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区域气象系统首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在临沂召开

临沂区域气象系统首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在临沂召开

一、临沂地区气象系统首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在临沂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张瑜[1](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提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逄增梅[2](2017)在《拓谱集团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处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族企业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世界经济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以配偶作为事业伙伴的家族企业在各种亲属关系中所占比例最高。但是,面对配偶作为事业伙伴时,家庭财产与企业所有权的关系、企业治理角色与公众夫妻角色的定位等都具有不同于家族其它亲属关系的特点,极易引发夫妻合作冲突。近年来,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激励下,国内家族企业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有研究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夫妻档家族企业,在夫妻关系和企业发展方面表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趋势,所以,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处理策略研究成为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对拓谱集团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处理策略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聚焦于拓谱集团肖恩琉和逄增梅夫妻在长达20年创业过程中的合作冲突处理策略的研究。首先,深入收集整理并分析了包括企业的董事会会议纪要、组织架构图、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与总结、人事变动情况表,当事人的私人日记、工作笔记、口述,以及由此涉及的第三方人员的工作笔记、口述等深度访谈的内容。然后,利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马斯顿博士的DISC测试问卷对他们夫妻性格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肖恩琉是典型的高C型特质的人,属于完美型/服从者;逄增梅是典型的高D型特质的人,属于支配型/控制者,为论文从人格因素研究冲突处理策略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本文依托家族企业的三环模型、冲突及其相关理论、威廉.马斯顿博士的DISC理论对拓谱集团肖恩琉和逄增梅夫妻的创业合作冲突及其处理策略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夫妻创业合作冲突对企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是双向的。当冲突不断恶化升级为关系冲突时,将对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将连带影响夫妻关系;影响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因素既包括了家庭、企业的所有权和企业运营三个子系统的结构,也包括了夫妻双方的教育背景、职业背景、性格、沟通能力等个人因素。针对夫妻合作冲突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冲突管理模型管理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科学管理影响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关键因素、与时俱进地调整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处理策略等改进策略,以此达到稳定夫妻关系和保障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家庭与事业双丰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类似情境的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杨文学[3](2016)在《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文中研究指明未来的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习近平开篇九问1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陈旧话题,不断被刷新纪录的贪官激活的当下,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拥有百亿资产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却填写了一份感动国人的答卷。一个用27年的心血,创造了一个年销售额60多亿元、为国家一年就纳税近10亿元的财

