在《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通过1950-1966年《美术》杂志及相关内容,探讨在“新中国的美术观”指导下的美术话语如何形成以及形成的机制,剖析这一时段中国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杂志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机关刊物,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美术界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团结全国的美术家,利用舆论工具为社会主义的新美术服务。新中国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其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的文艺观,其理论话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逐步形成了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美术话语体系。在具体的话语实践中,有政策性的引导、理论性的批评、组织策划的讨论、各种消息的报道。前后121期的刊物既体现了话语的丰富性,同时也呈现了话语的敞开方式以及难以避免的遮蔽现象。文艺的政治化是20世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中国,这种政治化的文艺思潮直接依靠国家体制,在国家意识形态的调控下逐步形成,并左右着全国性的美术创作活动。也许,我们还不能用“百废待兴”这个词去看待新中国十七年的美术,但却可以用“破旧立新”一词说明这一时期美术思潮的基本性质。毫无疑问,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时代,不仅国家政治体制变了,国家意识形态变了,在美术创作上,也面临着思想的大转变与创作方法的大统一,而《美术》杂志也就在新中国美术思想阵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思想具有横扫一切的趋势,而这时必然存在着适应与不适应,顺畅与不顺畅,配合与不配合,改造与不改造等诸种问题,这些都会通过话语的种种方式得以反映。本文从四个方面,即“话语平台”、“话语实践”(含三个部分——“大众化”、“民族化”与“科学化”)、“话语的敞开与规避”及“话语的生产与传播”,系统地梳理这一时期《美术》杂志在新中国美术的话语实践中所作的努力及其结果,为新中国美术观的最初实践提供一个相应的历史阐释。第一章是“话语平台”,主要阐述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共有三小节:一是“五四”的新文艺观;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三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观。“五四”新文艺是在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文艺形态,与马克思的阶级观及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密切相关;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来自前苏联,具有明确的阶级性与政党色彩;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是五十年代由毛泽东提出,其标志着无产阶级文艺观的中国立场。第二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面向大众,尤其是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文艺观,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就明确提出,建国后便全面推行,贯彻到美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其具体体现为创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同时推进工农兵美术创作活动,与“国画改造”运动相配合,重新讨论“雅”“俗”问题,美术创作开始朝向政治化,注重题材,强调主题,围绕形势,配合宣传。在大众化的美术运动中,美术也就成为政治斗争或阶级斗争的工具。因此,本章分三小节加以论述:一是“大众化”形象;二是“政治化”主题;三是“民俗化”方式。第三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新中国美术观”十分强调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自立,强调现代中国的国格自觉。建国伊始,当我们接受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就有人提出“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一说,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民族主体性焦虑同样都很突出;紧接着,美术界又分别在中国画领域及西洋画领域开展对传统笔墨的问题讨论及油画民族化问题的讨论,追求美术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社会主义话语和民族主体性话语相统一。因此,本章分四节加以论述:一是“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二是“现代彩墨”;三是“传统笔墨”;四是“意象油画”。第四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科学主义的思潮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几乎席卷20世纪的所有领域,“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提出请“赛先生”(science)来改造中国。科学,讲究事实与规律,而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除了崇尚写实精神外,也包含着意识形态化的技术问题讨论,并由此延及个人手法与创作风格,出现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因此,本章分两节加以论述:一是真实论与“写实性”;二是规律性与“典型”论。其中,引入一些典型的创作事例来分析论证。第五章是“话语的敞开与遮蔽”,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美术》杂志对王式廓、林风眠、石鲁三人作品的不同态度,来分析新中国美术观需要哪些美术话语。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培育现实主义话语;二是削弱个体性话语;三是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第六章是“话语的生产与传播”,主要论述美术话语的生产体制、生产方式、以及它的传播载体与传播策略。批评文本就是话语的产品形式,也是话语流行的主要载体。而《美术》杂志本身就是体制的产物,故其一方面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生产者;另一方面又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传播者,其编辑思想与编辑工作,既在领会并推行国家的文艺政策,又在上下沟通,引导全国的美术创作方向。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王朝闻的美术批评;二是“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三是《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王红霞[9](2006)在《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文中研究指明英国人傅兰雅于1861年受维多利亚主教号召,启程前往中国。在香港圣保罗书院担任了两年院长后,到达北京,成为京师同文馆的第二任英文教习。之后,又来到上海,开办了由圣公会赞助的英华书馆,并同时兼任在《字林西报》馆出版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的编辑。