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识字女冠军”简介

“山西省识字女冠军”简介

一、“山西省识字女状元”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瑜[1](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黄若然[2](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研究说明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王荣花[3](2011)在《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文中研究指明1937——1949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于现代中国历史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这一战争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也从此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变迁,这种变迁的发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社会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舞台,根据地成为坚持民族解放战争,刷新社会的“实验基地”,通过战争期间不断积累的社会变革而实现了社会的质变,彻底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社会格局,缔造了一个新型的社会。太行革命根据地是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挺进华北后,创建的以太行山脉为依托的革命根据地,地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不仅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发轫地和中心,也是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中共中央北方局(嗣后是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的驻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太行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太行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放战争时期太行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这一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在根据地建立之前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之中。劳动群众沿袭着旧有的生产方式,民众生活因循守旧,老百姓世代承传着小农社会中固有的乡土文化。随着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壮大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该地区所发动的一系列革命性改造,这块落后、愚昧、封闭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迁,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鲜明亮点。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乡村社会改造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根据地社会的两大主题。太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对根据地区域内的乡村实行新的社会整合,“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经济、政治改革的同时,又成功地控制和倡导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根据地的巩固、壮大和发展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抗日根据地建立在广大的乡村,尤其是抗战的政治领导力量与活动范围转入乡村,根据地文化宣传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充实文化建设队伍的也是农民,正因为如此,根据地农村文化运动便是根据地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战争爆发后,随着官方力量向乡村社会的渗透,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种特殊的战争环境下,文化作为战争宣传动员的阵地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共产党抗日救亡主张为主导的,以动员民众抗日救亡为主要任务的抗日文化成为这一时期乡村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太行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是农村的、战争动员的、统一战线的,是同敌人的奴化宣传、同封建迷信思想搏斗的,是走向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战时蓬勃发展的根据地农村文化运动,作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相辅相成,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在根据地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太行根据地农村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教育的过程。