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稀土与乙醇酸络合反应机理的研究

离子交换稀土与乙醇酸络合反应机理的研究

一、离子交换法研究稀土与一缩二羟乙酸络合反应的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代志鹏[1](2021)在《PDA包覆钙钛矿对水中重金属的电化学检测与去除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简单环保的水热合成法将聚多巴胺(PDA)包覆钙钛矿(LaCo0.35Ni0.65O3),制备出PDA功能化钙钛矿(PDA@LaCo0.35Ni0.65O3)。通过TEM、XPS的表征发现,实验成功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PDA@LaCo0.35Ni0.65O3。利用钙钛矿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和PDA丰富的功能基团,将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上构建出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平台(PDA@LaCo0.35Ni0.65O3/GCE)。在最优条件下,PDA@LaCo0.35Ni0.65O3/GCE对Cu2+、Hg2+、Pb2+的单独检测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出限。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0.0、0.005-5.0、0.5-2.0μmol?L-1,检出限分别为67.70、8.68、52.00 nmol?L-1。相较于单独检测,三种重金属共存时的检测具有不同峰电位且灵敏的电化学响应,证实了同时检测的可行性。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灵敏度高的特点,为重金属的检测提供了新的策略。借助LaCo0.35Ni0.65O3的弱磁特性和PDA表面大量的官能团,将PDA@LaCo0.35Ni0.65O3复合纳米材料运用于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pH分别为5.0、6.0、7.0,吸附时间分别为90、60、90 min,材料投加量为0.5g?L-1时,该材料对Cu2+、Hg2+、Pb2+的吸附率分别为99.3、90.8、90.9%,理论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6.20、41.84、40.21 mg?g-1。PDA@LaCo0.35Ni0.65O3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性能较好,在重金属污染废水的处理方面具有较大潜力。该复合纳米材料不仅对水中重金属离子(Cu2+、Hg2+、Pb2+)的电化学检测具有高灵敏度,而且能够实现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快速吸附去除,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王齐[2](2021)在《基于过硫酸盐/甲酸盐氧化—还原去除水体中Cu-EDTA及Cr(Ⅵ)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镀,化学镀和印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大量的有机络合剂如乙二酸四乙酸(EDTA)等被广泛的应用,EDTA和重金属离子很容易排放到废水中,废水中的EDTA分子很容易与重金属离子螯合,产生稳定的重金属络合物。重金属络合物对环境和微生物的毒性比重金属离子强,并且可生化性差,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不能使它很好地去除。有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络合物和重金属离子成为燃眉之急。近年来,过硫酸盐氧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难降解的污染物处理方面,但是传统的过硫酸盐活化方法存在着额外的化学物质添加或能源消耗的问题。本文提出内源活化过硫酸盐的体系来去除Cu-EDTA和过硫酸盐/甲酸钠的氧化还原系统来同时去除Cu-EDTA和Cr(Ⅵ)。主要围绕目标污染物的降解规律,活性氧物质的种类鉴定与贡献分析,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和降解途径。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使用内源活化过硫酸盐用以去除溶液中的Cu-EDTA。通过硫酸盐的用量,Cu-EDTA的初始浓度,Cu2+和EDTA的添加量和溶液初始p H值来探究Cu-EDTA的降解特性。发现内源活化过硫酸盐系统可以高效降解溶液中的Cu-EDTA。经过90 min的氧化处理,Cu-EDTA的降解效率可以达到90.98%。增加过硫酸盐的用量,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额外的Cu2+有利于Cu-EDTA的去除;增加Cu-EDTA的浓度,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额外的EDTA不利于Cu-EDTA的去除;酸性条件下Cu-EDTA的去除效果更好。(2)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对反应过程中的活性氧物种进行了鉴定,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探究活性物种的贡献。使用电子激光粒度仪和p H计分析了溶液Zeta电位和p H值的变化,使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离子色谱(IC)对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副产物进行鉴定,对沉淀物质分别进行了能量色散X射线(EDX),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分析,对Cu-EDTA产生的中间体活化PS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发现活性氧物质SO4·-,·OH,和1O2在Cu-EDTA的去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反应是Cu-EDTA诱导并经过中间体加强的过硫酸盐活化系统,Cu-EDTA在活性氧物种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为小分子酸,并释放Cu2+,最终分解为H2O和CO2。(3)过硫酸盐/甲酸钠的氧化还原系统可以同时去除溶液中的Cu-EDTA和Cr(Ⅵ)。通过反应温度,甲酸钠用量和过硫酸盐用量来探究该反应过程中Cu-EDTA和Cr(Ⅵ)的去除规律。在温度为60℃条件下,过硫酸盐的用量为20 mmol L-1,甲酸钠的用量为10 mmol L-1时,经过90 min处理,Cu-EDTA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3%,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100%。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和自由基淬灭实验对该反应过程中的自由基种类和贡献进行了分析。使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FTIR检测处理后污染物的结构变化,使用GC-MS对该反应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进行了鉴定,通过XRD,FTIR和XPS对沉淀物质进行分析,发现氧化性的自由基SO4·-,·OH,和1O2在Cu-EDTA的去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还原性自由基CO2·-主要负责反应溶液中Cr(Ⅵ)的去除,Cu-EDTA被氧化分解为小分子酸,最终被分解为H2O和CO2,而Cr(Ⅵ)还原为Cr3+。

叶嘉辉[3](2021)在《以金属-有机单元为模板制备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以及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化学工业对人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化学工业水平的进步往往意味着人类向美好生活的进一步迈进。在化学工业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如能源短缺、生态污染等。在催化领域里,绿色化学倡导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多相催化剂克服了传统催化剂无法回收的缺点,可以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降低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传统催化剂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因此,如何构造绿色、高效和稳定的多相催化剂成为了长期的研究热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分子筛的制备与使用极大推进了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进程,成为了众多活性金属的载体。上世纪90年代,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被首次用于催化反应,打开了框架与活性位共同构建高效催化剂的大门。无论是分子筛还是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造孔方法和活性位构建方法。本论文综述了分子筛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孔道与活性位的构建方法,分析两种材料作为多相催化剂的优点与缺点,借鉴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制备新材料的方法,合理地构建孔道框架和活性中心。首先,本文第三章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67的Co-2-甲基咪唑配位单元作为模板剂、硅酸盐作为骨架,合成了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PMS-1)。