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核农业学报》总目录

1992年《核农业学报》总目录

一、《核农学报》199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丰丰[1](2021)在《弱筋小麦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生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下游种植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该区域小麦的单产和氮素利用效率一直较低,因此揭示该区域小麦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生理,以提高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对实现小麦高产、肥料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具有长江中下游典型气候特征和种植制度的湖北省襄阳市开展,一是对本区主要种植的9个弱筋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二是选用两个代表性的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N13)和扬麦13(Y13),通过设置不施氮(N0)、低氮(60 kg N ha-1,N60)、正常施氮(180 kg N ha-1,N180)和高氮(300 kg N ha-1,N300)等4个氮肥处理,研究了弱筋小麦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籽粒产量形成和氮素代谢的响应特征,以期阐明弱筋小麦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生理,为弱筋小麦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正常施氮水平下,对9个弱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三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中,我们定义3个指标全部表现为高的品种为氮素利用高效型品种,全部表现为低的品种为氮素利用低效型品种,其他为氮素利用中效型品种。分析结果表明,鄂麦251(E251)、生选6号(SX6)和郑麦103(Z103)为高效型品种;鄂麦580(E580)、宁麦13(N13)、扬麦13(Y13)、扬麦15(Y15)和扬麦20(Y20)为中效型品种;皖西麦0638(WX)为低效型品种。通过对各品种的其他生理和农艺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可用于弱筋小麦氮素利用评价的生理指标有PFP、AE、氮素生理利用率(PE)、氮肥回收利用率(RE)以及总氮素积累量(TN);农艺指标有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HI)、株高,以及拔节、开花和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LAI)。(2)施氮量对N13和Y13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有显着影响。两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着水平。施氮量对产量构成也有显着影响,随着施氮量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均呈现增加趋势,千粒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由此可知,增施氮肥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增加穗数和穗粒数来实现。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角度来看,增施氮肥明显增加了N13和Y13的SAPD、LAI、光照截获率(LIR),延长了叶片的功能持续期,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促进了干物质的积累。两品种的收获指数均表现为N13大于Y13,说明N13的干物质转运能力强于Y13。(3)施氮量对小麦的氮素积累、氮素利用效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可溶性蛋白(SP)含量都有显着影响。N13和Y13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以及总氮积累量都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明显增加,且Y13的各器官氮素积累量都高于N13,表明Y13的氮素积累能力强于N13。与此同时,氮肥籽粒生产效率(NUEg)、氮肥干物质生产效率(NUEb)、PFP、RE在两年度间均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这说明增加施氮量不利于氮肥的吸收和利用。从品种间来看,N13在不同氮肥处理下平均的NUEg和氮素收获指数(NHI)分别比Y13高3.78 kg kg-1和1.94%,而NUEb却比Y13低3.12 kg kg-1,说明N13的氮素向籽粒的转运能力强于Y13。此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N13的GS活性和SP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由此可见,增施氮肥对N13产量的影响与其灌浆期间GS活性增加密切相关。(4)施氮量对籽粒蛋白含量有一定调控作用,但对直链淀粉含量的调控作用不明显。施氮对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达到了显着水平,其中N180和N300处理下N13和Y13的籽粒蛋白含量显着高于N0和N60处理。

黄玉[2](2021)在《西洞庭湖小流域百年来生态环境演变及其沉积记录》文中研究指明

吴雪莲[3](2021)在《基于功效系数法的C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

坚天才[4](2021)在《氮素缓解春小麦花后高温早衰的生理机制》文中提出

陈永中[5](2021)在《太空搭载膜荚黄芪SP2代二年生群体遗传变异分析》文中指出膜荚黄芪是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甘肃、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以根入药,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升阳、生津养血等功效。黄芪种类多,栽培中存在品种混杂、种质退化等问题;选育膜荚黄芪新品种,成为提高膜荚黄芪质量和产量的关键。为加快多年生膜荚黄芪新品种选育,将其种子搭载于“神舟十一号”和“长征七号”,在太空中分别历时33 d和22 h进行诱变处理。在有机栽培条件下,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不同太空搭载方式种子建立的膜荚黄芪SP2代二年生群体的变异性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太空搭载方式对膜荚黄芪遗传多样性诱导的效应,为中药材航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新品种选育效率。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相比搭载“神州十一号”,膜荚黄芪种子搭载“长征七号”诱变22 h的SP2群体更容易使膜荚黄芪表型形态指标发生变异,并获得更多的变异,但两种搭载诱变方式均容易使膜荚黄芪成药株的株形、叶片和分枝发生变异。2.不同太空搭载方式使植株的变异方向不一致,且多样性程度也不一致。地上部分二级分枝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33 d群体除株高和茎粗外,其余地上部分形态指标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小于22 h群体;地下部分根长和根幅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鲜根重最低,33 d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均低于22 h群体,可见,搭载“长征7号”的22 h群体,植株的株形和根形更具有多样性。3.不同太空搭载方式对不同类型膜荚黄芪的光合生理特性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相比其他类型植株,33 d和22 h群体的A型植株“半紫茎皮有茸毛叶色深绿”和33 d群体的B型植株“紫色茎皮有茸毛叶色深绿”拥有较强的光合效率,33 d群体A型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22 h群体A型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说明叶片通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优化了光合途径,提高了光合效率,22 h群体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均值最高,抗氧化酶活性较强。4.两群体中SSR位点均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33 d和22 h群体遗传距离分别在0~0.8959和0.0270~0.9435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别在0.4000~1.000和0.3846~0.9730之间。