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信誉”应从国有银行淡出(论文文献综述)
马津润[1](2020)在《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文中提出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的内涵要从经济与伦理两种维度去理解。从经济层面看,全球金融资源一直处于稀缺的状况,而共享金融以所有权让渡的方式,使得民众可以通过低门槛的方式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经济效率的意义讲,在共享金融模式下,处于闲置的资源所有者通过有偿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获得了利息收入的同时,资金使用者也通过他人的限制金融资源获得了收益,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率。从伦理层面看,共享金融提升了人们生活自由度,促进了金融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了金融领域中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卢德之先生认为社会共享的本质是多数人原则与社会公平,决定因素则来自一定的社会目的和制度。而在《共享金融—金融新形态》一书中,对于共享金融是这样理解的:共享金融就是通过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构建以资源、要素、功能、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发展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从而在促使现代金融均衡发展和彰显金融消费者主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型发展。共享金融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与伦理意义。从实践上看,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和规模效应明显,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共享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共享经济催生的共享金融模式正在改变现有的和传统的金融模式。新的金融生态系统已经开始形成。包括增加和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共享服务业务,建立新的共享金融平台和机构。与以往以大客户、高资本群体为服务主体的金融机构不同,共享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泛的消费群体。一般来说,由于缺乏金融资源、缺乏金融知识、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普通消费者无法安全、便捷地参与金融活动。共享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降低了金融参与门槛,让普通消费者轻松享受共享金融服务,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途径。从伦理上看,共享金融的发展不仅是金融与伦理原则融合创新的结果,更是基于伦理视角对金融异化问题的反思与回应。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从诞生之初就有深刻的伦理基础。共享金融真正实现了金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共享性统一,无论是共享金融合约本身,还是共享金融活动所要达成的结果,都符合着共享性价值目标。共享金融的发展也是当下社会对经济正义原则呼唤的回应。在利益分配中,共享金融秉持着“利益共享”的理念,真正做到每一个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都能平等公正合法合理的享有自己应有的回报,这体现了经济正义中的分配正义。此外,共享金融的发展还促进了整个共享经济的正义发展,共享金融的出现加速了共享产业链的完善,在整个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共享平台开始出现,竞争在趋于合理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公平的诉求。最后,共享金融的伦理性还体现在对经济金融活动的责权意识培养中。共享金融淡化了以往金融活动“嫌贫爱富”的特性,强化了每一个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责权意识,每个人既是金融活动权利的享有者,同时也是责任的承担者。然而,共享金融依旧是金融的一种现代理性形式的显现,其金融理性中利己秉性与资本专属性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虽然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归正,但是单纯依靠外部性的法律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隐藏在共享金融内部的资本垄断性和独断性问题。同时,共享金融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传统的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如目标悖论、公正悖论和权利悖论。受金融资本的侵略性和垄断性的影响,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最初的目标发生偏离,真正的共享性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头脑来看待当下共享金融的发展,通过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中得到启示,深挖造成共享金融与目标发生偏离的金融资本独断性本质,通过对信用异化与虚拟经济异化的发现,认识造成共享金融一系列悖论的深刻根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悖论问题,在加强法律监管的同时,必须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深刻的伦理反思与哲学追问。对于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不仅要从伦理视角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进行认知,更要从实践方面解决这一发展问题。在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有着深刻的传统伦理精神支撑和制度优势。从传统的儒家“义利统一”文化价值观到现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从古代钱庄票号金融体系的建立到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完善,都为共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不仅要从共享金融存在的正当性进行追问,更要从制度、政策、伦理和哲学视角中予以回答。作为人类在金融领域追求自由意志的结果,共享金融的发展首先要做到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即发展共享金融,要维护金融政策制定的基本道德观——正确财富观和利益观,客观公正、公平和诚信的行为准则,富有社会责权的社会制度以及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相统一的道德理性等等。其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导向,坚决杜绝资本主义“自利”“自私”价值观的盛行,防止共享金融出现“脱实向虚”走向。正确看待资本增殖本质,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导引下,使金融资本增殖导向金融的共享服务。最后,对共享金融伦理情操进行呼唤,做到共享金融工具向度与人本向度的统一,把握共享金融发展的平衡性,兼顾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普惠大众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姜良佼[2](2019)在《T市中国农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在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征程中,中国农业银行的存在具有高度的支撑作用。而政府对于中国农业银行实施有效且全面性的监管,无疑能够降低银行金融业务风险,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在中国内地的业务量,以及经营网点分布较广,其监管实施的分散性,也给目前政府(银保监局、人民银行)监管带来一定的挑战性与难点。因此,政府因地适宜的采取有效的监管法规、制度、规范等手段,是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营安全的主要途径。本次研究以本人所在的T市中国农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作为主要切入点,深入分析政府(银保监局、人民银行)对T市中国农业银行监管的现状,以及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监管经验,提出一些具有普适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的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保证政府监管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对银行监管水平的提升。