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1](2014)在《民间慈善组织参与孤贫儿童救助研究 ——以H省HD家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政府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对孤贫儿童的救助工作。从西周时期开始,政府便将儿童救助纳入国家的政策来予以实施。孤贫儿童的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惠民政策,最初主要是为了保存人口和增强国力。从我国孤贫儿童的社会救助史可见,政府在孤贫儿童救助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和主导性的重要作用。两宋到明清时期,为缓解民间因溺婴习俗问题、维护儒家价值观和稳定社会秩序,民间绅士积极投身于育婴事业,孤贫儿童救助和保护呈现出官民合作或官督民办的格局。在我国古代孤贫儿童救助史上,助孤事业被国家视为安民的政策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予以实施,民间慈善组织是作为辅助者的角色参与孤贫儿童的救助和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过程中,确立了政府在孤贫儿童救助领域的主导地位,民间慈善组织参与救助的空间被严重挤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希望工程”的实施再度唤起了全民参与孤贫儿童救助事业的热情。在社会慈善事业逐步受到党和政府肯定和重视的背景下,民间儿童慈善事业再度获得了发展的契机。本文以民间慈善组织及其助孤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国家-社会”的理论框架下,围绕着民间慈善组织生存发展历程中的合法性建设问题,分析民间慈善组织在政府的双重管理体制下,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儿童福利供给格局中的生存困境和生存策略。建国以后形成的国家统合社会格局下,政府在长时期内垄断了儿童福利的供给,孤贫儿童的生存保障一直是国家对困境儿童进行救助的重点领域。在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单位(或企业)保障制和乡村集体保障制救助功能的渐趋衰退弱化了政府层面的孤贫儿童社会救助制度安排的功效。社会变迁过程中孤贫儿童群体生存困境的复杂化,孤贫儿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受教育需求以及医疗保障需求因国家儿童福利体系的不完善而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民间慈善组织基于互助共济的慈善精神整合社会资源对孤贫儿童群体实施了及时的救助。在民间组织现行管理体制中,政府通过掌控法律合法性资源对民间慈善组织施行监督和管理。诸如民间孤儿院等民间慈善组织在对孤贫儿童进行院舍式集中养护的过程中,由于场地设施和专业养护能力等难以达到政府对于民间儿童福利机构的规范标准要求,从成立之初就面临难以成功登记注册从而获得合法身份的问题。民间慈善组织由于贴近基层,深入民间社会,可以及时地对没有被政府纳入社会保障的孤贫儿童进行救助,基于其事业合法性而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政府的默许。民间慈善组织为了获取生存所需资源,在组织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扎根于社会合法性的建设,通过培育独特的慈善文化和慈善诚信体系以获得民众的支持和认可。然而,法律合法性的缺失使得民间慈善组织在生存过程中无法享用政府系列优惠政策,不得不通过节约人力成本和弱化组织文化的方式以获取行政合法性,客观上对孤贫儿童的养护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民间慈善组织的初创时期主要是在理想与激情的支撑下艰难维生,进入规范化发展时期后,员工专业能力缺失和人员流动性较大等问题渐趋成为制约其救助质量提升的因素。在边缘化的生存状态中,民间慈善组织为适应政府的管理体制,采取了合作、服从、模仿和主动接纳政府监管的策略在制度与信仰的边缘顽强维生。兰考孤儿火灾事故发生后,政府在对民间助孤类慈善组织进行排查和治理的过程中,对民间慈善活动及其社会功能有了新的认识,重塑了孤贫儿童救助中的“官民合作”框架,并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孤贫儿童的慈善救助。近年来,慈善事业在社会福利供给、社会贫困问题的缓解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国家重视,为促进民间慈善组织的成立和慈善活动的开展,中央政府不断推出优化民间慈善组织生存环境的政策,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原则下赋予地方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权限,但与此同时,却没有细化地方政府与民间慈善组织合作的具体办法,致使宏观层面鼓励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阻碍。地方政府在处理民间慈善组织的问题上依然持谨慎和犹豫的态度,客观上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兰考孤儿火灾事故发生后,在地方政府建议解散的情况下,民间慈善组织采用了接受政府整改意见和致力于专业能力提升等方法规避政府的管制。民间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对抗并不是实质的挑战和反抗政府的权威,而是对基层政府管理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民间慈善组织基于事业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而产生的增权意识的表现。民间慈善组织的生存模式主要是在法律合法性危机下的边缘化生存困境中,通过致力于事业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的建设,在处理与政府关系时采取合作、模仿、服从和接纳以获得政府的默许。民间慈善组织的生存困境主要是由法律合法性危机所导致的,究其根源主要是基层政府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对民间慈善组织的支持与协作功能较弱,民间慈善组织在自力更生的过程中无法兼顾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与儿童养护质量的提高,从而导致了其始终在法律合法性的边缘徘徊。在新型的“官民合作”框架下,化解民间慈善组织生存困境的途径是地方政府转变原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从“行政管控”转向“行政协管”,在“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和“还原与维系慈善本质”原则下切实优化国家对社会慈善事业的管理制度,促使民间慈善组织重新探索自身的生存文化,致力于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地方政府的管理和协助下,重构孤贫儿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护领域内的“官”与“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具体而言,国家应从对社会慈善事业的直接的行政性控制到对民间慈善组织规范化发展的间接督促和协管,推进民间慈善组织参与孤贫儿童救助工作的专业化进程。民间慈善组织自身也应转变生存发展逻辑,主动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完成从传统的以伦理为本位的家庭化生存模式到具有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慈善组织的转变,并在实施慈善救助行为过程中增强法治观念,依法参与孤贫儿童慈善救助事业。
刘涵[2](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发展的新成果。它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地统一起来,既是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识,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推向了崭新境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方面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提供中国方案,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任何哲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有其生长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发展过程。据此,本文从生态危机爆发、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生态科学繁荣发展三个角度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西方生态理论三个视角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来源;并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孕育阶段、生成阶段、升华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诉求、核心理念的思考。首先,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深入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其次,目标诉求。美丽中国是对社会主体生态诉求的回应,美丽中国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发展。最后,核心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核,它能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由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三个部分构成。首先,对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理由在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化解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阐释。结论在于:生态文明是具有新的文明要素的更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文明。最后,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谋划。措施在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它既立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又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二是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它既关爱自然,表达了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又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问题,回应民生关切;三是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它继承了人类文明思想的精华,又注重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的顶层设计;四是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统一。