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综合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城镇综合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小城镇综合改革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金明星[2](2021)在《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工业型小城镇往往承担着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工业文明的进步飞跃与蜕变阵痛往往并存,因此,如何寻求高质量发展路径,复兴工业型小城镇的衰落经济,引导其产业转型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常态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国家退二进三的号召,传统的工业型小城镇由于工业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外流、产品缺乏市场和竞争力、环境污染等原因面临系列发展困境,迫使城镇从增量扩展转向品质内涵提升。大量衰落的工业空间作为工业型小城镇传统产业经济的重要载体空间,存在巨大的再开发潜力,挖潜工业空间的转型利用,对促进工业型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完善城镇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提升空间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何通过传统工业产业空间转型使工业型小城镇重新焕发活力,从而实现工业小城镇的转型复兴是本文集中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工业型小城镇的概念及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的内涵出发,明确本研究所界定的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重点为其传统工业空间。在此基础上,以归纳分析总结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工业型小城镇为对象,提炼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特征、转型影响要素,提出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并以我国西部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A镇为实证对象,为今后我国类似的工业型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体系完善、工业空间转型以及建设现代高品质的城镇活力空间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首先,根据文献综述,对当前工业型小城镇转型背景及产业空间转型政策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传统工业空间的转型相关研究的梳理,探明相关理论研究的欠缺之处,明确本文研究意义,通过挖掘工业小城镇传统工业空间这一潜在的空间资源与城镇经济发力点,为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借鉴。其次,基于归纳分析法,以产业转型与空间转型双视角出发,研究当前我国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传统工业产业空间的转型模式,总结了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的四个特征:文化空间属性、功能空间属性、生态空间属性、创新空间属性,并提出其转型路径有基于功能演变的工业空间转型、基于产业升级的工业空间转型以及其他工业空间转型,从整体到局部,系统为我国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提供相应参考,推进其继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A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探究其历史发展沿革及工业空间特征,剖析其产业发展困境,分析其产业转型方向与空间转型需求,综合上述研究,提出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在产业转型上,提出传统产业升级与陶瓷产业植入、完善上下游产业体系,发展工业文化旅游产业,从而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在空间转型上,以文化、功能、生态、创新为驱动,提出工业空间转型路径如转型为文化创意空间、商业商务空间、生态景观空间、绿色产业空间等,构建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推动其转型发展。图[83]表[10]参[80]

周晓媛[3](2021)在《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大城市越来越多城市问题的出现,发展小城镇,对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就地城镇化,从而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集中集约经营,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因地制宜的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并通过非农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通过非农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实现城镇发展。陕西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落后,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推进小城镇发展,必须发掘特色资源,选择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特色产业,并通过科学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实施路径,才能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小城镇特色发展与就地城镇化格局。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为研究主题,从小城镇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关系解析入手,通过分析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非农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市场环境,研究并确定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借鉴“集群创导”经验,构建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模式。最后,以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为例,进行了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小城镇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并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产业要生存必须有特色优势。另外,关中地区大中城市仍处于聚集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向小城镇扩散转移的产业发展态势,因此在吸引产业聚集方面小城镇也面临大中城市的竞争挤兑。有鉴于此,小城镇发展只有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并依据特色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双重竞争压力下求得生存和发展。(2)小城镇产业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的选择与自身资源环境和要素条件相匹配的产业类型。关中地区小城镇在基础设施条件、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产业发展只有依靠自身特色资源,选择其他小城镇不可复制或不具备比较优势,而又达不到大中城市规模或效益门槛的产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关中地区小城镇多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评价资源、研判市场、选择产业特色化发展方向,是因地制宜引导小城镇发展的基础。(3)集群创导是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的重要途径。