程钰[4](2014)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推动下,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战后世界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许多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土地退化、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环境公害、化学物质迁移、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呈现在公众面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背后是人地关系的急剧恶化,其深层次的是哲学层面上对人地关系的不恰当认识,源自于发展观念的不合理,因此研究人地关系的演变与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公众的资源环境需求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具有中国缩影之称的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镇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新阶段,是进行人地关系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主线,采取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比较和归纳论证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综合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解析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时间演变过程和空间分异格局,选取生态脆弱型、海陆兼备型和资源导向型3种地域系统类型,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典型地域系统的人地矛盾问题辨析和定量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地系统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形成了以下结论:(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呈现研究区域多尺度、研究手段多样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但系统性综合研究、基础性研究是薄弱环节,因此加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人地关系向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转变是对人地关系理论与认知的深化,强调了人地系统的整体性概念,能够将系统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研究中,为人地关系的综合集成系统研究提供基础。(2)人地关系互动演化的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在阻止因子s(0<s<r)和作用系数(0<<1)以及最大承载力K的条件下,人类活动强度在K/t r s至K/之间是维持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条件。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性要素,在索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尾效。(3)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人类活动、需求结构、区际关系、区域发展环境、区域管治措施是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7个主要因素,其中自然地理环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基础,人文地理环境是系统演变内在动力,人类活动是系统演变直接动力,需求结构是系统演变间接动力,区际关系是系统演变外部动力,区域发展环境是系统演变推动力,区域管制措施是系统演变调控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内部作用、外部作用和整体作用机制。(4)1949年-至今时期内,山东省人地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相对协调阶段(1949-1978年)、矛盾凸显阶段(1979-2002年)、逐步协调阶段(2003年-至今)。山东省人地系统整体可持续性状态呈现部分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状态逐步改善,但资源环境约束性作用依然较强的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供给与需求矛盾持续突出成为制约山东省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因素。(5)定量测度山东省1991-2012年人类活动强度和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对资源环境水平的响应度,山东省1991-2012年人类活动强度指数由0.410上升到0.819,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资源环境水平由0.736下降到0.537,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两者耦合度基本在0.959以上,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度由良好协调向高度协调演变。资源环境水平对人类活动强度响应具有对应性和连续性,始终表现出负响应特征,但胁迫效应幅度逐年缩小,回归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开发效率是造成响应度减小的最主要因素。(6)根据组合类型划分结果,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级市空间格局来看,威海、青岛属于高水平协调型,枣庄、滨州、潍坊和泰安属于中等水平协调类型,日照、临沂、东营、烟台和德州属于低水平协调型,淄博、莱芜和济宁属于不协调型,聊城和菏泽属于勉强协调型;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县级市空间格局来看,鲁东、鲁中和鲁北地区县市的协调类型相对较好,但鲁南、鲁西地区县市特别是菏泽和临沂地区县市协调类型相对较差,区域之间协调类型差异较大。(7)选取生态脆弱型、海陆兼备型和资源导向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作为典型分析案例,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淡水资源先天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主要矛盾,区域中部和西翼开发过度,而区域东翼和中部部分县市区人地关系相对协调;渔业生产中的结构性和深层次矛盾突出、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淡水资源不足等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存在的主要人地矛盾,人地关系的可持续性正在由一般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流域环境问题严重等是西部隆起带人地主要矛盾,枣庄市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基本介于0.208-0.377之间,属于较低强度的脆弱性水平。(8)在时间和空间角度下,人地关系研究的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促进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不断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从“人”的生产力、需求力和调控力以及“地”的承载力、缓冲力和恢复力角度,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整体调控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地系统调控的区际协调机制以及适应性机制。在优化“人”与“地”之间相互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强化生态安全调控、优化“人”与“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对策。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包括8个部分:(1)第一部分:导言。从国际、国内和山东省3个层面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归纳总结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2)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梳理、总结与归纳国内外人地关系的相关研究特点与不足之处,展望总结人地关系的研究趋势。(3)第三部分: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分析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依据,梳理判断人地关系、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相关基础理论。(4)第四部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阐释人地关系演变的状态,分析地域系统演变的影响因素,构建系统演变作用机制。(5)第五部分: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实证研究。划分山东省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综合评估山东省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状态,解析山东省人地关系的演化过程和空间格局。(6)第六部分:典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矛盾解析与评估。辨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西部隆起带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综合评估研究区的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状态。(7)第七部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路径。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调控的整体思路,从“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结构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人地关系优化路径。(8)第八部分:结论与展望,通过对论文的全面回顾与逻辑概括,提炼总结论文的基本结论,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周艳玲[5](2010)在《社会资本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 ——金正大社会资本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开始将社会资本理论应用到社会研究上。由“社会资本”发展而来的“企业社会资本”概念,成为研究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着眼点。本文以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民营企业——金正大为研究对象,以访谈和文献为主要研究方式,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机理,研究特定场域的制度、文化环境与民营企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在特定场域中社会资本的运用与累积过程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以此透视民营企业的成长规律。探讨民营企业成长的机制和过程,素描企业现实状态,不仅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而且也可以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研究发现,中国民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从本质上说取决于国家制度安排。而“市场配置资源”这只“无形之手”却又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左右着民营企业的兴衰。从近30年的发展历程看,民营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无论是在要素占有量上,还是在要素配置能力上都处在极其弱势的地位,致使民营企业在生产要素配置上的需求超强急迫。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企业要素参与企业运营,无疑是给企业增加了要素配置,同时也增强了企业要素的配置能力。也就是说,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对社会资本有更高的奢望与渴求,有条件和充分的动机全方位地发展企业的社会资本。从企业社会资本的特征、生存状态、价值分析中可以看到,在企业需求的驱动下,社会关系网络成为民营企业重要的资源配置渠道,而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作为企业社会资本,左右着民营企业的兴衰。企业社会资本作为要素进入企业,使得企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围墙”之内的经济体。企业更像是一个无边界组织,或者是边界内外的混合体。企业要发展,必须“拆除围墙”,跨越企业边界,通过多种途径编织关系网络,积极主动地建立广泛的交往和联盟,为自己带来机会和资源。企业社会资本的积聚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社会资本不仅不会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制度的完善而逐步衰弱,恰恰相反,它在实践中会越来越被强化,并通过契约绑定逐步走向规范化,使企业与其他社会实体的交往互动模式化,不会因人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企业需要投资社会资本,发挥其功效,利用制度创新增加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关系网络规模,在制度的逐步完善中重新建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配置机制,这是更重要、更艰巨的工作。构建和谐的企业关系网络,对和谐社会建设和企业的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要了解中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必须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作为一种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金正大的分析中我们看到,蕴藏在临沂社会、历史、文化的种种因素,使金正大有着巨大的社会资本存量。金正大正是将临沂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之中,整合相关资源,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融合中独自创出一套适合自身的经营模式,构建了适合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体系,使金正大的社会资本在文化、市场与制度的融合中越来越被强化。从企业角度看,企业要重视特定场域中企业社会资本生成要素的培养,通过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通过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不断建构和完善社会资本,从而提高民营企业经营效率,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企业社会资本的生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系统地剖析和探讨,需要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的综合利用。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角度,从宏观到微观,从环境到政策,从经济到文化,综合分析研究民营企业的成长规律,不仅对成长中的民营企业具有意义,而且对于学术研究也颇具价值。

