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cshane积分与强Lusin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崔帅[1](2021)在《热处理制度对2195铝锂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95铝锂合金属于可热处理的Al-Cu-Li-X系合金,具有高比刚度与强度、优良的抗腐蚀性能等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固溶与时效处理是提高2195铝锂合金性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2195铝锂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与性能演变,特别是温度对析出特征影响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喷射成形-热锻-热轧态的2195铝锂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研究板材在不同的固溶和时效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分析合金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与电导率的变化,重点阐述析出相间的竞争关系,并确定析出行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制定该合金热处理工艺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对合金进行了不同升温速率与不同温度的固溶处理。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合金的硬度以及电导率影响较小,但在到温放样的升温方式下粗晶层的深度明显增大。当固溶温度为510℃升温方式为随炉升温3h并保温1h时,合金具有最佳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组合。(2)对固溶处理后的合金进行了不同时效温度的常规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在时效过程中,时效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欠时效阶段。合金强度的提高主要是由T1相为主导多种析出相的复合强化作用引起的,T1相的形核受温度控制,因此时效温度对析出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影响T1相成核的来实现的。(3)对固溶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不同工艺的应力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外加应力并没有对织构产生明显的作用。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或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断口以脆性断裂为主的混合断裂向以韧性断裂为主的混合断裂演变。
巩增泰,宿爱[2](2019)在《模糊随机过程的It?-Henstock积分》文中指出定义和讨论了适应的模糊随机过程关于Brownian运动的模糊It?-Henstock积分和模糊It?-McShane积分及其性质,给出了刻画定理,并讨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当模糊It?-Henstock积分原函数It?绝对连续时,模糊It?-Henstock积分和模糊It?-McShane积分等价。
彭啸[3](2019)在《基于自动铺放工艺的预浸料丝束转向铺贴质量表征与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铺放是先进复合材料构件预成型制造的关键技术,而曲线铺放是大曲率构件预成型制造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基于自主搭建的自动曲线铺放试验台,首先研究了曲线铺放中皱褶缺陷成因、几何特征及其影响,基于有效贴合长度等物理表征量建立了质量评价指标。随后探究了自动铺放工艺参数对丝束转向铺贴质量的影响规律与机理。最后对自动曲线铺放进行了有限元建模仿真,探究了丝束在转向铺贴中应力分布情况。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重点论述了预浸料曲线铺放、预浸料丝束转向铺贴质量评价、预浸料曲线铺放建模等内容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研究内容并构建出本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建立了预浸料丝束转向受力的数学模型,计算推导得出了最小转弯半径以及影响曲线铺放的参数包括铺放温度、铺放速率、铺放压力、铺放张力等。使用余弦函数表征了皱褶曲率几何特征,并借助三点弯试验手段探究了皱褶大小对强度的影响。发现了铺放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如褶皱)会导致固化后纤维存在皱褶缺陷,进一步发现了层合板弯曲性能随皱褶的增大而下降。第三章设计改进了预浸料自动曲线铺放试验装置,搭建了自动曲线铺放平台。建立了以有效贴合长度比、皱褶角度、曲率半径比共同描述曲线铺放质量的评价体系,较为系统地表征了丝束转向铺贴铺放质量。完成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曲线铺放试验,结果表明:铺放质量总体随温度上升先上升后下降、随速率增加而下降、随张力增加先增加后下降、随压力增加先增加后下降。补充设计完成了曲线铺放正交试验,发现温度、速率、张力对丝束转向铺贴质量影响水平最为显着。第四章设计完成了预浸料90°剥离试验,通过与第三章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曲线铺放的有效贴合长度比、皱褶角度与预浸料粘性正相关,曲率半径比与刚度负相关。基于试验获取了适宜的工艺参数区间。研究了压辊与预浸料表面摩擦系数以及异型压辊对铺放质量的影响,发现了适度提升摩擦系数以及采用椭圆型压辊有利于提升转向铺贴质量并抑制皱褶缺陷的产生。第五章建立了预浸料动态曲线铺放有限元模型,模型中预浸料与模具之间的粘结关系采用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CZM)表征,其参数通过探针试验获取。浸料材料参数通过拉伸、偏轴拉伸、压缩试验获取。该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预浸料在曲线铺放中外侧受拉应力,内侧受压应力,起始端及皱褶处应力较为集中,与不同温度下的曲线铺放试验进行对比,吻合程度良好。第六章总体地归纳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阐述了论文各章节研究成果,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做出了展望,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上述研究结果为预浸料自动铺放中丝束转向铺贴质量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通过工艺参数改善转向铺贴质量提供了数据支持,对提升丝束转向铺贴质量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崔鲁[4](2018)在《热老化植物油纸绝缘放电特性及其对绝缘劣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绝缘油是一种高燃点、可降解、可再生的绿色环保型液体电介质,目前在配电变压器领域得到了良好应用,然而大型植物绝缘油电力变压器的应用数目很少。