本次研究以T市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案例调查对象,明确政府对国有银行监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国家目前出台的一些政策,如何运用到现行监管方法中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次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现有政府监管方法缺乏时效性,提高政府政令的实施,应从基础做起,如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组织学习,深刻领悟文件报告的精神,从有形的文件报告中,获取无形的政策信息,将国家的政令牢记于心,以己树之,再行政策的推进,真正实现政府监管方法的时效性跟进,全面推进金融政策信息的整合,以此来提高政府协调监管能力。第二,现有政府监管主观能动性差,需要通过深度学习国家政令措施,对现有农行运行情况深入调查,将发现的问题集中汇报反馈,而不是当问题发生再行解决之策,政府监管过程中的行政指令不应指停留在上指下派的这种传统方式,而是应由基层人员切实的在监管工作中发现问题,或将可能发生的问题上报,真实的反馈监管中需要政府完善的内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达成创新改革监管方法的目标,将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概率降低,真正发挥政府监管的作用价值。第三,现有政府监管的法律法规完善性不足,部分内容存在重复。那么,优化政府监管法律法规的健全性,也成为政府监管途径拓展的重要内容。从优化管理、优化服务着手,全面落实基层央行管理与服务职责,推动依法行政监管,避免重复法条的出现,导致职能部门的交叉冲突。各方人员应该加强协调监管,对现行法律法规中出现的重复内容,进行集中研讨,对不能解决的内容通过上报国务院解决。第四,执法功能性发挥作用不强,需通过加强法规建设,提升政府监管监督的法律效力。第五,完善风险监管体系,利用互联网高科技手段,将非现场与现场监管有机结合,使现行的检查方法能够达到政府监管的即定目标。第六,强化政府实行监管统一化构建,进一步推动实现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监管的创新改革,真正实现政府监管的职能作用发挥。
谈笑[3](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潘静,熊谋林[4](2013)在《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的激励兼容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实现以"国家信誉"为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的市场约束造成挤出和替代效应。在国有银行股权过度集中且国家对国有银行特殊支持的背景下,公众对银行的选择形成了"规模偏好",致使存款的资金价格和可获得性的信号指引从"风险导向"扭曲为"规模导向",削弱了市场监控和市场影响的有效性,进而导致市场约束异化。本文对存款保险对于市场约束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学理剖析,设计优化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机制,以促进显性存款保险与市场约束的激励兼容。
吴先进[5](2011)在《国家信用担保及其退出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国外许多银行因为流动性危机而纷纷倒闭,这让人们逐渐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的危害之大。然而我国由于国家信用担保机制的存在,银行业很少发生流动性危机或者挤兑风潮,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忽视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但这种制度会引起商业银行的激励扭曲和道德风险,对金融体系的良性运转构成威胁。因此,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国家信用担保将会逐步从银行体系中淡出。这样国有商业银行长期累积的风险隐患将逐渐暴露出来,有可能成为其爆发流动性危机的导火索。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系统和深入地研究国家信用担保及其退出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通过数理经济学和博弈模型论证了国家信用担保机制会导致商业银行从事高流动性风险的投资项目,强化商业银行以风险换取收益的动机。同时运用大量最新数据,对比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与非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进一步论证了国有商业银行确实存在一定的担保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框架和成本收益法阐述了国家信用担保存在的弊端及其退出的必然性。最后,在国家信用担保退出的情况下,从宏观政策和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相关建议。
李卫东[6](2011)在《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作用原理做了充分的研究。现有文献对商业银行声誉进行的研究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而严密的框架,要么侧重于银行与某一利益相关者(如员工、顾客等)博弈过程中银行声誉作用的研究,要么侧重于分析商业银行声誉的某一特性(如降低信息、不对称、资产特性等)。这些研究固然从某一方面揭示了商业银行声誉机制作用的规律性,但由于研究视野并没有统一在一个框架内,所以对商业银行声誉的研究并不能称得上深入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作者力图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构建一个更加严密完整和更加系统的研究框架。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研究的起点是对声誉机制的定义。本文在梳理现有的文献基础之上,给出了声誉机制定义:声誉机制指在一定的博弈规则、环境下,各博弈参与人声誉与各博弈参与人行为相互影响的总和。相应地,本文中将商业银行声誉机制定义为商业银行与其利益相关者博弈过程中商业银行声誉对所有参与人行为的影响和所有参与人对商业银行声誉影响的总和。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可以概括为存款人、借款人、监管者和员工。这四类利益相关者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对商业银行声誉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样,商业银行声誉对他们之间的博弈过程也有极重要的影响。经典的声誉理论认为,声誉的形成来源于信启、的不对称性,而且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性而形成的声誉具有克服信息、不对称性和鼓励更多博弈中合作行为出现的功能。商业银行声誉的形成和功能与之并无二致。但商业银行声誉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声誉自商业银行产生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商业银行从货币保管人发展而来,利用闲置的未被取回的资金贷款以获得高额收益,这种安排有其自身的脆弱性,保障银行不被这种脆弱性击垮的就是商业银行的声誉。可以这样说,商业银行一旦丧失了声誉,就如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商业银行的声誉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无形资产,具有交易保证的功能,伴随着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全过程。所以,商业银行的声誉是自实现的,是在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存在下,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建立的。但本文所建立的商业银行声誉自实现模型也揭示了,商业银行的声誉具有易毁性的特征,一旦商业银行的不合作行为(如新增不良资产率)被发现,其前期积累的声誉就会损失殆尽。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商业银行本身的脆弱性和商业银行声誉的易毁性,使得对商业银行声誉的研究十分必要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意义。在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分析中,本文最先分析的是员工角度商业银行声誉机制,通过建立的两个研究商业银行和员工博弈的模型发现两个结论:第一,从员工角度看具有高声誉的银行的员工工作中会更少偷懒行为,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将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竞争力;第二,商业银行越注重长期利益,其建立员工角度高声誉银行的动力就越高。