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重音的一些基本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于珏[1](2013)在《中国学生英语朗读节奏模式研究 ——以母语为杭州话的学习者为例》文中指出传统语音学认为英语是一种典型的重音型节奏语言,在重音型节奏语言中,重读音节总是被感知为较强,其在时域中重复出现,构成了“摩斯码”式的节奏感。而汉语则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音节型节奏语言,在音节型节奏语言中,重读音节在声学意义上并没有比非重读音节强,于是各音节在时域中的反复,便构成了“机关枪”式的节奏感。可见,英汉两种语言在节奏上有着天壤之别,因此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最大的障碍。本课题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方言背景限定在杭州话范围内,立足节奏的两大要素:突显的对比性要素及时间性要素,运用国外二语习得理论,语音学理论,汉语方言学及先进的实验语音学方法,重点讨论英语本族语者与英语学习者之间朗读节奏模式的声学特征差异,深入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节奏习得中的问题及母语对二语节奏习得的影响,以期为建立一个自动的口语节奏评价模型提供重要的声学参数,为以后的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口语评分标准修订、语音识别及合成提供依据。本课题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节奏的时长量化指标、节奏的层级结构、节奏重音的突显模式。首先,利用近年来盛行的多个节奏量化尺度分析普通话、杭州话及英语之间的节奏类型差异,同时通过对比母语者与学习者之间多个节奏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学习者与母语者在节奏时长模式上的差异以及节奏类型对二语节奏习得的深层次影响。然后,从节奏的层级结构出发,比较学习者与母语者在韵律节奏单元的产出、节奏边界的产出、韵律结构与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上以及节奏的时域层级与句法层级的对应关系上的差异。最后,立足于英语的节奏支点—一重音,讨论以学习者与母语者在重音落点、各级重音的语音实现手段及重音分布上的差异。本课题基于AESOP-CASS中国吴方言区英语学习者语料库,选择时长超过1分钟的篇章语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使得本研究在同类语音学研究中属于较大规模的研究。同时将学习者的母语方言限定在同一方言区内,且事先对学习者的朗读水平分项目进行评测,使得研究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并且将主观评测与客观实验结果联系在一起。从方法论上讲,本课题尽量采用国外先进的语音分析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研究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尤其是笔者参与研发的新型节奏分析工具——TGA(Time Group Analyzer)对于分析学习者与母语者在节奏线性时长模式及层级时长模式方面贡献重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不是一个单纯的语音学研究,而是试图将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的节奏模式在语音学层面的不同实现方式与潜在的语言范畴相对应,寻求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面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认为中国学习者有效习得英语节奏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中元音间隔时长的变化;加强运用语用标准作为韵律节奏单元划分的主要依据;有效地掌握韵律节奏边界处的两种作用力——“排斥力”与“吸引力”;以及从语言信息的角度出发,正确地、适量地产出重音。
罗爱华[2](2013)在《汉英词重音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PRAAT语音软件对汉英词重音的声学特征、一般变化规则及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概括介绍汉英词重音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第二章“汉英词重音的性质及其声学特征对比”。结合PRAAT语音软件,分析汉英词重音在语图上的表现,验证传统研究的结论,即汉语词重音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音长,英语词重音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音高。第三章“汉英词重音的一般规则对比”。本章具体分析汉语轻声词的类型和重音规律。英语词重音的重音规律。第四章“汉英词重音的功能对比”。汉语中具有区别功能的词语虽然仅限于轻声词,量不多,但和英语的词重音一样,都具有构词功能,辨别词义,辨别同形词和同音异形词,和区分词性的功能。但也有不同之处。第五章“汉英词重音中的轻读引起的语音变化对比”。汉英轻读音节都有弱化、脱落和浊化现象。两者有相似之处,如轻读音节弱化都向央元音靠拢。但在脱落和浊化现象上略有不同。第六章“对外汉语词重音教学的问题和对策”。针对词重音的教学问题,加强相应的训练策略。通过朗读法、听辨认知练习、成对词对比练习和分类别教学等来灌输留学生的汉语词重音认知意识和实际的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PRAAT语音软件辅助教学。第七章“结语”。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李文欣[3](2013)在《早期英语弱化元音及其相关现象的词库音系学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是在生成音系学理论框架下对早期英语弱化元音及其相关音系现象的历时研究。这一弱化元音出现在古英语晚期,在中古英语中具有音位地位,在中古英语晚期消失。这里的“早期英语”是对古英语和中古英语的统称。早期英语弱化元音在英语的音系和形态演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该元音的出现是古英语演变为中古英语的标志。它的出现一方面造成了古英语词干构成成分的消失和屈折后缀中元音对立的消失,这是导致古英语屈折系统平化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它的出现使古英语音系中的一系列规则呈现晦暗状态并消失,最终导致音系表达式发生改变。第二,这一元音的脱落与中古英语时期重读元音所发生的一系列音长变化关系密切。对这一弱化元音的研究意义在于:第一,该研究有助于揭示英语历时演变中音系是如何影响形态系统的;第二,该研究有助于揭示日耳曼语族语言中弱化元音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第三,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验证音变是否具有目的性。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早期英语的词重音模式;2.早期英语弱化元音的表达式和音系规则;3.该弱化元音的消失过程;4.该弱化元音与中古英语音长变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所涉及的语言现象主要包括:古英语高元音删除、西日耳曼语辅音双化,中古英语弱化元音脱落、同位置辅音丛长化、闭音节短化和开音节长化等。本文以Kiparsky(1985)提出的词库音系学理论作为研究工具,运用Hayes(1987,1989)提出的音节理论和Hayes(1995)提出的节律理论对这早期英语的音节和音步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古英语和中古英语的词库层面是由前缀定义。根据其对主重音的影响,前缀可以分为两类,分别定义词库的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由第一类前缀构词界定,相应的音系层面具有循环性。第二层面由第二类前缀界定,相应的音系层面不具循环性。每个词库层面都有各自的音步类型和音步划分规则,第一层面中的音步属于音节左重,第二层面的属于莫拉左重。中古英语词库中的重音模式呈现多元化,这是中古英语和古英语词库的主要差异,中古英语词库中本族语词汇的重音模式并未发生改变,仍占主导地位。