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折变神经网络(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天[1](2020)在《基于复振幅调制的光场全息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三维显示领域,全息显示是公认的真三维显示技术,也因其独特的波前重建技术优势被认为是显示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动态全息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全息图凭借其制作简单、易于存储、用途广泛等独特的性质,逐步取代传统光学干涉法生成的全息图,解决了传统全息干涉系统复杂度高、获取困难等问题。然而计算机全息图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散斑噪声、视场角、景深等,制约着全息显示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主要围绕着计算全息的景深问题展开研究,在复振幅调制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光场调控的思想,在不影响重建质量的情况下获得更准确的深度线索,使得全息显示的景深效果更为自然。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全息术以及计算全息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国内外计算全息研究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接着从理论方面入手,介绍了傅里叶光学中的标量衍射理论以及全息图的数值计算方法,并讨论了相位全息图的算法及优势。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复振幅调制方法,并考虑全息再现中的图像景深问题,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双相位编码复振幅调制算法,提出全息显示图像景深范围大的原因是算法的均匀相位导致,即均匀相位导致全息图频谱范围窄。因此,本文采用G-S(GerchbergSaxton)迭代方法来拓展复振幅的频谱范围。其算法思想如下:首先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滤波,获得景深变化的振幅图,然后利用G-S循环迭代,使重建图像的景深范围与自然场景逐步逼近。通过模拟仿真与光学实验,发现与原有的双相位编码算法相比,该方法中重建图像拓展了频谱范围,图像在重建平面之外实现了自然模糊。2、研究了基于光场的全息显示方法,从光场显示技术以及自然光场的获取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和比较了三种光场显示技术:基于光线的光场全息、基于波前的光场全息,和基于光线和波前的混合光场全息,以及两种自然光场的获取方法:透视投影几何和正交投影几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面基于光场的全息显示方法能够包含更多且更精确的人眼感知需要的深度线索,进而重建出更为接近自然场景的景深效果。3、基于对复振幅调制和光场全息的研究,提出在复振幅调制的基础上将光场信息引入全息图计算模型中,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深度线索。其算法思想如下:首先利用射线采样(RS)平面捕获三维场景的透视投影子图像。其次,根据每个视点的空间坐标位置计算得到与之对应的倾斜平面相位因子,并将每个图像与对应于其角度信息的倾斜平面相位因子相乘。最后,直接在空间域将每个图像相加以获得复振幅全息图。同样通过仿真模拟以及光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景深效果,说明采用光场信息的简单累加就可以提升全息成像的空间带宽积,提升显示图像的质量。
丁佩琦[2](2019)在《普林斯顿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跨学科不仅为知识的产生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也在推动科学蓬勃发展的同时,为社会进步注入了创新力及生产力。“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问世的近百年中,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始终备受高等教育领域关注,而培养跨学科人才也成为当前各国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的重要目标。其中,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是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就全世界范围内而言,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在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而普林斯顿大学是其中的成功典范。本研究以普林斯顿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为核心研究内容,主要通过访问普林斯顿大学的官方网站获取大量一手研究信息,并以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普林斯顿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做深入探究与剖析。本研究首先通过选取普林斯顿大学覆盖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证书项目、联合学位项目、跨院系项目、部分学位项目为典型案例,揭示普林斯顿大学在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中的路径与成功经验。随后,从其基于培育跨学科精英的培养目标,严格而科学的录取标准,合众化一的课程体系,基于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协同模式下的内部治理保障机制,多元而完善的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对普林斯顿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的特色进行总结与归纳。最后,在分析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困境的基础上,从学科发展观念,跨院系合作,考核激励机制,课程体系,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推进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相关的启示与建议。
庞宇燕[3](2019)在《全息视网膜成像算法及光学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息显示(holographic display)技术具有能够完整重建三维场景的光场的能力,并且同时可提供全部深度线索以避免辐辏调节冲突,是理想的真三维显示。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硅基液晶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全息图(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CGH)因其制作简易、便于存储、传输和能够重建虚拟物体等特点,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光学干涉法生成的全息图,在动态全息三维显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当前利用计算机全息图实现三维重建还存在各种问题,制约着全息显示。