其次进行分析的是存款人角度商业银行声誉机制,存款人和商业银行在博弈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存款人的分散和现代银行经营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使得这种不对称更加严重,而商业银行所拥有的专用性资产—声誉能够减轻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促使更多存款人和银行合作行为出现。这种专用性资产需要商业银行进行投资,而这种商业银行进行的投资就是银行向存款人进行信号传递的方式。通过建立的一个银行与存款人信号博弈模型发现,在非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下,资产状况好的银行往往更愿意披露不良债权,而资产状况差的银行更倾向于隐瞒其资产的真实情况,这就实现了一个分离均衡,所以自愿披露信息传递是一个信号,是银行建立声誉的一种途径。接下来本文分析了借款人与银行声誉机制和银行贷款市场声誉和存款市场声誉的相互影响。信息租金的存在使得银行在一定条件下也有激励在贷款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声誉,本文称之为“硬”的声誉,即银行在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并不会被套牢而对企业追加贷款,宁愿放弃因此损失的当期利益。通过建立的一个不同市场结构下银行与借款人的博弈模型,本文得出结论:折现率越大,银行就越倾向于选择建立“硬”的声誉;在分散的信贷市场上,银行更倾向于建立“硬”的声誉。而且,在信贷市场上选择建立“硬”的声誉的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会越来越好,而选择建立“软”的声誉的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会越来越差。结合存款人和借款人角度银行声誉机制研究发现,银行存款市场中的声誉对其贷款市场中声誉影响的方向不确定,而长期内贷款市场上树立“硬”声誉的银行会使银行筹集存款的边际成本下降,有利于提升银行在存款市场中的声誉。本文还从资产专用性角度分析了银行信贷过程中存在的关系型融资现象,银行是否建立关系型贷款银行的声誉取决于银行自身如果选择距离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所得到的各自的收益大小比较。最后分析的利益相关者银行声誉机制是监管者角度银行声誉机制,本文先分析了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建立的一个监管者和银行博弈的模型发现,监管者角度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运行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银行的初始声誉水平越高,其越有动力去成为规范经营型银行;银行对自身长期利益重视程度越高,越容易促使银行声誉对自己行为约束的实现;监管者监管力度越大,其越有动力规范经营。随后,本文分析了银行市场准入监管、存款利启、率上限、资本充足率监管、强制性信息披露、资产组合限制这五项监管制度影响银行声誉的途径和声誉机制是如何影响监管措施的有效性。在分析完四个角度的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运行原理后,本文分析了其他因素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运行的影响,分别是制度背景、技术发展和银行自身的特征。在本文中制度背景主要指存款保险制度,在考虑引进存款保险制度的时候,应该衡量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收益是否超过道德风险所产生的成本加上实施这项制度的固有成本之和。具体存款保险制度的选择、保险范围和限额的适度限制、是否风险调整保费、对破产银行的处理方式是存款保险制度影响商业银行声誉机制运行的四个途径。而互联网的发展对银行声誉机制的影响主要凸显在两个方面:网络银行的出现和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银行自身特征主要指银行的规模、历史和所制定的利率,通过建立的一个两期博弈模型发现:银行的存续时间即历史、银行的规模与声誉呈正相关关系。银行支付的存款利率与银行的声誉呈负相关关系。在本文理论分析的最后部分,作者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特点。作者重点分析了我国实施的“金融约束”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声誉的影响和国家声誉对银行声誉的担保。我国实施的“金融约束”政策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了租金机会,而银行在利用机会获取租金后改善经营提高了银行声誉。而我国国家声誉对银行声誉的担保虽然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建立之初就具有较高的初始声誉,但由于集中性信贷市场和政策目标传递的特征,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中却倾向于选择“软弱”的声誉。信贷市场上“软弱”声誉的建立会使国有银行的资产状况越来越差,并最终使政府陷入担保银行声誉的困境,所以国家声誉担保银行声誉有其自身的脆弱性。我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努力逐步从担保银行声誉的困境中退出,四大国有银行先后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就是国家声誉从银行声誉担保困境中退出的第一步。实证研究来看,这一举措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的实证部分着重对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标测评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过去研究中商业银行声誉模型构建过程中存在理论和实证脱节问题,本部分是为解决这一难题所做的一次有益尝试,因为本部分商业银行声誉指数(CBRI)的设计理论基础是本文理论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机制作用原理所作的深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本部分确定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数构成中应该包含的具体因子指标和每个具体因子在指数构成中所占的权重,实现了对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数的完全定量测算。结合前面所做的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定量测量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数(CBRI),便可以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经营与发展特别是及时和有针对性的防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提供科学的指导。
齐广娟[7](2011)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鉴于银行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对银行业的监管一直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重点。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以及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在这种形势下,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纷纷改革银行监管体制调整监管重点,但是在对资本充足的要求上却普遍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资本监管已经成为各国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然而这一监管手段的效果如何呢,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入手,从理论以及实证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一般性的理论概述,主要包括银行资本的概念、构成、作用、资本充足率的概念、衡量标准以及理论界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理论分析。第三章介绍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实践的历史演进,包括国际上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状况。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核心所在,在回顾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发展历程以及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理论以后,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收集了它们的最新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建立了联立方程组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五章在前面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提出了若干条建议。