早期英语弱化元音的底层形式是一个空元音,只有根节点和喉上节点,没有部位节点和从属于部位节点的终端成分,音系范畴由[+sonorant,-consonantal]定义,根节点与一个莫拉相连。弱化元音的脱落发生在两个韵律层面上:音段特征脱落和莫拉脱落。借助早期中古英语语言地图数据库,本研究对这一弱化元音的脱落过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弱化元音的脱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中古英语时期(十二世纪初到十四世纪初):由弱化元音单独构成的后缀,在这一时期普遍发生脱落,脱落过程不受词干重量限制;词干末尾位置的弱化元音也发生脱落,但是受到词干重量的限制——只有重词干末尾的弱化元音才发生脱落。这一时期弱化元音的脱落发生在词库第二层面。第二阶段是晚期中古英语时期(十四世纪中到十六世纪初):轻词干末尾的弱化元音发生脱落,这一过程发生在词库第一层面。中古英语时期的元音音长变化包括:同位置辅音丛长化、闭音节短化和开音节长化。研究发现:这些变化属于音节弱化的附带现象,触发音长变化的原因是弱化音节中莫拉的脱落,而且这些音长变化都发生在词库第二层面。同位置辅音丛长化的发生是由于音节弱化导致“响辅音+塞音”结构与音节节点分离,构成音节外成分,无法参与节律划分,从而导致前面重读音节中的短元音发生长化。开音节长化的发生是由于轻词干末弱化元音发生莫拉脱落,导致弱化元音所在音节无法参与节律划分,造成重读开音节中的短元音发生长化。这两种长化现象都是为了满足音步的双莫拉要求,都属于补偿性长化。闭音节短化是由于词缀中弱化元音莫拉发生脱落,导致音节重新划分,将词缀辅音与词干末辅音置于同一音节中,从而造成该音节中的长元音发生短化,因为在词库中不允许出现超过三个莫拉的音节。此外,伴随这一现象的还有响辅音后塞音的清化现象。研究发现触发这一现象的条件是:过去时后缀辅音位于音节中的第三个莫拉之下,并且第二个莫拉下面是响辅音。在中古英语晚期,闭音节短化和塞音清化由词库第二层面上升到第一层面。
祁峰[4](2012)在《现代汉语焦点研究》文中指出焦点研究已成为国内语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学者结合汉语事实,用不同的语言观、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焦点现象,产生了大量的文献和丰富的结论。但是由于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论背景与思考模式,以及他们对汉语事实的理解上的不同,使得他们对焦点现象产生了不同的诠释,焦点问题研究中尚存较大分歧。本文尝试对现代汉语焦点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相关现象进行梳理和解释,此项研究将有助于现代汉语焦点问题研究的全面化和深入化。本文分为十二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是焦点的概念与本质。回顾了国内外代表性的观点,分析了与焦点概念有关的新信息、排他性、突显性等问题,并提出了焦点的概念:焦点是说话者用超音段的、局部性的韵律语法手段,对话语中某些片断进行突显操作;在说话者的焦点选择中,既需要照顾话语整体及其部件突显自身重要性的要求,又需要根据自己的交际目的来处理这些要求;焦点的选择,最终决定了话语的建构。第三章是焦点的类型。回顾了国内外代表性的观点,分析了与焦点类型有关的信息焦点的分化、宽焦点、焦点算子与焦点标记、焦点操作策略等问题,区分了两种焦点强迫形式:“独立的焦点强迫形式”与“非独立的焦点强迫形式”,前者要求自己成为句子的焦点;后者要求句中另外的某一成分成为句子的焦点,包括焦点标记和焦点算子,并从基于焦点强迫形式与基于说话者焦点操作策略两个视角提出了焦点的类型系统。第四章是焦点的实现方式——句子重音。回顾了前人对焦点和重音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焦点的两种重音配置模式:常规配置模式与非常规配置模式,前者是指使用一般重音,后者是指使用特别重音,分别对应于焦点操作的顺向策略与逆向策略,并讨论了与新信息有关的焦点韵律表现问题。第五章是汉语若干“焦点强迫形式”辨析。区分了焦点强迫形式与焦点操作策略这两个层次,认为重音是焦点的表现形式,其他的词汇形式和句法形式都是焦点强迫形式,但说话者既可以采取顺向策略满足它们的要求,也可以采取逆向策略不满足它们的要求,所以它们并不能最终决定句子的焦点。举例分析了词汇性焦点强迫形式和句法性焦点强迫形式,提出了用“否定测试”方法来区别焦点标记与焦点算子,并讨论了焦点标记的语法化问题。第六章是焦点基本的逻辑意义结构。分析了与焦点相对或相关的预设、话题、背景、预期、对比与排他、主观量等概念,并认为在句子的表层结构中,焦点强迫形式、它所指向的可能焦点成分及句子的其他部分构成一个“焦点三分结构”。第七章是汉语焦点算子及三分结构的逻辑运算。用“否定测试”方法辨析了汉语若干焦点算子,包括疑问焦点算子与疑问焦点标记、否定算子、限定算子、频率算子、情态算子、认识及心理算子、评价算子与量级算子,讨论了非独立的焦点强迫形式的辖域、句法位置和约束成分等问题,并通过逻辑演算方法分析了三分结构中的域前重音问题。第八章是多焦点现象和多重焦点强迫形式套叠现象。描写了汉语中特殊的多焦点现象,分析了多个焦点强迫形式之间存在的融合与共现两种方式,主张在焦点范畴中分出两个层面:一是各种焦点强迫形式及它们要求的可能焦点成分;二是一个句子中最为突显的焦点成分,并分析了复句中的焦点分布问题。第九章是句子焦点的实现与去焦点化操作。回顾了前人对焦点数量的研究,在“唯一焦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句子焦点的实现规则,并进一步细化该规则,得到以下三个规律:焦点结构律、焦点强迫律和焦点强度律;提出了“去焦点化操作”,指出其实质是使某些有突显性要求的成分,在句子中失去突显性,成为“背景”中的一部分,为其他成分实现为句子焦点提供认知上的预设;讨论了焦点性的褪化、主从结构中的焦点转移等问题,并提出了“焦点和谐律”:焦点和谐可以用一般重音,而焦点不和谐时,需要用特别的重音。第十章是与疑问有关的焦点问题。回顾了前人对焦点与疑问关系的研究,分析了疑问表达式与疑问焦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归纳了疑问句中焦点的两种重音配置模式。第十一章是与否定有关的焦点问题。回顾了前人对焦点与否定关系的研究,讨论了否定范围与否定焦点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总结了区分焦点标记和焦点算子的“否定测试”方法。第十二章是结语。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指出本文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郭承禹[5](2020)在《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文中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韵律轻重对于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影响,并且提出了“韵律变调”的概念。文章支持这一观点,认为除了语法和语义变调之外,一些方言的语音变调应纳入轻重音的研究框架进行解释。具体来说,文章以汉语方言的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提出左重和右重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以这两种韵律结构为纲领,分别列举出与之对应的变调模式,力图说明韵律模式驱动变调这一语言事实,并且解释其中的音变机制和蕴含的规律。第1章以世界语言韵律特征的共性和规则作为切入点,将研究视野逐渐聚焦于东亚、汉语的韵律研究,分别总结了汉语的轻音与重音的表现形式,并列举了目前词汇重音研究中存在的争议。随后引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即轻重音与连读变调的关系。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举出变调受到韵律轻重影响的事实,并总结了重音音节往往保留单字调,轻音音节变调这一规律。第2章引述了四种基础的韵律范畴,展示了汉语方言存在左重和右重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此章节还详述了轻重音和声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韵律模式驱动变调”的预设:任何单字调进入多音节辖域时都要满足韵律轻重音的内在要求,否则发生变调。另外,此章还列举了文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3章描述了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轻音中和调。此章节解释了轻音中和调这一术语,并以长沙话和娄底话为例,分析了轻音位置产生中和调的原因。结果说明,单字调在末音节轻音位置保留了部分声调特征,变为相应的短平调(或短调),调值是原调的音高起点或终点。