其主要原因是植物绝缘油的分子组成与矿物绝缘油有很大的不同,与绝缘纸构成的液-固二相绝缘系统在同等运行条件下的劣化速率和产物均存在较大差异,相同放电故障下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性,不能简单地将传统检测技术和法则直接套用于植物绝缘油电力变压器的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针对植物油纸绝缘热老化特性和电老化过程中局部放电特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成果不足以指导植物绝缘油电力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系统研究热老化植物油纸绝缘放电特性及其对绝缘劣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以菜籽油浸绝缘纸和大豆油浸绝缘纸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传统矿物油浸绝缘纸为参照对象,对比研究了热应力作用下不同油纸绝缘类型老化特性的差异,从分子及微观层面系统分析了热应力对植物油浸绝缘纸性能劣化和结构损伤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植物油浸绝缘纸气隙缺陷下的加速电老化现象,提取了和电老化状态紧密相关的局部放电特征参量,从放电机理方面深入分析了植物油浸绝缘纸在电老化过程中的局部放电发展特性;获得了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在电应力作用下的局部放电图谱演变规律和绝缘劣化规律,并进一步揭示了放电信号特征与材料微观特征的关联机制。具体内容包括:(1)开展了大量加速热老化试验,对比研究了植物油浸绝缘纸和矿物油浸绝缘纸在热老化过程中性能劣化规律的差异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植物绝缘油较强的亲水性和特有水解反应中水分的消耗,削弱了植物油浸绝缘纸热老化过程中水分对纤维素劣化的促进作用;植物油浸绝缘纸表现出明显更为优异的热稳定性能,且随着热老化的进行,植物油浸绝缘纸热裂解需要克服的能垒减小;外电场作用下植物油浸绝缘纸中松弛极化较为显着,热老化程度越高的植物油浸绝缘纸介质损耗在低频段增大更为明显。(2)系统研究了植物油浸绝缘纸表面官能团、聚集态结构及微观形貌随热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热应力对植物油浸绝缘纸结构损伤的影响,进而从分子和微观层面解释了热应力作用下植物油浸绝缘纸的老化过程。研究表明:热应力促进了植物油浸绝缘纸中酯化反应的发生,由此形成的“水屏障”进一步降低了水分与纤维素的接触概率;植物油浸绝缘纸热老化过程中纤维素无定形区的降解过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在相同热应力作用下,植物油浸绝缘纸纤维次生壁的分丝纵裂过程进展相对缓慢,保持了相对较好的机械硬度。(3)采用恒压法开展了植物油浸绝缘纸气隙缺陷下的加速电老化试验,提取了表征电老化状态的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特征、电流脉冲波形特征和φ-q-n三维统计图谱特征,从放电机理层面分析了植物油浸绝缘纸和矿物油浸绝缘纸在电老化过程中局部放电特征参量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相比于矿物油浸绝缘纸,植物油浸绝缘纸局部放电的起始放电电压低13%左右,起始放电量较小,初始相位角偏小;植物油浸绝缘纸气隙缺陷中较高的电负性气体和水分含量使得统计图谱中的“兔耳现象”更为明显,并抑制了二次电子崩的形成,电流脉冲重叠现象逐渐消失;植物油浸绝缘纸中有效自由电子的产生速率较高,相位前移更加显着,放电后期明显增多的脉冲次数是造成其最终击穿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为有效识别植物油浸绝缘纸电老化阶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4)系统开展了不同热老化程度下植物油浸绝缘纸和矿物油浸绝缘纸的局部放电模拟试验,获得了电应力作用下热老化油浸绝缘纸的PRPD图谱演变规律,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电应力对热老化油浸绝缘纸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热老化程度越高的油浸绝缘纸,放电脉冲的初始相位角越小、相位宽度越大、放电幅值越高,并且“兔耳现象”出现时间越早;临近寿命终点的植物油浸绝缘纸,其相位特征尤为明显,在放电初期脉冲的起始相位便超前于0°和180°,相位宽度甚至超过100°;电应力会对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中的酯化反应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相比于矿物油浸绝缘纸,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在局部放电过程中的无定形区面积普遍较大,表面损伤程度较低,且形成了明显的“液滴”和晶状固体。(5)获得了不同局部放电阶段下热老化油浸绝缘纸的介电特性和空间电荷特性,并进一步建立了植物油浸绝缘纸局部放电发展特性与绝缘劣化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油浸绝缘纸表面的聚类结构会影响气隙壁上陷阱的形成过程,无定形区面积越大,带电粒子轰击产生的浅陷阱数目越多,引起放电相位的明显前移,导致放电次数的增多;相比于矿物油浸绝缘纸,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表面孔洞相对较小且数目较少,局部电场畸变程度较低,使得放电幅值相对较小,并且“液滴”和晶体的形成促进了“兔耳现象”的发展。研究结果将为通过局部放电信号准确诊断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绝缘状态提供理论支撑。
李瑞[5](2018)在《求解随机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文中提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随机微分方程(SDE)已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学、控制论、生态学、神经网路等具有不稳定性的确定性微分系统中,但随机微分方程的解析解不像一般的常微分方程那样容易求得,大多都是用数值解来逼近。因而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有效性一般通过数值方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来衡量。本文主要研究了求解两类随机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1、对于It(?)型随机微分方程,主要研究了求解它的数值方法及方法的稳定性。首先通过对求解It(?)型随机微分方程的Heun方法进行改进得到θ-Heun方法。然后根据数值方法均方稳定和指数稳定的定义,证明了θ-Heun数值方法均方稳定和指数稳定的充要条件,以及均方稳定区域。接着给出了使θ-Heun数值方法均方稳定的θ的取值范围,并进行了数值验证。最后用数值实验对这两种数值方法的均方稳定性和渐进稳定性进行了对比。2、研究了求解It(?)型随机微分方程θ-Heun方法的收敛性。根据数值方法收敛性的定义,证明了求解标量自治随机微分方程的θ-Heun方法的几种收敛阶,并用数值例子进行了验证。3、推导出几种求解Stratonovich型随机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运用It(?)型随机微分方程与Stratonovich型随机微分方程之间的转换法则,把Stratonovich型随机微分方程转换成相对应的It(?)型随机微分方程,从而推导出求解Stratonovich型随机微分方程的Heun方法和θ-Heun方法,并利用分步技巧获得了这两种方法的漂移分步法和扩散分步法。从而获得了六种求解Stratonovich型随机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4、对于Stratonovich型随机微分方程,讨论了上述所得六种数值方法的稳定性。首先根据均方稳定和指数稳定的定义证明了这六种数值方法稳定的充要条件,然后给出了使得Stratonovich型随机微分方程的θ-Heun方法均方稳定的θ的取值范围,并进行了数值验证。最后用数值例子分别对这六种数值方法的均方稳定性和渐进稳定性进行了对比。
