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岗巴地区晚白垩世坎潘期(Campanian)菊石(论文文献综述)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1](2021)在《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指出白垩纪是显生宙最长的一个断代,持续时间超过7700万年。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征,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地层的分布相对局限。历经百年,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然而,中国白垩系在不同地块和盆地间岩性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梳理,提出中国白垩系不同大区、不同盆地之间岩石地层的最新划分和对比方案。中国东部白垩纪岩石地层以火山-沉积组合为主要特征,中西部大、中型陆相湖盆区以红色碎屑沉积为主要特点,而西部的特提斯区则以海相地层的发育为特征。
李建国[2](2021)在《藏南中生代和古近纪综合生物地层及一些地层问题》文中提出Li等(2020)建立了西藏南部三叠纪—古近纪综合生物地层表。该表系统梳理并总结了藏南地区近年来在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新材料、新进展,以当前国际年代地层表的框架为标准,包含了各纪主要标准化石门类序列。另外,表中还新建了一些过去没有或研究程度差的门类的序列,如放射虫和孢粉等,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和参考性。本文对此表做简要介绍,并对区内有关岩石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争议予以必要的梳理和澄清。
郑淇[3](2021)在《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文中研究表明白垩纪是地质历史时期极端温室气候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火山频发、大规模大陆漂移和重要构造变动发生的时代。由于地幔柱岩浆活动频繁,导致白垩纪时期大部分地区都被海水淹没,海相地层广泛发育,但东亚地区仍然保持大陆环境,尤其在我国,陆相地层出露完整、发育齐全且研究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内,这些陆相沉积能为重建全球白垩纪时期的古环境变化过程提供重要证据,有重大的研究意义。豫西南地区的晚白垩世盆地正处于秦岭、华北和扬子三个板块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分,这三大板块是晚白垩世盆地最主要的控盆断裂,具有长期复杂的动力变化和构造变形特征。淅川县的滔河盆地,白垩系地层发育比较完整,含有大量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前人通过沉积地层、构造特征和恐龙蛋化石等对该地区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关于滔河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方面的探索却尚未深入。因此,本文以滔河乡PM03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球化学分析为主、岩相学为辅的研究手段,通过剖面沉积物样品中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总有机质含量、亚铁离子含量和主微量元素特征,对研究区晚白垩世古气候演化过程进行重建,为白垩纪陆相地层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本文通过对滔河盆地PM03剖面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沉积物SiO2含量最高,介于11.06%~61.44%之间;Ca O含量较高,介于6.54%~49.85%之间;Al2O3含量为1.15%~15.17%;Fe2O3含量为0.53%~5.97%;K2O含量为0.21%~3.17%;Mg O含量为0.85%~18.77%;Na2O含量为0.01%~1.88%。微量元素中Cl、Co、Cu和Zn元素的NASC标准化值均小于1,表现为明显的亏损;P、Ba、Cr、La、Mn和Nd等元素的含量较高,在剖面中表现为富集。沉积物的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介于-5.82‰~1.63‰(PDB)之间,氧同位素组成介于-9.57‰~-6.53‰(PDB)之间;碳酸钙含量在22.97%~72.99%之间;TOC含量分布在0.02%~1.00%之间;亚铁离子含量分布在0.57~2.14μg/kg之间。2.盐度指标Sr含量、Sr/Ba、Rb/K和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剖面沉积物形成于陆相淡水环境;氧化还原指标V/Cr、Ni/Co、和Cu/Zn都指示剖面沉积物的沉积环境为弱氧化-氧化环境;ICV、CIA、Na/K、Ba/Sr的值及Na2O/K2O-CIA图解,指示沉积区属于中等-强烈风化环境,整体风化程度属于中等,指示沉积环境水体活动较强;干旱指数C的低值、Sr/Cu的高值及气候的双变量图解,指示研究区整体属于干旱的环境条件。3.PM03剖面高沟组为冲积扇-曲流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马家村组为曲流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寺沟组为辫状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交替出现。古气候经历了极度炎热干旱-暖湿多雨-半干旱-干旱的旋回过程。
