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1例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1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梁潇,管凤丽,刘孟瑞,杜惠兰[1](2021)在《补肾调经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补肾调经法指导下补肾调经方剂联合促排卵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s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Clinical Trial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补肾调经方剂联合促排卵药物治疗PCOS不孕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提取数据,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按照GRADE标准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28项RCT,总样本数为2659例,其中试验组1337例,对照组1322例。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补肾调经方剂联合促排卵药物对比单一促排卵药物在提高排卵率、妊娠率及睾酮、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小卵巢体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等方面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增加雌二醇、卵泡刺激激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排卵率和妊娠率进行漏斗图分析,发现各研究点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根据GRADE方法评价证据质量,结果显示在排卵率和妊娠率方面质量为低级,其他方面均为极低级。结论补肾调经法指导下的补肾调经方剂联合促排卵药物治疗PCOS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但因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临床使用时仍需谨慎。

吴尚青,赵静淳,马建新,陈秀英,杨栋宝[2](2021)在《孕通汤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孕通汤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4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腹腔镜手术证实,采用宫腹腔镜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102)和对照组(n=102)。对照组采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予以孕通汤治疗。电话随访两组1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随访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退出1例,失访1例;治疗组术后妊娠率为68.0%,高于对照组的5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通汤对妊娠率的影响随着输卵管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减小,输卵管Ⅰ级病变妊娠率91.3%,输卵管Ⅱ级病变妊娠率65.5%,输卵管Ⅲ级病变妊娠率28.0%。结论孕通汤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疗效确切,但在输卵管Ⅲ级病变患者中疗效不明显。

杨静[3](2020)在《中药口服联合封包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不孕术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盆腔炎性不孕腹腔镜术后湿热瘀结型患者口服安盆消炎汤联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宫腹腔镜术后诊为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口服安盆消炎汤+中药封包外敷治疗)30例,B组(口服安盆消炎汤)30例,C组(单纯宫腹腔镜术后)3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症状改善及治疗半年内妊娠率。结果1、一般资料:患者在年龄、不孕病程、病情程度分级、输卵管通畅程度、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小腹痛、腰骶胀痛、带下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治疗对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疗效;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优于C组,B组优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改善比较:三组小腹痛、腰骶胀痛、带下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对改善小腹痛、腰骶胀痛、带下情况均有疗效;三组小腹痛、腰骶胀痛、带下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优于C组,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输卵管通畅程度在妊娠人数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妊娠率比较:三组妊娠率分别为31%、10.7%,7.1%,三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总有效率的比较:三组总有效率分别96.5%、92.9%、92.9%。三组间两两比较,A组优于C组,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宫腹腔术后口服安盆消炎汤联合中药封包外敷组改善患者小腹痛、腰骶酸胀、带下异常等症状明显优于单纯宫腹腔镜组。2、宫腹腔镜术后口服安盆消炎汤联合中药分包外敷组、口服安盆消炎汤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单纯宫腹腔镜组。3、宫腹腔术后口服安盆消炎汤联合中药封包外敷组妊娠率高于单纯宫腹腔镜组。

凯心[4](2019)在《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文中认为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disc、VIP、Wan Fang、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以电子数据库的建库之日期到2019年4月,共获得文献1383篇。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共108篇。使用《评价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运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分析和总结对治疗PCOS的文献,了解PCOS的研究概况,包括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治则;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对于中医药治疗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文献共纳入108篇,具体结果如下:(1)文献质量:使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45%文献明确提出了随机分类方法,所纳入文献均未明确提到使用随机方案的隐藏方式,仅有3%文献明确提及盲法的使用,5%提及结局数据的完整性,所纳入文献均未明确是否存在其他偏倚。