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益肝解毒丸抗DHBV研究Ⅱ.治疗效果及病理观察

复方益肝解毒丸抗DHBV研究Ⅱ.治疗效果及病理观察

一、复方乙肝解毒丸抗DHBV的研究Ⅱ.治疗效果及病理形态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能进,龚惠民,王金兵,张静言,吴燕[1](1995)在《复方乙肝解毒丸抗DHBV的研究Ⅱ.治疗效果及病理形态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用DHBV阳性血清经腹腔感染雏鸭后,药物试验组与对照组DHBV感染率分别为67.61%、65.52%。经复方乙肝解毒丸治疗2个月后,采集血清作DHBV-DNA斑点杂交试验。结果,药物试验组与对照组转阴率分别为34.04%、7.89%。两组有显着差异。鸭乙肝病毒与人乙肝病毒同属嗜肝DNA病毒,本实验结果为临床治疗乙肝患者提供了可靠依据。

翁瑞文[2](2007)在《DHBV模型定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用于评价中药复方抑制DHBV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全世界大约有4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每年因此有30万人成为肝癌患者,每年因HBV感染而死亡的人数为50—120万;全世界有1/3的人在其一生中会感染上HBV,HBV慢性感染率从2%—20%不等,对于HBV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DHBV与HB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DHBV与HBV在复制形式、致病机理等方面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所以鸭乙肝模型一直被用作抗HBV药物筛选及HBV致病机理研究的动物模型;多年来对于DHBV检测一直采用斑点杂交,该方法具有可进行大规模检测、价格便宜等优势,但精确性不高;而且目前鸭乙肝模型评价药效一般给药10天,这对于药效温和的中药抑制DHBV作用评价则时间太短,且斑点杂交精确性也不高;鸭胚肝细胞模型一直在国外被认为是唯一一类病毒直接感染、复制的原代细胞模型,很受重视。而其培养上清中的DHBV变化要用斑点杂交进行评价则很困难,且不准确。因此本研究建立了DHBV体内外模型的定量评价体系,并用该评价体系对中药复方的抑制DHBV作用进行了评价。1通过对Genbank中所公布的所有DHBV全基因序列进行对比,找出保守序列,设计了DHBV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并构建了包含该套引物探针靶序列的DHBV荧光定量PCR标准品质粒。用探针检测标准品后表明,该方法在8个浓度梯度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很好的检测最高2×107—2copy/25μL反应体系。批内差异最大只有2.03%,批间最大变异系数仅为2.47%。2通过对NP-40提取法、辛酸钠提取法和达晖生物公司的血清病毒DNA提取试剂盒的对比,最终表明了辛酸钠法与达晖生物试剂盒提取效果相似,NP—40法效果较差。辛酸钠法是适合于DHBV荧光定量PCR标本提取的高效、经济的方法。3用普通PCR方法对100只1日龄广东麻鸭进行DHBV阳性筛选,用筛选所得先天感染DHBV的鸭作为模型动物对扶正利湿活血复方水煎剂进行抑制DHBV效果评价,共给药1个月,分别于开始给药当天(D0)、给药第10天(D10)、给药第20天(D20)、给药第30天(D30)及停药第5天(P5)采集血清,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扶正利湿活血复方高、低剂量组在给药后第10、20、30天时均可使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血清DHBV载量明显降低,停药5天后也有一定抑制作用。4分别对DHBV先天感染和后天感染的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中DHBV在载量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先天感染的鸭胚肝细胞中,细胞接种后第1天上清中的病毒含量最高,第2天则有所下降,随后逐渐上升,至第6天后达到稳定波动,但都达不到第一天的水平。但是先天感染DHBV鸭胚肝细胞上清中DHBV载量都在108内波动。因此较为稳定。在后天DHBV感染的鸭胚肝细胞中,DHBV感染时间是在细胞长成单层以后,但其上清中仍然出现了DHBV感染后第一天DHBV载量最高,第二天大幅下降,第三天逐步上升,一直至DHBV感染后第11天达到最高值。这与以前用斑点杂交检测认为DHBV感染后第六天培养上清中的DHBV达到高峰明显不同。但后天感染DHBV的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中的DHBV载量波动幅度较大,波动范围为1e5—1e8copy/ml之间。本研究分别以20ul、50ul、100ulDHBV阳性血清感染鸭胚肝细胞,这三种DHBV感染剂量均在第11天时DHBV达到高峰,DHBV含量只在感染后前2天有明显差别,随后均无明显区别。5用先天感染DHBV的鸭胚肝细胞对扶正利湿活血复方的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抑制DHBV药效评价,共给药5天,结果表明,扶正利湿活血复方水提物3个剂量组均无明显抑制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中的DHBV作用,而其醇提物则显示明显抑制作用,这表明扶正利湿活血复方水煎剂在鸭体内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抑制DHBV而起作用。扶正利湿活血复方醇提物显示了明显抑制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中DHBV的作用,说明醇提物中的成分不同于水提物,其中可能含有直接抑制DHBV作用的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完整的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DHBV的方法,使DHBV检测敏感性、精确性大大提高;建立了经济而精确高效的血清DHBV提取方法,整合于DHBV定量PCR方法中,使DHBV定量检测可以经济而精确的大规模应用。首次将鸭乙肝动物模型给药时间延长至1月,使之更适合于中药抑制HBV药效评价;首次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先天感染、后天感染DHBV的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中DHBV载量的动态变化,并表明先天感染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中DHBV载量变化在一个数量级之内,比后天感染更适合于抗HBV药效体外评价。通过这些建立了抗DHBV药效体内外定量评价体系,在抗HBV药物体内外模型研究方面作出了创新性工作,提高了模型的精确性、敏感性。本文还利用建立的抗DHBV药效体内外定量评价体系评价了中药扶正利湿活血复方的抑制DHBV作用,表明该复方水煎剂在给药1月内在体内能够明显降低血清中的DHBV载量;体外在上药5天内,水提物3个剂量均无明显抑制DHBV作用,而醇提物3个剂量均有一定抑制DHBV作用。说明水煎剂体内抑制DHBV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抑制DHBV而起作用。本文DHBV定量评价体系如再建立DHBVcccDNA定量检测方法则更加全面;扶正利湿活血复方的抑制DHBV效果仍需要更多重复以确定其效果。

