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毛片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康毛片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一、抗感冒片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郑州中药厂医务所[1](1973)在《抗感冒片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 抗感冒片是由中药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板兰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属Lsatis tiactoria L.)提取物及西药阿斯匹林等配制成的方剂,压制成片,供临床应用。它的特点是剂量小、作用快、疗效高,经临床实践,对于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均有良好的疗效,现将该药的制备及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王乔健[2](2016)在《金银花叶茶制备与功能性研究》文中提出金银花自古被认为是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良药,但金银花叶片作为副产物被认为非药用的部位而长期未得到充分利用。金银花每年需要3-4次整形修剪,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叶片,研究表明金银花叶片同样富含绿原酸和黄酮类功能成分。金银花叶产量大,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制茶工艺,找到最佳金银花叶片制茶工艺,提高叶片利用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种植金银花的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提升其经济价值,获得社会效益。本实验根据绿茶、红茶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研究金银花制茶工艺。1、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绿茶在杀青方式(A)、揉捻时间(B)、烘干温度(C)三个因素的条件下,红茶在揉捻时间(A)、发酵时间(B)、烘干温度(C)三个因素的条件下,4月份,7月份,10月份三个不同时期制作的金银花叶茶的质量。以绿原酸,黄酮,挥发油为指标,结合感官审评评分,确定金银花叶绿茶和红茶的最佳制茶时间是10月份,得出金银花叶绿茶最佳加工参数是340℃杀青,55min揉捻,110℃烘干,确定金银花叶红茶的最佳加工参数是揉捻55min,发酵5h,烘干80℃。2、制作的绿茶主要功能性成分含量与叶片基本保持一致,但口感较苦涩,香气成分含量也比红茶少。制作的红茶在功能性成分含量明显比叶片下降很多,但是香气成分复杂多样,有醇厚的香甜味,其中α-松油醇,反式-β-紫罗兰酮,吲哚,丁香油酚,麝香酮,月桂酸,十八醛等很多都是比较珍稀的香气物质,赋予了红茶特殊的香气。3、通过抗氧化能力的实验,得出金银花叶绿茶、红茶的醇提物和水提物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金银花绿茶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4、研制的金银花茶薄荷复合饮料,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绿茶薄荷复合饮料的最佳参数是绿茶汁10%,薄荷汁6%,甜叶菊汁4%。红茶薄荷复合饮料的最佳参数红茶汁10%,薄荷汁4%,甜叶菊汁2%。产品色泽碧绿通透,气味清新,口感香甜。

赵东英[3](2006)在《抗流感合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行性感冒,中医属外感热病和时行感冒等病范畴,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本课题是在继承导师王成祥教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以及中药治疗流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提出中药治疗流感在于提高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对细胞因子的调整作用,揭示了中药的作用靶点并在此理论指导下用药的临床疗效。从临床角度加以阐述证实。 本文由文献综述——流行性感冒文献回顾及现代研究进展和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文献回顾及研究进展,临床研究二部分组成。 文献综述总结了流感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流感流行的周期性及流感病毒的变异,流感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流感的诊断及病原学研究,现代医学对流感的治疗,以及古代医家对流感的研究与认识,北方地区的流感特点为表寒里热和近年来中医治疗流感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上从表寒里热论治流感,共选择了80例流感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方法观察。以“抗流感合剂”为受试药,选择“双黄连颗粒(无糖型)”哈尔滨制药集团生产,作为对照药,以三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取得了72%的显效率,其退热平均起效时间为3.26小时,平均退热时间为26.69小时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抗流感合剂”治疗流感具有明显疗效。讨论部分分析了“抗流感合剂”对机体免疫状态的调整作用。 本课题研究显示:“抗流感合剂”治疗流感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合成,可抑制炎性反应及炎性损伤的发生,从而减轻病症,促进痊愈。抗流感合剂治疗流感与双黄连颗粒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稳定,不易复发,遗留症状轻。

