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鸡新城疫暴发的原因及防治

免疫鸡新城疫暴发的原因及防治

一、免疫鸡群爆发新城疫的原因及其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孙浩政[1](2021)在《鸡舍除尘间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除尘间对蛋种鸡养殖场环境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同一场区内有无除尘间的两种类型鸡舍,分别作为试验舍与对照舍,以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标记大肠杆菌为指示菌,雾化散发至外界大气环境后,通过对场区内标记菌的收集,舍内环境监测及对蛋种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分析比较,对除尘间设计合理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除尘间对气源污染物排放的影响:除尘间内可收集到的平均标记菌菌落数高出对照舍相应位置303.82%(P<0.05)。试验舍或对照舍散发出的标记菌,均可在场区70%左右布点位置收集到,其中60.94%的布点位置可收集到的标记菌菌落数,试验舍多于对照舍。除尘间对蛋种鸡舍内环境的影响:①不同位置试验舍和对照舍环境参数指标变化趋势相同:舍内温度、湿度、风速、有害气体(CO2、NH3和H2S)浓度由湿帘端至风机端逐渐增加,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由湿帘端至风机端先增加后减少。位置L5试验舍H2S浓度显着高于对照舍(P<0.05),位置L4、L5试验舍NH3浓度显着高于对照舍(P<0.05),位置L1、L5试验舍PM2.5浓度显着高于对照舍(P<0.05),其余各位置环境参数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舍与试验舍微生物气溶胶含量,均为由L1至L5位置逐渐增加,且L1、L3和L5位置试验舍采集到的菌落数均显着高于对照舍相同位置采集到的菌落数(P<0.05)。②不同时间试验舍和对照舍环境参数变化趋势相同:温度变化趋势表现为高温期>升温期>降温期>低温期,相对湿度随着舍内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对照舍与试验舍CO2浓度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高温期<升温期<降温期<低温期,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变化均表现为高温期<降温期<升温期<低温期。对照舍与试验舍各时间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舍低温期NH3与H2S浓度显着高于对照舍(P<0.05)。对照舍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未检测出H2S气体。试验舍与对照舍不同时间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除尘间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舍与对照舍蛋种鸡体重、鸡群均匀度、平均蛋重与破蛋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舍种母鸡死淘率显着高于对照舍(P<0.05)。试验舍第1-4周、1-8周种母鸡血清Ig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舍(P<0.05),其余血清生化指标试验期间对照舍与试验舍差异均不显着(P>0.05)。舍内气源微生物、CO2、NH3、PM2.5及PM10与蛋种鸡死淘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蛋种鸡产蛋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除尘间对舍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具有缓冲和过渡作用,减缓舍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交换速率,但也易造成舍内污染物的堆积,进而影响蛋种鸡的生产性能。

胡向腾[2](2020)在《莆田市鸡用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调查及复合型解毒剂的应用》文中指出霉菌毒素是影响全球畜禽养殖生产及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问题。至2019年我国肉鸡、水禽的年出栏总量已达到150亿羽。霉菌毒素无色无味,无处不在,家禽如果长期摄入低浓度的霉菌毒素,会导致慢性中毒或是呈现亚临床中毒症状,其生长性能、产蛋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机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家禽生产企业和养殖户蒙受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福建省莆田地区的养鸡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水平,但是仍然受到霉菌毒素问题的困扰。为进一步了解福建省莆田地区中小养鸡场中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2016年下半年从我省莆田地区不同规模养鸡场中采集了88份样品,对其展开了霉菌毒素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5种毒素中,呕吐毒素(DON)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占比为93.18%。单就玉米或饲料样品而言,DON的阳性样品数量也比其它4种毒素高。对玉米、豆粕、麸皮和饲料样品进行单独统计后发现,饲料样品中霉菌毒素的含量要高于单一原料。大家比较关注的AFB1在送检样品中的检出率、检出值相对比较低,其值分别为44.32%、35μg/kg;而烟曲霉毒素B1、DON的检出率分别为63.18%与93.18%,平均检出值分别为2518μg/kg与1076μg/kg,相对比较高。其中,高达92.05%的送检样品受到了两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污染。为了减少霉菌毒素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对肉、蛋制品的危害,越来越多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被添加到家禽饲料中。为比较市面上3种不同霉菌毒素吸附剂的脱毒效果,本研究依据莆田某肉鸡养殖场自然霉变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F-2毒素的污染水平,观察及评估3种吸附剂在临床上的脱毒效果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从1日龄黄羽肉鸡开始,整个试验共63d。900只肉鸡被随机分到5组,每组180只肉鸡,试验设空白组、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结果显示:3种类型吸附剂均有脱毒效果,可缓解或改善霉菌毒素对肉鸡的生长抑制作用。在3种毒素吸附剂中,复合型毒素解毒剂常清组的平均日增重与料肉比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其它吸附剂组,其脱毒效果和促生长作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为评估常清的不同添加剂量对家禽免疫器官指数和ND抗体滴度的影响,把300羽1日龄黄羽肉鸡分成空白组、对照组、1kg组和2kg组。于第10天、第20天及第35天,分别抽取血清检测ND抗体滴度,并于第35天称取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重量。结果显示:常清可增加肉鸡免疫器官的重量,并可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及ND抗体滴度水平。其中,1kg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分别改善了4.64%、27.01%和24.04%;2kg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分别改善了12.37%、19.43%和16.79%。就10日龄、20日龄和35日龄的ND HI抗体滴度而言,1kg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03%、19.74%、23.27%,达到差异显着水平;2kg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08%、7.59%、30.19%,仅35日龄达到差异显着水平。但1kg组和2kg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莆田市养鸡场中的饲料和原料存在霉菌毒素的污染。使用复合型的霉菌毒素解毒剂兼具脱毒、促生长和提高肉鸡免疫性能的作用。提高防范意识,拟定本场适用的霉菌毒素清除方案,值得养鸡企业学习、推广。

黄金[3](2020)在《松花粉多糖对胚胎感染ALV-J亚型的免疫调理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和禽肉瘤病毒(Aviansarcomavirus,ASV)群中的病毒引起的以禽类造血组织中某些细胞成分增生为主的肿瘤性传染病的统称。感染鸡生产性能下降,引起免疫抑制,产生肿瘤,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目前没有有效的免疫疫苗或治疗药物,只能通过种群净化控制。鸡胚接种最早应用于鸡胚免疫接种,有研究表明,适当的鸡胚接种不影响雏鸡孵化率,可以较早的产生免疫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孵化场。鸡胚接种技术在近几年已运用至接种各类营养物质、中药提取液及植物多糖,具有提高生产性能、抗病毒等作用。松花粉多糖(Pinus pollen polysaccharide,PPPS)是一种天然无毒的植物多糖,本实验室之前研究显示,松花粉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同时对抗B亚群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具有良好的活性,但是是否可以鸡胚接种松花粉多糖,接种后是否同样也具有抗胚胎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改善免疫抑制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文主要研究松花粉多糖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通过鸡胚接种的方法探索松花粉多糖对人工接种ALV-J的鸡胚及其出雏后雏鸡生长发育与免疫调理作用的影响。