龚惠民,王能进,王金兵,张静言,吴燕,钱耕荪,俞晔,蒋惠秋[3](1993)在《中药复方乙肝解毒丸抗DHBV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人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雏鸭为实验模型,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 DHBV DNA 为实验指标,用乙肝解毒丸1号(由大黄、虎杖、羊蹄根、山豆根等组成)、Ⅱ号(由土茯苓、红藤、苦参、猪苓等组成)连续给药二个月进行抗 DHBV 实验治疗。结果:Ⅰ号方治疗组转阴率为29.54%(13/44);Ⅱ号方治疗组转阴率为34.04%(16/47);对照组转阴率为7.89%(3/38),P 分别<0.05和 P<0.01.提示两中药复方均具有抗 DHBV 治疗作用。

牛巍,张继明,王文逸,龙健儿,曾毅,李泽琳,瞿涤[4](2003)在《复方药物ZL-1在鸭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模型中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ZL 1在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持续性感染模型中抗嗜肝DNA病毒的作用。方法应用中药复方ZL 1治疗实验感染鸭 ,口服给药 ,剂量 5 0 0mg·kg-1·d-1,分 2次服用 ,连续 4周。采用斑点分子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治疗后感染鸭血清和肝脏中病毒的动态变化。同时以拉米夫定及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 复方药物ZL 1治疗后血清中DHBVDNA均数从 3 .6× 10 10 拷贝 /ml下降至 0 .9× 10 10 拷贝 /ml(P <0 .0 1) ,抑制病毒率为 75 % ,但尚不能清除病毒血症 ,肝组织中总DHBVDNA和DHBV超螺旋型DNA量无明显减少 ,停药观察 2周 ,病毒复制反弹不明显。拉米夫定治疗后可显着降低病毒血症 (P <0 .0 1) ,抑制病毒率达 99% ,同时肝组织中总DHBVDNA和DHBV超螺旋型DNA量减少 ,但停药观察 2周 ,病毒复制反弹明显。安慰剂组 (口服生理盐水 )治疗前后病毒水平的差异无显着性 (P >0 .0 5 )。结论 复方药物ZL 1治疗4周可使感染鸭病毒血症降低 ,但不能清除病毒血症 ,肝脏中病毒复制水平也无显着下降