高桂新[4](2004)在《感冒双解合剂抗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历史上流感有过几次大规模流行,曾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流感带来的损失不容忽视,根据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报告,近年来科技发达的美国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数为2 万-4 万,流感成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性传染病;每年用于预防流感的费用和流感引起的劳动力损失超过 1.2 亿美元。可见流感至今仍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种传染病。 本文首先从流感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流感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西医治疗流感的研究进展、中医对流感的认识及发展以及中药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现状几方面作了文献回顾。 在理论探讨部分,首先,阐明了导师周平安教授对北方地区流行性感冒的病因病机特点认识的新思路。流行性感冒属中医的“时行感冒”范畴,总属外感热病。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外感热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侧重于宏观,历来重视“天人合一”、外因与内因的统一,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由于季节、地理、生活环境的特点,形成了北方地区流行性感冒独特的病因病机特征。周教授运用中医理论结合多年的经验,提出“外感寒邪,内蕴热毒,为其主要病因;表寒里热,热毒郁闭,是其基本病机”的论点。其次,阐明了周教授治疗北方地区流感的治法及方药,探讨了感冒双解合剂的组方特点。结合北方地区流感表寒里热的证候特点,周教授提出了“散寒清热,益气透毒”的治疗法则,并研制了感冒双解合剂治疗北方地区的流感。整方配伍严谨,用药得当。麻黄等散寒解表之品,为邪气外出开启透邪之门,柴胡、黄芩疏利气机为邪气外出疏通透邪之路,黄芪益气托毒以助透邪外出,生石膏、银花清热解毒使邪气无暂安之所,且诸药均具辛散之性,使邪气从上焦而出。全方体现了以“透”为主的治疗法则,也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在实验研究部分,针对流感病毒所致的免疫病理状态,以“免疫损伤”及“抗免疫损伤”为切入点,观察了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的免疫损伤的影响。1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 通过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一般状况(如体重、活动、食欲等)的观察及死亡保护的研究,观察感冒双解合剂对病毒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感染模型组,感染 24 小时后,开始发病,呼吸日渐加快,短促,以腹式呼吸为主,行动较迟缓,蜷缩,毛发欠光泽,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饮水量减低;病毒唑组及感冒双解合剂组各症状均较模型组为轻。 结果显示,正常空白组未见小鼠死亡,感染模型组死亡率达 85%,病毒唑组死亡率为20%,与模型组比较,P<0.01;感冒双解合剂组大剂量组死亡率为 45%,小剂量组死亡率为50%,与模型组比较,P<0.01,说明感冒双解合剂可以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感冒双解合剂大小剂量组死亡保护率分别为 40%、35%。 结果提示,感冒双解合剂可以改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一般状况,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WP=4>中文摘要 - III -2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肺指数、肺组织中病毒的血凝滴度及肺组织病理影响的研究 结果显示,感染模型组与正常空白组相比,小鼠的肺指数增加,肺组织的病毒血凝滴度增加,肺组织显示病毒性肺炎改变;病毒唑治疗组和感冒双解合剂组的肺指数和病毒血凝滴度均较模型组下降,肺组织病毒性肺炎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结果提示,感冒双解合剂可抑制流感病毒在肺中的复制,可减轻肺组织的炎症改变。3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影响的研究 通过 ConA 或 LPS 分别对小鼠脾脏的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行诱导,观察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结果显示,感染模型组 T、B 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较正常空白组下降,P<0.01,感冒双解合剂组 T、B 淋巴细胞的增殖均较模型组升高,P<0.01,差异显著。 结果提示,感冒双解合剂可以提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对抑制病毒有利。4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 NK 杀伤功能影响的研究 采用 MTT 法,通过对小鼠脾脏的 NK 细胞杀伤功能进行测定,观察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 NK 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从细胞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感染模型组 NK 细胞杀伤功能较正常空白组明显下降,P<0.01,差异显著,感冒双解合剂组的 NK 细胞杀伤功能较感染模型组上升,P<0.05。 结果提示,感冒双解合剂可以提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 NK 细胞杀伤功能。5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的研究 采用中性红法,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行测定,观察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从细胞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感染模型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较正常空白组降低,P<0.05,感冒双解合剂组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较感染模型组有所升高,P<0.01。 结果提示,感?