蔺春发[6](2018)在《连续SiC纤维增强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通过连续陶瓷纤维增强和韧性金属层增强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金属间化合物Al3Ti的综合力学性能,并研究这种新型的陶瓷纤维增强的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层状复合材料(Ceramic-Fiber-Reinforced Metal-Intermetallic-Laminated Composites,简称为CFR-MIL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演变过程、力学性能及失效机理。以Al箔、Ti箔和连续SiC陶瓷纤维为原材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由韧性金属层和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层组成的CFR-MIL复合材料—Ti-(SiCf/Al3Ti);并利用高温反应退火处理、纤维表面镀镍及钛隔离层保护等方法对复合材料中纤维和金属间化合物的界面进行了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热压烧结和退火处理过程中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变规律和反应机制。对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进行了显微硬度、纳米压痕、室温拉伸、准静态/动态压缩、三点弯曲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的测试,并通过断口分析对复合材料变形过程中的裂纹和应变信息进行跟踪与分析,进而揭示了复合材料的变形行为与断裂机制。最终,建立了该类CFR-MIL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形及断裂行为和力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组织致密和界面结合优异的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板,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烧结温度为660℃。复合材料中,Ti层和SiC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Al3Ti层交叠排列,SiC纤维呈线型均匀分布在Al3Ti层的中心处,即金属间化合物层的中心线位置。实验结果表明,Al3Ti是低温烧结过程中Ti与Al反应生成的唯一的二元金属间化合物;SiC纤维与Al3Ti相的界面包含冶金结合和机械结合两种形式,局部界面处存在少量孔洞,冶金反应产物为TiC和TiSi2。此外,各层平直且厚度均匀,层间界面清晰、结合良好。测试了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在拉伸、压缩及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其强度和塑性均优于无纤维增强的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失效主要涉及以下过程:首先,裂纹在Al3Ti中萌生、扩展;随后,扩展的裂纹受到Ti层及SiC纤维的阻碍,发生偏转和分叉,造成层间开裂、纤维脱粘;最终,SiC纤维拔出并断裂,Al3Ti碎裂,Ti/Al3Ti层间分离,Ti层弯曲或断裂。断口观察发现,断裂的Ti层中存在大量的韧窝,表现为韧性断裂;而Al3Ti发生脆性断裂,包含穿晶和沿晶两种断裂形式;SiC纤维发生脱粘、拔出和断裂。以上失效方式均可提高裂纹扩展阻力、增加裂纹扩展路径和路程,消耗大量的断裂能,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经过950℃高温反应退火处理后,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中的SiC纤维与Al3Ti之间发生了冶金反应,界面结合良好,反应产物包括TiC、TiSi2、Al4SiC4和Ti2AlC;同时Ti与Al3Ti反应,在层间界面处形成了依次分布的Ti3Al、TiAl和Al2Ti层。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退火态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均高于烧结态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另外,在退火态复合材料中,Ti层为韧性断裂,Al3Ti层中存在明显的解理台阶,为脆性的穿晶解理断裂;而由于高温退火后,SiC纤维与Al3Ti之间形成的冶金界面的结合强度,难以分离,导致SiC纤维断裂,但未从Al3Ti中拔出。采用表面镀镍的SiC纤维为原材料,制备了镀镍纤维增强的层状复合材料(Nickel Plated Fiber Reinforced MIL composite,简称NPFR-MIL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中,SiCf/Al3Ti界面处形成了由Al3Ni相组成的致密的过渡区,该过渡区与SiC及Al3Ti结合紧密。其中,在化学镀镍的SiC纤维增强的层状复合材料中,形状不规则的过渡层包围着纤维;而电镀镍SiC纤维增强的层状复合材料中,过渡区仅存在于SiC纤维左右两侧。这种微观结构的区别造成了两种NPFR-MIL复合材料的性能的不同,也使得NPFR-MIL复合材料在变形、断裂过程中SiC纤维的失效形式复杂多样,包括纤维脱粘、纤维拔出、纤维断裂或劈裂等方式。采用箔叠纤维法制备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并以Ti箔作为隔离层将SiC纤维与Al箔分开。对复合材料进行SEM观察发现,SiC纤维附近没有中心线的存在,其与Al3Ti之间的界面为连续的圆弧形、结合紧密、致密无孔,并且在纤维周围的Al3Ti相中也未发现孔洞和裂纹,组织致密。此外,观察Ti-(SiCf/Al3Ti)材料的拉伸断口发现,Ti箔保护区的SiCf/Al3Ti未发生中心线脱粘分离,这与无Ti箔保护区的中心线分离明显不同,表明Ti箔的加入有效改善了SiC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的中心线缺陷。设计并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多层均布SiC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Al3Ti结构的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有效提升了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百分含量。在复合材料中,每列SiC纤维之间等距分布,SiCf/Al3Ti的界面结合紧密、连续、无孔洞,并且形成的Al3Ti组织致密、成分均匀,Ti/Al3Ti层间界面结合良好。此外,还设计了一种双尺度叠层结构与纤维增强相结合的新型CFR-MIL复合材料。这种双尺度叠层复合材料由交替排列、紧密结合的TC4合金层和小尺度的Ti-(SiCf/Al3Ti)叠层单元组成,这些小尺度结构单元则由交叠排列的纯Ti层和SiCf/Al3Ti层构成。在这种纤维增强的双尺度叠层复合材料中,SiC纤维与Al3Ti界面结合良好,纯Ti层弯曲间断,厚度较小,TC4合金层平直连续,厚度较大,二者由中间的单相Al3Ti层相连。
相那[7](2017)在《复不确定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文中提出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也越来越多,概率论和模糊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也随之增加.为了更好地处理不确定现象,产生了不确定理论.不确定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人的主观不确定性的公理化体系方法.在不确定理论的框架下,本文通过对强同单调不确定过程进行研究,得出了关于强同单调不确定过程及其积分的一些性质.通过对复不确定过程及其分布函数的研究,得出了不确定积分与复不确定积分的一些性质.最后,对复不确定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复不确定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定义并讨论了强同单调不确定过程的加法和数乘性质以及关于强同单调不确定过程积分的非负性、单调性和几个积分不等式.2.引入了复不确定过程分布函数的概念,给出了复不确定过程分布的一个充要条件,研究了复不确定过程的独立性、期望和方差等,讨论了不确定积分与复不确定积分的存在性问题,同时研究了其它不确定积分的一些基本性质.3.探讨了复不确定微分方程的解并证明了复不确定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刘声修[8](2016)在《两种含缺陷周期夹芯板的振动传播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周期结构具有禁带特性,即某些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在周期结构中无法传播。当周期结构存在点缺陷或线缺陷时,其禁带内将产生所谓的缺陷态,缺陷态对应频率的振动只能被局域在点缺陷处或沿线缺陷传播。