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豆科学研讨会第二届会议概况

中美大豆科学研讨会第二届会议概况

一、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第二次会议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蒋慕东[1](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石慧[2](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提出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常耀中[3](1983)在《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第二次会议概况》文中指出 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第二次会议,于1983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长白山宾馆举行(第一次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俄尔班那市的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内举行)。我国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山西、安徽、湖北、湖南等轩个省(市)59人,连同工作人员共约多100多人。向大会交付论文为60篇。其中在大会上宣读的为43篇。美国参加人数为27人,宣读论文17篇。经中关双方商定,会

宋雯雯[4](2016)在《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文中提出大豆属于光温敏感型作物,单一品种适应区域狭窄,跨区引种常导致成熟期过早或过晚,引起产量降低或生产风险。为明确不同地区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大豆生育期组划分体系,借助全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试验技术平台,于2011至2015年在全国36个试验点开展大豆生育期组精细划分工作。并根据鉴定结果分析了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分布规律。具体结果如下:(1)根据北美大豆生育期组代表品种在全国不同试验点的表现,明确了不同生态区域自然光照条件下可鉴定大豆生育期组的范围,筛选出黑河、扎兰屯、绥化、长春、北京、徐州、南充、武汉8个试验点作为我国不同大豆产区的代表性鉴定点。2014-2015年,用新引入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生育期组精确至0.1)在这8个试验点分别进行春播试验。根据不同试验点大豆生育日数(VE-R7)与生育期组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原有的生育期尚未精确至0.1的代表品种进行生育期组精细划分,并沿用此法在北方春大豆组19个试验点、黄淮海夏大豆区9个试验点及南方多作大豆区8个试验点对全国共840个大豆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生育期组精细划分。(2)在全国784个地点大豆生产田调查取样,结合品种生育期组信息,利用GIS中Kriging插值的方法对生育期组的分布区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完成了基于生育期组的大豆生态区划。在各生育期组中,MGIII和MGIV品种在我国分布区域最广。与美国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区域分布对比发现,在42°N以北地区,两国大豆生育期组分布情况一致,而在42°N以南地区,因种植制度不同,差异较大。(3)在我国大豆主要产区的17个试验点选取各地适宜生育期组品种及比其早1组和2组的品种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明确了各地晚播不同时间段条件下能够安全成熟的品种生育期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地救灾补种品种生育期组搭配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各地救灾补种工作及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提供参考。(4)通过分析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及相关的农艺性状可知,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单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MGII大豆品种的单产居第一位,其次为MG0和MGI品种,MGV-IX品种的单产水平最低。MGII和MGV-IX品种的产量变异系数较高,组内产量差异大。比较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发现,MG000-II的早熟品种株高明显高于MGIII以后的品种。MGV-IX品种的单株荚数最多,MG0品种最少;MGIII和MGIV品种的平均百粒重最高。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影响MG0和MGV-IX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种植密度,影响MGI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百粒重,而对MGII-IV品种来说,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单株粒数。(5)对2010-2013年从全国大豆主产区收集到的763份大豆样品进行化学品质检测,分析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粗蛋白含量以MGV-IX品种最高,脂肪含量以MGII品种最高。分析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表明,大豆粗蛋白、水溶性蛋白及蛋脂总和与≥15oC积温、日平均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累计日照时数和昼夜温差呈负相关关系;粗脂肪则呈现出相反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大豆粗脂肪含量与日平均温度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当日平均温度低于19.7oC时,大豆粗脂肪含量与日平均温度呈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昼夜温差是影响大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蛋脂总和的最直接的气象因子。根据不同产区的分析结果,明确了各区域大豆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各区改善大豆品质的农艺措施。

田佩占[5](1983)在《第二次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简讯》文中认为 继1982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之后,1983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第二次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胡吉成为团长,南京农学院大豆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盖钧镒为副团长的中方代表团正式代表23人,列席代表39人。以美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罗杰·尼兹博士为团长的美方代表团正式代表9人,列席代表18人。农牧渔业部、吉林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

