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发酵生产自动化控制试验

味精发酵生产自动化控制试验

一、味精发酵生产自动控制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相胜[1](2021)在《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发酵过程往往要涉及到各种生物代谢反应及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机理反应和内部的动态变化很难掌握。其生长过程涉及各种因素,属于典型的非线性系统,机理建模需要长期经验积累,考虑多种因素并进行简化处理。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是实现微生物发酵过程优化的基础,受到检测条件与水平的限制,发酵过程控制的许多重要过程变量数据通常是离线取样获得,无法在线实时检测及时反应发酵信息,具有较大时间延迟。此类复杂过程建模和优化技术亟需开展进一步的软测量研究。本文对于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模型结构已知但参数未知、结构和参数都未知情况,分别从发酵过程的工艺机理模型、机理数据混合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研究了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中培养环境指标和建立动力学模型与提高发酵产品产量及收率的关系。首先借助响应面分析方法获得了谷氨酸发酵过程最佳的培养环境指标;其次分析了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给出了发酵过程通用的动力学模型,并用构造性方法估计出了丙酮酸动力学模型参数;最后分析了基于丙酮酸动力学模型发酵过程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并分析了稳定性条件。(2)针对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的非线性时变特点,研究了具有非线性特性的Hammerstein模型参数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针对Hammerstein模型的辅助模型随机梯度算法;其次,为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借助关键项分离方法,基于辅助模型和梯度搜索原理设计了多新息随机梯度的模型参数辨识算法;最后,提出了辅助模型多新息随机梯度参数辨识方法,实现了Hammerstein结构的青霉素发酵过程模型参数的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模型结构和阶次已知情况下,该算法能够利用发酵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估计发酵过程的参数,由所建立的模型实现对发酵产物浓度的估计。(3)针对很多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的模型结构未知,不易建模的情况,研究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小波支持向量机的发酵过程软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小波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提高了建模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小波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软测量方法建立的谷氨酸模型,获得了较高的谷氨酸浓度、溶解氧和残糖浓度估计精度。(4)为了减小代谢产物发酵过程采集数据中异常值和噪声对回归模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首先选择K近邻方法为每个样本设置基于密度的权重,采用Wards链式聚类算法提取样本的特征信息,并将两者融合到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目标函数中。为提升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性能,选择二次多项式核函数和径向基核函数构成的混合核函数,并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核函数的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的谷氨酸发酵过程模型对谷氨酸浓度和残糖浓度估计精度较高。

郑蓉建[2](2020)在《谷氨酸发酵过程的软测量建模研究》文中指出生物产业(含发酵食品、发酵化学品、发酵医药品、发酵能源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和化工等领域。谷氨酸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氨基酸,主要通过发酵生产。在发酵过程中,重要生化参数(如菌体浓度、基质浓度、产物浓度等)的实时获取,对于过程的控制与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发酵过程具有强烈非线性、时变性、强耦合等特征,关键生化参数无法在线检测,目前生产中大都采用实验室取样分析方法来得到。为此,软测量技术通过建立过程在线易测辅助变量与难测主导变量(重要生化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对发酵过程重要生化参数的预测估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过去几十年里,软测量技术已经成为过程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工业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61273131)“生物反应过程的在线支持向量机建模与优化”,以典型生化过程——谷氨酸发酵过程为研究背景,结合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实际生产操作机理,对谷氨酸发酵过程中难于在线测量的关键生化参数的软测量建模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谷氨酸发酵过程关键生化参数无法在线检测给发酵优化控制带来困难问题,建立了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的谷氨酸分批流加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在发酵过程常用的Logistic模型、Luedeking-Piret等方程基础上建立了谷氨酸分批流加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非线性规划、基本遗传算法、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并对不能在线测量的重要生化参数如菌体浓度、基质浓度和产物谷氨酸浓度进行拟合和估计预测,谷氨酸发酵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2)针对高度非线性、时变性的谷氨酸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存在批次性、预测精度差、机理建模困难问题,基于生化过程多阶段特性,提出多阶段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数据驱动软测量模型、并应用于谷氨酸发酵过程产物浓度的预测。为此,首先建立了基于移动窗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合线性回归的发酵过程阶段分割方法,分割结果与常规离线化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次,基于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建立多阶段支持向量机回归的产物谷氨酸浓度预测软测量模型。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多阶段模型相比全局单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3)针对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运算时间过长、谷氨酸发酵过程影响因素存在耦合等问题,在分析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模型。首先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对输入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变量间存在较强相关性;进一步采用方差膨胀因子对变量的多重共线性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变量间存在中等程度共线性,需要对输入相关变量进行筛选。