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程通信系统在教育训练领域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第柯笠[1](2020)在《基于无线混合网络的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单元,其主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基本已经实现了无人值守。但是对于变电站辅助设备而言,仍存在着辅助设备子系统相互独立、环境参数的监测不全面、数据来源不稳定、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使变电站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给变电站的安全运维带来了不便,不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对于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要求。因此,研发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是非常必要的。针对目前变电站辅助设备存在的问题,可以确定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软件需求,明确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目标,制定出一套符合系统需求和设计目标的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按照《电网管理调度条例》的要求,再结合变电站IEC61850标准和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通信结构体系,将本系统设计为包括区级主站远程监控系统、远程信息传输网络、站端监控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终端无线控制设备的“三层两网”结构体系。然后对系统的总架构进行了设计和对符合在变电站内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进行了选取。其次按照用户需求对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最后通过计算机语言将其实现,最终实现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本系统采用C/S架构,基于C#语言、Java语言和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本系统的电脑端软件、手机软件和系统数据库,通信协议采用TCP/IP协议,并且自主设计通信报文。针对电力火灾危害的严重性和传统的传感器火灾报警器的不足之处,在火灾报警系统中采用实时照片与烟雾传感器配合的方式监测火灾。针对实时照片的火灾识别,采用深度学习来进行监测,本文提出一种用于火灾检测的轻量型神经网络。在模型的建立后,采用17种电力火灾、普通火灾以及无火灾的场景,将数据集中的图片数据按照比例3:7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得到测试模型准确率和训练后的模型。本模型可以实现对输入的图片进行实时的火灾识别,识别准确率高。最后将识别模型移植于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中,有助于火灾预警子系统的构建。系统开发完成后,对其进行了测试,测试环境可以分为实验室环境测试和变电站现场测试。分别对系统的功能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多次测试,从测试结果可以发现本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需求,并且部分系统已成功安装在变电站并稳定运行。本课题设计的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弥补了现有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的不足,能够实现辅助设备的综合自动化以及智能化,为无人值守变电站提供了支撑。本系统性能稳定,实用性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建成提升了变电站智能化水平,加快了智能电网的建设。
孙一为[2](2019)在《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关注逐渐增加,对健康生活意识不断增强,智能运动设备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借助MEMS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人体运动状态及身体信息等的实时监测,对于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等问题及时预警,将该系统应用在竞技运动项目中,能够详细记录运动员的训练数据,辅助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提升运动员比赛成绩。因此,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及其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根据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应用,对该系统所需的MEMS传感器进行建模分析,为确保其测量精度,给出标定方法,并针对MEMS传感器测量精度易受温度影响的特点,对其进行温度补偿。进一步给出一种多传感器同步测试方法,提高MEMS传感器的标定、温度补偿及测试效率。然后,本论文针对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根据三种MEMS传感器的特性设计姿态估计算法,实现由传感器测量数据到姿态数据的转换,并对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及改进,进一步实现全角度姿态估计算法。对比了四种UWB定位算法,从中选择TDOA算法,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及仿真验证,确保UWB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接下来,本论文完成了整个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先给出了该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分别设计了姿态测量单元、UWB定位单元以及数据存储及通信单元,其中姿态测量单元由根据实际使用中的不同需求,设计了微小型姿态测量单元和多功能姿态测量单元,而数据存储及通信单元为了保证数据存储及传输的可靠性,分别设计了数据离线存储单元及蓝牙远程通信单元。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该系统具有更为方便的扩展与升级能力,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及可靠性。最后,本论文对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主要完成了对其姿态测量单元静态及动态姿态估计精度、UWB定位精度的测试,然后利用该系统对常见的头部运动进行采集验证其信息采集能力,并在以羽毛球为背景的应用环境中对该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测试,验证其具备运动信息采集能力,可以与神经网络等智能算法相配合,完成更为具体的人体运动信息分析功能。