李娜[6](2008)在《前卫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创作及艺术成就》文中指出济南军区政治部前卫歌舞团民族管弦乐队(简称“前卫民族管弦乐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民族管弦乐队,建立于1955年秋。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前卫民族管弦乐队创作并演出了一大批民族器乐作品(包括合奏、重奏、独奏作品),锻造出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民族器乐演奏家、作曲家和指挥家,改良和制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乐器改革、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为人瞩目的艺术成就。前卫民族管弦乐队是在我军音乐文化的独特语境中产生的,同时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族器乐艺术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必然结果,既是军旅艺术的奇葩,又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创作和演出既展现出了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军旅特点,极大丰富了我军的器乐艺术,也为中国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建立、民族乐器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赵刚[7](2007)在《基于纵向战略联盟的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战略联盟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最早都起源于企业界,并在企业界迅速推广开来,其理论的发展也逐步取得完善和深化。在此趋势下,国外发达港口逐步将战略联盟理论运用于实践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当前,我国港口在面临着全球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逐渐开始寻找新的管理策略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而将战略联盟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有效结合,并应用到港口管理具体实践中正是迎合当前激烈竞争的需要。论文在对有关战略联盟及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认真剖析了战略联盟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认为形成战略联盟的动因包括外部驱动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并分析了战略联盟的各种模式。同时,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结构体系,业务流程和管理元素。论文概括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港口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日照港口的发展现状和远景规划,提出基于纵向战略联盟的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概念,并对其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力和现状诊断进行了分析。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论文重点论述了基于战略战略联盟的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的总体框架构建和具体规划设计两方面:一方面,在对供应链管理一般构建流程、结构设计、供需均衡及合作伙伴选择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基础上,并结合日照港口的发展趋势,推出了基于纵向战略联盟的日照港口集团式双扇形供应链结构模型;另一方面,为进一步理清日照港口双扇形供应链结构中相关供应链的具体流程及内容,特提出了以资本为纽带日照港口五大供应链的具体设计,即基于准班轮运输模式的日照港煤炭供应链,基于成本最优化日照港口铁矿石供应链,以延伸石化产业链为目标的日照港原油运输供应链,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日照港木材运输供应链,基于期货理论的农业定单式日照港农业运输供应链。最后,论文提出了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以及具体保障措施。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包括信息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合作风险,而外部风险存在着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和经济风险。