原因是轻音只有一个韵素,无法承载单音节完整的升调或降调。这种轻音中和调和轻声有着本质的区别。第4章以北京话和银川话为例,叙述了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轻声现象。这一章节从跨方言的角度,分析了两个方言轻声词的词汇结构和声学特征,并且总结了其中的共性和差异。就共性来说,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都属于动态的、口语化的、可类推的左重韵律模式。轻声音节的本质均为“失调”。两者差异主要在于银川话的轻声“不轻”。第5章以成都话和松江话为例,论证了左重韵律结构的声调延展现象。依据前贤研究,两种方言均存在左重韵律结构,其连读调是韵律轻重的外在表现。文章着重描述了连读调中蕴含的右向声调延展,同时发现声调延展有既定的声调组配条件,整个音变过程呈现出系统性的、动态性的特点。声调延展可以分为音高延展和调域延展,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末音节的轻音失去原有的声调特征。第6章以福州话的双音节韵律词为例,讨论了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声调逆同化现象。文章认为福州话存在右重韵律结构,其松紧韵母和变调结果都反映了这种韵律模式。福州话的很多变调都出现了声调逆同化现象,通过分析具体的语音特征,发现这与“前短后长”的右重韵律结构有关。前面的轻音被后面重音的声调所同化,出现了部分同化和完全同化两种逆同化现象。第7章探讨了右重韵律结构下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此章节以六甲话、开建话和铺门话为例,展示了这些方言双音节词变调的相似之处,首音节位置上的声调均中和化为两种较低的音高。这种由于调值低化造成的中和现象蕴含了右重韵律结构,轻音的声调依照高低调域(或阴阳调类)的不同分别向最低调值发生低化,重音则不变调。和左重结构下轻音的声调“变短”相比,右重结构则是变低。第8章揭示了部分民族语言韵律轻重与声调的关系。此章节分别以无声调的红土藏语和有声调的大坝土家语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红土藏语的韵律结构以右重为主,其变调呈现出相对“前低后高”的模式。大坝土家语则是以左重韵律结构为主,重音的音高趋势延展至轻音上,出现了声调延展现象。以上变调规律和部分汉语方言类似,这说明汉藏语言中轻重音与声调的关系是存在共性的。第9章的内容是全文的结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2章提出了两个预设,经过对语料的分析和论证,主要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是轻音对内在音高有特定要求,如果进入轻音的声调不满足这一要求,那么轻音可以驱动变调。其二是左重和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变调是多样的,也可以说是“不对称”的。文章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
陈桦,王馨敏[6](2015)在《中国学生英语短语重音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短语是大于单词、小于句子的句法单位。短语在韵律上既可自成一个语调单位,也可与其它成分共建一个语调单位。本研究基于语音数据库,首次从实验语音学角度聚焦于各种主要类型短语的重音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语料包括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等三种主要短语类型。研究结果不仅在更大数据上验证了现有同类研究的发现,同时也发现了以往小数据样本研究没有发现的新特点。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此类研究的缺乏,对英语口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端木三[7](2014)在《重音理论及汉语重音现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先讨论重音理论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然后讨论重音在汉语中的体现,包括对普通话两字组重音新的分析,最后讨论汉语的特点对重音理论的意义。本文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汉语的重音现象十分丰富,而且很多重音规律跟英语是一样的,如循环规则、声调-重音连接律、音步的定义和结构、韵母-重音对应律以及信息-重音对应律。这些研究不但可以进一步完善重音理论,而且说明,各种语言在重音方面的特性比前人想象的少,而重音的共性比前人想象的多。
李凤杰[8](2010)在《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目的是根据韵律结构层次理论和英语韵律结构层次的界定探讨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层次在汉语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依据Selkirk(1986)基于末端理论特殊讨论汉语韵律词和音系短语的界定,并分析音步和黏附组在汉语中的地位。在不同的语言中韵律词可能小于、大于或等于形态句法词。在回答这一点时,我声称把Selkirk(1986)音系作用域的基于末端理论延伸到单词内,支持Cohn(1989)和Rice(1992)的观点。并提出汉语韵律词形成的参数,这些参数被词汇范畴的词汇vs.后词汇的左边界处理。从汉语特定的情况看汉语词内部的音系作用域也是可预测的。为了得出汉语音系短语,我采纳Selkirk(1986)的参数词汇范畴最大投射的左边界。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有可选择性的短语划分与基于末端的参数得出的短语不一致,我提出音系短语的重构——这取决于韵律成分的复杂性、话语速度和暂停。音步在重音语言里反映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交替出现的节奏关系,而对于汉语这样的声调语言来说,重音不是突出的特征,由于重音和音步是共存的,有重音才有音步,有音步一定表示该语言有重音。从这个角度看,音步在汉语韵律结构层次中是不突显的。粘附组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有争议,Hayes(1989b)认为粘附组这个层次是由于单音节的功能词不能独立存在,必须附属到名词、动词、形容词上才形成。粘附组被定义为一个实词加上同一句法成分内单音节的语法词。根据各个语言不同的情况,粘附组在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层次中不一定位于韵律词和音系短语之间,这样在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层次上粘附组的位置无法确定;另外,黏附词在汉语中附属到实词上构成后词汇层面的韵律词。所以粘附组在汉语韵律结构层次中也没有相应的地位。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下列六点:1)汉语韵律结构层次的分析对韵律结构层次理论(Selkirk 1978,1984; Nespor and Vogel 1986; Hayes 1989b)给出支持性的论据;2)在本篇论文中提出的韵律词构成参数——汉语韵律词是根据词汇中心语的左边界界定的——解释了汉语中形态结构和音系结构的不对称。这是第一次从韵律音系学的角度对汉语韵律词进行界定;3)本论文也支持了假说音系结构独立于句法结构,汉语音系短语是根据词汇中心语最大投射的左边界界定的。这也是第一次从韵律音系学的角度对汉语音系短语进行界定;4)关于音步的地位分析结束了汉语学界长期以来关于音步“左中心”还是“右中心”的争论,因为汉语是声调语言,重音不是突出特征,音步在汉语中是不突显的;5)黏附组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虚词只是附属在实词上在后词汇层面构成韵律词;6)在语调短语中上声变调首先在韵律词内发生,然后循环应用到音系短语中,最后在语调短语层面同时应用,这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新观点。
