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林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当前林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一、林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着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林雪婷[1](2021)在《乡村治理中的村民社会信任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信任是个体对社会成员、社会制度和组织基于可依靠性和依赖性的预期而敢于托付的心理态度与积极预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规则,更是社会良序运行的基础,在降低交易成本、缓和矛盾冲突、促进团结合作、维护人们的本体性安全感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尤其是在相对固定封闭的乡村社会,村民社会信任是村民在血缘、地缘关系的环绕下对熟识人的人品、行为和交往程度基于依赖性和可靠性而产生的特殊信任,并以此延展到乡村治理制度和乡村社会组织的心理期待,是村民诚信价值观的树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乡村善治的基本力量。然而,在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对乡村社会的不断冲击与自身转型期的到来,使得传统村民社会信任发生断层与裂变而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整合国内外有关乡村治理和村民社会信任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以村民社会信任作为乡村治理研究的切入点,对村民社会信任的概念、产生和特异性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对村民访谈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当前村民社会信任现状,进而以乡村治理中的村民社会信任提升为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发现,村民社会信任的总体结构包含六个维度,即关系调合、血亲关联、利益重塑、心理防御、法制理念和行动建构。具体来看,传统血亲关联依然发挥主线作用、维护集体利益是巩固村民社会信任的支点,同时也存在依靠法律维护村民社会信任的理念逐渐提升、村干部角色重构与实践再塑村民社会信任等积极导向。然而在乡村社会转型期村民社会信任也出现新问题,表现为村民社会信任功利化、村民社会信任防范性隔阂、村民社会信任的内生约束规范边缘化、村民社会信任的法律保障机制缺乏实践支撑等问题。研究从市场经济的价值理性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出发,总结村民社会信任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经济中蕴含的价值理性主义对村民传统信任观念的解构、社会流动性的加快促使人际关系异化、贫富差距的扩大引发村民心理防御与猜忌增强、以乡规民约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的衰落等原因。在乡村治理的大背景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村民作为治理主体团结一致积极发挥主体能动性,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根据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构建村民社会信任的提升路径。分别从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规民约与法制相结合、村民诚信教育等角度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村民互信氛围的引导作用、形成以乡规民约为内核,法律制度为约束的村民社会信任制度建设,全方位开展村民诚信教育。

薛凤冠[2](2021)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并实践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的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陈云对经济建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二、三章主要探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曲折探索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三个方面;其思想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西方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原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同时,其思想的形成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长期领导经济实践也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充实和深化。二、本文四、五章重点阐述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文章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提炼概括为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全貌。文章认为,这六个方面内容涉及到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发展的思想两个层次。其中,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主要涉及陈云经济工作的伦理观和方法论,故可以归为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改革、经济开放更侧重于体现陈云在经济发展某一领域实践中的思想,可以归为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两个层次、六个方面思想,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综合平衡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基础,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本文第六章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征与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实践的全面研究,文章从政治性、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前瞻性五个角度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渐进而审慎可以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时、身居何位,陈云始终保持这一特色。通过渐进和审慎,陈云在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中,推动中国经济建设逐步向前发展。最后,文章认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是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三是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五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这些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法论上也值得学习借鉴。

高立馨[3](2020)在《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批示,指出全党全社会都要学习和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塞罕坝精神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更是我国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的主要阵地。通过学习和弘扬塞罕坝精神,可以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提供更多的精神资源和价值支撑,对新时代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塞罕坝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阐释了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永不言弃、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内涵,论述了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价值发挥的实践成效。目前,我国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范围逐渐扩大,教育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也日趋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基本形成。