为此,利用偏最小二乘找出对预测模型输出变量重要的输入变量,降低预测模型输入变量维数、消除相关性、简化模型,以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进一步,运用耦合模拟退火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优化,谷氨酸发酵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为谷氨酸发酵过程操作及时调整及优化控制提供有效指导。(4)针对支持向量机回归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等参数化回归软测量建模存在过拟合、参数设置困难、不能刻画预测结果不确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特征关联性的输入变量选择、超参数自适应获取、输出具有概率特性的自相关决定高斯过程软测量模型,并应用于谷氨酸发酵过程。首先应用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进行训练,同时在贝叶斯框架下,确定协方差函数中的超参数,利用训练好的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其次,分析了谷氨酸浓度对发酵参数的感度发现,发酵时间、CO2释放速率CER、O2消耗速率OUR对谷氨酸浓度影响最大。进一步,分析了预测值的不确定性即方差和模型输入在线变量之间变化关系,当发酵罐温度T、CO2释放速率CER、O2消耗速率OUR异常变化时,发现预测值的方差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可利用预测值的方差异常变化作为发酵过程状态或传感器异常的指示器。谷氨酸发酵实验和仿真研究表明,所建基于特征关联性的自相关决定高斯过程回归的软测量模型可以实现对谷氨酸浓度的较高精度预测,且预测结果具有较小的置信度区间,满足发酵过程实时控制需要。(5)谷氨酸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在无法根据发酵过程复杂内部机理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的条件下,要实现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基于对谷氨酸发酵过程机理分析和研究,运用软测量技术建立了难测参数的软测量模型,设计和优化了谷氨酸发酵过程溶氧控制,将所建软测量模型应用于谷氨酸发酵过程异常批次的识别,并基于罗克韦尔公司开发的RSLogix5000编程软件平台开发了一套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及优化控制系统。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满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实际运行需求,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李亚斌[3](2020)在《基于DCS的生物发酵工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发酵是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21世纪工业化的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能源、材料、农业等多个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人类的食品健康、疾病预防与治疗、环境治理作出重大贡献。生物发酵工艺生产流程复杂。发酵培养过程的难点在于需要控制的工艺指标数量多、控制精度要求高,各参数之间互相影响大、部分工艺参数无法快速实施检测,且发酵生产特有的灭菌操作导致生产现场环境恶劣、操作危险性高,灭菌失败会出现大量原料损失和废料污染问题。目前大多数生物发酵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本文将如何提高生物发酵生产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作为研究课题,不仅有着相应的实用价值,同时还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生物发酵过程为工程背景,对发酵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发酵罐生产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工艺参数,结合消毒操作需求,设计了一套发酵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该方案能够摒弃非必须的人为干预,实现发酵罐工段工艺曲线的平滑稳定,在操作准确性和产品优良率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基于上述发酵生产控制系统方案,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发酵控制系统。本文选用和利时公司MACS-K系列系统作为控制单元,通过Profibus-DP现场总线与I/O模块进行通讯,现场仪表完成信号采集与转换工作并接入I/O模块进行处理,现场阀门根据I/O模块的输出信号进行控制。将复杂的生产控制过程解耦为几个单回路控制方式,将消毒操作固化为统一的操作动作,并采用SFC方式写入程序,通过HMI界面可直观监视SFC顺控执行的状态并可在紧急情况下转到人工干预模式。依据现场试验结果证明方案有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陈红坤[4](2020)在《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木质纤维素等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生产液体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燃料乙醇生产工艺中包含纤维素酶合成和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等工序,而纤维素酶的成本对于生物质转化乙醇技术的经济可行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可以通过改善酶系统的组成、使用廉价的培养基和提高酶的生产率来降低纤维素酶的成本。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作为工业菌株用于纤维素酶生产已有多年历史,是目前酶解纤维素应用得最广泛的产酶菌株。但是一般里氏木霉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产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较弱,分解纤维二糖的能力不强。里氏木霉SCB-18是经过(Δcre1,OE bg11)两步遗传操作,对转录调控网络进行重构来脱除碳降解物阻遏,并对酶系组成进行调整而获得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克服了里氏木霉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不足的问题。本论文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SCB-18为产酶菌种,对影响SCB-18产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在5 L发酵罐进行了放大实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微晶纤维素(MCC)对里氏木霉SCB-18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对比了不同MCC浓度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添加MCC可以诱导产酶,过量添加则造成发酵液过于粘稠或因其它未知原因而影响发酵产酶。这提示我们,添加MCC的浓度和控制发酵液的粘度对纤维素酶的生产同样重要。研究还发现MCC的浓度越大,前期发酵产酶速率越慢。通过对比发现MCC的最适添加浓度在4%左右。对比了 MCC不同补料方式对产酶的影响。结果显示,补加MCC没有诱导SCB-18产酶,反而对其产酶造成了阻遏。三种补料方式下的滤纸酶活都明显低于未补料的4%和2%MCC浓度的对照。通过比较补加次数,发现补加越频繁,降低越明显。通过比较补加量,发现实验出现了补量少时降低少,补量多时降低多的现象。2、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里氏木霉SCB-18产纤维素酶的影响通过在不同MCC浓度的摇瓶中添加固定量0.1%的吐温-80,发现添加吐温-80可以显着提高里氏木霉的产酶能力。2%MCC浓度的处理比对照增长了45.8%,而4%MCC浓度的处理比对照提高了 24.5%。通过在相同碳源浓度的摇瓶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吐温-80,发现虽然不同浓度的吐温-80都可以提高滤纸酶活,但吐温-80的添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是底物浓度越大,需要添加的吐温-80越多。3、里氏木霉SCB-18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优化及转糖基寡糖液补加研究通过对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找到了适合里氏木霉SCB-18菌株的产酶发酵培养基配方。摇瓶实验显示,在120 h时其滤纸酶活可达到18.5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 3.04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碱处理麦秆部分替换MCC的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处理比对照提高了 2.57倍,展现了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利用含转糖基寡糖的糖液进行了补加碳源实验,结果显示补加含寡糖糖液没有起到诱导产酶的作用,反而产生了葡萄糖阻遏。