本课题将全息显示引入的增强现实近眼显示系统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全息图重建的质量与简化全息增强现实显示的光学系统,本文主要围绕着基于单个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的全息显示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基于复振幅调制算法的全息视网膜成像算法从而解决当前全息图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计算量大、计算速度慢以及重建图像散斑噪声严重的问题,通过研究借助全息光学元件(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HOE)、全息波导结构来实现光学系统简化从而解决传统全息增强现实显示结构冗杂等问题。本文在对主要工作展开之前,首先简述了传统全息及计算全息的发展历程,紧接着介绍了三维显示与全息显示的研究现状以及当前全息显示面临的一些技术难题。然后详细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全息理论,包括经典的标量衍射理论,三维物体的全息图计算方法,并且对比了振幅型全息图与相位型全息图编码算法的差异,引出了后续关于复振幅调制全息图算法的研究。本文的重点内容为关于全息视网膜成像算法及光学系统的研究,可以分为算法研究与光学系统研究两部分,这两部分内容还有交叉的部分。在算法研究的部分,首先综述了两种纯相位全息图的复振幅编码算法,在双相位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引入数字预滤波的双相位编码法。该方法利用数字预滤波器可以避免在双相位编码方法中由棋盘格下采样引起的频谱混叠。经过数字仿真和光学实验的验证,尤其是当SLM的像素间距不够小或图像的带宽过大,该方法能够抑制由于频谱混叠而引发的严重的背景噪声。这是一种简单,有效且不需要迭代计算就可以改善全息显示器的图像质量的方法。在算法与光学系统交叉的部分是通过把人眼透镜系统纳入成像光学系统中去考虑,本文推导出全息视网膜成像系统中的几何光学联系,从而实现基于复振幅调制算法的全息视网膜成像。在光学系统研究的部分,首先分析了全息显示在增强现实领域的应用潜力,本文利用HOE和全息波导对光学系统进行了结构简化设计。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息波导结构,通过将反射式SLM贴合到全息波导上来实现对整个成像光路的缩减,从而达到光学结构简化的目的,并且通过光学实验对此结构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高云龙[4](2018)在《光致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全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社会的数据爆炸性增长,传统存储技术的受限越来越明显,合适的记录材料是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相比于银盐干板和重铬酸盐明胶等传统的记录材料,光致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全息记录特性,已成为高密度全息存储材料的研究重点。记录材料全息特性的评价指标有很多,例如衍射效率、感光灵敏度以及折射率调制度等。但是,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全息特性不能同时取得最佳值,影响了高密度全息存储的实用化和商用化。本文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从光致聚合物全息记录材料的发展现状出发,制备出光致聚合物材料并探究其全息特性。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制备以丙烯酰胺为单体,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补充单体,聚乙烯醇为粘结剂,三乙醇胺为光引发剂,亚甲基蓝敏化的红敏光致聚合物。2.测试透过率与曝光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所制备出的光致聚合物材料的散射噪声。实验测得10wt%聚乙烯醇的光致聚合物材料最大透过率达到75%,全息记录过程中材料的散射噪声较小。3.搭建对称式实验光路记录透射式非倾斜光栅,从曝光强度、分辨率和光敏剂含量等方面研究了光致聚合物的曝光特性,并分析了衍射效率、折射率调制度等全息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一定范围内的衍射效率随着曝光强度和分辨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光敏剂浓度2.6×10-4mol/L,曝光值在6.5,记录角度90°时,达到最大衍射效率35.4%。4.针对制备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和银盐干板传统全息记录材料,对比全息光栅的记录过程以及全息特性,并进行全息存储实验。
张春雷[5](2013)在《掺杂LiNbO3晶体光折变存储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采用提拉法(Czochralski method)生长Hf系列LiNbO3晶体,(Hf:LiNbO3、Hf:Fe:LiNb03、不同Li/Nb比Hf:Fe:LiNb03和Hf:Fe:Cu:LiNb03晶体)。Zr系列LiNb03晶体,(Zr:Fe:LiNb03晶体和不同Li/Nb比Zr:Mn:Fe:LiNb03晶体)和Mn、Fe系列LiNb03晶体(Sc:Mn:Fe:LiNb03、Mg:Mn:Fe:LiNb03晶体)。采用最佳工艺条件,生长的晶体经过退火、极化、还原和氧化处理。生长的晶体透明,没有宏观缺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AES)测试Mg:Mn:Fe:LiNb03晶体有效分凝系数。随着Mg2+浓度增加Mg的分凝系数下降,Mn的分凝系数先增加后下降。Fe的分凝系数增加,但都在分凝系数1附近,在Zr:Mn:Fe:LiNb03晶体Zr的分凝系数在0.9左右,生长掺Mg、Mn、Fe、Zr的LiNbO3晶体质量较高。测试掺杂LiNbO3晶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计算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衍射图谱没有出现新的衍射峰,说明杂质进入到LiNb03的晶格中,由于杂质的半径与基质半径不同导致峰值强度发生变化。测试掺杂LiNb03晶体的红外透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掺杂LiNbO3晶体OH-吸收峰和吸收边发生移动。在LiNbO3中由红外透射光谱确定掺杂离子的阈值浓度,Mg2+吸收峰位置在3535cm-1,Zn2+吸收峰位置在3529cm-1,Sc3+吸收峰位置在3508cm-1,Hf4+吸收峰位置在3488cm-1,Zr4+吸收峰位置在3479cm-1。讨论OH-吸收峰和吸收边移动机理,用极化能力解释吸收边的移动现象。采用Kr+激光器(476nm蓝光)和Ar+激光器(488nm蓝光)和He-Ne激光器(633nm红光)作光源,测试和研究晶体的光折变性能(衍射效率η、响应时间、动态范围和光折变灵敏度)。用蓝光测试晶体的光折变性能:最高衍射效率ηs达到75.4%,动态范围达到20.24,灵敏度达到3.19cm/J,指数增益系数Γmax=34.2cm-1,有效载流了浓度Neff=3.1×1015cm-3。红光测试晶体衍射效率随着(Mg2+,Hf4+,Zr4+)浓度增加,衍射效率ηs下降;蓝光测试晶体的衍射效率ηs增加。蓝光光折变性能大大优于红光光折变性能,对蓝光光折变增强机理进行讨论。采用短波长光Kr+激光器(476nm蓝光)和Ar+激光器(488nm蓝光)作记录光,用长波长He-Ne激光(633nm红光)读取光栅称为双波长技术。相反用长波长He-Ne激光做记录光。用短波长光(Kr+激光器,Ar+激光器或紫外光)作敏化光称为双色技术。Hf(4mol%):Fe:Cu:LiNb03晶体作存储介质,Kr+激光器作记录光,He-Ne激光器读取光栅。双波长非挥发全息存储测试结果,固定衍射效率达到49.0%,响应时间180s,非挥发灵敏度S’为0.252cm/J。红光作记录光,蓝光作敏化光。双色测试结果:固定衍射效率为29%,写入时间为650s,非挥发灵敏度S’为0.015cm/J。红光作记录光,紫外光作敏化光,双色存储测试结果:固定衍射ηf=30%,写入时间τw=1680s,非挥发灵敏度S’=0.0078cm/J。双波长非挥发存储技术优于双色非挥发存储技术。LiNb03晶体在较高功率下易产生光损伤(也叫光折变或者光散射),光损伤使晶体的信噪比下降。在晶体掺进抗光损伤杂质如Mg、Mn、Zn、In、Sc、Hf和Zr。在Mg:Mn:Fe:LiNb03晶体,当MgO浓度达到5mol%(阈值浓度)抗光损伤能力比Mn:Fe:LiNb03晶体高二个数量级以上。Sc:Mn:Fe:LiNb03晶体当Sc203的浓度达到1.5mol%(Sc3+的阈值浓度是3mol%)抗光损伤能力比Mn:Fe:LiNb03晶体高二个数量级。Hf:Fe:LiNbO3和Zr:Fe:LiNb03的阈值浓度分别是4mol%和2mol%。抗光损伤能力比LiNb03高一个数量级。采用透射光斑畸变法测试掺杂LiNb03晶体抗光损伤能力。
