肼和甲基肼检测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肼和甲基肼检测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一、肼和甲基肼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曾海英[1](2021)在《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杂粮消费时尚、健康生活理念的兴起,杂粮特有成分和营养功能研究及分离纯化技术、风味营养杂粮新产品开发、以及微生物发酵转化提升杂粮产品品质和生理功能等,已成为国内外杂粮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因其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自古就是食药皆佳的“粮药”之一。本论文针对薏米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利用率低下、高附加值产品匮乏的产业链延伸技术“瓶颈”,采用益酵益生型红曲霉对薏米进行发酵代谢转化,实现多重活性组分富集与叠加;针对高增量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解析其形成路径与量变机理;采用体外实验及动物模型,对发酵产物进行食用安全及功能活性评价,以期为研发高活性功能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6份薏苡种质资源中,晴隆白壳薏苡子粒品质最优,富含蛋白质(13.42 g/100g)和薏苡素(7.46 mg/100 g)。晴隆白壳薏苡谷脱壳碾米产生的碎薏米副产物,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与精米、糙米含量相近,但淀粉(71.30 g/100 g)和粗多糖(60.30 g/100g)(p<0.05)含量高于精米和糠,且还富含薏苡酯(4.00 mg/g)、薏苡素(2.83 mg/100g)、芦丁(1.20 mg/g)等活性成分,可作为发酵基质进行目标活性物质的转化与富集。(2)将碎薏米按装料量7.22 g/100 mL、料液比50:17、初始p H值6.5、121℃蒸料6 min后,按质量百分比接种9%的红曲霉种子液(孢子浓度≥106个/mL),于28±1℃下发酵10 d,发酵产物中4种特征性活性成分均高效累积,其中薏苡素与薏苡酯含量较碎薏米原料分别提高4.06倍和4.45倍,达6.50 mg/100 g和17.80 mg/g,而洛伐他汀(167.90 mg/100 g)与红曲色素(色价1058 U/g)则实现新增富集。值得关注的是,发酵产物亲脂性组分增量极显着(p<0.01),较原料组提高了2.05倍,提取率达8.63%;其中还富含α-生育酚(17.88μg/g)、γ-三烯生育酚(72.53μg/g)、γ-谷维素(655.01μg/g)、β-谷甾醇(53.32μg/g)等活性成分,尤其增量最大的α-生育酚、1个未知组分和γ-谷维素,分别提高162.55倍、34.30倍和24.99倍;经GC-MS/MS鉴定,未知组分为(3β)-3-羟基-5-烯-17-甾酮,是一种极具生理活性的甾体激素类化合物,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新型膳食补充剂。(3)鉴于红曲霉发酵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富集的菌种依赖性,采用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解析其代谢路径及富集机理:生育酚及其三烯生育酚的富集涉及3条代谢路径与12个关键功能蛋白(酶)的表达,即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路径中3-脱氢奎尼酸合成酶[EC:4.2.3.4],3-脱氢奎尼酸脱氢酶I[EC:4.2.1.10],莽草酸脱氢酶[EC:1.1.1.25],莽草酸激酶[EC:2.7.1.71]和3-磷酸莽草酸1-羧基乙烯基转移酶[EC:2.5.1.19]蛋白表达上调,促进莽草酸富集。酪氨酸代谢路径中乙醛脱氢酶[EC:1.2.1.5]蛋白表达上调,促进尿黑酸富集;尿黑酸双加氧酶[EC:1.13.11.5]和延胡索酰乙酰乙酸酶[EC:3.7.1.2]蛋白表达下调,防止尿黑酸向乙酰乙酸盐转化,确保底物充足。泛醌与其它萜-醌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中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EC:1.13.11.27]基因表达上调,促进对羟基苯丙酮酸生成尿黑酸;尿黑酸植基转移酶[EC:2.5.1.115]催化尿黑酸(HGA)和异戊烯基二磷酸(Pr DP)生成生育酚前体物质2-甲基-6-植基-苯醌(MPBQ);生育酚环化酶[EC:5.5.1.24]催化MPBQ前体物质生成γ-生育酚及其三烯生育酚;生育酚O-甲基转移酶[EC:2.1.1.95]促进发酵体系中γ-生育酚、γ-三烯生育酚等类型向α-生育酚或其三烯生育酚形式转化。γ-谷维素(阿魏酸甾醇酯)与(3β)-3-羟基-5-烯-17-甾酮的富集涉及甾类生物合成路径,与甾类化合物形成累积密切相关。红曲霉发酵碎薏米体系中甾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受14α-甾醇去甲基酶[EC:1.14.14.154]、Cyp51A[CYP51G1]、甾醇去饱和酶[EC:1.14.19.20]、7δ-甾醇5-去饱和酶[ERG 3]、C-24甾醇还原酶[ERG 4]和7δ-甾醇5(6)-去饱和酶[STE 1]基因的表达调控,它们与脱氢胆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谷甾醇的高量累积相关,为γ-谷维素和甾酮的酯化反应提供充足底物;而甾醇24-C-甲基转移酶[EC:2.1.1.41]和甾醇14α-脱甲基酶[EC:1.14.14.154 1.14.15.36]蛋白的高表达也促进代谢路径末端产物植物甾醇的高量累积。(4)红曲霉发酵的碎薏米经超临界CO2萃取的精油组分(FCS-O),提取率可达12.8%,且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其γ-三烯生育酚、γ-谷维素、薏苡酯和油酸浓度分别达到72.83μg/g、745.96μg/g、9.65 mg/g和316.58 mg/100 g DW。FCS-O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抑制易感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氧化,防止脂质氧化和过氧化反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氧化168 h后7-酮胆固醇和过氧化物的浓度下降12.99倍和2.72倍,仅为8.42 g/mL和16.16 mmol/kg(p<0.01)。红曲薏米精油还具有抗人喉癌细胞HEp2增殖的作用(IC50=2.13 mg/mL),而对正常猴肾细胞CV-1无细胞毒作用;且抗癌活性较发酵前显着提高,抑制HEp2细胞增殖的IC50降低42%。经食用安全性评价证实,FCS-O无急性毒性(LD50>10 g/kg bw,属实际无毒),无诱变性、细胞毒性或遗传毒性。作为一种高活性多组分精油,应用潜力巨大,可开发为食品、食品配料、营养补充剂或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提升产品性能与保健功效。

韩玮[2](2021)在《苦豆碱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轴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苦豆碱(ALO)对结直肠癌(CR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苦豆碱在CRC中对miR-296-5p和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苦豆碱抗CRC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ALO处理细胞,MTT法检测CRC细胞增殖。2.q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ALO处理CRC细胞中miR-296-5p的表达。3.利用生物信息网站TargetScan V7.2对基于miRNA序列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4.在室温下转染或共转染miR-296-5p mimics、过表达 STAT3 质粒、miR-296-5p inhibitor、siSTAT3,并且予以 ALO 处理。采用 qRT-PCR 检测处理后CRC细胞miR-296-5p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TAT3的表达情况。5.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LO处理后转染的HCT116和SW480细胞增殖影响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影响情况,最后采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蛋白相关影响情况。6.采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ALO对采用不同转染方案的HCT116和SW480细胞迁移影响,使用Transwell侵袭试验细胞侵袭影响。7.采用western-blot检测处理后EMT相关蛋白N-cadh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影响况。结果:1.采用MTT法检测,结果表明ALO对不同CRC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耐性。其中针对不同的CRC细胞抑制作用不同,以对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但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弱,并且SW480细胞的IC50为 0.611mmol/L,而 HCT116 细胞的 IC50 为 1.141mmol/L。2.通过 StarBasev3.0 分析比较了结直肠腺癌和正常样本miR-296-5p,明确了 miR-296-5p再结直肠腺癌中低表达,再通过 qRT-PCR 验证了 CRC 细胞系(SW480、HCT116、HT29、SW620)内 miR-296-5p 的表达低于人肠上皮细胞HIEC,并且miR-296-5p在SW480细胞表达最高,HCT116表达最低。选择SW480细胞和HCT116细胞做为代表,经过ALO处理24h后,检测两者miR-296-5p表达,结果表明ALO能够上调SW480细胞和HCT116细胞miR-296-5p的表达,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3.采用TargetScan V7.2对miR-296-5p进行靶基因预后,结果提示STAT3是靶基因,并且目标位点位于3’-UTR。构建野生型(STAT3-WT)和突变型(STAT3-MUT)基因靶点STAT3的3’UTR-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对miR-296-5p表达最低的HCT116细胞行miR-296-5p mimic共转染,对miR-296-5p表达最高的SW480细胞进行miR-296-5p inhibitor共转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后,结果提示与STAT3-MUT共转染的细胞相比,miR-296-5p mimic和STAT3-WT共转染的HCT116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抑制,而与miR-296-5p inhibitor和STAT3-WT共转染的SW480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增强,从而证明STAT3是miR-296-5p靶基因。4.miR-296-5p mimics和ALO都抑制了 CRC细胞中STAT3的表达,但miR-296-5p inhibitor增强了 STAT3的表达。从而得出结论:上调MIR-296-5p和ALO处理均抑制STAT3的表达。5.上调miR-296-5p和ALO抑制了 CRC细胞的增殖以及Bcl-2的表达,但促进凋亡以及Bax表达,并且这些作用都通过过表达的STAT3逆转。实验结果表明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CRC细胞增殖和凋亡。6.上调miR-296-5p和ALO抑制了 CRC细胞的迁移、侵袭,并且通过过表达的STAT3逆转。实验结果表明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CRC细胞迁移和侵袭。7.上调miR-296-5p和ALO抑制CRC细胞的N-cadherin的表达,但促进E-cadherin的表达,这些作用可以被过表达的STAT3逆转,结果表明: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ALO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CRC细胞增殖。miR-296-5p在CRC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ALO促进miR-296-5p的表达。STAT3是mi R-296-5p的靶基因,上调miR-296-5p和ALO均抑制STAT3的表达。ALO可以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CRC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EMT。