李国彪,王天洋,李新发,牛晓路,张文苑,谢丹,李阅薇,姚又嘉,李琪,马雪嵩,李兴鹏,修迪,韩子晨,赵胜楠,韩屹,薛嵩,任荣,贾志霞[4](2020)在《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相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与重大地质事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地质历史时期曾发过许多对生命的演化进程造成过重大影响与制约的全球性地质事件,白垩纪—古近纪就是一个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时期。随着冈瓦纳大陆在中生代时期的解体,全球海陆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球的表层和岩石圈层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此引发了构造运动空前活跃,发生过诸如大洋缺氧事件(OAE)、大洋富氧事件(CORBs)、白垩纪/古近纪(K/Pg)生物大灭绝事件、古新世—始新世极热(PETM)事件、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及最终消亡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对这些重大地质事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古海洋、古地理、古环境的认识。尝试追踪和捕捉这些重大地质事件,恢复和重建古地理,其基础是建立精确的年代地层格架。西藏南部保存了中国最为完整的海相白垩纪—古近纪沉积,完整地记录了上述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通过对札达、岗巴、定日、亚东、江孜、萨嘎和吉隆等地区高分辨率浮游和底栖有孔虫、介形虫、钙质超微化石和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可直接约束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并为重建新特提斯洋古海洋环境和古地理提供证据。此外,在重大地质环境突变期间生物的演化过程,也可为探明极端环境变化发生时期气候-环境-生物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提供证据。本文系统总结了课题组为主的近年来对藏南白垩纪—古近纪海相地层中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及重要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李琪[5](2020)在《藏南岗巴—定日地区有孔虫对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白垩纪是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时期,如:海平面上升、大洋缺氧事件、大洋红层、白垩纪末期生物集群绝灭事件、火山频繁活动等,这些事件引起了地质学界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大洋缺氧事件在时空上分布极广,白垩纪的大洋缺氧事件主要有:早阿普特阶(Aptain)—晚阿尔布阶(Albain)、赛诺曼(Cenomanian)—土仑(Turonian)、康尼亚克(Coniacian)—圣通(Santonian)期间的OAE1、OAE2和OAE3事件。我国藏南地区出露连续的海相白垩纪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有孔虫化石,本论文对藏南岗巴——定日的地区的宗山剖面和贡扎剖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岗巴宗山和定日贡扎剖面中的页岩和灰岩中得到大量有孔虫实体和薄片化石,共鉴定出有孔虫11属58种,在宗山剖面划分出Rotalipora cushmani、Whiteinella archaeocretacea、Helvetoglobotruncana helvetica三个化石带,时代为赛诺曼期-土仑期;在贡扎剖面划分出Dicarinella asymetrica、Globotruncana ventricosa、Globotruncanita calcarata三个化石带,时代为圣通期-坎潘期;(2)通过对宗山剖面有孔虫生物带的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Rotalipora cushmani、Helvetoglobotruncana helvetica两个化石带之间为赛诺曼阶和土仑阶的界线;对贡扎剖面有孔虫带的综合分析,认为Globotruncana ventricosa、Globotruncanita calcarata两个化石带之间为坎潘阶和圣通阶的界线;(3)藏南地区在晚白垩时期也经历了大洋缺氧事件,有孔虫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演化也受大洋缺氧事件的影响,在赛诺曼晚期大量灭绝,土仑期为残存的有孔虫种群,到了圣通期有孔虫丰度和分异度开始恢复。