1868年5月,他进入成立不久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始从事中文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在到1896年他离开中国赴美任教为止的二十八年时间内,他翻译出版了近百种涵盖各类近代西方科技知识的书籍。在翻译馆任职的同时,他还编辑发行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具有真正意义的中文科技杂志——《格致汇编》,刊登已经译成中文的关于科学、技术、制造的书籍,并回答读者来信询问的可能会引起广泛兴趣的科学问题。另外,他还从事了很多其它有益于中国科技教育进步的事业。本文以傅兰雅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他在江南制造局的译书活动和编辑的《格致汇编》,探讨他的西书中译事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意义。全文共分为五章,兹将各章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考察傅兰雅初到中国后前几年的经历,包括他在圣保罗书院、英华书馆的教书活动及他和英国圣公会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这几年的经历使他具备了日后进入制造局翻译馆工作的资格和信念,即,熟练掌握了中文,并对中国的文明进展甚感兴趣。第二章关注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工作,对他在制造局的总体工作情况、翻译馆里的译书活动、与傅兰雅合作译书的中国人员以及傅兰雅的译书成果做详细描述,尤其是对傅兰雅在制造局出版的书籍做时间上和学科上的统计和分析。傅兰雅初进翻译馆时为制造局官员订购的书籍及科学仪器清单反映了制造局初建时的工作重心和关注焦点,文中对此也有所留意。第三章分析傅兰雅编辑的《格致汇编》杂志,涉及到杂志的出版发行情况及在杂志上发表的主要文章,另外还以“互相问答”栏目为例,详细刻画傅兰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时人对这份杂志的评价出发探讨《格致汇编》的历史意义,认为《格致汇编》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傅兰雅一生致力于中国科技进步的愿望。第四章讨论傅兰雅的科技翻译观。“在传播西学的过程中,翻译西书和教授西语,哪种方法更有效”,一直是晚清关注中国文明进展的在华西人争论的焦点。以傅兰雅为代表的“传教士”翻译家们坚持通过翻译西方科学着作向中国人传授他们亟需的科学知识,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看法?该部分对这个问题做了较多考察。在翻译科学书籍的过程中,从事科技翻译的各人使用的术语体系不尽一致,导致中文术语存在很大程度的混乱。文中还描述了傅兰雅在翻译科技术语时采用的方法,并介绍了傅兰雅担任总编的益智书会在统一中文科技术语上所做的努力。第五章论述傅兰雅西书中译事业的意义,从他在格致书院的筹建中发挥的作用和他赴美任教时中国人对已有西书的需求状态及当时一些知名人士对傅兰雅所译书籍的评价来看待这项事业产生的社会影响。文章末尾附上傅兰雅1896年前的活动年表,全面交代他在中国三十五年中从事的益于中国文明发展的活动;另外,还对他曾与之交往的在华西人做简要介绍,并勾勒傅兰雅和他们的交往经过;最后,以提要和摘录形式简单介绍傅兰雅所译书籍的内容,以期由此折射傅兰雅译书的价值和意义。
杨元刚[10](2005)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三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三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三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三,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三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二、一封回信架起科学发现的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封回信架起科学发现的桥(论文提纲范文)
(2)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分析法 |
1.3.2.2 历史分析法 |
1.3.2.3 个案分析法 |
1.3.3 创新点 |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
6.2.2 争论的性质 |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
第八章 结语 |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
8.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贝尔纳主义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一章 贝尔纳主义概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动态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动态 |
第二节 什么是贝尔纳学派和贝尔纳主义 |
一、贝尔纳学派 |
二、贝尔纳主义 |
小结 |
第三节 贝尔纳学派的源起 |
一、学者的观点探析 |
二、贝尔纳学派的源起探析 |
小结 |
第四节 贝尔纳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现状 |
二、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认识 |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探析 |
四、贝尔纳主义中的科学技术思想解读 |
小结 |
第二章 贝尔纳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动态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动态 |
第二节 贝尔纳与马克思主义 |
一、贝尔纳的马克思主义情结 |
二、贝尔纳的马克思主义遗产 |
小结 |
第三节 马、恩与贝尔纳的科学思想比较分析 |
一、继承 |
二、发展 |
小结 |
第四节 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探析 |
一、贝尔纳论马克思主义与科学 |
二、贝尔纳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 |
三、贝尔纳谈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
四、贝尔纳对科学的展望 |
五、贝尔纳对两类科学及科学家的认识 |
小结 |
第三章 霍尔丹与唯物辩证法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动态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动态 |
第二节 霍尔丹与马克思主义 |
一、霍尔丹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路向 |
二、霍尔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轨迹 |
三、霍尔丹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 |
小结 |
第三节 霍尔丹与生物学中的唯物辩证法 |
一、霍尔丹哲学思维的演化 |
二、霍尔丹进化论思想的演化 |
小结 |
第四节 霍尔丹与李森科事件 |
一、李森科事件的发迹 |
二、李森科事件——伪科学 |
三、霍尔丹对李森科事件的回应 |
小结 |
第四章 李约瑟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动态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动态 |
第二节 李约瑟与马克思主义 |
一、李约瑟在学者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形象 |
二、李约瑟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机遇 |
