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亏损主要是主观原因

国有银行亏损主要是主观原因

一、国有银行亏损主要由主观原因所致(论文文献综述)

鲍颖焱[1](2019)在《中国证券监管权配置、运行及监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证券市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也是顺应历史需要而产生的。各国政府以及国际证券监管组织都已经阐明了证券监管的基本价值理念。实践中,关于证券监管本身的正当性分析更多被现实发展经验所取代。尽管各国法律制度具有可复制性,但没有因此减少证券监管法学研究的必要性。因为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并没有随着相关证券法律制度的移植而一同转移。即使在全球监管趋同的情况下,证券监管制度的运行效果仍取决于本国的国情。在证券监管研究领域,金融学研究起步较早,主要对金融监管制度的体系、内容、方法等进行研究。但金融监管制度本身却属于法律规则体系。通过研究法律制度的运行实效来探讨法治变革的具体方向,是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证券监管制度中,国家作为最终的责任主体,拥有监督、管理证券市场中经济活动的权力,也对此负有义务。被监管对象享有合法参与证券市场活动的权利。证券监管者拥有的权力该如何行使,是否存在限制或者剥夺被监管对象权利的情形,是证券市场法治化、市场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证券市场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健康和稳定。证券市场的治理也必须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和要求。第一章是关于证券监管权的一般理论。第一节介绍了证券监管的定义和历史。我国法制和实践语境中的证券监管,既包括政府行为,也包括自律管理组织的行为。国外对于监管的解释更广义。现代意义上的证券监管制度出现在证券市场发达的美国,美国国会在罗斯福新政中通过立法建立了SEC,以期加强对证券市场的规范。证券监管制度随着市场发展在数次经济危机中进一步体系化。围绕证券监管有众多的理论假说和研究,这些争议代表着或放松或加强监管的立场。无论是放松监管,还是加强监管,都涉及国家权力的行使,最终表现有关证券监管权的法律问题,因为权力才是证券监管体制的核心。第二节介绍了本文研究对象——证券监管权。证券监管权是在有关证券的经济活动中来源于国家的具有强制作用的影响力,具有权力主体与权力内容上的综合性。阐明证券监管权设定的因由以及权力制约与权力保障的内在关系,作为研究证券监管权的基础。第三节探讨了证券监管权的性质及特征,证券监管权是一个包括多权能的综合性权力。围绕证券监管权形成了证券监管体制,从属于金融监管体制,自身也存在诸多的权力主体。制度安排中,需要具有深化普遍联系的系统思维,形成统筹协调的意识,也要求证券监管权的配置、运行、监督的各个环节体现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理念,从而实现更好的监管。第二章是关于证券监管权的配置问题。第一节是阐述证券监管权配置的理论。证券监管权的配置始终要从两个维度考虑:一是权力如何在政府、社会与市场关系中确定边界,即表现为政府证券监管权与自律管理权之间的分配;二是权力如何在政府主体之间排布,即政府证券监管权在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内的安排,包括与其他行业金融监管权之间或统或分的横向配置关系,也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金融事权上的纵向配置关系。第二节是借鉴国外经验。金融监管体制主要分为统一化监管体制和多元化监管体制,世界各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分为机构型、功能型以及目标型三类,不同程度适应了社会分工。早期社会功能分化体现为具体产品形式的差异,分业监管体制因此曾占据主流;当社会分工深入体现为产品的功能差异时,功能监管体制更适应现实需要,目标监管则更加反映了证券监管者的主观价值追求。功能型和目标型都比分业型更强调加深现有机构之间的协作,金融监管体制呈现由分业向统一发展的趋势。不同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决定了政府监管与市场主体自治之间的基本关系,各国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分配策略。第三节是以中国证监会系统为中心展开分析我国证券监管权力配置的现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不当。(2)政府证券监管权横向配置不当。(3)政府证券监管权的纵向配置不当。对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1)科学处理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关系。(2)统筹政府证券监管权的横向配置。(3)协调政府证券监管权的纵向配置。第三章是关于证券监管权的运行问题。第一节是对证券监管权运行的介绍。确定证券监管权运行指的是证券监管者行使权力对市场主体等被监管对象产生的作用。政府证券监管权分为准立法、行政、准司法权,每一种权力都有自己运行的原则。第二节是结合证券监管权运行机制的域外经验进行中外比较。我国证券监管权的主要运行机制有:(1)检查机制,(2)稽查机制;(3)行政处罚及复议机制;(4)自律管理机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通过比较中外证券监管权运行机制,发现政府证券监管权和自律管理权监管功能上逐步统一,发生了形式上和实质上的融合。各国证券监管权所受的制约是不同的;证券监管权行使的公开程度不同,所受制约不同;各国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程度也不同。第三节是整理我国证券监管权运行的现状、总结问题,并提出建议。我国证券监管权的现状包括,规则制定权的内容时常越位;行政许可权收缩集中;监管措施实施权繁杂、与行政处罚效果作用重复、行政复议作用不明显等等现象。除此之外,政府证券监管者还采用其他经济行政管理手段,实际上扩大了自己的权力。自律管理权运用较少,但在相关新规出台后,可能会改变这一情况。政府证券监管权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运动式、选择性监管;以及工作机制不合理,无法发挥作用。自律管理权存在的问题则是权力运行的法律责任不明确,与之有关的争议未被纳入行政诉讼,导致自律管理权运行内部化,难以直接观察,也缺乏制约。第四章是关于对证券监管权的监督问题。第一节是对证券监管权的监督的一般理论。监督证券监管权的意义在于肯定和保护证券监管权的运行,防止证券监管权的滥用。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分为三大类:政府内部监督、国家机关外部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本文主要研究具有强制力的国家机关监督,即权力机关、纪检监察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的监督活动。第二节是具体介绍权力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提出相关建议。权力机关重点对政府证券监管权中的规则制定权发挥作用,而纪检监察机关则发挥全面专门监督的作用,对政府证券监管权以及自律管理权都进行监督。第三节是重点分析了司法机关监督。针对证券监管权的监督只有狭义的司法监督,也是狭义的司法审查,即通过审理行政诉讼案件进行监督。司法机关在个案审查中发现了证券监管权运行不公开、不合理、不合法的种种情形,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及时通过判决将其纠正,目前司法监督功能实际上较弱。这种情况也体现在与证券活动有关的其他司法领域。但是,以苏嘉鸿案件为示范,显示出对于个案的深入审理往往能够真正指出证券监管权运行的问题原因,并树立正确运行的规则,是较好的能够普遍促进证券市场法治化的方式。应当全面加强司法者的能力建设,构建金融法院,并以司法审查为主导建立“三审合一”审判机制,逐步强化司法监督的作用。最后,从证券监管的法治化方向看来,权力配置的合理化问题、权利义务平衡问题、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问题都是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只要权力、权利主体都能积极参与多元治理,就能促进证券市场法治化、市场化发展的实现。

张艳[2](2003)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市场信息是交易者据以正确预期基础资产价值变动有关的信息,从广义上讲,应该定义为一切能够在不同强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与事件的信息。信息博弈是参与证券市场博弈的各个主体在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和信息接受与反馈在内的证券市场信息运行体系中,围绕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博弈。 证券市场的运行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信息的处理过程。发行者根据宏观经济及自身信息确定发行证券,并按法律披露一定的信息,投资者收集宏观及微观信息并加以分析和处理形成投资决策及投资行为,投资行为产生的结果又形成新的信息,从而进入新一轮的信息处理过程。 证券市场有分散风险、收集信息、企业监控、直接融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几大经济功能,本质却在于证券市场的信息功能。首先,直接融资的效率取决于证券市场信息功能的完善与否。其次,证券市场对分散风险、企业评价与监控的有效性取决于证券价格的有效性。价格发现和证券市场的监控功能取决于证券价格的信息含量,从根本上讲,监控功能即信息功能。最后,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也有赖于证券市场信息的有效性。这一点实质上是以上两点的综合,如果证券价格的信息含量较高,投资者根据证券价格信息所作出的投资决策就会引导资金及资源向需要融资且效率较高的公司流动,而且,投资者也能对融资的公司实行有效监控,以保证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实质上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 随着我国加入WTO,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国内市场都将渐次开放,迎接国标同行更为激烈的竞争和冲击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带来更大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的风险和挑战,如何规避风险,迎接挑战,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是现阶段的重大任务。这就使加强证券市场信息监管,完善信息监管制度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证券市场信息运行体系由信息源、信息通道和信息反馈三部分有机构成。信息源是整个证券市场信息产生的源头和运行的起点。信息源中的博弈包括: 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层次的信息博弈,其博弈行为有:上市公司经理层与所有者之间以及股东之间围绕提供真实信息进行的博弈。股东对经营者形成监督的基本条件就是要获取真实的信息,而出于对信息搜寻成本和效益比较的考虑,小股东出现“搭便车”的行为,放弃了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客观上就为经营者(经理层)在信息源提供不完全、甚至虚假信息创造了条件。 上市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信息博弈。其具体的信息博弈行为有: 第一,上市选择过程中绩差和绩优企业的“劣驱良”博弈。不论是在审批制下还是在核准制下,公司上市仍然实行额度控制。由于公司上市不是采取市场选择机制,造成了绩差企业、绩优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博弈。当监督成本较高而监督所获收益相对较小时,政府选择不监督的策略,这就给绩差企业进行业绩包装提供了可能。当绩差企业进行业绩包装的造假成本远远小于其造假所获收益时,绩差企业会选择进行业绩伪装。这样,绩差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驱逐绩优企业的同时,信息源头的虚假业绩信息披露就产生了。 第二,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定价的信息博弈。在信息严重不对称情况下,以筹资和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定价机制决定了上市公司在财务状况业绩公布中的捏造信息和盈利预测信息严重脱离实际的博弈行为。包含综合信息的新股发行价,如果定位不合理,实际上在信息源就造成了对投资者的信息误导。 第三,公司上市后财务状况与业绩公布中的信息博弈以及投资信息公布违背承诺的博弈行为。 此外,还包括在信息源头利用信息占有和垄断优势进行的内幕消息获取与利用中的信息博弈行为。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通道中的信息博弈包括证券市场信息搜寻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博弈,信息传递中代理者与信息提供者串谋的信息博弈,证券交易中信息加工的博弈,这里面又包含信息欺诈博弈、“散户跟风”信息博弈、机构监管者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与违规者之间的信息博弈,上市公司配股中的信息一博弈,预期行为的博弈以及中介机构的信息博弈行为等。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反馈中的博弈包括股市变动中投资者如何对股价变动作出反应而在彼此之间进行博弈;机构投资者对股市变动作出的反应,通过传播真真假假的股价信息、行为信息、和政策信息引诱中小投资者,散户对上述信息做出反应,采取跟风博弈:政府对市场变动信息做出反应、调整政策,投资者对政府政策做出反应、调整交易行为的博弈;以及证券监管机构对交易主体的行为和市场交易状态做出反应,采取监管措施,交易主体对监管举措做出反应,采取违规或不违规的抉择等。 证券市场上信息提供、信息传递与加工以及信息反馈构成信息运行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反复进行、周而复始,成为一个循环过程:信息博弈也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反复地不断地进行。 信息运行及运行中博弈的每一次循环,都不是上一循环的简

李子伦[3](2015)在《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人类千年发展史和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成败教训,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以工业革命为发端的产业结构升级历程既是启动经济增长的变革性动力,也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性时期,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前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唯有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突破口,从供给端发力,在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以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内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因此,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应运而生,即应当如何定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以现代化的经济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助推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本文以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知识分立和政府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在探明产业结构升级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市场效率、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失灵问题,勾勒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定位的新蓝图。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是人的劳动行为不断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类似信息群以及不同种类信息群,通过实现信息群结构关系的不断变迁而满足或更好满足人的需要及其组合的过程。信息分散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以探索并发现默会知识的自发性市场秩序较面对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约束的政府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行为的自身利益偏好属性,在以弥补市场失灵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介入的限制框架基础上,实现从强制干预型政府向增进扩展市场型政府的让渡必然成为构建现代经济治理格局的主体逻辑。第1章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价值,在回顾评价了目前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干预思想的两大主要理论基础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之后,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出发,研究了政府从强制干预型向增进扩展市场型的转变在由单极独揽到多极共治的权力解构和各级公共权力相对化已成定局的当今中国基本国情下的重要意义。本章还系统回顾了涉及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派在内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第2章从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入手,通过劳动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对立与统一的分析,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即是以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信息组合为本质的劳动过程在总量和结构层面的扩张。从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的总结可以提炼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两种方式即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前者包括既存有效信息复制速率提高和不完全一致信息组合的复制,后者指新信息组合的复制。