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YDT—6461型六分量压电晶体生物力学测力平台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立[1](2019)在《分流式并联三分支六维力传感器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的使用需求,针对已有六维力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拆装不便、在线标定困难等问题,研制了用于测量重载的分流式三腿正交六维力传感器和轻质易拆装的分流式三腿并联六维力传感器。两种传感器具有载荷分流、高可靠性、易拆装、测力单元和传感器支架在线更换无需二次标定等优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结合并联式三分支结构和柔性铰链,设计两种能够实现载荷分流的传感器刚柔混联支架,使大部分载荷由框架承受,而支架上的测力单元仅承受少量载荷,同时分析支架受力特点,提出结构等效法建立两种传感器的静力模型,揭示了外载与测力单元之间的力映射关系。基于各柔性铰链的受力变形,建立两种传感器支架的刚度模型,并确定测力单元与支架的载荷分流比。建立分流式三腿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整体刚度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验证该传感器的静力和刚度模型。基于静力模型,通过数值算例揭示分流式三腿并联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参数与传感器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应用有限元软件验证分析结果。设定优化目标和合理的结构参数取值范围,应用遗传算法优化传感器性能。加工装配分流式三腿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样机,并通过分析支架强度确定样机各方向量程。设计传感器标定装置,开发标定实验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对样机进行线性静态标定和非线性静态标定。提出适用于分流式传感器的性能评价指标,基于标定实验结果评价样机的静态性能。分析分流式三腿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样机固有频率、瞬态动力响应和简谐载荷响应,确定样机的工作频带和承受冲击载荷的安全范围。将CAD变量几何法应用在并联机器人腕部六维力传感器对操作工具的重力补偿中,并进行重力补偿实验,确定了操作工具和外载的重力和重心位置。
蔡菁,李程[2](2017)在《力加载点对压电式多分量测力平台测量结果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多分量测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在压电式多分量测力平台的使用过程中,要确保加载力作用点在测力平台有效作用区域之内,从而保证测量准确度。本文对于多分量测力平台的规范使用具有指导作用,对提高多分量测力平台的测量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于霄,吕多,李洪莲,姜楠,赵孟,张筱喆,张树林,周建军,王振华[3](2017)在《空气冷却器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流动传热试验分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综合分析了空气冷却器(换热器)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方向,明确指出紧凑高效是航空发动机用空气冷却器的主要技术特点。为实现紧凑高效的设计需求,必须应用有效地流动传热试验方法及分析技术。温度变化和压力损失是衡量空气冷却器的直接技术指标,应用常规测量技术可以获得,同时也需要借助PIV和MRI等先进测试手段开展流动和传热优化设计。在分析技术的研究中发现:热动力曲线和传热有效度分析方法可以更直观地表征空气冷却器的换热性能,有利于工程应用。
王飞[4](2014)在《篮球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采用美国APAS运动图像解析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对东北师范大学CUBS运动员的持球突破技术动作进行了测量与分析,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研究篮球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的特点以及分析运用此动作时可能造成损伤的特点。以便更深刻的了解其本质,弥补感知带来的不足,为运动员提高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延长运动寿命等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相关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有:1.从时间特征上来看,启动蹬跨阶段顺步持球突破的平均用时为0.46s,交叉步持球突破的平均用时为0.53s;转体探肩阶段顺步持球突破的平均用时为0.49s,交叉步持球突破的平均用时为0.53s。顺步持球突破相对于交叉步持球突破来说启动更突然,初速度更快。2.在启动前的准备姿势上,顺步持球突破的非中枢脚的位置较为灵活,而交叉步持球突破两脚的位置相对较为固定。3.启动开始后,交叉步持球突破的重心高度降低不如顺步持球突破明显。顺步突破技术动作在启动时重心随即快速降低并且幅度较大,而交叉步突破开始重心较平稳,重心高度降低出现的较晚。4.在开始启动后非中枢脚第一步跨出的距离上,交叉步持球突破比顺步持球突破更远,重心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距离也更大。5.启动阶段,顺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的中枢脚为主要蹬地发力脚,非中枢脚几乎没有主动的蹬地发力。交叉步突破技术动作在启动时左右脚均有主动发力并且力的峰值相当。6.无论是顺步持球突破还是交叉步持球突破,启动后非中枢脚跨出第一步落地蹬伸的力的峰值(此力的峰值最大的为体重的2.4倍,最小的为体重的1.2倍)要大于启动时中枢脚和非中枢脚蹬地的力的峰值。7.启动后非中枢脚跨出第一步落地时,如果力的大小方向相同,顺步持球突破比交叉步持球突破更容易造成踝关节损伤。8.从X轴方向也就是侧方向上的力来比较,顺步持球突破比交叉步持球突破造成损伤的风险要大。