文化走入乡村,真正启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培育了农民爱国主义情感,张扬了民族精神,活跃了民主空气,有力地破除了在农村广泛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促进了军民团结,推动了抗日战争,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通过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强化了农村基层政权,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积累了宝成经验。太行革命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文化宣传、普及和建设运动,同时也是农村社会改造运动。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冲击了农村中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和旧的风俗习惯,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封建礼教开始被冲破了,买卖婚姻开始被废除了,广大妇女开始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旧的风俗、习惯、道德,凡是不利于人民的解放,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的,都被不断地清算和扫除着,新的事物、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品质,开始成长起来。广大农民群众在摆脱了旧习俗、旧文化的束缚的同时,逐渐认同和接受了中共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并自觉地将其行为纳入到新政权为他们规划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及文化模式中,而这一过程最终的结果表现为民众力量与国家政权的结合。通过社会文化革命,中共权威逐渐向民间渗透和并最终达到了对民间的控制。无疑,战争改变了社会,战争孕育着新生。与军事斗争和暴力革命不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乡村社会文化入手,将束缚在农民日常生活中旧的思想、文化体系打破,从而进行了一次乡村革命,这里的革命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政权变革,而是涉及到农村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从文化变革入手对乡村社会进行改造,是依靠乡村社会中的文化张力来完成的,是发生在乡村社会中静悄悄的革命,所以通过这一研究路径可以凸现文化变迁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文化变迁,是太行根据地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透视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文化变迁,可以为人们了解与研究根据地社会变革的具体情形和普遍意义,提供具体生动的现实标本。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太行山农村自然经济状态、土地占有状况、乡村权力结构、人文历史变迁以及对农村社会文化诸方面,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教育、戏剧娱乐、家庭婚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并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农村实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改革政策相结合,对太行革命根据地区域社会文化演变的形式、特点与规律等展开深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在详实的史料和充分实证的基础上将中共革命中太行山农村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改革的过程予以“实相”的描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方法,从文化变迁的视野研究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在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被传统意识形态束缚着的落后的社会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控制和倡导了一种新的文化,并将这种新的文化纳入政权建设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并且以超然的政治力量来唤醒和组织民众完成乡村社会改造的。

