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料对PS版感光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雷晶[1](2020)在《感光干膜中高效光敏剂的合成、光敏机理和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光刻技术因低成本、高效率、高分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领域,随着电子设备微型化和信息存储高量化的发展,提高光刻技术变得非常重要。感光干膜作为一种光刻胶,主要由光引发体系、反应单体和溶剂等组成,其决定了印刷线路板的分辨率,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光引发体系对印刷线路板有重要意义。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BCIM)因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而具备优良的光解离特性、高分辨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致变色特性,是一种工业常用的光引发剂。本文基于该光引发剂吸光范围有限,且现有光敏剂感光能力弱、吸收范围小、能量转移效率低等现状,合成了两类光敏性能优良、能量转移效率高的新型光敏剂。一方面通过引入羟基、硫原子、苯环、烷基苯环、多烷基链等基团合成了五种9,10-二硫/氧代蒽光敏剂ANs;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甲基、异丙基、硫原子、卤素原子等基团制备了十种二苯乙烯基吡啶类光敏剂DSPs。新型蒽类光敏剂ANs含有给电子能力更强的硫原子及羟基、溶解性更强的烷基链,以及共轭性更强的苯环。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明ANs在355-420 nm之间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和商用光敏剂相比,其最大吸收峰λmax有显着的红移且吸收强度明显增加;荧光淬灭实验结果表明激发态ANs与BCIM之间存在明显的能量转移;通过电子自旋捕获实验的ESR谱图得知AN@BCIM光引发体系可以产生自由基,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由基产生的机理。实时红外实验结果表明AN@BCIM体系加速了丙烯酸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通过光刻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含光敏剂ANs的感光干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同时光漂白实验结果表明了ANs具有快速光致漂白特性。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表明9,10-双取代蒽类高效光敏复合体系在光刻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新型二苯乙烯基吡啶类光敏剂DSPs含有苯环和吡啶环,以及两个可以旋转的双键碳。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可知DSPs在355-420 nm之间均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并且摩尔消光系数ε基本都在2×104 L mol-1cm-1以上;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DSPs氧化电位较低且具有良好的激发特性;荧光寿命光谱显示出DSPs与BCIM之间存在较强的能量转移,电子自旋共振实验结果证实了不同的DSPs@BCIM光引发体系均可以产生自由基。光聚合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DSP@BCIM引发体系可以有效地引发丙烯酸酯单体聚合,光刻实验结果表明DSP@BCIM引发体系可以提高感光干膜的分辨率。研究发现DSPs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具有快速光致漂白特性,这是因为DSP发生了从EE到EZ再到ZZ的构象变化。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了二苯乙烯基吡啶类高效光敏与BCIM的复合体系为光刻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光引发体系,其在光刻胶领域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刘明芳,刘中棉,张刚[2](2013)在《双层热敏CTP版材涂层质量在生产中快速检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单层热敏CTP版材涂层质量在生产过程容易控制,而双层热敏CTP版材特点是双层涂布,每层涂层的感光性能不同,双层涂层需要分别测量,因此在生产中双层涂层质量不易控制。本文根据生产涂布工艺原理和双层热敏CTP版材的感光机理,同时避免高速生产时涂层质量对热敏版材感光性能的影响和生产时铝版基及涂布液的浪费,建立了在线生产双层热敏CTP版材时感光层用无水乙醇快速除去涂层检测方法。
李晓,李迎春,郭晓晨[3](2013)在《酚醛感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20多年来酚醛感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酚醛树脂-重氮萘醌类感光体系、含丙烯酸(或者酯)基的水溶性感光酚醛树脂体系和其他体系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不同体系的分子光分解、光量子产率、光引发剂、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酚醛树脂改性后的感光效果和耐久度,阐述了感光酚醛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问题,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沙栩正,庞玉莲,邹应全[4](2012)在《连苯三酚缩二乙烯基苯树脂活性醚化物的合成与成像应用》文中指出通过乙烯基乙醚和连苯三酚缩二乙烯基苯树脂(PDVB resin)的羟基加成,合成了具有缩醛结构的活性醚化物,并对该活性醚化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这种具有缩醛结构的活性醚化物具有常温酸解和热解性能,作为阻溶促溶剂可用于常温化学增幅阳图感光成像和阳图热敏成像中.用于阳图热敏CTP感热成像配方中,使得版材具有高感度、高抗碱性、高稳定性;用于阳图CTcP感光成像配方中,使得该版材的综合成像性能优良;用于正性光致抗蚀剂成像配方中,使得该正性光致抗蚀剂具有高感度和高分辨率。