首先,人工建立胚胎感染ALV-J模拟垂直传播的模型,经鸡胚接种不同浓度的松花粉多糖溶液,对鸡胚内接种病毒量、多糖接种剂量进行探索。其次,对经鸡胚接种松花粉多糖的雏鸡的生长发育状况、抗病毒效果、免疫调理作用及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评估。本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胚胎感染ALV-J鸡胚模型的建立及鸡胚接种松花粉多糖剂量的筛选在试验中,选取SPF鸡胚孵化至第8天,人工接种不同稀释度的ALV-J病毒液(101、102、103、104 TCID50),72 h内对比存活率,选取近100%鸡胚存活率的最大病毒接种量,作为构建胚胎感染ALV-J鸡胚模型的病毒接种剂量(103 TCID50)。选取SPF鸡胚孵化至第9天尿囊腔接种不同浓度的松花粉多糖溶液0.2 mL(200 mg/mL、100 mg/mL、50 mg/mL、25 mg/mL、12.5 mg/mL、6.125 mg/mL),72 h内比较鸡胚存活率,筛选鸡胚存活率最高的3个松花粉多糖浓度(50 mg/mL、25 mg/mL、12.5 mg/mL)作为鸡胚接种的多糖剂量,从高到低分别为0.2 mL高剂量组(HPPPS)50 mg/mL、中剂量组(MPPPS)25 mg/mL、低剂量组(LPPPS)12.5 mg/mL。2.鸡胚接种松花粉多糖对胚胎感染ALV-J鸡的生长发育情况、抗病毒及免疫调理作用选取8日龄的SPF鸡胚,卵黄囊接种0.1 mL ALV-J病毒液(103TCID50),接种后继续孵化24 h,再经尿囊腔接种0.2 mL不同剂量的松花粉多糖溶液,继续孵化至出壳;孵化出壳的雏鸡,分别在第7、14、21、28、35、42、49天采集雏鸡组织器官、泄殖腔棉拭子、新鲜血液、血清等样品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试验证明,鸡胚接种PPPS溶液对生长发育有良好的改善作用,HPPPS组对比胚胎感染ALV-J鸡胚表现出鸡胚发育良好、胚体无出血,出雏后生长发育正常、无免疫器官萎缩现象、未有肿瘤产生等。而MPPPS组、LPPPS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与HPPPS组相比,作用不明显。说明PPPS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可以通过鸡胚接种的方式改善胚胎感染ALV-J鸡的生长发育。试验证明,鸡胚接种PPPS溶液有良好的抗病毒和免疫调理的作用,HPPPS组对胚胎感染ALV-J鸡淋巴细胞的转换率、CD4分子、CD8分子、IL-2、IFN-γ在血清中的浓度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改善免疫抑制,有效减少了感染鸡向外界环境排毒,并且延迟排毒时间接近一周;MPPPS组对出雏后短期内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后期虽有一定的免疫调理作用,但与ALV-J组相比,差异不明显;而LPPPS组的免疫调理作用不明显,与ALV-J组相比差别不大;MPPPS组和LPPPS组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排毒量,延迟了个别鸡的排毒,但抑制效果不显着。说明PPPS溶液可以降低胚胎感染ALV-J的致病作用,对出雏后的雏鸡具有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理作用,同时通过鸡胚接种PPPS溶液,对于雏鸡免疫的新城疫N79株弱毒疫苗有提高抗体水平、延迟抗体消退等作用。综上所述,鸡胚接种PPPS溶液可有效控制ALV-J的垂直传播,可应用于抑制胚胎感染ALV-J鸡的胚内病毒感染和出雏后早期的控制,接种一定剂量的PPPS溶液具有显着的抗病毒和免疫调理作用。

闫梦杨[4](2020)在《野生动物园野禽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水平检测及初步分析》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野生动物疫病展开的研究较少。野鸟是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自然宿主。也是潜在的NDV和AIV病原携带者和传染源。为做好野生动物园鸟类的疫病防控,了解目前野生动物园鸟类的免疫状况,开展了本次研究。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合肥野生动物园和郑州市动物园的鸟类在疫苗免疫前后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选取合肥野生动物园和郑州市动物园25种野生禽类共207只。其中有孔雀35只、白鹇20只、马鸡8只、白腹锦鸡5只、红腹锦鸡9只、珠鸡2只、火鸡3只、环颈雉6只、白冠长尾雉9只、红腹角雉2只、白鹤17只、白枕鹤13只、丹顶鹤10只、灰冠鹤14只、白鹳17只、火烈鸟23只、赤麻鸭2只、鸿雁2只、天鹅4只、鸳鸯4只、斑头雁2只。2019年秋防期间对所有野禽进行两种疾病的疫苗接种。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分别在免疫接种前、免疫接种后30d、60d对试验动物进行H5、H7和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检测。免疫前野生禽类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6.4log2、5.9log2、6.6log2和5.6log2。雉科野禽免疫前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6.2log2、6.0log2、5.9log2和4.8log2,鹤科野禽免疫前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7.5log2、5.8log2、7.8log2和7.1log2,鹳形目野禽免疫前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5.6log2、6.0log2、6.7log2和5.9log2,鸭科野禽免疫前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6.2log2、5.7log2、6.6log2和4.9log2。10只野禽H5亚型禽流感抗体滴度(27)4log2,4只野禽H7亚型禽流感抗体滴度(27)4log2,5只野禽H9亚型禽流感抗体滴度(27)4log2,33只野禽新城疫抗体滴度(27)4log2。免疫接种后30天野生禽类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10.1log2、10.0log2、10.0log2和9.6log2,雉科野禽免疫接种后30天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10.0log2、10.0log2、9.9log2和9.6log2,鹤科野禽免疫接种后30天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10.3log2、10.2log2、10.3log2和9.9log2。鹳形目野禽免疫接种后30天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10.0log2、9.8log2、10.1log2和9.1log2。鸭科野禽免疫接种后30天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9.7log2、9.7log2、9.9log2和9.4log2。免疫接种后60天野生禽类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8.9log2、9.0log2、9.1log2和7.7log2,雉科野禽免疫接种后60天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8.7log2、9.0log、8.9log2和7.4log2,鹤科野禽免疫接种后60天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9.3log2、9.3log、9.6log2和8.7log2,鹳形目野禽免疫接种后60天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8.7log2、8.5log2、9.0log2和6.8log2,鸭科野禽免疫接种后60天H5、H7、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分别为9.1log2、8.9log2、9.3log2和7.8log2。结果表明免疫前不同种野禽间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水平差异较大,同种野禽个体间抗体水平差异较大。免疫接种后30d和60d抗体滴度高,没有出现应激反应。野禽使用家禽疫苗进行免疫是安全、有效的。相同疫苗和免疫程序对不同野禽的免疫效果不同,需要针对野禽的免疫抗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且安全有效的免疫程序。

石超群[5](2019)在《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苦地胆(Elephantopus scaber Linn.)是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广泛分布在广东、云南、广西等岭南地区。民间常用来治疗发热、咳嗽、关节炎、水肿、疮痈等疾病。本研究采用苦地胆全草,结合超微粉碎技术,制备苦地胆超微粉,探究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开发新型绿色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供试验依据。本研究主要进行以下试验:(1)对中草药苦地胆先进行普通粉碎处理,过60目筛,之后进行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制备苦地胆超微粉;(2)以快大型黄麻肉鸡为试验动物,试验设置6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组为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添加0.1%的杆菌肽锌)、试验3组为基础日粮添加0.8%苦地胆普通粉、试验4组基础日粮添加0.4%苦地胆超微粉、试验5组基础日粮添加0.8%苦地胆超微粉、试验6组基础日粮添加1.2%苦地胆超微粉。试验期为63 d,分两个阶段,肉鸡日龄28 d时为第一次采样时间点,第二次采样时间为第63天。检测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采食量、日均增重和料重比等生长性能的影响,测定肉鸡的屠宰性能。(3)进而探究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免疫球蛋白、免疫因子和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苦地胆经过流水式中草药粉碎机普通粉碎后过60目筛,符合普通粉的粒度,部分普通粉再经超微粉碎机粉碎后,过300目筛,证实已达超微粉碎标准。