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硫咪唑缓释胶囊驱除绵羊胃肠道线虫的经济效益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段可欣[1](2020)在《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生防制剂的制备与杀虫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禽畜类养殖大国,且畜禽消化道线虫种类多、分布广,因而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阻碍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针对这类疾病,通常以使用化学驱虫药物为主,但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寄生虫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环境及人类自身健康。据资料报道,利用寄生性线虫的天敌-捕食线虫性真菌对寄生虫进行生物防治是非常有潜力替代或减少化学药物的一种防治手段,其中以捕食线虫性真菌研究最多。在众多捕食性真菌中,Duddingtonia flagrans是目前最具有应用价值的生防菌之一。但利用捕食性真菌进行生物防治对动物有何影响?再就是结合中国的生产实际,将捕食性真菌与驱虫药联合应用可能更加有效,但什么样的剂型合适?相关报道比较缺乏,并影响了该菌的临床应用,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首先,在大量制备D.flagrans孢子悬液的基础上,给实验兔投喂5倍剂量和10倍剂量的D.flagrans,然后分别于实验的第0、5和10天同一时间采血,以检测其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每日定时观察和记录实验兔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实验结束后,分别取实验兔心、肝、脾、肺、肾、淋巴结、大脑、小脑及各段肠管等组织,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和病理变化,最后制成切片再于镜下观察。结果表明,各组实验兔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均正常,其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数据也均在正常范围内;组织切片观察也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这些均表明该菌对动物机体并不会造成可见病理变化。然后,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D.flagrans孢子冻干粉-伊维菌素联合片剂及D.flagrans孢子冻干粉-丙硫咪唑联合胶囊剂两种制剂。随后于2019年8月在青海省某藏羊养殖场进行了动物实验。结果显示,D.flagrans联合伊维菌素制剂或联合丙硫咪唑制剂的虫卵减少率和粪便幼虫减少率最高均可达100%,均优于单独使用药物组;单独投喂D.flagrans孢子冻干粉组幼虫减少率可达89.8%。这些表明,捕食性真菌D.flagrans冻干粉确实可有效减少粪便中的幼虫数量;当与驱虫药联合应用时,在有效驱除动物体内寄生虫的同时,还能显着减少环境中由排出的虫卵发育而来的幼虫的数量,减轻了因驱虫对草场的污染,并避免了再感染。以上研究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与驱虫药联合应用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动物是安全的,为今后进一步进行真菌-驱虫药生防制剂的研发供了基础数据,也有助于推动捕食性真菌的临床应用。
韩天龙[2](2019)在《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化道线虫(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是寄生于宿主消化道的线形动物门(Nematoda)多种线虫的统称,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盲肠和直肠等消化道内;可对宿主造成广泛的损害,包括:夺取营养、吸食血液、破坏黏膜组织、物理压迫、阻塞管道、释放毒素、导致过敏反应、引发炎症、诱发免疫缺陷及引入其它病原体等。消化道线虫病是世界上主要的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广泛传播,多种动物均可感染,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威胁。绵羊消化道线虫病主要由无尾感器纲(Aphasmida)毛尾目(Trichurata)线虫,及有尾感器纲(Phasmidea)杆形目(Rhabditata)和圆线目(Strongylata)线虫感染所致;其种类多、分布广,多为混合感染。草原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尤为严重,以土源性线虫感染为主,可致绵羊饲草料转化率低,养殖成本增加,体重增加缓慢,发育受阻,生长周期延长,繁殖性能降低,免疫力下降,经济效益低下等,制约着绵羊产业健康发展。应用化学药物进行定期驱虫,仍然是绵羊消化道线虫病防治的主要手段。化学驱虫药的长期和频繁使用,尤其是给药种类、途径、剂量和时间的不规范,导致抗药虫株的产生。驱虫药抗药性(Anthelmintic resistance,AR)的产生已经成为困扰养羊业的全球性问题。新型抗消化道线虫药物的开发以及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已迫在眉睫。蒙东地区绵羊存栏量近年来均保持在6000万只左右,占内蒙古绵羊存栏总量的70%以上,其拥有可利用草原面积约3800万公顷,是内蒙古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绵羊产业呈现良好且稳定的发展势头。为了掌握蒙东地区草原放牧条件下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明确消化道线虫对常见化学药物的抗药情况,探索新的生物防治途径。本研究以具有绵羊产业发展优势的蒙东地区5个盟市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了1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旗县作为试验调查点,以放牧绵羊为调查对象。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了绵羊新鲜粪便样本中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收集,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McMaster’s method)进行了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检测计数,完成了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测定;对照《绵羊寄生蠕虫虫卵图谱》进行了消化道线虫虫卵的种属鉴别,并参照我国现行农业行业标准NY/T1465-2007《牛羊胃肠道线虫检查技术》进行了感染优势线虫第三期幼虫(Third-stage larvae,L3)孵化试验,完成了消化道线虫感染优势种类的鉴定;剖解了绵羊消化道线虫寄生部位,进行了消化道线虫成虫的检测,并对寄生部位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完成了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评估了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常见驱虫药的抗药性;从蒙东地区土壤中进行了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离培养与分子鉴定,开展了捕食线虫真菌制剂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蒙东地区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最高感染率达到了100%,最低感染率达45%,平均感染率达79.2%;蒙东地区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的个体最高感染强度达32400 EPG,调查点内最高平均感染强度为6192.5 EPG,最低平均感染强度为494.1 EPG,蒙东地区平均感染强度为1813.2 EPG。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种类复杂多样,感染较为严重,检测到了30种以上不同形态的消化道线虫虫卵;主要感染的线虫有毛圆属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p.)、血矛属线虫(Haemonchus spp.)、奥斯特属线虫(Ostertagia spp.)、细颈属线虫(Nematodirus spp.)、类圆属线虫(Strongyloides spp.)等,其中以血矛线虫属和毛圆线虫属感染最多。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在不同地域、品种、性别、年龄间可能存在着差异性。