刘政[5](2014)在《基于三维足底压力检测的人体防摔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体重心轨迹的变化与足底压力存在密切的关系,而人体重心轨迹的变化能够反映人体在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因此通过研究足底压力来获得人体重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完善人体重心轨迹动态监测理论,而且能够通过新型传感器的研究实现对三维足底压力的动静态检测,更能通过对步态时足底压力的研究达到简易、快速、准确地实现对人体重心轨迹的检测,对于不确定因素造成的行走过程中摔倒情况的发生进行判断与分析。首先通过对足底压力检测系统的分析,了解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其次根据足部的骨骼结构和测力台对步态时足底压力分布的特点,将传感器在足底压力检测系统中进行更加合理的布位。再次通过对已成型的三维力传感器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负载传感单元的设计模型并在有限元中进行了仿真计算。根据已获得的负载传感单元来进行三维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组装。然后通过步态仿真获得了步态时人体重心轨迹的算法,为防摔策略提供了依据。同时又引进了在仿人机器人中的稳定判定性中已经发展很成熟的理论——零力矩点(ZMP),使它也作为人体防摔策略的依据。通过进行摔倒仿真实验获得在摔倒时的人体中心轨迹图,为人体重心轨迹的算法提供了支持。最后对全文所做工作给出总结,并交代了工作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李生广[6](2012)在《无耦合六维力传感器结构有限元分析与标定实验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当前工程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其中仿人机器人的研究更是机器人研究中最引人注目,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之一。仿人机器人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步行移动方式。为实现仿人机器人的稳定步行,需要实时检测脚部受力状态。本论文就是针对仿人机器人步行的研究要求,研究一种用于仿人机器人的六维力传感器。普通六维力传感器维间耦合现象比较严重,也缺乏有效的过载保护措施。为此,本课题组提出一种无耦合的六维力传感器结构。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介绍新型六维力传感器的结构原理。论述结构原理,并根据设计要求,为实现结构上的无耦合,制定出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提出应变片组桥方案以及粘贴方法。分析该六维力传感器力和力矩的计算方法。对传感器进行有限元仿真。在ANSYS10.0平台下,使用APDL语言建立传感器的有限元模型。首先对传感器的三种弹性体进行静力学分析,查看其应变分布,以验证设计是否可行。然后进行整机装配体有限元仿真,并模拟传感器在不同方向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后,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传感器的前五阶振型。设计基于DSP的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硬件电路,并编制软件。具体包括:整体方案设计,电桥模拟信号调理电路,DSP系统电路,以及AD转换和通讯接口。软件主要包括DSP端程序和上位机程序。设计标定实验装置。利用杠杆原理,设计力加载装置,并提出力标定方案。利用滑轮原理实现力矩的加载,并提出力矩标定方案。
郭孝君[7](2010)在《太极拳旋风脚360°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三维影像测量和三维测力的方法,以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专业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获取太极拳旋风脚360°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参数,旨在找出影响太极拳旋风脚360°动作完成质量的主要因素,确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为武术运动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避免传统的只凭借经验的训练方法,根据具体理论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运动成绩水平。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员完成太极拳旋风脚360°指定动作所需总时间为1.995 s±0.066,腾空时间为0.588s±0.023,占总时间的比值为28%±3%,腾空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越大便更有利于空中转体动作的完成和提高落地的平衡稳定性。2在起跳过程的最大预蹲时刻,运动员重心高度和身高的比值平均为44.4±1.6,这个比值范围有利于提高起跳离地时刻重心的高度和垂直速度;起跳离地时刻重心高度与身高的比值为67.2±1.7,肢体的摆动能增加起跳离地时刻重心高度与身高的比值,有利于获得更高的腾起高度。