Co-2-甲基咪唑配位单元与硅酸盐骨架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特定孔道和活性位的催化剂。Co-2-甲基咪唑配位单元既决定了孔道的尺寸大小,也原位引入了 Co活性位,使它们高度分散在材料的孔道内。PMS-1具有高比表面(391 m2g-1)、~3.5 nm的窄分布孔道,和高达1.4:1的Co3+/Co2+比例。用于环己烷氧化反应时,PMS-1展现了非常高的催化活性,120℃反应温度条件下TOF达25.7 h-1。原位红外和第一性原理研究说明PMS-1中含较多的活性氧原子,对环己烷的C-H键活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章,以Cu/Co-苯甲酸小分子配合物为模板剂,制备了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PMS-2,实现了以硅酸盐作为框架、以孔道中的Cu-Co作为氧化还原中心,其孔道大小为~1.5 nm。通过改变硅与金属比例、铜与钴比例、配体与金属比例和热处理温度,实现了调控材料的比表面大小、孔道体积大小、金属分散程度和合金形成程度。以PMS-2作为催化剂催化糠醛加氢反应时,能在50℃引发反应,在110℃下TOF达到了 24.9 h-1。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以Co替代Cu晶胞中的原子形成合金后,加强了 H和羧酸O原子区域的电荷,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第五章,以不同的Al-羧酸配合物为模板剂,制备了 Al-多孔硅酸盐材料PMS-3、PMS-4和PMS-5。通过改变单羧酸配体的种类,实现了调控孔道尺寸和材料比表面积,并将Al活性位高度分散于材料孔道内;将单羧酸配体换成三羧酸配体,制备了含局部团聚的Al活性位点,调控了材料的孔道尺寸和比表面积以及Br(?)nsted/Lewis酸的比例。其中,PMS-3中含有高度分散的酸性活性中心,在催化对二甲苯和苯甲醇的烷基化反应时,表现出了高活性,在100℃温度条件下TOF达到了 26.0 h-1,选择性达到了 91%。因孔道尺寸较大且均一,抑制了副产物的生成。

吴智诚[4](2020)在《绿色合成铁基纳米材料去除水中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砷是被认为最具毒性和致癌性的化学元素之一,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第一优先污染物。全球有超过1亿的人生活在受砷污染的地下水的威胁之中,在中国,暴露于0.01 mg·L-1以上砷水平的总人口可能超过1900万人。因此,地下水中砷污染的治理已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探讨砷污染的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近年来,利用铁基吸附剂的方法去除砷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除砷处理技术,是砷污染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铁及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对As(Ⅲ)和As(V)具有高亲和力。但这些铁基材料吸附剂采用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涉及到有害、有毒的化学试剂,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开发环境友好的材料,其中采用植物部分作为原材料是重要的替代方案。绿色合成广泛使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使用水做溶剂,具有简单、反应速度快和稳定性等优点。已有学者尝试采用绿色合成的纳米零价铁,用于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有望成为一种可行的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本论文选取了来源丰富,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的桉树叶和茶叶作为原材料,通过绿色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了EL-Fe NPs和GT-Fe NPs铁基纳米材料及GT-Fe@GO和GT-Fe/Ce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水体中As(V)/As(Ⅲ)污染的去除,利用各种表征手段,从微观结构分析绿色合成铁基纳米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形貌、组分及形成机制的科学问题,通过宏观实验研究理解影响去除As(V)/As(Ⅲ)的关键因素,通过表征手段对去除过程中纳米材料表面和成份的分析,对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探讨,并提出吸附机理的关键科学的问题。采用桉树叶提取液绿色合成EL-Fe NPs。EL-Fe NPs为无定形的纳米颗粒。EL-Fe NPs是桉树叶提取液含有的环桉烯醇、桉树脑、桉树脂、桉油烯醇、一水没食子酸等物质与铁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有机-铁纳米粒子。EL-Fe NPs中铁是以Fe(Ⅲ)的形式存在。EL-Fe NPs不是一种典型的核壳结构,铁离子均匀结合在整个颗粒中。EL-Fe NPs与As(V)反应可形成单齿螯合配体和双齿双核复合物。EL-Fe NPs对As(V)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4 d后达到饱和的吸附容量为14.62 mg·g-1。EL-Fe NPs对As(V)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EL-Fe NPs对As(V)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的过程。采用绿茶提取液绿色合成GT-Fe NPs。绿茶中的茶多酚、L-茶氨酸、咖啡因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质参与了生成GT-Fe NPs的合成。合成的GT-Fe NPs为无定形非晶态颗粒,GT-Fe NPs是有机分子与Fe(Ⅲ)反应形成的有机-Fe(Ⅲ)络合物。GT-Fe NPs对As(V)的吸附作用是有机-Fe(Ⅲ)络合物中的Fe与As(V)进行配位,以及GT-Fe NPs表面的羟基/氨基与As(V)进行配位共同作用的结果。GT-Fe NPs对As(V)的吸附符合Freundich吸附模型,吸附2 h后达到饱和的吸附容量为19.92mg·g-1。GT-Fe NPs对As(V)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GT-Fe NPs对As(V)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采用化学法制备了GO以及采用绿色合成制备了GT-Fe@GO复合材料,并用于对As(Ⅲ)/As(V)的去除研究。合成的GO是单层或少层的单晶结构,GO对As(Ⅲ)的吸附作用是GO表面的羟基与As(Ⅲ)进行配位作用。GT-Fe@GO中含有两种形态的Fe(Ⅲ),是绿茶提取液中的不同种类的多酚或氨基与Fe(Ⅲ)反应形成有机-Fe(Ⅲ)的络合物。GT-Fe@GO对As(Ⅲ)/As(V)的吸附作用是有机-Fe(Ⅲ)络合物中的Fe与As(Ⅲ)/As(V)进行配位,以及GT-Fe@GO表面的羟基或氨基与As(Ⅲ)/As(V)进行配位。GO对As(Ⅲ)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其平衡吸附容量为5.24mg·g-1。GO吸附As(Ⅲ)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GO吸附As(Ⅲ)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GT-Fe@GO对As(Ⅲ)/As(V)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其平衡吸附容量达到19.92 mg·g-1。GT-Fe@GO吸附As(Ⅲ)/As(V)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GT-Fe@GO吸附As(Ⅲ)/As(V)是自发的、放热的过程。采用绿色合成的方法制备了GT-Fe/Ce双金属铁基纳米复合材料。GT-Fe/Ce双金属铁基纳米复合材料是非晶态材料,复合材料中含有Fe(0)和Fe(Ⅲ)两种价态的Fe。GT-Fe/Ce吸附As(V)既发生物理静电吸附作用,又发生了表面-OH和M-O基团与As(V)的化学络合反应,同时还存在Fe(0)将As(V)部分还原成As(Ⅲ)和As(0)的还原作用。GT-Fe/Ce对As(V)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其平衡吸附容量为6.96 mg·g-1。GT-Fe/Ce对As(V)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GT-Fe/Ce吸附As(V)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

