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阶段农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舒凯彤[1](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顾天翊[2](2019)在《产业扶贫的减贫实现:理论、现实与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很好地处理了贫困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中国已将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7%的水平,成为贫困减缓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的国家之一。但随着贫困人口结构与特征的变化,中国剩余农村贫困人口的扶贫难度日益加剧,传统扶贫方式遇到较大挑战。自2014年开始,作为精准扶贫战略下重要扶贫方式的产业扶贫,由于其扶贫资源配置效率高、扶贫对象精准锁定能力强、扶贫成效长期稳定等优势逐渐成为我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扶贫方式。产业扶贫依托于“产业+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培养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与能力的方式来实现贫困人口生产能力的提高。由于该模式的特殊定位与联结机制,使其同时受“扶贫”与“发展”的双重目标约束。而多重目标约束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政策设计难度,也增加了产业扶贫政策的执行难度。仅就政策设计而言,政府如何进行扶贫产业选择,政策扶持与金融扶持方式何如推进,产业主体与贫困户主体的利益冲突如何平衡等方面均缺乏可借鉴的,透明度高、程序公正、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实践模式。因此,在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产业扶贫的发展效率,增强以扶贫产业为引领的贫困地区的生产能力,成为新形势下推动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关键性课题。鉴于此,本文结合产业扶贫的政策设计思路与运行机制,将扶贫产业的“益贫性”与“效益性”目标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并结合多种实证分析工具论证产业扶贫的制度逻辑、影响机制、扶贫实现效应与实现路径。以期为构建具有共赢特征的扶贫产业发展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首先,本文结合我国扶贫策略演进的阶段性特征与策略演化进程,从政策形成、基本模式、政策优势与政策特征等维度论证了产业扶贫的制度逻辑。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以及CLSD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扶贫所构建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实现贫困人口增收方面是否具有合理性。结论表明,产业扶贫通过强化资产专用性、构建多元化的监管体系以及产业优势与资本积累的有效结合,保证了贫困个体稳定增收机制的形成并加速了贫困人口向产业循环的纳入。因此该贫政策能够产生较好的贫困摆脱效应,这为我国产业扶贫政策的政策合理性与逻辑正当性提供了现实证据。但在实践中由于扶贫产业选择的两难、具有内在产业偏好的贫困户对扶贫产业的排斥以及精英捕获等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扶贫产业合理选择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产业扶贫的成效。其次,本文重点分析了产业扶贫的减贫机理及实际的贫困摆脱效应。在理论层面,本文通过构建涵盖政府、合作社以及贫困户的微观福利均衡模型,论证了产业扶贫的短期福利效应相对弱于贫困户个人信用贷款模式,但只要政府提供的物质资本与贫困户产业禀赋间对接程度较高,且合作社的产业能够适度覆盖贫困户产业,产业扶贫则具有更好地长期福利实现效应。而一般性的贫困户个人信用贷款扶贫模式,虽然存在更强的短期福利增进,且完全自主的再生产选择模式能够给予贫困户产业选择的自由度,避免政府不当干预与产业选择失误的影响。但这一扶贫模式实现持续性稳定增收能力相对不足,也难以形成贫困户再生产的内生资本积累机制,因此无法保证减贫效应的长期实现。在实证层面上,本文以我国六个扶贫改革试验区为实验样本,基于准自然实验的DID模型对产业扶贫的现实减贫效应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相对于一般性的基于贫困个体的小额信用贷款,基于扶贫产业为对象的专项金融资本扶持确实能够通过推动贫困人口向社会产业大循环的纳入,实现贫困人口的内生增收路径的形成。扶贫产业表现出更好的收入增长效应与贫困摆脱效应。但受制于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的“市场禀赋不足”,扶贫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供给结构失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产业扶贫中扶贫产业专项信贷投放对贫困减缓的作用呈现典型的边际递减特征。再次,考虑到产业扶贫的“益贫性”与“效益性”双重目标约束特征,本文通过“政府-产业主体-贫困户”的主体演化博弈分析,基于主体偏好的差异性论证了产业扶贫中目标冲突的影响。分析发现,政府对产业扶贫的资本支持强度对扶贫产业现实发展,存在典型的信号示范效应。政府扶贫投入的增加,既能强化产业主体的收益预期,从而激励更多产业的参与,同时也能够吸纳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协同体”,进而实现内生增收渠道的形成。但产业扶贫实施的福利衍生效应与“搭便车”收益的增加,也导致了贫困户个体“拖延行动”的产生。更进一步,本文在分析产业扶贫“益贫性”与“效益性”的双重目标约束基础上,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扶贫产业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扶贫产业发展由于强调“益贫性”职能确实牺牲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率。其中,扶贫压力低的省份的扶贫产业具有更高的“效益性”特征,因此该类省份更需要扶贫产业发挥“益贫性”功能,进而提高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高扶贫压力地区,扶贫产业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这是产业基础、市场环境、贫困人口产业能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说明我国扶贫产业选择的精准性及合理性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对扶贫产业经济效率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高扶贫压力省份受限于较低的产业经济效率、资本与市场积累能力不足以及资本稀缺性限制较强等因素的影响,产业扶贫的重点应在提供具有稳定预期的、持续性的扶贫资本供给;而低扶贫压力省份由于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与市场环境,因此产业扶贫的重点应更多地将政策重心向扶贫产业的服务性支持转型。最后,基于平衡优化产业扶贫“益贫性”与“效率性”的双重政策目标,本文对产业扶贫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如何提升扶贫产业选择精准性、优化与创新扶贫产业金融支持模式、厘清政府定位、强化产业扶贫的利益联结机制、理顺与完善扶贫产业参与主体的利益保证机制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一是基于一个均衡福利分析框架,论证了产业扶贫的减贫机制,考察了产业扶贫与信用贷款扶贫模式的内在减贫差异;二是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在考虑搭便车收益基础上,分析了产业扶贫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行为偏好及稳定策略的形成机制;三是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在数据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产业扶贫贫困摆脱效应的实证考察。
张延雷[3](2020)在《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金融扶贫作为一种政府脱贫减贫的手段,在脱贫攻坚阶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扶贫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现阶段各商业银行都充分发挥自身各项优势,积极参与到金融扶贫的实践工作中去,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而且形成了多样化的扶贫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政府及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对促进和鼓励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做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对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的内在运行规律,对于我国现阶段金融扶贫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DE农行作为研究对象,对金融扶贫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商业银行金融扶贫作用机制和路径方面入手,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致贫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金融排斥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为商业银行金融扶贫问整理出理论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首先对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开展的背景、人员及组织框架、产品及业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开展中面临的客户基础薄弱、业务发展方式较为传统、金融扶贫渠道建设能力较弱等问题。通过SWOT分析,结合DE农行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和DE县产业结构特点,提出金融扶贫业务提升的措施,确立了优化客户结构、风险缓释物的多元化、业务转型发展、推动金融创新、渠道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措施提升金融扶贫水平,并由此提出资源配置、政策制度、专业扶贫方案、专项考评与统计监测、业务流程优化等保障措施支持金融扶贫业务的提升。