由以上实践成效得出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价值发挥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使命与增强党性观念相结合;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与锤炼政治品格相结合;培养科学求实精神与提高执政能力相结合;塑造永不言弃品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总结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价值发挥的实践成效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容、载体、形式和目的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发挥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以塞罕坝精神为资源,发挥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不仅可以丰富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内容,而且有利于深入推进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实践探索,进而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房厦[4](2019)在《公安政治传播研究》文中认为政治传播是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包括国家有效运用公安机关及警察权展开社会安全治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文明。当前,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显现了现有公安政治传播效能的不足。急需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将公安政治传播提升到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相融合的新境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公安机关的治理效能。公安政治传播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它不再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初期的宣传者或控制者,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的国家治理手段。隐藏在中国公安政治传播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更宏观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展开研究,不是单独以传统的“媒介中心论”去分析能够做到的。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本文将拉斯韦尔的经典“5W”传播模式理论框架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展开分析。本文着重分析归纳了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本研究首先提出公安政治传播的概念界定,以及我国公安政治传播研究的分析框架。其次,梳理政治传播的理论借鉴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历史演进。阐述建党以来公安政治传播的发展过程。最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下,借鉴了西方政治传播研究中的结构要素理论以及传播效果理论,尝试从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方向、功能目标、传播系统、运行特质、难题挑战与破解路径,构建出了关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认识模型。公安机关通过建立公安政治传播矩阵、借助组织传播通道和媒介通道发起政治传播活动,并试图对政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公安政治传播的受众随时代变化也形成了新的特点,本文从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和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两个方面对公安政治传播受传者展开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公安政治传播不同于普通的大众传播,首先是公安政治传播的一体两面性——内容输出和信息管理。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制度一直延续并且难以撼动的结构性安排,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无论面对何种新形势,公安政治传播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来研究和发展,公安政治传播必须承担起维护国家根本性政治制度的重要职责,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其次是公安政治传播对保密原则的把握。必须在不影响警察执法权的正确行使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合理的公众知情权。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主要包括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以及塑造现代化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第三,公安政治话语主要体现为权威性、时代性、自我独白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公安政治话语有去中心化的趋势。第四,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应该从微观效果和宏观效果两个角度去考量,不应局限于西方的“媒介中心论”,要关注宏观治理效果,既要谋求特定支持,也需要谋求散布性支持,两者要相辅相成。第五,安全环境和媒介环境的变迁,为公安政治传播体系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受众特征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公安政治话语缺乏创新。第六,创新公安政治传播的有效路径包括:重新定位理念目标,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合法性谋求模式;优化公安政治传播体系;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新运行机制、新的话语体系、新的运作模式以及新的效果评估方法。本文对公安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是公安政治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尝试。研究对《人民公安报》的公安政治话语通过Python程序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将报纸的文本分析结果以词云图、热词趋势表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示该报报道公安工作的一些特征,归纳总结出公安政治传播中的政治话语特征,呈现出本文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新特点。

常诗琦[5](2019)在《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其政治认同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对自己国家发展程度与发展方向的认可度。思想政治学科是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最显性、最直接的有效途径。因此,探寻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切实的“政治认同素养”培育路径不仅有利于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对高中生健康向上的政治意识形成、国家长治久安、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高中生的政治认同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问等多种探究方式,分析得出当前高中生政治情感倾向整体积极向上,但是也存在部分高中生政治认知模糊化、政治学习目的具有消极倾向、以及政治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并结合问卷及访问的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高中生政治认同现状的形成因素。针对当前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生身心特点、教师教学素养、教材运用、评价方式及政治实践参与几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以思想政治课为依托的“政治认同教育”强化策略。