李晓永,王均成[5](2019)在《超滤膜过滤在味精母液处理工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使用超滤膜过滤味精一母料液,选用孔径大小为3 000分子量的膜滤芯,一母料液(透光度70%左右)经过滤后透光度达到84%以上,透光度提升达15%。一母料液经超滤膜膜过滤的滤液结晶、离心后所得母液透光度≥75%,按照超滤膜过滤生产工艺流程,滤液与一母料液混合后,可提升一母料液的整体透光,减轻了脱色工序的脱色压力。孔径为3 000分子量的超滤膜膜滤芯在味精生产工艺上的应用,实现了超滤膜过滤技术在味精生产的应用,按新工艺流程进行生产,不会再有二母味精和老母液的产生。

彭智超[6](2018)在《真菌蛋白激发子PeaT1规模化发酵工艺及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eaT1蛋白是从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激发子,能诱导多种作物产生系统获得抗性。试验表明PeaT1蛋白制剂对水稻、小麦、白菜、芹菜等都具有明显的促生长、增产、提高果实品质和抗病抗逆的效果。为规模化生产稳定的PeaT1蛋白制剂,对其工厂化生产发酵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极细链格孢菌的营养需求,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该菌的培养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并进行了500L、5T和20T发酵罐的逐级发酵,获得了理想的蛋白制剂产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泳法和比色法对制剂中的蛋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并进行了蛋白制剂和复配配方的室内生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PeaT1蛋白工厂化生产的培养基配方。本文通过对蛋白激发子PeaT1的工厂化生产工艺研究,将极细链格孢菌的实验室级发酵培养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配方:木薯粉3.5%、黄豆粉1%、蔗糖0.5%、蛋白胨0.5%、味精0.5%、硫酸铵0.2%、硫酸亚铁0.02%、硫酸镁0.02%。2.实现了500L、5000L和20000L发酵罐发酵参数的逐级放大。对500L、5T和20T发酵罐发酵参数进行试验,掌握了其发酵时间分别为40h、26h和20h。对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参数进行监控,得到了pH值、溶氧量、温度等指标的动态曲线。3.建立了蛋白产品中PeaT1的检测技术。通过HPLC、SDS-PAGE的方法对制剂进行蛋白成分分析,鉴定出产品中PeaT1蛋白成分,为产品有效成分检测提供了鉴定方法。建立基于Bradford法对产品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检测技术,为产品含量提供了检测方法,为规模化发酵生产提供了质量控制手段。4.通过室内生测对工业设备制得的PeaT1蛋白制剂稳定性进行检测。通过将PeaT1制剂对小麦、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发现各批次较清水对照均有明显提高,各批次间差异不显着,证明工业化生产的制剂稳定可靠。5.确定了蛋白激发子PeaT1与井冈霉素复配的最佳配比。将蛋白激发子PeaT1制剂与井冈霉素进行了复配,得到PeaT1:井冈霉素=3:4的最优配比,此复配制剂在接种病毒后72h统计时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抗性较清水对照提高了73.39%,差异显着。此配方产品正在农业部进行农药临时证的登记工作。

高敏[7](2018)在《陕北传统食品羊杂碎研发与生产设计》文中指出陕北羊杂碎是陕北传统食品中的典型代表,食用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欢迎。陕北市场上的羊杂碎大多需要现场制作,普遍存在经验控制质量、生产效率低下、产量有限、保鲜期短、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特点,再加上受原辅料和贮藏技术制约,难以满足现代人民对于产品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要求,无法实现原材料生产与采购、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设计与销售等环节的具体要求。鉴于以上现状,有必要对传统陕北羊杂碎改良生产工艺,设立产品标准,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质量控制,进行工业化生产设计,从而解决现有供需矛盾,保证风味品质,促进工业化推进。在保证风味不变的前提下,本研究通过小样试验,确立羊杂煮制工艺和调味料配方。结合小样试验的结果,确定羊杂包工业化生产技术规范与产品标准。将HACCP体系引入到陕北羊杂碎羊杂包生产,按照生产技术规范与产品标准进行工厂设计,设计范围包括:建设条件、工厂总平面设计、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物料衡算、设备方案、实验室设计、环境保护与处理措施、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等。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羊杂煮制效果的因素依次是预煮时间(A)>煮制温度(B)>煮制时间(C),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即预煮时间15min,煮制温度85℃,煮制时间45min。(2)影响调味料配制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是精盐(C)>辣椒粉(D)>生姜粉(A)>味精(F)>胡椒粉(B)>八角粉(E),最佳工艺条件为C2D1A1F3B2E2,即精盐20g,辣椒粉3g,生姜粉3.5g,味精2.5g,胡椒粉2.0g,八角粉3.0g。总质量为34g。(3)工业化陕北羊杂碎产品包含四部分,分别为羊杂包、粉条包、菜包、调味料包。羊杂包内放置煮熟的羊内脏,包括羊心、羊肝、羊肺、羊肚,按重量比例统一配比,真空包装;粉条包内放置泡发好的湿粉条,统一重量,真空包装;菜包内放置土豆条、陕北红葱、香菜,统一重量后包装;调味料包内放置各种调味料,包括生姜粉、胡椒粉、八角粉、辣椒粉、精盐、味精等,按配方称重后包装。食用时,将水烧开,将羊杂包、粉条包、菜包内的内容物置于水中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加入调味料,即可食用。(4)工业化陕北羊杂碎产品总计244g,内容物含量具体情况为:A.熟羊杂100g,包含羊心15%、羊肝20%、羊肺30%、羊肚35%;B.湿粉条100g;C.干菜10g,包含土豆条、陕北红葱、香菜,比例为8:1:1;D.调味料34g。(5)本研究确定了工业化陕北羊杂碎加工工艺规程,制订了羊杂包质量标准;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并进行了质量控制,得出了HACCP工作计划表,以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质控模式。(6)本研究拟建一个年产3000吨陕北羊杂碎食品工厂,涉及的设计范围包括:建设条件、工厂总平面设计、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物料衡算、设备方案、实验室设计、环境保护与处理措施等。本研究的实施将有力提高羊下水的综合利用率和品质,推进羊杂碎的工业化生产进程,带动陕北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使得陕北羊杂碎的生产有了产品标准,由粗放式的作坊加工变成规范生产,有利于陕北食品社会化,有利于降低劳动能耗和增加经济利益,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做出积极的贡献。