(2)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产生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苦地胆超微粉可以显着的降低1~28天肉鸡的料重比(P<0.05),但日均增重差异不显着(P>0.05);在肉鸡生长期29~63d,试验4~6组采食量差异显着(P<0.05),试验2和3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4~5组日均增重有增加趋势(P>0.05),试验6组显着的降低了肉鸡的料重比(P<0.05)。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苦地胆超微粉可以显着的提高供试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添加0.8%苦地胆超微粉效果最佳。(3)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免疫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苦地胆超微粉可以显着提高肉鸡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但脾脏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提高供试肉鸡血清中IgG、IgM和IgA的水平(P<0.05);可以显着提升肉鸡血清中免疫因子IL-2和IFN-γ的水平(P<0.05);试验1~28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4、5组具有显着性变化(P<0.05);试验第29~63天,试验2、4、5和6组抗体效价明显增加(P<0.05),其他试验组的结果差异不显着(P>0.05)。苦地胆超微粉添加量为0.8%时效果最佳,与抗生素组效果相当。超微粉碎可以使中草药苦地胆的植物细胞壁破裂,有效成分得以最大程度释放,增加生物利用度,发挥其功效。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苦地胆超微粉可以有效的提高快大型黄麻肉鸡的采食量和日均增重,能有效的降低料重比,明显改善屠宰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益;明显增加了肉鸡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着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L-2和IFN-γ免疫因子及新城疫抗体效价。综上,苦地胆超微粉能够显着提高肉鸡的抗病力,且最适添加剂量为0.8%,效果与抗生素组相当,可部分替代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性,减少环境污染程度,明显提升肉鸡养殖效益。

肖晶[6](2019)在《2018年安徽省家禽H5+H7疫苗免疫抗体检测及HPAIV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准确掌握安徽省活禽市场、养殖场、屠宰场等高风险场所H5+H7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水平,评价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效果,了解H7N9流感病毒分布情况,查找防控重点环节,本研究从2018年3-7月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宿州、阜阳、六安、芜湖、宣城、滁州等7个市各选择20个养殖场、4个活禽交易市场(屠宰场)及1个野禽栖息地(散养村)开展采样。其中,140个养殖场分别在疫苗免疫前及免疫21天后开展两轮采样,其余场点开展一次采样。通过监测养殖场疫苗免疫前后,家禽H5和H7亚型禽流感抗体水平,评价H5+H7二价疫苗免疫效果;通过监测所有场点A型和H5、H7及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情况,查找病毒污染的重点环节。结果如下:通过血清学监测,H5+H7二价疫苗免疫整体效果良好,其中:种禽场、蛋禽场及鸡场H5和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超过了 70%,肉禽场、水禽场均低于70%;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效果有差别,H5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标准,但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参差不齐,肇庆大华农、辽宁益康、青岛易邦的疫苗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超过了 70%,乾元浩、哈维科、吉林冠届的疫苗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均低于70%。结合样品免疫背景信息,养殖场两轮采样监测,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整体均达到要求;春季集中免疫后,H7亚型抗体免疫合格率接近70%,为69.6%,较春防工作开展前提高了约13个百分点,这表明H5+H7二价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两轮的检测结果表明,使用了 H5+H7二价疫苗的养殖场,其免疫抗体合格率无论在个体水平还是群体水平,都优于未免或使用禽流感病毒其他毒株疫苗的场。检测显示,2次以上免疫效果要优于1次免疫。通过病原学监测,在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养殖场及散养村均检出A型流感病毒核酸,其中在农贸市场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散养村检出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所有环节均未检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显示,养殖环节、交易环节、散养户是禽流感病毒污染的风险环节,特别是农贸市场和活禽交易市场,A型禽流感病毒污染严重。结论:H5+H7二价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不同厂家的疫苗免疫效果有差异;2次以上免疫效果要优于1次免疫;养殖环节、交易环节、散养户是禽流感病毒污染的风险环节。

曹坤霞[7](2019)在《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对LaSota弱毒疫苗的免疫抑制》文中研究指明截止目前已多次报道过弱毒疫苗中存在ALV病毒,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其中ALV-B仍广泛存在于我国各种地方品系鸡群中。此外LaSota弱毒疫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禽类疫苗,研究ALV-B感染的鸡群对LaSota疫苗的免疫应答,对ND和AL疾病的全面防控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人工模拟试验将SPF鸡随机分组后,7日龄时实验组腹腔注射ALV-B,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7d后全部滴鼻点眼LaSota弱毒疫苗。之后于3-8w,每周取肝脏、脾脏、法氏囊、胸腺测指数;釆血分离血清后利用各种ELISA试剂盒分别测NDV抗体,INF-γ、IL-2细胞因子,ALV-B抗原p27等;流式细胞仪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最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超微结构,以及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看组织病变。当LaSota疫苗存在有ALV-B时,实验组体重低于对照组。肝脾指数高于对照组,肝脏指数21日龄差异显着(P<0.05),脾脏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胸腺指数的变化规律总体上不明显,法氏囊指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都不显着(P>0.05)。实验组的NDV-Ab浓度相比对照组显着降低,在第35d、42d、56d差异显着(P<0.05)。IFN-γ和IL-2的浓度也低于对照组,在21、28、56日龄IFN-γ差异显着(P<0.05);IL-2的水平除了35日龄外都差异显着(P<0.05)。CD4+和CD8+的百分比实验组都比对照组要低,且28、42日龄CD4+差异显着(P<0.05);56日龄CD8+差异显着(P<0.05)。p27抗原检测显示:从第3w时开始有p27阳性,此后先升高再降低,在第5w达到高峰。肝脏TEM图片中可见淋巴细胞核浓缩、核裂解、体积增大、液泡化、线粒体有脂肪滴、细胞凋亡等,且发现了大小不等的病毒粒子。实验组各脏器的HE病理切片可见肝脏淋巴细胞浸润,局部有坏死灶;脾脏出血较严重,淋巴细胞增生;法氏囊有出血点,淋巴细胞弥漫;胸腺淋巴细胞增生;而对照组的均无明显病变。综上可知,病毒ALV-B能显着降低LaSota疫苗的免疫效果,且主要使淋巴细胞增生,核浓缩或核裂解等。

吴宇颖[8](2018)在《中山市三角镇畜禽疫病防疫情况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省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适合养殖业的发展,再加上其制造业发达,吸引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肉蛋奶的市场需求量很大。2016年,广东省畜牧业生产总值达到了1221.80亿元,肉类和蛋类总产量分别在全国第8位和第18位(国家统计局,2016)。三角镇的畜禽养殖历史悠久,是中山市重要的养殖重镇,但是目前在农村基层多数以农户为单位,养殖形式分散,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各类畜禽疫病情还是时有发生,鸡禽流感疫情更是有多次严重发生,肉鸡养殖业损失惨重,严重影响了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畜牧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民增收,降低了动物来源食品的安全性。面对当前形势,笔者以中山市三角镇为研究范围,通过查阅图书馆文献、书籍等相关资料,并调查走访了三角镇兽医站和村级防疫站等部门,分别收集中山市三角镇近五年来(2013~2017年)生猪和肉鸡的主要养殖品种、出栏数量、存栏数量、养殖场数量、疫病发生种类、发病数量、死亡数量、免疫注射种类和数量等一系列数据,了解该镇近五年来畜禽养殖业发展和疫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另外,通过调查统计兽医站近年来的人员配备、防疫人员的年龄学历、防疫防控投入资金,以及防控疫苗和药品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基本情况,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等得出研究结论。调查发现,2013~2017年三角镇的畜禽养殖品种为高端大花白猪、麻黄鸡和沙栏鸡,重点防控疫情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禽流感、马立克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各类疫病免疫率在65%~100%,五年间主要发生的疫情为2014年发生的禽流感。而三角镇防疫工作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改进,包括防疫人员少、专业型人才极度缺乏、防疫体制不健全、疫病追溯困难、疫苗储存不规范、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全等。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结合三角镇实际情况,建议应从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培训、提高防疫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大基层防疫资金投入、加大畜禽养殖监管和行政处罚力度、建立健全重大疫情监控体系、建立动物疫病可追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理机制等几方面着手,构建完整的基层畜禽疫病防控网络,以促进三角镇及整个中山市的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