通过本文对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研究,有助于农业银行DE县支行能够以更加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为DE县贫困人口的脱贫提供支持,推动DE县域内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县域地区商业银行金融扶贫业务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郜清攀[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王永龙[5](2004)在《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农业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农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是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农业转型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这必然形成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途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农业金融效率等三个角度,运用逻辑演绎与归纳推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制度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提出了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构的原则、机理与对象选择,着重探讨了三类不同农业金融支持机制的运行原理及其支持效应,并以金融支持效应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供给及其效率。最后指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完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适应性,农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充分发挥农业金融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农业金融体系与结构、改进农业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协调农业金融政策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化。
郭栋[6](2017)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土地经营权制度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这项改革——农村土地流转,是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原则进行的。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与学界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相比,本文的特色在于,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国有化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地理论为基础,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实地调研方法,对现有的土地流转模式进行的产生、经验与不足等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土地流转模式治理的底线、目标、方式。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分析了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背景,论证了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于土地流转研究的现状,阐释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理论基础。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土地国有化理论,毛泽东的集体所有制理论,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需要遵循的“三权分置”原则。第三部分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兴起。主要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所面临的比较收益下降以及它的生存环境的改变,即短缺经济的终结,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兴起的制度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同时,从“种粮大户”、国营农场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伊始自发进行土地流转的实践,论证了土地流转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第四部分是模式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本部分从农民、政府两个角度,将现行的土地流转模式分为一般(或者说普遍)与典型(或者说特殊)两种模式。首先,站在农民的角度,梳理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一般或者说普遍模式——出租与反租倒包,转让或者转包,互换,入股与股份,信托等。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一般或者说普遍土地流转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农民自发搞的、自愿实行的。当然,也存在一些瑕疵,如改变农地用途。其次,站在农村基层政府参与的视角,笔者从现行土地流转模式中梳理出三个最具典型特征的模式——以政府主导的陕西杨凌土地流转模式、以政府引导的湖南益阳土地流转模式和以集体主导的山东安村土地流转模式。在实地调研和论文撰写过程中,笔者切身感受到,这三个土地流转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参与其中并发挥了一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农民增收并不明显、稳定。第五部分是土地流转模式的治理。依据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不足或者说局限性,本部分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地流转模式治理的基本举措。一是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治理要坚守“四个底线”——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坚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要坚持“三个目标”——坚持三农现代化、坚持乡村治理创新、坚持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等治理目标;要运用“三个方式”——政府引导、因地制宜、企业经营。
苏岚岚[7](2019)在《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研究》文中认为“大众创业”战略深入推进背景下,农民创业提档升级事关农村创业型经济转型发展、产业融合加深和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的全局。从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劳动力配置决策和资产配置决策三个层面深化农民创业决策内容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农民创业质量。当前在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农民内在人力资本中的金融素养对理性创业决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同时,作为现阶段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以农地经营权流转和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改革为主要表征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提高了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农地规模经营,为农民创业决策优化提供重要外部驱动力量。农地产权制度和农地金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背景下,农民农地产权交易行为从依赖关系情感逐步转向依赖经济理性,从非市场化转向市场化,对农民金融素养提出较高要求。鉴于金融素养提升和农地产权交易参与分别从个体内在能力改善、外在资源约束缓解两个方面促进农民创业实施和创业决策优化,且金融素养在农民农地产权交易参与中发挥重要引致作用,本文遵循“金融素养—要素流动—农村要素市场整合发育—农民创业决策持续优化”的理论逻辑,探索性地将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期深入探究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共同驱动下的农民创业决策优化机制。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产权经济学理论、创业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探索性地构建了要素流动视角下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逻辑框架;采用陕西、宁夏、山东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1947份农户调查数据,测度了农民金融素养水平,分析了农民农地产权交易参与和创业决策现状,并进行区域差异性比较;运用IV-Probit、IV-Poisson、IV-Tobit等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素养对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及其差异性;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工具变量法计量分析了以农地流转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表征的农地产权交易对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效应;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Bootstrap法分别实证探究了农地流转对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中介效应,农地流转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对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中介效应以及农地产权交易的链式中介效应;并据此提出立足宏微观层面提高农民金融素养综合水平、协调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与抵押融资改革、完善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要素市场整合发育的关联机制设计及配套制度建设、改进农民创业支持政策设计等政策措施,以期持续提高农民创业发生率、优化创业资源配置决策,助力农民长效增收。