韩联郡[6](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提出“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梁东连[7](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的乡村振兴战略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乡村建设理论,承袭和发展了建国以来历代主要领导人的乡村建设思想理论,开始萌芽于青年下乡时期,初步发展于地方任职时期,最终发展形成于中央主政领导时期。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蕴含了其主要内容,即产业兴旺的思想、生态宜居的思想、乡风文明的思想、治理有效的思想、生活富裕的思想。通过对广西容县黎村镇、石寨镇、自良镇、容州镇、容西镇等乡镇及容县农业局、乡村办的实地调研,了解广西容县的乡村发展情况,发现近些年来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在顶层设计、关键领域、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推进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涉农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美丽容县”建设成效较低、乡风不文明现象、平安乡村建设仍不够完善、农民实现生活富裕难度较大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主导涉农产业发展的作用仍不够强,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垃圾治理制度与设备不完善,受不良风气影响忽视传统优良文化的继承,多种因素制约平安乡村建设,乡村致富渠道少且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强。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应该运用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指导,通过以下五大措施来推进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取得实效:夯实涉农产业基础、发展繁荣特色品牌产业,发展清洁生态乡村、建设“美丽容县”,强化文明文化思想、发展现代新型乡村,巩固党政核心领导、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攻坚民生以及教育、发展健康富裕乡村。

杜立芳[8](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廖迎秀[9](2017)在《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人们也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更应该对生态问题给予还珠与重视,因此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的培养。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我国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现状,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以期能促进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地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将人作为工作对象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思想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人们的错误认识与落后的观念问题,这种工作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同领域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思想问题,要应对这些问题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要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组织的人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目标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适合的解决办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传递正确的科学的思想观念,从而帮助人们辨别是非,解决思想难题,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主要是传播社会意识形态,是思想意识领域的培养与教育,大学生生态意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同样应该受到社会的重视;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概述。主要包括: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含义、特征及主要内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目标;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部分: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主要包括:调查的基本情况;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取得的主要成绩;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缺失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社会尚未形成有利于生态意识培养的氛围;学校长期忽视生态意识培养的相关教育;家庭未起到生态行为引导作用;大学生自身原因。第四部分: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对策。主要包括:营造生态意识培养的社会大环境;加强高校生态意识培养教育;推进家庭教育对生态意识的引导作用;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刘宁[10](2016)在《当代中国的法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念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法治意识显着提升,法治理念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治教育也将在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中国法治教育仍面临许多困难,法治精神和原则还没有内化为每一个公民心中的信仰,没有外化为每一个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这显然是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障碍因素之一。在我国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发展阶段,所有的改革和所有的改革成果都应体现出法治精神。因此,我国公民的法治教育任重道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党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保障,是完善我国法治体系、提高法治治理能力的前提条件,法治国家的建设事关每一个群众能否在诉讼过程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事关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法治中国的建设应将着力点放在法治观念的培养、法律知识的普及、法治教育的深化上。法治中国的建设要求我们在全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国民教育体系,将法律精神以创新性的方式贯彻到基层群众的思想意识当中。法治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塑造法治信仰,从小培育法治意识。法治教育应顺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做出适时调整,以提升公民法治意识为基础,以培育公民法治信仰为目标,由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现实基础和精神动力。为完成法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法治教育依据、重大价值、现实内容、有效方法以及法治教育对策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期为我国的法治教育实践提供理论资源和智力支持。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中国法治与法治教育本体论。