何琪[9](2018)在《镇江地区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净化》文中指出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禽类各种可传播的肿瘤性疾病。有关禽白血病危害的研究报道可追溯到19世纪末期,但由于当时(禽白血病病毒)ALV对养禽业的影响较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肉种鸡严重的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由禽白血病造成的鸡群死亡和淘汰的直接经济损失正逐年增加,而由禽白血病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对疫苗应答能力的下降、继发感染等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本研究对镇江地区开展ALV的流行病学调查,为镇江地区AL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两个种鸡场开展了 ALV净化的初步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1、镇江地区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解镇江地区ALV感染状态,利用IDEXX公司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和扬州大学白血病抗原检测试剂盒对镇江地区6个规模化鸡场,共6个种鸡群的7000余只外表正常种鸡的泄殖腔棉拭及血液样本开展了禽白血病抗原的ELISA检测。品种主要为地方品系祖代鸡。结果显示受调查的鸡群,胎粪检测结果为100%(6/6)的鸡群存在p27抗原阳性,个体阳性率达19.02%。泄殖腔棉试检测结果为100%(6/6)的鸡群存在p27抗原阳性个体,个体阳性率达18.51%。血样检测结果为100%(6/6)的鸡群存在p27抗原阳性个体,个体阳性率达7.73%。结果显示ALV感染在镇江地区已非常普遍。2、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对研究一内容中在检测过程中禽白血病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p27抗原血样检测结果阳性的一些样品继续传代分离,利用抗禽白血病P27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为阳性,以禽白血病J亚群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经电泳,结果见一条大小为2.2kb的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证明该分离获得的病毒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命名为ALV-JZJ180421。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ALV-J(HPRS-103)分离株有较高同源性。3、两个鸡场ALV净化的初步研究本研究在ALV净化金标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扬州大学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研发的p27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代号为1号和2号的地方品系鸡群开展了净化研究。分别在第一世代留种前期、第二世代1日龄雏鸡、第二世代6W和22W鸡的p27抗原(泄殖腔排毒)和病毒分离进行ALV检测,淘汰阳性鸡只,阴性鸡只隔离饲养,防止水平传播。经过一个世代的净化更替,ALV阳性率显着下降,1号鸡群p27抗原阳性率由17.3%下降到6.9%,病毒分离阳性率第一代的5.3%下降到2.46%;2号鸡群,p27抗原阳性率由18.9%下降到8,2%,病毒分离阳性率由4.3%下降到0.9%。结果表明该净化程序效果明显,适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张瀚元[10](2018)在《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鸡大肠杆菌病是鸡的常发病,每年都给养殖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抗菌药物是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细菌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率先禁止使用抗菌素类饲料添加剂,我国也在逐步规范和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在食品动物中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在世界范围内将是必然趋势。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多器官炎症,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理论,干预炎症发生与发展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关键环节之一。许多中药通过干预炎症、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方式对多种疾病表现出积极作用,且具有低残留、不易耐药等优势,是防治畜禽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方案之一。本论文结合文献与生产实际需求,以抑菌、抗炎作用优良的中药组成复方中药制剂,以鸡大肠杆菌病模型为研究对象,评价复方中药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机制,研究结果将对临床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1、采用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析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青霉素类药物(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噻呋)、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多西环素)、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5类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分析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ESBLs属性。8种抗菌药物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阿莫西林(16.4±2.1mm、64μg/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9.8±1.39mm、4μg/mL)、头孢噻呋(22.9±0.56mm、1μg/mL)、庆大霉素(15.3±0.22mm、32μg/mL)、四环素(12.3±1.42mm、32μg/mL)、多西环素(10.9±0.9mm、32μg/mL)、环丙沙星(13.2±1.3mm、8μg/mL)、恩诺沙星(25.1±1.64mm、0.25μg/mL)。两对检测底物抑菌圈直径相差均大于5mm。结果表明该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和环丙沙星呈现高度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和恩诺沙星敏感,为产ESBLs多重耐药菌;2、采用PCR法扩增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质粒可能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表明该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携带一种AmpC基因(CMY),两种ESBLs基因(CTX-M、TEM),两种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C、qepA),两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rmA、rmtB),两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该结果与其耐药表型基本一致,提示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可能是其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介导的;3、采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析10味中药对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分析10味中药的抗炎作用。10味中药最小抑菌浓度、抑菌圈直径以及对肿胀鼠耳的肿胀抑制率结果分别为鱼腥草(62.5mg/mL、9.8±0.15mm、31.19±0.06%)、黄连(7.81mg/mL、18.3±0.04mm、22.1±0.04%)、黄芩(62.5mg/mL、14.4±0.12mm、42.29±0.05%)、穿心莲(31.25mg/mL、14.6±0.17mm、56.3±0.04%)、苦参(15.63mg/mL、13.6±0.15mm、39.49±0.09%)、金银花(31.25mg/mL、12.8±0.16mm、28.4±0.06%)、苍术(>0.5g/L、6.8±0.22mm、36.19±0.1%)、甘草(62.5mg/mL、7.4±0.13mm、33.8±0.13%)、连翘(15.63mg/mL、16.5±0.24mm、47.49±0.05%)、板蓝根(31.25mg/mL、12.4±0.1mm、33.5±0.1%)。