刘逸明[3](2019)在《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及故障处置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计算机联锁系统是铁路信号控制领域中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技术装备。伴随科技发展和铁路技术的深入研究,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成为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为了满足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应用要求,除了系统自身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以外,系统维修维护的实时性、合理性、高效性也是直接影响整个控制系统运行效率和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为基础,研究设计了一种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并根据设计的系统提出了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电子执行单元的故障处置方法,分析验证了研究的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及故障处置方法的功能完整性、系统可用性和算法模型实用性。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在铁路运营维护中获取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等信息时实时性不高、效率低、故障报警分析智能化弱等方面的不足,在深入分析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结构及接口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NB-IoT的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对比分析多种远程通信方式优选得到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NB-IoT通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远程通信单元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模块化设计。同时,针对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在信息远程传输过程中可能遭受到的信息窃取及伪造等风险,提出了一种轻量级数据加密算法。2.基于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获取并传输的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设备运行数据,深入梳理、分析了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电子执行单元的故障模式并归纳总结了对应的处置手段,在此基础上,采用CART、XGBoost两种算法,构建了电子执行单元故障处置方法模型。通过研究算法原理及参数配置,结合随机森林袋外估计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故障处置方法模型的准确率。经测试验证表明,研究构建的电子执行单元故障处置方法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3.对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远程通信单元、云服务器管理单元和用户端三个层次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进行了实现,并通过车站现场实际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各个功能及用户端的电子执行单元故障处置方法模型软件模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龚雅琼[4](2020)在《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辅助维修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机电装备结构、功能复杂性的增加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传统依靠维修人员经验的方式会导致维修作业负荷强度大、出错率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维修需求。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可以作为辅助角色,在维修操作时减轻人员的认知与记忆负荷,进而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基于AR的辅助维修系统为维修作业改善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以增强现实技术在维修领域的应用为研究目标,基于维修作业需求分析增强现实环境下维修作业系统核心模块的设计,以某涡轮发动机为维修对象,完成一套增强现实维修辅助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具有人机交互友好、适用于多用户、支持远程通讯等特点。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分析维修需求和辅助维修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提出辅助维修系统总体架构。通过梳理辅助维修系统功能需求,确定系统开发流程和相关技术,采用3ds Max完成场地和模型构建、基于Unity3D引擎搭建虚拟场景,选择Kinect作为传感器采集数据,采用C#语言在Visual Studio平台实现相关软件模块的开发、打包、编译和部署。(2)围绕维修作业任务,完成辅助维修关键信息的提取与转化,得到AR环境下维修工艺文件;通过建立维修作业模型,实现传统维修工艺向增强现实环境下维修工艺的处理、转化和存储;完成辅助维修系统通用数据库设计,使之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3)以人机交互模块和协同模块为重点,研究系统模块的功能需求及其实现方法。从增强现实交互、维修任务和模块要素等层面分析人机交互模块的结构组成,建立系统交互任务模型。针对目前手势交互存在方式单一的问题,开展基于Kinect传感器的手势识别模块开发,满足用户自定义手势的拓展功能。确定了协同模块并发控制策略和增强现实场景共享技术路线,选用C/S的软件架构,采用TCP和UDP网络通信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封装和解析,分析代码的实现过程。(4)在开展系统功能分析和模块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相关功能模块的开发与集成,并以某涡轮发动机为例完成辅助维修案例分析,验证所开发的AR辅助维修系统具有辅助维修等相关功能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特性。基于增强现实的辅助维修系统能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维修作业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工程应用前景。论文完成了此类系统核心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开发,系统具备后台管理、维修记录管理、维修引导、多人协同以及远程通信等功能。相关研究内容为增强现实技术在工业维修领域的应用做出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初步的应用实践。
