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浪底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敏[1](2021)在《岩土体参数的不确定性表征方法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岩土材料是天然材料,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由于岩土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其空间变异性,使得岩土体参数的精确表征变得尤为困难。如何准确描述岩土材料的不确定性和空间变异性,对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实际工程中的岩土体不确定性精确表征方法进行研究,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结论如下:1、提出计算抗剪强度指标的可靠度方法,并利用现有的试验数据,采用三种方法计算、比较抗剪强度指标。结果表明:可靠度方法和线性回归方法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结果接近且具有较小的标准差,优于矩法,是值得推荐的方法。2、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引绰济辽隧道工程中单刀TPI的相关距离进行计算,同时探讨分段趋势和样本数量对相关距离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段趋势对相关距离的计算结果影响非常显着,在相关距离的计算中必须考虑分段趋势的影响;样本数量对计算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多,相关距离的计算会越准确。在引绰隧道工程中,围岩相关距离约为7~16米。3、采用改进的空间递推平均法、改进的相关函数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基于小浪底大坝心墙原状土样的实验数据,计算了其土体从一维到三维的相关距离。结果表明:由于压实工艺和荷载的影响,土石坝垂直向相关距离较小,约为2米;水平向相关距离较大,约为8米。因此,在随机有限元计算分析中,应对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取用不同的相关距离进行计算分析。本文针对实际工程中的岩土体不确定性精确表征难题进行研究,提高了岩土体不确定性的表征精度,对提高实际工程的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精度,尤其是提高随机有限元计算的精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亮[2](2020)在《金川水电站松坪大型倾倒变形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金川水电站松坪斜坡属于反倾岩质高边坡,坡体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上硬下软”特征。河谷演化过程中,岩体发生了强烈的卸荷及倾倒变形现象,严重威胁着坡脚新沙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211省道的安全。因此研究松坪斜坡的倾倒变形特征、河谷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坡体稳定状况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价值。本文以大渡河金川水电站新扎沟松坪斜坡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地质调查,总结归纳出新扎沟松坪斜坡倾倒变形特征,并采用地质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手段,对其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和极强倾倒变形岩体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取值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得到如下成果和结论:(1)新扎沟松坪斜坡倾倒变形体发育范围北至张家沟、南至蒋家沟、下至新扎沟和大渡河。平面形态呈“铲”型,上窄下宽,形状基本对称。前缘宽约900m,中部宽约600m,后缘宽约400m。平均厚度约50m,面积约8.3×105㎡,估算方量约4.2×107m3,高程2200m~2800m。(2)根据平硐统计资料可知,新扎沟松坪斜坡岩体结构主要为薄层—互层状结构;新扎沟方向斜坡坡体结构下部为层状反向结构;中上部为层状反向结构,表部为近水平叠层状结构;大渡河右岸斜坡坡体结构主要为层状横向结构。(3)根据现场倾倒变形特征调查,斜坡中上部主要由硬岩组成,表现为块状倾倒变形;下部主要由软岩组成,表现为弯曲倾倒变形。XHPD1极强倾倒变形深度在40m左右,XHPD2极强倾倒变形深度在55m左右,XHPD3极强倾倒变形深度70m左右,极强倾倒变形深度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4)综合分析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Udec二维离散元软件数值模拟结果,新扎沟松坪斜坡倾倒变形演化过程归纳为如下阶段:(1)中上部“硬岩区”卸荷回弹变形阶段、(2)中下部“软岩区”卸荷回弹变形-中上部“硬岩区”倾倒变形阶段、(3)下部“软岩区”弯曲倾倒-上部“硬岩区”块状倾倒局部破坏阶段。(5)利用二维有限元软件RS2,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松坪倾倒变形斜坡在地震工况下不同参数取值方案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从而反演出斜坡极强倾倒变形岩体更合理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稳定性变化规律及变形破坏特征。(6)采用了四种基本方案反演松坪斜坡不同岩性极强倾倒变形岩体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结果表明:方案1、2、3采用的参数计算出的稳定状态与实际情况不符;方案4计算出的斜坡稳定性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选取的参数更为合理;并对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敏感度由大至小的顺序排序为:软岩区内聚力>硬岩区内聚力>硬岩区内摩擦角>软岩区内摩擦角。
王飞[3](2019)在《雅砻江上游互层斜坡深层倾倒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互层斜坡深层倾倒是雅砻江上游斜坡变形破坏的一类典型模式,其形成机制复杂且发育规模巨大,最大变形深度可达200m以上,已成为制约上游水电开发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深层倾倒的最终破坏是斜坡的倾倒变形演化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阶段性,是一个变形稳定性问题。鉴于传统基于刚性体假设的极限平衡法对深层倾倒稳定性评价的不适用性,遵循一套以工程地质原型研究→机制“概念模型”建立→演化全过程模拟→稳定性评价的系统工程地质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区深层倾倒体工程地质特性、变形破坏机制以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这一方法体系的实质,是通过追索斜坡倾倒变形破坏演化全过程及伴随这一过程斜坡稳定性程度的降低,实现对其稳定性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评价和预测的目的。首先,在对原型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研究的基础上,以雅砻江上游发育的深层倾倒体为典型实例,分析倾倒体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以及形成机制,开展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现象以及模式研究,并建立斜坡倾倒变形破坏机制概念模型;然后,在构建斜坡倾倒工程地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UDEC-DM数值方法模拟斜坡变形破坏演化全过程,从而揭示互层倾倒的内在力学机制和时空演化规律;最后,针对斜坡倾倒不同演化阶段的稳定性特征,利用基于演化过程的倾倒变形稳定性评价方法,从变形过程和演化阶段上对深层倾倒体的整体稳定性做出定性、定量评价。通过对研究区深层倾倒体的基本特征、变形破坏机制以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系统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研究成果和结论:(1)互层倾倒是雅砻江上游斜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模式,其发育规模巨大,且变形程度剧烈。斜坡岩层自坡内向坡外发生倾倒变形,直至近水平,其最大变形深度可达200m以上。研究区深层倾倒体主要发育于“V”型峡谷河段脊状岸坡的端部,出露岩性为三叠系上统两河口下段(T3lh1)变质砂岩夹板岩,斜坡自然坡度一般介于4070°,岩层倾角约为6585°;(2)研究区互层倾倒体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形成机制主要受岸坡岩体特性和坡体结构特征的影响。