消化道线虫对绵羊寄生部位可造成严重的病理损伤,引起绵羊皱胃黏膜和小肠黏膜水肿、充血、出血、溃疡、糜烂、增厚、萎缩、缺损、脱落等多种机械性损伤和炎性反应,显微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着抗药性,尤其是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已经十分严重,阿苯达唑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ED50值高达5.670μg/mL;抗药线虫包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和类圆线虫等,其中最主要的抗药线虫为血矛线虫。从蒙东地区的土壤里分离到了2株具有捕食线虫特性的真菌,经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鉴定为隐球菌属(Papiliotrema flavescens)和根霉菌属(Rhizopus oryzae)菌株;这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临床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孢子制剂均对绵羊消化道线虫具有一定的驱虫效果,可有效减少绵羊粪便中消化道线虫虫卵数,这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本研究结果表明,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感染严重,捕食线虫真菌资源丰富;本研究为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的感染现状提供了最新调查数据,为其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赵建国[3](2019)在《海南地方猪蛔虫病调查、抗药性检测、抗蠕虫药杀卵试验及与宿主互作生化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蛔虫病是危害我国乃至世界猪业生产的一种重要肠道寄生线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海南“地方猪”进行猪蛔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猪蛔虫卵在环境中的土壤、水体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养殖模式、热带气候、地域环境及社会人文等因素与海南“地方猪”感染蛔虫病的关系,建立适合海南热带气候环境的猪蛔虫病综合防控方案,为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猪蛔虫病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抗蠕虫药杀卵活性检测方法和猪蛔虫耐药性定量检测方法,供临床筛选已知有效药剂、研制开发未知新药提供参考技术方案。第三部分研究牛胆汁及其主要成分对促进蛔虫卵孵化和提高幼虫移行活力方面的作用,初步分析胆汁中生物活性成分介导蛔虫卵孵化及提高幼虫移行活力的生化机制,为蛔类线虫宿主特异性、动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控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2015~2018年间共采集海南地方猪肠体、猪粪、土壤和水体样本19606份,样本源于海南18个县市(不含三沙市),68个自然村,30个屠宰场,64个散养户,95个小型养殖户和38个中型养殖户,样本采集点基本覆盖海南岛陆域全境。结果表明,海南东部地区各县市猪粪样本蛔虫卵检出率为7.6%,中部14.8%,西部13.8%;哺乳仔猪粪便样本检出率2.5%,保育猪30.9%,生长肥育猪30.7%,种猪30.9%;各县市屠宰场育成猪肠道成虫检出率为1.2~3.6%,感染强度为1~8条,多数2~3条;田园菜地土壤样本蛔虫卵检出率7.2%,河流沿岸2.6%,田间水体1.2%,水库水体0%,洼地积水5.0%。海南“地方猪”整体蛔虫病感染率较低,表现“局部区域流行”特征。同时,猪蛔虫病流行因素较为复杂,蛔虫卵散播随干湿季节而不同,迁移范围变化较大,蛔虫病散播风险较高。(2)建立了抗蠕虫药体内外杀卵活性检测方法,并检测了阿维菌素、多拉菌素、伊维菌素和氟苯哒唑四种驱虫药剂的杀卵活性。其中,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和伊维菌素未能表现蛔虫卵发育抑制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用氟苯达唑处理猪排出蛔虫采集的虫卵镜检观察,发现卵胚发育受到抑制,大多数虫卵仍停留在1细胞期(85.5%),只有6.3%的虫卵发育成幼虫。体外检测法将驱虫药(0.04ppm的多拉菌素或1.0 ppm的氟苯达唑)处理的蛔虫卵人工感染小鼠,通过观察肺脏中L3鉴定蛔虫卵的感染性。结果表明,体外驱虫药处理对蛔虫卵发育无显着影响(P>0.05)。该方法可用于筛选具有杀卵活性的药效成分或植物提取物。(3)建立了联合虫卵孵化分析法和琼脂凝胶幼虫移行试验的一种猪蛔虫耐药性定量检测方法,测试苯并咪唑和四氢嘧啶/咪唑噻唑等抗蠕虫药对蛔虫的耐药性。利用迁移到各处理孔和对照孔表面的幼虫百分比计算抑制50%幼虫迁移的药物浓度(EC50)。噻苯达唑、芬苯达唑、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和噻嘧啶对蛔虫卵的EC50值分别为 74~150、4.9~13.9、2.3~4.3、358~1150 和 1100~4000nM。该方法作为一种敏感的生物测定方法,既可用于检测耐药性,又可用于筛选驱虫药活性成分。(4)采用HPLC法测定了牛、猪和鸡3种动物胆汁中7种胆汁酸LCA、CA、DCA、CDCA、HC、GDCA、TCA的成分和含量。其中牛胆汁中有6种,猪胆汁中有5种,鸡胆汁中有1种。牛胆汁酸中LCA含量最高(16.08μg/mL),猪胆汁中DCA含量最高(6.42 μg/mL),鸡胆汁中CDCA(4.01 μg/mL)含量高于牛(0.15μg/mL)和猪(0.08μg/mL)。玻璃珠震荡虫卵孵育法联合体外幼虫移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1(牛胆汁)中,5%牛胆汁添加量蛔虫幼虫移出率最高,为32.51%。随着胆汁浓度的增加,幼虫移出的数量逐渐减少,当胆汁浓度达到80%时,幼虫移出率最低,为6.24%;试验组2(鸡胆汁)中,浓度变化对幼虫移出率影响效果不明显(P>0.05),与该组对照孔比较,鸡胆汁的添加表现出抑制蛔虫幼虫(L2)移行行为的作用。试验组3(猪胆汁)中,5~10%猪胆汁的添加量有利于蛔虫幼虫的移出,随着猪胆汁浓度的增加,幼虫移出率表现出与试验组1相似的结果。7种胆汁酸对猪蛔虫幼虫移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各试验组胆汁酸浓度的递增,与对照组比较,幼虫移出率变化不明显(P>0.05),可见,单一胆汁酸化合物不能提高蛔虫幼虫的迁移活力。为了丰富琼脂凝胶移行试验对胆汁种类的选择,试验选择牛、猪和鸡胆汁进行物理性质比较发现:牛胆汁容量最多,猪胆汁粘性最强,牛、猪和鸡胆汁均部分溶于水。三种动物胆汁溶于无水乙醇均有沉淀和浑浊表现,在丙酮中均不溶解,在DMSO中溶解性较好。这有利于生物检测试验方法的优化和检测范围的扩展。综上所述,本研究比较全面的对海南地方猪蛔虫病感染情况、流行趋势及影响猪蛔虫卵散播的气候、环境和社会人文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科学有效的综合驱虫方案。经过反复多次试验,成功建立了驱虫药杀卵试验方法和驱虫药耐药性定量检测方法。并对胆汁在蛔虫卵孵化、幼虫移行活力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后续蛔类线虫与宿主互作化学通讯机制研究及其生物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阮祥春[4](2018)在《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的创制及释放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伊维菌素(IVM)广泛用于畜禽和伴侣动物的寄生虫疾病防治。传统的IVM口服与注射制剂需要频繁给药,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影响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目前,虽然有相关的长效制剂或缓释丸剂报道,但是均存在着不同的缺陷。本研究制备了含可溶性硅酸盐玻璃IVM缓释丸剂,避免了现有IVM制剂的缺陷。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IVM缓释丸剂的创制采用廉价的碳酸钠和二氧化硅,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可溶性玻璃。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显示可溶性玻璃的碳酸根特征峰消失,仅有1000波数左右硅酸盐的特征峰。电镜扫描发现,可溶性玻璃粉末表面有不规则的孔隙。用制备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溶性玻璃作为IVM缓释丸剂的辅料之一。以丸剂在人工瘤胃液中崩解时间为指标,用单因子、部分因子和全因子试验筛选IVM缓释丸剂组分及制备工艺参数。以微晶纤维素、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因子,用Box-Behnken进行响应面优化。丸剂最佳组方为重晶石粉与可溶性硅酸盐玻璃粉比例为2:1,微晶纤维素比例为8%,淀粉比例为0.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比例为0.25%。最佳制备工艺为湿法12目制粒,60℃烘干30min,14目整粒,37.5 T压力压制丸剂,30℃固化24 h。分别制备了两种IVM规格的缓释丸剂,IVM缓释丸剂长28.12 mm±0.14 mm,宽16.10 mm±0.13 mm,高13.03 mm±0.05 mm,每个丸剂质量为 11.4842 g±0.1675 g,平均密度为 1.95 g/cm3。