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杂种小麦的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刘愈之,丁志远,刘众,赵少敏[1](2021)在《矮败基因源在选育小麦品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矮败基因源从资源征集、创新进行本土化改良,构建了平凉市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总结转育出了一批适宜陇东地区寒、旱生态型的冬小麦显性核不育材料,拓宽了冬小麦品种抗病基因资源库;利用创制的矮败小麦建立了简便有效多聚合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了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等4个矮败小麦轮回选择基础群体。
王士坤,杨丽娟,王映红,董昀,任星旭,周思远,李永珍,张玉红,蒋志凯[2](2021)在《新麦系列品种系谱及育种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特别是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为发挥新麦系列小麦品种在育种和推广中的作用,介绍了新麦系列代表性品种的特点,对新麦系列品种系谱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其选育技术,对新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选育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秋,徐向阳,姚昌顺,穆桂兰,徐程程,朱卫生[3](2021)在《小麦新品种隆平麦6号的选育过程及体会》文中提出隆平麦6号是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以烟361为母本、西农97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小麦品种。本文概述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并总结了选育体会,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肖进,程怡璠,宋融融,孙丽,王宗宽,袁春霞,王海燕,王秀娥[4](2021)在《小麦抗赤霉病外源种质的创制和育种利用》文中认为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赤霉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抗源很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移到小麦的近缘属种,寻找新的抗源以及寻求新的育种突破。携带抗性基因的外源染色体可以通过染色体工程手段以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等形式导入小麦。综述了将大赖草等多个小麦近缘种的抗赤霉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创制抗病外源种质和育种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提供参考信息。
易志杰,杨中路,张婵娟,袁松丽,郝青南,陈水莲,陈海峰,周新安[5](2021)在《夏大豆新品种油601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601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中豆32为母本,郑851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2015—2016年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56.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1增产7.1%;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21.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1增产12.1%;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油6019产量高、籽粒大、抗逆性好、商品性优,适合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种植。2018年在湖北省天门市开展了油6019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高产地块产量可达4 500 kg·hm-2以上。试验表明油6019接油菜茬最佳,适时早播,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保苗16.5万~22.5万株·hm-2,初花期化控1次,可创高产,提质增效。
周李强,聂迎彬,孔德真,崔凤娟,徐红军,穆培源,桑伟,刘鹏鹏,田笑明[6](2021)在《杂种小麦新冬43号精量穴播高产栽培效果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降低杂种小麦生产用种量,加快新品种新冬43号的示范推广,设置了机械精量穴播和条播两种播种方式3个种植密度,进行田间取样考种和实收产量核算。结果表明,新冬43号精量穴播较传统条播降低播种量50%~62%,田间出苗率提高24%~28%,增产579~639 kg/hm2,节本增收2 655~3 090元/hm2;精量穴播有利于杂种小麦个体优势与群体优势协调,表现出明显的节种增产效果。
李燕红[7](2021)在《小麦核质杂种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淀粉特性研究》文中提出
肖静[8](2021)在《金色的家国情怀(纪实文学)》文中认为院士档案:傅廷栋,1938年9月出生,广东郁南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现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现任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主任,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主任,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部油料作物专家顾问,湖北省油菜产业协会理事长,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9](2021)在《突破种业关键核心技术,七大农作物育种迈上新台阶》文中研究指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农作物优良品种是农业增产的核心要素,是种子产业发展的命脉。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育种技术,强化科技创新,创制重大新品种,对驱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吴国芳[10](2021)在《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文中提出高丹草(Sorghum-sudangrass hybrid)杂种优势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多次刈割利用,是重要的一年生饲用作物。但因其幼嫩茎叶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家畜采食过量易产生中毒现象。因而培育低氢氰酸含量的高丹草是重要育种目标。在课题组前期对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主效QTL PA7-1定位研究基础上,我们用高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对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定位研究发现了另一个相关的主效QTL PA 7-2。