臻峰[5](2011)在《谈谈中国胶印版材工业的发展——胶印·PS版·CTP版(二)》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概述我国印刷版材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尤其是关于胶版印刷、PS版和CTP版方面。1973年以前,我国大部分印刷厂还在采用铅板印刷法,依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印刷工业飞速发展,涵盖其相关器材、技术、生产和市场;现今,其产品已经可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取齐。现在,胶印已经成为大部分印刷厂采用的主流工艺,采用PS版作为印版,其曝光则用印刷胶片,印刷胶片消耗量2008年达到9375万平米,而PS版的产量2008年达到27900万平米;CTP版的生产和应用也在迅速发展。
黄秋颖[6](2010)在《光敏CTP版生产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胶印制版技术开始从模拟制版向数字制版发展,CTP技术也日益成熟。目前,光敏CTP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迅速,相应配套设备的发展也较完善。相比之下,我国光敏CTP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较慢,光敏CTP版材主要依靠进口是制约光敏CTP技术普及的根源所在,影响了我国印刷产业的发展。因此,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敏CTP版材并进行产业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光敏CTP版铝版基生产工艺,主要针对生产过程涉及的砂目化处理、阳极氧化处理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砂目化处理时,考察了表面粗糙化方式、盐酸浓度、电解液温度等因素对砂目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盐酸浓度范围为8~10 g/L、电解液温度范围为30~60℃;阳极氧化处理时,考察了硫酸浓度、氧化液温度、氧化时间、氧化液中的杂质对阳极氧化效果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硫酸浓度范围为15%~30%、氧化液温度范围为25-30℃、氧化时间范围为40~60s,氧化液中铝离子浓度范围为0.5%~5%。本文还对世界先进的光敏CTP版感光层配方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感光层配方。通过对感光层中成膜树脂的酸值、碘值、分子量等对印刷质量影响的研究,得到的适宜的树脂酸值范围为48~53(mgKOH/g),碘值范围为25~30g/100gI2,分子量范围为62725~64980。研究了增感染料、引发剂、单体官能团对光敏CTP版的感度的影响,选择以PC-1253(2)为此光聚合版的增感染料、以SR-351为单体、引发剂与单体百分比范围为4.0~5.0%。研究了预聚体的用量、阻聚剂的用量、水溶性滤光染料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得出预聚体适宜的百分含量为3.2%,阻聚剂的含量应优选大于等于0.2%。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按新工艺配方制备的紫激光CTP版材,经过性能测试及应用评价,该版材完全可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闫安[7](2010)在《热敏CTP体系成像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快速发展,已在印刷工业中广泛应用,其中热敏CTP技术发展速度最快,市场占有量逐年上升。热敏版材作为热敏CTP技术的核心,已成为推动这一技术进步的关键。本研究将紧跟热敏CTP技术的发展方向,构建敏感度高,宽容度大,分辨力高,印刷适性好的阳图型热敏CTP版材,降低版材成本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对推动我国CTP技术的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构建了三种阳图型热敏CTP成像体系,主要由成膜树脂、阻溶促溶物、红外染料、热生酸剂以及结晶紫等组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并选择结晶紫作为示踪染料,考察了成膜树脂的抗碱性能,并依次考察了单一组分阻溶促溶物、红外染料对成膜树脂抗碱性能的影响,以及阻溶促溶物和红外染料多组分共同作用对成膜树脂抗碱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版材样品进行曝光、显影,并利用密度法原理,研究了阻溶促溶物、红外染料、热生酸剂对体系最低成像曝光量的影响。在基本配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干燥条件、显影条件以及后烤版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比例的阻溶树脂、红外染料能够提高成膜树脂的抗碱性能;一定比例的促溶树脂能够降低成膜树脂的抗碱性能;阻溶树脂和红外染料多组分共同作用对成膜树脂抗碱性的提高程度大于单一组分。红外染料、阻溶促溶物和热生酸剂均对体系的成像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系的最低成像曝光量随着红外染料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提高,随着阻溶树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着促溶树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热生酸剂含量的增加而保持不变。较优的热敏CTP成像体系的基本配方:红外染料1%-2%,阻溶树脂20%-30%,促溶树脂10%-20%,热生酸剂0,结晶紫1.5%,得到的最低成像曝光量为110mJ/cm2。热敏体系的成像工艺条件:完全干燥条件是100℃下干燥10分钟;显影条件是24℃,在显影液原液中显影30S;无需后烤版。
