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鲁迅在上海”的研究工作继续深入下去!——并祝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4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戈宝权[1](1990)在《把“鲁迅在上海”的研究工作继续深入下去!——并祝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40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在上海和广州等地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以后,鲁迅就愤然辞去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在当年10月3日与许广平一同从广州来到当时的文化斗争中心的上海,开始他的新的战斗生活。从那时起,他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战斗岗位,一直工作到1936年10月19日,也就是抗日战争开始的前一年,方因病与世长辞。这就是说,他在上海定居的
林奕伽[2](2019)在《文学馆的“物”与作家形象建构 ——以广州鲁迅纪念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州鲁迅纪念馆以鲁迅在广州的八个月零十天的文学生活为主要陈列依据,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广州历史文化背景下,通过对鲁迅文学与生活的物的组合讲述鲁迅在广州的故事。对于鲁迅与广州来说,广州鲁迅纪念馆具有深远意义。鲁迅纪念馆具有一般文学馆所有的特性,是文学馆的一种特殊类型。文学馆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特殊场所,物与作家的关系让我们得到更多对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启发与思考。从物的角度思考作家形象是研究文学馆的新角度,对文学馆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促进意义。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语,一共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绪论梳理了论文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价值等。第一章介绍了鲁迅与广州城的历史性缘份。鲁迅形象被后世塑造与阐述。广州鲁迅纪念馆尝试塑造多元化的鲁迅形象。第二章阐述了物的存在与具有记忆与物证功能的物是如何述说人物故事的。第三章分成四节,由“物”讲述了作为中大教师、作家、广州宾客等的鲁迅的故事。通过观察物的生命轨迹,进行物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等原因分析,才能更进一步认识物与人的内在关系。论文以鲁迅纪念馆中的展示物为研究对象,思考各种“物”与人的相互关系。最后,笔者在论文结尾部分对文学馆的“物”与作家形象建构这一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进行总结。
黄洋[3](2014)在《李桦艺术与教育研究 ——以新见李桦文献为基础》文中研究说明笔者从2011年以来新发现的李桦遗存物品(简称李桦文献)的整理工作入手,以李桦笔记、手稿等原始资料为依据,完善并订正了现有的“李桦年表”,同时整理出“李桦写作年表”和“李桦作品年表”。本文以这三大年表为线索,按照人物生平年代顺序,对李桦任教北平艺专之前(1907-1947)的艺术与教育历程进行了梳理。具体内容如下:一、分析了李桦早年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其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民国时期广州新艺术运动的先驱胡根天、冯钢百等人与李桦的师承关系;二、面对社会与个人生活所遭受的重大变故,李桦在自觉利用木刻这一新兴艺术帮助自己走出内心阴霾的同时,也企图以现代版画会为传播平台,将木刻升级为实现国民精神改造的社会教育利器。在此过程中,鲁迅的指导不仅左右着现代版画会的创作和出版活动,还使李桦对木刻的独立艺术文化身份加强了认识;三、为了实现鲁迅“走出书斋”的嘱咐,李桦带领现代版画会,将木刻的受众从智识阶层扩大到底层民众;李桦甚至不惜转换角色,以军人身份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军旅生涯中,因地制宜地开启了水墨画和战地写生画的艺术新实践。另一方面,李桦继续发挥新兴木刻的工具优势,使其木刻大众化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作为纸媒印刷替代品的木刻工艺手法之间产生了必然关联。由于李桦在创作实践和理论写作上的同一性,笔者也希望藉由李桦的个案分析,对新兴木刻理论中的基础概念进行复原与辨析。