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有限,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发力,通过园区化集中布局和聚集发展,以较低的建设成本改善产业发展软硬件条件,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才能有效培育产业并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在分析集群创导的基本要件、内在关系和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本文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4)小城镇产业培育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小城镇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特色资源与农民、农业存在天然的联系,尤其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不但可以通过就近加工农村特色资源(主要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带动农业生产,实现农特资源增值,还可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多方面促进农民增收,是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途径。因此,培育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将产业链主体留在小城镇,有利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的思路和方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产业选择、小城镇产业选择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进展。目前已有研究中,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尚未将利用自身资源和合理配置要素,深入到小城镇产业选择方法理论研究中。小城镇产业基础条件差,存在要素劣势、设施劣势;同时,小城镇面临与大城市竞争的影响,产业选择与大城市、区域不同;此外,小城镇作为乡村之首,城市之尾,能够就近吸引农村劳动力,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根据小城镇和大城市不同的发展特征,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特征,探讨独特资源利用、产业存活发展的科学问题。通过分析小城镇在产业发展条件不及大城市的情况下,以独特资源利用为发展路径,从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特征出发,通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市场条件分析、资源分析,选择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理论研究。(2)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借助“集群创导”,为小城镇产业培育提供思路。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构建集群创导模型,形成在政府支持下产业园区的聚集,降低发展成本,有力促进小城镇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分散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通过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案例的集群创导经验,形成基于集群创导的不同产业集群阶段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分阶段实施的培育思路。在产业集群未萌芽阶段主要寻找“种子企业”,在产业集群萌芽阶段主要完善集群创导基本构成,在产业集群成长期注重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稳健期以解决集群创导问题为主;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协调产城空间、发展关系,形成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小城镇产业集群质量化提升和品牌效应推动区域发展。

郑松林[4](2021)在《陕西秦岭南麓长安硒茶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背景下,特色小镇是我国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创新实践,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顶层设计,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巩固小康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区,建设秦岭南麓特色小镇是陕南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安硒茶特色小镇地处秦巴山区中部,陕鄂渝三省交界处,生态资源优势突出,资源类型丰富,以茶文化为代表的镇区旅游资源优势特色鲜明,2017年被评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成为陕西省14个全国特色小镇之一。因此,本文以陕西秦岭南麓地区平利县的长安硒茶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探讨适合于该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策略。在梳理国内外特色小镇的发展理论与规划实践,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通过现状分析,发现长安硒茶特色小镇其面临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物质空间对文化资源支撑不足等诸多问题。基于发展潜力分析,归纳出其“山—水—茶—城—人”五大优势资源,茶文化、富硒、绞股蓝、旅游产业等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建构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规划策略框架。第二,宏观层面,采取生态保护优先与区域联动发展的策略。保护秦岭生态为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区域联动促产业发展,促进茶旅深度融合发展;以特色内涵提升质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以联合开发机制为保障,实现政府和开发商的双赢。第三,中观层面,重点关注产业布局与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构建。构建茶旅融合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内涵;依托长安镇“一带一心五组团”的总体结构,培育复合功能空间;结合用地条件,布置各类功能空间;拟定实施计划,推进小镇项目落地。第四,微观层面,提出具体的空间引导和品质提升策略。结合长安镇特色资源和格局,继承发扬历史文化;依托山水文化资源,提升存量空间品质;通过风貌特色营造、管控要素梳理、建筑高度控制、建筑风貌管控等提升长安镇空间形象;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公共交通环境等措施来改善配套设施系统。通过以上不同层面的规划策略,优化硒茶特色小镇空间格局、促进产业发展,重塑特色品牌,将其发展成为引领全国硒茶、绞股蓝产业发展的专业镇,打造为平利县的产业副中心。这对于未来陕南特色小镇的发展有着良好参考借鉴价值。

汪尧[5](2021)在《西成新区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 ——以夜茶镇为例》文中认为特色小镇于2014年诞生于我国浙江省,由于其在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在历经两年发展后便风靡全国,并成为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手段。各级政府都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将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西咸新区作为国家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为主的国家级新区,承载着“创新城市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此背景下,西咸新区结合区域资源禀赋,通过建设特色小镇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西咸新区共规划了35个特色小镇,现已经启动建设的特色小镇有14个。西咸新区在数年特色小镇的探索中,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以此为契机,笔者将西咸新区特色小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研究西咸新区已经开展建设的特色小镇,总结西咸新区特色小镇实践中的问题及值得借鉴的经验。根据调研情况,笔者认为“茯茶镇”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小镇,将其选为典型案例,从茯茶镇区域概况、文化产业特征、产业结构、空间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组织,建筑景观风貌,运营管理模式几个主要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综合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从选址、产业规划、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建筑与景观风貌营造这几个主要方面提出适宜西咸新区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策略,为今后西咸新区尚未开展建设的特色小镇乃至全国类似的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叶倩[6](2020)在《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丰县是江苏省典型的农业大县,在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定位为限制性开发区域,主要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供给。