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五大连池煤泥中的八种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五大连池煤泥中的八种元素

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五大连池矿泥中八种元素(论文文献综述)

吴春,吕育齐,吴艳华[1](1999)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五大连池矿泥中八种元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五大连池矿泥中八种宏微量元素如钾、钠、镁、钙、铁、锰、铜和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原子吸收测定的工作条件和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王希英,谢振华[2](2007)在《五大连池矿泥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文中指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五大连池冷泉矿泥中多种微量元素,经分析矿泥中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潘虹,杨臣,方振兴,孙义敏,吴婧[3](2016)在《五大连池新生代火山泥有机成分检测及其指标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五大连池火山泥生态,并为其演变规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五大连池新生代火山泥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良熏蒸浸提法测定火山泥微生物碳、氮;利用化学滴定和比色法测定火山泥酶活性各指标,利用国标规定的土壤指标检测方法测定火山泥养分各指标。[结果]微生物量碳、氮分别以药泉山、火烧山火山泥带最高,5条泥带碳氮比均在10.0013.00。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含量分别以莫拉布山、火烧山、龙门山、火烧山、药泉山火山泥带最高,在研究区内,纤维素酶所占比重最大,脲酶最小,总酶含量以药泉山泥带最高。5条泥带全氮、全磷及全钾含量相对较均衡,分别在1.002.50、0.200.70、19.2023.50 mg/g,分别以火烧山、龙门山、火烧山最高,有机质以火烧山含量最高。各有机成分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药泉山和火烧山火山泥带各有机成分积累能力较强,矿化度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转化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陈洁[4](2017)在《旱区湖泊水环境及其演化研究 ——以宁夏沙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泊是联结地球表层各级系统、各级圈层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是地球关键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和水资源的重要贮存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湖泊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湖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旱区湖泊无地表及地下径流与大洋相通,也与其它集水区域无直接水力联系,独特的水循环系统使湖泊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具有高度敏感性。旱区湖泊独特的水文学、水文物理学、水化学和水生态学特征,决定了湖泊的演化过程及特征与湿润区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湿润区湖泊研究的相关方法理论体系在干旱区已不完全适用。沙湖是宁夏最大的半咸水湖,旅游产业对湖泊依附度极高,由于气候干旱,水面蒸发强烈,人工补水成为维系沙湖水量平衡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系统研究,湖泊水环境现状、水循环特征、补水效果及其对湖泊演化产生的影响等尚不明确,大大地影响了湖泊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文以宁夏沙湖为例,开展旱区湖泊水环境及其演化研究,旨在揭示湖泊水循环的内在规律,为旱区湖泊的健康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为旱区生态建设提供保障。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安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等科研项目,结合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等手段,对区域水环境现状、沙湖水位动态变化、水盐均衡状况、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湖泊富营养特征、水循环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为旱区湖泊水环境保护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阐明了沙湖水环境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人工补水是沙湖主要补给来源,蒸发是湖水主要排泄途径。沙湖的发展过程分为形成初期、加速咸化期和盐分缓慢上升期三个阶段,湖水化学组分形成受到水岩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湖泊演化与气候条件、地下水环境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2)首次综合运用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水文学、统计学、模糊数学、随机数学、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及技术,针对旱区湖泊开展了系统地研究,突出了湖泊水环境及演化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特色。(3)基于模糊数学和随机数学理论,构建基于蒙特卡洛—可变模糊集的湖泊富营养评价耦合模型,实现了水环境系统随机不确定性及确定性评价方法中评价等级模糊不确定性的量化研究,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中确定性结论造成的信息缺失问题,可有效降低水环境管理风险,为水环境不确定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基于贝叶斯理论,实现了数据信息的深入发掘和利用,有效解决了富营养评价中资料缺失问题,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4)基于水均衡原理和同位素质量守恒定律,采用Craig–Gordon非平衡蒸发模拟,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沙湖水化学形成机理及水循环演化特征。湖泊蒸发量与总补给量(E/I比)以及蒸发量与湖水体积(蒸发比)比值分别为0.62和0.444,湖水离子组成和来源与黄河水、地下水和排水沟水密切相关。该方法具有简便可行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5)地下水系统是旱区湖泊健康的调节器,湖水位变化引起的地下径流量的改变是导致湖泊水均衡和盐分均衡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决定着湖泊的水环境特征和演化趋势。当湖泊补给量不足时,湖泊与含水层之间的密切水力联系导致地下水入湖径流量增大,成为湖泊及时充足的补给水源,极大地弥补了蒸发损耗,使其在干旱气候条件下能够维持水量平衡。同时,地下水出湖径流是湖泊盐分排泄的唯一途径,伴随着湖泊与含水层之间水量交换的发生,大量盐分通过地下径流排出,湖水脱盐效果显着。阐明湖泊与地下水水量及溶质交互作用及机理,对湖泊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相关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五大连池矿泥中八种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五大连池矿泥中八种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2)五大连池矿泥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测定部分
    1.1 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样品及处理方法
    1.4 标准系列 (μg/ml)
    1.5 样品的测定
2 结 果
3 讨 论

