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机遇,加快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马立辉[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银桥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民族要着力发挥本民族文化特色,推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产业兴旺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不断加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通过田野调查与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大理州银桥镇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发展的制约因素,目的是从银桥镇产业发展透视民族地区乡村有哪些产业、如何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典型经验以及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银桥镇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群规模不突出、特色产业品牌优势不足,产业融合程度不明显、产业发展的合作化组织不健全、从业人员结构有待调整等。并通过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来加以改进,对于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在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环境下,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在新形势下实现突破性发展;二是通过田野调查方法,对大理州银桥镇从事不同产业的从业者进行深度访谈,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支撑研究结论;三是银桥镇作为“民族团结示范镇”、“生态文明示范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有着丰富的产业发展的实际案例和操作空间,研究其民族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闫晓燕[2](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季文倩[3](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会经济发展及政策红利推动下,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为了在经济全球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下继续增强经济活力,物流产业呈现出空间集聚态势。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作为经济“新常态”重要战略之一,恰逢其时地提出为西部9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在抓住机遇求发展的重要时刻,如何使得物流产业进一步集聚,发挥经济引擎作用,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总结现有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9个省市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并运用改进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测度2006-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利用Arc Gis进行可视化。其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定量分析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情况。最后,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依次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经济带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西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以及阶段性下降的变化趋势,西北地区集聚水平较高但逐年降低,西南地区集聚水平较低但逐年上升。其中,重庆、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市区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较为良好,已经形成较为明显的物流产业集聚,尤其重庆和陕西集聚平均增长速度为正值,逐年扩展了物流产业集聚规模。甘肃、广西、云南、四川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水平低,仍然处于弱势,而且集聚平均增长速度为负值,产业进一步集聚和深化较难。(2)经济带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Moran指数呈“U”型变化,空间效应先减弱后增强。(3)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信息化水平对物流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显着为正,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不显着,政府行为的直接效应显着为负。消费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间接效应显着正,可以有效地促进相邻省市区的物流产业集聚,物流基础设施、人力资本间接效应显着为负,抑制着相邻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
王善善[4](2020)在《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其产业结构调整也受到各部门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西部地区整体和各个省、市、自治区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测度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不仅丰富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对西部地区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介绍了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评价标准。第三,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结合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三方面构建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进行赋权,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测算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然后分别测算了西部地区各省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水平,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三方面分别对西部地区各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进行评测,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各省之间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差距比较大。第五,结合现有学者对产业结构发展影响因素的总结归纳和西部地区的自身发展的特色,选取了劳动力资本、基础设施、能源利用效率、外商直接投资、科技发展水平和“一带一路”倡议6个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资本、基础设施、能源利用效率、“一带一路”倡议、外商直接投资和科技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有正向作用。第六,根据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林锐[5](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制造业聚集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造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有重要影响,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长期以来云南由于地处西部内陆,导致云南省制造业产业结构以及产业聚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此制约着云南制造业的聚集性发展,也导致云南省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较弱。随着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云南从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此外,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在云南交汇叠加,诸多国家战略、政策在云南的实施,必然会对云南省制造业聚集的演化带来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云南省制造业聚集的演化及在此过程中对制造业聚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产业聚集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云南制造业聚集的研究在政策指引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其次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制造业在工业行业中的地位得到显着提高,制造业结构也得到短暂性的优化;再次对云南省制造业行业从2001年至2018年间的聚集水平进行了测度,考察了近20年来云南省制造业聚集演化的情况,发现云南省制造业整体较为分散,聚集程度较低,具有聚集优势的行业较少,在聚集优势的行业中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云南省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聚集水平得到了提高,部分行业聚集优势开始凸显。