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韭菜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远[1](2022)在《冷冬更要注意防治韭菜灰霉病》文中研究指明韭菜灰霉病是一种低温性病害,多发生在冬、春两季。笔者最早于1981年2月在北京四季青镇(原名为四季青公社)发现[1]。由于该镇种植韭菜(Allium tuberosum,Rottler)66.7hm2(1 000亩),面积较大,病害流行得十分严重。此后,在国内相关的报道越来越多。韭菜灰霉病主要由葱鳞葡萄孢引起,除为害韭菜外,还为害小葱、大葱(A.fistulosum L.)、葱头(A. cepa L.)及头(A. chinense G.Don)等,是我国保护地韭菜产区的一种常见病害。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更应注意防治韭菜灰霉病。
徐佳宁,董贝,孔梦,张钰,赵西[2](2021)在《不同药剂对冬季设施韭菜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筛选有效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杀菌剂,以提升冬季设施韭菜灰霉病防治效果,选取10种杀菌剂开展了冬季设施韭菜灰霉病田间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共有5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其中,唑醚·氟酰胺和啶酰菌胺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92.29%和85.66%;生物药剂多抗霉素防治效果也达到82.72%。综上所述,唑醚·氟酰胺和啶酰菌胺田间防治效果优良,可进行推广应用。多抗霉素作为一种生物杀菌剂,可在田间早期预防时使用。
王丹,石朝鹏,李萍,刘存辉,尹姗姗,李纪顺,左利波,孙作文[3](2021)在《保护地韭菜灰霉病生物防治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韭菜的重要病害。选取5种木霉制剂进行韭菜灰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在苗期进行喷雾处理,结果表明,深绿木霉20111、哈茨木霉C61、哈茨木霉LTR-2、哈茨木霉21990和深绿木霉23617对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3.62%、68.93%、64.00%、91.72%和87.23%,其中,哈茨木霉21990防效最优。在此基础上进行木霉与枯草芽孢杆菌协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在韭菜扣棚前随水冲施哈茨木霉21990,待韭菜长到5 cm左右时喷施枯草芽孢杆菌,田间防效可达74.07%。
李亚萌,毕扬,卢彩鸽,胡彬,周莹,刘梅[4](2020)在《防治韭菜灰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筛选生产中防治韭菜灰霉病的适用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非化学杀菌剂对韭菜灰霉病病菌的室内毒力,发现10%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和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0.004 1、0.007 6μg/mL;0.5%大黄素甲醚水剂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的毒力较弱。田间药效试验验证,10%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常规用量处理的防效分别为67.60%和61.01%,适用于田间韭菜灰霉病的防治。
胡彬,李琳,戚如诗,孙海,王胤,郑建秋[5](2020)在《从韭菜腐霉利残留超标看农药登记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科学制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韭菜腐霉利残留超标问题比较严重,本文在分析腐霉利超标原因的基础上,呼吁加快防治韭菜灰霉病新药剂登记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合理调整。韭菜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严重影响了群众消费韭菜的信心,同时也严重冲击了各地韭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部分传统韭菜产区出现萎缩和消亡(胡彬等,2013a)。近些年,在各方的努力下,韭菜的杀虫剂残留超标问题有明显改观,但是杀菌剂腐霉利在韭菜上的残留超标问题
崔蕴刚,张华敏,李延龙,尹守恒,张明,马培芳[6](2020)在《韭菜灰霉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文中指出以斑点型韭菜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柯赫氏法则、形态特征观察及SCAR标记检测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期为韭菜灰霉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斑点型韭菜灰霉病的病原菌为葱鳞葡萄孢(Botrytis squamosa),其菌丝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对光照不敏感,在葡萄糖、果糖、肌醇和D-半乳糖为碳源,pH 5.0~7.0的弱酸性培养基中,温度为15~25℃的冷凉条件下均能生长良好。葱鳞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20℃,高温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0℃时,菌丝生长显着变慢,35℃时,菌丝停止生长。
徐淑兵,杨帅,吴亚玉,金岩,张国福,王红艳[7](2019)在《嘧霉胺对韭菜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明确嘧霉胺防治韭菜灰霉病的科学剂量。[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叶面喷雾法分别测定嘧霉胺对韭菜灰霉病的室内毒力以及田间防效,同时采用盆栽喷雾法测定了嘧霉胺对韭菜的安全性。[结果]嘧霉胺对韭菜灰霉病菌的EC50值为30.23 mg/L。40%嘧霉胺悬浮剂,按制剂用量1125、2250、4500 g/hm2喷雾处理后,对韭菜植株生长安全。田间试验表明:40%嘧霉胺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450 g a.i./hm2对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平均防效在72.65%以上。[结论]嘧霉胺对韭菜灰霉病菌防治效果较好,十分适合用于防治韭菜灰霉病。
寇得文[8](2018)在《温室韭菜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韭菜灰霉病为韭菜生产中较为主要以及较难解决的真菌性病害,为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该病发生后,将导致韭菜叶片出现明显病斑,并呈现湿腐症状,从而导致韭菜干枯死亡,进而降低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在温室韭菜种植中,提出韭菜灰霉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很有必要。
刘红军[9](2017)在《韭菜灰霉病防治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无公害的蔬菜得到了很大的重视。然而影响蔬菜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蔬菜的病害造成的。而本文对韭菜灰霉病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了解,针对病害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措施。为以后有关韭菜的灰霉病提供参考。
杨志伟[10](2014)在《保护地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韭菜灰霉病是韭菜生产中的常见病,从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发病症状及发病特点等方面,归纳总结出防治灰霉病的措施和方法,从而利于韭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二、韭菜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韭菜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冷冬更要注意防治韭菜灰霉病(论文提纲范文)
