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狭义相对论浅介(上)(论文文献综述)
钱振华[1](1978)在《狭义相对论浅介(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05年9月,德国《物理年鉴》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运动媒质的电动力学"的重要论文,论文的作者是刚刚年满26岁的阿尔培脱·爱因斯坦,正是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第一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狭义相对论(简称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关于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相互联系的理论.简单地说,它是关于两个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之间时空变换的理论.它是十九世纪末生
曹琳琳[2](2017)在《资本空间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般意义上,空间指物理层面的空间。然而,空间不仅承担着实用功能,还表达了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蕴(比如故宫和天安门),空间结构反映了权力结构。因此,社会空间指蕴含着社会关系的空间,而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权力结构。资本,并不仅仅指资金、资源等物质生产要素,它应当包括两类: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和作为社会关系的资本。而社会关系资本正是以生产要素资本为“空间载体”,在实现资本增殖的同时,实现异化关系的空间再生产,资本的权力关系正是在空间生产的过程中被再生产出来了。因而,一方面,社会理论、科学哲学从强调时间的宏大历史叙事转变为强调空间的后现代空间叙事,社会理论开始出现了 “空间转向”。另一方面,“资本逻辑”的空间延伸带来了乡村城镇化、全球都市化进程加快、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加大的趋势。为了回应“空间转向”的理论命题和资本空间生产的时代主题,本文根据权力关系的空间生产方式,原创性的提出了资本空间的概念,并揭示了空间变迁中的伦理更替以及不正义现象。首先,本文从理论角度对空间、资本和空间资本的概念及其伦理内涵进行阐述。一方面,梳理了传统空间观及其转向,提出了社会空间的概念。通过合理分析空间、地方和领域的关系,区分了广义的社会空间(蕴含着社会关系的空间,包括地方与领域)和狭义的社会空间(权力关系空间,即领域)。其次,论述了资本是无限增殖的价值,蕴含着异化关系和权力关系,并且资本运动及其积累过程内含着空间性。因此,资本空间隶属于狭义的社会空间,是一种以无限增殖为目的的权力关系空间(领域),其后,介绍了资本空间的研究路径、生产过程、空间特性。最后,论述了资本空间生产造成的不平衡发展。由此,在新型综合语境的基础上,建构起资本空间的基本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资本空间的概念逻辑上预设了资本空间的正义命题和空间权利理论。因此,本文首先指出资本空间并非道德无涉的,揭示了资本空间“价值中立”的假象。资本空间不仅剥夺了人的批判理性还造成了一系列伦理悖论。其后,考察了资本空间形态变迁过程中的德性与人性,并针对日常生活空间中的不正义与空间生产的不正义,论述了资本空间的正义问题。而空间正义的本质就在于空间权力的合理分配以及空间权利的恰当诉求。由于空间剥夺与空间分隔引发了城市空间正义问题,因而空间权利解放的关键在于空间解放,即通过打破空间隔离以保证空间资源享有的开放性。接着,本文源引了马克思、恩格斯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理论,从不同的语境及不同的视角对资本空间进行多方位的理论分析。马克思认为,土地和劳动力是产生所有财富的源泉,资本只有占有并驾驭二者才能真正驾驭财富。因此,本章论述了资本占有土地这一资本积累的空间化路径和资本占有劳动这一劳动的空间化路径。接着,探讨了资本空间发展中以人的空间僵化、碎片化和资本化为现象的人的空间异化及其原因。最后,依次梳理了福柯的空间权力理论、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卡斯特的集体消费理论和流动空间理论、哈维的资本积累和“时空压缩”理论等与资本空间相关的空间思想。承接上述理论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从经验的角度出发,考察了社会实践过程中资本空间的扩张形式及其伦理批判。首先,结合相关空间理论思想与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模型,对资本空间扩张的三种形式(变动的“核心—边缘”区域空间、层级体系演化的城市空间、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的国际空间)进行解读,揭示了空间变迁背后的资本逻辑和社会关系更替过程。其次,通过考察资本增殖与权力逻辑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城市通过空间规划对人的交往进行宰制的事实。最后,从乡村空间、城市空间以及全球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对空间正义问题进行探讨。文章最后对当代资本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及其伦理探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考察“第三空间”的两种形式(后殖民空间与女性主义空间),揭示了人们对于不正义的全球化与社会地位层级化的抗争。然而,资本空间同时也在不断侵蚀赛博空间与宇宙空间。因此,局部间性空间的融合无法弥补日渐分异的社会,阶层差异不断加大。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尝试以“弹性空间”这一概念作为资本空间之“应然”。弹性空间源自于弹性城市范畴,本文将弹性空间的含义拓展到伦理学范畴,将其概括为介于人性空间与资本空间之间的柔质空间。最后,对资本空间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理论展望。一方面,应当重新确立空间经济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城市公共空间与城乡规划过程中应当引入伦理关怀、制度调控两个维度,对公共空间中的特权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保证人与空间的有机融合。
钱振华[3](1979)在《狭义相对论浅介(下)》文中研究指明 3.相对论时空观——洛仑兹变换的物理意义我们从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假设出发,导出了洛仑兹变换式。现在对洛仑兹变换的几个主要结论作如下讨论。(1)同时的相对性应用洛仑兹变换讨论问题,应该注意每一特定的物理事件,
濮正文,胡荫远[4](1980)在《水星运动轨道问题浅介》文中认为现行中学物理课本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中曾简略地讲到水星运动轨道问题,为便于教学,本文对这个问题作一些