丰县湖西片区位于丰县中心城区以北,微山湖以西,历史文化深厚,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等因素限制,村庄面貌相对落后,区域经济载体功能较弱,是江苏省“十三五”农村六大规划扶贫片区之一。本文将村镇空间结构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和现状特征。旨在通过统筹城乡空间,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对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指导。(1)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通过追溯丰县历史、历版总体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提取丰县湖西片区“节点”、“线网”、“域面”三要素,梳理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同时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归纳出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受到自然环境、政策规划、交通条件、社会发展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2)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从城镇角度出发,在“点”的维度,运用熵值法对各城镇的中心性进行分析;在“线”的维度,通过综合引力模型对镇与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在“面”的维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各镇形成的凝聚子群进行分析。从村域角度出发,对村庄的分布形态、空间集聚特征和规模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村庄建设用地的理论整理潜力和现实整理潜力研究,对丰县湖西片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必要性进行说明。最后从城镇、村域两个角度总结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中心镇不突出、城镇职能定位趋同、空间联系不均衡、行政村数量偏多、土地利用率低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3)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在遵循城乡统筹、区域协调、集约紧凑及生态维护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的理论支撑、提出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培育“点”、完善“线”、重构“面”的优化思路,并通过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理论依据,提出调整空间结构、发展副级中心、细化城镇职能、村庄布局整合等策略指导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健康可持续发展。该论文有图43副,表41个,参考文献88篇。

赵川中[7](2020)在《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文中指出从广泛联系农村地区,到减缓“民工潮”社会压力,再到带动“三农”领域发展,我国小城镇所发挥的价值也跟随城镇化的深入而逐渐提升,成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我国小城镇在类型、规模、所处城镇化阶段等方面千差万别。从小城镇发展动力上来看,传统的小城镇通过连接农村来提供商贸服务功能,工业型小城镇通过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提供产业带动功能,城郊型小城镇通过承接大城市外溢提供疏散功能,旅游型小城镇通过开发自然风景资源提供游憩功能,小城镇这一概念的丰富性决定了在研究中不能将其一概而论。“几个村庄凝聚成可自给自足城邦之时,便是城市形成之时。其初衷是为了生存,其持续动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亚里士多德这一本源性的阐述解释了城市存在的本质,而城市因规模过大产生负面效应的时候,便会有居民考虑离开大城市。目前,城镇化率较高的大城市在空间上正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掘,城市中心城区边界扩张并涵盖郊区的速度逐渐放缓,大城市之于其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关系也由吞并向各自独立转变。这些未被内化为城市中心区的小城镇在发展动能上面临着被动增长推力减少和主动发展经验不足的挑战,在空间上面临着空间发展分散、设施不够均好、城乡二元分化等问题。本论文正是以大城市周边这一地理区位共性入手,探寻该类小城镇所面临的问题,并在研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空间发展策略。为了明晰我国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状态,本研究采取了问卷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并系统盘点我国小城镇因毗邻大城市,而出现的无序、分散的典型空间特征。并通过遥感数据揭示背后的空间形态原因,包含组团不紧凑导致服务设施效率低下、土地所有权差异诱发“贴边”建设、管控引导不够致使组团缺乏协同、城乡观念差异分化造成居民生活空间分化。为提高策略制定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本研究采取了指标选取、体系构建、赋值研究的方法,将重点、难点进行析出。最终,提出了四大空间发展策略:一、转变空间发展思路,镇、村统筹考虑;二、面向实施管理,宏观目标和发展路径并重;三、倡导价值观的多元化,塑造和谐共融的城乡风貌;四、注重历史记忆的传承,强化居民归属感。在实证研究上选取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在研究该镇自1984年以来的空间演进规律后,进行了四大空间发展策略的适用性分析,最后在国土资源评价、空间结构、生态网络、组团结局、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期望通过本研究为当下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盼[8](2020)在《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肩负特殊使命和承担特殊功能,兵团城镇化与其它地方的城镇化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简单效仿已有城镇化发展模式。而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更为缓慢。城镇化既是兵团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又是集聚人口产业,加强民族团结与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堡垒。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兵团现阶段城镇布局呈现明显的“北强南弱”态势,很难适应新时期维稳戍边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因而加强兵团南疆城镇化建设,对于实现兵团社会经济的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南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履行兵团职责使命、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从研究对象等方面指出了本文与已有研究的不同。第二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城镇规划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特色城镇化、城镇规划等概念的内涵,并对兵团南疆城镇化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兵团南疆城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分别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角度阐述了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第四章运用特色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四个方面对兵团南疆四个“师市合一”城市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单项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各城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功能定位提供了依据。