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陡倾内的岸坡结构,加之垂直层面密集节理的切割是斜坡发生深层倾倒的控制性因素。此外,河谷演化、风化卸荷以及暴雨地震等外部因素,也对深层倾倒体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辅助和触发作用;(3)互层倾倒具有明显的分区性,空间上一个发育完备的倾倒体可以划分为:滑动区(A区)、强倾倒区(B区)、弱倾倒区(C区)以及微新区(D区)4个具有明确地质-力学含义的区域。基于实测数据提出的斜坡互层倾倒定量描述体系,可以作为岩体倾倒变形识别和变形程度分级的基本依据;(4)在叠加有残余构造应力的自重应力场中,互层倾倒是由块体倾覆和板梁弯曲形成的复合倾倒模式,即:硬岩受正交节理控制发生块状-弯曲倾倒,而软岩主要受层面控制发生弯曲倾倒。之后,在倾倒作用下,随着倾向坡外破裂面不断变陡和贯通,斜坡的继续变形将受这些倾向坡外的破裂面所控制,从而转化为蠕滑-拉裂模式。时间上,受河谷下切的影响,互层倾倒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即:卸荷回弹陡倾面拉裂阶段,初始变形阶段,板梁根部折断、剪切面贯通阶段以及破坏阶段,并最终转化为蠕滑-拉裂模式形成滑坡。与传统观点不同,该滑面受强变形岩体中倾向坡外的破裂面控制,而并非沿最大弯折带;(5)变形模式的转化是斜坡进入累进性破坏阶段的重要标志。坡表滑动区(A区)的出现意味着斜坡最终破坏的发生,是斜坡最危险的区域,对应于斜坡变形破坏的极限平衡状态。A区的变形破坏模式为蠕滑-拉裂,可以采用传统极限平衡方法来评价该区的稳定性,其稳定性系数介于1.01.05,准确评价的关键是底滑面位置的确定;深层倾倒的最终破坏是通过斜坡的倾倒变形演化产生的,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阶段性,是一个变形稳定性问题。鉴于传统基于刚性体假设的极限平衡法,对处于倾倒阶段的深层倾倒体的稳定性评价的不适用性,应利用基于演化过程的思路,采用变形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从变形过程和演化阶段上定性、定量评价互层倾倒斜坡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划分变形分区,准确判断演化阶段,是评价互层倾倒稳定性的关键。基于演化过程的变形稳定性评价方法,能有效解决互层倾倒稳定性评价问题;(6)介于互层倾倒变形破坏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其治理也应基于演化的思维,针对不同演化阶段坡体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A区未出现之前,斜坡仍处于倾倒变形阶段,主要以表层的崩滑为主。对于这类倾倒变形体的治理,应遵循“监测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A区出现以后,则应采用适当的支挡措施,同时加强斜坡排水。当变形深度较大,治理措施难以实施时,也可采用监测手段,做好预警预报工作。
顾水杰[4](2019)在《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研究及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51764013)为依托,对某矿山岩石力学特性及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RMT-150C试验系统和PC-II型声发射信号监测仪,对该矿山417中段的砂质板岩、变质砂岩和花岗岩展开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破坏过程的力学及声发射特性研究,分别探讨了三类岩石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力学性质、变形破坏特征和声发射信号的演化规律。其次,采用Matlab软件和G-P算法对采集到的声发射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不同岩石在压缩和劈裂过程的声发射参数关联分形维数的演化规律,并对不同加载方式下岩石损伤破坏的破裂机制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影响矿山围岩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现场地质调查和室内试验的结果,确定六个评价指标,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该矿区417中段围岩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做出客观科学的评判。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单轴压缩条件下,砂质板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变质砂岩次之,花岗岩最小。失稳破坏前,三类岩石的声发射信号均出现大幅激增的突变现象并大多在破坏时达到最大,砂质板岩、变质砂岩和花岗岩试件的声发射信号突变点分别在应力峰值处的0.95、0.93和0.84附近,可以将声发射信号大幅激增的突变点作为417中段岩石压缩失稳破坏的前兆特征。(2)巴西劈裂条件下,砂质板岩、变质砂岩和花岗岩的抗拉强度同样表现为砂质板岩最大,变质砂岩次之,花岗岩最小。三类岩石劈裂过程的声发射信号有一定的相似性,整个劈裂过程中,振铃计数和能量整体都处于较低水平且随着应力的增加而增长。在塑性屈服和破坏阶段,声发射信号活跃,振铃计数和能量均在破坏阶段激增到最大值,可作为417中段岩石拉伸失稳破坏的前兆特征。(3)砂质板岩、变质砂岩和花岗岩试件在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破坏下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和能量参数均具有显着的分形特征。虽然三类岩石试件在压缩和劈裂破坏过程的声发射分形维数的波动存在较大差异,但在破坏前大都经历分形维数值从最大→最小的持续下降过程,可将这一变化模式作为417中段岩石即将失稳破坏的信号。(4)本文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417中段围岩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差异系数法对G1法和熵值法求出的主、客观权重进行优化组合,确定评价对象的多指标综合未确知测度,最后基于最小未确知测度距离判别准则计算分析得出417中段围岩的稳定性等级为Ⅲ级(基本稳定)。
荆锐[5](2018)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对于环锚有黏结预应力衬砌而言,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仍处于一个雏形阶段,截至目前为止,它依然是高运行水位、工程所处区域岩体条件不理想以及衬砌开裂后恐影响周边建筑物或边坡稳定性的重大输水排水隧洞工程。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具有锚索沿程预应力损失小、衬砌中的压应力分布均匀、衬砌厚度相对较小、锚具槽数量少、工程造价低和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等优势。所以,作为正在实施中《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所推荐的一类新兴衬砌型式的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将在今后水利工程中大放光彩。尽管如此,此类衬砌仅在小浪底排沙洞工程等少数工程上得以应用,工程案例相对偏少,同时现有研究多数偏重于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所以,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在设计参数计算、锚固区域优化及其可靠性论证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小浪底排沙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分析其力学和数值有限元模型为主要研究手段,透过小浪底工程多年实际观测数据对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通过对环形衬砌结构弹性力学模型的研究,可以得出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邻锚效应区公式、确定了最大锚索间距的迭加公式,还得到了衬砌厚度及锚索根数的新算法。经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的拟合度较高,而且适用于实际工程中。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有限元建模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理论对其在最高运行水位(120m)时薄弱位置处所产生的最大拉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该运行水位情况下关键设计参数的最佳组合。同时,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围岩和灌浆圈的作用研究中,发现围岩弹性模量越大,对内水压力的分担作用越明显,而灌浆圈分担内水压力效果不理想。经过对已建工程实例中锚具槽区域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后,进一步得到针对锚具槽区域的“强化密实&弱化黏结”新设计方法及其布置优化方案。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与运行期衬砌实际观测数据对比结果来看,优化后结构在相同内水压力作用下整个衬砌环向应力均匀,最小环向应力仍为压应力,满足衬砌全预应力的要求。该分析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对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后看出温度变化对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状态具有显着影响,其余因素影响较小;并模拟了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间假设端部第一根锚索失效这一最不利工况。