朱麟[9](2007)在《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分别描写了汉语、英语的节奏特点,全面地比较了汉语、英语的节奏模式的异同点。文章结合当前实际研究和应用的需要,以数百句真实的英语朗读语料库为基础,通过对这些英语录音材料的节奏特征的统计分析,对比了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人(英国发音人和美国发音人)的英语节奏,试图揭示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找出规律,希望以此来推进语音节奏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计算机语音处理技术,对研制一个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识别系统,以及对加快语料库的工作和为中国人学英语提供一个节奏模式,同时还可以验证韵律研究的结果,为将来的机器翻译及语音识别的研究打下基础。本文的第一章为总述,介绍以前学者对节奏的论述和理论,对全文所使用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在对以往学者的理论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之后,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第二章主要论述节奏的特点,重点论述节奏的类型和要素。汉语的节奏被定义为音节节奏模式,它的节奏和音节个数有关,一般音节间的距离基本等时。英语的节奏一般看成是重音节拍模式,也有的叫做重音节奏,即重音间的时长基本上是等时的。在语言节奏分类中除了这两种节奏类型外还有莫拉节奏,如日语。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对汉语和英语的节奏模式分别进行详细地描述,对比两种语言的节奏模式的异同点,进而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节奏教学模式和注意点。为我国的英语教学提供了英语重音预测规则及句重音的法则。本章的最后则是对比汉语、英语的节奏特点,总结出规律,并将比较后得到的节奏结果运用到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在论文的第四章,作者主要是详细地介绍本文的语音试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工具、语料的选取、语料的切分、语料库的建成及录取都进行了详细地描写。通过本章,可以为对语音试验感兴趣、进行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验参数。论文的第五章主要是对录音的语料进行实验分析,运用统计学知识对大量的语音语料进行节奏对比分析,得出中式英语的节奏模式和本族人所说英语的节奏模式的不同,得到了中式英语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其英语节奏模式为音节节拍的模式,这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所说的英语不同,他们的英语是重音节拍的节奏模式。在论文的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问题和希望,提出了将来的后续研究。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条:首先,综合地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语音学家在节奏上的观点,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语音室录制的多达251个句子,10个人,总数为250*10=2500个英语句子进行了语音切分,为了研究的需要切分到了音素层,对重音的听辨感知分了4层,这为将来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最后,对比中国英语发音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发音人的重音、时长、句焦点的位置,从而得出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论文的创新有以下几点:一、大量性、全面性,尽可能覆盖的句型全面。二、实用性。本文十分重视研究的价值,不仅对英语教学,而且对言语工程有价值。三、研究角度新颖,研究方法现代。本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用现代的计算机手段,用pratt对语言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四、录音质量好,全部在专业录音室完成录制工作。对语料的选择严格,经过语音学专家筛选。本文的研究对普通语言学、对内英语教学和言语工程都将有所贡献。当然,由于本人的局限和时间的不足,该论文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由于人力、物力所限,对语料库的收集工作还没有很全的覆盖性,只对十名发音人进行了录音、分析,发音人不够全面,覆盖面不广。二、由于时间的限制,本研究未对音段音位进行对比分析。
于辉[10](2010)在《汉语借词音系学 ——以英源借词的语音和音系分析为例》文中指出借词音系涉及语音、音系和知觉的交互作用。本文是汉语借词音系学的例证研究,以汉语中英源借词的借入情况为例,在借词音系学的理论框架下对汉语中英语来源的借词作一系统的语音、音系分析,考察英源借词中的辅音、元音、韵律结构的借入方式及对由音节结构、音段配置的调整引起的增音、删音现象的处理等,对不同的借入方式做出描写和解释,从中探求借用背后的机制,并验证借词音系学各家观点的适用性。词汇由英语借入汉语后,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普通一员,需符合汉语词汇的语音、音系要求,并具有与其它汉语词汇一致的形态结构、书写形式。借用由熟练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双语人来完成,借用者根据语音在母语中的分类理解和阐释借入音段的语音信息并作相应的映射,与源语言一致的结构常常得到忠实映射,目标语没有的语音或音系表达,则会借为与源语言词汇最为“相似”的结构,但何为相似,相似是哪一层次的相似,本文认为借用者的知觉和音系知识在借用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语音相似性、知觉相似性是借用的基本条件,感知语法决定声学信号的哪些方面具有语言学的意义,借用者进而对有语言学意义的部分做进一步处理。借入前后的音段或超音段成分共享一些主要的音系特征,这些共享的特征是声学相似的基础。借用也常常是一种音系层次上的操作,据此次音位特征在词汇借用过程中不起作用,以同样方式借入,只考虑有音位区别的特征,比如英语清塞音的送气/不送气区别在借入的过程中并没有作区分,英语的流音/l,r/会映射为一个流音音位,进而表现为汉语的流音[1]等等。此外,知觉凸显性在汉语借词音系学中同样有所体现,源语言的语音表达式向目标语借用过程中,常常有知觉标识的部分会得到相应的映射,相反如果需要增加或删除词汇中的音系成分,则要考虑知觉不凸显的成分。以增音为例,底层未赋值,无标记的中元音[(?)]常常是增音的最好选择。因而,本研究认为知觉相似性、音系制约和知觉凸显性在汉语的借词音系中均担当特定重要的作用,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借用模式。在韵律的映射方面,由于汉语没有词重音,或至少在知觉层次上,借用者感知不到汉语的词重音,因而在借用的过程中不会把英语的重音和汉语的词重音对应起来。英语的重音无法映射到汉语的词重音层面,但汉语采用声调作为韵律层面的表现手段,每一个借入的词汇需要指派一个声调。考察英语词重音与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及对应程度可以发现借用者仍在音系表征的某一层次上对重音的位置敏感,声调的指派很大程度上会考虑英语的基频曲线,源词重音的[+高]特征大致借为汉语的高调特征,属于韵律上的忠实性映射。对于插入元音的声调指派方面则大多采用低调或者降调,知觉上降低元音的凸显程度,符合知觉的凸显原则。词汇借用除受语音、知觉、音系因素的制约,也受非一些语言学因素的影响,包括拼写法、方言音系,借用词汇用字的选择与语义的交互关系及词汇借用的历史、所借汉字的使用频率、借用的介质,借用者的双语程度、借词发生的社会语言学环境等等。因而,在实际的借用中,常常有不忠实性的映射,有诸多例外现象。另外,本文采用优选论分析了部分词汇的借入过程,OT理论在解释词汇的借用方面颇具优势,源于借词本身而言没有中间层面,它的内部结构是看不见的,属于非推导模式,对于借词的分析本质上适用于OT的理论框架。同时OT采取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与词汇借入的过程也相切合: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采用经典OT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解释词汇借入的映射过程,音系处理过程简单明了,一定程度上说明理论对研究对象的适用性颇为重要。
二、英语重音的一些基本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重音的一些基本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学生英语朗读节奏模式研究 ——以母语为杭州话的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0 绪论 |