(2)Meta分析结果:1)中药VS西药:(1)补肾活血法显着改善妊娠率、血清LH、T水平,但在排卵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2)补肾疏肝法显着改善血清LH/FSH、T水平,但在改善血清LH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3)补肾化痰法显着改善排卵率、妊娠率、血清LH水平,但在改善血清T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2)中西药结合VS西药:(1)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显着改善妊娠率、血清LH、T水平,但在改善排卵率、血清LH/FSH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2)补肾疏肝法联合西药显着改善排卵率、妊娠率、血清T水平,但在改善月经情况、血清LH、LH/FSH水平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3)补肾健脾法联合西药显着改善妊娠率、血清LH水平,但在改善排卵率、血清T水平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4)补肾化痰活血法联合西药显着改善妊娠率、血清LH、T水平,但在改善排卵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5)补肾化痰法联合西药显着改善排卵率、妊娠率、月经改善情况、血清LH、T水平。(6)补肾调经法联合西药显着改善排卵率、妊娠率、血清LH水平,但在改善血清T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7)中药周期疗法联合西药显着改善排卵率、妊娠率、血清LH、LH/FSH、T水平。(3)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表示偏倚情况,可见点状分布对称性不强,提示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通过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单纯使用中药还是中西药结合使用,对PCOS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月经改善情况、血清性激素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但要注意的是,本次研究文献的质量普遍较低,而且所纳入研究的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可能会导致对中医药治疗PCOS的治疗效果的评价产生影响,中医药治疗PCOS的临床试验尚需进一步提高的研究质量。

于鑫梅[5](2019)在《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西结合方案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结合“天人相应”理论将月相变化和女性月经周期相结合,探讨通过调整患者的月经周期与月相的关系,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女性不孕症,从而提高不孕症患者最终的治愈率,为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治疗方向。方法:通过随机对照非盲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根据月历年调整周期用药的月历年周期组150例患者,顺应自身周期的自然周期组159例患者,比较两组间的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以及与月相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天人相应理论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诊疗中的指导作用。结果:(1)排卵率:月历年周期组共入组150例患者,统计616个周期,其中排卵周期436个,排卵率70.8%,自然周期组共入组159例患者,统计698个周期,其中排卵周期431个,排卵率61.7%。两组排卵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CC剂量与排卵率的关系:CC使用的5种剂量为50mg*5d,100mg*5d,150mg*5d,150mg*7d,150mg*10d,排卵率为37.5%,35.8%,47.6%,50.8%,75.0%,统计结果发现CC剂量与排卵率间存在线性关系,随着CC剂量的增加,排卵率会出现升高;月历年周期组CC剂量与排卵率间不存在线性趋势;自然周期组CC剂量与排卵率之间存在线性趋势。(3)妊娠率:月历年周期组150例,其中100例妊娠,妊娠率66.7%;自然周期组入组159例,其中93例妊娠,妊娠率58.5%;两组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孕类型的妊娠率:入组患者中原发性不孕146例,妊娠84例,继发性不孕163例,妊娠109例,两组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月历年周期组150例患者中,原发性不孕79例,妊娠55例;继发性不孕71例,妊娠45例。两组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周期组159例患者中,原发性不孕67例,妊娠29例;继发性不孕92例,妊娠64例。两组妊娠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治疗周期:月历年周期组的治疗周期为6.93±4.71,自然周期组的治疗周期为5.29±4.83,两组治疗周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周期组治疗周期小于月历年周期组。(6)12周通过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月历年周期组100例妊娠,其中早期流产15例,早期流产率15.0%,12周通过85例,12周通过率85.0%;自然周期组93例妊娠,其中早期流产22例,早期流产率23.7%,12周通过率71例,12周通过率76.3%。两组12周通过率、早期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月历年周期组妊娠100例,生育85例,活产率85%;自然周期组妊娠93例,生育70例,活产率75.3%,两组活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月相与末次月经:入组的309例不孕症患者按末次月经时间在月相的分组,早期流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不同的月相对早期流产率有影响,其中下弦月组33.3%>上弦月组19.6%>望月组14.6%>朔月组11.5%;月历年周期组按照末次月经时间在月相的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下弦月组35.0%>上弦月组16.0%>朔月组9.4%>望月组4.3%;自然周期组按照末次月经时间在月相的分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流产率下弦月组31.8%>望月组24.0%>上弦月组23.1%>朔月组15.0%;(8)月相与排卵时间:入组的309例不孕症患者按照排卵时间在月相的分组,四组早期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朔月组20.6%>望月组20.0%>下弦组19.6%>上弦月组16.7%;月历年周期组按照排卵时间在月相的分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朔月组30.8%>望月组22.2%>下弦月组7.4%>上弦组4.2%;自然周期组按照排卵时间在月相的分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流产率下弦月组33.3%>上弦月组29.2%>望月组16.7%>朔月组14.3%。结论:天人相应理论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有指导作用,结合月相变化调整女性生理周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能有效提高排卵率,有增加妊娠率和活产率,降低流产率的趋势,有助于提高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郑淑珍[6](2019)在《通元针法对CC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治疗效应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旨在通过临床研究,对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介入通元针法针灸治疗,采用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情况,分析其卵巢反应、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观察通元针法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效应及安全性,为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提供最优化高效的诊疗方案。