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朔散文的追求与失落(论文文献综述)
席建彬[1](2021)在《论新时期贾平凹乡土小说的诗性伦理——兼及当代乡土叙事的审美变异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一直不乏自我转变与超越,而诗性意识似乎构成了风格流变的某种源起。围绕乡土诗意的认同与游离,叙事的演进包含着城、乡理想的持续蜕减,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失范与困顿。在这一过程中,乡土叙事的张力被不断触探与审视,社会与文化承担渐趋颓杂与迷乱;深厚的乡土情结导致了乡土立场上的"藕断丝连",理智上的走向城市又非全身心投入,失衡的文化结构与艺术心理酝酿出乡土诗意的深度消解,难以在理想主义层面获得重构。这场由诗性精神演化而至的文学困局,不仅昭示出贾平凹小说乃至新时期乡土小说在思想资源、审美逻辑上的某些特征与局限,也表明了当代乡土叙事的历史性变异。
吕文雪[2](2021)在《李汉荣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汉荣,当代着名的散文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本文主要从生态书写、地理意象、诗化特色等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李汉荣散文,并对李汉荣散文进行客观的评价。李汉荣散文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彰显李汉荣的绿色情怀。李汉荣在散文中“与天地精神往来”,追寻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的路径,具有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展现出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思想有其广博的渊源,一是缘于李汉荣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二是深受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三是来自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地理意象。通过意象统计归纳,可以发现在李汉荣散文创作中存在着意象的泛化现象,他的每一篇散文几乎都有自然地理意象和人文地理意象同时存在,表达了李汉荣对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等特点。从意象的发展流变考察,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不仅具有传统性,也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为时代性和个性化特点。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形成,受到李汉荣“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心物同构的意象构成方式和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具有鲜明的诗化特色。其独特的诗性内蕴,既表现在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上,也表现在想象力的驰骋与腾飞上。李汉荣散文的诗化还表现在意象的诗化凝练上,形成了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与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两大意象系列。李汉荣散文的语言也贮满了诗意,通过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形成了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李汉荣散文的诗化,一方面是作者诗心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深受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另外,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也影响了李汉荣散文的诗化。李汉荣散文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二是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三是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李汉荣散文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如在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上呈现出模式化与定型化倾向,在散文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在语言、抒情、取材等方面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张欣欣[3](2021)在《徐兆寿小说创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兆寿作为一名当代的甘肃籍作家,其作品并没有局限于完全意义上的地域书写,他的写作观念与思想情感始终在不断地演变与发展,作品内涵也日趋丰富。本论文立足于小说文化内涵与小说文本双重维度来建构小说的审美体系,意在对徐兆寿的小说作一个整体的考察,结合作家本人的生命轨迹,发掘其小说背后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叙事策略,最终对徐兆寿的小说作出立体化的剖析,指涉徐兆寿小说创作的当下意义,同时赋予了小说文本不在场的多重意义,也为21世纪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与思考。本论文分为引言、主体、结语三部分。论文引言部分主要叙述本文的研究缘起,梳理和概括徐兆寿小说的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架构,论文的主体部分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徐兆寿小说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征,意在挖掘作家写作背后的原因。