可见,对周期结构禁带、缺陷态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分别利用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方法对无缺陷和含缺陷的一维周期波纹夹芯板的振动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建立了芯体等效弹簧模型,讨论了等效刚度对振动传播特性的影响,通过计算结构的振动传输响应及位移分布研究了三种点缺陷形式下夹芯板的振动传播特性。另外,本文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无缺陷和有缺陷的二维周期圆管夹芯板的振动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考虑了点缺陷、线缺陷和点线缺陷耦合等情况,分析讨论了位置缺陷、几何缺陷和材料缺陷等多种缺陷类型的影响,通过计算能带结构,传输响应及位移分布讨论了结构对不同缺陷类型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无缺陷的波纹夹芯板、周期圆管夹芯板在某些频率范围内具有振动衰减特性。利用周期夹芯板的振动衰减特性,可以实现结构的减振、隔振。2、存在点缺陷的波纹夹芯板、周期圆管夹芯板均具有振动局域化特性。点缺陷类型不同,振动局域化程度也不同。对于波纹夹芯板,杆件断开或结点脱开缺陷产生的振动局域化程度要高于杆件厚度变化缺陷。对于周期圆管夹芯板,结构对位置型点缺陷和几何型缺陷中的强点缺陷较为敏感,而对几何型缺陷中的弱点缺陷和材料型点缺陷的敏感程度较低。点缺陷的振动局域化特性,为周期夹芯板结构的无损检测和振动传播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3、存在线缺陷的周期圆管夹芯板具有定向传播特性。结构对不同类型的线缺陷,敏感程度也不同;空位型线缺陷的缺陷态特性最为明显;偏移型线缺陷次之,材料型线缺陷最差。利用线缺陷的定向传播特性可以人为设计缺陷路径,使某些频率范围内的振动沿设计的路径传播,从而实现对振动传播的人为控制。
陈锋[9](2015)在《抗冲共聚聚丙烯结构—性能关系的考察及聚丙烯的抗冲改性》文中指出抗冲共聚聚丙烯(IPC)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多相多组分特征的粒子器反应合金,其结构-性能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工作从IPC的凝聚态结构演化与宏观性能的关联入手,对IPC熔体相结构演化机制、增韧机理以及加工性能进行了系统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以此为指导,进行聚丙烯增韧,制备了一系列强韧平衡以及具有优异低温韧性的聚丙烯材料。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考察了静态热处理过程中IPC核壳分散相结构的演化机制。发现与乙丙无规共聚物(EPR)级分相比,乙丙嵌段共聚物(EbP)级分具有更小的缠结密度和更短的松弛时间,呈现更快的扩散速率。考察了IPC三种级分间的两两相互作用参数,发现EbP与均聚聚丙烯(hPP)级分的相互作用最强。在扩散速率、缠结密度以及黏度影响基础上,提出了热处理过程中的IPC核壳分散相粒子相形态演化机理。2.采用控制热处理条件及双螺杆挤出工艺等手段实现了IPC相形态的有效调控。发现在一定剪切条件(剪切能)下,已破坏的核壳结构分散粒子相形态可以重建。通过考察具有不同相形态特征的IPC机械性能,发现IPC的优异常温韧性源于其核壳结构,并受分散相结构因素以及橡胶颗粒尺寸因素的双参数控制;相反,IPC的低温韧性则仅由橡胶颗粒尺寸因素控制。3.制备了具有原位核壳结构分散粒子特征的聚丙烯/乙丙橡胶/高密度聚乙烯(PP/EPR/HDPE)三元共混物,系统考察了其结构-性能关系,揭示了该体系的有效增韧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出“等效橡胶含量”完整诠释了PP/EPR/HDPE与IPC体系中的核壳结构分散粒子的增韧机理:即核壳粒子内核的存在提高了等效橡胶含量,减小了橡胶的粒子间距,从而促进材料发生脆韧转变。采用核壳结构粒子增韧聚合物,在实现高效增韧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持材料原有的刚性。4.通过引入聚合物M强化PP/EPR体系内的界面张应力作用,制备了具有优异低温韧性的多相聚丙烯材料。界面张应力的存在有效降低了橡胶相的玻璃化温度,从而诱导材料的脆韧转变移向低温,实现了聚丙烯材料低温韧性的大幅度提升。5.系统考察了PP/EPR与PP/EPR/HDPE两种含有不同结构分散相粒子的聚合物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核壳粒子对聚合物体系的结构以及材料性能均有一定的自稳定作用,即在外界压迫下尽可能保持材料原有的结构与性能,而且在遭到破坏后可迅速回复。
颜慧琼[10](2013)在《海藻酸盐水凝胶缓/控释农药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药剂型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如何提高载体材料的利用率和缓释性能,进而保障经济价值,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残留已成为农药新剂型发展所需关注的重点。本课题就以缓/控释农药载体材料的利用率和缓释性能作为研究目标,采用天然的多糖聚合物海藻酸钠制备的水凝胶作为农药的载体材料,根据课题目标开展了以下剂型研究。(1)以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利用壳聚糖的成膜性,采用挤出外源凝胶法制备了啶虫脒凝胶微球。(2)采用新颖且绿色环保的球磨方法,以蒙脱土与CTAB进行插层改性,高岭土与PMHS进行表面改性。进而通过“负压-冷冻干燥法”将啶虫脒的悬浮液负载到改性矿物质土上,在壳聚糖和钙离子的交联作用下制得改性矿物质土载药复合凝胶微球。(3)以DCC/DMAP偶联酯化反应将胆固醇基接枝到天然多糖海藻酸钠上,制备了胆固醇基接枝海藻酸钠衍生物(CSAD),采用乳化法对氯氟氰菊酯进行了负载,得到载药纳米胶囊。(4)以改性的两亲性海藻酸钠衍生物表面活化Si02纳米粒,通过高速搅拌制得负载氯氟氰菊酯的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1HNMR、TEM、SEM、TG、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光学显微镜、溶胀试验和释药试验对它们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凝胶微球的粒径为1.42~1.71mm,膨润土可提高微球粒径与球形度,使啶虫脒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由原来的4.16%和36.36%提升为4.91%和63.01%。壳聚糖与海藻酸钠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聚电解质复合物,辅助了钙离子交联,使啶虫脒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由原来的4.16%和36.36%提升为5.23%和54.29%。膨润土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与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形成氢键作用,可有效抑制海藻酸钙的大量溶胀,提高其缓释性能;矿物质土经球磨后其粒度变小,比表面积增大,疏水性增强,与农药有机分子的亲和力增强。所制备的载药复合凝胶微球的载药性和缓释性能均有较大提高;改性海藻酸钠的取代度为5.3%~7.9%,其临界聚集浓度由1.23mg/L降为0.26~0.63mg/L,且随着取代度的增大,疏水基的增多,临界聚集浓度降至更低。所制备的载药纳米胶囊的dso为576.4±7.4nm,Zeta电位值为-32.3±0.6mV,在水溶液中能够表现出极好的稳定性能。对比常规微乳剂,CSAD的氢键作用是其具备缓释性能的关键所在;海藻酸钠衍生物(CSAD)和表面活性剂CTAB同样能吸附于SiO2纳米粒表面,且两者活化SiO2纳米粒的Zeta电位分别为-30.7mV和+16.4mV,粒径分别增大到583.3nm和438.4nm。由CSAD活化Si02颗粒制备的乳液释药速率更缓慢。这可能是CSAD的交联作用使吸附于油水界面间的活化SiO2颗粒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网络结构或界面膜。
二、Mcshane积分与强Lusin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cshane积分与强Lusin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热处理制度对2195铝锂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铝锂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
1.3 铝锂合金的析出特征与强韧化机理研究 |