方法:本研究收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排卵障碍性不孕并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遵循DME原则和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月经第5天服用克罗米芬50mg,连服5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元针法进行针灸治疗,取穴分A组、B组,其中A组穴位以任脉及三阴经、六腑腹部募穴为主引气归元,B组穴位以督脉及五脏背俞穴为主通督调神,两组穴位隔天交替针刺,可配合开四关或五输穴,采用飞针针法进针,每次留针30分钟,加用电针,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妊娠即停止治疗。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周期结局、卵泡最大直径、卵泡发育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妊娠率、早期胚胎丢失率,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可疑事件、不良反应等,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结果:1.基线指标方面,两组年龄、备孕年限、孕育史、不良孕育史及性激素FSH、LH、LH/FSH、T水平、排卵障碍性不孕类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齐同可比性。2.周期结局方面,治疗组周期排卵率70.3%,周期黄素化率6.8%,周期取消率23.0%,对照组周期排卵率53.9%,周期黄素化率14.5%,周期取消率31.6%,两组周期排卵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周期黄素化率及周期取消率(P>0.05)则没有统计学意义。3.卵巢反应情况方面,治疗组卵泡最大直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卵泡发育HCG日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卵泡发育率比较没有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均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子宫内膜类型分布具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妊娠率比较,治疗组总妊娠率、第三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一周期妊娠率、周二周期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6.在安全性方面进行比较,两组受试者在具风险周期率及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出现针灸不良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仅发生1例轻度卵巢过度刺激。7.在随访中,治疗组发生1例早期胚胎丢失,对照组发生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的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治疗组的9名受试者,有8名恢复自然排卵,其中6名妊娠;对照组的18例受试者中有10名恢复自然排卵,其中6名妊娠,随访期自然排卵恢复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结果分析,通元针法有利于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卵泡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因此通元针法可作为配合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值得在未来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

刘旭阳[7](2019)在《加减逍遥散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肝郁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赵彦教授经验方“加减逍遥散”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肝郁型的临床效果以及激素水平、子宫内膜的变化。对患者进行周期干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肝郁型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减少西药促排药物的“高排低孕”现象。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编号的方法,收集病例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因不孕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资料完整的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排卵障碍性不孕肝郁型的诊断标准,共选取病例64例,治疗组32例,采取加减逍遥散联合来曲唑治疗方法;对照组32例,采取单独来曲唑医治;两组医治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测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FSH、LH水平,排卵率及妊娠率的变化。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用sx±表示,满足后组间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的资料使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于不满足正态分布的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结果本次临床观察共收集64例患者,治疗组32例,脱落2例(1例因并发糖尿病脱落,1例因中断治疗脱落),实际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脱落2例,(1例因同时接受其他治疗脱落;1例因中断治疗脱落)。实际对照组30例。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中医症候积分等一般数据进行比较(P>0.05),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总有效率的结果:单纯应用来曲唑的总有效率80%明显小于加减逍遥散联合来曲唑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4%,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候积分的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加减逍遥散联合来曲唑医治后中医证候积分(9.883±1.448)明显低于单纯来曲唑治疗(14.963±2.09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加减逍遥散联合来曲唑治疗更具有整体性调节作用;(3)血清FSH、LH及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经过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的激素水平相比较治疗前都有所改善(P均<0.05),并且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8.280±1.011mm)明显大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6.897±1.093mm),说明治疗组的激素水平对于改善子宫内环境治疗效果好;(4)卵泡直径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情况都有长进(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最大卵泡直径19.710±1.595mm与对照组18.138±2.310mm相比占有优势。(5)排卵情况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排卵率84.44%大于对照组排卵率77.78%,经卡方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促排效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6)妊娠情况比较:经治疗后,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治疗组的妊娠率(53.34%)明显大于对照组妊娠率(26.67%),经统计学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加减逍遥散与来曲唑联合应用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LH及FSH水平、卵泡直径、子宫内膜等方面优于单纯应用来曲唑;2.加减逍遥散与来曲唑联合应用较单纯应用来曲唑可提高妊娠率,并且可以降低单纯来曲唑用药出现的“高排低孕”现象。图0幅;表8个;参99篇。