3在起跳阶段有四名运动员足下没有产生扭矩,说明在起跳阶段转体的动能更多的来源于两臂的协调摆动。在两臂摆动的过程中,左右肩角的增加幅度都很大,左肩角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右肩角增加幅度,左臂的摆动更多的是为了提高重心的垂直速度,右臂的摆动侧重于转体角速度的产生。4腾空阶段重心最大高度和起跳离地时刻重心重心高度差为0.61m±0.06,击拍时刻重心高度和重心最大高度差为0.02m±0.01。差额不是十分明显;髋关节平均扭转角速度大于肩关节平均扭转角速度,肩、髋关节在空中扭转角度都不足360°,髋关节扭转角度大于肩关节扭转角度。5运动员在完成单腿支撑落地的过程中,垂直轴上产生了很大的冲量和扭矩,最大冲量峰值为10.3479±2.9840,最大扭矩峰值为12570.5±10984.2,极易造成支撑腿膝、踝关节损伤;运动员有目的使重心前移来保持落地的平衡稳定性。
邹晓峰,陈民盛[8](2009)在《运动性疲劳对跳深动作结构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使用三维测力平台、Panasonic摄像机和MONARK 834E型功率自行车对20名男学生疲劳前后跳深动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运动性疲劳引起跳深动作结构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表现为重心速度的下降、腾起距离减少,以及与地接触时间显着性增加等特点;膝关节功能不断下降,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明显增大,膝关节峰值功率显着性降低,最大横向和纵向的冲击力明显增大,垂直蹬伸力显着性降低。这些生物力学参数的改变,不但大幅降低了跳深训练的效果,同时增大了关节和肌肉损伤的风险。
赵延治[9](2009)在《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基础理论与系统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六维力传感器能够同时感知三维坐标空间的全力信息。近年来,应用于火箭发动机推力试验、飞机试飞试验、航天器对接模拟试验及风洞试验等领域的大量程六维力传感器,成为急需的高科技产品。为了克服传统铰链的摩擦对大量程六维力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制约,本课题对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螺旋理论,对Stewart平台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静力分析,推导出Stewart平台六维力传感器静力映射矩阵解析式,讨论了面向任务的六维力传感器基准坐标系选取的原则。(2)在六维力传感器性能指标定义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模型理论,绘制了传感器各性能指标图谱,分析了各性能指标与传感器结构参数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目标函数,对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综合性能优良的传感器结构设计参数。(3)基于影响系数和虚功原理,提出了一种建立并联机构连续刚度模型的一般方法。结合刚度矩阵瑞利商定义了并联机构连续刚度性能判定指标,对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刚度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传感器机构的方向刚度特性。(4)基于李群李代数SE(3)/se(3)的伴随矩阵,推导了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的线性-双线性公式,建立了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5)将柔性铰链应用到大量程并联六维力传感器结构设计,设计了传感器各部分结构并选取了材料,基于有限元技术对方案整体结构进行了受力及其模态分析,研制出了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样机。(6)设计了大量程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机械结构与液压动力单元,研制出基于液压系统原理的大吨位六维力加载装置,搭建了六维力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开发了六维传感器标定及测量软件,研制出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系统。本研究为开展大量程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静、动态标定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大型六维力传感器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慧明[10](2007)在《运动性疲劳前后跳深动作结构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认为运动性疲劳作为体育运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体育教学、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致力于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及运动医学等方面对运动疲劳后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及应用。而在运动生物力学方面,只有个别学者对运动疲劳前后纵跳进行了研究,至于跳深的研究就是微乎其微。