龙宏[5](2012)在《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环境的空间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居环境空间艺术是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基本内容。然而,在国家近30年快速城镇化进程下,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神形分离、审美低俗、价值错位等诸多矛盾。事实证明,人居环境空间艺术已经成为国家城镇化进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之一。论文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与美术学等学科交叉知识,采用哲学逻辑推演、历史文献考证、雕塑艺术实验等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以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审美演进与文化脉络为参照,尝试从审美视角提出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思维逻辑、形成机制、建构方法。事实证明,人的审美能力是自然选择和能动积累的结果,是先天的物质载体、先验的内在结构和后天的生命体验的综合。针对以往哲学上的经验、先验之争,论文提出了“先验即经验,是经验的内置、物化和观念化”的等价性观点以及物质与精神统一于能量及其运行法则的基本认识,在心物、内外、形而上及形而下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关联。通过“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本体关照和层次梳理,论文在传统“真-善-美”认识的基础上,推演出“真-善-悟”三位一体的存在方式(广义审美),并进一步外延出相应的意-象-形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空间艺术思维与建构思路。进而构建了人居环境空间艺术审美的基本规律和逻辑方法。其次,通过对美与审美的相互渗透和互动演变的分析,揭示并回答了三位一体的本体如何存在,且在“如何存在”的过程中逐步稳定为人类符号行为及其空间艺术符号的形成机制。为此,论文重点讨论了知觉思维的“象”,认为“象”的能动建构、调适乃至解构、重构是以形写意、寓意于形、形神兼备的空间艺术体验与创造的关键。并进一步指出,“象”的“式—势”关联及其“数、图、色”的和谐统一是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经验事实与逻辑概念之间进一步地契合的内在机理。从而构建了人居环境空间艺术“形”与“意”的耦合机制:最后,论文结合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相关实践,提出了人居环境空间艺术三种类型6种组合的建构逻辑,分别是“观物取象、以形写意;直觉潜行、意象交织;抽象秩序、公理推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立意——成象——构形”的山地城市雕塑建构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作为一门实用的大地艺术,不仅是聚居行为的表面现象;更重要的还在于透过其外在物质形式所理解或领略到更为本质的精神领域,从而实现诗意的栖居。作者为此做了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提出了一些学术思考。这些学术结论,既是长期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理论分析和总结,也是面对当代人居环境空间艺术发展矛盾的积极探索,目的是为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发展和国家城镇化进程提供有意义的思考。
黄玉顺[6](2000)在《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对1923年“科玄论战”从纯哲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专著。 论文基于这场论战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以纯哲学的形式展开的论战”、“中国现代哲学的真正逻辑起点”的提法,认为论战的实质乃是哲学与科学的冲突,认知与意向、知识与价值、理智主义与意志主义、工具理性与目的理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交锋;论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把解决人生问题置于从哲学上根本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论战提出的问题既是具有人类思维史意义的、又是当代世界性的、真正的哲学前沿问题。 论文提出:这场争论何以至今似乎仍然遥遥没有止期?一个基本原因在于论战双方的提问方式本身就成向题。这种提问方式就是:科学与人文、知识与价值、理智与意志、认知与意向,谁是第一位的、谁是第二位的?谁是“本”、谁是“末’?谁主要、谁次要?如此等等。这类似于所谓“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类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本身就是理智分析、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产物,亦即恩格斯语义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论文这样提出问题:科学与人文、认知与意向,它们原本就是对立的吗?如其不然,它们原本是怎么样的呢?这种对立又是如何发生的?它们应该怎样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统一起来? 论文认为,科学与人文、认知与意向的二元对立,乃是理智分析的结果;表现在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进程上,它恰恰是近代西方思维方式的特征。心灵意识“未发”的“良能”乃是浑然一体的;“已发”的状态分化为认知与意向、知识与价值的对立;真正的哲学必须超认知与意向的二元对立,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寻求两者的统一或同一。 论文认为,这种统一或同一的真正可靠的基础是“人的存在”或实践、以及作为实践的内在精神投射的浑然一体的心灵存在。认知和意向的对立,知识和价值的紧张,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得到解决。这是因为实践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统一场”——认知与意向在实践中产生之际原本就是同一的;知识与价值在实践中最终也必然是统一的。 论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专门探讨了意识形式问题(心灵的结构、意识的形式和实践的结构),作为立论的基础;这是因为作为论战核心问题的认知与意向、知识与价值的关系,首先关涉的乃是心灵的意识形式问题。 第二章细致地考察了论战的深广的思想文化背景,包括西方思想文化背景、中国思想文化背景和五四前后的思想潮流转折;尤其考察了西方理智主义传统和近代以来认知主义与意向主义的“精神分裂”;中国心性主义传统和“汉学”与“宋学”的争论。 