冯玺[6](2009)在《光折变非线性表面波精确解研究》文中提出非线性光学是近代科学前沿最为活跃的学科领域之一。作为非线性光学一个分支的光折变非线性光学的研究已经从体扩展到面。光折变晶体非线性表面波的研究把非线性光学领域和正在不断发展的表面科学的领域紧密联系起来。国内外对光折变晶体非线性表面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扩散机制下的光折变晶体非线性表面波和扩散——漂移机制下的光折变晶体非线性表面波。其中,对于扩散——漂移机制的光折变表面波的研究较少。迄今为止仍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于光生伏打机制下的光折变表面波还处于初步探索中。其大量工作仍然处于理论阶段,相对而言,实验上对其现象的观测比较少,应用技术有待开发。本文在对光折变表面波发生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光折变效应的三种形成机制对国内外光折变表面波的研究进行了分类归纳,并从理论方面和实验方面出发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研究了基于孤子自弯曲动态过程的光折变非线性表面波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建立,分别对建立的扩散机制下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扩散——漂移机制下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进行求解,最终得到两种机制下光折变非线性表面波方程的精确解,并对得到的精确解进行说明和分析。利用精确解和SBN晶体的物理和光学参数得到光折变晶体非线性表面波的图,并对得到的图进行分析。
马宝红[7](2008)在《光折变效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折变效应是近年来在非线性光学领域中发展迅速的一个分支。对于光折变效应的深入研究,既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非线性光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同时也能够更进一步体会到光折变效应的独特之处,从而可以开展对于光折变效应的应用。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对光折变效应的物理机制、光折变效应原理、光折变效应中的二波混频、四波混频以及光折变效应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首先,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有关光折变效应、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和研充动态,并利用光折变效应的带输运模型较详细地分析讨论了光折变效应的物理机制及特点;进一步,利用耦合模理论,分析讨论了光折变材料中平面光的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过程,特别是较深入地讨论了实际应用中的高斯光束耦合特性,并结合作者参与的光折变非线性光学的研究工作,重点讨论了光折变材料中的自泵浦(SPPC)、互泵浦(MPPC)以及自泵浦和互泵浦共轭共存效应,给出了实验研究结果;最后,介绍了光折变效应的光信息存储、光学滤波器和自适应光外差探测应用,给出了作者参与的相应研究的实验结果。
张锐[8](2006)在《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追踪国内外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分析其研究的思路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为今后从事光计算、光互连等光信息处理领域的研究拓宽了思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LED阵列、光敏管阵列、柱面透镜、薄透镜等光学元件搭建了4×4的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演示系统,讨论了该系统的实验性能和技术参数,并提出了改进措施。论证了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的原理,深入分析了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成品化的可行性。对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做了探索研究,结合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演示系统的实验经验,搭建出一套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实验系统,通过此系统的光学原理和性能的分析,论证了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的原理。将数学中的编码方法与光学原理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光学矩阵运算的混合负二进制编码,并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其原理。结合编码技术和光折变晶体的相位共轭效应,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矩阵-矩阵乘法运算的混合负二进制编码的光学系统。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它的工作性能。研究表明,该系统对光计算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丽[9](2006)在《一些光折变聚合物和分子玻璃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简化合成方法、改善材料的光折变性能为目的,设计并合成了6种多功能(含电荷输运体和NLO生色团)光折变聚合物(P6-P12,结构式见Figure 1-9和Figure 1-11)和8种光折变有机分子玻璃(M1-M8,结构式见Figure 1-10和Figure 1-12)。用NMR、IR、UV-vis、GPC、DSC、TGA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每一种材料的结构、光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实验对这些材料的光折变性能进行了测试,探讨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光折变材料的进一步设计提供了依据。 首先,通过后重氮偶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咔唑基多功能生色团的光折变聚磷腈P6-P10。由于磷腈的柔顺主链和亚甲基间隔基团的引入,使所得聚合物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很好的溶解性,可以通过熔融或溶液滴注的方法,制成光学性能和稳定性良好的薄膜。单组分聚磷腈样品P6-P8在没有外电场和提前极化的条件下,表现出好的光折变稳态性能。其中,具有最低Tg的P8的耦合增益达91cm-1。而在掺杂20%ECZ的P6体系中,零电压下观测到高达198cm-1的耦合增益和46%的衍射效率。提出了一种全光光折变效应的形成机理,认为可能是在偶氮基团的光致异构化和纵向电场的协同作用下,使偶氮生色团产生了光诱导极化的结果。分析了光折变聚磷腈中柔性链的长度对聚合物的Tg、生色团含量以及光学增益的影响。 同样,采用亲核取代和重氮偶合两步反应,合成了两种以三聚磷腈为核的高度支化的光折变分子玻璃M1和M2。由于其独特的支化结构,使三聚磷腈小分子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并呈现完全的无定型态,但由于与三聚磷腈核相连的柔性链较短以及生色团僵硬的共轭结构又使其具有较高的Tg。掺杂30%的ECZ后,能形成对光稳定的透明膜。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三聚磷腈分子玻璃表现出较高的光折变稳态性能。不加外电场的情况下,在样品M1中得到了102cm-1的耦合增益和24%的衍射效率,而在生色团含量较高的样品M2中,耦合增益高达214cm-1,衍射效率达31%。 进一步,通过Ullmann缩聚和后重氮偶合反应合成了一种主链含TPD偶氮生色团的聚亚甲基醚多功能光折变聚合物P12。由于主链中引入的亚甲基醚间隔