33 d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小的是2号与25号植株、2号和32号植株,每组材料之间的相似系数均为0.4000,遗传相似系数最大是23号与24号植株,材料之间的相似系数为1.000。22 h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小的材料为6号与44号植株,为0.3846,遗传相似系数最大的材料为11号与14号植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9730。5.基于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揭示出太空搭载的膜荚黄芪SP2代二年生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3 d和22 h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9.37%和26.17%,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7和1.22,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信息值分别为0.320和0.427,聚类结果能明显区分出不同类别的植株,且22 h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33 d群体,表型性状间的差异性较大,太空搭载创造了具有较丰富遗传多样性的群体。

王梦雨[6](2021)在《转录因子BoaMYB51和BoaBIM1调控芥蓝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机理及其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芥子油苷是一类主要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含氮含硫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芥子油苷的生物学功能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帮助植物抵御病原菌侵袭、防御昆虫及提高自身免疫,而且其自身及降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芸薹属蔬菜是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芥子油苷在芸薹属蔬菜中含量丰富,其不仅影响芸薹属蔬菜的风味和营养,而且在抵御蔬菜重要病害如黑斑病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芥子油苷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网络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而在作物中研究较少。我国特产的甘蓝类蔬菜——芥蓝中芥子油苷种类和含量丰富,是芸薹属蔬菜中研究芥子油苷代谢调控网络的良好材料。本论文以芥蓝为材料,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等手段探究了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途径的转录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VIGS沉默BoaMYB51降低了芥蓝黑斑病抗性。本论文中利用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获得了转录因子BoaMYB51基因沉默材料。通过接种芸薹链格孢孢子悬浮液进行侵染发现,BoaMYB51-VIGS的芥蓝叶片接种后菌斑面积及菌斑溶于水后的孢子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叶片。结果表明,在芥蓝响应芸薹链格孢侵染的过程中,BoaMYB51参与正向调控芥蓝对黑斑病的抗性。2.BoaMYB51过表达促进芥蓝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的合成。为了验证芥蓝中BoaMYB51的功能,通过遗传转化和VIGS技术获得了芥蓝BoaMYB51转基因材料和基因沉默材料。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各吲哚族芥子油苷组分的含量在BoaMYB51基因沉默材料中均显着低于对照,而在芥蓝BoaMYB51基因过表达材料中均显着高于对照。相对应的,芥子油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BoaMYB51基因沉默材料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BoaCYP79B2、BoaCYP79B3、BoaCYP83B1等均受到显着下调,而在BoaMYB51基因过表达材料中则显着上调。以上结果表明,BoaMYB51正向调控芥蓝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3.bHLH类转录因子BoaBIM1与BoaMYB51互作。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芥蓝cDNA文库,筛选到30个可能与BoaMYB51存在互作关系的蛋白,其中包括转录因子、核定位的调控蛋白、参与蛋白调控的蛋白以及功能未知的蛋白。之后对鉴定到的bHLH类转录因子BoaBIM1与BoaMYB51进行了酵母双杂交点对点验证,以及pull-down实验的进一步蛋白互作验证。在芥蓝中,共鉴定到两个BoaBIM1基因,氨基酸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BoaBIM1与At BIM1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对BoaBIM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其定位于细胞核中。芥蓝不同组织器官及芥蓝幼苗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模式分析显示,BoaBIM1在嫩叶、花、茎和根中表达量较高,而在角果中表达量很低。除此之外,芥蓝各组织器官中BoaBIM1.1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BoaBIM1.2。4.BoaBIM1转录调控吲哚族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为了验证芥蓝中BoaBIM1的功能,利用VIGS基因沉默技术获得了BoaBIM1-VIGS的芥蓝材料。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BoaBIM1-VIGS芥蓝株系中吲哚族芥子油苷各组分的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相比于对照,BoaBIM1-VIGS芥蓝植株中吲哚族芥子油苷重要转录因子BoaMYB51.1的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而BoaMYB51.2的基因表达量则没有明显变化;吲哚族芥子油苷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其中以BoaCYP79B2.2和BoaSUR1.1下降最为显着。通过农杆菌浸花法获得了拟南芥BoaBIM1基因过表达植株,进一步测定了芥子油苷含量和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在BIM1及其同源基因都缺失的三突突变体bim123中,各吲哚族芥子油苷组分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而BoaBIM1.1过表达株系Col-035S:BoaBIM1.1和BoaBIM1.2过表达株系Col-035S:BoaBIM1.2中各吲哚族芥子油苷组分含量都显着高于野生型。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突变体bim123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的重要调节基因At MYB51及合成基因CYP79B2、CYP79B3、CYP83B1、CYP81F2、SUR1表达量均显着下降,而BoaBIM1过表达植株中则显着升高。说明在拟南芥中BIM1对吲哚族芥子油苷途径相关的基因有正向调控作用。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BIM1能够直接结合到吲哚族芥子油苷合成基因CYP79B2、CYP79B3、CYP83B1、CYP81F2启动子的E-box上发挥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在芥蓝中揭示了BoaMYB51转录调控吲哚族芥子油苷合成的机制,并发现其正向调控芥蓝对黑斑病的抗性;筛选到BoaMYB51的互作蛋白——bHLH类转录因子BoaBIM1,发现BoaMYB51和BoaBIM1可能形成蛋白复合体,共同转录调控吲哚族芥子油苷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芸薹属蔬菜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的代谢调控网络和生物学功能,也为芸薹属蔬菜重要真菌病害黑斑病的控制提供了新的策略。