吕强华[3](2020)在《丁香醛对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文中认为沙门氏菌是在全球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之一。沙门氏菌感染给畜禽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造成食物中毒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目前,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首选方法是使用抗生素,而随着沙门氏菌耐药性问题的日趋严重,给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带来严峻挑战。如何有效的对抗沙门氏菌感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以抗细菌毒力为代表的抗生素替代策略引起人类广泛关注。研究证实,在感染过程中沙门氏菌主要依赖于其毒力岛(SPI)介导的Ⅲ型分泌系统(T3SS)发挥致病作用,而SPI1-1的某些关键基因或效应蛋白缺失后感染宿主的能力显着降低甚至丧失。因此,沙门氏菌T3SS成为抗感染药物研发的理想靶标。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分布广、生物学活性多样、成本低、药残低和不易诱导耐药等诸多优势,为抗细菌毒力药物研发提供天然资源宝库。因此,自中药来源的天然化合物中进行抗细菌毒力药物的研发成为人们的首选。本研究通过构建沙门氏菌SipA/SipB-TEM-β-内酰胺酶融合报告菌株,以沙门氏菌T3SS效应蛋白的转运功能为表型进行天然化合物来源抑制剂筛选。通过大量筛选和鉴定,发现丁香醛、杨梅素和丹皮酚等在无抗菌活性浓度内有效抑制沙门氏菌T3SS效应蛋白的转运,后续选择活性最强的丁香醛进行研究。体外药物活性评价发现,丁香醛显着抑制沙门氏菌入侵宿主细胞和显着降低其介导的宿主细胞损伤。通过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学等研究方法进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丁香醛处理后,T3SS入侵效应蛋白和调节蛋白表达显着下调;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学发现经丁香醛处理后沙门氏菌多个差异性表达基因mRNA转录水平均显着下调;继续追踪T3SS调控网络中多个关键毒力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分析,表明丁香醛通过抑制SPI-1中的hilD-hilC-rstA-hilA基因调控路径,降低下游效应蛋白(SipA,SipB和SipC)和调节蛋白(HilA)的表达,从而抑制沙门氏菌的致病力。沙门氏菌感染小鼠实验治疗学表明,丁香醛有效延长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并显着提高感染小鼠的存活率;病理组织学分析发现,丁香醛缓解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的肝脏、脾脏和盲肠的病理性损伤;显着降低感染小鼠盲肠组织的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IFN-γ)含量。综上所述,本文从抑制剂的筛选、体内外药物活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等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丁香醛具有良好的体外药物活性和体内保护效果,并初步阐明其抑制沙门氏菌T3SS功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为抗沙门氏菌感染提供候选化合物。

张晓辉[4](2020)在《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变化和不同菌群结构对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背景:冠心病(CA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许多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发生了变化,但很少有研究可以解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我们纳入冠心病患者37例及健康对照人群37例,收集他们的新鲜粪便和静脉血,采用16S rDNA测序检测微生物群,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血清代谢产物。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相关分析来发现微生物群和代谢产物及其关联的变化,以及构建诊断模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明显下降,菌群组成发生明显变化。Bacteroides,Flavonifractor和Oscillibacter的丰度在冠心病中升高,而Blautia,Prevotella,Streptococcus的丰度则降低。脂质相关代谢物和外源性代谢物水平是CAD患者的主要变化。冠心病患者的脂肪酸代谢显着降低,而一些药物相关的代谢产物却升高。结果表明某些细菌可能通过调节宿主的代谢途径(例如脂肪酸和苯代谢)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利用差异微生物群和代谢产物,诊断模型显示出了识别患有CAD的可能性。结论:我们的研究成功地确定了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和循环代谢产物的变化特征及其潜在关系。我们的研究为理解宿主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中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额外的证据。第二部分 不同菌群结构对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目的:探究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其肠道菌群的差异,研究这种菌群结构的不同对大肠癌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我们收集了 4个不同年龄段共112人的粪便样本,分析其中菌群的结构与组成,并将这些菌群通过灌胃方式移植给肠癌模型小鼠,观察小鼠肠道肿瘤的形成情况,比较不同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差异,寻找出与大肠癌发生相关的特异性细菌。结果:四个年龄段的人群其菌群丰富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各组之间菌群多样性存在显着差异。有益菌Bifidobacterium、Roseburia、Faecalibacterium的丰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Alistipes、Parabacteroides、Prevotella的丰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将各组人群粪菌液灌胃小鼠后,小鼠肠道肿瘤情况呈现出逐渐恶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发现各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也存在显着差异,其中Faecalibacterium菌属的丰度变化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结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其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显着差异,且其中有益菌的降低、可能致病菌的丰度升高,能够影响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赵云[5](2020)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甲醛的生理与毒性效应及采用CRISPR对其毒性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甲醛(formaldehyde,FA)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全球数百万人遭受着来自环境和职业方面的甲醛暴露。某些职业环境往往会产生高水平的甲醛,例如木材加工业和防腐行业及病理学实验室。汽车发动机、烟草烟雾、木质家具、地毯等家用材料所引起的较低水平甲醛环境暴露则使更多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此外,与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和硫化氢(H2S)类似,甲醛也能够通过多种生化途径内源性产生,并且在生物系统中可以发挥多种生理作用。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甲醛引发的健康效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甲醛可引发急性毒性和刺激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心血管效应和致癌性等多种毒性效应。有研究表明内源性甲醛在生理层面具有一定的心血管效应,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相关,且可以引起血管舒张。早期更有研究提出假说,内源性甲醛可能在机体中充当一种新型的气体信号分子。但仅有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目前关于内源性甲醛的心血管效应仍然具有很大的空白,关于其作为气体信号分子的假说仍待探究。另一方面,甲醛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归类为第Ⅰ类人类致癌物,可引发鼻咽癌。此外,甲醛被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NTP)归类为髓性白血病原,与髓系白血病发病相关。然而关于甲醛致白血病的结论仍存在争议,因为许多经典的白血病原可以直接破坏骨髓中的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而甲醛作为最小且反应性极高的醛类,无法通过吸入暴露到达骨髓。最近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小鼠的肺部含有功能性的HSC/HPC,可以产生血细胞并在肺部和骨髓之间双向运输。因此,这一最新发现构成了本研究假说的基础,即吸入甲醛并非直接诱导产生骨髓毒性,而是在小鼠的肺和/或鼻中引发HSC/HPC毒性。前期一些研究采用酵母模型进行了功能性毒理基因组学筛选,鉴定出许多甲醛毒性调控的相关基因和细胞途径。