张鹏[10](2004)在《光折变波导阵列的结构光写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千年伊始,人类社会已步入高速传输数据、语音、影像等信息的多媒体因特网时代。作为因特网发展基石的微处理器速度以及通信带宽正以Moore定律飞速发展,光通信系统中关键光电子器件的传统制造技术受到极大挑战。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低成本的集成光学器件,因此人们必须寻求新的制作技术以适应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光辐照法被认为是一种直接、快速、低成本、高效益的集成光波导器件制作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不同的结构光在光折变晶体中写入各种波导结构的方法。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得到的结论如下:①从光折变动力学方程组出发对光折变晶体中光致折射率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由写入光的强度分布得到光致折射率变化分布的数值模拟方法。②在功率密度为毫瓦量级的连续激光辐照下,对LiNbO3:Fe晶体中的光致折射率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的结构光辐照LiNbO3:Fe晶体可以在其中有效的写入波导结构。③对利用柱透镜和光学二元掩模板形成的结构光在光折变晶体中写入平面光波导、Y型光波导以及通道光波导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首次提出了利用空间光调制器制作光学掩模板,在光折变晶体中写入具有各种形状以及不同折射率分布的波导乃至整个集成光路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仅利用SLM形成的结构光辐照可以在薄片晶体或薄膜材料中写入高质量的波导器件。④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利用双光束和四光束干涉形成的光场在SBN:Cr、LiNbO3:Fe和KNSBN:Ce晶体中写入平面波导阵列和通道波导阵列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利用一个双光束干涉场以不同的角度两次辐照晶体,在光折变晶体中写入不同通道波导阵列结构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光场强度分布以及合适的外加电场可以在不同光折变晶体中写入平面波导阵列和通道波导阵列。⑤基于马赫-曾德干涉仪光路研究了利用切片干涉法测量光折变晶体中光致折射率变化的方法,并首次提出了利用数字全息术对光折变晶体中光致折射率变化进行可视化的方法。此外,成功地利用上述方法对光写入波导结构的折射率分布进行了测量。 利用不同的结构光辐照光折变晶体,可以制作具有不同结构的光波导以及光波导阵列。这种方法对仪器条件要求很低,而且随着电/热固定以及光/热擦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既可以得到永久的波导结构,也可以得到瞬时的波导结构。因此光折变晶体中结构光写入的波导器件可以被用于现有的光通信系统,并且有望被用于动态光互连以及光学神经网络系统。
二、光折变神经网络(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折变神经网络(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振幅调制的光场全息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全息与计算机全息 |
1.1.2 全息显示的研究现状 |
1.2 本文选题及主要内容 |
1.2.1 选题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全息理论 |
2.1 标量衍射理论 |
2.1.1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
2.1.2 菲涅尔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 |
2.1.3 角谱传播理论 |
2.1.4 透镜傅里叶变换性质 |
2.2 计算全息图的方法及比较 |
2.2.1 点云法 |
2.2.2 层析法 |
2.2.3 光场法 |
2.3 相位型全息图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复振幅调制的全息显示 |
3.1 复振幅调制的方法及意义 |
3.2 基于器件的复振幅调制 |
3.3 基于编码的复振幅调制 |
3.3.1 光栅法 |
3.3.2 双相位编码法 |
3.3.3 引入迭代的双相位编码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场全息算法 |
4.1 光场理论基础 |
4.2 光场显示技术 |
4.2.1 基于光线的光场全息 |
4.2.2 基于波前的光场全息 |
4.2.3 基于光线和波前的混合光场全息 |
4.3 光场全息图的计算方法 |
4.3.1 自然光场的获取方法 |
4.3.2 基于复振幅调制的光场全息图计算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普林斯顿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呼应科学发展的要求 |
1.1.2 当前社会亟需跨学科人才 |
1.1.3 普林斯顿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值得关注 |
1.1.4 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面临诸多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跨学科 |
1.4.2 跨学科人才培养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案例概述 |
2.1 美国研究项目 |
2.1.1 项目概述 |
2.1.2 项目要求 |
2.1.3 项目课程 |
2.1.4 项目专门机构及师资队伍 |
2.2 机器人学与智能系统项目 |
2.2.1 项目概述 |
2.2.2 项目要求 |
2.2.3 项目课程 |
2.2.4 独立研究项目 |
2.2.5 项目研讨会 |
2.2.6 项目师资 |
第三章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案例概述 |
3.1 证书项目——以非裔美国人研究项目为例 |
3.1.1 项目概述 |
3.1.2 项目要求 |
3.1.3 项目课程 |
3.1.4 项目师资 |
3.2 联合学位项目——以材料科学项目为例 |
3.2.1 项目概述 |
3.2.2 项目要求 |
3.2.3 项目课程 |
3.2.4 项目师资 |
3.3 跨院系项目——以政治经济学项目为例 |
3.3.1 项目概述 |
3.3.2 项目要求 |
3.3.3 项目课程 |
3.3.4 项目师资 |
3.4 部分研究生学位项目——以机械与航天工程项目为例 |
3.4.1 项目概述 |
3.4.2 项目要求 |
3.4.3 项目课程 |
3.4.4 项目师资 |
第四章 普林斯顿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的主要特色 |
4.1 基于培育跨学科精英的培养目标 |
4.2 严格而科学的录取标准 |
4.3 合众化一的课程体系 |
4.3.1 多维而系统的课程结构 |
4.3.2 综合性与前沿性并重的课程内容 |
4.4 基于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 |
4.4.1 建立师生共同体的教学理念 |
4.4.2 鼓励交流与探索的研讨会形式 |
4.5 协同模式下的内部治理保障机制 |
4.5.1 冲破院系壁垒的师资队伍 |
4.5.2 权责分明的项目专门机构 |
4.6 多元而完善的考核机制 |
第五章 普林斯顿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