根据该结果,拟选用抗菌、抗炎作用优良的穿心莲、黄连、连翘组成复方中药展开进一步试验;4、采用两步法测定O2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试验鸡的ID50,并建立鸡大肠杆菌人工感染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总有效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穿心莲、黄连、连翘的最佳配伍比例。结果表明穿心莲和黄连对总有效率影响显着(P<0.05),连翘影响不显着,三味中药最优剂量组合为穿心莲70g、黄连70g、连翘50g;5、采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复方中药对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复方中药对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3±0.11mm和15.63mg/mL,提示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复方中药高度敏感;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复方中药抗菌机制可能与其破坏菌体结构,抑制细菌呼吸代谢有关;6、采用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模型考察复方中药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复方中药能够提高试验鸡相对增重率(47.77%),提高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62.5%)和总有效率(87.5%),降低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26.67%)。在上述方面,高剂量复方中药组均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地优于攻毒对照组,与抗生素对照组差异不显着;7、初步探讨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机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能不同程度降低外周血中转录因子TLR4、NF-κB,促炎因子TNF-α、IL-1,炎症趋化因子IL-8、TGF-β4和免疫调节因子IFN-γ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提高外周血中IL-10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极显着地提高或降低发病鸡的免疫器官指数(P<0.01),降低IFN-γ/IL-4比值。提示复方中药是通过干预炎症、提高鸡体免疫水平以及纠正免疫平衡等方式抵抗鸡大肠杆菌感染。结论:1、供试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为产ESBLs的多重耐药菌株,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5种抗生素高度耐药,耐药表型与质粒携带耐药基因一致;2、O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复方中药(穿心莲70g、黄连70g、连翘50g)敏感,其机制可能与其破坏菌体结构,抑制细菌呼吸代谢有关;3、复方中药可显着降低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率,提高鸡大肠杆菌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改善大肠杆菌病发病鸡只相对增重率;高剂量组复方中药治疗效果与复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相当;4、复方中药可影响炎症因子的转录与表达,干预和调节炎症反应,改善发病鸡的免疫功能;5、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二、免疫鸡群爆发新城疫的原因及其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免疫鸡群爆发新城疫的原因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鸡舍除尘间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引言
    1.1 舍内气源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1.1.1 有害气体
        1.1.2 粉尘
        1.1.3 有害微生物
    1.2 舍内气源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1.3 舍内气源污染物的环境逸散
    1.4 现代养殖场空气净化措施
        1.4.1 舍内空气净化措施
        1.4.2 舍外空气净化措施
    1.5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试验鸡舍
        2.1.2 试验动物及管理
        2.1.3 标记菌的舍外传播与收集
        2.1.4 舍内环境检测方式及布局
        2.1.5 生产性能测定
    2.2 试验设备与材料
        2.2.1 标记菌散发装置
        2.2.2 环境检测仪器
        2.2.3 培养基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除尘间对气源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3.1.1 舍外环境质量监测
        3.1.2 除尘间标记菌监测
        3.1.3 场区标记菌监测
    3.2 除尘间对蛋种鸡舍内环境质量的影响
        3.2.1 鸡舍不同位置环境参数监测
        3.2.2 鸡舍不同时间环境参数监测
    3.3 除尘间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1 除尘间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3.2 气源污染物对蛋种鸡死淘率及产蛋率相关性分析
        3.3.3 除尘间对种母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4.1 除尘间对气源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4.2 除尘间对蛋种鸡舍内环境的影响
    4.3 除尘间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莆田市鸡用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调查及复合型解毒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与中文对照说明
第一章 综述
    1 研究背景
        1.1 人类食品链中的霉菌毒素
        1.2 霉菌毒素影响家禽的生产力
        1.3 鸡群霉菌毒素中毒造成的损失
        1.4 霉菌毒素引起家禽免疫机能紊乱
    2 霉菌毒素的种类与来源
        2.1 谷物中的霉菌
        2.2 霉菌毒素的产生
        2.3 霉菌毒素的来源
    3 霉菌毒素的分布与危害
        3.1 霉菌毒素的分布
        3.1.1 霉菌毒素的地理分布
        3.1.2 霉菌毒素在谷物中的分布
        3.1.3 霉菌毒素在家禽养殖中的分布
        3.2 霉菌毒素的危害
        3.2.1 破坏饲料及原料的质量
        3.2.2 影响家禽生产性能
        3.2.3 影响免疫系统
        3.2.4 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3.2.5 增加在食物中残留的风险
    4 霉菌毒素对种鸡的危害
        4.1 黄曲霉毒素对种鸡的危害
        4.2 赭曲毒素对种鸡的危害
        4.3 F-2 毒素对种鸡的危害
        4.4 T-2 毒素对种鸡的危害
    5 霉菌毒素对肉鸡的危害
        5.1 养殖中霉菌毒素的来源
        5.2 霉菌毒素的主要靶器官
        5.3 霉菌毒素的危害与表现
        5.3.1 霉菌毒素对免疫器官的危害
        5.3.2 霉菌毒素对消化道的危害
        5.3.3 霉菌毒素对肝脏的危害
        5.3.4 霉菌毒素对肾脏的危害
        5.3.5 霉菌毒素引起造血功能障碍
        5.3.6 霉菌毒素导致生殖系统损伤
    6 霉菌毒素对蛋品质的影响
        6.1 黄曲霉毒素对蛋品质的影响
        6.2 环匹克尼酸对蛋品质的影响
        6.3 赭曲霉毒素对蛋品质的影响
        6.4 呕吐毒素对蛋品质的影响
        6.5 其它霉菌毒素对蛋品质的影响
    7 霉菌毒素防控的研究进展
        7.1 防止饲料霉变的管理手段
        7.2 防止霉菌毒素中毒的营养手段
        7.3 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
    8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莆田地区家禽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1 样品与检测方法
        1.1 样品
        1.2 仪器与试剂
        1.3 检测方法
    2 检测结果
        2.1 送检样品霉菌毒素检测结果
        2.2 单一原料样品菌毒素检测结果
        2.3 饲料样品霉菌毒素检测结果
    3 讨论与分析
        3.1 莆田地区养鸡场霉菌毒素污染严重
        3.2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比单一原料高
        3.3 两种以上霉菌毒素混合感染的比例高
        3.4 调查结果为制定霉菌毒素的防控方案提供参考
第三章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饲料
        1.1.2 HPLC试剂盒
        1.1.3 霉菌毒素吸附剂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动物与饲喂方法
        1.2.2 饲养管理