盖钧镒[6](2017)在《弘扬王金陵科学探求和敬业精神》文中指出各位大豆界的同仁,各位领导,非常高兴今天参加第十届全国大豆学术研讨会的同时举办王金陵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这是我们中国大豆界的一件大事,回顾中国大豆科学的发展历史,王金陵教授是里程碑式的科学家,由他开创了中国大豆研究新的时代。中国大豆的研究,最早当农业科学、作物科学以及遗传育种科学引入中国以后,在国外留学的学子回来开创了中国大豆研究。当然,还有其它国际的影响,比如说当时在南京的金陵大学,

瞿宁康,盖钧镒[7](1983)在《第二次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在长春举行》文中研究指明 1983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吉林长春举行了第二次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与会的正式代表、列席代表,中方共62人美方共26人。这次讨论会是继1982年7月底在美国伊利诺大学举行的首次会议的又一次由两国政府主办的双边科学讨论会。7月28,29日两天大会宣读论文,7月30日参观了吉林省农科院,7月31日至8月2日分遗传育种、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及加工利用等四个专业组进行专题论文宣读及讨论。中方马育华报告了中国大豆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张子金报告了中国大豆育种的进展,此外,中方还报告了大豆品种资源、育种方法、组织培养等方面研究的进展。美方育成 Beeson、Cent-ury 等北部品种的 J.Wilcòx 报告了美国育种的主要方法及区域试验制度,T.Kilen 报告

王修强[8](2000)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鉴定、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豆花叶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大豆的一种世界性重大病害,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对大豆生产构成很大威胁。国内外学者已就株系鉴定、抗源筛选和抗性遗传育种及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最先开展了我国SMV株系的分离鉴定和大豆种质资源的搜集、研究与利用,基本明确了大豆对SMV株系抗性的遗传机制,选育了许多广谱抗源材料。本实验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采集病毒标样,基本明确该区SMV株系组成、分布,筛选一批在新株系群分化条件下表现良好抗性的大豆种质,利用已确定的抗感杂交组合,在高世代材料上进行株系专化抗性接种鉴定,分析、研究抗性遗传规律,以期为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育种和抗病基因定位及克隆提供参考信息和实验基础。 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共采集标样231个,经分层抽样对135个进行生物学测定和血清学验证,有81个表现为SMV阳性反应,根据81个病毒分离物在25个大豆品种上的反应,选用南农1138-2、齐黄10号、8101、铁丰25、Davis、Buffalo、早熟18、广吉、齐黄1号九个品种作为一套株系鉴别寄主,将81个毒株划为SC-1~SC-8八个株系群。其中弱毒株系群SC-1、SC-3分布较广,株系群SC-4和SC-8仅在江苏南京发现。株系群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省份分布不同,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田间发病情况和株系群分布也有所不同,田间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区(江苏如皋、江苏江浦等)发现有多种株系群同时存在。株系群SC-1~SC-8与美国G1~G7、江苏Sa~Sh、湖北S1~S2、东北S1-1M~S3-3N、山东y1~y7等株系的比较结果表明:只有SC-1、SC-2与S1-1M、S2-1M、S2-1N,SC-3与Sf,SC-8与y4致病力相当,在一些鉴别寄主上的反应相同,但因采用的鉴别寄主并未完全覆盖原鉴定时的全部材料,是否为同一株系(群)还有待于通过其他途径做进一步验证,其余株系(群)间品种反应明显不同,不存在对应关系。与文献报道比较,本区株系群结构有所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株系群。本区新株系群的出现直接影响各省SMV株系的组成与流行,为育种者制订合理的育种方案,有目的地选育推广抗SMV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用混合株系群接种法测定了143份大豆品种(品系)对SC-1~SC-8混合株系群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在SMV新株系群分化条件下,许多抗病品种表现为感病,而新近育成的部分大豆品系表现出较好抗性。初步筛选出科丰1号、山东7222等32份抗性材料,并对其进行流行弱株系群SC-1和强株系群SC-8的专化抗性接种试验,进一步选出科丰1号、大白麻、NJ9831004等21份高抗材料。 在大豆对SMV抗感亲本间杂交组合的遗传实验中,利用杂交组合科丰1号×南农1138-2,通过对其P1、P2、F2:3和F7:10的206个家系的网室抗性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得出广谱抗源科丰1号对SMV株系群SC-8的专化抗性是由单一显性基因位点控制的孟德 审京贝丛大什闪士枪丈:黄是和长o申下络地区删抹系墨民、貌顷Q这丛玫让这讨研翼尔遗传的结论。这与前人在不同抗源材料上的研究结果相对一致,从而验证了大豆对SMV抗性基本的遗传机制,并且进一步扩展了前人针对科丰1 号这一广谱抗源材料抗性遗传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就人巳花叶病毒的株系鉴定和命名、田间株系群体结构变迂、浆别寄主的选川、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王金陵[9](1982)在《中美大豆学术讨论会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我国农牧渔业部何康副部长及美国众议员芬德里(Paul Findley)的推动下,由中美两国农业部主办的双边中美大豆学术讨论会第一次会议,1982年7月26日,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俄尔班那市的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内举行;并预定1983年夏季在我国吉林省举行第二次会议。第一次讨论会我国派有大豆生产,栽培,育种,植保及加工方