1.3.1 Al-Li二元系合金 |
1.3.2 Al-Li-Cu三元系以及Al-Li-Cu-Mg四元系合金 |
1.4 铝锂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
1.4.1 固溶处理 |
1.4.2 时效处理 |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案 |
2.1 实验材料 |
2.2 固溶温度的确定 |
2.3 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
2.3.1 固溶实验方案 |
2.3.2 时效实验方案 |
2.3.3 力学性能与电导率测试 |
2.3.4 微观组织观察 |
第三章 固溶处理对2195铝锂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固溶加热方式对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3.2.1 固溶加热方式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3.2.2 固溶加热方式对硬度与电导率的影响 |
3.3 固溶温度对微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
3.3.1 固溶温度对第二相粒子的影响 |
3.3.2 固溶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 |
3.3.3 固溶温度对再结晶的影响 |
3.3.4 固溶温度对晶粒位向的影响 |
3.3.5 固溶温度对微观织构的影响 |
3.3.6 固溶温度对硬度与电导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时效处理对2195铝锂合金析出行为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时效处理对析出行为的影响 |
4.3 时效温度对峰时效阶段析出行为影响的验证 |
4.4 析出行为与各析出相间竞争关系的分析 |
4.5 析出序列的最终确定 |
4.6 时效处理对2195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4.6.1 时效处理对硬度的影响 |
4.6.2 时效处理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4.6.3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4.7 析出相与强度的关系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力时效对2195铝锂合金微观织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应力时效试样设计与验证 |
5.3 应力时效对2195铝锂合金微观织构的影响 |
5.4 应力时效对2195铝锂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
5.4.1 应力时效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5.4.2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模糊随机过程的It?-Henstock积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定义与说明 |
2 模糊随机过程的It?-Henstock积分 |
3 模糊It?-McShane积分 |
4 模糊随机过程的It?-Henstock积分与It?-McShane积分的关系 |
5 结论与展望 |
(3)基于自动铺放工艺的预浸料丝束转向铺贴质量表征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预浸料曲线铺放研究现状 |
1.2.2 丝束转向铺贴缺陷及其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2.3 预浸料铺放建模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组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组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曲线铺放中皱褶产生机理及其影响 |
2.1 引言 |
2.2 曲线铺放中皱褶缺陷理论分析 |
2.2.1 曲线铺放中皱褶成因 |
2.2.2 曲线铺放中弯曲模型 |
2.3 曲线铺放中皱褶缺陷对强度影响 |
2.3.1 皱褶的表征 |
2.3.2 三点弯试验 |
2.3.3 皱褶角度大小对强度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铺放工艺参数对曲线铺放质量的影响规律 |
3.1 引言 |
3.2 预浸料曲线铺放试验 |
3.2.1 曲线铺放工艺参数 |
3.2.2 曲线铺放实验台设计 |
3.2.3 试验材料与条件 |
3.3 预浸料曲线铺放质量的描述 |
3.3.1 铺放质量表征量 |
3.3.2 铺放质量表征量测量工具 |
3.3.3 试验方法 |
3.4 铺放工艺参数对预浸料曲线铺放质量的影响 |
3.4.1 铺放温度对曲线铺放质量影响 |
3.4.2 铺放压力对曲线铺放质量影响 |
3.4.3 铺放张力对曲线铺放质量影响 |
3.4.4 铺放速率对曲线铺放质量影响 |
3.5 正交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曲线铺放中工艺参数影响机理及其调控 |
4.1 引言 |
4.2 剥离试验 |
4.2.1 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 |
4.2.2 试验结果 |
4.3 工艺参数影响曲线铺放质量机理及其调控 |
4.3.1 温度影响曲线铺放质量的机理与调控 |
4.3.2 速率影响曲线铺放质量的机理与调控 |
4.3.3 张力影响曲线铺放质量的机理与调控 |
4.3.4 压力影响曲线铺放质量的机理与调控 |
4.4 工艺装备的调控 |
4.4.1 压辊与丝束摩擦系数对曲线铺放质量的影响 |
4.4.2 压辊形状对曲线铺放质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浸料曲线铺放建模与仿真 |
5.1 引言 |
5.2 动态曲线铺放模型建立 |
5.3 模型参数获取 |
5.3.1 探针试验 |
5.3.2 纯拉伸试验 |
5.3.3 偏轴拉伸试验 |
5.3.4 压缩试验 |
5.4 曲线铺放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4)热老化植物油纸绝缘放电特性及其对绝缘劣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油纸绝缘老化影响因素 |
1.2.2 油纸绝缘老化机理 |
1.2.3 植物油纸绝缘热老化特性 |
1.2.4 植物油纸绝缘电老化特性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热应力对植物油浸绝缘纸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油纸绝缘加速热老化试验 |
2.2.1 试验材料的选取 |
2.2.2 试验样品的预处理 |
2.2.3 加速热老化试验步骤 |
2.2.4 基本特征量及测试方法 |
2.3 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吸湿特性及其与纤维劣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2.3.1 绝缘纸的吸湿机理 |
2.3.2 热老化植物绝缘油的吸湿特性 |
2.3.3 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吸湿特性 |
2.3.4 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吸湿性能对纤维素劣化的影响 |
2.4 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裂解动力学行为分析 |
2.4.1 热重分析原理及试验方法 |
2.4.2 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热重曲线及参数提取 |
2.4.3 热裂解动力学参数计算及热稳定性分析 |
2.5 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微观结构损伤分析 |
2.5.1 官能团分析 |
2.5.2 聚集态结构分析 |
2.5.3 表面微观形貌观测 |
2.6 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频域介电响应特性分析 |