张永兴[8](2009)在《新型UV固化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指出紫外光固化技术具有固化速度快、少污染、节能等优点,是一种绿色技术。紫外光固化体系主要由光引发剂、低聚物、活性稀释剂和各种助剂组成,光引发剂是光固化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光固化速度起决定性作用;而光固化树脂是主要组分之一,决定了固化后产品的基本性能。本文从以下几部分开展研究:1、用光引发剂邻氯代六芳基双咪唑(BCIM)、增感剂4,4-二(N,N’-二甲基-氨基)苯甲酮(EMK)和供氢体N-苯基甘氨酸(NPG)组成增感引发体系。研究了在高压汞灯照射下,增感体系中各组分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光聚合速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该体系在液态光致抗蚀剂中的应用。与常规光引发体系ITX/907相比,BCIM增感体系得到的图像线条更清晰,边缘更陡直。2、成功合成了四种新型大分子碘鎓盐阳离子光引发剂:聚(苯乙烯碘鎓-六氟锑酸盐-co-甲基丙烯酸甲酯)(COPSMI)、聚(苯乙烯碘鎓-六氟锑酸盐-co-丙烯酸丁酯)(COPSBI)、聚(苯乙烯碘鎓-六氟锑酸盐-co-丙烯酸羟乙酯)(COPSHI)和聚(苯乙烯碘鎓-六氟锑酸盐-co-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COPSPI),利用核磁共振仪(1H-NMR)、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等对产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紫外吸收波长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的感光性能、溶解性和迁移率,结果表明所得大分子阳离子光引发剂均具有较好的感光性能,溶解性和低迁移率。3、用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和丙烯酸合成了邻甲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JFA),然后用四氢苯酐对其改性,得到了羧基化邻甲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CJFA)。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阻聚剂种类和阻聚剂用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到较优化的反应条件为:第一步反应温度T1为100105℃,第二步反应温度T2为95℃,催化剂选用三苯基膦,用量为0.4 %(质量分数),阻聚剂选用对羟基苯甲醚,用量为0.10.2 %(质量分数)。将CJFA配制成光成像碱显影阻焊油墨进行了初步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自制树脂CJFA的综合性能良好,与日本样品相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4、首先合成了7-羟基-4-甲基香豆素(CM-OH),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7-羟基-4-甲基香豆素(CM-OH)反应得到半封闭IPDI-香豆素(IPDI-CM);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丙烯酸异辛酯(EHA)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得到双亲性丙烯酸树脂((P(St-HPMA-DM-EHA));最后以半封闭IPDI-CM与P(St-HPMA-DM-EHA)上HPMA单元的羟基反应,在丙烯酸树脂侧链上引入可光二聚的香豆素基团,得到新型自引发双亲性光敏树脂(P(St-HPMA-DM-EHA)-IPDI-CM)。考察了P(St-HPMA-DM-EHA)-IPDI-CM的光敏性,中和度对其乳化性能和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t-HPMA-DM-EHA)-IPDI-CM具有较好的光敏性和乳化性能,漆膜性能也较好。
匡导球[9](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邝良菊,邹应全,杨幸幸[10](2009)在《酸酐改性PVA树脂用于阴图PS版成膜树脂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乙烯醇(PVA)首先与丁醛进行缩醛反应,再与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酸酐改性PVA树脂.将此树脂与进口重氮树脂、染料和有机溶剂以一定比例混合形成了阴图PS版感光胶.本文研究了B/P以及酸酐改性PVA树脂的分子量、缩醛度、酯化度等因素对阴图PS版成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酐改性PVA树脂对阴图PS版的显影性能,亲油墨性和耐磨性都起关键作用,对阴图PS版的感度和保存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其分子量、酯化度和缩醛度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各项性能之间的平衡.缩醛度为60—80 mol%,酯化度10—15mol%,羟基5—25 mol%,分子量约为4—8万,B/P为4—4.5时,制得的阴图PS版的感度、显影性、着墨性和耐磨性都较好.