第三章详细地叙述了科玄论战的过程,将整个论战过程分为论战的缘起、论战的展开和论战的深化及其结局三大阶段;简要评述了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史观派在论战中的具体表现。 第四章通过对论战中三大派使用的“人生观”概念的分析,揭示了论战各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各执一端的偏执态度及其思想的混乱。 第五章分析和评价玄学派的科学观和哲学观,批评了玄学派的意志主义。 第六章分析和评价科学派的哲学观和科学观,批评了科学派的经验主义、理智主义和科学主义。 第七章分析和评价当时的唯物史观派对科学派和玄学派的态度,批评了唯物史观派在“科学”观念上的偏差,尤其是物质决定论、机械唯物论和科学主义倾向。 第八章一般地讨论“玄学”问题,着重探讨了玄学与形而上学、玄学与哲学和玄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确认“玄学”是形而上学存在论的一种恰当称谓。 论文最后提出希望:重新认真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论。
庞庆举[7](2008)在《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文中提出就学科自身而言,人的问题是教育学理论发展至今,常新常在的核心式问题,人性假设日渐成为当代教育学需要直面的基因式概念,它渗透在、生发出教育学理论的物种性特质。就中国范围而言,教育学科百年发展提出了学科独立性、理论原创、研究立场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并日益聚集于人的问题研究的基础性概念:人性假设。教育,作为直面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事业,充满多重意义上、独特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相长,无论自觉程度如何,人性假设内在地影响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学需要而且应该作出基于自身历史与现实的具有学科意义的人性假设。在借鉴教育学界内外有关人性假设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发现教育学内部系统研究的缺失,尝试以教育学理论构建的两大代表:学科的创建之“源”,即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与改造之“流”,尤其是具有转型性意义的“大拐弯”式改造,即杜威的教育学为研究范例,从中探寻教育学学科特有的人性假设,它的基本内涵及其与教育学理论构建之间的关系。为此,本论文的论题围绕两大任务展开:教育学学科特有的人性假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其理论构建、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基本内涵从两大教育学人性假设的相通处搜求,并结合本人参与教育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本身的体悟;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发展的关系研究从各自教育学内部探寻,同时比较两大教育学人性假设及其理论体系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对两大教育学中相关问题的爬梳与比较,本论文认为:第一,在学科层面,教育学具有独特的人性假设,按照学科惯例简称之为:教育人。作为多重关系中的、具体情境中的、成长中的人,教育人的基本内涵由三个层面立体构成:可变性,或曰可能性;有方向的可变性,即可善性,或曰价值导向性;处在多重交互关系中的向善性,即交互相长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性。第二,在学派层面,教育学内部不同的理论体系内在深层的人性假设不一样,人性假设与理论体系之间具有基因与有机体之间全息渗透的关系,这体现了教育学的丰富和发展。就此而言,人性假设既有具体学科所独有的、学科本身所共有的特性,又呈现出学科内部不同学派的特质:可变性突现动态过程性:可善性标明价值导向性;交互性则蕴含关系转化性。三大方面集中标识出教育学的实践性。学科共有、特有的“—”,与学科分化、丰富的“多”正是教育学学科构建与理论发展的表现。第三,教育人集中体现了教育学的学科特性:生成性、实践性和关系性。这带来若干启发:教育学研究需要在学术积累中把握核心式问题进行创生、再生,教育本身是教育学生成的根本。当然,两大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尚存在发展空间,对师生共在的有机交互性研究的缺失,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问题空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不仅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需要且能够持续研究的原点式问题。
康镇麟[8](2015)在《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是现代开放社会健康运行所倚赖的重要精神力量,它们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导与行为规范功能。然而,随着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一方面,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步入“陌生人社会”,传统熟人社会的那一套伦理规范逐渐式微,而现代公共道德规则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亟待加强。另一方面,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公民参与舆论表达变得日益便利,社会舆论纷繁复杂,然而在这纷繁热闹的表象后面,社会舆论日趋分化,形成了不同的话语体系和舆论场,且话语冲突与舆论对立常有发生。于是我们愈益明显地感受到,在“自媒体时代”的“陌生人社会”里,浮躁、焦虑、暴戾等不良情绪充斥于社会舆论,道德迷惘、道德冷漠、耻感钝化侵蚀着社会公德,社会舆论的分化与社会公德的滞后已经给人们的公共生活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与交往成本。这表明,当前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作出理论解答。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遵循如下思路进行理论解答。首先,在伦理学的视域内,社会舆论具有哪些道德特质和功能?其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建设之间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关联?最后,面对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建设的现实困境,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能否实现协同发展,如何实现协同发展?