从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本章还构建了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和节能环保能力在内的具有公共品属性和外部性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它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基础。第3章从对市场过程理论的分析得出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确立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具体表现在保护产权、管理并协调市场信息传递和维护市场组织效率三点旨在维护市场机制的职能和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一点旨在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职能。第4章以建国以来的美国、 “二战”后的日本和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渡时期的拉美地区为比较对象,通过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借鉴性回顾,对日本战后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和对拉美地区不同国家政府职能分化所展现的不同产业结构升级绩效诠释了以维护市场为首要责任,以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为重要职能的政府职能选择原则,并系统探讨了产业政策的效率问题。第5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职能变迁历程进行了总结性回顾。第6章建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考核体系,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效率。第7章为我国准确界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有:(1)完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体系,探究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2)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理论框架。(3)比较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国际实践经验与教训。(4)尝试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和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绩效。(5)给出了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政策建议。

吴蓬生[4](2000)在《不良债权研究 ——兼论金融债险规避法与资产管理公司》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债事活动中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不良债权,从不同角度探讨不良债权(主要指不良金融债权,详见正文详述)及其孪生兄弟金融债险的民法属性,比较分析了中外产生不良债权之症结所在,在传统债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基础上,又结合债事活动的趋势及不良债权的综合症状和特点,初次提出不良债权的界定意义和范畴,并提出一套处理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系统对策,着力在债事主体及其控股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关联交易,债务链的分解和可分债权整合转让等方面理论有所突破。本文大量采用了法律经济学、比较法学和实证主义等分析方法,对不良债权涉及的许多边缘学科问题进行大胆探索,在寻求理论创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回答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路与办法。文中呼吁尽快就化解不良债权与规避金融债险,包括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问题进行立法,为此,笔者也提出一些建设性设想。 文中有三大部分共七章,第一、二章主要是对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的意义、概念、本质和特征等有关民法理论问题作出分析,第三章是剖析原因,从第四章起至文章结束,是围绕法律对策问题进行阐述,其中第四、五章主要分析国内外相关的对策理论和法案,第六章则是立足民法理论,结合边缘学科理论,提出综合对策构想。第七章把比较成型的对策模式——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作专章论述,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作为绪论重点阐述债与不良债权的渊源,沿革,研究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分析了不良债权的概念和本质特征。主要是对债务责任的违背,为此,阐述债务与责任的关系,不良债权的法律责任的实质。文中除重点分析债权的迟延给付和不完全债权特征外,还分析了不良债权有着不良亚文化特征,尤其是诚信违背,即无信用特征。此外,还从债的效力和效果(实现)来研究不良债权的债效形态。 第三章就中外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成因进行比较分析,概述了国外金融债险引发的几次金融危机,特别论及日本的不良债权是生成泡沫经济的主因,对中外不良债权及金融债险的成因系列比较。本章重点分析了我国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成因特点。 第四章旨在借鉴国外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等的相关治理制度,并结合金融债权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要求更严的特点,总结归纳了有关国家的应对举措,对各国不良债权重组也做了专节分析。 第五章围绕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想与支撑理论这一主题,分八节逐一研究论证了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想;规范法人金融行为、防范金融债险;健全市场法制,推动债权的良性移转;债权保障制度;债权的保护与追偿;完善市场竞争、组合及退出制度和形成债权实现制度体系等问题。 第六章是综合对策论,文中分别就恶性债链问题的症结,金融集团的子公司及关联交易,可分债权整合、封闭与追索,债的资质门信用)管理,债的标的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等问题提出一些法律对策意见,本章还就故意逃废债务和金融犯罪提出一些惩罚制度。本着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综合治理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的对策思考。 第七章是专章探讨了债权转股权与资产管理公司,并对国外不良债权特别处理制度进行分析。作为本文的分论,本章专门论述了我国实行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的意义;债转股的适用范围与要件等一系列有关民法问题。文中第六节,还就资产证券化的几个相关问题作了一些探索。 本文以理论和实务研究相结合为己任,务求通过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法律对策意见,这也是贯穿全文的宗旨。

张海星[5](2006)在《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防范财政风险,保持财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财政风险,就会发现这种财政风险通常是和或有债务相连的。国际经验表明,如果政府忽视这种“隐性”财政风险,其对财政状况和政策的分析肯定是不全面的。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近几年都在加强对政府或有债务的研究,并明确提出了在政府财政报告中披露有关或有债务的信息。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政府或有负债问题,有些国家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如新西兰、捷克、美国、加拿大、南非、巴西、哥伦比亚等都力图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来防范或有债务与财政风险的累积和爆发。由于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只是反映了政府活动的一部分内容,不能涵盖政府的全部财政活动,尤其是对游离于预算体系以外的政府或有债务缺乏有效的确认、量化、报告和披露制度,使得这一部分债务不断累积,并逐步转化为政府的直接负债。这将对政府财政的稳健运行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成为引发财政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和解决各级政府的或有债务问题,特别是分析其形成机制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技术监测,对减少国家财政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政府或有债务的分析框架,并把它放置于我国渐进转型的特殊的制度背景之下。在此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中国政府在渐进转型中形成的一个包含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或有负债体系,进而通过“时间赎买”策略和“补偿替代”模型,从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中解析了我国或有债务的形成机制。接下来把研究的视野拓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以东亚国家为样本,分析了政府隐性外债造成的金融危机,并对我国隐性外债进行了反思。之后,又从财政(公共)风险的视角对我国或有负债的规模及其引发的道德风险和制度性公共风险进行了评估和分析。最后本文提出在明晰政府行为风险责任与职责范围的基础上,应从制度、管理和技术三个层面上进行财政创新,对传统的政府或有负债体系进行改造,以防范和化解财政(公共)风险。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七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政府或有负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而对其进行理论上的解析,是探索这些问题解决办法的逻辑起点。本文从中国经济转型中公共部门赤字的融资方式入手,在借鉴汉娜(Hana Polackova Brixi)提出的财政风险矩阵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部门的债务进行了分类,从而引出了本文对政府或有债务的研究口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政府的双重主体身份(经济主体和公共主体),并从经济学和会计学两个层次对政府或有负债进行释义,指出政府作为公共主体要面临法定(显性)和推定(隐性)的两种或有负债;政府或有负债具有不确定性、时效性的特点,并受政府的主观评价的影响,但它主要不是由政府自身的行为引起的,且大量的表现为推定的或有负债形式;制度安排、财政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政府承担的稳定、发展、转轨的重任是或有债务的重要渠道;政府担保(隐性和显性)是或有债务的重要承载形式。对中央政府层次的或有负债考察,本文发现;在经济转型期间,中国政府积累的大量隐性、或有负债是依托于一种特殊的载体而存在的,这种特殊的载体就是政府构建的隐性担保体系。这一隐性担保体系表现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隐性担保、对国有银行体系的隐性担保、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隐性担保、对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和对养老金隐性负债的偿还义务。对地方政府层次的或有负债考察,本文认为,地方政府负债有其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和财政体制要求。但在无法定融资权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以“多元化融资”等多种名义举借,形成了大量的或有债务。通过我国目前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规模、结构、投向等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本文从制度创新、财政体制、经济发展和债务管理等多方面分析了地方或有债务的成因。从中国渐进转型的制度变迁中解析或有债务形成的特殊路径。本文通过对前苏联、中东欧转型国家的样本分析以及中国情况的大量实证性研究,证明了中国政府确实在经济转型期内积累了大量的或有债务。在渐进转型过程中,中国政府通过“时间赎买”策略推迟了财政支付的过程。在短期内,财政支付的推迟又是通过过度积累隐性、或有债务的形式完成的。在收付实现制的财政预算体制下,将本应在预算内进行的财政活动转移到预算外,以“准财政活动”的形式部分地替代了政府预算内的支出,其结果必然是缓解了当前的财政压力,改善了政府的收支平衡表,表现为较低的赤字和负债率,然而获得这种财政绩效的代价却是长期财政成本的增加和未来财政风险的加大。本章最后用“补偿替代”模型验证了上述结论。把研究的视野拓展到开放背景下,本文发现;政府或有负债是以隐性外债的形式存在的,它表现为政府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对外借款提供的隐性担保。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政府隐性外债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演和分析了在东亚发展模式下,政府通过准财政行为对银行和企业提供的大量隐性担保,使后者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从而诱发了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我国也有以不同形式存在的隐性外债,且数额可观,亚洲金融危机国家的经验教训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从财政(公共)风险的视角分析政府或有债务。传统的财政分析方法只局限于财政预算内收支和显性赤字与债务的研究,从而忽略了隐性及或有债务引发的财政风险。即使考虑到这方面的影响,也仅仅是就债务而论债务,而没有涉及到政府用于还债的资产状况。本文采用财政可持续的分析方法,在广义资产负债框架下,对包括政府隐性、或有债务在内的综合负债水平和政府可用于还债的各类资产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对全国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与财政风险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评估。得出如下结论;(1)目前我国政府的直接显性债务资产负债率尚且适度,而在或有负债和综合债务层次上却都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和财政风险。(2)从债务构成看,隐性及或有债务风险要远远大于直接显性债务。(3)从债务主体看,地方债务风险大于中央债务风险。(4)而从动态的角度看,政府债务仍然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可持续性。在规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我国政府或有债务引发的道德风险和制度性公共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防范或有债务风险的经验做法和对我国的启示。财政创新与风险控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或有债务(特别是政府担保)是一种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效的财政支持手段,要想提高这种财政杠杆的融资效率,规避或有债务造成的财政(公共)风险,就必须从制度、管理和技术三个层面上进行财政创新;(1)构建防范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制度路径。包括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强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深化国企改革,建立风险与利益的对称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处理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有步骤地支付转轨成本;改革粮食流通体制,逐步消化亏损挂账;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分类化解债务风险。(2)建立化解或有债务风险的的管理系统。包括完善政府担保机制;披露政府或有负债信息;实施或有负债的预算管理;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或有债务风险;建立或有负债的风险储备金制度。(3)探索预警或有债务风险的技术检测方法。一是运用风险概率、保险精算、计量经济模型、或有权益分析等技术探讨量化或有债务的方法;二是尝试建立综合债务口径的财政风险预警和监测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应包括基础数据库、宏观总量指标、微观预警指标、风险预期指标和政府承受能力指标。