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金融教育体系发展滞后导致农民金融素养的平均水平偏低,且个体间、区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农民农地流转交易参与度持续提高但市场化程度较低,农地抵押融资交易成为有投资资金需求农民的重要融资选择,但参与比例不高且获贷额度有限。农民创业发生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行业差异,创业雇佣劳动力尤其是短期雇佣行为发生率较高,但雇佣规模和生产环节外包发生率整体偏低;创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较大,但保险参与和预防性储蓄方面的风险防范水平较低。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和资产配置决策亦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2)金融素养对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劳动力配置决策、资产配置决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无论农民实施农业、非农抑或多行业创业,金融素养均发挥显着的积极作用,且金融素养对农民非农创业的影响大于其对农业创业和多行业创业的影响。此外,金融素养对创业农民长短期雇佣劳动力决策和生产环节外包决策均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对创业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年存货资产投资、创业预防性储蓄、周转资金持有量、保险购买决策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3)农地流转和抵押融资交易对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劳动力配置决策、资产配置决策产生差异化的影响。(1)农地转入及其规模均显着促进农民创业尤其是农业创业决策,增加长短期雇佣和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农地转入参与显着增加了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预防性储蓄量及保险参与,且农地转入规模越大,创业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年存货资产投资及周转现金持有量越多,保险参与概率越高。(2)农地转出及其规模显着减少农民农业创业概率但增加农民非农创业概率;农地转出交易显着减少了创业农民短期雇佣概率和雇佣数量以及保险参与概率。创业决策视角下农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执行效果与政策预期基本一致,且该政策实施对农民福利产生溢出效应。(3)农地抵押融资参与及获批金额均显着促进农民创业尤其是农业创业。农民创业决策视角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执行效果与政策预期基本一致。有无参与农地抵押贷款仅显着促进创业农民生产环节外包和年存货资产投资,但农地抵押贷款金额显着促进创业农民长短期雇佣和生产环节外包决策,且对年存货资产投资、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周转现金持有量以及保险参与均产生积极作用。(4)金融素养显着正向影响以农地流转交易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表征的农民农地产权交易参与率和参与程度,且农地转入交易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农地转出交易不具有中介作用。(5)农地流转和抵押融资交易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关系中发挥差异化的中介作用。(1)农地转入规模在金融素养与创业尤其是农业创业之间、金融素养与农民长短期雇佣决策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但在金融素养与农民生产环节外包决策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农地转入规模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年存货资产投资、周转现金持有量及保险购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但在金融素养与农民预防性储蓄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农地转出规模在金融素养与创业尤其是非农创业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但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和资产配置决策的关系中亦不具有中介作用。(2)农地抵押贷款金额在金融素养与创业、农业创业之间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短期雇佣、长期雇佣、生产环节外包的关系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年存货资产投资、周转现金持有量及保险购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6)农地流转交易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但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和资产配置决策关系中不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张亮[8](2015)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和国家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主要由人力资源要素、制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创新、社会责任和风险控制等七大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对商业银行发展的自我认知、发展导向和结构塑造。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商业银行已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金融市场竞争环境日渐激烈。尤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时期,对商业银行经营和竞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比日本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发展,中国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也应该体现时代要求。从经营绩效方面评价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发现其在经营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综合全面考虑,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仍具有显着竞争优势。而且,二者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并不一致。前者更侧重于对高层次科技人员培育和制度设计,而后者更注重通过市场营销和社会责任推动自身的影响力。对此,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对其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于海[9](2002)在《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是中国金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而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又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深入研究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具有重要的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的研究,可以为整体中国金融制度改革提供素材,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改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吸收国内外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研究精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学识。本人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才进行3年的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改革的研究。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研究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构成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原辽阔,人口80%在乡村地区的农业大国,中国农业金融的良好发展将对农业发展起到重大的支持作用。因为农业金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农业金融机构可以筹集和分配资金,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无论是对农业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乡镇产业,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都需要由农业金融组织机构对其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农业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关系极大,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深远影响。从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来分析,本文是从金融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出发,研究和分析国外有代表性国家的金融制度的特征、功能以及在金融业中发挥的作用;而在金融组织制度的分析中,依据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别进行论述,最后,则对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进行综合论述。