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例多毛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沁,许闪闪,李智,郑特,翁文浩,王佳谊[1](2014)在《白血病诊断综合分析的重要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证实白血病诊断综合分析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学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及骨髓病理诊断联合检查,对6例白血病,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a、大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HCL)、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M0进行诊断。结果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后确诊;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后确诊;HCL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和骨髓病理诊断确诊;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经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查对该病例仍难以准确判断,最终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帮助确诊。CLL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型综合确诊。结论综合运用多种检验项目对确诊环境改变、老龄化等原因引起的不典型白血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董玉婷[2](2020)在《两种特殊类型白血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20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研究背景]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及外周血毛细胞浸润,且常累及脾脏。该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表现为乏力、腹胀腹痛、出血及反复感染等症状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体征。HCL患者血常规检测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学可见骨髓及外周血中出现典型的毛细胞,免疫分型通常显示特征性的表面标志。HCL通常临床进程缓慢,一线的治疗药物为嘌呤类似物(如克拉屈滨、喷他司丁)及干扰素,治疗缓解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20例HC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对HCL患者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病理组织学、免疫学标记及治疗和预后等资料的总结,探讨HC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生存情况。[研究目的]1.分析20例毛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了解HCL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2.分析采取不同药物治疗的毛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3.回顾并总结国内外文献所报道的毛细胞白血病病例及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性回顾的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H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例,总结其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病理组织学及免疫学标记等特点,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生存期和缓解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统计比较,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临床特征:20例HCL患者中,年龄分布33-77岁不等,中位年龄为49岁,其中15例为男性,5例为女性,男女比例为3:1。临床表现方面,乏力1 1例(55%),腹部不适6例(30%),腹部包块2例(10%),纳差4例(20%),出血8例(40%),感染5例(25%),发热2例(10%),皮肤表现2例(10%),脾大17例(85%),肝大5例(25%),淋巴结肿大11例(55%)。2.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0.63-65.13)×109/L(中位数3.075×109/L),白细胞减少13例(65%),白细胞增多3例(15%);中性粒细胞计数(0.185-4.33)×109/L(中位数0.495×109/L),淋巴细胞计数(0.37-61.41)×109/L(中位数 1.46×109/L),单核细胞计数(0-5.84)×109/L(中位数0.14×109/L),单核细胞减少15例(75%);在诊断时,两系细胞减少4例(20%),全血细胞减少12例(60%)。血红蛋白49-148g/L(中位数80g/L),15例(75%)出现贫血。血小板计数(15-247)×109/L(中位数44×109/L),血小板减少者17例(85%)。②骨髓检查:19例患者于我院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涂片18例(94.7%)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生,14例(73.7%)可见毛细胞;14例行骨髓活检,12例(85.7%)出现骨髓纤维化,其中1例为3级,8例为2级,3例为1级。③免疫分型及基因突变:14例行免疫分型检测,9例进行BRAF基因突变检测。13例免疫分型示CD19+,CD20+,CD5-,CD10-,CD11c+,CD25+,CD103+,其中7例BRAF-V600E突变阳性,符合经典型毛细胞白血病(Classic hairy cell leukemia,cHCL)表型;1 例免疫分型显示CD11c+,CD25-,CD123-,且BRAF-V600E突变阴性,符合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 variant,HCL-V)表型。3.治疗及预后:15例进行了治疗,10例应用克拉屈滨进行治疗(7.85-10mg ivdrip qd×5d),3例应用干扰素治疗,1例进行了脾切除手术,1例口服“糖皮质激素、升血小板胶囊、维生素C”治疗。治疗后4个月评估治疗效果,13例获得血液学缓解,其中8例HCR(53.3%),5例HPR(33.3%),另外2例未达缓解,疾病稳定。所有患者随访至2020年2月,其中5例失访,14例存活,1例死亡。4.药物副反应:克拉屈滨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感染,10例患者中7例出现粒缺,5例出现粒缺合并感染,4例为肺部细菌真菌混合感染,另有1例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研究结论]1.HCL患者75%为中年男性,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腹部不适、出血及感染,主要体征为脾肿大。