第五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制约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为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统筹发展规划与实现路径提供了依据;第六章根据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综合评价和制约因素,分别对兵团南疆“师市合一”城市与团场城镇发展进行了功能定位与统筹规划;第七章在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与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由于兵团南疆城镇肩负特殊使命与特殊功能,因而必须走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2)根据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等差异以及综合测评结果,将兵团南疆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十四师分别定位为政治文化中心+农产品加工型城镇、生态宜居型+物流集散中心型城镇、边境贸易型城镇+民族特色旅游型城镇、维稳戍边型城镇+兵地融合型城镇。(3)构建“师市城镇—重点城镇”的城镇体系,优先发展师部所在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形成“以点带面”发展模式,以第一师阿拉尔市为中心,以兵团南疆三个其他师市为支点,以八个重点城镇为依托,形成环塔里木盆地的城镇群,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大与地方城镇协作和共同发展,为兵团南疆的特色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4)结合国内外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以及兵团南疆的实际情况,提出“民族融合、特色发展,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发展经济、共同进步”的发展思路,以及健全城镇管理体制、优化城镇产业布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内对外宣传等具体发展措施。

刘梦晓[9](2020)在《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评价与规划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政策层面对乡村景观风貌的重视逐渐加强。与此同时,村庄规划也提出了新时期的工作要求。传统村落是兼具地域人文风情与自然风光的珍贵历史遗存,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使得传统村落的风貌特色逐渐淡化,发展与保护难以取得有效平衡。本文主要研究了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构成要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用以指导村庄规划中景观风貌的营造。关于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评价,国内尚无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前提下,通过对现有乡村景观、乡村风貌等评价体系的总结梳理,确定了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基本思路,选取诸葛村、山重村、斗魁村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公众参与、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获取指标权重,从而建立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评价法确定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指导景观风貌的调研工作。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建立以自然景观风貌、人工景观风貌、人文景观风貌、景观风貌软环境为准则层,季候特征特色性等27项为指标层的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评价体系。根据指标权重排序显示,人文景观风貌对于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展现尤为重要。实现评价工作与村庄规划的对接。传统村落属于特色保护类村庄,公众参与的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评价,符合村庄规划编制的新要求。景观风貌评价能为村庄规划、旅游规划、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等提供有效的景观风貌保护引导。对埭美传统村落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埭美自然景观风貌与景观风貌软环境质量良好,而人工景观风貌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业特色度的缺乏则是掣肘埭美人文景观风貌展现的重要原因。埭美未来的规划工作需从自然、人工、人文、软环境等四个层面补齐短板,使保护与发展并行。

王瑞[10](2020)在《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为城镇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小城镇发展参差不齐。居住环境品质不优,生态问题突出;产业结构混乱,辐射性不强;基础设施配置不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特色遗失等一系列人居环境建设问题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处于“城市之尾,乡村之首”的小城镇是实施乡村战略,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如何提升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是一项重要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意义。首先,论文界定了人居环境及小城镇等基本概念,明确了六安市裕安区19个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梳理了相关理论研究与相关文献综述,通过列举与人居环境科学相关的部分理论研究,探索他们在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理论构建的意义;并对国内外人居环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历程进行总结,探讨人居环境发展脉络。其次,论文通过文献阅读参考、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进行解析;在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认知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参考及理论研究,从城镇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设施环境五个维度下,构建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进行评价,明确各主成分因子得分,同时,计算得出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及排名。运用ArcGIS软件的自然断裂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明确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基本特征,并得出以下结论:(1)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总体水平偏低,人居环境综合水平两级分化严重,差异明显。(2)影响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主要成分因子是居住环境、设施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质量;(3)特色风貌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间接影响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4)各镇在主成分要素上存在明显差异,优劣势不一。基于上述分析和评价,划分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提升类型,即一般整治型、重点提升型、特色魅力型。最后,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各个击破;远近结合,分期建设”基本思路,探讨三种类型小城镇提升策略,同时选取三种不同提升类型小城镇,做典型样本分析。根据划分类型,分级分类提升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进而缩小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差异,为政府决策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图[61]表[36]参[86]

二、小城镇综合改革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城镇综合改革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理念的转变
        1.1.2 自身因素的驱动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借鉴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工业型小城镇
        2.1.2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 理论借鉴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城市更新理论