江敏[7](2021)在《“洁田技术”模式下直播稻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治效果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播稻作为一项省工、省力和节本增效的种植技术,是实现水稻种植方式轻简化和机械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直播稻田杂草的问题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杂草防治主要方式是喷施除草剂,但施用常规除草剂防治杂草效果不佳,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环境负担。“洁田技术”模式是指依靠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抗除草剂水稻种质,并且通过一次性施用广谱型除草剂甲咪唑烟酸防除各类杂草的技术。然而,目前“洁田技术”模式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治、水稻生长发育和后茬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19年和2020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现代农业示范中心试验田进行。试验所用品种为抗除草剂黄华占(V1)和普通黄华占(V2),设置两种除草剂处理,广谱型除草剂(W1)和常规除草剂组合(W2),并以抗除草剂黄华占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共计V1W1、V1W2、V2W1、V2W2和CK五个处理。本研究旨在(1)探明“洁田技术”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2)探究不同除草处理对直播稻杂草发生动态和防效的影响;(3)综合经济效益和对后茬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评价“洁田技术”应用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洁田技术”模式(V1W1)水稻产量表现最高,两年趋势一致。V1W1和V2W2的产量均显着高于V1W2和CK,而V2W1处理水稻和杂草均被全部除死,产量最低为0。由产量构成因子可知,V1W1和V2W2处理的产量优势主要得益于其单位面积穗数在2019和2020年分别比V1W2高12.6%、7.5%和18.5%、17.3%。从农艺性状、N吸收和物质分配方面来看,V1W1和V2W2处理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营养生长期具有较高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重,同时茎秆和叶片N含量均显着高于V1W2和CK处理,促使其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对花后穗部生物量贡献率均较高。(2)“洁田技术”模式产量优势归因于较低的杂草发生密度。由杂草防效可知,与CK相比,V1W2和V2W2处理的总杂草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在全生育期分别介于66%-98%和74%-100%,而V1W1处理均可达到95%以上。由杂草发生种类看,相比于V2W2和V1W2,V1W1处理较高的杂草防效和产量主要归因于甲咪唑烟酸杀草谱较广,特别是对田间鸭舌草和异型莎草的防效较高,因此减少了鸭舌草和异型莎草与水稻共生竞争期。(3)虽然“洁田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最高,但对后茬作物存在除草剂残留药害。对比其它处理发现,V1W1处理较高的净经济收益主要得益于减少了除草剂成本和除草剂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产量收益。然而,相比于喷施常规除草剂和清水处理,喷施广谱型除草剂甲咪唑烟酸两年中均显着抑制了直播稻后茬直播油菜幼苗的生长发育,而对后茬小麦无显着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洁田技术”是一项高产高效的直播稻杂草防治技术,其产量和经济效益优势来源于较高的杂草防效和较低的除草剂投入。然而,“洁田技术”对普通后茬作物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除草剂药害。依靠种植抗除草剂品种、间隔安全种植期和土壤生物修复用以治理除草剂残留的问题可能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潘大建,李晨,范芝兰,孙炳蕊,陈文丰,江立群,张静,吕树伟,刘清,毛兴学[8](2020)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文中认为稻种资源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60年来,持续开展了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利用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18 800多份、野生稻资源5 158份;研究建立了水稻种质中期库和野生稻圃,确保稻种资源长久安全保存和利用;系统开展了稻种资源农艺性状、抗病虫、抗逆性、品质等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核心种质构建、基因挖掘等基础研究;开展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育成大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利用优异稻种资源选育水稻优良品种1 000个以上,其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推广面积达66.67 万hm2以上的品种有31个;"十五"以来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栽培稻、野生稻资源累计近6 000份次,充分展现了种质资源公益性作用。但在国外资源引进、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仍显不足。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研究工作,促使资源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乔小燕[9](2020)在《康砖茶贮藏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规律及贮藏年份综合评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茶既可通过后熟作用提升品质,也可能提升健康价值。良好的贮藏条件和一定贮藏年份的黑茶通常被认为具有更好的品饮属性与健康属性,因而市场上经常出现“以新充老”、“以次充好”的不良现象,扰乱市场秩序,并导致大量的黑茶长期处于贮藏期,并未进入消费市场,不利于维护茶叶产销平衡。因此,如何科学地辨别黑茶的仓储陈化年限,促进陈年黑茶的快速流通与消费,保障生产和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监管,是保障黑茶产业健康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广东省东莞市是中国陈年黑茶仓储量最多的地方,康砖茶仓储量仅次于普洱茶,位居第二。本研究以贮藏期1年、6年、10年、15年、22年、25年和30年康砖茶为试验材料,从滋味成分、香气成分、真菌群落结构、抗氧化活性和近红外光谱信息等角度探讨不同贮藏期康砖茶的品质变化规律,通过化学计量学和多元统计,挖掘和揭示贮藏期与康砖茶品质的内在联系,以期客观地综合判别康砖茶的贮藏年份,建立康砖茶后发酵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标准。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贮藏期康砖茶滋味成分和香气成分含量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规律。贮藏期1-10年康砖茶中茶多酚、儿茶素组分、没食子酸、咖啡碱、可溶性总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而果糖和麦芽糖差异不显着,茶褐素含量变化不明显。贮藏期10-30年,非酯型儿茶素组分、没食子酸、茶褐素、咖啡碱、可溶性总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蔗糖在贮藏期为1-10年间有显着变化,贮藏期10-30年间,蔗糖差异不显着。康砖茶贮藏期增加,构成香气轮廓的挥发性成分数量先减少后增加,醇类、醛类和酮类减少,酚类和杂环类增加,香型逐渐凸显。贮藏期1-6年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醛和酚类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多。当贮藏期10年时,酯类和杂环类挥发性成分构成独特的木(坚果)甜香。根据康砖茶贮藏期的不同,滋味特征和香气轮廓均可分3个变化阶段。滋味特征分为贮藏期1-5年、贮藏期10-15年和贮藏期22-30年。香气轮廓分为贮藏期1-5年、贮藏期10-22年和贮藏期25-30年。贮藏期10年是康砖茶滋味特征和香气轮廓从新茶向陈年老茶转变的重要转折点。贮藏10-22年是形成陈年康砖茶香气的关键期;而当贮藏期25-30年,康砖茶香气和滋味的干果香或中药材香形成。综合判别结果表明,香气成分5-乙基-2-糠醛、6-甲基-5-庚烯-2-醇、香叶基丙酮和α-紫罗酮含量差异是判别贮藏期1-22年和贮藏期25-30年康砖茶品质的关键指标;滋味成分比值非酯型/酯型儿茶素、GA/EGCG和GA/酯型儿茶素差异则是贮藏期1-6年和贮藏期15-22年康砖茶品质判别非常重要的指标。(2)贮藏期1年、10年、22年和30年康砖茶中黄酮糖苷和黄酮醇糖苷是主要的差异代谢物,芹菜素、木犀草素和金圣草素是康砖茶中主要的黄酮糖基配体,糖基化方式有C-和O-两种。半乳糖和鼠李糖是黄酮醇山奈酚和杨梅素的糖基;葡萄糖和芦丁糖是槲皮素的糖基。