尽管如此,目前尚不清楚人源细胞中进行甲醛毒性调控的特定基因、途径及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在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甲醛的生理和毒性效应进行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功能丧失性全基因组CRISPR筛选以鉴定K562细胞(人类白血病细胞系)对于甲醛毒性的调控机制。如下所示为本研究主体进行的三方面工作:(1)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装置模拟人体内环境,本研究开展了关于内源性甲醛引发大鼠主动脉舒张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相关探讨。研究表明,甲醛对于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采用甲醛处理大鼠离体主动脉环时,NO/cGMP途径显着上调。另一方面,甲醛使得大鼠主动脉环血管平滑肌上的大电导Ca2+激活的K+(BKCa)通道亚基蛋白α和β的表达增加。此外,甲醛对大鼠主动脉环进行孵育后可显着提升其ATP敏感的K+(KATP)通道亚基蛋白Kir6.1和Kir6.2的表达。反之,L型Ca2+通道(LTCC)亚基Cav1.2和Cav1.3的表达水平随着甲醛浓度的升高显着下降。本研究初步表明甲醛对血管收缩性的调节可能是通过对NO/cGMP途径的上调和对离子通道表达的调控(包括上调KATP和BKca通道的表达以及抑制LTCC的表达)实现的,而甲醛诱导血管舒张的深入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2)为了检验上文中提到的甲醛致白血病新型假说,本研究采用骨髓和脾脏作为对照,成功地于小鼠肺和鼻中培养出红系爆发式形成单位(BFU-E)和粒性白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并进一步表明在3 mg/m3甲醛吸入暴露或400 μM甲醛体外暴露均能减少小鼠肺和鼻中两种集落类型的形成。本研究第一次揭示了甲醛暴露能够损伤小鼠远离骨髓的器官肺和鼻中HSC/HPC,这表明小鼠的肺/鼻(而非骨髓)可能是甲醛暴露诱发白血病的靶标部位,而甲醛导致的小鼠肺和鼻中HSC/HPC毒性为甲醛吸入相关的白血病发生提供了潜在的生物学可能性,而深入的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3)采用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本研究选取第8天和第20天作为两个时间点,评估了K562细胞对不同剂量甲醛(40、100和150μM)的敏感性和抗性的遗传决定因素,确定了多个候选基因在缺失之后能够增加细胞对甲醛的敏感性(例如ADH5,ESD和FANC家族)或抗性(例如FASN和KMD6A)。通路分析表明甲醛代谢和DNA同源修复(HR)途径在细胞对甲醛耐受中起主要作用,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采用通路分析,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一碳代谢、脂肪酸合成和mTOR信号传导在调节甲醛的细胞毒性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新发现有待进一步验证以增强目前对于甲醛引起细胞毒性的理解。此外,本研究对CRISPR功能基因组学筛选在其他环境化学物质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实验证实了内源性甲醛在机体内可能充当另外一种气体信号分子。此外,本研究首次在小鼠肺和鼻中的造血干/祖细胞中培养出集落,并提出肺/鼻可能是甲醛引发白血病的靶标部位,从而为甲醛致白血病的生物学可能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明。进一步,本研究采用CRISPR筛选从全基因组层面对甲醛引发细胞毒性中相关的易感基因和生物学途径进行探究,并从中发现了新的分子机制和途径,这也为今后深入了解甲醛毒性开辟出新的切入点。

袁林清[6](2020)在《肿瘤抑制性磁场对肾母细胞瘤的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电磁场如今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中,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电磁场与肿瘤的关系迄今仍没有明确定论,一方面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根据一些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将低频电磁场定义为潜在致癌物(2B类)。另一方面有证据表明电磁场具有抑瘤作用,例如以Optune为代表的电磁场发生仪器产生的电磁场已被用于临床脑胶质细胞瘤治疗。电磁场的热效应主要发生在100 k Hz以上,而在低频电磁场则可诱导出多种生物学效应。针对电磁场生物效应的深入研究或许能阐明电磁场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肾母细胞瘤是儿童第二常见腹部实体肿瘤,发病率在15岁以下的儿童中约为7-10/100万,属胚胎恶性混合瘤。肾母细胞瘤由一个或多个基因突变引起,特异的基因是Wilms’tumor gene-1。98%的肾母细胞瘤病例发生于10岁以下,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得益于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其总体5年生存率可达约90%。然而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往往取决于患者的肿瘤病理分期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状态等因素。对于复发和死亡风险显着增强的肾母病例如病理类型为间变型、透明细胞型、横纹肌肉瘤型;肿瘤分期为Ⅳ期、Ⅴ期;染色体1p和16q染色体杂合性缺失等病例预后差,5年生存率大幅降低。基于上述情况,我们考虑将电磁场治疗作为高度恶性肾母细胞瘤传统化疗的辅助治疗并针对电磁场抑瘤机制、化疗增敏和毒副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在本学位论文中,我们采用了一种由静电磁场调制的50 Hz工频电磁场,磁场平均强度为5.1 m T。我们以多种肿瘤模型研究了该磁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和选择性,并进一步以肾母细胞瘤细胞G401为模型研究了肿瘤抑制性磁场对细胞命运的影响和具体的抑瘤机制。在细胞命运影响方面我们采用Ed U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流式法和蛋白印迹法中凋亡蛋白表达水平来检测凋亡;自噬潮检测、免疫荧光中自噬蛋白表达水平和自噬溶酶体水平来检测自噬;经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对磁场暴露诱导的细胞抑制的影响来检测铁死亡;经细胞流式术检测细胞周期。在抑瘤机制方面,重点探究了磁场诱导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增加以及继发的DNA损伤以及修复情况,并探索了自由基清除剂的逆转效应。实验结果1肿瘤抑制性磁场对肾母细胞瘤的抑瘤效果细胞活力实验结果显示该磁场对大多数细胞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肿瘤细胞比相对正常的细胞对磁场更加敏感。磁场暴露2小时,肾母细胞瘤G401、肺癌A549、胃癌SGC-7901和胰腺癌PANC-1的抑制率均显着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细胞系。当磁场暴露时间累计达到4和6小时,即磁场暴露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抑制效应持续且抑制率达峰值:第二天SGC-7901抑制率为22%,第三天G401抑制率为29%,A549抑制率为30%,PANC-1抑制率为24%。G401接受0.5、1、2小时磁场暴露处理或假暴露处理,共计3天,计算每组细胞抑制率,结果表明在同一天的实验中,长时长磁场暴露比短时长产生更强的抑瘤效应,此外,高剂量磁场暴露2 h/d组在三天实验中抑制率逐渐升高,抑制率与磁场暴露剂量(时长)具有量效关系。对于化疗增敏的研究,在体外实验中肿瘤抑制磁场与两类化疗药物分别及联合作用于肾母细胞瘤G401细胞和肺癌A549细胞。结果显示磁场暴露联合化疗显着增加了细胞抑制率,磁场暴露使G401细胞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敏感性增加,使A549细胞中对顺铂(cisplatin,DDP)和紫杉醇(paclitaxel,PTX)敏感性增加。从处理第一天即观察到电磁场对化疗药显着的增敏作用,增敏效应持续到第二天和第三天。在体内实验中,磁场暴露和DDP联合应用可明显抑制肾母肿瘤生长。对于肿瘤抑制性磁场毒副作用的研究我们进行了体内实验,32只G401肾母细胞瘤植瘤裸鼠分为4组,分别接受磁场暴露、DDP、磁场暴露联合DDP、假暴露对照处理。裸鼠结果显示接受磁场暴露处理或DDP处理的裸鼠生长正常,组间治疗后小鼠体重无显着性差异。采取裸鼠血样检测肝功能,组间血浆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水平没有变化;而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在DDP组和联合组均显着升高。单纯磁场暴露组肝肾功能Alb、Glb、AST、ALT四项肝功能指标较假暴露对照均无变化,表明其磁场暴露本身不引起肝肾毒副作用。不过联合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AST和ALT水平均较单纯DDP组升高约10%。各组肾功能未发现显着变化。综上,磁场暴露引起的全身毒副作用较低。2肿瘤抑制性磁场对肾母细胞瘤的抑瘤机制Ed U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G401细胞经磁场暴露处理第二天假暴露对照组为34.53%,磁场暴露组增殖率为21.01%,下降幅度达13.52%。第三天实验中,假暴露组增殖率31.57%,磁场暴露组为20.01%,下降幅度达11.56%。在体外实验中,流式检测显示G401经磁场暴露处理第三天,凋亡率较假暴露组显着升高。在体内实验中,蛋白印迹显示裸鼠肾母细胞瘤种植瘤中磁场暴露组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 caspase3较假暴露组显着增加。自噬潮检测中,蛋白免疫印迹显示磁场暴露联合Baf-A1与单独Baf-A1处理的G401相比,LC3-Ⅱ与LC3-I的比值显着增高,该趋势在实验第二天和第三天更为明显。溶酶体探针检测细胞溶酶体活性则发现G401磁场暴露处理第二天即磁场暴露时间累计为4小时,指示溶酶体的红色荧光较假暴露组明显增强。此外,G401经磁场暴露2天后免疫荧光显示细胞内自噬标志物蛋白LC3和溶酶体蛋白LAMP1的表达和两者共定位均较假暴露组增加。我们还发现G401细胞经磁场暴露处理后m TOR通路受到抑制。m TOR磷酸化水平在磁场暴露0.5、1、1.5小时这三个时间点均受到抑制,在1小时最显着。p70 S6 kinase的Thr389位点和Ser371位点在0.5、1、1.5和2小时四个时间点磷酸化水平均有抑制,0.5小时最显着。综上,肿瘤抑制性磁场促进肾母细胞瘤G401细胞内自噬水平增加,溶酶体活性增强,自噬溶酶体数目增加,m TOR通路抑制。细胞周期流式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假暴露组)G2/M期占比7-10%,磁场暴露两小时后G2/M期增加至29.25%,磁场暴露4小时后G2/M期增加至33.36%。在经胸苷双阻断同步化后的G401细胞中假暴露组G2/M期占比31-36%,磁场暴露两小时后G2/M期增加至52.69%,磁场暴露4小时后G2/M期增加至65.70%。上述结果表明磁场暴露将G401细胞阻滞于G2/M期,且呈现随磁场暴露时间增长阻滞的细胞占比也增加。此外,G401细胞在磁场暴露处理2小时和4小时后细胞内Chk1和Chk2磷酸化水平升高,Cyclin B1表达量增加。铁死亡检测结果显示G401经磁场暴露后MDA水平显着升高,NADPH含量显着下降。磁场暴露和铁死亡抑制剂Fer-1联合处理第三天G401细胞生长抑制率是13.37%,较单纯磁场暴露组有显着下降,结果表明铁死亡抑制剂能部分拯救磁场暴露诱导的G401细胞生长抑制。