王天星[5](2020)在《食用菌栽培温室电能耗散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食用菌栽培温室微电网系统的供需侧分析,农-光互补供电系统作为食用菌栽培温室的能源供方,食用菌栽培温室负荷作为需方。通过电能耗散预测模型分析食用菌栽培温室负荷峰值、谷值、均值,将栽培温室负荷预测结果作为调控依据,利用农网光伏互补调控策略对栽培温室的负荷进行能源补偿。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试验验证了对食用菌栽培温室电能耗散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不仅降低珍稀食用菌菌菇企业农网供电成本并且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首先,本文依据栽培温室负荷特点改进现有的光伏供电系统,将光伏供电与农网供电相结合建立农-光互补供电系统作为食用菌栽培温室供方实现多源微电网系统对栽培温室进行能源供给。根据菌菇栽培试验基地的栽培温室负荷数据采集需求,建立食用菌栽培温室负荷监控系统不仅为栽培温室电能耗散负荷预测模型提供样本数据,并且实现了微电网系统的电力资源供需侧信息采集、信息交互,双向通信,以及微电网系统供需双方的友好交互。其次,通过分析栽培温室电能耗散负荷数据的特点以及对预测模型的理论方法研究,提出—种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通过预测算法对栽培温室负荷监控系统采集的负荷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建立电能耗散预测模型,为实现微电网系统供需双方的友好交互提供一个调控依据。最后,通过分析食用菌栽培温室作为农-光互补供电系统的负荷具有极强的非线性和离散性,因此设计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对栽培温室供方进行调控。将预测模型对栽培温室负荷的预测结果作为调控依据,利用模糊逻辑控制器对农-光互补供电系统自动投切开关的继电器进行控制。通过农-光互补供电系统对栽培温室的负荷进行能源补充,调控策略不仅对栽培温室能源供方进行调控改变用电负荷的功率大小和使用时段,促进供需两侧优化平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而且改变珍稀食用菌菌菇企业传统的供电方式同时提高新型能源光伏的利用率。
廖志鹏[6](2020)在《蛇形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设备算力的提升,机器人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适用场景也不断增加,而蛇形机器人作为典型的仿生机器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因此对蛇形机器人的理论研究和落地应用十分有价值。本文使用旋量理论对蛇形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建模分析,并设计和实现了蛇形机器人的软件和硬件控制系统,使得蛇形机器人能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工程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了蛇形机器人的关节连接方式为正交连接,并设计了蛇形机器人的三种组成关节:头部关节采用STM32芯片作为主控制器,并加入了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硬件,提升了机器人的环境数据采集的能力;身体关节使用新型的串行总线数字舵机作为驱动,并优化了机器人各个关节之间的电气接口,简化布线;尾部关节作为机器人的供电系统统一供电,使得其余关节能够减小体积,让整个机器人的体型更小。(2)为解决传统D-H参数法在蛇形机器人各关节上建模过程复杂、几何意义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基于旋量理论在蛇形机器人上建立了惯性坐标系和工具坐标系,并在各个关节处确定了旋转轴,进而建立了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指数积模型。针对蛇形机器人的螺旋攀爬运动步态进行正运动学模型和速度模型的求解,并使用ADAMS和MATLAB进行仿真验证,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为解决蛇形机器人远程控制问题,本文针对蛇形机器人设计了软件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软件和远程通信模块软件:上位机软件基于虚幻引擎4进行了定制化的设计,开发了蛇形机器人仿真模型、虚拟场景和用户控制界面等组件;远程通信模块软件基于多线程和网络通信,实现了接受多个客户端的连接、传递机器人的反馈数据、上位机和机器人之间的远程控制等功能。最后基于实际的蛇形机器人样机和计算机进行了控制实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蛇形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孙聪[7](2019)在《基于物联网猪舍多参数测控系统设计及环境适宜度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智能化生猪养殖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国内部分生猪养殖场采用物联网环境远程测控技术来监控生猪的生活情况,实现了部分智能化。然而,传统的物联网养殖监控系统只是简单的监测,并不能根据猪舍环境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来自动调控猪舍环境,使猪舍环境适宜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其人机交互界面单一,仅显示猪舍环境参数,信息的应用价值低,数据在系统传输过程中实时性不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现场设备和远程监测端的物联网猪舍多参数测控系统及环境适宜度评价研究系统,采用了西门子PLC200作为控制器,实时对猪舍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和控制,能够科学、高效地完成猪舍环境适宜度的控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首先,设计了猪舍物联网测控系统总体结构。介绍了猪舍环境参数采集模块、环境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PC端和手机端等主要功能部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和基于改进的CS-BP神经网络对环境适宜度预测模型进行了构建。其次,设计了猪舍环境适宜度预测算法。首先对传输来的猪舍环境参数做预处理,将检测到的数据应用到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中得出更接近真实值的猪舍环境参数。然后利用改进的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构建猪舍环境适宜度评价预测模型,将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得到的数据作为该模型的输入,实现对猪舍环境的适宜度评价。接着,设计了物联网测控系统下位机软件。先介绍控制器PLC200的控制程序设计;然后针对猪舍环境的控制,利用PID控制算法,该控制器通过控制风机和湿帘以实现猪舍环境的实时调节,使猪舍环境适宜度保持一定范围内。然后,设计了物联网测控系统上位机软件。阐述了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和Socket通信技术,以远程监控中心作为服务器,Android作为C/S体系结构的客户端,浏览器平台作为B/S体系结构的客户端,设计了能够满足实时监控猪舍环境的人机交互界面,增加平台的扩展性,保证猪舍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的高效和安全性。最后,经过各项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环境适宜度预测模型的准确度高,系统数据准确性高,网络丢包率低等。养殖户将整个猪舍全方位的进行了网络覆盖,可以实时的监控猪舍环境的现状。