2.HCL患者血常规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伴单核细胞减少,骨髓检查通常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生及毛细胞浸润,并且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cHCL和HCL-V在免疫分型、BRAF-V600E突变等方面存在不同,本组病例中13例符合cHCL表型,1例符合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HCL-V表型。3.HCL治疗效果较好,其中嘌呤类似物组更优。其主要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合并感染,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加强感染的防治。第二部分21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研究背景]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T-LGLL)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以大颗粒T淋巴细胞(T-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T-LGL)克隆性增殖为特点。该疾病表现为慢性病程,血常规检查常表现为一系或两系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较常见。T-LGLL另一个显着的特点是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治疗方面通常为免疫抑制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9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21例T-LGL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对T-LGLL患者临床特征、细胞形态学、免疫学方面等资料的总结,探讨T-LGL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性回顾的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9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1例T-LGL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细胞形态学、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表型等特点,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生存期和缓解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统计比较,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临床特征:21位T-LGLL患者年龄分布从29-77岁不等,中位年龄为59岁。其中16例为男性,5例为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1。有18名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其中乏力或疲劳13例(61.9%),腹部不适或包块5例(23.8%),出血1例(4.8%),感染6例(28.6%),体重减轻4例(19%)。体格检查方面,13例(61.9%)出现脾肿大,5例(19%)出现淋巴结肿大。6例(28.6%)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4例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2例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1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2.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检查:21例T-LGLL患者中,白细胞计数(1.14-39.81)×109/L(中位数为4.22×109/L),白细胞减少9例(42.9%),白细胞增多5例(23.8%),中性粒细胞计数(0.7-15.7)×109/L(中位数为1.74× 109/L),粒细胞减少9例(42.9%),无粒细胞缺乏(ANC<0.5×109/L)。淋巴细胞计数(0.3-37.16)×109/L(中位数为2.35×109/L),淋巴细胞比例 15.6%-93.4%(中位数为58.6%),淋巴细胞增多12例。血红蛋白38-156g/L(中位数70g/L),15例(71.4%)出现贫血。血小板计数(43-619)×109/L(中位数244×109/L),血小板减少者4例(19.0%)。②骨髓检查:16例(76.2%)骨髓和(或)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大颗粒淋巴细胞数量增多,骨髓活检增生活跃或低下,淋巴细胞增多,粒系、红系增生受抑,2例合并骨髓纤维化。③免疫分型:20例患者进行免疫分型检测,16例(80%)呈CD3+CD4-CD8+,1 例呈CD3+CD4-CD8-,2例呈CD3+CD4+CD8+。93.8%患者表达CD57+,40%患者表达CD16+,45.4%患者表达CD3+CD56+。④基因重排:18例患者进行基因重排检测,16例为阳性,总检出率为88.9%。PCR方法检测TCRβ阳性率为55.6%,TCRγ阳性率为72.2%,TCRδ阳性率为14.3%。⑤其他:10例患者中1例检出add(3)(q29)克隆性异常,其余9例为正常核型。3例患者抗核抗体阳性,1例患者各类免疫球蛋白均降低,诊断为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Ⅰ型继发T-LGLL。3.治疗及预后:20例患者接受了治疗:14例患者应用以环孢素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2例患者应用环磷酰胺为主的治疗方案,2例应用COP方案化疗一周期后序贯口服环孢素治疗,2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随访至今,中位随访时间为28(4-134)个月,2例失访,4例死亡,其余14例存活至今。治疗6个月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2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60%,血液学完全缓解率45%,部分缓解率15%。[研究结论]1.T-LGLL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感染、脾肿大,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2.T-LGLL患者血常规检查通常表现为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可见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骨髓活检可见粒红系增生受抑,符合T-LGLL经典免疫表型CD3+CD4-CD8+的患者占80%,基因重排检测通常为阳性。3.T-LGLL通常疾病进展缓慢,一线治疗为免疫抑制治疗,其他治疗方法还有联合化疗、脾切除、靶向治疗等等。
于远军[3](2014)在《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要点。方法选择2007-2013年诊断的2例多毛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脾巨大,三系减少,外周血及骨髓均可见比例不等毛细胞。流式细胞CD 11 c、CD 25、CD 103、CD 19、CD 20、CD 22阳性。结论多毛细胞白血具有典型的形态学及巨脾特点,辅助流式细胞检查,可确诊。