谷飞宏[6](2018)在《基于岩体结构面特性的如美水电站右岸高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是高山峡谷区水电站建设面临和必须解决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如美水电站,位于西藏境内的澜沧江昌都以下河段,是流域规划的7个梯级电站中的第5级,上游梯级为班达水电站,下游梯级为邦多水电站,目前该工程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如美电站右岸岸坡高达千余米,开挖边坡665m,坝顶以上永久边坡高达350m,地质环境复杂,主要表现为:结构面发育、风化卸荷强烈、碎裂松动岩体分布广。本文依托导师科研项目,综合利用现场地质调查、地质资料收集、室内(原位)试验、数理统计、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以边坡岩体质量分级、运动学分析、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SSPC)方法等为理论基础,对如美电站右岸坝肩高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数理统计、平硐数字成像解译等手段,系统研究了边坡岩体结构面发育特征,将岩体结构面分为确定性结构面和随机结构面。其中,确定性结构面主要包括地表长大裂隙、错动带及平硐揭露的小断层;随机结构面主要发育有3组,呈“两陡一缓”的发育特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了如美水电站边坡岩体结构面分级标准,右岸边坡主要发育Ⅲ、Ⅳ、Ⅴ级结构面。(2)结合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现场岩体大剪试验,采用数理统计、优定斜率法、Heok-Brown估算等方法,综合确定给出了如美水电站不同岩体质量等级、不同风化卸荷状态对应的右岸边坡岩石、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确定了硬性结构面、软弱结构面等不同类型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3)将岩体块度指数RBI引入边坡岩体结构分类,基于钻孔、平硐内岩体块度指数RBI的统计,对边坡岩体结构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如美水电站右岸坝肩边坡岩体结构主要为次块状结构、镶嵌结构。(4)基于PD6、PDZ08、PDZ10等3个平硐详细地质编录,结合室内试验、现场声波测试,分别采用BQ法、RMR法、CSMR法进行了边坡岩体质量分级,分级结果表明:边坡岩体质量主要为Ⅲ级、Ⅳ级,BQ法、CSMR两种方法相关性较好。(5)基于PD6、PD2、PDZ10、PDZ42平硐地质编录数据,考虑结构面连通率,采用运动学分析对边坡稳定性及破坏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D6区域边坡,当结构面连通率>45%时,边坡以楔形体和倾倒破坏为主;连通率<45%时,边坡以倾倒破坏为主。PD2区域边坡,连通率≥30%时,边坡以倾倒破坏为主;连通率<30%时,边坡处于稳定状态。PDZ10区域边坡,结构面连通率为40%、50%、70%、100%时,边坡以倾倒破坏为主,其他情况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PDZ42区域边坡,结构面连通率≥40%时,边坡以倾倒破坏为主;其他连通率情况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6)结合运动学分析,基于赤平投影确定了各破坏模式下的边坡最大稳定坡角MSSA;在系统研究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概化出了边坡典型地质模型,结合边坡已有变形破坏迹象调查及分析,预测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倾倒、滑移-拉裂。(7)将考虑破坏模式的SSPC方法引入到如美水电工程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并将边坡破坏模式分为构造控制型和非构造控制型两类。结合水电工程边坡勘察特点,优化各指标选取方法,建立了基于平硐地质资料的水电工程边坡SSPC评价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开挖后破坏模式以沿陡倾角结构面倾倒为主,不存在非构造控制型的破坏,所得结果与运动学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一致。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将考虑破坏模式的SSPC方法引入水电工程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中,提出了基于平硐地质资料的水电工程边坡SSPC评价方法。(2)改进了原始SSPC方法岩石抗压强度、风化程度等评价指标的选取及确定方法,根据平硐声波测试结果实现了定量化评价边坡岩体风化程度,克服了相关指标选取的主观性,对临界坡高公式进行了优化并应用于如美电站右岸坝肩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中。(3)基于平硐声波测试与现场岩体变形试验成果,通过Hoek-Brown准则反演确定了如美水电站边坡岩体GSI值与地震波波速的关系,丰富了SSPC方法中关于GSI取值的手段。
郭建军[7](2018)在《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特殊地域和地质环境条件,中国的西部地区发育众多的高陡边坡,边坡失稳事故频发,特别是在分布大量层状岩体的区域。在通常的认识中,一般顺层边坡的稳定性较差,而反倾边坡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但是越来越多的反倾边坡发生倾倒变形破坏的案例,改变了这一“常识”,且反倾边坡倾倒破坏案例都是大型滑坡,灾害损失巨大。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专题“西南山区典型高边坡灾变机理与过程控制研究(2015BAK09B01-2)”和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重点):“三峡库区的典型节理化岩质高边坡的灾变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cstc2015jcyjBX0139),基于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建立了反倾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型,揭示了反倾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的形成过程和灾变机制,并提出了该类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定义了综合安全系数。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反倾岩质边坡次生倾倒,通过物理模拟试验,揭示了岩层上覆土压力分布规律、岩层的破坏模式和破坏基准面的形状与位置。根据库伦主动土压力理论得到的下卧岩层表面各点法向压力的理论值与实测值都呈线性增长,但是由于土拱效应的存在,它们线性增长比例不同,随着上覆土体厚度的增加,土拱效应越明显。下卧软岩的弯曲倾倒变形破坏过程并不仅取决于最大拉应力大于等于岩层材料的抗拉强度的点,可能存在多个最大拉应力超过岩层材料的抗拉强度的点,导致各岩层上表面开裂,并形成塑性弯曲,各岩层之间相互作用,协调平衡,当整体平衡失稳时,边坡即发生破坏,所以将各岩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作分布荷载考虑更为合理;岩层之间传递的内力的分布形式难以用单一的函数描述。节理化岩质边坡在坡后土体作用下次生倾倒的整体破坏面是一通过坡脚的平面,破坏平面顶端出现向坡外的轻微弯折趋势,破坏平面与层面法线方向呈0°25°的夹角。(2)引入岩层横截面上节理面的粘聚力和岩石抗拉强度随岩层嵌入深度的折减系数,采用“叠合悬臂梁”描述反倾岩层次生倾倒变形的力学过程,改进了反倾岩层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3)基于刚体平衡理论和变形协调方程,利用空间几何关系,引入重度增大系数,提出了反倾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的稳定安全系数的估算方法。