张博[10](2003)在《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1923年培育出大豆品种金大332和黄宝珠以来,到2000年,已育成749个大豆新品种。对这些品种及其祖先亲本的系谱关系的评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育种家在选育优良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和对遗传基础拓宽的需求。本研究利用SSR技术以紫花4号和金元及其衍生品种为实验材料,分别利用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位点和均匀分布在20个大豆连锁群上的位点进行分析,建立了研究具有亲缘关系品种遗传关系的有效方法;选取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以及在系谱上有重要地位的品种,通过分子检测,构建了我国大豆育成品种核心种质;对获奖的大豆育成品种及其祖先亲本和核心种质中的育成品种进行分析,目的是明确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大豆育种中亲本的选配和遗传基础的拓宽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我国大豆育种提供了具有遗传多样性的最小群体,既节约育种工作时间,又确保种质的创新性。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与普通等位变异法(A法)和CP法相比,系谱追踪等位变异法(P法)更能准确的反映有亲缘关系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18个SSR位点进行分析表明,A法和P法在分析祖先亲本对衍生品种的贡献率、对不同代数衍生品种的贡献率及聚类分析均存在明显差异。 2.引物数量的增加和引物选择的普遍性使P法更客观的反映祖先亲本对高低衍生代品种和在同一系谱分支品种的遗传贡献。以金元和紫花4号及其衍生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在20个大豆连锁群上的60个SSR位点,采用P法分析表明,同一祖先亲本对低代衍生品种和高代衍生品种遗传贡献率的由极显着到不显着的趋势更加明显,各衍生分支的品种关系密切,分界更明显。 3.确定了104份材料作为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核心种质。由于育成品种核心种质的特殊性,选取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以及在系谱上有重要地位的品种,共137份祖先亲本和育成品种作为初级核心种质。综合考虑品种的亲缘关系,特异等位变异和品种在系谱中的重要地位,删去33份品种,等位变异数为403个,是总体的99.5%,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2.6,是总体的76.2%,遗传相似系数与总体差异不显着,构建了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核心种质。 4.明确了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年代间变化。对12个获奖的大豆育成品种及其祖先亲本的分析,表明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与祖先亲本相比,遗传基础有变窄的趋势,但未达到显着。通过对初级核心种质中105份育成品种之间相似系数的计算和涉及祖先亲本数的查询,明确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发展趋势,以20世纪60年代最薄弱,80年代最丰富,90年代稍有下降,同时也表明,相似系数与育成品种涉及的祖先亲本数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二、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第二次会议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第二次会议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二、主产区的形成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二、主产区的发展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二、主产区的现状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一、整地
        二、播种
        三、田间管理
        四、收获和贮藏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一、青绿饲料
        二、青贮饲料
        三、干草饲料
        四、放牧和肥田
        五、豆粒喂养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二、豆油的利用
        三、豆粕的利用
        四、大豆食品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一、产品加工公司
        二、工业制造公司
        三、作物种子公司
        四、产品贸易公司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一、美国大豆协会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一、大豆补贴政策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效率因素
        二、产销体系因素
        三、政策导向因素
        四、消费结构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大豆生育期与生育期组
        二、不同国家大豆生育期分组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三、基于生育期组划分的大豆生态区划研究
        四、大豆生育期性状与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关系
        五、气象因子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判别技术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大豆生育期组判别标准品种的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多点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判别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大豆主要栽培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
    第一节 不同产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组鉴定
        一、试验材料及试验点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对国家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判定
        一、试验材料及试验点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品种生育期组的中国大豆生态区划