5.1 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困境 |
5.1.1 固化而传统的学科观念 |
5.1.2 低效而不足的资源共享 |
5.1.3 匮乏而欠缺的院系合作 |
5.1.4 片面而短效的培养方式 |
5.1.5 倦怠而疏离的师资队伍 |
5.2 对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
5.2.1 重塑学科发展观念,着眼构建顶层设计 |
5.2.2 跨越院系组织鸿沟,促成学术资源共享 |
5.2.3 再造考核激励机制,激活师资队伍动力 |
5.2.4 增设跨学科课程,建构跨学科课程体系 |
5.2.5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践多种教学形式 |
5.2.6 增设专项负责机构,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全息视网膜成像算法及光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全息与计算机全息 |
1.1.2 三维显示与全息显示的研究现状 |
1.2 本论文的选题及主要内容 |
1.2.1 选题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全息理论 |
2.1 标量衍射理论 |
2.1.1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
2.1.2 菲涅尔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
2.1.3 角谱传播理论 |
2.1.4 透镜傅里叶变换性质 |
2.2 三维物体的全息图计算方法 |
2.2.1 点云法 |
2.2.2 层析法 |
2.2.3 光场法 |
2.3 相位型全息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振幅调制全息显示 |
3.1 复振幅调制在全息显示中的意义 |
3.2 基于器件的复振幅调制 |
3.3 基于算法的复振幅调制 |
3.3.1 光栅法 |
3.3.2 双相位编码法 |
3.3.3 引入数字预滤波的双相位编码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息增强现实显示 |
4.1 增强现实显示技术 |
4.2 全息视网膜成像的算法研究 |
4.2.1 虚拟视网膜显示技术的原理 |
4.2.2 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的视网膜成像算法 |
4.2.3 全息视网膜成像系统中的几何光学研究 |
4.3 全息增强现实显示 |
4.3.1 基于全息光学元件的全息增强现实显示 |
4.3.2 基于全息波导的全息增强现实显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光致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全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学存储技术 |
1.2.1 光盘存储 |
1.2.2 近场光学存储 |
1.2.3 双光子存储 |
1.2.4 全息存储 |
1.3 全息存储材料 |
1.3.1 卤化银乳胶 |
1.3.2 重铬酸盐明胶 |
1.3.3 光致变色材料 |
1.3.4 光折变晶体 |
1.3.5 光致聚合物 |
1.4 光致聚合物材料 |
1.4.1 光致聚合物的组成 |
1.4.2 光致聚合物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光致聚合物的全息理论 |
2.1 引言 |
2.2 体全息记录与再现原理 |
2.2.1 体全息光栅原理 |
2.2.2 记录体全息光栅 |
2.2.3 从体光栅重建波前 |
2.2.4 矢量圆分析工具 |
2.3 耦合波理论 |
2.3.1 Kogelnik耦合波理论 |
2.3.2 体光栅的衍射效率 |
2.4 光致聚合物的记录机理 |
2.4.1 光致聚合物光化反应 |
2.4.2 光致聚合物扩散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致聚合物的制备及测试 |
3.1 引言 |
3.2 光致聚合物的制备 |
3.2.1 实验材料介绍 |
3.2.2 样品制备 |
3.2.3 制备仪器 |
3.3 光致聚合物的散射 |
3.3.1 散射噪声 |
3.3.2 实验仪器 |
3.4 全息性能的测试 |
3.4.1 感光灵敏度 |
3.4.2 空间分辨率 |
3.4.3 折射率调制度 |
3.4.4 衍射效率 |
3.4.5 全息存储 |
3.4.6 测试仪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样品的散射噪声 |
4.3 光敏剂含量对衍射效率的影响 |
4.4 曝光强度对全息性能影响 |
4.5 分辨率对全息性能影响 |
4.6 几种样品的性能比较 |
4.6.1 实验操作 |
4.6.2 全息性能 |
4.6.3 全息存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掺杂LiNbO3晶体光折变存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体全息存储 |
1.1 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效应,物理机制和特点 |
1.2 光折变体全息存储简介 |
1.3 LiNbO_3晶体的结构 |
1.4 铌酸锂晶体中的本征缺陷和应用 |
1.5 铌酸锂晶体掺杂改性 |
1.5.1 提高LiNbO_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 |
1.5.2 提高LiNbO_3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抗光折变能力、抗光致散射能力) |
1.5.3 以LiNbO_3晶体作为固体激光基质材料,通过掺入激活剂,获得激光晶体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掺杂LiNbO_3晶体的生长 |
2.1 晶体生长 |
2.2 原料配比 |
2.3 LiNbO_3籽晶的制备 |
2.4 工艺参数 |
2.5 退火和极化处锂 |
2.6 氧化和还原处理 |
2.7 本章小结 |
3 掺杂铌酸锂的结构和抗光损伤性能 |
3.1 晶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及其分析 |
3.2 晶体的晶格结构与晶格常数 |
3.2.1 晶体样品的衍射图谱和晶格常数 |
3.2.2 样品X射线衍射图及晶格常数变化的机理研究 |
3.2.3 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的模拟与分析 |
3.3 Sc:Mn:Fe:LiNbO_3晶体的光谱分析和光折变性能 |
3.3.1 Sc:Mn:Fe:LiNbO_3晶体的吸收光谱 |
3.4 Sc:Mn:Fe:LiNbO_3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 |
3.4.1 Sc:Mn:Fe:LiNbO_3晶体抗光损伤能力增强机理 |
3.5 Sc:Mn:Fe:LiNbO_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 |
3.5.1 光折变性能测试 |
3.5.2 光折变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3.6 Mg:Mn:Fe:LiNbO_3晶体光谱性能和光折变性能 |
3.6.1 晶体成分与分凝 |
3.6.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结果 |
3.6.3 Mg:Mn:Fe:LiNbO_3晶体OH~-透射光谱 |
3.6.4 LiNbO_3晶体OH~-吸收峰移动机理 |
3.7 Mg:Mn:Fe:LiNbO_3晶体抗光损伤性能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4 Hf系列LiNbO_3晶体光折变性能研究 |
4.1 弱光非线性光学及光折变效应 |
4.1.1 光折变材料主要性能参数 |
4.2 Hf:LiNbO_3晶体的缺陷结构和抗光损伤 |
4.2.1 晶体光学均匀性用双折射梯度检测 |
4.2.2 Hf:LiNbO_3晶体红外透射光谱 |
4.2.3 全息法测试原理 |
4.2.4 全息法测试结果 |
4.3 Hf:Fe:LiNbO_3晶体光折变性能 |
4.4 Hf:Fe:LiNbO_3晶体图像热固定及存储寿命的研究 |