        1.2.3 生长性能指标的测定
        1.2.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吸附剂对肉鸡前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吸附剂对肉鸡中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2.3 吸附剂对肉鸡后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2.4 吸附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 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不同剂量解毒剂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抗体滴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剂量常清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2.2 两种剂量常清对NDHI抗体滴度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霉菌毒素的综合防控措施
    1 查原因,抓源头,减少原料及环境中霉菌的滋生
    2 学科学,重细节,减少霉菌毒素的毒害作用
    3 重预防,严管理,建立霉菌毒素风险评估体系
全文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松花粉多糖对胚胎感染ALV-J亚型的免疫调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禽白血病
    1.2 禽白血病病原学特征
        1.2.1 禽白血病的分类
        1.2.2 禽白血病病毒的形态学
        1.2.3 禽白血病病毒的理化特性
        1.2.4 禽白血病的致病机理
    1.3 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
        1.3.1 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3.2 禽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4 禽白血病的检测
    1.5 禽白血病的净化
    1.6 松花粉多糖的生物学活性和研究进展
    1.7 鸡胚接种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病毒的复苏与培养
        2.2.2 病毒TCID50 测定
        2.2.3 鸡胚接种病毒最大剂量的筛选
        2.2.4 鸡胚接种PPPS最佳剂量的筛选
        2.2.5 胚胎感染ALV-J鸡胚模型的建立
        2.2.6 动物实验
        2.2.7 鸡胚接种PPPS对胚胎感染ALV-J鸡的抗病毒作用
        2.2.7.1 泄殖腔排毒动态检测
        2.2.7.2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备及观察
        2.2.8 鸡胚接种PPPS对胚胎感染ALV-J鸡的免疫调理作用
        2.2.8.1 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2.2.8.2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测定
        2.2.8.3 外周血细胞 CD4+、CD8+、IL-2、IFN-γ的测定
        2.2.8.4 血清ND抗体滴度测定
        2.2.9 试验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TCID_(50) 的测定结果
    3.2 鸡胚接种病毒最大剂量
    3.3 鸡胚接种PPPS最佳剂量范围
    3.4 鸡胚接种PPPS对胚胎感染ALV-J鸡的抗病毒作用
        3.4.1 鸡胚接种PPPS对胚胎感染ALV-J鸡泄殖腔排毒动态的影响
        3.4.2 鸡胚接种PPPS对胚胎感染ALV-J鸡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3.5 鸡胚接种PPPS对胚胎感染ALV-J鸡的免疫调理作用
        3.5.1 鸡胚接种PPPS对胚胎感染ALV-J鸡体重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5.2 鸡胚接种PPPS对胚胎感染ALV-J鸡的免疫器官影响
        3.5.3 鸡胚接种PPPS对胚胎感染ALV-J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测定
        3.5.4 鸡胚接种松花粉多糖对胚胎感染 ALV-J 鸡外周血 CD4+、CD8+浓度的影响
        3.5.5 鸡胚接种PPPS对胚胎感染ALV-J鸡外周血IL-2、IFN-γ含量测定
        3.5.6 鸡胚接种PPPS对 NDV-N79 株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介

(4)野生动物园野禽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水平检测及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2 野生动物禽流感流行与研究现状
    3 野生动物新城疫流行与研究现状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疫苗与检测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抗体试验依据及检测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免疫接种前抗体水平
        3.1.1 雉科野禽免疫前抗体水平
        3.1.2 鹤科野禽免疫前抗体水平
        3.1.3 鹳形目野禽免疫前抗体水平
        3.1.4 鸭科野禽免疫前抗体水平
    3.2 免疫接种后30d抗体水平
        3.2.1 雉科野禽免疫后30d抗体水平
        3.2.2 鹤科野禽免疫后30d抗体水平
        3.2.3 鹳形目野禽免疫后30d抗体水平
        3.2.4 鸭科野禽免疫后30d抗体水平
    3.3 免疫接种后60d抗体水平
        3.3.1 雉科野禽免疫后60d抗体水平
        3.3.2 鹤科野禽免疫后60d抗体水平
        3.3.3 鹳形目野禽免疫后60d抗体水平
        3.3.4 鸭科野禽免疫后60d抗体水平
    3.4 各类动物免疫抗体消长情况
        3.4.1 各类野禽H5亚型禽流感抗体消长情况
        3.4.2 各类野禽H7亚型禽流感抗体消长情况
        3.4.3 各类野禽H9亚型禽流感抗体消长情况
        3.4.4 各类野禽ND抗体消长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中草药苦地胆的研究概述
        1.1.1 苦地胆的植物学特征
        1.1.2 苦地胆的化学成分
        1.1.3 苦地胆的药理学作用
        1.1.4 苦地胆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1.2 中草药超微粉碎技术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2.1 中草药超微粉碎技术
        1.2.2 中草药超微粉碎技术的优势
        1.2.3 中草药超微粉碎技术在肉鸡健康生长中的应用
    1.3 家禽生产中应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优势
        1.3.1 提高家禽的生长性能
        1.3.2 增强家禽免疫能力
        1.3.3 提高家禽的抗病力
        1.3.4 提高家禽免疫因子水平
    1.4 黄麻鸡的研究概况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饲养管理
        2.1.4 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
        2.1.5 屠宰性能指标测定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3 讨论
        2.3.1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4 小结
3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饲养管理
        3.1.4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3.1.5 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测定
        3.1.6 新城疫抗体效价的测定
        3.1.7 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测定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2.2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影响
        3.2.3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
        3.2.4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
    3.3 讨论
        3.3.1 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形成影响
        3.3.2 苦地胆超微粉使血清免疫球蛋白发生变化
        3.3.3 苦地胆超微粉对新城疫抗体效价优化
        3.3.4 苦地胆超微粉对IL-2及IFN-γ产生影响
    3.4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2018年安徽省家禽H5+H7疫苗免疫抗体检测及HPAIV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注释表
文献综述
    1 禽流感病毒概述
    2 禽流感病原学特点
        2.1 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及形态
        2.2 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与蛋白功能
        2.3 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
        2.4 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