李文博[5](2020)在《聚氨酯基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制革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复鞣是对蓝湿革性能的加强和补充,决定了成革的性质和风格。传统的水性聚氨酯鞣剂(WPU)因其可以保持坯革良好的手感和天然粒纹而广泛应用于复鞣工序。但WPU对坯革的填充性和力学性能提升不大,且不能赋予坯革功能性,限制了其在制革中的应用。因此对传统的WPU进行改性,在提升坯革性能的同时赋予其特殊功能是未来皮革发展的方向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制备了聚氨酯基水滑石纳米复合鞣剂,旨在改善WPU的复鞣性能,提高其坯革染色性能的同时赋予坯革一定的阻燃性,从而提高皮革制品的附加值。具体研究如下:(1)通过物理共混法制得具有部分插层结构的WPU/LDH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扫描电镜(T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应用结果表明:当LDH用量为2%时,坯革的机械性能和染色性能最优。当WPU/LDH中的LDH用量为8%时,阻燃性最好。与WPU复鞣革相比,其损毁长度降低了58.6%,极限氧指数(LOI)从23.6%提高到26.0%。同时探究了 LDH对坯革燃烧行为的影响,表明LDH在燃烧过程中有利于致密碳层的形成,进而阻止了热辐射对坯革的进一步破坏。但WPU/LDH-8%的综合应用性能不佳,有待进一步提高。(2)将具有多鞣性基团的磺化杯芳烃(SCA)作为交联剂对WPU进行改性,制备了磺化杯芳烃改性聚氨酯(SCA-WPU)。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制备工艺为:SCA、聚乙二醇(PEG)和2,2-二羟甲基丁酸(DMBA)三种单体同时加入,nSCA:nPEG=3:10,R值(n-NCO/n-OH)=0.8。将其用于复鞣工艺中,应用结果表明:相比于WPU,SCA-WPU复鞣革的增厚率、柔软度、机械性能和染料吸收率均有提高,但阻燃性能未得到提升。通过物理共混法将LDH引入上述的SCA-WPU中,得到改性聚氨酯基水滑石纳米复合鞣剂((SCA-WPU)/LDH)。应用结果表明:当(SCA-WPU)/LDH中的LDH用量分别为4%时,坯革的染色性能最佳;当LDH用量为8%时,阻燃性能达到最佳。但随着LDH的引入,SCA-WPU的复鞣性未得到提升。相比于SCA-WPU复鞣革,(SCA-WPU)/LDH-8%复鞣革的损毁长度降低了 33.3%,LOI值从22.7%提高到24.0%,其提升幅度低于WPU/LDH-8%。这是因为LDH在(SCA-WPU)/LDH中未形成插层结构,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决定了其应用性能,因此拟对(SCA-WPU)/LDH结构进行优化。(3)采用共沉淀法将SCA插入LDH层间,得到磺化杯芳烃插层LDH材料(SCA-LDH)。通过FT-IR、XRD和TEM对SCA-LDH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CA进入LDH层间,且层间距从0.76nm增加到2.06nm。通过物理共混法将SCA-LDH引入WPU,制备了具有完全插层结构的聚氨酯基改性水滑石纳米复合鞣剂(WPU/(SCA-LDH)),其应用结果表明:当WPU/(SCA-LDH)中的SCA-LDH用量为8%时,坯革的增厚率、柔软度、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最优,其损毁长度降低了 53.5%,LOI从24.2%提高到28.1%。当SCA-LDH用量为10%时,染色性能最优,染料吸收率从90.6%提高到95.7%。综合对比,WPU/(SCA-LDH)-8%的应用性能最佳。最后,综合对比市售聚氨酯、WPU/LDH、(SCA-WPU)/LDH和WPU/(SCA-LDH)复鞣革的应用性能,其综合性能依次为WPU/(SCA-LDH)>WPU/LDH>(SCA-WPU)/LDH>市售聚氨酯。

杜慧慧[6](2019)在《酰胺类萃取剂结构对萃取分离稀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金属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各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稀土的高效分离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技术挑战。目前对稀土的提取、分离多采用溶剂萃取法,而溶剂萃取的关键在于萃取剂的选择,设计合成高效高选择性的萃取剂是稀土冶金的前提和保证。相比磷酸类萃取剂,酰胺类萃取剂更环保,而且3-氧戊二酰胺(DGA)类萃取剂是邻近镧系化合物分离的理想选择。DGA类萃取剂为中性络合萃取剂,萃取时不需要酸碱中和,基本不产生废水,因此用于稀土萃取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N上取代基结构对酰胺萃取剂的萃取与分离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设计合成TODGA(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2EHDGA(N,N,N’,N’-四异辛基-3-氧戊二酰胺)、DIPDODGA(N,N’-二异丙基-N,N’-二辛基-3-氧戊二酰胺)、DPDODGA(N,N’-二丙基-N,N’-二辛基-3-氧戊二酰胺)四种结构不同的萃取剂。考察不对称烷基取代基、支链位置对萃取性能的影响。以除Pm以外的镧系元素离子作为研究目标,研究了合成的萃取剂从硝酸、盐酸溶液中萃取稀土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在盐酸体系中,研究稀释剂、温度、时间、酸度、萃取剂浓度、稀土离子浓度等因素对DGA萃取剂提取Nd的萃取性能的影响,得到萃取为放热反应,N上烷基链的增加和支化使焓变值减小;四种萃取剂萃取Nd稀土离子得到单核稀土萃合物,即Nd(DGA)2Cl3。同时我们还在盐酸介质中研究了四种萃取剂对重稀土的萃取性能,以了解萃取剂化学结构与萃取稀土金属离子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正辛烷:正辛醇=9:1的稀释剂中萃取剂萃取稀土的顺序如下:DIPDODGA>DPDODGA>TODGA>T2EHDGA。萃取剂在萃取重稀土时,TODGA、DPDODGA、DIPDODGA萃取剂提取物为单核的萃合物,即Ln(DGA)3Cl3,T2EHDGA萃取剂的提取物为双核萃合物,即[Ln(DGA)3](LnCl6)。四种萃取剂都优先萃取重稀土离子,N上烷基链的变化对分离性能的影响不是很大,计算其分离系数可以发现能实现轻重稀土的分离。在硝酸体系中,利用上述四种萃取剂对混合稀土的萃取能力进行研究,为得到萃取剂化学结构与萃取分离稀土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硝酸酸度、稀土金属离子浓度、萃取剂浓度对分配比以及萃取率的影响,结合红外光谱阐明了萃合物的结构。随着N上烷基链的增加和支化使其萃取能力下降,DIPDODGA出现反常是由于在参与配位时,其支链上的甲基位于远离配位点的一侧,使其支化对配位点的空间位阻没有产生影响。四种萃取剂都显示出优先萃取重稀土离子,虽然取代基对萃取稀土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对分离性能影响不大,可以实现轻重稀土的分离。TODGA、DPDODGA、DIPDODGA萃取混合稀土时萃取率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T2EHDGA与Yb形成单核的四配位体的萃合物,Yb(DGA)4(NO3)3,其它三种萃取剂形成单核的三配位体的萃合物,Yb(DGA)3(NO3)3。四种萃取剂在萃取Nd时,与Nd形成单核的二配位体的萃合物,Nd(DGA)2(NO3)3。

曾春[7](2018)在《氧化铜表面镶嵌铈复合催化剂用于氨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脱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治理生产生活中所排放的大量氮氧化物的毒害作用,催化还原脱除是备受关注的高效途径,针对此途径设计低毒耐用的廉价催化剂是多相催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本论文选择CuO基催化剂结合稀土元素Ce进行了表面复合催化剂合成及表征研究。不同于传统制备方法,本研究利用Ce(IV)前驱化合物与Cu2O基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在Cu2O表面蚀刻嵌入少量Ce物种,通过调变Ce的不同含量,合成了均匀分散表面为Ce-Cu紧密复合层的样品,对这些样品进行热处理得到了结构稳定的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还原脱除NO反应(NH3-SCR-NO),进行了相关催化活性、抗水和抗硫性能及催化稳定性测试。由XRD、Raman、SEM、XPS、H2-TPR、NH3-TPD等表征手段表明,少量Ce的嵌入(0.83-2.3wt.%)就可在CuO表面获得Cu(I)-Cu(II)及Ce(III)-Ce(IV)多氧化态物种共存且组成可调的复合界面,相应的氧化还原性质及表面酸中心性质也可得到有效调控,由此获得了性能优良的NH3-SCR-NO催化剂,如(CeOx)1.6wt.%^CuO样品在GHSV=100,000 h-1,200℃-220oC范围内NO转化率可达95%,在加入200 ppm SO2后在280℃-320oC温度范围内NO转化率仍可达90%,并在48小时稳定性测试中保持性能基本不变,这种抗硫催化性能表明所制备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还对由共沉淀法制备的Cu-Mn氧化物掺杂Ce获得了Ce-Cu-Mn三元复合催化剂,结果表明在GHSV=40,000h-1,100℃-240℃条件下NO转化率皆可达100%,特别是Cu(0.3)-MnOx-Ce(12.5%)催化剂活性温度窗口更宽,抗水抗硫能力相对于Cu-Mn二元催化剂显着提高。

汪梅[8](2018)在《杂原子改性油脂/双戊烯基PVC钙锌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高效、环保、多功能的热稳定剂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成为研发的热点。传统的钙锌稳定剂虽然具有环保和价廉等优点,但短时间内容易引发PVC迅速变黑发生“锌烧”。本研究以可再生的天然生物质资源木本油脂、松脂及其衍生物为主要原料,利用其结构中的共轭双键、羟基等活性基团,经过Diels-Alder反应、环氧化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改性手段,制备出一系列含氮、磷官能团的植物油基钙锌和多元醇PVC热稳定剂;将含氮的沸石咪唑框架结构化合物(ZIF-8)添加至硬脂酸钙/硬脂酸锌(CaSt2/ZnSt2,St:硬脂酸)作为PVC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并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能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本研究为天然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保、高效型PVC热稳定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五个部分:1.