2.IVM缓释丸剂相关检测方法建立建立了缓释丸剂中IVM含量HPLC-UV检测方法。丸剂经粉碎后,用甲醇提取,样品稀释后进行HPLC检测。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yr-C18(4.6×250 mm,5 μ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v/v),检测波长24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 μL。结果表明在0.5 μg/mL~50 μ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回收率在95.47%~106.72%之间。批内变异系数在1.41%~6.44%之间,批间变异系数在1.21%~2.28%之间,均小于10%。建立了 IVM在人工模拟瘤胃液与血浆中HPLC-FLD检测方法。人工模拟瘤胃液与血浆样品分别经乙酸乙酯与乙腈提取,50℃氮气吹干,用N-甲基咪唑与三氟醋酐对样品进行衍生化。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水(97:3,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365 nm,发射波长为475 nm。IVM在人工瘤胃液中标准曲线0~2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4),在1 ng/mL~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IVM在血浆中标准曲线在0~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IVM在人工瘤胃液回收率在96.65%~99.76%之间,批内平均变异系数在1.52%~5.46%之间,批间的变异系数为3.73%±2.01%。人工瘤胃液中IVM最低检测限为0.3 ng/mL,最低定量限为0.5 ng/mL。血浆中IVM回收率在93.61%~99.79%之间。批内平均变异系数在2.73%~3.74%之间。批间变异系数为3.34%±0.53%。IVM在血浆中检测限为0.1 ng/mL,定量限为0.3ng/mL。样品中高、中、低、LOQ的IVM浓度在不同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3.IVM缓释丸剂释放动力学的研究将IVM缓释丸剂放入装有900 mL含0.5%SDS的人工瘤胃液的溶出杯中,在温度39.5℃,转速100 rpm的条件下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在不同的时间采集1 mL样品,并每天更换释放介质,直至试验结束。添加0.50gIVM原料的丸剂在第1d出现突释,释放IVM达到48.37 mg±3.04 mg,占丸剂中IVM总量的10.56%。在7 d~53 d,为丸剂缓释阶段,每天IVM释放量在2 mg~9 mg之间。在54 d~57 d,IVM的释放量增加到每天10 mg~13 mg。在58 d~62 d IVM释放量降低至释放结束。丸剂在人工瘤胃液的累积释放IVM达到423.72 mg±5.49 mg,累积释放率为92.52%。添加0.25 g IVM的丸剂在第1 d也出现突释现象,IVM释放量达到27.74 mg±1.62 mg,占丸剂含IVM的12.27%。在7 d~59 d,为丸剂缓释阶段,每天IVM释放量在1 mg~6 mg。丸剂累积释放IVM达到209.10 mg±4.56 mg,累积释放率为92.49%。最佳拟合释放动力学方程均为Korsmeyer Peppas方程,释放方式的参数n值分别为0.5180和0.4581,介于0.45和0.89之间。表明IVM缓释丸剂在体外是通过扩散侵蚀方式释放IVM。6只体重为21.20 kg~24.20 kg的绵羊(小尾寒),每只羊口服一个IVM缓释丸剂。在不同的时间采集2.5 mL血液样品,经3000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浆,至-20℃保存。丸剂持续在瘤胃内滞留近1个月,平均达峰浓度为6.69ng/mL。在1 d~14 d血浆IVM浓度相对稳定,维持在1 ng/mL~6 ng/mL。在28 d时,血浆中IVM的浓度为0.63 ng/mL±0.12 ng/mL。分别用WinNolin 5.2软件计算其房室模型和非房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依据赤池判据(AIC)和施-贝氏判据(SBC),IVM丸剂体内释放符合一级一室(无滞留期)模型。房室模型的Ka,Ke,Tmax,Cmax,AUC,CL分别为 1.69 d,0.06 d,2.33 d,4.42 ng/mL,86.86 ng·day/mL,122.26 L/day/kg。非房室模型的Ke,t1/2β,Tmax,Cmax,AUC,Vd,CL,MRT分别为8.33d,6.37 d,1.5 d,7.53 ng/mL,76.63 day·ng/mL,2501.93 L/kg,270.31 L/day/kg,12.71 d。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现非房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更加接近单次口服IVM缓释丸剂的药代动力学结果。4.IVM缓释丸剂初步质量评价IVM缓释丸剂含量在标示量的98.87%~102.06%之间,符合含量在90%~110%之间的规定。IVM缓释丸剂之间重量差异符合相关规定。鉴别项下,IVM缓释丸剂中IVM出峰时间与对照品保持一致。IVM缓释丸剂对高温、高湿和光照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高湿试验丸剂质量增加不超过3%,说明丸剂没有吸湿性。对包装在铝箔袋的IVM缓释丸剂进行的加速试验,在40℃,相对湿度75%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本研究制备的羊用IVM缓释丸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安全、高效、动物体内无异物残留的特点。IVM缓释丸剂在羊体内持续释放近1个月,优于常规IVM制剂,对我国,特别是北方牧区的羊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文蕊[5](2018)在《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临床应用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捕食线虫性真菌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线虫天敌,利用它们捕获外界环境中发育的家畜线虫幼虫,使其在感染家畜之前便被杀死,就可避免家畜的感染或重复感染。在我国目前广泛使用化学驱虫药进行驱虫的现实情况下,将化学驱虫药与捕食性真菌联合应用,前者作用于家畜体内的线虫成虫,而后者作用于药物驱虫后所排虫卵转而发育的线虫幼虫,两者相互补充,可达到较理想的家畜线虫感染防控实际效果。为此,本研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包头萨拉齐、呼伦贝尔西旗、呼和浩特郊区等多个地区,进行了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与驱虫药联合应用模式的研究。首先进行了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孢子悬液与驱虫药联合临床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与伊维菌素联合应用组的幼虫减少率高于单独用药组;而单独用菌组对动物体内线虫成虫的生存和虫卵产生没有影响,且只对随粪便排出虫卵孵化出的幼虫,发挥捕获杀灭作用。上述情况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与驱虫药物联合应用这种模式是完全可行的,并可以取得较好的家畜线虫感染防控效果。为了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更方便地进行捕食线虫性真菌与驱虫药物联合应用,根据两者的实际使用量,进行了不同的配比,用D.flagrans冻干厚壁孢子和驱虫药物,制备了D.flagrans真菌联合丙硫咪唑药物片剂及D.flagrans真菌联合伊维菌素胶囊剂。经检测,两种联合剂型对线虫幼虫的实验室杀虫率均可达95%左右,这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制备的捕食性真菌-驱虫药联合制剂进行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与驱虫药联合制剂组的平均幼虫减少率在第6天(144h)时,可达到98.4%97.0%(丙硫咪唑合剂、伊维菌素合剂),而单独用药组分别为60.7%83.0%(伊维菌素、丙硫咪唑),表明了捕食性真菌D.flagrans与驱虫药联合制剂的应用,既不影响药物药效的正常发挥,又节省了人力与物力的投入,方便了捕食性真菌的临床应用,减少了驱虫后虫卵排出发育形成幼虫对草场的污染。以上研究结果证实,将捕食线虫性真菌与驱虫药联合应用的模式,比单纯使用捕食性真菌或化学驱虫药,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胃肠道线虫防控效果;并且联合剂型的初步制备成功,也为今后进一步的捕食性真菌生产实践应用及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王永彬[6](2014)在《伊维菌素o/w注射液的制备和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寄生虫病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动物生长的疾病,它在西藏自治区每个地区的各类羊、牛群体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病。