陈桂棣[8](1996)在《淮河的警告》文中研究说明 序话说淮河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江淮熟,天下足。" 这古老的歌谣不知流传了多少个年代。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的主峰太白顶的淮河,起初不过是轻浅如线的一股细流,涓涓湲湲于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危岭野谷,它不停息地集聚着,流淌着,来到浩瀚的大平原时,便以博大的胸怀汇流纳川,先后将泉河、颍河、涡河、奎河、沂河、沭河等数百条河流,拥入自己的怀抱。于是,它迅速地变得洪洪泱泱,终于成了匍匐在祖国心腹地带的一条大河。在中国的版图上,没有任何一条河流像它那样密如蛛网般地纵横交错了。一级支流一百二十多条,二级支流四百六十多条,全流域主要跨省河流就有

曹钢锋[9](1991)在《山东气象学会成立四十年来的工作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 山东省气象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组织——山东气象学会,是一九五○年二月五日在济南创建的。在纪念山东气象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我代表理事会向本会会员及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并感谢他们为气象事业和学会工作做出的贡献。 现对山东气象学会成立四十年来的工作做以回顾和总结,并就气象学会今后的工作谈几点意见。

临沂地革委气象局[10](1976)在《临沂地区气象系统首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在临沂召开》文中研究表明 临沂地区气象系统首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于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四日在临沂召开,到会113人。

二、临沂地区气象系统首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在临沂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沂地区气象系统首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在临沂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拓谱集团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处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技术路线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家族企业的三环模型
    (二)冲突相关理论
        1、冲突的定义及基本分类
        2、冲突对组织绩效影响的理论
        3、冲突管理模型
    (三)威廉马斯顿博士的DISC理论
三、拓谱集团夫妻创业中的合作冲突
    (一)夫妻创业简介
        1、夫妻创业背景介绍
        2、拓谱集团简介
    (二)夫妻创业的角色调整之路
        1、夫妻携手走上创业路
        2、夫妻在争吵中实现了拓谱公司的业务调整
        3、拓谱公司的控制权风波
    (三)拓谱学院在夫妻创业合作冲突中趟出新路
        1、拓谱学院的诞生
        2、夫妻在拓谱学院基础设施投资路上的博弈
        3、拓谱学院管理体系的再平衡
    (四)拓谱集团战略转型中的夫妻创业合作与对抗
        1、职业教育的严冬
        2、夫妻在拓谱集团扩建项目中的对抗
        3、夫妻在拓谱事业中年转换中的冲突
四、拓谱集团夫妻创业合作冲突分析
    (一)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类型分析
        1、夫妻合作中的任务冲突
        2、夫妻合作中的过程冲突
        3、夫妻合作中的关系冲突
        4、夫妻创业合作冲突与拓谱绩效的关系
    (二)影响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关键因素分析
        1、基于个人因素的合作冲突
        2、基于家族企业因素的合作冲突
        3、基于沟通因素的合作冲突
五、拓谱集团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处理策略
    (一)冲突处理策略概述
    (二)利用冲突管理模型管理夫妻创业合作冲突
        1、功能正常的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管理
        2、功能失调的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管理
    (三)科学管理影响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关键因素
        1、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安排夫妻在组织中的角色
        2、利用家族企业的三环模型构建清晰的夫妻权责边界
        3、通过有效沟通管理夫妻创业合作冲突
    (四)与时俱进地调整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处理策略
        1、合作冲突处理策略的调整
        2、影响合作冲突的关键因素的处理策略的调整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撷信息
二、泪光里的见闻
三、哭声里的故事
四、泪眼里的肖像
五、第三只泪眼
    1、你在一线实习了一周了,你认为自己该怎么开拓业务渠道?
    2、你觉得自己能吃得下推销工作中的苦吗?
六、异样的泪光
七、强者的孤独