康砖茶贮藏期1-10年、贮藏期10-22年、贮藏期22-30年差异黄酮代谢物逐渐减少。贮藏期1-10年黄酮、黄烷酮和黄酮醇代谢物显着降低,黄酮苷、黄酮醇苷显着降低。贮藏期10-22年以鼠李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为糖基的黄酮苷、黄酮醇苷显着增加。贮藏期22-30年以鼠李糖为糖基的黄酮苷显着降低,葡萄糖醛酸为配基的黄芩素显着增加。鸢尾黄素是贮藏期30年的特征性成分,麦黄酮O-葡萄糖醛酸是贮藏期1-10年康砖茶的特征性成分。杨芽黄素和黄芩苷在整个贮藏过程中相对含量增加。(3)贮藏期增加,康砖茶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贮藏期30年康砖茶中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优势真菌种群发生演替,帚状曲霉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是贮藏期1-6年间康砖茶中的优势菌,贮藏期10-30年双孢旱霉Xeromyces bisporus成为优势菌。苹果酸和p H对贮藏期1-10年和贮藏期10-30年真菌群落的演替有重要意义。(4)康砖茶具有清除自由基和还原铁离子的能力,其抗氧化活性依次为DPPH·>ABTS·>FRAP。随着贮藏期增加,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的能力呈规律性变化,清除ABTS·的能力与贮藏年份没有相关性。贮藏期15-22年的康砖茶还原铁离子的能力和清除DPPH·的能力显着高于贮藏时间1-10年的康砖茶,贮藏期25年的康砖茶还原铁离子的能力和清除DPPH·的能力与贮藏期10年接近,贮藏期30年则与贮藏期15年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的能力相当。没食子酸和茶褐素对不同贮藏期康砖茶抗氧化活性差异有重要作用。(5)贮藏期1年、贮藏期6年和贮藏期25-30年康砖茶近红外光谱信息与其他贮藏期康砖茶有明显区别。建立基于特征波段PLS算法的DPPH、ABTS和FRAP EC50的预测模型。ABTS预测模型R为0.98,RMSECV为0.03。DPPH和FRAP预测模型R为0.92以上,RMSECV为0.15以上。DPPH、ABTS EC50模型的预测有效性高于FRAP。建立基于全光谱PLS算法的茶褐素和可溶性糖总糖定量预测模型,主成分分别为5和4时,可溶性糖总糖和茶褐素预测模型R分别为0.93和0.78,RMSECV分别0.35和1.58。

姜良宝[10](2020)在《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梅花(Prunus mume Sieb.&Zucc.)作为传统名花,深受国人喜爱。梅花自古栽培分布于黄河以南,在更北地区种植则受低温的限制。基于持续的耐寒品种选育和区域试验工作,对梅花耐寒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梅花响应越冬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对7个梅花品种进行了多年多区域的田间评价,对4个梅花品种进行了低温胁迫生理实验,在此基础上选择‘送春’为材料,在三个试验点的越冬时期三个时间点分别取样进行了转录组学研究,系统阐述了梅花越冬过程中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及基因表达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评价结果表明,参试远缘杂交品种中‘燕杏’梅耐寒性最强(-31.4℃),‘送春’(-29.1℃)、‘丰后’和‘淡丰后’次之,‘美人’梅耐寒性最弱。低温胁迫生理实验表明,‘送春’、‘美人’梅、‘三轮玉蝶’和‘小红朱砂’的耐寒性依次减弱。胁迫过程中,‘送春’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都低于‘小红朱砂’,表明耐寒性强的品种膜损伤程度更低。梅花可通过提高细胞可溶性糖含量和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响应低温胁迫。(2)选择耐寒性较强且在三个试验点越冬表现有差异的‘送春’为材料测序,进行秋季落叶始期、冬季内休眠终期、春季萌动始期三个时间点和北京、赤峰、公主岭三个试验点的转录组比较分析。在冬季取样日三个取样地点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总量(5813)要远多于秋季取样日(3559)和春季取样日(3445),表明冬季时三个试验点间有最大转录差异,这与温度因子相符。冷锻炼时期,北京、赤峰、公主岭三地的转录组中分别有1559(6.4%)、727(3%)、2410(10%)个差异表达基因;脱锻炼时期,三地的转录组分别有3517(14.5%)、4177(17.3%)、4691(19.1%)个差异表达基因,脱锻炼时期有更多的差异表达基因响应,表明脱锻炼阶段不应被简单看作冷锻炼的相反阶段。(3)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梅花在感受越冬期间的低温信号后,通过Ca2+信号转导系统和MAPK级联转导信号,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通路通过信息交流影响信号转导,从而快速激活一系列转录因子(ICE、CBF、WRKY和Hsf等),调控下游与低温诱导蛋白(Pm LEAs、HSP83)、淀粉和多糖代谢(BGLU42、GNS1、XYL1、CEL1)、光合作用(pbs A)、保护酶代谢(GLO1、CAT1)和脂类代谢(ADS3)等有关的基因的上调或下调表达,调节了细胞的稳定性、低温下的光适应、活性氧平衡和膜脂组分等,促进了‘送春’对越冬低温的适应性。‘送春’具备在北京、赤峰和公主岭三地露地越冬的分子基础。(4)JAZ蛋白是茉莉酸信号通路、赤霉素信号通路和ICE-CBF信号通路信息交流的核心节点。在梅花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5个TIFY家族成员,有8个属于JAZ亚家族。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Pm JAZ2和Pm JAZ4在脱锻炼时期三地共同差异下调表达,表明JAZ蛋白可能对梅花适应越冬低温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Pm TIFY基因(12个)在秋季或冬季高表达,表明Pm TIFY的基因功能可能和响应低温胁迫有关。控制条件下Pm JAZs响应低温胁迫的表达研究表明,Pm JAZ2和Pm JAZ6表达受低温胁迫的诱导。本研究首次对越冬梅树进行转录组学研究,结合田间评价和室内控制条件的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实验,分析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和转录变化模式,提出了冷锻炼/脱锻炼时期梅花低温响应基因差异表达事件的假设模型,为梅花耐寒品种选育和北移驯化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核农学报》199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农学报》199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弱筋小麦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Abbreviation Table
第一章 前言
    1 小麦生产现状
    2 氮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 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特征
        3.1 氮素的吸收与同化
        3.2 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3.3 氮素利用率
    4 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4.1 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4.2 施氮量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
    5 弱筋小麦生产现状和意义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不同弱筋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评价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1.2.2 生育进程记录、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1.2.3 氮素积累与利用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各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2.2 不同处理下各品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2.3 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品种株高和叶面积指数
        2.3.1 株高
        2.3.2 叶面积指数
        2.4 不同处理下各品种的旗叶SPAD值
        2.5 不同处理下各品种的氮素积累和氮素利用效率
        2.6 各品种氮素利用效率聚类分析
        2.7 不同氮效率品种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弱筋小麦产量形成与氮素吸收利用及其对氮肥的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气象数据
