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储盖组合结构分析技术及其在圈闭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侯连华,杨帆,杨春,杨海军,李勇[1](2021)在《常规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原理及方法》文中指出随着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气区带与圈闭的定量评价成为油气勘探走向精细化、提高评价精度的必由之路。基于中国49个石油开发区带、44个天然气开发区带和360个圈闭的解剖与控制因素分析,综合不同类型油气区带和圈闭的控制因素,优选评价油气区带和圈闭有效性的关键参数,提出了基于评价参数网格化的油气区带与圈闭的无量纲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油气区带和圈闭的评价参数进行无量纲归一化和网格化定量处理,计算被评价油气区带和圈闭的有效性评价参数,结合资源量可以确定油气区带和圈闭的有效性,实现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的定量评价。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1—克深2圈闭的勘探实践验证了天然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思路和方法的有效性,在新方法的指导下于秋里塔格构造带中秋1井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可大幅提高油气区带与圈闭评价的符合率,有效提高油气区带和钻探靶区的选择精度,为提高油气勘探的钻探成功率提供技术支撑。
马凝[2](2021)在《基于本体的圈闭评价知识抽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
汪顺宇[3](2020)在《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下亚段断层圈闭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是新生代形成的重要富烃凹陷,自古近纪以来经历了多期伸展裂陷过程,歧南斜坡位于歧口凹陷南西处,在斜坡区由于断层的遮挡发育诸多类型的断层圈闭。近年来随着斜坡区断层圈闭油气勘探的开展,针对断层圈闭有效性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下亚段为例,综合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以及对前人成果的总结,针对歧南斜坡沙一下亚段开展断层圈闭有效性研究,其结果表明:(1)研究区沙一下亚段的断层圈闭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同向断层圈闭、反向断层圈闭以及交叉断层圈闭;(2)断层解释质量和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决定了断层圈闭自身有效性。综合利用转换位移/离距法(D/S)和位移梯度比法(R/G)提高断层组合的可靠程度,并针对可靠的断层组合进行侧向封闭能力评价,歧南斜坡沙一下亚段共有53个断层圈闭具备自身有效性;(3)断层圈闭的时间有效性决定油气能否在圈闭中大量聚集成藏,最大断距相减法通过恢复断层的生长连接过程来确定地层圈闭的形成时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数据证实研究区沙一下储层的油气主要是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充注,因此形成于明化镇沉积时期之前的断层圈闭对于油气聚集而言是有利的;(4)典型的断层传播褶皱构造以及岩石力学测试表明沙一中区域性盖层处于脆韧性阶段,采用泥岩涂抹因子法(SSF)评价沙一中盖层的垂向封闭能力,当SSF值大于3.5时,油气可能跨越沙一中盖层向更浅层逸散。歧南斜坡沙一下亚段断层圈闭有效性综合评价结果与现今探明油气分布的符合度高,评价结果对于未勘探断层圈闭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王永臻[4](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冀峰[5](2020)在《阿克苏地区类比法资源量计算及软件实现》文中提出在国家十三五资源评价工作安排的大背景下,拟开展阿克苏境内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综合阿克苏地区地质条件与勘探概况,研发基于类比法评价的资源量计算系统,进一步明确阿克苏地区油气资源分布情况与资源潜力,为勘探部署决策和中长期规划部署提供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次评价工作选定类比法为评价的主要方法,基于类比评价方法的计算流程,完成类比法评价系统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包含数据管理,刻度区参数管理,类比标准,评价区和成果发布五大功能,是一个集刻度区、评价区地质参数采集功能,地质条件评分功能,类比标准调整功能和多方法资源量计算于一体的评价系统。实现刻度区与类比区一对多和多对多综合类比单一流程资源量汇算,大幅减少重复计算时间,并且有效降低计算后期庞大数据修正的难度。并以克拉苏构造带刻度区和古木别兹构造带评价区为例,阐述评价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在本次评价工作中,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油田开发现状,解剖建立了14个不同类型的区块和区带级刻度区,对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凹陷、塔北隆起、北部凹陷、塔中隆起四个大构造单元分区带、分层系建立15个评价单元,应用类比法评价系统完成评价单元资源量计算。综合库车凹陷、塔北隆起、北部凹陷、塔中隆起的油气资源量计算结果,库车凹陷的资源量为19962.6万吨油当量,塔北隆起资源量为236526.3825万吨油当量,北部凹陷资源量为34102.0425万吨油当量,塔中隆起资源量为17503.83万吨油当量。总计阿克苏地区评价区的油气资源量为308094.855万吨油当量。