进而采用BSA-SSR方法和低氢氰酸含量目标性状QTL侧翼的SSR标记,从高丹草群体1200个分离单株中筛选建立了等位基因重组QIRs群体,经套袋自交得到F3分离群体,并从中筛选出130个F3重组株构建了精细定位群体。本试验重点对PA 7-1和PA7-2这两个主效QTL进行了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挖掘和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从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的1200个F2群体单株中各选10个低氰与高氰植株的DNA等量混合建立基因池,并以亲本为对照筛选得到SSR适宜引物11对。用这11对引物对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及其双亲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多态性条带位点253个。2.利用这253个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基于高丹草F2群体的连锁群图谱,其覆盖基因组长度211.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4 cM。QTL定位检测到4个与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的QTLs,只有PA 7-1和PA 7-2为主效QTL,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7.4%和47.1%。3.采用QTL侧翼SSR标记对1200个F2单株进行筛选,分别建立了 2个PA 7-1和PA7-2的QIRs群体,各包含379和121个重组株。利用单粒传法分别获得了 F2:3群体,基于该群体再次进行QTL定位,验证了 PA7-1和PA7-2的稳定性。4.为缩短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区间,利用高丹草130个F3重组单株的精细定位群体分别进行了精细定位。最终将PA7-1确定在标记SORBI4G4-120和SORBI4G4-680之间,包含8个SSR标记;将PA7-2确定在标记Sobic.8g1-600和XM00242-400之间,包含6个SSR标记。5.对PA7-1的8个和PA7-2的6个SSR标记片段进行回收、纯化、测序及与已知的高粱基因组比对分析,首次建立了PA7-1和PA7-2高分辨率的物理图谱。将PA7-1确定在高粱第4号染色体的203.6 kb基因组区域内,该区间包含了 18个候选基因;将PA7-2确定在高粱8号染色体上18.4 kb和25.5 kb的区域内,以及该染色体上克隆BAC 88M4基因AY661656.1上,它们共包含了 5个候选基因。6.通过RT-PCR表达水平验证发现,PA7-1有2个基因XM 021458168.1和XP021313843.1,PA7-2有1个基因AY661656.1,这3个基因在低氰的父本红壳苏丹草和F2植株的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中均有显着表达,表明它们是调控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二、优质杂种小麦的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杂种小麦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矮败基因源在选育小麦品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选择方法 |
1.1 基础材料的征集、鉴定、创新和利用研究 |
1.2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 |
1.2.1 轮回选择群体的组配 |
1.2.2 矮败小麦创新种质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 |
1.3 主要技术路线 |
1.4 新杂交种子获得及后代选择方法 |
2 主要育种研究成果 |
2.1 小麦种质资源的征集、鉴定、筛选利用及资源库的创建 |
2.2 利用矮败基因源创建陇东冬小麦改良群体 |
2.3 利用矮败不育株创建陇东寒、旱生态型的冬小麦基础群体 |
2.4 开展多途径冬小麦杂交育种,选育出一大批育种中间材料 |
2.5 显性核不育冬小麦利用研究与染色体工程技术相结合 |
3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2)新麦系列品种系谱及育种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育成品系及代表性品种的特点 |
2 新麦系列品种系谱 |
3 新麦系列品种选育技术特点 |
4 新麦系列小麦品种选育方向展望 |
(3)小麦新品种隆平麦6号的选育过程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
1.1 亲本材料 |
1.2 选育过程 |
2 特征特性 |
2.1 生物学特性 |
2.2 产量表现 |
2.3 品质表现 |
2.4 抗病性 |
2.5 抗寒性 |
3 选育体会 |
3.1 育种目标:抓住生产实际,有目的地解决生产问题 |
3.2 亲本选择: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
3.3 选择策略:分清主次矛盾,有针对性进行选育 |
3.4 企业推广示范 |
3.5 育种启示 |
(4)小麦抗赤霉病外源种质的创制和育种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赖草的抗赤霉病研究 |
2 鹅观草和纤毛鹅观草的抗赤霉病研究 |
3 偃麦草属的抗赤霉病研究 |
4 山羊草属的赤霉病抗源利用研究 |
5 黑麦的抗赤霉病研究 |
6 华山新麦草的抗赤霉病研究 |
7 展望 |
(5)夏大豆新品种油601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2 特征特性 |
2.1 农艺性状 |
2.2 品质性状 |
2.3 抗病性 |
3 产量表现 |
3.1 产量特性 |
3.2 稳产特性 |
4 适宜区域及高产栽培技术 |
4.1 适宜区域 |
4.2 高产栽培技术 |
5 讨 论 |
(6)杂种小麦新冬43号精量穴播高产栽培效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播种时间和播种方式 |
1.3 田间水肥管理和调查内容 |
1.4 小麦精量穴播机工作参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播种方式田间出苗率 |
2.2 不同播种方式田间实收产量和产量结构 |
2.3 小麦精量穴播和传统条播栽培经济效益 |
3 讨论 |
(8)金色的家国情怀(纪实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刻苦攻读,登上国际学术高峰 |
心系黎民,科研围着农民转 |
老骥伏枥,百计千谋精准扶贫 |
(9)突破种业关键核心技术,七大农作物育种迈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创制优异种质资源,为新品种选育奠定重要基础 |
定位克隆有利基因,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路径 |
创新突破育种技术,加速高效育种体系建设 |
加快新品种选育,保障粮食安全 |
鉴定种子身份,构建农作物的指纹数据库 |
(10)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高丹草概述 |
1.2 氢氰酸 |
1.2.1 非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
1.2.2 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
1.3 QTL定位 |
1.3.1 QTL定位原理及步骤 |
1.3.2 QTL定位的方法 |
1.3.3 QTL定位验证 |
1.3.4 QTL精细定位 |
1.3.5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分析 |