以桐马酸酐和双戊烯为原料,分别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加成反应、及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氨解反应合成了单酰胺桐油基及双戊烯基羧酸(ABDPMA和ABTMA),然后将它们转化为相应的单酰胺桐油基及双戊烯基钙锌(ABTMA-Ca/ABTMA-Zn和ABDPMA-Ca/ABDPMA-Zn),并通过红外和元素分析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以C36DA-Ca/C36DA-Zn(C36DA:二聚酸)、CaSt2/ZnSt2(St:硬脂酸)等为参比热稳定剂,通过刚果红法、变色法、紫外光谱仪分析、热重分析对ABTMA-Ca/ABTMA-Zn和ABDPMA-Ca/ABDPMA-Zn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此外,对试样的动态热机械分析(DMA)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热稳定剂相比,ABDPMA-Ca/ABDPMA-Zn热稳定的PVC试样的静态热稳定时间(Ts)最长(71 min 48s),且在90 min内仍未发生“锌烧”。这说明ABDPMA-Ca/ABDPMA-Zn赋予PVC试样更好的长期热稳定性。综合刚果红法、变色法、紫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的结果,发现ABDPMA-Ca/ABDPMA-Zn能赋予PVC更好的长期热稳定性。这是ABDPMA-Ca/ABDPMA-Zn中Ca/Zn协同热稳定和自由基热稳定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且ABDPMA-Ca/ABDPMA-Zn在PVC中更好的分散性也有助于提高PVC的热稳定性。DMA表明,与其它热稳定剂相比,ABDPMA-Ca/ABDPMA-Zn具有更好的增塑性。2.以桐马酸酐为原料,分别与乙二胺和对苯二胺的氨解反应合成了二元酰胺桐油基(AETMA和APTMA),然后将它们转化为相应的液体二元酰胺桐油基钙锌热稳定剂(LAETMA-Ca/LAETMA-Zn和LAPTMA-Ca/LAPTMA-Zn),采用红外、氢谱和元素分析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刚果红法、变色法、紫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热重-红外联用和热重-质谱联用对其作为PVC热稳定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热稳定剂相比,自制的钙锌热稳定剂(LAPTMA-Ca/LAPTMA-Zn、LAETMA-Ca/LAETMA-Zn)添加至PVC后Ts(分别为73 min 04 s和70 min 04 s),且分别在90 min后和80 min后才发生“锌烧”,说明LAPTMA-Ca/LAPTMA-Zn表现出更好的长期热稳定性。对PVC/LAPTMA-Ca/LAPTMA-Zn存在的热稳定机理进行了研究。3.以桐马酸酐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了含羟基和富氮的桐油基多元醇(HTMA-1和HTMA-2)及其羧酸钙锌(Ca-HTMA-1、Zn-HTMA-1、Ca-HTMA-2和Zn-HTMA-2)PVC热稳定剂。测试结果表明,当在CaSt2/ZnSt2中添加等量的多元醇辅助热稳定剂(HHTT、PER、HTMA-1、HTMA-2)时,热稳定性顺序为:HTMA-2>HTMA-1>HHTT>PER,说明HTMA-2与CaSt2/ZnSt2之间有优异的热稳定协同作用,这赋予PVC更好的长期热稳定性。将自制的多元醇辅助热稳定剂与自制钙锌或CaSt2/ZnSt2复配使用,发现CaSt2/Zn-HTMA-2/HTMA-2具有更好的初期热稳定性和长期热稳定性。这归因于CaSt2、Zn-HTMA-2和HTMA-2中的特殊结构或官能团(如羟基、含氮基团、羧基等)所产生的优异的热稳定协同作用。此外,DMA发现CaSt2/Zn-HTMA-2/HTMA-2具有与参比热稳定剂(CaSt2/ZnSt2和CaSt2/ZnSt2/PER)相当的塑化性能。对PVC/CaSt2/Zn-HTMA-2/HTMA-2存在的热稳定机理进行了研究。4.以蓖麻油酸为原料合成了液体蓖麻油基磷酸酯钙锌PVC热稳定剂,采用红外、氢谱和元素分析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以CaSt2/ZnSt2、EFC/ZnSt2/ESBO和LRA-Ca/LRA-Zn为参比热稳定剂,通过刚果红法、变色法、TGA、TGA-IR和TGA-MS研究其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结果发现LPPRA-Ca/LPPRA-Zn赋予PVC试样良好的初期色泽和长期热稳定性,表明LPPRA-Ca/LPPRA-Zn具有更好的初期和长期热稳定性。这归因于LPPRA-Ca和LPPRA-Zn的热稳定协同作用。此外,LPPRA-Zn中较低的锌含量能延缓PVC样品发生“锌烧”,也有助于提高PVC试样的长期热稳定性。DMA和拉伸性能分析表明,制备的蓖麻油基磷酸酯羧酸钙锌热稳定剂赋予PVC良好的热稳定性的同时兼具良好的增塑性能和拉伸性能。5.以2-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ZIF-8,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其单独或与CaSt2/ZnSt2复配作为PVC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变色法和TGA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IF-8单独作为热稳定剂能赋予PVC较好的初期色泽的同时还能显着的延长试样发生“锌烧”时间,其刚果红时间长达93.08 min,显着提高了PVC的长期热稳定性。研究发现这与ZIF-8能降低ZnCl2对PVC热降解的自动催化作用有关。当CaSt2/ZnSt2/ZIF-8中ZIF-8的含量增加时,试样的长期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当ZnSt2/ZIF-8的质量比为2∶1时,试样的初期色泽得到显着改善的同时Ts长达128.92 min,且在120min内不会发生“锌烧”。与其它热稳定剂相比,PVC/ZIF-8/ZnSt2具有略低的断裂伸长率,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袁小兰[9](2017)在《N,N-二(2-乙基己基)二甘酰胺酸(DEHDGA)的合成及其对镧系元素的萃取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在核能可持续发展中,高放废液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制约核能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溶剂萃取法在高放废液的分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多年来萃取剂的性能研究和流程开发一直是高放废液溶剂萃取法分离中的研究热点。经研究发现,酸性磷类萃取剂,如N,N-二(乙基己基)磷酸(HDEHP),是镧系和锕系元素分离的一种高效萃取剂,但是该类萃取剂分子结构中含有元素P,不能完全燃烧,会增加二次废物的量。本文以二甘醇为原料,合成了N,N-二(乙基己基)二甘酰胺酸(DEHDGA:HL)萃取剂,该萃取剂只含C、H、O、N四种元素,能完全燃烧,燃烧产物为气体,不会产生二次固体废物;在此基础上,以正十二烷为稀释剂,研究了DEHDGA在3.0mol/L的硝酸介质中对Dy(Ⅲ)的萃取行为和DEHDGA在0.3 mol/L的硝酸介质中对La(Ⅲ)的萃取行为,并比较研究了DEHDGA在3.0mol/L和0.3 mol/L HNO3介质中对镧系金属元素的萃取行为。经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合成了N,N-二(乙基己基)二甘酰胺酸(DEHDGA)萃取剂,并通过高效液相质谱(LCM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质谱(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2)在研究的HNO3浓度0.214.14 mol/L范围内,14种镧系金属元素随着平衡水相HNO3浓度的增加,分配比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说明14种镧系元素的萃取机理都相同,都是在低酸条件下为离子交换机理,在高酸条件下为中性络合机理,而在最小值附近则为两种机理共同作用。(3)在3.0 mol/L的硝酸体系中,DEHDGA萃取Dy(Ш)的反应方程式为:Dy3+ + 2 HL + 3 NO3-= Dy(HL)2(NO3)3(4)在0.3 mol/L的硝酸体系中,DEHDGA萃取La(Ш)的反应方程式为:La3+ + 2HL+ NO3-= La· 2L-·NO3 + 2H+(5)镧系金属元素在3.0 mol/L HNO3和0.3 mol/L HNO3介质中,萃取剂分子参与的配位数相同,都是一个三价金属离子与2个萃取剂分子络合,而NO3-分子参与的配位数从La到Lu的变化趋势不同,说明轻镧系元素和重镧系元素在同一HNO3浓度条件下的配合物组成不同,同一镧系元素在不同酸度条件下的萃合物组成也不同。(6)从La到Lu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分配比增加,轻镧系相互间的分离因子大于重镧系相互间的分离因子。所有镧系元素都随着温度的升高分配比降低,说明DEHDGA对镧系元素的萃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对镧系的萃取。

