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黔桂岩穴葬族属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庄燕和[1](1983)在《黔桂岩穴葬族属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古代,在我国东南和西南的广袤地区,分布着百濮和百越两大族系,百濮行悬棺葬式,百越行岩穴葬制。岩穴葬,有的史家叫幽岩葬或洞穴葬,这种丧葬习俗流行于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地,延续的时间长,有的民族一直到今天还保留了此种丧葬形式。根据文献记载,试述古代黔、桂地方,实行岩穴葬的一些民族。
李飞[2](2012)在《魂兮归去:从贵州惠水仙人桥岩洞葬棺画论中国西南系统岩画》文中指出从部分崖葬(岩洞葬、悬棺葬)棺木上的图案(棺画)出发,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西南及毗邻的东南亚地区崖葬与岩画遗存,发现二者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独如此,岩画亦可能与除崖葬以外的火葬、土葬等葬俗间有关联。结合民族学和神话学的相关研究,对部分西南系统岩画进行重新释读,发现这些地点的岩画用较大篇幅反映了当地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中的有关题材,祖灵崇拜是西南系统岩画的重要内容,也正因此故,其与包括崖葬在内的墓葬间关系密切。西南系统岩画主要应是汉至明之间的作品,壮侗语族中的壮、傣、仡佬等族先民是西南系统岩画的主要创造和使用者;随族群的移动,宋代以降,与之相接的苗、瑶、彝、怒、佤等族先民亦开始使用岩画,佤族大房子壁画、画布、苗瑶棺画等,均可视作岩画的孑遗。早期岩画(汉至宋代)普遍与创世神话关系密切,借此营造祖居世界,招引亡灵归去与祖先团聚,并实现信仰中的再生。晚期岩画(宋明时期)则以马为主要图式,可能与宋廷在广西设立马市从而促进了当地马匹饲养的勃兴这一历史背景有关。崇拜祖灵,是一种万物有灵观念下取悦祖灵(并使之远离),使之造福于子孙的精神信仰,其核心是对生者有利,是禳灾祈福,这亦可视作西南系统岩画的主要功能。初步研究发现,运用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特别是创世神话来释读西南系统岩画是可行的,并可能是未来岩画研究的有效路径。
本刊编辑部[3](1984)在《一九八三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索引》文中研究指明本索引分两期刊登。本期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经济、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民族的现状与社会发展形态、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学艺术与宗教;下期为民族历史。
李飞[4](2009)在《贵州崖葬略论》文中研究指明崖葬是将死者葬在悬崖之上的一种丧葬形式,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一般又将之分作悬棺葬和岩洞葬两类。两类崖葬在贵州均有发现,分别分布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内。通过对贵州两类崖葬的考察,我们认为悬棺葬和岩洞葬是渊源有自的两类葬习,应区别对待。贵州悬棺可纳入到长江流域悬棺葬系统中予以考察,而岩洞葬与广西岩洞葬一体,应源自黔桂山地。它们都是少数民族特殊的信仰和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白林文[5](2012)在《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志是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是研究民族渊源的史料。古代中国一直重视对各少数民族的记录,表现在官定的二十五史中都有专门列传、地理志、土司志等有关于四裔各族的记载。到了清代,由于国家统治疆域广阔,各种民族志纷纷涌现,其中私家民族志更是盛况空前。贵州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区域,清代改土归流后,原先由于闭塞而被历史尘埃掩盖的各民族呈现在官修方志与私人着述之中。各私家“苗”族志记载的民族种类繁多而且风俗习惯异彩纷呈,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为此本文择取有代表性的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作为群体研究。本文首先考证了清代贵州私家“苗”族志成书时间、写作缘起、版本情况、志书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生平事迹;然后简要介绍了“苗”族志写作体例和民族编排原则,并指出“苗”族志性质作为民族志的根据;接着对私家“苗”族志记录的清代贵州各种族群进行现代民族识别。首先论述了古代中国历史文献关于“苗”“·蛮”名称的演变情况,指出清代广义苗族与狭义苗族的记载规律。然后用历史文献排比方法,以贵州现代民族作为参考坐标,用语言谱系法、历史文献法、民俗学方法等对私家“苗”族志中的“白苗”、“黑苗”、“花苗”、“东苗”、“罗罗”、“僰人”、“白儿子”、“土人”、“龙家”、“仲家”、、“洞苗”、“侗人”、“水家”、“伶家”、“僮人”、“仡佬苗”、“木佬”、“宋家”、“蔡家”、“羿子”等几十种群体进行现代民族识别,从而归类为苗瑶语族民族、藏缅语族民族、壮侗语族民族、移民贵州少数民族化的汉语语族集团。长期以来,苗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风俗习惯,清代私家“苗”族志记载的苗族文化丰富多彩,与今天苗族文化仍有一定的渊源。本文用钟敬文先生民俗学分类法对清代苗族物质习俗中生产和生活的农业、手工、贸易,饮食、起居,服饰,社会习俗中的组织、婚嫁、丧葬,精神文化习俗中的节日、信仰、禁忌等进行归类,并简要论述其风俗演变历史过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最后指出私家“苗”族志在研究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族属的来源、民族交流融合状况、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历史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参考价值。同时以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对清代贵州私家汉文“苗”族志历史局限性进行简要剖析。