由于寄生虫病的病原种类多、分布广。加之西藏自治区地域广阔,因此给西藏自治区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寄生虫病的感染,直接影响牧区羊的产肉、产毛、增重等生产性能,同时也将影响羊羔的存活率。因此定期应用化学药物驱虫,成为了防治家畜寄生虫病最为有效的手段如何根据当地寄生虫病情况和感染现状,因地制宜。如何选用高效、广谱、低毒的抗寄生虫药物,就成为了长期防治寄生虫病的主要任务。如今研制新型的防治寄生虫药物及其适用的新剂型,对于提高寄生虫病的防治和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伊维菌素具有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加之对体内外寄生虫都具有高效驱杀和防治作用。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它具有强的渗透性、安全性在动物机体组织中,而且药效期长。对于口服驱虫剂来说,都很难深入到达肌肉、器官和组织中,因此口服驱虫制剂对于寄生虫防治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伊维菌素对家畜的胃肠道线虫、体外寄生虫有着特殊的疗效。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它具有很多优点。但由于伊维菌素几乎不溶于水,严重制约着该类药物的发展和使用。目前,伊维菌素已制成预混剂等常规剂型及缓释丸剂等新剂型。20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纳米级药物对动物机体组织具有靶向特点,因此纳米乳技术被应用于药物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伊维菌素不易溶于水的特点,采用新型纳米技术,特有的配方制成伊维菌素o/w注射液,考察所制成伊维菌素o/w注射液的形态学、粒度等。试验运用伊维菌素o/w注射液在0.1mg/kg、0.2mg/kg、0.3mg/kg不同剂量的情况下和伊祛虫相比较,同设置对照组,在试验0、1、2、4、7、10、12、15、21d直肠采集新鲜粪便,采用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方法,计数出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量(EPG),从而计算出虫卵减少率。结果表明:在试验第4d时体内线虫等虫卵减少率分别为81.21%、82.81%、89.47%、73.68%;第7d时体内线虫等虫卵减少率分别为87.27%、88.33%、95.30%、81.68%;第10d时体内线虫等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6.21%、100%、100%、98.64%;第12d时体内线虫等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3.18%、100%、100%、98.44%;第15d时体内线虫等虫卵减少率分别为85.91%、100%、100%、97.47%;第21d时体内线虫等虫卵减少率分别为76.97%、98.65%、99.63%、89.86%。同时比较伊维菌素o/w型注射液和伊祛虫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实验室内(北纬“29o40’44”,东经91o8’45”,气压654.4百帕,海拔3497.7米)两种药物的使用情况。试验各组选取2只感染体外寄生虫严重的患病羊,以10㎝2的皮肤上虱、蚤等体外寄生虫,肉眼观察减少情况作为依据,考查伊维菌素o/w注射液和伊祛虫的驱虫效果。各组以2㎝2(患处与健康交界处)皮肤上刮取患病羊的皮屑,检测螨的治疗状况,考查伊维菌素o/w注射液和伊祛虫的驱螨效果。试验结束后60d对所有的试验羊进行称重,考查伊维菌素o/w注射液和伊祛虫驱虫效果对体重的影响。从各项试验使用spss17.0软件结果分析伊维菌素o/w注射液在高海拔地区临床使用、驱杀体内外寄生虫效果,增重等各方面都优于伊祛虫注射液。
韦志锋,闭炳芬,黄明学,李军,蓝显利,蓝金红,农启文,秦若甫,唐林生,李健,陶立,许力干,杨威[7](2014)在《广西圈养山羊蠕虫驱虫模式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制定适应于广西山区圈养山羊的驱虫模式,笔者试验采用芬苯达唑和伊维菌素肠溶微囊剂型进行蠕虫驱虫,比较其与传统药物丙硫苯咪唑的驱虫效果,旨在探讨最佳使用剂量和方法,建立新的驱虫模式,为指导广西圈养山羊驱虫提供科学依据。
李贵玉[8](2012)在《伊维菌素PLA/PLGA缓释微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伊维菌素(IVM)即22,23双氢阿维菌素为模型药物,利用聚乳酸(PLA)及其共聚物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分子量分别为15000、20000、25000,分别缩称为PLA/PLGA1.5、PLA/PLGA2.0、PLA/PLGA2.5)制备IVM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制剂。研究微球含量的测定方法、制备处方与工艺优化、体外释药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制剂稳定性试验和药效驱虫试验等内容,旨在通过IVM PLA/PLGA MS的缓释性能延长IVM的在动物机体内药效持续作用时间。1.IVM PLA/PLGA MS的制备及工艺优化。研究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在单因素试验考察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优化处方工艺,制备IVM PLA/PLGA MS制剂;通过电镜扫描(SEM)观察了微球的粒径分布和外观形貌;采用HPLC建立了IVM含量测定方法,对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和回收率等指标。结果表明,IVM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45nm,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标准方程r=0.9992,在5100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回收率为99.01%,回收率的RSD为0.9185%,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说明该分析方法准确、稳定性好,可用于质量控制检测。采用最优工艺制备的IVM PLA/PLGA MS外观圆整光滑,分散性好;以PLA/PLGA2.0为例,其包封率分别为91.02%和90.79%,载药量分别为29.34%和30.11%,回收率分别为94.52%和95.37%,平均粒径分别为8.42±0.16m和10.23±0.31m。2.IVM PLA/PLGA MS体外释药试验及稳定性评价。以HPLC为测试手段,建立了微球的体外释放方法,确定了以pH7.4磷酸盐缓冲溶液和乙醇混合溶液为释放介质,恒温振荡透析袋透析法进行制剂体外释放的测定;通过光照、低温、温室联合和长期稳定性试验对微球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IVM原药组相比微球具有明显的体外缓释效果,且分子量越大缓释效果越明显,连续18d观察累计释药量微球不超过70%;光照、低温试验对微球影响不大,RSD均在1%左右;温室联合试验影响较大,RSD在5%左右,所以药品阴凉处保存较好。3.IVM PLA/PLGA MS安全性评价。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家兔肌肉、血管刺激性试验和溶血性试验对IVM PLA/PLGA MS的毒性及安全性进行考察。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IVM PLA/PLGA MS的小鼠LD50为259.90mg/kg,LD5095%可信限范围为221.87304.44mg/kg,毒性极低;肌肉、血管刺激性试验和溶血性试验表明微球安全,刺激性小,对肌肉、血管和血细胞均无病理损害作用,临床使用比较安全。4. IVM PLA/PLGA MS缓释注射液对欧拉羊驱虫效果研究。选用甘南草原独有品种欧拉羊,在其颈部皮下注射4mg/kg剂量IVM PLA/PLGA MS缓释注射液。结果表明,微球与原药组0.4mg/kg剂量相比,治疗效果更明显,药效持续作用时间长,93d时粪便虫卵检测,IVM PLA/PLGA MS(PLA/PLGA2.5)虫卵减少率分别在75.90%、80.42%,而此刻原药组仅减少18.58%。