刘培洋[8](2018)在《γ-聚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优化与放大试验研究》文中认为γ-PGA是通过D-/L-谷氨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γ-谷氨酰键连接而成的一种水溶性阴离子聚合产物,是一种具有保湿性、成膜性、高吸水性、可降解性、成纤维性、生物相容性、可食用性和超强的吸附性等特性的新型天然高分子,其在食品、医药、环保、化妆品和农业等多个领域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γ-PGA,如何实现低成本发酵和提高单位产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解淀粉芽孢杆菌YP11的初始培养基优化、5 L发酵罐放大试验、500 L发酵罐放大试验和γ-PGA发酵动力学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以解淀粉芽孢杆菌YP11作为发酵生产γ-PGA菌株,通过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初始培养基。以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YP11发酵生产γ-PGA产量为目的,在前期单因素优化得到的初始培养基的基础上,应用Design-Expert V8.0.6软件中的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方案,从初始培养基的9种组分中寻找出了影响γ-PGA产量最显着的三个因素(谷氨酸钠、硫酸铵和氯化钙)。采用最陡爬坡实验确定出了接近γ-PGA最高产量时三个因素的浓度范围,进而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确定出了相应的最优浓度。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YP11生产γ-PGA的最优培养基为:谷氨酸钠84.53 g/L,柠檬酸钠12 g/L,甘油30 g/L,(NH4)2SO4 21.67 g/L,CaCl2 0.07 g/L,MnSO4·H2O 0.1 g/L,MgSO4·7H2O 0.5 g/L,K2HPO4·3H2O 0.5 g/L,FeCl3·6H2O 0.06 g/L。以此最优培养基进行了6组摇瓶发酵平行验证实验,γ-PGA平均产量为37.048 g/L,是优化前(初始培养基)产量(26.73 g/L)的1.39倍。应用最优培养基进行了5 L及500 L发酵罐分批发酵放大试验。在摇瓶发酵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5 L发酵罐最优培养基和初始培养基的分批发酵放大试验,对比分析发现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粘度的最优培养基均高于初始培养基,最优培养基γ-PGA的产量(35.853 g/L)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初始培养基γ-PGA产量(25.456 g/L)的1.41倍。在5 L发酵罐发酵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500 L发酵罐放大试验,考察菌体生物量、pH、γ-PGA产量以及发酵液粘度参数在整个发酵周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发现在500 L发酵罐中菌体的延滞期增长,但最终的菌体生物量、发酵液的粘度以及γ-PGA的浓度都高于5 L发酵罐,γ-PGA的最高产量达到36.245 g/L。对实罐发酵(5 L和500 L)进行了发酵动力学分析和研究。通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YP11产γ-PGA发酵特征的分析,建立了5 L和500 L发酵罐的γ-PGA发酵动力学模型,并运用Origin 9.0软件进行动力学方程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菌体生长动力学均符合Logistic方程,产物(γ-PGA)生成动力学均符合Leudeking-Piret方程,底物(谷氨酸钠)消耗动力学均符合底物消耗的物料平衡简化方程;菌体最大比生长速率500 L发酵罐发酵放大试验(0.187 h-1)中低于5 L发酵罐的发酵放大试验(0.285 h-1);5 L发酵罐的产物生成以及底物消耗均比500 L发酵罐要快。各模型调整后的R2值都在0.98以上,基本上能够真实的反映出菌体生长、γ-PGA产物生成和底物谷氨酸钠消耗在整个发酵过程的变化趋势。

张佳男[9](2016)在《花生鲜味肽的释放及其鲜味强度提升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鲜味是第五种重要的基本味觉,能使人产生愉悦感,是中式食品的特色滋味之一,也是人们饮食中追求的美味。目前发现具有鲜味的物质包括氨基酸、肽类、核苷酸、有机酸和复合鲜味剂等。其中,肽类不仅呈味功能复杂,还能参与并影响食品风味的形成,使食品总体味感协调、细腻。但由于呈味肽的纯度不高,且鲜味强度不够而限制其应用领域,因此,如何提纯呈味肽并进一步提升其鲜味强度对提升我国调味品行业竞争实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花生呈味肽为研究对象,结合生物发酵工程与酶工程技术对脱脂花生粕进行控制酶解,获得鲜味突出的花生粕酶解产物,然后利用乙醇溶液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级分离,达到快速、高通量获取目标呈味组分的目的,并选取强鲜味醇沉组分进行美拉德反应,进一步提升其鲜味强度,同时深入探讨了反应过程中鲜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明晰美拉德反应提升呈味肽鲜味强度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以花生粕为发酵底物诱导米曲霉产生特异性复合酶系制备发酵曲料,然后系统研究了酶解工艺对发酵花生粕酶解产物的鲜味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8,自然pH条件下,55°C酶解18 h所得的酶解产物鲜味强度最高,轻度或过度的酶解作用皆不利于鲜味肽的产生。通过研究蛋白酶种类对酶解产物中鲜味肽的释放规律发现中性蛋白酶(先)和酸性蛋白酶(后)分步联合水解更有利于鲜味肽的释放。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对花生粕酶解产物进行分级分离处理,发现不同分离组分的理化特性和呈味特性皆表现出显着性差异:其中20%和40%-组分滋味平淡;60%-组分总氮含量最高(占总酶解液总氮含量的34.71%),鲜味突出、纯净,与味精鲜味相近,且以1-3k Da肽段为主(高达41%),鲜味氨基酸比例最高(42%);80%-组分总氮占比较低,但鲜味特性与60%-组分相近;上清液组分以1k Da以下的肽段为主(92%),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46.76%,体现出强烈的苦味。为了进一步提升鲜味突出组分的鲜味强度,考察了反应方式及反应条件(糖种类及含量、pH值、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60%-组分美拉德反应产物鲜味特性的影响,优化结果表明:pH为6.5的10%酶解产物与0.57%的木糖混合体系在94°C下反应70 min可显着提升60%-组分的鲜味强度,较原组分增强了约28%。反应过程中,羰基化合物活性有差异,木糖最优先参与反应,且木糖的生成产物较其他己糖参与对应生成的产物具有更强的鲜味强度或鲜味增强特性。通过研究本实验条件下的美拉德反应特性发现,样品在反应前后分子量差异不大,但能显着提升美拉德中间产物、高级产物(如醛类、酮类、糠醛和呋喃酮等)和终产物的含量。比较其加热产物和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反应程度发现,两者中间产物含量相当,类黑素前体物荧光值差异不明显,只在高级产物和终产物阶段后者的含量高于前者。说明有木糖参与的美拉德反应其反应程度较加热产物深,花生鲜味肽与木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可生产具有更强鲜味特性的物质,而鲜味物质主要集中在中间阶段和终产物前体物阶段积累。

孙芳艳[10](2016)在《普鲁兰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出芽短梗霉(CGMCC.7055)为出发菌株,经发酵培养获得普鲁兰多糖发酵液进行下游提取优化实验。以摒弃传统絮凝除菌、乙醇沉淀法为目的,以最终的工业化生产为目标。采用除菌、脱蛋白、脱色、超滤、浓缩、干燥的工艺流程进行发酵液的提取,并对提取得到的普鲁兰多糖进行吸湿保湿性和黏度特性的研究。并将其与壳聚糖复配制成可食用膜,研究复配比例对普鲁兰多糖与壳聚糖复配膜(pul-chitosan)的性质影响。以下是本文主要结论:首先对发酵液进行除菌处理,本文选取板框过滤除去菌体。通过单因素及正交优化实验,确定条件为滤布孔径1200目,硅藻土添加量1.4%(w/v),普鲁兰多糖溶液的浓度40 g/L,此时菌体去除率为99.54%,粗多糖得率为93.92%。对活性炭、双氧水两种脱色方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及优化实验。通过脱色率、粗多糖得率及分子量的对比,确定使用活性炭脱色,脱色条件为:E型活性炭,添加量为1.1%(w/v),pH为6,温度为42℃,时间为40 min,此时脱色率为91.69%,粗多糖得率为79.73%。对实验室获得的普鲁兰多糖与市售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扫描、紫外全波长扫描、刚果红实验测定。可得到结论:其在结构上判定为同一种物质,即普鲁兰多糖。普鲁兰多糖的吸湿率(27.9%)、保湿率(89%)与透明质酸(29%;94%)不相上下(RH=81%)。质量浓度为1 mg/mL的普鲁兰(黏度为42.7mPa·s)保湿性能最佳。普鲁兰多糖黏度几乎不受温度、pH以及Na+浓度的影响,表现出较好的黏度稳定性。将普鲁兰多糖与壳聚糖按照(1:3,2:2,3:1)比例复配成可食用膜后,显着地改善了普鲁兰多糖膜的机械性能以及阻氧性。壳聚糖与普鲁兰多糖可食用膜的最优复配比为1:3,此时膜的厚度为55.4 μm、抗拉伸强度为59.24 MPa、断裂伸长率为2.47%、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415 g.mm/(m2.h·kPa)、水溶性为67%、阻氧性为8.92 g/100g。FTIR结果证明普鲁兰多糖与壳聚糖之间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当壳聚糖与普鲁兰多糖以1:3的比例进行复配时共混效果最佳。