吴俊[6](2020)在《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文中认为碳酸盐岩盖层直接决定了油气聚集效率和保存时间,其规模及分布影响油气藏的富集特征。揭示盖层分布特征和封盖性能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意义重大。本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和柯坪露头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盖层为例,通过岩心→岩石薄片→成像测井(FMI)→钻测井逐级标定,建立4类FMI定性判别模式(含块状、含层状、含斑状和含线状)和定量识别标准(RDRS≥1000Ωm且GR≤15 API)。碳酸盐岩盖层岩石类型分为4大类:泥晶灰岩、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云质灰岩和细粉晶白云岩。鹰山组共发育5套盖层,单层厚度几米至几十米不等。碳酸盐岩盖层具有垂向上相互叠置且侧向上连续性较差的特点。盖层的孔隙类型以微裂缝和粒内孔为主,晶间孔和晶内孔次之。盖层的孔隙结构划分为6种类型。塔河地区盖层孔隙的分形维数随孔隙直径减小而降低,柯坪露头区随孔隙直径减小而增大,但都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盖层封盖性能增强。平均遮盖系数和平均分形维数呈现指数或线性关系。毛管压力封堵控制着盖层的性能,上覆盖层和下伏储层之间的排替压力差≥3 MPa是封盖有效性的临界值。盖层的封盖性能主要受控于大孔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侧向上连续性好且厚度大的盖层明显地受层序和沉积作用的控制,主要分布在海侵体系域的中上部,对应开阔台地的滩间海与局限台地的泻湖。连续性较差或单层厚度小的盖层主要受后期成岩改造的制约。碳酸盐岩盖层发育6种成岩作用类型:方解石胶结、溶解作用、机械压实、化学压实、白云石化和去白云石化。成岩路径决定塔河地区和柯坪露头区盖层封盖性能的差异性。提高盖层封盖性能的情况分为:(1)在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中胶结作用先于机械压实作用,(2)当内碎屑/球粒灰岩的颗粒尺寸增大,意味着更大比例的粒间孔被胶结,(3)高度胶结的砂屑灰岩的胶结物含量>15%,(4)高丰度的缝合线被残余沥青充填,导致微孔隙和后期流体运移的通道被堵塞,形成油气向上运移的遮挡层。依照岩石类型、盖层厚度、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和成岩改造,碳酸盐岩盖层的封盖性能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I类碳酸盐岩盖层即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和高度压实的泥晶灰岩的封盖性能最佳。
白泽[7](2020)在《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和油水关系复杂,孔隙流体对测井响应贡献小,油层和水层的电性和物性差异不明显,低对比度油层大量发育,测井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这一类油层困难,测井解释符合率低,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进程。本研究从储层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岩石物理实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以及数字岩心技术,系统研究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岩石物理特征与“四性”关系,从储层微观和宏观因素两个角度明确了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构建流体识别因子,建立了双Rw曲线重叠法、分区图版法、全烃录井-测井信息联合法和P1/2正态分布法,并基于图版符合率和投票策略提出了一种综合流体判别法。同时,优化并构建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和阵列声波测井的流体识别方法。建立并优选了合适的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模型,分区研究了变阿尔奇指数模型、双孔隙度模型和等效岩石组分模型。基于等效岩石毛管束理论推导了变胶结指数饱和度模型。此外,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出发,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了用于流体识别和储层参数预测的SVM分类模型和SVR回归模型。最后,利用构建的测井解释方法和模型在研究区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分析。研究得出,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含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和岩石复杂的润湿性是造成低对比度油层的主要微观因素;同时,储层地层水矿化度和烃源岩排烃能力的区域性差异在宏观上控制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分布。提出的综合流体判别法既体现不同方法的独立判断,又考虑了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应用效果比单一图版法更好,提高了常规测井流体识别精度。