(3)五大连池新生代火山泥有机成分检测及其指标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设置及样品采集
    1.2 微生物量的测定
    1.3 酶活性的测定
    1.4 养分的测定
    1.5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火山附属泥带下微生物量碳、氮比较
    2.2 不同火山附属泥带下酶活性比较
    2.3 不同火山附属泥带下养分含量比较
    2.4 有机成分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4)旱区湖泊水环境及其演化研究 ——以宁夏沙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沙湖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社会经济
    2.2 水土样采集及分析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分析
第三章 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水环境特征
    3.1 地下水系统及其特征
        3.1.1 含水层结构
        3.1.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3.1.3 地下水动态特征
        3.1.4 地下水化学特征
    3.2 湖泊水环境特征
        3.2.1 湖泊发展过程
        3.2.2 湖泊水位动态特征
        3.2.3 湖泊水化学特征
        3.2.4 湖泊水均衡分析
        3.2.5 湖泊盐分均衡分析
    3.3 湖泊演化影响因素
        3.3.1 气候变化
        3.3.2 地下水环境
        3.3.3 人类活动
    3.4 小结
第四章 沙湖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
    4.1 湖水水化学组成及特征
        4.1.1 pH、TDS及电导率
        4.1.2 主要阴阳离子
        4.1.3 氮磷营养盐
        4.1.4 微量元素
    4.2 湖泊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
        4.2.1 物质来源
        4.2.2 离子来源的相关性分析
        4.2.3 岩石风化
        4.2.4 阳离子交换吸附
        4.2.5 蒸发浓缩作用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沙湖富营养评价
    5.1 湖水营养因子特征
        5.1.1 营养指标基本特征
        5.1.2 营养因子相关关系
    5.2 基于蒙特卡洛-可变模糊集的湖泊富营养评价
        5.2.1 可变模糊集理论
        5.2.2 蒙特卡洛法
        5.2.3 耦合模型构建
        5.2.4 MC-VFS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5.3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湖泊富营养评价
        5.3.1 贝叶斯理论
        5.3.2 MCMC抽样法
        5.3.3 MCMC抽样及模拟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湖泊演化的同位素水化学表征
    6.1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6.1.1 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
        6.1.2 湖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6.1.3 氘剩余及湖泊盐化识别
    6.2 湖泊水循环特征研究
        6.2.1 E/I比估算
        6.2.2 蒸发比估算
        6.2.3 湖水化学成分形成机制
        6.2.4 敏感性分析
    6.3 氮稳定同位素特征
        6.3.1 氮同位素特征
        6.3.2 湖水氮来源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湖泊水环境演化趋势及保护对策
    7.1 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7.1.1 M-K趋势检验方法
        7.1.2 温度、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7.2 湖泊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识别
        7.2.1 湖泊—地下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建立
        7.2.2 湖泊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7.3 地下水系统在湖泊演化中的重要作用
        7.3.1 地下水在湖泊水均衡中的作用
        7.3.2 地下水在湖泊盐分均衡中的作用
    7.4 沙湖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7.5 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学术论文
        第一作者
        第二作者及其他
    参加的学术会议
    科研项目
        主持的项目
        参加的项目
    荣誉与奖励
致谢

四、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五大连池矿泥中八种元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五大连池矿泥中八种元素[J]. 吴春,吕育齐,吴艳华. 黑龙江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4)
  • [2]五大连池矿泥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J]. 王希英,谢振华.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7(03)
  • [3]五大连池新生代火山泥有机成分检测及其指标相关性分析[J]. 潘虹,杨臣,方振兴,孙义敏,吴婧.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4)
  • [4]旱区湖泊水环境及其演化研究 ——以宁夏沙湖为例[D]. 陈洁. 长安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五大连池煤泥中的八种元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