郭文宁[4](2014)在《“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近百年的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变”一直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主旋律,罗工柳(1916-2004)是这一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罗工柳受到了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和“普罗美术”的影响,学生时代即参加了革命,走上了“为社会而艺术”的道路,艺术成为罗工柳进行革命宣传和斗争的武器。罗工柳从拿起刻刀开始便以一位文艺战士的身份走在了革命的前沿。自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起,罗工柳就开始艺术之“变”,首先是参与新年画改造,把老百姓难于看懂的“洋木刻”成功地变成了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木刻”,并在长期的革命工作和艺术实践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解放以后,罗工柳又根据长期艺术实践的磨练和对油画的自身理解,创作出《地道战》和《整风报告》这两幅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历史画,之后远赴苏联留学,归国后主持了着名的油画研究班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油画家。同时期,罗工柳创作了倍受争议的油画《前赴后继》,这也是罗工柳试图突破原有历史画创作模式而进行的变革之作。文革之后的罗工柳继续他的艺术之“变”,作为中国写意油画的开拓者之一,罗工柳在写意油画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纵观罗工柳的艺术历程,“变”成为罗工柳艺术的最大特征和重要标志,本文试图在论述罗工柳艺术的同时,通过史料的挖掘和阐释,还原特定历史时代一名“战士”到“艺术家”的艺术历程,通过整理大量的史料细节,多角度分析和探讨罗工柳艺术之“变”以及“变”的动因,为我们呈现艺术家丰富的艺术人生,折射出罗工柳艺术作品与其所处社会的时代、政治、文化等错综复杂的交错关系。
胡悦晗[5](2012)在《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 ——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文中研究指明1927至1937年间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否已经构成了一个阶层?尽管己有研究多持肯定观点,但因缺乏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佐证而稍显笼统。本文以1927至1937年间的上海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内容,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社会分层的背景下,采用历史社会学等侧重实证层面的视角与方法,考察这一时期的上海知识分子是否已经开始以一个特定阶层的整体面貌呈现。研究发现,上海知识分子主要供职于出版业与教育业,形成了三种主要职业类型;他们的职业收入在近代上海城市居民收入中位居中等水平,但个人收入则存在巨大差异。上海知识分子分别居住在亭子间、里弄住宅与花园洋房三种不同层次的住宅之中,形成了隔离与分化。他们在居住、饮食、服饰与出行等日常消费层面也呈现出巨大差异。他们的日常交往主要在作为私人空间的家庭以及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茶社、酒楼与咖啡馆等场所展开,交往方式主要有书信往来、沙龙聚餐、礼物馈赠等多种类型。知名作家及地方上流知识精英阶层拥有复杂的关系网络,其交往对象往往涉及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他们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呈现松散与不稳定的开放状。旧派文人群体及新派作家群体的交往对象多固定在同一阶层、相近职业之人,由此形成较为同质化与单一化的亚群体。但由于他们的日常交往多以生活情趣及文学艺术审美取向的相近为原则,故其群体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左翼知识分子面临的现实环境促使他们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联结,以群体的方式“抱团取暖”,获得谋生手段与情感依赖,形成较为紧密的群体组织结构。以买书、读书、写作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生活是知识分子群体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当凭借对书籍的垄断性占有而形成的文化资本受到出版市场的冲击时,阅读不再成为知识分子的专利行为。通过将阅读描述成为一项不易掌握,需要后天不断努力才能习得的能力,知识分子得以保持对阅读的阐释权。在看病就医、衣着服饰、闲暇游乐等其他生活方式上,既有蕴含知识分子整体共性的风格标榜,又有体现知识分子内部差异性的品味塑造。