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尝试运用三维测力、影像解析等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即运动疲劳前及运动疲劳后),对人体的跳类运动——跳深进行测试,探索与分析下肢运动性疲劳对跳深动作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进一步揭示运动性疲劳与人体运动之间的关系方面提供初步的科学资料及为跳深理论奠定基础,同时为相关运动训练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相对非疲劳条件而言,运动疲劳条件下跳深动作结构的各项特征变化明显。从实验数据可以说明的是:一方面动作周期缩短;运动时间减小;肌肉对外做功能力下降;跳深运动效果降低;各环节参与运动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动作周期的缩短的同时,地面反作用力即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冲量值下降,而在前后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及冲量值都有显着性增加。这也表明跳深的效率下降。最后一方面在关节角度方面,疲劳后的关节角度有明显的变化,反映了疲劳后跳深的弹性能储备及利用率下降。就此提示:如果能充分利用运动生物力学参数指标来衡量机体是否达到运动性疲劳,这将会对运动性疲劳的判断提供更加直观的方法,以及为相关运动训练与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设计思路。
二、YDT—6461型六分量压电晶体生物力学测力平台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YDT—6461型六分量压电晶体生物力学测力平台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分流式并联三分支六维力传感器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六维力传感器研究背景与应用状况 |
1.2 六维力传感器发展状况 |
1.2.1 国外六维力传感器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六维力传感器发展状况 |
1.3 柔性铰链研究与应用状况 |
1.4 分载式传感器研究状况 |
1.5 论文研究意义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分流式三腿正交六维力传感器研制 |
2.1 引言 |
2.2 分流式三腿正交六维力传感器静力模型 |
2.2.1 传感器支架结构 |
2.2.2 与传感器支架等效的3-SPR并联机构静力模型 |
2.2.3 传感器支架刚度模型 |
2.2.4 传感器静力映射模型 |
2.3 关键结构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2.4 传感器标定实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流式三腿并联六维力传感器静力与刚度模型 |
3.1 引言 |
3.2 传感器结构设计 |
3.3 传感器理论静力模型 |
3.3.1 等效为含六杆闭环并联机构的传感器静力模型 |
3.3.2 等效为RPS型并联机构的传感器静力模型 |
3.3.3 等效为UPU型并联机构的传感器静力模型 |
3.4 传感器仿真模型 |
3.5 传感器刚柔混联支架刚度矩阵建模 |
3.5.1 各柔性运动副分布关系及刚度 |
3.5.2 串联和并联支链末端刚度模型 |
3.5.3 刚柔混联支架刚度矩阵 |
3.6 传感器刚度矩阵及仿真验证 |
3.6.1 传感器刚度矩阵 |
3.6.2 仿真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流式三腿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样机研制与标定 |
4.1 引言 |
4.2 结构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4.3 仿真验证 |
4.4 结构优化设计 |
4.5 六维力传感器样机研制 |
4.6 传感器各方向极限载荷计算 |
4.7 标定系统设计 |
4.7.1 标定装置搭建 |
4.7.2 数据采集系统 |
4.8 传感器线性静态标定实验 |
4.8.1 标定实验方案 |
4.8.2 标定实验数据结果及拟合 |
4.9 传感器非线性静态标定 |
4.9.1 人工神经网络 |
4.9.2 基于Labview的传感器标定软件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流式三腿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传感器的静态性能 |
5.2.1 量程 |
5.2.2 精度 |
5.2.3 重复度 |
5.2.4 迟滞 |
5.2.5 灵敏度 |
5.2.6 线性度 |
5.2.7 各向同性度 |
5.2.8 其他常规静态性能指标 |
5.2.9 分流度 |
5.2.10 偏载度 |
5.2.11 测力单元或支架更换后的测量精度 |
5.3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
5.3.1 固有频率和动态响应 |
5.3.2 瞬态动力学响应分析 |
5.3.3 谐响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分流式三腿并联六维力传感器重力补偿研究 |
6.1 引言 |
6.2 重力补偿算法 |
6.3 重力补偿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力加载点对压电式多分量测力平台测量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压电式多分量测力平台工作原理及特性 |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 实验条件 |
2.2 实验数据及分析 |
2.2.1 力值测量 |
2.2.2 力矩测量 |
3 结论 |