0.1 中国学习者英语语音习得的困难分析 |
0.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0.3 选题的必要性 |
0.4 选题的意义及价值 |
0.4.1 理论意义 |
0.4.2 实用价值 |
0.5 本研究中有关节奏的几个基本问题 |
0.5.1 节奏的定义 |
0.5.2 节奏、格律及节律(韵律) |
0.5.3 节奏的功能 |
0.6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 |
0.7 论文的总体结构 |
1 相关研究回顾 |
1.1 语言节奏观介绍 |
1.1.1 节奏音量观 |
1.1.2 节奏等时假说与重音型/音节型节奏的节奏分类 |
1.1.3 节奏等时性的再考虑 节奏测量模型 |
1.1.4 节奏突显感知观 |
1.2 英汉节奏研究现状 |
1.2.1 英语节奏研究 |
1.2.2 汉语节奏研究 |
1.3 二语习得中的节奏研究 |
1.4 二语节奏习得研究中的不足 |
2 研究设计 |
2.1 AESOP及AESOP-CASS语料库简介 |
2.2 本研究所用语料及录制 |
2.2.1 语料 |
2.2.2 录音设备及过程 |
2.3 语料标注 |
2.3.1 标注工具——SPPAS & Praat |
2.3.2 标注系统及层级 |
2.4 发音人口语水平的评测 |
2.4.1 发音人详细信息 |
2.4.2 评分员 |
2.4.3 评分内容及标准 |
2.4.4 评分结果 |
2.5 一种新的节奏时长分析工具——TGA |
2.6 数据提取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英汉节奏类别及音系结构的对比 |
3.1 英汉节奏类别的比较 |
3.2 杭州话、普通话及英语的音系系统比较 |
3.2.1 杭州话的背景及音系特点介绍 |
3.2.2 普通话、杭州话及英语辅音系统比较 |
3.2.3 普通话、杭州话及英语元音系统比较 |
3.2.4 普通话、杭州话及英语音位配列结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母语及二语中的节奏量化指标比较 |
4.1 研究语料及方法 |
4.1.1 研究语料 |
4.1.2 语料标注 |
4.1.3 研究中所用节奏指标介绍 |
4.2 普通话、杭州话及英语的节奏量化指标比较 |
4.2.1 音段尺度IM指标对比 |
4.2.2 成对变异指标PVI对比 |
4.2.3 各节奏指标的统计学意义 |
4.3 方言普通话与普通话的节奏量化指标比较 |
4.3.1 整体语速对比 |
4.3.2 音段尺度IM指标对比 |
4.3.3 成对变异指标PVI对比 |
4.3.4 各节奏指标的统计学意义及区分能力比较 |
4.4 英语学习者与母语者的节奏量化指标对比 |
4.4.1 整体语速对比 |
4.4.2 音段尺度IM指标对比 |
4.4.3 成对变异指标PVI对比 |
4.4.4 各节奏指标的统计学意义及区分能力比较 |
4.5 母语与习得语节奏类别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对二语节奏时长习得的影响 |
4.6 结论与讨论 |
4.6.1 母语及二语中各节奏量化指标的评价 |
4.6.2 各节奏量化指标的解释力 |
4.6.3 结语 |
5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韵律节奏层级组织的具体差异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及步骤 |
5.2.1 本研究韵律节奏层级结构及主要研究对象 |
5.2.2 研究语料 |
5.2.3 韵律节奏单元的标注 |
5.2.4 研究步骤 |
5.3 自然呼吸群的信息对比 |
5.4 韵律节奏单元基本信息比较 |
5.4.1 各级韵律单元总数对比 |
5.4.2 各级韵律节奏单元的大小刘比 |
5.4.3 各级韵律节奏单元的基本构成对比 |
5.4.4 韵律位置对各级韵律节奏单元大小的影响比较 |
5.5 韵律节奏边界信息比较 |
5.5.1 韵律节奏边界位置一致性比较 |
5.5.2 韵律边界处无声停顿的时长比较 |
5.5.3 各级韵律节奏边界时长特征的比较 |
5.5.4 各级韵律节奏边界音高特征的比较 |
5.6 韵律层级与句法层级的对应关系研究 |
5.6.1 韵律结构与句法结构的关系 |
5.6.2 韵律结构与句法结构的一致性对比 |
5.6.3 韵律结构与句法结构的一致率与英语习得水平的相关性 |
5.7 节奏时域层级与句法层级的对应关系研究 |
5.7.1 时域树与句法树的对应关系 |
5.7.2 TGA对停顿单元内节奏时长分析的应用 |
5.7.3 停顿单元内局部时长模式对比 |
5.7.4 停顿单元内时域树与句法树对应关系研究 |
5.7.5 时域层级与英语习得水平的相关性 |
5.8 结论与讨论 |
5.8.1 语言单元的层级组织 |
5.8.2 边界处内聚和排斥分析 |
5.8.3 时域组织的规律模式 |
5.8.4 结语 |
6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节奏重音产出的具体差异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及步骤 |
6.2.1 重音级别的标注 |
6.2.2 韵律位置的标注 |
6.2.3 声学数据提取及归整 |
6.2.4 研究步骤 |
6.3 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重音一致率的对比 |
6.3.1 重音总数对比 |
6.3.2 各级重音一致率对比 |
6.4 各级重音时长突显模式对比 |
6.4.1 各级重音级别下重读音节整体时长的突显特点 |
6.4.2 各级重音级别下重读音节局部时长的突显特点 |
6.4.3 重音时长突显特点与英语习得水平之间的关系 |
6.5 各级重音音高突显模式对比 |
6.5.1 各级重音级别下重读音节整体的音高突显特点 |
6.5.2 各级重音级别下重读音节局部的音高突显特点 |
6.5.3 各级重音级别下重读音节的音高曲线特点 |
6.5.4 重音音高突显特点与英语习得水平之间的关系 |
6.6 重音与韵律位置之间关系研究 |
6.6.1 二级重音级别下重音与韵律位置的关系 |
6.6.2 三级重音级别下重音与韵律位置的关系 |
6.6.3 重音与韵律位置关系对英语习得水平的影响 |
6.7 结论与讨论 |
6.7.1 重音落点问题 |
6.7.2 重音的声学表现 |
6.7.3 重音的分布规律 |
6.7.4 结语 |
7 结束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节奏时长量化指标方面 |
7.1.2 节奏层级结构方面 |
7.1.3 重音突显模式方面 |
7.2 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朗读材料 |
附录二 发音人信息总表 |
附录三 发音人普通话评分表样例 |
附录四 发音人英语评分表样例 |
作者简历 |
(2)汉英词重音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汉英词重音研究现状分析 |
一 汉语词重音研究 |
二 英语词重音研究 |
三 汉英词重音对比研究 |
四 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汉英词重音的性质及其声学特征对比 |
第一节 重音的性质 |
第二节 汉英词重音的声学特征对比 |
一 汉语词重音的主要声学特征 |
二 英语词重音的主要声学特征 |
三 对比分析 |
第三章 汉英词重音的一般规则对比 |
第一节 汉语词重音的一般规则 |
一 轻声词的产生和读法 |
二 轻声词的类型 |
三 轻声词的重音模式 |
第二节 英语词重音的一般规则 |
一 单纯词的重音规则 |
二 合成词的重音规则 |
第三节 对比分析 |
第四章 汉英词重音的功能对比 |
第一节 汉语词重音的功能 |
一 构词功能 |
二 辨义功能 |
三 区别词性功能 |
第二节 英语词重音的功能 |
一 构词功能 |
二 辨义功能 |
三 区别词性功能 |
第三节 对比分析 |
第五章 汉英词重音中的轻读引起的语音变化对比 |
第一节 汉语轻读引起的语音变化 |
一 声母的浊化 |
二 韵母的弱化 |
三 韵母的脱落 |
第二节 英语轻读引起的的语音变化 |
一 元音的弱化 |
二 元音的脱落 |
三 辅音的脱落 |
四 辅音的浊化 |
第三节 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重音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词重音问题 |
一 缺少对词重音规则的认识 |
二 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 |
第二节 相关教学对策 |
一 注重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教学 |
二 强调词重音的教学重要性 |