首先是徐兆寿小说的创作背景,九十年代的商业化浪潮以及消费主义的影响对文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作者在这样的浪潮影响之下将自己的创作目光放在了城市之中;其次是探讨了徐兆寿小说的创作特征,对人文主义的坚守,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意识,体现当代小说的精神追求。第二章论述徐兆寿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无论是作者早期还是转型之后的文学创作,人文精神是作者一直灌注其中的原则,首先是他对城乡现代化的焦虑,对于家乡的热爱使得徐兆寿后期的目光聚焦于西部乡村大地之上,也看到了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突显出的问题;其次是对于作品中文化精神症候的思考,徐兆寿用学者扎实的文化素养在其作品中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刻的考察,表达出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最后是聚焦于徐兆寿对于人的超越精神的表现,苦难对于人的肉体与精神上的磨砺。第三章论述徐兆寿小说的叙事策略。首先分析了小说的叙事视角,徐兆寿早期创作有明显的先锋意味,但后期转向通俗化的创作风格,所以其作品的叙事视角既有先锋意味浓重的内聚焦叙事视角来表现出命运的无常,也有通俗化的无聚焦叙事视角来展现的传奇演绎;其次,小说的叙事话语风格也呈现出与视角相对应的通俗化与戏谑化;最后,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在徐兆寿的小说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地域空间的对峙所体现的表征意义,社会空间中空间的变化对于形象的塑造以及推动人物的命运变迁,以及在心理空间中对审美主体产生的审美经验。第四章考察了徐兆寿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影响。首先,徐兆寿小说中所呈现的一定程度的生态书写挖掘了中国传统生态资源,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价值;而徐兆寿学者写作的身份以及他对于知识分子的书写也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其次,徐兆寿小说也有极高的思想价值与影响,例如对人的精神的净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弘扬。结语部分对徐兆寿的文格与人格作一个总结。而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学术思想的创新。本文研究触及文学与文化价值的深层认知与理解,并扩大到叙事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二是学术观点的创新。本文在主体——客体下进行文化价值重构,让小说文本研究回到小说本身,挖掘小说文本有限的、表征的文本下潜在的、假设的、否定的内容。
孙景鹏[4](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提出“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闫旭霞[5](2020)在《当代水墨人物中“迷失”现象的绘画表现研究》文中提出迷失的内质是人类生存精神问题的一种病态表现,在绘画中具有多种隐喻与精神指向。“迷失”的文献表达自古有之,在文学、心理学、艺术中都有不同的侧重解读,在都市工业文化发展的今天,“迷失”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多的在水墨人物画中出现,在图像符号中更多传达出时代的精神面貌。“迷失”一词贬义成分居多,本出自文学作品,现多运用于心理学方面,引用“迷失”一词意在多方面理解绘画作品中表现情感、信仰、精神内在的一种无方向或丢失的状态,如孤独、恐惧、迷茫等。本文旨在挖掘梳理“迷失”在水墨人物画中的艺术表现,探索艺术创作的人性探求,多角度、多维度寻求现代化的绘画语言形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文革美术时期”开始,由于对人性内在精神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全面发展给人们带来精神层面的迷失,受文革及西方美术思潮影响等原因,众多艺术家开始探索水墨的新发展,当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重视内在生命精神与质量状态,将目光放在对生存的追寻、生命的困惑等问题上,本文将这种生存困惑在水墨绘画中的表现归结为“迷失”特质。本论文以当代为背景,探讨艺术家对当代生活下困境的描绘方式。论文第一章分别在不同领域追源“迷失”含义,解释“迷失”的寓意并试图在文化中寻找“迷失”产生的因素;第二章研究艺术家在面对“迷失”现象的独特语言表达,解读“迷失”特质在当代都市水墨中的精神、情感、信仰等方面的隐喻表现研究;第三章以当代六位艺术家个案分析作为论据,阐述“迷失”特质在绘画作品中的语言表现;第四章分析“迷失”特质的当代反思与启示。试图通过研究当代水墨人物画中“迷失”现象的表现研究来提升自身的绘画表达并达到揭露、批判现实的目的。
薛静[6](2019)在《论汪曾祺散文的民间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汪曾祺的散文创作具有深刻的文体意识,受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外来的多元影响。而民间作为他散文创作中多有涉及的话语空间,研究界还未对其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地探究。本文在前人研究汪曾祺散文的基础上,针对其散文中的民间书写,包括他笔下的凡人小事、瓜果饮食以及民间文化等等内容,进行题材分类与整体概况分析研究。从中剖析出汪曾祺以人道主义为价值立场来观照民间世界,最终呈现出审美化的民间空间。同时利用传记研究等方法,进一步探究汪曾祺散文选择民间书写的原因,结合他的成长环境、生平经历与个人审美素质等多方面因由,从其人看其文,探究汪曾祺是如何一步步接受并最终融入民间。再将汪曾祺散文置于时代背景下,考量他散文选择民间作为审美创作空间的内在意蕴与现实意义,发现汪曾祺散文的民间书写内容不仅表明了散文创作个性意识的复归,也显露出了对民族传统的回归倾向,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健康闲适的文化休息空间,适应了新时期读者的文化需求。透过对汪曾祺散文民间书写的系统分析,以此来观照他本人的生命价值立场,解析汪曾祺笔下所建构起的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与性灵的民间生活世界。