    第一节 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分布的GIS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不同生育期组的中国大豆生态区域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二、中美大豆生育期组分布的比较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育期组的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第一节 北方春作大豆区东北亚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北方春作大豆区西北亚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一、试验点及试验材料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黄淮海夏作大豆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一、试验点及试验材料
        二、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分布特征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二、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播种期
        三、取样方法
        四、数据处理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分布范围及播期类型
        二、不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种植密度特征分析
        三、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特征分析
        四、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五、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品质性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我国不同生态区大豆品质性状分布特征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我国不同生育期组地带大豆品质性状分布特征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大豆品质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8)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鉴定、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植物病毒病害及其研究方法
        一、 植物病毒的本质
        二、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
        三、 植物病毒的鉴定
        (一) 病毒的分离与分化
        (二) 植物病毒的鉴定性状
        (三) 植物病毒株系的鉴别
        四、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
    第二节 大豆花叶病毒(SMV)的性质与遗传分化
        一、 大豆花叶病毒(SMV)的性质
        二、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分离与鉴定
    第三节 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研究进展
        一、 大豆对SMV抗性的鉴定研究
        二、 大豆对SMV抗性的遗传研究
        三、 大豆对SMV抗性的育种研究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的分离与鉴定
    一、 研究目的
    二、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供试病毒标样
        2. SMV分离鉴定及相关材料
        (二) 实验方法
        1. 病毒标样的采集和保存方法
        2. 鉴别寄主繁殖
        3. 病毒繁殖与接种鉴定
        4. 病毒生物纯化与柯赫法则验证
        5. 血清学测定
        6. 电子显微镜观察
    三、 结果与分析
        (一)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SMV病样的分离与鉴定
        1. 生物学性状测定与血清学验证
        2. 单斑分离与柯赫法则验证
        3. 理化特性测试
        (二) 品种反应与鉴别寄主筛选
        (三) SMV株系的地区分布分析
        (四) 新旧株系对应关系比较
第三章 大豆品种(品系)对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的抗性反应
    一、 研究目的
    二、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待筛选的大豆品种(品系来源
        2、 病毒株系
        (二) 实验方法
        1. 接种方法
        2. 选择抗病品种的标准
    三、 结果与分析
        1. 所有参试材料的抗性鉴定结果
        2. 筛选出的抗性材料
第四章 大豆对SMV强毒株系SC-8抗性的遗传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供试亲本及杂交组合
        2、 病毒株系
        (二) 实验方法
        1、 病毒繁殖与接种鉴定
        2、 抗感划分标准
        3、 抗性遗传分析所采用的统计方法
    三、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论
        一、 有关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分离与鉴定的讨论
        1、 关于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划分的思考
        2、 关于我国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命名及保存的讨论
        3、 关于株系进化和株系群体结构变迁的讨论
        4、 大豆花叶病毒(SMV)标样采集过程中应意的一些问题
        (1). 病叶来源、症状和采集时期的选择
        (2). 异地田间采样时病叶的携带与保存
        二、 有关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源筛选的讨论
        三、 有关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MV)抗性遗传的讨论
    第二节 结论
        一、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SMV株系分离与鉴定的试验结论
        二、 大豆品种(品系)对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抗性反应的试验结论