基于对社会舆论的理论与历史的解读和梳理,本文认为,社会舆论的道德特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义与利的辩难是社会舆论的道德价值源泉;二、善与恶的评价是社会舆论的道德价值内核;三、荣与辱的表达是社会舆论的道德价值诉求。社会舆论的道德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社会舆论是社会道德运行的重要机制;二、社会舆论是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资源;三、社会舆论是道德文明提升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公共生活中,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常常体现出共生共荣、损益相联的特点,归根结底,是因为二者共同具备公共性这一内在特性,故而公共性成为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内在融通的逻辑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就社会公德与社会舆论的内在融通问题进行了探析:一是共同担当的公共使命;二是共同聚焦的价值目标;三是相得益彰的融通机制。放眼当下社会现实,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建设面临着双重困境,所谓双重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在运行过程中分别存在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指二者之间相互融通不畅,相互支撑不够。面对这些现实困境,本文认为必须寻求社会舆论和社会公德的协同发展之路。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的协同发展,就是指社会舆论和社会公德作为社会精神系统的关键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融通、相互支撑,从而引领社会精神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协调同步发展,实现社会精神系统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二者协同发展的价值目标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积累社会资本,二、优化道德秩序,三、涵养社会心态,四、提升人格境界。而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究:从单一层面来看,社会舆论的良性发展与社会公德的系统提升是基础;从综合层面来看,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是关键。因此,若要实现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的协同发展,不仅需要二者“各尽其分”,更需要“相得益彰”。
刘小宝[9](2013)在《论“跨学科”的谱系》文中提出文献综述是规范的学术研究的起点。然而,跨学科研究领域尽管近年来著述不断,却没有一篇规范的文献综述,“跨学科”一词的基本含义至今没有达成共识。由于“跨学科”一词的含义多样性和词语使用的混乱性,跨学科相关的研究中确定关键词、查阅文献和梳理脉络都很困难。“什么是跨学科”由此成为跨学科理论研究和跨学科实践操作都不可回避且亟需回答的一个问题。跨学科现象的普遍性吸引了众多学术领域的目光,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对“跨学科”做出了各种各样甚至相互矛盾的解读。针对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词语含义却长期含糊的现状,本文把“跨学科”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把“跨学科”看作“跨”和“学科”的组合,也不是先入为主地将其归属到某个学科领域,进而考察它在学术文献中的演变历程,用谱系学的方法考察“跨学科”一词的含义。文章以跨学科领域的主要获奖成果和题目中包含“跨学科”一词的国内外文献为基础构建“跨学科”的学术谱系。根据跨学科文献的分布特征和“跨学科”一词的使用状况,以作者为中心梳理跨学科文献,找出发表跨学科文献较多且被引用次数较多的作者。按照某位作者发表的全部跨学科文献的总被引次数排序把跨学科文献进行归类,由此发现跨学科研究的出现在文献引用关系上具有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科学研究方法的转变和情境学习的发展等学术背景;跨学科研究的核心是整合。以作者为中心的文献梳理也发现“跨学科”一词的用法尽管混杂多样,但是仍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研究工具的跨学科,表示一项具体的知识生产活动,多见于自然科学领域;另一类是把跨学科作为研究对象,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即跨学科问题研究,也是考察“跨学科”的基本含义和进行跨学科元研究需要重点参照的内容。跨学科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揭示出诸多关于“跨学科”的重要事实,即跨学科活动的出现源于学科之间的隔阂,这种隔阂表现在语言差异、知识差异和学科差异等多个方面;跨学科概念的出现受到经典力学世界观向量子力学世界观的转变以及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变等因素的影响;跨学科之所以可能在于学科之间的多样性联系,即学科间性,学科间性和跨学科互为基因型和基因表现型;跨学科的一般性特征是工具借用,跨学科的表现形式按照所涉及学科之间的关系分为多学科、交叉学科和超学科等;跨学科理论的构建来自二战后教育和科研领域跨学科实践的推动;跨学科问题研究是一个建构中的新兴学术领域,在命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学科。理解跨学科的关键是理解学科间性,然而学科分类的非标准化和学科的动态性使得学科间性不易明确阐述,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由于学科世界观的差异对学科间性的理解千差万别,因而对跨学科的表述各执一词、模棱两可,跨学科的含义长期以来含糊不清。科学知识的迅速分化使得身在某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并不可能对该领域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大量出现的“跨学科”不是指跨出学科的边界,而是指跳出自己的己知领域。由于长期受到学科分类基础上的学科世界观的影响,作为对学科间性世界观的回应和理论思考,应建立一种在本体论上重视学科间性知识,在认识论上以现实问题解决为主,在方法论上注重知识整合过程的跨学科哲学。跨学科哲学的构建在内容上引入了学科间性,澄清了“跨学科”一词的含义长期模糊的原因;在方法上,应该借鉴多种哲学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不仅要延续和深化科学哲学的思维方式,还要注重中国哲学的理论价值。科学哲学和中国哲学在跨学科问题的解释和回应上各有所长,应当注重两种哲学的对话。