三 加强训练策略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3)早期英语弱化元音及其相关现象的词库音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1.2.1 词库音系学 |
1.2.1.1 词库音系学的产生 |
1.2.1.2 词库音系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原理 |
1.2.1.3 词库音系学的发展 |
1.2.1.4 词库音系学在历时语言学中的应用 |
1.2.2 韵律理论 |
1.2.2.1 音节理论 |
1.2.2.2 节律理论 |
第三节 英语的历史分期 |
1.3.1 英语与日耳曼语族其它语言的发生学关系 |
1.3.2 英语历史时期的划分 |
1.3.3 古英语语法的基本情况 |
1.3.4 中古英语语法的基本情况 |
第四节 语料来源 |
第五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古英语的词库结构 |
第一节 古英语的韵律结构 |
2.1.1 对古英语音节结构的描写 |
2.1.2 对古英语音步结构的描写 |
第二节 古英语的词重音与词库结构 |
2.2.1 古英语词重音的分布 |
2.2.2 对古英语词重音模式研究的回顾 |
2.2.3 对古英语词重音模式和词库结构的重新分析 |
2.2.3.1 古英语词库层面的假设 |
2.2.3.2 古英语词库第一层面中的音步 |
2.2.3.3 古英语词库第二层面中的音步 |
第三节 古英语中的高元音删除现象 |
2.3.1 高元音删除现象的分布 |
2.3.2 关于高元音删除现象研究的回顾 |
2.3.3 对古英语高元音删除现象的重新分析 |
第四节 对古英语中辅音双化现象的分析 |
2.4.1 古英语中双辅音的分布情况 |
2.4.2 对辅音双化研究的回顾 |
2.4.3 对古英语中双辅音化现象的重新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古英语的词库和弱化元音 |
第一节 中古英语的词库结构 |
3.1.1 中古英语时期导致语言演变的社会语言学因素 |
3.1.2 中古英语的重音分布 |
3.1.3 中古英语的重音模式研究的回顾 |
3.1.4 词库音系学框架下对中古英语词重音的描述 |
3.1.4.1 对本族语词重音的描述 |
3.1.4.2 对法语词重音的描述 |
3.1.4.3 对拉丁语词重音的描述 |
3.1.5 英语重音模式的演变 |
第二节 早期英语弱化元音的表达式 |
3.2.1 弱化元音的语音学研究 |
3.2.2 现代英语弱化元音的分布 |
3.2.3 关于弱化元音的表达式 |
3.2.4 早期英语弱化元音的音系表达 |
第三节 对早期英语脱落的描述与分析 |
3.3.1 关于早期英语弱化元音脱落研究的回顾 |
3.3.2 早期英语弱化元音脱落的证据 |
3.3.3 对弱化元音脱落现象分布的调查 |
3.3.3.1 调查方法 |
3.3.3.2 数据分析 |
3.3.4 对弱化元音脱落现象的分析 |
3.3.4.1 对第一阶段弱化元音脱落的分析 |
3.3.4.2 对第二阶段弱化元音脱落的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弱化元音与元音长化 |
第一节 对中古英语元音音长变化的传统定义 |
第二节 关于元音音长变化的研究回顾 |
4.2.1 共谋理论Ⅰ——音长变化是韵律优化的结果 |
4.2.1.1 Luick的音节等级理论 |
4.2.1.2 Lass的共谋理论 |
4.2.1.3 Lahiri的“音步最大化”理论 |
4.2.1.4 Ritt的音长变化公式 |
4.2.2 共谋理论Ⅱ以及对“三音节元音短化”的反思 |
4.2.2.1 音节切连理论 |
4.2.2.2 Ohala的语音演变模型 |
第三节 对同位置辅音丛长化的描述与分析 |
4.3.1 专题研究文献回顾 |
4.3.2 对英语中同位置辅音丛前长化的数据统计 |
4.3.3 对同位置辅音丛前长化的重新分析 |
第四节 对中古英语开音节长化的分析 |
4.4.1 开音节长化专题研究文献回顾 |
4.4.2 开音节长化分布情况的调查 |
4.4.3 词库音系学框架下对开音节长化现象的重新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弱化元音与元音短化 |
第一节 关于元音短化研究的回顾 |
5.1.1 对现代英语闭音节短化研究的回顾 |
5.1.2 对中古英语闭音节短化的分析 |
第二节 对中古英语闭音节短化的重新分析 |
5.2.1 触发短化的后缀在古英语中底层表达和所在层面 |
5.2.2 Lahiri(2009)对古英语弱动词过去式的研究 |
5.2.3 中古英语中弱动词的底层形式和所在层面 |
5.2.4 对中古英语辅音丛前短化现象的分析 |
5.2.5 对中古英语辅音丛简化和清化的分析 |
5.2.5.1 清化和简化现象的分布特点 |
5.2.5.2 对清化和简化现象的分析 |
5.2.6 过去时词缀在中古英语中后期的发展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理论启示 |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现代汉语焦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
二 焦点的概念与本质 |
2.1 以往的研究 |
2.1.1 国外代表性观点 |
2.1.2 国内代表性观点 |
2.2 对焦点概念与本质的分析 |
2.3 与焦点概念有关的几个问题 |
2.3.1 新信息 |
2.3.2 排他性 |
2.3.3 突显性 |
2.4 本文给“焦点”概念下的定义 |
三 焦点的类型 |
3.1 以往的研究 |
3.1.1 国外代表性观点 |
3.1.2 国内代表性观点 |
3.2 与焦点类型有关的若干问题 |
3.2.1 信息焦点的分化 |
3.2.2 宽焦点 |
3.2.3 焦点算子与焦点标记 |
3.2.4 焦点操作策略 |
3.3 焦点的类型系统 |
四 焦点的实现方式——句子重音 |
4.1 焦点和重音的关系 |
4.1.1 以往对重音及焦点与重音关系的一般论述 |
4.1.2 以往对重音的分布原则及其语义解释的研究 |
4.1.3 以往对汉语焦点重音的实验研究 |
4.2 焦点的两种重音配置模式 |
4.2.1 重音的常规配置模式——顺向策略 |
4.2.2 重音的非常规配置模式——逆向策略 |
4.3 与新信息有关的焦点韵律表现 |
五 汉语若干“焦点强迫形式”辨析 |
5.1 写在前面的话 |
5.2 词汇性焦点强迫形式举隅分析 |
5.2.1 “是” |
5.2.2 “连” |
5.2.3 副词 |
5.2.4 提顿词 |
5.2.5 其他的焦点标记词 |
5.3 句法性焦点强迫形式举隅分析 |
5.3.1 语序 |
5.3.2 句法格式 |
5.3.2.1 准分裂句 |
5.3.2.2 “把”字句 |
5.3.2.3 周遍句 |
5.3.2.4 对举格式(平行结构) |
5.3.2.5 倒装句 |
5.3.2.6 双宾句 |
5.4 焦点标记的语法化——以“X的是”为例 |
六 焦点基本的逻辑意义结构 |
6.1 与焦点相对或相关的几个概念 |
6.1.1 预设 |
6.1.2 话题 |
6.1.3 背景 |
6.1.4 预期 |
6.1.5 对比与排他 |
6.1.6 主观量 |
6.2 焦点三分结构 |
七 汉语焦点算子及三分结构的逻辑运算 |
7.1 汉语若干焦点算子辨析 |
7.1.1 疑问焦点算子与疑问焦点标记 |
7.1.2 否定算子 |
7.1.3 限定算子 |
7.1.4 频率算子 |
7.1.5 情态算子 |
7.1.6 认识及心理算子 |
7.1.7 评价算子 |
7.1.8 量级算子 |
7.2 辖域问题 |
7.3 句法位置和约束成分 |
7.3.1 句法位置 |
7.3.2 约束成分 |
7.3.3 “焦点短语”理论 |
7.4 三分结构中的域前重音问题 |
八 多焦点现象和多重焦点强迫形式套叠现象 |
8.1 多焦点现象 |
8.2 焦点强迫形式的融合 |
8.3 焦点强迫形式的共现及竞争 |
8.4 复句中的焦点分布 |
九 句子焦点的实现与去焦点化操作 |
9.1 焦点的数量 |
9.1.1 多焦点论 |
9.1.2 唯一焦点论 |
9.1.3 无焦点句 |
9.1.4 对焦点数量的看法 |
9.2 句子焦点的实现规则 |
9.3 去焦点化 |
9.3.1 普遍适用的去焦点化操作 |
9.3.1.1 引语 |
9.3.1.2 (封闭性)从句结构 |
9.3.1.3 复句性 |
9.3.2 特定单位的去焦点化操作 |
9.3.2.1 汉语wh词的去焦点化操作 |
9.3.2.2 “是”的去焦点化操作 |
9.3.2.3 自由去焦点化操作 |
9.4 焦点性的褪化 |
9.5 主从结构中的焦点转移 |
9.6 焦点和谐律 |
十 与疑问有关的焦点问题 |
10.1 以往对焦点与疑问关系的一般论述 |
10.2 疑问表达式与疑问焦点 |
10.3 疑问句中焦点的重音配置模式 |
十一 与否定有关的焦点问题 |
11.1 以往对焦点与否定关系的一般论述 |
11.2 以往对否定范围与否定焦点的具体论述 |
11.3 我们对否定范围与否定焦点的看法 |
11.4 否定测试与焦点强迫形式 |
十二 结语 |