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反倾岩质边坡在坡后土体推力作用下的次生倾倒地质力学模型,推导出了坡体任意岩层下推力的理论公式,定义了任意岩层变形破坏的安全系数和边坡整体倾倒破坏的综合安全系数。(4)提出了反倾岩质边坡潜在最危险破坏面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matlab程序确定了影响潜在最危险破坏面位置的敏感因素包括:反倾岩层厚度t、岩层倾角ρ、坡面倾角φ、地下水位线倾角λ、岩层层面粘聚力c′、岩层横截面的节理连通率k、岩层横截面上节理面的粘聚力和岩石抗拉强度随岩层嵌入深度的折减系数Λ。(5)基于叠合悬臂梁模型,结合叠加原理,推导了开挖反倾边坡中任意岩层弯曲变形的转角函数和挠度函数的理论公式。揭示了坡体几何和物理力学参数对岩层倾倒变形的影响规律。坡顶水平方向位移随岩层倾角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加;而坡顶竖直位移整体上是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小,转折点在ρ=55°70°。随着岩层厚度的增加,边坡坡顶的水平位移逐渐减小,但是坡顶水平位移的减小速率随着岩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缓,最后趋于零。保持岩层厚度不变,坡顶水平方向位移随着岩层层数的增多而增大。当坡体高度小于30m左右时,坡顶水平方向位移随边坡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速率比较缓慢;反之,坡顶水平方向位移随边坡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速率比较快。坡体岩层随切坡面倾角的增大而弯曲的程度加大,且呈先慢后快的趋势,转折点是φ>70°。当地下水位线倾角小于50°时,坡顶水平方向位移基本保持不变;当地下水位线倾由50°逐渐增加到60°时,坡顶水平方向位移逐渐增大,且坡体高度越大,坡顶水平方向位移的增大幅度越明显。坡顶水平方向位移随坡顶荷载作用的增大而线性增加,且坡体高度越大时,坡顶水平方向位移随坡顶荷载作用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速率越大。
肖福坤,侯志远,胡刚,刘宝良,陈刚,樊慧强[8](2018)在《宏泰26B层回采巷道顶板的岩体质量分类》文中提出为评价回采巷道顶板岩体的稳定性,分别采用工程岩体BQ分类法和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法对宝泰隆宏泰矿26B层回采巷道顶板岩体质量进行分类。首先通过现场声波测试、室内超声波实验、饱和岩样单轴抗压实验及变角剪切实验获得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并基于BQ值和综合评分法确定岩体质量类别。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巷道顶板岩体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均确定该巷道直接顶为Ⅱ类围岩;BQ分类法确定基本顶为Ⅰ类围岩,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法确定基本顶为Ⅱ类围岩。模糊综合评价法最终确定基本顶为Ⅰ类围岩。该研究可为26B层回采巷道支护提供理论依据。
廖彬[9](2017)在《岩体卸载、加载下模量变化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回复研究》文中认为大型水电站所在高山峡谷区岩体,坚硬、地应力量值高、卸荷明显、风化深度大,较大规模的坝基、坝肩开挖深度,会导致开挖坝基岩体地应力释放、降低,岩体向临空面回弹、岩体变形模量降低,加上大规模强烈爆破,开挖坝基表浅部岩体碎化、松弛更为明显,成为重力坝修建中影响坝基岩体变形、稳定的重大工程问题或工程地质问题。鉴于此,通过对坚硬岩体的卸荷、加载来研究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和工程特性,研究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变形模量回复,坝基岩体质量好转,不仅是一项新的带有探索性的研究,而且具有大的工程意义和经济价值。通过对多座大型高混凝土重力坝水电站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和建基面选择研究,论文以雅砻江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作为研究载体,对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压密回复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从力学的观点、应力与应变、模量的关系来分析应力的降低或增大会引起介质模量的降低或增大,将其初步地应用在卸载或加载条件下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上。对官地水电站坝基大规模开挖、减载所引起的模量的变化,以及高混凝土重力坝较大荷重、较高压应力下对开挖坝基松弛岩体的压密、变形模量的回复进行研究,获得了坝基岩体在较高压应力下变形模量的回复。在以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碎屑超高压变形试验成果及公伯峡水电站坝址古风化埋藏花岗岩的现场检验中,并以金安桥水电站和官地水电站的实测资料验证了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区域地质结构为基础,以区域地应力测值为参照,通过大范围地应力反演,确认反演的地应力量值较可信后,再嵌入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反演出研究坝址的主应力量值及方位。(2)以官地坝址峡谷工程地质上卸荷分带的实际资料及有关玄武岩坝址岩体的卸荷分带资料,分析了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带的特征,以官地坝址VII剖面(坝轴线剖面)为基础,用数值分析研究了河谷斜坡应力的变化,研究了谷坡应力变化(降低、减载)与卸荷的对应性,从力学上去阐明岩体“真正卸荷”与当前工程地质上的卸荷的关系;(3)研究了官地、金安桥、溪洛渡三座电站坝址河谷横剖面岩体卸荷、风化程度、岩体质量与岩体应力变化的对应性,揭示了岩体应力状态变化对其的影响;(4)在室内开展了玄武岩石碎块的高压试验、研究了加载条件模量的变化及相关性,并以公伯峡水电站古全风花岗岩在盖层重力下的压密、模量回复性进行对照分析,证实自然条件压重对岩体模量的提高(或回复);(5)以官地坝基开挖前后应力状态的变化及高重力坝压重后的应力状态,研究了高重力坝基开挖模量的降低和压重后模量的回复,以金沙江金安桥电站的实际资料进行实证,较全面论证了高重力坝坝基岩体回复的这一重要成果,这对今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的分析和减少大量的固结灌浆工程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经济价值。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10](2012)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采用综合勘察研究手段及大量国内外同时期先进工程勘察技术,全面查明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地质条件,正确分析和评价了区域构造稳定性、坝址及大跨度地下厂房选址、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泥化夹层性状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砂泥岩地层渗透特征及水库渗漏、进出水口高边坡稳定性、层状裂隙岩体中地下洞群围岩稳定性、天然建筑材料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地质参数及工程处理建议,为工程的设计、建设和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勘察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红色碎屑岩地区建设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增添了十分宝贵和成功的勘察经验。
二、小浪底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浪底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岩土体参数的不确定性表征方法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土工程可靠度 |
1.2.2 岩土体参数随机场 |
1.2.3 岩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4 创新点 |
2 三种抗剪强度指标计算方法的比较 |
2.1 矩法 |
2.2 线性回归方法 |
2.2.1 基本理论 |
2.2.2 三轴试验回归法 |
2.3 可靠度方法 |
2.3.1 设计验算点法(AFOSM) |
2.3.2 正交变换法 |
2.3.3 可靠度方法的基本思路 |
2.3.4 建立可靠度方法的迭代模型 |
2.4 计算结果对比 |
2.4.1 直接剪切试验 |
2.4.2 三轴压缩试验 |
2.4.3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岩土体空间变异性表征的基本理论 |
3.1 随机场理论 |
3.1.1 方差折减函数 |
3.1.2 相关距离 |