介绍了法治的历史发展,通过法治的内涵与外延分析法治观念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出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法治教育是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价值,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对法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定位中,反映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中国法治教育依据论。本章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角度讨论我国法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培养高素质公民,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等要求是我国法治教育的实践依据。第三章,中国法治教育资源论。从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结合、知法守法、道德教化的德教传统,以及西方法治精神的基督教传统两个方面,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寻求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法治教育道路。第四章,中国法治教育内容论。本章主要介绍我国法治教育的内容包括现代法治精神的教育,公民法治信仰的教育,司法程序公正的教育,公民守法责任的教育。从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法治教育的开展,可以更好地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基本人权、维护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精神。第五章,中国法治教育方法论。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教育法、兰德尔案例教育法、活动式训练教育法,将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使法治教育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课堂中培养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在社会中整合以网络化教育为原则的资源,坚持以实效性为原则的形式进行法治教育。第六章,中国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论。在总结法治教育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法治教育队伍严重不足、法治教育内容比较滞后、法治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法治教育效果不如人意四个方面的问题,是由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以及教育职能部门的原因所导致。第七章,中国法治教育对策论。本章根据当前我国法治教育理论研究最新成果,提出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强力推动,学校教学体系与教育机制的拓展,大众传播媒体对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的有效传播,专业教育队伍持之以恒的法治教育,宪法权威地位确立和法律体系自身的不断完善等对策是提升法治教育效果,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林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着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着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治理中的村民社会信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价与启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社会信任与乡村治理
    2.1 社会信任的理论概述
        2.1.1 社会信任的概念
        2.1.2 社会信任的功能
        2.1.3 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
    2.2 村民社会信任的研究
        2.2.1 村民社会信任的概念界定
        2.2.2 村民社会信任的特异性
        2.2.3 村民社会信任的产生
    2.3 村民社会信任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
        2.3.1 村民社会信任是乡村治理的基点
        2.3.2 以合作为导向的村民社会信任是乡村治理的主要力量
        2.3.3 村民社会信任重塑是乡村治理的精神文明工程
    2.4 村民社会信任提升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差序格局理论
        2.4.2 非正式制度理论
        2.4.3 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论
3 村民社会信任的调查分析
    3.1 问卷内容与设计
        3.1.1 访谈对象与内容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1.3 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3.2 村民社会信任的积极方面
        3.2.1 传统血亲纽带依然发挥主线作用
        3.2.2 集体利益维护是巩固村民社会信任的支点
        3.2.3 依靠法律维护村民社会信任的理念逐渐提升
        3.2.4 村干部角色重构与实践再塑村民社会信任
    3.3 社会转型期村民社会信任衍生的新问题
        3.3.1 村民社会信任功利化
        3.3.2 村民社会信任防范性隔阂
        3.3.3 村民社会信任的内生约束规范边缘化
        3.3.4 村民社会信任的法律保障机制缺乏实践支撑
    3.4 社会转型期村民社会信任弱化的原因
        3.4.1 市场经济中蕴含的价值理性对村民传统信任观念的解构
        3.4.2 社会流动性的加快促使人际关系的异化
        3.4.3 贫富差距的扩大背景下村民防御与猜忌的心理增强
        3.4.4 以乡规民约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的不断衰落
4 乡村治理中提升村民社会信任的对策建议
    4.1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建构村民社会信任新场域
        4.1.1 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4.1.2 提高基层党员整体素质带动村内互信风气的形成
        4.1.3 厚植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
    4.2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村民互信氛围的引导作用
        4.2.1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公共舆论中的话语权
        4.2.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道德建设全过程
        4.2.3 发挥村民意见领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作用
    4.3 形成以乡规民约为内核,法律制度为约束的村民社会信任制度建设
        4.3.1 健全乡规民约在村民社会信任建设中的调节作用
        4.3.2 建立健全法律对村民社会信任的外部约束机制
        4.3.3 实现乡规民约与法律制度融合互动机制
    4.4 着力开展村民诚信教育
        4.4.1 营造村内互信环境滋养村民的诚信观念
        4.4.2 加强村民自我诚信教育
        4.4.3 以扶贫先扶志为依托引领村民诚信教育的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村民社会信任访谈提纲
附录 B 乡村治理中的乡村整体社会状况的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经济
        1.4.2 经济建设
        1.4.3 经济建设思想
    1.5 创新之处
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2.1 陈云的生平与简历
        2.1.1 青少年时期
        2.1.2 革命战争时期
        2.1.3 新中国成立后
    2.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2.2.2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2.2.3 毛泽东思想
        2.2.4 中国传统文化
    2.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3.1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2.3.2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2.3.3 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3.1 在革命战争时期萌发
        3.1.1 中央苏区时期
        3.1.2 陕甘宁边区时期