刘涛[5](2008)在《琐琐葡萄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约占全球人口的6%。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15%25%的感染者或携带者最终将死于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据WHO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病,占疾病死因的第九位,其中75%分布在亚太地区。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病毒携带者约达1.3亿,HBV平均携带率为10%,部分地区如广东、湖北达到15%以上,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现症患者约有3000万之众,且每年新增约200万。据一项疾病经济学调查表明,我国因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相关疾病(肝硬化、肝癌等)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22.8亿元人民币。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而且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病毒复制、炎症介质释放、免疫功能紊乱及自由基损伤等多个环节,其中病毒持续复制和机体免疫清除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两个基本要素,而HBV在体内持续复制是其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因此,国内外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也采取了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综合措施,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目前,使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药物进行临床治疗,通过抗病毒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可诱导疾病缓解,阻止肝硬化进程,防止出现肝衰竭和/或肝细胞癌等严重后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也存在价格昂贵,停药后反跳和长期服用易出现点突变,产生耐药性等局限性,使乙肝病毒感染始终是困扰人们的巨大难题。因而,寻找新型、价廉、有效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国内在应用中草药辩证施治或单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已有长期的历史,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而对其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应用范围和疗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琐琐葡萄(Vitis vinifera L.)为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植物山葡萄,属无核红葡萄品系,木质藤本,主要分布在东亚,我国主产于新疆吐鲁番、和田、鄯善等地,是医药文献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拾遗》、《维吾尔药志》等所记载的药用葡萄品种之一。其果实,味甜微酸、气微、无毒,可内服、煎汤、捣汁或浸酒,有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之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等,传统医学常用作补气药,有解表透疹、补五脏、退黄等功效;维吾尔医用于治疗脾胃不和、头晕腰酸、神志不安等,民间用于小儿麻疹、肝炎等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目前有关对琐琐葡萄系统的植物化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揭示维药琐琐葡萄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维吾尔医药用琐琐葡萄治疗肝炎等病毒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维吾尔医药的理论发展;同时,也为了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葡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研制开发安全、有效、价廉的免疫调节制剂或抗病毒民族新药提供新思路,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课题围绕维药琐琐葡萄的化学成分、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1、琐琐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目的:分析琐琐葡萄的化学成分,鉴定其结构,测定其含量,初步探讨琐琐葡萄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清除自由基能力。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琐琐葡萄脂溶性部位;采用聚酰胺等柱层析方法分离琐琐葡萄水溶性部位,采用1H-NMR、12C-NMR和MS等现代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等方法提取琐琐葡萄多糖(VTP),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比较不同浓度VTP(200、400、600、800、1000μg/ml)和抗坏血酸VC(50、100、200、400、600、800、1000μg/ml)的还原能力以及不同浓度VTP和VC(均为40、80、160、320、600、800μg/ml)清除DPPH·的能力。结果:从琐琐葡萄脂溶性部位中提取分离得到琐琐葡萄总三萜(VTT),并纯化得到齐墩果酸(OA,Ⅰ),采用HPLC测定OA在VTT中的平均含量为65.52%;从琐琐葡萄水溶性部位中提取分离得到琐琐葡萄总黄酮(VTF),并从中分离得到异槲皮苷(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钠盐(Ⅲ)、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苷(Ⅳ)、没食子酸(Ⅴ)、单咖啡酰酒石酸(Ⅵ)等五个化合物,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Ⅲ和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建立了VTP的提取及纯化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琐琐葡萄中多糖的含量为8.19%,经体外试验研究结果显示VTP的还原能力及清除DPPH·的能力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800μg/mL时,DPPH·清除率达到90%以上,接近VC的清除率,提示VTP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通过琐琐葡萄系统的植物化学研究及结构鉴定,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证实,该植物在民间药用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至少包括三萜、黄酮和多糖三大类化合物,其中,琐琐葡萄多糖含量较高,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2、琐琐葡萄体外抑制HBV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琐琐葡萄提取物VTT、VTP和VTF的体外抗HBV作用及其联合作用。方法:通过VTT、VTP和VT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 G 2.2.15细胞,观察和比较VTT、VTP和VTF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HBV DNA的影响及药物的细胞毒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观察VTT、VTP和VTF对体外培养的Hep G 2.2.15细胞分泌HBeAg的影响。结果:VTT、VTP、VTF及三者共同作用于Hep G 2.2.15细胞8天后,对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160.61、1412.85、284.91和244.77μg/ml;VTT、VTP、VTF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依次为62.54、112.69、327.56μg/ml,其治疗指数(TI)依次为2.57、12.54和0.87;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eAg的IC50依次为89.28、204.46、215.34μg/ml,其TI依次为1.80、6.91和1.32;而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V DNA的抑制作用,则表现为随着VTT、VTP和VTF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正交实验设计结果显示,VTT、VTP和VTF抑制Hep G 2.2.15细胞分泌HBeAg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抑制强度依次为A×B×C>B×C>B>C,药物最佳组合为A2B1C1,即VTT 25μg/ml、VTP 50μg/ml和VTF 50μg/ml共同干预时,对Hep G 2.2.15细胞分泌HBeAg的抑制效果最佳。结论:通过体外抗病毒筛选研究初步证实,琐琐葡萄提取物VTT、VTP、VTF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BV作用,其发挥抗病毒作用的物质至少包含VTT、VTP和VTF,这些活性部位既可单独作用也可联合作用发挥抗病毒效果。3、琐琐葡萄体内抗鸭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目的:研究琐琐葡萄提取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筛选先天感染DHBV的雏鸭为动物模型,共30只,根据DHBV DNA含量进行分层,随机分为病毒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物拉米夫定组、琐琐葡萄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6只。除病毒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按设定剂量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0.8 ml/只,一天1次,连续10天,斑点杂交法观察用药前(T0)、用药后(T5、T10)及停药后(P5)血清中DHBV DNA表达的变化。结果:琐琐葡萄提取物中剂量组在用药第10天(T10),血清中DHBV DNA均较给药前(T0)明显下降,停药5 d后(P5)有反跳的趋势,但反跳强度不大;低、高剂量组在给药期间未表现出明显抑制DHBV DNA的作用。结论:琐琐葡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制DHBV DNA作用,与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显示出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4、琐琐葡萄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目的:观察琐琐葡萄提取物VOA、VTT、VTP和VTF在体外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整体动物实验研究筛选受试物。方法:SD雄性大鼠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卡介苗(BCG)整体致敏,脂多糖(LPS)离体攻击法建立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模型;采用MTT法分别测定VOA、VTT、VTP、VTF及阳性对照药物肝立欣(Grz)和联苯双酯(DDB)的细胞毒型;活性筛选试验中,模型组肝细胞分别加入DMEM培养液配制的二甲基亚砜溶液(DMSO)200μg/ml,DDB溶液5、10、20μg/ml, Grz溶液5、10、20μg/ml及VOA、VTT、VTP或VTF溶液5、20、80μg/ml,测定并比较不同培养时间(3、6、12、24 h)各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VOA、VTT、VTP、VTF、Grz和DDB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408.53、348.57、676.04、334.33、513.66和458.44μg/ml;细胞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肝细胞上清ALT、AST和NO基本未见改变,BCG+LPS损伤后大鼠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和NO在6、12和24 h较正常大鼠肝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从琐琐葡萄中提取的VOA、VTT、VTP或VTF(5,20,80μg/ml),在6、12和24 h均可不同程度地使升高的ALT、AST和NO明显下降(P<0.01),尤其是VTP和VTF的降酶效果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阳性对照药物DDB和Grz作用相似。结论:琐琐葡萄提取物VOA、VTT、VTP和VTF在体外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5、琐琐葡萄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目的:研究琐琐葡萄提取物VTT、VTP和VTF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阐明维医药用琐琐葡萄治疗肝炎等病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葡萄资源优势,开发出安全、价廉、有效的抗病毒免疫调节制剂或保肝民族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14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组(BCG+LPS组)、DDB阳性对照组(200 mg/kg)以及VTT、VTP和VTF低、中、高剂量组(50、150、300 mg/kg)共12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脾脏系数,采用连续监测法或比色法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ALT、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NO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中CD4+/CD8+细胞亚群的比例,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4(IL-4)细胞因子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凋亡基因Bax和Bcl-2在小鼠肝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1)VTT、VTP和VTF均可不同程度地抵抗免疫性损伤所致小鼠肝脏和脾脏的肿大,有效恢复肝组织ALT和AST活性,升高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减少MDA和NO的生成,尤其是VTF升高小鼠肝组织SOD活性具有显着的剂量依赖关系,而降低NO生成作用在各受试物中都显示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2)VTT、VTP和VTF未引起小鼠外周血CD4+、CD8+细胞数量的变化,但各受试物的高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显着降低IFN-γ的分泌,促进IL-10的分泌,同时也呈现出降低IL-2分泌,促进IL-4分泌的趋势,且VTT和VTF各剂量组间促进IL-10的分泌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VTT、VTP和VTF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分泌,恢复Th1/Th2细胞的平衡;(3)VTT、VTP和VTF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Bax的表达,并促进Bcl-2的表达,恢复凋亡基因Bax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平衡,且VTP各剂量组间对Bax和Bcl-2表达的调节均具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而VTF各剂量组间对促进Bcl-2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4)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VTT、VTP和VTF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恢复肝脏功能,与生化检查结果相一致。结论:VTT、VTP和VTF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物酶活性,有效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生成,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善肝细胞功能,调节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分泌,恢复Th1/Th2细胞的平衡及调节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等有关。综合琐琐葡萄植物化学分析、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初步证实,琐琐葡萄发挥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至少包含三萜、黄酮和多糖三大类化合物;而抑制HBV HBsAg、HBeAg分泌和HBV DNA合成及提高机体抗氧化物酶活性,有效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生成,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善肝细胞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抑制肝细胞过度凋亡的综合作用,可能是琐琐葡萄提取物VTT、VTP和VTF发挥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药理学作用机制。这为阐明VTT、VTP和VTF与琐琐葡萄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维吾尔医药用琐琐葡萄治疗乙型肝炎等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将促进维吾尔医药的理论发展,为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葡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进一步研制开发安全、有效、价廉的免疫调节制剂或抗病毒民族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王勤,邓家刚,黄明文[6](2003)在《中草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杨书兰[7](2001)在《先天感染华南鸭乙肝模型的建立并验证肝经引经药对3TC抗乙肝病毒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乙型肝炎以易于慢性化为其特征,部分慢性肝炎持续多年,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鸭乙型肝炎病毒与人类乙型肝炎病毒同属嗜肝DNA病毒科,鸭乙肝模型近年来已成为筛选和评价抗-HBV药物的常规模型。但在国内尚未发现简单、实用、可行的建立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的方法,制约了抗乙肝药物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近几年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但多停留于中西药简单的合用阶段。 本课题应用PCR及Dot-blot两种方法筛选建立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从血清病毒学及病理学两方面对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与一日龄雏鸭感染所致的后天感染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利用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研究了肝经引经药柴胡及《伤寒论》少阳病主方小柴胡汤对拉米呋啶抗乙肝病毒作用的影响,探索以中医理论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 结果证明PCR法与Dot-blot法比较,有简单、快捷、敏感度高等优点,且可避免Dot-blot带来的放射性污染。但是PCR法所需费用高,易因交叉污染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影响以后的实验。 已有的实验结果证明,先天感染鸭在两周内血清病毒滴度极高,两周后即下降至一个较低水平,并持续两年左右。我们的实验亦发现,相同剂量的药物,在雏鸭十七日龄时给药有效,而于二日龄时给药则无效。 先、后天感染鸭乙肝模型的比较结果显示,先天感染模型血清病毒滴度高,持续时间长。肝脏的病理改变亦有明显不同:先天感染鸭肝的炎性改变(包括围管浸润、枯否细胞增生、局灶性坏死)多集中于汇管区及中央静脉周围,肝细广州中医药大学98纽博士论文 作者:杨书兰 广州中医荧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胞的损害均较后天感染为重;而后天感染鸭肝多表现为广泛星点样坏死,大部分血管均出现围管浸润,但细胞病变较轻,在接种病毒后第28天左右,肝脏趋于正常。这一结果证明,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的病理变化更接近慢性、兔疫耐受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病理变化。 药物抗病毒实验的结果证明,拉米味吱在smglkgld剂量时,于先天感染二日龄雏鸭给药无效,于十七日龄雏鸭给药则有明显抑制血清病毒滴度的作用;柴胡不能降低血清病毒滴度,亦未能明显延缓拉米吠睫停药后的反跳;小柴胡汤能有效降低先天感染鸭的血清病毒滴度,亦有一定的延缓拉米味咬停药后反跳的作用。肝脏病理检查结果证明,给予拉米味陡后不会加重肝脏的炎性病变(与对照组相比p>o.05卜细胞病变略有减轻:柴胡不能改善肝脏的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p>o.05* 服用小柴胡汤后,鸭肝细胞出现严重的溶解现象,炎症改变亦明显加重(与对照组相比p<o.01卜 由此可见,拉米吱陡的抗病毒作用与机体的兔疫清除作用关系不明显,而中药小柴胡汤则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来清除病毒的。柴胡合用拉米吠陡后,肝脏的炎性改变未见好转(与对照组相比p>o.05卜 但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基本趋于正常;小柴胡汤合用拉米吠陡治疗过程中,肝脏病理改变亦明显好转。而且柴胡及小柴胡汤与拉米吠唆合用后,鸭肝细胞中的网状纤维亦较对照组及单用拉米吠陡组轻微减少。说明肝经引经药柴胡或少阳病主方小柴胡汤与拉米吠陡合用,有可能通过协同作用杀灭肝细胞内病毒而起到减少肝细胞损伤、控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多脏器病毒检测实验结果证明,乙肝病毒不仅存在于鸭肝脏中,而且存在于脾、肺、肾、胰、生殖器、脑等多个脏器中。这可能是乙肝病毒难于清除的原因之一。因此乙肝病 2广州中医药大学98级博士论文 作者:杨书兰 广州中医茹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人的治疗不能局限于某一脏器,而应从整体上、从脏器的相互关系上、从免疫调节等各方面进行论治。