(3)空气冷却器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流动传热试验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空气冷却器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
1) 间冷回热循环发动机系统, 包括间冷器和回热器 |
2) 冷却热端部件的空气冷却器 |
3 航空发动机用空气冷却器特点 |
4 流动传热测试方法 |
4.1 常规测试方法 |
4.2 先进测试方法 |
5 分析方法 |
1) 传热分析 |
2) 流动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1) 试验分析方法 |
2) 新测试方法 |
(4)篮球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在篮球运动中的应用 |
1.2.2 持球突破技术的相关研究 |
1.2.3 对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资料法 |
2.2 访谈法 |
2.3 观察法 |
2.4 逻辑分析法 |
2.5 实验研究法 |
2.5.1 实验对象 |
2.5.2 测试仪器和软件 |
2.5.3 测试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动作时相划分及相关概念说明 |
3.2 持球突破技术动作不同时相的运动学特征 |
3.2.1 顺步持球突破 |
3.2.2 交叉步持球突破 |
3.3 持球突破动作不同时相动力学特征 |
3.3.1 顺步持球突破三维力一时间曲线变化分析 |
3.3.2 交叉步持球突破三维力一时间曲线变化分析 |
3.4 顺步持球突破与交叉步持球突破的对比分析 |
3.4.1 运动学 |
3.4.2 动力学 |
3.5 持球突破技术动作与运动损伤的关系的探讨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三维足底压力检测的人体防摔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方法及现状 |
1.2.2 国外研究方法及现状 |
1.3 足底压力测量技术的介绍 |
1.4 本文研究内容概述 |
第二章 人体足部结构及足底压力分析 |
2.1 足部结构分析 |
2.1.1 足部骨骼 |
2.1.2 足部关节 |
2.2 静态时足底压力研究 |
2.3 老年人足底压力特征 |
第三章 人体步态运动学分析 |
3.1 步态运动学介绍 |
3.2 步态运动分析 |
3.2.1 人体下肢关节 |
3.2.2 步态分析 |
第四章 足底压力检测系统的研究 |
4.1 力传感器概述 |
4.1.1 常见类型与应用 |
4.1.2 多维力传感器的特点 |
4.2 新型足底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
4.2.1 传感器电阻片的选取 |
4.2.2 传感器在足底的布位 |
4.2.3 负载传感单元的设计与力学分析 |
4.2.4 六维力传感器的设计 |
4.3 足底压力检测系统中的信号传输 |
第五章 人体防摔策略研究 |
5.1 步态仿真与人体重心轨迹 |
5.2 防摔策略研究 |
5.2.1 摔倒判断原理—零力矩点理论(ZMP) |
5.2.2 零力矩点的定义 |
5.2.3 支撑多边形的定义 |
5.3 摔倒仿真实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以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个人成果 |
致谢 |
(6)无耦合六维力传感器结构有限元分析与标定实验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分类 |
1.2.2 整体式六维力传感器 |
1.2.3 装配式六维力传感器 |
1.2.4 六维力传感器检测原理 |
1.3 分析与总结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原理 |
2.1 引言 |
2.2 新型六维力传感器结构 |
2.2.1 总体介绍 |
2.2.2 解耦原理 |
2.2.3 过载保护 |
2.3 传感器零件的加工工艺 |
2.3.1 弹性体加工工艺 |
2.3.2 导力杆加工工艺 |
2.3.3 传感器中其他零件加工工艺 |
2.4 组桥方案及应变片粘贴 |
2.5 传感器力、力矩计算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感器结构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弹性体的有限元分析 |
3.2.1 弹性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2 弹性体有限元结果分析 |
3.3 传感器整体有限元分析 |
3.3.1 传感器整机装配模型的建立 |
3.3.2 传感器整体模型的网格划分 |
3.3.3 传感器整体模型约束条件的设置 |
3.3.4 传感器整体有限元结果分析 |
3.4 传感器模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软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1.1 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性能要求 |
4.1.2 硬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2 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
4.2.1 传感器电桥信号调理电路 |
4.2.2 DSP 最小系统设计 |
4.2.3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
4.3 传感器 DSP 端程序设计 |
4.4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标定实验装置设计 |
5.1 标定问题论述 |
5.2 通用力加载装置的设计 |
5.3 通用力矩加载装置设计 |
5.4 标定实验方案设计 |