二、味精发酵生产自动控制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味精发酵生产自动控制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建模研究概况
        1.2.1 发酵过程工艺机理建模的现状
        1.2.2 发酵过程混合模型辨识的现状
        1.2.3 发酵过程基于数据驱动的软测量
    1.3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模型类别
        1.3.1 发酵过程模型的分类
        1.3.2 微生物发酵过程建模一般步骤
    1.4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2.1 引言
    2.2 发酵培养条件分析
        2.2.1 微生物营养要素
        2.2.2 微生物培养环境条件
        2.2.3 培养环境优化技术
    2.3 微生物发酵过程培养基及其优化
        2.3.1 培养基的基本构成
        2.3.2 培养基条件的优化
    2.4 微生物发酵过程物料平衡分析
        2.4.1 基本公式
        2.4.2 微生物发酵过程生长和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
        2.4.3 微生物发酵过程比生长速率分析
    2.5 发酵过程通用动力学模型
        2.5.1 微生物生长、维持、死亡状态空间模型
        2.5.2 丙酮酸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
    2.6 丙酮酸发酵过程模型稳定性分析
        2.6.1 丙酮酸发酵过程动力学方程的平衡点
        2.6.2 丙酮酸发酵动力学方程平衡点的稳定性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发酵过程参数辨识
    3.1 引言
    3.2 Hammerstein非线性输出误差模型描述
    3.3 非线性输出误差模型参数辨识的梯度迭代算法
        3.3.1 算法推导
        3.3.2 仿真实验
    3.4 辅助模型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
        3.4.1 辅助模型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推导
        3.4.2 仿真实验
    3.5 青霉素发酵过程参数辨识
        3.5.1 发酵过程的多模型结构
        3.5.2 仿真实验
        3.5.3 青霉素发酵工艺
        3.5.4 青霉素发酵过程参数辨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尺度小波支持向量机的发酵过程软测量研究
    4.1 引言
    4.2 小波核函数的基本原理
        4.2.1 希尔伯特空间和小波框架
        4.2.2 基于框架的核函数
        4.2.3 小波函数分析
    4.3 多尺度小波核函数
        4.3.1 多分辨分析
        4.3.2 小波函数和小波空间分析
    4.4 多尺度小波核函数支持向量机
        4.4.1 支持向量机
        4.4.2 多尺度小波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
        4.4.3 仿真实验及应用
    4.5 小波支持向量机在谷氨酸软测量中的应用
        4.5.1 谷氨酸工艺过程概述
        4.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5.3 训练数据的预处理
        4.5.4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软测量建模
        4.5.5 多尺度小波核函数的支持向量回归机软测量建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孪生支持向量机的发酵过程软测量研究
    5.1 引言
    5.2 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
        5.2.1 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
        5.2.2 位置特征和结构特征
        5.2.3 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
        5.2.4 连续超松弛方法
    5.3 谷氨酸发酵参数选择
        5.3.1 数据的来源
        5.3.2 输入输出变量的确定
    5.4 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
        5.4.1 混合核函数
        5.4.2 特征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参数的自适应粒子群寻优
        5.4.3 混合核函数的孪生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
        5.4.4 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机的发酵过程建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2)谷氨酸发酵过程的软测量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谷氨酸产业的发展现状
        1.2.1 谷氨酸物化性质及发展历史
        1.2.2 国内外谷氨酸产业现状
    1.3 软测量技术
        1.3.1 软测量建模概述
        1.3.2 软测量建模步骤与内容
        1.3.3 软测量建模方法
        1.3.4 软测量技术应用
    1.4 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基于机理模型的发酵过程软测量
        1.4.2 基于数据驱动的发酵过程软测量
        1.4.3 混合模型软测量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谷氨酸发酵过程动力学建模
    2.1 引言
    2.2 发酵过程基础数学模型
        2.2.1 发酵过程合成和和代谢分解反应
        2.2.2 发酵过程典型数学模型
        2.2.3 发酵过程比反应速率模型
    2.3 谷氨酸发酵过程代谢(流)网络分析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发酵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2.3.3 代谢网络模型的简化、计算和求解
        2.3.4 基于代谢网络结构模型的谷氨酸浓度预测
    2.4 谷氨酸发酵分批流加非结构动力学建模
        2.4.1 非线性规划确定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参数
        2.4.2 遗传算法确定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参数
        2.4.3 改进遗传算法确定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阶段支持向量机回归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3.1 引言
    3.2 支持向量机
        3.2.1 支持向量机分类
        3.2.2 支持向量机回归
    3.3 多阶段分割算法
    3.4 基于多阶段支持向量机回归的谷氨酸浓度软测量
    3.5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偏最小二乘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4.1 引言
    4.2 偏最小二乘
        4.2.1 PLS原理与计算方法
        4.2.2 模型提取成分的确定
    4.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4.4 基于耦合模拟退火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软测量
        4.4.1 模拟退火算法
        4.4.2 耦合模拟退火算法
        4.4.3 耦合模拟退火优化参数算法
        4.4.4 基于CSA优化的LSSVM软测量预测算法
    4.5 基于PLS-LSSVM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4.5.1 PLS-LSSVM软测量预测模型实现流程
        4.5.2 辅助变量选择
    4.6 结果与讨论
        4.6.1 模型性能评估指标