12.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12.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世界语言中的韵律现象 |
1.1.1 世界语言轻重韵律模式与规则 |
1.1.2 东亚语言的韵律模式及其特殊性 |
1.1.3 汉语韵律的历时变迁 |
1.2 汉语词汇轻重音的研究备述 |
1.2.1 重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1.2.2 轻声、轻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1.2.3 有关汉语词汇重音的争议 |
1.3 汉语方言轻重音与连读变调 |
1.3.1 连读变调概念及其成因 |
1.3.2 连读变调中的轻重音线索 |
1.3.3 轻重音与连读变调 |
1.4 本文所用语料及符号 |
第2章 本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2.1 韵律的单位和层级 |
2.1.1 韵素 |
2.1.2 音节 |
2.1.3 音步 |
2.1.4 韵律词 |
2.2 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 |
2.3 轻重音和变调的关系 |
2.3.1 韵律轻重和声调概念 |
2.3.2 韵律轻重和声调的关系 |
2.3.3 韵律轻重类型的变调表现 |
2.4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3章 左重韵律结构下末音节的轻音中和调 |
3.1 什么是“轻音中和调” |
3.2 长沙话的轻音中和调 |
3.2.1 长沙话的单字调和连读调 |
3.2.2 长沙话轻音中和调的案例分析 |
3.2.3 长沙话后缀的轻音中和调 |
3.3 娄底话的轻音中和调 |
3.3.1 娄底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3.3.2 娄底话轻音中和调的案例分析 |
3.3.3 娄底话的“轻声调” |
3.4 轻音与轻声的对比 |
第4章 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跨方言轻声现象 |
4.1 跨方言角度下的轻声研究 |
4.2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单字调与轻声变调 |
4.3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汇比较 |
4.3.1 北京话和银川话共同的轻声词汇 |
4.3.2 北京话特有的轻声词汇 |
4.3.3 银川话特有的轻声词汇 |
4.4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汇的声学比较 |
4.4.1 音节与TBU的时长比值 |
4.4.2 轻声音节的音高 |
4.5 小结 |
第5章 左重韵律结构的声调延展现象 |
5.1 声调延展与韵律轻重 |
5.2 成都话的声调延展现象 |
5.2.1 左重方言成都话 |
5.2.2 成都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5.2.3 成都话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
5.3 松江话的声调延展现象 |
5.3.1 松江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5.3.2 松江话的左重韵律结构 |
5.3.3 松江话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声调逆同化现象 |
6.1 声调同化与右重韵律结构 |
6.2 福州话的声调逆同化 |
6.2.1 福州话的特点与右重韵律结构 |
6.2.2 福州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6.2.3 福州话声调逆同化的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右重韵律结构下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1 首音节的声调中和现象 |
7.2 六甲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2.1 六甲话的单字调 |
7.2.2 六甲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
7.3 开建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3.1 开建话的单字调 |
7.3.2 开建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
7.4 铺门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4.1 铺门话的单字调 |
7.4.2 铺门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
7.5 声调中和与调值低化 |
第8章 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模式研究实例——以红土藏语和大坝土家语的双音节词为例 |
8.1 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之疑” |
8.2 红土藏语的音高与韵律 |
8.2.1 红土藏语概况 |
8.2.2 红土藏语单音节词的音高模式 |
8.2.3 红土藏语双音节词的重音与音高 |
8.3 大坝土家语的声调和韵律 |
8.3.1 大坝土家语概况 |
8.3.2 大坝土家语的单字调和连读调 |
8.3.3 大坝土家语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
8.3.4 大坝土家语的其他韵律模式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方言轻重音调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学生英语短语重音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设计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名词短语的重音特征 |
3.2 动词短语的重音特点 |
3.3 介词短语的重音特点 |
4. 小结 |
(8)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介绍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韵律 |
第二节 韵律结构层次的性质 |
2.2.1 韵素 |
2.2.2 音节 |
2.2.3 音步 |
2.2.4 韵律词 |
2.2.5 黏附组 |
2.2.6 音系短语 |
2.2.7 语调短语 |
2.2.8 话语 |
第三节 韵律结构和形态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
2.3.1 句法和音系之间存在大体的一致性 |
2.3.2 句法和韵律结构之间又有一定的差别 |
第四节 基于关系假说和基于末端假说 |
第三章 英语韵律结构层次 |
第一节 介绍 |
3.1.1 韵律结构层次产生的历史背景 |
3.1.2 英语韵律结构层次的研究现状 |
3.1.3 英语音系学 |
3.1.4 本章目的 |
第二节 基于响度的英语韵律结构层次 |
3.2.1 韵素 |
3.2.2 音节 |
3.2.3 音步 |
3.2.4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形态句法的英语韵律结构层次 |
3.3.1 韵律词 |
3.3.2 黏附组 |
3.3.3 音系短语 |
3.3.4 结论 |
第四节 基于焦点的英语韵律结构层次 |
3.4.1 语调短语 |
3.4.2 话语 |
3.4.3 结论 |
第五节 总论 |
第四章 汉语韵律结构层次 |
第一节 汉语韵律结构层次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汉语音系学 |
4.2.1 音系学——连读变调 |
4.2.2 速度 |
4.2.3 同时应用 |
4.2.4 循环应用 |
4.2.5 韵律循环的起始域 |
4.2.6 词重音的不相关性 |
4.2.7 静止拍 |
4.2.8 词语自主律 |
4.2.9 普通话音高扩展 |
4.2.10 普通话重音和声调的关系 |
第三节 汉语韵律结构层次分析 |
43.1 韵素 |
4.3.2 音节 |
4.3.3 音步 |
4.3.4 韵律词 |
4.3.5 黏附组 |
4.3.6 音系短语 |
4.3.7 语调短语 |
4.3.8 话语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章 汉英韵律结构层次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英语韵律结构层次的相同点 |