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我国金融监管当局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水平,同时实证研究结果也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二我们在坚定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前提下,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我国银行业还处于改制转型期以及我国金融监管技术和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程度还不高,其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孔伟艳[8](2010)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商业银行国有化的现象。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金融危机带来的银行国有化,是不是对过去非国有化改革的否定?股份制改革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是什么?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国内背景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实践上有利于推动我国四大银行深化产权改革,提高我国银行的微观经济绩效,进而提高金融业整体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遵循“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正文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问题部分(第1、2章)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大一统阶段、专业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和股份化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三大类七项指标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同时也遗留和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以及股改上市、金融创新、混业经营等导致金融监管困难增加的问题。2.原因部分(第3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后股改时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改革不够彻底,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比例在70%以上(新建行为57.02%),政策制定主体和市场主体混淆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真正的公司治理制度就难以建立,高成本低效益的经营现状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接下来从理论综述与实践经验两个方面探索了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首先,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和国有股减持。其次,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基本规律也表明: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也必然是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最后,金融危机引起的银行国有化,只是产权多元化这一主旋律中的插曲。3.对策部分(第4、5章)我国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分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首先,在股份制改革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产权多元化具有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建立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其次,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首要步骤是优化产权结构,其目标模式应当是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其实现途径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中,随着国有股减持,全要素生产率(TFP)、股本净回报率(ROE)和总资产净回报率(ROA)呈现上升趋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最后,建议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优化产权结构实行“三步走”战略: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在坚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取向的同时,还要进行与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使之与产权改革互相促进;稳步推进混业经营,扩大银行利润来源,分散银行经营风险;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改革,切断政企不分的根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关法律,保障产权交易自由。论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贡献时,主要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的创新。(1)论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y = f ( K , L )= AKαLβ,以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国有股减持对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的贡献,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以净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为产出,还是以总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加利息支出为产出,无论改革前后劳动力弹性系数β的值是否改变,三大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比改革前明显增加;②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下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都明显提高。(2)研究结论的创新包括:①分析了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产权多元化配合风险管理和有效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②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其基本内涵为主体明确、约束严格、产权多元、交易自由,核心是产权多元化,目标模式为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具体到我国就是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国有股减持。
刘睿[9](2008)在《中国银行业国家隐性担保退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全面考察了中国银行业国家隐性担保的成因、运行机制及退出实践,并借鉴了其他转轨经济体中国家隐性担保退出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银行业国家隐性担保的进一步退出给出了政策建议。文章首先从国有银行成立的制度背景出发,构建了一个国家隐性担保的综合分析框架。在微观层面上,通过引入James二阶段模型,文章演绎了国家隐性担保对银行经营绩效所产生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本文论述了国家隐性担保与宏观金融风险的关系。据此,作者论证了国家隐性担保退出的必然性。中国银行业国家隐性担保的退出表现为以下特点:政策性融资任务的淡化、股份制的改革、替代制度的建设。国家隐性担保在银行业的进一步退出也将要面对诸多困难。这主要体现在:政策性融资任务终结的不完全、产权改革的不到位、替代制度的缺位、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以及市场约束缺失所导致公众的逆向选择倾向。本文的讨论表明,国家隐性担保退出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维护金融稳定与防范道德风险的平衡点。这就有必要深化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探索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的模式、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