刘栎锟[10](2017)在《冠醚功能化有序介孔硅基材料制备及分离锂同位素研究》文中认为锂的两种稳定同位素6Li和7Li,6Li可用于生产核聚变反应所需的氚(T),而高纯度的7Li则是核反应堆堆芯的冷却剂和载热剂的主要成分。研究锂同位素的分离技术对于我国国防和能源工业具有战略意义。研究表明,基于冠醚化合物对锂离子的配位络合作用发展起来的萃取色谱方法在锂同位素分离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现有的冠醚功能化吸附材料尚存在官能化程度较低、吸附容量不高的局限,导致锂同位素分离效果欠佳。为此,本论文在合成和筛选出对锂具有优良配位络合能力的冠醚配体的基础上,结合有序介孔硅基材料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及孔道规整等结构优势,分别利用表面化学接枝和表面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等合成策略制备新型冠醚功能化的有序介孔硅基材料,并系统研究其对锂同位素的吸附分离性能。论文的创新性成果包括:第一,设计并合成了苯并-15-冠-5及其含有不同取代基的系列衍生物,并在溶剂萃取体系中考察了其对锂同位素的萃取分离能力,筛选出4-氨基苯并-15-冠-5作为优良的冠醚配体,用于冠醚功能化吸附材料的构建;第二,制备出短通道、大孔径且具有活性位点的SBA-15有序介孔氧化硅前驱体材料,利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冠醚配体以共价键形式接枝到材料的表面和孔道中,实现了对锂同位素的有效吸附和分离;第三,利用引发剂再生催化剂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ICAR-ATRP),结合受生物启发的多巴胺化学方法,在有序介孔硅基材料的内、外表面可控生长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链段,制备出新型的有序介孔氧化硅/聚合物杂化材料,并基于其链段中大量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实现冠醚配体的高官能化度接枝,从而提升了材料对锂的吸附能力。本论文的研究分别建立了利用表面化学接枝和表面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冠醚功能化有序介孔硅基吸附材料的方法,并通过系统性的批次吸附实验,认识了不同类型的冠醚功能化有序介孔硅基吸附材料对锂同位素的吸附分离行为,评价了包括溶剂效应、阴离子效应、温度效应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吸附分离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热力学模型以及吸附等温线模型,并探讨了材料对锂同位素的吸附分离机理。本论文的研究将为锂同位素分离技术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二、离子交换法研究稀土与一缩二羟乙酸络合反应的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子交换法研究稀土与一缩二羟乙酸络合反应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PDA包覆钙钛矿对水中重金属的电化学检测与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中重金属污染现状
    1.2 目前的处理现状
        1.2.1 水中重金属检测技术
        1.2.2 水中重金属去除技术
    1.3 钙钛矿
        1.3.1 钙钛矿的结构性质
        1.3.2 钙钛矿的合成方法
    1.4 聚多巴胺
        1.4.1 多巴胺的结构性质
        1.4.2 聚多巴胺的形成机理
        1.4.3 聚多巴胺的包覆修饰机理
        1.4.4 聚多巴胺功能材料的应用
    1.5 立题背景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创新点
第二章 PDA包覆钙钛矿的制备及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PDA包覆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
        2.2.4 电化学检测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DA@LaCo_(0.35)Ni_(0.65)O_3的表征
        2.3.2 PDA@LaCo_(0.35)Ni_(0.65)O_3的电化学性能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4 PDA@LaCo_(0.35)Ni_(0.65)O_3对Cu~(2+)、Hg~(2+)、Pb~(2+)的单独检测
        2.3.5 PDA@LaCo_(0.35)Ni_(0.65)O_3对Cu~(2+)、Hg~(2+)、Pb~(2+)的单独检测
        2.3.6 PDA@LaCo_(0.35)Ni_(0.65)O_3/GCE的稳定性
        2.3.7 实际样品的检测
    2.4 小结
第三章 PDA包覆钙钛矿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吸附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2 吸附温度的探究
        3.3.3 吸附等温曲线模型的拟合
    3.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过硫酸盐/甲酸盐氧化—还原去除水体中Cu-EDTA及Cr(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络合铜废水的来源、性质及危害
        1.1.2 含铬废水的来源、性质及危害
    1.2 水体络合重金属及重金属离子去除技术
        1.2.1 化学沉淀法
        1.2.2 离子交换法
        1.2.3 吸附法
        1.2.4 还原法
        1.2.5 膜分离法
        1.2.6 生物处理法
    1.3 高级氧化技术
        1.3.1 Fenton氧化法
        1.3.2 电化学氧化
        1.3.3 臭氧氧化法
        1.3.4 放电等离子体氧化
    1.4 过硫酸盐氧化法
    1.5 高级还原技术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Cu-EDTA诱导过硫酸盐的多途径活化及其对Cu-EDTA降解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部分
        2.2.1 目标污染物简介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2.4 实验设计
        2.2.5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过硫酸盐剂量的影响
        2.3.2 Cu-EDTA初始浓度的影响
        2.3.3 过量Cu~(2+)对Cu-EDTA去除的影响
        2.3.4 过量EDTA对 Cu-EDTA去除的影响
        2.3.5 溶液初始pH值对Cu-EDTA去除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u-EDTA诱导过硫酸盐的多途径活化及其对Cu-EDTA降解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自由基的鉴定
        3.3.2 自由基的作用分析
        3.3.3 溶液相分析
        3.3.4 沉淀相分析
        3.3.5 内源催化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硫酸盐/甲酸盐体系同时氧化还原Cu-EDTA和 Cr(Ⅵ)的反应过程和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设计
        4.2.4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液温度对Cu-EDTA和 Cr(Ⅵ)去除率的影响
        4.3.2 甲酸钠的投加量对同时去除Cu-EDTA和 Cr(Ⅵ)的影响
        4.3.3 过硫酸盐剂量对同时去除Cu-EDTA和 Cr含量的影响
        4.3.4 氧化和还原性物种的鉴定
        4.3.5 Cu-EDTA解络合和Cr(Ⅵ)还原的过程和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以金属-有机单元为模板制备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以及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分子筛概述
        1.2.1 分子筛发展简介与分类
        1.2.2 分子筛的孔道构建
        1.2.3 分子筛的活性中心构建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概述
        1.3.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发展简介和分类
        1.3.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孔道构建
        1.3.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1.3.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活性中心构建
    1.4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4.1 关键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以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材料表征仪器和方法
        2.2.1 广角x-射线粉末衍射(XRD)
        2.2.2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5 氮气吸附-脱附(N2 sorption)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2.2.7 热重(TG)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第三章 钴-多孔硅酸盐材料的合成、结构与环己烷氧化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PMS-1的制备
        3.2.2 模拟计算方法
        3.2.3 环己烷氧化反应
    3.3 PMS-1的结构与形貌
    3.4 环己烷氧化反应研究
        3.4.1 催化活性研究
        3.4.2 催化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铜钴-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的合成与催化糠醛加氢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PMS-2制备
        4.2.2 模拟计算方法
        4.2.3 糠醛加氢反应
    4.3 PMS-2的结构与形貌
        4.3.1 Si:M比的影响
        4.3.2 Cu/Co比的影响
        4.3.3 其它因素的影响
    4.4 催化糠醛加氢反应研究
        4.4.1 活性中心研究
        4.4.2 催化活性研究