许涛[5](2008)在《大青叶中4(3H)喹唑酮体外抗甲1型流感病毒和PRRS病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4(3H)喹唑酮是大青叶的抗病毒有效成分之一,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高血脂以及抗炎等作用。本文分别进行了4(3H)喹唑酮体外抗甲1型流感病毒和PRRS病毒的作用研究。体外抑制甲1型流感病毒的试验主要通过建立病毒感染模型,探讨4(3H)喹唑酮对甲1型流感病毒体外增殖抑制的可能机制。试验采用细胞病变观察法和MTT法,测定五个不同浓度(320、160、80、40、20μg/mL)的4(3H)喹唑酮经三种不同加药方式对用甲1型流感病毒处理的MDCK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通过4(3H)喹唑酮对甲1型流感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影响实验和4(3H)喹唑酮体外抗甲1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实验,来评价4(3H)喹唑酮体外对甲1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甲1型流感病毒的TCID50为10-4.90/0.1 mL;4(3H)喹唑酮体外对MDCK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320μg/mL;最大无毒浓度范围内,4(3H)喹唑酮体外对甲1型流感病毒直接灭活作用不明显,与达菲药物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对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阻断作用和对已进入细胞的甲1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明显,与达菲药物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且抗病毒效果与药物浓度(20μg/mL -320μg/mL)呈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4(3H)喹唑酮均能使甲1型流感病毒的TCID50降低,最大可使TCID50由4.9最低到2.95(下降近2个数量级);4(3H)喹唑酮在不同时间抗流感病毒呈现出不同的时效关系,但72h的作用效果最好。此外,为探讨4(3H)喹唑酮是否具有抗PRRS病毒的作用,对4(3H)喹唑酮体外抑制PRRS病毒的活性进行研究,从而为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与上述实验相同的分组方法、给药方式及检测方法,测定4(3H)喹唑酮对感染PRRS病毒的Marc-145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PRRS病毒的TCID50为10-5.63/0.1 mL;4(3H)喹唑酮体外对Marc-145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80μg/mL;最大无毒浓度范围内,4(3H)喹唑酮体外直接灭活PRRS病毒、以及对病毒的阻断和抑制作用均不明显,与拉米夫定药物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都显著(P<0.05)。上述实验结果显示:4(3H)喹唑酮在72h内具有很好的体外阻止甲1型流感病毒吸附到靶细胞和抑制甲1型流感病毒增殖的作用,但是对PRRS病毒的作用不明显。因此,本试验为临床治疗流感和蓝耳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尽快找到大青叶的确切药效物质基础,实现该药材和制剂的有效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二、抗感冒片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感冒片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金银花叶茶制备与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金银花资源
        1.1.1 植物形态
        1.1.2 金银花资源分布
    1.2 金银花叶主要有效成分
        1.2.1 黄酮类化合物
        1.2.2 有机酸类化合物
        1.2.3 挥发油成分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主要内容
        1.3.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2 金银花叶茶开发利用前景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金银花叶茶制作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主要功能性成分测定方法
        2.2.1 绿原酸类化合物测定
        2.2.2 黄酮类化合物测定
        2.2.3 挥发油类物质测定
        2.2.4 绿原酸和总黄酮得率的计算
    2.3 不同月份金银花花与叶片主要成分含量
    2.4 金银花叶绿茶工艺研究
        2.4.1 摊晾
        2.4.2 杀青
        2.4.3 回潮
        2.4.4 揉捻
        2.4.5 烘干
    2.5 金银花叶红茶工艺研究
        2.5.1 萎调
        2.5.2 揉捻
        2.5.3 发酵
        2.5.4 烘干
    2.6 结果与分析
        2.6.1 正交实验设计
        2.6.2 绿茶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2.6.3 红茶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2.7 小结
第三章 金银花叶茶感官审评及主要化学指标测定
    3.1 金银花叶茶感官审评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感官审评方法
        3.1.3 结果分析
    3.2 常规理化成分的测定
        3.2.1 实验方法
    3.3 金银花叶茶中香气物质
        3.3.1 实验方法
        3.3.2 GC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金银花叶茶抗氧化能力及抑菌实验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3 金银花叶茶抗氧化能力测定
        4.3.1 样品处理
        4.3.2 实验步骤
        4.3.3 对油脂的抗氧化测定
        4.3.4 清除DPPH自由基的测定
    4.4 抑菌实验
        4.4.1 实验方法
        4.4.2 抑制生物膜形成实验
    4.5 结果与分析
        4.5.1 金银花绿茶、红茶醇提物水提物对油脂抗氧化结果与分析
        4.5.2 清除DPPH自由基结果
        4.5.3 最小抑菌浓度实验结果
        4.5.4 杀菌活性实验结果
        4.5.5 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实验结果
    4.8 小结
第五章 金银花叶茶复合饮料
    5.0 前言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生产工艺流程
        5.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5.3 正交实验设计
        5.3.1 甜叶菊水提液正交设计
        5.3.2 金银花叶绿茶复合饮料正交设计
        5.3.3 金银花叶红茶复合饮料正交设计
    5.4 感官评价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金银花叶茶复合饮料单因素实验结果
        5.5.2 金银花叶茶复合饮料正交实验结果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抗流感合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上篇 文献综述
    流行性感冒文献回顾及现代研究进展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文献回顾及研究