        4.6.2 PLS与 LSSVM模型比较
        4.6.3 SVM和 LSSVM预测模型比较
        4.6.4 PLS-LSSVM简化模型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高斯过程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5.1 引言
    5.2 高斯过程模型
        5.2.1 无参预测
        5.2.2 高斯过程回归
        5.2.3 协方差函数
        5.2.4 高斯过程的模型选择
        5.2.5 高斯过程稀疏化
    5.3 基于PLS-GP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5.3.1 基于PLS-GP的软测量模型架构
        5.3.2 训练数据的准备
        5.3.3 输入变量选择
        5.3.4 协方差函数的确定
        5.3.5 结果和讨论
    5.4 基于预测方差的谷氨酸发酵过程异常状态分析
        5.4.1 基于预测方差的自主动高斯过程模型
        5.4.2 基于预测方差的谷氨酸发酵过程异常状态分析
    5.5 基于自相关决定高斯过程的谷氨酸发酵软测量
        5.5.1 基于特征关联性的自相关决定变量选择
        5.5.2 结果和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及优化控制系统的开发
    6.1 引言
    6.2 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实施系统软件构架
    6.3 谷氨酸发酵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
        6.3.1 溶解氧控制
        6.3.2 温度控制
        6.3.3 pH值控制
        6.3.4 压力的控制
        6.3.5 泡沫的控制
    6.4 谷氨酸发酵过程溶解氧的优化控制
        6.4.1 材料与方法
        6.4.2 DO控制算法
        6.4.3 结果和讨论
    6.5 监控系统设计
    6.6 Matlab与 RSView32 通信的实现
    6.7 软测量应用实例——谷氨酸发酵过程异常批次识别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3)基于DCS的生物发酵工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生物发酵关键技术
    2.1 发酵工艺关键技术描述
    2.2 发酵重要控制参数
        2.2.1 温度影响及控制难点
        2.2.2 pH值影响及控制难点
        2.2.3 溶氧影响及控制难点
        2.2.4 泡沫影响及控制难点
        2.2.5 基质影响控制难点
    2.3 发酵消毒控制难点
第三章 基于DCS的控制系统设计
    3.1 发酵基本控制参数
        3.1.1 发酵罐温度控制
        3.1.2 发酵罐pH控制
        3.1.3 发酵罐溶解氧控制
        3.1.4 发酵罐泡沫控制
        3.1.5 发酵罐基质及补料控制
    3.2 发酵消毒控制
        3.2.1 发酵罐空消顺控
        3.2.2 流加糖消毒顺控
        3.2.3 消泡剂消毒顺控
        3.2.4 物料连消顺控
第四章 发酵罐DCS系统控制实现及验证
    4.1 总体设计
    4.2 系统设计
        4.2.1 系统选型
        4.2.2 控制器
        4.2.3 现场仪表及执行器
        4.2.4 系统软件及组态
        4.2.5 硬件及底层组态
        4.2.6 人机界面组态
    4.3 工艺控制功能实现
        4.3.1 复杂温度控制
        4.3.2 自动空消
        4.3.3 流加糖消毒
        4.3.4 消泡剂消毒
        4.3.5 物料连续消毒
    4.4 系统效果验证
    4.5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在发酵工艺中的作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及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木质纤维素概述
    1.3 纤维素酶
        1.3.1 纤维素酶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机理
        1.3.2 纤维素酶的合成调控
        1.3.2.1 纤维素酶合成的碳源诱导
        1.3.2.2 纤维素酶合成的降解物阻遏
        1.3.3 纤维素酶的生产技术
        1.3.4 纤维素酶的应用
    1.4 产酶培养基
        1.4.1 碳源
        1.4.1.1 固体碳源
        1.4.1.2 可溶性碳源
        1.4.2 表面活性剂
        1.4.3 其他营养
    1.5 发酵条件
        1.5.1 接种量和接种时机
        1.5.2 溶解氧
        1.5.3 pH值
        1.5.4 温度
        1.5.5 泡沫
        1.5.6 补料发酵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晶纤维素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和原料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2.4 发酵罐操作流程
        2.2.5 分析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初始发酵培养基在摇瓶和5L发酵罐中产酶比较
        2.3.2 微晶纤维素浓度对产酶的影响
        2.3.3 微晶纤维素补加策略及对产酶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3.2.4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面活性剂添加对发酵液pH的影响
        3.3.2 表面活性剂添加对SCB-18产酶的影响
        3.3.3 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对产酶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里氏木霉产酶条件优化放大及转糖基寡糖流加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和材料
        4.2.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4.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4 分析检测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种子培养基的改进及发酵培养基的设置原则
        4.3.2 不同发酵培养基产纤维素酶的结果
        4.3.3 发酵罐放大及转糖基寡糖补加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超滤膜过滤在味精母液处理工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味精工艺路线与应用超滤膜过滤新工艺的对比
2 用于过滤味精母液的超滤膜滤芯的筛选实验
    2.1 材 料
    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具体步骤
        2.3.2 检测方法
        1) 谷氨酸钠透光的检测
        2) 谷氨酸钠含量的检测
    2.4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6)真菌蛋白激发子PeaT1规模化发酵工艺及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蛋白激发子研究概要
        1.1.1 微生物蛋白激发子
        1.1.2 蛋白激发子PeaT1的研究背景
    1.2 微生物农药的发酵
        1.2.1 真菌的发酵工艺
        1.2.2 放线菌代谢产物的发酵工艺
        1.2.3 影响真菌发酵的参数
        1.2.4 正交设计在真菌发酵试验中的应用
    1.3 蛋白激发子PeaT1的检测方法
        1.3.1 液相色谱在蛋白鉴定中的应用
        1.3.2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法在蛋白鉴定中的应用
        1.3.3 Bradford法在蛋白含量检测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PeaT1规模化发酵工艺的优化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PeaT1蛋白发酵工艺流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罐发酵培养基正交试验