余军[6](1990)在《利川岩穴墓人骨测鉴与民族分析》文中指出 利川市隶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该州最西边的一个县市,与川东紧连。目前在利川市齐跃山以西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岩穴墓葬。岩穴墓均为人工凿制而成,一般凿洞于红砂岩上,距地面高度不超过二十米。岩墓以靠近川东的建南区和谋道区最多,也最为典型。该地岩墓分布集中、岩墓的形制可分为三种:A型,洞口近似方形,墓口无凿制门框的痕迹,凿制简单粗糙。B型,墓口为长方形,洞口高大于宽,凿制精细,洞口均凿出门框,分为三
周小艺[7](2011)在《兴盛、衰落与重建 ——黔北仡佬族历史演变的研究》文中指出仡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历经曲折的古老民族,大致经历了从濮人到僚人再到仡佬族的历史演变过程。黔北自古以来是仡佬族及其先民活动的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该地区历来是汉文化通向贵州及其以西以南广大地区的门户,与其他地区的仡佬族相比,黔北仡佬族受汉文化影响的程度更深,甚至一度濒于消亡。建国后的民族识别工作,使仡佬族得以重建,但仡佬族传统文化的重构,仍然任重而道远。今天,黔北仍然是仡佬族人口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成为“仡佬族大本营”,在重建仡佬族和复兴仡佬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对黔北地区仡佬族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展现仡佬族从历史上的繁盛走向衰落甚至消亡,再到今天重建的过程,并对仡佬族族群重建和民族文化重构等相关问题进行试探性的分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第二章主要对仡佬族的族源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了黔北地区仡佬族的历史渊源,着重突出历史上濮人的活动情况并探寻濮人与仡佬族的关系。第三章论述了仡佬单一民族的形成以及唐宋至明初中央王朝间接统治之下黔北地区仡佬族的基本情况,主要表现为:与汉族等民族杂居共处和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这两个特点,并分析了这一时期仡佬族平稳发展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明清时期改土归流、汉人大量进入以及战乱等因素对黔北仡佬族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仡佬族逐步走向衰落的情况。进一步分析民国时期的政局动荡和民族同化政策对黔北仡佬族的致命打击。第五章通过民族识别和黔北地区仡佬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来看仡佬族的重建,并结合民族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重建的条件、基础及动力。第六章主要说明作为重建的民族,其文化的复兴主要是在政府力量的主导下进行,介绍当前黔北地区在仡佬族传统文化复兴的现状,分析存在的困难,对黔北仡佬族文化复兴的道路做出一定的探讨。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仡佬族的重建是历史的选择和现实的需要,然而民族的重建伴随而来的民族文化复兴更为关键,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文章在结论中对仡佬族文化复兴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伟卿[8](1982)在《悬棺、铜鼓及其他——也谈悬棺葬族属有关的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悬棺葬是一种"棺而不瘗,置诸高崖"的葬俗。特点是:棺木不埋入土中,而把它放在峭壁危崖之上。此种葬俗流行的时间长,分布的地区广,与此葬俗有关的古代民族也众,故葬具、葬式又多所不同,随葬物之文化面貌各殊,置诸高崖的方法颇为多样。因此,关于悬棺葬的族属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似应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即:某一地区行悬棺葬者属于何族;诸行悬棺葬者是否同属于一族系?换言之,即在讨论中,解决历来行悬棺葬的南方诸族,在族源上是否有直接的关系。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宽,目前意见分歧尚多,暂时还难解决。本文只就百越和百濮文化比较中的某些侧面,提出若干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学者们。
唐金明[9](2012)在《关于丘北僰人的族属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岩洞葬习俗发源于长江中游以南的华南地区,从考古材料来看这些岩洞葬或悬棺均分布于武夷山系、五岭、湘、桂、黔以及川滇一带。使用岩洞葬或悬棺的民族均为苗瑶民族。丘北僰人由于在历史上可能长期被彝族所统治,在生活习俗、语言以及文化上受到了彝族文化的一些影响,然而从其保留的独特葬俗来看,丘北僰人的族属应与苗瑶民族同根同源,彝族文化中从古至今绝无岩洞葬习俗。