2.6.1 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 |
2.6.2 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εr和tanδ变化规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植物油浸绝缘纸电老化过程中的局部放电发展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加速电老化试验 |
3.2.1 试验材料及缺陷模型 |
3.2.2 模拟试验平台 |
3.2.3 模拟试验流程 |
3.3 电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局部放电起始特征分析 |
3.3.1 起始放电电压 |
3.3.2 起始放电量 |
3.3.3 起始放电相位 |
3.4 电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局部放电电流脉冲波形特征分析 |
3.4.1 电流脉冲波形分析方法 |
3.4.2 典型电流脉冲波形的演变规律及理论解释 |
3.4.3 电流脉冲波形的特征量提取及变化规律分析 |
3.5 电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局部放电三维统计图谱特征分析 |
3.5.1 φ-q-n统计图谱的演变规律 |
3.5.2 局部放电统计特征参数分析 |
3.5.3 “兔耳现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电应力作用下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放电特性与微观损伤研究 |
4.1 引言 |
4.2 热老化油纸绝缘局部放电模拟试验 |
4.2.1 试验材料及缺陷模型 |
4.2.2 试验步骤及测量方法 |
4.3 电应力作用下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PRPD图谱演变规律 |
4.3.1 局部放电PRPD图谱特征 |
4.3.2 特征参数提取及其变化规律分析 |
4.4 电应力作用下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微观结构损伤规律 |
4.4.1 官能团分析 |
4.4.2 聚集态结构分析 |
4.4.3 表面微观形貌观测 |
4.5 本章小结 |
5 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在局部放电过程中的劣化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不同局部放电阶段下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频域介电响应特性 |
5.3 不同局部放电阶段下热老化植物油浸绝缘纸的空间电荷特性 |
5.3.1 电声脉冲法测试原理 |
5.3.2 空间电荷消散特性 |
5.3.3 空间电荷特征量提取及分析 |
5.4 局部放电PRPD图谱与微观特征的关联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负责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授权的专利 |
(5)求解随机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数值方法 |
1.2.2 稳定性和收敛性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随机微分方程预备知识 |
2.1 随机过程 |
2.2 Brown运动与白噪声 |
2.2.1 Brown运动 |
2.2.2 白噪声 |
2.3 随机积分 |
2.3.1 It(?)积分与Stratonovich积分 |
2.3.2 It(?)积分的性质 |
2.4 链式法则 |
2.4.1 It(?)公式 |
2.4.2 Stratonvich链式法则 |
2.5 随机微分方程 |
2.5.1 It(?)型随机微分方程 |
2.5.2 Stratonvich型随机微分方程 |
2.5.3 随机微分方程组解的存在唯一性 |
2.5.4 转换法则 |
2.6 一些有用的不等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θ-Heun数值方法的稳定性 |
3.1 随机微分方程的显式解 |
3.2 稳定性 |
3.2.1 数值方法的稳定性 |
3.2.2 θ-Heun数值方法 |
3.2.3 θ-Heun方法的稳定性 |
3.3 数值验证 |
3.3.1 θ-Heun方法中θ对稳定性的影响 |
3.3.2 θ-Heun方法的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θ-Heun数值方法的收敛性 |
4.1 数值方法的收敛性 |
4.2 θ-Heun方法的收敛性分析 |
4.3 θ-Heun方法收敛性的数值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tratonovich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稳定性 |
5.1 数值方法 |
5.1.1 Heun、θ-Heun数值方法 |
5.1.2 Heun、θ-Heun数值方法的分步形式 |
5.2 数值方法的稳定性 |
5.2.1 Heun、θ-Heun数值方法的稳定性 |
5.2.2 分步Heun方法、θ-Heun方法的稳定性 |
5.3 均方稳定的数值实验 |
5.3.1 θ-Heun方法中θ对稳定性的影响 |
5.3.2 Stratonvich型数值方法的均方稳定性 |
5.3.3 Stratonvich型漂移分步数值方法的均方稳定性 |
5.3.4 Stratonvich型扩散分步数值方法的均方稳定性 |
5.4 渐进稳定性的数值实验 |
5.4.1 Heun、θ-Heun数值方法的渐进稳定性 |
5.4.2 漂移分步Heun、θ-Heun数值方法的渐进稳定性 |
5.4.3 扩散分步Heun、θ-Heun数值方法的渐进稳定性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连续SiC纤维增强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1 Ti-Al二元金属间化合物 |
1.2.2 Al_3Ti的脆性及强韧化方法 |
1.3 Ti-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Ti-Al_3Ti的仿生学设计与制备技术 |
1.3.2 Ti-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
1.3.3 层状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制 |
1.4 SiC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连续SiC纤维增强体 |
1.4.2 SiC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4.3 纤维增强机理 |
1.5 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概述 |
1.5.1 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5.2 连续SiC纤维增强MIL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分析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2 实验用原材料及预处理 |
2.2.1 金属箔材 |
2.2.2 连续陶瓷纤维 |
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 |
2.4.1 显微组织观察 |
2.4.2 物相鉴定与结构分析 |
2.5 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2.5.1 密度与致密度测定 |
2.5.2 弹性模量测定 |
2.5.3 显微硬度测试 |
2.5.4 纳米压痕测试 |
2.5.5 拉伸性能测试 |
2.5.6 压缩性能测试 |
2.5.7 弯曲性能测试 |
2.5.8 断裂韧性测试 |
第3章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微结构表征 |
3.1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与热压制备 |
3.1.1 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 |
3.1.2 真空热压烧结制备Ti-(SiC_f/Al_3Ti)材料的工艺过程 |
3.2 低温反应过程中Al_3Ti的形成 |