3.1.3 相关距离与波动范围的关系 |
3.1.4 相关函数 |
3.2 地质统计学理论 |
3.2.1 区域化变量 |
3.2.2 半变异函数 |
3.3 参数估计方法 |
3.3.1 矩估计 |
3.3.2 极大似然估计 |
3.4 相关距离的计算方法 |
3.4.1 空间递推平均法及其改进方法 |
3.4.2 相关函数法及其改进方法 |
3.4.3 半变异函数法 |
3.4.4 极大似然估计法 |
3.5 现有文献中的案例分析 |
3.5.1 案例一 |
3.5.2 案例二 |
3.5.3 案例三 |
3.6 本章小结 |
4 引绰济辽隧道工程的岩体空间变异性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相关距离计算 |
4.2.1 TBM隧道施工关键数据 |
4.2.2 不同段数的相关距离估计 |
4.2.3 分段趋势的相关距离估计 |
4.3 结果分析 |
4.3.1 样本数量的影响 |
4.3.2 分段趋势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小浪底主坝防渗体的土体空间变异性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相关距离计算 |
5.2.1 小浪底主坝防渗体原状土样的关键数据 |
5.2.2 一维情况下的相关距离估计 |
5.2.3 二维情况下的相关距离估计 |
5.2.4 三维情况下的相关距离估计 |
5.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附录A 可靠度方法求解抗剪强度指标MATLAB程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金川水电站松坪大型倾倒变形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倾倒变形模式及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倾倒变形体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松坪倾倒变形体地质环境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1.1 气象水文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区域地质构造 |
2.1.5 应力场特征 |
2.1.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 倾倒变形体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松坪倾倒变形体基本特征 |
3.1 倾倒变形体发育范围及坡体结构 |
3.1.1 倾倒变形体发育范围 |
3.1.2 倾倒变形体不同地段岩体结构 |
3.1.3 斜坡坡体结构 |
3.2 倾倒体不同部位变形破坏特征 |
3.2.1 变形破坏类型 |
3.2.2 倾倒变形程度及深度 |
3.3 倾倒变形类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坪倾倒变形体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 |
4.1 倾倒体演化过程及力学机制分析 |
4.2 岩体倾倒变形成因机制数值模拟计算 |
4.2.1 模型建立 |
4.2.2 计算参数选取 |
4.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松坪倾倒变形体稳定性评价及参数取值研究 |
5.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1.1 计算范围及模型建立 |
5.1.2 倾倒变形岩体c、φ取值方案 |
5.2 不同参数取值方案的斜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对比分析 |
5.2.1 基本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5.2.2 对比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5.2.3 极强倾倒变形岩体参数的选取 |
5.3 松坪倾倒变形体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3.1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3.2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度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雅砻江上游互层斜坡深层倾倒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历史回顾 |
1.2.2 倾倒破坏基本类型 |
1.2.3 倾倒破坏研究方法 |
1.2.4 倾倒破坏影响因素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河谷演化 |
2.5.1 河谷地貌形态及阶地发育特征 |
2.5.2 河谷演化过程 |
2.6 地应力场 |
2.7 物理地质现象 |
第三章 研究区深层倾倒体发育特征 |
3.1 深层倾倒分布规律 |
3.2 深层倾倒典型实例 |
3.2.1 林达倾倒体 |
3.2.2 新龙倾倒体 |
3.2.3 麻日倾倒体 |
3.2.4 甲西倾倒体 |
3.3 深层倾倒基本特征 |
3.3.1 空间分布典型 |
3.3.2 坡体结构特殊 |
3.3.3 变形程度剧烈 |
3.3.4 变形模式复杂 |
3.3.5 剪出口位于河床上部 |
第四章 互层倾倒变形破坏机制概念模型 |
4.1 互层倾倒基本定义 |
4.2 互层倾倒工程地质模型 |
4.2.1 互层倾倒基本模型 |
4.2.2 互层倾倒定量描述体系 |
4.3 互层倾倒形成演化机制 |
4.3.1 互层倾倒形成条件 |
4.3.2 互层倾倒变形破坏机制与演化过程 |
第五章 互层倾倒演化过程模拟及稳定性评价 |
5.1 互层倾倒变形破坏全过程模拟 |
5.1.1 模拟方法 |
5.1.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5.1.3 模拟过程/步骤 |
5.1.4 结果分析 |
5.2 互层倾倒稳定性评价 |
5.2.1 工程地质模型法 |
5.2.2 地质过程演化法 |
5.3 互层倾倒治理措施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研究及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石声发射研究现状 |
1.2.2 围岩稳定性分类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区工程地质概况和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2.1 矿区工程地质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矿体分布 |
2.1.3 岩石条件 |
2.1.4 水文地质 |
2.1.5 开采状况 |
2.2 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2.2.1 自然因素 |
2.2.2 工程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石单轴压缩破坏过程力学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
3.1 试件制备及试验仪器 |
3.1.1 试件制备 |
3.1.2 基本物理参数测量 |
3.1.3 岩石力学试验设备 |
3.1.4 声发射试验仪器 |
3.1.5 试验方案 |
3.2 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变形特征分析 |
3.2.2 基本力学性质 |
3.2.3 破坏模式分析 |
3.3 声发射特征研究 |
3.3.1 声发射信号分析方法 |
3.3.2 不同岩石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特征分析 |
3.3.3 不同岩石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特征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石巴西劈裂破坏过程力学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
4.1 巴西劈裂试验原理 |
4.2 巴西劈裂条件下不同岩石力学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
4.2.1 试验方案 |
4.2.2 变形特征分析 |
4.2.3 基本力学性质 |
4.2.4 破坏模式分析 |
4.2.5 声发射特征研究 |
4.3 不同加载速率下岩石巴西劈裂破坏过程力学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
4.3.1 试验方案 |
4.3.2 基本力学性质 |
4.3.3 破坏模式分析 |
4.3.4 声发射特征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石压缩和劈裂破坏过程声发射分形特征研究 |
5.1 分形理论简介 |
5.1.1 分形定义 |
5.1.2 分形维数 |
5.2 岩石损伤演化过程声发射参数的分形特征研究 |
5.2.1 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5.2.2 嵌入维数m的确定 |
5.3 岩石压缩破坏过程声发射分形维数演化分析 |
5.4 岩石劈裂破坏过程声发射分形维数演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围岩稳定性研究 |