因此,1927至1937年间的上海知识分子一方面其整体特征日益凸显,与其它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的区别逐渐拉大;另一方面,这个群体内部的差异与分化也日益明显。必须看到,这种差异与分化的过程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社会流动。许多知识分子依靠各种方式改善自身的经济与生活状况,实现了从平民阶层向中等阶层的过渡,弱化了自身群体与其它社会阶层之间的边界。这使得上海知识分子尽管较易萌生阶级/阶层意识,但却不易就知识阶层的属性、特征等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张红军[6](2011)在《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文中提出该文以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力图以“大文学史“的眼光审视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在鲁迅文学及鲁迅文学创作中的交汇与互构。将鲁迅文学及创作放入现代传媒构建的时代语境中来考察鲁迅文学思想及文本生成,有助于我们扩大鲁迅研究的领域及其学术视野,形成对于鲁迅文学及鲁迅文学创作进行新的解读的可能性。媒体研究不仅是鲁迅文学载体的研究,也是鲁迅从事文学创作选择文体、改造文学样式以及主观所采取的文化态度的成因及规律性的探讨,作为现代文学之父,鲁迅文学经典的多重领域的研究及把握,将为我们重新认识与理解现代文学提供新的理论背景。该文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明确论文的选题意义,梳理传播学视野中进行鲁迅研究的意义,阐明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方法和创新点。值得一提的是,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与阐释学方法相结合,考量当年发表鲁迅作品的报刊版面并最终得出鲁迅文学创作实践对于文学理论的贡献,是一种创新研究模式。第二章从历史性的角度梳理现代传媒为鲁迅创作呼唤语境的时代背景,时代语境包含着启蒙语境的生成、都市繁荣发展以及现代印刷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媒体报刊的繁盛,二十世纪初四大副刊在改革过程中对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提出了规约,中国知识分子与市民读者群在中西文化交流高潮中,思想意识和文化态度发生潜在变化,激发鲁迅从事启蒙文学创作的语境悄然到来。第三章力图通过现代报刊与鲁迅创作的语言、文体选择的关系来说明现代传媒对于鲁迅文学创作的潜在规定性。时代语境催生白话文体,进步的同人刊物构建了现代小说、杂文诞生的平台,鲁迅从《新青年》到《晨报副刊》以及《申报·自由谈》,通过适应、运用这些报刊杂志,不断进行文体选择、言说方式的调整,而创作出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从而说明,鲁迅通过现代报刊所建立起来的小说、杂文为主的现代文学文体,是适合于现代中国的文体。第四章重点阐释了现代传媒出版对鲁迅创作过程的影响。本章结合了传媒运作机制及出版流程实践,通过报刊编撰关系、出版装帧等对鲁迅作品外在塑形的解读,深入发掘了传媒文化对鲁迅创作及文本生成的具体影响,运用了传播学的“内容分析”方法对鲁迅作品在报刊中所呈现形态的研究,从而得出了重要结论,现代报刊参与并建构了鲁迅文学作品,在鲁迅文学思想生成及发表过程中,传媒成为动因并影响其风格特征。第五章主要是分析鲁迅在参与报刊活动进行的与文艺理论相关的思考与实践。本章通过鲁迅在办刊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文学社会功能的认识,寄望于通过文学来“影响社会,使有变革”,并且用其深度体验式的生存写作来完成其救国救民的人生追求,文学家的身份意识、为了中国国民而写作的深刻的民族意识得到显现,报刊强化了他的民族精神和战斗风格,报刊推动了他与现实生活与广大群众民众的互动,因此,报刊也就成为提供给文学家形成文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鲁迅从民族精神与战斗风格方面选择了报刊,报刊也在同样的方面选择了鲁迅,鲁迅与报刊所建立的,是在时代现实基础上的思想与风格的选择性关系。第六、七章重点强调的是鲁迅对于现代传媒的影响,即他赋予了刊物灵魂、他参与的论战对于新旧刊物的催生与消解的意义,重要的是,鲁迅对于传媒的影响延续至今,他所创造、生产的杂文成为现、当代报刊的重要体裁,报纸言论的发展一直留下了鲁迅战斗风格的烙印。基于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复杂关系,该文从文学史、传播学、接受美学等多维视角切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进行研究,综合运用阐释学、文献资料法等具体方法,对鲁迅文学与现代传媒的关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与探讨。该文力求客观、准确地把握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的关系,丰富鲁迅文学的研究空间,为传统的现代文学观念和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二、把“鲁迅在上海”的研究工作继续深入下去!——并祝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4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鲁迅在上海”的研究工作继续深入下去!——并祝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2)文学馆的“物”与作家形象建构 ——以广州鲁迅纪念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广州城与广州鲁迅纪念馆 |