4.4.1 热固定原理和理论 |
4.4.2 Hf:Fe:LiNbO_3晶体图像热固定实验 |
4.4.3 Hf:Fe:LiNbO_3晶体热固定衰减时间(存储寿命)的测试 |
4.5 共掺不同[Li]/[Nb]比Hf:Fe:LiNbO_3晶体光折变指数增益的研究 |
4.5.1 O-H振动吸收光谱(红外光谱) |
4.5.2 Hf:Fe:LiNbO_3晶体抗光折变能力测试 |
4.5.3 Hf:Fe: LiNbO_3晶体指数增益系数的测试 |
4.5.4 Hf:Fe:LiNbO_3晶体光折变指数增益系数,温度异常特性 |
4.6 Hf:Fe:Cu:LiNbO_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 |
4.6.1 Hf:Fe:Cu:LiNbO_3晶体红外透射光谱 |
4.6.2 透射光斑畸变法测试Hf:Fe:Cu:LiNbO_3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 |
4.6.3 Hf:Cu:Fe:LiNbO_3晶体红光光折变性能 |
4.6.4 Hf:Fe:Cu:LiNbO_3晶体蓝光光折变性能 |
4.6.5 蓝光光折变增强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5 Zr系列LiNbO_3晶体的结构和光折变性能 |
5.1 Zr:Fe:LiNbO_3晶体四波混频位相共轭镜的关联存储性能 |
5.1.1 m线法研究波导基片光损伤 |
5.1.2 位相共轭性能测试 |
5.1.3 Zr:Fe:LiNbO_3晶体全息关联存储 |
5.2 不同[Li]/[Nb]比Zr:Fe:LiNbO_3的原料配比和光折变性能 |
5.2.1 光学测试 |
5.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5.2.3 红外透射光谱 |
5.3 Zr:Mg:Fe:LiNbO_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的研究 |
5.3.1 光折变效应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机制 |
5.3.2 二波耦合机理 |
5.3.3 衍射效率的测量和随角度的变化关系 |
5.3.4 锂铌比变化对光折变性能的影响 |
5.4 不同[Li]/[Nb]比Zr:Mn:Fe:LiNbO_3晶体光折变存储性能 |
5.4.1 Zr离子的分凝系数 |
5.4.2 Zr:Mn:Fe:LiNbO_3晶体的UV-Vis吸收光谱 |
5.4.3 吸收边移动机理 |
5.4.4 Zr:Mn:Fe:LiNbO_3晶体红外透射光谱 |
5.4.5 OH~-吸收峰移动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双光子技术和双波长技术非挥发全息存储 |
6.1 引言 |
6.2 双色全息存储的基本原理 |
6.3 双色全息存储性能研究 |
6.4 Hf(1mol.%):Fe:Cu:LiNbO_3晶体的双色全息存储 |
6.4.1 Hf~(4+)离子对双色全息存储的影响 |
6.4.2 氧化还原处理对双色全息存储的影响 |
6.5 双光子全息存储的非挥发性 |
6.6 锰铁掺量对固定衍射效率的影响 |
6.7 Hf:Fe:Cu:LiNbO_3晶体双波长非挥发存储 |
6.8 蓝光光折变非挥发全息存储性能增强机理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光折变非线性表面波精确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背景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论文安排 |
本章小结 |
2 基础理论 |
2.1 光折变效应简介 |
2.1.1 光折变效应的物理机制及特点 |
2.1.2 光折变效应的主要特征 |
2.2 光折变晶体上的表面波产生 |
2.2.1 表面波的耦合波方程及解 |
2.2.2 常用的实现方法 |
2.3 钨青铜型铌酸盐——铌酸锶钡晶体的结构与特性 |
2.3.1 钨青铜型铌酸盐晶体的概念 |
2.3.2 铌酸锶钡(Sr_xBa_(1-x)Nb_2O_6,SBN)晶体的结构 |
2.3.3 SBN晶体的生长及极化 |
2.3.4 SBN晶体的光折变性能 |
2.3.5 SBN晶体在光折变方面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3 光折变表面波研究分类归纳及研究进展 |
3.1 引言 |
3.2 光折变表面波研究分类归纳 |
3.2.1 基于扩散机制的光折变表面波 |
3.2.2 基于扩散——漂移机制的表面 |
3.2.3 基于光生伏打机制的光折变表面波 |
3.3 光折变表面波应用进展 |
3.3.1 扩散——漂移机制下Bi_(12)TiO_(20)晶体的表面光放大 |
3.3.2 BiTiO_3晶体由光折变表面波激发的表面二次谐波 |
本章小结 |
4 光折变表面波理论及研究 |
4.1 引言 |
4.2 孤子自弯曲动态过程 |
4.2.1 孤子的基本概念 |
4.2.2 光学中的孤子 |
4.2.3 孤子的自弯曲效应 |
4.3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建立 |
4.4 Hirota双线性方法 |
4.4.1 Hirota双线性方法的演变 |
4.4.2 Hirota双线性方法详述以及双线性导数的定义和性质 |
4.4.3 Hirota双线性方法的具体步骤 |
4.4.4 基于Hirota双线性方法的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新解 |
4.5 扩散机制下的光折变表面波理论的建立 |
4.6 扩散机制下的光折变表面波理论研究 |
4.6.1 扩散机制下光折变表面波方程的精确解 |
4.6.2 精确解探究 |
4.7 扩散——漂移机制下的光折变表面波理论的建立 |
4.8 扩散——漂移机制下的光折变表面波理论研究 |
4.8.1 扩散——漂移机制下的光折变表面波方程的精确解 |
4.8.2 精确解探究 |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光折变效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折变效应及光折变材料 |
1.2 光折变效应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二章 光折变效应原理 |
2.1 光折变效应的物理机制 |
2.2 光折变效应的物理模型 |
2.3 单束光波的光折变现象 |
2.3.1 光扇效应 |
2.3.2 光孤子现象 |
第三章 光折变效应中的二波混频 |
3.1 两束同频率的平面光束的耦合 |
3.1.1 平面光束耦合的衍射效率η的分析 |
3.1.2 平面光束耦合的增益系数Γ分析 |
3.1.3 平面光束耦合分析的总结说明 |
3.2 两束高斯光束的耦合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光折变效应中的四波混频 |
4.1 光折变效应中的四波混频 |
4.2 光折变效应中的自泵浦现象 |
4.2.1 自泵浦现象及自泵浦相位共扼器简介 |
4.2.2 自泵浦相位共轭器的物理机制以及参数 |
4.2.3 自泵浦相位共轭器的实验研究 |
4.3 光折变效应中的互泵浦现象 |
4.3.1 互泵浦现象及互泵浦相位共扼器简介 |
4.3.2 互泵浦相位共轭器的物理机制及主要特征 |
4.3.3 光折变晶体中互泵浦现象的实验研究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光折变效应的应用 |
5.1 光折变效应在全息存储中的应用 |
5.2 基于光折变效应的滤波器 |
5.3 光折变效应在光外差探测中的应用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8)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应用进展 |
1.2.1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在光互连中应用 |
1.2.2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在神经网络中应用 |
1.2.3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在光计算中应用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的结构原理 |
§2.1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的工作原理 |
§2.2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结构 |