基于核磁共振和阵列声波测井建立的流体识别方法充分反映了孔隙流体信息,有效增强了新技术测井对复杂油水层的识别能力。基于测井曲线多元回归的孔隙度模型和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的渗透率模型精度更高。不同饱和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密闭取芯数据对比发现,利用等效岩石毛管束模型推导的变胶结指数模型计算精度最高,说明利用孔隙结构特征建立饱和度模型是有效的。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精度比常规测井交会图版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高;利用SVR回归模型预测的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比实验数据拟合模型计算的精度更高,表明利用SVM方法开展复杂油水层测井解释与评价是可行的。上述研究成果为陇东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和老井复查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解释依据。
安天下[8](2020)在《地层圈闭油气成藏有效性评价方法——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文中指出为了提高地层圈闭勘探成功率,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从已发现地层油藏解剖入手,结合地质风险要素分析及权重评价,开展了地层圈闭成藏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建立。结果表明:济阳坳陷盆缘地层圈闭勘探风险评价主要包括运聚匹配条件、保存条件、圈闭条件及储层条件等4大地质条件10个地质要素;利用钻探成功率法和累计概率曲线法可以划分不同地质条件中地质要素的风险级别,利用成功率影响程度对比法可以确定不同地质要素的权重系数;最终利用地质风险概率法建立了济阳坳陷盆缘地层圈闭勘探评级分级标准和勘探风险评价方法,提高了地层圈闭含油性判识能力,完善和发展了勘探风险评价方法体系。该方法对于中国东部类似盆地地层油藏的勘探同样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尚瑞[9](2020)在《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苏北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前期已进行过多轮油气资源评价,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往划分的评价单元对高邮凹陷阜宁组的综合评价不多;未分层位对烃源岩的生排烃潜力进行研究,制约了勘探选区;主力烃源岩的资源潜力未得到评价;最新的地震解释资料未得到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应用盆地模拟法,并将模拟结果进行蒙特卡洛风险评价,力求对该地区进行细致可靠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下,合理的优选盆模所需的基础地质参数、热力学参数、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及排烃参数,建立高邮凹陷三维模型,绘制相关图件。利用盆地模拟法进行模拟,计算出该凹陷阜宁组四段、阜宁组二段等2套主力的烃源岩在不同关键时期的生排烃量。依据烃源岩评价研究的结果,明确各层位烃源岩的生排烃量,并利用蒙特卡洛法来评价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概率分布来考察模拟的排烃结果,反映勘探远景的风险上下限。通过合理类比得到各区带聚集系数,结合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对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高邮凹陷两套主力烃源岩总生烃量约为10.621亿t,生油量为9.003×108t,生气量为3243.4×108m3。其中阜四段生烃量占总生烃量的60.8%,生烃量为6.458×108t,阜二段生烃量为4.163×108t。研究区两套主力烃源岩总排烃量约为4.378×108t,总排油量为3.84亿吨,平均排油效率为42.7%,其中阜四段排油量1.69亿吨,阜二段排油量为2.15亿吨;总排气量为1069.25×108m3,平均排气效率为33%。综合预测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总量约为3.23×108t。其中阜四段油气资源量约为1.429×108t,阜二段油气资源量约为1.801×108t,是主要的产出油气层。与前人研究相比,本论文利用了最新的盆地模拟方法,最新的数据资料解决力问题;并对各含油构造的油气地质储量进行了预测;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概率分布验证,确保了结论的合理性。本次研究对于明确下一步勘探方向、合理的部署开发井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侯懿隽[10](2019)在《车镇凹陷石炭-二叠系煤成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车镇凹陷在油气勘探方面获得了很大的突破,改变了以往对车镇凹陷“油气源条件不利”的认识,但仍然有一些基础地质认识不清晰,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车镇凹陷石炭-二叠系的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发育与演化、煤系烃源岩(煤和暗色泥岩)发育与生烃特征、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等开展研究。