桂蜀华[8](2007)在《溪黄草提取物抗免疫肝损伤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世界常见病,我国属流行严重地区,慢性肝炎的流行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慢性肝炎防治新手段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肝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三类:①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几种核苷类类似物,两大类药物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前者疗效肯定,血清转换率较高,有确切的治疗终点,但使用不方便,副作用较大;后者服用方便,疗效可靠,但需要长期用药,治疗终点不确切,易耐药;②免疫调节治疗,包括胸腺肽、治疗性疫苗等,前者调节免疫,增强机体的免疫清除能力,从而实现抑制甚至清除病毒的作用,可联合核苷类似物或干扰素进行治疗,但疗效颇有争议,目前尚无可供临床使用的用于治疗的HBV感染的治疗性疫苗;③护肝降酶药物,如联苯双酯、五味子制剂及某些中草药,这类药物对降低血清转氨酶,退黄疸有一定效果,其中尤以我国自行研发的联苯双酯效果为优,但容易出现停药后反跳,此类药物副作用少,可用于肝炎的辅助性治疗。由于肝炎病毒复制的特殊性,导致抗病毒剂的寻找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机体自身的免疫应答在病毒性肝炎的发展机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乙型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主要是由免疫反应引起的,除抗病毒外,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以及寻找针对性较强的免疫调节药物,也是该类疾病治疗药物研究的方向之一。从中草药中研究开发保肝药物是一极具前景的领域,目前由日本从甘草中研制开发的甘草甜素类药物和欧洲所开发的水飞蓟素,是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上重要的保肝产品,我国自建国以来,在抗肝炎药物的研发领域,一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致力于在中草药中寻找和研发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药物以及具有保肝效果的天然药物制剂,然而由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未明及作用机理不清楚,该类药物的研发基本上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至今未有高效低毒的新药问世。进行抗肝炎药物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建立尽可能的符合临床病理过程的动物模型尤为关键。由于机体自身对肝炎病毒的免疫反应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理机制,故建立免疫肝损伤模型是研究治肝炎新药的较理想模型。近年来运用刀豆蛋白A诱发的小鼠特异性肝损伤,其致病特点与我们目前所知的人类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机制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是典型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肝损害,因此本研究选择ConA诱导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来探讨溪黄草治疗免疫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溪黄草作广东民间习用草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凉血散瘀等之功效,经资源学调查证实市场上其主流品种为狭基线纹香茶菜。既往的研究结果提示,狭基线纹香茶菜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具有保肝、抑菌、抗炎等作用。进而对水提物进行了免疫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发现对ConA诱导的免疫肝损伤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我校热研所等研究单位,近几年对溪黄草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其水提物及醋酸乙酯部位体内均可以抑制鸭乙肝病毒模型DHBV-DNA的量,体外对2.2.15细胞表达乙肝病毒(HBV)抗原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立题,在既往的工作基础上,深入探讨溪黄草之主流品种,狭基线纹香茶菜的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的血清酶学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以及研究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中的重要炎性介质TNF-α、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对TNF-α、ICAM-1的上游信号分子NF-κB的表达的影响。以阐明溪黄草护肝作用的可能机制,并为将溪黄草开发为现代化的高效低毒的抗肝炎治疗药物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一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血清酶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影响目的:建立ConA诱导的免疫肝损伤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血清酶学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动物房适应性喂养三天后,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中药治疗组(溪黄草提取物大、小剂量组)。从实验第1d开始,分别灌胃给予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无菌生理盐水,中药治疗大、小剂量组分别每日给予溪黄草提取物9.2g/kg,4.1g/kg,连续灌胃7d。各组除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外,分别于第7d灌胃后半小时尾静脉注射ConA 25mg/kg以造成免疫肝损伤模型,阳性药组在ConA注射前半小时腹腔注射PDTC 120mg/kg。于造模后第4h、8h分别取血,检测血清中ALT、AST水平以及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留取肝组织作相应处理后作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血清酶学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1)ConA能成功诱导小鼠产生免疫性肝损害:表现为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病理组织学显示模型组4h肝细胞胞浆疏松,染色整个变浅,肝细胞索排列破坏,肝窦瘀血普遍,汇管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局部点、片状坏死。8h后,细胞排列结构等略有改善,但出现较多嗜酸性变的肝细胞,胞浆为深紫红色,核固缩;(2)溪黄草治疗大剂量组可以显着降低血清中ALT、AST的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小剂量组血清ALT、AST的水平与模型组无显着性差异;溪黄草大剂量组的4h和8h组织学检查结果也提示,肝脏损伤明显减轻于模型组,肝索大部分的结构还在,肝细胞肿胀,部分细胞胞质疏松,肝窦的瘀血减轻,有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可散在点状坏死和嗜酸性变,8h出现较多嗜酸性样变,但明显少于模型组;小剂量组肝损伤较重,肝细胞索排列破坏,大部分细胞肿胀,可见片状坏死,8h细胞排列稍改善,但嗜酸性样变增多,肝窦瘀血严重。结论:溪黄草提取物可以保护小鼠免于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害,具有降酶护肝的作用。二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目的:研究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机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TNF-α蛋白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TNF-αmRNA的表达。结果:ConA损伤后,小鼠肝组织的TNF-α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溪黄草提取物大剂量组可以降低升高的TNF-α蛋白的表达,同时可以下调免疫肝损伤小鼠升高的TNF-αmRNA的表达,小剂量组效果不明显,小鼠肝组织的TNF-α蛋白及mRN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溪黄草提取物在转录水平即对免疫肝损伤中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起抑制作用。三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ICAM-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目的:研究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机制中细胞粘附因子(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ICAM-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粘附因子参与了ConA小鼠肝损害的病理进程,小鼠肝组织的ICAM-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而溪黄草提取物大剂量组可以降低损伤小鼠ICAM-1蛋白的表达,同时可以下调免疫肝损伤小鼠的ICAM-1mRNA的表达;小剂量组效果不明显,小鼠肝组织的ICAM-1蛋白及mRN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溪黄草提取物通过抑制ICAM-1基因的转录来下调免疫肝损伤中ICAM-1的表达。四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核转位的影响目的:研究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中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模型小鼠的NF-κB的蛋白表达及对其细胞内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提示溪黄草提取物大剂量组可以降低损伤小鼠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可以减少NF-κB从细胞浆进行细胞核的移位,小剂量组效果不明显。结论:溪黄草提取物可以对抗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细胞损伤,其作用机理与溪黄草提取物可以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下调损伤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细胞粘附因子ICAM-1的基因转录与表达有关。