傅方煜[10](2017)在《“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和城镇化对区域特色的影响重大而迅速。2014年底的国家推动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拉开了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序幕,而西江流域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廊道,其区域特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性与地方性两者背后隐含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1],二者存在矛盾,但并非完全对立。地方性研究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主题之一,亦对城市规划学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性是区域特色的核心,是区域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主体的综合表达。文化景观是地方性的重要体现,并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江流域的石文化景观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期为地方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运用多学科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借鉴运用文化地理学、生物学、风景园林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第一,梳理地方性与文化景观保护相关理论。研究地方性相关理论,明晰地方性的概念和研究进展,通过对地方性的特性研究,得出地方性是一个区域的重要传承、表达,其特性与生物的遗传特性具有结构上的相似,地方性是一个区域的DNA。地方性和文化景观之间具有类似生物“DNA”和“基因层”的结构关系,并且需要通过基因载体在其中进行关联。同时,梳理国内区域尺度上的文化景观和不同载体的文化景观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为本文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借鉴。第二,解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一方面,通过对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调研,根据文化景观理论,发现西江流域存在围绕着石形成的文化事像,体现了西江流域的人地关系和地方性,蕴含着西江流域民族特有自然观、社会活动方式以及审美观念等,并以功能用石、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的形式稳定地附着在西江流域地表上,是一种以石为载体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结合载体理论分析石载体的特征、功能,以及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时空尺度关联。此外,探索石文化景观的自然地理基底要素、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系统结构,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第三,分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规律。根据发生学理论与石文化景观的系统结构,对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地质分布、重矿石分布和社会文化等形成背景进行分析,得出这些要素对石文化景观的用石功能、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并归纳这些形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空间、时间和演化关系,探索石文化景观用石功能、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的演化规律和关联。第四,分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类型与特征。根据类型学方法,结合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特点和便于保护发展的原则,将石文化景观的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类型。其中石物质文化景观以石为载体按空间尺度分为:大尺度石风貌区、中尺度传统村落、小尺度石建构筑物和微尺度石器皿等文化景观;石非物质文化景观以石为载体按内容可分为石崇拜、艺术、语言和技艺等文化景观,并结合这些石文化景观类型的代表景观,分析石文化景观在西江流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景观特征。第五,进行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根据景观评价方法,探索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和明确指标权重,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对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得出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不同类型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在西江流域的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地方性视角下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根据地方性和文化景观保护理论,面对大尺度、跨区域、综合性线状特性的西江流域文化景观可以采取文化廊道遗产的方法去保护。结合文化遗产廊道研究方法,通过西江流域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自然景观风貌区、城市特色风貌区、传统聚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多层次资源要素的空间分布叠加,发现西江流域是具有紧密围绕其水系流域“一干四支”空间格局的文化遗产廊道,并在中尺度层面上存在不同地方性内涵特征。通过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探索石文化景观在其中的分布和体现,并基于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以及石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分布特征和价值评价结果,探索石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整体保护策略和具体保护性发展路径。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本文具有三个方面的创新:(1)填补了西江流域区域尺度上的文化景观研究,并通过地方性新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2)石文化景观是基于载体类型的理论研究创新,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特点:(3)提出了建立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的构想,对西江流域的文化景观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和方法作用。