        3.1.3 东北时期
    3.2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
        3.2.1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3.2.2 调整工商业
        3.2.3 “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3.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充实
        3.3.1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3.3.2 重视粮食工作
        3.3.3 调整经济体制
    3.4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深化
        3.4.1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3.4.2 边调整边建设
        3.4.3 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4 陈云经济哲学的思想
    4.1 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
        4.1.1 综合平衡要着眼全局
        4.1.2 综合平衡要综合施策
        4.1.3 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
    4.2 陈云的民生改善思想
        4.2.1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高度
        4.2.2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
        4.2.3 正确处理好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4.3 陈云的国情国力思想
        4.3.1 从国情国力出发探索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4.3.2 速度与质量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4.3.3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4.4 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
        4.4.1 一切从实际出发
        4.4.2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
        4.4.3 交换、比较、反复
5 陈云经济发展的思想
    5.1 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5.1.1 坚持市场与计划相统一
        5.1.2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
        5.1.3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5.2 陈云的经济开放思想
        5.2.1 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利用
        5.2.2 注重循序渐进、稳妥推进
        5.2.3 注重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6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及现实启示
    6.1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6.1.1 视为灵魂的政治性
        6.1.2 无比鲜明的人民性
        6.1.3 一以贯之的求实性
        6.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6.1.5 战略谋划的前瞻性
    6.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6.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6.2.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6.2.3 指导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6.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6.3.1 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6.3.2 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6.3.3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6.3.4 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6.3.5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
    6.4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6.4.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6.4.2 方法论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塞罕坝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2.1 塞罕坝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态思想
        2.1.3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2 塞罕坝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2.2.1 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2.2.2 国家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政策
        2.2.3 塞罕坝务林人建场、植树的实践
    2.3 塞罕坝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2.3.1 1949-1962是塞罕坝精神的萌芽阶段
        2.3.2 1962-1992是塞罕坝精神的形成阶段
        2.3.3 1992-至今是塞罕坝精神的发展阶段
3 塞罕坝精神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概念阐释
    3.1 塞罕坝精神的内涵
        3.1.1 牢记使命的担当精神
        3.1.2 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3.1.3 科学求实的探索精神
        3.1.4 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3.1.5 绿色发展的理念精神
    3.2 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内涵
        3.2.1 党性教育的内涵
        3.2.2 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内涵
4 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价值发挥的实践成效与基本经验
    4.1 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价值发挥的实践成效
        4.1.1 党性教育内容日益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
        4.1.2 党性教育形式不断创新,理论和实践实现协调发展
        4.1.3 党性教育范围逐渐扩大,教育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
        4.1.4 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日趋坚定,政治素养明显提高
        4.1.5 党员干部绿色发展理念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进步
    4.2 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价值发挥的基本经验
        4.2.1 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使命与增强党性观念相结合
        4.2.2 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与锤炼政治品格相结合
        4.2.3 培养科学求实精神与提高执政能力相结合
        4.2.4 塑造永不言弃品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4.2.5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相结合
5 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5.1 教育内容以先进事迹为切入点,增强党员干部价值认知
        5.1.1 挖掘资源素材,丰富塞罕坝精神时代内涵