三、李约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识 |
小结 |
第三节 从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视角看李约瑟难题 |
一、命题形成过程的相似性 |
二、命题解答的相似性 |
三、研究目的的相似性 |
小结 |
第四节 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看李约瑟难题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与文化的分析 |
二、李约瑟难题的文化视角 |
三、李约瑟对难题的解答方式 |
小结 |
结语:贝尔纳主义的价值 |
一、思想——学科 |
二、理论——实践 |
三、科学——人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5)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小结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比较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相关概念比较 |
第二章 从社区到教育虚拟社区 |
第一节 教育虚拟社区的历史与理论 |
一、什么是社区 |
二、虚拟社区的缘起与特性 |
三、教育虚拟社区解读 |
第二节 教育虚拟社区个案分析 |
一、国外教育虚拟社区分析 |
二、国内教育虚拟社区分析 |
第三节 教育虚拟社区支持平台的交往功能 |
一、Blackboard |
二、天空教室 |
第四节 小结 |
一、问题警示 |
二、经验启示 |
第三章 教育虚拟社区中的交往 |
第一节 从现实交往到虚拟交往 |
一、在思想沉淀中把握交往的本质 |
二、虚拟交往及其双向价值 |
第二节 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价值取向 |
一、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涵义 |
二、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动因 |
三、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文化特性走向 |
四、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规律与原则 |
一、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过程 |
二、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规律 |
三、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原则 |
四、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研究框架 |
第四章 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内容、假设与目的 |
二、研究阶段与步骤 |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二节 研究过程与分析 |
一、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组织形式分析 |
二、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行为分析 |
三、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分析 |
四、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结论及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与古博士来往信函 |
写给Gunawardena博士的第一封信 |
Gunawardena博士的第一封回信 |
Gunawardena博士的第二封回信 |
Gunawardena博士第五封回信 |
附录2 与TU博士的来往信函 |
写给给TU博士的第一封信 |
TU博士的回信 |
附录3 小学生网上作文登陆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4 小学生作文网组织者访谈 |
附录5 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调查问卷 |
读博期间取得的成果 |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6)奥迪斯·邓肯的学术成就:社会科学中用于定量推理的人口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逻辑思维和类型逻辑思维 |
二、总体逻辑思想家——O. D.邓肯 |
三、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的两种途径 |
四、O. D.邓肯对社会科学中量化推理的影响 |
五、对统计社会学所持的异议 |
六、问题症结:总体异质性 |
七、结论 |
(8)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基本概念 |
1 关于"新中国的美术观" |
2 关于"美术话语" |
二 研究对象与目的 |
三 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五四"新文艺观 |
一 欧洲启蒙思想与"现代"文艺观 |
二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与文艺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 |
一 高尔基与苏联的无产阶级文艺观 |
二 "党性原则"及其意识形态话语 |
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延安新文艺观 |
第三节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 |
一 毛泽东的提倡及其本义 |
二 周扬及文艺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
三 美术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
第二章 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Ⅰ) |
第一节 "大众化"形象 |
一 "年画"改造运动中的健康形象 |
二 "国画"改造运动中的"雅""俗"形象 |
第二节 "政治化"主题 |
一 作为"宣传"的主题性话语 |
二 作为"斗争"的主题性话语 |
三 对"概念化"和"公式化"的批判与反批判 |
第三节 "民俗化"方式 |
一 专业画家工农化 |
二 工农兵绘画创作 |
第三章 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Ⅱ)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 |
第二节 现代彩墨:"学院式"的民族话语 |
一 现代彩墨的学院化 |
二 学院彩墨的民族化 |
第三节 传统笔墨:"文人式"的民族话语 |
一 民族话语的体现——齐白石黄宾虹 |
二 民族话语的现代转换——潘天寿 |
三 民族话语空间的开辟——"文人画"的讨论 |
第四节 意象油画:"西洋画"的民族话语 |
一 油画民族化的讨论 |
二 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以罗工柳油研班为例 |
第四章 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Ⅲ) |
第一节 真实论与"写实性"话语 |
一 写实性的话语建构:有关"素描"与"造型"问题的讨论 |
二 自然主义的话语清理 |
1 对自然主义的批判 |
2 有关"印象派"的讨论 |
第二节 规律性与"典型"论话语 |
一 有关木刻《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的讨论 |
二 规律性和典型性作品:大型雕塑《收租院》 |
第五章 话语的"敞开"与"遮蔽" |
第一节 培育现实主义话语:王式廓作品的讨论 |
一 对异质声音的批评 |
二 《血衣》的"示范化" |
第二节 削弱个体性话语:林风眠作品的讨论 |
一 游离于体制边缘的林风眠 |
二 林风眠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第三节 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石鲁作品的讨论 |
