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无机气体(论文文献综述)
关艳玲,付丽君,张亮,卫兵,秦长清,李国兴[1](2021)在《基于气相色谱法的SF6混合绝缘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文中研究指明SF6混合气体与纯SF6的理化性能相似,但其分解产物特征气体分析的算法存在较大差别,使用纯SF6气体分解产物的检测设备,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无法满足检测精度的要求。为精准检测SF6混合绝缘气体分解产物,采用气相色谱法,通过阀切换、担体选择、色谱条件优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分解产物特征组分气体的定量及定性分析。在实验室和现场条件下利用气相色谱法对SF6混合气体分解产物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缺陷和隐患,准确评估设备运行状态。
刘启勇,冯飞,陈泊鑫,赵阳洋,赵斌[2](2021)在《带逆流进气结构的微型氦离子化检测器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技术设计并制作了带有逆流进气结构的微型氦离子化检测器。稳态流场仿真结果表明,逆流进气结构在激发电极对之间形成一个高气压的"准零流速区",即激发电极之间包含高密度的稳定的氦原子,这有利于激发稳定的氦等离子体,避免了等离子体抖动造成的基线噪声。所制作的微型氦离子化检测器的测试结果表明,在由逆流进气结构所形成的高气压的"准零流速区"内激发并形成了稳定的氦等离子体区,与瞬态等离子体仿真结果一致,并且基线噪声低于6μV。采用商业JN.SE-30色谱柱,此检测器成功检测到了体积浓度为0.0001%的甲苯和乙苯,证明其具有较低的检出限。
卜全民,封梦,于爽,夏婧竹[3](2021)在《危险化学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可对人体、环境和设施造成不同的危害,准确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对维护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危险化学品快速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检测仪器设备也逐步向小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因此近年来研发了越来越多的危险化学品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并广泛地应用于危险化学品的快速检测及突发事件应急现场的快速排查。本文对危险化学品的常用快速检测技术及其研究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同时对目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情况、应用条件及其相关特性和使用要求进行了探讨。
商宇扬,张国城,杨振琪,潘一廷,孙宝瑞,俞杰[4](2021)在《PID原理的TVOC在线监测系统的特征及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PID传感器为核心的TVOC在线监测系统,由于对甲烷无响应,但对其他很多有机气体有响应,而被广泛用于非甲烷总烃的监测。PID对不同有机物的响应灵敏度不同,且对部分无机气体也有响应,故检测时会产生干扰,因此需要利用被监测对象对PID进行标定后,检测结果才能准确可靠,本文对检测混合气体时的标定方法进行介绍。同时,由于在线监测环境比较恶劣,在线监测系统需要增加采样、除尘、除湿等功能和部件,对测量结果也有影响。
王富德,李建浩[5](2021)在《高纯气体检测系统的研发》文中研究指明超纯气体、高纯气体的检测分析是痕量分析学科的一个分支。其是研究气体纯度分析与其中痕量杂质测定的一门范围较窄但具有现实意义的专业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超纯气体、高纯气体不仅在数量上、质量上、种类上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对相应的国家标准、检测理论、方法与检测仪器的研究、研制与生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研发,采用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六阀六柱气路分析流程,运用中心切割和反吹分析技术,各组分检测限可达10-9级别,这一方案的研发设计有效的指导生产工艺的控制与改革,确保产品质量。
杨笑影[6](2021)在《大气中低分子脂肪胺的测量和气/粒分配研究 ——以南京北郊为例》文中指出大气中的低分子脂肪胺广泛存在于大气气相和颗粒相。气/粒分配是胺的大气行为之一,连接排放和沉降的关键中间步骤。本文改进了离子色谱对9种低分子脂肪胺(C1~C6烷胺)的分离和检测方法,测量南京北郊工业区气相和颗粒相胺的浓度及细颗粒物(PM2.5)中胺的浓度,并以南京北郊为例,分析大气中的低分子脂肪胺的气/粒分配。大气中低分子脂肪胺的总浓度在冬季和夏季分别为97.36±72.17和111.97±42.43ng/m3,其中气相胺的总浓度在分别为70.26±57.72和85.41±36.79ng/m3,夏季较高;颗粒相胺的总浓度则分别为29.62±23.17和26.72±11.52ng/m3,冬季较高。气相和颗粒相胺的浓度表现出相反的季节变化,不同季节的日变化也不同。胺的浓度变化与污染物排放、气相清除效率和气/粒转化有关。总胺的气/粒分配系数(?)在冬季和夏季分别为0.36±0.20和0.25±0.11。