它既关注人类整体发展,又尊重差异,注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坚持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拓和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实践价值在于,它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田媛[3](2013)在《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精神危机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想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这不仅需要在制度上、政策上进行改变,不仅需要借助法律力量进行约束,更重要的是需要人类运用道德的约束力和内在的生态理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新时期以来的30多年里,儿童文学在如何利用情感和道德准则协调人与自然、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传递简约环保的生存理念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建立儿童生态伦理意识、完善儿童生态人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从生态伦理的角度,以“儿童本位”的儿童观为基础,从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的确立、表现以及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出发,结合具体文本对这一时期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一次专题性归纳,就儿童文学如何更好地担当起肩负的崇高使命进行思索和探究。导论部分是对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概念定位,论述该论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和方法。“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是以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和成长为基础的,生态伦理意识的融入符合社会进步和儿童的生存现状,是由儿童文学所担负的使命所决定的,对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创作的梳理,对儿童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章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关系构建进行探讨,对人与自然关系展开深入思考。作家们重塑自然在成人和儿童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书写儿童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城市为切入点,批判远离自然的城市生活对人带来的恶劣影响,为儿童构建了一个人与自然共存的诗意栖息地。第二章对生命价值和生命在自然规律中所呈现出的生存状态展开探讨,传达出新时期儿童文学关于自然中的竞争、共生、再生等天人关系的生态思考。不同的生命在自然中都有生存的权力,作家们将真实的自然呈现在儿童面前,这其中有丛林法则的残酷,也有动物野性美的展现,试图唤起儿童对自然以及生存在其中的万物生灵的向往与热爱。第三章通过对简约、环保生活理念的倡导,对儿童“自然感性”生活的回归,表达了儿童文学作家对生态环境和儿童成长的关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对物欲的盲目追求,被异化的消费观使自然和人类都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危机中,只有转变生活方式,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通过环保实践等形式来实践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四章通过对仁慈、关怀等博爱精神的倡导,进一步挖掘在这种情感关照下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系。在整个生态系统内彼此尊重与相互关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能够遏制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冷酷和麻木心理,这不仅是伦理责任的体现,也是人文精神的最高体现。经过对自己精神和行为的忏悔和弥补,促进了儿童生态情感、生态人格的提升与完善,奠定了生态伦理在儿童文学中的情感基础。结语部分肯定了新时期儿童文学在运用生态思维来关注自然、关注儿童的书写创作,特别是在参与儿童的生态伦理意识生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的备受瞩目,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书写任重而道远,同时也是大有可为的,必将指引儿童文学走向更辽阔的未来。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书写表达了儿童文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走向的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对培养儿童以积极的态度走近自然、亲近生命、认识自我、建立整体性的生态伦理意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兵[4](2019)在《城市空间治理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社会的到来不仅深刻而持久的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空间面貌,而且在更为内在的层面,重塑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既包括城市地区也包括农村地区)。城市空间的创造、更新、组配、规划等实践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城市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并调控着人们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城市空间治理的理论框架,促进空间善治,对人们的城市生活和未来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城市空间治理受到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及领域的关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为研究视角——基于人类生产方式的空间实践,从城市空间的社会性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宏观层面,对城市空间治理进行一般性理论研究。通过对城市空间问题的多维剖析和治理反思,尝试构建城市空间治理的四重理论维度——资本、权利、情感、制度,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以空间正义为根本善治目标,探究城市空间治理的路径,从而搭建城市空间治理的理论框架。本文首先追溯了东西方文化中的诸种城市空间治理观。然后,考察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治理的相关论述,并深入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治理思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城市空间治理观。上述思想史的梳理,为进一步界定城市空间治理的理论视角、基本内涵和研究定位提供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研究发现,虽然影响城市空间治理的因素众多,但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视角进行分析,资本、权利、情感和制度是影响城市空间治理的四大因素。资本逻辑是空间创造的基本动力,空间权利是对传统权利的重构,情感是城市家园生成的基础,制度则对空间秩序和利益具有保障性作用(特别是在现代城市社会)。从这四大影响因素出发,城市空间治理中呈现的主要问题则是:空间生产异化、权利的不平衡、情感的流动性剥离以及制度弹性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内在空间根源,并对每个空间问题的生成根源进行了治理反思。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及空间根源,最重要的是要使空间正义成为城市空间治理的价值原则和实践规范。且以空间正义为最终善治目标,实现空间生产正义、差异正义、居住正义和秩序正义,从而在每个具体的层面实现空间善治。最后,回归到中国的时代境遇中,对新时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进行回顾与展望,梳理建国70年来和改革开放40来我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问题表现。针对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新时代城市空间治理的使命和境界,城市空间治理要树立人民性、生态性、公共性和文化性的治理目标,最终超越西方城市文明发展的局限性,实现本国城市文明的自觉。
唐书哲[5](2019)在《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越界是对现有边界的跨越和既定秩序的挑战,是少数族裔跨越基于种族的各种压迫性边界,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美国主流社会以种族为中心建构各种边界,试图维持以白人为中心的种族秩序。华裔在美国面临来自主流社会的规训,并试图跨越压迫性的边界。作为再现华裔在美国生活经验的文学作品,美国华裔文学再现了华裔在语言和空间等方面的越界经验。美国华裔文学也中出现了作家的族群身份和主人公的族群身份呈现出差异或超越美国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的越界文本,构成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就美国华裔文学的越界研究而言,学界多关注华裔文学在种族、性别和文化上的越界现象,研究的重心不在越界本身,而在华裔的身份认同,对文本和空间越界关注不够。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既可以分析边界的运作机制、华裔的越界策略和华裔经验的变化,为华裔族群提供借鉴,又可以考察美国华裔文学跨界、去族裔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拓展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论文围绕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规训和华裔的抗争,在美国华裔文学的谱系中,讨论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认为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在本质上表现为华裔和华裔作家对主流社会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逾越。