刘谊[6](2005)在《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及其防范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世界共解财政难题”己引起各国的重视。而财政难题中的难中之难,在于财政风险问题。它既是现代财政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沿。财政风险分为中央财政风险和地方财政风险。虽然地方财政风险多数情况下集中在局部地区,只对区域性经济产生直接影响,但作为国家财政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财政系统的稳定运行将间接影响到中央财政的稳定与发展。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财政风险的理论探讨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对财政风险问题的纷争也一直没有停止,并产生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理论和观点。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多数的研究仍集中在中央财政风险问题上,对地方财政风险的研究不多,尚未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作者希望对地方财政风险理论及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解开地方财政风险之谜。 作者以地方财政风险的内涵、分类、特征、成因、防范为主线,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财政收支风险、地方财政承担的公共风险三大类地方财政风险为辅线,展开了深入研究。在系统回顾国内外风险理论、政府债务理论以及财政风险理论的基础上,作者首先阐明了地方财政风险的内涵、分类、表现及特征。然后,借助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地方官员举债行为、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以及政府与公共风险的辨证关系等角度出发,分别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财政收支风险、地方财政承担的公共风险的形成机理。随后,作者结合地方财政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现状,分别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因素、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因素以及经济运行中的公共风险因素三个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作者建立了地方财政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基于AHP 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2003 年地方财政风险进行了评估。根据计算结果,作者借助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和AMOS 软件提供的结构方程分析功能,论证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财政收支风险和地方财政承担的公共风险这三类地方财政风险之间的风险传导机制。最后,作者就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财政收支风险、地方财政承担的公共风险三类财政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建议。作者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作者力图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进行全面的剖析。首先,作者论述了依靠地方政府举债来满足地方公共品生产融资需求的合理性。其次,作者基于尼斯坎南的官僚体制模型,分析了在“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最大化”、“地方政府官员效用最大化”以及“在具有偿债压力条件下地方政府官员效用最大化”三种假设条件

王朝明[7](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肖华杰[8](2020)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7月3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这被看作是启动PPP模式的一个信号。此后的六年里,PPP作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建设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在减少政府债务、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国家财政、发改等部门也发布了大量的政策文件以支持和规范PPP项目的发展。截止2019年上半年,列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的项目累计9,036个、投资额13.6万亿元;落地项目累计5,811个、投资额8.8万亿元。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PPP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还没有很好地接轨,实操层面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同时在理论层面,学界尚未对PPP模式进行法律上的体系研究。因此,本文将运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PPP项目涉及的重点法律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寻找其形成的机制和原因,并尝试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以期对PPP的规范发展和争议解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正文部分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六个章节,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PPP的基本原理”。本章是全文的基础章节,首先从PPP的概念入手,将PPP广义定位为包括特许经营协议和政府购买服务在内的各类公私合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协议的集合,并探讨其分类、特点及法律性质。此外,PPP模式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内有着其不同于传统项目建设模式的制度价值:一是有助于降低地方债务压力;二是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有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章的最后阐述了基础法律原则在PPP项目中的体现。第二章“PPP准入的法律规制”。近年来,在项目识别和准备阶段,我国PPP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违规风险,这些风险的产生或是因操作不规范、或是利用了现有政策法规的漏洞。究其原因,准入规则的不健全和监管层面的缺失是导致项目乱象丛生的本质。本章意在通过对现有规则体系的梳理和分析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识别PPP项目;二是项目公司合规的条件;三是什么样的政府方主体是适格的。本章主张PPP项目识别应遵循坚持公益导向和防范债务风险的原则;在项目公司的项目资本金已有限制的情况下,注册资本的缴纳偏向于灵活,但应对债务性融资有所限制;政府方主体应区别实施机构和政府出资代表,政府出资代表不应具有实际控制和管理权。第三章“PPP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边界”。在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参与主体众多,各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其特殊的作用。而不同的角色又对应着不同的权利与义务,这是研究PPP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要素,也是研究PPP监管规则和归责体系的基础。因此,本章选取政府、项目公司和中介机构三个主要的参与主体,从权利的来源及形式、义务的设计及范畴等方面深入剖析主体行为的边界。对于有着双重甚至多重角色的政府而言,其权利义务的界定随着角色转换而变化,实操层面上极易出现混同,该节尝试对政府主体进行角色划分,并在项目的各阶段中规范其权利义务。此外,本章认为项目公司不应受到政府不正当的干预,其基于我国法律关于公司的规定享有自治权利,又基于PPP协议享有合同赋予的特许经营、收益和救济权利。上述两个主体在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时,均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而中介机构作为政府与项目公司的中间人,有着信息传递和局部监管的作用,其法律责任的设计可以参考《合同法》对居间责任的规定。第四章“PPP监管的理念与规则”。PPP项目主要分为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实施、项目移交五个大阶段,在每个阶段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都存在着复杂的法律关系和办事流程,各种制度相互交杂、缠绕,很多矛盾、冲突伴随其中。因此,对PPP监管规则的研究极其必要。本章站在经济法研究的视角上,讨论公共政策及法律法规对PPP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控制与监督,主要解决如何在现有的制度体系内嵌入监管机制,同时又能避免与其他制度产生冲突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梳理,以及对监管理念、原则、框架和工具的分析说明,试图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寻找、构建能够使PPP项目顺利推进的监管实施路径,即在“一总多分”的监管框架下利用多种辅助性的监管方法,介入公司行使监管权能。第五章“PPP归责体系的构建”。由于PPP项目涉及利益方众多,环境较为复杂,在出现争议时往往无法清晰判断法律责任的归属,我们有必要在现有已成熟的归责体系下寻找PPP归责体系的理论支撑点。本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在前述的研究基础上探讨PPP归责体系的建立,从政府、中介组织和项目公司三个主体的角度分别研究其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的具体形式。建议先明确归责原则,厘清各参与方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后根据其责任借鉴《证券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范进行归责。第六章“PPP融资的困境与出路”。有数据表明,融资难已成为PPP项目失败的罪魁祸首,而融资问题贯穿于PPP项目的全生命周,在PPP项目的成立期、建设期、运营期和退出期都存在着多种融资方式可供选择,每种融资方式都有着其各自的优劣和必要的条件。现阶段,债权融资仍然是占比最大的一种融资模式,但其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担保标的权属的不确定、项目收益权出质价值的不确定和担保物权实现方式的难题使得债权担保的实现缺少法律上的支持。同样,在PPP项目与资产证券化的结合中,其主要的基础资产即项目收益权在法律属性、可转让性、独立性和转让的生效时点上都存在争议,加之SPV不具有法律主体地位、基础资产难以彻底做到真实出售使得破产隔离的实现存在阻碍。本章认同收益权的“未来债权”地位,支持“合同签订生效说”,肯定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制度的意义,主张尽可能将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在合同中有所约定,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吕耀明[9](2002)在《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高潮都是由创新发动的,每一次飞跃也都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文章以创新理论为基点,将交易费用、博弈论、制度变迁,以及进化论等经济和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研究之中,并以优化资源配置为角度,论证了商业银行发展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维系和推动的,而引起商业银行质的飞跃的主导因素是创新。通过归纳演绎、逻辑推理,以及创建模型等方式,概括描述了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性,其中阐明了商业银行渐进式、结构式和突变式三种基本创新模式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在渐进基础上的突变和在突变引导下的渐进。这种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系统理论研究使深奥的商业银行创新理论更加易于为读者接受,也是对商业银行创新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文章剖析了国内外经济和法律界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同定义及其职能作用与业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由此定义: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工商企业或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信贷、存款与结算以及各种金融商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机构。这一表述突破了商业银行原有定义的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涵,提出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以满足社会和自身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包括创造或引进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新的金融监管制度等。这一界定既涵盖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容,又使其超越时空的限制,因而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创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中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业务创新。文章全面剖析与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创造各种新的金融商品和新的交易手段的实践过程。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商业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产业壁垒,走向业务交叉和功能多样化。这种趋势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大大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中间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生机勃勃,更添无穷魅力。 卜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文章运用大量的实证和演绎分析,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业务创新活动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成就与不足,以客观事实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发展趋势,并恰如其分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急迫性和现实性。文章以大量的篇幅深入探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理论根源,并借鉴其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中间业务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意在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其实际操作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与主要特征;在考察与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实践过程后,归纳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独特表现形式,即发端于体制创新、深化于业务创新。这与西方商业银行创新主要是由业务创新推动,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经营管理、监管制度向更高层次创新与发展的客观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特殊表现形式还将持续一定的时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组织创新及其体制转换因素所产生的特殊推动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力将逐渐减弱,商业银行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等创新活动,其间业务创新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章以发展的眼光,第一次较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创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分析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发现和挖掘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创造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商品,创新和实践金融商品的交换。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剖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在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从侧重于银行内部的管理改良转变为外部适应性的变革;从强调内部的权力制衡到追求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从注重质的规定性分析发展到质、量并重的规定性分析;从仅注重宏观层面的纯理论性研究,发展为更强调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研究;从集中于金融领域的研究转变为以金融领域为基础,逐步向科技、信息工程领域,以及其它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相关联的研究领域迈进。这预示着商业银行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其业务功能含于金融又不局限于余融的客观实际,将使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经营智慧的特殊企业。亦?