在论文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外与国内金融实践相结合,具体与抽象研究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特点。从主要内容及观点来分析,必须明确,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农业金融制度的选择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改革和完善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是更为必要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各项制度功能,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应对的具体措施。再进一步分析,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益、长期目标相联系,具有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为主的特点。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结合于中国国情,为支持发展农业,中国应借鉴国外设立和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有益作法,从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而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组建以后的几年中,在支持农业发展、支持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业绩,但在制度建设的许多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如农业发展银行在组织机构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来源上和负债结构严重不合理;而在资产运用中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如负债与资产的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资产运转缓慢。这些问题必须得到逐步解决,否则将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因而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运行机制,应是着重解决的问题。解决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问题,应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来解决问题,建立财政借款制度,建立资本金补充制度。在强化资产管理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收购资金封闭运行,<WP=3>优化农业政策性信贷质量,提高经营效益,并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资产运用范围,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必须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内部资金运行的良性循环。现代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制度是有关支配商业信贷交易活动的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是信贷交易活动赖以进行的社会形式。中国农业银行在现阶段是以经营农村商业性信贷业务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而我国的农业银行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产权制度差异。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产权实现了法人所有权制度。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表现出“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有缺陷的产权制度,表现出中国农业银行根本不能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因而对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是势在必然。中国农业银行进行改革,必须遵循稳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现有既定的框架下实行动态调整,主要是进行经营机制创新,调整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结构,向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商业银行方向发展。合作金融作为合作经济的一种,在西方国家有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合作金融事业也已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经过50多年的制度变迁和发展,中国的农业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已发生变迁,逐步演化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所以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今后的走向如何分析,成为理论界和政府和银行实业部门关心的问题。个人认为,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取向,不在于是否一定坚持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制”,而在于是否能作到坚持对“三农”有利。因而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改革,应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对传统的合作原则应有所“异化”,同时鉴于中国乡村地区幅原辽阔、差异较大的状况,在改革方式上?
武恒宇[10](2020)在《彭城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正处在经济新常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和严监管时代的环境之下,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和战略调整已在路上,这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在落实国家支农支小发展政策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彭城农村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实现了快速高效发展,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业绩成果,成为当地存贷款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金融机构。但是,面临当下十分严峻的市场环境,“贷款投放难、存款增长慢、利差空间窄、风险防控弱、创新能力差”等问题日益突显,如何更好地把握新的机遇和应对新的挑战,彭城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到新的发展思路、新的经营战略。如何制定发展转型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充分利用差别化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战略转型发展为研究主题,针对彭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通过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研究彭城农村商业银行现阶段所处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宏观环境;运用行业环境分析,找到自身在行业竞争中的位置;通过内部环境分析,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竞争优势;采用SWOT分析法,探讨彭城农村商业银行的外部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劣势。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向着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继而提出彭城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发展的思路:立足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地方性银行;以农村市场为基础的特色型银行;管理科学高效、制度流程完善的现代商业银行;最终成为地方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农村商业银行。基于转型构思,将战略管理相关理论与彭城农村商业银行实际相结合,为提升彭城农村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水平、组织结构和运营能力,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战略调整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案,也为其他农村商业银行在战略研究和管理效用等层面提供可借鉴的相关经验。该论文有图16幅,表9个,参考文献82篇。
二、现阶段农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阶段农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
5.1.1 信用主体模式 |
5.1.2 资产抵押模式 |
5.1.3 合作金融模式 |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
5.2.1 供应链金融 |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
5.2.3 新型合作金融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
6.2.2 实证分析过程 |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产业扶贫的减贫实现:理论、现实与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本研究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与文献述评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贫困 |
2.1.2 产业扶贫 |
2.1.3 金融扶贫 |
2.2 贫困理论与致贫原因的相关研究 |
2.2.1 恶性循环贫困论 |