(4)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2.1 国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外研究述评
    2.2 国内研究进展与述评
        2.2.1 国内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述评
第三章 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
    3.1 基础理论
        3.1.1 系统科学理论
        3.1.2 经济学与资源环境学科交叉理论
        3.1.3 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概念
    3.2 基本概念与内涵
        3.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概念辨析
        3.2.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3.2.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结构
        3.2.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
        3.2.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
    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状态演变
        4.1.1 地理熵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4.1.2 Logistic 模型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4.1.3 索罗模型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4.1.4 人类文明发展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解析
        4.2.1 自然地理环境
        4.2.2 人文地理环境
        4.2.3 人类活动因素
        4.2.4 需求结构因素
        4.2.5 区际关系因素
        4.2.6 区域发展环境
        4.2.7 空间管治措施
    4.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作用机制构建
        4.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内部作用机制
        4.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外部作用机制
        4.3.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整体作用机制
第五章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实证分析
    5.1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阶段划分
        5.1.1 划分依据
        5.1.2 结果分析
    5.2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5.2.1 “人”的可持续性评估
        5.2.2 “地”的可持续性评估
    5.3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及影响因素
        5.3.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5.3.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与权重的确定
        5.3.3 人地关系耦合度和响应度模型构建
        5.3.4 计算结果分析
    5.4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分析
        5.4.1 基于地市视角的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
        5.4.2 基于县域视角的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
第六章 山东省典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人地矛盾评估
    6.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与类型选取
        6.1.1 基本原则
        6.1.2 类型选取
    6.2 生态脆弱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6.2.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
        6.2.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关系主要矛盾辨析
        6.2.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开发状态评估
    6.3 海陆兼备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6.3.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概况
        6.3.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关系协调主要约束瓶颈
        6.3.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综合评估
    6.4 资源导向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6.4.1 西部隆起带基本概况
        6.4.2 西部隆起带人地关系主要矛盾辨析
        6.4.3 西部隆起带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估——以资源衰竭型城市枣庄市为例
第七章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路径与对策
    7.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
        7.1.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的依据原则
        7.1.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构建
    7.2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路径
        7.2.1 优化调控“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
        7.2.2 提高“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强化生态环境安全调控
        7.2.3 调控与优化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
    7.3 创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调控对策
        7.3.1 构建区域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7.3.2 创新区域(省域)生态环境管理模式与机制
        7.3.3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观点与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社会资本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 ——金正大社会资本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个案的选取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社会资本概念的由来和定义
        二、社会网络观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
        三、社会资本的功能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结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的定位和说明
    第五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二章 制度、市场与企业社会资本
    第一节 国家制度安排:"巨人之手"掌控生死
        一、关于民营企业
        二、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崛起
        三、政治松绑: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第二节 市场配置资源:企业社会资本价值凸现
        一、市场配置资源为民营企业要素配置打开方便之门
        二、民营企业发展原因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分析
        一、企业社会资本的界定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特征
        三、企业社会资本的构建流程与生存状态
        四、企业社会资本价值分析
    第四节 小结:制度安排与内在需求的融合
第三章 战略、需求与金正大的发展
    第一节 民营企业的缩影:了解金正大
        一、走进金正大
        二、不能不说的三个重要历史截点
    第二节 金正大发展战略定位的核心价值取向
        一、认识缓释肥料
        二、金正大发展战略定位的核心价值取向
    第三节 金正大——企业社会资本的集合体
        一、金正大创业发展之企业要素需求
        二、金正大——企业社会资本的集合体
    第四节 小结:战略与合作——金正大社会资本的运用
第四章 金正大社会资本的建构
    第一节 金正大社会资本生成的来源要素
        一、网络
        二、契约
        三、信任
    第二节 金正大社会资本的构成
        一、扩展营销网络:纵向社会资本生成
        二、创造社会支持网:横向社会资本生成
    第三节 金正大社会资本的建构途径
        一、打造核心竞争力:创新网络形成
        二、品牌推广:支撑体系建立与完善
        三、建设示范田:培育用户支持网
        四、广告与赞助:媒介网络的维护与创新
    第四节 金正大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
        一、品牌营销: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缺乏整合性
        二、企业合作:企业横向社会资本缺乏产业集聚性
        三、政策支持:社会资本生成的环境支撑有待加强
        四、筹资上市:资本的转换需关注
    第五节 小结:"拆除围墙"——金正大发展实践反思
第五章 文化传承与企业成长
    第一节 "梦幻临沂"让金正大得以随波逐流大浪淘沙
    第二节 场域文化:金正大企业社会资本生成的文化根基
        一、淳朴、厚道、善良、耐劳的品格力量助推企业打开外地农资市场
        二、拥护领导、服从权威的价值取向积聚起民企创业期的资本
        三、良好的党群关系让企业得到更多行政支持
        四、知足长乐、安贫乐道的信念为企业财富聚集提供心理基础
        五、强烈的血缘亲情意识有利于建立企业秩序
        六、儒家文化的传承演绎出金正大的企业文化
    第三节 存在场域的文化环境塑造了金正大经营者的社会资本
        一、金正大创业者的精神特质
        二、示范效应:金正大经营者决定投身化肥行业
        三、身份转换:金正大经营者获得稀缺资源
        四、政治投资: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转换
    第四节 小结:临沂肥业发展的启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金正大企业名称阐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前卫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创作及艺术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前卫民族管弦乐队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1955-1965 年的前卫民族管弦乐队
    第二节 1966-1976 年的前卫民族管弦乐队
    第三节 1977-1999 年的前卫民族管弦乐队
    第一章小结
第二章 前卫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创作
    第一节 民族管弦乐独奏作品
    第二节 小型民族管弦乐作品
    第三节 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
    第二章小结
第三章 前卫民族管弦乐队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对军旅文化、军旅音乐的贡献
    第二节 对中国民族器乐艺术的贡献
    第三章小结
结语 民族管弦乐队及民族管弦乐的思考
    一
    二
注释
附录
参考文献