骆学农,景志忠,黄振家,王佩雅,窦永喜,陈涓,才学鹏[9](2010)在《阿苯达唑控释塑囊的研制》文中认为以阿苯达唑为主料,选择药用淀粉、十八酸、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作为辅料或疏性剂,以一定比例配制并压制成缓释药片,组装成以弹簧作为动力装置的控释塑囊。经实验室及野外扩大试验证实,该塑囊不仅能100%驱除羊胃肠道线虫,而且能预防再感染达90d以上。与普通阿苯达唑片剂相比,一次用药的药效持续期延长2个月以上,在甘肃环县实施的以控释和缓释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模式研究中,每只羊能提高经济效益分别达30.75元和25.50元,完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永荣[10](2010)在《乌审旗地区绵羊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驱虫效果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乌审旗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畜牧业大旗之一,鄂尔多斯细毛羊是该旗畜牧业的主体畜种。鄂尔多斯细毛羊在羊毛品质和毛、肉生产性能等方面均达到了先进水平,基本接近或达到澳洲美利奴羊标准。然而绵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明显滞后,从而大大削弱家畜的生产性能,降低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调查了解内蒙古乌审旗地区自然放牧绵羊主要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并为当地牧民制定出较为可行的驱虫方案,本研究于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对乌审旗不同地区的绵羊群进行了三次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了驱虫效果比较试验。分别由6个采样点随机选取900只(每次300只)绵羊,由直肠采集新鲜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离心沉淀法富集虫卵,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行形态学鉴定,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感染率。同时,选取蠕虫感染强度较大的60只绵羊作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几种抗寄生虫药物的驱虫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乌审旗地区自然放牧绵羊群蠕虫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并以混合感染为特点,且与当地的草场类型、气候条件和饲养方式以及用药历史密切相关。三次调查的总感染率分别为80.7%、73%、98%,感染优势虫种为细颈线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第一次调查中它们的感染率分别达到67.3%和60.0%,同时还检查到球虫、吸虫和绦虫卵。通过剖检共发现15种蠕虫,分别隶属于2门3纲4目9科13属,其中线虫有11种,吸虫有2种,绦虫有2种。经形态学特征鉴定,具体种类有:奥拉奇细颈线虫(Nematodirus oiratianus)、长刺似细颈线虫(Nematodirus longispiculata)、绵羊夏伯特线虫(Chabertia ovina)、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环纹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 circumcincta)、羊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蛇形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粗纹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asperum)、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columbianum)、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filaria)、绵羊毛首线虫(Trichocephalus ovis)、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胰扩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盖氏曲子宫绦虫(Helictometra giardi)。药物驱虫试验结果表明,伊维菌素皮下注射剂驱虫效果达到100%,而推荐剂量的阿苯达唑片剂几乎没有驱虫作用。同时,建立了该地区绵羊主要蠕虫卵初步图像库,且比较分析了虫卵的显微特征。因此,乌审旗地区绵羊群蠕虫感染率较高,强度较大,并且普遍以混合感染为主要特征。伊维菌素注射剂仍然显示出强大的驱虫效果,而阿苯达唑片剂对该地区流行的消化道蠕虫基本无驱虫效果。
二、丙硫咪唑缓释胶囊驱除绵羊胃肠道线虫的经济效益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硫咪唑缓释胶囊驱除绵羊胃肠道线虫的经济效益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生防制剂的制备与杀虫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家畜线虫病概况 |
1.2 常用驱虫药及存在问题 |
1.2.1 伊维菌素 |
1.2.2 阿苯哒唑 |
1.2.3 寄生虫耐药性 |
1.2.4 兽药残留问题 |
1.3 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的研究现状 |
1.3.1 捕食线虫性真菌概述 |
1.3.2 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的培养和保存 |
1.3.3 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临床应用模式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一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的动物安全性实验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设备及器具 |
2.1.3 材料及试剂 |
2.1.4 实验动物 |
2.1.5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
2.2 方法 |
2.2.1 真菌的培养 |
2.2.2 真菌冻干孢子粉制备 |
2.2.3 D.flagrans对实验兔的安全性实验 |
2.3 结果 |
2.3.1 D.flagrans孢子冻干粉制备结果 |
2.3.2 实验兔基础生理指标测定结果 |
2.3.3 实验兔血常规检查结果 |
2.3.4 实验兔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
2.3.5 实验兔组织器官大体观察 |
2.3.6 实验兔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3 研究二 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与驱虫药联合制剂的制备 |
3.1 材料 |
3.1.1 菌种及药物 |
3.1.2 设备及材料 |
3.1.3 实验辅料 |
3.2 方法 |
3.2.1 真菌-伊维菌素片剂的制备 |
3.2.2 真菌-丙硫咪唑胶囊的制备 |
3.3 结果 |
3.3.1 真菌-伊维菌素片剂制备结果 |
3.3.2 真菌-丙硫咪唑胶囊制备结果 |
3.4 讨论和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研究三 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与驱虫药联合制剂的杀虫试验 |
4.1 材料 |
4.1.1 菌种及药物 |
4.1.2 设备及耗材 |
4.1.3 试验动物 |
4.2 方法 |
4.2.1 试验分组 |
4.2.2 药物投喂剂量及方式 |
4.2.3 粪样处理 |
4.2.4 结果判定 |
4.3 结果 |
4.3.1 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伊维菌素片剂临床试验结果 |
4.3.2 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丙硫咪唑胶囊临床试验结果 |
4.3.3 伊维菌素原粉与丙硫咪唑原粉效果对比 |
4.3.4 真菌-伊维菌素联合片剂与真菌-丙硫咪唑联合胶囊效果对比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分析 |
1.1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
1.2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疾病威胁 |
第2章 绵羊消化道线虫研究进展 |
2.1 消化道线虫感染危害 |
2.2 抗消化道线虫药物及应用现状 |
第3章 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3.1 噬线虫真菌研究进展 |
3.2 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的应用前景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绵羊消化道线虫对寄生部位的病理损伤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抗药性分析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噬线虫真菌防治绵羊消化道线虫的应用研究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3)海南地方猪蛔虫病调查、抗药性检测、抗蠕虫药杀卵试验及与宿主互作生化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猪蛔虫与猪蛔虫病 |
1.1.1 猪蛔虫的起源、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
1.1.2 猪蛔虫病危害与流行 |
1.2 猪蛔虫卵的结构与发育 |
1.2.1 猪蛔虫(雌)生殖结构与功能 |
1.2.2 猪蛔虫卵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
1.2.3 猪蛔虫卵的发育 |
1.2.4 猪蛔虫幼虫发育与蛔蚴移行症 |