孙晋[8](2020)在《基于北斗短报文和RT-Thread的远程通信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卫星通信是解决在没有移动通信基站区域通信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市场上的北斗短报文设备专用性强、造价昂贵造成用户选择偏少,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和RT-Thread的远程通信系统,通过电脑或手机作为操作平台与嵌入式系统相连接,具有定位、可拓展的数据采集和短报文通信等功能,既可用于固定地点,也可以用于移动端,有两套设备就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有效减少购买设备的成本。本文设计的嵌入式硬件电路由电源电路、嵌入式处理器、北斗短报文电路、串口电路、定位模块等组成,并且预留较多外设引脚。由于需要工作在野外,增加太阳能充电装置保证续航。系统的北斗短报文模块采用RD0538D,系统的主控芯片采用基于M3内核的STM32F103ZET6嵌入式处理器,并移植RT-Thread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多线程运行,后续也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提供Env工具实现功能拓展。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软件连接嵌入式设备蓝牙,或者通过电脑上位机软件连接嵌入式设备串口来发送指令或者显示接收。用户通过发送设备专用的指令控制嵌入式设备进行定位数据,采集数据获取和短报文发送。手机软件采用基于Web的Ionic跨平台开发技术,可用于i OS和安卓等平台,电脑上位机采用Qt开发,包括串口收发、服务器收发、地图显示、数据折线显示等功能,有更强的人机交互能力。系统测试中,使用移动端设备模拟野外环境,移动端通过没有SIM卡的手机连接具有测试外设的设备,将测试数据通过短报文发送给连接电脑的固定端设备,完成远程通信测试。并且对发送数据长度、定位精度、预计待机时间等进行了测试,设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金逸乔[9](2018)在《基于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的电梯乘客交通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建筑类型的多样化和智能楼宇的出现,对其输送能力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复杂。对电梯厂家而言,应对这些复杂需求的办法无非是两种:一是在产品研发阶段,提高电梯的整体运送能力,包括优化电梯的群控系统、开发速度更快的电梯、提升电梯的乘坐舒适度等;二是在项目设计阶段,更密切地关注到项目的需求,包括投资方的成本需求、建筑设计方的建筑规划需求和未来的电梯乘客乘坐需求,从而能够在设计阶段就通过合理的电梯配置规划设计出令各方满意的方案。而不论是电梯群控系统研究,还是电梯配置规划的分析,都需要实际的电梯乘客交通数据作为基础。在以往的研究中,少部分研究电梯群控系统优化的文献采取的是人工统计的方式采集实际乘客交通数据,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不易大规模获取。近年来,随着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REMSS,Remote Elevator Monitoring and Service System)的大规模推广引用,根据研究需要采集符合要求的数据已经成为可能。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计算机和通讯等技术,对电梯各部件以及电梯运行时的情况和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和分析的系统。通过该系统,物业公司可以在监控室直观得监视电梯的运行状态,电梯公司可以采集电梯的历史运行数据,而一旦电梯发生故障,物业公司、维保人员、监管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接到报警,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和维护。通过该系统,可以便捷得获取本文研究所需的乘客交通数据。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采集到的是每层进出电梯的人数,这一数据作为群控系统优化的输入数据已经足够,但若要评价建筑的实际电梯服务能力,需要更为详细的电梯乘客交通分布的信息。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建立了乘客交通分布的最大熵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列文伯格算法的混合算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得到建筑中实际的电梯乘客交通分布情况。本文的电梯乘客交通数据,可以作为研究电梯群控系统所需要的仿真模型的输入数据,也可以作为电梯配置方案规划的指导数据。在得到乘客交通分布数据后,本文通过电梯配置规划方法的研究,分析了项目设计阶段的电梯配置思路,在获取的实际乘客交通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梯的实际运行方式,并基于电梯交通运行方式的分类,给出了不同的电梯配置规划方法,该方法同样可以计算实际的电梯服务能力。结合乘客交通分布数据,说明了电梯配置规划方法的步骤,并根据该方法计算了采集对象的电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对于电梯未来可能的改造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实例说明,电梯配置规划方法不仅能在项目前期对电梯方案设计提供指导意见,在结合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后,因为能够获取关键的建筑实际交通信息,所以能在电梯改造中发挥价值。
陈金龙[10](2016)在《基于GPRS的COD值远程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和人类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水质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应的水质COD测量方法也逐渐从人工检测发展到远程自动监控阶段。针对目前环境监测领域中多数COD自动检测装置,存在计量方法不够灵活和累计误差较大,以及轻度污染水体检测精度不高、水质信息测报实时性不强等问题,论文对水体COD值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在分析COD值自动检测技术与GPRS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GPRS的COD值远程监控系统。针对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连续性取样计量方法分析与装置设计。针对目前多数COD自动检测装置取样计量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连续取样计量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所设计的装置能够实现较灵活、较高精度取样计量;(2)双波长检测法测量COD装置设计与模型建立。使用一部分已知COD浓度值的标准水样为实验样本,经过消解反应与双波长光电检测等步骤,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COD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实现对水样COD值的较高精度预测;(3)GPRS无线通信数据传输可靠性分析。采用差错控制技术、自定义数据包格式以及心跳包机制等措施以降低数据传输误码率,提高远程数据传输可靠性;(4)搭建COD值远程监控实验平台并完成实验测试。开发基于GPRS的COD值远程监控系统,完成相关软硬件设计。硬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最小系统、双波长光电检测模块、可连续性取样计量模块以及GPRS通信电路等,软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远程监控终端软件等。最后在实验平台上完成相关实验测试,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与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性取样计量方法灵活可靠,取样计量精度满足COD自动检测装置设计要求;双波长光电检测系统对低浓度COD水样检测精准度与灵敏度较高;通过采用自定义数据包、差错控制以及心跳包机制等措施可保证GPRS数据传输可靠性,达到较理想效果。