6.1 未确知测度理论 |
6.1.1 单项指标未确知测度 |
6.1.2 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向量 |
6.1.3 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类别 |
6.2 综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 |
6.2.1 G_1法确定主观权重 |
6.2.2 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 |
6.2.3 综合赋权 |
6.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4 矿区417中段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6.4.1 评价体系及等级划分 |
6.4.2 构建单指标测度函数 |
6.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6.4.4 计算多指标测度评价向量 |
6.4.5 确定矿区417中段围岩的稳定性等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分类 |
1.2.1.1 灌浆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 |
1.2.1.2 机械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 |
1.2.2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型式及特点 |
1.2.3 隧洞衬砌设计计算方法概述 |
1.2.4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应用概况 |
1.3 问题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已建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工程概况 |
2.1 已建工程的设计资料及结构布置 |
2.1.1 已建工程设计资料 |
2.1.2 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引水隧洞 |
2.1.3 天生桥水电站引水隧洞 |
2.1.4 小浪底排沙洞工程 |
2.1.5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 |
2.1.6 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 |
2.2 已建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工程对比 |
2.2.1 两种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形式的比较 |
2.2.2 已建工程锚具槽布置对比及回填方法 |
2.3 已建工程的结构设计及相关规范规定的存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计算方法研究 |
3.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三维有限元分析 |
3.1.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有限元建模 |
3.1.1.1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选取 |
3.1.1.2 有限元模型的预应力施加方法 |
3.1.1.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有限元模型 |
3.1.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实测数据验证 |
3.1.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间薄弱位置分析 |
3.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邻锚效应问题 |
3.2.1 邻锚效应问题弹性理论解析 |
3.2.1.1 基本假定 |
3.2.1.2 弹性力学理论模型 |
3.2.1.3 无限长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模型 |
3.2.1.4 半无限长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模型 |
3.2.2 邻锚效应问题实例验证 |
3.2.3 邻锚效应的有限元模型 |
3.2.3.1 衬砌端部轴向约束的确定 |
3.2.3.2 预应力加载方式 |
3.2.4 邻锚效应有限元结果分析 |
3.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最大锚索间距的确定办法 |
3.4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厚度与锚索根数算法 |
3.4.1 环锚预应力钢筋作用的等效形式 |
3.4.2 均匀内水压力作用下衬砌应力计算 |
3.4.3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水工隧洞衬砌厚度计算 |
3.4.3.1 无内水压力情况 |
3.4.3.2 有内水压力情况 |
3.4.3.3 工程实例试算 |
3.4.4 预应力锚索根数理论计算 |
3.4.4.1 全预应力设计理论 |
3.4.4.2 部分预应力设计理论 |
3.5 基于正交试验理论的关键设计参数最优组合研究 |
3.5.1 正交仿真试验设计 |
3.5.1.1 因素及水平的选择 |
3.5.1.2 正交表的确定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2.1 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
3.5.2.2 试验的统计模型分析 |
3.5.3 衬砌设计参数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
3.5.3.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3.5.3.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3.6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与围岩联合承载分析 |
3.6.1 已建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设计资料分析 |
3.6.1.1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设计系数 |
3.6.1.2 已建工程衬砌?试算 |
3.6.2 运行期围岩对于承载内水压力分担比的计算分析 |
3.6.3 回填灌浆作用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优化分析 |
4.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分析 |
4.1.1 施工期小浪底工程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分析 |
4.1.1.1 环向应力状态 |
4.1.1.2 轴向应力状态 |
4.1.2 小浪底工程运行期槽内回填混凝土应力状态分析 |
4.1.2.1 回填混凝土初始应力状态 |
4.1.2.2 “回填混凝土与衬砌可靠黏结”时的应力分布状态 |
4.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改善方法探讨 |
4.2.1 锚具槽局部开裂位置确定 |
4.2.2 上端及两端开裂情况下衬砌锚具槽局部区域应力分布 |
4.2.3 “强化密实&弱化黏结”新思路的提出 |
4.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实测数据论证 |
4.3.1 小浪底排沙洞典型断面仪器布置 |
4.3.2 小浪底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的实测数据验证 |
4.3.2.1 施工期衬砌环向应力状态 |
4.3.2.2 运行期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的实测数据论证 |
4.4 锚具槽部位结构优化 |
4.4.1 优化设计有限元模型 |
4.4.2 施工期锚具槽区域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
4.4.2.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4.2.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4.3 运行期锚具槽区域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
4.4.3.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4.3.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研究 |
5.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锚固可靠性评价方法 |
5.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