在沉积学、岩石学、煤地质学、油气地质学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前期成果调研、野外实地考察、系统取样与实验分析等方式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车镇凹陷主要获得如下认识:1)建立了石炭-二叠系地层剖面划分标准,查明了石炭-二叠系(残存)主要分布在凹陷的西北-北部-东北部,南部次之,中部-西南部-东南部剥蚀严重甚至殆尽。2)识别了石炭-二叠系中发育的潮坪相、障壁-泻湖相、河控浅水三角洲相、河流相和湖泊相,分析了各类沉积相的发育特征,恢复了各时期沉积相的平面展布格局。3)查明了石炭-二叠纪煤系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规律,分析了其生烃潜力,确定其为中-较好型烃源岩;研究了煤系烃源岩初次生烃和二次生烃的特征,认识到二次生烃是研究区煤成气藏的主要生气过程,并建立了典型的生烃模式。4)查明了石炭-二叠系砂岩的发育与分布(残存)规律;查明了石炭-二叠系优质储层主要为太原组砂岩和上石盒子石英砂岩;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较大,以中-低孔隙度(0~15%)、低-特低渗透率为主(0.1~10×10-3μm2),非均质性较强;砂岩储层埋藏较深,其孔隙度与埋深呈负相关关系,与渗透率呈正相关指数关系;粒度中值与孔隙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渗透率呈正相关指数关系。5)查明了砂岩储集层大都处于成岩作用阶段的中成岩A期,部分属于晚成岩B期;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以次生粒间溶孔为主,其次为原生粒间孔隙;压实、胶结、溶蚀等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溶蚀作用对深部储层孔隙度的增加起了主要作用。6)识别出煤成气藏存在自生自储式、上生下储式、下生上储3种生储盖组合类型;从上石炭统本溪组到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可以划分出5套生储盖组合,自下而上生储盖组合逐渐变好;研究区二叠系煤成气储盖组合整体属于较好-好类型。
二、储盖组合结构分析技术及其在圈闭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储盖组合结构分析技术及其在圈闭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常规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原理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区带与圈闭评价研究现状 |
1.1 油气区带评价研究现状 |
1.2 圈闭评价研究现状 |
2 区带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 |
2.1 区带有效性定量评价原理 |
2.2 区带有效性定量评价关键参数确定方法 |
2.2.1 含油气盆地的沉积与构造背景 |
2.2.2 有效储层厚度 |
2.2.3 有效盖层厚度 |
2.2.4 主成藏期平均地层倾角 |
2.2.5 距有效生烃范围外边界的距离 |
2.2.6 有效生烃范围的平均生烃丰度 |
2.3 区带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 |
2.3.1 评价参数网格化 |
2.3.2 关键评价参数归一化处理 |
(1) 有效储层厚度和有效盖层厚度标志值 |
(2) 输导体系标志值 |
(3) 主成藏期平均地层倾角标志值 |
(4) 距有效生烃范围外边界距离标志值 |
(5) 区带盖层范围内断层标志值 |
2.3.3 成藏地质参数值计算 |
2.3.4 区带有效性地质评价 |
2.3.5 区带资源量标志值 |
2.3.6 区带有效性综合评价 |
2.4 区带有效性定量评价结果 |
3 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 |
3.1 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原理 |
3.2 圈闭有效性关键参数确定方法 |
3.3 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 |
3.3.1 圈闭评价参数无量纲归一化值求取 |
3.3.2 圈闭要素特征值计算 |
3.3.3 圈闭有效性地质评价 |
3.3.4 圈闭有效性的经济性评价 |
3.3.5 圈闭有效性综合评价 |
4 区带与圈闭有效性评价实例 |
5 结 论 |
(3)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下亚段断层圈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断层解释质量对于断层圈闭自身有效性的影响 |
0.2.2 断层演化及恢复方法与断层圈闭形成时期有效性 |
0.2.3 断层垂向封闭能力的影响因素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歧口凹陷区域地质特征 |
1.1 区域特征及构造演化 |
1.1.1 区域构造位置 |
1.1.2 构造演化特征 |
1.2 地层发育特征及主要生储盖组合 |
1.2.1 地层特征 |
1.2.2 生储盖特征 |
第二章 断层圈闭类型及自身有效性评价 |
2.1 断层圈闭类型 |
2.1.1 同向断层圈闭及交叉断层圈闭 |
2.1.2 反向断层圈闭 |
2.2 断层圈闭自身有效性评价 |
2.2.1 断层质量校正 |
2.2.2 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 |
第三章 断层圈闭成因机制及时间有效性评价 |
3.1 断层圈闭成因机制 |
3.2 断层圈闭时间有效性评价 |
3.2.1 断层生长连接过程的恢复方法 |
3.2.2 断层生长连接过程与圈闭形成时期 |
第四章 成藏期后断裂再活动及垂向封闭有效性评价 |
4.1 歧南斜坡主要成藏时期研究 |