        1.2.2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1.2.3 生育进程记录、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1.2.3 氮素积累与利用
        1.2.4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1.2.5 籽粒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年度小麦生长季主要气候因子分析
        2.2 不同施氮处理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3 不同施氮处理弱筋小麦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
        2.3.1 干物质积累动态
        2.3.2 作物生长速率
        2.3.3 叶面积指数
        2.3.4 株高
        2.4 不同施氮处理弱筋小麦的光能利用和灌浆动态
        2.4.1 光照截获率
        2.4.2 旗叶SPAD动态
        2.4.3 籽粒灌浆速率动态
        2.5 不同施氮处理弱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其生理
        2.5.1 不同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不同器官氮素积累
        2.5.2 不同处理弱筋小麦下氮素利用效率
        2.5.3 不同处理弱筋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2.6 不同施氮处理弱筋小麦品质性状
        2.6.1 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
        2.6.2 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变化
    3 讨论
        3.1 气象因素对两年度产量形成的影响
        3.2 施氮量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3.3 施氮量对弱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4 弱筋小麦叶片氮素、氮素积累及其利用效率对氮肥的响应
        3.5 施氮量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6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6.1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6.2 研究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太空搭载膜荚黄芪SP2代二年生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黄芪概述
        1.1.1 黄芪资源分布
        1.1.2 黄芪的化学成分
        1.1.3 黄芪的药理活性
    1.2 黄芪育种研究进展
        1.2.1 黄芪育种进展
    1.3 航天育种研究进展
        1.3.1 航天育种概述
        1.3.2 空间诱变的特点
        1.3.3 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1.3.3.1 空间诱变对生长发育及表型的影响
        1.3.3.2 空间诱变对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影响
        1.3.3.3 空间诱变对植物细胞学效应的影响
        1.3.3.4 空间诱变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4 药用植物航天育种现状
    1.5 药用植物中的分子辅助育种
        1.5.1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太空搭载对膜荚黄芪SP_2代二年生群体表型性状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种子太空搭载诱变处理
        2.1.3 SP_2代种子来源及二年生群体的建立
        2.1.4 生长指标测定
    2.2 数据统计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太空搭载对膜荚黄芪SP_2代成药群体地上部分生长动态的影响
        2.3.2 太空搭载对膜荚黄芪SP_2代二年生群体地上部分表型性状的影响
        2.3.3 太空搭载对膜荚黄芪SP_2代二年生群体地下部分表型性状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太空搭载对膜荚黄芪SP_2代不同类型二年生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1.4 光合参数的测定
        3.1.5 生理指标的测定
    3.2 数据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太空搭载对膜荚黄芪SP_2代不同类型植株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太空搭载对膜荚黄芪SP_2代不同类型植株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太空搭载膜荚黄芪SP_2代二年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田间表型性状调查及取样
        4.2.2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4.2.3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4.3 数据统计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基于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4.1.1 变异分析与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4.4.1.2 表型聚类分析
        4.4.2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4.2.1 多态性分析
        4.4.2.2 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分析
        4.4.2.3 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4.5 讨论
        4.5.1 基于表型性状分析太空搭载诱变的膜荚黄芪SP_2代群体遗传多样性
        4.5.2 基于分子标记分析太空搭载诱变的膜荚黄芪SP_2代群体遗传多样性
        4.5.3 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聚类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
    4.6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6)转录因子BoaMYB51和BoaBIM1调控芥蓝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机理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绪论
    1.1 芥子油苷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1.1.1 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1.1.2 芥子油苷的代谢调控网络
        1.1.3 芥子油苷在调节植物抗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芸薹属蔬菜中芥子油苷代谢及功能研究进展
        1.2.1 芥子油苷对芸薹属蔬菜风味的贡献
        1.2.2 芥子油苷在芸薹属蔬菜抗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2.3 化学调控和基因工程调节芸薹属蔬菜中芥子油苷代谢研究进展
    1.3 黑斑病病原真菌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1.3.1 黑斑病病原真菌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
        1.3.2 黑斑病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
        1.3.3 芸薹属蔬菜对黑斑病病原真菌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1.4 R2R3-MYB类转录因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1.4.1 MYB转录因子的结构
        1.4.2 R2R3-MYB类转录因子功能研究进展
    1.5 bHLH类转录因子BIM1研究进展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2 BoaMYB51在芥蓝黑斑病抗性中的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材料