2.2.1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
2.2.2 空间光调制器 |
2.2.3 光电探测器 |
§2.3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实现光计算的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演示系统 |
§3.1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演示系统元件选取 |
3.1.1 光学元件选取 |
3.1.2 电子元件选取 |
3.1.3 电路设计 |
3.1.4 芯片编程 |
§3.2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演示系统设计 |
3.2.1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演示系统实验 |
3.2.2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演示系统实验分析 |
§3.3 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演示系统性能 |
3.3.1 验证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原理 |
3.3.2 演示系统的性能参数 |
3.3.3 演示系统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系统 |
§4.1 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实验 |
4.1.1 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实验原理 |
4.1.2 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实验设计 |
4.1.3 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实验结果分析 |
4.1.4 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实验改进 |
§4.2 混合负二进制编码的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系统 |
4.2.1 光学矩阵乘法中的编码技术 |
4.2.2 光折变晶体的光学特性 |
4.2.3 混合负二进制编码的光学矩阵-矩阵乘法器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本文完成的工作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一些光折变聚合物和分子玻璃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课题思路 |
1.1 概述 |
1.2 有机光折变材料的光折变机理及必要组分 |
1.2.1 有机光折变材料的必要组分 |
1.2.2 有机光折变材料的光折变机理 |
1.3 有机光折变材料的性能表征 |
1.3.1 光导性及电光效应 |
1.3.2 四波混频 |
1.3.3 二波耦合 |
1.4 有机光折变材料的特性 |
1.4.1 独特的品质因子 |
1.4.2 外电场依赖性 |
1.4.3 取向增强效应 |
1.4.4 操作温度的影响 |
1.5 有机光折变材料的分类 |
1.5.1 聚合物掺杂体系 |
1.5.2 全功能聚合物体系 |
1.5.3 有机分子玻璃 |
1.6 总结与展望 |
1.7 课题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咔唑多功能生色团的光折变聚磷腈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和试剂 |
2.2.2 试剂的纯化 |
2.2.3 仪器与表征 |
2.2.4 合成 |
2.2.4.1 N-羟烷基咔唑3-m的合成 |
2.2.4.2 聚磷腈前驱体 P2-P5的合成 |
2.2.4.3 聚磷腈的后重氮偶合反应 |
2.2.5 光折变性能测试样品的制备 |
2.2.6 光折变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磷腈的合成 |
2.3.1.1 开环聚合 |
2.3.1.2 亲核取代反应 |
2.3.1.3 后重氮偶合反应 |
2.3.2 聚磷腈的结构表征 |
2.3.3 聚磷腈的热性能 |
2.3.4 UV-vis吸收光谱 |
2.3.5 光折变性能 |
2.3.5.1 P6样品的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实验 |
2.3.5.2 P7样品的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实验 |
2.3.5.3 P8样品的二波耦合实验 |
2.3.5.4 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
2.3.5.5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咔唑生色团的三聚磷腈光折变分子玻璃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和试剂 |
3.2.2 仪器与表征 |
3.2.3 合成 |
3.2.4 光折变性能测试样品的制备 |
3.2.5 光折变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聚磷腈光折变分子玻璃的设计与合成 |
3.3.2 结构表征 |
3.3.3 三聚磷腈小分子的热性能 |
3.3.4 光折变性能 |
3.3.4.1 样品 M1(掺杂30% ECZ)的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实验 |
3.3.4.2 样品 M2(掺杂30% ECZ)的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主链含偶氮-四苯基联苯胺的多功能光折变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和试剂 |
4.2.2 试剂的纯化 |
4.2.3 仪器与表征 |
4.2.4 合成 |
4.2.5 光折变性能测试样品的制备 |
4.2.6 光折变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物的合成 |
4.3.2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4.3.3 聚合物的热性能 |
4.3.4 光折变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次甲基生色团的三苯胺光折变小分子玻璃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试剂的纯化 |
5.2.3 仪器与表征 |
5.2.4 合成 |
5.2.5 光折变性能测试样品的制备 |
5.2.6 光折变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 |
5.3.1.1 化合物10(4-丁基三苯胺)的合成 |
5.3.1.2 化合物11(4-醛基-4’-丁基三苯胺)的合成 |
5.3.1.3 三苯胺光折变小分子 M3-M8的合成 |
5.3.2 三苯胺光折变小分子的结构表征 |
5.3.2.1 核磁氢谱 |
5.3.2.2 红外光谱 |
5.3.3 三苯胺光折变小分子的热性能 |
5.3.4 三苯胺光折变小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 |
5.3.5 三苯胺分子玻璃的光折变性能 |
5.3.5.1 样品的成膜性 |
5.3.5.2 M3样品的二波耦合实验 |
5.3.5.3 M4样品的二波耦合实验 |
5.3.5.4 M5样品的二波耦合实验 |
5.3.5.5 M6和 M7样品的二波耦合实验 |
5.3.5.6 样品的综合性能对光折变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三苯胺小分子的全光光折变效应 |
6.1 样品的制备 |
6.2 样品的吸收光谱 |
6.3 样品的二波耦合实验 |
6.4 光电导测量 |
6.5 样品 S_(TPA)和 S_(CZ)测试结果讨论 |
6.6 光强径向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自相位调制(类透镜效应) |
6.7 反射光的光放大 |