论文以规训和“越界”为理论框架,从“解域”、“越界文本”以及空间与权力和意识形态之关系的角度,聚焦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分析边界的运作机制,解读华裔和华裔作家面临的规训和他们跨越压迫性边界的越界行为,并探讨越界的意义。论文第一章以汤亭亭的《中国佬》《女勇士》和赵健秀的《唐老亚》为研究对象,从沉默与言说、言说的形式、言说的内容三个方面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越界。就沉默与言说而言,美国主流社会期待早期华人以沉默被动、缺乏主体性的种族“他者”形象出现,维护白人的权威。《中国佬》中以叙事者的伯公为代表的早期华人以“捣鬼者”的形象出现,使用编码的语言进行言说,逾越了不许说话的戒律,彰显了华人的主体性。在言说的形式上,华裔面临来自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训和宰制。他们跨越语言边界,从本族裔语言中吸取元素,打破标准英语的规范,形成了一种带有族裔色彩的英语,既传达了族裔经验,又对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解域”。《女勇士》中以鬼故事为代表的非理性言说再现了华裔在美国越界的勇气和策略,解放了华裔被主流社会压抑的语言成分,解构了美国主流社会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此外,美国华裔文学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形成了语言上的“杂糅性”和“陌生化效应”,实现了不同语言文化及其背后价值观的对话。第二章聚焦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以谭恩美的《拯救溺水鱼》和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为例,在美国华裔文学的谱系中以点带面地探讨文本越界,重点分析文本越界的方式以及文本越界对华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启示与挑战。文本越界是指文本中作家的族群身份和主人公的族群身份呈现出差异,或文本超越了华裔文学的传统题材和主题。本章分析了两类文本越界现象——经典华裔作家书写普适性主题的文本越界、新生代华裔作家革新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的文本越界,并借此分析当前华裔文学创作跨界、去族裔化和多元化的趋势。第一节结合“越界文本”的概念,在考察美国华裔文学边界的基础上,指出华裔文学边界的人为建构性和流动性,并界定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第二节分析《拯救溺水鱼》的文本越界,认为作品探讨人权与传媒等主题,超越了以华裔经验为内核的美国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表现出明显的去族裔化倾向。第三节解读《无声告白》的文本越界,认为文本整合了传统美国华裔文学中基于性别的父系书写传统和母系书写传统,通过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揭示“血统”与“认同”之间的矛盾,以及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创伤,性别批评指向是美国社会的性别歧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拓展了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疆域,挑战了暗藏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种族隔离现象及其背后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第三章考察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空间越界,选取天使岛移民检查站、唐人街和唐人街之外的美国本土三个空间,分析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边界的建构方式,探讨华裔为拓展生存空间的抗争。《埃伦诗集》折射了早期华人在美国的空间经历和体验,美国主流社会将种族主义思想融入空间的规划和使用中,并通过各种规训手段来控制华人的身体和主体,对华人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华人通过刻写诗歌,利用“再现的政治”进行反规训的抗争。邝丽莎的《在金山上》再现了空间与种族和资本的关系,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空间区隔以及对华裔生存空间的话语建构与种族主义思想合谋,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邝泗通过坚守唐人街这一异质和否定的空间和异族通婚等策略来跨越压迫性的空间边界。哈金的《自由生活》刻写了华人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空间体验,表现在具体意义上的地理空间和抽象意义上的精神空间两个方面。以武男为代表的华人新移民在隐蔽的空间限制下,因物质和精神空间的缺位而感到强烈的存在危机。武男通过异化劳动安家置业,确立了物质世界的中心,然后自我放逐,与异化的现实保持距离,通过诗歌创作建构了精神家园,确立了精神世界的中心,解决了存在危机。华裔的空间经验表现出从明显到隐蔽、从“必要”到“奢侈”的历时性变化,既是具体的地理空间经验,又是抽象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空间经验。华裔所面临的边界和规训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表现出从明显到隐蔽、从暴力到温和的转变,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也为华裔的越界提供了助力。通过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可以发现边界的运作机制和华裔的越界方式,把握当前华裔文学创作的趋势,扩大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论文试图强调,作为社会文化建构,以种族为中心的各种压迫性边界是美国主流社会为不同族群及其文化划定疆域、维持种族和文化秩序的重要手段,它们限制了华裔的生存空间和生命体验,以及华裔文学的题材和主题。只有跨越这些压迫性的边界,才能在客观上改善华裔的生存状况,扩大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
孙玮[6](2018)在《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文中指出20世纪后半叶,当代生态批评思潮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生态学作为自然学科分支,逐渐跨越学科边界与人文学科达成融合。生态批评的观念从21世纪初进入中国内地,本土学者试图将这种批评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加以融合,并使之更具有中国特色。作为学术研究的范式,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文化学、文艺批评和艺术研究领域。因此出现了一批的以生态主义(eco-)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视角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如与文学、哲学、美学、伦理、人类学加以结合后形成的新的学科视角。而生态电影批评,作为生态文学批评的新分支,从此形成了新的关于电影读解的特殊视角。这种被称之为“绿色电影”批评的新型电影研究,是生态批评对自身批评范畴的扩展。针对生态电影的审美探讨是生态文艺审美的具体实践形式,并与其背后的生态政治话语与文化文本语境形成呼应和互文的关系。本文以生态主义哲学观念作理论基点,对具体的影像文本进行考察与解读,尝试考察生态电影作品的生态审美意蕴。由此探索电影文化与生态审美之间的关系:作为自然观念生发出的文化表征,生态电影是如何完成对自然形象的建构,以及如何完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生态电影又是以何种方式在受众群体中完成审美表征的建构,从而展现人类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意蕴。同时,生态电影对于生态之美的表达与建构,故事文本中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最终改变了人类生态观念的建构,从而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本文梳理了生态电影的生成背景及理论源流,并对生态电影的特征、性质和边界作出了限定。生态电影概念的提出,源起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提出。是接受科技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本主义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对负面效应施行了理性的批评与审视,满足并再次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21世纪作为视觉文化与技术狂欢的时代,在信息文化和互联网+的媒介环境之下,形象和影像开始主导受众的审美心理。而这一转变也颠覆了传统文化生活中被文字把持的阐释与表达功能。用之体现的文学文本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生命存在之美,在电影呈现出的直观感受(视觉冲击与影像奇观)面前,变得自惭形秽。受众对生态电影的理解,意味着电影对生态思想的传递,更容易升华为受众个体的生态体验和审美享受。在观看过程中,电影的文化内涵投射于受众情感并引发共鸣,从而发酵潜意识中的生态主义情感。创作者隐含于生态电影中的生态审美意蕴最终建构为观众的审美经验,呼应现实生活体验,从而接受生态电影的立场和主张。本文研究范畴所讨论的生态电影作品,是指那些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理论来源,并将生态系统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探讨生态危机背后的社会影响,呈现出独特生态审美趣味的电影艺术。由此也可以得出,如果将电影传递出的生态审美倾向以及生态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衡量一部电影的类型标准,那么生态电影是包含纪录片以及其他叙事类型的情节电影。在时间跨度上,本文将对生态电影的研究限定在“现代”,具体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的时间内。在空间范畴上,本文将对生态电影的研究限定在“中国”,从而突出研究的当下性与切近性。本文第一章对东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源流背景及其演变历程做了简要梳理,进而作出讨论与追问关于生态电影所产生的哲学本源与文化语境。人类文明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生态美学观念和哲学源流,是我们今天对生态电影进行研究的理论方法---生态美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作为生态电影创作的思想理论源泉和文化语境成形的起点。事实上,我们在创作生态电影中的各种故事情境时,针对自然的表达与诠释,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展现与描摹,都是对人类文明中各种不同的自然生态观念的复刻。研究根据东西方不同的语境文化来源切入,考察东西方哲学文化传统内生态审美观念各自的变迁历程。