莫国艳[9](2007)在《六月青有效萃取物筛选与护肝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肝脏疾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目前,虽然在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可用于临床治疗的抗肝炎病毒药物非常有限,它们的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因此,研制新型抗HBV药仍是面临的主要课题。六月青,是抗HBV复方——复方六月雪的主要组成药物之一。本课题组对复方六月雪做了大量体内、体外的实验研究,现已证实:在体内,复方六月雪对CCl4、AP和D-GalN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地降低ALT、AST活性,提高肝脏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色素b5的含量;对于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广西麻鸭,复方六月雪能降低其血清ALT、AST的活性和DHBsAg、DHBeAg、DHBV-DNA的含量。在体外,采用直接加药法和血清药理学法观察复方六月雪对HepG2.2.15细胞的作用,结果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HBV-DNA的合成复方六月雪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反应关系。也就是说,复方六月雪体内及体外均有显着的抗HBV作用。而关于六月青的研究文献中,除了本课题组对其植物鉴定学等研究文献外,目前尚未见到其他尤其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报道。基于对复方六月雪的实验研究结果,本文对六月青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先对六月青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实验,然后用固-液萃取法将其分成不同萃取物,之后通过体内的抗肝损伤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体外细胞毒性作用、对HBV的抑制等实验筛选具有活性作用的萃取物,并对有效萃取物保肝作用机制进行实验研究。【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筛选六月青萃取物中的有效部位,并对有效部位体外抗HBV作用、体内抗化学性急性肝损伤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研究。【方法】1、六月青化学成分定性分析试验与萃取物分离:采用传统的化学成分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用极性由小到大的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60%乙醇依次进行萃取分离,对60%乙醇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定性检识、紫外扫描和HPLC定性分析。2、60%乙醇萃取物对HepG2.2.15细胞DNA的抑制作用:对其体外抗HBV作用进行研究,采用F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60%乙醇萃取物作用后HepG2.2.15细胞内DNA的含量。3、60%乙醇萃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采用CCl4、D-GalN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以肝脏重量指数、血清ALT、AST、ALP、Alb、Glo、TP、T.Bil、G-GT、LDH及肝组织病理切片为指标,观察60%乙醇萃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4、60%乙醇萃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以CCl4、AP、D-GalN作为急性肝损伤诱导剂,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观察肝脏重量指数,胸腺重量指数,脾脏重量指数,血清ALT、AST、ALP、Alb、T-AOC,肝组织中SOD、MDA、TP、NO、GSH、GSH-Px及肝组织病理的变化,探讨60%乙醇萃取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5六月青各萃取物体内试验:以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和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为模型,观察六月青各萃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指数、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影响,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血清溶菌酶和TNF-α的影响。6、六月青各萃取物体外对HepG2.2.15细胞的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采用WST-8法检测各萃取物的细胞毒性,测定细胞存活率,计算TC50;ELISA法测定各萃取物直接作用细胞后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的含量,计算各萃取物的抗原抑制百分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7、六月青水、醇总提取物抗急性肝损伤的实验:以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血清ALT、AST活性。【结果】1、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结显示:六月青中含有皂苷、强心苷类、内酯类、香豆素类、酚类、有机酸、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和苷类、鞣质类成分。薄层(TLC)对比实验表明不含靛蓝和靛玉红,用不同极性溶剂将六月青醇总提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60%乙醇部位共五个萃取物。60%乙醇萃取物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结果提示:60%乙醇萃取物在209nm处有强吸收,可能含有皂苷类、强心苷、香豆素类、内酯类、植物甾醇、三萜类化学成分。2、60%乙醇萃取物能明显抑制HepG2.2.15细胞内HBV-DNA的复制,降低HBV-DNA的拷贝数,升高循环数(CT值)。3、对于CCl4、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大鼠,60%乙醇萃取物能减轻肝脏重量,降低血清ALT、AST、ALP、G-GT、LDH活性,提高Alb、Glo、TP含量,减少T.Bil含量。4、对于CCl4、AP、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60%乙醇萃取物能减轻肝脏重量,增加胸腺重量,降低血清ALT、AST、ALP活性,提高Alb含量和T-AOC活性,提高肝组织中SOD、GSH、GSH-Px活性,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和NO的活性。5、在六月青各萃取物中,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的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及60%乙醇部位高剂量组的肝指数均明显低于CCl4模型组,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及60%乙醇部位的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均能显着地降低ALT活性,氯仿部位、60%乙醇部位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ST活性,其他部位对AST、ALT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免疫抑制小鼠,五个萃取物均能增加胸腺重量和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对脾脏重量均无显着性影响,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水饱和正丁醇部位、60%EtOH部位还能提高血清TNF-α含量。6、六月青各萃取物体外对HepG2.2.15细胞的影响:①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饱和正丁醇部位均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石油醚部位、60%乙醇部位对细胞的抑制随浓度增加而增强,TC50分别为1.036mg/ml、7.818mg/ml,②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检测结果显示:石油醚部位、60%乙醇部位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有较强的抑制作用(TI均大于2),60%乙醇部位高效低毒。7、LYQ水、醇总提取物的最大耐受量(MTD)分别为153.0g生药/kg体重、369.0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46、110.8倍。对于四氯化碳导致的ALT、AST活性升高,六月青水总提取物高、中剂量和醇总提取物高剂量能显着降低ALT、AST的活性(P<0.01),六月青水总提取物低剂量能显着降低ALT活性,但不能显着降低AST活性,醇总提物中、低剂量对ALT、AST活性的降低作用不显着。【结论】1、六月青含有皂苷、内酯类、香豆素类、内酯类、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水、醇总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2、用固-液萃取法将其分成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60%乙醇部位共五个萃取物,其中60%乙醇部位在209nm处有强吸收,可能含有皂苷类、香豆素类、内酯类、植物甾醇、三萜类化学成分。药效学研究表明,在体外有显着的抗HBV作用,能显着抑制HBV-DNA的复制和HepG2.2.15HBsAg和HBeAg的表达;在体内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提高血清溶菌酶和TNF-α含量;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显着,降低血清中ALT、AST、ALP活性,提高血清Alb含量和T-AOC活性;可提高肝组织中SOD、GSH、GSH-Px活性,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和NO的活性,从而增强机体氧化防御体系的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3、此外,石油醚部位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功能和保护肝脏作用,能明显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4、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部位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对HepG2.2.15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其中氯仿部位对急性化学性损伤的肝脏有保护作用。