2.2.2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2.2.3 人力资本贫困理论 |
2.2.4 社会资本贫困论 |
2.3 反贫困理论及其进展 |
2.3.1 临近最小努力理论 |
2.3.2 二元经济结构论 |
2.3.3 益贫式增长理论 |
2.4 扶贫模式及其减贫效应的相关研究 |
2.4.1 财政扶贫的方式及其效应 |
2.4.2 金融扶贫的路径及减贫实现研究 |
2.4.3 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 |
2.5 理论与文献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业扶贫的策略形成与制度逻辑 |
3.1 中国贫困人口特征分析 |
3.1.1 贫困人口区域分布 |
3.1.2 贫困人口规模变化 |
3.1.3 贫困人口的贫困特征 |
3.1.4 相对贫困成为现阶段贫困人口主要特征 |
3.2 中国扶贫实践与策略演变 |
3.2.1 扶贫工作整体推进思路的变迁 |
3.2.2 金融扶贫策略的历史演进 |
3.3 产业扶贫的制度逻辑 |
3.3.1 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 |
3.3.2 产业扶贫的制度优势 |
3.3.3 产业扶贫实践中暴露的问题 |
3.4 利益联结体与减贫实现:产业扶贫的制度合理性检验 |
3.4.1 研究设计 |
3.4.2 参数估计与检验 |
3.4.3 利益联结体与贫困减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扶贫的贫困摆脱效应分析 |
4.1 产业扶贫的减贫实现逻辑 |
4.1.1 产业扶贫的减贫实现路径 |
4.1.2 产业扶贫的减贫争议 |
4.2 产业扶贫的减贫效应比较:一个数理框架 |
4.2.1 产业扶贫模型化的相关假定 |
4.2.2 贫困户主体的均衡福利分析 |
4.2.3 其他参与主体的均衡福利分析 |
4.3 产业扶贫的减贫效应评估 |
4.3.1 研究思路与模型设计 |
4.3.2 样本与变量说明 |
4.3.3 参数估计与检验 |
4.3.4 产业扶贫的减贫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扶贫的“益贫性”与“效益性”分析 |
5.1 扶贫产业兼具益贫与效益的基础逻辑 |
5.1.1 扶贫产业“益贫性”与“效益性”的双重目标 |
5.1.2 扶贫产业盈利与扶贫的冲突 |
5.2 产业扶贫的益贫与效益: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 |
5.2.1 参与主体有限理性约束的施加 |
5.2.2 产业扶贫参与主体的静态博弈策略 |
5.2.3 产业主体、贫困户的演化博弈分析 |
5.3 扶贫产业的“效益性”评估 |
5.3.1 效率评估模型的选择 |
5.3.2 变量与样本说明 |
5.3.3 参数估计与模型诊断 |
5.4 扶贫产业经济效率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5.4.2 参数估计与检验 |
5.4.3 扶贫产业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现益贫与效益共赢的产业扶贫政策建议 |
6.1 产业视角:提升扶贫产业选择智慧 |
6.2 金融视角:优化产业扶贫金融支持策略 |
6.3 政府视角:厘清定位、提升产业管理能力 |
6.4 构建“共赢”式发展体系的针对性措施 |
6.4.1 优化扶贫产业发展环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
6.4.2 强化参与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扶贫质量 |
6.4.3 完善产业扶贫参与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全文的结论 |
7.2 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框架 |
2 相关理论 |
2.1 金融扶贫的内涵和运行机制 |
2.1.1 精准扶贫与贫困人口认定 |
2.1.2 金融扶贫的内涵 |
2.1.3 金融扶贫的运行机制 |
2.1.4 金融扶贫的经济学含义 |
2.2 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资本相关的致贫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相关理论 |
2.2.3 金融减贫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DE农行金融扶贫状况分析 |
3.1 DE县及地方扶贫工作概况 |
3.1.1 DE县概况 |
3.1.2 DE县扶贫工作概况 |
3.2 DE农行的金融扶贫现状 |
3.2.1 DE农行概况 |
3.2.2 金融扶贫组织架构及扶贫方式 |
3.2.3 主要金融扶贫产品介绍 |
3.2.4 DE农行金融扶贫实效 |
3.3 DE农行金融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金融扶贫客户结构失衡 |
3.3.2 传统业务模式影响金融扶贫业务效率 |
3.3.3 金融扶贫的渠道建设有待加强 |
4 DE农行SWOT分析及金融扶贫提升目标和思路 |
4.1 DE农行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遇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2 金融扶贫工作提升目标和总体思路 |
4.2.1 总体目标 |
4.2.2 总体思路 |
4.2.3 支持重点 |
4.3 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提升路径 |
4.3.1 优化金融扶贫客户结构 |
4.3.2 转型发展提高金融扶贫业务效率 |
4.3.3 渠道优化升级 |
5 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提升保障措施 |
5.1 资源配置保障 |
5.1.1 加强信贷规模和费用资源保障 |
5.1.2 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
5.2 政策制度保障 |
5.2.1 强化金融扶贫优惠政策落实 |
5.2.2 强化专项金融服务方案设计 |
5.3 风险控制保障 |
5.3.1 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 |
5.3.2 坚持依法合规 |
5.4 专项考评与统计监测保障 |
5.4.1 设立金融扶贫专项业务指标 |
5.4.2 设立专职统计监测岗位 |
5.5 业务流程优化保障 |
6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三)乡村振兴战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
(一)体制性要素 |
(二)制度性要素 |
(三)主体性要素 |
(四)策略性要素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三)实地调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本文选题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体系结构与主题阐述 |
第一章 农业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 |
第四节 农业金融支持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农业转型发展过程描述与初始条件 |
第一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界定与过程描述 |
第二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 |
第三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模式选择 |
第三章 农业资本形成与农业投资效率 |
第一节 农业资本形成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农业资本形成面临的新问题 |
第三节 提高农业资本形成率是农业金融支持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我国农业投资的“供-求抑制”分析 |
第四章 农业金融动员与金融资源配置 |
第一节 金融剩余及金融剩余动员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 |
第五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理与建构 |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机理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建构 |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激励兼容 |
第六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Ⅰ):合作金融支持 |
第一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支持的经济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分析与治理改进 |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体制缺陷及其改革 |
第四节 合作金融小额信贷机制与支持效应分析 |
第七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Ⅱ):政策性金融支持 |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与定位 |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 |
第四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效应案例分析 |
第八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Ⅲ):商业性金融支持 |
第一节 农业商业性金融支持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农业银行商业化及其金融支持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增强农行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与对策 |
第九章 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的结构描述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分析 |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的案例分析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与致谢 |
(6)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模式 |
2.1.2 农村土地流转 |
2.1.3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2.1.4 治理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土地制度基本思想 |
2.2.1 地租理论 |
2.2.2 所有权理论 |
2.2.3 土地国有化理论 |
2.3 集体所有制理论 |
2.3.1 集体所有制的提出 |
2.3.2 集体所有制的内涵 |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 |