        2.2.2 一级发酵参数及分析
        2.2.3 二级发酵参数及分析
        2.2.4 三级发酵参数及分析
    2.3 讨论
        2.3.1 逐级发酵中发酵条件的改进
第三章 PeaT1蛋白制剂的产品质量检测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Bradford法检测结果分析
        3.2.2 SDS-PAGE法检测结果分析
        3.2.3 HPLC法检测结果分析
        3.2.4 填料对Bradford法检测结果的影响
第四章 PeaT1蛋白制剂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PeaT1蛋白制剂与井冈霉素复配的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eaT1蛋白制剂-井冈霉素复合制剂配方筛选
        5.2.2 不同时间诱导本生烟的抗性变化比较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陕北传统食品羊杂碎研发与生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外传统食品及工业化
        1.1.1 国外传统食品简介
        1.1.2 国外传统食品工业化
    1.2 中国传统食品及工业化
        1.2.1 中国传统食品简介
        1.2.2 陕北传统食品简介
        1.2.3 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
    1.3 陕北羊杂碎概述
        1.3.1 羊杂碎营养价值及功效
        1.3.2 羊杂碎制作工艺
        1.3.3 陕北羊杂碎研究现状
    1.4 陕北羊杂碎工业化生产意义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陕北羊杂碎工业化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2 工艺流程
        2.1.3 熟羊杂煮制试验
        2.1.4 调味料配制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熟羊杂煮制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2.2.2 熟羊杂煮制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2.3 调味料配制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业化加工工艺规程及质量控制
    3.1 加工工艺规程
        3.1.1 范围
        3.1.2 工艺流程
        3.1.3 操作要求
    3.2 羊杂包生产质量控制
        3.2.1 羊杂包生产工艺
        3.2.2 危害分析(HA分析)
        3.2.3 质量控制(CCP确定)
        3.2.4 建立HACCP工作计划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业化生产设计
    4.1 设计内容
        4.1.1 设计依据
        4.1.2 设计原则
        4.1.3 设计范围
    4.2 建设条件
        4.2.1 厂址选择原则
        4.2.2 厂址的勘探
    4.3 工厂总平面设计
        4.3.1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4.3.2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4.4 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
        4.4.1 生产规模
        4.4.2 产品方案
    4.5 物料衡算
        4.5.1 成品
        4.5.2 原料的消耗量
        4.5.3 包装材料消耗量
    4.6 设备方案
    4.7 实验室设计
        4.7.1 实验室组成
        4.7.2 实验室仪器
    4.8 环境保护与处理措施
        4.8.1 废水
        4.8.2 废渣
        4.8.3 废气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γ-聚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优化与放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γ-PGA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1.1.1 γ-PGA的结构
        1.1.2 γ-PGA的理化性质
    1.2 γ-PGA的应用
        1.2.1 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1.2.2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2.3 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1.2.4 在化妆品与日化用品上的应用
        1.2.5 在农业上的应用
    1.3 γ-PGA的生产方法
        1.3.1 提取法
        1.3.2 化学合成法
        1.3.3 酶转化法
        1.3.4 微生物发酵法
    1.4 γ-PGA的微生物发酵研究进展
        1.4.1 γ-PGA生产菌株
        1.4.2 γ-PGA生物合成基因及合成机制
        1.4.3 γ-PGA发酵下游处理
    1.5 培养基组分对γ-PGA发酵生产的影响
        1.5.1 碳源对γ-PGA发酵生产的影响
        1.5.2 氮源对γ-PGA发酵生产的影响
        1.5.3 金属离子对γ-PGA发酵生产的影响
    1.6 γ-PGA发酵生产的放大试验和发酵动力学
    1.7 立题背景及意义
    1.8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γ-聚谷氨酸初始培养基组分优化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与分析
        2.3.2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与分析
        2.3.3 Box-Behnken试验结果与分析
        2.3.4 验证实验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γ-聚谷氨酸发酵放大试验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初始培养基5L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与分析
        3.3.2 最优培养基5L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与分析
        3.3.3 初始培养基与最优培养基5L发酵罐放大试验对比与分析
        3.3.4 500 L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与分析
        3.3.5 5 L及500L发酵罐放大过程中pH变化分析
        3.3.6 5 L及500L发酵罐放大过程中菌体生物量变化分析
        3.3.7 5 L及500L发酵罐放大过程中γ-PGA变化分析
        3.3.8 5 L及500L发酵罐放大过程中谷氨酸钠变化分析
        3.3.9 5 L及500L发酵罐放大过程中粘度变化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γ-聚谷氨酸实罐发酵动力学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建立与曲线拟合分析
        4.3.2 γ-PGA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与曲线拟合分析
        4.3.3 谷氨酸钠消耗动力学模型与曲线拟合分析
        4.3.4 实验测量值与拟合值误差检验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9)花生鲜味肽的释放及其鲜味强度提升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鲜味的研究现状
        1.1.1 概述
        1.1.2 鲜味肽的研究进展
        1.1.3 鲜味肽的制备及其衍生化
    1.2 美拉德反应的研究进展
        1.2.1 美拉德反应过程
        1.2.2 肽在美拉德反应中的特性
        1.2.3 美拉德反应阶段检测方法
    1.3 花生粕资源概述
    1.4 生物发酵和酶解技术
        1.4.1 生物发酵技术
        1.4.2 生物酶解技术
