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航宇局一九七七年卫星发射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崔永华[1](2008)在《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规划,作为从国家层次促进和引导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20世纪20年代首次在前苏联成功实施以来,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纷纷制定科技规划或科技计划,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支出,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八次重大科技规划。从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这些相继制定的“科技规划”虽反映着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和战略选择,但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相差很大,相比之下,1956年和1986年颁布的科技规划较为成功。但是,关于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包括政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而对科技规划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尝试突破科技史的研究范围,采用“线上串珠”方式,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四个系统的框架下,对建国以来五个时期的科技规划递嬗和个案进行历史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资益于我国当代。科技发展规划是以科技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科技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勾画未来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蓝图,并通过规划的实施来推动这一蓝图的实现。科技规划的目标、期限、涉及范围、组织实施的机构和方法、评估与调整是构成科技规划的五大要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科技规划体制基本上是因循前苏联的科技规划模式。但是由于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干扰,我国科技规划体系从未达到与前苏联同等周密完善的程度。“一五”计划顺利完成以后,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和“双百”方针,制定了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推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1956年科技规划成功实施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化的科学建制、高效的动员机制、留学生的作用、前苏联的援助、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忱和艰苦奋斗精神。这次科技规划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有突出国防重工业、轻视基础研究、农业付出沉重代价等局限性。自1957年夏起,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波及到科技规划的实施。一是来自国内。反右扩大化,使被错划为右派的科技人员受到压抑,“双百”方针受到损害;“大跃进”运动中大闹技术革命使科技事业元气大伤。二是来自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合同。中央在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科技战线也随即进行调整,颁布“科技宪法”,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十年规划》(1963-1972)确定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提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的观点。规划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切实可行,执行措施有力,对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国防科技规划特别是“两弹一星”取得巨大成功。“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规划的执行基本陷入停顿,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和为实现《十年科学规划》所制定的一些措施,其发生作用的时间并不局限在执行规划的那三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十年科学规划》一直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技规划由“冒进”与调整逐步转变为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1978年,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邓小平成为科技事业的领路人,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拔乱反正,唤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反映出的浮躁和不切实际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国人对于现实认识的深入,1982年对于“八年规划”的全面调整,也就不难理解了。回溯“八年规划”的制定及其调整。从八年规划的制定情况来看,科技和经济互相脱节,没有很好倾听经济专家的意见,没有真正吸收经济专家来参与科技规划制定,也就难以搞好科技规划。只有经济和科技部门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规划,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立了“依靠”、“面向”和攀高峰的科技发展方针。90年代,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落实这一战略。