(7)基于纵向战略联盟的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基于纵向战略联盟的港口供应链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主要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主要港口发展态势分析
    2.1 世界知名港口发展态势
    2.2 东北亚港口群发展态势
    2.3 中国沿海港口发展态势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基点分析
    3.1 日照港地理位置
    3.2 日照港自然条件
    3.3 日照港建设发展的动态轨迹
    3.4 日照各港区现状
    3.5 日照港货物吞吐量现状
    3.6 日照港发展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纵向战略联盟的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现状诊断
    4.1 日照港在港口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4.2 日照港口供应链增值分析
    4.3 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驱动力分析
    4.4 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纵向战略联盟的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总体框架构建
    5.1 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5.2 日照港口供应链的构建流程设计
    5.3 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的结构设计
    5.4 日照港口供应链供需均衡模型
    5.5 日照港口合作伙伴选择模型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纵向战略联盟的日照港口五大供应链设计
    6.1 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设计目标
    6.2 基于准班轮运输模式的日照港口煤炭供应链设计
    6.3 基于成本最优化日照港口铁矿石供应链设计
    6.4 以延伸石化产业链为目标的日照港口原油供应链设计
    6.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日照港口木材供应链设计
    6.6 基于期货理论的农业定单式日照港口农业供应链设计
    本章小结
第7章 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7.1 供应链风险的理论分析
    7.2 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的风险识别体系
    7.3 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的风险防范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纵向战略联盟的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支撑体系
    8.1 战略联盟的资本纽带化
    8.2 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
    8.3 配套设施建设的系统化
    8.4 人才运行机制的良性化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成果目录
致谢

四、临沂地区气象系统首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在临沂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2]拓谱集团夫妻创业合作冲突的处理策略研究[D]. 逄增梅. 兰州大学, 2017(02)
  • [3]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J]. 杨文学. 时代文学, 2016(04)
  • [4]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程钰.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5]社会资本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 ——金正大社会资本的个案研究[D]. 周艳玲.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6]前卫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创作及艺术成就[D]. 李娜. 南京艺术学院, 2008(01)
  • [7]基于纵向战略联盟的日照港口供应链管理研究[D]. 赵刚. 河海大学, 2007(05)
  • [8]淮河的警告[J]. 陈桂棣. 当代, 1996(02)
  • [9]山东气象学会成立四十年来的工作回顾与展望[J]. 曹钢锋. 山东气象, 1991(01)
  • [10]临沂地区气象系统首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在临沂召开[J]. 临沂地革委气象局. 山东气象, 1976(S1)

标签:;  ;  ;  ;  

临沂区域气象系统首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在临沂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