1.3 猪蛔虫卵环境行为影响因素与生态防控 |
1.3.1 自然因素 |
1.3.2 社会与人文因素 |
1.4 猪蛔虫驱虫药研究进展 |
1.4.1 常见驱蛔药及其发展历程 |
1.4.2 驱蛔药耐药性 |
1.4.3 模型动物与实验动物 |
1.4.4 驱蛔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
1.4.5 驱蛔药环境行为及生态毒理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海南地方猪蛔虫病调查及蛔虫卵环境分布规律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研区域与规划 |
2.1.2 布点原则与方案 |
2.1.3 调研内容 |
2.1.4 采样方法与保存 |
2.1.5 试剂耗材 |
2.1.6 样品处理与检验 |
2.1.7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采集点及样本的数量和地理分布 |
2.2.2 海南各区域县市地方猪粪便样本检测结果 |
2.2.3 海南地方猪不同生长阶段粪便样本蛔虫卵检测结果 |
2.2.4 海南各县市屠宰场采样点成虫检出结果 |
2.2.5 海南地方猪类群粪便样本蛔虫卵检测结果 |
2.2.6 养殖环境土壤中蛔虫卵时空分布规律 |
2.2.7 海南地方猪养殖环境周边水体中蛔虫卵时空分布规律 |
2.2.8 驱虫对海南地方猪蛔虫感染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抗蠕虫药抑制虫卵发育及对小鼠感染性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药品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验动物 |
3.1.4 试验设计 |
3.1.5 试验方法 |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抗蠕虫药药效评价 |
3.2.2 抗蠕虫药体内处理对蛔虫卵发育的影响 |
3.2.3 抗蠕虫药体外处理对猪蛔虫卵发育和小鼠经口感染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抗蠕虫药药效及其抑制蛔虫卵发育活性评价 |
3.3.2 抗蠕虫药的浓度、作用时间与抑制蛔虫卵发育的关系 |
3.4 小结 |
4 猪蛔虫耐药性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蛔虫来源与数量 |
4.1.2 虫卵孵化与幼虫分离 |
4.1.3 试验药物配制 |
4.1.4 琼脂凝胶幼虫迁移试验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虫卵孵化 |
4.2.2 幼虫体外移行试验的优化 |
4.2.3 不同虫株的EC_(50) |
4.3 讨论 |
4.3.1 体外幼虫移行试验用于蛔虫耐药性检测的可行性 |
4.3.2 体外幼虫移行试验用于蛔虫耐药性检测的影响因素 |
4.3.3 体外幼虫移行试验用于蛔虫耐药性检测的局限性 |
4.4 小结 |
5 胆汁促进猪感染性蛔虫卵破壳逸出的试验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蛔虫卵的采集与孵化 |
5.1.2 胆汁和培养液 |
5.1.3 胆汁酸粗提物及溶液配制 |
5.1.4 胆红素的提取及溶液配制 |
5.1.5 试验方法 |
5.1.6 数据整理与分析 |
5.2 结果 |
5.3 分析与讨论 |
5.3.1 感染性猪蛔虫卵破壳逸出机制的分析 |
5.3.2 胆汁酸促进感染性蛔虫卵破壳逸出的机制 |
5.3.3 低浓度(5%)牛胆汁有助于蛔虫卵孵化 |
5.4 小结 |
6 胆汁提高猪蛔虫幼虫(L_2)迁移活力的影响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牛、猪和鸡胆汁物理性质比较 |
6.2.2 牛、猪和鸡三种动物常见胆汁酸种类与含量的测定 |
6.2.3 胆汁提高蛔虫幼虫移行活力的影响试验 |
6.2.4 七种胆汁酸化合物对猪蛔虫幼虫迁移活力的影响 |
6.3 分析与讨论 |
6.3.1 胆汁提高蛔虫幼虫移行活力的原因 |
6.3.2 宿主特异性与胆汁酸浓度的关系 |
6.3.3 体外幼虫迁移试验对动物胆汁的选择 |
6.4 小结 |
7 总结、问题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海南地方猪蛔虫病流行因素复杂,表现局部区域流行特征,湿季散播风险高 |
7.1.2 建立了抗蠕虫药对猪蛔虫卵体内外杀卵试验方法 |
7.1.3 建立了抗蠕虫药耐药性定量检测方法 |
7.1.4 天然牛胆汁(5%)有促进蛔虫卵孵化的作用,随着浓度逐渐升高,其孵化率逐渐降低 |
7.1.5 验证了不同动物胆汁酸化合物对猪蛔虫幼虫移行活力的影响。 |
7.2 创新点 |
7.2.1 对我国热带海岛地方猪蛔虫病流行病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 |
7.2.2 建立了抗蠕虫药杀卵活性体内外检测方法 |
7.2.3 建立了猪蛔虫耐药性定量检测方法 |
7.2.4 对胆汁成分中具有促进猪蛔虫卵孵化逸出和提高幼虫(L2)移行活力的化学信息物质进行了初步生物测定 |
7.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附件1 海南地方猪养殖户样品采集点数量与行政分布 |
附件2 海南各县市屠宰场采样点名称与地址 |
附件3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的创制及释放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羊常见寄生虫病 |
1.1 捻转血矛线虫病 |
1.2 羊鼻蝇蛆病 |
1.3 蝉病 |
1.4 螨病 |
1.5 虱 |
2 羊常见抗寄生虫药 |
2.1 大环内酯类 |
2.2 有机磷类 |
3 兽用丸剂研究进展 |
3.1 丸剂的特点 |
3.2 缓控释丸剂的应用 |
4 可溶性玻璃 |
4.1 可溶性玻璃制备方法 |
4.2 可溶性玻璃体内降解 |
4.3 可溶性玻璃应用 |
第二章 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创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可溶性玻璃制备 |
1.2.2 人工瘤胃液的配制 |
1.2.3 IVM缓释丸剂单因子考察 |
1.2.4 DOE法优化IVM缓释丸剂 |
1.2.5 IVM缓释丸剂制备 |
1.2.6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制备可溶性玻璃结果 |
2.1.1 可溶性玻璃组方筛选结果 |
2.1.2 可溶性玻璃组方优化结果 |
2.1.3 可溶性玻璃表征结果 |
2.2 单因素考察结果 |
2.3 DOE法优化结果 |
2.3.1 部分因子试验结果 |
2.3.2 全因子试验结果 |
2.3.3 压力因素试验结果 |
2.3.4 响应面优化结果 |
2.4 制备IVM缓释丸剂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IVM缓释丸剂相关检测方法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HPLC-UV色谱条件 |
1.2.2 HPLC-FLD色谱条件 |
1.2.3 标准曲线制备 |
1.2.4 样品处理方法 |
1.2.5 特异性考察 |
1.2.6 IVM原料含量测定 |
1.2.7 准确度测定 |
1.2.8 精密度测定 |
1.2.9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中IVM最低检测限与定量限测定 |
1.2.10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中IVM样品稳定性试验 |
1.2.11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标准曲线 |
2.1.1 IVM紫外标准曲线 |
2.1.2 IVM在人工瘤胃液标准曲线 |
2.1.3 IVM在血浆中标准曲线 |
2.2 特异性 |
2.2.1 HPLC-UV检测方法特异性 |
2.2.2 HPLC-FLD检测方法特异性 |
2.3 IVM原料药含量测定 |
2.4 准确度 |
2.4.1 HPLC-UV检测方法准确度 |
2.4.2 HPLC-FLD检测方法准确度 |
2.5 精密度 |
2.5.1 HPLC-UV检测方法精密度 |
2.5.2 HPLC-FLD检测方法精密度 |
2.6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中IVM最低检测限与定量限 |
2.7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样品稳定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IVM缓释丸剂释放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IVM缓释丸剂含量测定 |
1.2.2 IVM缓释丸剂溶出度试验 |
1.2.3 IVM缓释丸剂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
1.2.4 IVM缓释丸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
1.2.5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含量测定结果 |
2.2 溶出度结果 |
2.3 体外释放动力学 |
2.4 IVM缓释丸剂药代动力学 |
2.4.1 血浆IVM浓度 |
2.4.2 房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 |
2.4.3 非房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IVM缓释丸剂初步质量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外观性状 |