6.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一:英文缩写代码及名称 |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部分论文 |
致谢 |
(10)光折变波导阵列的结构光写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光写入波导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 光折变晶体中的光写入波导技术 |
1.2.1 激光显微机械加工技术 |
1.2.2 结构光辐照技术 |
1.2.3 空间孤子诱导波导技术 |
1.2.4 光写入波导的固定技术 |
1.2.5 光写入波导技术的优势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光折变晶体中光激发载流子的迁移机制 |
2.1.1 扩散 |
2.1.2 漂移 |
2.1.3 体光伏效应 |
2.2 电荷载流子的输运模型 |
2.2.1 单中心模型 |
2.2.2 双中心模型 |
2.2.3 三价态模型 |
2.3 光折变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
2.3.1 外场作用下晶体折射率椭球的变化 |
2.3.2 线性电光效应 |
2.4 光折变动力学方程组 |
第3章 光折变晶体中光致折射率变化的可视化 |
3.1 切片干涉法 |
3.1.1 测量光路及原理 |
3.1.2 细光束在LiNbO_3:Fe晶体中引起折射率变化的可视化测量 |
3.1.3 测量光路中CCD或晶体离焦对折射率测量的影响 |
3.1.4 误差分析 |
3.2 数字全息法 |
3.2.1 测量光路及测量原理 |
3.2.2 测量结果 |
3.2.3 精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SBN:Cr晶体中光写入通道光波导阵列的研究 |
4.1 SBN:Cr晶体的结构及其光折变性质 |
4.1.1 SBN:Cr晶体的结构 |
4.1.2 SBN:Cr晶体的光折变性质 |
4.2 通道光波导阵列的光写入方法及理论分析 |
4.2.1 通道波导阵列的光写入方法 |
4.2.2 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 |
4.3 SBN:Cr晶体中光写入通道光波导阵列的实验研究 |
4.3.1 实验光路 |
4.3.2 θ_1=θ_2=45°,α_1=α_2时的实验结果 |
4.3.3 θ_1=0°,θ_2=90°,α_1=α_2时的实验结果 |
4.3.4 θ_1=θ_2=45°,α_1=2α_2时的实验结果 |
4.3.5 分析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LiNbO_3:Fe晶体中光写入波导的研究 |
5.1 LiNbO_3:Fe晶体的结构及其光折变性质 |
5.1.1 LiNbO_3:Fe晶体的结构 |
5.1.2 LiNbO_3:Fe晶体的光折变性质 |
5.2 LiNbO_3:Fe晶体中光致折射率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
5.2.1 光致折射率改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5.2.2 截面为三角形的光束在晶体中导致的折射率变化 |
5.2.3 截面为正方形的光束在晶体中导致的折射率变化 |
5.2.4 截面为矩形的光束在晶体中导致的折射率变化 |
5.2.5 不同光强分布的光束导致的折射率变化分布 |
5.3 LiNbO_3:Fe晶体中光致折射率变化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5.3.1 基于光折变动力学方程组的数值模拟方法 |
5.3.2 基于体光伏效应的半定量数值模拟方法 |
5.3.3 垂直于光轴方向的电场分量对折射率变化的影响 |
5.4 对光致折射率变化规律实验测量结果的分析讨论 |
5.4.1 截面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光束导致的折射率变化 |
5.4.2 沿光轴和垂直光轴方向矩形光斑的长度对折射率变化分布的影响 |
5.4.3 片光导致折射率变化的最大值((Δn_e)_(max))与θ之间的关系 |
5.4.4 光强分布与折射率变化分布之间的关系 |
5.5 利用高斯片光在LiNbO_3:Fe晶体中写入平面光波导 |
5.5.1 波导写入方法及实验光路 |
5.5.2 片光以“三明治”方式辐照晶体时折射率的变化规律 |
5.5.3 平面波导的光写入实验结果 |
5.5.4 光写入平面波导的导光特性 |
5.6 利用掩模板在LiNbO_3:Fe晶体中写入平面和Y型光波导的研究 |
5.6.1 波导写入方法及实验光路 |
5.6.2 实验结果 |
5.6.3 晶体中沿写入光束传播方向上的折射率变化 |
5.6.4 晶体中光致折射率变化不对称性的分析 |
5.7 利用四次曝光法在LiNbO_3:Fe晶体中写入通道光波导的实验结果 |
5.7.1 波导写入方法及实验光路 |
5.7.2 实验结果 |
5.8 利用液晶光阀在LiNbO_3:Fe晶体中写入Y型和光纤状光波导 |
5.8.1 波导的写入方法及实验光路 |
5.8.2 实验结果 |
5.9 LiNbO_3:Fe晶体中白光写入的具有任意折射率分布的光波导 |
5.9.1 利用电寻址的液晶光阀得到具有不同强度分布的写入光 |
5.9.2 波导的写入方法及实验光路 |
5.9.3 实验结果 |
5.10 四光束干涉法在LiNbO_3:Fe晶体中写入通道光波导阵列 |
5.10.1 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 |
5.10.2 实验结果 |
5.11 利用双光束干涉场在LiNbO_3:Fe晶体中写入通道光波导阵列 |
5.11.1 通道波导阵列的写入方法 |
5.11.2 利用双光束干涉场两次辐照LiNbO_3:Fe晶体写入通道波导阵列 |
本章小结 |
第6章 KNSBN:Ce晶体中光写入波导的研究 |
6.1 KNSBN:Ce晶体的结构及其光折变性质 |
6.1.1 KNSBN:Ce晶体的结构 |
6.1.2 KNSBN:Ce晶体的光折变性质 |
6.2 KNSBN:Ce晶体中光写入平面和光纤状光波导结构的实验研究 |
6.2.1 实验光路 |
6.2.2 实验结果 |
6.2.3 关于KNSBN:Ce晶体中光致折射率变化的讨论 |
6.3 KNSBN:Ce晶体中光写入平面光波导阵列的实验研究 |
6.3.1 平面波导阵列的写入实验光路 |
6.3.2 实验结果 |
6.4 KNSBN:Ce晶体中光写入通道光波导阵列的实验研究 |
6.4.1 通道波导阵列的光写入方法及实验光路 |
6.4.2 实验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光折变神经网络(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振幅调制的光场全息算法研究[D]. 张天天. 东南大学, 2020(01)
- [2]普林斯顿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研究[D]. 丁佩琦. 河北大学, 2019(08)
- [3]全息视网膜成像算法及光学系统研究[D]. 庞宇燕. 东南大学, 2019(06)
- [4]光致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全息性能研究[D]. 高云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5]掺杂LiNbO3晶体光折变存储性能的研究[D]. 张春雷.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6)
- [6]光折变非线性表面波精确解研究[D]. 冯玺.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2)
- [7]光折变效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马宝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8)
- [8]光学向量—矩阵乘法器实验研究[D]. 张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8)
- [9]一些光折变聚合物和分子玻璃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表征[D]. 张丽. 郑州大学, 2006(11)
- [10]光折变波导阵列的结构光写入方法研究[D]. 张鹏. 西北工业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