方培岳,罗辉,许波,祝幼华[6](2020)在《藏南江孜所金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里的浮游有孔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藏南江孜所金北剖面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的分析,在2块样品中发现了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化石。样品SJ-28含5属12种或未定种,包括Contusotruncana fornicata,C.patelliformis,C.plummerae,Globotruncana arca,G.falsostuarti,G.linneiana,G.ventricosa,Globotruncanita atlantica,Gl. sp.,Gl.stuartiformis,Pseudotextularia nuttalli和Muricohedbergella sp.等,指示的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中坎潘期至晚坎潘期。样品SJ-18发现5属9种或未定种,主要有Contusotruncana fornicata,C.patelliformis,C.plummerae,Globigerinelloides sp.,Globotruncana arca,G.falsostuarti,Globotruncanita sp.,Gl.stuartiformis和Muricohedbergella sp.等种,指示的时代为晚白垩世中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因此,这些产有孔虫灰岩块体的形成时代应为中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这为探讨该地区混杂堆积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上述有孔虫组合的主要面貌特征是化石丰度较高,分异度中等,全部由浮游有孔虫组成,未见底栖有孔虫,反映了远洋深海的沉积环境,可与附近床得剖面和勇拉剖面出露的床得组红层中所产的有孔虫动物群进行对比。这些灰岩块体的沉积环境可能与江孜地区的床得组红层相当。
李琪,李国彪[7](2019)在《西藏定日县贡扎上白垩统浮游有孔虫与桑顿阶/坎潘阶界线的厘定》文中研究指明白垩纪是大洋缺氧及生物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一个时期,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时期。因此,白垩纪研究对于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的系统演化,尤其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藏定日贡扎剖面保存着上白垩统较为完整的地层序列,文中对上白垩统岗巴村口组和宗山组剖面岩石样品中获得的有孔虫化石进行研究,鉴定出有孔虫化石8属22种,识别出Dicarinella asymetrica、Globotruncanita elevata、Globotruncana ventricosa、Radotruncana calcarata等4个有孔虫化石带。根据有孔虫化石确定贡扎剖面的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桑顿期(Santonian)至坎潘期(Campanian),桑顿阶/坎潘阶界线位于Dicarinella asymetrica带与Globotruncanita elevata带之间。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8](2019)在《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色,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分布相对局限.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地层进行了总结,完成综合地层划分与对比,为中国白垩纪研究提供时间框架.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喀喇昆仑、塔里木盆地西部、黑龙江东部及台湾东部,以藏南分布最为完整,浮游有孔虫化石带和菊石序列可直接与国际标准对比.陆相沉积在中西部以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在东部火山活动带常呈碎屑岩与中酸性火山岩共生,以冀北-辽西地区和松辽盆地发育最为完整.基于多重地层学理论,在不同区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以藏南和冀北-辽西、松辽盆地为标准,完成了海相和陆相地层的综合划分与对比,建立了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中国白垩系研究的发展将以陆相为特色,通过生物地层、同位素年龄、古地磁和旋回地层等多重划分与对比,相互验证,达到陆相与海相地层的精准对比,为白垩纪地质事件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等提供可依靠的时间框架.