    3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情况
        3.1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国外的流行情况
        3.2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国内的流行情况
    4 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4.1 H5亚型禽流感的研究进展
        4.2 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4.3 H9N2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5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进展
        5.1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存在的不足
        5.1.1 养殖方式比较落后
        5.1.2 不规范消毒处理
        5.1.3 不合理免疫处理
        5.1.4 毒株出现变异
        5.1.5 没有合理进行应急处理
        5.2 禽流感疫苗
        5.2.1 全病毒灭活疫苗
        5.2.2 减毒活疫苗
        5.2.3 重组禽痘病毒活载体疫苗
        5.2.4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5.3 综合防控对策及措施
        5.3.1 疫苗免疫
        5.3.2 消毒方法
        5.3.3 科学开展饲养管理
        5.3.4 候鸟监测
        5.3.5 提高重视程度,政府与科研部门大力支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试剂
        (1) 1xPBS缓冲液(PH7.4)
        (2) 抗凝剂
        (3) 1%鸡红细胞悬液
        1.1.2 主要仪器及耗材
        1.1.3 采样点的选取
    1.2 方法
        1.2.1 血清采集与处理
        1.2.2 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
        1.2.2.1 血凝试验
        1.2.2.2 血凝抑制试验
        1.2.3 核酸提取
        1.2.4 荧光定量PCR检测
2 结果
    2.1 血清学检测结果
        2.1.1 整体情况
        2.1.2 H5+H7二价疫苗免疫密度
        2.1.3 使用与不用H5+H7二价疫苗的比较
        2.1.4 H5+H7二价疫苗免疫前和免疫后的比较
        2.1.5 不同厂家疫苗的免疫效果
        2.1.6 不同类型养殖场的比较
        2.1.7 不同动物种类的抗体合格率对比
        2.1.8 不同免疫次数的抗体合格率对比
    2.2 病原学检测结果
        2.2.1 不同环节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
        2.2.2 养殖环节禽流感病毒分布比较
3 讨论
    3.1 血清学监测
    3.2 病原学监测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对LaSota弱毒疫苗的免疫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禽白血病概述
        1.1.1 ALV的病原结构及理化特性
        1.1.2 ALV基因组特征
        1.1.3 ALV易感动物及流行病学
        1.1.4 ALV致病机理
        1.1.5 ALV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1.1.5.1 ALV临诊症状
        1.1.5.2 ALV病理变化
        1.1.6 ALV检测方法
        1.1.6.1 病原学检测
        1.1.6.2 血清学检测方法
        1.1.6.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1.7 ALV污染禽用疫苗的检测
        1.1.8 防制与净化
    1.2 LaSota弱毒疫苗在禽类生产中的应用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细胞系、病毒株、疫苗及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2.1.3 仪器设备
        2.1.4 化学试剂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DF-1细胞的培养
        2.2.1.1 复苏DF-1细胞
        2.2.1.2 DF-1细胞的传代
        2.2.2 ALV-B病毒的扩增
        2.2.3 ALV-B病毒TCID50 的测定
        2.2.4 动物的分组及免疫
        2.2.5 血清中NDV抗体水平的测定
        2.2.6 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2水平的测定
        2.2.7 鸡群生长性能变化的测定
        2.2.8 脏器指数的测定
        2.2.9 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检测
        2.2.10 ALV-B抗原p27的检测
        2.2.11 透射电镜切片的制备
        2.2.12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备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毒TCID50的测定结果
    3.2 对SPF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3 对SPF鸡脏器指数的影响
        3.3.1 对肝脏指数的影响
        3.3.2 对脾脏指数的影响
        3.3.3 对法氏囊指数的影响
        3.3.4 对胸腺指数的影响
    3.4 对NDV-Ab水平的影响
    3.5 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3.5.1 对IFN-γ水平的影响
        3.5.2 对IL-2水平的影响
    3.6 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
        3.6.1 对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
        3.6.2 对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
    3.7 泄殖腔ALV-B p27抗原检测结果
    3.8 透射电镜结果
    3.9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山市三角镇畜禽疫病防疫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
1 引言
    1.1 猪常见的几种疫病及其防控措施
        1.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1.2 经典猪瘟
    1.2 肉鸡主要疫病概述及防控措施
        1.2.1 鸡新城疫
        1.2.2 鸡球虫病
    1.3 我国畜禽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3.1 养殖户的观念问题
        1.3.2 防疫机构及人员的问题
        1.3.3 疫苗的问题
        1.3.4 养殖环境问题
        1.3.5 相关部门的管理及监督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相关材料
        2.1.1 图书馆书籍和相关资料
        2.1.2 数据库及媒体资料
        2.1.3 相关管理部门资料
        2.1.4 实地调研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归纳法
        2.2.2 调查研究法
        2.2.3 综合分析法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基本情况
    3.2 中山市三角镇近五年(2013年~2017年)生猪养殖及疫病防控情况
        3.2.1 主要养殖品种及生猪出栏情况
        3.2.2 生猪免疫情况及疫病发生情况
    3.3 中山市三角镇近五年(2013年~2017年)肉鸡养殖和疫病防控情况
        3.3.1 主要养殖品种及养殖数量
        3.3.2 肉鸡免疫情况及疫病发生情况
    3.4 中山市三角镇防疫机构基本情况
        3.4.1 防疫人员构成情况
        3.4.2 防疫人员薪资情况
        3.4.3 2013年~2017年三角镇防疫投入资金情况
        3.4.4 疫苗使用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4.1 三角镇畜禽养殖及防疫现状调查结论
    4.2 关于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4.2.1 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培训力度
        4.2.2 提高防疫员的整体素质
        4.2.3 加大对基层防疫的资金投入
        4.2.4 加大畜禽养殖监管和行政处罚力度
        4.2.5 建立健全重大疫情监控体系
        4.2.6 建立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
        4.2.7 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理机制
致谢
参考文献

(9)镇江地区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净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综述:禽白血病研究进展
    1 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类和特性
    2 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3 诊断
    4 我国近年来禽白血病的流行概况
    5 禽白血病的防控及净化