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论,从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到海德格尔,从20世纪以后蓬勃的生态思潮到现代生态审美;以及东方文化语境中,儒释道三家蕴含着东方智慧的有机生态观念的审美传统。正是这些处于生动演进中的生态审美源流,为当代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意蕴和美学渊源。本文的第二章对中国生态电影萌芽、发展和类型化的初构进行了回顾。经过中国电影人的几代传承,中国电影从阶级叙事到文化和人性叙事,生态意识与生态视野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开始被广泛的关注。从最初在科教片中初初展露的生态主题,到后来以自然风光纪录为主的纪录片,直到今天在类型电影中呈现出的生态主题,中国生态电影在三十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诞生与发展。其中所呈现出生态主题、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审美意蕴的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几十年短暂的光阴对于中国生态电影的发展仅仅是一个开端,但这关键的一段历程,值得我们的回溯与思考。本文的第三章在考察生态电影的审美内涵的同时,将生态电影作品中具有剧情表达的电影作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大量具体文本解读,分析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指出生态电影作为人类精神和自然精神的完美契合,集合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而非单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借助生态学“三分法”对电影艺术创作加以系统考察,中国生态电影除去人与自然生态关系讨论,也着重于追问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性,包括人自身的精神生态的建构。本文就电影创作与自然生态、电影创作的能量与动力、电影艺术的表达内容与地域色彩、电影创作中人与自然的主题、电影艺术创作中的精神生态价值的开发、生态主义阐释等问题都加以分析,希望改变生态电影早期创作中“风景如画”的美学创作标准,改变人本主义的创作理念,通过扩展文本表达视野,进而扩宽生态电影的类型边界;最终达成生态电影中自然生态的真实表达和生态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建构。本文的第四章对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进行了解析,作为探讨中国生态电影的重要部分,审美的艺术批评,应当寻找具有独特视角,不同于传统生态电影研究的研究角度。越来越多的生态电影人关注到生态电影不仅在思想意识上有自己的特质,在审美与艺术表现上也呈现出自己的特征。对于生态电影的研究应当从审美和艺术特性上加以探讨。因此,研究生态电影,还需要探讨其独特的美感魅力,理解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分析了解生态电影独特的审美目的,审美观念、审美特性和审美意蕴。在文本细度的基础上,本文对生态电影做了美学特性和美学意蕴的考察,分析了中国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四大特性:自然性、整体性、交融性和主体间性,同时从常规叙事表达层面对中国生态电影进行了审美意蕴分析,并对虚拟影像技术进行叙事表达的数字虚拟电影的生态审美意蕴加以分析。本文的第五章对生态电影审美意蕴背后的文化伦理价值做了进一步的考察,关注生态电影文本表达中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话语体系。关注生态电影建构人与自然冲突或者依存融合的文化伦理关系。从生态电影对人与自然对立、和谐、共生三种不同关系模式的文本创作,分析生态电影创作者对两者价值关系的伦理定位以及其中的生态内涵。探讨如何实现对自然生态的道德关怀,探讨建立完备的处理人类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相关道德规范。对人与自然的伦理关怀与特殊关系的表达,时下已成为中国电影创作探讨的焦点。而生态电影中对伦理关系定位的界定,涉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生态审美的过程。因此,电影中的生态伦理的研究,对解释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蕴,进而探讨这一理论资源对于扩展美学研究空间的可能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本文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就生态电影作为生态主义思想审美意蕴的表达文本,对生态电影的创作进行了文化内涵的分析和审美发展的探讨。并指出了当代中国生态电影伦理话语缺失和创作手法的误区,对未来生态电影的发展方向和在全球化语境之下生态电影的美学走向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思索。
梁艳[7](2017)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作品。"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书写的角色。近年来,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关于"水"的书写也成一时之盛。水世界是浩瀚庞大的,又是千姿百态的。从大洋大海、江河湖泊,到山泉小溪、池塘潭井,"水"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这是此类生态文学作品与传统山水田园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中"水"常常以自然背景出现,或是烘托情景气氛抒发作家情感,或是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是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专门以大江、大河、海洋等为书写对象,将"水"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给予其生态伦理的关怀,且从人与自然等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高度来观照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生命状态和存在价值。因而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水"的书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全新样态。"上善若水",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水是大地母亲哺育人类的乳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一生水"的思想。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森林到草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土地、沙石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水"当然亦不能幸免。生态文学中关于"水"的书写正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梳理,勾勒出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的大体样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绘画出一幅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多面的文学画像。如果以"水"为主线对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进行观察、梳理,可以发现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研究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中"水书写"的系统论述和专门着述还没有见到。大陆有学者专门对生态文学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等自然要素作过重点研究,也有学者对个别"河流书写"文本作过分析,但是系统、全面考察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书写对象的研究着述还是一个空白,更不用说以"水书写"为主线,将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进行整合对比研究,就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两岸生态文学对"水"的关注和思考铸就了诸多优秀文学文本,也出现了多位以"河流书写"和"海洋书写"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就研究对象的时限,鉴于海峡两岸相对自觉的生态文学创作大致均在1980年代以后展开,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此时间点之后。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篇章,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交待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目前,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是此次选题的现实缘由,两岸生态文学中大量的"水书写"作品为本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理论支撑下,本研究还采用了社会学、生态批评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来整合对比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第一章对生态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并从中归纳出关于"水"的生态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章力图从古代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带来启发。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阿尔卡迪亚模式",另一种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帝国模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就比较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在对待"水"的问题上,中国古人有着明显的"水崇拜",这对今天我们如何"亲水"、"爱水",与"水"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具有重要思想启迪。第二章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整体框架中描绘"水书写"的大体样貌。首先对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从中选择"水"书写的经典作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化。"