综上,肿瘤抑制性磁场能促进G401铁死亡。ROS水平检测结果显示G401细胞经磁场暴露处理后,在0.5、1、1.5小时这三个处理时长中G401细胞内ROS水平均有增高,并于0.5小时达到峰值。此外结果还显示磁场暴露处理结束24小时ROS水平仍显着高于假暴露组,表明G401经肿瘤性抑制磁场诱导的ROS水平升高且具持续性。G401经磁场暴露和ROS清除剂NAC联合处理后,生长抑制率显着低于假暴露组。第一天磁场暴露抑制率17.2%,联合NAC后抑制率下降至9.37%;第二天磁场暴露抑制率19.86%,联合NAC后抑制率下降至3.74%;第三天磁场暴露抑制率30.88%,联合NAC后抑制率下降至9.11%。结果表明自由基清除剂NAC能部分逆转磁场暴露诱导的G401细胞生长抑制。彗星实验结果显示磁场暴露后G401细胞DNA片段化水平均高于假暴露组,也即磁场暴露诱导了G401细胞产生DNA损伤。碱性彗星实验和中性彗星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显示:第二天碱性彗星实验磁场暴露组DNA片段化占比40.73%而中性彗星实验中DNA片段化占比16.7%;第三天碱性彗星实验DNA片段化占比56.73%,中性彗星实验DNA片段化占比35.88%,表明磁场暴露诱导的G401细胞同时产生单链和双链DNA损伤,并以DNA双链损伤为主。此外,碱性彗星实验显示联合NAC后,在第二天和第三天DNA片段化占比较单纯磁场暴露组显着下降,中性彗星实验显示联合NAC后,第三天DNA片段化占比较单纯磁场暴露组显着下降。也即磁场暴露诱导的DNA损伤由ROS介导。γH2AX焦点形成实验结果显示G401经磁场暴露后的三天G401细胞内指示DNA双链损伤修复的绿色荧光焦点形成平均数均较假暴露组增加,其中第二天的增加具统计学差异。对于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检测,体内实验中G401经磁场暴露处理2小时后细胞内BMI1,LIG4和RAD9B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着提高。体外实验中磁场暴露组肿瘤组织中LIG4和RAD9B的表达水平较假暴露组有显着提高。而细胞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双链DNA-PKcs经磁场暴露处理后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较假暴露组显着升高。而DNA-PKcs和LIG4作为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的主要成员参与DNA双链修复。此外,Chk1和Chk2的磷酸化参与了另一种DNA损伤修复方式,即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综上,磁场暴露在诱导肾母细胞瘤G401产生DNA损伤的同时激活了DNA损伤修复系统。结论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作出以下结论:1)该肿瘤抑制性磁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具有广谱性和选择性,即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效应,同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2)该肿瘤抑制性磁场暴露治疗的特点是多靶点多机制,在肾母细胞瘤中,该磁场可从多方面影响细胞命运,包括抑制增殖、促进凋亡、诱导自噬、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铁死亡;3)该肿瘤抑制性磁场诱导肾母细胞瘤细胞内ROS水平升高,进而介导的DNA损伤,同时激发DNA损伤应答;4)该肿瘤抑制性磁场对化疗有体内外增敏效应同时全身毒副作用低,具有临床转化的潜力和优势。本学位论文主要创新点本学位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创新结果:1)提出肿瘤抑制性磁场影响肿瘤细胞命运具有多靶点多机制的特点,首次提出磁场暴露诱导肾母细胞瘤细胞发生铁死亡;2)提出ROS升高介导的DNA损伤是肿瘤抑制新磁场抑制肾母细胞瘤的主要机制;3)肿瘤抑制性磁场对化疗有增敏效应同时低毒副作用,具有转化潜力。

刘婷婷[7](2020)在《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甲基汞致PC12和BRL细胞毒性差异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甲基汞(MeHg)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虽然中枢神经系统是其主要的靶器官,但是对肝脏等非神经器官同样产生毒性损伤。HIF-1α作为低氧调节因子在机体缺血缺氧及化学性损伤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细胞保护或细胞损伤作用。我们以PC12细胞作为神经元样细胞模型,以BRL细胞作为非神经细胞模型,探究神经元及非神经元细胞对MeHg毒性敏感性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HIF-1α及其下游蛋白在MeHg毒性中的作用,分析MeHg调控HIF-1α的可能机制。利用不同的方式分别从基因、蛋白方面调控HIF-1α,观察MeHg神经及肝损害效应的变化。一方面探究MeHg毒性机制与HIF-1α的关系,为MeHg中毒后所致的不同器官的损害提供诊断指标,同时评估上调HIF-1α对拮抗MeHg毒性效应的影响,研发针对不同MeHg毒性损害系统的有效拮抗剂。方法:1.根据前期的预实验,选择不同浓度的MeHg(0、1、2.5、5、10μM)分别处理PC12和BRL细胞不同时间(0、0.5、1、3、6 h)后,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PC12及BRL细胞活力,评估其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利用乳酸脱氢酶漏出率(LDH)检测不同浓度(0、1、2.5、5、10μM)MeHg作用0.5 h后的细胞毒性作用;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MeHg作用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两株细胞中活性氧(ROS)随MeHg浓度改变后的改变情况,综合评价MeHg对PC12及BRL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差异。2.蛋白免疫印迹法(WB)用于检测HIF-1α及其下游靶蛋白GLUT-1、VEGF-A、EPO的变化,荧光定量PCR(RT-PCR)用于检测MeHg作用后HIF-1αmRNA水平的变化。探讨HIF-1α在MeHg毒性中的作用。利用药理学(2-MeOE2,10μM,0.5 h)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WB法检测蛋白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进一步探讨HIF-1α及其下游蛋白在甲基汞致PC12及BRL细胞毒性中的作用。3.腺病毒过表达调控HIF-1α,WB法检测HIF-1α及其下游靶蛋白GLUT-1、VEGF-A、EPO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以探讨HIF-1α在MeHg毒性中的作用,基因水平上调HIF-1α后对MeHg所致两株细胞毒性的影响。4.利用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DHB,1 mM,6 h)、(CoCl2,200μM,0.5 h)及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1μM,24 h)抑制HIF-1α的降解后,利用WB检测蛋白的变化,MTT检测细胞活力,一方面探讨从蛋白水平上调HIF-1α后对MeHg所致两株细胞毒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探讨MeHg调控HIF-1α的可能机制。结果:1.MTT结果表明,MeHg以剂量-时间依赖性的方式降低PC12及BRL细胞活力,PC12细胞中,MeHg浓度为5μM作用0.5 h后细胞活力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BRL细胞中,MeHg浓度为为10μM作用0.5 h后细胞活力显着下降;MeHg浓度为10μM作用0.5 h后,PC12和BRL细胞活力分别下降至68%和76%。LDH结果表明,在PC12细胞中,MeHg浓度为2.5μM时,LDH漏出率显着增高;而在BRL细胞中,MeHg浓度为10μM时,LDH漏出率明显升高。不同浓度MeHg作用0.5 h后两株细胞内的ROS的水平亦明显增高,同样浓度的MeHg处理后,在PC12细胞中,荧光强度强于BRL细胞中的荧光强度。2.WB结果表明不同浓度MeHg作用0.5 h后,在PC12和PC12细胞中,MeHg浓度为2.5μM和5μM时HIF-1α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MeHg浓度为10μM作用0.5 h,HIF-1α蛋白表达下调至对照组的12%及54%。MeHg作用后对两株细胞的HIF-1β的水平无明显影响。MeHg亦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下调两株细胞中HIF-1α的下游靶蛋白如GLUT-1、VEGF-A、EPO等。qRT-PCR结果表明,MeHg作用后对两株细胞的HIF-1αmRNA的水平亦无明显影响。利用2-MeOE2下调HIF-1α后能够进一步诱导MeHg所致的HIF-1α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下调并能加重因MeHg所致的细胞活力的下降,进一步论证HIF-1α参与甲基汞诱导的神经毒性和肝脏毒性损害。3.在基因水平上,利用腺病毒上调HIF-1α后,能够显着逆转HIF-1α及其下游蛋白水平,拮抗MeHg所致的两株细胞毒性。4.在蛋白水平上,采用PHD抑制剂DHB、CoCl2预处理,可显着逆转HIF-1α及其下游蛋白水平,CoCl2预处理可以明显拮抗MeHg所致的BRL细胞毒性损害,DHB预处理能够明显拮抗MeHg所致的两株细胞毒性损害,且拮抗MeHg所致的BRL细胞毒性更加明显。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预处理后亦能明显拮抗因MeHg所致HIF-1α及其下游蛋白的下调并明显拮抗MeHg的毒性,其中对MeHg所致的PC12细胞的毒性的拮抗作用更加明显。结论:神经元样细胞PC12细胞相对于大鼠肝BRL细胞对MeHg的毒性更加敏感。其机制可能与MeHg对HIF-1α及其下游靶蛋白(GLUT1、VEGF-A、EPO)的下调幅度不同有关。MeHg作用后不影响HIF-1α的转录水平而有可能是通过促进PHD依赖的蛋白酶体途径的降解。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分别上调HIF-1α后可以拮抗MeHg所致的两株细胞的毒性,但拮抗效率不同,PHD抑制剂对拮抗MeHg致BRL的毒性效率要强于PC12细胞,蛋白酶体抑制剂对MeHg所致的PC12细胞的毒性的拮抗效率要强于BRL细胞。一方面提示HIF-1α可作为拮抗MeHg毒性的通用靶点,为HIF-1α作为血清学指标用于MeHg中毒的诊断提供新的方向,另一方面为选择针对不同系统的MeHg毒性的有效拮抗剂提供理论依据。