3.3 层状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 |
3.3.1 组织形貌 |
3.3.2 成分分析 |
3.3.3 层状材料的组织演变过程 |
3.4 层状复合材料组织结构优化探究 |
3.4.1 热压工艺参数的的制定 |
3.4.2 原始箔材打磨预处理的影响 |
3.4.3 韧性相体积百分数的调控 |
3.4.4 纤维增强体的选取 |
3.4.5 超声波固结SiC_f/Al预制带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及断裂机理 |
4.1 层状复合材料的硬度及弹性模量 |
4.1.1 各组元的显微硬度 |
4.1.2 各组元的纳米硬度及弹性模量 |
4.1.3 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
4.2 层状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行为 |
4.2.1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4.2.2 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形貌 |
4.3 层状复合材料的压缩行为 |
4.3.1 准静态压缩性能 |
4.3.2 动态压缩性能 |
4.3.3 压缩载荷下的断裂特征 |
4.4 层状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及变形过程 |
4.4.1 弯曲性能 |
4.4.2 弯曲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过程研究 |
4.5 层状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 |
4.6 CFR-MIL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强韧化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高温反应退火界面优化机制 |
5.1 退火处理工艺的制定 |
5.2 退火态层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 |
5.3 高温退火过程中SiC纤维与Al_3Ti的界面反应 |
5.4 高温退火过程中Ti/Al_3Ti层间界面的反应机制 |
5.4.1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相转变规律 |
5.4.2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取向 |
5.4.3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施密特因子 |
5.4.4 层间界面区的应力分布 |
5.5 高温退火过程中层状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变规律 |
5.6 退火态层状复合材料中各组元的性能 |
5.7 退火态层状复合材料的拉伸行为 |
5.7.1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5.7.2 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纤维表面镀镍界面优化机理 |
6.1 镀镍SiC纤维的微观表征 |
6.2 表面化学镀镍SiC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与反应机理 |
6.3 表面电镀镍的SiC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 |
6.4 表面镀镍的SiC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压缩行为 |
6.4.1 压缩性能 |
6.4.2 表面镀镍纤维的强韧化机制 |
6.5 表面电镀镍的SiC纤维增强层状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行为 |
6.5.1 拉伸性能 |
6.5.2 拉伸断口形貌 |
6.6 CFR-MIL与NPFR-MIL复合材料的性能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钛层保护界面优化机制研究及新型结构设计 |
7.1 具有Ti层保护的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 |
7.2 有/无Ti保护的SiC_f/Al_3Ti界面区的微结构表征 |
7.2.1 组织形貌 |
7.2.2 SiC_f/Al_3Ti区氧的鉴定 |
7.2.3 SiC_f/Al_3Ti区的EBSD测试 |
7.3 有/无Ti保护的SiC_f/Al_3Ti区在拉伸载荷下的断裂特点 |
7.4 具有多层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的Ti-(SiC_f/Al_3Ti)材料 |
7.5 具有双尺度叠层结构的CFR-MIL复合材料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复不确定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不确定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预备知识 |
第3章 不确定积分的性质 |
3.1 强同单调不确定过程 |
3.2 不确定积分的性质 |
第4章 复不确定积分的性质 |
4.1 复不确定过程 |
4.2 复不确定积分的性质 |
4.3 其它不确定积分 |
第5章 复不确定微分方程 |
5.1 线性复不确定微分方程 |
5.2 复不确定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两种含缺陷周期夹芯板的振动传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周期夹芯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周期结构禁带特性和缺陷态特性研究概述 |
1.2.2 周期夹芯板研究概述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周期结构的理论基础 |
2.1 弹性动力学基础 |
2.1.1 弹性动力学基本方程 |
2.1.2 板中弹性波的近似理论 |
2.2 晶格理论与Bloch定理 |
2.2.1 晶格理论 |
2.2.2 Bloch定理 |
2.3 周期结构禁带特性的描述方法、计算方法和超原胞理论 |
2.4 周期结构的两种禁带机理 |
3 含缺陷波纹夹芯板的振动传播特性研究 |
3.1 无缺陷波纹夹芯板振动传播特性分析 |
3.1.1 问题描述及模型等效 |
3.1.2 传递矩阵的推导 |
3.1.3 结果及分析 |
3.1.4 有限元数值结果及与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 |
3.2 存在缺陷的波纹夹芯板振动传播特性 |
3.2.1 问题描述及模型等效 |
3.2.2 传递矩阵的推导 |
3.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2.4 有限元数值结果及与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含缺陷周期圆管夹芯板的振动传播特性研究 |
4.1 无缺陷周期圆管夹芯板振动传播特性 |
4.2 存在缺陷的周期圆管夹芯板的振动传播特性 |
4.2.1 点缺陷 |
4.2.2 线缺陷 |
4.2.3 点缺陷和线缺陷耦合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抗冲共聚聚丙烯结构—性能关系的考察及聚丙烯的抗冲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冲共聚聚丙烯 |
1.2.1 抗冲共聚聚丙烯的合成工艺 |
1.2.2 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组成与结构 |
1.2.3 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处理条件下核壳粒子的演化机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样品制备 |
2.2.2 SEM观察 |
2.2.3 PCM观察 |
2.2.4 动态流变行为测试 |
2.2.5 DSC和TGA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静态热处理过程中IPC的相形态演化 |
2.3.2 级分间相对扩散速率 |
2.3.3 EbP/hPP和EbP/EPR的相互作用参数 |
2.3.4 分子动力学 |