4.2 断裂系统划分及断层油藏纵向分布规律 |
4.2.1 断裂系统划分 |
4.2.2 断层油藏纵向分布规律 |
4.3 断层垂向封闭能力评价 |
4.3.1 沙一中盖层展布特征及脆韧性评价 |
4.3.2 断层垂向封闭能力评价方法 |
4.3.3 断层垂向封闭能力评价标准的建立及评价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2 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构造单元划分 |
2.2 沉积特征 |
2.2.1 沉积环境演化 |
2.2.2 主要沉积地层 |
3 成藏条件评价 |
3.1 烃源岩评价 |
3.1.1 有机质类型 |
3.1.2 有机质丰度 |
3.1.3 成熟度 |
3.1.4 展布特征 |
3.2 储层 |
3.2.1 储层特征 |
3.2.2 储层评价 |
3.3 盖层条件 |
3.3.1 盖层特征 |
3.3.2 盖层评价 |
3.4 圈闭评价 |
3.4.1 圈闭类型 |
3.4.2 圈闭评价 |
4 成藏规律研究 |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
4.2 成藏要素配置 |
4.3 成藏主控因素 |
4.4 典型成藏模式 |
4.5 勘探方向分析 |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
5.1.1 模拟参数求取 |
5.1.2 模拟结果 |
5.1.3 热演化特征 |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
5.2.2 生烃气量计算 |
5.2.3 排烃气量计算 |
5.3 结果讨论 |
6 有利区预测 |
6.1 研究方法 |
6.1.1 综合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方法选择 |
6.2 优选模型 |
6.2.1 指标体系 |
6.2.2 评价模型 |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结果 |
6.3.2 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阿克苏地区类比法资源量计算及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油气评价现状 |
1.3.2 评价方法现状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二 阿克苏地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烃源岩 |
2.4 储层发育与分布 |
2.5 盖层发育与分布 |
2.6 沉积体系特征 |
三 类比软件技术原理 |
3.1 系统架构 |
3.2 数据库设计 |
3.3 功能设计 |
3.3.1 地质条件评价标准 |
3.3.2 区域数据采集 |
3.3.3 刻度区资源量计算方法选择 |
3.4 类比计算及结果输出 |
四 阿克苏地区资源量计算 |
4.1 刻度区选择 |
4.2 刻度区解剖 |
4.3 刻度区资源量计算 |
4.4 评价区计算 |
4.5 合理性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盖层的识别与分类 |
1.2.2 孔隙结构表征和分形理论应用 |
1.2.3 盖层封盖性能研究 |
1.2.4 盖层封盖性能的控制因素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成果 |
1.5.1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 |
1.5.2 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运动及演化 |
2.3 地层分布与沉积特征 |
3 碳酸盐岩盖层识别与分布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泥晶灰岩 |
3.1.2 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 |
3.1.3 云质灰岩 |
3.1.4 粉细晶白云岩 |
3.2 碳酸盐岩盖层识别 |
3.2.1 钻井及岩心识别 |
3.2.2 成像测井识别 |
3.2.3 岩心和成像测井标定 |
3.2.4 岩心和常规测井标定 |
3.2.5 地震识别 |
3.3 分布特征 |
3.3.1 单井分析 |
3.3.2 连井展布 |
4 碳酸盐岩盖层孔隙结构与封盖性能 |
4.1 孔隙类型 |
4.1.1 微裂缝 |
4.1.2 粒内孔 |
4.1.3 晶间孔 |
4.1.4 晶内孔 |
4.2 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塔河地区 |
4.2.2 柯坪露头 |
4.2.3 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性 |
4.3 孔隙结构分形特征 |
4.3.1 分形维数计算 |
4.3.2 分形特征对比 |
4.4 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
4.5 封盖性能 |
4.5.1 封盖性能对比 |
4.5.2 封盖机制 |
4.5.3 封盖有效性 |
4.6 孔隙分形特征和封盖性能关系 |
4.6.1 分形特征与孔隙度关系 |
4.6.2 分形特征与孔隙结构类型的关系 |
4.6.3 不同分形维数与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4 平均分形维数和平均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5 孔隙直径比例与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6 分形维数与实际产量的关系 |
5 碳酸盐岩盖层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
5.1 层序与沉积 |
5.2 成岩路径对比 |
5.2.1 成岩事件相似性 |
5.2.2 成岩阶段差异性 |