杨玉熹[10](2003)在《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 ——企业所得权安排与政府权力分配下的博弈与游戏》文中研究表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如何形成、其后的制度根源是什么以及政府采取的治理措施效果如何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本文运用了政治、经济、法律、比较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国有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形成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从而力图揭示不良资产形成的过程以及不良资产形成的制度根源。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是在转轨过程中既有制度安排下各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是我国改革的历史成本,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结构性风险的累积。 在引言中,笔者指出了不良资产问题的严重性,并对笔者整体上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思想源流作了说明。 在第一章中,笔者对不良资产进行了概要的介绍和分析,并描述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分布状况以及形成过程,指出了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第二章中,笔者探讨了国有企业亏损和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之间的关系。笔者首先指出,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紧密的融资关系。随后,笔者分析了国有企业的亏损,指出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特征,即在不断亏损的同时,不断扩张资产规模。这种行为特征,与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预算软约束有关。而政府对国有银行的干预,使这种预算软约束转移到信贷领域,从而导致了国有银行不断对亏损国有企业提供融资的局面。在国有企业亏损转化成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过程中,笔者分析了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活动,指出由于权力划分而导致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地方政府干预国有银行经营的原因之一。此外,笔者还分析了预算软约束的倒逼机制,指出国有企业的集体行动曾迫使银行提供信贷。 在第三章中,笔者分析了由于企业信用问题和债务软约束导致了银企关系的困境。笔者指出了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法律制度对银企关系的影响。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以债权人主导的银企关系。 在第四章中,笔者从信贷规模控制和信托投资公司发展与整顿两个方面探讨了经济周期波动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影响。笔者分析了我国经济中不断出现的投资扩张——通货膨胀——治理整顿周期,指出这种经济周期波动源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内在的投资扩张冲动。在这种投资扩张冲动下,我国经济中就不断出现投资扩张——通货膨胀——治理整顿的经济周期。在这一周期中,国有银行的资金不断投入到高风险领域,并在政府的治理整顿中被套牢,形成不良资产。笔者认为,企业所有权安排下的内部人寻租活动以及政府融资权力分配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社会资金资源的争夺,是这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制度根源。 在第五章中,笔者阐述了国有银行治理中的问题,并对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内控失效与败德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笔者指出,国有银行治理中产生的问题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孟国有银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改革路径有关。国家所有和“放权让利”的改革模式造成了分支机构和内部人的不受限制的权力,从而引发了波涛汹涌的窃取银行资金的活动。此外,笔者分析了国有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公共管制和政府干预,指出了上述问题的所有权基础。对于政府实施的广泛而严格的公共管制,笔者认为这是政府作为所有人遏制国有银行内部人控制的无奈选择。 在第六章中,笔者总结了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制度根源,分析了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政府权力分配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指出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实际上是在既有制度安排下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活动的结果。 在第七章中,笔者总结了政府对不良资产问题所采取的注资、剥离、债转股等一系列治理措施,指出了上述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第八章中,笔者对治理措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论。笔者指出,在没有改变既有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导致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博弈格局仍然存在,因此,上述治理措施不能根本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同时,笔者对学者们的改革建议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这些改革措施的有限性。 最后,笔者对不良资产的形成和处置进行了总结,指出不良资产形成的根源在于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政府权力分配之下围绕国有资产和社会资金资源形成的各利益群体的博弈。在这一博弈中,各利益群体都根据自身利益进行了“理性”的选择,将利益留给本身,而将最终结果—不良资产留给了全社会。笔者认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必须改变既有的制度安排,打破不良资产形成的制度结构,改变目前的博弈格局,停止围绕国有资产和社会资金资源的各种利益输送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不良资产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银行亏损主要由主观原因所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银行亏损主要由主观原因所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证券监管权配置、运行及监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五、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证券监管权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证券监管的意义
        一、证券监管的由来
        二、证券监管的正当性
    第二节 证券监管权的界定
        一、证券监管权的解释
        二、证券监管权的本原
    第三节 证券监管权与证券监管体制
        一、证券监管权的内容
        二、证券监管体制的系统
    小结
第二章 证券监管权的配置问题
    第一节 证券监管权配置的一般理论
        一、证券监管权配置的界定
        二、证券监管权配置的相关理论
        三、证券监管权配置的具体原则
    第二节 境外证券监管权配置的经验
        一、金融监管体制分类比较
        二、政府证券监管权的配置
        三、证券监管权的分配
    第三节 我国证券监管权配置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证券监管权配置的内容
        二、我国证券监管权配置存在的问题
        三、关于我国证券监管权配置的建议
    小结
第三章 证券监管权的运行问题
    第一节 证券监管权运行的一般理论
        一、证券监管权运行的界定
        二、证券监管权运行的分类以及原则
    第二节 证券监管权运行机制的比较
        一、证券监管权运行机制的国外经验
        二、我国证券监管权的运行机制
        三、证券监管权运行机制之比较
    第三节 我国证券监管权运行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一、我国证券监管权运行现状
        二、证券监管权运行的问题及建议
    小结
第四章 对证券监管权的监督问题
    第一节 对证券监管权监督的一般理论
        一、对证券监管权监督的界定
        二、对证券监管权监督的体系
        三、对证券监管权监督的原则
    第二节 权力机关监督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
        一、权力机关监督
        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
    第三节 司法机关监督
        一、司法机关监督的界定
        二、司法机关关注个案监督
        三、证券司法的总体表现及对策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0.1 选题意义
    0.2 既有研究综述
    0.3 研究方法
    0.4 论文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0.5 可能的创新点
上篇 中国证券市场的信息博弈行为和过程
    第一章 证券市场的信息基础与证券信息的有效性
        1.1 证券市场有效性及其信息基础
        1.1.1 有效证券市场涵义及分类
        1.1.2 有效证券市场的信息基础
        1.2 证券产品、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与证券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1.2.1 普通产品、普通产品市场的特点与市场效率
        1.2.2 证券产品、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与证券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1.2.2.1 证券产品及其特性
        1.2.2.2 证券市场的特殊性
        1.2.2.3 证券产品及市场的特殊性对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的影响
        1.2.3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与证券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1.2.3.1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
        1.2.3.2 中国证券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功能缺陷
        1.2.3.3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问题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源中的博弈
        2.1 中国证券市场主体及其信息博弈的典型表现
        2.1.1 中国证券市场主体结构与信息通道
        2.1.2 中国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效用函数的初步分析
        2.1.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证券市场参与方博弈对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
        2.1.4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过程几种典型表现
        2.2 上市公司经理层与所有者之间以及股东之间的信息博弈
        2.2.1 股东之间搭便车现象的博弈
        2.2.2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大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
        2.3 上市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信息博弈
        2.3.1 上市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
        2.3.2 上市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信息博弈
        2.3.2.1 中国证券发行体制概况
        2.3.2.2 审批制时期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博弈
        2.3.2.3 核准制下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博弈现状
        2.4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定价的信息博弈
        2.4.1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定价的信息博弈
        2.4.2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中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严重脱离实际
        2.5 公司上市后财务状况与业绩公布中的信息博弈
        2.5.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博弈的产生
        2.5.1.1 上市公司隐瞒或伪造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博弈动机
        2.5.1.2 上市公司隐瞒或伪造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博弈条件
        2.5.2 上市公司业绩公布中的信息博弈
        2.5.2.1 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分析
        2.5.2.2 信息提供方与审计方之间博弈
        2.5.2.3 信息提供方与监管方混合战略博弈
        2.5.2.4 信息提供方与投资者博弈
        2.5.2.5 对财务总监制和会计委派制的博弈分析与理性思考
        2.6 上市公司投资信息公布中的博弈
        2.7 内幕消息获取与利用中的信息博弈
        2.7.1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
        2.7.1.1 内幕信息存在的必然性
        2.7.1.2 内幕信息的基本性质
        2.7.2 内幕消息获取与利用中的信息博弈
        2.7.3 我国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问题
        2.7.4 内幕交易行为的危害
    第三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通道中的博弈
        3.1 证券市场信息搜寻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博弈
        3.1.1 证券市场信息搜寻博弈
        3.1.1.1 证券市场信息搜寻成本与信息不对称的图形分析
        3.1.1.2 证券市场信息搜寻博弈
        3.2 证券市场信息传递中代理者与信息提供者串谋的信息博弈
        3.2.1 证券市场上串谋的信息特征
        3.2.2 信息论中申农的信息传递模型防止串谋思路的借鉴
        3.2.3 防止集体背离纳什均衡的博弈机制设计的借鉴
        3.2.3.1 防止集体背离纳什均衡的博弈的介绍
        3.2.3.2 我国证券市场防止集体背离纳什均衡的实现状况分析
        3.3 证券交易中加工信息的博弈
        3.3.1 证券交易中信息欺诈博弈
        3.3.2 上市公司配股中的信息加工博弈
        3.4 中介机构与新闻媒体信息加工行为
        3.4.1 中介机构信息加工行为
        3.4.2 股市“黑嘴”
        3.4.3 新闻媒体的信息行为
    第四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反馈中的博弈
        4.1 股市变动中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反馈博弈
        4.2 机构投资者操纵股价与散户跟风中的信息博弈
        4.2.1 完全信息条件下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博弈与散户跟庄
        4.2.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之间进出货的博弈
        4.2.3 中国股票市场“庄家”操纵股价与中小投资者间的博弈分析
        4.3 政府部门政策调整与投资者政策反映之间的博弈
        4.4 证券交易中机构监管者与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博弈
    第五章 证券市场信息运行循环过程中的博弈
        5.1 噪音信息的自我强化机制与博弈
        5.1.1 噪音信息及噪声交易理论
        5.1.2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噪声的来源和分类
        5.1.3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运行循环过程中噪音累积和噪声交易过度的描述
        5.2 证券泡沫形成和膨胀过程中的博弈
        5.2.1 证券市场泡沫的分类与生成机理
        5.2.2 我国证券市场泡沫的类型和成因分析
        5.3 证券泡沫破裂的博弈结果
        5.3.1 复杂科学对证券市场信息虚拟特性与危机关系揭示的借鉴
        5.3.2 资本市场危机的经济学分析
        5.3.3 股市泡沫破裂的影响与我国资本市场的潜在危机
        5.3.3.1 历史上各国及地区股市泡沫崩溃的数据
        5.3.3.2 股市泡沫破裂过程的三个阶段
        5.3.3.3 股灾与危机
        5.3.3.4 我国股市泡沫破裂的影响和潜在危机
下篇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过程的调整与信息监管的完善
    第六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条件的改善
        6.1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行为扭曲产生的条件
        6.1.1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的扭曲行为
        6.1.2 信息博弈行为扭曲产生的条件
        6.2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条件的形成机制
        6.2.1 国有上市公司的“所有者缺位”
        6.2.2 国有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
        6.2.3 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6.2.4 证券市场的体制性缺陷
        6.2.5 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
        6.3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条件形成机制的改造
        6.3.1 进一步明晰国有企业产权
        6.3.2 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6.3.3 证券市场制度的完善
    第七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完善
        7.1 国外关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争论与实践
        7.1.1 国外关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争论
        7.1.2 各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演变的轨迹
        7.1.3 美、英、日、法上市公司会计报告规范体系模式比较和借鉴
        7.1.4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监管性竞争规则”与“一体化规则”--证券市场国际化条件下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一体化
        7.2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7.2.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7.2.2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构架的改进
        7.2.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改进
        7.2.4 证券发行信息披露的完善
        7.2.5 建立上市公司筹资结构信息披露制度
        7.2.6 建立上市公司资金运用合理性信息披露制度
        7.2.7 上市公司市场风险披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7.2.8 完善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
        7.2.9 建立信息披露效果评价模型
    第八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行为的监管
        8.1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行为监管存在的缺陷
        8.1.1 监管目标的多元化
        8.1.2 多个监管主体之间的不协调以及监管部门与其它政府部门的不协调
        8.1.3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行为监管制度的缺陷
        8.2 健全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的组织结构
        8.2.1 证券市场监管组织的完善及其功能定位的校正
        8.2.2 监管机构的再监管
        8.3 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信息行为监管的制度与措施
        8.3.1 证券发行与上市的信息监管制度的完善
        8.3.2 证券交易中的信息监管制度
        8.3.3 监管机构信息公开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
        8.3.4 加强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的基本措施--及时发现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
        8.4 健全证券市场信息行为监管的法律制度
        8.4.1 证券市场信息监管法律制度及其进一步完善
        8.4.2 健全民事赔偿制度
        8.4.3 建立证券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仲裁制
    第九章 中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完善
        9.1 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学思考