高轲[9](2018)在《西藏色林错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文中认为色林错地区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近两年取得一定的找矿突破,但找矿进展仍然缓慢。区内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例如新发现矿床的构造背景未定、构造演化不明、早期洋盆的闭合时间的差异性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区内的找矿工作。基于前人工作基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取样取证,锆石U-Pb年代学、岩浆岩岩石化学测试,从地质年代学、洋板块地层学、沉积古地理学、岩浆岩岩石化学等方面,对色林错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通过整合研究构造事件演化产物分布、矿化显示,对相关构造演化阶段金属矿产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主要成果认识:厘定了前托阿尔期的多岛/块洋的构造格局。直至前托阿尔期的早侏罗世普林斯巴期,色林错地区,大致以东巧北断裂为北界,狮泉河-嘉黎南断裂为南界,为大洋裂谷阶段的多岛/块洋格局。总结了早侏罗世普林斯巴期至晚白垩世坎潘期的四阶段不同体制转换演化特征,认为在110Ma左右时间段内经历了普林斯巴期及其以前的多岛/块大洋裂谷阶段,托阿尔期至瓦兰今期的裂谷-俯冲阶段,欧特里夫期至阿尔布期的俯冲-碰撞阶段,以及土伦期至坎潘期的碰撞-陆内作用阶段等四个演化阶段。色林错地区实现了从多岛/块大洋裂谷体制到全面敛合的陆内体制的转换。提出从大洋裂谷向陆内的演化过程具有总体趋敛、动静相间、阶段发展、体制渐换特点的新认识。色林错地区在晚中生代,总体通过俯冲、碰撞等亚事件,实现了从大洋裂谷向陆内的转化。色林错地区的裂谷作用自早侏罗世普林斯巴期后,相伴俯冲作用(亚事件),一直持续至瓦兰今期。俯冲作用(亚事件)始于早侏罗世托阿尔期,结束于早白垩世阿尔布期。碰撞作用(亚事件)始于早白垩世欧特里夫期,继续发展至晚白垩世的坎潘期,总体具有自北部渐强发展趋势,在早白垩世的阿尔布期最为强烈。陆内作用(亚事件)在碰撞末期(晚白垩世坎潘期)已见于先期碰撞的地区。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认为裂谷、俯冲、碰撞(亚)事件伴生金属矿产均有找矿前景。依据构造成矿学理论与有效信息综合评价理论,通过整合研究构造事件演化产物分布、矿化显示和既有各类找矿方法信息特征,共圈定11个找矿远景区,其中A级3个,B级6个,C级2个。
易治宇,梁雅伦,赵杰,闫永刚,陈力为,唐祥德[10](2016)在《碰撞前印度大陆北缘古地理轮廓——藏南晚白垩世堆拉灰岩古地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堆拉灰岩的古地磁数据为重建碰撞前印度大陆北缘轮廓提供了重要制约,但也留下了一些疑点,为此,本文对该地区晚白垩世海相沉积开展了进一步的古地磁研究。通过对10个采点样品的系统退磁及统计分析,得到宗山组最下段经地层校正后的特征剩磁分量为D=168.2°,I=-7.3°,α95=7.5°。该分量与前人从该地区宗山组中、上段得到的古地磁结果无显着区别,并在95%的置信水平上通过褶皱检验,表明剩磁是褶皱前获得的。尽管如此,堆拉晚白垩世灰岩统一的负极性特征与其沉积期间(Turonian-Maastrichtian)对应的古地磁标准极性柱不符,表明该地区宗山组不同层位可能普遍遭遇了重磁化,不能用来约束喜马拉雅地体的古地理位置。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仅用前人从岗巴宗山地区获得的古地磁结果对晚白垩世期间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的古地理位置进行了计算和修正,结果显示该地体在宗山组上段沉积期间(约7165Ma)的古纬度约为9°S,计算得到当时大印度的北向延伸量为1500km,与前人从宗浦组得到的古地磁结果一致。
二、西藏岗巴地区晚白垩世坎潘期(Campanian)菊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岗巴地区晚白垩世坎潘期(Campanian)菊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
2 国际白垩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3 中国白垩纪生物带 |
4 中国白垩系地层区划 |
4.1 东北地层大区(I) |
4.2 华北地层大区(II) |
4.3 东南沿海地层大区(III) |
4.4 中南地层大区(IV) |
4.5 西南地层大区(V) |
4.6 西北地层大区(VI) |
4.7 新藏特提斯地层大区(VII) |
4.7.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区 |
4.7.2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
4.7.3 冈底斯地层区 |
4.7.4 羌塘盆地地层区 |
4.7.5 喀喇昆仑地层区 |
4.7.6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层区 |
5 讨论 |
5.1 中国海相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2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3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时空分布及与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
6 结语 |
(2)藏南中生代和古近纪综合生物地层及一些地层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地层表简介 |
1.1 三叠纪 |
1.2 侏罗纪 |
1.3 白垩纪 |
1.4 古近纪 |
2 区域地层意义 |
3 不足与展望 |
4 结语 |