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浪潮,我国科技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与完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时期制定实施了多个科学规划,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工作部署为四个层次,真正形成了全面而趋于完善的科技规划体系,即远景规划(15年)→5年滚动计划→专项科技计划→年度计划。其中,《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影响深远,较为成功。这一规划摒弃“赶超”战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技术体系。突出特点:一是强调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二是技术政策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科技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三是相继出台了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保证了规划的实施,为国家管理科技活动、配置科技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特点包括: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即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第二,突出战略重点,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第四,强化制度创新。第五,体现区域特色。第六,注重开放环境,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面向国际开放。第七,鼓励公众参与,使得规划制定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本文最后从共性与变化、时间维度、偏误现象等几个角度对建国以来重大科技规划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等方面的几点建议: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等。
龚斌[2](2006)在《基于遥感技术的黑河下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运用地下水模拟和遥感技术对黑河流域,特别是黑河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绿洲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详细地水文地质调查和收集大量资料,查明黑河流域上、中和下游水文地质概况;在此基础上对额济纳旗盆地地下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论文在模拟过程中运用了遥感技术和地表能量平衡原理来计算额济纳盆地的地表蒸发蒸腾量。该方法解决了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计算时,难以准确确定地下水蒸发量分布的问题。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对黑河流域特别是额济纳绿洲进行了植被监测,确定了近20年来黑河流域植被变化规律。提出等面积校正方法等新方法解决了用NOAA卫星数据监测植被时绿洲边界难确定的难点。 论文从地下水研究的角度提出了植被覆盖度的概念,将研究区地下水模拟计算结果和绿洲植被的遥感监测结果结合起来得到了最适宜额济纳绿洲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为3.2~3.8m。通过对黑河年径流量、降雨量、高程等因素和绿洲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一些结论:降雨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植被的生长基本无影响;狼心山下泄水量是影响下游额济纳绿洲最重要的因素,下泄径流量和绿洲面积的关系式为:S=77.52*Q+185.19;狼心山下泄水量不能低于3亿方/年,此流量是保持当前额济纳绿洲不致萎缩最少流量;当地绿洲植物主要生长在高程为930~950m的区域内。
李玲敏[3](2005)在《皮卫星用微小型地面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皮型卫星具有自主控制程度高、重量轻、体积小、功能密度高和研制周期短等优势,可用于通信、导航、对地观察和深空探测,已成为继纳型卫星之后各国争相研究的新热点。皮型卫星往往采用一箭多星和子母卫星的发射方式,在卫星轨道上形成卫星群以编队飞行的形式覆盖一定的范围,实现卫星之间的资源与信息共享,完成立体成像、分布式空间测量等较复杂的任务,或以更低的成本完成卫星搭载试验等空间科学实验。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皮卫星的微小型地面系统。微小型地面系统的研制成功,不仅使实验室拥有一套可以与皮卫星联合调试的地面系统,也将是以后皮卫星成品化的一个重要推动作用,在国家卫星地面测试系统微小型化发展中走在前沿。本文的主要工作特色如下: ① 对地面系统中应用的前向自动增益控制(Auto Gain Control, AGC)和反向AGC从多方面做了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前向AGC的动态范围受可控增益中放的增益斜率的影响比反向AGC的大;两者的控制精度均可以很高,但前向AGC对系统参数的敏感度比反向AGC要高得多;反向AGC系统的响应时间比前向AGC的响应时间短。因此反向AGC的应用范围更宽,并进一步由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本文优化的反向AGC电路的动态范围为65dBm,控制精度可达0.2%。 ② 采用DDS技术完成BPSK调制,可以通过软件方便地改变副载波的频率,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BPSK解调运用相干解调来实现,用平方环法实现载波同步,用滤波法实现位同步。 ③ 测距是卫星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本文阐述了侧音测距信号设计,相位跟踪等理论。提出本系统的测距方案,分析系统对测距信号的影响,比较了地面系统单独闭环和与星上联合调试的测距结果,并对相位抖动的误差源做了分析。 ④ 对地面系统的各个功能设计模块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完成了小型化地面联试系统的研制。跟卫星联合调试中,地面系统很好的发射数据和接收恢复图像信号。采用扰码解决了当数据码为长的连零码时,接收端无法正确解码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系摘要统的误码率。 通过本论文工作,成功地研制了用于皮卫星系统的地面系统。地面站发射功率为20dBm;跟踪和捕获接收灵敏度达一89dBm,动态范围为55dB以上,捕捉时间为28ms。跟卫星测控通信机联试,发射指令数据和测距信号,很好的接收并恢复无线接收星载CMOS相机拍摄的图像;并初步完成测距功能。关键词:皮卫星,AGC,BPSK,侧音侧距,扰码,地面系统