        2.3.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4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5 城市触媒理论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3.1 小城镇产业转型发展历程
        3.1.1 相关政策梳理
        3.1.2 产业转型驱动因素
        3.1.3 产业转型与空间转型联系机制
    3.2 产业空间转型模式研究
        3.2.1 转型为文化创意空间
        3.2.2 转型为商业商务空间
        3.2.3 转型为生态景观空间
        3.2.4 转型为绿色产业空间
    3.3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3.3.1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特征
        3.3.2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影响要素
        3.3.3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4.1 A镇历史发展沿革及工业空间特征
        4.1.1 A镇概况
        4.1.2 历史发展沿革
        4.1.3 工业空间特征
    4.2 A镇产业转型与空间需求
        4.2.1 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4.2.2 产业转型趋势与条件
        4.2.3 产业空间转型需求
    4.3 A镇工业空间转型原则
        4.3.1 以宏观政策为支撑
        4.3.2 以产业引领为方向
        4.3.3 以空间需求为导向
        4.3.4 以政企协作为保障
    4.4 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
        4.4.1 产业转型与工业空间转型响应
        4.4.2 基于功能演变的工业空间转型
        4.4.3 基于产业升级的工业空间转型
    4.5 A镇工业空间转型实证
        4.5.1 产业空间结构调整
        4.5.2 工业空间功能演变
        4.5.3 绿色工业空间升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1.1.2 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
        1.1.3 产业培育是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1.1.4 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区域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区域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研究动态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与问题
    2.1 小城镇发展现状
    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2.2.1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
        2.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
        2.2.3 小城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研究
    3.1 产业选择相关分析
    3.2 产业选择思路
    3.3 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3.3.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3.2 现状基础分析
        3.3.3 资源分析
        3.3.4 市场条件分析
        3.3.5 影响城镇产业发展的区域综合分析
        3.3.6 基于区域成本收益的产业发展分析
    3.4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
        3.4.1 选择依据和基准
        3.4.2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思路
        3.4.3 指标体系建构
        3.4.4 权重确定
        3.4.5 产业选择验证
    3.5 产业发展定性综合评价及产业选择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研究
    4.1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4.1.1 培育产业集群化发展
        4.1.2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4.2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
        4.2.1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与动力机制
        4.2.2 基于集群创导演化中的产业培育
    4.3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实践总结分析
        4.3.1 优势产业传承——眉县首善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4.3.2 市场需求导向——鄠邑区渭丰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4.3.3 多产融合——三原县大程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4.3.4 园区培育——蓝田县华胥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4.3.5 基于集群创导的产业培育对比总结
    4.4 产业培育思路与培育模式
        4.4.1 小城镇产业培育思路
        4.4.2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
    5.1 城镇概况
    5.2 太村镇产业选择
        5.2.1 旬邑县太村镇产业发展条件
        5.2.2 太村镇产业选择验证
        5.2.3 综合定性分析与产业选择
    5.3 太村镇产业培育
        5.3.1 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
        5.3.2 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目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5.3.3 以产城融合为理想状态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5.3.4 以太村镇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形成驱动效应培育
    5.4 太村镇产业选择与培育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陕西秦岭南麓长安硒茶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规划实践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特色小镇
        2.1.2 秦岭南麓
    2.2 特色小镇相关理论研究
        2.2.1 特色小镇的内涵与缘起
        2.2.2 城镇空间发展动力机制理论
        2.2.3 城镇空间结构与布局形态理论
    2.3 国内外特色小镇理论与实践
        2.3.1 国外特色小镇理论研究
        2.3.2 国外特色小镇规划及经验启示
        2.3.3 国内特色小镇理论研究
        2.3.4 国内特色小镇规划及经验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秦岭南麓长安硒茶特色小镇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3.1 优势与特征
        3.1.1 区域交通便利
        3.1.2 生态与人文资源丰富
        3.1.3 相关战略与规划机遇
    3.2 存在的问题
        3.2.1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3.2.2 特色产业发展滞后
        3.2.3 物质空间支撑不足
    3.3 发展潜力分析
        3.3.1 潜在优势资源
        3.3.2 市场竞争潜力
    3.4 规划策略框架
    3.5 本章小结
4 宏观策略:生态保护优先与区域联动发展
    4.1 以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为底线
    4.2 以联动区域产业发展为路径
        4.2.1 全域富硒产业分工协作、梯度发展
        4.2.2 区域旅游资源联动延伸、融合发展
        4.2.3 全域旅游注入茶文化,变茶区为茶文化体验景区
    4.3 以深化特色产业内涵为核心
        4.3.1 以绞股蓝为突破口,对接大健康产业,做强特色产业
        4.3.2 龙头企业引领,进行品牌整合
        4.3.3 以“茶+X”模式,丰富茶文化体验,打造茶旅游基地
        4.3.4 融合“互联网+”,打造茶旅融合新兴经济体
    4.4 以创新联合开发机制为保障
        4.4.1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总体开发模式