二、远程通信系统在教育训练领域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程通信系统在教育训练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无线混合网络的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现状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2.1 现状分析 |
2.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1 辅助设备体系结构功能分析 |
2.2.2 系统管理功能分析 |
2.2.3 设备管理功能分析 |
2.2.4 系统用户分析 |
2.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通信网络选取 |
3.1 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设计目标 |
3.2 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
3.2.1 系统架构设计 |
3.2.2 总体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3.3 系统通信网络选取 |
3.3.1 系统通信方案 |
3.3.2 短距离无线通信组网方式的选择与介绍 |
3.3.3 远程通信方案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4 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
4.1 通信系统设计 |
4.1.1 本地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
4.1.2 远程通信系统设计 |
4.2 设备管理模块设计 |
4.2.1 绑定设备功能设计 |
4.2.2 解绑设备功能设计 |
4.3 设备操作模块设计 |
4.3.1 站端监控系统对设备终端操作功能设计 |
4.3.2 状态或信息读取功能设计 |
4.3.3 辅助设备终端状态改变功能设计 |
4.4 界面显示模块设计 |
4.5 操作记录及历史数据查看设计 |
4.6 环境监测系统阈值设置设计 |
4.7 关联性设计 |
4.8 数据库设计 |
4.8.1 数据库简介 |
4.8.2 数据库选型 |
4.8.3 数据库E-R模型图 |
4.8.4 数据库表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5 火灾检测模型的搭建 |
5.1 引言 |
5.2 传统图像处理 |
5.3 深度学习实现火灾检测 |
5.3.1 本文使用的网络结构 |
5.3.2 激活函数 |
5.3.3 softmax函数 |
5.3.4 损失函数 |
5.4 实验结果 |
6 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 |
6.1 软件开发平台与运行环境 |
6.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6.2.1 登录界面 |
6.2.2 设备管理 |
6.2.3 界面显示 |
6.2.4 历史记录 |
6.2.5 火灾检测 |
6.3 本章小结 |
7 系统整体调试与测试 |
7.1 联调试验 |
7.2 现场安装测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EMS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UWB定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MEMS传感器模型及标定方法 |
2.1 引言 |
2.2 MEMS传感器输出模型 |
2.2.1 MEMS加速度计输出模型 |
2.2.2 MEMS陀螺仪输出模型 |
2.2.3 MEMS磁强计输出模型 |
2.3 MEMS传感器标定方法 |
2.3.1 MEMS加速度计标定方法 |
2.3.2 MEMS陀螺仪标定方法 |
2.3.3 MEMS磁强计标定方法 |
2.4 MEMS传感器温度补偿 |
2.5 多传感器同步测试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姿态估计及定位算法 |
3.1 引言 |
3.2 姿态估计算法 |
3.2.1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3.2.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姿态估计算法 |
3.2.3 全角度姿态估计算法 |
3.3 UWB定位算法 |
3.3.1 RSSI法 |
3.3.2 AOA法 |
3.3.3 TOA法 |
3.3.4 TDOA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总体方案 |
4.2.1 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简介 |
4.2.2 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总体方案 |
4.3 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
4.3.1 姿态测量单元 |
4.3.2 UWB定位单元 |
4.3.3 数据存储及通信单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测试 |
5.1 引言 |
5.2 姿态测量单元精度测试 |
5.3 UWB定位精度测试 |
5.4 运动信息采集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及故障处置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 |
1.2.2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维护与维修 |
1.3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结构 |
2.1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的一般架构 |
2.2 电子执行单元的功能及信息采集 |
2.3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接口及信息流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NB-IoT的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
3.1 NB-IoT技术概述 |
3.1.1 NB-IoT背景简介 |
3.1.2 NB-IoT与一般通信模式对比 |
3.2 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及功能分析 |
3.3 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4 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3.4.1 远程通信单元硬件架构设计 |
3.4.2 用户端硬件架构设计 |
3.5 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3.5.1 远程通信单元软件设计 |
3.5.2 用户端软件设计 |
3.6 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通信数据加密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远程监控系统的电子执行单元故障处置方法的研究 |
4.1 决策树和基于决策树的集成方法 |
4.1.1 决策树和基于决策树的集成方法概述 |
4.1.2 决策树的生成过程 |
4.1.3 常见决策树算法及原理 |
4.1.4 随机森林原理简述 |