邓弟蛟[4](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研究指明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周晓瑾[5](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提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杨志敏[6](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岳子璇[7](2021)在《太行区群英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奋斗,并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很大程度上讲,就是一部广泛、深入发动人民的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时期采用各种办法放手发动群众,召开群众性大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苦心经营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太行根据地战略位置紧要。中国共产党于1944年、1946年在此召开了两届规模较大的区级群英大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太行根据地各县域群英会也纷纷召开,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各有特色。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于1944年11月21日到12月7日召开,会议表彰了抗战和灾荒中出现的英雄模范并总结交流了杀敌与生产经验,发挥了英雄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由于时值战争年代且在1942、1943年大灾荒之后,根据地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黎北县南委泉村作为会议地址。由于各种阻力,会议的筹备工作经历了一些曲折,筹委会的成立使得会议筹备工作滞后的情况有所好转,党政机关、英雄模范都直接参与到了大会的筹备工作中。此次会议具有明显的战时性与暂时性特征,通过实物展览、交流座谈、选举表彰等方式对英雄模范进行激励、动员,获得了人民的真心拥护,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会议使先进的经验得到推广、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激发,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深刻地影响了太行区第二届群英大会的召开。太行区第二届群英大会于解放战争初期召开,旨在表彰抗战胜利后太行区涌现出的英雄模范,总结经验、推广传播,以促进战斗、生产、翻身运动的发展,使太行区人民在心理和行动上实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转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条件。会期从1946年12月2日到12月21日,共计19天,第二届群英会的准备工作同样纷繁复杂,太行区各县市政府、机关团体、社会各界、英雄模范的广泛参与保障了会议流程、秩序的合理及完备。与第一届群英大会相比,第二届群英大会在参会英雄的广度、英雄交流的深度及选举表彰的力度方面均有所提高。会后,各解放区新英雄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此次大会是共产党在太行区召开的最后一届群英大会,深远地影响了新中国劳模表彰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除两届区级群英会外,太行县域群英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以黎城县群英会最为典型。黎城县群英会在1944年到1946年间召开了三次,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筹备会议,黎城县政府努力克服财政紧张问题,积极开展筹备工作,评选并表彰了一批英雄模范代表。黎城县生产、纺织、合作运动的发展在太行各县优势突出,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也在此落地生根。黎城县群英会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它所凝结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延绵不绝、代代相传。总之,太行区群英大会的召开是根据地时期太行军民的大事,不论是区级群英会还是县域群英会均对太行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塑造英雄模范的方式进行社会动员也可以看出根据地时期共产党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和管理。

何建明[8](1998)在《落泪是金》文中研究指明 引子:白鹿原下的祭奠探究别人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这件事是我不愿去做的,但这件事我又必须去做。从我踏进大学校园的第一步起,我的身心与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本来这部专为大学一个特殊群体而写的作品,可以早些封笔,但陕西方面又传来一则震惊的消息:陕西蓝田县汤峪镇白家坡村一对农民夫妇因惧怕孩子上大学后无力承担高额的费用,于今年4月4日晚,服下剧毒农药后双双自杀身亡。为此,我不得不再次抽出时间

封闪[9](2019)在《李宗瀚《静娱室偶存稿》点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宗瀚,祖籍江西临川,其祖父迁居广西,遂为事实上的广西桂林人,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清中期着名书法家、文学家。晚年自定其所作为《静娱室偶存稿》,其子李联珂于道光十六年将之付梓刻印。《静娱室偶存稿》内容包括题咏诗、唱和诗、酬赠诗、咏物诗、行旅诗、记游诗和其他,其中题咏诗和酬唱赠答两类占据大半篇幅。艺术风格显着,有以下特点:第一,多五言、七言和杂言古体长篇;第二,多作自注;第三,多用瘴气、榕树、苍梧、湘江等粤西和湖南地域特色意象;第四,喜欢用典、余味悠长;第五,语言清远、结构谨严。时人邓显鹤赞之曰:“其为诗寄托遥深,酝酿古厚,浏然以清,悠然以远,沉思孤往,余味曲包。”诗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本文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前言,主要介绍李宗瀚的生平及诗歌内容、艺术特色等,下编是对《静娱室偶存稿》作断句标点注释。《静娱室偶存稿》一书,仅有清道光十六年刊本孤本传世,现今诸丛书所收者,均为此版本,故无法采用不同版本校勘的研究方式。本研究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所编纂的《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四九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版)所收《静娱室偶存稿》为工作底本,对原文作断句标点,并借助工具书和其他相关文献,对诗中的词语、典故、人名、地名等作注。