宋芸娟[10](2005)在《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筛选及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文中提出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我国属乙肝高发区,乙型肝炎传染途径复杂,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特别是它与肝硬化和肝癌密切相关,危害性极大,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HBV 药物已成为当今医药学界一项迫切任务。为了更准确、更方便的寻找低毒高效的抗HBV 药物, 我们建立了体外、体内抗HBV 药物筛选体系,并进行中草药抗HBV 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如下: 1. 对荔枝核、紫玉盘、蚕蛾、田基黄、叶下珠、大黄等药物进行提取,并运用HepG2.2.15细胞株进行抗乙肝病毒的体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广西产的荔枝核对乙肝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2. 建立HepG2.2.15 细胞株培养体系,同时使用SRB(suforhodamine B 磺基罗丹明B)细胞染色技术测定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并采用PCR 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法)结合荧光探针的体外扩增和检测技术测定HBV-DNA 的含量。3. 运用PCR 技术筛选出先天感染鸭乙肝病毒(DHBV)的桂林地区麻鸭,以先天感染DHBV的桂林麻鸭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对体外筛选成功的抗HBV 药物进行体内实验。4. 采用光密度测定法和和定量PCR 技术研究荔枝核提取物对HepG2.2.15 细胞株HBsAg 与HBeAg 表达的抑制作用与HBV-DNA 含量的影响。96 孔板试验:实验第3、6 天,荔枝核提取物(800,400,200,100 μg/mL)对HepG2.2.15 细胞HBsAg 与HBeAg 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24 孔板试验:实验第3、6、9 天荔枝核提取物(400,200,100,50 μg/mL)对HepG2.2.15 细胞HBsAg 与HBeAg 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浓度为400 μg/mL 时,于实验第6、9 天使HepG2.2.15 细胞培养液中的HBV-DNA 转阴,说明荔枝核提取物在体外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的作用。5. 对荔枝核进行工业化提取分离,并对所得的荔枝核提取物再次进行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6. 研究荔枝核工业提取物对HepG2.2.15 细胞株HBsAg 与HBeAg 的表达的抑制作用,其结果表明荔枝核工业提取物(800,400,200,100 μg/mL)对HepG2.2.15 细胞HBsAg 与