二、黔桂岩穴葬族属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黔桂岩穴葬族属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黔桂岩穴葬族属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瑶族 |
(2)“僮苗” |
(3)“仲家” |
(4)僚族 |
(4)贵州崖葬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对贵州崖葬的记载 |
二、考古发现的贵州崖葬及其分布 |
1. 黔东北区 |
2. 黔中及黔南区 |
三、贵州崖葬的年代与族属 |
1. 黔东北区悬棺葬的年代与族属 |
2. 黔中及黔南区岩洞葬的年代与族属 |
四、贵州崖葬的源流 |
1. 贵州悬棺葬与相邻地区崖葬的关系及其源流 |
2. 贵州岩洞葬与广西岩洞葬的关系及其源流 |
3. 悬棺葬与岩洞葬 |
五、结语 |
(5)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学术前史分析 |
(三)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
一、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写作背景、概况以及作者生平 |
(一) 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写作历史背景 |
(二) 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成书、版本、内容 |
(三) 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作者生平 |
二、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体裁、义例及其性质特点 |
(一) 清代贵州“苗”族志体裁名称 |
(二) 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义例 |
(三) 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性质 |
三、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所载民族类别综合疏释 |
(一) 古代中国“苗”“蛮”名称指代民族考略 |
(二) “苗”族志种类族源及其现代民族识别 |
1、“苗”族志族属种类及其民族界说 |
2、“苗”族志所载苗瑶语族民族解说 |
3、“苗”族志所载苗族命名方式考 |
4、“苗”族志所载藏缅语族民族识别 |
5、“苗”族志所载壮侗语族民族识别 |
6、“苗”族志所载汉族移民集团识别 |
四、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所载苗族主要风俗浅释 |
(一) 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所载苗族物质民俗考 |
1、“苗”族志所记苗族物质生产习俗考 |
2、“苗”族志所记苗族物质生活习俗考 |
3、“苗”族志所记苗族服饰风俗考 |
(二) 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所载苗族社会民俗考 |
1、“苗”族志所载苗族社会组织风俗考 |
2、“苗”俗志书所载苗族婚嫁习俗考 |
3、“苗”族志书所载苗族节日文化考 |
4、“苗”族志书所载苗族丧葬习俗考 |
(三) 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所载苗族精神民俗考 |
1、苗族祭祀和巫鬼信仰风俗文化考 |
2、苗族纪年及忌讳观念考 |
五、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文献价值及其不足 |
(一) 清代私撰“苗”族志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 |
1、“苗”族志为现代的民族识别提供文献依据 |
2、“苗”族志是研究民间基层组织的宝贵材料 |
3、"苗"族志是清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历史记录 |
4、“苗”族志研究民族习俗文化的纸质载体 |
5、“苗”族志记录了民族交流融合的信息过程 |
6、私家“苗”族志可以弥补官修方志的不足 |
(二) 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的时代局限 |
1、语言理解障碍局限 |
2、华“夷”文化本位局限 |
3、统治阶级立场局限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
后记 |
(7)兴盛、衰落与重建 ——黔北仡佬族历史演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思考 |
第二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历史学及历史人类学相关理论 |
二、族群及族群认同理论 |
三、文化变迁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历史源流类 |
二、结构特质类 |
三、教育发展类 |
第二章 黔北仡佬族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仡佬族的起源 |
一、关于仡佬族族源的两种说法 |
二、历史上的濮人 |
第二节 黔北地区的仡佬族先民 |
一、濮人时期 |
二、僚人时期 |
三、仡佬族名称的出现 |
第三章 杂居共处下的平稳发展 |
第一节 仡佬单一民族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央王朝对黔北仡佬族的政治统治形式 |