邢岩[10](2008)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与政府财政责任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有其特殊性,其与政府财政责任之间也存在着特殊的关系。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风险问题的研究,来提出本问所要探寻的问题即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和政府财政责任的关系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风险状况构成了分析国有银行风险的背景。市场失灵的存在是本文理论上的出发点,国有商业银行也有着不同的市场失灵表现,例如巨大的外部性影响、信息不对称、股东至上主义等等,也决定了政府财政的不同职责。因为银行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财政政策影响银行风险以及宏观金融风险等原因的存在,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理论视角。我国经济改革的实际情况是本文的现实出发点,因为国有商业银行存量风险和新增风险的不同划分,政府财政也在这两种不同风险中负有不同的职责。因为渐进改革过程中金融功能的财政化以及国有银行承担了渐进改革成本,政府财政必须对存量风险部分负有责任。同时在政府财政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的风险也有相应责任。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在目前情况下,政府财政双重主体身份决定的双重责任即作为公共主体责任和作为国有银行股东的经济主体责任。并且提出政策建议,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明确财政在不同时期风险的不同责任、完善国有银行资产管理体制以及建立和完善金融稳定机制。
二、“国家信誉”应从国有银行淡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信誉”应从国有银行淡出(论文提纲范文)
(1)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实用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共享金融伦理意义 |
三、共享金融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综合评述 |
四、共享金融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
一、世界金融演变逻辑中的共享 |
二、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
第二节 共享金融现代性演绎 |
一、当代金融的模式转型创新 |
二、共享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
三、共享金融内在逻辑 |
第三节 共享金融对人类历史时间的延续 |
一、共享属性对人类未来时间价值的发现 |
二、金融创新对人类自然进化时间的突破 |
第三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本质 |
第一节 共享金融价值目标 |
一、共享金融的共享性目标要求 |
二、共享金融契约的共享性 |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经济正义属性 |
一、共享金融的分配正义要求 |
二、共享金融对经济发展有益推动 |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责权意识 |
一、责权意识对金融不确定性的抑制 |
二、信用契约对共享责权意识的巩固 |
第四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
第一节 共享金融的目标悖论 |
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共享目标的偏离 |
二、金融资本的垄断导致共享目标扭曲 |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共享大众性目标的异化 |
四、信息不对称导致共享目标失衡 |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公正悖论 |
一、金融资本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
二、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
三、风险转移不平等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权利悖论 |
一、金融资本秉性对共享权利的剥夺 |
二、金融资本权力造成的共享失权现象 |
第五章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成因及解决 |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看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
一、马克思对借贷资本不公正性的批判 |
二、马克思对信用与虚拟资本异化的批判 |
三、马克思资本批判对共享金融发展启示 |
第二节 我国共享金融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
一、共享金融市场中自律体系的不完善 |
二、共享金融政府监管的不严格 |
三、共享金融平台建设的制度缺失 |
第三节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解决 |
一、金融市场自律体系对共享性的维护 |
二、政府权力与执行力对公正性的确保 |
三、经济金融制度设计对正义性的呼唤 |
第六章 中国共享金融伦理目标的实现 |
第一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正当性追问 |
一、共享金融对中国金融市场伦理价值观的传承 |
二、共享发展与大众需求的正当性 |
三、共享金融发展的中国化道路 |
第二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哲学追问 |
一、人类追求自由意志的定在——共享金融 |
二、共享视域下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 |
三、共享金融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融合反思 |
第三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理念探索 |
一、共享金融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 |
二、共享金融发展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向 |
三、共享金融伦理情操呼唤 |
第四节 共享金融发展下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的跨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T市中国农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政府监管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商业银行 |
2.1.2 国有商业银行 |
2.1.3 中国农业银行 |
2.1.4 政府监管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善治理论 |
2.2.2 责任政府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第3章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府监管现状 |
3.1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府监管现状 |
3.1.1 政府对银行监管的内容 |
3.1.2 政府监管方法 |
3.1.3 政府管理途径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运行情况 |
3.1.4 风险监管预警情况分析 |
3.1.5 政府监管依据 |
3.1.6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监管政策文件梳理 |
3.2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府监管现状调查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目标 |
3.2.3 研究方法 |
3.2.4 调查结果 |
3.2.5 变量阐述 |
3.2.6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7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章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府监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T市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府监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缺乏时效性 |
4.1.2 主观能动性差 |
4.1.3 法律法规不完善 |
4.1.4 执法功能性发挥不强 |