        4.4.3 催化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铝-多孔硅酸盐材料的合成及其酸性调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PMS材料制备
        5.2.2 微孔ZSM-5与介孔ZSM-5制备
        5.2.3 对二甲苯和苯甲醇烷基化反应
    5.3 铝-多孔硅(PMS-x)的结构与酸性
        5.2.1 PMS材料的结构分析
        5.2.2 PMS材料的酸性分析
    5.4 烷基化反应活性研究
    5.5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
专利
致谢

(4)绿色合成铁基纳米材料去除水中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地下水中砷污染现状
    0.2 水环境中的砷
        0.2.1 砷的基本性质
        0.2.2 砷的污染来源
        0.2.3 砷的毒性及危害
        0.2.4 砷污染的处理方法
    0.3 铁基纳米材料去除砷的研究
        0.3.1 零价铁、纳米零价铁及其复合材料去除砷的研究
        0.3.2 铁(氢)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去除砷的研究
    0.4 绿色合成铁基纳米材料去除砷的研究
        0.4.1 绿色合成铁基纳米颗粒及其复合材料去除砷的研究
    0.5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与除砷进展
        0.5.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及性质
        0.5.2 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0.5.3 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去除砷的研究
    0.6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0.6.1 研究目标
        0.6.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桉树叶提取液合成铁纳米颗粒及去除As(V)的机理研究
    1.1 引言
    1.2 实验部分
        1.2.1 材料与试剂
        1.2.2 EL-Fe NPs的制备
        1.2.3 实验表征
        1.2.4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讨论
        1.3.1 绿色合成EL-Fe NPs的表征
        1.3.2 绿色合成EL-Fe NPs机理探讨
        1.3.3 绿色合成EL-Fe NPs去除As(V)的机理研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绿茶提取液合成铁纳米颗粒及去除As(V)的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GT-Fe NPs的制备
        2.2.3 实验表征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绿色合成GT-Fe NPs及去除As(V)的表征
        2.3.2 绿色合成GT-Fe NPs去除As(V)的研究
        2.3.3 绿色合成GT-Fe NPs去除As(V)的机理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O及绿色合成GT-Fe@GO去除As(III)/As(V)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GO的制备
        3.2.3 GT提取液的制备
        3.2.4 GT-Fe@GO的制备
        3.2.5 实验表征
        3.2.6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O及 GT-Fe@GO复合材料去除As(III)/As(V)的表征
        3.3.2 GO 及 GT-Fe@GO 复合材料去除 As 的研究
        3.3.3 GO及 GT-Fe@GO复合材料去除As(III)/As(V)的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合成GT-Fe/Ce及去除As(V)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GT-Fe/Ce的制备
        4.2.3 实验表征
        4.2.4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绿色合成GT-Fe/Ce及去除As(V)的表征
        4.3.2 绿色合成GT-Fe与 GT-Fe/Ce去除As(V)的比较
        4.3.3 绿色合成GT-Fe/Ce去除As(V)的研究
        4.3.4 绿色合成GT-Fe/Ce去除As(V)的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聚氨酯基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制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水性聚氨酯复鞣剂研究进展
        1.2.1 水性聚氨酯复鞣剂的结构与性质
        1.2.2 水性聚氨酯复鞣剂的改性
    1.3 水滑石研究进展
        1.3.1 水滑石的结构与性质
        1.3.2 水滑石的改性
        1.3.3 聚合物基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1.3.4 聚合物基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1.4 磺化杯芳烃研究进展
        1.4.1 磺化杯芳烃的结构与性质
        1.4.2 磺化杯芳烃对聚合物的改性
        1.4.3 磺化杯芳烃对水滑石的改性
    1.5 课题的提出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纳米复合鞣剂的制备
        2.2.1 聚氨酯基水滑石纳米复合鞣剂的制备
        2.2.2 磺化杯芳烃改性聚氨酯基水滑石纳米复合鞣剂的制备
        2.2.3 聚氨酯基磺化杯芳烃改性水滑石纳米复合鞣剂的制备
    2.3 纳米复合鞣剂在制革中的应用
        2.3.1 取样
        2.3.2 应用工艺
    2.4 性能检测
        2.4.1 纳米复合材料的检测与表征
        2.4.2 坯革性能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聚氨酯基水滑石纳米复合鞣剂的合成及应用
        3.1.1 WPU/LDH纳米复合鞣剂的表征结果
        3.1.2 WPU/LDH的应用性能
    3.2 磺化杯芳烃改性聚氨酯基水滑石纳米复合鞣剂的合成及应用
        3.2.1 合成工艺对SCA-WPU的稳定性的影响
        3.2.2 SCA-WPU的表征结果
        3.2.3 SCA-WPU的应用性能
        3.2.4 (SCA-WPU)/LDH纳米复合鞣剂的表征结果
        3.2.5 (SCA-WPU)/LDH的应用性能
    3.3 聚氨酯基磺化杯芳烃改性水滑石纳米复合鞣剂的合成及应用
        3.3.1 SCA-LDH的表征结果
        3.3.2 WPU/(SCA-LDH)纳米复合鞣剂的表征结果
        3.3.3 WPU/(SCA-LDH)的应用性能
        3.3.4 不同复鞣剂的综合性能对比
4 结论与创新点
    4.1 结论
    4.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6)酰胺类萃取剂结构对萃取分离稀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稀土金属的分离提纯及研究现状
    1.3 稀土萃取剂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羧酸类萃取剂
        1.3.2 磷酸酯类萃取剂
        1.3.3 酰胺类萃取剂
    1.4 研究工作的提出与目的
第二章 酰胺类萃取剂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二甘酰氯的合成
    2.4 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和表征
    2.5 N,N,N',N'-四异辛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和表征
    2.6 N,N'-二丙基-N,N'-二辛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和表征
        2.6.1 N-丙基正辛胺的合成与表征
        2.6.2 N,N'-二丙基-N,N'-二辛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2.7 N,N'-二异丙基-N,N'-二辛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和表征
        2.7.1 N-异丙基正辛胺的合成与表征
        2.7.2 N,N'-二异丙基-N,N'-二辛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2.8 小结
第三章 酰胺类萃取剂在盐酸体系中萃取轻稀土金属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过程
    3.3 TODGA在不同稀释剂中对稀土金属萃取性能的影响
    3.4 萃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稀土金属萃取性能的影响
    3.5 萃取剂在不同时间下对稀土金属萃取性能的影响
    3.6 萃取剂在不同酸度下对稀土金属萃取性能的影响
    3.7 不同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3.8 Nd稀土金属离子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3.9 小结