张帆[10](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提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山西省识字女状元”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识字女状元”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一、音乐创制类
        二、音乐传承类
        三、音乐表演类
        四、音乐风俗类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一、宝物与妙音
        二、禁忌与沉默
        三、乐人与智者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二、212个型式结构
        三、结构的意义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一、真:以情达意
        二、善:由情生益
        三、美:唯情而已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3)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4.3 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文化与社会文化
        1.5.2 根据地文化
    1.6 太行根据地区划沿革
第2章 革命前太行山区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
    2.1 乡村社会
        2.1.1 自然经济状态
        2.1.2 土地的占有状况
        2.1.3 乡村权力空间
    2.2 乡村文化生活
        2.2.1 乡村娱乐
        2.2.2 乡村教育
    2.3 乡村妇女生活
    2.4 民风民俗
        2.4.1 民风民情
        2.4.2 节日风俗
        2.4.3 信仰风俗
        2.4.4 陈规陋习
第3章 中共政策与乡村社会文化变革
    3.1 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3.1.1 动员农民参加抗战
        3.1.2 动员农民积极参加土改
        3.1.3 动员农民积极参与政治
    3.2 农村文化教育
        3.2.1 文化教育方针政策
        3.2.2 农村小学教育
        3.2.3 成人教育
    3.3 农村文化娱乐
        3.3.1 农村文化组织
        3.3.2 农村文化宣传
        3.3.3 农民文化生活
    3.4 农村妇女的解放
        3.4.1 解放妇女政策
        3.4.2 妇女经济解放
        3.4.3 提高妇女政治地位
        3.4.4 保障妇女人权
    3.5 变易风俗
        3.5.1 破除迷信
        3.5.2 革除陈规陋习
        3.5.3 禁毒禁赌
        3.5.4 卫生运动
        3.5.5 新农村新风尚
第4章 崭新的娱乐形式:革命话语下的民间小戏
    4.1 太行山的秧歌:民间小戏的代表
        4.1.1 关于民间小戏
        4.1.2 秧歌与秧歌戏
        4.1.3 秧歌的乡村演出
        4.1.4 秧歌里的乡村抒写
    4.2 “民间”的重塑:革命话语下民间小戏的改造
        4.2.1 建立农村剧团
        4.2.2 戏剧活动
        4.2.3 旧剧的改造与利用
        4.2.4 左权小花戏:民间小戏改造的典范
    4.3 全新的“民间”:太行山的新秧歌
        4.3.1 崭新的民间形式:秧歌舞剧
        4.3.2 “民间”的缔造:新秧歌剧
        4.3.3 全新“民间”的展示
    4.4 民间与政治的互动:民间小戏与乡村社会
        4.4.1 乡村演出与民众动员
        4.4.2 娱乐与教化
        4.4.3 “民间”的改造与继承
第5章 婚俗新变:太行山农村社会文化透视
    5.1 择偶状态
        5.1.1 包办婚姻: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主要的择偶方式
        5.1.2 婚姻自主:择偶方式的新选择
        5.1.3 政治包办:革命话语下妇女的择偶状态
    5.2 婚姻礼俗
        5.2.1 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的婚仪
        5.2.2 婚姻程序的简化与新式婚礼
    5.3 离婚自由与寡妇再婚
        5.3.1 离婚风潮
        5.3.2 寡妇再嫁
        5.3.3 军属婚姻
    5.4 革除陋婚
        5.4.1 遏制早婚
        5.4.2 禁止买卖婚姻
        5.4.3 禁止童养媳
        5.4.4 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
第6章 丧俗变革:太行山农村社会风俗的变迁
    6.1 丧俗的传承与演变:抗战前及抗战初期太行山区的丧葬礼俗