李晓飞[8](2020)在《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促进Apcmin/+小鼠腺瘤癌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人体与微生物处于共生状态。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肠道微生物就会出现平衡失调,造成菌群紊乱,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从而诱发肠道炎症,进而促进肿瘤生长。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肠道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失衡在腺瘤进展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如何?哪些关键因素参与这一过程?其关键信号通路是什么?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将着重探讨这些问题。方法: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镜中心及消化内科就诊且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筛选符合条件的10名患者,留取粪便制备菌液。同时筛选出10名符合条件的健康者进行新鲜粪便收集,将收集到的新鲜粪便放入粪便盒中,做好标记,-80℃冰箱中保存。实验动物选择4周龄SPF级野生型C57BL/6J小鼠,4周龄SPF级雌性Apcmin/+小鼠。分为4组:FMT-CH组(C57BL/6J小鼠移植健康者粪菌液)、FMT-CC(C57BL/6J小鼠植入肠癌患者粪菌液)、FMT-AH(Apcmin/+小鼠植入健康者粪菌液)和FMT-AC(Apcmin/+小鼠植入肠癌患者粪菌液)。为了使菌群在肠道更易定植,实验前3天各组小鼠分别给予服用含有0.2g/L氨苄青霉素+0.2g/L新霉素+0.2g/L甲硝唑+0.1g/L万古霉素的饮用水。粪菌移植(FMT)第1周,每天灌胃1次,共7次;FMT第2周,隔天灌胃1次,共3次;FMT第3周开始,每周1次,共6次;整个实验过程中,FMT共计进行16次。整个FMT过程中,每天需观察小鼠的基本情况,包括活动状态、进食水量及鼠笼中血迹情况,每周称量体重1次。于实验开始前及实验结束后(实验第9周),收集小鼠新鲜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 r RNA焦磷酸测序。运用q PCR方法检测肠道组织各种炎症细胞因子及结肠粘膜屏障相关因子水平(包括ZO-1、Claudin3、Occludin、Muc2、Cryptdin、NLRP3、IL-1β及TNF-α等)。免疫组织化学Ki-67染色。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总β-catenin、cyclin D1、c-myc、β-actin表达量。分离结肠粘膜组织总RNA,用分光光度计测定RNA质量,并用互补DNA(c DNA)转换试剂盒进行反向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pcmin/+小鼠结肠组织基因表达量。计算样本质检表达量的差异倍数(Fold change),筛选出>2或<0.5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差异表达基因对腺瘤癌变的机制及临床预后分析。结果第一部分(1)结直肠癌粪菌液供体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结直肠癌及健康者粪菌液供体间平均年龄无明显差异。两者的BMI亦无明显差异。(2)与健康者的粪便混合上清液相比,CRC患者粪便混合上清液中Roseburi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降低。而CRC患者粪便混合上清液中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较健康者增加。第二部分(1)实验周期8周结束后,FMT-CC组和FMT-CH组小鼠全肠道均未出现腺瘤。FMT-AH组小鼠肠道出现多发散在腺瘤,以小肠近端和中段明显;FMT-AC组全肠道腺瘤明显增多,部分结肠近端可见明显增大的腺瘤。病理结果显示,FMT-AH组30%的肠道腺瘤中可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FMT-AC组90%的小鼠肠道腺瘤可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腺瘤病理提示黏膜内癌。(2)FMT-AC组小鼠肠道肿瘤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较FMT-AH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肠肿瘤组织中总β-连环蛋白、cyclin D1和c-myc的蛋白水平,FMT-AC组较FMT-AH组均明显增加。(3)FMT-AC组小鼠ZO-1、Claudin3、OClaudin、Muc2和Cryptdin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FMT-AH组。(4)FMT-AC组小鼠较FMT-AH组小鼠表现为更为明显的肠道低度炎症,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FMT-AC组小鼠肠道上皮细胞IL-1β、NLRP3及TNF-α相对表达量较FMT-AH组明显升高。(5)FMT-AC组小鼠回盲部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的水平明显低于FMT-AH组。(6)FMT移植结束后,FMT-AH组和FMT-AC组粪便行16S r RNA测序分析,在属水平上,分析结果显示FMT-AC组肠道菌群构成中致病菌Prevotella较FMT-AH组显着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益生菌属Parasutterella较FMT-AH组减少,但并无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1)RNA-seq高通量测序筛选出FMT-AC与FMT-AH之间差异表达基因,得到了278个符合要求的差异基因,其中228个上调基因,50个下调基因。(2)对所得到的差异基因(DEG)进行功能注释。GO分析结果得出,Wnt蛋白结合、脂质代谢过程和免疫应答途径明显增强。(3)KEGG分析显示,在注释到KEGG的差异基因主要分布在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4)Hubba基因应用Cytoscape工具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网络互作分析,筛选感兴趣的Hubba基因Esr1。应用TCGA数据库,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均存在差异表达,进一步行生存分析及免疫浸润分析。(5)生存分析在总体生存率方面,ESR1的不同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机体的生存时间,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存在着显着的关系。(6)免疫浸润分析应用TIMER和TISIDB在线分析工具,ESR1表达与免疫浸润淋巴细胞和免疫调节剂之间存在显着相关。结论:1、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整体上可以促进结直肠腺瘤癌变。2、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促进炎症反应、降低短链脂肪酸浓度和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腺瘤癌变。3、RNA-seq结果显示Wnt蛋白结合、脂质代谢过程和免疫应答途径明显增强可能与腺瘤癌变密切相关。4、差异表达基因Esr1在结肠腺瘤癌变过程中参与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的发展。

刘倩莹[9](2020)在《喹恶啉类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研究》文中提出喹恶啉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促生长作用的化合物,主要品种有卡巴氧、喹乙醇、乙酰甲喹、喹烯酮和喹赛多。随着喹恶啉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其毒性问题尤其是遗传毒性和致癌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使用也因此受到禁止或严格限制。尽管喹恶啉类的遗传毒性研究已开展多年,但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原型药物上,无法证实遗传毒性与代谢物之间的关系。喹烯酮在多项体内和体外遗传毒性测试系统中呈阳性。喹烯酮代谢组群的致癌性预测结果提示其对大鼠具有致癌性,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乙酰甲喹的临床前毒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毒性和遗传毒性。因此,喹烯酮和乙酰甲喹的致癌嫌疑不容忽视。本研究开展了喹恶啉类主要N-O基团还原代谢物的遗传毒性研究,并依据FDA和OECD指导原则以及《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中的GB15193原则,对乙酰甲喹和喹烯酮的致癌性进行了研究。1、喹恶啉类主要代谢物的遗传毒性研究通过Ames试验、V79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对喹恶啉类主要N-O还原代谢物(脱二氧喹乙醇、脱二氧卡巴氧、脱二氧乙酰甲喹、脱二氧喹烯酮、N1脱氧喹烯酮和N1脱氧乙酰甲喹)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研究。1.1 Ames试验试验菌株为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脱二氧喹乙醇、脱二氧卡巴氧、脱二氧乙酰甲喹最高浓度为5 mg/皿,脱二氧喹烯酮最高浓度为2.5mg/皿,N1脱氧喹烯酮和N1脱氧乙酰甲喹最高浓度为1.25mg/皿。对照组包括阳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DMSO)和空白对照组,在加和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检测受试物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不论加与不加S9,喹恶啉类代谢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未超过2倍,且无剂量反应关系,表明脱二氧喹乙醇、脱二氧卡巴氧、脱二氧乙酰甲喹、脱二氧喹烯酮、N1脱氧喹烯酮和N1脱氧乙酰甲喹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具有致突变性。1.2 V79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受试物设三个浓度(67、33.5、16.75μg/m L),并设阳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DMSO)和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不加S9,67μg/m L脱二氧卡巴氧作用V79细胞18h,畸变率为13.0%,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不加S9,67μg/m L脱二氧乙酰甲喹作用V79细胞6和18h,畸变率分别为12.0%和16.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不加S9,67μg/m L N1脱氧乙酰甲喹作用V79细胞6和18h,畸变率分别为16.5%和18.0%,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加S9,67μg/m L N1脱氧乙酰甲喹作用V79细胞6h,畸变率为19.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不加S9,33.5μg/m L N1脱氧乙酰甲喹作用V79细胞6和18h,畸变率分别为13.0%和15.0%,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加S9,33.5μg/m L N1脱氧乙酰甲喹作用V79细胞6h,畸变率为14.0%,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加与不加S9,N1脱氧喹烯酮、脱二氧喹烯酮和脱二氧喹乙醇对V79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3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20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0组,雌雄各半,分别为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药物组。试验结果表明,5g/kg b.w.脱二氧卡巴氧和脱二氧乙酰甲喹能够引起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显着增加(p<0.01)。