第一节 广州城与鲁迅 |
第二节 鲁迅形象变化与广州鲁迅纪念馆 |
第三节 鲁迅纪念馆对当代广州城的意义填充 |
第二章 “物”与鲁迅故事述说 |
第一节 物与物的文化 |
第二节 物与人物书写 |
第三节 物的记忆与物证 |
第三章 “物”的话语与鲁迅形象的多元探索及建构 |
第一节 中山大学的大忙人——鲁迅与中山大学 |
第二节 白云楼的作家与宾客——鲁迅与广州岁月 |
第三节 引领青年的灯塔——鲁迅与广东青年 |
第四节 风子之爱——鲁迅与许广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李桦艺术与教育研究 ——以新见李桦文献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关于新见李桦文献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课题研究特点 |
第一章 艺术启蒙(1907-1926) |
第一节 家庭与蒙学 |
一、《忘怀篇》考证 |
二、李桦童年掠影 |
第二节 早期艺术教育 |
一、现代美术的触动 |
二、接受专业美术教育 |
第三节 艺术精神的自觉 |
一、艺术结社经验的形成 |
二、青年艺术社的实践 |
第二章 捏刀向木(1926-1934) |
第一节 根本的转变 |
一、被中断的留学生活 |
二、心理需求与木刻创作 |
三、第一次个人版画展览 |
第二节 现代版画会 |
一、社团活动与社会教育 |
二、作为独立艺术的“创作木刻” |
第三节 与鲁迅通信 |
一、木刻的手印/机印问题 |
二、复制版画与新兴木刻 |
三、民族形式与传统雕版技术 |
第三章 走出书斋(1934-1947) |
第一节 新兴木刻运动的实践 |
一、尝试木刻连环画 |
二、木刻在纸媒中的传播 |
三、首创“木刻流动展” |
第二节 烽烟中的艺术拓展 |
一、军旅生涯掠影 |
二、《开明日报》木刻副刊 |
三、战地水墨写生新成就 |
第三节 新兴木刻运动的深化 |
一、木刻作为新绘画的前哨 |
二、制版替代品与木刻宣传 |
三、日趋成熟的大众化风格 |
结语 |
图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李桦年表 |
附表二:李桦作品年表 |
附表三:李桦着作年表 |
附表四:李桦写作年表 |
致谢 |
(4)“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节、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学术史综述与研究方法 |
一、学术史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应对”与“自觉”题解及其中国现代美术的变革之路 |
一、“应对”与“自觉”题解 |
二、中国现代美术的变革之路 |
第一章 由“洋”到“土”——罗工柳的木刻艺术之“变” |
第一节 罗工柳早年的求学历程 |
一、地域文化与私塾教育——罗工柳艺术之“变”的萌芽 |
(一)、开平与广州的地域文化 |
(二)、从私塾、新式学堂再到私塾——罗工柳的童年求学经历 |
二、从广州到杭州的求学历程——罗工柳艺术思想的社会基础 |
(一)、中大附中——罗工柳革命思想的启蒙 |
(二)、杭州艺专——罗工柳艺术基础的奠定 |
第二节 从“三厅”到“鲁艺” |
一、武汉三厅——罗工柳革命道路的起航 |
二、延安鲁艺——作为文艺“战士”的选择 |
第三节 罗工柳与鲁艺木刻工作团 |
一、新兴木刻与鲁艺木刻工作团 |
(一)、新兴木刻运动 |
(二)、鲁艺木刻工作团的创立 |
二、由“洋”到“土”——罗工柳的木刻艺术变化 |
(一)、从“小鲁艺”到“大鲁艺”——罗工柳在鲁艺木刻工作团 |
(二)、新年画改造——木刻艺术的成功之“变” |
(三)、走向“大鲁艺”——“讲话”前后罗工柳的木刻变化 |
本章小结: 作为“战士”的革命自觉 |
第二章 变“土”为“洋”——从“土油画”到“洋油画”的艺术历程 |
第一节 罗工柳与“土油画” |
一、“土油画”的概念 |
二、“土油画”《地道战》与《整风报告》 |
(一)、老百姓教会我画《地道战》 |
(二)、《整风报告》 |
三、“土油画”与革命现实主义 |
第二节 “土油画”的经验总结 |
一、对解放区木刻经验的传承 |
二、对苏俄美术的学习与借鉴 |
第三节 由“土”变“洋”——罗工柳留学期间的油画变化 |
一、留学苏联的时代背景 |
二、留学期间的学习与变化 |
(一)、对国外油画批判地吸收 |
(二)、由“减”到“简”——罗工柳写意油画的萌芽 |
本章小结: 探索油画本体语言的艺术自觉 |
第三章 变“洋”为“中”——从写实到写意的艺术探索 |
第一节 由叙事到象征——罗工柳留学归国后的历史画创作 |
一、“井冈山”系列 |
(一)、《井冈山》——以风景代叙事的题材探索 |
(二)、《毛主席在井冈山上》——“避重就轻”的艺术尝试 |
二、《前赴后继》——由叙事到象征的突破与遭遇 |