        6.1.1 丧葬礼俗
        6.1.2 丧葬中的信仰风俗
        6.1.3 厚葬是丧葬的主导形式
        6.1.4 祭祀风俗
    6.2 烈士追悼仪式与丧俗的变化
        6.2.1 烈士追悼与政治动员
        6.2.2 烈士追悼与纪念
    6.3 村级追悼
        6.3.1 村级追悼仪式
        6.3.2 村级追悼与民俗使用
    6.4 民间丧俗的变迁
        6.4.1 丧俗的改革与变迁
        6.4.2 土地改革与根据地丧俗的转变
第7章 放足运动:太行山农村妇女形象的重塑
    7.1 抗战前夕及初期太行山的缠足陋俗
        7.1.1 “三寸金莲”:女性奴化的标志
        7.1.2 “缠缠放放”:女性身体解放的艰难
        7.1.3 小脚”犹在:抗战初期太行山区的缠脚遗风
    7.2 脚的解放与人的解放:太行根据地的放足运动
        7.2.1 厉行放足:太行根据地政府的放足措施
        7.2.2 “脚”的解放:放足运动的开展
        7.2.3 放足运动的成效与特点
    7.3 妇女放足与女性形象的新塑
        7.3.1 “劳动光荣”:新的劳动观念
        7.3.2 “走入社会”:崭新的女性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第六节 现代戏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第一节 宗教品格
    第二节 民俗品格
    第三节 乡土品格
    第四节 艺术功用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结语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太行区群英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空前大事: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述论
    第一节 重筹备:第一届群英会之前期酝酿
        一、战争、天灾中酝酿会议
        二、会址的选择
        三、材料收集与英模推选
    第二节 稳落实:第一届群英会之具体议程
        一、实物展览激励
        二、交流座谈鼓舞
        三、选举表彰带动
    第三节 促革命:第一届群英会之会后效应
        一、争当杀敌英雄
        二、努力达到“耕三余一”
        三、蓬勃发展的文化生活
    小结
第二章 再攀高峰:太行区第二届群英会探析
    第一节 忙中有序:纷繁复杂的会前工作
        一、选举参会英雄
        二、布置大会展览馆
        三、确保会议秩序
    第二节 不断调整:灵活多样的会议内容
        一、资格审查与领导报告
        二、英雄的经验创造
        三、英雄受奖荣归
    第三节 空前绝后:第二届群英大会的独特效应
        一、新英雄主义迅速发展
        二、翻身英雄大显身手
        三、太行区最后一届群英会
    小结
第三章 典型案例:太行区群英会影响下的黎城县群英会
    第一节 思想引领:黎城县第一届群英会
        一、历史与现实的加持
        二、曲折的筹备工作
        三、英雄的彰显
    第二节 思想到技术的转型:黎城县第二届群英会
        一、群英会的资金来源
        二、英雄模范的“发明”与“检讨”
        三、“组织起来”的创造
    第三节 技术到组织的再转型:黎城县第三届群英会
        一、以石寸金为代表的劳动英雄
        二、纺织英雄与合作英雄的独特经验
        三、参战自学模范与模范干部的特征
    小结
结语
    一、太行区群英会的特征分析
    二、太行区群英会的发展演变
    三、太行区群英会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李宗瀚《静娱室偶存稿》点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
    引言
    第一章 李宗瀚的生平与成就
        第一节 由临川迁桂的李氏家族
        一、祖父迁桂,家道始兴
        二、父亲重教,斯文日隆
        三、三代四代,更有名家
        第二节 李宗瀚的生平及思想
        一、李宗瀚生卒年
        二、李宗瀚履历
        三、儒道释的融合——李宗瀚其人思想
        (一)学而优则仕
        (二)事亲纯笃,骨肉情深
        (三)行道以自隐
        (四)学禅以自怡
        第三节 李宗瀚的文学、书法和收藏
        一、文学得与失
        二、书法名重一时
        三、收藏家
        第四节 《静娱室偶存稿》版本及李宗瀚研究现状
        一、《静娱室偶存稿》版本
        二、李宗瀚相关研究现状
    第二章 《静娱室偶存稿》题材内容
        第一节 题咏之作
        第二节 行旅之作
        第三节 咏物之作
        第四节 记游之作
        第五节 酬赠之作
        第六节 唱和之作
        第七节 其他
    第三章 《静娱室偶存稿》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多古体长篇
        一、多古体的原因分析
        (一)古体长篇平仄相对自由
        (二)古体长篇对仗要求不高
        (三)古体长篇用韵比较宽松
        二、《静娱室偶存稿》各类古体长篇分析
        (一)五言古诗
        (二)七言古诗
        (三)杂言古诗
        第二节 多作自注
        一、自注的位置
        (一)标题自注
        (二)诗中自注
        二、自注的作用
        (一)解释相关时间节点
        (二)解释写作对象
        (三)解释写作地点
        (四)解释相关写作背景
        (五)解释所用典故、史实