        4.4.2 借助PPP运作模式,采取政企统筹开发,风险共担的“双赢”目标
        4.4.3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土地开发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中观策略:产业布局与空间结构优化
    5.1 构建产业谱系,加强产业内涵外延
        5.1.1 县城、镇区、村庄全域产业联动发展
        5.1.2 保障一产,扩容二产,使茶园稳固增效
    5.2 依托总体结构,培育复合功能空间
    5.3 立足用地条件,布置各类功能空间
    5.4 拟定实施计划,推进小镇项目落地
    5.5 本章小结
6 微观策略:空间引导与品质提升
    6.1 提升整体空间品质
        6.1.1 依托山水资源,落位6 大茶旅融合项目
        6.1.2 创建滨水空间,塑造“慢”滨水生活
        6.1.3 慢行交通引领,营造景观、文化与交通相渗透的环境氛围
    6.2 塑造小镇特色风貌
        6.2.1 特色风貌总体框架
        6.2.2 风貌管控要素梳理
        6.2.3 建筑高度控制
        6.2.4 建筑风貌管控
    6.3 完善配套设施系统
        6.3.1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6.3.2 优化公共交通环境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西成新区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 ——以夜茶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特色小(城)镇是国家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
        1.1.2 建设特色小镇是西咸新区自身发展的战略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解读
        1.4.1 城镇化
        1.4.2 新型城镇化
        1.4.3 城乡统筹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内研究综述
        1.5.2 国外研究综述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特色小镇基础研究
    2.1 特色小镇基本概念
        2.1.1 特色小镇的定义
        2.1.2 特色小镇主要特征
    2.2 特色小镇发展历程研究
        2.2.1 “一村一品”
        2.2.2 专业镇
    2.3 特色小镇相关基础理论
        2.3.1 霍华德田园城市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区域核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咸新区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3.1 西咸新区概况
    3.2 西咸新区特色小镇发展过程
        3.2.1 从优美小镇到特色小镇
        3.2.2 优美小镇规划的主要内容
    3.3 西咸新区特色小镇实践概况
        3.3.1 整体概况
        3.3.2 已开展建设的特色小镇现状调研
    3.4 西咸新区特色小镇现状问题
        3.4.1 整体实践现状与预期相差较大
        3.4.2 主导产业薄弱
        3.4.3 用地分配不符合特色小镇发展要求
        3.4.4 缺乏文化内涵
    3.5 西咸新区特色小镇实践经验总结
        3.5.1 选址于区域交通便利的位置
        3.5.2 以产业发展为主导
        3.5.3 重视城市风貌构建
        3.5.4 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3.6 西咸新区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原则
        3.6.1 经济原则:产业先行
        3.6.2 文化原则:彰显文化内涵
        3.6.3 生态原则:重视环境保护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案例分析——茯茶镇
    4.1 区位概况
        4.1.1 区位交通概况
        4.1.2 现代农业发展迅速
        4.1.3 关中历史文化资源丰厚
        4.1.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4.1.5 旅游业发展受到政府大力支持
    4.2 茯茶产业文化资源特征
        4.2.1 茯茶历史悠久,对国内外影响深远
        4.2.2 茯茶文化与茯茶产业具有天然融合的关系
        4.2.3 传统茯茶工艺具有地域标志性
        4.2.4 茯茶产业复兴具有战略意义
    4.3 茯茶镇起源
        4.3.1 选址
        4.3.2 双赵村的保护更新
        4.3.3 茯茶镇产业培育
    4.4 茯茶镇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4.4.1 平面布局
        4.4.2 空间结构
        4.4.3 空间序列
        4.4.4 空间形态
        4.4.5 节点
        4.4.6 街巷
        4.4.7 广场
    4.5 道路交通系统研究
        4.5.1 道路系统
        4.5.2 游客车行路线
        4.5.3 游客步行路线
        4.5.4 村民流线
    4.6 建筑景观风貌研究
        4.6.1 建筑风格
        4.6.2 景观营造
    4.7 茯茶镇管理运营模式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咸新区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策略
    5.1 选址策略
        5.1.1 选址于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区域
        5.1.2 选址于交通便利的区域
    5.2 产业规划策略
        5.2.1 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
        5.2.2 引导产业聚集,形成产业规模
        5.2.3 优化产业结构
        5.2.4 策划丰富的项目产品
    5.3 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5.3.1 以产业发展为需求分配土地资源
        5.3.2 与产业需求相符合的空间形态
        5.3.3 打造有识别性的小镇节点空间
        5.3.4 构建高效有秩序的道路交通体系
    5.4 建筑及景观风貌塑造策略
        5.4.1 建筑风格与主导产业特征相匹配
        5.4.2 生态和人文并重的景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成果
致谢

(6)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丰县湖西片区概况
    3.1 研究区域划定
    3.2 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条件
    3.3 人文历史特色及村庄建设风貌
    3.4 本章小结
4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4.1 丰县湖西片区节点要素分析
    4.2 丰县湖西片区线网要素分析
    4.3 丰县湖西片区面域要素分析
    4.4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5.1 丰县湖西片区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5.2 丰县湖西片区村域空间结构分析
    5.3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6.1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原则与思路
    6.2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1.1.2 大城市的发展走向区域协同合作
        1.1.3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问题亟待解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借鉴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1.2 核心边缘理论
        2.1.3 增长极理论
    2.2 国外相关案例
        2.2.1 美国华盛顿雷斯顿小镇
        2.2.2 英国伦敦韦林花园小城镇
        2.2.3 日本大阪千里新镇
        2.2.4 国外相关案例小结
    2.3 国内相关案例
        2.3.1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
        2.3.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
        2.3.3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
        2.3.4 国内相关案例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因素研判
    3.1 空间发展情况调查
        3.1.1 公众问卷
        3.1.2 小城镇实地踏勘