4.1.5 风险监管体系匮乏 |
4.1.6 检查手段落后 |
4.2 原因分析 |
4.2.1 信息传递效率原因分析 |
4.2.2 运作环节原因分析 |
4.2.3 无创新性原因分析 |
4.2.4 组织结构原因分析 |
4.2.5 法律环境原因分析 |
4.2.6 制度原因分析 |
第5章 国内外政府对银行监管的经验借鉴 |
5.1 国内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经验借鉴 |
5.1.1 金融简政放权 |
5.1.2 推广市场监管 |
5.1.3 监管创新 |
5.2 国外政府对银行监管的经验借鉴 |
5.2.1 政府监管主导模式 |
5.2.2 银行服务外包风险监管 |
5.2.3 国外政府监管制度的借鉴 |
5.2.4 强调内部信息披露的借鉴 |
第6章 优化T市中国农业银行政府监管对策建议 |
6.1 提高政府监管的时效性 |
6.1.1 按照政策文件执行 |
6.1.2 完善监管制度 |
6.1.3 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 |
6.2 提高政府监管的主观动能动性 |
6.2.1 创新政府监管方法 |
6.2.2 改革政府监管途径 |
6.3 健全政府监管法律法规 |
6.3.1 健全法律环境 |
6.3.2 修订监管法律制度 |
6.4 完善政府执法机制 |
6.4.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6.4.2 优化内控监督 |
6.5 启动风险监管体系 |
6.5.1 完善政府监管规则体系建设 |
6.5.2 创新监管方式 |
6.5.3 强监管防风险 |
6.6 政府监管的统一化构建 |
6.6.1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 |
6.6.2 加强五位一体化监管布局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差异性的问卷调查 |
附录二: 政府监管的影响变量问卷调查 |
致谢 |
(3)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4)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的激励兼容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存款保险对于市场约束的影响 |
(一) 存款保险对市场约束的挤出效应 |
(二) 存款保险对市场约束的替代效应 |
(三) 中国语境下存款保险对市场约束的异化 |
二、存款保险减弱市场约束的作用机理 |
(一) 存款保险扭曲市场监控 |
(二) 存款保险弱化市场影响 |
(三) “规模偏好”替代“风险偏好” |
三、制度设计:实现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的激励兼容 |
(一) 优化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
(二) 调整国有银行股权结构, 厘清政府与国有银行关系 |
(三) 加强信息披露,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
(四)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五、结束语 |
(5)国家信用担保及其退出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与逻辑结构 |
1.3.1 本文的内容安排 |
1.3.2 本文的逻辑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流动性风险的理论概述 |
2.1 流动性风险的内涵界定 |
2.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计量方法 |
2.2.1 静态指标 |
2.2.2 动态指标 |
2.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生成机制:内生与外生 |
2.3.1 流动性风险的内生性根源:银行制度 |
2.3.2 流动性风险的外生性:其他银行的风险传染 |
2.3.3 银行内部其他风险向流动性风险的转化 |
第3章 国家信用担保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分析 |
3.1 国家信用担保的内涵界定及其产生背景 |
3.1.1 国家信用担保的内涵界定 |
3.1.2 国家信用担保的产生背景 |
3.2 国家信用担保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 |
3.2.1 没有国家信用担保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 |
3.2.2 国家信用担保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 |
3.3 我国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比较 |
3.3.1 存款与贷款比率的比较 |
3.3.2 中长期贷款比例的比较 |
3.3.3 不良贷款率的比较 |
第4章 我国国家信用担保存在的弊端及退出的必然性 |
4.1 国家信用担保存在的弊端:一个比较分析框架 |
4.1.1 在保护中小存款人利益方面没有法律保障 |
4.1.2 倾向于保护大银行和国有银行 |
4.1.3 防止银行挤兑的能力较弱 |
4.1.4 对问题机构的处理不及时,埋下风险隐患 |
4.2 我国国家信用担保退出的必然性:成本与收益分析 |
4.2.1 维持国家信用担保的成本越来越高 |
4.2.2 实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潜在收益不断增加 |
第5章 国家信用担保退出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措施 |
5.1 宏观政策层面的措施 |
5.1.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商业银行提供市场化的安全网 |
5.1.2 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为银行有效管理流动性创造外部条件 |
5.1.3 完善和健全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
5.2 商业银行微观管理层面的措施 |
5.2.1 完善商业银行自身建设,设立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 |
5.2.2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增强资产流动性 |
5.2.3 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监控及预警机制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全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 |
附录B 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国际最佳实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及选题背景 |
1.2 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待完善之处 |
2. 声誉理论的文献综述 |
2.1 基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理论研究 |
2.1.1 标准声誉模型及其拓展 |
2.1.2 声誉交易理论与声誉信息理论 |
2.1.3 组织声誉理论 |
2.1.4 声誉激励理论 |
2.1.5 声誉网络理论 |
2.2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 |
2.3 我国关于声誉理论研究的成果 |
2.4 结束语 |
3. 商业银行声誉机制运行的基本原理 |
3.1 声誉具有交易保证功能 |
3.2 声誉的资产特性 |
3.3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声誉机制 |
3.4 银行微观结构的不稳定性 |
3.4.1 银行独特的风险承担方式 |
3.4.2 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缺陷 |
3.4.3 银行资产负债的脆弱性 |
3.4.4 银行微观结构的不稳定性与部分商业银行声誉指标构建 |
3.5 商业银行声誉机制运行的基本原理 |
3.6 模型 |
3.6.1 模型假设前提 |
3.6.2 模型部分 |
3.6.3 模型结论与启示 |
4.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运行的影响 |
4.1 银行员工与银行声誉机制 |
4.1.1 银行声誉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
4.1.2 银行建立员工角度银行声誉的激励分析 |
4.2 存款人与银行声誉机制 |
4.2.1 存款人与银行的利益冲突 |
4.2.2 存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2.3 银行声誉对存款合约的担保作用 |
4.2.4 银行建立声誉的方式 |
4.3 借款人与银行声誉机制 |
4.3.1 贷款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
4.3.2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银行信贷声誉选择 |
4.3.3 关系融资与银行声誉机制 |
4.4 银行贷款市场声誉选择与存款市场声誉的相互影响 |
4.5 存款市场、贷款市场与部分商业银行声誉指标构建 |
5. 商业银行监管与商业银行声誉机制 |
5.1 自由银行时代的银行声誉机制 |
5.2 银行监管的由来与必要性 |
5.3 监管者角度银行声誉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