4.1.5 XGBoost原理简述 |
4.2 电子执行单元数据采集和故障处置方法分析 |
4.2.1 道岔电子执行单元数据采集和故障处置方法分析 |
4.2.2 信号电子执行单元数据采集和故障处置方法分析 |
4.2.3 轨道电路电子执行单元数据采集和故障处置方法分析 |
4.3 电子执行单元故障处置方法模型构建 |
4.3.1 道岔电子执行单元故障处置方法模型构建及对比分析 |
4.3.2 信号电子执行单元故障处置方法模型构建及对比分析 |
4.3.3 轨道电路电子执行单元故障处置方法模型构建及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实现与验证 |
5.1 远程通信单元的实现与验证 |
5.2 云服务器管理单元的实现与验证 |
5.3 用户端的实现与验证 |
5.4 电子执行单元故障处置方法模型的实现与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辅助维修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增强现实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辅助维修技术发展现状 |
1.2.3 人机交互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架构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AR辅助维修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2.1 AR辅助维修系统分析 |
2.1.1 系统整体分析 |
2.1.2 用户需求分析 |
2.1.3 功能需求分析 |
2.2 系统方案设计 |
2.2.1 系统体系结构 |
2.2.2 系统开发平台 |
2.3 关键技术 |
2.3.1 常用的任务模型 |
2.3.2 辅助手势识别 |
2.3.3 Vuforia图片识别 |
2.3.4 数据传输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R辅助维修信息转化与过程建模 |
3.1 维修信息处理简介 |
3.2 辅助维修作业信息处理 |
3.2.1 辅助维修的信息需求 |
3.2.2 辅助维修信息的组成与分类 |
3.2.3 辅助维修信息转化 |
3.3 维修作业过程建模 |
3.3.1 维修作业过程 |
3.3.2 维修作业分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互模块设计 |
4.1 AR交互模块 |
4.1.1 多模交互原理 |
4.1.2 交互模块要素 |
4.1.3 多模交互层次模型 |
4.1.4 交互操作流程 |
4.2 AR环境中的交互任务分解 |
4.2.1 交互基本任务 |
4.2.2 选择/操纵的任务分析和分解 |
4.2.3 导航/漫游的任务分析和分解 |
4.2.4 交互反馈 |
4.3 用户维修任务 |
4.3.1 AR维修场景 |
4.3.2 面向维修场景的用户任务 |
4.4 基于CTT模型的交互任务建模 |
4.4.1 CTT简介 |
4.4.2 基于CTT模型的任务分析 |
4.4.3 操作任务建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协同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 协同权限管理 |
5.2 协同一致与并发控制 |
5.2.1 协同并发控制技术和策略 |
5.2.2 协同AR中场景共享 |
5.3 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5.3.1 网络通信结构 |
5.3.2 数据传输的设计 |
5.3.3 数据的封装和解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现与实例应用 |
6.1 系统开发与实现 |
6.1.1 系统实现流程 |
6.1.2 模型建立与约束 |
6.1.3 数据库设计 |
6.1.4 辅助手势识别的开发 |
6.2 系统的实现效果 |
6.2.1 用户登录 |
6.2.2 图片识别与虚拟模型定位 |
6.2.3 系统交互总菜单 |
6.2.4 产品及其零部件介绍 |
6.2.5 维修记录查询 |
6.2.6 维修引导 |
6.2.7 多人协同维修 |
6.2.8 远程通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5)食用菌栽培温室电能耗散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设计路线 |
第二章 食用菌栽培温室微电网系统供需侧分析 |
2.1 栽培温室微电网供方分析 |
2.2 影响栽培温室微电网系统因素分析 |
2.3 栽培温室微电网系统供方调控策略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食用菌微电网负荷栽培温室光伏供电系统设计 |
3.1 传统食用菌栽培温室 |
3.2 食用菌栽培温室光伏供电系统设计 |
3.3 农-光互补供电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用菌栽培温室负荷监控系统设计 |
4.1 系统功能需求 |
4.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3 系统硬件选型及设计 |
4.4 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4.5 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食用菌栽培温室电能耗散预测模型 |
5.1 预测原理及方法 |
5.2 灰色预测算法 |
5.3 神经网络预测算法 |
5.4 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5 模型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网光伏互补调控策略研究 |
6.1 栽培温室负荷特点分析 |
6.2 模糊控制原理 |
6.3 模糊控制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蛇形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蛇形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旋量理论在机器人建模中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蛇形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分析 |
2.1 引言 |
2.2 常见关节连接方式 |
2.2.1 平行连接 |
2.2.2 正交连接 |
2.2.3 万向节连接 |
2.2.4 P-R连接 |
2.2.5 连接方式对比 |
2.3 蛇形机器人的整体结构 |
2.3.1 头部关节结构 |
2.3.2 身体关节结构 |
2.3.3 尾部关节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蛇形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分析 |
3.1 引言 |
3.2 李群、李代数与旋量理论 |
3.2.1 群与李群 |
3.2.2 李群与刚体运动 |
3.2.3 李代数 |
3.2.4 指数映射 |
3.2.5 运动旋量 |
3.2.6 指数积公式 |
3.3 基于旋量理论的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
3.3.1 蛇形机器人初始位形运动学建模 |
3.3.2 螺旋攀爬运动的运动学建模 |
3.4 蛇形机器人的速度分析 |
3.4.1 速度雅可比矩阵 |
3.4.2 蛇形机器人的速度雅可比矩阵 |
3.4.3 速度模型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蛇形机器人的软件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
4.3 上位机的软件程序 |
4.3.1 上位机的软件程序设计 |
4.3.2 虚幻引擎4介绍 |
4.3.3 上位机的软件程序实现 |
4.4 基于WIFI的远程通信模块 |
4.4.1 远程通信模块设计 |
4.4.2 多线程 |
4.4.3 Socket网络通信 |
4.4.4 IO模型 |