0.31和0.16g/kg b.w.N1脱氧乙酰甲喹引起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显着增加。5和2.5g/kg b.w.脱二氧卡巴氧和各剂量组的N1脱氧乙酰甲喹在雌性小鼠上是阳性。脱二氧喹乙醇、N1脱氧喹烯酮和脱二氧喹烯酮各剂量组在小鼠上的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N1脱氧乙酰甲喹,脱二氧乙酰甲喹和脱二氧卡巴氧除在Ames试验中为阴性外,在其余遗传毒性试验中均为阳性,且遗传毒性大小与原型一致,即为N1脱氧乙酰甲喹>脱二氧乙酰甲喹>脱二氧卡巴氧。脱二氧喹乙醇,N1脱氧喹烯酮,脱二氧喹烯酮在三项遗传毒性试验中均为阴性。2、乙酰甲喹的致癌性研究采用SPF级昆明小鼠400只(随机分4组,每组雌雄各50只),SPF级Wistar大鼠440只(随机分4组,每组雌雄各55只)。混饲给药,乙酰甲喹在日粮中添加浓度分别为0、25、55和110mg/kg,小鼠持续喂养78周,大鼠持续喂养104周。小鼠在第26、52和78周定期采样,大鼠在第26、52、78和104周定期采样。试验期间观察动物日常表现。对定期剖检和染毒结束的动物进行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分析,并进行大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计算存活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肿瘤发生率和基准剂量。血常规结果显示,乙酰甲喹引起小鼠血常规指标,如HGB、HCT、MCV、MCH、RDW、PCT、PDW等发生显着性变化,提示乙酰甲喹能够引起血液的毒理学变化。血清生化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乙酰甲喹对肾脏和肾上腺具有毒性作用。另外,乙酰甲喹引起小鼠ALP、ALB、ALT和AST显着下降,第52周乙酰甲喹雄性小鼠组的肝脏系数和第78周乙酰甲喹雌性小鼠组的肝脏系数均显着降低。大鼠血清生化结果表明,第26周,M110组ALP、ALT和AST显着高于空白组。第52周,M110组ALP和ALT显着高于空白组。第78周,乙酰甲喹雌性大鼠组的ALB显着高于空白组,M110组AST和ALP显着高于空白组。第104周,乙酰甲喹组AST显着高于空白组,M110雌性大鼠组的ALB和TBA显着高于空白组。另外,脏器系数表明,M25组(第26周)雌性大鼠的肝脏系数和M110组(第52周)雌性大鼠的肝脏系数均显着下降。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第52和第78周乙酰甲喹组小鼠的肝脏和第52、78和104周乙酰甲喹组大鼠的肝脏均发生明显的病理学损伤。以上结果提示肝脏是乙酰甲喹主要毒性靶器官。脏体比结果表明,第26周,M110组雌性大鼠脑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第52周,M25组雄性大鼠脑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M110组睾丸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M55和M110组雌性大鼠肺脏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第104周,M25组雄性大鼠心脏系数和肺脏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乙酰甲喹组雌性大鼠脾脏系数和脑的脏器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小鼠脏体结果表明,第52周,M55组雌性小鼠心脏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M55组睾丸和附睾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M110组雄性小鼠脑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第78周,M25组雌性小鼠肺脏、子宫和卵巢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M55和M110组雌性小鼠脑的脏器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M110组雄性小鼠脾脏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另外,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乙酰甲喹组的心脏和脑出现轻微病变,而肺脏、脾脏、睾丸、子宫和卵巢发生明显的病理学变化。与空白组比较,乙酰甲喹组的病变发生数显着增加,表明长期暴露乙酰甲喹对大鼠心、脑、脾脏、肺脏、睾丸、子宫和卵巢有一定毒性作用。本研究观察到空白组大鼠和小鼠肿瘤主要发生在生命后期,符合自发性肿瘤特征。乙酰甲喹以25、55和110mg/kg饲料添加量饲喂小鼠78周和饲喂大鼠104周具有致癌性。本研究发现第一例大鼠肿瘤出现在第62周M25雌性大鼠组,乙酰甲喹对大鼠的致癌潜伏期相对于空白组明显提前。乙酰甲喹所致小鼠肿瘤类型主要有肝癌、脾脏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管肉瘤、肺腺瘤、肾上腺皮质瘤、乳腺纤维瘤、乳腺腺管瘤、睾丸间质细胞瘤和黑色素瘤。乙酰甲喹所致大鼠肿瘤类型主要有垂体腺瘤、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白血病、肝癌、肺间皮组织瘤、肺腺癌、黑色素瘤、子宫平滑肌瘤、肾上腺皮质瘤、卵巢颗粒瘤、乳腺纤维瘤、乳腺腺管癌、鳞状细胞癌和睾丸间质细胞癌。与空白组相比,乙酰甲喹能够引起新的肿瘤类型出现,在小鼠为脾脏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甲状腺C细胞癌、肾上腺皮质瘤和睾丸间质细胞癌;在大鼠为室管膜肿瘤、卵巢颗粒瘤和肾上腺皮质瘤。以上的肿瘤性病变发生率与空白组比较均显着增加,表明乙酰甲喹对小鼠和大鼠均具有致癌性。釆用Bayesian BMD系统软件,选择Dichotomous Hill模型,计算BMR(benchmark dose response)为5%时控制乙酰甲喹致癌的基准剂量为0.0102 mg/kg。鉴于乙酰甲喹在我国大量、广泛使用,其对靶动物和消费者的致癌风险应引起重视。3、喹烯酮的致癌性研究采用SPF级Wistar大鼠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50只。剂量设计依据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90天喂养试验,设定喹烯酮在饲料中添加浓度依次为300、100和50mg/kg。持续喂养104周,在第52、78和104周定期采样。试验期间观察大鼠日常表现。对定期剖检的大鼠进行大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血常规和血清生化,计算存活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肿瘤发生率和基准剂量。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存活率在雌性分别为60%、60%、54%、60%,在雄性分别为52%、54%、58%、60%。提示各剂量组在试验结束时存活均超过50%,符合致癌试验相关标准。在本研究中,第52周,喹烯酮组雌性大鼠AST、ALT和TG显着低于空白组,Q100和Q300组雌性大鼠CREA显着低于空白组;第78周,喹烯酮组雌性大鼠TBA显着高于空白组,Q50组雌性大鼠AST显着低于空白组。上述变化的血清生化指标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喹烯酮组肝脏发生明显的病理学变化,表明肝脏是喹烯酮慢性毒性的主要靶器官。血清生化结果显示,第52周,喹烯酮组钾离子浓度与空白组相比具有上升趋势,Q100和Q300组雄性大鼠钠离子浓度显着低于空白组。该结果表明喹烯酮可能诱导体内水盐失衡。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喹烯酮组肾脏和肾上腺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且病变发生数显着高于空白组,提示肾脏和肾上腺也是喹烯酮慢性毒性的主要靶器官。脏体比结果表明,第52周,喹烯酮组雌性大鼠子宫和肺脏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第78周,Q50组雄性大鼠心脏和肺脏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Q100组雄性大鼠脾脏和脑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Q300组卵巢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Q300组睾丸和附睾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第104周,Q50组雄性大鼠心脏和脾脏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Q100组雄性大鼠心脏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Q300组雄性大鼠肺脏、睾丸和附睾的脏器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脑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喹烯酮组心脏和脑出现轻微病变,而肺脏和脾脏发生明显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肺巨噬细胞聚集、脾脏淋巴滤泡增生。喹烯酮组大鼠生殖器官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子宫腔扩张、卵巢囊泡、睾丸萎缩、输精管腔扩张和睾丸间质增宽等。与空白组比较,喹烯酮组的病变发生数显着增加,表明长期暴露喹烯酮对大鼠生殖器官、心、脑、脾脏和肺脏有一定毒性作用。在本研究中,喹烯酮饲喂大鼠104周后,肿瘤发生率显着增加。肿瘤类型主要有垂体腺瘤、肝癌、脾癌、肾癌、肺腺瘤、肺间皮组织瘤、子宫平滑肌瘤、卵巢透明细胞癌、乳腺纤维瘤、乳腺癌、淋巴组织样的黑色素瘤、肾上腺皮质瘤、睾丸间质细胞癌和结肠癌。与空白组肿瘤类型相比,喹烯酮能够引起新的肿瘤类型出现,如肾癌、卵巢透明细胞癌和肾上腺皮质瘤。本研究发现第一例肿瘤出现在第55周Q100雌性大鼠组,喹烯酮致癌潜伏期相对于空白组明显提前。因此,喹烯酮对大鼠具有致癌性,该结论与喹烯酮代谢组群的致癌性预测结果相一致。鉴于喹烯酮在猪饲料中推荐使用剂量为50~75mg/kg饲料,本试验说明喹烯酮(50~300mg/kg)具有致癌性,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釆用Bayesian BMD系统软件,选择Dichotomous Hill模型,计算BMR为5%时控制喹烯酮致癌的基准剂量为0.0308mg/kg。

赵咏梅,薛杨,刘玄,赵小红,周之卓[10](2019)在《一次性塑料餐具浸出液对小鼠致突变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评价一次性塑料餐具对小鼠的致突变作用,以给人们科学合理地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提供参考.本次研究用100℃蒸馏水浸泡一次性塑料餐具制备浸出液,采用灌胃法将浸出液注入小鼠体内,连续诱导10 d,检测一次性塑料餐具浸出液对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精子和肝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一次性塑料餐具浸出液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影响显着(P<0.05),微核率从正常的2.80‰上升至24.48‰.其中,一次性塑料杯浸出液的微核率升高极为显着(P<0.01),达到15.01‰.②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塑料袋及一次性塑料发泡餐盒的浸出液对小鼠精子畸变率的影响依次升高,分别为5.83%、6.70%、7.80%,但均未超过环磷酰胺对小鼠精子的致畸率(9.80%,P>0.05).③各组一次性塑料餐具浸出液均使小鼠肝细胞DNA拖尾率极显着上升(P<0.01),其中一次性塑料袋浸出液对小鼠肝细胞DNA拖尾的影响最大,为7.20%(P<0.01).本研究表明,在100℃时,一次性塑料餐具浸出液对小鼠有致突变作用.