特别是应该重新认识中国文化,重视中国哲学的学术和思想价值,发挥其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李冠军[10](2006)在《电子政务服务理论及其支撑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服务理念、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服务外包、绩效评估等关键环节,以管理视角,研究电子政务发展中若干关键支撑技术问题;从技术视角,研究电子政务发展中所面临的理念、管理、规范问题,试图为我国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实践提供一种“电子”与“政务”相融合的电子政务服务理论与技术支撑体系。1、回顾了国内外电子政务理论和实践成果,分析了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因;指出了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内涵和价值取向;探讨了我国政府的电子政务公众服务模式的变革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2、探讨了政府信息资源及其数字化标准的问题;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建立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分类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聚合理论的文本特征降维方法及其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进一步,根据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特点,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的核心元数据体系和网络环境下元数据服务体系的互操作协议、互操作技术。3、分析了电子政务交换体系的概念和架构,提出了面向公共服务的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应用集成相融合的一体化电子政务服务交换体系的技术框架模型,阐述了该模型在解决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和异构系统间跨部门业务协同作业方式,提供了一体化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支撑。4、研究了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相关理论问题,探讨了电子政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和操作模式及其选择;引进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电子政务服务外包中,政府与企业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激励和绩效、项目委托代理的相关理论,建立了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激励模型。5、提出了面向管理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思想,构建了相应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方法上引入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又进一步提出了扩展的DEA模型—DC2R。
二、狭义相对论浅介(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狭义相对论浅介(上)(论文提纲范文)
(2)资本空间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三、国外学者对资本空间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国内学者对资本空间的研究历程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空间、资本与资本空间 |
第一节 空间及其若干维度 |
一、传统空间观 |
二、社会空间 |
三、狭义的社会空间 |
四、空间生产 |
第二节 资本与资本的空间性 |
一、资本的概念 |
二、资本的运动及其空间本性 |
三、资本积累中的空间性 |
第三节 资本空间的概述 |
一、资本空间的概念 |
二、资本空间的研究路径及其生产过程 |
三、资本空间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
第二章 资本空间的伦理内涵 |
第一节 资本空间的道德本性 |
一、资本空间的“价值中立”的假象 |
二、资本空间的矛盾特质及其伦理悖论 |
三、资本空间对人的批判理性的剥夺 |
四、资本空间形态变迁中的德性与人性 |
第二节 资本空间的正义问题 |
一、空间正义的提出 |
二、相关空间正义理论的考察 |
三、资本空间正义的具体内涵 |
第三节 资本空间中的权利问题 |
一、空间权利的内涵 |
二、城市权利理论 |
三、从空间解放走向权利解放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空间的分析 |
第一节 资本积累的空间化路径:资本占有土地及其空间 |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地租与土地空间资本化 |
二、资本主义生产造就城乡分离 |
三、城市建筑空间的资本化 |
第二节 劳动的空间路径:资本占有劳动的空间分工和劳动力的空间 |
一、资本利用权力占有劳动的空间分工 |
二、资本占有劳动力空间 |
第三节 资本空间发展中人的空间异化 |
一、人的空间僵化:从身体空间的机械化到人格空间的格式化 |
二、人的空间碎片化:从孤立的乡村人到孤立的城市人 |
三、人的空间资本化:从拜物教空间到空间拜物教 |
第四节 资本、空间、权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野 |
一、米歇尔·福柯:“异托邦”的提出及权力空间的两种模式 |
二、亨利·列斐伏尔:社会空间、空间生产与资本主义的空间 |
三、曼纽尔·卡斯特:集体消费与流动空间 |
四、大卫·哈维:资本积累、时空修复与时空压缩 |
第四章 资本空间的扩张形式及其伦理批判 |
第一节 资本空间扩张形式:空间布局的流动性重组 |
一、变动的“核心—边缘”区域空间:从经济资本到劳动力资本 |
二、层级体系演化的城市空间:空间层级与社会阶层的分异及空间再生产 |
三、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的国际空间:地方空间到全球流动空间 |
第二节 资本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及其伦理缺失 |
一、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城市的空间规划与企业城市的建构 |
二、权力与空间:城市规划背后的权力轨迹 |
三、规训与自由:城市空间对人的交往宰制 |
第三节 对资本空间发展三种模式的正义批判 |
一、非正义的城镇化造就乡村发展危机 |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正义批判 |
三、全球空间生产的正义批判 |
第五章 当代资本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及其伦理探究 |
第一节 资本空间发展的新趋势 |
一、第三空间对资本空间的局部融合 |
二、资本空间利用赛博空间扩大了社会的阶层分化 |