张希舜,沈人杰[4](1991)在《卫星故障分析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1965~1990年静止通信卫星公开报道的355次故障分析,和对其它卫星的故障分析后认为,卫星故障主要是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造成故障的原因有制造上和装配上缺陷;试验不充分、漏项和试验条件苛刻;贮存期过长;人为失误;管理不协调和有漏洞;环境的危害等。提出延长卫星寿命和提高可靠性的10项技术。
殷维钧[5](1981)在《电子器件的新领域——电子束轰击半导体(EBS)器件》文中指出电子束轰击半导体器件,近年来有较大突破,出现了一批能与现有电真空器件、半导体器件相竞争的新型器件,从首批产品所显示的独特功能来看,以固体物理半导体技术和电真空技术为基础的结合型器件,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电子器件类别.本文评述EBS器件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这种原理而发展的三类器件:功率器件、复杂功能器件和激光器件的研究动向、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吴玉石[6](1980)在《“子午仪”导航卫星系统的研制和应用》文中认为 概述"子午仪"导航卫星系统是目前美国唯一可供使用的导航卫星系统。初期,主要为美国"北极星"核潜艇提供精确的全球导航定位,同时也用于重力测地研究,后来又扩展到其他军事和民间应用。"子午仪"导航卫星系统具备全天候、高精度的全球导航定位能力。该系统采用了双
柏青[7](1980)在《空间飞行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从一九五七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的空间飞行活动已经进入第二十四个年头了。在空间技术发展史上,今年是很关键的一年。美国设计的航天飞机将开始进行轨道试飞,为今后正式使用作最后准备。国外宇航界有一种倾向,认为可以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工具——航天飞机正式服役以后,可能会大大改观空间活动的现有局面,使
计世藩,李明湖[8](1979)在《空间战争与激光武器 弹道导弹防御的发展趋势(二)》文中指出从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开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竞相发展空间技术,并很快将空间技术用于军事目的,都力求在某些领域里取得优势,以适应其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到现在,人类发射到宇宙中的空间飞行器已经有2000枚左右。其中主要是美、
李华[9](1979)在《美航宇局一九七九年卫星发射计划》文中研究表明 航宇局预计于1979年进行16次发射,其中本局的5次,其他组织或国家的11次。
戎瑞[10](1976)在《美国军事激光科研生产概况》文中研究说明 美国对激光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非常重视。但美国的军事激光科研工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或全国总的计划。激光研究项目是分散在国防部和全国航空及宇宙航行局的各种兵器科研计划之中的,它的经费也分别由三军、远景研究计划局、全国航空及宇航局的各个部门拨给。美国军事激光科研工作的组织机构大体如下;国防部和全国航宇局;国防部下设协调组,这个组主要协调远景研究计划局和陆海空三军的激光研究工作。远景研究计划局负责基础性、长远性、
二、美国航宇局一九七七年卫星发射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航宇局一九七七年卫星发射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科技规划的概念 |
二、选题的论据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五、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六、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成功实施 |
第一节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的背景 |
一、冷战国际环境和“一边倒”外交政策 |
二、“一五”计划与大规模工业建设 |
三、现代技术革命和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 |
第二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与执行 |
一、中国科学院制定发展规划 |
二、“向科学进军”的动员令 |
三、十二年规划的制定 |
四、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内容与特点 |
五、十二年规划的执行 |
第三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成功因素分析 |
一、科学活动全面纳入国家目标 |
二、留学归国人员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
三、新体制下的奖励制度 |
四、苏联的国际主义援助 |
第四节 十二年规划的历史贡献与几点反思 |
一、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规划模式” |
二、中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 |
三、科技管理体制的形成 |
四、几点反思 |
第二章 “文革”时期科技规划实施与中断 |
第一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背景 |
一、国内经济危机与中苏关系恶化 |
二、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与技术革命运动及其影响 |
三、“科学十四条”与“脱帽加冕”——科技战线的调整 |
第二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
第三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实施与中断 |
一、编制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
二、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若干政策条例 |
三、第三个五年计划 |
四、十年规划实施取得的成绩 |
第四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特点及其影响 |
一、自力更生的思想 |
二、赶超战略的调整 |
三、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 |