直接溶解途径可能是MA分配的主导途径;酸碱反应途径则可能是DMA分配的主导途径;非均相反应可能贡献了TMA的分配。胺的气/粒分配可能受气象条件、气态污染物和气溶胶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细颗粒物(PM2.5)是颗粒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低分子脂肪胺主要富集在PM2.5中,约占颗粒相胺总浓度的85%。PM2.5中胺的总浓度在冬季和夏季分别为38.67±15.52和34.75±11.79 ng/m3,冬季浓度高于夏季,冬季夜间高于白天。C1~C2胺是PM2.5中主要的有机胺(61.50±17.31%)。夏季的气象条件下,气态胺相对NH3的竞争力增强。PM2.5中的胺倾向于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PMF模型解析得C1~C2胺的来源按贡献大小依次为:居民生活排放;土壤和植物排放;海源、工业和生物质燃烧以及二次产物和生物质燃烧排放,贡献百分比分别为34.06%、26.07%、21.80%和18.07%。
姜梦培[7](2021)在《外场调控金属氧化物表界面电子态及CO2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需求与环境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与长久矛盾。CO2光催化转化反应模拟了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从环境角度看能缓解当前棘手的温室效应,从能源角度看,能变废为宝地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低碳能源,因此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CO2光催化转化是一个复杂的,多电子多途径反应,所以到目前为止,CO2光催化产物产率的大幅提升和特殊产物选择性调控仍是世界范围内极具挑战的科学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个角度来指导设计新型催化剂。从动力学角度看,催化剂表界面活性原子的配位环境,键长等影响着催化剂重要中间体CO*吸附方式,导致CO*或进行加氢反应,或脱附为CO产物,或CO*进行C-C偶连成为多碳产物。从热力学角度看,CO2催化转化又与水的产氢反应相互竞争,互相制约。本论文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研究对象,侧重利用新型外场精准合成手段,如磁场诱导合成等手段理性设计调控过渡金属表界面电子态(电子轨道调控、缺陷调控、晶面晶相调控),并通过同步辐射、原位红外、理论计算等方法将表界面电子态结构与CO2催化转化性能架起桥梁。从原子层面解释构效关系,为无机催化剂的精准合成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的同时,给以CO2光催化转化机理更多理论指导。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W18O49/Cu2O{111}界面设计抑制CO2光催化中的CO*脱附CO2光催化转化技术有望同时解决温室效应以及推动碳资源化利用,然而该技术的长期阻力是多种中间反应途径所导致的转化产物的多样性。本研究选取Cu2O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可控合成了含有不同Cu2O{111}晶面暴露比的W18O49/Cu2O{111}复合界面。该复合界面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能抑制CO2光催化转换中关键中间体CO*脱附行为,实现对CO2光催化转化CH4和CO产物的可控调节,提高CO2光催化转化CH4的选择性,使CO2光催化转化为CH4的产率为6.5μmol g-1h-1。此外,我们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原位红外(insitu FTIR)阐明了CO2光催化转化过程中关键中间体CO*的行为路径和CO2光催化转化机理。这项研究证实了界面工程在调节反应途径方面的多功能性,并为实现高选择性的CO2光催化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2、磁场合成含低配位Ti原子的Ti O2{100}晶面实现CO2光催化中的C-C偶连电磁场作为一种可以直接达到原子尺度特殊能量,有望实现材料原子尺度的精准合成。本研究首次将强磁场引入Ti O2的晶面调控,通过磁场控制Ti原子的高角量子轨道与低角量子轨道的分裂程度,改变原Ti O2形成过程中Ti-O键的结合方式,合成了含有更多低配位Ti5c的Ti O2{100}晶面,并发现此材料能够解决CO2光催化转化中C-C偶连这一难题。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PR)、同步辐射(XAS)等表征技术发现强磁场的会导致Ti原子电子轨道的定向分裂继而引起Ti-O键拉伸与重构,最终形成了含有更多低配位Ti原子的Ti O2{100}晶面结构。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FTIR)发现该材料能使CO2光催化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CO*拥有新的吸附模式,促进了CO*中间体的碰撞与耦合,最终使该材料能够以6.16μmol g-1h-1的高产率将CO2转化为C2H5OH,其产率是原始Ti O2的22倍。