三、资本空间入侵宇宙空间开发造就了“太空政治经济” |
第二节 资本空间之“应然”探究——弹性空间 |
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及弹性城市的提出 |
二、弹性空间:弹性理论与社会系统的有机结合 |
三、伦理视域下的弹性空间:创造性的柔质空间 |
第三节 资本空间的伦理展望 |
一、空间经济价值观的重新确立 |
二、城市规划问题中的伦理启示 |
三、城乡的空间重构与秩序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环境的空间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
1.3.1 论文的逻辑构成(技术框图) |
1.3.2 论文的内容构成 |
1.3.3 论文的技术构成 |
1.3.4 创新点与不足 |
1.4 研究的困难 |
2 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基本构成 |
2.1 “空间”释义 |
2.1.1 空间体验的缘起 |
2.1.2 抽象的空间概念 |
2.2 不同语境下的空间构成 |
2.2.1 建筑学语境下的空间构成 |
2.2.2 美术学语境下的空间构成 |
2.3 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节点、标志的艺术体系 |
2.3.1 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概念的界定 |
2.3.2 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环境空间节点、标志的艺术体系 |
2.4 小结 |
3 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审美演进与文化脉络 |
3.1 自然的人居环境空间艺术 |
3.1.1 空间艺术的神话背景 |
3.1.2 立规矩、定方圆的图形化城市 |
3.1.3 辨方位、重数理的隐喻性建筑 |
3.1.4 刻石木、竖图腾的祭祀性雕塑 |
3.2 自觉的人居环境空间艺术 |
3.2.1 空间艺术的英雄情结 |
3.2.2 设路径、重体验的山地城市 |
3.2.3 法比例、重节奏的山地建筑 |
3.2.4 塑形意、求理想的山地雕塑 |
3.3 自主的人居环境空间艺术 |
3.3.1 空间艺术的人文思想 |
3.3.2 现代山地城市空间艺术 |
3.3.3 演进中的迷茫 |
3.4 小结 |
4 我们如何审美——关于空间的美学思辨 |
4.1 空间美学的认知基础 |
4.1.1 空间审美的理论基础:“先验结构(图式)” |
4.1.2 空间审美基础的形成:“建构”与“内化” |
4.1.3 空间审美的能动反馈:“表象”和“意志” |
4.2 空间美学的心物辩证推演 |
4.2.1 人的天然性与文化性 |
4.2.2 先验与经验的等价性推论 |
4.2.3 基于宇宙能量的心物辨证 |
4.3 “三位一体”的空间美学思维 |
4.3.1 三位一体的空间存在 |
4.3.2 三位一体的空间觉悟 |
4.3.3 三位一体的空间审美 |
4.4 小结 |
5 艺术如何表现——基于空间美学的艺术建构 |
5.1 空间艺术的符号学途径 |
5.1.1 符号的一般特性 |
5.1.2 空间艺术符号的特殊性 |
5.2 空间艺术的意、象、形 |
5.2.1 传统观念中的二维——“形”和“意” |
5.2.2 创造性思维与建构的关键——第三维的“象” |
5.3 “象”的构成及其关联机制 |
5.3.1 “象”的内在构成 |
5.3.2 “式——势”关联的具体讨论 |
5.4 空间艺术的意、象、形三位一体 |
5.5 小结 |
6 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建构与山地实践 |
6.1 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建构逻辑 |
6.1.1 类型一:“观物取象”、“以形写意”的建构逻辑 |
6.1.2 类型二:“直觉潜行”、“意象交织”的建构逻辑 |
6.1.3 类型三:“抽象秩序”、“公里推定”的建构逻辑 |
6.2 “立意-成象-构形”的山地城市雕塑建构方法 |
6.2.1 山地城市雕塑的“立意” |
6.2.2 山地城市雕塑的“成象” |
6.2.3 山地城市雕塑的“构形” |
6.3 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节点、标志的艺术化实践 |
6.3.1 山地城市空间.建筑.雕塑 |
6.3.2 山地城市建筑.雕塑 |
6.3.3 山地城市雕塑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空间美学真-善-悟三位一体的场所精神 |
7.2 空间美学意-象-形三位一体的艺术建构 |
7.3 空间美学再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部分规划、创作、研究项目 |
(6)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科玄论战的“问题”所在 |
一. 作为讨论前提的意识形式问题 |
1、 心灵的结构 |
·心灵的分析 |
·心灵的原初状态 |
·心灵的综合考察 |
2. 意识的形式 |
·判断的形式 |
·社会意识形式 |
·形而上学命题 |
3. 实践的结构 |
·对实践的存在论阐释 |
·实践的结构 |
·实践呈现的知识与价值的同一与统一 |
二. 科玄论战的背景 |
1. 西方哲学文化背景 |
·“大战”之后的欧洲思潮 |
·哲学的“精神分裂”: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
·西方的理智主义传统 |
2. 中国思想文化背景 |
·“大战”之后的中国思潮 |
·学术的“两军对垒”:“汉学”与“宋学” |
·中国的心性主义传统 |
3. 1919:历史潮流的转折 |
·五四前期的全盘西化:科学主义倾向 |
·“东方文化”的重振:民族人文主义意识 |
·五四后期的思潮转向:马列主义潮流 |
三. 科玄论战的过程 |
1. 棒打“玄学鬼”:论战的缘起 |
·张君劢的“人生观”演讲 |
·丁文江痛打“玄学鬼” |
·弛君劢的反击战 |
2. 戏谑与紧张:论战的展开 |
·科学派的凌厉攻势 |
·玄学派的顽强抵抗 |
·非科非玄·亦科亦玄 |
3. “布尔什维克”的声音:论战的深化及其结局 |
·陈独秀、胡适之的对话 |
·马克思主义者的两面出击 |
·不是尾声的“尾声” |
四. 科玄论战中的“人生观”概念 |
1. 玄学派的“人生观”概念 |
·意志主义立场 |
·意向与认知之混淆 |
·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
2. 科学派的“人生观”概念 |
·认知主义立场 |
·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及其混乱 |
·所谓“科学的”“新人生观” |
3. “人生观”概念的二重性与一贯性 |
·对“人生观”概念的一种解释 |
·“人生观”概念的二重性 |
·“人生观”概念的一贯性 |
五. 玄学派评析 |
1. 玄学派的科学观 |
·玄学家评科学的对象 |
·玄学家评科学的方法 |
·玄学家评科学的效能 |
2. 玄学派的哲学观 |
·玄学对象论 |
·玄学方法论 |
·玄学效用论 |
3. 玄学派批评 |
·玄学之“谦”——对象论批评 |
·玄学之“玄”——方法论批评 |
·玄学之“狂”——效用论批评 |
六. 科学派评析 |
1. 科学派的哲学观 |
·玄学的合法性质疑:关于哲学的对象 |
·玄学的可靠性质疑:关于哲学的方法 |
·玄学的可行性质疑:关于哲学的效用 |
2. 科学派的科学观 |
·科学的可靠性:经验主义话语 |
·科学的合法性:理智主义话语 |
·科学的可行性:科学主义话语 |
3. 科学派批评 |