一、唐宋时期的羁縻统治 |
二、元明时期的土司制度 |
第三节 黔北仡佬族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
二、畜牧业的兴盛 |
三、手工业的发展 |
四、商业贸易的发展 |
五、民族特征明显 |
第四节 唐宋至明初黔北仡佬族平稳发展的原因 |
一、中央王朝对黔北地区的重视 |
二、相对稳定的局势 |
三、交通的改善 |
四、汉族移民的带动作用 |
五、汉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兴盛 |
第四章 仡佬族的衰落与"消亡" |
第一节 中央王朝对黔北地区的经营 |
一、卫所制度与"移民宽乡" |
二、改土归流 |
第二节 仡佬族的严重"汉化" |
一、汉文献典籍中记载的缺失 |
二、传统生计的改变 |
三、生产关系的改变 |
四、居住的分散和大规模迁徙 |
五、俗同汉族 |
第三节 黔北仡佬族走向衰落的原因 |
一、改土归流的彻底 |
二、战争的频繁 |
三、阶级矛盾的深化 |
四、汉文化的深入 |
第四节 民国时期高压民族政策与黔北仡佬族的"消亡" |
一、政局的动荡 |
二、经济的萧条 |
三、民族同化政策的施行 |
第五章 黔北仡佬族的族群认同建构 |
第一节 从人口变化看黔北仡佬族的重建 |
第二节 民族识别下仡佬族的重建 |
一、民族识别的中国化背景 |
二、民族识别的原则 |
三、对仡佬族的民族识别 |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 |
一、中国第一仡佬族乡的成立 |
二、民族自治县的成立 |
第四节 黔北仡佬族重建的条件和基础 |
一、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祖先崇拜 |
二、"地缘"与"血缘"关系的凝聚力与相对稳定性 |
三、传统文化的遗存 |
第五节 黔北仡佬族族群重建的动力 |
一、仡佬族人的主观认同和理性选择 |
二、族群互动对族群认同建构的影响 |
三、国家权力对族群认同抉择的促进 |
第六章 黔北仡佬族文化的复兴 |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的文化复兴 |
一、对仡佬族民族语言的保护 |
二、仡佬族文化村的保护和打造 |
三、传统节日和仪式的恢复 |
四、仡佬族傩文化的保护 |
五、发展民族教育 |
第二节 黔北仡佬族文化复兴的困境 |
第三节 黔北仡佬族文化复兴的路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思考 |
1.1.1 全球化和城镇化对地域特色的冲击 |
1.1.2 新形势下的地域特色保护、发展的理论思考 |
1.1.3 地方性、文化景观与地域文化保护的系统方法探索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西江流域 |
1.2.2 地方性 |
1.2.3 文化景观 |
1.2.4 石文化景观 |
1.3 已有的相关研究 |
1.3.1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研究 |
1.3.2 文化景观载体的相关研究 |
1.3.3 西江流域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4 石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5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地方性”理论与文化景观 |
2.1 “地方性”理论及研究进展 |
2.1.1 地方性的概念和解析 |
2.1.2 地方性的研究进展 |
2.2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的关系 |
2.2.1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 |
2.2.2 遗传学视角下的地方性系统构成 |
2.3 国内不同地域的文化景观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1 区域整体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2.3.2 区域载体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解析 |
3.1 西江流域的地方性 |
3.1.1 自然环境 |
3.1.2 地方性坐标 |
3.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解析 |
3.2.1 西江流域地方性中的石文化景观 |
3.2.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存在形式 |
3.2.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识别 |
3.2.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类型特征 |
3.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 |
3.3.1 载体的相关理论 |
3.3.2 石文化景观的载体类型与功能 |
3.3.3 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空间尺度关联 |
3.3.4 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时间尺度关联 |
3.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
3.4.1 自然地理基底要素 |
3.4.2 物质要素 |
3.4.3 活动要素 |
3.4.4 构成要素之间关联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形成要素与演化规律 |
4.1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要素 |
4.1.1 地形地貌的影响 |
4.1.2 气候环境的影响 |
4.1.3 石功能形成 |
4.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要素 |
4.2.1 地质分布的影响 |
4.2.2 重矿石体分布的影响 |
4.2.3 石审美成因 |
4.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社会文化要素 |
4.3.1 聚落建设的需求 |
4.3.2 生产活动的需求 |
4.3.3 贸易发展的需求 |