郭大章[7](2019)在《《文艺阵地》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散文,在《文艺阵地》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是《文艺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艺阵地》以及抗战和抗战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对《文艺阵地》散文进行整体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讨论。第一章,对《文艺阵地》散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概述。《文艺阵地》散文在“一切为了抗战”的思想指导下,对抗战现实进行了真实的呈现,描绘了残破的国土和荒芜的家园,人民困苦不堪的生活和日军残酷的暴行,对抗战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进行歌颂,对抗战中存在的黑暗现实进行暴露与讽刺,并以散文的方式来纪念鲁迅先生,以此为当下的抗战服务。第二章,对《文艺阵地》散文的艺术特色进行归纳。《文艺阵地》散文在其抗战文学理论的影响下,呈现出现实主义、暴露与讽刺、概念化与公式化的抗战宣传,以及文艺大众化等鲜明的艺术特色。第三章,对《文艺阵地》中重要的散文作家作品进行论述,拟以刘盛亚的“卍字旗下”系列散文、司马文森的“粤北散记”系列散文、思慕的“东游漫忆”系列散文,以及茅盾、萧红、唐弢等名家的散文为例,由“点”及“面”,呈现出《文艺阵地》散文的整体特色。第四章,对《文艺阵地》散文的价值进行总结,概括了《文艺阵地》散文的优点与弊端,归纳《文艺阵地》散文对抗战及抗战文学的作用和影响,探讨《文艺阵地》散文对“五四”散文的继承与发展,对“十七年”散文的影响与关联的文学史意义。通过对《文艺阵地》散文的整体研究,使我们能大致了解到抗战散文的整体风貌,发掘出《文艺阵地》散文对抗战文学的特殊贡献,以及在现当代散文发展历程中的特殊意义。
白叶茹[8](2018)在《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创作现象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元到清,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曾用汉语进行创作。直到建国以后,这种现象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了各个文体完善的创作体系。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整个文坛散文热度的回升,蒙古族汉语散文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形成了蒙汉双语共存的新格局。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在用汉语进行着散文创作。然而,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一直处于中国文学史和蒙古族文学史的边缘位置,两种文学视野均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蒙古族散文的全貌,也为了给汉语创作散文的蒙古族作家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学界理应脱离传统的文学史观,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将这些作家、作品纳入到研究视野中。这也正是笔者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学界对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划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所以创作主体的框定是本论文研究的首个议题。笔者以“作家族属”和“作品题材”做为准则,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而后根据出生地、生活环境、创作语言的不同,将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进行了划分。并从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两方面入手,详细研究了作家创作背景,挖掘其汉语创作的原因。进而研究了其作品中的民族情感与蒙古元素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蒙古族汉语散文在平行与交叉中体现了灵活多变的题材类型。回忆性散文、纪实性散文和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的主要题材类型。其中,回忆性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敖德斯尔、朋斯克和安柯钦夫等老一辈作家在拾回的记忆中再造纯清的孩童世界、塑造真与诗之间的人物、用二维的时间感知,在回忆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蒙古族汉语纪实性散文在新时期呈现出了小说化倾向。具体体现为人物性格典型化、叙述结构情节化、题材内容细节化。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主体行走中的心灵自传。他们利用还乡机制,亲近乡村、游走自然、踏足故乡,记述着别样的还乡感触,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探寻着民族文化的根源。蒙古族汉语散文在情感方面主要呈现出了“颂赞”与“批判”的二元话语。颂赞性话语建立在历史寻根书写的基础上。作家在身份的确认、族群的认同、原乡的溯源中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转化成颂赞话语呈现在文本中。批判性话语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与生活状态的批判中。批判性话语是赞颂性话语的升华,是这些作家做为蒙古民族的主人公对于蒙古大地的破坏与骨肉同胞生活状态的深切关心。颂赞性话语和批判性话语虽然分而述之,实则密不可分,这两种话语深度配合,不仅表现了作家独特的设计,更深层的展现了作家心灵世界与民族历史。蒙古族汉语散文整体来说遵循了散文的写实传统,追求创造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意味的真实。同时,他们也注重散文的意象美,通过意象建构自己的散文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原型式意象注重传承,保持了蒙古族符号世界的原汁原味。象征式意象则通过文学手段,赋予了意象更深层更艺术的表达。理性是蒙古族汉语散文自律的选择。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艺术视野的开拓和自我意识的强化,形成了以哲理来追求理性的审美风格。他们以个体生命与外在现实的相互关系作为审视的对象,用感悟自然生命与社会文化丰富了其散文世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创作是历代汉语创作实践的延续,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主流母语文学之外的一种特殊现象,蒙古族汉语创作拓展了蒙古文学的边界,丰富了蒙古文学的文化精神内涵。