(3)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选题来源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学科研究现状 |
1.4.2 白垩纪研究现状 |
1.5 创新点和论文工作量 |
1.5.1 创新点 |
1.5.2 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状况 |
2.1.4 自然资源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2.3 沉积与地层特征 |
2.4 地层划分及岩性描述 |
2.4.1 地层划分 |
2.4.2 岩性描述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 |
3.1 样品的采集 |
3.2 主微量元素测定 |
3.3 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3.4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
3.5 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
3.6 亚铁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环境与古环境分析 |
4.1 沉积相演化模式 |
4.2 元素特征 |
4.3 古盐度 |
4.4 氧化-还原环境 |
4.5 古气候特征 |
第五章 滔河盆地晚白垩世古环境演化 |
5.1 研究区古环境演化过程 |
5.2 全球与研究区古气候记录的对比 |
5.2.1 地层时代 |
5.2.2 全球与研究区气候演化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藏南岗巴—定日地区有孔虫对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 大洋缺氧事件 |
1.3 藏南有孔虫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3 藏南地区海相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
3 主要研究剖面 |
3.1 藏南地区晚白垩纪地层序列 |
3.2 岗巴剖面 |
3.3 定日剖面 |
4 实验研究方法 |
4.1 有孔虫的处理 |
4.1.1 页岩 |
4.1.2 灰岩 |
4.1.3 镜下挑样、拍照 |
4.2 主要有孔虫及其特征 |
5 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 |
5.1 白垩纪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的建立 |
5.2 藏南地区晚白垩世有孔虫生物组合 |
5.3 宗山剖面有孔虫化石带 |
5.4 贡扎剖面有孔虫化石带 |
6 OAE2 对有孔虫的影响 |
7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6)藏南江孜所金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里的浮游有孔虫(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地质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及其地质时代 |
4 古环境意义 |
5 结 论 |
6 系统古生物学 |
(7)西藏定日县贡扎上白垩统浮游有孔虫与桑顿阶/坎潘阶界线的厘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研究方法 |
3 地层剖面简介 |
4 有孔虫生物地层与桑顿阶/坎潘阶界线 |
1)Dicarinella asymetrica带 |
2)Globotruncanita elevata带 |
3)Globotruncana ventricosa带 |
4)Radotruncana calcarata带 |
5 讨 论 |
6 结 论 |
7 重要化石属种描述 |
(8)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
2 中国白垩纪地层研究简史 |
3 综合年代地层框架 |
3.1 海相地层 |
3.2 陆相地层 |
3.2.1 陆相下白垩统 |
3.2.2 陆相上白垩统 |
3.2.3 陆相建阶和生物地层对比 |
3.3 白垩系重要地层界线 |
3.3.1 白垩系底界 |
3.3.2 白垩系顶界 |
3.3.3 CNS顶底界 (Aptian和Campanian阶底界) |
3.4 白垩纪重要生物群及地质事件 |
3.4.1 热河生物群 |
3.4.2 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 |
3.4.3 其他事件 |
4 中国各大区地层对比格架 |
4.1 海相地层和海、陆交互相地层 |
4.1.1 青藏高原 |
4.1.2 喀喇昆仑和塔里木盆地西部 |
4.1.3 黑龙江东部、台湾和其他地区 |
4.2 陆相白垩系 |
4.2.1 东部火山活动带 |
4.2.2 中西部大-中型稳定沉积盆地区 |
4.3 中国白垩纪地层综合对比 |
5 结语、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9)西藏色林错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相关研究之理论与方法 |
1.1.2 研究区相关研究工作 |
1.1.3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思路 |