最后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以及制度因素等对产业聚集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通过借鉴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构建了云南省制造业聚集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查阅近20年来云南省及各州市统计年鉴,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制造业聚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企业规模、本地消费需求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对云南省制造业聚集程度的影响不显着;技术密集度、自然资源禀赋、外商直接投资、交通运输条件、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以及制造业聚集度滞后项六个变量对云南省制造业整体聚集水平的影响比较显着;第二,在六个对云南制造业聚集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中,技术密集度、外商直接投资显着促进云南省制造业聚集,技术密集度对制造业聚集的促进效果相对较弱,源于云南制造业行业R&D投入较少,并且大多使用在资源密集型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对云南省制造业聚集水平的促进作用是最佳的,但云南省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未能很好的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度红利,使得虽然云南省具备建立外资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集聚平台的天然优势,但是该优势并未得以展现,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第三,自然资源禀赋、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对制造业聚集水平具有负向影响,成为制约云南省制造业聚集的因素。自然资源禀赋对制造业聚集的制约可能源于云南陷入“资源诅咒”陷阱;地方国有企业占比的下降有利于制造业的聚集;云南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物流成本构成了运输成本的很大一部分,高运输成本制约了云南制造业的聚集;第四,根据对外开放度也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对产业聚集影响不显着,但FDI促进云南产业聚集的结论我们可以得知,云南省制造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成为阻碍云南省制造业聚集的又一因素。最后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给云南省带来的机遇提出实践中对制造业聚集的提升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倪艾兰[6](2020)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旅融合作为当前旅游发展的转型趋势,其本着“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强化了民族认同感。文旅融合,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选择。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在立足国情基础上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当地村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如何更好地利用好当地的文化资源,做好文旅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区,促进本地乡村旅游发展,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玉溪市通海县为个案,以分析并解决文旅融合背景下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为核心目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论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以及特色创新点。正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分析了玉溪市通海县文旅资源情况。第二部分主要对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从多角度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玉溪市通海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部分在结合前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玉溪市通海县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最后,综合全文,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大致的总结概括,反思论文存在的不足,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黄滢[7](2020)在《武定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是基于我国国情提出的发展战略,它为广大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及最重要的动力因素。乡村产业是农村经济最重要的体现,也是最关键的保障因素。武定县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发展阶段滞后、竞争力不足、优势不突出、城乡差距大等特征是我国广大西南欠发达地区乡村的典型特征。因此,以研究对象为基础,探索广大欠发达乡村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方向、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以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为基础,对武定乡村产业发展大环境、历史与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武定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第三产业具有较大吸引力的产业特征。其次,通过SWOT分析,理清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的优势、机遇、问题与挑战。提出对接主城,区域联动、产城融合的区域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与产业一体化的思路;巩固传统产业、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服务新兴产业的方向;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现代仓储物流、生物医药大健康、冶金建材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借鉴国内外乡村产业发展及分类的方法与经验,以县域村庄空间发展、区域产业与职能演化及各乡镇产业发展条件及资源分析为基础,对乡村进行类型划分。并根据各类乡村的特征与差异,提出相适应的发展对策:泛农型乡村依靠自身农业特色通过农业品牌体系的构建实现差异化的农业现代发展;农旅型乡村以农业为核心,立足自身旅游特色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型、传统村落型和农业科技型,并按照三种不同的模式路径发展“农业+”旅游产业链;农业综合服务型乡村则依托自身区位、交通等的优势,形成覆盖县域的“终端—节点—散点”三级“服务网络”,综合发展加工、物流、商贸、旅游、新兴等多种产业。三类乡村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武定县生态适宜性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产业振兴的实现。且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的振兴提供了研究框架与路径。
李杰[8](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指出“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顾超[9](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李峰宇[10](2019)在《云南HT银行发展战略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云南HT银行是云南省内的一家城市商业银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云南HT银行在参与云南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城市信用社到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在2015年引入云南合和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资产规模“三年翻了两番”。截止2018年底,云南HT银行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外部主体评级由AA提升至AA+,在云南100强企业中排名56位。但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发展定位的改变,原有发展战略跟不上企业现实的发展需求,也暴露出如下一些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资产规模增速放缓,资本消耗快;特色主抓业务产融结合力度不够;客户增长速度较低;渠道数量少;中后台支撑能力基础薄弱;总行强,分支行弱,总分支行管理亟待理顺等问题。本文在研究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优化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对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的优秀理论,对云南HT银行在快速发展转型过程出现的:现有发展战略与现实发展需要不匹配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云南HT银行具有的产业银行发展优势、优质股东优势、决策链条短、历史负担轻、银政关系好等优势及资产增速放缓、聚焦优势产业不够、客户质量不高、金融科技发展滞后、渠道单一等劣势对现有发展战略进行优化设计,明确了公司层、事业层的战略选择并制定具体可行的战略支撑保障措施及评价体系,为同类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转型提供借鉴。