二、复方乙肝解毒丸抗DHBV的研究Ⅱ.治疗效果及病理形态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乙肝解毒丸抗DHBV的研究Ⅱ.治疗效果及病理形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DHBV模型定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用于评价中药复方抑制DHBV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1.1 乙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
        1.2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1.3 乙肝的传播途径
        1.4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
    2 中医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3 乙型病毒性肝炎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3.1 有关 HBV 与肝细胞膜受体的结合
        3.2 其它因素介导的 HBV 与肝细胞的结合
        3.3 有关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
    4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4.1 感染 HBV 的动物模型
        4.2 与 HBV 相似的其他嗜肝 DNA 病毒的动物模型
        4.3 复制 HBV 的小鼠模型
    5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细胞模型研究进展
        5.1 原代肝细胞
        5.2 肝癌细胞系
        5.3 非肝源细胞系
    6 现代医学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6.1 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疗效评价指标
        6.2 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
        6.3 免疫调节剂与基因治疗
        6.4 治疗性疫苗
        6.5 病毒壳体化抑制剂
        6.6 联合治疗
    7 中药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7.1 反相间接血凝实验
        7.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7.3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筛选抗 HBV 中草药
        7.4 以嗜肝 DNA 病毒感染动物作模型评价中草药抗 HBV 活性
    8 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评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8.1 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应用
        8.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及应用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1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DHBV 方法的建立
        1.1 材料和方法
        1.2 实验结果
        1.3 讨论
    2 血清 DHBV 提取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3 扶正利湿活血复方对鸭乙肝模型血清 DHBVDNA 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4 原代培养鸭胚肝细胞上清 DHBV 载量动态变化
        4.1 材料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5 扶正利湿活血复方对先天感染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中 DHBV 的抑制作用
        5.1 材料和方法
        5.2 实验结果
        5.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略词)
致谢

(4)复方药物ZL-1在鸭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模型中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动物
    二、 实验材料
    三、 DHBV实验感染
    四、 药物治疗实验
    五、血清DHBV DNA斑点杂交
    六、鸭肝组织中总DHBV DNA和CCC DNA的抽提
        (一) 鸭肝组织中总DHBV DNA的抽提
        (二) 鸭肝组织中DHBV CCC DNA的抽提
    七、Southern印迹及核酸杂交检测DHBV DNA
    八、 DHBV DNA探针标记
    九、杂交过程
    十、血清DHBV DNA密度扫描半定量
    十一、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感染鸭DHBV血症和肝脏中DHBV复制早期动态变化
    二、复方药物ZL-1对感染鸭DHBV的抑制作用
讨论

(5)琐琐葡萄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琐琐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
    1 引言
    2 实验与结果
        2.1 仪器与试剂
        2.2 琐琐葡萄有效部位的富集
        2.3 琐琐葡萄有效部位中特征性成分的分离
        2.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5 琐琐葡萄总三萜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2.6 琐琐葡萄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2.7 VTP 还原能力的测定
        2.8 VTP 清除 DPPH 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5 附图
第二部分 琐琐葡萄体外抑制 HBV 的实验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HepG 2.2.15 细胞的毒性作用
        3.2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HepG 2.2.15 细胞分泌HBsAg 和HBeAg 的影响
        3.3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HBV DNA 的影响
        3.4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HepG 2.2.15 细胞分泌HBeAg 影响的联合作用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琐琐葡萄体内抗鸭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DHBV DNA 的抑制作用
        3.2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鸭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琐琐葡萄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
        2.1 动物
        2.2 药品与试剂
        2.3 仪器
    3 方法
        3.1 大鼠原代肝细胞的制备
        3.2 肝细胞质量检查
        3.3 细胞毒性试验
        3.4 细胞活性试验
        3.5 指标检测及方法
        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4.2 琐琐葡萄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后培养上清液中AST 活性的影响
        4.3 琐琐葡萄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后培养上清液中ALT 活性的影响
        4.4 琐琐葡萄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后培养上清液中NO 含量的影响
    5 讨论
    6 小结
第五部分 琐琐葡萄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和脾脏脏器系数的影响
        3.2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匀浆中ALT 和AST 活性的影响
        3.3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匀浆中SOD 活性及MDA、NO 含量的影响
        3.4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中CD_4~+和 CD_8~+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3.5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h1 和Th2 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3.6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Bax 和Bcl-2 表达的影响
        3.7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乙型肝炎抗病毒研究进展(综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6)中草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味中草药及有效成分研究
    1.1 叶下珠属植物
    1.2 水芹 (Oenanthe javanica D.)
    1.3 其他单味中草药有效成分
2 抗HBV复方研究
    2.1 含茵陈、虎杖等中药的复方
    2.2 以柴胡为主药的复方
    2.3 以叶下珠为主药的复方
    2.4 其他
3 结语

(7)先天感染华南鸭乙肝模型的建立并验证肝经引经药对3TC抗乙肝病毒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鸭乙肝模型研究现状
        1.1 慢性携带状态鸭乙肝动物模型的建立
        1.2 急性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2 对鸭乙肝模型肝脏病理改变研究现状
    3 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应用现状
    4 Lamivudine研究现状
    5 柴胡及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主要组成药物研究现状
    6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
    7 西药导向治疗乙肝的研究现状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第二部分 药物抗乙肝病毒作用的体内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血清病毒学检测结果
        3.2 肝脏HE染色检测结果
        3.3 肝脏网状纤维染色检测结果
        3.4 治疗后其它脏器中病毒检测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8)溪黄草提取物抗免疫肝损伤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慢性肝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临床治疗
    二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病因病机探析及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1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
        2 辩证分型
        3 中医治疗方法研究
    三 抗病毒性肝炎的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1 抗乙型肝炎天然药物制剂现状
        2 抗肝炎中药新剂型新技术研究
        3 中草药的抗乙型肝炎实验室研究进展
    四 药用植物溪黄草研究进展
        1 溪黄草的资源研究
        2 溪黄草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五 细胞因子在慢性乙肝发病进程中的作用
        1 T淋巴细胞亚群
        2 细胞因子网络
    六 ConA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
        1 肝损害模型特点
        2 肝脏损伤表现
        3 病理机制探讨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 溪黄草提取物对抗免疫肝损伤小鼠血清酶学及病理组织学影响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处理
        4 检测结果
        5 讨论
    二 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1 实验一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内TNF-α蛋白的表达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步骤:
        1.3 统计处理
        1.4 结果
        2 实验二 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步骤
        2.3 统计
        2.4 结果
        3 讨论
    三 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ICAM-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1 实验一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内ICAM-1蛋白的表达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步骤:
        1.3 统计处理
        1.4 结果
        2 实验二 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ICAM-1mRNA的表达水平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
        2.4 结果
        3 讨论
    四 免疫组化法检测溪黄草提取物对免疫肝损伤小鼠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核转位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步骤:
        3 统计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主要缩略词表