        9.2 中国证券市场审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9.3 中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完善
        9.3.1 美国完善独立审计经验的借鉴
        9.3.2 中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完善
参考文献
作者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3)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理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逻辑
        1.1.2 市场决定:经济治理思维的根本性变革
    1.2 相关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开放经济体下的产业结构自发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2.2 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追赶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1.2.3 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产业结构转移理论
        1.2.4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角色——从强制干预型到强化市场型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论文重要概念界定与区分
        1.4.1 政府与国家
        1.4.2 产业与产业结构
        1.4.3 产业政策与政府职能
    1.5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可能创新
        1.5.2 论文不足
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1 经济增长
        2.1.1 需要与人类行为
        2.1.2 劳动行为与经济增长的本质
        2.1.3 从经济增长思想史看经济增长的三种方式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2.1 从劳动行为的本质看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2.2 从经济增长看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形式
        2.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
    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2.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的提出
        2.3.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外延
        2.3.3 以公共品为基本属性和外部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3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与市场的权衡
    3.1 从市场过程理论看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作用
        3.1.1 市场过程理论简介
        3.1.2 市场主体决策自由的作用
        3.1.3 市场价格机制的特性
        3.1.4 市场竞争机制的本质
        3.1.5 市场供需机制的作用
        3.1.6 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
    3.2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原因
        3.2.1 外部性与市场供给失灵
        3.2.2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效
        3.2.3 规模递增与垄断组织结构
    3.3 国家理论中的政府职能演替
        3.3.1 制度契约论视角下的政府——合作之手
        3.3.2 古典经济学中的政府——扞卫之手
        3.3.3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掠夺之手
        3.3.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政府——阶级间暴力压迫的工具
        3.3.5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府——诺斯悖论
        3.3.6 小结
    3.4 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
        3.4.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塑造合格市场主体
        3.4.2 加强市场监管构建透明健全市场体系
        3.4.3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组织效率
        3.4.4 合理运用经济政策有效弥补公共品市场供给失灵
4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新比较经济学分析
    4.1 自由市场经济体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4.1.1 一般性制度构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4.1.2 支持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
        4.1.3 从美国信息产业崛起看政府的优选产业政策
    4.2 从“通产省奇迹”到“失去的十年”: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4.2.1 以通产省为核心的日本产业政策奇迹(1945-1973)
        4.2.2 九十年代“失去十年”的深层原因
        4.2.3 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4.3 从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矮化看政府的失败——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度时期
        4.3.1 过度时期的产业结构矮化
        4.3.2 结构主义时代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4.3.3 对拉美国家政府失败的反思
5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变迁历程
    5.1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1.1 总路线指引下的产业政策
        5.1.2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5.1.3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失衡
    5.2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2.1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5.2.2 转轨摩擦中的体制变革
        5.2.3 产业结构的恢复性调整
    5.3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5.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5.3.3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5.4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5.4.1 经济体制是决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
        5.4.2 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值得商榷
        5.4.3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是政府职能的着力点
6 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的实证计量分析
    6.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6.1.1 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标准
        6.1.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6.1.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相关性
    6.2 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化改革红利
        6.2.1 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构建
        6.2.2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数据测算
        6.2.3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模型
    6.3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财税政策效应
        6.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国际比较
        6.3.2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历史统计分析
        6.3.3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时间序列模型
7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相关政策建议
    7.1 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确保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决定性作用
        7.1.1 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7.1.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7.1.3 建立新型市场监管体制
    7.2 深化国企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产权体系和企业制度重塑合格市场主体
        7.2.1 以完善产权制度为保障,锻造市场决定的发展新逻辑
        7.2.2 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走出国有资本管理模式改革新道路
        7.2.3 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抓手,构建国有企业运营新形式
    7.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7.3.1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7.3.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育高效技术市场
        7.3.3 深化公共科技资源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基础制度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7.4 以财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依托,构建市场决定的大国经济下现代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7.4.1 健全中央与地方间财政体制,重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政府间责任与权力配置
        7.4.2 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制度,铸就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7.4.3 加强财税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建立统一完整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不良债权研究 ——兼论金融债险规避法与资产管理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化解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价值
        一、 债与不良债权的渊源、沿革
        二、 研究化解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主要目的与分析方法
        一、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二、 主要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 不良债权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第一节 债与不良债权的概念
        一、 债的概念
        二、 债权的功能
        三、 不良债权的概念
    第二节 不良债权的本质:债务责任的违背
        一、 债务与责任的关系
        二、 法律责任的实质
        三、 “债务应当清偿”
        四、 关于债权与所有权的实现。
    第三节 债权与不良债权的特征
        一、 债的性质与债权特征。
        二、 不良债权有着不良亚文化特征
        三、 用法哲学观点透析不良债权的特征
        四、 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诚信违背、即无信用特征
    第四节 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债效形态
        一、 从债的效力学说加以考究
        二、 从债的效果甄别
第三章 中外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概况与成因比较
    第一节 国外金融债险引发的金融危机
        一、 世界金融危机的历史及原因分析
        二、 美国不良金融债权的形成及后果
        三、 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形成及后果
        四、 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第二节 日本的不良债权是生成泡沫经济的主因
        一、 泡沫经济的成因
        二、 泡沫经济的含义
        三、 “泡沫”经济的破灭,不良债权加重得以暴露
        四、 日本巨额的不良债权引起一系列金融动荡
    第三节 中外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成因比较
        一、 中外不良债权的共性成因
        二、 各国银行不良债权症结
        三、 对外债务的管理
    第四节 我国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成因特点
        一、 基本成因
        二、 债的主体性因素
        三、 债的客体性因素
        四、 债权债务结构失调
        五、 资本金严重不足且不真实
        六、 债的信用效力体现不充分
        七、 债权实现公力救济的缺乏
        八、 其他法律风险因素
第四章 各国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克服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
    第一节 一些国家不良债权监管主体的确立
        一、 美国银行不良债权监控体系
        二、 日本不良债权监管体系
        三、 英格兰银行对金融债险的分类与监管
        四、 日本金融监督厅
        五、 日本改进央行监管
    第二节 债权保障的安全性
        一、 评级制度
        二、 对于不同类型银行债权的监管
        三、 抵押金制
        四、 运用国际会计方法
        五、 金融机构退出制度
    第三节 债权移转的流动性
        一、 债权的让与制度
        二、 债权的回收
        三、 特别融资制度
        四、 结算制度
    第四节 债权实现的效益性
        一、 债权主体及其关联交易中的分业与混业经营
        二、 金融管理开放版本比较
    第五节 重组与盘活不良债权相关法律制度
        一、 亚洲重组不良债权、防范金融危机对策
        二、 银行不良债权重组过程中的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
        三、 银行业不良债权重组的主体。
        四、 不良债权重组的对策。
        五、 日本重组模式
        六、 美国重组模式
        七、 西方国家解决不良债权比较
        八、 发展中国家解决不良债权的比较
        九、 各国防治不良债权专题比较
        十、 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第五章 通过制度创新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路与支撑理论
    第一节 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路
        一、 我国金融债险监管应借鉴巴塞尔核心原则进行金融避险立法
        二、 应坚持借鉴国际惯例和从国情出发的立法原则
        三、 央行处理不良债权的构想
        四、 我国防治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立法指导思想
        五、 要用法制手段处置不良债权
        六、 借鉴各国处理不良债权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规范法人金融行为,防范金融债险
        一、 法人金融行为
        二、 建立国有企业金融债务约束机制
    第三节 健全市场法制,推动债的良性移转
        一、 交易安全制度
        二、 交割制度
        三、 票据债权安全与提高结算效率
    第四节 债权偿付基本保障制度
        一、 确保公司资本真实
        二、 形成信贷保险机制
        三、 普通债权的一般担保
    第五节 债权的保护与追偿权利
        一、 有关债转股中的代偿请求权
        二、 先履行抗辩权及其行使
        三、 不安抗辩权
        四、 代位权及其行使
        五、 第三人清偿代位
        六、 债权人撤销权
    第六节 完善市场竞争、组合和退出制度
        一、 市场竞争机制、建立良好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 企业重组中债权债务
        三、 重整期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四、 破产中的债权保护
    第七节 解决不良债权的制度创新
        一、 债的履行原则
        二、 债权实现的宗旨
        三、 债权制度创新与强化债的效力
        四、 建立债权债务人财产告示制度
        五、 债的保全制度
        六、 化解不良债权存量风险的制度
第六章 我国解决不良债权、防范金融债险的难点与综合对策
    第一节 恶性债链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一、 企业债链的分析
        二、 恶性债链的防治对策
    第二节 金融集团的子公司及关联交易
        一、 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原则
        二、 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及与之关联交易
        三、 建立资本真实登记和关联交易规范制度,防止不良债权
    第三节 债的整合、封闭与追索
        一、 可分债权整合转让理论
        二、 抵押债权清偿的封闭性与安全性
        三、 对债务人财产管理
        四、 汇票的追索
        五、 拒绝证书
    第四节 结合金融债权特点,强化资质管理
        一、 总量管理
        二、 流动性管理
        三、 安全性管理
        四、 效益性管理
        五、 流动性与盈利性矛盾。
    第五节 强化惩罚制度、提高故意逃废债务人的法律成本
        一、 重点加大法人惩罚制度的约束力度
        二、 金融犯罪惩处制度的实施
    第六节 化解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风险的对策
    第七节 从我国实际出发,综合治理不良债权和规避金融债险的对策思考
        一、 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冲击的的若干应对方案
        二、 消除不良信贷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三、 规范法人金融行为,防范金融债险
第七章 不良债权特别处理制度——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
    第一节 我国实行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
        一、 我国出现大量不良债权的状况
        二、 治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制度的选择
        三、 实行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意义
    第二节 国外不良债权运营机构及其方式
        一、 美国处理储蓄贷款机构不良债权特设重组信托公司
        二、 托管
        三、 “过渡银行”制度
        四、 讨债公司
        五、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六、 资产管理公司
    第三节 关于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讨论
        一、 运行的难点问题
        二、 股抵债的负效应
    第四节 债转股的适应范围与要件
        一、 债转股的适用范围
        二、 债转股的一般法律要求
        三、 债转股的转换比例或价格
    第五节 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涉及的民法问题
        一、 建立和完善的资产管理公司法律
        二、 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自主权
        三、 债转股是当前国企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中的一种重要制度
        四、 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
        五、 做好对不良债权的认定工作,防止乘机逃废债务
        六、 区别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处置银行不良债权
        七、 盘活银行资产存量,通过股权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改革
        八、 商业银行的资金弥补问题
        九、 不良贷款的处置问题
        十、 加快制订我国的产权转让法律
        十一、 正确划分国家信用与企业信用之关系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的几个相关问题
        一、 不良债权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二、 资产证券化的规范运行
        三、 实行资产证券化的重点与难点
        四、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风险控制
        五、 化解券商不良债权的途径
    第七节 通过托管化解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