二、抓住机遇,加快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机遇,加快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银桥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五、相关概念的要义 |
(一)乡村振兴战略 |
(二)产业发展 |
(三)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必要逻辑 |
第一章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政策 |
一、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政策提出的背景与依据 |
(一)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重要论述 |
(二)乡村振兴的政策依据 |
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 |
(一)国家层面推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 |
(二)云南省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 |
(三)大理白族自治州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 |
第二章 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
一、银桥镇基本概况 |
(一)地理状况 |
(二)民族成分 |
(三)民族经济 |
(四)民族文化 |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银桥镇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
(一)农业发展状况 |
(二)大理石产业发展状况 |
(三)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第三章 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银桥镇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
(二)特色产业品牌优势不足 |
(三)产业发展的合作化组织不健全 |
(四)从业人员结构有待优化提升 |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产业发展内驱力不足 |
(二)产业发展保障力度不够 |
第四章 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
一、推动产业融合,以调结构促产业振兴 |
(一)整合银桥镇农业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
(二)发掘银桥镇民族文化,发展具有白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业 |
二、发展大理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以品牌促产业振兴 |
(一)打造大理石画文化名片,注重发展特色产业 |
(二)发展白族文化创意产业,凸显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
三、完善合作化组织体系,以政策保障促产业振兴 |
(一)充分利用政府财政扶持的利好 |
(二)坚持招商选商,继续引进和培育有代表性企业 |
四、培育专业人才,以人才振兴促产业振兴 |
(一)重视民族教育对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二)落实能人返乡政策,吸引技术人才扎根乡村 |
五、依托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
(一)以“产业+环境提升”促生态宜居 |
(二)以“产业+乡土文化”促乡风文明 |
(三)以“产业+基层党建”促治理有效 |
(四)以“产业+共建共享”促生活富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次区域合作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合作特征 |
2.2 府际治理 |
2.2.1 理念演进 |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
2.3 地域分工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地缘区位论 |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
2.3.4 经典博弈理论 |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
3.1.3 战略推力(Thrust) |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
3.2.1 有限理性概念 |
3.2.2 群体策略选择 |
3.2.3 演化稳定策略 |
3.2.4 合作博弈机制 |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
4.1.1 合作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2 阶段特征 |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
4.3 重点合作区域 |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
4.3.5 境外合作区 |
4.4 主要合作领域 |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
4.5 问题与瓶颈 |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
4.5.3 交通瓶颈 |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
5.1.1 泰国利益诉求 |
5.1.2 缅甸利益诉求 |
5.1.3 越南利益诉求 |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
5.1.5 老挝利益诉求 |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
6.1.1 实施前稳态 |
6.1.2 策略扰动者 |
6.1.3 实现路径 |
6.1.4 模型设计 |
6.1.5 策略模拟 |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
6.2.1 实施前稳态 |
6.2.2 策略扰动者 |
6.2.3 实现路径 |
6.2.4 模型改进 |
6.2.5 策略模拟 |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
6.3.1 辐射中心策略 |
6.3.2 策略模拟 |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
6.4.2 府际合作领域 |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
7.1 府际合作路径 |
7.1.1 促进互联互通 |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
7.1.5 促进贸易畅通 |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
7.2.1 要素流动保障 |
7.2.2 企业主导保障 |
7.2.3 政府推动保障 |
7.2.4 辐射功能保障 |
7.2.5 改革赋权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3)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 |
1.3.2 物流产业集聚的研究 |
1.3.3 物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和战略意义 |
2.1.1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 |
2.1.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义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物流 |
2.2.2 物流产业 |
2.2.3 物流产业集聚 |
2.3 产业集聚经典理论 |
2.3.1 外部经济理论 |
2.3.2 工业区位理论 |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4 影响因素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概况及集聚水平分析 |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基本概况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概况 |
3.3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测度与分析 |
3.3.1 物流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择和改进 |
3.3.2 物流产业集聚测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 |