危害症状 |
病原特征 |
侵染循环 |
流行规律 |
防治技术 |
◎ 农业防治 |
◎ 化学防治 |
(2)不同药剂对冬季设施韭菜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2试验设计 |
1.3田间防治效果的调查方法 |
1.4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药剂安全性 |
2.2不同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 |
3讨论与结论 |
3.1常用化学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
3.2新型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 |
3.3生物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
(3)保护地韭菜灰霉病生物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剂 |
1.2 试验基地基本情况 |
1.3 试验设计 |
1.3.1 木霉筛选试验 |
1.3.2 哈茨木霉21990和枯草芽孢杆菌协同防治试验 |
1.4 调查时间 |
1.4.1 调查时间和次数 |
1.4.2 调查方法 |
1.5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安全性 |
2.2 木霉筛选试验 |
2.3 哈茨木霉21990与枯草芽孢杆菌协同防治试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4)防治韭菜灰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室内毒力测定 |
2.2 田间药效试验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处理 |
2.2.3 调查、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室内毒力 |
3.2 田间防效 |
4 小结与讨论 |
(5)从韭菜腐霉利残留超标看农药登记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科学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1 韭菜腐霉利残留超标原因 |
1.1 韭菜灰霉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依赖杀菌剂防治 |
1.2 杀菌剂使用不规范,打“保险药”问题严重 |
1.3 韭菜上登记杀菌剂成分单一,只有腐霉利 |
1.3.1 腐霉利在韭菜上的安全间隔期很长,容易出现残留超标情况 |
1.3.2 单一药剂长期使用导致抗药性问题突出,加剧腐霉利在韭菜上的残留超标问题 |
1.3.3 腐霉利可在土壤中长时间残留并被韭菜吸收利用 |
1.4 韭菜中腐霉利的最大残留限量值较低,有调整空间 |
2 解决韭菜腐霉利残留超标的建议 |
2.1 加快防治韭菜灰霉病新药剂登记 |
2.2 开展腐霉利在韭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深入研究 |
2.3 加强韭菜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集成和推广,坚持科学合理用药 |
(6)韭菜灰霉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病原菌的分离 |
1.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 |
1.2.3 病原菌的 SCAR标记检测 |
1.2.4 不同碳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1.2.5 不同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1.2.6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1.2.7 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韭菜灰霉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 |
2.2 韭菜灰霉病病原菌的鉴定 |
2.3 韭菜灰霉病病原菌葱鳞葡萄孢的生物学特性 |
2.3.1 碳源对葱鳞葡萄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2 pH对葱鳞葡萄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3 温度对葱鳞葡萄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4 光照对葱鳞葡萄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7)嘧霉胺对韭菜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1.3 方法 |
1.3.1 室内生物测定 |
1.3.2 嘧霉胺韭菜植株的安全性评价 |
1.3.3 田间药效试验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嘧霉胺对韭菜灰霉病菌的毒力 |
2.2 嘧霉胺对韭菜植株的安全性评价 |
2.2.1 对韭菜株高的影响 |
2.2.2 对韭菜鲜重的影响 |
2.3 嘧霉胺对韭菜灰霉病菌的田间防效 |
3 结论与讨论 |
(8)温室韭菜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耐病品种的优化选择 |
1.1 韭菜种植区域的选择 |
1.2 加强无病虫害壮苗的培育 |
1.3 合理密植 |
2 科学管理 |
3 药物防治 |
4 结束语 |
(9)韭菜灰霉病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韭菜灰霉病的症状及类型 |
2 韭菜灰霉病发病的原因 |
3 对韭菜灰霉病作无公害的防治的措施: |
3.1 品种的选择 |
3.2 实行轮作倒茬 |
3.3 培养壮苗 |
3.4 有效地田间管理 |
3.5 化学药剂的防治 |
(10)保护地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规律 |
2 发病症状 |
2.1 白点型和干尖型 |
2.2 湿腐型 |
3 发病条件 |
3.1 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 |
3.2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
4 发生病特点 |
4.1 棚室韭菜易发病 |
4.2 发展速度快 |
4.3 危害时间长 |
5 防治方法 |
5.1 农业综合防治措施 |
5.1.1 选择抗病品种 |
5.1.2 加强施肥管理 |
5.1.3 采用轮作倒茬 |
5.1.4 合理控温降湿 |
5.1.5 彻底清除菜田病残体 |
5.2 物理防治 |
5.3 化学防治 |
四、韭菜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冷冬更要注意防治韭菜灰霉病[J]. 李明远. 蔬菜, 2022(01)
- [2]不同药剂对冬季设施韭菜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J]. 徐佳宁,董贝,孔梦,张钰,赵西. 中国瓜菜, 2021(03)
- [3]保护地韭菜灰霉病生物防治试验[J]. 王丹,石朝鹏,李萍,刘存辉,尹姗姗,李纪顺,左利波,孙作文. 中国蔬菜, 2021(01)
- [4]防治韭菜灰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J]. 李亚萌,毕扬,卢彩鸽,胡彬,周莹,刘梅. 中国植保导刊, 2020(08)
- [5]从韭菜腐霉利残留超标看农药登记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科学制定[J]. 胡彬,李琳,戚如诗,孙海,王胤,郑建秋. 中国蔬菜, 2020(05)
- [6]韭菜灰霉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崔蕴刚,张华敏,李延龙,尹守恒,张明,马培芳. 北方园艺, 2020(04)
- [7]嘧霉胺对韭菜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J]. 徐淑兵,杨帅,吴亚玉,金岩,张国福,王红艳. 农药, 2019(10)
- [8]温室韭菜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J]. 寇得文. 农家参谋, 2018(10)
- [9]韭菜灰霉病防治措施[J]. 刘红军. 农技服务, 2017(05)
- [10]保护地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杨志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