4.3.4 石文化特点 |
4.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要素关系 |
4.4.1 空间关系 |
4.4.2 时间关系 |
4.4.3 演化关系 |
4.5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
4.5.1 用石功能演化 |
4.5.2 精神崇拜演化 |
4.5.3 文化审美演化 |
4.5.4 演化关联 |
4.6 本章小结 |
5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类型与特征 |
5.1 石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
5.1.1 分类依据 |
5.1.2 分类原则 |
5.1.3 分类系统 |
5.2 西江流域物质石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代表景观 |
5.2.1 石风貌区文化景观 |
5.2.2 石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
5.2.3 石建构筑物文化景观 |
5.2.4 石器物文化景观 |
5.2.5 石载体的应用 |
5.3 西江流域非物质石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代表景观 |
5.3.1 石崇拜文化景观 |
5.3.2 石艺术文化景观 |
5.3.3 石语言文化景观 |
5.3.4 石技艺文化景观 |
5.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特征 |
5.4.1 文化生成特征 |
5.4.2 空间分布特征 |
5.4.3 载体作用特征 |
5.4.4 景观美学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
6.1 文化景观评价理论 |
6.1.1 景观评价的发展 |
6.1.2 景观评价的类型 |
6.2 石文化景观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6.2.1 价值体系 |
6.2.2 评价方法 |
6.3 石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3 模糊综合评价 |
6.4 石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
6.4.1 评价数据的获取 |
6.4.2 总体评价 |
6.4.3 分类评价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
7.1 石文化景观存在的问题 |
7.1.1 整体保护的问题 |
7.1.2 保护实施的问题 |
7.1.3 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
7.2 文化遗产廊道与文化景观保护理论 |
7.2.1 地方性视角下的保护认知 |
7.2.2 文化遗产廊道理论与应用 |
7.2.3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发展 |
7.2.4 石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 |
7.3 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构建与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
7.3.1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建构 |
7.3.2 文化遗产廊道与石文化景观的保护关系 |
7.3.3 基于文化遗产廊道的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
7.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
7.4.1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载体认知 |
7.4.2 保护性发展概念及意义 |
7.4.3 石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
7.4.4 石文化景观的非物质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
7.4.5 石文化景观的载体虚拟化保护性发展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西江流域内滇、黔、桂、粤四省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附录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4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四、黔桂岩穴葬族属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黔桂岩穴葬族属初探[J]. 庄燕和. 贵州民族研究, 1983(04)
- [2]魂兮归去:从贵州惠水仙人桥岩洞葬棺画论中国西南系统岩画[J]. 李飞. 南方民族考古, 2012(00)
- [3]一九八三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索引[J]. 本刊编辑部. 民族研究, 1984(02)
- [4]贵州崖葬略论[J]. 李飞. 贵州民族研究, 2009(01)
- [5]清代私撰贵州“苗”族志研究[D]. 白林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6]利川岩穴墓人骨测鉴与民族分析[J]. 余军.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3)
- [7]兴盛、衰落与重建 ——黔北仡佬族历史演变的研究[D]. 周小艺.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8]悬棺、铜鼓及其他——也谈悬棺葬族属有关的问题[J]. 李伟卿. 民族学研究, 1982(02)
- [9]关于丘北僰人的族属问题[J]. 唐金明. 文山学院学报, 2012(04)
- [10]“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D]. 傅方煜.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