王宝敏[9](2018)在《论十七年“笔谈散文”理论探索》文中提出“十七年”(1949-1966)时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政治与社会的巨大变革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走向。在发生新变的时代语境中,散文一方面需要落实新政权渴望建立“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期待,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小说、戏剧、诗歌领先发展的窘境。在持续性的焦虑与困惑中,散文话语不断探索自身的言说策略,从中涌现出“笔谈散文”这场理论探索,试图在积极反映时代的同时获得散文文体的自立与创新。“笔谈散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存在,它生成的形神、意境等散文理念在1970年代的“散文漫谈”中得到回应,而其影响下“十七年”散文创作的固化、模式化现象则在“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时代背景下遭到批判,并且触发了 1980年代中期关于“形散神不散”的再争鸣。纵观“笔谈散文”的生成过程及其价值诉求,它使“十七年”散文创作在书写意义和艺术审美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实现艺术与政治的调和,从而找到了散文言说介入新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方式,并且建立起新的话语领域和范式。而这场理论探讨生成的“诗化散文”以及“形散神不散”等理论资源,应被视为当代散文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其价值应进行学理性的重估。
何洁[10](2018)在《论孙犁晚年咏物散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犁的散文创作经历了从早年写物到晚年咏物的主题转变,研究界尚未对他晚年的咏物散文作出整体性的研究。从1970年代末开始,孙犁的散文中,出现了一系列以自然风物与人工器物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咏物散文。这类散文体裁多样,主题丰富,不仅表达了孙犁对物的独立感情,而且也寄托了孙犁对他人的感情、对文化的志向和对哲理的思索,构成了孙犁晚年咏物散文的独特风貌。孙犁晚年对散文理论的实践影响了咏物散文在艺术上的表现:一是孙犁利用白描、移情等手法突出物的知觉,并善于通过叙事来展现物在不同情境中的经历。二是孙犁在以物见理,节制情感的同时,散文中却饱含身世之感。利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可以发现:咏物散文是孙犁晚年心态的反映。一方面,时代的阵痛、年龄的变化、和囿于城市的居住心态导致孙犁在咏物散文中既感受物的命运,也流露出恐惧死亡和怀念故乡的感伤情绪。另一方面,孙犁延续了对知识分子的身份体认,在咏物散文中不仅怀念抗日中的青春,而且善于利用物的遭遇反观生活中的现象。
二、杨朔散文的追求与失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朔散文的追求与失落(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新时期贾平凹乡土小说的诗性伦理——兼及当代乡土叙事的审美变异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性叙事的源起、裂变与转捩 |
二、城乡结构与失衡的叙事伦理 |
三、贾平凹小说与当代乡土叙事的审美变异 |
(2)李汉荣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李汉荣散文的生态书写 |
第一节 绿色的情怀——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意蕴 |
一、“与天地精神往来”: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 |
二、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 |
三、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 |
第二节 广博的视野——李汉荣散文生态思想的渊源 |
一、作家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 |
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 |
三、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李汉荣散文的地理意象 |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分类统计 |
一、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 |
二、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分类统计 |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主要特征 |
一、由意象统计归纳的特征 |
二、从意象发展流变概括的特征 |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成因 |
一、“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的影响 |
二、主客体“心物同构”的结果 |
三、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
第三章 李汉荣散文的诗化特色 |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的诗性内蕴 |
一、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 |
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 |
三、想象力的腾飞 |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意象的诗化凝练 |
一、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 |
二、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 |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语言的诗化表达 |