·感知主义——经验主义原则批评 |
·逻各斯中心主义——逻辑主义原则批评 |
·科学万能论——科学主义原则批评 |
七. 唯物史观派评析 |
1. 唯物史观派的立场 |
·批判玄学派的“反科学”性 |
·批评科学派“科学”的不彻底性 |
·宣传真正“科学的”唯物史观 |
2. 唯物史观派的语境解析 |
·中国需要什么?——中国社会的现实依据 |
·马列主义带给中国什么?——马列主义的理论依据 |
·中国选择什么?——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 |
3. 唯物史观派批评 |
·对玄学派的评价问题 |
·对科学派的态度问题 |
·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问题 |
八. 关于“玄学”的几个问题 |
1. 玄学与形而上学 |
·张君劢的“玄学”观 |
·“玄学”的几种经典意义 |
·玄学之为形而上学 |
2. 玄学与哲学 |
·玄学家的“哲学”观 |
·张东荪的“哲学”观 |
·玄学是哲学的存在论 |
3. 玄学与科学 |
·对玄学与科学关系的两种理解 |
·玄学与科学的对立性 |
·玄学与科学的统一性 |
附录 科玄论战月表 |
(7)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理论方面的需要与可能 |
(二) 实践方面的需要与可能 |
(三) 个人的兴趣与体悟 |
二、解题与研究追求 |
(一) 解题 |
(二) 研究追求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本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一章 "BILDSAMKEIT/VERNUNFTWESEN"与赫尔巴特教育学构建 |
第一节 "Bildsamkeit"一词基本含义的源流考察 |
一、"Bildsamkeit"在德语语境中的基本含义 |
二、Bildsamkeit的近缘词Bildung与德国学术传统 |
三、Bildsamkeit在赫尔巴特教育学中的基本涵义 |
第二节 Bildsamkeit与赫尔巴特教育学结构框架之间——初构学科立场 |
一、赫尔巴特Bildsamkeit基本界定的教育学意义 |
二、Bildsamkeit与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结构框架 |
第三节 Vernunftwesen一词基本含义的源流考察 |
一、从对卢梭和洛克的批判看赫尔巴特的"Vernunftwesen" |
二、理性考辨 |
三、古希腊理性人考辨 |
第四节 Vernunftwesen与赫尔巴特教育学基本内容之间——一种学科"内立场" |
一、Vernunftwesen与两大教育目的 |
二、Vernunftwesen与三大途径 |
第五节 人性假设与赫尔巴特教育学构建的启示 |
一、传承与创新:近代教育学名著中的人性假设及其意义 |
二、赫尔巴特人性假设与教育学的学科特性 |
第二章 "未成熟性/行动人"与杜威的教育学改造 |
第一节 杜威的哲学改造 |
一、元哲学层面的哲学改造 |
二、哲学基本问题、概念内涵的改造 |
第二节 杜威的社会改造 |
一、道德的改造 |
二、民主的改造 |
第三节 杜威的教育改造 |
一、教育与哲学 |
二、教育与经验 |
三、教育与民主 |
四、杜威的教育改造 |
第四节 改造的根源:人性假设的改造 |
一、人性:杜威一系列改造的根源 |
二、杜威一系列改造中的人性假设改造 |
第五节 杜威教育学人性假设的改造 |
一、杜威教育学人性假设的改造 |
二、杜威教育学人性假设改造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六节 杜威人性假设改造的教育学意义 |
一、杜威人性假设改造的教育学理论发展意义 |
二、杜威教育学人性假设改造及其与教育学发展之间关系的启示 |
第三章 人性假设的变化与教育学的发展空间 |
第一节 "教育人"——教育学人性假设的基本内涵 |
一、两大教育学人性假设比较 |
二、教育学人性假设的学科独特性 |
第二节 人性假设与教育学的发展 |
一、学术积累与创新 |
二、基本的核心式问题与学术探究 |
三、进入教育本身 |
四、两大教育学人性假设存在的问题空间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论文的价值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舆论的理论与历史 |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理论透视 |
一、多学科视野中的社会舆论 |
二、生活世界中的社会舆论 |
三、社会舆论的要素结构 |
四、本文关于社会舆论的界定 |
第二节 社会舆论的历史演变 |
一、社会舆论的中国历史镜像 |
二、社会舆论的西方历史演绎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舆论的道德特质与道德功能 |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内在道德特质 |
一、社会舆论的道德价值源泉:义与利的辩难 |
二、社会舆论的道德价值内核:善与恶的评价 |
三、社会舆论的道德价值诉求:荣与辱的表达 |
第二节 社会舆论的道德功能 |
一、社会舆论是社会道德运行的重要机制 |
二、社会舆论是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资源 |
三、社会舆论是道德文明提升的重要力量 |
第三节 社会舆论的道德作用 |
一、社会舆论的道德整合作用 |
二、社会舆论的道德反思作用 |
三、社会舆论的道德引导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公德的理论与历史 |
第一节 社会公德的内涵与特征 |
一、社会公德的内涵 |
二、社会公德的特征 |
第二节 建国以来社会公德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一、建国以来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经验 |
二、建国以来社会公德建设的历史教训 |
小结 |
第四章 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的内在融通 |
第一节 公共性: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的融通基础 |
一、“公共”与公共性 |
二、公共精神 |
第二节 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的内在融通 |
一、共同担当的公共使命 |
二、共同聚焦的价值目标 |
三、相得益彰的融通机制 |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面临的双重困境 |
第一节 当前我国社会舆论的现状与特征 |
一、当前我国社会舆论的现状 |
二、当前我国社会舆论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当前我国社会舆论面临的道德困境 |
一、道德焦虑、道德冷漠与道德迷惘充斥社会舆论 |
二、道德评价泛化与道德暴力事件频发 |
三、社会舆论的道德反思表层化、快餐化 |
四、社会舆论的道德整合功能呈现弱化之势 |
第三节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公德底线失守 |
二、耻感钝化退化 |
三、失德现象泛滥 |
第四节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面临的舆论困境 |
一、社会负面现象被社会舆论过度放大 |
二、社会公德缺失尚未引起社会舆论的理性反思 |