5.3 提高封盖性能的成岩要素 |
5.3.1 胶结和压实次序 |
5.3.2 胶结作用强度 |
5.3.3 缝合线、白云石化和焦性沥青联合 |
5.4 破坏封盖性能的成岩因素 |
5.4.1 与构造相关的溶蚀作用 |
5.4.2 微裂缝密度 |
5.5 多种因素叠加控制岩石封盖性 |
6 碳酸盐岩盖层演化综合地质模型 |
6.1 碳酸盐岩盖层封盖性能的分类 |
6.2 盖层孔隙结构和封盖性能演化模型 |
6.2.1 阶段1:同生阶段 |
6.2.2 阶段2:第1 次浅-深埋藏阶段 |
6.2.3 阶段3:表生暴露阶段 |
6.2.4 阶段4:第2 次浅-深埋藏阶段 |
6.3 碳酸盐岩盖层演化地质模型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低对比度油层的定义 |
1.2.2 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 |
1.2.3 复杂油水层流体识别研究进展 |
1.2.4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5 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识别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研究成果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低对比度油层岩石物理特征与测井响应 |
2.1 研究区基本地质概况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岩性特征 |
2.2 岩石物理分析与特征 |
2.2.1 物性特征 |
2.2.2 水性特征 |
2.2.3 孔隙结构特征 |
2.3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2.3.1 岩性与含油性 |
2.3.2 物性、电性与含油性 |
2.4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
3.1 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概述 |
3.2 微观因素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影响 |
3.2.1 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 |
3.2.2 束缚水含量 |
3.2.3 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 |
3.2.4 润湿性 |
3.3 宏观因素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影响 |
3.3.1 地层水矿化度的区域性差异 |
3.3.2 烃源岩排烃能力的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岩心电性微观响应特征分析 |
4.1 三维数字岩心构建 |
4.1.1 X-CT扫描岩心成像 |
4.1.2 阈值分割提取组分 |
4.1.3 代表体积元分析 |
4.2 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4.3 数字岩心电阻率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有限元电阻率数值模拟方法 |
4.3.2 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方法 |
4.3.3 电阻率微观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 |
5.1 常规测井流体识别方法 |
5.1.1 双视地层水电阻率曲线重叠法 |
5.1.2 流体识别因子交会图版法 |
5.1.3 P~(1/2)正态分布法 |
5.1.4 综合流体判别法 |
5.2 成像测井流体识别方法 |
5.2.1 核磁测井流体识别 |
5.2.2 阵列声波测井流体识别 |
5.3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模型 |
5.3.1 孔隙度模型 |
5.3.2 渗透率模型 |
5.3.3 饱和度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支持向量机测井解释与评价模型 |
6.1 方法原理 |
6.2 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 |
6.2.1 SVM分类模型构建 |
6.2.2 流体识别效果分析 |
6.3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储层参数预测模型 |
6.3.1 SVR储层参数预测模型构建 |
6.3.2 储层参数预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效果及分析 |
7.1 常规测井流体识别软件模块挂接与应用 |
7.2 成像测井流体识别方法应用 |
7.2.1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效果 |
7.2.2 阵列声波测井应用效果 |
7.3 基SVM方法的测井解释与应用效果 |
7.3.1 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 |
7.3.2 SVR回归模型储层参数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地层圈闭油气成藏有效性评价方法——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圈闭成藏地质风险分析 |
1.1 成藏地质风险分析思路 |
1.2 地层圈闭成藏地质风险确认 |
1.2.1 地层圈闭失利的关键因素分析 |
1.2.2 地层圈闭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2 地层圈闭成藏有效性评价方法 |
2.1 地质风险要素分级划分 |