下篇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与讨论
致谢
个人简历

(4)感冒双解合剂抗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上篇 文献回顾
    一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二 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三 西医治疗流感的研究进展
    四 中医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渊源及发展
    五 中药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现状
前 言
中篇 理论探讨
    一 北方地区流行性感冒的病因病机特点
    二 感冒双解合剂的组方特点
下篇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的研究
    实验二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肺指数、肺组织病毒血凝滴度及肺组织病变的影响
    实验三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的影响
    实验四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 NK 杀伤活性的影响
    实验五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实验六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肺中 IFN-γ、TNF-α、IL-10 及 IL-6 蛋白及 mRNA 表达的影响
    实验七 感冒双解合剂对流感病毒 FM1 感染小鼠血清中 IFN-γ、TNF-α、IL-10 及 IL-6表达的影响
结论及讨论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5)大青叶中4(3H)喹唑酮体外抗甲1型流感病毒和PRRS病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前言和综述
    1 中草药抗病毒研究进展综述
        1.1 抗病毒中药研究概况
        1.2 中药抗病毒机理
        1.3 中医治疗病毒性疾病的优势
    2 流感的研究现状
        2.1 流感流行的周期性及流感病毒的变异
        2.2 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
        2.3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
        2.4 全球流感急待解决的问题
        2.5 西医治疗流感的进展
        2.6 西医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局限性
        2.7 中草药抗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综述
        3.1 流行病学及其特点
        3.2 PRRS 病毒的传播途径
        3.3 PRRS 病毒的持续感染
        3.4 临床症状与潜伏感染
        3.5 诊断
        3.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制
        3.7 中西医抗PRRS 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4 大青叶中4(3H)喹唑酮的研究进展
        4.1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
        4.2 4(3H)喹唑酮的性质
        4.3 4(3H)喹唑酮的药理作用
        4.4 4(3H)喹唑酮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实验部分
    实验一 4(3H)喹唑酮体外抗甲1 型流感病毒的作用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MDCK 细胞的培养
        2.2 甲1 型流感病毒的增殖
        2.3 甲1 型流感病毒TCID50 的测定
        2.4 4(3H)喹唑酮对MDCK 细胞毒性的测定
        2.5 4(3H)喹唑酮体外抗甲1 型流感病毒实验
        2.6 4(3H)喹唑酮对甲1 型流感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2.7 4(3H)喹唑酮抗甲1 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
        3 实验结果
        3.1 三株甲1 型流感病毒株细胞法增殖后的血凝滴度结果
        3.2 鸡胚增殖后的甲1 型流感病毒的血凝滴度结果
        3.3 甲1 型流感病毒TCID50 的测定结果
        3.4 4(3H)喹唑酮对MDCK 细胞毒性的测定结果
        3.5 4(3H)喹唑酮体外抗甲1 型流感病毒结果
        3.6 4(3H)喹唑酮对甲1 型流感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
        3.7 4(3H)喹唑酮抗甲1 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试验结果
    实验二 4(3H) 喹唑酮体外抗PRRS 病毒的作用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细胞和病毒
        1.3 药物
        1.4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Marc-145 细胞的培养
        2.2 PRRS 病毒的增殖
        2.3 PRRS 病毒TCID50 的测定
        2.4 4(3H)喹唑酮对Marc-145 细胞毒性的测定
        2.5 4(3H)喹唑酮体外抗PRRS 病毒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PRRS 病毒毒力测定结果
        3.2 4(3H)喹唑酮对Marc-145 细胞毒性的测定结果
        3.3 4(3H)喹唑酮体外抗PRRS 病毒的结果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4(3H)喹唑酮体外抗甲1 型流感病毒结果分析
        2.2 4(3H)喹唑酮对甲1 型流感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影响结果分析
        2.3 4(3H)喹唑酮抗甲1 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试验结果分析
        2.4 4(3H)喹唑酮体外抗PRRS 病毒的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附录1: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细胞培养用液的配制与消毒
附录3:实验图片

四、抗感冒片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感冒片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J]. 郑州中药厂医务所. 中草药通讯, 1973(06)
  • [2]金银花叶茶制备与功能性研究[D]. 王乔健. 河南科技学院, 2016(08)
  • [3]抗流感合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D]. 赵东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4]感冒双解合剂抗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损伤的机制研究[D]. 高桂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5]大青叶中4(3H)喹唑酮体外抗甲1型流感病毒和PRRS病毒的研究[D]. 许涛.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康毛片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