周莉[4](2013)在《11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探讨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78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初诊HCL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HC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两组不同方案治疗缓解率的比较用X2检验,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生存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中位年龄48岁,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贫血11例(100%)、出血7例(63.6%)、腹胀5例(45.5%)、发热3例(27.3%)、脾脏肿大11例(100%)、淋巴结肿大3例(27.3%)、肝脏肿大6例(54.5%)。2、实验室检查:①WBC (1.3-39)×107L, Hb (42-113)×1012/L, PLT (8-128)×109/L。单核细胞减少者7例;②外周血和骨髓中可找到多毛细胞,电镜下偶可见核糖体-板层复合物;③免疫分型:本组7例患者作了免疫表型检测,均同时表达成熟B细胞表面抗原(CD19, CD20, CD79a),不表达CD5及CD10,其中5例检测了CDllc、CD25和CD103抗原,均阳性表达。3、治疗与预后:嘌呤类似物治疗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CR)。4、副作用:本组11例患者治疗后合并感染者7例,其中2例死于严重感染;嘌呤类似物治疗组6例化疗均出现严重骨髓抑制,5例合并感染,3例为肺部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结论:1、HCL主要见于中年男性,临床表现主要为血细胞减少伴单核细胞减少及脾肿大。2、在骨髓和外周血中可以找到毛细胞白血病是诊断HCL的依据,免疫表型为特异性表达CD19, CD20, CD22, FMC7, CD11c, CD103, CD25,不表达CD5, CD10。3、嘌呤类似物可作为HCL的一线治疗方案,对PR或1个疗程后复发的患者可再次使用嘌呤类似物治疗。4、嘌呤类似物最主要的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感染的预防和积极治疗。
乔静巧,张姝婷,赵霄晨,白海[5](2018)在《毛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诊断分析(附13例)》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诊断。方法:对13例HCL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和骨髓涂片、免疫分型、骨髓活检及免疫组化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有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多毛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11例患者为经典的HCL,其淋巴细胞表达CD19、CD20、CD22、CD123、FMC7、CD103、CD25、CD11c;2例为变异型,不表达CD25和CD11c。骨髓活检11例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毛细胞呈弥漫性分布,2例骨髓增生减低,毛细胞呈结节性分布。免疫组化显示CD19、CD20、CD25、CD103、CD11c为阳性,而CD23、CD38、CD5、CD10等均为阴性,与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骨髓穿刺、白血病免疫分型、骨髓活检及免疫组化在HCL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且免疫分型能够更好地鉴别HCL与其他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王勇,李玉臣,于惠忱[6](2002)在《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提高对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血象及骨髓象的各项检查结果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例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40.5岁。8例全有脾肿大,分别为2~15cm,7例肝肿大,5例周围血中查见毛细胞。骨髓象:8例均示增生活跃,毛细胞9%~88%,平均52.2%。结论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临床体征为脾、肝肿大,周围血及骨髓中查见毛细胞为诊断依据。电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检查及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均有助于诊断。
张会超,黄晨,刘锟,赵宝鑫,陈砚凝,李宏,张红,丁雅雯,王芃堉,高社军[7](2016)在《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附12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HC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情、病程及骨髓形态学、骨髓活检组织学、流式细胞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12例HCL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龄3871岁、中位年龄49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贫血。12例HCL患者中,贫血11例,发热2例,脾大12例,淋巴结肿大4例,肝大4例。RBC 2.143.97×1012/L,WBC 2.5117.33×109/L,PLT 67.83128.02×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有典型毛细胞者8例。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显示,均同时表达成熟B细胞表面抗原(CD19、CD20和CD79a),同时CD11c、CD25、CD103阳性者10例。行骨髓病理学检查11例,其中毛细胞广泛浸润9例,毛细胞呈"油煎蛋"样外观以及网硬蛋白纤维显着增多。结论 HCL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和疲劳,体征主要有脾大。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及骨髓形态学检查及骨髓病理学检查发现毛细胞为诊断依据。毛细胞免疫表型主要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CD79a和FMC7,CD11c、CD25、CD103及CD123。
陈辉树,刘恩彬,李占琦,杨晴英,方立环,徐茂强,罗彦英,康永录,曹鹏飞[8](2005)在《46例脾脏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LTTS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46例脾标本作常规石蜡切片、HE及网状纤维染色,43例用21种单抗SP法免疫组化染色,16例用PCR检测IgH和TCR基因重排。结果:43例LTTS中T细胞性8例(18.6%),其中PTL-NS4例,HS-TL4例;B细胞性35例(81.4%),其中HCL13例,SMZL5例,SLVL2例,FL4例,MCL2例,SLL2例,DLBL4例,TR-LBL3例;3例ALL未做免疫分型。10例B细胞淋巴瘤IgH基因重排检出8例,6例T细胞的TCR基因重排检出5例。脾平均重2227.08±324.69g(范围196~6000g),脾梗死6例。结论:LTTS具有明显的大体与镜下病理形态特征,结合血象和骨髓象有利于将HCL和ALL与脾淋巴瘤相鉴别,结合免疫组化和PCR检测有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茹永新,赵轼轩,刘津华[9](2006)在《核糖体-板层复合结构的诊断和病理学意义》文中提出回顾总结国内外有关核糖体-板层复合结构(RLC)的相关疾病报道,分析RLC的病理学意义和相关疾病种类。临床病例报告显示RLC多见于毛细胞白血病(HCL),但也散见于其他类型白血病和实体肿瘤;欧洲HCL患者RLC的阳性率在55% ̄70%之间,但中国HCL患者中RLC阳性病例为26%。说明RLC作为HCL的电镜诊断标志在中国人中特异性不强,RLC的形成可能与肿瘤细胞的不对称分化、膜系统代谢紊乱有关。