第五节 “两弹一星”工程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反思 |
一、“两弹一星”工程——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突出成果 |
二、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意义的“大科学”体制 |
第三章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冒进”与调整 |
第一节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的内外环境 |
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 |
二、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
三、国内经济建设的恢复与“新冒进” |
第二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
一、《汇报提纲》关于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的设想 |
二、《八年规划》的制定过程 |
三、《八年规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及其内容 |
四、《八年规划》承袭了“文革”前的赶超思想 |
第三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调整 |
一、国家经济目标的调整 |
二、对《八年规划》的批评和重新估价 |
三、确定科学技术发展新方针 |
四、1982年调整《八年规划》 |
第四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教训与反思 |
一、以科技工作者为主制定规划会带来局限 |
二、经济专家应参与科技规划的制定 |
第五节 科技规划对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作用 |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形成的背景 |
一、政治精英主导下的改革 |
二、社会主义的挫折与市场化改革浪潮 |
三、从国防到经济的科技发展动力转变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战略转移和科技体制改革 |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构成分析 |
一、远景科技规划的制定与调整 |
二、5年科技攻关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三、专项科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四、科技规划体系的完善 |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五章 21世纪初期中国科技发展规划与战略选择 |
第一节 当代科技规划发展的国际态势 |
第二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背景与意义 |
一、整体发展目标: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二、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区间 |
三、总体判断:中国科技发展形势与任务 |
第三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过程 |
一、制定程序的变化 |
二、《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
三、规划制定前后的争议 |
第四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与战略选择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选择 |
二、“自主创新”:战略基点 |
三、重点突破:战略部署 |
四、政策要点:战略保障 |
第五节 关于如何实施《规划纲要》的思考 |
第六章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与建议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 |
一、科技规划共性与变化分析 |
二、科技规划时间维度分析 |
三、科技规划制定主体及模式分析 |
四、科技规划偏误现象分析 |
五、科技规划局限性分析 |
第二节 对未来科技规划的几点建议 |
一、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
二、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 |
三、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 |
四、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 |
五、建立中长期科技规划评估体系 |
参考文献 |
读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遥感技术的黑河下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干旱区绿洲研究进展 |
1.2.2 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
1.2.3 地下水数值计算 |
1.2.4 黑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问题的研究 2 黑河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气象 |
2.1.2 水文 |
2.2 黑河上游水环境 |
2.2.1 气候 |
2.2.2 地表水 |
2.2.3 地下水 |
2.3 黑河中游水环境 |
2.3.1 气候 |
2.3.2 地表水 |
2.3.3 地下水 |
2.3.4 水资源利用状况 |
2.4 黑河下游水环境 |
2.4.1 气候 |
2.4.2 地表水 |
2.4.3 地下水 |
2.5 流域生态环境分区 |
2.5.1 南部祁连山生态区(Ⅰ) |
2.5.2 山前断陷盆地生态区(Ⅱ) |
2.5.3 下游冲湖积平原生态区(Ⅲ) |
2.6 本章小结 3 遥感基础和植被指数 |
3.1 遥感基础 |
3.1.1 遥感的基本概念和遥感系统 |
3.1.2 遥感的分类 |
3.1.3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
3.2 植被指数 |
3.2.1 植物的波谱特征 |
3.2.2 植被光谱参数 |
3.3 本章小结 4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流场模拟 |
4.1 概述 |
4.2 水文地质边界条件 |
4.3 含水层系统 |
4.3.1 含水层系统结构 |
4.3.2 北部沉降区沉积特征 |
4.3.3 南部沉降区沉积特征 |
4.3.4 额济纳盆地渗透性分区 |
4.4 地下水系统的动态 |