1.4 高丹草QTL定位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群体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种植 |
2.1.2 氢氰酸含量测定 |
2.1.3 DNA提取及BSA基因池的建立 |
2.1.4 SSR适宜引物的筛选及PCR扩增 |
2.1.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1.6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2.1.7 遗传群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分析 |
2.1.8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等位基因重组群体的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氢氰酸含量测定 |
2.2.2 基因组DNA纯度的电泳检测 |
2.2.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2.2.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获得 |
2.2.5 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氢氰酸含量QTL定位 |
2.2.6 QIRs群体获得 |
2.3 讨论 |
2.3.1 BSA法评价 |
2.3.2 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图谱研究 |
2.3.3 QTL定位准确性 |
2.3.4 等位基因重组株QIRs分析 |
2.4 小结 |
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群体构建 |
3.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
3.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
3.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
3.1.5 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
3.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
3.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
3.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
3.2.4 PA7?1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
3.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
3.2.6 PA7?1 的精细定位 |
3.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8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建立与候选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主效QTL PA7?1 的稳定性 |
3.3.2 主效QTL PA7?1 精细定位的准确性 |
3.3.3 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候选基因 |
3.4 小结 |
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群体构建 |
4.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
4.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
4.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
4.1.5 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
4.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
4.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
4.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
4.2.4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
4.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
4.2.6 PA7?2 的精细定位 |
4.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4.2.8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构建与候选基因分析 |
4.3 讨论 |
4.3.1 PA7?1 和PA7?2 的加性效应 |
4.3.2 精细定位可行性分析 |
4.4 小结 |
5 PA7?1 和PA7?2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表达水平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植物总RNA的提取 |
5.1.3 cDNA的合成 |
5.1.4 半定量RT?PCR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氢氰酸含量差异 |
5.2.2 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
5.2.3 候选基因的RT?PCR表达验证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6.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6.3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四、优质杂种小麦的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矮败基因源在选育小麦品种中的应用研究[J]. 刘愈之,丁志远,刘众,赵少敏.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23)
- [2]新麦系列品种系谱及育种思路[J]. 王士坤,杨丽娟,王映红,董昀,任星旭,周思远,李永珍,张玉红,蒋志凯. 种子科技, 2021(21)
- [3]小麦新品种隆平麦6号的选育过程及体会[J]. 张秋,徐向阳,姚昌顺,穆桂兰,徐程程,朱卫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1(20)
- [4]小麦抗赤霉病外源种质的创制和育种利用[J]. 肖进,程怡璠,宋融融,孙丽,王宗宽,袁春霞,王海燕,王秀娥. 生物技术进展, 2021(05)
- [5]夏大豆新品种油601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易志杰,杨中路,张婵娟,袁松丽,郝青南,陈水莲,陈海峰,周新安. 大豆科学, 2021(04)
- [6]杂种小麦新冬43号精量穴播高产栽培效果比较研究[J]. 周李强,聂迎彬,孔德真,崔凤娟,徐红军,穆培源,桑伟,刘鹏鹏,田笑明. 种子科技, 2021(13)
- [7]小麦核质杂种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淀粉特性研究[D]. 李燕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金色的家国情怀(纪实文学)[J]. 肖静. 民族文汇, 2021(03)
- [9]突破种业关键核心技术,七大农作物育种迈上新台阶[J].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村科技, 2021(06)
- [10]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D]. 吴国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