2.4.1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4.2 中国农业发展和改革的“两个飞跃” |
2.4.3 农村土地流转的“三权分置”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兴起 |
3.1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面临的问题 |
3.1.1 农业比较收益下降 |
3.1.2 短缺经济的终结 |
3.1.3 不少农民放弃农地经营 |
3.2 土地流转的由来 |
3.2.1 家庭承包责任制推进中的“种粮大户” |
3.2.2 国营农场中的“家庭农场” |
3.3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
3.3.1 流转速度加快,但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还是承包农户 |
3.3.2 多种经营模式并存,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是主要模式 |
第四章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
4.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普遍模式分析 |
4.1.1 土地流转的普遍模式 |
4.1.2 各种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
4.2 典型的土地流转模式分析 |
4.2.1 以政府主导的杨凌土地流转模式 |
4.2.2 以政府引导的益阳土地流转模式 |
4.2.3 以集体主导的山东安村土地流转模式 |
第五章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治理 |
5.1 治理底线 |
5.1.1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5.1.2 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 |
5.1.3 坚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
5.1.4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 |
5.2 治理目标 |
5.2.1 坚持农业现代化目标 |
5.2.2 坚持乡村治理创新目标 |
5.2.3 坚持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
5.3 治理方式 |
5.3.1 政府引导 |
5.3.2 因地制宜 |
5.3.3 企业经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民创业决策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2 金融素养内涵及其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 |
1.3.3 农地产权交易范畴及其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 |
1.3.4 金融素养对农民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金融素养 |
2.1.2 农地产权交易 |
2.1.3 农民创业决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创业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产权经济学理论 |
2.2.4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
2.2.5 信贷配给理论 |
2.2.6 雇佣关系理论 |
2.2.7 家庭资产配置理论 |
第三章 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机理分析 |
3.1 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模型阐释 |
3.1.1 基于职业选择和流动性约束模型的农民创业选择决定 |
3.1.2 基于多目标决策模型的农民创业决策优化 |
3.2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分析 |
3.2.1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理论分析 |
3.2.2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雇佣决策的理论分析 |
3.2.3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理论分析 |
3.3 农地产权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分析 |
3.3.1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分析 |
3.3.2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分析 |
3.4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产权交易的理论分析 |
3.4.1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流转交易的理论分析 |
3.4.2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理论分析 |
3.5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的理论分析 |
3.6 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的关联系统构建 |
3.6.1 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要素市场“地动—人动”的关联机理 |
3.6.2 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要素市场“钱动—人动”的关联机理 |
3.6.3 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要素市场“地动—钱动”的关联机理 |
3.6.4 农地产权交易中介作用下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逻辑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创业决策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农村金融教育、农地产权制度与创业支持政策发展脉络 |
4.1.1 农村金融教育相关政策与农民金融素养现状 |
4.1.2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与农民农地产权交易现状 |
4.1.3 创业扶持政策演变与农民创业现状 |
4.2 农民金融素养水平测度与特征分析 |
4.2.1 农民金融素养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及验证 |
4.2.2 农民金融素养水平的特征分析 |
4.3 农民农地产权交易特征分析 |
4.3.1 农民农地流转交易的特征分析 |
4.3.2 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特征分析 |
4.4 农民创业决策特征分析 |
4.4.1 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特征分析 |
4.4.2 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的特征分析 |
4.4.3 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分析 |
5.1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研究假说 |
5.1.1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研究假说 |
5.1.2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的研究假说 |
5.1.3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研究假说 |
5.2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2.2 计量模型构建 |
5.2.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3.2 计量模型设定 |
5.3.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4.2 计量模型设定 |
5.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地产权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分析 |
6.1 农地产权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研究假说 |
6.1.1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研究假说 |
6.1.2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研究假说 |
6.1.3 农民创业决策视角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效果检验的研究假说 |
6.2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设计 |
6.2.2 共同支撑域与平衡性检验 |
6.2.3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实证分析 |
6.2.4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6.2.5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6.2.6 稳健性检验 |
6.3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1 研究设计 |
6.3.2 共同支撑域与平衡性检验 |
6.3.3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4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5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6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地产权交易中介作用下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分析 |
7.1 农地产权交易中介作用下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研究假说 |
7.1.1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产权交易的研究假说 |
7.1.2 农地流转交易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说 |
7.1.3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说 |
7.1.4 农地产权交易链式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说 |