杨光秀[8](2018)在《中西医结合调周法治疗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观察中西医调周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力求为女性健康及生殖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系统学习、整理及继承导师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症的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纳入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妇科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导致不孕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方补肾育麟方联合西医激素周期疗法,对照组予以西医激素周期疗法。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中医症状的分级量化表、激素水平(FSH、LH、E2)、妇科B超等测定,分别从月经情况、中医症状、窦卵泡的数量、排卵率、妊娠率、妊娠情况等多层次、多角度观察和研究两组之间疗效差异。运用自身前后对照、组间比较的试验设计,对所得到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综合疗效上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是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经治疗后,治疗组排卵108个,对照组排卵71个,得出治疗后两组排卵周期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治疗后,治疗组排卵率为76.06%,对照组排卵率为44.93%,治疗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卵率比较具有显着性差(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FSH、LH、FSH/LH、E2都未见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FSH、LH、FSH/LH值下降、E2升高,都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FSH、LH、FSH/LH、E2也都显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治疗前两组窦卵泡数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窦卵泡数增多,较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窦卵泡数较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窦卵泡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7)治疗组妊娠率为43.33%,对照组妊娠率为16.67%,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妊娠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8)治疗组的13例胚胎中丢失1例,对照组5例胚胎中丢失1例,两组胚胎丢失率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胚胎的丢失趋势比对照组低。结论:中西医结合调周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症与西医激素周期疗法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体内激素水平,促进卵泡的发育及排出,从而提高妊娠率;还可降低胚胎丢失的趋势,有利于妊娠的维持,胚胎的存活。

周观彦,张伟开,舒乐[9](201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96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根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8例,仅采用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随访1年,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总体疗效,性激素指标,治疗周期与妊娠率、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45/48)、66.7%(32/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2,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FSH、E2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3,2.467;P<0.01);2组患者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FSH、E2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4,2.064;P<0.05)。2组治疗周期、半年妊娠率、1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3,χ2=4.423,3.95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2/48)、6.3%(3/48),2组比较(χ2=0.210,P>0.05)。结论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妊娠率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10](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调经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数据的收集和提取
    1.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1.5 证据质量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1 研究对象
        2.2.2干预措施
        2.2.3 结局指标
    2.3 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评估
3 结局指标
    3.1 排卵率
    3.2 妊娠率
    3.3 不良反应发生率
    3.4 补肾调经方剂联合促排卵药物对PCOS不孕症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3.4.1 睾酮
        3.4.2 LH
        3.4.3 FSH
        3.4.4 雌二醇
    3.5 子宫内膜厚度
    3.6 卵巢体积
4 发表偏倚
5 GRADE证据质量评价
6 讨论

(2)孕通汤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宫腹腔镜手术治疗
        1.2.2 术后治疗