        3.1.3 调查情况小结
    3.2 空间发展诱发因素与问题诊断
        3.2.1 组团不紧凑导致设施服务效率低下
        3.2.2 土地所有权差异诱发“贴边”建设
        3.2.3 管控引导不够致使城镇功能分散
        3.2.4 城乡观念差异造成居民生活空间分化
    3.3 空间发展策略的拟定与修正
        3.3.1 基于OSM模型的策略拟定
        3.3.2 基于关联度的策略修正
        3.3.3 赋值与结果研究
        3.3.4 修正情况小结
    3.4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策略
        3.4.1 倡导镇村统筹的全域规划
        3.4.2 宏观目标和发展路径并重
        3.4.3 塑造和谐共存的城乡风貌
        3.4.4 注重历史记忆的实体表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光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4.1 青光镇概况与特征
        4.1.1 区位与交通
        4.1.2 人口与产业
        4.1.3 历史与文化
    4.2 青光镇空间发展阶段辨识
        4.2.1 集镇和工业基地的双核分置阶段
        4.2.2 村宅和厂房相间的沿路蔓延阶段
        4.2.3 贴边建设严重的空间分散阶段
        4.2.4 刚性管控下的增长减速阶段
        4.2.5 空间发展阶段辨识小结
    4.3 大城市周边空间发展策略在青光镇的适用性分析
        4.3.1 “消化”天津外环的超尺度公园存在困难
        4.3.2 空间组织无序分散的问题亟待解决
        4.3.3 多元化的空间需求未能满足
        4.3.4 对近代工业遗存的重视程度不够
    4.4 青光镇空间发展策略
        4.4.1 进行面向实施的国土资源评价
        4.4.2 建立镇域和镇区一体化的空间结构
        4.4.3 构建“大生态、小组团”的生态网络
        4.4.4 塑造“产、城、村、田”交融的组团格局
        4.4.5 营造留有近代工业记忆的公共空间
    4.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特色城镇化研究
        1.2.2 城镇规划研究
        1.2.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1.2.4 城镇化路径与模式研究
        1.2.5 兵团城镇化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城镇化评价模型
        1.3.2 多元线性回归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5.1 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城市规划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城镇化
        2.2.2 特色城镇化
        2.2.3 城镇规划
第3章 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历史、现状与问题
    3.1 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历程
        3.1.1 初始阶段(1954 年—1965 年)
        3.1.2 缓慢发展阶段(1966 年—1981 年)
        3.1.3 加速发展阶段(1982 年—2003 年)
        3.1.4 全面推进发展阶段(2004 年—至今)
    3.2 兵团南疆城镇化概况
        3.2.1 兵团南疆城镇区位分布
        3.2.2 兵团人口城镇化概况
        3.2.3 兵团南疆城镇经济发展概况
        3.2.4 兵团南疆城镇的特殊地位
    3.3 兵团南疆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约因素
        3.3.1 干旱的气候与脆弱的生态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3.3.2 人口数量有限与经济规模偏低限制了城镇化发展
        3.3.3 产业发展滞后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3.3.4 兵团特殊体制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3.4 总结
第4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评价
    4.1 特色城镇化评价的相关理论
    4.2 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4.2.1 评价方法
        4.2.2 综合评价模型
        4.2.3 指标选取
    4.3 单项评价
        4.3.1 人口城镇化评价
        4.3.2 经济城镇化评价
        4.3.3 社会城镇化评价
        4.3.4 生态城镇化评价
    4.4 综合评价
    4.5 总结
第5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5.1 理论分析
    5.2 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与研究方法
        5.2.2 数据来源
        5.2.3 变量选取
        5.2.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3 回归结果分析
    5.4 结论
第6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的功能定位与统筹规划
    6.1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功能体系
        6.1.1 示范引领的体制功能
        6.1.2 维稳戍边的政治功能
        6.1.3 促进发展的经济功能
        6.1.4 实现民族交融的文化功能
        6.1.5 改善民生的社会功能
    6.2 兵团南疆“师市合一”城镇发展定位
        6.2.1 政治文化中心+农产品加工型城镇
        6.2.2 生态宜居+物流集散中心型城镇
        6.2.3 边境贸易+民族特色旅游型城镇
        6.2.4 维稳戍边+兵地融合型城镇
    6.3 兵团南疆重点团场城镇发展定位
        6.3.1 区域带动发展型和先进生产力示范型城镇
        6.3.2 现代特色农业型和电子商务示范型城镇
        6.3.3 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旅游型和轻工业聚集型城镇
        6.3.4 以维稳戍边为使命的智慧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城镇
    6.4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发展统筹规划
        6.4.1 “师市合一”城镇的统筹规划
        6.4.2 重点团场城镇的统筹规划
    6.5 总结
第7章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7.1 国外特色城镇化经验借鉴
        7.1.1 美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7.1.2 德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7.1.3 以色列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7.1.4 经验总结与借鉴
    7.2 国内特色城镇化经验借鉴
        7.2.1 珠三角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7.2.2 温州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7.2.3 苏南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7.2.4 成都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7.2.5 经验总结与借鉴
    7.3 兵团南疆城镇的发展思路
        7.3.1 民族融合,特色发展
        7.3.2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7.3.3 发展经济,共同进步
    7.4 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7.4.1 健全城镇管理体制
        7.4.2 优化城镇产业布局
        7.4.3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
        7.4.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7.4.5 加强对内对外宣传
    7.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评价与规划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政策层面对城镇乡村景观风貌引起重视
        1.1.2 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现状问题
        1.1.3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新要求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动态