本研究开创了磁场下的晶面调控工程并为高选择性、高活性的CO2光催化转化为多碳产物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3、磁场诱导合成二维Fe0.942O/Cu复合界面促进CO2光催化中的C-C偶连从体相或是第二相材料中,打破化学键或相界的屏障,合成并剥离二维材料比传统的打破由范德华力得到二维材料需要更大的更特殊能量。电磁场作为一种可以直接达到原子尺度特殊能量,能够改变作用原子的电子自旋方式,有望实现二维材料的剥离合成。本研究首次将强磁场引入到体相剥离二维材料技术,利用强磁场作用下Fe原子的外层电子向高自旋态转变,从Cu2O中剥离合成了二维Fe0.942O/Cu复合材料,并发现此材料可改变CO2还原到C1产物的现状,促进C-C偶连带来C2+产物。一系列实验数据和表征证实,磁场使Fe原子在合成过程中更多电子被激发到d轨道形成一种高自旋状态,最终形成了二维Fe0.942O/Cu材料。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FTIR)结果表明该材料在CO2光催化转化过程中能使CO*在其上有多种吸附模式,这在空间和能量上都促进了C-C偶连,最终使CO2光催化到C2H5OH产物的产率和选择性可分别高达9.69μmol g-1 h-1和67.64%。该研究在合成学上将磁场这一特殊的能量形式引二维材料的合成技术,并从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的视角进行了催化剂的设计,有望实现二维材料原子级别的精准合成化学。另一方面,在催化领域,该材料解决了CO2光催化中的重要难点C-C偶连,为CO2催化转化到多碳能源产物提供了更多理论指导。
邾玉香[8](2021)在《挥发性有机物气体传感器性能测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成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控制污染物之一,最近已经取代二氧化硫,成为我国“十四五”城市空气质量考核的设置目标之一。开展网格化布点的环境监测网络是当前VOCs管控的重要手段,传感器具有操作简便,实时、灵敏、远程监测预警和智能化等优势,但目前常用的光离子化传感器(PID)和金属氧化物传感器(MOS)等在实际应用中呈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典型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和各类应用场景中对VOCs的测试有效性开展研究,对于推动网格化监控网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光离子化传感器(PID)、金属氧化物传感器(MOS)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甲苯、异丙醇、乙酸乙酯等重点行业VOCs特征污染物为检测对象,在实验室内模拟气体对传感器的线性度、稳定时间、准确度、重复性、24小时漂移等性能进行了评估;比较了不同相对湿度条件对三种塑料焚烧模拟废气的传感器响应情况;最后选择涂料制造企业(化工行业)、包装印刷企业(溶剂使用行业)、加油站(汽油蒸发)开展了实地监测比较,并与便携式GC/MS等设备进行了比对,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采用三台不同规格的PID和一台MOS传感器对五种代表性气态污染物(甲苯、异丙醇、乙酸乙酯、异丁烯、硫化氢)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20 ppm的浓度范围内,五种污染物在PID和MOS的线性回归系数均能达到0.96以上,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在稳定时间方面,PID和MOS各有优势,在五种气态污染物中,响应因子(RF)最低的甲苯和最高的乙酸乙酯均是PID检测器稳定时间较长和重复性较差的物质;总体上看,MOS的重复性优于PID。在五类气体测试中,当异丙醇作为被测气体时,PID准确性最差、24小时漂移较大,可能与其较大的电离能(IE)有关。总体而言,所考察的三台PID设备在线性度、稳定时间、重复性、准确度和24小时漂移等指标上呈现出差异,说明了进行前期比对研究的必要性。PID对被测气体种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被测气体的IE和RF可作为PID适用性的参考依据。2.为探究环境湿度因素对不同PID检测VOCs的性能影响,以三种塑料材质(PP塑料袋、PE塑料针筒、PVC水管)焚烧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作为检测对象,研究两种不同规格的PID在不同湿度下对废气成分的响应。结果发现,水蒸气的存在对光离子化检测器检测VOCs的响应有明显干扰,随着湿度的增加,响应值存在降低的趋势;PIDⅠ比PID Ⅱ更容易受湿度影响,当相对湿度从(15±2)%RH升高到(90±2)%RH时,PIDⅠ对PE、PP、PVC焚烧的响应平均值分别降低79%、61.9%、70.4%;PID Ⅱ分别降低70.0%、49.3%、55.0%。3.选择涂料制造、包装印刷、加油站进行了实地观测比对。涂料制造企业A的车间监测结果表明,在高浓度(高于10 ppm)密闭车间内,PIDⅡ、PIDⅢ、MOS传感器对VOCs的响应具有显着相关性;但在低浓度密闭车间,三种传感器的相关性关系减弱。根据PID的监测结果可知油性投料车间的VOCs浓度最高,大致在10~52 ppm;VOCs特征污染物为二甲苯、乙酸丁酯。印刷车间的监测结果显示,距离VOCs无组织排放源2米处的污染物浓度是5米处的3倍,印刷车间内PID、FID的响应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GC/MS测得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丙二醇甲醚、乙醇、乙酸丙酯。加油站的实测结果表明,加油站下风向1米处,PID测得的VOCs浓度为0~1 ppm;VOCs特征污染物包括甲苯、正戊烷、丁烷等,浓度分别为0.03 ppm、0.72 ppm、0.98 ppm。