浅绿色"生态文学是"浅层次"的生态思考,仍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深绿色"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则经历了从激情"呐喊"到冷静"观察"的过程。而且台湾的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本土化和可视性等特点。一些作家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引发了当地社区环境自治等行为。生态文学文本也融文字与绘图于一体,呈现出"可视性"的特点。对于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通过比较发现:大陆的"水书写"主要关照了 "大江大河",而台湾在"海洋书写"方面则成绩斐然。"一方水土一方人",河流与家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大陆的"河流书写"有着浓厚的"家园情结"。从生态角度来讲,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台湾四面环海,"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为活跃,同时海岛环境使台湾的"海洋书写"带有"向海而生"以及"生存与挑战"的色彩。第三章写"江河之水"。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对大江大河的生态书写,大陆较之于台湾更令人瞩目,不但出现了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江河并非万古流》、《长江传》等优秀作品,而且还有像徐刚、哲夫这样专注于大江大河书写的作家。本章以徐刚和哲夫的作品为研究重心,主要分析"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并从生态整体观的高度关注河流生态,追问河流存在的伦理价值。河流书写中"河流"形象经历了从"孕育者"到"受难者"的转变,而河流作为"施暴者"形象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的滔滔江水如今枯萎断流,河流不仅丧失"施暴"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消耗殆尽。河流有没有生命?如何尊重和保护河流的生存权?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等行为能否首先保证河流的基本生态安全?这些都是值得拷问的生态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河流与家园密切相关,从生态视角来看,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因此"河流书写"中的"地缘情结"和"家园意识"非常明显。江河之外,湖泊之水也单独作为一节来研究,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在生态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上、在"荒原精神"与"人定胜天"的对决中,都是值得探讨的生态哲学和美学问题。第四章写"海洋之水"。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台湾的"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加出彩,因而本章主要对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进行分析。寻找海洋书写中的生态意识,既是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高度契合,也是一种整合与越界,有学者称之为"蓝色批评"。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廖鸿基和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是海洋生态文学作品中文学性和生态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这两位作家是台湾生态文学和海洋文学高度契合的标志性作家,也是跨界研究的"明星"作家,但是二人的作品却风格迥异。廖鸿基笔下的大海是"讨海人"的家园和战场,里面所写到的风俗习惯往往是汉族的习性。而夏曼·蓝波安是台湾原住民作家,他笔下的大海是达悟族的大海,作品讲述的是达悟族的风俗习性和传统文化。虽然他们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学意象,但对海洋生态保护都持严肃关注的态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尤其是达悟族"取而不贪"的海洋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语"从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水书写"所展示的"江河湖泊受难图"和海洋污染图景中受到启示。的确,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处于生态危机之中,而人类又如何能够安然自保?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整体观思想,给予"水"以"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关怀,高度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水才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实现。
张兰[8](2020)在《重构家园:易地搬迁的文化反思 ——以凤凰县禾库镇易地扶贫搬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三五”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其关乎搬迁户的切身利益。搬迁后的文化适应问题是影响搬迁户新生活的客观因素,也是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易地扶贫搬迁使得搬迁户从生活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搬到条件相对好的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随之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现实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譬如搬迁对其而言,长期依赖的土地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增加,反而可能减少,加之搬迁户都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身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薄弱,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困难。同时,搬迁意味着放弃原有的居住环境,到新的地方生活,将面临更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搬迁户具有一定的做出反应的能力,以减少新生活带来的挑战。因此搬迁户在搬迁后的文化适应问题是首要任务,文化适应情况对搬迁户在迁入地的家园感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对达成易地扶贫搬迁最终目标具有直接作用。而搬迁后的文化适应与家园建设情况如何?对易地扶贫搬迁最终目标有何影响?政府应如何帮助搬迁户在迁入地进行建设家园?文章试图以凤凰县禾库镇的易地扶贫搬迁为例来探讨以上的问题。凤凰县禾库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总投资5.9亿元,共搬迁932户4784人,搬迁户数量大、来源广,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因而以其作为田野点展开调查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本文从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工作入手,通过在田野点的参与观察和对调查对象的深度访谈,加之对不同迁出地以及迁出地与迁入地二者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系统了解禾库镇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情况,对其的文化适应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引起他搬迁户彼此之间以及搬迁户与当地原住民之间的文化尊重。通过接触、观察和访谈搬迁户在搬迁后的生活,理解到他们面临的文化问题及其为了融入新生活所做的文化适应,对于搬迁的看法以及现实居住的“新家”和精神依赖的“老家”的不同体察和认知,深切体会出搬迁户的家园里不仅有物质要素,还有支撑他们生活的生计、信仰、社区关系、相关空间内的象征实体。因此,要使搬迁户在迁入地‘稳得住’,就需要在家园重构的时候同时满足其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家园应是物质与精神的整合体。在此基础上对搬迁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搬迁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张文惠[9](2020)在《曾繁仁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生态美学也成为全球热点话题。生态美学是中国美学领域的重要成果,自兴起以来,研究者众多。曾繁仁是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者中的领军人物,他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非常热切,对生态美学的研究全面且深刻,在中西方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存在论美学思想。他的生态美学思想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实践性,在学术理论与现实实践中均产生重要影响。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要求与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志在实现青山绿水绕祖国、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好愿景。本文对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研究除去绪论和结语,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述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这是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是其他研究部分得以展开的基础。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资源广泛,有特定的理论指导方向,借鉴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如马克思恩格斯、海德格尔、西方环境理论家以及中国的儒道佛家的生态审美智慧。其次论述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主要范畴,以“生态存在论”为主线,串联起“生态审美本性”“诗意栖居”“家园意识”基本范畴。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生态美学,从外在到本质,从个体到整体,形成生态整体论,审美地对待整个生态系统,诗意地栖居于地球。最后论述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在现实中的实践拓展及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他的生态美学思想在实践上的运用分别体现在经典作品的生态审美解读、新时代简约生活方式的倡导以及生态审美教育的推广。曾繁仁的生态美学思想来源于现实,最终也将指导现实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美学的转型发展。