5.1.1 音节 |
5.1.2 韵律词 |
5.1.3 音系短语 |
5.1.4 语调短语 |
5.1.5 话语 |
第二节 汉英语韵律结构层次的不同点 |
5.2.1 韵素 |
5.2.2 音步 |
第三节 黏附组的地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9)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公式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必要性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四节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 |
第五节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一部分 理论陈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节奏 |
一、节奏的定义 |
二、语言按节奏的分类 |
三、中国人在习得英语时节奏的难点 |
四、前人的节奏研究 |
五、中国人英语节奏模式的假设 |
第二节 重音 |
一、重音的定义 |
二、重音的分类 |
三、重音的声学征兆 |
四、重音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第三节 停顿 |
一、停顿的定义 |
二、前人对停顿的研究 |
三、中国学生停顿的误区 |
第四节 时长 |
第三章 中、英文节奏对比及在教学中的运用 |
第一节 中、英文节奏的比较 |
第二节 英语的节奏 |
一、词重音 |
二、句重音 |
三、停顿 |
第三节 汉语的节奏 |
第四节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节奏中存在问题的剖析 |
第五节 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六节 汉、英语节奏对比总结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试验——中国式英语节奏模式分析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
一、本研究语料库的简介 |
二、语音室的录音设备 |
三、发音人的法律规范 |
四、数据的测量与处理 |
五、本研究所用语料的选取 |
六、发音人的介绍 |
第三节 语料的标注 |
第四节 对发音人的评分 |
第五章 实验结果 |
第一节 语调短语、中间短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
第二节 边界一致性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
第三节 时长、语速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
第四节 音高与英语节奏的关系 |
第五节 节奏群的比较 |
第六节 中国发音人的英语问题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七章 余论-遗憾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汉语借词音系学 ——以英源借词的语音和音系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1.1.1 理论的渊源 |
1.1.2 术语名称及内涵的界定 |
1.1.3 文献评论 |
1.1.4 目前研究的不足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语料 |
1.2.2 研究目标 |
1.2.3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理论介绍 |
第一节 借词音系学 |
2.1.1 语音观点 |
2.1.2 音系观点 |
2.1.3 音系知觉观点 |
第二节 优选论 |
2.2.1 理论框架 |
2.2.2 OT的分析 |
2.2.3 OT的表达方式 |
2.2.4 OT理论中的制约条件 |
2.2.5 余论 |
第三章 英语和汉语的音系 |
第一节 英语的音系 |
3.1.1 辅音系统 |
3.1.2 元音系统 |
3.1.3 音节、音节结构及音段配置 |
3.1.4 成音节性辅音 |
3.1.5 重音模式 |
第二节 汉语的音系 |
3.2.1 辅音系统 |
3.2.2 元音系统 |
3.2.3 音节、音节结构及音段配置 |
3.2.4 声调系统 |
第三节 结语 |
第四章 汉语中英源借词的音系分析——辅音篇 |
第一节 塞音 |
4.1.1 汉英塞音的界定与比较 |
4.1.2 基于汉英塞音异同对借用模式的设想 |
4.1.3 个案分析 |
4.1.4 小结 |
第二节 擦音 |
4.2.1 汉英擦音的界定与比较 |
4.2.2 个案分析 |
4.2.3 小结 |
第三节 塞擦音 |
4.3.1 汉英塞擦音的界定与比较 |
4.3.2 个案分析 |
4.3.3 余论——关于英语中的/tr/、/dr/ |
4.3.4 小结 |
第四节 流音 |
4.4.1 汉英流音的界定与比较 |
4.4.2 个案分析 |
4.4.3 小结 |
第五节 鼻音 |
4.5.1 汉英鼻音的界定与比较 |
4.5.2 个案分析 |
4.5.3 小结 |
第六节 滑音 |
4.6.1 汉英滑音的界定与比较 |
4.6.2 个案分析 |
4.6.3 小结 |
第七节 总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汉语中英源借词的音系分析——元音篇 |
第一节 汉英元音的界定和比较 |
第二节 个案分析 |
5.2.1 前高元音 |
5.2.2 前中元音 |
5.2.3 后高元音 |
5.2.4 前低元音 |
5.2.5 央低元音 |
5.2.6 央元音 |
5.2.7 中后元音 |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借词音系学中的修补策略 |
第一节 增音 |
6.1.1 增音的原因 |
6.1.2 增音的位置 |
6.1.3 增音的音质 |
6.1.4 小结 |
第二节 删音 |
6.2.1 删音的原因 |
6.2.2 删音的位置 |
6.2.3 删音的优选层级 |
6.2.4 小结 |
第七章 韵律特征的借用模式 |
第一节 重音语言与声调语言 |
第二节 英语的重音 |
第三节 汉语是否有重音 |
7.3.1 感知研究 |
7.3.2 语音实验 |
7.3.3 音系分析 |
7.3.4 小结 |
第四节 声调与汉语的声调模式 |
第五节 单音节的韵律借用模式 |
第六节 双音节的韵律借用模式 |
第七节 插入元音的声调指派 |
第八节 结语 |
第八章 词汇借用过程中的例外现象及解释 |
第一节 拼写法的影响 |
8.1.1 源语言拼写形式与读音映射的错误类推 |
8.1.2 拼写形式的多种用法 |
8.1.3 汉语拼音的影响 |
8.1.4 小结 |
第二节 方言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用字的选择与语义的影响 |
第四节 结语 |
第九章 结语 |
第一节 总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理论的探讨与思考 |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四、英语重音的一些基本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学生英语朗读节奏模式研究 ——以母语为杭州话的学习者为例[D]. 于珏. 浙江大学, 2013(04)
- [2]汉英词重音对比研究[D]. 罗爱华. 杭州师范大学, 2013(07)
- [3]早期英语弱化元音及其相关现象的词库音系学研究[D]. 李文欣. 南开大学, 2013(06)
- [4]现代汉语焦点研究[D]. 祁峰. 复旦大学, 2012(02)
- [5]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D]. 郭承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 [6]中国学生英语短语重音特点研究[J]. 陈桦,王馨敏.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03)
- [7]重音理论及汉语重音现象[J]. 端木三. 当代语言学, 2014(03)
- [8]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 李凤杰. 南开大学, 2010(07)
- [9]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 朱麟.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
- [10]汉语借词音系学 ——以英源借词的语音和音系分析为例[D]. 于辉. 南开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