一、熨帖多样的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
二、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 |
第四节 李汉荣散文诗化的原因 |
一、诗人诗心的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 |
二、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
三、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的影响 |
第四章 李汉荣散文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妙笔生花——李汉荣散文的价值 |
一、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
二、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 |
三、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 |
第二节 瑕不掩瑜——李汉荣散文的局限 |
一、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的模式化倾向 |
二、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徐兆寿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徐兆寿小说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征 |
第一节 徐兆寿小说的创作背景 |
一、商业化浪潮的冲击 |
二、消费主义的影响 |
第二节 徐兆寿小说的创作特征:人文精神的坚守 |
一、对于西北大地人民生存状态的关照 |
二、对于真理与精神独立的追求 |
三、对人性美的赞美与高扬 |
第二章 徐兆寿小说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城乡现代化的焦虑 |
第二节 文化精神症候的思考 |
第三节 人的挑战与超越 |
第三章 徐兆寿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历史叙事下的无聚焦视角 |
二、命运叙事下的内聚焦视角 |
第二节 小说的叙事话语 |
一、叙事话语的通俗美特征 |
二、叙事话语的戏谑美特征 |
第三节 小说的叙事空间及隐喻意义 |
一、地域空间及表征意义 |
二、社会空间与形象代码 |
三、心理空间与审美经验 |
第四章 徐兆寿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徐兆寿小说的文学价值 |
一、对传统生态资源的挖掘 |
二、徐兆寿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
第二节 徐兆寿小说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当代水墨人物中“迷失”现象的绘画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 |
(四)课题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迷失”含义的当代解读 |
(一)追源“迷失”内涵 |
1.文学中“迷失”解读 |
2.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迷失”解读 |
(二)当代迷失的产生因素 |
1.客观:社会转型期的集体迷失人格 |
2.主观:人生经历的反悟与情绪宣泄 |
二、“迷失”在当代水墨人物中的表现 |
(一)“迷失”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语言表达 |
1.题材:都市困境 |
2.造型:扭曲变形 |
3.色调:沉郁表现 |
4.构图:杂乱多变 |
(二)“迷失”在当代水墨人物中的隐喻指向 |
1.精神的“迷失”指向 |
2.情感的“迷失”指向 |
3.信仰的“迷失”指向 |
三、“迷失”现象在当代水墨人物中个案表现与分析 |
(一)“众生心象”:李孝萱的“迷失”语言分析 |
(二)“生存尴尬”:刘庆和的“迷失”特质表现 |
(三)“生存困惑”:李老十的“迷失”特质研究 |
(四)“人性拷问”:秦修平的“迷失”精神探索 |
(五)“孤独与性别”:靳卫红的“迷失”表现研究 |
(六)“孤寂与压抑”:张富军的“迷失”语言研究 |
四、“迷失”性水墨的当代反思与发展启示 |
(一)水墨人物中“迷失”现象的当代反思 |
(二)当代水墨人物中“迷失”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论汪曾祺散文的民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汪曾祺散文民间书写的文本呈现 |
第一节 凡俗人世的审美展现 |
第二节 风味人间的多元内涵 |
第三节 民间文化的人文观照 |
第二章 汪曾祺散文民间书写的原因探究 |
第一节 对民间的体认与接受 |
第二节 政治的疏离和边缘化 |
第三节 个性气质与审美理想 |
第三章 汪曾祺散文民间书写的意义所在 |
第一节 对“诗化散文”的反拨 |
第二节 “回到民族传统” |
第三节 “散文是休息”——滋润的散文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文艺阵地》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艺阵地》散文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一切为了抗战 |
第二节 抗战现实的真实呈现 |
第三节 战时“风景”:歌颂英雄与暴露黑暗 |
第四节 有关鲁迅纪念及其他 |
第二章 《文艺阵地》散文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抗战的广现实主义 |
第二节 暴露与讽刺 |
第三节 概念化与公式化:“口号化”的抗战宣传 |
第四节 文艺大众化及其他 |
第三章 《文艺阵地》重要散文作家作品 |
第一节 刘盛亚“卍字旗下”系列散文 |
第二节 司马文森“粤北散记”系列散文 |
第三节 思慕的散文 |
第四节 茅盾等名家散文 |
第四章 《文艺阵地》散文的成就及影响 |
第一节 优点与弊端 |
第二节 对抗战及抗战文学的贡献 |
第三节 “五四”散文的继承和发展 |
第四节 “十七年”散文的影响和关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艺阵地》散文篇目统计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文学作品)目录 |
(8)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一)创作主体的界定 |