        一、 财产托管制度在罗马法上便已出现
        二、 托管财产所有权的适用范围
        三、 托管人
        四、 我国财产托管的功能定位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前人的成果: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章节安排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政府或有债务的分析框架
    2.1 公共部门赤字融资方式
        2.1.1 财政赤字的范围界定
        2.1.2 财政赤字的融资机制
        2.1.3 中国经济转型中赤字的融资方式
    2.2 公共债务的分类矩阵与政府的或有负债
        2.2.1 政府债务的划分
        2.2.2 政府或有债务的界定:本文的研究口径
    2.3 政府或有债务的层次与特征
        2.3.1 政府或有负债的层次
        2.3.2 政府或有负债的特征
    2.4 政府或有债务的形成机制
        2.4.1 或有债务形成的制度基础
        2.4.2 或有债务形成的“财政机会主义”动因
        2.4.3 或有债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5 政府担保:或有债务的重要承载形式
        2.5.1 担保的本质与内涵
        2.5.2 政府金融担保的作用范围
        2.5.3 显性担保与隐性担保
第三章 中国政府或有负债体系:中央层次考察
    3.1 中央政府的债务分类矩阵
    3.2 隐性担保:来自国有经济部门的或有负债
        3.2.1 中央财政对国有企业的隐性担保
        3.2.2 中央财政对国有银行体系的隐性担保
        3.2.3 中央财政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隐性担保
        3.2.4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与银行体系重构的财政成本
    3.3 转轨成本:政府的社会养老金隐性负债
        3.3.1 养老保险新体制与转轨中的“空帐”问题
        3.3.2 转轨成本、养老金隐性债务与政府的责任
        3.3.3 政府的养老保险隐性负债规模
    3.4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
    3.5 国家外债中产生的隐性和或有债务
第四章 中国政府或有负债体系:地方层次考察
    4.1 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
        4.1.1 地方政府的范围
        4.1.2 地方政府债务的涵义
    4.2 地方政府负债的经济学分析
        4.2.1 宪政经济学视角
        4.2.2 财政联邦理论解释
        4.2.3 公共财政理论的分析
    4.3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多角度透视
        4.3.1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矩阵
        4.3.2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实证分析
    4.4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成因
        4.4.1 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初始条件与路径依赖
        4.4.2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形成的体制因素
        4.4.3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形成的经济发展因素
        4.4.4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形成的债务管理因素
第五章 经济转型方式与政府或有负债
    5.1 激进转型国家的政府或有负债
        5.1.1 经济转型初期的财政风险
        5.1.2 财政调整与财政收敛的过程
        5.1.3 财政机会主义与政府或有负债
        5.1.4 转型国家经济重构中的或有负债与财政成本问题
    5.2 渐进转型次序与中国政府的或有负债
        5.2.1 渐进转型中的显性财政风险与政府或有负债
        5.2.2 渐进转型的次序安排与“时间赎买”策略
        5.2.3 “补偿替代”模型与或有债务的累积
第六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或有负债
    6.1 开放经济下政府的隐性外债
        6.1.1 显性外债与隐性外债
        6.1.2 隐性外债与亚洲金融危机
    6.2 隐性外债与金融危机:一个理论推导
        6.2.1 模型假设条件
        6.2.2 预算约束线
        6.2.3 ELI的最优投资决策和借款决策
        6.2.4 隐性外债导致的金融危机
    6.3 政府担保、道德风险与货币危机
        6.3.1 政府担保与货币危机
        6.3.2 道德风险与亚洲金融危机
        6.3.3 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
    6.4 对中国隐性外债的反思
        6.4.1 中国隐性外债的存在形式
        6.4.2 隐性外债的成因
        6.4.3 隐性外债的负面影响
        6.4.4 控制和消除隐性外债的对策
第七章 政府或有负债:从财政(公共)风险的视角分析
    7.1 风险、财政风险与政府的或有负债
        7.1.1 风险及其分类
        7.1.2 公共风险与财政
        7.1.3 财政风险与政府的或有负债
    7.2 中国政府或有负债的财政(公共)风险透析
        7.2.1 对政府综合债务风险的评估
        7.2.2 政府或有负债(隐性担保)引发的道德风险
        7.2.3 政府或有负债与渐进转型中的制度性公共风险
    7.3 防范或有债务风险的国际经验
        7.3.1 政府或有负债的估算与管理
        7.3.2 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风险的监控
        7.3.3 几点启示
第八章 财政创新与风险控制
    8.1 明晰政府行为的风险责任与职责范围
        8.1.1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风险责任约束机制
        8.1.2 以公共风险为导向调整公共支出的配置范围
    8.2 构建防范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制度路径
        8.2.1 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强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
        8.2.2 深化国企改革,建立风险与利益的对称机制
        8.2.3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处理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
        8.2.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步骤地支付转轨成本
        8.2.5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逐步消化亏损挂账
        8.2.6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分类化解债务风险
    8.3 建立化解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管理系统
        8.3.1 完善政府担保机制
        8.3.2 披露政府或有负债信息
        8.3.3 实施或有负债的预算管理
        8.3.4 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或有债务风险
        8.3.5 建立各级政府的或有负债风险储备金制度
    8.4 探索预警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技术监测方法
        8.4.1 对政府或有债务计量的困难性
        8.4.2 政府或有债务计量方法的探讨
        8.4.3 综合债务口径的财政风险预警和监控体系的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6)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及其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基于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理论思考
        1.1.2 基于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现实考察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
        1.3.1 风险
        1.3.2 政府债务
        1.3.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3.4 公共风险
        1.3.5 地方财政风险
    1.4 本文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2 财政风险相关理论与实践述评
    2.1 风险的基本理论
        2.1.1 风险与不确定性
        2.1.2 风险认知的哲学基础
        2.1.3 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2.2 政府债务的理论与实践
        2.2.1 国外早期的政府债务理论与实践
        2.2.2 国外近期的政府债务理论与实践
        2.2.3 我国近期的政府债务理论与实践
    2.3 财政风险的理论与实践
        2.3.1 国外财政风险的理论与实践
        2.3.2 国内财政风险的理论与实践
        2.3.3 财政风险的理论与实践简评
    2.4 小结
3 地方财政风险的内涵、分类及特征
    3.1 地方财政风险内涵的界定
    3.2 地方财政风险的分类
        3.2.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2.2 地方财政收支风险
        3.2.3 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风险
    3.3 地方财政风险的特征
    3.4 小结
4 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机理
    4.1 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机理分析
        4.1.1 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性
        4.1.2 地方政府举债的官僚体制分析
        4.1.3 地方政府举债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4.2 地方财政收支风险的机理分析
        4.2.1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有限性分析
        4.2.2 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张性分析
        4.2.3 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的综合分析
    4.3 地方财政承担公共风险的机理分析
        4.3.1 公共风险的经济学内涵
        4.3.2 公共风险的来源
        4.3.3 公共风险最优分担模型
        4.3.4 地方公共风险的财政传导机制
    4.4 小结
5 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因素分析
        5.1.1 转轨时期地方政府举债的历史沿革
        5.1.2 地方政府融资中存在的管理缺陷
        5.1.3 地方政府债务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5.2 地方财政因素分析
        5.2.1 地方财政收入因素分析
        5.2.2 地方财政支出因素分析
        5.2.3 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因素分析
        5.2.4 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分析
    5.3 经济运行中的公共风险因素分析
        5.3.1 自然性公共风险因素分析
        5.3.2 地方国企风险因素分析
        5.3.3 地方金融风险因素分析
        5.3.4 地方社会保障风险因素分析
    5.4 地方财政风险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研究
        5.4.1 实证调查设计
        5.4.2 调查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5.4.3 实证调查的主要结论
    5.5 小结
6 地方财政风险评估及其实证分析
    6.1 地方财政风险评估的总体框架
    6.2 地方财政风险的识别
    6.3 地方财政风险指标的构建
        6.3.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的构建
        6.3.2 地方财政收支风险指标的构建
        6.3.3 地方财政承担公共风险的指标构建
    6.4 地方财政风险评估方法的确立
    6.5 重庆市2003 年地方财政风险评估结果
    6.6 重庆市2003 年地方财政风险评估的实证分析
    6.7 小结
7 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
    7.1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
        7.1.1 建立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制度
        7.1.2 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及约束机制
        7.1.3 推进财政信息化提高财政透明度
    7.2 防范地方财政收支风险的建议
        7.2.1 完善地方财政收入体制
        7.2.2 创新地方财政支出体制
    7.3 防范地方财政承担的公共风险的建议
        7.3.1 理顺地方政府与市场的风险分担关系
        7.3.2 控制地方公共风险的财政化
    7.4 小结
8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地方财政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问卷
附录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导师课题情况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7)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1.2.3 “反贫困”的释义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7.5 经验与启示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8)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预期创新点
        (三)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PPP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PPP的制度概述
        一、PPP的概念范畴
        二、PPP模式的类型化
        三、PPP的法律特征
        (一)以合同为基础的合营关系
        (二)以平等为基础的合作模式
        (三)以项目融资为基础的融资模式
    第二节 PPP的制度价值
        一、有助于降低地方债务压力
        二、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三、有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节 PPP的法律规制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
        二、平等协商原则
        三、效率原则
        四、公平原则
第二章 PPP准入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PPP项目的准入规则
        一、PPP项目的识别标准
        (一)以公益导向的项目识别标准
        (二)以防范风险为目标的识别标准
        二、PPP项目的适用领域及识别规则
        (一)PPP项目的适用领域
        (二)PPP项目的识别规则
    第二节 PPP项目公司的准入规则
        一、PPP项目公司的设立规则
        二、PPP项目公司的资本规则
        (一)项目公司项目资本金与项目公司注册资本的关系
        (二)项目公司资本金的财务处理
    第三节 PPP政府方主体的准入规则
        一、PPP实施机构的准入规则
        (一)政府实施机构的主体范畴
        (二)政府实施机构的职责
        二、PPP政府出资代表的准入规则
        (一)政府方出资代表的源起
        (二)政府出资代表身份及资金来源的厘定
        (三)国企参与PPP项目的规制规则
第三章 PPP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边界
    第一节 政府方权利及义务的边界
        一、政府方的权利类别
        (一)政府方的监管权能
        (二)政府方的股东权利
        二、政府方的义务范畴
    第二节 PPP项目公司的权利与义务范畴
        一、PPP项目公司的权利范畴
        (一)PPP项目公司的法定权利
        (二)PPP项目公司的合同权利
        二、PPP项目公司的义务范畴
    第三节 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职责
        一、中介机构的监督规则
        二、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PPP监管的理念与规则
    第一节 PPP监管理论概述
        一、PPP监管的基本概念
        二、PPP监管的制度价值
        (一)PPP监管的必要性
        (二)PPP监管的价值
        三、PPP监管的主体
        四、PPP政府监管的权力范畴
        (一)政府监管权的来源
        (二)PPP模式下政府监管范畴的法律检讨
        (三)政府对项目及社会资本等参与主体的监管范畴
        (四)政府方监管权利的配置
    第二节 PPP监管的基本理念
        一、衡平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监管理念
        二、最大限度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监管理念
        三、坚持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监管理念
        四、强化双方的履约责任的监管理念
    第三节 PPP监管的规则构建
        一、“一总多分”的监管框架
        二、嵌入项目公司监管的路径
        (一)政府参股项目公司的监管规则
        (二)政府不参股项目公司的监管规则
        (三)项目公司类别股的制度构建
第五章 PPP归责体系的法律证成
    第一节 PPP中政府的归责体系
        一、PPP中政府的责任类型
        (一)PPP中政府的民事责任
        (二)PPP中政府的行政法律责任
        二、PPP中政府的归责原则
        (一)政府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二)政府的行政法律责任归责原则
        三、PPP中政府的责任承担形式
        (一)政府违约的法律后果
        (二)因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三)政府方侵权的法律后果
        (四)政府方行政法律责任的后果
    第二节 PPP中介机构的归责体系
        一、PPP中介机构的范围界定
        二、PPP中介机构的归责原则
        (一)中介机构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中介机构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PPP中介机构承担责任的类别
        (一)中介机构的民事责任
        (二)中介机构的行政责任
        (三)信用体系
    第三节 PPP项目公司的归责体系
        一、PPP项目公司的责任类型
        (一)项目公司法律责任的产生
        (二)项目公司合同责任的具体类型
        (三)项目公司侵权责任的具体类型
        二、PPP项目公司的归责原则
        (一)项目公司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项目公司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PPP项目公司的法律责任承担
        (一)项目公司合同责任的承担方式
        (二)项目公司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三)项目公司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
第六章 PPP融资的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PPP项目的融资路径选择
        一、PPP项目债权融资的制度困境
        (一)债权担保的困境
        (二)PPP项目对融资本身性质的局限
        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制度迷思
        (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概述
        (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适格性
        (三)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破产隔离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PPP项目融资担保制度架构
        一、PPP项目的融资担保路径选择
        (一)社会资本方担保规则
        (二)第三方担保规则
        二、PPP项目再担保制度的现实选择与规则苑囿
        (一)再担保制度的含义及在我国的发展
        (二)PPP项目再担保的可行之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三、 文章架构及主要内容
    四、 本文主要学术观点与结论
第一章 商业银行创新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概述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
        (一)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在信用经济中的运用
        (二) 创新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三) 创新与商业银行的理论分析
        (四) 商业银行的职能演变及其界定
        (五) 商业银行创新涵义的剖析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激发与管理
        (一) 商业银行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的变革
        (二) 商业银行创新流的管理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周期与创新周期的管理
        三、 商业银行创新形式与方法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形式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方法
        四、 商业银行创新形成过程的管理
        (一) 创意或构思的产生
        (二) 创意或构思的筛选