        5.1.2 开展专题教育,升华党员干部的情感认同
    5.2 教育载体以线上线下为支撑点,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实效
        5.2.1 搭建网络教学微平台,拓宽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渠道
        5.2.2 完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党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5.3 教育形式以实践探索为着力点,推动党员干部价值践行
        5.3.1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塞罕坝林场实践教学
        5.3.2 加大塞罕坝精神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学习氛围
    5.4 教育目的以从严治党为落脚点,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
        5.4.1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政治认同
        5.4.2 完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监督体系,净化政治生态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公安政治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政治传播研究
        1.2.2 国内公安政治传播研究
        1.2.3 国外警察政治传播研究
        1.2.4 小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政治传播
        1.3.2 公安政治传播
        1.3.3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1.4 研究架构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及不足
2 公安政治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的经典论述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2.2 西方政治传播理论借鉴
        2.2.1 政治传播结构要素理论
        2.2.2 政治传播效果理论
    2.3 小结
3 公安政治传播的历史演进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公安政治传播(1927-1949)
        3.1.1 战时民众力量动员与对敌舆论宣传
        3.1.2 革命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政治传播(1949-1978)
        3.2.1 意识形态为主的传播理念
        3.2.2 社会主义建设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3 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公安政治传播(1978-2012)
        3.3.1 为改革开放营造安全稳定的舆论氛围
        3.3.2 改革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4 新时代的公安政治传播(2012- )
        3.4.1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传播导向
        3.4.2 治理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新趋势
    3.5 总结评述
        3.5.1 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的演变规律
        3.5.2 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
        3.5.3 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
4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与传播体系
    4.1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
        4.1.1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4.1.2 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
        4.1.3 塑造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
    4.2 传播体系之主体:公安政治传播的制度安排
        4.2.1 公安政治传播制度安排中的上级主体
        4.2.2 中央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4.2.3 地方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4.2.4 公安政治传播主体的协同-会同输出结构
    4.3 传播体系之渠道:媒介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4.3.1 组织传播通道
        4.3.2 媒介通道
    4.4 传播体系之受众:社会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4.4.1 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
        4.4.2 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
    4.5 小结
5 公安政治传播的运行过程
    5.1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运行
        5.1.1 主动发起与被动应对
        5.1.2 公安新闻发布制度
        5.1.3 警务危机舆情处置
    5.2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载体:政治话语
        5.2.1 文本分析:《人民公安报》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
        5.2.2 词云图分析
        5.2.3 热词分析
        5.2.4 公安政治传播的政治话语特征
    5.3 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
        5.3.1 民意测验
        5.3.2 宏观政治治理效果
    5.4 小结
6 新时代公安政治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6.1 公安政治传播外部环境的变迁
        6.1.1 安全环境的变化
        6.1.2 媒介环境的变化
    6.2 公安政治传播体系面临的挑战
        6.2.1 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
        6.2.2 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
        6.2.3 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
        6.2.4 受众特征变化带来的挑战
        6.2.5 政治话语缺乏创新
    6.3 小结
7 公安政治传播的优化与创新
    7.1 重新定位理念目标
        7.1.1 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
        7.1.2 理顺公安机关、媒体、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
    7.2 优化传播体系
        7.2.1 弥补组织传播效果的不足
        7.2.2 促进公安媒体资源的融合
        7.2.3 理顺官方民间舆论场分化
    7.3 创新传播模式
        7.3.1 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创新
        7.3.2 涉警舆情处置能力的提升
        7.3.3 传播内容产生机制的优化
    7.4 提升传播效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1949-2000年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相关工作条目列表
附录B《人民公安报》头版2005年-2016年高频新闻主题词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选题依据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主要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概述
    (一)概念界定
        1.政治认同的含义
        2.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的含义
    (二)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