(9)六月青有效萃取物筛选与护肝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汉缩略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六月青及其各萃取物的提取分离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2.2 薄层对比实验
        2.3 各萃取物的分离
        2.4 60%乙醇部位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3.讨论
    4.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六月青60%EtOH萃取物体内、外实验
    摘要
    一、六月青60%EtOH萃取物对HepG2.2.15细胞DNA的抑制作用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HepG2.2.15细胞的培养
        2.2 FQ-PCR检测细胞内DNA
        2.3 FQ-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3.实验结果
        3.1 HBV DNA阳性标准品FQ-PCR的标准曲线
        3.2 不同浓度60%EtOH部位作用后细胞HBV-DNA的扩增曲线
        3.3 FQ-PCR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
        4.讨论
        5.参考文献
    二、六月青60%EtOH萃取物对CCl_4、D-GalN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60%EtOH萃取物对CCl_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
        2.2 60%EtOH萃取物对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
        3.实验结果
        3.1 60%EtOH萃取物对CCl_4、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重量指数的影响
        3.2 60%EtOH萃取物对CCl_4、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T.Bil、TP、G-GT、ALP、LDH的影响
        3.3 60%EtOH萃取物对CCl_4、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b、Glo、A/G、ALT、AST的影响
        3.4 60%EtOH萃取物对CCl_4、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4.讨论
        5.参考文献
    三、六月青60%EtOH萃取物对CCl_4、AP、D-GalN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60%EtOH萃取物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2.2 60%EtOH萃取物对AP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2.3 60%EtOH萃取物对D-GalN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3.实验结果
        3.1 60%EtOH萃取物对CCl_4、AP、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3.2 60%EtOH萃取物对CCl_4、AP、D_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ALP、Alb、T-AOC的影响
        3.3 60%EtOH萃取物对CCl_4、AP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TP、SOD、MDA的影响
        3.4 60%EtOH萃取物对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GSH、GSH-Px、NO的影响
        3.5 60%EtOH萃取物对CCl_4、AP、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4.讨论
        5.参考文献
    小结
第三部分 六月青各萃取物体内、外实验
    摘要
    一、六月青各萃取物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3.1 六月青各萃取物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指数的影响
        3.2 六月青各萃取物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影响
        3.3 六月青各萃取物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4.讨论
        5.参考文献
    二、六月青各萃取物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影响
        1.实验材料与与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六月青各萃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
        2.2 六月青各萃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TNF-α和溶菌酶的影响
        3.讨论
        4.参考文献
    三、六月青各萃取物体外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HepG2.2.15细胞分泌动力学测定实验
        2.2 六月青各萃取物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实验
        2.3 六月青各萃取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
        3.实验结果
        3.1 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曲线
        3.2 各萃取物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率、TC_(50)
        3.3 各萃取物对HBsAg、HBeAg的IC_(50)、TI
        4.讨论
        5.参考文献
    小结
第四部分 六月青水、醇总提取物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急性毒性实验
        2.2 LYQ水、醇总提物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3.实验结果
        3.1 MTD的测定
        3.2 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影响
    4.讨论
    5.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致谢
附图

(10)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筛选及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抗乙肝病毒药物筛选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抗乙肝病毒药物体外实验的研究状况
        第一节 HepG2.2.15细胞筛选药物的实验研究现状
        第二节 荔枝核抗乙肝病毒研究现状
    第二章 抗乙肝病毒药物体外筛选实验
        第一节 抗乙肝病毒药物体外筛选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不同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体外筛选实验
        一、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体外筛选实验
        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二、荔枝核提取物(IL)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
        1. 荔枝核提取物IL 的提取分离方法
        2. IL对HepG 2.2.15 细胞系HBsAg 与HBeAg 表达及HBV-DNA 含量的影响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荔枝核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及抗乙肝病毒研究
        第一节 荔枝核药物的工业化生产试验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
        2. 工艺流程
        3. 讨论
        第二节 荔枝核工业提取物(N)的体外抗乙肝病毒实验
        一、 荔枝核工业提取物N对HepG 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
        1. 药物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荔枝核工业提取物(N)的体内抗乙肝病毒实验
        一、采用鸭乙型肝炎模型对抗乙肝病毒药物体内实验的研究概况
        二、先天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三、荔枝核工业提取物(N)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
        1. 材料和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广西紫玉盘属植物体外抗癌生物活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部分
        第一节 抗癌药物筛选体系研究现状
        第二节 紫玉盘属植物抗癌生物活性的研究近况
    第二章 5种广西紫玉盘属植物体外抗癌生物活性筛选实验
        第一节 紫玉盘属植物的提取
        一、 药物采集
        二、 提取实验
        1. 材料和仪器
        2. 方法
        第二节 体外抗癌活性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生长时期的广西紫玉盘属植物紫玉盘体外抗癌生物活性实验
        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 体外抗癌生物活性实验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四、复方乙肝解毒丸抗DHBV的研究Ⅱ.治疗效果及病理形态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乙肝解毒丸抗DHBV的研究Ⅱ.治疗效果及病理形态观察[J]. 王能进,龚惠民,王金兵,张静言,吴燕.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5(01)
  • [2]DHBV模型定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用于评价中药复方抑制DHBV作用[D]. 翁瑞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3]中药复方乙肝解毒丸抗DHBV的实验研究[J]. 龚惠民,王能进,王金兵,张静言,吴燕,钱耕荪,俞晔,蒋惠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1993(01)
  • [4]复方药物ZL-1在鸭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模型中抗病毒作用的研究[J]. 牛巍,张继明,王文逸,龙健儿,曾毅,李泽琳,瞿涤. 上海医学, 2003(04)
  • [5]琐琐葡萄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涛. 新疆医科大学, 2008(01)
  • [6]中草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进展[J]. 王勤,邓家刚,黄明文. 广西中医药, 2003(05)
  • [7]先天感染华南鸭乙肝模型的建立并验证肝经引经药对3TC抗乙肝病毒疗效的影响[D]. 杨书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1(01)
  • [8]溪黄草提取物抗免疫肝损伤作用机理研究[D]. 桂蜀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9]六月青有效萃取物筛选与护肝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 莫国艳. 广西医科大学, 2007(09)
  • [10]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筛选及抗肿瘤药物的研究[D]. 宋芸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复方益肝解毒丸抗DHBV研究Ⅱ.治疗效果及病理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