二、染料对PS版感光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染料对PS版感光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感光干膜中高效光敏剂的合成、光敏机理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固化原理 |
1.2 光刻胶的分类及应用 |
1.2.1 光刻胶的分类 |
1.2.2 光刻胶的应用 |
1.3 光引发剂分类及发展 |
1.3.1 引发机理 |
1.3.2 光引发剂分类 |
1.3.3 发展方向 |
1.4 六芳基双咪唑类引发体系研究现状 |
1.4.1 引发机理 |
1.4.2 光敏剂分类 |
1.4.3 研究方向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9,10-双取代蒽类高效光敏复合体系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分析与表征 |
2.2.3 五种新型光敏剂AN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9,10-双取代蒽AN的合成 |
2.3.2 AN的紫外吸收实验 |
2.3.3 AN的荧光淬灭实验 |
2.3.4 AN的电子自旋共振实验 |
2.3.5 AN的循环伏安实验 |
2.3.6 AN@BCIM引发丙烯酸酯聚合的动力学实验 |
2.3.7 AN@BCIM感光干膜光刻实验 |
2.3.8 AN的光漂白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苯乙烯基吡啶类高效光敏复合体系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分析与表征 |
3.2.3 十种新型光敏剂DSP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SP的合成 |
3.3.2 DSP的紫外吸收实验 |
3.3.3 DSP的循环伏安实验 |
3.3.4 DSP的荧光寿命实验 |
3.3.5 DSP的电子自旋共振实验 |
3.3.6 DSP@BCIM引发丙烯酸酯聚合的动力学实验 |
3.3.7 DSP@BCIM感光干膜光刻实验 |
3.3.8 DSP的光漂白实验 |
3.3.9 DSP的光异构化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2)双层热敏CTP版材涂层质量在生产中快速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双层热敏CTP版材的感光机理: |
3 双层涂层质量的测定 |
3.1 检测仪器 |
3.2 检测方法 |
3.3 计算结果 |
(1) 涂层重量 |
(2) 同版涂层差 |
4 结论 |
(3)酚醛感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酚醛树脂-重氮萘醌类体系感光性能探讨 |
2 含丙烯酸 (或酯) 基的水溶性感光酚醛树脂的性能研究 |
3 酚醛树脂感光其他体系的相关研究 |
4 酚醛树脂感光材料的污染问题 |
5 结语 |
(4)连苯三酚缩二乙烯基苯树脂活性醚化物的合成与成像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连苯三酚缩二乙烯基苯树脂 (PDVB resin) 的合成 |
1.2 连苯三酚缩二乙烯基苯树脂的活性醚化物 (PDVB ether compound) 合成 |
1.3 用于阳图热敏CTP版的感热成像 |
1.4 用于高感度胶印阳图CTcP版的感光成像 |
1.5 用于常温化学增幅光致抗蚀剂成像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连苯三酚缩二乙烯基苯树脂醚化物的合成条件 |
2.2 连苯三酚缩二乙烯基苯树脂及其醚化物的熔点和溶解度 |
2.3 阻溶促溶剂的热稳定性 |
2.4 阳图热敏CTP版成像性能 |
2.5 阳图CTcP版成像性能 |
2.6 正性光致抗蚀剂成像性能 |
3 结论 |
(5)谈谈中国胶印版材工业的发展——胶印·PS版·CTP版(二)(论文提纲范文)
3胶印版材·CTP版 |
3.1 CTP技术的发展 |
3.1.1 CTP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应用 |
3.1.2 CTP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
3.1.3 CTP技术的特点 |
3.2%CTP机的发展 |
3.2.1 CTP机的技术特点 |
3.2.2 CTP机的分类 |
3.3 CTP版材的发展 |
3.3.1 CTP版材的技术特点 |
3.3.2 CTP版材的发展概况 |
3.3.3 CTP版材的分类 |
(一) 银盐CTP版 |
(1) 银盐复合CTP版 |
(2) 银盐扩散转移CTP版 |
(二) 热敏CTP版 |
(1) 阴图型热敏CTP版 |
(2) 阳图型热敏CTP版 |
(3) 我国热敏CTP版的研发生产 |
(4) 我国热敏CTP版感光胶的研发、生产 |
(5) 我国热敏CTP版生产和进出口情况 |
(三) 高感光聚合物CTP版 |
(四) 紫激光CTP版 |
(五) UV-CTP版 |
(六) 喷墨CTP版 |
3.4 CTP技术的发展动向 |
3.5我国胶印版材工业的发展概况 |
4我国胶印版材的前景 |
(6)光敏CTP版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光敏CTP技术与工艺 |
1.2.1 光敏CTP技术与工艺的特点分析 |
1.2.2 光敏CTP的成像原理 |