4.4.5 远程通信模块执行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蛇形机器人的样机测试 |
5.1 引言 |
5.2 通信链路测试 |
5.3 蛇形机器人样机测试 |
5.3.1 控制流程 |
5.3.2 样机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物联网猪舍多参数测控系统设计及环境适宜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物联网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猪舍物联网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猪舍物联网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猪舍物联网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 |
2.1 猪舍物联网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层次结构 |
2.2 物联网环境适宜度评价技术 |
2.2.1 环境适宜度评价的基本原理 |
2.2.2 环境适宜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2.3 远程实时测控猪舍环境技术 |
2.3.1 Web页面实时刷新技术 |
2.3.2 安卓手机端实时监控技术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猪舍养殖环境适宜度评价预测模型的研究 |
3.1 猪舍环境参数的预处理 |
3.1.1 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 |
3.1.2 自适应融合的算法仿真及分析 |
3.2 CS-BP神经网络环境适宜度预测模型的原理 |
3.2.1 布谷鸟搜索算法的研究 |
3.2.2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原理 |
3.3 基于改进CS-BP神经网络的猪舍环境适宜度评价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1 神经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
3.3.2 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 |
3.3.3 将最优的权值和阈值返回BP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评价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物联网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物联网测控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
4.2 下位机子站点各模块设计 |
4.2.1 传感器的选择 |
4.2.2 指令执行模块设计 |
4.2.3 下位机核心控制器PLC200 介绍 |
4.2.4 触摸屏界面设计 |
4.2.5 汇聚节点电源设计 |
4.3 远程通信系统的搭建 |
4.3.1 Modbus通信协议介绍 |
4.3.2 NB-IOT模组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物联网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
5.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5.2.1 PLC编程软件 |
5.2.2 PLC程序设计 |
5.2.3 猪舍温度和氨气的控制 |
5.3 上位机程序设计 |
5.3.1 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 |
5.3.2 Socket通信及其程序设计 |
5.3.3 服务器端数据接收软件设计 |
5.4 安卓手机端软件设计 |
5.4.1 安卓手机端的系统图 |
5.4.2 安卓手机端的软件设计 |
5.5 浏览器平台设计 |
5.5.1 浏览器平台需求分析 |
5.5.2 登录管理模块 |
5.5.3 实时信息发布模块 |
5.5.4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 系统实验平台 |
6.2 数据准确性的测试 |
6.2.1 同一时间不同界面数据对比 |
6.2.2 数据融合的准确性 |
6.3 猪舍环境适宜度评价预测模型的准确度 |
6.4 猪舍温度和氨气的控制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8)基于北斗短报文和RT-Thread的远程通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设计背景与意义 |
1.2 北斗系统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 北斗系统组成 |
1.4 论文的设计内容和主要工作安排 |
1.4.1 设计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通信系统硬件设计 |
2.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2.2 系统电源设计 |
2.2.1 变压电路设计 |
2.2.2 太阳能充电装置 |
2.3 STM32以及外围预设电路设计 |
2.3.1 主控电路设计 |
2.3.2 串口电路设计 |
2.3.3 测试外设连接电路 |
2.4 北斗短报文通信电路设计 |
2.4.1 北斗卡接口电路设计 |
2.4.2 北斗短报文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2.5 PCB电路和实物图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嵌入式端软件设计 |
3.1 RT-Thread操作系统的移植 |
3.1.1 RT-Thread操作系统的特点 |
3.1.2 操作系统移植方案 |
3.1.3 硬件参数配置 |
3.1.4 操作系统启动原理 |
3.2 嵌入式程序设计 |
3.2.1 不同线程划分 |
3.2.2 串口功能实现 |
3.2.3 定位功能实现 |
3.2.4 北斗短报文通信原理和实现 |
3.2.5 测试外设实现和功能拓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4.1 应用软件总体设计 |
4.2 电脑端上位机设计 |
4.2.1 程序功能分析 |
4.2.2 通信实现 |
4.2.3 地图显示实现 |
4.2.4 程序打包实现 |
4.3 移动端上位机设计 |
4.3.1 Ionic框架 |
4.3.2 搭建跨平台的开发环境 |
4.3.3 工程生成和框架设计 |
4.3.4 程序设计和打包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定位功能测试 |
5.2 远程通信功能测试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的电梯乘客交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电梯群控系统 |
1.3 电梯乘客交通分析的发展及研究意义 |
1.3.1 电梯乘客交通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
1.3.2 电梯乘客交通分析在群控系统中的应用 |
1.3.3 电梯乘客交通分析的研究意义 |
1.4 电梯乘客交通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5 电梯远程监控及服务系统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 |
2.1 引言 |
2.2 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概述 |
2.2.1 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2.2.2 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的发展概况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2.3.1 政策环境 |