第二节 对传统艺术的研究与书法实践 |
一、对传统艺术的研究 |
(一)、对文人画的借鉴 |
(二)、对古代艺术的考察 |
(三)、对古代画论的研读 |
二、书法艺术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三节、诗书画的融合——变“写实”为“写意” |
一、“引书入画”、“引诗入画”的油画探索 |
二、油画材料的拓展 |
本章小结: 探索中国油画之路的文化自觉 |
第四章 “学到手再变”——罗工柳的教学实践与艺术思想 |
第一节 罗工柳艺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建国初期宽松的文艺方针 |
二、“油画民族化”思潮中的艺术主张 |
(一)、“油画民族化”思潮 |
(二)、“油画民族化”的反思与正本清源 |
第二节、罗工柳与央美绘画系教学改革 |
一、绘画系教学的正规化举措 |
二、罗工柳与工作室教学 |
第三节、罗工柳与“油研班”教学 |
一、办班缘起及历史背景 |
二、“油研班”的教学、成就及影响 |
(一)、“学到手”——“油研班”的基础教学 |
(二)、“变”——“油研班”的创作实践 |
(三)、“油研班”——罗工柳艺术思想形成与传播的平台 |
本章小结: 应对“油画民族化”思潮的艺术自觉与文化自觉 |
结语 |
一、基于“战士”的革命自觉 |
二、探索中国油画之路的艺术自觉和文化自觉 |
三、罗工柳艺术之“变”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借鉴与意义 |
罗工柳艺术年表 |
罗工柳作品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5)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 ——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设计 |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资料说明 |
一、概念界定 |
二、资料说明 |
第一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阶层位置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城”与“人”(1927-1937) |
一、摩登与市井:近代上海的都市空间 |
二、“三六九等”: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化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 |
三、“百川归海”:近代上海的知识分子 |
第二节 职业、收入与声望:上海知识分子的职业分层 |
一、三种职业类型 |
二、教育背景、职业交叉与社会流动 |
三、职业收入:中等阶层内部的上、中、下 |
四、职业声望——从生计来源到兴趣理想 |
第三节 亭子间、里弄与洋房:上海知识分子的居住分层 |
一、亭子间 |
二、里弄住宅 |
三、新式里弄与花园洋房 |
四、择居与迁居——居住场所的变动 |
第四节 衣、食、住、行:上海知识分子的消费分层 |
一、居住消费 |
二、饮食消费 |
三、服饰消费 |
四、出行消费 |
小结 |
第二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日常交往 |
第一节 朋友、同事与家人——以私人空间为视角的考察 |
一、书信往来:“公事”与“私情” |
二、交谈的世界:沙龙与聚餐 |
三、亲密时光:其乐融融与流浪思乡 |
第二节、茶社、酒楼与咖啡馆——以公共空间为视角的考察 |
一、茶社 |
二、酒楼 |
三、咖啡馆 |
第三节 “礼尚往来”:“礼物”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 |
一、文人风雅——书籍、相片与字画 |
二、装饰摆设品与生活日用品 |
三、场合、习俗与互惠 |
四、“不必以物相贻”与知识分子的礼物观 |
小结 |
第三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 |
第一节 图书馆、书店与书摊:知识分子与城市空间 |
一、图书馆——知识分子的公共阅读空间 |
二、新与旧——四马路的书店与城隍庙的书摊 |
三、各有所好——知识分子的选择差异 |
四、“旧”的偏爱——知识分子认同感的建构 |
第二节 书与人:书籍的购买、消费与收藏 |
一、市道之交——以书会友与在商言商 |
二、嗜书如命——知识分子的书籍消费 |
三、“四部”与“七科”——知识分子的书籍收藏 |
第三节 书房生活——空间、阅读与写作 |
一、书房——从生活空间到心灵空间 |
二、阅读——权力、阶层与趣味 |
三、习惯——读写生活中的私密性与群体性 |
四、写作——生计维持与生命消耗 |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 |
第一节 服饰与身体:日常生活中的形塑自我之一 |
一、江南才子与欧陆绅士——知识分子服饰打扮的两种风格 |
二、民族国家与卫生健康——身体关注的两种话语 |
三、细节与局部——身体关注的多样性 |
第二节 病与痛: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形塑之二 |
一、应对疾病:看病就医与偏方自愈 |
二、看待疾病——日常生活与公共卫生 |
三、诉说疼痛——私人体验的躯体化表述 |
第三节 游乐空间——舞厅、弹子房与回力球场 |
一、舞厅 |