二、肼和甲基肼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肼和甲基肼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薏苡资源
    1.2 薏苡营养素及活性成分
        1.2.1 碳水化合物
        1.2.2 蛋白质
        1.2.3 脂类
        1.2.4 维生素与矿物质
        1.2.5 甾醇及其衍生物
        1.2.6 多酚类
        1.2.7 其它活性成分
    1.3 薏苡药理活性与生理功能
        1.3.1 药理活性
        1.3.2 抗氧化
        1.3.3 抗炎症
        1.3.4 抗肿瘤
        1.3.5 免疫调节
        1.3.6 其它生理功能
    1.4 植物性基质的微生物发酵转化与调控
    1.5 红曲霉
        1.5.1 红曲霉代谢产物及其功效
        1.5.2 组学技术在红曲霉发酵中的应用
    1.6 课题立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薏米基质原料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模型构建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方法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薏苡种质资源品质
        2.3.2 贵州薏米产品品质
        2.3.3 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曲霉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变规律剖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方法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红曲霉活化与复检
        3.3.2 种子液制备
        3.3.3 固态发酵与产物检测
        3.3.4 亲脂性活性组分分析
        3.3.5 未知增量成分鉴定
        3.3.6 主要生理活性物质量变规律剖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曲霉发酵碎薏米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富集机理初探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质依赖性
        4.3.2 菌种依赖性
        4.3.3 转录组学解析
        4.3.4 蛋白组学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曲霉发酵薏米精油食用安全及功能活性评价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试剂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4 方法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红曲薏米精油品质
        5.3.2 红曲薏米精油食用安全性
        5.3.3 红曲薏米精油功能活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图版

(2)苦豆碱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轴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祖国医学部分
        1. 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历史沿革)
        2. 祖国医学对结直肠癌的认识
        2.1 祖国医学对结直肠癌疾病的认识
        2.2 祖国医学对结直肠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祖国医学对结直肠癌证型的认识
        2.4 祖国医学对结直肠癌辨病、辩证治疗的认识
        2.5 祖国医药抗结直肠肿瘤的优势
        2.6 中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3. 中药苦豆子及其成分苦豆碱的研究进展
        3.1 中药苦豆子的研究进展
        3.2 苦豆碱的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部分
        1 现代医学对结直肠癌病因及机制的研究
        1.1 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
        1.2 结直肠癌相关信号通路
        2 microRNAs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2.1 microRNAs与结直肠癌相关机制研究
        2.2 microRNAs在结直肠癌临床应用
        3 结直肠癌EMT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ALO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株
        1.2 实验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4 实验常用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株的培养
        2.2 ALO处理结直肠癌细胞
        2.3 MTT实验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浓度ALO对不同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3.2 ALO对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的IC50
        4. 总结
    第二部分 ALO对miR-296-5p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株
        1.2 实验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4 实验常用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利用生物信息网站StarBasev3.0分析miR-296-5p的表达
        2.3 qRT-PCR检测miR-296-5p在不同人结直肠癌细胞及人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2.4 qRT-PCR检测ALO处理后SW480和HCT116细胞miR-296-5p的表达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StarBasev3.0分析miR-296-5p的表达
        3.2 qRT-PCR检测miR-296-5p在不同人结直肠癌细胞及人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3.3 qRT-PCR检测ALO处理后SW480和HCT116细胞miR-296-5p的表达
        4. 总结
    第三部分 STAT3和miR-296-5p存在结合位点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株
        1.2 实验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4 实验常用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的培养
        2.2 TargetScan V7.2靶基因预测
        2.3 野生型(WT)和突变型(MUT)-STAT3 3'UTR片段设计和合成
        2.4 质粒的建立、提取及鉴定
        2.5 细胞转染
        2.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生物信息学网站TargetScan V7.2显示STAT3是miR-296-5p的靶基因
        3.2 miR-296-5p mimics能够抑制STAT3-荧光素酶活性
        3.3 miR-296-5p inhibitor增强STAT3-荧光素酶活性
        4. 总结
    第四部分 ALO和miR-296-5p对结直肠癌细胞STAT3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株
        1.2 实验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4 实验常用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的培养
        2.2 细胞转染
        2.3 ALO处理结直肠癌细胞
        2.4 qRT-PCR实验
        2.5 Western blot实验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qRT-PCR检测miR-296-5p mimics、STAT3过表达、ALO等不同处理后HCT116细胞中miR-296-5p的表达
        3.2 qRT-PCR检测miR-296-5p inhibitor、siSTAT3、ALO等处理后SW480细胞中miR-296-5p的表达
        3.3 Western blot检测miR-296-5p mimics、STAT3过表达、ALO等处理后HCT116细胞中STAT3的表达
        3.4 Western blot检测miR-296-5p inhibitor、siSTAT3、ALO等不同处理后SW480细胞STAT3的表达
        4. 总结
    第五部分 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株
        1.2 实验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4 实验常用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的培养
        2.2 细胞转染
        2.3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Clone formation assay)
        2.4 细胞凋亡检测(Cell apoptosis detection)
        2.5 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克隆形成实验验证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HCT116细胞增殖
        3.2 克隆形成实验验证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SW480细胞增殖
        3.3 细胞凋亡实验验证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HCT116细胞凋亡
        3.4 细胞凋亡实验验证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SW480细胞增殖
        3.5 HCT116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
        3.6 SW480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
        4. 总结
    第六部分 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株
        1.2 实验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4 实验常用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的培养
        2.2 细胞转染
        2.3 划痕愈合实验
        2.4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3. 结果
        3.1 划痕愈合实验验证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HCT116细胞迁移
        3.2 划痕愈合实验验证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SW480细胞迁移
        3.3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验证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HCT116细胞侵袭
        3.4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验证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SW480细胞侵袭
        4. 总结
    第七部分 ALO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通路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株
        1.2 实验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4 实验常用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结直肠癌细胞(SW480、 HCT116)的培养
        2.2 细胞转染
        2.3 Western blot实验
        3. 结果
        3.1 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EMT相关蛋白N-cadherin(N-cad)和E-cadherin(E-cad)的表达
        3.2 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EMT相关蛋白N-cadherin (N-cad)和E-cadherin (E-cad)的表达
        4. 总结
第三章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丁香醛对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沙门氏菌的研究进展
        1.1 沙门氏菌的微生物学特性
        1.2 沙门氏菌的危害
        1.3 沙门氏菌的感染机制
        1.4 沙门氏菌的毒力因子
    第2章 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2.1 T3SS的分子结构
        2.2 T3SS结构的组装
        2.3 T3SS的功能
    第3章 Ⅲ型分泌系统抑制剂的筛选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3.1 T3SS抑制剂的研究简介
        3.2 T3SS抑制剂筛选的方法和机理
        3.3 沙门氏菌T3SS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3.4 丁香醛的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抑制剂的筛选与发现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丁香醛体外药物活性评价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丁香醛抑制沙门氏菌T3SS功能作用机制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丁香醛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的治疗学实验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4)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变化和不同菌群结构对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变化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菌群结构对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肠道菌群与冠心病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肠道菌群与大肠癌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内源性和外源性甲醛的生理与毒性效应及采用CRISPR对其毒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甲醛的基本概述
        1.1.1 甲醛的理化性质
        1.1.2 甲醛的来源途径和生产应用
        1.1.3 甲醛的暴露
    1.2 甲醛对机体的健康效应
        1.2.1 急性毒性
        1.2.2 氧化应激与炎症
        1.2.3 心血管效应
        1.2.4 神经毒性
        1.2.5 遗传毒性
    1.3 甲醛暴露与癌症和白血病
        1.3.1 甲醛的致癌性
        1.3.2 甲醛致白血病作用
        1.3.3 甲醛造血毒性的相关研究
        1.3.4 甲醛暴露致白血病存在的争议
        1.3.5 甲醛暴露致白血病的潜在机制假说
    1.4 功能性毒理基因组学筛选
        1.4.1 功能性毒理基因组学筛选方法在甲醛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1.4.2 功能性CRISPR在毒理学相关的基因-环境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1.5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内源性甲醛的生理效应——血管舒张效应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实验设备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试剂盒和抗体
        2.2.5 主要溶液配置
    2.3 实验方法
        2.3.1 离体血管环灌流实验
        2.3.2 大鼠主动脉组织处理
        2.3.3 NO、sGC、cGMP和PKG和蛋白质含量检测
        2.3.4 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检测
        2.3.5 免疫组化实验
        2.3.6 免疫荧光实验
        2.3.7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甲醛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
        2.4.2 高浓度甲醛上调大鼠主动脉中NO/cGMP途径
        2.4.3 甲醛致大鼠主动脉的舒张作用不通过cAMP和花生四烯酸途径介导
        2.4.4 高浓度甲醛促进大鼠主动脉中BK_(Ca)和KATP通道亚基的表达
        2.4.5 高浓度甲醛抑制大鼠主动脉中L型Ca~(2+)通道亚基的表达
        2.4.6 低浓度甲醛增强大鼠主动脉中BK_(Ca)通道及K_(ATP)通道的Kir6.2亚基表达
        2.4.7 甲醛对大鼠主动脉中BK_(Ca)和KATP通道的表达调控呈双相剂量效应
    2.5 讨论
        2.5.1 采用阻断剂对内源性甲醛舒血管效应可能机制的探究
        2.5.2 内源性甲醛可能通过介导NO/cGMP途径达到血管舒张效应
        2.5.3 相关离子通道在甲醛引发血管舒张过程中的表达
        2.5.4 甲醛在相关离子通道表达调控上的双相剂量效应
第三章 甲醛暴露致小鼠肺和鼻中造血干/祖细胞毒性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主要实验设备
        3.2.3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气态甲醛吸入暴露(体内实验)
        3.3.2 生物组织样品制备(体内实验)
        3.3.3 生物组织样品制备及甲醛处理(体外实验)
        3.3.4 髓系祖细胞集落培养
        3.3.5 集落形成单位计数
        3.3.6 数据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小鼠肺鼻部均成功培养出BFU-E和CFU-GM集落
        3.4.2 甲醛体内吸入暴露减少了小鼠肺与鼻中BFU-E和CFU-GM集落的形成
        3.4.3 甲醛体外暴露同样减少了小鼠肺与鼻中BFU-E和CFU-GM集落的形成
    3.5 讨论