潘义,邓凡锋,王维康,杨嘉伟,张婷,林俊杰,龙舟,姚伟民,方正[9](2021)在《车用燃料氢气中杂质组分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与探讨——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氢燃料电池的能量来源,氢气的纯度及杂质含量都极大地影响着电池的寿命、效率和安全等性能,准确测定燃料氢气的纯度和杂质含量是极其重要的。为此,阐述了现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产品标准所涉及的水分、总烃、氧、氦、氮、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硫、甲醛、甲酸、氨、总卤化物和颗粒物等14类杂质组成的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适应性、方法优缺点和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直接采用露点法、电子法、石英晶体振荡法和光腔衰荡光谱法等现行国家标准方法测量水分;(2)采用配备热导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甲烷转化炉组合的气相色谱仪,并设计多阀多柱流程可以实现一台气相色谱仪测量总烃及无机杂质组分;(3)采用低温富集技术与带硫化学发光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联用的方法进行氢气中总硫的准确测量;(4)采用预富集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或者气相色谱—质谱仪器联用的方式测量甲醛和甲酸组分;(5)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腔衰荡光谱等原理的分析仪器测量氨;(6)现有国家标准方法还无法满足总卤化物参数的检测要求,亟需开展方法研究,实现在一套分析仪器上完成有机和无机卤化物的全卤素分析;(7)采用装有聚四氟乙烯的耐高压过滤器的方法进行氢气中颗粒物的在线取样测量。进而提出建议:(1)对氢气中杂质的来源和组分根据制氢工艺不同划分为型式检验项目和出厂检验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质检费用;(2)加大光腔衰荡光谱、光声光谱等新型检测原理分析仪器核心器件国产化力度,尽快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用氢质量分析方法标准体系,以降低检验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贺凡[10](2021)在《电化学在线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学及其在电催化CO还原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微分电化学质谱技术(DEMS)作为目前唯一能实现实时监测电化学反应产物信息(如产量、产率等)随各反应条件变化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氧还原、有机小分子氧化及二氧化碳还原等重要的电化学能源转换反应体系中。对这类生成多种产物的复杂反应体系而言,对产物质谱信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是有效利用DEMS技术鉴定反应机理、判断反应动力学特征的前提。此前,本课题组已系统探究了溶液组成和溶液流速等因素对利用DEMS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的影响。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针对含有多种反应产物、以及伴有平行竞争反应的复杂反应,如CO/CO2的电催化还原反应等,系统探究了如何利用DEMS技术对其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学。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水对DEMS定量分析的影响:膜进样的质谱系统一般采用疏水多孔膜将真空腔和电解质溶液体系隔开,既可以有效的隔绝水溶液进入到真空腔,又可以让电极界面上产生的挥发性物种透过多孔膜进入到真空腔室被检测器收集到。虽然多孔膜能够阻挡水溶液,但在实际过程中,通常进入到真空腔的物种绝大多数是水分子。而与水相比,我们需要实际检测的产物分子在真空的分压通常要比水分子低3-6个数量级。这些水分子不仅会与产物分子竞争用于电离的高能电子,还会在灯丝造成的高温条件下发生一些列热催化反应,尤其是水分子与灯丝反应,干扰到待测产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过程。因此,我们系统的改变了水分子在真空腔的含量、灯丝点亮的时间等因素来研究不同条件下,背景信号强度及被测产物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灯丝需要预热相当长的时间再开始进行实验才能尽可能降低这些因素对待测产物定量分析的误差。2、利用DEMS对多产物体系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学:本章以CO在CuOx电极上的还原作为模型反应体系,探究了利用DEMS对复杂反应体系的多种产物的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学。