    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一 镇江地区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二 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三 两个鸡场ALV净化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10)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鸡大肠杆菌病概述
        1.1.1 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特征
        1.1.2 鸡大肠杆菌病的剖检特征
        1.1.3 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
        1.1.4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1.2 目前兽医临床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问题
        1.2.1 抗菌药物防治与耐药性问题
        1.2.2 疫苗预防与免疫失败
    1.3 鸡大肠杆菌病与炎症
        1.3.1 鸡大肠杆菌病病理学变化
        1.3.2 炎症反应与炎症因子
    1.4 中国传统医药与炎症
        1.4.1 中医药防治SIRS和MODS取得的成果
        1.4.2 清热解毒类中药对机体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1.4.3 中药在抗炎、抗菌方面的研究成果
    1.5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菌株与动物
        2.1.2 试验药物与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2.2.2 单味中药抗菌、抗炎活性的研究
        2.2.3 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复方中药的确定
        2.2.4 复方中药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2.2.5 复方中药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2.2.6 复方中药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鸡体内炎症相关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结果
        3.1.1 试验菌株的复壮及菌液的制备结果
        3.1.2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3.1.3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产ESBLs检测结果
        3.1.4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分析
    3.2 单味中药的抗菌、抗炎作用研究
    3.3 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复方中药的确定
        3.3.1 O_2型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半数感染量的测定结果
        3.3.2 发病模型的建立结果
        3.3.3 复方中药三种成分组合比例的优化结果
    3.4 复方中药的体外抗菌作用测定与抗菌机制分析
        3.4.1 复方中药体外抗菌作用检测结果
        3.4.2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菌体细胞壁的影响与分析
        3.4.3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菌体细胞外可溶性蛋白的影响与分析
        3.4.4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影响与分析
    3.5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与分析
        3.5.1 复方中药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试验鸡增重的影响与分析
        3.5.2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与分析
        3.5.3 试验鸡只的剖检结果
    3.6 复方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3.6.1 QPCR产物特异性分析及鉴定
        3.6.2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TLR4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3.6.3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NF-κB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3.6.4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TNF-α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3.6.5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IL-1β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3.6.6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IL-8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3.6.7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TGF-β4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3.6.8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IL-10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3.6.9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IFN-γ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3.7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发病鸡免疫水平的影响
        3.7.1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发病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7.2 复方中药对发病鸡脾脏中IFN-γ/IL-4比值的影响
4 讨论
    4.1 O_2型鸡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机制
    4.2 中药抗菌机制
    4.3 中药的抗炎作用研究
    4.4 鸡大肠杆菌病发病模型的建立
    4.5 中药剂型以及给药方式的选择
    4.6 鸡大肠杆菌病疗效评价指标
    4.7 复方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作用机制分析
        4.7.1 复方中药在炎症水平调节方面的作用
        4.7.2 复方中药对各炎症相关因子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4.7.3 鸡大肠杆菌病临床表现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
        4.7.4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发病鸡免疫水平的影响
        4.7.5 复方中药对免疫平衡的影响
    4.8 试验中的不足、创新与展望
        4.8.1 试验中的不足
        4.8.2 试验中的创新
        4.8.3 研究展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免疫鸡群爆发新城疫的原因及其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鸡舍除尘间应用效果研究[D]. 孙浩政.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2]莆田市鸡用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调查及复合型解毒剂的应用[D]. 胡向腾.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3]松花粉多糖对胚胎感染ALV-J亚型的免疫调理作用[D]. 黄金.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4]野生动物园野禽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水平检测及初步分析[D]. 闫梦杨.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5]苦地胆超微粉对肉鸡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D]. 石超群.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6]2018年安徽省家禽H5+H7疫苗免疫抗体检测及HPAIV流行病学调查[D]. 肖晶.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对LaSota弱毒疫苗的免疫抑制[D]. 曹坤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中山市三角镇畜禽疫病防疫情况调查分析[D]. 吴宇颖.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 [9]镇江地区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净化[D]. 何琪. 扬州大学, 2018(05)
  • [10]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张瀚元.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免疫鸡新城疫暴发的原因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