4.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4.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4.3 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3.1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3.2 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描述性统计 |
5.2 模型的建立和选择 |
5.2.1 普通面板模型 |
5.2.2 空间面板模型 |
5.2.3 模型选择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普通面板模型结果分析 |
5.3.2 空间面板模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2.2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
6.2.3 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优化物流人才结构 |
6.2.4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
6.2.5 加强工业引导力度,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
6.2.6 减少政府干预行为,营造良好集聚环境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西部地区研究范围的界定 |
2.1.2 产业结构的概念 |
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1 配第-克拉克定律 |
2.2.2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
2.2.3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
2.3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评价 |
2.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2.3.2 产业结构高级化 |
2.3.3 产业结构高效化 |
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总体趋势 |
3.2 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2.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较大 |
3.2.2 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工业内产品结构分析 |
3.2.3 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就业人数分析 |
3.2.4 区域内各省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3.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第一产业内农业比重高但是发达程度低 |
3.3.2 第二产业内工业产品附加价值低 |
3.3.3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 |
3.4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自然环境约束 |
3.4.2 基础设施不完善 |
3.4.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均衡 |
3.4.4 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 |
3.4.5 外商直接投资不足 |
4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4.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预处理及指标赋权 |
4.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总体评价 |
4.2.1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整体评价 |
4.2.2 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评价 |
4.2.3 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评价 |
4.2.4 产业结构高效化水平评价 |
4.3 西部地区各省份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评价 |
4.3.1 各省份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整体评价 |
4.3.2 各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评价 |
4.3.3 各省份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评价 |
4.3.4 各省份产业结构高效化水平评价 |
5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
5.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5.2.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
5.2.2 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 |
5.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6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机遇 |
6.1.1 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 |
6.1.2 制定合理的对外开放制度 |
6.2 提高劳动力资本水平 |
6.2.1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
6.2.2 平衡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 |
6.3 合理利用区域内优势资源 |
6.3.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6.3.2 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
6.4 合理利用外资 |
6.4.1 优化外商投资结构 |
6.4.2 有效引导外资流动 |
6.5 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
6.5.1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
6.5.2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
6.5.3 提高对高新技术的利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制造业聚集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拟解决问题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拟解决问题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产业区位选择理论 |
二、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
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四、新经济地理理论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产业聚集的测度 |
二、产业聚集影响因素 |
三、影响因素评价工具 |
四、产业聚集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
第三节 云南省产业聚集相关研究 |
一、产业聚集动因相关研究 |
二、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云南省制造业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 |
第二节 云南省制造业发展历程 |
第三节 云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
一、基于制造业产值的分析 |
二、基于制造业结构的分析 |
三、基于制造业R&D投入的分析 |
第四节 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
二、制造业竞争力弱 |
三、发展极不均衡 |
四、研发投入占比较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制造业聚集水平测度 |
第一节 聚集度测度方法的选取 |
一、区位熵 |
二、空间基尼系数 |
第二节 云南省制造业聚集现状 |
一、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二、制造业聚集现状分析 |
三、制造业聚集特点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前后制造业聚集演化情况 |
一、按要素密集度分的四大行业 |
二、具有聚集优势的细分行业 |
第四节 制造业聚集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聚集程度不高 |
二、各地州产业结构趋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制造业聚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 |
一、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二、基于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
三、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
四、制度因素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一、数据来源说明 |
二、变量指标的选取 |
第三节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模型的设定 |