1.2.2 鉴别 |
1.2.3 检查 |
1.2.4 影响因素试验 |
1.2.5 加速试验 |
1.2.6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IVM缓释丸剂外观 |
2.2 IVM缓释丸剂鉴别 |
2.3 检查 |
2.3.1 IVM缓释丸剂重量差异 |
2.3.2 IVM缓释丸剂含量检测 |
2.4 影响因素试验 |
2.4.1 高温试验 |
2.4.2 高湿试验 |
2.4.3 光加速试验 |
2.5 加速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临床应用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家畜寄生性线虫病防控 |
1.1 耐药性的产生 |
1.2 药物残留影响 |
1.3 环境污染危害 |
1.4 家畜寄生性线虫病防控新方向 |
2 生物防治应用实践 |
2.1 不同领域生物防治应用现状 |
2.2 生物防治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2.3 捕食性真菌临床应用研究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研究一 捕食线虫性真菌孢子悬液与驱虫药联合应用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仪器和设备 |
1.1.2 试剂和药品 |
1.1.3 菌种和动物 |
1.1.4 主要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捕食性真菌厚壁孢子的准备 |
1.2.2 捕食性真菌与驱虫药联合应用试验 |
2 结果 |
2.1 捕食性真菌与伊维菌素联合应用结果 |
2.1.1 联合应用对EPG值的影响 |
2.1.2 联合应用对LPG值的影响 |
2.2 捕食性真菌与丙硫咪唑联合应用结果 |
2.2.1 联合应用对EPG值的影响 |
2.2.2 联合应用对LPG值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研究二 捕食线虫性真菌与驱虫药联合剂型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仪器与设备 |
1.1.2 试剂与药品 |
1.1.3 培养基与菌种 |
1.2 方法 |
1.2.1 捕食性真菌冻干厚壁孢子的获得 |
1.2.2 捕食性真菌-驱虫药联合制剂制备 |
1.2.3 联合制剂中驱虫药物含量检测 |
1.2.4 联合制剂中真菌孢子数量检测 |
1.2.5 联合制剂对线虫幼虫杀虫效果观察 |
2 结果 |
2.1 捕食性真菌冻干厚壁孢子制备结果 |
2.2 捕食性真菌-驱虫药联合制剂制备结果 |
2.2.1 真菌-丙硫咪唑片剂制备结果 |
2.2.2 真菌-伊维菌素胶囊制备结果 |
2.3 联合制剂中驱虫药含量检测结果 |
2.3.1 片剂中丙硫咪唑含量检测结果 |
2.3.2 胶囊中伊维菌素含量检测结果 |
2.4 联合制剂中捕食性真菌厚壁孢子检测结果 |
2.4.1 片剂中捕食性真菌厚壁孢子数量统计 |
2.4.2 胶囊中捕食性真菌厚壁孢子数量统计 |
2.5 联合制剂对线虫幼虫杀虫效力检测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研究三 捕食性真菌与驱虫药联合制剂临床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仪器与设备 |
1.1.2 菌种与药品 |
1.1.3 试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捕食性真菌-伊维菌素联合制剂临床杀虫试验 |
1.2.2 捕食性真菌-丙硫咪唑联合制剂临床杀虫试验 |
2 结果 |
2.1 捕食性真菌-伊维菌素胶囊临床杀虫试验结果 |
2.1.1 联合应用对EPG值的影响 |
2.1.2 联合应用对LPG值的影响 |
2.1.3 平均幼虫减少率统计 |
2.2 捕食性真菌-丙硫咪唑片剂临床杀虫试验结果 |
2.2.1 联合应用对EPG值的影响 |
2.2.2 联合应用对LPG值的影响 |
2.2.3 平均幼虫减少率统计 |
3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伊维菌素o/w注射液的制备和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伊维菌素研究背景 |
1.1.1 寄生虫病流行现状 |
1.1.2 伊维菌素概述 |
1.1.3 伊维菌素的特点及理化性质 |
1.2 伊维菌素的作用机理 |
1.3 伊维菌素药效学 |
1.3.1 伊维菌素的抗虫普 |
1.3.2 伊维菌素的抗虫机制 |
1.4 伊维菌素的应用 |
1.5 伊维菌素药动学 |
1.6 伊维菌素毒理学 |
1.6.1 伊维菌素的毒性研究 |
1.6.2 伊维菌素的残留研究 |
1.7 o/w 型抗寄生虫药用微乳载药系统的研究背景 |
1.8 伊维菌素 o/w 注射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 伊维菌素 o/w 注射液制备和药效学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伊维菌素 o/w 注射液制备及质量评价 |
2.1 伊维菌素 o/w 注射液制备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2 试验用数据的设计 |
2.1.3 纳米乳类型的鉴定 |
2.1.4 纳米乳稳定性评价 |
2.1.5 粒度分析 |
2.1.6 形态鉴定 |
2.2 伊维菌素 o/w 注射液实验室制备 |
2.2.1 缓释剂和控释剂研究 |
2.2.2 伊维菌素脂质体 |
2.2.3 伊维菌素纳米乳 |
2.2.4 微乳的类型 |
2.2.5 伊维菌素 o/w 注射液制作 |
2.3 伊维菌素 o/w 注射液分析 |
2.3.1 微乳剂形态学检测 |
2.3.2 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 |
2.3.3 微乳剂的稳定性考察 |
2.3.4 微乳剂类型的鉴定 |
2.3.5 微乳剂特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伊维菌素 o/w 注射液药效学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药品试剂 |
3.1.3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动物分组和给药 |
3.2.2 两种药物(伊维菌素 o/w 注射液、伊祛虫)在临床上使用特点 |
3.2.3 粪便样品采集 |
3.2.4 临床症状观察 |
3.2.5 体外节肢昆虫采集 |
3.2.6 螨的采集 |
3.2.7 虫卵计数 |
3.2.8 试验前后体重变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虫卵计数和各时间段虫卵减少率 |
3.3.2 试验结束各组羊的体重变化情况统计 |
3.3.3 两种药物(伊维菌素 o/w 注射液、伊祛虫)在临床上对比使用情况分析 |
3.3.4 临床症状结果分析 |
3.3.5 体外节肢昆虫采集结果分析 |
3.3.6 螨的试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4.1 全文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广西圈养山羊蠕虫驱虫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 |
1. 1试验药物 |
1. 2试验动物 |
2方法 |
2. 1分组及给药 |
2. 2样品采集与虫卵计数 |
2. 3疗效判定 |
2. 4安全性观察 |
2. 5养殖小区试验 |
3结果 |
3. 1驱虫效果的观察 |
3. 2增重效果 |
3. 3安全性观察结果 |
3. 4养殖小区试验的效果 |
4讨论和建议 |
(8)伊维菌素PLA/PLGA缓释微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前言 |
1.1 伊维菌素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1.1 伊维菌素概述 |
1.1.2 伊维菌素的构效及性状 |
1.1.3 伊维菌素药效学 |
1.1.3.1 伊维菌素的抗虫普 |
1.1.3.2 伊维菌素的抗虫机制 |
1.1.3.3 伊维菌素的应用 |
1.1.4 伊维菌素药动学 |
1.1.5 伊维菌素毒理学 |
1.1.5.1 伊维菌素的毒性研究 |
1.1.5.2 伊维菌素的残留研究 |
1.1.5.3 伊维菌素的检测 |
1.2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 |
1.2.1 缓控释制剂概述 |
1.2.2 伊维菌素的制剂研究 |
1.2.3 伊维菌素缓控释制剂发展 |
1.3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研究 |
1.3.1 微球及聚乳酸类生物可降解材料概述 |
1.3.1.1 微球概述 |
1.3.1.2 聚乳酸类生物可降解材料概述 |
1.3.2 缓释微球制备方法概述 |
1.3.2.1 喷雾干燥法 |
1.3.2.2 相分离法 |
1.3.2.3 乳化 溶剂挥发法 |
1.3.3 缓释微球的降解 |
1.4 本课题研究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2.1 试验材料 |
2.1.1 药品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微球的制备 |
2.2.1.1 空白微球的制备 |
2.2.1.2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的制备 |