7.2 农地产权交易中介作用下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检验 |
7.2.1 金融素养、农地流转与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关系检验 |
7.2.2 农地流转交易的中介作用检验 |
7.2.3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中介作用检验 |
7.2.4 农地产权交易的链式中介作用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基于农民内在金融素养提升的创业决策优化策略 |
8.2.2 基于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的农民创业决策优化路径 |
8.2.3 基于金融素养与农地产权交易协同驱动的农民创业决策优化机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 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重要概念辨析 |
1.2.1 商业银行具体类型及区别 |
1.2.2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
1.2.3 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
1.3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写作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竞争力理论发展与文献综述 |
2.1.1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源起与内涵 |
2.1.2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 |
2.1.3 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与方法 |
2.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
2.2.1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方法述评 |
2.2.2 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及模型研究 |
2.2.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 |
第3章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
3.1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特征 |
3.1.1 商业银行的定义 |
3.1.2 商业银行的属性与特征 |
3.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辨析与功能 |
3.2.1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辨析 |
3.2.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 |
3.2.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功能 |
3.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关键特征 |
3.3.1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规则与方法 |
3.3.2 商业银行组织特征与竞争特点 |
3.3.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关键特性分析 |
第4章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特征 |
4.1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与市场环境 |
4.1.1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
4.1.2 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 |
4.1.3 商业银行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 |
4.2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
4.2.1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历程 |
4.2.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冲击和影响 |
4.2.3 利率市场化下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
4.3 中国和日本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特征 |
4.3.1 日本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特征 |
4.3.2 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变动特征 |
第5章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5.1 银行家才能与核心竞争力 |
5.1.1 银行家的含义 |
5.1.2 银行家在商业银行竞争中的作用 |
5.1.3 银行家的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
5.2 制度结构与核心竞争力 |
5.2.1 制度结构及相关概念 |
5.2.2 商业银行制度安排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5.2.3 商业银行制度安排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
5.3 战略管理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
5.3.1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能力 |
5.3.2 战略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5.4 市场营销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
5.4.1 市场营销的概念 |
5.4.2 市场营销对商业银行的作用 |
5.4.3 市场营销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5.5 金融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
5.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理论假说 |
5.5.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价值 |
5.5.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5.6 风险控制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
5.6.1 风险控制能力与商业银行的发展 |
5.6.2 风险控制能力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5.7 社会责任与核心竞争力 |
5.7.1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
5.7.2 社会责任与核心竞争力 |
第6章 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6.1 基于经营绩效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
6.1.1 效率评价理论与方法 |
6.1.2 模型解释 |
6.1.3 模型构建 |
6.1.4 效率测算与结论 |
6.2 基于 MALMQUIST 指数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
6.2.1 Malmquist 指数 |
6.2.2 模型构建与效率测算 |
6.3 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6.3.1 评价方法选择 |
6.3.2 指标体系构建 |
6.3.3 模型分析与评价 |
第7章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
7.1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
7.1.1 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常态 |
7.1.2 新常态时期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
7.2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宏观层面建议 |
7.2.1 完善宏观调控机制 |
7.2.2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
7.2.3 推动金融市场建设 |
7.2.4 改进金融税费管理 |
7.3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微观层面建议 |
7.3.1 提高市场运营能力 |
7.3.2 提高国际战略能力 |
7.3.3 提高信息管理能力 |
7.3.4 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
7.3.5 提高金融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9)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金融制度的基本概念 |
二、 金融制度的分类 |
三、 金融制度的功能 |
四、 衡量金融制度优劣的标准 |
第二节 金融制度发展的现实特征 |
一、 西方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特征 |
二、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农业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 |
一、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二、 农业金融经营管理活动的自身特点 |
三、 农业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四节 国外农业金融制度类型与组织体系 |
一、 国外农业金融组织制度的类型 |
二、 国外农业金融组织制度体系 |
第二章 政策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性质 |
二、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
三、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行为特征 |
四、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作用 |