5.2.1 温度因素 |
5.2.1.1 温度升高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探究 |
5.2.1.2 温度变化对锚索的影响分析 |
5.2.2 水位变化 |
5.2.3 混凝土徐变监测结果与分析 |
5.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在锚固失效时的应力状态分析 |
5.3.1 锚固失效对预应力锚索应变的影响 |
5.3.2 失效工况一 |
5.3.3 失效工况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岩体结构面特性的如美水电站右岸高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 |
1.2.2 岩体结构特征及质量分级 |
1.2.3 如美水电站边坡研究 |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物理地质现象 |
2.6.1 风化 |
2.6.2 卸荷 |
2.6.3 崩塌堆积 |
2.6.4 碎裂松动岩体 |
2.7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
2.7.1 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及成果分析 |
2.7.2 岩体物理力学试验及成果分析 |
第三章 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及力学参数 |
3.1 结构面调查及分级 |
3.1.1 调查方法 |
3.1.2 结构面类型及分级 |
3.2 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 |
3.2.1 确定性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 |
3.2.2 随机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 |
3.3 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质量分级 |
4.1 基于岩体块度指数RBI的岩体结构分类 |
4.2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方法概述 |
4.2.1 BQ法 |
4.2.2 RMR法 |
4.2.3 CSMR法 |
4.3 如美水电站右岸坝肩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4.3.1 基于BQ法的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4.3.2 基于RMR法的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4.3.3 基于CSMR法的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4.3.4 边坡岩体质量综合分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运动学及工程地质分析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
5.1 典型自然斜坡变形破坏现象 |
5.2 基于运动学分析的边坡稳定性 |
5.2.1 最大安全边坡角的确定 |
5.2.2 计算参数确定 |
5.2.3 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 |
5.3 基于工程地质分析的边坡变形破坏机理 |
5.3.1 边坡典型地质结构特征 |
5.3.2 边坡典型变形破坏特征及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SSPC方法的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 |
6.1 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方法 |
6.1.1 SSPC提出的三种岩体 |
6.1.2 SSPC三步法 |
6.1.3 评价指标 |
6.1.4 考虑破坏模式的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 |
6.2 水电工程边坡SSPC方法及指标选取 |
6.2.1 风化程度判别及WE取值 |
6.2.2 力学参数 |
6.2.3 结构面、边坡几何参数 |
6.2.4 地质强度指标GSI的确定 |
6.3 如美水电站右岸坝肩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 |
6.3.1 工程地质资料选取原则 |
6.3.2 非构造控制型破坏模式稳定性概率分级 |
6.3.3 构造控制型破坏模式稳定性概率分级 |
6.4 工程边坡离散元数值分析 |
6.4.1 开挖前边坡的离散元分析 |
6.4.2 开挖后边坡的离散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立论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的特点和分类 |
1.2.2 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的灾变机理 |
1.2.3 岩质边坡倾倒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1.2.4 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 |
1.2.5 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破坏过程物理模拟试验 |
2.1 试验概述 |
2.1.1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模型制作 |
2.2 节理化岩质边坡后方土体压力分布特性试验 |
2.2.1 试验介绍 |
2.2.2 试验结果 |
2.2.3 试验分析 |
2.3 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破坏过程试验 |
2.3.1 试验介绍 |
2.3.2 试验结果 |
2.3.3 试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破坏机理探讨 |
3.1 节理化岩质边坡的形成过程 |
3.1.1 反倾层状岩体的形成 |
3.1.2 反倾层状岩体的地质特征 |
3.1.3 反倾层状岩体的力学特性 |
3.2 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体灾变的地质演化 |
3.3 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体灾变的力学机制 |
3.3.1 倾倒变形岩层悬臂梁模型的理论基础 |
3.3.2 倾倒变形岩层悬臂梁模型的讨论与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稳定性分析方法 |
4.1 概述 |
4.2 层状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破坏的稳定分析 |
4.2.1 岩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变形分析 |
4.2.2 岩层抗弯曲倾倒破坏分析 |
4.2.3 弯曲倾倒破坏岩体的治理加固措施分析 |
4.3 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破坏的简易分析方法 |
4.3.1 上覆土体的推力分析 |
4.3.2 下卧岩层弯曲倾倒破坏分析 |
4.3.3 工程实例验证分析 |
4.4 节理化岩质边坡的次生倾倒破坏的顺次传递分析方法 |
4.4.1 土压力的计算 |
4.4.2 层间力的传递 |
4.4.3 工程实例验证分析 |
4.4.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5 讨论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破坏面确定方法 |
5.1 概述 |
5.2 确定潜在最危险破坏面的思路 |
5.3 确定潜在最危险破坏面的方法和步骤 |
5.3.1 岩层静态几何参数的确定 |
5.3.2 岩层动态物理及几何参数的确定 |
5.3.3 坡顶荷载及上覆土体压力分析 |
5.3.4 第n层岩层的稳定安全系数及下推力 |
5.3.6 第1 层岩层的稳定安全系数及剩余下推力 |
5.3.7 反倾边坡次生倾倒破坏面的位置 |
5.4 工程案例验证分析 |
5.5 潜在最危险破坏面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5.1 分析方案 |
5.5.2 各影响因素敏感性的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反倾层状节理化岩质边坡开挖诱发变形计算方法 |
6.1 引言 |
6.2 基于“叠合悬臂梁”模型的岩层弯曲变形分析 |
6.2.1 岩层在自重作用下的弯曲变形计算 |
6.2.2 岩层在相邻岩层作用力下的弯曲变形计算 |
6.2.3 岩层在静水压力下的弯曲变形计算 |
6.2.4 岩层的综合弯曲变形计算 |
6.3 边坡岩层倾倒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地质力学模型 |
6.3.2 分析方案及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反倾节理化岩质岸坡工程实例分析 |
7.1 引言 |
7.2 工程地质条件 |
7.2.1 地形地貌 |
7.2.2 地层岩性 |