        2.2.2 菌株与载体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
        2.2.4 相关生化试剂
        2.2.5 芥蓝培养
        2.2.6 VIGS材料构建
        2.2.7 芸薹链格孢的培养和接种
        2.2.8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
        2.2.9 芥子油苷的提取和含量分析
        2.2.10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BoaMYB51-VIGS芥蓝植株黑斑病抗性分析
        2.3.2 BoaMYB51-VIGS芥蓝植株IGS含量分析
        2.3.3 BoaMYB51-VIGS芥蓝植株IGS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2.4.1 BoaMYB51正向调控芥蓝对黑斑病的抗性
        2.4.2 BoaMYB51在芥蓝IGS合成中是重要的转录因子
3 BoaMYB51在芥蓝中IGS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材料
        3.2.2 相关生化试剂
        3.2.3 芥蓝培养
        3.2.4 载体构建
        3.2.5 芥蓝的遗传转化
        3.2.6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
        3.2.7 芥蓝基因组DNA的提取
        3.2.8 芥子油苷提取和分析
        3.2.9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芥蓝遗传转化过表达植株的获得和鉴定
        3.3.2 CRISPR/Cas9系统产生BoaMYB51基因编辑材料
        3.3.3 BoaMYB51过表达材料中黑斑病抗性分析
        3.3.4 BoaMYB51过表达材料中IGS组分和含量分析
        3.3.5 BoaMYB51过表达材料中IGS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4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BoaMYB51互作蛋白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及生化试剂
        4.2.2 酵母自激活验证
        4.2.3 酵母双杂交筛选芥蓝cDNA文库
        4.2.4 酵母双杂交点对点验证蛋白互作
        4.2.5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4.2.6 原核蛋白诱导表达和蛋白纯化
        4.2.7 Pull-down验证蛋白互作
        4.2.8 烟草培养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oaMYB51的转录激活域的确定
        4.3.2 酵母双杂交筛选BoaMYB51互作蛋白
        4.3.3 BoaMYB51与筛选到蛋白的互作验证
        4.3.4 BoaMYB51与Bol043819的蛋白互作结构域
    4.4 讨论与小结
        4.4.1 碳末端是BoaMYB51的转录激活区域
        4.4.2 Bol043819可能是IGS生物合成的调控蛋白
5 芥蓝中bHLH类转录因子BoaBIM1的鉴定与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植物材料
        5.2.2 菌株与载体
        5.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及数据库网站
        5.2.4 相关生化试剂
        5.2.5 芥蓝培养
        5.2.6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
        5.2.7 芥子油苷的提取和含量分析
        5.2.8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芥蓝中BoaBIM1的蛋白序列比对
        5.3.2 芥蓝中BoaBIM1的进化分析
        5.3.3 芥蓝中BoaBIM1的亚细胞定位
        5.3.4 芥蓝中BoaBIM1的基因表达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6 BoaBIM1转录调控IGS生物合成基因表达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植物材料
        6.2.2 菌株与载体
        6.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及数据库网站
        6.2.4 相关生化试剂
        6.2.5 芥蓝培养
        6.2.6 VIGS材料构建
        6.2.7 拟南芥转化(浸花法)
        6.2.8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6.2.9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
        6.2.10 芥子油苷的提取和含量分析
        6.2.11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BoaBIM1-VIGS芥蓝植株中IGS含量分析
        6.3.2 BoaBIM1-VIGS芥蓝植株中IGS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6.3.3 拟南芥BoaBIM1异源过表达植株中IGS含量和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6.3.4 BoaBIM1转录调控IGS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6.3.5 BoaBIM1提高寄主植物对芸薹链格孢的抗性
        6.3.6 BoaBIM1对植物根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6.4 讨论与小结
        6.4.1 BoaBIM1正向调控芥蓝中IGS的合成
        6.4.2 BoaBIM1直接转录调控芥蓝中IGS合成基因
        6.4.3 BoaBIM1可能协同促进植物生长与抗性
7 讨论
    7.1 转录因子MYB51是调控IGS生物合成和改善芸薹属蔬菜抗性的重要靶点
    7.2 bHLH类转录因子BIM1协同促进植物生长与抗性
    7.3 从模式植物中的基础研究到作物中的研究
        7.3.1 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基础研究在作物中的运用
        7.3.2 作物研究中的模式体系
        7.3.3 作物研究潜在的困难
8 结论、创新点与后续研究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8.3.1 BoaMYB51基因功能的研究
        8.3.2 BoaBIM1与BoaMYB51蛋白互作调控IGS代谢的分子机制
        8.3.3 BIM1协同调控植物生长与抗性的机制
        8.3.4 BIM1在提高芸薹属蔬菜优质安全高效生产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洁田技术”模式下直播稻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治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水稻生产现状
    1.2 水稻生产方式的转变
    1.3 发展直播稻的优劣势
        1.3.1 发展直播稻的优势
        1.3.2 发展直播稻的限制因素
        1.3.2.1 “一播全苗难”
        1.3.2.2 产量不稳定
        1.3.2.3 草害
    1.4 直播稻杂草的防治
    1.5 直播稻田施用化学除草剂存在的问题
    1.6 解决直播稻田化学除草剂问题的有效措施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试验条件
    2.3 试验设计
    2.4 除草剂的施用
    2.5 气象数据收集
    2.6 样本采集与测定
        2.6.1 土壤取样
        2.6.2 杂草取样
        2.6.3 株高、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
        2.6.4 叶片SPAD值的测定
        2.6.5 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2.6.6 产量和产量构成的测定
        2.6.7 茎秆和叶片N含量的测定
    2.7 经济效益分析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象数据
    3.2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3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稻杂草防治的影响
        3.3.1 杂草种类和密度
        3.3.2 杂草株防效
        3.3.3 杂草干重
        3.3.4 杂草干重防效