三、社会公德建设尚未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
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第一节 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的挑战 |
一、“舆论热”与“公德冷”形成鲜明的反差 |
二、社会舆论热点的迅速转换不利于社会公德的反思沉淀 |
三、社会舆论道德整合能力弱化不利于社会公德的全面提升 |
四、官方舆论公信力下降不利于社会公德的效能发挥 |
第二节 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的机遇 |
一、多元的社会舆论为社会公德提多样的价值资源 |
二、互竞的舆论场为社会公德提供了多层次的理性资源 |
三、广泛的舆论讨论为社会公德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
第三节 两个典型舆论事件留给我们的启示 |
一、佛山“小悦悦”事件和香港“陆童便溺”事件 |
二、两个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暴与公德反思 |
小结 |
第七章 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之要义 |
一、何谓协同发展 |
二、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的内涵 |
三、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的价值目标 |
第二节 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需“各尽其分” |
一、社会舆论需回归“社会公器”之价值立场 |
二、社会公德需巩固“社会底线”之价值基础 |
第三节 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需“相得益彰” |
一、社会舆论为社会公德的讨论、反思、濡化提供全方位的平台 |
二、社会公德为社会舆论的传播提供价值底线与道德力量 |
三、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全面融入公众生活、提升社会文明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论“跨学科”的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2章 还原论与谱系学 |
2.1 观点的冲突 |
2.2 逻辑起点之争 |
2.3 超越还原论 |
第3章 跨学科谱系的构建 |
3.1 基于获奖成果的谱系 |
3.1.1 1990年博尔丁奖得主 |
3.1.2 1993年博尔丁奖得主 |
3.1.3 2003年博尔丁奖得主 |
3.1.4 2008年博尔丁奖得主 |
3.1.5 2012年博尔丁奖得主 |
3.2 基于学术文献的谱系 |
3.2.1 基于国外文献的谱系 |
3.2.2 基于国内文献的谱系 |
3.3 基于主要学者的谱系 |
第4章 跨学科的演化 |
4.1 跨学科产生的根源 |
4.2 跨学科的基本内涵 |
4.3 学科间性的形成背景 |
4.4 学科间性的演化过程 |
4.4.1 学科间性的实践演化 |
4.4.2 学科间性的理论演化 |
4.5 跨学科的表现形式 |
4.5.1 工具借用 |
4.5.2 多学科 |
4.5.3 交叉学科 |
4.5.4 超学科 |
第5章 跨学科的余韵 |
5.1 科学哲学对学科间性的回应 |
5.2 中国哲学对学科间性的阐释 |
5.3 对学科间性讨论的余味悠长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跨学科大事记 |
附录2 跨学科专业术语 |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电子政务服务理论及其支撑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向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理念、模式及其发展 |
2.1 发展综述 |
2.2 服务理念 |
2.3 服务模式 |
2.4 我国政府服务的变革 |
2.5 可持续发展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政府信息资源基本理论及Web文本分类技术 |
3.1 基本概念 |
3.2 数字化标准 |
3.3 组织方式与分类体系 |
3.4 政务Web 信息的文本分类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服务体系 |
4.1 元数据标准框架 |
4.2 元数据的互操作标准 |
4.3 基于Web 的元数据服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政务服务交换体系的实现模式 |
5.1 技术框架 |
5.2 数据交换模式 |
5.3 消息交换模式 |
5.4 应用系统的集成实现 |
5.5 应用案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子政务服务外包及其激励机制 |
6.1 发展趋势和基本模式 |
6.2 理论分析 |
6.3 政府与运营企业的激励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
7.1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7.2 面向管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7.3 DEA 评估方法 |
7.4 DEA 实证评估 |
7.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狭义相对论浅介(上)(论文参考文献)
- [1]狭义相对论浅介(上)[J]. 钱振华. 物理教学, 1978(03)
- [2]资本空间的伦理研究[D]. 曹琳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3]狭义相对论浅介(下)[J]. 钱振华. 物理教学, 1979(01)
- [4]水星运动轨道问题浅介[J]. 濮正文,胡荫远. 安徽教育, 1980(10)
- [5]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环境的空间美学研究[D]. 龙宏. 重庆大学, 2012(05)
- [6]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D]. 黄玉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01)
- [7]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D]. 庞庆举.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8]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研究[D]. 康镇麟.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9]论“跨学科”的谱系[D]. 刘小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10]电子政务服务理论及其支撑技术的研究[D]. 李冠军. 天津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