1.2.1 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测试技术方法 |
1.3 主要工作 |
1.3.1 沉积古构造研究 |
1.3.2 岩浆岩研究 |
1.3.3 完成工作量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主要成果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变质岩 |
第3章 晚中生代沉积建造特征 |
3.1 早侏罗世沉积建造 |
3.2 中侏罗世沉积建造 |
3.3 晚侏罗世沉积建造 |
3.4 早白垩世沉积建造 |
3.5 晚白垩世沉积建造 |
第4章 晚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断代特征 |
4.1 断代分类 |
4.1.1 断代原则 |
4.1.2 早侏罗世断代 |
4.1.3 中侏罗世断代 |
4.1.4 晚侏罗世断代 |
4.1.5 早白垩世断代 |
4.1.6 晚白垩世断代 |
4.2 断代岩相学特征 |
4.2.1 早侏罗世 |
4.2.2 中侏罗世 |
4.2.3 晚侏罗世 |
4.2.4 早白垩世 |
4.2.5 晚白垩世 |
4.3 断代岩石化学及成岩环境特征 |
4.3.1 早侏罗世 |
4.3.2 中侏罗世 |
4.3.3 晚侏罗世 |
4.3.4 早白垩世 |
4.3.5 晚白垩世 |
第5章 晚中生代超基性岩块特征 |
5.1 超基性岩块断代分布特征 |
5.1.1 早侏罗世 |
5.1.2 中侏罗世 |
5.1.3 晚侏罗世 |
5.1.4 早白垩世 |
5.2 断代超基性岩块构造属性 |
5.2.1 早侏罗世 |
5.2.2 中侏罗世 |
5.2.3 晚侏罗世 |
5.2.4 早白垩世 |
第6章 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6.1 沉积古构造约束 |
6.1.1 侏罗纪 |
6.1.2 早白垩世 |
6.1.3 晚白垩世 |
6.2 中酸性岩浆岩约束 |
6.2.1 早侏罗世 |
6.2.2 中侏罗世 |
6.2.3 晚侏罗世 |
6.2.4 早白垩世 |
6.2.5 晚白垩世 |
6.3 超基性岩块约束 |
6.3.1 早侏罗世 |
6.3.2 中侏罗世 |
6.3.4 晚侏罗世 |
6.3.5 早白垩世 |
6.4 构造演化 |
第7章 区域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分析 |
7.1 资源潜力分析基本思路 |
7.2 裂谷型相关矿产 |
7.2.1 成矿潜力分析 |
7.2.2 远景区圈定 |
7.3 俯冲型相关矿产 |
7.3.1 成矿潜力分析 |
7.3.2 远景区圈定 |
7.4 碰撞型相关矿产 |
7.4.1 成矿潜力分析 |
7.4.2 远景区圈定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表1 本文花岗岩类锆石U-Pb定年结果 |
附表2 本文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10)碰撞前印度大陆北缘古地理轮廓——藏南晚白垩世堆拉灰岩古地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及采样 |
2 岩石磁学特征及薄片观察 |
3 古地磁结果 |
4 讨论 |
4.1 剩磁获得的时间 |
4.1.1 褶皱检验 |
4.1.2 剩磁获得时间 |
4.2 特提斯喜马拉雅晚白垩世古地理位置 |
4.3 喜马拉雅早期造山 |
5 结论 |
四、西藏岗巴地区晚白垩世坎潘期(Campanian)菊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 地层学杂志, 2021
- [2]藏南中生代和古近纪综合生物地层及一些地层问题[J]. 李建国. 地层学杂志, 2021
- [3]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D]. 郑淇. 兰州大学, 2021(09)
- [4]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相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与重大地质事件研究进展[J]. 李国彪,王天洋,李新发,牛晓路,张文苑,谢丹,李阅薇,姚又嘉,李琪,马雪嵩,李兴鹏,修迪,韩子晨,赵胜楠,韩屹,薛嵩,任荣,贾志霞. 地学前缘, 2020(06)
- [5]藏南岗巴—定日地区有孔虫对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D]. 李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藏南江孜所金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里的浮游有孔虫[J]. 方培岳,罗辉,许波,祝幼华.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0(01)
- [7]西藏定日县贡扎上白垩统浮游有孔虫与桑顿阶/坎潘阶界线的厘定[J]. 李琪,李国彪. 古生物学报, 2019(03)
- [8]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9]西藏色林错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D]. 高轲.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10]碰撞前印度大陆北缘古地理轮廓——藏南晚白垩世堆拉灰岩古地磁研究[J]. 易治宇,梁雅伦,赵杰,闫永刚,陈力为,唐祥德. 地质学报,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