吴丹丹[10](2019)在《当代花鸟画生态主题创作与人文关怀》文中提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进一步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这既表明了当今生态环境日趋严峻的问题,也反映出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当前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关注生态问题、关爱家园等呼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逐渐成为绘画领域的热点主题。本文关注那些能够表现当代生态问题及保护环境的绘画作品,是因为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即生态与家园的问题,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从艺术角度看,花鸟画生态主题作品承载着画家对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个人关怀,寄托着画家的情感诉说,其所表现的思想内涵蕴含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它能够触动人类的心灵,并外化人的行为活动,有其独特的审美。本文基于人文关怀下花鸟画发展创新的立场,研究唤起当代人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花鸟画作品,主要内容有:(1)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分析了本研究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概念。(2)第二章分析了当代花鸟画生态主题创作的成因,主要从人文关怀下花鸟画创作主体的现实思考与主题美术发展的时代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3)第三章探究了当代花鸟画生态主题创作的主要特征。这一部分从表现情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寓意手法、唤起观者人与自然和谐思考、新的形式语言、以及画家的主观情感浓郁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本文还结合郭怡孮、何曦、李白玲、沈军、是幽燕、魏怀亮、江中潮、邵戈等代表性画家的花鸟画生态主题作品进行了分析,以期更深入地研究花鸟画生态主题创作的特点。(4)第四章对人文关怀下花鸟画中生态主题创作的当代意义进行延展,研究花鸟画生态主题的当代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总结生态主题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论文提纲范文)
(1)民间慈善组织参与孤贫儿童救助研究 ——以H省HD家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孤贫儿童 |
二、 民间慈善组织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民间慈善组织生存困境研究述评 |
二、 孤贫儿童救助问题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理论资源 |
一、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
二、 组织合法性理论 |
三、 慈善组织参与福利供给理论 |
第五节 实证个案与具体方法 |
一、 个案介绍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民间慈善组织参与孤贫儿童救助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孤贫儿童慈善救助的历史演变 |
一、 儿童社会保护思想与实践的萌芽:先秦时期政府的慈幼举措 |
二、 纳入政府政策的儿童生存保障措施: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救助实践 |
三、 “官办民助”:两宋时期儿童救助理念的进展 |
四、 “民办官助”:明清时期民间儿童慈善救助事业的兴盛 |
五、 民间社会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民国时期民间慈善组织的儿童 救助实践 |
六、 政府主导儿童福利事业:建国后国家对困境儿童救助责任的 回归 |
第二节 现阶段孤贫儿童的生存困境及权益保障需求 |
一、 孤贫儿童问题的成因 |
二、 孤贫儿童的生存困境和权益保障需求 |
第三节 民间慈善组织参与孤贫儿童救助的制度背景 |
一、 儿童福利理论、制度及核心价值理念 |
二、 国家层面儿童福利制度的残缺 |
三、 亲属制度保障功能的弱化与社区支持的乏力 |
四、 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民间慈善组织参与孤贫儿童救助的契机 |
第三章 HD 家园参与孤贫儿童救助的缘起 |
第一节 慈善精英的济世理想:融入世间的慈悲喜舍 |
一、 创办者的理念:“人间佛教”的社会关怀 |
二、 参与贫困山区慈善救助的社会政策背景 |
三、 参与贫困山区慈善救助的社会空间 |
第二节 从慈善助学到院舍助养:扎根贫困山区的慈善步履 |
一、 太行山区的助学实践:对“希望工程”的模仿 |
二、 救助对象的确立:对事实孤儿生存险境的回应 |
三、 “以宗缘为纽带的慈善组织”:HD 家园的成立 |
第三节 艰辛的初创时期:在制度与信仰的边缘前行 |
一、 资金来源的困难和专业工作人员的稀缺:精神与信仰的支撑 |
二、 不稳定的社会支持:组织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机遇与困惑 |
三、 事业合法性的获取:与政府的合作 |
四、 社会合法性的萌芽:对施助者的尊重 |
第四章 HD 家园的成长:扎根于社会合法性的建设 |
第一节 宽严相济的政府管理 |
一、 国家宏观层面慈善环境的优化 |
二、 “官退民进”:民间慈善组织生存空间的扩展 |
三、 不稳定的行政合法性:地方政府的谨慎和犹豫 |
四、 政府部际协调机制的缺位 |
第二节 集体主义的养护模式 |
一、 集中供养模式:对公立福利院养护模式的模仿 |
二、 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化 |
三、 集体主义取向的“家”:HD 家园的“家文化” |
第三节 文化合法性的获取:慈善文化的建设 |
一、 慈善文化、慈善资源与慈善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 |
二、 组织内部慈善文化的培育:惜福、感恩与互助 |
三、 慈善诚信的建设:财务上的透明、公开与专款专用 |
第五章 HD 家园生命历程中的危机与希望:与政府的博弈 |
第一节 兰考孤儿火灾事故后中央的“官督民办”与地方的“官进民退” |
一、 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形成的过程及政府的管控逻辑 |
二、 中央层面的“官督民办”策略:应对突发事件的“运动型治理机制” |
三、 地方层面的“官进民退”策略:民间慈善组织法律合法性的重申 |
第二节 兰考孤儿火灾事故后HD家园的生存逻辑:规范管理与渴望规则 |
一、 流动的员工:“反哺”与“接力” |
二、 城市里的外来者:儿童就近入学难问题 |
三、 HD 家园的生存策略:致力于专业能力的提升 |
第三节 官民博弈的结果:新型“官民合作”框架的形成 |
一、 高不可攀的法律合法性:边缘化的生存模式 |
二、 社区支持和监督的缺位:基层儿童福利保障体系的漏洞 |
三、 民间慈善组织增权意识的萌生:社会合法性的支撑 |
四、 官民博弈的结果:新型“官民合作”框架形成 |
第四节 “爱心”的成长历程:趋向理智的社会支持 |
一、 爱心的成长历程:还原与维系慈善的本质 |
二、 慈善行为的社会心理动力机制:“施-受”互动中形塑慈善意识 |
三、 慈善生态系统的形成:民间的自助与互助意识 |
第六章 民间孤贫儿童慈善救助机制的构建 |
第一节 民间慈善组织的增能与转型 |
一、 扎根于专业能力的建设:孤贫儿童救助质量的提升 |
二、 增能与转型:在院舍集中养护的基础上拓展家庭寄养、社区照顾等儿童福利服务 |
三、 主动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夯实生存资本 |
第二节 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 |
一、 优化民间慈善组织的生存环境:避免民间慈善组织脱序运行 |
二、 政府角色定位的调整:由“行政管控”到“行政协管” |
三、 重视民间慈善组织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一、 基本结论 |
二、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社会慈善文化的传承与重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HD 家园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 2:HD 家园儿童调查问卷 |
附录 3:HD 家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 4:HD 家园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 5:政府职能部门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 6: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生态危机爆发 |
二、环境保护运动兴起 |
三、生态科学繁荣发展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
三、西方生态理论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
一、孕育阶段 |
二、生成阶段 |
三、升华阶段 |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诉求、核心理念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认识 |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诉求 |
一、美丽中国是对社会主体生态诉求的回应 |
二、美丽中国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
三、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发展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核 |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 |
三、绿色发展理念能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对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 |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化解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 |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 |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
第二节 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阐释 |