第四章 盐酸体系中萃取剂结构对萃取重稀土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过程
    4.3 不同酸度对重稀土金属萃取性能的影响
    4.4 萃取剂对盐酸的萃取研究
    4.5 稀土金属离子浓度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4.6 不同萃取剂浓度对稀土金属萃取性能的影响
    4.7 萃取剂结构对萃取重稀土金属性能的影响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硝酸体系中萃取剂取代基结构对萃取稀土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过程
    5.3 萃取剂对硝酸的萃取研究
    5.4 不同酸度对稀土金属萃取性能的影响
    5.5 萃取剂对混合稀土溶液的萃取研究
    5.6 稀土金属离子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5.7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5.8 萃取剂结构对萃取稀土金属性能的影响
    5.9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氧化铜表面镶嵌铈复合催化剂用于氨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氮氧化物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1.2.1 NO_X的形成原因
        1.2.2 NO_X的危害
    1.3 烟气脱硝技术研究现状
        1.3.1 吸收法
        1.3.2 吸附法
        1.3.3 等离子法
        1.3.4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1.3.5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1.4 SCR反应机理
    1.5 SCR催化剂研究现状
        1.5.1 贵金属催化剂
        1.5.2 分子筛催化剂
        1.5.3 碳基催化剂
        1.5.4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2.2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
        2.2.1 活性测试实验装置
        2.2.2 催化剂NO活性测试
    2.3 催化剂表征仪器
        2.3.1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2.3.2 拉曼光谱(Raman)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4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3.5 程序升温脱附(NO-NH_3-TPD)
        2.3.6 环境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仪(EDS)
        2.3.7 比表面和孔径分布(BET)
第3章 Cu_xO表面嵌入微量Ce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3.1 (CeO_x)_m
CuO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
        3.1.1 前躯体球形Cu_2O的制备
        3.1.2 (CeO_x)_m
CuO催化剂制备
        3.1.3 (CeO_x)_(1.9wt.%)/CuO参比催化剂的制备
    3.2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3.2.1 催化剂的NO活性测试
        3.2.2 催化剂的抗硫性能测试
        3.2.3 催化剂抗硫抗水性能测试
        3.2.4 催化剂稳定性和寿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RD表征分析
        3.3.2 SEM表征分析
        3.3.3 Raman和 XPS表征分析
        3.3.4 XPS表征分析
        3.3.5 H_2-TPR表征分析
        3.3.6 NO-NH_3-TPD表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e改性Cu-Mn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4.1 共沉淀法制备Cu-Mn催化剂
    4.2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4.2.1 不同比例铜锰氧化物催化剂脱硝活性测试
        4.2.2 铈掺杂改性后的铜锰氧化物催化剂脱硝活性测试
        4.2.3 铈改性后的铜锰氧化物催化剂抗硫性能测试
        4.2.4 铈掺杂改性后的铜锰氧化物催化剂抗水抗硫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RD表征分析
        4.3.2 BET表征分析
        4.3.3 H_2-TPR和 NH_3-TPD表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杂原子改性油脂/双戊烯基PVC钙锌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1.2 PVC的热降解
        1.2.1 影响PVC降解的因素
        1.2.2 PVC脱HCl降解机理
    1.3 PVC热稳定剂
        1.3.1 PVC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1.3.2 PVC热稳定剂分类与特性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含氮有机物及其金属热稳定剂
        1.4.2 其他含有机基团的锌盐热稳定剂
        1.4.3 复合型热稳定剂
    1.5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5.4 创新点
第二章 单酰胺桐油/双戊烯基PVC钙锌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单酰胺桐油/双戊烯基钙锌盐的合成
        2.2.3 PVC样品的制备
        2.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酰胺桐油/双戊烯基钙锌盐的结构表征
        2.3.2 静态热稳定性分析
        2.3.3 紫外光谱法分析
        2.3.4 断裂面和平面形貌分析
        2.3.5 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2.3.6 热稳定机理研究
        2.3.7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2.4 小结
第三章 二元酰胺桐油基钙锌热稳定剂对PVC的热稳定作用及机理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二元酰胺桐油基钙锌盐的合成
        3.2.3 PVC样品的制备
        3.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二元酰胺钙锌盐的结构表征
        3.3.2 静态热稳定性分析
        3.3.3 紫外光谱法分析
        3.3.4 热重分析
        3.3.5 TGA-IR和TGA-MS分析
        3.3.6 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3.3.7 热稳定机理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含羟基和富氮的桐油基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对PVC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含羟基和富氮的桐油基多元醇及其钙锌盐的合成
        4.2.3 PVC样品的制备
        4.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含羟基和富氮的桐油基多元醇及其钙锌盐的结构表征
        4.3.2 静态热稳定性分析
        4.3.3 TGA分析
        4.3.4 PVC/CaSt_2/Zn-HTMA-2/HTMA-2热稳定机理研究
        4.3.5 动态热机械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蓖麻油基磷酸酯钙锌PVC热稳定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蓖麻油基磷酸酯钙锌的合成
        5.2.3 PVC样品的制备
        5.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蓖麻油基磷酸酯钙锌的结构表征
        5.3.2 静态热稳定性分析
        5.3.3 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5.3.4 TGA-IR和TGA-MS分析
        5.3.5 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拉伸性能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沸石咪唑框架结构化合物ZIF-8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与试剂
        6.2.2 ZIF-8的合成
        6.2.3 PVC样品的制备
        6.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ZIF-8的结构表征
        6.3.2 PVC/ZIF-8的热稳定性分析
        6.3.3 PVC/CaSt_2/ZnSt_2/ZIF-8的静态热稳定性分析