5.5 标定实验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太极拳旋风脚360°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太极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旋风脚研究现状综述 |
1.2.2.1 关于旋风脚阶段研究的综述 |
1.2.2.2 影响旋风脚动作完成质量的主要因素综述 |
1.3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3.1 理论价值 |
1.3.1.1 可以拓宽研究范围 |
1.3.1.2 丰富太极拳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
1.3.2 现实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的对象 |
2.2 研究的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专家咨询法 |
2.2.3 实验研究法 |
2.2.3.1 实验设备 |
2.3 研究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 |
2.4 实验的测试指标 |
2.5 测试的时相划分 |
2.6 实验的数据处理 |
3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太极拳旋风脚360°的时间特征分析 |
3.2 太极拳旋风脚360°起跳阶段技术分析 |
3.2.1 起跳阶段重心高度及重心速度分析 |
3.2.2 起跳阶段肩关节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
3.2.3 起跳阶段足底动态力分析 |
3.3 太极拳旋风脚 360°腾空阶段技术分析 |
3.3.1 腾空阶段重心腾起高度与腾空时间对比分析 |
3.3.2 腾空阶段转动角速度分析 |
3.3.3 腾空阶段击拍时刻运动学特征分析 |
3.4 太极拳旋风脚 360°落地阶段技术分析 |
3.4.1 落地阶段重心高度变化及支撑腿(右腿)关节角度分析 |
3.4.2 落地阶段支撑脚(右脚)足底动态力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运动性疲劳对跳深动作结构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1 疲劳前后跳深练习表现 |
2.2 下肢关节活动范围 |
2.3 动力学参数特征 |
3 讨论 |
(9)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基础理论与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并联机构应用概述 |
1.2 六维力传感器概述 |
1.3 六维力传感器研究发展状况 |
1.3.1 六维力传感器国外研究发展 |
1.3.2 六维力传感器国内研究发展 |
1.4 多维力加载装置研究发展 |
1.5 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Stewart平台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Stewart 平台六维力传感器数学模型 |
2.2.1 传感器结构受力分析 |
2.2.2 传感器力映射矩阵 |
2.2.3 面向任务的坐标系选取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六维力传感器性能与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性能评价指标 |
3.2.1 传感器的常规静态性能评价指标 |
3.2.2 传感器的力各向同性 |
3.2.3 传感器的力各向同性度 |
3.2.4 传感器的灵敏度 |
3.2.5 传感器的灵敏度各向同性度 |
3.3 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性能评价指标 |
3.3.1 时域性能指标 |
3.3.2 频域性能指标 |
3.4 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3.4.1 六维力传感器空间模型理论 |
3.4.2 六维力传感器性能图谱分析 |
3.4.3 六维力传感器参数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连续刚度建模 |
4.1 引言 |
4.2 空间并联机构连续刚度映射 |
4.2.1 空间并联机构约束方程建立 |
4.2.2 连续刚度非线性映射模型 |
4.2.3 几类连续刚度简化模型 |
4.2.4 空间并联机构连续刚度性能评价 |
4.3 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连续刚度建模 |
4.3.1 影响系数矩阵 |
4.3.2 六维力传感器连续刚度矩阵 |
4.3.3 六维力传感器连续刚度性能评价 |
4.3.4 六维力传感器方向刚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E(3)/se(3)的六维力传感器动力学模型 |
5.1 引言 |
5.2 李群、李代数理论基础 |
5.2.1 刚体运动的旋量表示 |
5.2.2 李群李代数SE(3)/se(3)的伴随矩阵 |
5.3 基于李群李代数的影响系数 |
5.3.1 一阶影响系数 |
5.3.2 二阶影响系数 |
5.4 关节惯性矩的线性-双线性公式 |
5.4.1 牛顿-欧拉方程的线性-双线性公式 |
5.4.2 关节惯性矩的线性-双线性公式 |
5.5 串联分支动力学方程建立 |
5.5.1 惯性力矩 |
5.5.2 有效重力矩和外力矩 |
5.5.3 动力学建模 |
5.6 并联机构动力学方程建立 |
5.6.1 惯性力矩 |
5.6.2 有效重力矩和外力矩 |
5.6.3 动力学建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量程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研制 |
6.1 引言 |
6.2 六维力传感器样机设计 |
6.2.1 传感器分支设计 |