5.4 监管制度影响银行声誉机制运行的途径 |
5.4.1 银行市场准入监管 |
5.4.2 存款利息率上限 |
5.4.3 资本充足率监管 |
5.4.4 强制性信息披露 |
5.4.5 资产组合限制 |
5.4.6 声誉机制如何影响监管措施的有效性 |
6. 其他因素对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的影响 |
6.1 外部制度因素与声誉机制 |
6.1.1 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 |
6.1.2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声誉机制的影响 |
6.2 互联网的发展对银行声誉机制的影响 |
6.2.1 网络银行与银行声誉机制 |
6.2.2 信息的传播与银行声誉机制 |
6.3 银行规模、历史、利率与银行声誉机制 |
6.4 银行财务表现、道德责任感与商业银行声誉机制 |
7.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特点 |
7.1 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约束和金融深化 |
7.2 金融约束政策与银行声誉机制 |
7.3 国家声誉对银行声誉的担保 |
7.3.1 银行的国有产权特征 |
7.3.2 从声誉机制角度解释我国金融约束政策的强大“储蓄动员”功能 |
7.3.3 银行国有产权特征对其声誉选择行为的影响 |
7.3.4 国家声誉担保银行声誉的脆弱性 |
8.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指标体系构建 |
8.1 引言 |
8.2 问卷设计与处理方法 |
8.3 商业银行声誉测评因子指标研究 |
8.3.1 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
8.3.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8.3.3 因子分析结果 |
8.3.4 因子解释 |
8.3.5 因子指标与底层指标之间定量关系的确定 |
8.4 商业银行声誉测评因子权重研究 |
8.4.1 改进的穆迪次序图与因子重要性排序 |
8.4.2 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因子指标权重求解 |
8.5 商业银行声誉测评模型的构建 |
8.6 结论、启示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
2.1 银行资本的理论界定 |
2.1.1 银行资本的概念 |
2.1.2 银行资本的测定 |
2.1.3 银行资本的构成 |
2.1.4 银行资本的作用 |
2.2 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理论界定 |
2.2.1 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概念 |
2.2.2 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衡量标准 |
2.3 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理论 |
2.3.1 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评判标准 |
2.3.2 监管有效论 |
2.3.3 监管无效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实践的历史演进 |
3.1 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必要性 |
3.2 国际上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发展 |
3.2.1 1988年巴塞尔协议出台前的杠杆比率监管 |
3.2.2 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资本监管框架 |
3.2.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框架 |
3.3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发展 |
3.3.1 软约束阶段(2004年3月以前) |
3.3.2 硬约束阶段(2004年3月以后) |
3.4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分析 |
3.4.1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分析 |
3.4.2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分析 |
3.4.3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4.1.2 变量指标的选取和定义 |
4.1.3 实证分析模型 |
4.2 实证分析过程 |
4.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回归分析 |
4.3 实证结果描述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
5.1 完善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机制 |
5.1.1 完善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
5.1.2 有效发挥银行业的同业自律作用 |
5.1.3 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
5.2 改善监管条件,提高监管效率,多方面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 |
5.2.1 加强立法,树立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
5.2.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监管操作 |
5.3 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
5.3.1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高效的银行风险评估体系 |
5.3.2 增加附属资本,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管理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2.1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
2.1.1 大一统阶段(1949~1978 年) |
2.1.2 专业化阶段(1978~1993 年) |
2.1.3 商业化阶段(1993~2003 年) |
2.1.4 股份化阶段(2003~2009 年) |
2.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效评估 |
2.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本 |
2.2.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效 |
2.2.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2.2.4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
2.3 股份制改革遗留和产生的主要问题 |
2.3.1 战略投资者是双刃剑 |
2.3.2 公司治理有待改善 |
2.3.3 风险管理亟需重视 |
2.3.4 金融监管难度增加 |
2.3.5 人力资源管理尚待加强 |
第3章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
3.1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
3.1.1 问题的根源是产权改革不彻底 |
3.1.2 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
3.1.3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需要 |
3.1.4 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根本要求 |
3.1.5 挑战外资银行的竞争的迫切需要 |
3.2 国内外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研究综述 |
3.2.1 产权结构是否影响银行效率? |
3.2.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3.2.3 国家要不要掌握控股权? |
3.2.4 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 |
3.2.5 怎样减持银行国有股? |
3.2.6 调整产权结构的步骤 |
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
3.3.1 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3.3.2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
3.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
3.3.4 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4章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产权多元化 |