通过测量多种可能目标产物的离子碎片的质谱信号,展示了如何获得复杂体系中所有可能产物分子的方法。,而针对某些产物分子与反应分子具有相同的碎片离子质谱的情况,则可以结合其它检测手段如NMR等技术来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在定性地鉴定了可能存在的各种产物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外标法建立相关产物的质谱信号强度与浓度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深入探讨了这一定量方法存在的误差及提出了后续的改进建议。3、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对DEMS探究电催化反应的干扰:溶液中平行发生的其他电化学或化学反应可能产生与待测产物具有相同质荷比的信号,容易导致对质谱信号来源的误判以及对产物电流效率等参数估算的误差。本章以R4NCl(R=CH3,C2H5,n-C3H7)作为电解质溶液的体系为模型,利用DEMS系统地研究了在氢析出反应过程中质谱信号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发现,一些R4N+药品在储存的过程中可能缓慢的生成了 R3NH+C1-分子,该类分子可以与在氢析出过程中在溶液界面产生的OH-结合产生R3N分子。这些分子会挥发到真空腔中产生一系列CxHy的碎片离子,其质谱信号会对CO2还原目标反应有较严重的干扰。通过系统研究我们还发现,是否会产生R3NH+C1-分子与烷基链、阴离子的组成均有关系,R4N+转化为R3NH+分子的过程类似于碱性条件下的霍夫曼消除,而当R为CH3时,阴离子为ClO4-时,一般不会有该分子的产生。这些信息,为探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有机阳离子电解液,以在没有其他化学反应干扰的前提下探究其如何影想CO2还原行为提供了具体指导。4、阳离子效应对CuOx电极上CO还原反应的影响:调控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可以实现调控CO/CO2还原的反应活性与产物选择性。本章结合DEMS与FTIRS系统探究了无机碱金属与有机季铵盐阳离子对CO在CuOx纳米颗粒电催化剂上还原行为的影响。首先系统对比了碱金属阳离子(Na+、Cs+)对CO还原性能的影响,发现半径更大的Cs+能够提高CO转化成C2+产物的产率和选择性。随后,系统探究了 R4N+(R=CH3,C2H5,n-C3H7,n-C4H9)有机阳离子对CO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2+产物的产率随有机阳离子半径增大而减小,C1产物的产率随半径增大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其在(C2H5)4N+溶液中达到最大值。我们推测这可能来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电场强度随阳离子半径增大后会降低,对C2+产物中间体的产生不利,另一方面,疏水性也随之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会阻隔水分子与CO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CO的氢化过程。这些信息为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阳离子溶液体系,有效调控CO/CO2还原的产物分布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二、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无机气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无机气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相色谱法的SF6混合绝缘气体分解产物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论依据 |
1.1 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技术及存在问题 |
1.1.1 检测技术 |
1.1.2 存在问题 |
1.2 气相色谱法检测原理 |
2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需解决的问题 |
2.1 消除高含量N2、CF4气体的影响 |
2.2 实现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组分分离 |
3 实施方案 |
3.1 检测器的选择 |
3.2 中心切割技术的应用 |
3.3 确定分析条件 |
3.3.1 固定相的筛选 |
3.3.2 试验条件的确定 |
4 结语 |
(2)带逆流进气结构的微型氦离子化检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μHID芯片的设计 |
1.2.2 μHID芯片的制造过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μHID芯片的微观结构 |
2.2 测试结果 |
3 结论 |
(3)危险化学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危险气体的检测 |
(一)气体检测管 |
(二)光离子化检测法 |
(三)便携式电化学气体检测器 |
1. 恒定电位电解型 |
2. 原电池型 |
3. 浓差电池型 |
4. 极限电流型 |
(四)便携式半导体检测器 |
二、危险液体、固体的检测 |