    3.4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4.1 株高
        3.4.2 茎蘖数动态变化
        3.4.3 茎蘖数或穗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重
        3.4.4 叶片SPAD值变化
        3.4.5 茎秆和叶片氮素积累量
        3.4.6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3.5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3.6 “洁田技术”对后茬作物的影响(以油菜、小麦为例)
4 讨论
    4.1 不同除草技术和年份间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差异及分析
    4.2 不同除草技术间杂草防治效果的差异及分析
    4.3 不同除草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4.4 不同除草技术除草剂残留分析
    4.5 直播稻杂草防治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种资源收集和保存
    1.1 栽培稻资源收集、整理和保存
    1.2 野生稻资源收集、整理和保存
2 稻种资源鉴定和研究
    2.1 稻种资源鉴定评价
        2.1.1 栽培稻资源鉴定评价
        2.1.2 野生稻资源鉴定评价
    2.2 稻种资源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
        2.2.1 利用酯酶同工酶研究稻种的亲缘关系
        2.2.2 我国热带山地稻种类亲缘的探讨
        2.2.3 稻米B族维生素含量的研究
        2.2.4 广东普通野生稻细胞质型差异的研究
        2.2.5 广东普通野生稻种群分类研究
    2.3 野生稻资源诱变及组培研究
        2.3.1 野生稻辐照诱变研究
        2.3.2 疣粒野生稻幼胚培养研究
        2.3.3 野生稻与栽培稻杂种后代花药培养研究
    2.4 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及基因挖掘研究
        2.4.1 稻属不同物种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2.4.2 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2.4.3 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研究
        2.4.4 稻种资源基因挖掘研究
        2.4.5 稻种资源指纹图谱研究
        2.4.6 稻种资源代谢组学研究
3 稻种资源创新与利用
    3.1 栽培稻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3.1.1 直接利用
        3.1.2 在育种中利用
        3.1.3 应用新技术进行种质改良和创新
    3.2 野生稻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3.2.1 野生稻在常规稻育种中的利用
        3.2.2 野生稻资源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
        3.2.3 非AA染色体组型野生稻的利用
    3.3 稻种资源分发利用与研究成果
4 启示与展望
    4.1 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工作
    4.2 加强种质鉴评和创新研究,促进稻种资源有效利用
    4.3 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加快优异基因挖掘和利用

(9)康砖茶贮藏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规律及贮藏年份综合评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黑茶贮藏过程中滋味成分研究进展
    1.3 黑茶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1.4 黑茶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5 黑茶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1.6 近红外光谱在茶叶上的应用
        1.6.1 近红外光谱的分析流程和数据分析方法
        1.6.2 近红外技术在茶叶定性定量方面的应用
        1.6.3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黑茶贮藏期判别研究
    1.7 技术路线
    1.8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基于滋味成分判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试验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感官审评结果
        2.2.2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中常规成分分析
        2.2.3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儿茶素和GA分析
        2.2.4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可溶性糖总糖和单双糖分析
        2.2.5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茶色素分析
        2.2.6 基于滋味成分的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PLS-DA分析
        2.2.7 基于滋味成分的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HCA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类黄酮代谢组研究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试验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贮藏期康砖茶总黄酮分析
        3.2.2 不同贮藏期康砖茶类黄酮代谢物分析
        3.2.3 不同贮藏期康砖茶差异类黄酮代谢物比较分析
        3.2.4 不同贮藏期康砖茶差异黄烷酮类、黄酮醇类和黄酮类代谢物比较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香气成分判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1.4 试验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4.2.2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挥发性成分PLS-DA分析
        4.2.3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挥发性成分HCA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1.4 试验方法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p H值和有机酸组分分析
        5.2.2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氨基酸组分分析
        5.2.3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5.2.4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真菌群落的演替规律
        5.2.5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优势种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ABTS、DPPH和 FRAP评价康砖茶抗氧化活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主要试剂
        6.1.3 主要仪器设备
        6.1.4 试验方法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多酚提取物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分析
        6.2.2 多酚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6.2.3 多酚提取物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6.2.4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多酚提取物FRAP、DPPH和ABTS EC_(50)值分析