        1.道路认同
        2.理论认同
        3.制度认同
        4.文化认同
二、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发展过程
    (一)政治认知
    (二)政治情感
    (三)政治意志
    (四)政治行为
三、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研究
        1.调查问卷设计
        2.调查实施情况
    (二)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表现
        1.高中生政治情感倾向整体健康向上
        2.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愈发重视
    (三)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政治认知模糊化
        2.部分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目的偏消极
        3.部分学生政治参与度不高
        4.教学实施过程知情意行未协调发展
        5.教学实施过程阶段性规划不完善
四、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的强化对策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注重教育阶段性规划
        1.尊重学生不同观点,把握心理正确引导
        2.注重阶段性教育,关注学生年级差异
    (二)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1.转变教育观念,落实课标政治认同素养培育要求
        2.优化教学内容,在时事热点中促认同
    (三)挖掘教材易忽略部分,与政治认同教育有机结合
        1.重视教材辅助文功能,加深政治观念理解
        2.重视教材综合探究课,切身体会责任与使命感
    (四)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改善学生学习动机
        1.教学评价要强化辨析,实现积极价值引领
        2.教学评价要坚持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五)强化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其有序政治参与
        1.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
        2.围绕政治认同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4.4.1 数量的演变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4.4.4 体系的演变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6.3.1 政策状态
        6.3.2 政策结构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7)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乡村建设理论
        二、建国以来历代主要领导人的乡村建设思想
    第二节 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的形成过程
        一、青年下乡时期开始萌芽
        二、地方任职时期初步发展
        三、中央主政时期发展形成
    第三节 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产业兴旺的思想
        二、生态宜居的思想
        三、乡风文明的思想
        四、治理有效的思想
        五、生活富裕的思想
第二章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的成效
        一、顶层设计初具雏形
        二、关键领域取得成效
        三、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得以推进
    第二节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涉农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二、“美丽容县”建设成效较低
        三、乡风不文明现象仍存在
        四、平安乡村建设仍不完善
        五、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难度较大
    第三节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主导涉农产业发展的作用仍不够强
        二、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垃圾治理制度与设备不完善
        三、受不良风气影响忽视传统优良文化的继承
        四、多种因素制约平安乡村建设
        五、乡村致富渠道少且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强
第三章 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有效实施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夯实涉农产业基础,打造特色品牌产业
        一、发展现代新型涉农产业
        二、融合产业发展
        三、打造特色产业
        四、加强产业品牌建设
    第二节 发展清洁生态乡村,建设“美丽容县”
        一、发展清洁乡村
        二、发展生态乡村
    第三节 强化文明文化思想,发展现代新型乡村
        一、加强文明乡风建设
        二、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
    第四节 巩固党政核心领导,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一、强化党和政府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
        二、促进法治德治及村民自治有机结合
    第五节 攻坚脱贫以及民生,发展健康富裕乡村
        一、大力攻坚脱贫防止返贫,实现富裕乡村
        二、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人才兴村
        三、健全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康乡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思路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1.4.1 论文的重、难点
        1.4.2 论文的创新点
2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概述
    2.1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含义、特征及主要内容
        2.1.1 生态意识培养的含义
        2.1.2 生态意识培养的特征
        2.1.3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2.2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目标
        2.2.1 提高生态认知水平
        2.2.2 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2.2.3 规范生态行为实践
    2.3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
        2.3.1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要求
        2.3.2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的基本情况
        3.1.1 调查方案
        3.1.2 数据分析
    3.2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取得的主要成绩
    3.3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培养目标不明确
        3.3.2 培养内容不清晰
        3.3.3 培养方法较单一
4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社会尚未形成有利于生态意识培养氛围
        4.1.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4.1.2 公共基础设施不足
        4.1.3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4.2 学校长期忽视生态意识培养的相关教育
        4.2.1 学校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不足
        4.2.2 学校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4.2.3 教师生态培养素质有待提高
    4.3 家庭未起到生态行为引导作用
        4.3.1 家长缺乏良好的生态素养