五、 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 |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一、 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二、 德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三、 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第三节 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一、 建立和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重要性 |
二、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发展银行)的组织制度变迁 |
第四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一、 初期的单一“代理制”和目前的全面“自营制”都是存在缺陷的制度安排 |
二、 资金来源制度负债制度结构不合理 |
三、 资产运用与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
四、 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对农业发展银行制度建设构成不利因素 |
第五节 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措施 |
一、 完善经营组织制度 |
二、 依据制度建设,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
三、 强化资产管理制度,拓展资产运作范围 |
四、 进行区域发展制度调整 |
五、 引进和移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 |
六、 处理好外部组织关系 |
第三章 商业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金融 |
第一节 商业性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商业银行的性质 |
二、 商业银行的职能 |
三、 商业银行制度与国有商业银行制度 |
四、 “分业式”与“综合式”商业银行制度 |
五、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制度 |
第二节 中国的商业性农业金融制度 |
一、 中国农业银行组织制度变迁 |
二、 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
一、 与其它商业银行共同面对的共性问题 |
二、 中国农业银行面临的个性问题 |
第四节 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制度改革 |
一、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
二、 改革管理制度与转换经营机制 |
三、 调整经营方向,促进农村和城镇地区业务共同发展 |
四、 进行农业信贷结构调整 |
五、 依靠完善制度,强化组织资金 |
六、 按现代银行制度要求,实行多元化经营 |
七、 以科技为支持系统,促进农业银行制度完善与发展 |
八、 强化金融产品创新 |
九、 理顺外部组织关系,为农业银行制度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第四章 合作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农村合作性金融 |
第一节 合作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合作、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 |
二、 合作金融的产权、管理与分配制度 |
三、 合作金融制度原则的异化 |
第二节 国外合作金融体系中代表性的组织制度 |
一、 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制度类型 |
二、 德国合作银行制度的发展特点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 |
一、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 |
二、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原因 |
三、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特征及分析 |
四、 如何看待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发展中的商业化行为 |
第四节 农村合作金融在中国农村存在的制度需求 |
一、 宏观层次上存在的制度需求 |
二、 在微观层次上同样存在的制度需求 |
第五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改革 |
一、 改革的基本思想 |
二、 对目前几种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设想方案的分析 |
三、 实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制度改革方案 |
四、 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六节 国外及中国的农村制度外民间金融 |
一、 制度外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 |
二、 制度外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 |
三、 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存在与法律上的消亡 |
四、 如何对待制度外民间金融 |
第五章 中国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综合发展 |
第一节 金融组织体系改革中的相关基本问题 |
一、 金融组织体系在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地位 |
二、 中国金融组织制度变迁的现实决定 |
三、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变革特征 |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的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特点及启示 |
一、 代表性国家农业金融组织特点 |
二、 代表性国家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启示 |
第三节 发展和完善中国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性 |
一、 中国的农业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二、 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要求,对农业金融组织体系须进一步完善 |
第四节 中国农业暨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发展研究 |
一、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发展设想 |
二、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三、 中国复合信用式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成 |
(10)彭城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论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3 农村金融理论 |
3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现状分析 |
3.1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简介 |
3.2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现状 |
4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2 金融风险动态分析 |
4.3 银行金融机构经营情况分析 |
4.4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
5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SWOT分析 |
5.1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
5.2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5.3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SWOT分析结论 |
6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框架设计 |
6.1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愿景、经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 |
6.2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思路 |
7 彭城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实施路径 |
7.1 建立高效的公司治理架构 |
7.2 完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 |
7.3 创新业务和服务类型,满足多样化需求 |
7.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7.5 增强创新能力和科技投入水平 |
8 总结及未来展望 |
8.1 总结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现阶段农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2]产业扶贫的减贫实现:理论、现实与经验证据[D]. 顾天翊. 吉林大学, 2019(02)
- [3]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延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王永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6]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 郭栋. 山西大学, 2017(02)
- [7]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研究[D]. 苏岚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8]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 张亮. 吉林大学, 2015(08)
- [9]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D]. 于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10]彭城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D]. 武恒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