    1.3 疗效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不同输卵管病变程度的疗效比较
3 讨论

(3)中药口服联合封包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不孕术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方法
        2.2 疗效标准
        2.3 不良事件观察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分布程度及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比较
        2.1 年龄比较
        2.2 病程比较
        2.3 病情程度分布比较
        2.4 输卵管通畅程度比较
        2.5 治疗前腹痛、腰骶胀痛、带下积分比较
        2.6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临床数据结果及分析
        3.1 治疗前后腹痛积分比较
        3.2 治疗前后腰骶胀痛积分比较
        3.3 治疗前后带下积分比较
        3.4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5 妊娠率比较
        3.6 证候疗效比较
        3.7 输卵管通畅程度在妊娠人数上的比较
    4 安全性评价结果
分析与讨论
    1 湿热瘀结型是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证型
    2 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不孕的病因病机
    3 盆腔炎性不孕的治疗现状
    4 治疗方式选择
        4.1 导师思想及方义
        4.2 中药封包治疗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局部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5.2 妊娠率比较
        5.3 输卵管通畅程度在妊娠人数上的比较
    6 安全性分析
    7 本临床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资料与方法
    1.文献检索
        1.1 提出检索问题
        1.2 制定检索策略
        1.3 选择检索的方式
        1.4 文献筛选
        1.4.1 研究文献纳入标准
        1.4.2 研究文献排除标准
    2.资料提取
    3.文献质量评价
    4.统计分析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一般性结果
        1.1 文献检索结果
        1.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1.3 纳入文献的疾病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
        1.4 试验设计
        1.5 试验结果
    2.文献质量评价
    3.研究文献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则
        3.1 辨证分型
        3.2 中医治则
    4.Meta分析结果
        4.1 中药与西药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结果分析
        4.1.1 中药VS西药
        4.1.2 中西药结合VS西药
        4.2 不同中医治疗方法与西药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结果分析
        4.2.1 中药VS西药
        4.2.1.1 补肾活血法 VS 西药
        4.2.1.2 补肾疏肝法 VS 西药
        4.2.1.3 补肾化痰法 VS 西药
        4.2.2 中西药结合VS西药
        4.2.2.1 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 VS 西药
        4.2.2.2 补肾疏肝法联合西药 VS 西药
        4.2.2.3 补肾健脾法联合西药 VS 西药
        4.2.2.4 补肾化痰活血法联合西药 VS 西药
        4.2.2.5 补肾化痰法联合西药 VS 西药
        4.2.2.6 补肾调经法联合西药 VS 西药
        4.2.2.7 中药周期疗法联合西药 VS 西药
    5.敏感性分析
    6.发表偏倚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系统评价表
    附录3 .Cochrane 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

(5)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西结合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天人相应思想的来源
    2 中药周期疗法的理论研究
    3 月相对女性月经周期的影响的理论依据
    4 基于“治未病”思想,在不孕症治疗中的重视孕后随访及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式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选择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病例剔除标准
        2.6 病例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女性不孕症患者参与孕前检查排查不孕原因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定标准
        3.5 统计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入选病例及完成情况
        4.2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4.3 疗效性指标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1.1 不孕症流行病学研究
        1.2 不孕症的分类
        1.3 不孕症病因
        1.4 不孕症的治疗
    2 传统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2.1 不孕症病因病机
        2.2 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3 排卵障碍性不孕
        3.1 排卵障碍性不孕研究进展
        3.2 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机制及缺陷
        3.3 传统医学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4 中医中药治疗不孕症
        4.1 中药周期疗法分期治疗及方药分析
    5 天人相应理论指导受孕的疗效评价
        5.1 排卵率的临床疗效分析
        5.2 CC剂量与排卵率的相关性分析
        5.3 妊娠率的临床疗效分析
        5.4 不孕类型妊娠率的疗效分析
        5.5 治疗周期的分析
        5.6 早期流产率、12周通过率的临床疗效分析
        5.7 活产率的临床疗效分析
        5.8 月相与早期流产率
    6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7 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6)通元针法对CC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治疗效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概况
        1.1.1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认识
        1.1.2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西医发病机制
        1.1.3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病因病机