一、生态文明是具有新的文明要素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三、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文明 |
第三节 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谋划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 |
二、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 |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
一、立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诠释了世界性 |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彰显了民族性 |
三、实现了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
第二节 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
一、生态忧患意识体现了预见性 |
二、回应民生关切彰显了现实性 |
三、实现了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
第三节 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
一、坚持生态关怀体现了继承性 |
二、注重顶层设计诠释了创造性 |
三、实现了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
第四节 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统一 |
一、关注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 |
二、注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
三、实现了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统一 |
第五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
二、坚持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开拓和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
二、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概念厘定及论题的产生 |
第二节 论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及方法 |
第一章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关系构建 |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 |
第二节 儿童与自然的性灵相通 |
第三节 守望诗意的“家园” |
小结 |
第二章 生命价值的追问与生命存在的体验 |
第一节 对生命的重新解读 |
第二节 原生态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 |
第三节 生命美的体验 |
小结 |
第三章 生活理念的调整与环保意识的增强 |
第一节 消费观念的转变 |
第二节 “儿童生活”的回归 |
第三节 环保意识的生成 |
小结 |
第四章 博爱精神的张扬与凸显 |
第一节 仁慈与关爱的精神导向 |
第二节 怜悯与同情的道德关怀 |
第三节 忏悔与救赎的人格完善 |
小结 |
结语 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城市空间治理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城市空间治理的思想史考察 |
2.1 城市空间治理的思想溯源 |
2.2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治理观 |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治理观 |
3 城市空间治理的一般规定 |
3.1 城市空间治理的视角界定 |
3.2 城市空间治理的语义辨析 |
3.3 城市空间治理的内涵阐释 |
3.4 城市空间治理的主要分类 |
3.5 城市空间治理的基本特征 |
4 城市空间治理的资本逻辑 |
4.1 资本逻辑:城市空间治理的基本动力 |
4.2 资本与空间:空间生产异化 |
4.3 空间生产异化的根源与治理反思 |
5 城市空间治理的权利基础 |
5.1 空间权利:城市空间治理的权利重构 |
5.2 权利与空间:不平衡的权利图景 |
5.3 权利不平衡的空间根源与治理反思 |
6 城市空间治理的情感指向 |
6.1 情感指向:城市空间治理的家园构建 |
6.2 情感与空间:情感的流动性剥离 |
6.3 情感流动性剥离的空间根源与治理反思 |
7 城市空间治理的制度建设 |
7.1 制度建设:城市空间治理的制度保障 |
7.2 制度与空间:制度弹性的困境 |
7.3 制度弹性困境的空间根源与治理反思 |
8 城市空间治理的善治目标:空间正义 |
8.1 空间生产正义的资本目标 |
8.2 空间差异正义的权利目标 |
8.3 空间居住正义的伦理目标 |
8.4 空间秩序正义的制度目标 |
9 结语:新时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导论 |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 |
理论框架与关键词 |
各章内容概述 |
第一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越界 |
第一节 从沉默到发声:《中国佬》中言说的政治 |
第二节 边缘者的言说方式:《唐老亚》中的族裔化英语 |
第三节 鬼神言说与华裔经验:《女勇士》中的非理性言说 |
第二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 |
第一节 变化的边界和文本越界 |
第二节 《拯救溺水鱼》的去族裔化书写 |
第三节 《无声告白》对华裔文学传统主题的革新 |
第三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空间越界 |
第一节 规训与越界:《埃伦诗集》中的空间政治 |
第二节 空间种族·资本:《在金山上》中的空间边界建构与越界 |
第三节 漂泊与“落地”:《自由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建构 |
结论 |
引用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界定 |
(一)基本概念:生态美学、生态电影、生态电影审美 |
(二)延展概念:生态伦理、生态批评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电影审美生成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生态审美资源 |
一、西方传统生态观念的三大源流 |
二、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的转向 |
三、西方现代生态观念的纷繁论争 |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
一、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及其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
二、20世纪后多元化的生态思潮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 |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生态审美观简述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电影建构 |
第四节 中国传统生态审美观念 |
一、中国自然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 |
二、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的三大源流 |
第二章 中国生态电影发展的源与流 |
第一节 新千年前生态影像初探 |
一、科教片及生态意识的萌芽 |
二、纪录片:书写真实生态之美 |
第二节 新千年后的生态剧情片 |
一、常规叙事电影中的生态主题 |
二、非常规叙事的生态电影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叙事 |
一、生命敬畏与动物权利 |
二、生态家园与人类回归 |
三、工业发展与科技文明的质询 |
四、消费社会与人类欲望的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分析 |
第一节 电影创作中的生态思想 |
一、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电影的多面向创作 |
二、生态学“三分法”与生态电影创作 |
三、生态电影的创作元素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自然生态 |
一、人与天地的交互 |
二、“自然的复魅”与中国玄幻神怪类型电影 |
三、女性、影像与自然 |
四、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家园情怀 |
第三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社会生态 |
一、怀特海的社会生态学 |
二、社会生态系统与人的“异化” |
三、全球化,后殖民主义与影像 |
四、中国电影IP创作中的社会生态景观 |
第四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精神生态 |
一、电影中精神生态的含义 |
二、消费社会与现代人的精神症候 |
三、精神生态对生态电影创作的介入 |
四、诗意的栖居…存在主义下的个人生存 |
第四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解析 |
第一节 中国生态电影审美意蕴表达的特征 |
一、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自然性 |
二、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整体性 |
三、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交融性 |
四、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主体间性 |
第二节 常规叙事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 |
一、物我和谐之美 |
二、诗意栖居之美 |
三、敬畏生命之美 |
第三节 非常规叙事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 |
一、虚拟影像制作的生态电影空间建构 |
二、数字虚拟影像叙事的审美意蕴 |
三、走向虚拟影像的绿色生态之维 |
第五章 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文化伦理价值 |
第一节 生态电影的文化伦理书写 |
一、当代主流生态环境伦理学派与审美问题讨论 |
二、消费文化语境下电影的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 |
三、当代中国电影的生态伦理书写与审美表达 |
第二节 生态伦理视野下生态电影的美学精神建构 |
一、生态灾难预警模式 |
二、生态责任倡导模式 |
三、生态理想期许模式 |
第三节 生态电影中美学精神的文化伦理价值 |
一、电影艺术对生态伦理的精神性救赎 |
二、生态电影对文化伦理的反思 |
三、生态电影对文化多元性的维护 |
结语: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反思与审美走向 |