        6.2.5 FRAP、DPPH和ABTS EC_(50)值与主要功能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6.2.6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主要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活性PLS-DA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康砖茶定性和定量模型建立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主要仪器设备
        7.1.3 试验方法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近红外光谱的光谱特征
        7.2.2 基于特征光谱PLS算法的DPPH、ABTS和 FRAP EC_(50)模型建立
        7.2.3 基于全光谱PLS算法的可溶性糖和茶褐素的模型建立和PCR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
    8.1 主要研究成果
        8.1.1 基于滋味成分判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8.1.2 基于类黄酮代谢组研究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8.1.3 基于香气成分判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8.1.4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8.1.5 基于ABTS、DPPH和 FRAP评价康砖茶抗氧化活性
        8.1.6 基于品质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综合判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8.1.7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康砖茶定性和定量模型建立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1 引言
    1.1 植物耐寒性时空动态变化
        1.1.1 时间序列上植物越冬的冷锻炼/脱锻炼过程
        1.1.2 空间分布上植物对不同环境的冷适应
    1.2 植物响应冷胁迫的分子机理
        1.2.1 植物感知冷信号
        1.2.2 参与冷信号转导的信使分子
        1.2.3 ICE-CBF低温信号途径
        1.2.4 不依赖于CBF的低温信号途径
        1.2.5 冷响应基因的研究
    1.3 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植物低温胁迫响应
        1.3.1 转录组学研究的试验设计
        1.3.2 低温诱导的转录变化
    1.4 梅花耐寒性研究进展
        1.4.1 梅花耐寒性特点
        1.4.2 梅花耐寒机制的研究
    1.5 梅花的北移驯化和区域试验
        1.5.1 历史时期梅花的分布范围及北移驯化的尝试
        1.5.2 耐寒梅花品种在“三北”地区的区域试验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梅花品种的耐寒性评价和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点基本情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田间试验方法
        2.1.4 低温胁迫下梅花的生理响应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试验点梅树越冬的田间评价
        2.2.2 人工控制条件下梅花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2.3 讨论
        2.3.1 梅花在“三北”地区的露地越冬
        2.3.2 低温胁迫对梅花生理指标的影响
        2.3.3 ‘送春’在北京、赤峰、公主岭三地的越冬性差异
    2.4 小结
3 基于RNA-seq的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点基本情况
        3.1.3 试验点的日温度测定
        3.1.4 取样点选择
        3.1.5 取样部位与方法
        3.1.6 测序流程与方法
        3.1.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方法
        3.1.8 转录组测序数据的RT-qPCR验证实验
        3.1.9 室内控制条件下梅花ICE和 CBF基因低温响应的表达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越冬期间的日温度变化
        3.2.2 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分析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2.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3.2.5 冷锻炼和脱锻炼时期低温胁迫响应的关键基因鉴定与分析
        3.2.6 转录组数据的RT-qPCR验证
    3.3 讨论
    3.4 小结
4 梅花TIFY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低温响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多物种TIFY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4.1.2 系统进化分析
        4.1.3 基因结构和Motif分析
        4.1.4 染色体定位
        4.1.5 基因复制分析
        4.1.6 基于RNA-seq的梅花TIFY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低温逆境的表达分析
        4.1.7 基于RT-qPCR的梅花JAZ基因低温响应的表达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梅花和拟南芥、苹果、杏的TIFY基因家族的成员鉴定
        4.2.2 梅花和拟南芥、苹果、杏的TIFY系统进化分析
        4.2.3 梅花TIFY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
        4.2.4 梅花TIFY基因染色体定位和基因复制分析
        4.2.5 基于RNA-seq的梅花TIFY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4.2.6 基于RNA-seq的梅花TIFY基因表达分析
        4.2.7 基于RT-qPCR的梅花JAZ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特色与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核农学报》199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弱筋小麦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生理研究[D]. 李丰丰.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西洞庭湖小流域百年来生态环境演变及其沉积记录[D]. 黄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功效系数法的C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 吴雪莲.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4]氮素缓解春小麦花后高温早衰的生理机制[D]. 坚天才. 宁夏大学, 2021
  • [5]太空搭载膜荚黄芪SP2代二年生群体遗传变异分析[D]. 陈永中.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6]转录因子BoaMYB51和BoaBIM1调控芥蓝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机理及其功能研究[D]. 王梦雨. 浙江大学, 2021
  • [7]“洁田技术”模式下直播稻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治效果初探[D]. 江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8]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J]. 潘大建,李晨,范芝兰,孙炳蕊,陈文丰,江立群,张静,吕树伟,刘清,毛兴学.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9]康砖茶贮藏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规律及贮藏年份综合评鉴研究[D]. 乔小燕.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10]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D]. 姜良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标签:;  ;  ;  

1992年《核农业学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