4.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
4.1.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要性 |
4.1.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然性 |
4.1.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可行性 |
4.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理论探索 |
4.2.1 产权多元化的基本内涵 |
4.2.2 产权多元化的目标模式 |
4.2.3 产权多元化的实证研究 |
4.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战略步骤 |
4.3.1 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 |
4.3.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 |
4.3.3 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 |
第5章 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 |
5.1 坚持宏观管理制度创新 |
5.1.1 转变政府职能 |
5.1.2 完善市场体系 |
5.1.3 加快利率和汇率体制改革 |
5.1.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5.1.5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
5.2 坚持微观治理制度创新 |
5.2.1 规范公司治理制度 |
5.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2.3 逐步调整组织结构 |
5.2.4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
5.2.5 稳步推进混业经营 |
5.3 深化民主法制制度改革 |
5.3.1 政治民主化 |
5.3.2 国家法治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中国银行业国家隐性担保退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和主要观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银行业国家隐性担保的一般分析 |
第一节 银行国有制和国家隐性担保的产生 |
第二节 银行业国家隐性担保的绩效分析(微观分析) |
第三节 国家隐性担保与宏观金融风险(宏观分析) |
第四节 国家隐性担保退出的必然性 |
第三章 转轨经济体国家隐性担保退出的回顾与思考 |
第一节 中国国家隐性担保退出的具体措施 |
第二节 银行业国家隐性担保进一步退出将要面临的困难 |
第三节 其他转轨经济体国家隐性担保退出的回顾与分析 |
第四章 关于国家隐性担保进一步退出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与政府财政责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文献综述 |
1.2.1.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2.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1.3.本文的分析方法 |
1.4.本文的主要思路和结构 |
1.5.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与风险探析 |
2.1.国有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2.1.1.改革开放前的国有银行 |
2.1.2.国有专业银行时期和国有银行商业化 |
2.2.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深化 |
2.2.1.不良资产剥离、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与国家资本金的注入 |
2.2.2.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以及股改上市 |
2.3.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重要地位分析 |
2.4.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 |
2.4.1.制度变迁和移植风险 |
2.4.2.产权主体模糊 |
2.4.3.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人问题 |
2.4.4.现实的经营风险 |
3.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中的政府财政责任—基于理论视角的分析 |
3.1.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与巨大的外部性影响 |
3.2.信息不对称与银行风险 |
3.3."股东至上主义"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 |
3.4.银行风险向财政风险的转移 |
3.5.财政政策对于银行风险的影响 |
3.6.国有商业银行、宏观金融风险与政府财政责任 |
4.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中的政府财政责任—基于现实视角的分析 |
4.1.国有银行存量风险与政府财政责任 |
4.1.1.渐进转轨改革中金融功能的财政化 |
4.1.2.国有银行成为了渐进式改革成本的承担者 |
4.2.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风险的政府财政责任 |
4.2.1.渐进改革成本承担路径中的财政责任 |
4.2.2.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高昂成本 |
4.2.3.不良资产处理中的道德风险与财政责任 |
5.国有商业银行与政府财政责任关系分析 |
5.1.政府财政作为经济主体的责任 |
5.1.1.国有资产与国有商业银行 |
5.1.2.国家信誉与国有商业银行 |
5.2.政府财政作为公共主体的责任 |
5.2.1.银行风险的负外部性及其解决 |
5.2.2.经济稳定性的提供与银行风险 |
5.2.3.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公共产品提供 |
6.相关政策建议 |
6.1.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明确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主体地位 |
6.1.1.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 |
6.1.2.明确政府职能界限 |
6.1.3.理顺国家、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三者关系 |
6.2.明确财政在存量风险和新增风险中的不同责任 |
6.2.1.明确国有商业银行存量风险和新增风险的划分界限 |
6.2.2.明确财政在不同风险中的不同责任 |
6.3.明确政府财政在国有银行资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
6.4.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建立完善金融稳定机制 |
6.4.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6.4.2.将国有商业银行救助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
7.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国家信誉”应从国有银行淡出(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D]. 马津润.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2]T市中国农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姜良佼.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3]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的激励兼容机制研究[J]. 潘静,熊谋林. 保险研究, 2013(08)
- [5]国家信用担保及其退出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分析[D]. 吴先进. 湘潭大学, 2011(04)
- [6]商业银行声誉机制研究[D]. 李卫东.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7]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研究[D]. 齐广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8]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D]. 孔伟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9]中国银行业国家隐性担保退出研究[D]. 刘睿. 复旦大学, 2008(03)
- [10]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与政府财政责任关系研究[D]. 邢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