        (六)解释所涉古诗文
        第三节 多用粤西、湖南地域特色意象
        一、苍梧
        二、榕树
        三、瘴
        四、湘江
        第四节 喜用典,富余韵
        第五节 语言清远,结构谨严
下编
    《静娱室偶存稿》点注
        凡例
    静娱室偶存稿
        卷首行状
    《静娱室偶存稿》卷上 (古今体诗一百四十四首)
        次韵胡雒君征士《正月十八日晨起登南薰亭看雪》
        送沈秋渠之广州
        哭徐临谷同年五十韵
        汤平庄招游铁佛寺小集华景洞
        吴兰雪有“鹤意似听诗”句,项道存为画图,同人赋诗
        乙丑七夕
        秋海棠[10]
        题孔云谷刺史《松壑流泉图》
        望衡岳
        衡山吟
        仲冬登岳阳楼,时岳州试罢将赴澧州
        晚泊洞庭
        次韵景忆山中丞游岳麓
        过桃源
        辰阳船溪驿行馆对紫荆感怀
        二鸟吟
        黔阳道中雨行
        偶展《家园娱稚图》及旧题句,长儿联璧忽亡三岁矣,感书四十字寄痛
        永顺试院夜作
        澧州吊宋玉墓
        楚江怀古
        楚中吊古三首
        屈平
        宋玉
        贾谊
        游岳麓寺敬和家大人作
        湘江夜泊迟友人舟不至
        君山僧赠斑竹
        雪后过重湖时将按试澧阳
        夜宿湖心忆同行诸君子
        舟居
        常德试竣赠别应孺华孝廉,时其弟未堂太守留主讲朗江
        江夜怀陶丈季寿
        久不得黄立之消息因寄
        念妹
        人日送别朱让泉内弟
        过耒阳感赋即赠常誉堂明府并序
        永州途次遇钱氏妹归宁
        重过浯溪
        邵阳黑田驿趁凉夜行即事
        秦小岘侍郎得告归里,同人饮饯于陶然亭,赋诗为别
        题朱勋楣编修《鹭塘耦耕图》
        英煦斋司农同年得独孤兰亭及赵十三跋烬余残字,属余为编次付装,并见示自摹赵迹响拓本,即题其后
        书斋小桃忽得一花,诗以赏之
        唐镜海编修为其外姑杨孝妇金淑人征诗
        题法梧门祭酒《诗龛五家图卷》
        题梧门先生《西涯图》
        近见刘文清公所藏褚黄庭,品为褚书第一,并题绝句,敬和其后
        题陈钟溪侍郎同年《书贽图》
        次韵王春城明府《招游叠彩岩》
        叠前韵
        树根虎歌
        再作
        子鹿
        我园晚菊
        濡滞洞庭道中作
        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
        奉和覃溪先生《恩加二品衔重宴琼林诗》
        六月十日雨中携家集尺五庄观荷,并约吴兰雪、家子佩及蓝又航、杨飞泉、张鲤堂三生同游,是日为内子初度
        《新城陈氏南昌旧园图诗》为石士侍御作
        题董小槎编修《秋镫对读图》
        七月七日朱虹舫学使、叶琴柯方伯、祝与亭廉访、宋梅生观察、梁接山太守小集桂隐山斋,因泛舟杉湖
        题宋梅生观察《借园八景图册》
        杉湖烟雨
        榕寺霜钟
        竹渚垂纶
        松亭坐月
        尧山积雪
        独秀晴岚
        渔市春声
        莲舟晓渡
        中秋前二日梅生观察招同人泛月杉湖,分韵得星字
        九月望日庆蕉园中丞招饮因而园,即席分韵得菊字
        次韵答梅生观察除日泛舟过湖西庄访余不值见赠
        程任斋廉访出示《太夫人教子图》,奉题册后
        倦飞亭看菊
        正初我园新楼赏雪
        人日集湖西庄次王老圃韵
        再次前韵题湖西庄
        慈乌啼
        铜鼓歌
        五十初度书怀
        题家黼之《乞食图》黼之为恭毅公孙
        蒋小榭《小红雪楼图》小榭为心余先生曾孙
        汤雨生骑尉《秋江罢钓图》
        咄咄
        敬次家大人《感事》原韵
        次韵中秋湖西庄待月
        登越王台次曾宾谷先生题壁韵
        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
        饯送叶琴柯同年入都即次留别原韵
        送宋梅生观察罢职归南昌
        余北上入中州界,日在秋霖泥潦中,时兰阳河决,南北岸冲漫多处,匪徒行路之忧矣,感喟成篇
        由武陟绕小道至获嘉
        九日宿邯郸县驿
        过黄鹤楼遣怀
        浯溪作
        岁除前三日零陵令曾生石友出湘口远迎兼载酒食相饷即赠
        新正入粤界作
        喜陈文恭公元孙哲臣以解元掇会状因寄
        园居秋咏
        重阳前一日朱楚亭龙山书屋看桂同邓湘皋孝廉作
        湘皋次余看桂诗韵赋芙蓉且邀同赋
        哭凰台令陶丈季寿
        同湘皋对菊作
        展九日湖西庄赏菊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分韵得篱字
        独秀山
        前诗意未尽次日复得一首
        题湘皋《松荫堂图》堂为其祖松堂先生读书处
        庚辰秋杪同邓湘皋、孙冶山、家弟小松步出城北至虞山,小憩南薰亭
        游中隐山
        仲冬十九日邀同邓湘皋、家东涵游七星山,寻龙隐月牙弹子省春诸岩至栖霞洞,薄暮而还
        屏风山寻范石湖所题空明洞壶天观慨然有作
        寒食日过栖霞寺次壁间陈文简公诗原韵
        湘皋见示再叠文简韵诗复叠韵奉答
        次韵答湘皋《湘江月夜》见寄
        题湖东楼壁
        题五弟《小松山房图》后
        素心兰
        与诸子游隐山六洞
    《静娱室偶存稿》卷下 (古今体诗一百三十八首)
        春日同人过壶山看桃花即踰七星山背出补陀岩至栖霞寺小集
        蚕豆花和陈莘园
        次韵答莘园三月七日过饮湖西庄见赠