(一)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法 |
(二)拉曼光谱检测法 |
(三)红外光吸收光谱检测法 |
(四)离子迁移谱检测法 |
(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六)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 |
三、结束语 |
(4)PID原理的TVOC在线监测系统的特征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PID检测器的特征 |
1. PID可检测物质种类多 |
2. 不同物质灵敏度不同 |
二、PID在线监测系统的特征 |
1. 响应时间的变化 |
2. 信号特征的变化 |
三、PID在线监测系统的使用注意事项 |
1. 避免无机气体的干扰 |
2. 利用被检对象进行校准 |
3. 提高对紫外灯的保护 |
四、PID在线监测系统的评价注意事项 |
1. 温度的影响 |
2. 前处理模块的影响 |
3. 吸附气体的影响 |
五、结束语 |
(5)高纯气体检测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气路原理 |
3 分析原理 |
3.1 氦气(He)分析原理 |
3.2 氢气(H2)分析原理 |
3.3 氩气(Ar)分析原理 |
3.4 氧气(O2)分析原理 |
3.5 氮气(N2)分析原理 |
3.6 二氧化碳(CO2)分析原理 |
4 实验数据 |
4.1 色谱谱图及实验数据 |
4.2 最小检测浓度 |
5 实验结论 |
(6)大气中低分子脂肪胺的测量和气/粒分配研究 ——以南京北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气胺的来源 |
1.1.2 大气胺的环境浓度 |
1.1.3 胺的气/粒分配 |
1.2 大气胺的测定方法 |
1.3 研究进展 |
1.3.1 大气胺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
1.3.2 离子色谱法测量胺研究进展 |
1.3.3 大气胺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1 采样点及相关背景介绍 |
2.2 采样仪器和样品采集 |
2.2.1 双气路定时大气采样仪采集气相胺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 |
2.2.2 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细颗粒物(PM_(2.5))样品 |
2.3 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 |
2.3.1 碳氮分析仪(TOC-L)和分析方法 |
2.3.2 离子色谱仪(IC)和分析方法 |
2.4 样品预处理 |
2.4.1 气相胺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
2.4.2 细颗粒物(PM_(2.5))石英滤膜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2.6 空白样品和空白校正 |
2.6.1 外场空白 |
2.6.2 实验室空白 |
第三章 9 种低分子脂肪胺的离线分析方法改进 |
3.1 无机阳离子和胺的标准物质 |
3.2 色谱条件 |
3.3 色谱理论 |
3.3.1 分离度(Resolution,R) |
3.3.2 柱效 |
3.3.3 保留特性 |
3.3.4 选择性 |
3.3.5 流动相对色谱分离度(R)的影响 |
3.3.6 温度对色谱分离度(R)的影响 |
3.4 方法改进的结果与讨论 |
3.4.1 淋洗条件 |
3.4.2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
3.4.3 分离特征和统计量 |
3.4.4 方法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气中低分子脂肪胺的气/粒分配研究 |
4.1 气相和颗粒相胺的浓度与时间变化特征 |
4.1.1 气相和颗粒相胺的浓度 |
4.1.2 气相和颗粒相胺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
4.2 胺的气/粒分配系数 |
4.3 胺的气/粒分配途径分析 |
4.4 胺的气/粒分配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细颗粒物(PM_(2.5))中胺的特征和来源解析 |
5.1 PM_(2.5)中胺的特征 |
5.1.1 PM_(2.5)中胺的浓度 |
5.1.2 PM_(2.5)中胺的时间变化特征 |
5.1.3 PM_(2.5)中胺对WSOC和 WSON的贡献 |
5.1.4 PM_(2.5)中胺与铵(NH_4~+)的摩尔比 |
5.1.5 PM_(2.5)中胺的存在状态分析 |
5.2 PM_(2.5)中胺的来源解析 |
5.2.1 后向轨迹分析 |
5.2.2 基于PMF模型的来源解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外场调控金属氧化物表界面电子态及CO2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O_2光催化转化 |
1.2.1 意义与挑战 |
1.2.2 基本原理 |
1.2.3 关键中间体及路径 |
1.2.4 性能评价指标 |
1.2.5 原位研究方法 |
1.3 过渡金属氧化物表界面电子态设计 |
1.3.1 电子轨道调控 |
1.3.2 缺陷调控 |
1.3.3 晶面晶相调控 |
1.4 过渡金属氧化物表界面电子态设计方法 |
1.4.1 湿化学合成法 |
1.4.2 温度压力场合成法 |
1.4.3 电场/磁场辅助合成 |