        (三) 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四) 创新项目的测试与修正
        (五) 总结与推广
    第二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
        (一) 影响面广、作用力大
        (二) 易模仿性
        (三) 无形性
        (四) 多样性
        (五) 高风险性
        (六) 持续性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二)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四)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五) 商业银行技术创新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动因
        一、 社会经济环境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决定因素
        二、 科技进步是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推动力
        三、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
        四、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外在压力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作用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积极作用
        (一) 商业银行创新提高了经济社会的效益和效率
        (二) 商业银行创新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负面影响
        (一) 商业银行创新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到很大影响
        (二) 商业银行创新带来新风险
        (三) 商业银行创新引起社会资源浪费和社会经济秩序不稳定
        三、 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认识与判断
    第五节 小结
        一、 商业银行创新是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性贡献
        二、 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 创新是商业银行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概述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定义与特征
        (一) 产品的无形性
        (二) 质量的差异性
        (三) 产品的同质性
        (四) 价值的可变性
        (五) 无存货性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分类
        (一) 按业务范围分类
        (二) 按创新的内容分类
        (三) 按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形式分类
        (四) 按期限长短分类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市场的规范
        一、 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意义
        二、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发展的现状
        三、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问题的分析
        (一) 金融市场人为分割
        (二) 金融市场与社会投融资者的分离
        (三) 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的功能作用不够完善
        (四) 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单一,缺乏市场传导机制
        (五) 信息系统相对滞后,市场透明度差,交易率低
        四、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规范
        (一) 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市场,并将其有机结合
        (二) 塑造和培育多样化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活跃市场交易
        (三) 丰富金融商品,满足市场需求
        (四) 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
        (五) 吸收西方创新成果,规范社会主义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六) 提高金融交易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第三节 负债业务创新及其借鉴
        一、 客户存款业务(被动型负债)创新
        (一) 客户存款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二)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
        二、 借入负债业务(主动型负债)创新
        (一) 借入负债创新的主要形式
        (二) 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借入负债业务创新的意义
    第四节 贷款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一、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一) 多种选择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二)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三) 我国商业银行多种选择贷款的创新
        二、 票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一) 票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二) 创新票据贷款新业务的意义与作用
        (三)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贷款的创新
        三、 贷款销售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一) 贷款销售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二)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销售的创新实践
        四、 风险投资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一) 风险投资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二)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的创新实践
        五、 项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一) 项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二) 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贷款的借鉴与创新
        六、 国际合作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一) 国际合作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二) 我国国际合作贷款的创新实践
    第五节 投资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一、 投资业务创新的概念
        二、 债券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一) 垃圾债券
        (二) 离岸债券和欧洲债券
        (三) 浮动利率债券
        三、 中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 直接参与债券发行承销、包销和分销等活动
        (二) 代理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交易
        (三) 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扩大业务范周
        (四) 债券回购是商业银行最佳的证券投资形式
        (五) 不断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债券新品种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又一重要形式
        一、 资产证券化概述
        二、 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要形式
        (一)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二) 汽车贷款证券化
        (三) 信用卡贷款证券化
        (四) 应收帐款证券化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分析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二) 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因素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设想
    第七节 个人金融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里程碑
        一、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
        (一) 个人消费贷款
        (二) 个人理财业务
        二、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状况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金融业务的机遇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一)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二) 强化个人金融业务市场调查与发展规划
        (三) 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个人金融商品
        (四) 丰富个人金融业务的营销方式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般概述
        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征
        (一) 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
        (二) 由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资金向商业银行垫付资金转变
        (三) 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
        (四)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实现了对传统中间业务的突破
        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
        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一)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
        (二) 按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的身份分类
        (三) 按中间业务是否与银行信用直接有关分类
        (四) 按中间业务的风险性分类
        (五) 按中间业务的审批与备案的形式分类
        (六) 按中间业务功能和形式分类
    第二节 不断丰富传统中间业务的内涵是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
        一、 代理业务创新与实践
        (一) 代理收付款业务
        (二) 代保管业务
        (三) 代理保险业务
        (四) 代理清欠、代理监督和代购代销业务
        (五) 代理证券业务
        二、 信托和租赁业务创新与实践
        (一) 信托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二) 租赁业务创新的种类与实践
        三、 结算业务自动化和电子化创新
        (一) 支付系统的创新
        (二) 清算系统的创新
        四、 担保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一) 备用信用证
        (二) 保证付款
        (三) 监督付款
        (四) 履约担保
        (五) 投标担保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主战场
        一、 商业银行创新投资银行业务的概述
        二、 证券承销业务创新与实践
        三、 证券交易业务创新与实践
        (一) 证券经纪业务
        (二) 证券自营业务
        四、 其它收费业务创新与实践
        (一) 信息咨询业务
        (二) 财务顾问业务
        (三) 资产管理业务
    第四节 金融衍生产品是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新领域
        一、 金融衍生产品的概述
        二、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及风险防范
        (一)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积极作用
        (二)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
        三、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实践
        (一) 传统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二) 现代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研究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 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紧密结合的原则
        (二) 渐进式发展的原则
        (三) 创新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四) 讲效益的原则
        (五) 以优质服务取胜的原则
        三、 创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良好运行环境
        (一) 培育和创造中间业务的市场需求
        (二) 加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定位的研究
        (三) 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电子化含量
        (四) 构建中间业务考核指标体系
        (五) 建立健全中间业务法规制度
        四、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 创新与发展我国传统中间业务的设想
        (二) 开拓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构思
        (三)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现实选择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演变
        一、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回顾
        (一) 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
        (二)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三)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四) 20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轨迹
        (一) 中国古代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 中国近代银行的组织创新
        (三)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
        三、 商业银行的类型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比较
        一、 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一) 英格兰银行的创立是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二) 贴现银行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一大特色
        (三) 承兑行是世界商人银行的鼻祖
        (四) 总分行管理模式是世界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样板
        (五) 专业化管理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点
        (六)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国际化发端于英国
        二、 美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一)“双轨制”和“单一银行制”体现了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特征
        (二) 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三) 银行持股公司是其最富特色的组织创新
        (四) 组织机构多样化是其组织创新的特点
        (五) 组织创新国际化在美国得到高度的发展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一) 综合化是其组织创新最大的特色
        (二) 高度集中的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密度高且国有化程度高
        (四) 国际化是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重要特征
        四、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一)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发展过程
        (二)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征
        五、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总体特征
        (一) 并购促进了商业银行大型化
        (二) 组织结构综合化
        (三) 竞争形成银行非中介化的趋势
        (四) 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五) 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虚拟化
    第三节 从分业经营到合业经营是历史的必然
        一、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 投资银行的定义
        (二) 当代投资银行的功能作用和特征
        (三) 西方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四) 中国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二、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比较
        (一) 不同的社会地位与影响
        (二) 不同的职能作用
        (三) 不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方式
        (四) 不同的资金和利润来源
        (五) 不同的竞争力
        三、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 分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二) 合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三)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四)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探究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选择
        一、 运用并购等创新手段构造中国的航空母舰
        (一)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意义
        (二)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原则
        (三)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二、 以组织结构多元化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多元化的必要性
        (二) 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为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三) 大力创新与发展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三、 积极推进组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二)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途径思考
        (三)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捷径--分拆改制上市
        (四) 国有商业银行分析上市应注意的问题
        四、 丰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创新
        (一) 按照扁平化和集约化的要求改造内部组织架构
        (二) 强化商业银行组织的活力
        五、 加快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步伐
        (一) 中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与发展的概况
        (二) 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策略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实践
        一、 资产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一) 商业贷款管理
        (二) 可转换性管理
        (三) 预期收入理论
        二、 负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一) 传统负债管理
        (二) 当代负债管理
        三、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一)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涵义
        (二)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原则