1.3 光敏CTP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光敏CTP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2 国内光敏CTP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感光度测试 |
2.3.2 显影速度测试 |
2.3.3 耐印力实验 |
2.3.4 老化实验 |
2.3.5 黄光安全性检测 |
2.3.6 实地及空白密度测定 |
2.3.7 树脂碘值的分析检测 |
2.3.8 树脂酸值的分析检测 |
2.3.9 树脂特性粘数的分析检测 |
3 光敏CTP版铝版基处理工艺研究 |
3.1 铝版基砂目化处理研究 |
3.1.1 粗糙化方式对砂目的影响 |
3.1.2 盐酸浓度对电解砂目的影响 |
3.1.3 电解液温度对电解砂目的影响 |
3.2 铝版基阳极氧化处理研究 |
3.2.1 硫酸浓度的影响 |
3.2.2 氧化液温度的影响 |
3.2.3 氧化时间的影响 |
3.2.4 电解液中杂质的影响 |
3.2.5 硫酸法阳极氧化的工艺条件 |
4 光敏CTP版感光层配方研究 |
4.1 光敏CIP版感光层配方组成分析 |
4.2 光敏CTP版感光层配方优化 |
4.2.1 光敏CIP版聚丙烯酸酯成膜树脂的碘值、酸值、分子量的确定 |
4.2.2 增感染料的选取 |
4.2.3 聚合单体的选取 |
4.2.4 引发剂的选取 |
4.2.5 预聚体的用量确定 |
4.2.6 阻聚剂的用量确定 |
4.2.7 水溶性滤光染料的选用 |
4.2.8 最终配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热敏CTP体系成像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的发展 |
1.1.1 CTP的概念 |
1.1.2 CTP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1.3 CTP版材的类型 |
1.2 热敏CTP体系概述 |
1.2.1 热敏CTP的发展及前景 |
1.2.2 热敏CTP的技术优势 |
1.3 热敏CTP体系的构成材料 |
1.3.1 酚醛树脂 |
1.3.2 阻溶促溶化合物 |
1.3.3 红外染料 |
1.3.4 热生酸剂 |
1.3.5 结晶紫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方案和实验原理 |
2.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2.2 课题研究的方案 |
2.3 实验原理 |
2.3.1 版材的成像原理 |
2.3.2 成膜树脂的碱溶性测试原理 |
2.3.3 密度法原理 |
第三章 成膜树脂的碱溶性测试 |
3.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 成像材料的基本性能考察 |
3.2.1 溶剂的选择 |
3.2.2 体系各组分的热性能 |
3.3 样品测试及指示剂选择 |
3.3.1 样品的测试 |
3.3.2 指示剂的选择 |
3.4 成膜树脂的碱溶性测试 |
3.4.1 体系1中成膜树脂的碱溶性 |
3.4.2 体系2中成膜树脂的碱溶性 |
3.4.3 体系3中成膜树脂的碱溶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敏CTP体系的成像性能测试 |
4.1 样品的测试 |
4.2 体系1的成像性能测试 |
4.2.1 正交实验考察最低成像曝光量 |
4.2.2 各组分对最低成像曝光量的影响 |
4.2.3 显影条件对最低成像曝光量的影响 |
4.2.4 干燥条件、后烤版条件对最低成像曝光量的影响 |
4.2.5 感光层耐碱性的考察 |
4.3 体系2的成像性能测试 |
4.3.1 各组分对最低成像曝光量的影响 |
4.3.2 显影条件对最低成像曝光量的影响 |
4.3.3 干燥条件、后烤版条件对最低成像曝光量的影响 |
4.3.4 感光层耐碱性的考察 |
4.4 体系3的成像性能测试 |
4.4.1 各组分对最低成像曝光量的影响 |
4.4.2 干燥条件、显影条件对最低成像曝光量的影响 |
4.4.3 感光层耐碱性的考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化学试剂及药品 |
附录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附图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新型UV固化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紫外光(UV)固化体系 |
1.2 光引发剂类型 |
1.2.1 自由基型光引发剂 |
1.2.2 阳离子型光引发剂 |
1.3 光引发剂发展方向 |
1.3.1 大分子光引发剂 |
1.3.2 多官能度光引发剂 |
1.3.3 其它新型光引发剂 |
1.4 光固化树脂 |
1.4.1 不饱和聚酯 |
1.4.2 环氧丙烯酸酯 |
1.4.3 聚氨酯丙烯酸酯 |
1.4.4 纯丙烯酸树脂 |
1.4.5 水性UV 低聚物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BCIM 增感体系研究及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分析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光引发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 |
2.3.2 光敏引发聚合 |