1.5 本论文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W_(18)O_(49)/Cu_2O{111}界面设计抑制CO_2光催化中的CO*脱附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材料 |
2.2.2 合成方法 |
2.2.3 表征方法 |
2.2.4 光电测试 |
2.2.5 原位红外测试 |
2.2.6 理论计算细节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分析 |
2.3.2 晶体结构分析 |
2.3.3 能带结构分析 |
2.3.4 CO_2光催化性能分析 |
2.3.5 原位红外分析 |
2.3.6 CO_2光催化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场合成含低配位Ti原子的TiO_2{100}晶面实现CO_2光催化中的C-C偶连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材料 |
3.2.2 合成方法 |
3.2.3 表征方法 |
3.2.4 性能测试与C~(13)同位素示踪 |
3.2.5 原位红外测试 |
3.2.6 理论计算细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球差电镜等形貌分析 |
3.3.2 晶体结构分析 |
3.3.3 形成机理与电荷重分布 |
3.3.4 同步辐射等电子结构分析 |
3.3.5 CO_2光催化性能与C~(13)同位素示踪 |
3.3.6 光电性能分析 |
3.3.7 原位红外分析 |
3.3.8 CO_2光催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场诱导合成二维Fe_(0.942)O/Cu复合界面促进CO_2光催化中的C-C偶连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材料 |
4.2.2 合成方法 |
4.2.3 表征方法 |
4.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4.2.5 原位红外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球差电镜等形貌分析 |
4.3.2 晶体结构分析 |
4.3.3 同步辐射等电子结构分析 |
4.3.4 电子自旋分析 |
4.3.5 CO_2光催化性能分析 |
4.3.6 CO_2光催化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挥发性有机物气体传感器性能测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1.1 工业废气产生及污染现状 |
1.1.2 气体传感器简介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典型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及物种差异 |
2.1.1 化工生产行业 |
2.1.2 溶剂使用行业 |
2.2 气体检测传感器原理概述 |
2.2.1 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 |
2.2.2 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 |
2.2.3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
2.2.4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 |
2.2.5 气体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实验仪器及气态污染物 |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2 仪器工作条件 |
3.1.3 目标气态污染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传感器对工业气态污染物的适用性研究 |
3.2.2 湿度因素对光离子化检测器响应的影响 |
3.2.3 各传感器实地比测的VOCs响应分析 |
第4章 不同气体传感器对工业气态污染物的适用性研究 |
4.1 研究内容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线性度测试 |
4.2.2 稳定时间测试 |
4.2.3 重复性测试 |
4.2.4 零点噪声与最低检出限测试 |
4.2.5 准确度测试 |
4.2.6 24小时漂移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湿度因素对光离子化检测器响应的影响 |
5.1 研究内容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塑料焚烧废气成分分析 |
5.2.2 不同湿度条件下传感器对塑料焚烧废气的响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际企业各传感器VOCs比测研究 |
6.1 研究内容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涂料制造实测结果分析 |
6.2.2 包装印刷实测结果分析 |
6.2.3 加油站实测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9)车用燃料氢气中杂质组分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与探讨——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标准概况 |