2.1.1 运聚匹配条件 |
(1)油源断层输导方式。 |
(2)距油源断层距离。 |
2.1.2 保存条件 |
(1)直接盖层厚度。 |
(2)侧向封堵条件(顶\底板条件)。 |
2.1.3 圈闭条件 |
2.1.4 储层条件 |
(1)储层孔隙度。 |
(2)储层厚度。 |
2.2 地质风险要素权系数确定 |
2.3 地质风险评价标准及方法建立 |
3 成藏有效性评价方法校验 |
3.1 样本的选取 |
3.2 地质风险评价方法校验 |
4 结论 |
(9)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高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进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地层沉积特征 |
2.3 油气地质特征 |
第3章 盆地模拟技术的内容与应用 |
3.1 盆地模拟研究的内容 |
3.2 模拟参数的选取 |
第4章 盆地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4.1 地史模拟 |
4.2 热史模拟 |
4.3 生烃汇聚史 |
4.4 烃源岩排烃史 |
4.5 油气运聚史模拟 |
第5章 盆地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5.1 地史结果分析与验证 |
5.2 热史结果分析与验证 |
5.3 运聚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6章 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
6.1 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
6.2 资源量综合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车镇凹陷石炭-二叠系煤成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
1.2 国内外煤成气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煤成气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内容及主要工作量 |
2 车镇凹陷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2 石炭-二叠系划分与对比 |
3 石炭-二叠系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
3.1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3.2 沉积相发育与演化特征 |
4 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特征 |
4.1 煤系烃源岩发育特征 |
4.2 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4.3 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4.4 煤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
4.5 煤系烃源岩生烃过程 |
5 石炭-二叠系砂岩储层发育与演化特征 |
5.1 砂岩储层的时空分布研究 |
5.2 砂岩储层的物质基础 |
5.3 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 |
5.4 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 |
5.5 砂岩储层成岩阶段划分与演化 |
6 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藏生储盖组合特征 |
6.1 盖层特征 |
6.2 生储盖组合特征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储盖组合结构分析技术及其在圈闭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常规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原理及方法[J]. 侯连华,杨帆,杨春,杨海军,李勇. 石油学报, 2021(09)
- [2]基于本体的圈闭评价知识抽取技术研究[D]. 马凝.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3]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下亚段断层圈闭有效性研究[D]. 汪顺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阿克苏地区类比法资源量计算及软件实现[D]. 冀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6]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D]. 吴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白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8]地层圈闭油气成藏有效性评价方法——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J]. 安天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10)
- [9]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评价[D]. 尚瑞. 长江大学, 2020(02)
- [10]车镇凹陷石炭-二叠系煤成气成藏特征研究[D]. 侯懿隽.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