一 石鲁作品引出的讨论——"中国画的创新与笔墨问题" |
二 对石鲁作品的两种评价 |
第六章 话语的"生产"和"传播" |
第一节 王朝闻的美术批评 |
第二节 蔡若虹的美术批评 |
第三节 "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 |
一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美术体制 |
二 中国"美协"的组织机构与工作任务 |
第四节 《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
一 组稿:新中国美术话语的具体操作 |
二 编者按:立场的表达与问题的导引 |
三 读者来信:美术批评的隐形权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一 图版索引 |
二 表格索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附录1《美术》杂志(1950-1966年)编辑访谈录 |
1 华夏访谈 |
2 吴步乃访谈 |
3 丁永道访谈 |
4 葛路访谈 |
5 力群访谈 |
6 王靖宪访谈 |
7 王琦访谈 |
8 李松访谈 |
附录2《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讨论文章分类表 |
1 中国画讨论 |
2 其他方面问题讨论 |
附录3《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刊登苏联文章及作品统计表 |
1 苏联文章及作品一览表 |
2 苏联文章及作品年刊登总量 |
致谢 |
(9)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在华之三十五年 |
二 已有的研究成果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决定从事译书事业——从早年经历说起 |
一 从英国到香港圣保罗书院 |
二 申请加入圣公会 |
三 负责上海英华书馆 |
四 决定到江南制造局任职 |
第二章 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工作 |
一 傅兰雅在制造局的状况 |
二 翻译馆的译书方法及成果 |
三 傅兰雅译书的合作者 |
四 从时间和学科看制造局出版的傅兰雅译书 |
附 傅兰雅为江南制造局订购的物品清单 |
第三章 傅兰雅的科学杂志——《格致汇编》 |
一 《格致汇编》与《中西闻见录》的关系 |
二 杂志的发行及出售情况 |
三 杂志上刊登的文章类别 |
四 《格致汇编》的主要撰稿人 |
五 使杂志内容丰富的专门栏目 |
六 从"互相问答"看《格致汇编》编读关系 |
七 时人对《格致汇编》的评价 |
第四章 傅兰雅对待科技翻译的态度 |
一 坚持通过翻译书籍传播西学 |
二 傅兰雅翻译科技术语的方法 |
三 引领益智书会统一术语体系 |
第五章 傅兰雅西书中译事业的历史意义 |
一 从翻译西书转向教授中文 |
二 傅兰雅译书的影响——以梁启超、孙宝瑄为例 |
附录一 傅兰雅1896年前活动年表 |
附录二 傅兰雅交游之西人名录 |
附录三 傅兰雅所译各书内容简介 |
一 江南制造局丛书本书籍 |
二 《格致汇编》本书籍 |
征引参考书目 |
征引论着 |
参考论着 |
致谢 |
(10)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1.语言认知观的本质 |
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
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
1.1.3.语言认知观 |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 |
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
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
1.2.1.文化的词源含义 |
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
1.2.3.本文对文化的定义 |
1.2.4.文化的特征 |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
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3.1.思维能力、心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
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1.3.3.语言与思维、文化的互动关系 |
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4.木文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
1.4.1.词语的界定 |
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
1.4.3.词语文化意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
1.5.本文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
1.5.1.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研究目标 |
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
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
2.1.2.本文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2.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语义研究 |
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
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
2.2.3.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
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
2.3.1.继承和创新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
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
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1.文化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差异 |
3.1.1.内陆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 |
3.1.2.伦理道德文化与科技理性文化 |
3.1.3.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
3.1.4.中西文化的对比原则与交融互摄 |
3.2.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2.1.语音与语境 |
3.2.2.语音与审美 |
3.2.3.语音与语法 |
3.2.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
3.2.5.结论 |
3.3.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研究 |
3.3.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
3.3.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
3.3.3.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
3.3.4.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
3.3.5.结论 |
3.4.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研究 |
3.4.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