2 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的分析和探讨 |
2.1 水分分析方法 |
2.2 总烃及无机杂质组分分析方法 |
2.3 总硫分析方法 |
2.4 甲醛和甲酸分析方法 |
2.5 氨分析方法 |
2.6 总卤化物分析方法 |
2.7 颗粒物分析方法 |
3 结束语 |
(10)电化学在线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学及其在电催化CO还原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产物的主要检测技术 |
1.1.1 主要的离线检测技术 |
1.1.2 主要的在线检测技术 |
1.2 研究电催化CO_2还原的背景及意义 |
1.3 电解质效应 |
1.3.1 pH效应 |
1.3.2 阳离子、阴离子效应 |
1.4 本论文的研究设想 |
第2章 主要实验技术及原理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2.1 玻碳电极、多晶铂电极的预处理 |
2.2.2 CuO_x纳米颗粒电极的制备 |
2.2.3 电化学红外电极的制备 |
2.3 实验技术 |
2.3.1 微分电化学质谱技术 |
2.3.1.1 微分电化学质谱的基本构造 |
2.3.1.2 利用DEMS检测物质信号前的校正操作 |
2.3.1.3 微分电化学质谱的定量及相关维护 |
2.3.2 电化学原位ATR-FTIRS技术 |
第3章 水对DEMS定量分析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真空压力下的背景质谱信号 |
3.3.2 不同真空压力下背景质谱信号随时间的变化 |
3.3.3 灯丝关闭时间对信号检测的影响 |
3.3.4 在电化学体系中,水对挥发性物质定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DEMS对多产物体系定性定量分析 |
4.1 前言 |
4.2 利用质谱对多物种复杂体系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学原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利用DEMS定性鉴别CO在CuO_x电极上还原产物 |
4.3.2 利用DEMS结合外标法对CO在CuO_x电极上还原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
4.3.3 循环伏安法与恒电位法在检测产物时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DEMS研究季铵盐在氢析出过程中的稳定性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什么条件下QAAC是不稳定的,在氢析出条件下产物是什么 |
5.3.2 在氢析出过程中,QAAC体系发生了什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CuO_x电极上CO还原反应的阳离子效应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纳米CuO_x的SEM、XPS和XRD表征 |
6.3.2 DEMS研究无机阳离子效应对CO还原性能的影响 |
6.3.3 DEMS研究有机阳离子效应对CO还原性能的影响 |
6.3.4 ATR-FTIR研究: 有机阳离子对CO吸附量和CO峰频率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无机气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相色谱法的SF6混合绝缘气体分解产物检测[J]. 关艳玲,付丽君,张亮,卫兵,秦长清,李国兴. 黑龙江电力, 2021(06)
- [2]带逆流进气结构的微型氦离子化检测器研究[J]. 刘启勇,冯飞,陈泊鑫,赵阳洋,赵斌. 分析化学, 2021(11)
- [3]危险化学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卜全民,封梦,于爽,夏婧竹.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1(04)
- [4]PID原理的TVOC在线监测系统的特征及其评价[J]. 商宇扬,张国城,杨振琪,潘一廷,孙宝瑞,俞杰. 中国计量, 2021(07)
- [5]高纯气体检测系统的研发[J]. 王富德,李建浩. 低温与特气, 2021(03)
- [6]大气中低分子脂肪胺的测量和气/粒分配研究 ——以南京北郊为例[D]. 杨笑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7]外场调控金属氧化物表界面电子态及CO2光催化性能研究[D]. 姜梦培. 吉林大学, 2021(01)
- [8]挥发性有机物气体传感器性能测试及应用研究[D]. 邾玉香.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9]车用燃料氢气中杂质组分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与探讨——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为例[J]. 潘义,邓凡锋,王维康,杨嘉伟,张婷,林俊杰,龙舟,姚伟民,方正. 天然气工业, 2021(04)
- [10]电化学在线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学及其在电催化CO还原反应中的应用[D]. 贺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