于惠忱,郭文静,刘淑延,文汇[10](1992)在《毛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文中研究表明毛细胞白血病为一少见的白血病类型。国内自1977年以来已有64例报道,加本文3例共67例。就本病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本病的实验室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3例多毛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例多毛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白血病诊断综合分析的重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一、材料 |
1.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a |
2. 大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3. 多毛细胞白血病 (HCL) |
4.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2a) |
5.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LL) |
6.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 (M0) |
二、方法 |
1. 取材 |
2. 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检查 |
3. 流式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 |
4. 染色体核型分析 |
5. 分子生物学融合基因检测 |
6. 骨髓活检 |
结果 |
一、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
二、大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三、多毛细胞白血病 |
四、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
五、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六、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 |
讨论 |
(2)两种特殊类型白血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20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21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结果 |
2.1临床特点 |
2.2外周血象及骨髓象见表1。 |
2.3 组化染色 |
2.4 免疫表型 |
2.5 染色体检查 |
2.6 病理活检: |
2.7 外周血电镜检查: |
3 讨论 |
(4)11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临床表现 |
2 实验室检查 |
3 治疗与预后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毛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诊断分析(附13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骨髓标本制备 |
1.4 流式细胞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骨髓涂片 |
2.2 骨髓活检与免疫组化染色 |
2.3 免疫表型检查 |
3讨论 |
(6)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实验室检查 |
1.3.1 周围血象 |
1.3.2 骨髓象 |
1.4 治疗及结果 |
2 讨论 |
(7)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附1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一般资料的收集 |
1.3 细胞形态学检测 |
1.4 骨髓病理学表现检测 |
1.5 毛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表现 |
2.2 血常规结果 |
2.3 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 |
2.4 病理学检查结果 |
2.5 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
3 讨论 |
(9)核糖体-板层复合结构的诊断和病理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RLC的结构和形成 |
2 RLC对HCL的诊断价值 |
3 RLC其他相关疾病及其病理学意义 |
四、3例多毛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血病诊断综合分析的重要意义[J]. 黄静沁,许闪闪,李智,郑特,翁文浩,王佳谊. 检验医学, 2014(11)
- [2]两种特殊类型白血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D]. 董玉婷. 山东大学, 2020(02)
- [3]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J]. 于远军. 当代医学, 2014(01)
- [4]11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D]. 周莉.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5]毛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诊断分析(附13例)[J]. 乔静巧,张姝婷,赵霄晨,白海. 现代肿瘤医学, 2018(02)
- [6]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J]. 王勇,李玉臣,于惠忱. 罕少疾病杂志, 2002(02)
- [7]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附12例分析)[J]. 张会超,黄晨,刘锟,赵宝鑫,陈砚凝,李宏,张红,丁雅雯,王芃堉,高社军. 山东医药, 2016(45)
- [8]46例脾脏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探讨[J]. 陈辉树,刘恩彬,李占琦,杨晴英,方立环,徐茂强,罗彦英,康永录,曹鹏飞. 中国肿瘤临床, 2005(12)
- [9]核糖体-板层复合结构的诊断和病理学意义[J]. 茹永新,赵轼轩,刘津华. 白血病.淋巴瘤, 2006(04)
- [10]毛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J]. 于惠忱,郭文静,刘淑延,文汇.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2(04)
标签:白血病; 形态学;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髓性白血病; 骨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