        三、 大豆对SMV强毒株系SC-8抗性遗传的试验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 育种概况
    2 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2.1 以表型为基础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2.1.1 生态性状
        2.1.2 农艺性状
        2.1.3 品质性状
        2.1.4 形态性状
        2.2 以系谱为基础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2.3 以分子标记为基础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 大豆育成品种核心种质的研究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豆祖先亲本与衍生品种在特异SSR位点遗传关系的三种评价方法比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SSR分析
        1.2.2 引物的选择
        1.2.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祖先亲本在不同位点上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率
        2.2 祖先亲本在不同连锁群上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率
        2.3 祖先亲本对不同衍生代数品种的遗传贡献率
        2.4 祖先亲本对同一系谱分支品种的遗传贡献率
        2.5 祖先亲本与衍生品种的聚类分析
        2.5.1 P法聚类分析
        2.5.2 A法聚类分析
        2.5.3 P法和A法的聚类图比较
    3 讨论
        3.1 A法、P法和CP法三种方法的比较
        3.2 祖先亲本在不同连锁群上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率
        3.3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具有亲缘关系品种的遗传关系
第三章 祖先亲本对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祖先亲本在连锁群上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率
        2.2 祖先亲本在不同连锁群上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率
        2.3 祖先亲本对不同衍生代数品种的遗传贡献率
        2.4 祖先亲本对不同系谱分支品种的遗传贡献率
        2.5 祖先亲本与衍生品种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用不同SSR位点分析紫花4号对衍生品种遗传贡献率的比较
        3.2 不同祖先亲本对后代衍生品种遗传贡献率的比较
第四章 大豆育成品种的核心种质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育成品种初级核心种质的选择原则
        2.1.1 重要亲本品种的选择
        2.1.1.1 衍生品种数较多的早期育成品种
        2.1.1.3 核心祖先亲本
        2.1.2 大面积种植品种的选择
        2.1.3 补充品种
        2.2 核心种质的初步分析
        2.2.1 核心种质的年代分布
        2.2.2 核心种质的地理分布
        2.3 核心种质的确立
        2.3.1 综合法
        2.3.1.1 从亲缘关系方面
        2.3.1.2 从特异等位变异方面
        2.3.1.3 系谱中的地位
        2.3.1.4 随机筛选核心种质
        2.3.1.5 综合法确定的核心种质
        2.3.2 核心种质与初级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3 讨论
        3.1 核心种质的构建
        3.2 核心种质代表性检测
第五章 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成品种与祖先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2.1.1 等位变异数比较
        2.1.2 遗传多样性指数比较
        2.2 育成品种与祖先亲本的遗传关系
        2.2.1 遗传相似系数比较
        2.2.2 遗传分化系数的比较
        2.3 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与其涉及到的祖先亲本数量的关系
        2.3.1 同一年代育成品种的相似系数与其涉及到的祖先亲本数的关系
        2.3.2 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相似系数与其涉及到的祖先亲本数的关系
        2.4 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相似系数的关系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表

四、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第二次会议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2]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3]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第二次会议概况[J]. 常耀中. 大豆科学, 1983(04)
  • [4]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D]. 宋雯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01)
  • [5]第二次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简讯[J]. 田佩占. 吉林农业科学, 1983(04)
  • [6]弘扬王金陵科学探求和敬业精神[J]. 盖钧镒. 大豆科学, 2017(06)
  • [7]第二次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在长春举行[J]. 瞿宁康,盖钧镒. 作物学报, 1983(04)
  • [8]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鉴定、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的研究[D]. 王修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00(01)
  • [9]中美大豆学术讨论会概况[J]. 王金陵. 大豆科学, 1982(02)
  • [10]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D]. 张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3)

标签:;  ;  ;  

中美大豆科学研讨会第二届会议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