4.5 黑河渗漏补给 |
4.5.1 河道渗漏补给量 |
4.5.2 河道渗漏补给特征 |
4.5.3 河道渗漏补给量的计算 |
4.5.4 模型对河道渗漏补给量的处理 |
4.6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蒸发 |
4.6.1 地表蒸发蒸腾量遥感计算 |
4.6.2 额济纳盆地蒸发量 |
4.7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模拟 |
4.7.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4.7.2 模型离散化 |
4.7.3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流模拟 |
4.8 本章小结 5 黑河植被的遥感监测 |
5.1 主要植被监测数据介绍 |
5.2 GIMMS NDVI(1981-2002)数据黑河流域的植被监测 |
5.2.1 GIMMS NDVI数据介绍 |
5.2.2 黑河流域的植被监测 |
5.3 SPOT-VEGETATION数据的植被监测 |
5.3.1 SPOT-VEGETATION数据介绍 |
5.3.2 黑河下游额济纳旗绿洲的植被监测 |
5.4 MODIS VEGETATION INDEX(MOD13)数据的植被监测 |
5.4.1 MODIS VEGETATION INDEX数据介绍 |
5.4.2 MOD13数据的在黑河下游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
5.5 NOAA/AVHRR1KM分辨率数据的遥感监测 |
5.5.1 遥感数据 |
5.5.2 植被指数 |
5.5.3 土壤线校正 |
5.5.4 绿洲边界的确定 |
5.5.5 额济纳旗绿洲的遥感监测 |
5.6 本章小结 6 影响绿洲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
6.1 绿洲变化规律 |
6.2 绿洲退化与黑河迳流量关 |
6.3 额济纳旗地区植被和地下水的关系 |
6.3.1 利用地下水模拟结果对地下水和植被关系的研究 |
6.3.2 利用钻孔资料对地下水和植被关系的研究 |
6.4 植被和高程之间的关系 |
6.5 植被和降雨的关系 |
6.6 植被和坡度之间的关系 |
6.7 额济纳绿洲变化趋势分析 |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
7.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
(3)皮卫星用微小型地面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皮卫星的研究意义 |
1.2 近年来皮型卫星的研究情况 |
1.3 微小卫星发展趋势 |
1.4 皮卫星的基本组成 |
1.5 本文的工作 |
第二章 AGC的优化设计 |
2.1 AGC系统的分类 |
2.2 前向AGC和反向AGC的比较 |
2.2.1 动态范围 |
2.2.2 控制精度 |
2.2.3 响应时间 |
2.3 AGC的测试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PSK调制与解调 |
3.1 BPSK调制 |
3.1.1 BPSK调制原理 |
3.1.2 DDS的工作原理 |
3.1.2.1 单位圆复平面上的取样点 |
3.1.2.2 取样相位点的产生 |
3.1.2.3 取样函数的存储与读出 |
3.1.3 采用DDS技术实现BPSK调制 |
3.1.3.1 BPSK调制的硬件实现 |
3.1.3.2 BPSK调制的软件实现 |
3.1.3.3 实验结果 |
3.2 BPSK解调 |
3.2.1 BPSK解调原理 |
3.2.1.1 载波同步 |
3.2.1.2 位同步 |
3.2.2 解调系统模块 |
3.2.2.1 130kHz带通滤波器 |
3.2.2.2 全波整流模块 |
3.2.2.3 4096bps低通滤波器 |
3.2.2.4 时钟提取模块 |
3.2.3 测试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控应答机的改进和测试 |
4.1 侧音测距原理 |
4.2 侧音测距信号的选择 |
4.2.1 侧音测距信号的设计理论 |
4.2.1.1 侧音频率的选择 |
4.2.1.2 侧音环解调S/φ值的确定 |
4.2.1.3 侧音的匹配 |
4.2.2 S波段原侧音的选择 |
4.2.3 折叠音的形成 |
4.2.4 两种发送方式 |
4.2.5 测距系统设备组成 |
4.3 解模糊 |
4.3.1 软件解模糊 |
4.3.2 实现方法 |
4.3.2.1 相位匹配(解模糊)原理 |
4.3.2.2 原侧音相位的恢复 |
4.3.2.3 相位的跟踪 |
4.3.2.4 零值的扣除 |
4.4 解模糊 |
4.4.1 侧音多普勒频率补偿 |
4.4.2 利用航天器遥测参数及测速数据对应答机距离零值修正 |
4.5 系统的测距 |
4.5.1 系统分析 |
4.5.2 侧音测距信号的产生 |
4.5.3 窄带带通滤波器 |
4.5.4 测试结果 |
4.5.4.1 地面系统闭环测距 |
4.5.4.2 卫星与地面系统联合测距 |
4.6 侧音测距的误差源分解 |
4.6.1 侧音测距的系统误差 |
4.6.2 侧音测距的随机误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面系统 |
5.1 地面系统的结构框图 |
5.1.1 地面站发射机 |
5.1.2 地面站接收机 |
5.1.3 指令发送板(数据接收板) |
5.1.3.1 软件实现 |
5.1.3.2 硬件实现 |
5.2 系统联试结果 |
5.3 扰码 |
5.3.1 扰码和解扰的原理 |
5.3.2 扰码码型的选择和同步 |
5.3.2.1 噪声序列 |
5.3.2.2 伪噪声序列和m序列 |
5.3.2.3 自同步扰码系统 |
5.3.3 电路设计 |
5.4 系统联试结果(加扰码后)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美国航宇局一九七七年卫星发射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D]. 崔永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2]基于遥感技术的黑河下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D]. 龚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9)
- [3]皮卫星用微小型地面系统的研究[D]. 李玲敏. 浙江大学, 2005(02)
- [4]卫星故障分析及其对策[J]. 张希舜,沈人杰. 国外空间动态, 1991(12)
- [5]电子器件的新领域——电子束轰击半导体(EBS)器件[J]. 殷维钧. 光电子学技术, 1981(01)
- [6]“子午仪”导航卫星系统的研制和应用[J]. 吴玉石. 国外空间技术, 1980(04)
- [7]空间飞行简介[J]. 柏青. 国外空间技术, 1980(01)
- [8]空间战争与激光武器 弹道导弹防御的发展趋势(二)[J]. 计世藩,李明湖. 现代防御技术, 1979(03)
- [9]美航宇局一九七九年卫星发射计划[J]. 李华. 国外空间动态, 1979(01)
- [10]美国军事激光科研生产概况[J]. 戎瑞. 激光与红外, 19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