        6.3.4 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拉伸性能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N,N-二(2-乙基己基)二甘酰胺酸(DEHDGA)的合成及其对镧系元素的萃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三价锕系和镧系萃取分离的胺类萃取剂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的创新点
        1.3.1 选题思路
        1.3.2 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4.1 DEHDGA的合成及表征
        1.4.2 DEHDGA在高酸条件下对Dy(Ⅲ)的萃取行为研究
        1.4.3 DEHDGA在低酸条件下对La(Ⅲ)的萃取行为研究
        1.4.4 DEHDGA对镧系元素的萃取行为比较研究
第二章 DEHDGA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仪器
        2.2.1 试剂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二甘醇酸的合成
        2.3.2 二甘醇酸酐的合成
        2.3.3 DEHDGA的合成
    2.4 产品表征图谱及其解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EHDGA对Dy(Ⅲ)的萃取行为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置
        3.2.3 实验步骤
        3.2.4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萃取平衡时间的确定
        3.3.2 水相平衡HNO_3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3.3.3 3.0 mol/L HNO_3介质中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3.3.4 3.0 mol/L HNO_3介质中NO_3~-浓度变化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3.3.5 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EHDGA对La(Ⅲ)的萃取行为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2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置
        4.2.3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相平衡HNO_3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4.3.2 0.3 mol/L HNO_3介质中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4.3.3 0.3 mol/L HNO_3介质中总NO_3~-浓度变化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4.3.4 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EHDGA对镧系元素的萃取行为比较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5.2.2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置
        5.2.3 实验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相平衡HNO_3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5.3.2 3.0 mol/L HNO_3介质中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5.3.3 0.3 mol/L HNO_3介质中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5.3.4 3.0 mol/L HNO_3条件下NO_3~-浓度变化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5.3.5 0.3 mol/L HNO_3介质中总NO_3~-浓度变化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5.3.6 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10)冠醚功能化有序介孔硅基材料制备及分离锂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章引论
    1.2 锂同位素的分离方法
        1.2.1 锂汞齐法
        1.2.2 激光法
        1.2.3 分子蒸馏法
        1.2.4 分级结晶及分级沉淀法
        1.2.5 熔盐电解法
        1.2.6 离子交换法
        1.2.7 溶剂萃取法
        1.2.8 萃取色谱法
    1.3 有序介孔硅基吸附材料
        1.3.1 有序介孔氧化硅
        1.3.2 有序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机理
        1.3.3 有序介孔氧化硅材料的表面功能化
        1.3.4 有序介孔氧化硅吸附分离金属离子研究
    1.4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
        1.4.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概述
        1.4.2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的原理
        1.4.3 SI-ATRP用于纳米材料表面功能化
    1.5 聚多巴胺用于材料表面改性
        1.5.1 仿生学的启示——多巴胺的自聚合
        1.5.2 多巴胺的自聚合机理及聚集体结构
        1.5.3 多巴胺化学用于纳米材料表面改性
        1.5.4 基于多巴胺包覆层的SI-ATRP聚合反应
    1.6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冠醚化合物合成及萃取分离锂同位素研究
    2.1 本章引论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冠醚化合物的制备
        2.2.3 液液萃取体系分离锂同位素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冠醚化合物表征
        2.3.2 溶剂萃取体系分离锂同位素
    2.4 小结
第3章 冠醚接枝有序介孔硅基材料吸附分离锂同位素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主要仪器
        3.2.2 复合材料合成
        3.2.3 吸附实验
        3.2.4 分离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表征
        3.3.2 吸附实验
        3.3.3 分离实验
    3.4 小结
第4章 冠醚功能化介孔氧化硅/聚合物杂化材料吸附分离锂同位素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冠醚功能化杂化吸附材料制备
        4.2.3 吸附实验
        4.2.4 分离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表征
        4.3.2 吸附实验
        4.3.3 分离实验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冠醚化合物核磁共振~(13)C光谱图
附录B 冠醚化合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离子交换法研究稀土与一缩二羟乙酸络合反应的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PDA包覆钙钛矿对水中重金属的电化学检测与去除研究[D]. 代志鹏. 山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过硫酸盐/甲酸盐氧化—还原去除水体中Cu-EDTA及Cr(Ⅵ)的研究[D]. 王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以金属-有机单元为模板制备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以及催化性质研究[D]. 叶嘉辉.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
  • [4]绿色合成铁基纳米材料去除水中砷的研究[D]. 吴智诚.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聚氨酯基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制革中的应用[D]. 李文博. 陕西科技大学, 2020
  • [6]酰胺类萃取剂结构对萃取分离稀土的影响[D]. 杜慧慧. 济南大学, 2019(01)
  • [7]氧化铜表面镶嵌铈复合催化剂用于氨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脱除研究[D]. 曾春. 南昌大学, 2018(03)
  • [8]杂原子改性油脂/双戊烯基PVC钙锌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汪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12)
  • [9]N,N-二(2-乙基己基)二甘酰胺酸(DEHDGA)的合成及其对镧系元素的萃取行为研究[D]. 袁小兰. 南华大学, 2017(04)
  • [10]冠醚功能化有序介孔硅基材料制备及分离锂同位素研究[D]. 刘栎锟. 清华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离子交换稀土与乙醇酸络合反应机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