6.2.2 传感器上、下平台设计 |
6.2.3 传感器上、下定位块设计 |
6.2.4 传感器样机整体结构模型 |
6.3 大量程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受力及其模态分析 |
6.3.1 传感器受力分析 |
6.3.2 传感器模态分析 |
6.4 样机研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六维力液压加载系统研制 |
7.1 引言 |
7.2 六维力加载方式概述 |
7.3 六维力液压加载台结构设计 |
7.3.1 加载台结构设计 |
7.3.2 六维力加载方案 |
7.3.3 加载台结构受力分析 |
7.3.4 加载台研制 |
7.4 六维力加载液压系统设计 |
7.4.1 液压系统原理 |
7.4.2 系统元器件选型 |
7.4.3 液压系统集成块设计 |
7.4.4 液压动力单元研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大量程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系统研制 |
8.1 引言 |
8.2 传感器标定系统组成与标定流程 |
8.2.1 标定系统组成 |
8.2.2 标定流程 |
8.3 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系统软件设计 |
8.3.1 数据实时显示与采集 |
8.3.2 标定运算 |
8.3.3 性能分析 |
8.3.4 实时测量 |
8.4 标定数据处理 |
8.5 标定系统研制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运动性疲劳前后跳深动作结构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有资料对跳深的定义及生理学机制的阐述 |
1.2.2 有关跳深运动生物力学相关参数的研究 |
1.2.2.1 跳深练习适宜高度方面的研究 |
1.2.2.2 跳深练习负荷方面的研究 |
1.2.2.3 跳深练习功能利用率方面的研究 |
1.2.2.4 跳深练习下肢关节角度变化方面的研究 |
1.3 有关垂直跳在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 |
1.3.1 采用垂直跳为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 |
1.3.2 运动性疲劳前后有关垂直跳的运动学研究 |
1.3.3 运动性疲劳前后有关垂直跳的动力学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1.1 实验对象的选取 |
2.1.2 实验内容的设计 |
2.1.3 实验负荷的设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
2.2.2 专家咨询法 |
2.2.3 实验研究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测试仪器和软件 |
2.3.2 测试方法 |
2.3.3 统计处理 |
3 动作时相划分与指标选取 |
3.1 动作阶段划分 |
3.2 指标的选取 |
3.2.1 人体刚体模型 |
3.2.2 关节角度的定义 |
3.2.3 指标选取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力——时间曲线直观比较 |
4.2 运动疲劳前后跳深各阶段的时间特征 |
4.3 运动疲劳前后跳深的力值变化特征 |
4.3.1 Z 轴方向力值变化分析 |
4.3.2 X、Y轴方向力值变化分析 |
4.4 运动疲劳前后跳深的冲量值的变化特征 |
4.5 运动疲劳前后跳深的力矩的变化特征 |
4.6 运动疲劳前后跳深的重心高度的变化特征 |
4.7 运动疲劳前后关节角度、角速度的变化特征 |
4.7.1 足着台点时关节角度变化特征 |
4.7.2 蹬深点时关节角度的变化 |
4.8 运动疲劳前后离台速度的变化特征 |
5 讨论 |
6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YDT—6461型六分量压电晶体生物力学测力平台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流式并联三分支六维力传感器及其性能研究[D]. 王永立. 燕山大学, 2019(06)
- [2]力加载点对压电式多分量测力平台测量结果的影响[J]. 蔡菁,李程. 计测技术, 2017(03)
- [3]空气冷却器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流动传热试验分析技术研究[J]. 于霄,吕多,李洪莲,姜楠,赵孟,张筱喆,张树林,周建军,王振华. 计测技术, 2017(03)
- [4]篮球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D]. 王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1)
- [5]基于三维足底压力检测的人体防摔策略研究[D]. 刘政. 吉林大学, 2014(10)
- [6]无耦合六维力传感器结构有限元分析与标定实验系统设计[D]. 李生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7]太极拳旋风脚360°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D]. 郭孝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8]运动性疲劳对跳深动作结构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J]. 邹晓峰,陈民盛. 体育学刊, 2009(07)
- [9]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基础理论与系统研制[D]. 赵延治. 燕山大学, 2009(07)
- [10]运动性疲劳前后跳深动作结构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D]. 王慧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