2.3.5 IPC中原位核壳分散相的演化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PC凝聚态结构-性能的定量关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样品制备 |
3.2.2 冲击性能测试 |
3.2.3 拉伸性能测试 |
3.2.4 SEM观察 |
3.2.5 TEM观察 |
3.2.6 DSC测试 |
3.2.7 GPC测试 |
3.2.8 动态流变行为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IPC与PP/EPR的结构-性能比较 |
3.3.2 相形态结构对IPC性能的影响 |
3.3.3 IPC的增韧机理 |
3.3.4 剪切能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物核壳粒子的增韧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样品制备 |
4.2.2 冲击性能测试 |
4.2.3 拉伸性能测试 |
4.2.4 SEM观察 |
4.2.5 DSC测试 |
4.2.6 POM观察 |
4.2.7 DMA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P/EPR/HDPE的无刚性损失增韧现象 |
4.3.2 PP/EPR/HDPE韧性的影响因素 |
4.3.3 PP/EPR/HDPE的动态机械分析 |
4.3.4 含核壳粒子体系的增韧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温增韧机理-脆韧转变温度的调控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和样品制备 |
5.2.2 冲击性能测试 |
5.2.3 拉伸性能测试 |
5.2.4 SEM观察 |
5.2.5 DMA测试 |
5.2.6 DSC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聚合物M的T_g |
5.3.2 M对PPM的增容作用 |
5.3.3 M对PPM的增韧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含核壳分散粒子聚合物体系的流变行为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和样品制备 |
6.2.2 动态流变行为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核壳粒子的长时松弛行为 |
6.3.2 核壳粒子的结构稳定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论与创新点 |
7.1 总结论 |
7.2 创新点 |
附录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作者简介 |
(10)海藻酸盐水凝胶缓/控释农药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海藻酸钠结构和性质 |
1.3 海藻酸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1.3.1 物理交联 |
1.3.2 化学交联 |
1.4 海藻酸盐水凝胶的改性 |
1.4.1 海藻酸盐水凝胶的体系改性 |
1.4.2 海藻酸钠的改性 |
1.5 海藻酸盐水凝胶农药缓释剂型研究 |
1.5.1 海藻酸钙凝胶微球 |
1.5.2 农药微胶囊 |
1.5.3 海藻酸钠纳米胶囊 |
1.5.4 Pickering乳状液 |
1.6 选题背景和意义及研究思路 |
1.6.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6.2 课题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海藻酸盐/膨润土载药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啶虫脒凝胶微球的制备 |
2.2.3 啶虫脒复合脒凝胶微球的表征 |
2.2.4 啶虫脒凝胶微球的释药试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啶虫脒凝胶微球的表征 |
2.3.2 微球的溶胀性能分析 |
2.2.3 微球的释药性能分析 |
2.4 小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海藻酸盐/改性矿物质土载药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矿物质土的球磨改性与表征 |
3.2.3 改性矿物质土制备海藻酸钠载药复合凝胶微球 |
3.2.4 啶虫脒复合凝胶微球的释药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矿物质土的表征 |
3.3.2 复合凝胶微球的表征 |
3.3.3 复合凝胶微球的释药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海藻酸的疏水改性及其氯氟氰菊酯纳米胶囊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试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胆固醇基接枝的海藻酸钠衍生物的制备及表征 |
4.2.3 氯氟氰菊酯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4.2.4 氯氟氰菊酯纳米胶囊的释药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胆固醇基接枝的海藻酸钠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
4.3.2 氯氟氰菊酯纳米胶囊制备与性能分析 |
4.3.3 氯氟氰菊酯纳米胶囊制备的释药性能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海藻酸盐衍生物活化SiO_2纳米粒稳定载药Pickering乳液 |
5.1 引言 |
5.2 试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改性海藻酸钠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
5.2.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与释药试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改性海藻酸钠衍生物的表征 |
5.3.2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
5.3.3 载药Pickering乳液的释药性和稳定性分析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展望 |
四、Mcshane积分与强Lusin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处理制度对2195铝锂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D]. 崔帅. 山东大学, 2021(11)
- [2]模糊随机过程的It?-Henstock积分[J]. 巩增泰,宿爱.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9(08)
- [3]基于自动铺放工艺的预浸料丝束转向铺贴质量表征与调控[D]. 彭啸. 浙江大学, 2019(05)
- [4]热老化植物油纸绝缘放电特性及其对绝缘劣化影响研究[D]. 崔鲁. 重庆大学, 2018(04)
- [5]求解随机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D]. 李瑞. 长安大学, 2018(01)
- [6]连续SiC纤维增强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蔺春发.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7]复不确定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D]. 相那. 河北大学, 2017(01)
- [8]两种含缺陷周期夹芯板的振动传播特性研究[D]. 刘声修.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
- [9]抗冲共聚聚丙烯结构—性能关系的考察及聚丙烯的抗冲改性[D]. 陈锋. 浙江大学, 2015(08)
- [10]海藻酸盐水凝胶缓/控释农药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颜慧琼. 海南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