    1.5 本课题研究的立论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论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花生粕的发酵-酶解及呈味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料液比对花生粕酶解特性及呈味特性的影响
        2.3.2 体系pH值对酶解特性及呈味特性的影响
        2.3.3 酶解温度对酶解特性及呈味特性的影响
        2.3.4 酶解时间对酶解特性及呈味特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生呈味肽的乙醇分离及呈味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主要试剂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乙醇分级组分总氮分布情况
        3.3.2 原酶解液及不同乙醇分级组分的总糖含量
        3.3.3 不同乙醇分级组分的感官品评
        3.3.4 不同乙醇分级组分的肽分子量分布
        3.3.5 不同乙醇分级组分的氨基酸组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生呈味肽的增鲜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主要试剂
        4.2.4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美拉德反应对花生呈味肽乙醇分级组分呈味特性的影响
        4.3.2 美拉德反应对花生呈味肽乙醇分级组分单糖组成的影响
        4.3.3 美拉德反应对花生呈味肽乙醇分级组分肽分子量的影响
        4.3.4 美拉德反应对花生呈味肽乙醇分级组分游离型和水解型氨基酸的影响
        4.3.5 花生呈味肽乙醇分级组分美拉德反应产物特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10)普鲁兰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普鲁兰多糖简介
        1.1.1 普鲁兰多糖性质
        1.1.2 普鲁兰多糖的应用
    1.2 普鲁兰多糖上游技术研究进展
    1.3 普鲁兰多糖下游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1.3.1 下游提取除菌技术
        1.3.2 下游提取脱色技术
        1.3.3 下游提取脱蛋白技术
        1.3.4 下游提取膜分离技术
    1.4 多糖类分析方法
        1.4.1 凝胶色谱
        1.4.2 红外光谱
        1.4.3 核磁共振光谱
        1.4.4 扫描电子显微镜
    1.5 可食用膜
        1.5.1 可食用膜简介
        1.5.2 普鲁兰多糖、壳聚糖膜研究现状
    1.6 论文研究意义与目的
    1.7 论文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试剂
    2.2 分析测定方法
        2.2.1 粗多糖含量和粗多糖得率的测定
        2.2.2 菌体去除率的测定
        2.2.3 氮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去除率的测定
        2.2.4 脱色率的测定
        2.2.5 膜通量的测定
        2.2.6 离子去除率的测定
        2.2.7 固体普鲁兰多糖含量的测定
        2.2.8 普鲁兰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2.2.9 固体普鲁兰多糖红外光谱的分析
        2.2.10 固体普鲁兰多糖核磁共振扫描分析
        2.2.11 固体普鲁兰多糖紫外吸收光谱扫描分析
        2.2.12 固体普鲁兰多糖刚果红实验
        2.2.13 固体普鲁兰多糖中粘度、PH、水分含量的测定
        2.2.14 固体普鲁兰多糖中灰分的测定
        2.2.15 固体普鲁兰多糖中单糖、二糖及寡糖的测定
        2.2.16 颜色的测定
        2.2.17 固体普鲁兰多糖溶解度的测定
        2.2.18 扫描电镜分析
        2.2.19 吸湿性的测定
        2.2.20 保湿性的测定
        2.2.21 可食用膜厚度的测定
        2.2.22 可食用膜抗拉伸强度的测定
        2.2.23 可食用膜断裂延伸率的测定
        2.2.24 可食用膜水蒸气透过系数的测定
        2.2.25 可食用膜阻氧性的测定
        2.2.26 可食用膜水溶性的测定
        2.2.27 可食用膜透明度的测定
        2.2.28 可食用膜红外光谱分析
    2.3 实验内容
        2.3.1 普鲁兰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2.3.2 板框过滤除菌实验
        2.3.3 脱蛋白实验
        2.3.4 脱色实验
        2.3.5 超滤膜分离实验
        2.3.6 浓缩
        2.3.7 干燥
        2.3.8 普鲁兰多糖指标及结构测定
        2.3.9 普鲁兰多糖吸湿、保湿性能的测定
        2.3.10 普鲁兰多糖黏度稳定性的测定
        2.3.11 可食用复合膜的应用
        2.3.12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板框过滤除菌实验
        3.1.1 滤布孔径对板框过滤除菌效果的影响
        3.1.2 硅藻土添加量对板框过滤除菌效果的影响
        3.1.3 发酵液中普鲁兰多糖的浓度对板框过滤除菌效果的影响
        3.1.4 正交实验确定板框过滤除菌实验因素
        3.1.5 正交验证实验
        3.1.6 小结
    3.2 脱蛋白实验
    3.3 脱色实验
        3.3.1 活性炭脱色实验
        3.3.2 双氧水脱色试验
        3.3.3 脱色方法的确定
    3.4 超滤膜分离实验
    3.5 浓缩、干燥
    3.6 普鲁兰多糖指标及结构测定
        3.6.1 普鲁兰多糖指标测定
        3.6.2 普鲁兰多糖结构测定
        3.6.3 小结
    3.7 普鲁兰多糖的吸湿保湿及黏度特性
        3.7.1 普鲁兰多糖的吸湿性、保湿性
        3.7.2 普鲁兰多糖的吸湿动力学
        3.7.3 不同黏度普鲁兰多糖的保湿
        3.7.4 普鲁兰多糖黏度稳定性
        3.7.5 小结
    3.8 可食用复合膜的应用
        3.8.1 可食用膜的机械性质
        3.8.2 可食用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
        3.8.3 可食用膜的阻氧性
        3.8.4 可食用膜的水溶性
        3.8.5 可食用膜的颜色和透明度
        3.8.6 可食用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8.7 可食用膜的扫描电镜分析
        3.8.8 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四、味精发酵生产自动控制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建模研究[D]. 张相胜. 江南大学, 2021
  • [2]谷氨酸发酵过程的软测量建模研究[D]. 郑蓉建. 江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DCS的生物发酵工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亚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研究[D]. 陈红坤. 山东大学, 2020(10)
  • [5]超滤膜过滤在味精母液处理工艺中的应用[J]. 李晓永,王均成. 发酵科技通讯, 2019(04)
  • [6]真菌蛋白激发子PeaT1规模化发酵工艺及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D]. 彭智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陕北传统食品羊杂碎研发与生产设计[D]. 高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8]γ-聚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优化与放大试验研究[D]. 刘培洋.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9]花生鲜味肽的释放及其鲜味强度提升作用研究[D]. 张佳男.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普鲁兰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 孙芳艳.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味精发酵生产自动化控制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