二、弹子房、溜冰场与游泳池 |
三、跑马场与回力球场 |
第四节 流动空间——漫步、出游与旅行 |
一、街头漫步一种日常休闲活动 |
二、日常出游——都市生活中的闲情雅致 |
三、越界旅行——逸出日常边界的体验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6)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鲁迅文学经典及现代传媒文献综述 |
1.3 研究价值、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现代传媒生成语境 |
2.1 现代传媒呼唤语境 |
2.1.1 启蒙语境的到来 |
2.1.2 都市的发展 |
2.1.3 传媒科技进步 |
2.2 报纸副刊的繁荣 |
2.2.1 中西文化交流渐近高潮 |
2.2.2 "制造"话题引发论战 |
2.2.3 读者群发生结构变化 |
2.2.4 副刊改革的贡献 |
2.2.5 报人作家的出现 |
第3章 现代传媒与鲁迅的语言、文体选择 |
3.1 《狂人日记》与白话文的选择 |
3.1.1 "白话"是大众阅读需求 |
3.1.2 《新青年》办刊宗旨的催生 |
3.2 《阿Q正传》与报刊小说连载 |
3.2.1 阿Q栖息于"随写随刊"之上 |
3.2.2 报刊新闻性与阿Q的"照人"感 |
3.2.3 报纸与连载小说的平民化交叉点 |
3.3 杂文与现代报刊的依存关系 |
3.3.1 战斗的"阜利通"如何发生 |
3.3.2 "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本质 |
3.3.3 《申报·自由谈》强化杂文新闻特质 |
3.3.4 杂文中传媒符号的意义 |
第4章 现代传媒出版对鲁迅创作过程的影响 |
4.1 现代传媒机制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
4.1.1 对转型期知识分子价值观的构建 |
4.1.2 传媒稿酬制带给作家的影响 |
4.1.3 传媒生产使编辑与作者相依为命 |
4.2 现代传媒人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
4.2.1 鲁迅与孙伏园的师生情谊演生编撰默契 |
4.2.2 孙伏园的编辑思想与鲁迅的文学主张高度契合 |
4.3 现代传媒参与文本建构 |
4.3.1 报刊属性对《阿Q正传》创作的介入 |
4.3.2 传媒社会功能与鲁迅"自由谈"的碰撞 |
4.3.3 传媒文化对鲁迅作品的外在塑形 |
4.3.4 《晨报副刊》编排《阿Q正传》的"版面语言" |
第5章 鲁迅在参与报刊活动中进行的与文艺理论相关的思考与实践 |
5.1 "影响社会,使有变革"的认知 |
5.2 大胆地看取、书写人生的文学 |
5.3 拥有生存深度的写作 |
5.4 立足现实,关注未来的战斗者 |
5.5 通过报刊从事文学活动中的思想倾向 |
5.5.1 前期的民族精神与人道主义思想 |
5.5.2 后期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
第6章 主编鲁迅赋予刊物风骨 |
6.1 "想说几句话"的《语丝》 |
6.2 传媒空间限度的制约 |
6.3 革命文学论战对刊物的影响 |
6.3.1 论战内容成为报刊主题 |
6.3.2 在论战中认同左翼身份 |
6.3.3 参与编撰左联刊物《萌芽》、《北斗》、《十字街头》 |
6.3.4 论战催生与消解新旧刊物 |
6.3.5 文坛劲刮"鲁迅风" |
第7章 鲁迅所开创的杂文体裁为现代报刊所广泛使用 |
7.1 鲁迅在现代传媒确立了杂文作为新闻评论的作用 |
7.2 鲁迅的杂文风格发展为报刊言论的重要流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把“鲁迅在上海”的研究工作继续深入下去!——并祝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4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把“鲁迅在上海”的研究工作继续深入下去!——并祝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40周年[A]. 戈宝权. 四十纪程(1951-1991), 1990
- [2]文学馆的“物”与作家形象建构 ——以广州鲁迅纪念馆为例[D]. 林奕伽.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3]李桦艺术与教育研究 ——以新见李桦文献为基础[D]. 黄洋.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 [4]“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D]. 郭文宁. 中央美术学院, 2014(12)
- [5]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 ——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D]. 胡悦晗.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6]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D]. 张红军. 辽宁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