        韶音洞后看菜花
        再作
        又咏菜花二首
        题桂隐山斋牡丹
        静娱室八咏
        汉淳于长夏承碑
        隋丁道获书启法寺碑
        唐虞世南书夫子庙堂碑
        唐魏栖梧书文荡律师碑
        文与可《晚霭横看》
        李迪《牧牛图》
        晏元献所藏铜雀瓦砚
        陆放翁砚
        过云林山馆赠湘皋
        次韵湘皋《索旧所赠龙鬒席》
        夏日偕湘皋易无咎家东涵游白龙洞刘仙岩
        答湘皋见示近什
        题徐春粼《放鹇图》
        蝇
        白燕
        白雁
        四月十一日唐藿君、邓湘皋、晏筠塘诸君过拓园泛舟至湖西庄小集,答筠塘见赠
        敬和家大人《移韦石作》
        姑妇双节行
        烈女冯秀琼吟
        题费新桥廉访《泛海图》
        长句谢煦齐参政寄赠自用端石砚并所制墨
        偶述
        西城上看李花感怀
        同唐藿君、杨环溪、晏筠塘隐山看桂,因集湖西庄
        南山鸱
        泊梧州
        哭殇儿敏生
        题王石谷《载竹图》
        张蒙山《守梅图》
        送思恩太守家兰卿二兄
        题郭兰石编修所藏唐颜升《瘗琴铭》并其妻庄清卿《阴心经》后
        悯忠寺后新立谢文节公祠
        书陈石士学士《八贤剩墨图》
        又题《寒闺访梦图》
        雪后过斌少仆笠耕即赠
        舒铁珊舍人《章林惜别图》
        又题《吟香山馆图》
        侯叶唐编修堂上三世苦节诗
        题史忠正公遗札后
        送廖春泉南归
        题杨鉴泉明府《抱经草堂图》
        题徐晴圃方伯《拈花图》
        晴圃又以《从军陕右图》索题
        陆忠宣公从祀孔庙诗
        邓湘皋孝廉属题其仲兄云渠先生《松园听雨图》
        松园旧有连床约,要听萧萧夜雨声。
        湘皋又见示《南村耦耕图》,并题其后
        大兴朱笥河学士典学闽中,士相见者令各贡一石勒名充贽,凡得石三百三十有三,因作亭以名之,韩树屏中丞继使是邦,倩幕客黄君绘《三百三十有三士亭图》,写真并及其少子焉
        送韩树屏少空致仕归里
        《密县超化砦景贤祠图》为邑侯杨蕉雨炳室题
        题黄树斋太史《思树芳兰图》
        陈石士学士倩朱野云橅余所得十洲《东坡笠屐图》,为题长歌
        题朱兰嵎临李伯时《坡公笠屐像》
        潘绂庭《秋林琴趣图》
        《孤舟泛海图》为周少帆太守题
        《拯鸡行》为朱野云山人作
        书潘芝轩同年所藏《仙瀛雅集图卷》后
        又题芝轩《枌社奎光吟卷》
        题潘星斋(曾莹)《莲塘消夏图》
        家海帆太守《海上钓鳌图》
        顾晴芬司农《木竹柴门图》
        滇南黑龙潭有唐梅二株,陈望坡尚书抚滇时,顾南雅学士适视学其地,花时每同游赏,学士为尚书图作巨幅,因题其后
        题谢佩禾《青山别墅图》
        质邸画娑罗木花奉题二绝
        顾南雅学士属题其弟苹洲《三兄竹趣图》
        顾南雅为潘绂庭临杨补之《梅横卷》
        题李曦古所画《黄文节公庐山观瀑图》
        腊月十九日兰雪邀为坡公作生日,适值大雪,因写《东坡雪堂图》,使各赋之
        消寒集分赋近畿名胜,拈得黍谷
        宾谷先生消寒席上观黄尊古《长江万里图》歌
        书朱芝圃同年《瀛馆集仙图》后
        题沈饴原学士《郊居图》
        钱深庐广文属题其曾祖文端公《直庐问寝图》
        题常润斋观察《秋圃观弈图》
        曹玉水舍人藏其祖济寰给谏遗瓮,其父剑亭先生继入台垣,
        两世谏草焚其中,因绘图征诗以记其事
        杨飞泉《焚香小照》
        题成兰生太守《西湖镜影图》
        谭菊农将之官四川,画《且泊图》寄意属题
        殳积堂《桐阴觅句图》
        奉题王珠潭夫子《松桂读书图遗照》
        题杨北樵明府《黄叶村人图》
        丹徒杨子坚(铸)《载酒前缘册子》
        《雁宕探奇图》为张芥航河帅题
        有持归安章翁《昆季四皓图》乞题者,漫书一律
        题潘功甫舍人《宣南诗会图》
        陈芝楣太守《棠芝图》
        梁茝林方伯见示《小山丛桂图》,感而有作
        茝林重修沧浪亭绘图纪事为赋一诗
        齐秋颿观察有《桐阴观奕图》并《青灯有味似儿时》卷子,各赋一绝
        题天台张明府(如梧)《三谷种梅图》
        《春波洗砚图》为杭州徐协镇(庆超)题
        九日台州校士馆得丹桂一枝供几上
        感衰
        仙居王节母诗
        雨中过天台不果游
        再过天台阻雨不得登,作长句遣兴
        过石门洞观瀑
        游雁荡吟
        重阳后十日游雁荡诸胜,中途杨紫卿独往大龙湫[10],予与同人遂至灵岩寺[11],紫卿以诗见投因答
    卷末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山西省识字女状元”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2]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 王荣花. 河北大学, 2011(12)
  • [4]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6]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7]太行区群英会研究[D]. 岳子璇. 山西大学, 2021(12)
  • [8]落泪是金[J]. 何建明. 中国作家, 1998(06)
  • [9]李宗瀚《静娱室偶存稿》点注与研究[D]. 封闪.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山西省识字女冠军”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