2.2.2 伊维菌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2.1 伊维菌素紫外吸收波长测定 |
2.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伊维菌素含量测定 |
2.2.2.3 回收率测定 |
2.2.2.4 精密度测定 |
2.2.3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的质量评价 |
2.2.3.1 微球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 |
2.2.3.2 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回收率测定 |
2.2.4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球的制备 |
2.3.2 伊维菌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2.1 伊维菌素紫外吸收波长测定 |
2.3.2.2 伊维菌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3 回收率测定 |
2.3.2.4 精密度测定 |
2.3.3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的质量评价 |
2.3.3.1 微球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 |
2.3.3.2 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回收率测定 |
2.3.4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体外释药及稳定性评价 |
3.1 试验材料 |
3.1.1 药品试剂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体外释放试验 |
3.2.2 稳定性试验 |
3.2.2.1 光照加速试验 |
3.2.2.2 温湿联合试验 |
3.2.2.3 低温加速试验 |
3.2.2.4 长期稳定性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体外释放试验 |
3.3.2 稳定性试验 |
3.3.2.1 光照加速试验 |
3.3.2.2 温湿联合试验 |
3.3.2.3 低温加速试验 |
3.3.2.4 长期稳定性试验 |
3.4 讨论 |
3.4.1 体外释放试验 |
3.4.2 稳定性试验 |
3.5 小结 |
第四章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的安全性评价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动物 |
4.1.2 药品试剂 |
4.1.3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4.2.1.1 预试验 |
4.2.1.2 正式试验 |
4.2.2 肌肉刺激性试验 |
4.2.3 血管刺激性试验 |
4.2.4 溶血性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4.3.1.1 预试验结果 |
4.3.1.2 正式试验结果 |
4.3.2 肌肉刺激性试验 |
4.3.3 血管刺激性试验 |
4.3.4 溶血性试验 |
4.4 讨论 |
4.4.1 急性毒性试验 |
4.4.2 刺激性试验 |
4.4.3 溶血性试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的药效学评价 |
5.1 动物与材料 |
5.1.1 试验动物 |
5.1.2 药品试剂 |
5.1.3 试验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动物分组和给药 |
5.2.2 样品采集 |
5.2.3 虫卵计数 |
5.2.4 虫卵减少率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虫卵计数 |
5.3.2 虫卵减少率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阿苯达唑控释塑囊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物与机器 |
1.2 缓释药片的制备 |
1.3 控释系统的设计 |
1.4 控释塑囊的组装 |
1.5 控释塑囊的体外、体内释放测定 |
1.6 控释塑囊的药效试验 |
1.6.1 实验室试验 |
1.6.2 野外扩大试验 |
2 结果 |
2.1 缓释药片的组成及配方 |
2.2 控释系统的组成及参数 |
2.3 控释塑囊的药效试验 |
2.3.1 实验室试验 |
2.3.2 野外扩大试验 |
3 讨论 |
(10)乌审旗地区绵羊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驱虫效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乌审旗及鄂尔多斯细毛羊 |
1.2 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的危害 |
1.3 羊寄生虫病的防治 |
1.4 用于羊群的驱虫药 |
1.4.1 苯并咪唑类 |
1.4.2 吡喹酮 |
1.4.3 大环内酯类 |
1.4.3.1 阿维菌素类药物现有种类和应用情况 |
1.4.3.2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
1.5 联合用药 |
1.6 寄生虫虫卵显微图像的应用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乌审旗地区自然放牧绵羊蠕虫感染情况调查 |
2.1 试验材料 |
2.1.1 流行病学调查范围与对象 |
2.1.2 粪样的采集与保存 |
2.1.3 药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粪便虫卵检查方法 |
2.2.2 虫卵检查 |
2.3 结果 |
2.3.1 粪便检查蠕虫感染情况 |
2.3.2 不同行政区域的感染率 |
2.3.3 不同地貌类型的感染率 |
2.3.4 蠕虫学完全剖检结果 |
2.3.5 体外寄生虫的调查情况 |
2.4 讨论 |
2.4.1 乌审旗地区蠕虫感染状况 |
2.4.2 影响绵羊蠕虫感染状况的因素 |
2.4.3 预防及治疗策略的制定 |
3 驱虫效果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药物 |
3.1.3 试验动物分组及药物用法 |
3.1.4 跟踪调查组及药物用法 |
3.2 试验方法 |
3.2.1 虫卵计数 |
3.2.2 疗效观察 |
3.2.3 疗效判定 |
3.3 结果 |
3.3.1 驱虫效果 |
3.3.2 跟踪调查自定给药方案的驱虫效果 |
3.3.3 为当地制定出较为可行的驱虫方案 |
3.4 讨论 |
3.4.1 驱虫试验效果分析 |
4 初步建立绵羊常见消化道线虫虫卵的原始图像库 |
4.1 试验材料 |
4.1.1 药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粪样的采集与保存 |
4.1.4 数据处理 |
4.2 试验方法 |
4.2.1 饱和盐水漂浮法 |
4.2.2 离心沉淀法 |
4.2.3 虫卵鉴定方法 |
4.2.4 拍照与虫卵图像前处理 |
4.3 结果 |
4.3.1 7 种线虫虫卵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率的参考指标 |
4.3.2 数字图像 |
4.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丙硫咪唑缓释胶囊驱除绵羊胃肠道线虫的经济效益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生防制剂的制备与杀虫作用研究[D]. 段可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2]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D]. 韩天龙. 吉林大学, 2019(02)
- [3]海南地方猪蛔虫病调查、抗药性检测、抗蠕虫药杀卵试验及与宿主互作生化机制的初步研究[D]. 赵建国. 海南大学, 2019(06)
- [4]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的创制及释放动力学研究[D]. 阮祥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5]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临床应用模式的研究[D]. 王文蕊.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6]伊维菌素o/w注射液的制备和药效学研究[D]. 王永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4)
- [7]广西圈养山羊蠕虫驱虫模式的探讨[J]. 韦志锋,闭炳芬,黄明学,李军,蓝显利,蓝金红,农启文,秦若甫,唐林生,李健,陶立,许力干,杨威.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02)
- [8]伊维菌素PLA/PLGA缓释微球的研究[D]. 李贵玉.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1)
- [9]阿苯达唑控释塑囊的研制[J]. 骆学农,景志忠,黄振家,王佩雅,窦永喜,陈涓,才学鹏. 中国兽医科学, 2010(09)
- [10]乌审旗地区绵羊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驱虫效果比较研究[D]. 永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