        3.5.1 对HSC/HPC存在于小鼠的肺和鼻中的研究结果进行证实
        3.5.2 体内和体外的甲醛暴露能够破坏小鼠肺和鼻中存在的HSC/HPC
第四章 CRISPR筛选在甲醛毒性机理探究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细胞
        4.2.2 主要实验设备
        4.2.3 主要试剂、培养基和试剂盒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活力测定
        4.3.2 甲醛暴露
        4.3.3 全基因组CRISPR文库
        4.3.4 全基因组CRISPR筛选
        4.3.5 下一代测序
        4.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7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使用全基因组CRISPR筛选出能够调控细胞对甲醛易感的候选基因
        4.4.2 候选基因的功能性富集分析
        4.4.3 甲醛代谢相关基因的丧失增加了细胞对甲醛的敏感性
        4.4.4 DNA损伤和修复反应在调节细胞对甲醛的敏感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4.4.5 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能够参与调控甲醛的细胞毒性
        4.4.6 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缺失的细胞对第20天的甲醛处理抗性增加
    4.5 讨论
        4.5.1 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是研究甲醛毒性机制的有效方法
        4.5.2 CRISPR筛选证实了先前已知的甲醛毒性调控相关的基因和途径
        4.5.3 CRISPR筛选能够发现甲醛细胞毒性调控的未知基因和途径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肿瘤抑制性磁场对肾母细胞瘤的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1 引言
2 仪器和材料
3 实验方法和原理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icroRNAs在肾母细胞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和科研成果

(7)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甲基汞致PC12和BRL细胞毒性差异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甲基汞(MeHg)
        1.1.1 MeHg概述
        1.1.2 MeHg对不同系统的损伤作用
        1.1.3 MeHg的毒性机制
    1.2 HIF-1α
        1.2.1 HIF-1α的调控及功能特点
        1.2.2 HIF-1α与脑损伤
        1.2.3 HIF-1α与肝损伤
        1.2.4 HIF-1α与肺损伤
        1.2.5 HIF-1α与肾损伤
    1.3 实验设计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3.3 实验设计方案
第二章 MeHg对 PC12及BRL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差异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细胞
        2.1.2 实验器材
        2.1.3 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及相应配制方法
        2.1.4 实验药品及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PC12和BRL细胞的培养
        2.2.2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2.2.3 LDH漏出率检测细胞毒性
        2.2.4 细胞ROS荧光实验
        2.2.5 普通光学显微镜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2.2.6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MeHg对 PC12及BRL细胞的细胞活力的影响
        2.3.2 MeHg对 PC12及BRL细胞的细胞毒性的影响
        2.3.3 MeHg对 PC12及BRL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2.3.4 MeHg对 PC12及BRL细胞中ROS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HIF-1α及其下游蛋白在MeHg致 PC12和BRL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细胞
        3.1.2 实验器材
        3.1.3 实验室常用试剂及配置方法
        3.1.4 实验试剂
    3.2 实验操作
        3.2.1 蛋白质提取的方法与步骤
        3.2.2 蛋白质定量的检测
        3.2.3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3.2.4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细胞HIF-1α的 m RNA转录水平
        3.2.5 2-MeOE2 预处理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下调HIF-1α
        3.2.6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MeHg对 HIF-1αmRNA的影响
        3.3.2 MeHg对 HIF-1α及 HIF-1β蛋白的影响
        3.3.3 MeHg对 HIF-1α下游蛋白的影响
        3.3.4 HIF-1α抑制剂2-MeOE2 预处理后对MeHg诱导的PC12及BRL细胞急性损伤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腺病毒过表达HIF-1α对 MeHg所致的PC12和BRL细胞急性损伤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对象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及配置
        4.1.4 实验试剂
    4.2 实验操作
        4.2.1 腺病毒转染过表达HIF-1α实验
        4.2.2 腺病毒预处理过表达HIF-1α
        4.2.3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种药物预处理后HIF-1α及其下游靶蛋白的表达情况
        4.2.4 MTT检测各种药物预处理后细胞活力的变化
        4.2.5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腺病毒滴度的筛选
        4.3.2 腺病毒过表达HIF-1α对 MeHg诱导的PC12及BRL细胞急性损伤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在蛋白水平上调控HIF-1α蛋白水平对MeHg所致的PC12和BRL细胞急性损伤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对象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试剂及配置
        5.1.4 实验试剂
    5.2 实验操作
        5.2.1 CoCl2和DHB预处理抑制PHD的活性上调HIF-1α
        5.2.2 MG132 预处理抑制蛋白酶体的活性上调HIF-1α
        5.2.3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种药物预处理后HIF-1α及其下游靶蛋白的表达情况
        5.2.4 MTT检测各种药物预处理后细胞活力的变化
        5.2.5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HIF-1α激活剂CoCl_2预处理后对MeHg诱导的PC12及BRL细胞急性损伤的影响
        5.3.2 PHD抑制剂DHB对 MeHg诱导的细胞急性损伤的影响
        5.3.3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MeHg诱导的细胞急性损伤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8)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促进Apcmin/+小鼠腺瘤癌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第一部分 结直肠癌患者粪菌液供体筛选及粪菌液制备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粪菌液供体的选择
        1.1.2 粪菌液供体的筛查
        1.1.3 主要实验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者粪菌液制备
        1.2.2 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者粪菌液检测
    1.3 结果
        1.3.1 结直肠癌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1.3.2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分型情况
        1.3.3 结直肠癌及健康者粪菌液检测情况
    1.4 讨论
        1.4.1 FMT供体的筛选
        1.4.2 CRC患者和健康者粪菌液供体的选择
        1.4.3 CRC患者和健康者粪菌液的检测
    1.5 小结
第二部分 结直肠癌患者粪菌移植诱导Apc~(min/+)小鼠肠癌发生
    2.1 实验对象、主要试剂和设备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2.1.4 主要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小鼠的饲养
        2.2.2 动物分组、实验干预及标本留取方法
        2.2.3 实验小鼠肠道腺瘤的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2.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5 Realtime-PCR技术
        2.2.6 Western blot技术
        2.2.7 Apc~(min/+)小鼠回盲部粪便短链脂肪酸水平
        2.2.8 Apc~(min/+)小鼠肠道菌群检测
    2.3 统计学方法
    2.4 结果
        2.4.1 FMT对 Apc~(min/+)小鼠基本情况的影响
        2.4.2 FMT对各组小鼠肠道腺瘤的影响
        2.4.3 FMT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2.4.4 FMT对各组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2.4.5 FMT对 Apc~(min/+)小鼠肠道低度炎症的影响
        2.4.6 FMT对 Apc~(min/+)小鼠肠道肿瘤信号分子活化情况
        2.4.7 FMT对 Apc~(min/+)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浓度的影响
        2.4.8 FMT对 Apc~(min/+)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2.5 讨论
        2.5.1 Apc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多重作用
        2.5.2 肠道炎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2.5.3 肠屏障在结直肠癌发展中的作用
        2.5.4 短链脂肪酸在结肠癌中的作用
        2.5.5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2.6 小结
第三部分 FMT对 Apc~(min/+)小鼠结直肠腺瘤癌变发生相关基因探讨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对象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文库构建
        3.2.2 总RNA的质量控制
        3.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
        3.3.1 数据概况
        3.3.2 差异基因筛选
        3.3.3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3.3.4 KEGG信号通路分析
        3.3.5 基因互作网络分析
        3.3.6 生存分析
        3.3.7 ESR1与肿瘤免疫浸润淋巴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3.3.8 ESR1与PDCD1及LRRC32 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GO分析讨论
        3.4.2 结直肠癌中RNA-seq分析
        3.4.3 肿瘤组织免疫细胞浸润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3.5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肠道菌群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喹恶啉类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1.2.1 喹恶啉类遗传毒性研究
        1.2.2 喹恶啉类代谢与遗传毒性研究进展
        1.2.3 喹恶啉类(原型和代谢物)致癌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第二章 喹恶啉类主要代谢物的遗传毒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药物与试剂
        2.2.2 溶液配制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试验动物、细胞株和菌株
        2.2.5 Ames试验
        2.2.6 V79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2.2.7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2.2.8 统计学分析
        2.2.9 基准剂量分析
    2.3 结果
        2.3.1 Ames试验
        2.3.2 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2.3.3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2.3.4 遗传毒性的基准剂量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乙酰甲喹的致癌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3 试验动物
        3.2.4 加药饲料制备
        3.2.5 剂量选择
        3.2.6 试验设计
        3.2.7 观测指标
        3.2.8 数据处理和分析
        3.2.9 基准剂量分析
    3.3 乙酰甲喹对小鼠的致癌性结果
        3.3.1 临床观察
        3.3.2 体重变化
        3.3.3 摄食量
        3.3.4 血常规指标
        3.3.5 血清生化指标
        3.3.6 脏器重量
        3.3.7 脏器系数
        3.3.8 病理学检查结果
        3.3.9 乙酰甲喹对小鼠致癌的基准剂量
    3.4 乙酰甲喹对大鼠的致癌性结果
        3.4.1 临床观察
        3.4.2 体重变化
        3.4.3 摄食量
        3.4.4 血常规指标
        3.4.5 血清生化指标
        3.4.6 脏器重量
        3.4.7 脏器系数
        3.4.8 病理学检查结果
        3.4.9 乙酰甲喹对大鼠致癌的基准剂量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喹烯酮的致癌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3 实验动物
        4.2.4 加药饲料制备
        4.2.5 剂量选择
        4.2.6 试验设计
        4.2.7 观测指标
        4.2.8 数据处理和分析
        4.2.9 基准剂量分析
    4.3 结果
        4.3.1 临床观察
        4.3.2 血常规指标
        4.3.3 血清生化结果
        4.3.4 脏器重量
        4.3.5 脏器系数
        4.3.6 病理学检查结果
        4.3.7 喹烯酮对大鼠致癌的基准剂量
    4.4 讨论
    4.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试验期间动物体重变化
    试验期间肿瘤性病变
个人简历
致谢

(10)一次性塑料餐具浸出液对小鼠致突变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1.2 一次性塑料餐具
    1.3 分组及处理
    1.4 小鼠微核实验
    1.5 小鼠精子畸变实验
    1.6 彗星实验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一次性塑料餐具浸出液对小鼠微核率的影响
    2.2 一次性塑料餐具浸出液对小鼠精子畸变率的影响
    2.3 一次性塑料餐具浸出液对小鼠肝细胞DNA的影响
3 讨论

四、肼和甲基肼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D]. 曾海英. 贵州大学, 2021(11)
  • [2]苦豆碱通过调节miR-296-5p/STAT3轴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及其机制研究[D]. 韩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丁香醛对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D]. 吕强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4]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变化和不同菌群结构对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D]. 张晓辉. 苏州大学, 2020(02)
  • [5]内源性和外源性甲醛的生理与毒性效应及采用CRISPR对其毒性机制的研究[D]. 赵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6]肿瘤抑制性磁场对肾母细胞瘤的转化研究[D]. 袁林清. 浙江大学, 2020(01)
  • [7]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甲基汞致PC12和BRL细胞毒性差异中的作用研究[D]. 刘婷婷. 江苏大学, 2020(02)
  • [8]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促进Apcmin/+小鼠腺瘤癌变的研究[D]. 李晓飞.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喹恶啉类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研究[D]. 刘倩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10]一次性塑料餐具浸出液对小鼠致突变作用的研究[J]. 赵咏梅,薛杨,刘玄,赵小红,周之卓.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标签:;  ;  ;  ;  ;  

肼和甲基肼检测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