7.2.3 地质构造 |
7.2.4 水文地质 |
7.2.5 岩土力学参数 |
7.3 库岸稳定性评价 |
7.4 灾变预防与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宏泰26B层回采巷道顶板的岩体质量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岩体质量分类 |
1.1 工程岩体BQ分类法 |
1.1.1 分类指标体系 |
1.1.2 顶板超声波波速测定 |
1.1.3 岩样超声波波速检测 |
1.1.4 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
1.1.5 围岩分类 |
1.2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分类法 |
1.2.1 分类指标体系 |
1.2.2 单轴抗剪强度测定 |
1.2.3 物理力学参数与围岩分类 |
2 模糊综合评价 |
2.1 评价方法 |
2.1.1 模糊评判论域 |
2.1.2 综合评判矩阵 |
2.1.3 权重 |
2.1.4 模糊综合评判集 |
2.2 评价结果 |
3 结论 |
(9)岩体卸载、加载下模量变化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回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地应力研究现状 |
1.2.2 岩体卸荷松弛和开挖松弛研究现状 |
1.2.3 岩体风化研究现状 |
1.2.4 岩体力学参数研究现状 |
1.2.5 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2.6 岩体压密特征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工程概况、地质环境及地应力场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质环境 |
2.2.1 大地构造部位及区域地质概况 |
2.2.2 地震及区域构造稳定性 |
2.3 坝址区地质概况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4 区域及坝址构造应力场分析 |
2.4.1 构造应力场特征 |
2.4.2 区内地应力量值 |
2.4.3 区域应力场反演及官地地带地应力量值的初步分析 |
2.4.4 官地、锦屏、卡拉地区构造地应力场量值、方位的有限元分析 |
第3章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特征研究 |
3.1 概述 |
3.2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的表观特征 |
3.3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分带及量化指标 |
3.3.1 高深峡谷卸荷带划分方案 |
3.3.2 官地电站岸坡卸荷的表观特征 |
3.3.3 相似水电工程卸荷分带的对比 |
3.4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与岩体应力降低(减载)的对应性分析 |
3.4.1 模型建立 |
3.4.2 平均应力及体应变变化特征 |
3.4.3 纵向平均应力变化特征 |
3.4.4 卸荷与应力对应性分析 |
第4章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程度与峡谷岩体质量、变形模量变化的对应性研究 |
4.1 峡谷岩体质量分带及变化特征 |
4.1.1 官地水电站岩体质量分带及变化特征 |
4.2 峡谷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卸荷分带、风化分带的对应性 |
4.2.1 玄武岩地区水电工程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卸荷分带、风化分带的对应性 |
4.2.2 官地水电站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风化、卸荷分带的对应性 |
4.3 峡谷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应力变化的对应性 |
4.3.1 官地水电站坝址区斜坡应力场特征 |
4.3.2 岩体质量分带与应力变化的对应性分析 |
4.4 峡谷岩体变形参数与谷坡应力降低的对应性 |
第5章 岩体应力(加载或加荷)、与岩体变形模量变化的研究及地质实证资料分析 |
5.1 天然条件下岩(土)体加载与岩体模量变化的研究 |
5.2 岩(土)体加载与变形模量变化的室内试验成果分析 |
5.2.1 玄武岩碎屑、碎块室内加载试验及成果分析 |
5.2.2 图外有关砂粒压密的研究成果 |
5.3 岩体加载模量变化研究的地质实证资料分析 |
5.3.1 青海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坝址埋藏古全风化岩的地质特征 |
5.3.2 古埋藏全风化花岗岩已有较高的纵波速度 |
5.3.3 古埋藏全风化花岗岩有较高的变形模量 |
第6章 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压密、变形模量回复研究 |
6.1 概述 |
6.2 高重力坝坝基模量回复力学分析的基础及研究方式 |
6.2.1 高重力坝坝基模量回复分析的力学方程 |
6.2.2 高重力坝坝基模量回复分析的基本方式 |
6.3 坝基开挖标准及爆破松弛带的确定 |
6.3.1 坝基开挖标准 |
6.3.2 爆破松弛带的确定 |
6.4 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变形模量回复力学研究模型建立 |
6.4.1 基本模型的建立 |
6.4.2 岩体力学参数 |
6.4.3 基本模型及开挖、坝体模型 |
6.5 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变形模量回复力学研究坝基岩体应力状态 |
6.5.1 官地自然河谷河床部位岩体应力状态 |
6.5.2 官地坝基开挖后河床部位岩体应力状态及变化 |
6.5.3 重力坝浇筑至1334m坝基岩体应力的增加值分析 |
6.6 以力学方式研究官地水电站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的回复 |
6.6.1 开挖前河床岩体模量分析 |
6.6.2 坝基开挖后河床岩体变形模量分析 |
6.6.3 混凝土重力坝修建到坝顶高程时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回复 |
6.6.4 小结 |
6.7 高重力坝坝基玄武岩压密模量增高的实证资料分析 |
6.8 玄武岩重力坝坝基固结灌浆对不同岩级的效果分析 |
6.8.1 官地坝基岩体固结灌浆改善程度分析 |
6.8.2 金沙江金安桥电站坝基玄武岩岩体固结灌浆效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小浪底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岩土体参数的不确定性表征方法及工程应用[D]. 王思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金川水电站松坪大型倾倒变形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 陈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雅砻江上游互层斜坡深层倾倒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D]. 王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4]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研究及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D]. 顾水杰.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6)
- [5]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D]. 荆锐. 天津大学, 2018(06)
- [6]基于岩体结构面特性的如美水电站右岸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 谷飞宏.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7]节理化岩质边坡次生倾倒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方法[D]. 郭建军.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8]宏泰26B层回采巷道顶板的岩体质量分类[J]. 肖福坤,侯志远,胡刚,刘宝良,陈刚,樊慧强.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8(01)
- [9]岩体卸载、加载下模量变化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回复研究[D]. 廖彬. 成都理工大学, 2017
- [10]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测[A].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2011年度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获奖项目技术文集,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