    1.2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现状
        1.2.1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西医促排卵治疗
        1.2.2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针灸治疗
        1.2.3 针药并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优势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中止和撤出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算
        2.2.2 随机分组方法
        2.2.3 治疗方案与疗程
        2.2.4 观察指标
        2.2.5 疗效评定指标
    2.3 数据统计学分析
    2.4 临床质控
    2.5 临床研究结果
        2.5.1 基线指标
        2.5.2 卵巢反应情况
        2.5.3 子宫内膜容受性
        2.5.4 妊娠率
        2.5.5 早期胚胎丢失率
        2.5.6 安全性观察
        2.5.7 随访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3.1 各指标的分析
        3.1.1 卵巢反应情况分析
        3.1.2 子宫内膜容受性分析
        3.1.3 妊娠率分析
        3.1.4 胚胎丢失分析
        3.1.5 安全性分析
        3.1.6 远期疗效分析
    3.2 通元针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探讨
        3.2.1 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3.2.2 通元针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3.2.3 通元针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操作规范
        3.2.4 通元针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选穴分析
    3.3 卵泡监测的重要性
    3.4 针药结合治疗的优势分析
    3.5 不足与展望
        3.5.1 不足
        3.5.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加减逍遥散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肝郁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病例选择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用药和规格
        1.2.2 治疗方案
        1.2.3 观察指标
        1.2.4 疗效判定标准
        1.2.5 统计方法
    1.3 结果分析
        1.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1.3.2 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1.3.3 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1.3.4 血清激素比较
        1.3.5 卵泡直径与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1.3.6 治疗周期内排卵情况比较
        1.3.7 治疗周期内妊娠情况比较
        1.3.8 随访与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
    1.4 讨论
        1.4.1 立论依据
        1.4.2 治法探究
        1.4.3 药物组成
        1.4.4 组方依据与单味中药的中西医药理
        1.4.5 LE的药理分析
        1.4.6 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探讨
        1.4.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中医学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认识
        2.1.1 中医学理论体系对本病的早期渗透
        2.1.2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1.3 现代中医家对本病的辩证论治
    2.2 西医学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认识
        2.2.1 西医学对本病的临床病因
        2.2.2 西医学当代临床常用促排卵药的治疗
        2.2.3 西医学促排卵药的不良反应
    2.3 当代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中西医结合调周法治疗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2 方法
    2.1 试验方案
    2.2 病例随机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疗效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疗效结果与分析
    3.3 安全评价及不良反应
    3.4 脱落病例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其所致不孕的认识
    4.2 祖国医学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认识
    4.3 中西医结合调周法理论探究
    4.4 对自拟补肾育麟方的理论探讨
    4.5 方药分析
    4.6 研究结果分析
    4.7 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及对未来的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性激素指标改变情况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周期及妊娠率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分析
3 讨论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调经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陈静,梁潇,管凤丽,刘孟瑞,杜惠兰. 中草药, 2021(10)
  • [2]孕通汤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分析[J]. 吴尚青,赵静淳,马建新,陈秀英,杨栋宝. 中国性科学, 2021(01)
  • [3]中药口服联合封包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不孕术后的临床观察[D]. 杨静.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 凯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西结合方案的研究[D]. 于鑫梅.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通元针法对CC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治疗效应的临床研究[D]. 郑淑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加减逍遥散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肝郁型的临床观察[D]. 刘旭阳.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中西医结合调周法治疗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研究[D]. 杨光秀.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周观彦,张伟开,舒乐. 河北医药, 2015(16)
  • [10]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