一、观念传递:生态电影创作的文化内涵 |
二、反思与批判:生态电影的现状与问题 |
三、回归与超越:全球化语境下生态电影的审美走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7)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学 |
第二节 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现状 |
一、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与自然书写 |
二、大陆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
三、台湾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重点 |
一、理论基础与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生态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水崇拜" |
第一节 中西生态思想资源 |
一、西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立与反思 |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
第二节 生态思想中的"水崇拜" |
一、天一生水 |
二、人水合一 |
第二章 两岸生态文学创作与"水书写" |
第一节 不断深化与拓新的两岸生态文学 |
一、大陆:从"浅绿"到"深绿" |
二、台湾:由"呐喊"到"观察" |
第二节 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 |
一、大陆:绿色与河流 |
二、台湾:生存与海洋 |
三、两岸"水世界":色调变奏与比较 |
第三章 大陆生态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
第一节 "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 |
一、从"孕育者"到"受难者" |
二、"施暴者"形象 |
三、河流书写的"地缘情结" |
第二节 大江大河的悲歌——以徐刚、哲夫作品为中心 |
一、焦灼:河流生命的追问 |
二、反思:河流悲剧的根源 |
三、期盼:河流与家园共荣 |
第三节 湖泊山泉的呜咽——以《环湖崩溃》为例 |
一、生态性与文学性 |
二、"人定胜天"与"荒原精神" |
三、荒原是"谜" |
第四章 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
第一节 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契合 |
一、生态、海洋与蓝色批评 |
二、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
第二节 从讨海人到护鲸者——以廖鸿基海洋文学作品为中心 |
一、作为土地与战场的海洋 |
二、"跨界的友谊"与生命意识 |
三、海洋环保与海洋文化思考 |
第三节 海洋朝圣者——以夏曼·蓝波安作品为例 |
一、海岛地理与别样的海洋文化符码 |
二、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对抗 |
三、从"身体写作"到"人类学家"的反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重构家园:易地搬迁的文化反思 ——以凤凰县禾库镇易地扶贫搬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问题意识 |
二、选点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有关家园的研究 |
二、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 |
三、生态移民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文化适应等研究的梳理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意义与方法 |
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凤凰县禾库镇及其易地搬迁概况 |
第一节 凤凰县禾库镇的历史沿革 |
一、凤凰县的建置沿革 |
二、禾库镇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禾库镇的生态环境 |
一、地理气候 |
二、交通设施 |
第三节 禾库镇的经济状况 |
一、产业开发 |
二、经济发展状况 |
第四节 凤凰县与禾库镇易地搬迁的概况 |
一、凤凰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情况 |
二、禾库镇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情况 |
第二章 禾库镇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搬迁背景 |
一、搬迁的政策规划 |
二、禾库安置区的基本条件 |
第二节 各主体对搬迁的作用与影响 |
一、各主体及其对搬迁的作用与影响 |
二、各主体关系对搬迁的影响 |
第三节 乡民搬迁的动力因素 |
一、迁出地产生的作用力 |
二、迁入地产生的作用力 |
第四节 谁搬迁了 |
一、搬迁的主体 |
二、搬迁后的自我感受 |
第三章 易地搬迁的文化适应 |
第一节 生活方式的适应 |
一、居处 |
二、服饰 |
三、语言 |
四、饮食 |
第二节 生产方式的适应 |
一、生产方式的转型 |
二、生计方式的转变 |
第三节 信仰习俗的适应 |
一、民间信仰 |
二、风俗习惯 |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适应 |
一、社会网络的重构 |
二、身份认同的转换 |
第四章 易地搬迁与家园建构 |
第一节 作为地方社会的家园 |
一、传统家园的形态 |
二、家园象征 |
第二节 易地搬迁形成的社区家园 |
一、易地搬迁与社区规划 |
二、抽签分房形成的家园 |
第三节 社区家园内非农化的物质基础 |
一、生产生活方式非农化 |
二、消费方式非农化 |
第四节 家园建构的实质 |
一、家园何谓 |
二、留住乡愁——留住精神家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禾库镇移民易地搬迁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问提纲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曾繁仁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曾繁仁生态美学研究成果 |
二、对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以及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进行研究的论文 |
三、对曾繁仁美育思想及生态审美教育理论的研究 |
四、对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实践存在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思想 |
一、儒家的生态审美智慧 |
二、道家的生态审美智慧 |
三、佛家的生态审美智慧 |
四、国画的生态审美智慧 |
第三节 西方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思想 |
一、西方18世纪以来的生态美学资源 |
二、海德格尔的生态存在观 |
三、环境美学 |
第三章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主要范畴 |
第一节 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
一、研究对象——整个生态系统 |
二、研究方法——生态现象学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本性论 |
一、人的生态本源性 |
二、人的生态环链性 |
三、人的生态自觉性 |
第三节 诗意栖居 |
一、自然回归本性 |
二、与中国的渊源 |
第四节 家园意识 |
一、西方文化中的“家园意识” |
二、中国文化中的“家园意识” |
第四章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拓展及意义 |
第一节 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拓展 |
一、文学作品的生态美学解读 |
二、简约生活方式的倡导 |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推广 |
第二节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意义 |
一、学术意义:中国美学的反思与超越 |
二、时代意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当代花鸟画生态主题创作与人文关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注释 |
第二章 当代人文关怀下生态主题创作的成因 |
一、人文关怀下创作主体的现实思考 |
(一)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社会的关注 |
(二)人文关怀语境下创作主体对现实问题的反思 |
二、时代变迁与主题美术的发展 |
(一)主题花鸟画的时代需求 |
(二)人文关怀与当代花鸟画生态主题的产生及发展 |
注释 |
第三章 花鸟画生态主题创作的主要特征 |
一、表现情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一)传统花鸟画中的自然和谐 |
(二)当代花鸟画中的生态思考 |
二、采用寓意手法 |
(一)托物寓意 |
(二)象征手法 |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思考 |
(一)批判环境污染 |
(二)呼吁动物保护 |
四、新的形式语言 |
(一)语言多元化 |
(二)构图打破空间 |
五、主观情感浓郁 |
注释 |
第四章 人文关怀下花鸟画生态主题创作的当代意义 |
一、生态主题创作的当代艺术价值 |
(一)拓展了花鸟画的创作主题 |
(二)提高审美价值 |
(三)增强艺术的影响力 |
二、生态主题创作的当代社会价值 |
(一)认知价值 |
(二)教育价值 |
三、当代花鸟生态主题的展望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论文参考文献)
- [1]民间慈善组织参与孤贫儿童救助研究 ——以H省HD家园为例[D]. 陈静. 吉林大学, 2014(03)
-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刘涵.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D]. 田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4]城市空间治理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视角[D]. 陈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D]. 唐书哲. 南京大学, 2019(01)
- [6]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D]. 孙玮. 西南大学, 2018(01)
- [7]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D]. 梁艳. 山东大学, 2017(08)
- [8]重构家园:易地搬迁的文化反思 ——以凤凰县禾库镇易地扶贫搬迁为例[D]. 张兰. 吉首大学, 2020(03)
- [9]曾繁仁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研究[D]. 张文惠. 安徽大学, 2020(07)
- [10]当代花鸟画生态主题创作与人文关怀[D]. 吴丹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