        4.3.2 家庭没有环保氛围
    4.4 大学生自身原因
        4.4.1 自我意识不够成熟
        4.4.2 忽视自身生态行为
5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对策
    5.1 营造生态意识培养的社会大环境
        5.1.1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5.1.2 相关部门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5.1.3 建立生态示范基地
    5.2 加强高校生态意识培养教育
        5.2.1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
        5.2.2 丰富生态教育内容,完善生态培养方法
        5.2.3 创新高效生态培养机制
        5.2.4 提高教师生态素质
    5.3 推进家庭教育对生态意识的引导作用
        5.3.1 家长树立生态榜样
        5.3.2 配合学校进行生态教育
    5.4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5.4.1 增强学习主动性及生态责任感
        5.4.2 强化生态践行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当代中国的法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当代中国法治教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 论文研究的背景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当代中国法治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二)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治与法治教育概述
    一、法治的历史发展
        (一) 法治的内涵与外延
        (二) 法治观念在中国的形成与演化
    二、全面推进中国法治的重大价值
        (一) 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 制约政府的公共权力
        (四)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法治教育:全面推进法治的必然要求
        (一) 法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二) 法治教育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 中国法治教育的客观依据
    一、中国法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思想内含法治教育
        (二) 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包含法治教育
    二、中国法治教育的实践依据
        (一) 培养高素质的公民需要法治教育
        (二) 建构和谐的社会依靠法治教育
        (三) 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期待法治教育
        (四) 增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呼唤法治教育
第三章 中国法治教育的历史资源
    一、对中国古代德教传统的传承
        (一) 礼法结合的法治观念
        (二) 知法守法的意识观念
        (三) 道德教化的民族传统
    二、对西方法治信仰的借鉴
        (一) 法治精神与西方法治精神的诞生
        (二) 法治精神与基督教信仰的关联
第四章 中国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法治精神的教育
        (一) 法律至上精神的教育
        (二) 自由民主精神的教育
        (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精神的教育
        (四) 维护公平正义精神的教育
        (五) 保障基本人权精神的教育
    二、公民法治信仰的教育
        (一) 法律的人文关怀教育
        (二) 法治的情感信念教育
        (三) 法律的独立人格教育
    三、公正的司法程序教育
        (一) 程序正义的应然性教育
        (二) 重实体轻程序的历史教训的教育
        (三) 法官的自由心证及其教育
    四、公民的守法责任教育
        (一) 守法责任的内涵及意义
        (二) 守法责任的树立与坚持
        (三) 守法责任的融合与统一
第五章 中国法治教育的原则和主要方法
    一、中国法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 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原则
        (三) 专业教育与全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二、现代化的实效性教育法
        (一) 网络化教育法
        (二) 实效性为主导的教育方法
    三、兰德尔的案例教育法
        (一) 兰德尔案例教育法的内涵
        (二) 在课堂中以案例教学为中心
        (三) 培养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方式
第六章 当前中国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法治教育的成绩与经验
        (一) 法治教育的成绩
        (二) 法治教育的经验
    二、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法治教育队伍严重不足
        (二) 法治教育内容比较滞后
        (三) 法治教育方法缺乏创新
        (四) 法治教育效果不如人意
    三、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社会转型期的原因
        (二) 教育职能部门的原因
        (三) 政府领导和推动不力的原因
第七章 有效开展法治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执政党与各级政府的引领示范
        (一) 内部法治意识的不断提升
        (二) 良好外部教育环境的营造
        (三) 行政力保障教育效果的推进
    二、学校教学体系与教育机制的拓展
        (一)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教学体系与教育机制的建立
        (二) 中学阶段教学体系与教育机制的发展
        (三) 大学阶段教学体系与教育机制的拓新
    三、大众传播媒体对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的有效传播
        (一) 大众媒体的引导性传播
        (二) 传统媒体的创新性传播
        (三) 新媒体下的趋宜性传播
    四、专业教育队伍持之以恒的普法和法治教育
        (一) 专业队伍的精神指引
        (二) 专业队伍的物质保障
        (三) 专业队伍的社会认同
    五、宪法权威地位的确立和法律体系自身的不断完善
        (一) 宪法立法与公众参与
        (二) 违宪审查机制的完善
        (三) 依法行政与司法独立
结语:法治教育——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林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着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治理中的村民社会信任提升研究[D]. 林雪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 薛凤冠.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1)
  • [3]塞罕坝精神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价值研究[D]. 高立馨.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公安政治传播研究[D]. 房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5]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常诗琦. 渤海大学, 2019(12)
  • [6]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的实践研究[D]. 梁东连.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8]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9]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研究[D]. 廖迎秀.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10]当代中国的法治教育研究[D]. 刘宁.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当前林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