3.4.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
3.4.3.国内学者对汉语语法意合特征的研究 |
3.4.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
3.4.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
3.4.6.结论 |
第四章: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
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
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
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
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
4.2.2.语境、关联与翻译 |
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
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
4.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研究 |
4.3.1.语境分类 |
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闸释 |
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
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
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
4.4.2.比喻意义 |
4.4.3.情感意义 |
4.4.4.修辞意义 |
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
4.5.1.习语的定义 |
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
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神观对比 |
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
第五章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
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
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
5.1.2.紫色与SCARLET(猩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
5.1.3.黄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
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2.3.黑色与BLACK的文化语义对比 |
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
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
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
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
5.4.4.青色与BLUE、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5.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
5.5.1.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
5.5.2.英汉语义的相互渗透 |
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
5.6.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
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
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
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
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
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
6.1.1.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内涵 |
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
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
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
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
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
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
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
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
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
第七章 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
7.1.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
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
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
7.1.3.词语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
7.2.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
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闸释 |
7.2.2.形念区别与词义褒贬 |
7.2.3.文化语义的闸释与文化背景 |
7.3.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
第八章 结语 |
附件 1:论文32个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一封回信架起科学发现的桥(论文参考文献)
- [1]寻找“北京人”[J]. 李鸣生,岳南. 中国作家, 2000(02)
- [2]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贝尔纳主义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为视角[D]. 王凤祥.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 胡凡刚. 华南师范大学, 2006(12)
- [6]奥迪斯·邓肯的学术成就:社会科学中用于定量推理的人口学方法[J]. 谢宇,姜洋. 社会, 2008(03)
- [7]奋进之路[J]. 褚水敖,费良琼. 当代, 1983(06)
- [8]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D]. 李朝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9]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D]. 王红霞. 复旦大学, 2006(08)
- [10]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