二、模型的检验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摆脱对资源的过分依赖,优化产业结构 |
二、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 |
三、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交通条件 |
四、注重引入行业的尖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 |
五、工业园区建设分类施策、分类发展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文旅融合背景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本地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玉溪市通海县文旅资源概况 |
第一节 玉溪市通海县概况 |
一、区位优越,环境气候宜人 |
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
三、民风淳朴,民俗活动丰富 |
四、物阜民丰,经济形势向好 |
第二节 玉溪市通海县文旅资源 |
一、自然遗产鉴赏型文旅资源 |
二、绿色生态康乐型文旅资源 |
三、民风民俗体验型文旅资源 |
四、历史文化知识型文旅资源 |
第二章 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一、项目建设,进程加快 |
二、乡村旅游,热情高涨 |
三、产业转型,业态升级 |
四、文旅融合,趋势明显 |
第二节 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
一、政策脱节,监管不到位 |
二、人才紧缺,专业性不强 |
三、创新不足,发展同质化 |
四、产业融合,领域较单一 |
五、资源倾斜,发展不平衡 |
六、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 |
第三章 文旅融合背景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文旅融合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 |
一、政策利好,推动产业升级 |
二、创新提速,拓宽发展路径 |
三、需求增加,发展前景可观 |
第二节 文旅融合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面临的挑战 |
一、对地方政府规划和统筹整合能力要求更高 |
二、对创新型及新技术运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大 |
三、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需在更短时间内提升 |
第四章 文旅融合背景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
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
二、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科技人才占比 |
三、创新文旅消费,全力打造特色IP |
四、深挖文化资源,增加文旅融合厚度 |
五、文旅专项扶持,优化资金引进机制 |
六、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武定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乡村 |
1.3.2 产业振兴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研究动态 |
2.1.3 研究评述 |
2.2 我国乡村发展研究 |
2.2.1 乡村产业及城乡关系演变 |
2.2.2 我国乡村现状 |
2.3 国外乡村及产业发展实践经验 |
2.3.1 韩国新村运动与第六产业发展 |
2.3.2 日本农村振兴 |
2.3.3 美国农业发展 |
2.3.4 法国农业改革和乡村开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产业发展战略路径 |
3.1 武定县产业研究方法与策略 |
3.2 武定县产业发展大环境 |
3.2.1 云南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3.2.2 楚雄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
3.2.3 上位规划中武定产业的定位 |
3.3 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3.3.1 乡村产业与城乡关系发展沿革 |
3.3.2 武定县县域经济总体情况 |
3.3.3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
3.4 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SWOT分析 |
3.4.1 发展机遇 |
3.4.2 发展优势 |
3.4.3 发展问题 |
3.4.4 发展挑战 |
3.5 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战略 |
3.5.1 产业发展原则 |
3.5.2 产业发展目标 |
3.5.3 产业发展思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定县基于不同乡村分类的产业发展路径 |
4.1 乡村分类体系 |
4.1.1 相关政策中的乡村类型分析 |
4.1.2 相关研究中的乡村类型 |
4.1.3 本文乡村分类方法 |
4.1.4 乡村分类分析 |
4.2 武定乡村分类解读 |
4.2.1 各类乡村布局与现状特征 |
4.2.2 三类乡村要素差异及产业发展分析 |
4.3 泛农型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 |
4.3.1 泛农型乡村品牌体系构建的具体对策 |
4.3.2 泛农型乡村的发展措施——以东坡傣族乡为例 |
4.4 农旅型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 |
4.4.1 “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模式——以狮子山风景区为例 |
4.4.2 “现代农业+乡土创意”模式——以胤泽农业片区为例 |
4.4.3 “传统农业+传统民俗”模式——以己衣大村为例 |
4.5 综合服务型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 |
4.5.1 县城集中建设区及禄金工业园区的乡村 |
4.5.2 其他产业园区乡村 |
4.5.3 其他综合服务型乡村 |
4.6 乡村类型发展的转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8)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R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
一、文献梳理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对口支援 |
二、西部民族地区 |
三、府际关系 |
四、财政转移支付 |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
一、维护边疆稳定 |
二、培育市场经济 |
三、协调区域发展 |
四、促进民族发展 |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
一、重大工程建设 |
二、重大灾害救助 |
三、东西扶贫开发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
结语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
(9)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云南HT银行发展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凯的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节 戴维斯优秀银行模型 |
第四节 中小银行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云南HT银行发展情况概述 |
第一节 云南HT银行发展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云南HT银行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云南HT银行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第四节 云南HT银行市场前景分析 |
第五节 云南HT银行客户特征分析 |
第四章 云南HT银行发展战略分析 |
第一节 云南HT银行SWOT分析 |
第二节 云南HT银行现行战略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云南HT银行发展战略优化 |
第一节 云南HT银行发展愿景及发展定位 |
第二节 云南HT银行公司层战略选择 |
第三节 云南HT银行业务层战略选择 |
第四节 云南HT银行战略支撑保障措施 |
第五节 云南HT银行战略执行追踪及动态调整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抓住机遇,加快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银桥镇为例[D]. 马立辉. 大理大学, 2021(09)
- [2]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季文倩.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4]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善善.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制造业聚集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林锐.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文旅融合背景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倪艾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武定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发展研究[D]. 黄滢.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10]云南HT银行发展战略优化研究[D]. 李峰宇.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