        四、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五、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实践与借鉴
        一、 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二、 商业银行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三、 商业银行营销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二) 商业银行营销因素组合
        (三)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四) 实现商业银行营销目标的基本策略
        四、 两方商业银行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 崇尚战略眼光
        (二) 强调准确定位
        (三) 注重形象塑造
        (四) 强化情感管理
        (五) 追逐金融人才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商业银行文化
        一、 商业银行文化定义与意义
        二、 商业银行文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商业银行文化的核心
        四、 构建商业银行文化的关键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五、 职业道德是商业银行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历史追溯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的实践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一) 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创新
        (二) 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创新的力度
        (三) 塑造我国商业银行的优秀文化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一般分析
        一、 商业银行监管的概念
        二、 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比较
        (一) 一元化监管模式
        (二) 多元化监管模式
        (三) 跨国化监管模式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初始时期
        (二)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成熟期
        (三)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实践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初始阶段(1978-1984)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长阶段(1984-1995)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熟阶段(1995-)
        三、 商业银行创新与金融管制创新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商业银行监管体制
        (一) 明确银行监管体系的法律地位,强化监管的法制建设
        (二) 健全商业银行的互律监管系统,促进同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 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
        二、 构造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一) 重构内控组织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二)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三) 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激励制度
        (四) 提高内控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五) 注意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相互衔接
        三、 充分发挥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一)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信评估制度
        (二) 加快配套改革,为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创造条件
        四、 加强国际间商业银行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一) 采取综合性和国际性的监管策略
        (二) 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协调与合作
        五、 提高商业银行监管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当代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自由化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国际化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电子化
        四、 商业银行创新的综合化
        五、 商业银行创新的多样化
        六、 商业银行创新的持续化
        七、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强化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一)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二) 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三) 现代企业制度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四) 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五) 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六) 国际化程度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分析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 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造就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力量
        (三) 市场机制的确立产生了强大的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动力
        (四) 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扩大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应以提高效率为基本目标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路径和要求
        (一) 商业银行创新应适应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的特色
        (二) 以渐进式创新为基础,积极追求突变式创新
        (三) 以需求适应型创新为基点,增强商业银行创新供给能力
        (四) 以智能化改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
        (五) 坚持放松管制和完善监管同时并举的方针
        (六) 抓住加入WTO机遇,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创新步伐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 ——企业所得权安排与政府权力分配下的博弈与游戏(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不良资产概述
    第一节 不良资产概述
        一、 不良资产的概念
        二、 不良资产的范围
        三、 不良资产的影响
        (一) 不良资产对于银行经营的影响
        (二) 不良资产与信贷紧缩
        (三) 不良资产对银行体系的影响
    第二节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一、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数额
        二、 不良资产的分布情况
        (一) 不良资产的银行分布
        (二) 不良资产的地区分布
        (三) 不良资产的行业分布
        (四) 不良资产的企业分布
        (五) 不良资产的贷款种类分布
    第三节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一、 第一阶段:1983年以前
        二、 第二阶段:1984年到1990年
        三、 第三阶段:1991年到1998年
        四、 不良资产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国有企业亏损与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亏损的制度背景:融资体制的变化
        一、 社会资金配置格局变化
        二、 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的变化
        小结: 国有企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本与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亏损与分析
        一、 国有企业的亏损局面
        二、 对国有企业亏损分析
        三、 国有企业的亏损、规模扩张与资金成本
        小结: 预算软约束、资金成本与国有企业的行为特征
    第三节 预算软约束在信贷领域的转移
        一、 政府干预
        (一) 政策性贷款与信贷政策干预
        1 、 政策性贷款的形式
        2 、 隐性信贷政策干预
        3 、 信贷政策干预与政策性贷款的后果与影响
        (二) 特定国有企业与特定项目信贷的干预
        1 、 政府对国有银行特定国有企业贷款与特定项目贷款的干预
        案例: 广州乙烯工程
        2 、 政府干预银行信贷的后果与影响
        3 、 政府干预银行信贷的特点
        4 、 地方政府干预银行信贷的原因分析
        二、 预算软约束的倒逼机制
        (一) 国有企业贷款的“质押”效应
        (二) 国有企业对政府和国有银行的预算倒逼机制
        案例: 三角债与信贷倒逼机制
        1 、 三角债形成的原因
        2 、 三角债的清理
        3 、 三角债清理的特点:银行注资与信贷创造
        三、 互为因果的银企关系:预算软约束与债务软约束
        小结: 预算软约束、政府分权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亏损与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
    本章小结: 国有企业亏损与银行不良资产
第三章 企业信用与债务软约束:银企关系的困境
    第一节 合约失灵
        一、 不良资产的产生:合约失灵
        (一) 合约失灵的危害
        (二) 合约失灵的表现
        1 、 合约的不完全性被放大,信贷合同履约率低
        2 、 合约失灵无法救济,银行债权难以获得保护
        二、 合约失灵、企业信用与债务软约束
        三、 合约失灵的通行解释
    第二节 企业信用状况
        一、 企业信用状况与银行不良资产
        二、 企业信用的主要问题
        (一) 赖帐
        (二) 逃废债
        1 、 假破产,真逃债
        2 、 通过分立,悬空银行债务
        3 、 兼并重组,移花接木
        4 、 股份制改造,不承认旧债
        5 、 承包经营,架空银行债务
        6 、 实行租赁、悬空债务
        7 、 其他形式,包括低估资产,故意关停等
        三、 企业逃废债的动机与原因
        (一) 私有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动机与原因
        (二) 国有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动机与原因
    第三节 债务软约束
        一、 预算软约束、银行态度与政府干预
        二、 法律制度与司法
        (一) 银行与企业关系
        (二) 担保法
        案例: 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
        (三) 破产法
        案例: 郑百文重组案
        (四) 法律成本
        1 、 担保设立与实现中的成本
        2 、 民事诉讼收费制度
        (五) 司法保护不力
        小结: 建立债权人主导的银企关系
    本章小结: 企业信用、债务软约束与法律救济不足
第四章 经济周期波动与不良资产的形成
    第一节 信贷规模控制政策的突破
        一、 中国信贷规模控制政策的由来与发展
        (一) 信贷规模控制的作用
        (二) 信贷规模控制的由来与发展
        1 、 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制度
        2 、 从信贷规模控制向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过渡
        3 、 信贷规模控制的放开
        二、 信贷规模控制受到的挑战与突破
        (一) 商业银行对信贷规模的突破
        1 、 商业银行内部的驱动
        2 、 地方政府的干预
        3 、 中央银行的“支持”
        (二) 国有银行突破信贷规模控制的渠道
        1 、 将银行资金拆借给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
        2 、 自办经济实体
        3 、 帐外经营
        (三) 信贷规模突破、通货膨胀与不良资产的形成
        1 、 改革初期
        2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3 、 1992-1995年的经济过热
        4 、 不良资产的形成
        小结: 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与信贷规模控制
    第二节 信托公司:不良资产的黑洞
        一、 中国信托业的发展与整顿
        (一) 信托投资公司的恢复与第一次整顿
        (二) 信托投资公司的第二次整顿
        (三) 信托投资公司的第三次整顿
        (四) 信托投资公司的第四次整顿
        (五) 信托投资公司的第五次整顿
        二、 信托投资机构的功能与投资增长
        (一) 信托投资机构的设立与种类
        (二) 信托投资机构的融资功能
        1 、 地方信托投资机构的融资功能
        2 、 政府融资权力划分与地方信托投资公司的融资功能
        3 、 银行系统信托投资机构的功能
        4 、 信托公司:开办者与内部人的寻租场
        (三) 信托投资机构运行、信贷规模突破与投资增长
        案例: 信托投资公司高息揽存、违规放贷
        案例: 银行通过信托投资公司突破信贷规模控制
        三、 信托投资机构的运行与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
        (一) 信托投资机构运行的结果:大量坏帐产生
        案例: 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
        (二) 信托投资机构坏帐向银行的转移
        1 、 银行系统信托投资公司撤销后债权债务由开办银行承接
        2 、 其他信托投资公司被撤销和关闭后,其债权债务由银行承接
        3 、 银行资金通过拆借渠道进入信托投资公司,最后因信托投资公司不能偿还债务而形成坏帐
        小结: 信托投资公司的发展、资金管制、地方政府利益和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
    本章小结: 信贷规模突破与政府治理措施的效果
        1 、 治理措施的总结
        2 、 治理措施的效果
        3 、 治理措施失效的制度根源
第五章 银行治理问题
    第一节 概述:银行治理中的问题
        一、 银行经营的非市场化
        二、 多层分支机构:代理链过长
        三、 激励不足与激励扭曲
        四、 内控失效:败德与不良资产的产生
        (一) 国有银行的内控失效
        (二) 国有银行内控失效的案例
        案例一: 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贷款诈骗案
        1 、 案发及初审
        2 、 欺诈过程
        3 、 共同的欺诈行为
        案例二: 中国银行开平巨额资金盗用案
        1 、 案发
        2 、 案件始末
        3 、 案件处理
        (三) 案例分析:纽约案件与开平案件所展示的银行治理问题
        1 、 没有有效的稽核与合规系统
        2 、 没有能够准确反映业务情况的信息科技系统
        3 、 分支机构的权力过大,上级银行对其没有有效的约束与控制
        五、 约束机制的无奈选择:党管干部
        六、 隐性政府担保与道德风险:诱发银行管理层的冒险行为
        小结: 多层代理架构、治理模式与路径依赖下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
    第二节 银行治理的外部问题
        一、 国有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
        (一) 恶性竞争的表现与危害
        1 、 存款竞争
        2 、 信贷业务、中间业务的竞争
        3 、 机构网点和人员等方面的竞争
        (二) 恶性竞争的原因分析
        二、 政府干预与公共管制
        三、 地方政府与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
        小结: 恶性竞争、政府干预和公共管制的企业所有权基础
    本章小结: 企业所有权、公共管制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第六章 对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分析:一个初步的结论
    一、 企业所有权安排
    二、 政府权力划分
    本章小结: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政府权力分配下各方利益群体的博弈与游戏
第七章 我国政府对不良资产采取的处置措施
    第一节 成立政策性银行
    第二节 对国有银行进行注资
    第三节 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并处理不良资产
        一、 资产管理公司的组建
        二、 不良资产的剥离
        (一) 不良资产剥离的数量
        (二) 不良资产的剥离范围和收购价格
        1 、 不良资产剥离的范围
        2 、 不良资产的收购价格
        三、 资产管理公司的融资结构与现金流负担
        四、 不良资产的处置与回收
        五、 不良资产剥离与处置中的问题
    第四节 实施债转股
        一、 债转股概述
        二、 债权转股权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一) 债转股政策的提出与目的
        (二) 债转股政策的实施程序与条件
        (三) 债权转股权的实施概况
        三、 债转股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一) 注册阶段:转股公司注册进展缓慢
        1 、 企业资产状况不佳,不符合债转股的条件
        2 、 人为设置障碍、阻碍资产管理公司的进入
        3 、 审批效率低下,地方政府利益冲突
        4 、 资产管理公司与转股企业之间的利益争夺相持不下
        (二) 持股阶段:资产管理公司与转股企业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
        四、 债转股困境的分析
        (一) 多重目标设计的缺陷
        (二) 预算软约束的延续与合法化
        (三) 企业内部人控制、中央与地方利益争夺以及与各利益群体的博弈
    第五节 不良资产核销与呆帐准备金制度的调整
        一、 国有银行呆坏帐的核销
        二、 呆帐准备金制度概述
        三、 我国呆帐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1 、 第一阶段:呆帐准备金制度的初步确立
        2 、 第二阶段:呆帐准备金制度的调整
        3 、 第三阶段:呆帐准备金制度与国际接轨
        四、 呆帐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1 、 呆帐准备金的提取比例偏低
        2 、 呆帐准备金提取方式单一
        3 、 呆帐准备金提取范围过窄
        4 、 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呆帐准备金的计提与核销缺乏自主使用权
        五、 呆帐准备金计提实例:商业银行的行为模式
        案例: 新桥投资收购深发展的分歧
        六、 呆帐准备金管理制度的缺陷
    本章小结: 财务手段为主的治理措施
第八章 对治理效果以及改革建议的评论
    第一节 对治理效果的评论
    第二节 对改革建议的评论
        一、 不良资产:行政化化解方案
        二、 银行改革:化大为小
        三、 国有银行的功能性重组
        四、 改革国有银行的激励、建立新的商业银行
    本章小结: 改革措施必须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制度根源入手
结论: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政府权力分配下的博弈与游戏
参考书目
后记

四、国有银行亏损主要由主观原因所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证券监管权配置、运行及监督问题研究[D]. 鲍颖焱.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2]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D]. 张艳. 四川大学, 2003(02)
  • [3]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D]. 李子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0)
  • [4]不良债权研究 ——兼论金融债险规避法与资产管理公司[D]. 吴蓬生. 中国政法大学, 2000(01)
  • [5]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D]. 张海星.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6)
  • [6]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 刘谊. 重庆大学, 2005(01)
  • [7]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8]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法律机制研究[D]. 肖华杰. 吉林大学, 2020(01)
  • [9]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 吕耀明. 厦门大学, 2002(02)
  • [10]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 ——企业所得权安排与政府权力分配下的博弈与游戏[D]. 杨玉熹. 中国政法大学, 2003(01)

标签:;  ;  ;  ;  ;  

国有银行亏损主要是主观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