2.3.2 市场接受度调研 |
2.3.3 主要用户研究 |
2.4 系统设计原则和架构 |
2.4.1 设计原则 |
2.4.2 系统总体架构 |
2.5 本地数据处理系统 |
2.5.1 电梯接入系统的方式 |
2.5.2 本地监控系统 |
2.5.3 本地数据处理装置 |
2.6 远程通信系统 |
2.7 应用平台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乘客交通数据获取与交通流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乘客交通数据的获取 |
3.2.1 乘客交通数据 |
3.2.2 数据获取方式分析 |
3.2.3 乘客交通的规律性和随机性 |
3.2.4 采集对象与采集方法分析 |
3.3 基于采集数据的初步分析 |
3.3.1 住宅楼电梯乘客交通特性 |
3.3.2 办公电梯乘客交通特性 |
3.3.3 酒店电梯乘客交通特性 |
3.3.4 医院电梯乘客交通特性 |
3.4 电梯乘客交通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梯交通分布模型 |
4.1 引言 |
4.2 电梯乘客交通分布问题 |
4.3 电梯乘客起讫点矩阵 |
4.3.1 交通运输领域的起讫点概念 |
4.3.2 电梯乘客起讫点矩阵 |
4.4 电梯乘客起讫点矩阵推算模型 |
4.4.1 起讫点矩阵反推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4.4.2 起讫点矩阵反推模型对比 |
4.5 最大熵模型推算电梯乘客起讫点矩阵 |
4.5.1 信息熵和最大熵原理 |
4.5.2 电梯乘客起讫点矩阵的最大熵模型建立 |
4.5.3 最大熵模型求解 |
4.6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求解最大熵模型 |
4.6.1 传统求解方法分析 |
4.6.2 遗传算法和列文伯格算法 |
4.6.3 混合算法步骤 |
4.6.4 实测数据的混合算法应用实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梯配置规划 |
5.1 引言 |
5.2 电梯配置规划分析 |
5.2.1 电梯配置规划的评价标准 |
5.2.2 电梯的运行方式 |
5.2.3 电梯配置规划方法 |
5.2.4 电梯系统服务能力的参考指标 |
5.3 基于交通分布数据的电梯配置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梳理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基于GPRS的COD值远程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水质COD监测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质COD监测研究现状 |
1.2.3 GPRS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COD值远程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取样计量模块 |
2.2.2 检测方法 |
2.2.3 消解检测模块 |
2.2.4 控制器模块 |
2.2.5 无线通信方案 |
2.2.6 远程监控终端 |
2.3 COD值远程监控系统关键技术 |
2.3.1 COD值双波长检测与连续取样计量方法 |
2.3.2 GPRS远程通信可靠传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连续计量的COD值双波长检测技术 |
3.1 引言 |
3.2 基于连续计量的COD值双波长检测概述 |
3.3 连续性取样计量方法 |
3.3.1 活塞泵及工作原理 |
3.3.2 连续性取样计量原理 |
3.3.3 连续性取样计量系统结构 |
3.3.4 连续性取样计量控制方法 |
3.4 双波长光电检测装置 |
3.4.1 双波长光电检测系统结构 |
3.4.2 双波长光源驱动电路 |
3.4.3 双波长光电检测电路 |
3.5 BP神经网络测定COD建模 |
3.5.1 人工神经网络特点 |
3.5.2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3.5.3 BP神经网络测定COD过程 |
3.5.4 BP神经网络的COD建模及训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PRS远程通信设计与可靠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GPRS简介及特点 |
4.2.1 GPRS分组交换通信技术 |
4.2.2 GPRS分组交换通信技术主要特点 |
4.3 GPRS通信模块 |
4.3.1 GPRS通信模块选型 |
4.3.2 西门子MC52iR3模块 |
4.4 GPRS远程通信传输 |
4.4.1 GPRS通信传输设计 |
4.4.2 GPRS通信传输工作过程分析 |
4.5 GPRS远程通信传输可靠性分析 |
4.5.1 数据包自定义格式 |
4.5.2 可靠性传输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平台设计与实验分析 |
5.1 引言 |
5.2 现场从机硬件系统设计 |
5.2.1 最小系统 |
5.2.2 连续性取样计量装置 |
5.2.3 消解检测装置 |
5.2.4 GPRS无线通信接口电路 |
5.3 远程监控终端软件设计 |
5.3.1 用户权限管理 |
5.3.2 实时数据显示 |
5.3.3 远程监控管理 |
5.4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5.4.1 双波长检测法测量COD实验与数据分析 |
5.4.2 连续性取样计量实验与精度分析 |
5.4.3 无线远程通信数据传输测试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四、远程通信系统在教育训练领域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无线混合网络的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D]. 第柯笠.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基于MEMS的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D]. 孙一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全电子联锁远程智能监控及故障处置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刘逸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09)
- [4]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辅助维修系统设计与实现[D]. 龚雅琼. 东南大学, 2020(01)
- [5]食用菌栽培温室电能耗散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D]. 王天星. 宁夏大学, 2020(03)
- [6]蛇形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实现[D]. 廖志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物联网猪舍多参数测控系统设计及环境适宜度评价研究[D]. 孙聪. 江苏大学, 2019(03)
- [8]基于北斗短报文和RT-Thread的远程通信系统设计[D]. 孙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9]基于电梯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的电梯乘客交通分析[D]. 金逸乔.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10]基于GPRS的COD值远程监控系统研究[D]. 陈金龙. 江苏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