2.3.3 供氢体对光聚合速率的影响 |
2.3.4 增感剂对光聚合速率的影响 |
2.3.5 引发剂对光聚合速率的影响 |
2.3.6 单体MMA 浓度对光聚合速率的影响 |
2.3.7 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分子阳离子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分析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3.3.2 ~1H-NMR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3.3.3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3.3.4 光照时间对引发剂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
3.3.5 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分析 |
3.3.6 不同光引发剂种类感光性能的比较 |
3.3.7 增感剂对光引发剂感光性能的影响 |
3.3.8 阳离子光引发剂引发环氧树脂线收缩率的比较 |
3.3.9 阳离子光引发剂溶解性和迁移率比较 |
3.3.10 引发剂胶束的粒径分布 |
3.3.11 光照时间对引发剂胶束溶液紫外吸收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羧基化邻甲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2.4 分析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4.3.2 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4.3.3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4.3.4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4.3.5 阻聚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4.3.6 阻聚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4.3.7 预聚物在光成像碱显影阻焊油墨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引发双亲性光敏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3 实验步骤 |
5.2.4 实验及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5.3.2 紫外吸收谱图 |
5.3.3 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分析 |
5.3.4 中和度对胶体粒径的影响 |
5.3.5 中和度对自引发双亲性光敏树脂水溶性及漆膜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酸酐改性PVA树脂用于阴图PS版成膜树脂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阴图PS版的制备 |
1.3 阴图PS版的性能评价方法 |
1.3.1 涂层厚度测定 |
1.3.2 溶剂残留量测定 |
1.3.3 感度测定 |
1.3.4 显影宽容度测定 |
1.3.5 着墨性能和耐磨性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B/P变化对感度影响 |
2.2 分子量的选择 |
2.3 缩醛度对成像性能的影响 |
2.4 酯化度对成像性能的影响 |
2.5 不同酯基对成像性能的影响 |
2.6 保存稳定性 |
3 结论 |
四、染料对PS版感光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感光干膜中高效光敏剂的合成、光敏机理和应用研究[D]. 雷晶.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2]双层热敏CTP版材涂层质量在生产中快速检测[J]. 刘明芳,刘中棉,张刚. 信息记录材料, 2013(05)
- [3]酚醛感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李晓,李迎春,郭晓晨. 塑料科技, 2013(09)
- [4]连苯三酚缩二乙烯基苯树脂活性醚化物的合成与成像应用[J]. 沙栩正,庞玉莲,邹应全. 高分子学报, 2012(12)
- [5]谈谈中国胶印版材工业的发展——胶印·PS版·CTP版(二)[J]. 臻峰. 影像技术, 2011(02)
- [6]光敏CTP版生产工艺研究[D]. 黄秋颖. 郑州大学, 2010(05)
- [7]热敏CTP体系成像性能的研究[D]. 闫安.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1)
- [8]新型UV固化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D]. 张永兴. 江南大学, 2009(05)
- [9]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10]酸酐改性PVA树脂用于阴图PS版成膜树脂的性能研究[J]. 邝良菊,邹应全,杨幸幸.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