(二)民族题材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一)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
1.中国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
2.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
3.蒙古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
(二)蒙古族汉语散文评论及研究 |
1.题材研究 |
2.艺术研究 |
3.综合研究 |
(三)序跋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
1.作家创作动机研究 |
2.作家创作风格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史学建构 |
(二)理论建设 |
(三)史料整理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本土与离乡:星罗棋布的创作主体 |
第一节 作家分类 |
一、本土作家 |
二、离乡作家 |
第二节 创作背景与汉语创作 |
一、生活环境与汉语创作 |
二、工作环境与汉语创作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与汉语创作 |
一、民族情感的流露 |
二、蒙古元素的体现 |
第二章 平行与交叉:灵活自如的题材类型 |
第一节 回忆:复现人与事的记忆 |
一、再造清纯的孩童世界 |
二、处于“真”与“诗”之间的人物 |
三、二维的时间感知方式 |
第二节 纪实:散文文体的小说化倾向 |
一、小说家对散文创作的涉足 |
二、环境与人物的典型化倾向 |
三、抒情语言向叙述语言的游移 |
第三节 记游:创作主体归乡途中的心灵自传 |
一、有着别样感触的还乡之旅 |
二、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山水记游 |
三、以寻根为主题的文化记游 |
第三章 颂赞与批判:遥相呼应的二元话语 |
第一节 历史溯源中的颂赞性话语 |
一、身份的确认 |
二、族群的认同 |
三、溯源之旅 |
四、颂赞性话语之体现 |
第二节 现实思考中的批判性话语 |
一、抚摸大自然的“伤痕” |
二、复原大自然的原生态 |
三、批判性话语之体现 |
第四章 探索与实践:不同语境下的审美观照 |
第一节 审美真实:叙述语境中的故乡写实 |
一、创作的真实 |
二、情感的真实 |
三、意味的真实 |
第二节 审美意象:抒情语境中的物象写意 |
一、象征式意象 |
二、原型式意象 |
第三节 审美理性:议论语境中的哲理体现 |
一、现实与生活背景下的哲理思索 |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哲理解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传略 |
附录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集书目索引 |
附录三: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目录索引 |
附录四: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着索引 |
附录五: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采访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论十七年“笔谈散文”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十七年”初期散文的式微与复兴 |
第一节 解放区散文理念的趋进 |
第二节 建国初散文在文类等级构成中的边缘化 |
第三节 《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影响下的散文复兴 |
第二章 “笔谈散文”:时代缝隙中散文理论的幽微探索 |
第一节 个性与时代 |
第二节 “诗意”追寻与“杨朔模式” |
第三节 “形散神不散” |
第四节 对中国古典散文传统的取舍创化 |
第三章 “笔谈散文”影响的“范式”、余绪与焦虑 |
第一节 散文新范式的形成 |
第二节 “笔谈散文”的余绪——1970年代“散文漫谈” |
第三节 影响的“焦虑”——八九十年代再争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论孙犁晚年咏物散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孙犁晚年咏物散文的创作风貌 |
第一节 独具特点的题材选择 |
第二节 不拘一格的体裁样式 |
第三节 多重层次的主题诉求 |
小结 |
第二章 孙犁晚年咏物散文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突出神韵的物象描写 |
第二节 心物契合的感发呈现 |
第三节 反拨“诗意”的情理表达 |
小结 |
第三章 孙犁晚年咏物散文的心态剖析 |
第一节 物我相宜的晚年体验 |
第二节 囿于城市的乡土怀旧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身份体认 |
小结 |
结论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杨朔散文的追求与失落(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新时期贾平凹乡土小说的诗性伦理——兼及当代乡土叙事的审美变异问题[J]. 席建彬. 江苏社会科学, 2021(06)
- [2]李汉荣散文研究[D]. 吕文雪.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徐兆寿小说创作论[D]. 张欣欣. 喀什大学, 2021(07)
- [4]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当代水墨人物中“迷失”现象的绘画表现研究[D]. 闫旭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论汪曾祺散文的民间书写[D]. 薛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文艺阵地》散文研究[D]. 郭大章. 西南大学, 2019(12)
- [8]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D]. 白叶茹.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9]论十七年“笔谈散文”理论探索[D]. 王宝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10]论孙犁晚年咏物散文[D]. 何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