        2.1.1 景观风貌研究整体趋势
        2.1.2 景观风貌评价研究
        2.1.3 国内研究评述
    2.2 国外研究动态
        2.2.1 乡村景观风貌整体趋势
        2.2.2 乡村景观风貌评价研究
        2.2.3 国外研究评述
第3章 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评价体系
    3.1 相关评价体系研究分析
        3.1.1 乡村景观风貌评价体系
        3.1.2 研究方法
    3.2 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评价的构建原则与基本思路
        3.2.1 基本原则
        3.2.2 评价目的
        3.2.3 评价主体
        3.2.4 评价内容
        3.2.5 评价标准
        3.2.6 评价方法
    3.3 基于AHP法的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指标体系
        3.3.1 AHP法简介
        3.3.2 层次分析结构构建
        3.3.3 指标权重的计算
        3.3.4 评价结果
    3.4 景观风貌要素评价方法
        3.4.1 单项指标赋值方法
        3.4.2 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
        3.4.3 综合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评价的规划应用
    4.1 规划评价与规划编制的关系
        4.1.1 评价体系应用范围
        4.1.2 评价体系运用的规划工作环节
        4.1.3 当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4.1.4 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评价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4.2 景观风貌要素评价的规划应用
        4.2.1 划定特色保护类村庄
        4.2.2 村庄规划
        4.2.3 专项规划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应用:埭美景观风貌要素评价与规划研究
    5.1 埭美传统村落概况
    5.2 埭美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评价
        5.2.1 指标评价分析
        5.2.2 综合评价计算
        5.2.3 评价结果分析
    5.3 基于埭美景观风貌要素评价的规划应用
        5.3.1 自然景观风貌营造
        5.3.2 人工景观风貌营造
        5.3.3 人文景观风貌营造
        5.3.4 景观风貌软环境营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评价要素调研问卷
附录 B 评价因子权重调研问卷与评价结果向量表
附录 C 埭美景观风貌评价问卷与可信度分析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1.4.2 数据来源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居环境
        2.1.2 小城镇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城市规划理论
        2.2.3 人类聚居学理论
        2.2.4 人地关系理论
    2.3 国内外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2.3.1 国外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2.3.2 国内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章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解析及评价体系构建
    3.1 小城镇人居环境内涵解析
    3.2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解析框架
    3.3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现状解析
        3.3.1 自然环境现状
        3.3.2 经济环境现状
        3.3.3 社会环境现状
        3.3.4 居住环境现状
        3.3.5 设施环境现状
        3.3.6 现状解析总结
    3.4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3.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4.3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提升类型划分
    4.1 评价方法与原理
        4.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1.2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4.2 评价过程
        4.2.1 KMO检验与Bartlett检验
        4.2.2 指标数据处理
        4.2.3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过程分析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4.3.1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各主成分要素得分及综合排名
        4.3.2 各主成分要素基本特征
        4.3.3 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基本特征
        4.3.4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基本特征总结
    4.4 基于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提升类型划分
        4.4.1 提升类型划分依据
        4.4.2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5.1 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基本思路
        5.1.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5.1.2 循序渐进,各个击破
        5.1.3 近远结合,分期建设
    5.2 一般整治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及典型样本实证
        5.2.1 一般整治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
        5.2.2 典型样本案例实证研究—以固镇镇为例
    5.3 重点提升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及典型样本实证
        5.3.1 重点提升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
        5.3.2 典型样本案例实证研究—以新安镇为例
    5.4 特色魅力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及典型样本实证
        5.4.1 特色魅力型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
        5.4.2 典型样本案例实证研究—以独山镇为例
    5.5 基于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保障措施探讨
        5.5.1 加强宣传学习,增强法律意识
        5.5.2 基于居民公共参与的协商共治
        5.5.3 政府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小城镇综合改革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D]. 金明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 周晓媛. 西北大学, 2021
  • [4]陕西秦岭南麓长安硒茶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D]. 郑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西成新区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 ——以夜茶镇为例[D]. 汪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叶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D]. 赵川中.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8]兵团南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D]. 王盼.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9]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要素评价与规划应用研究[D]. 刘梦晓. 华侨大学, 2020(01)
  • [10]六安市裕安区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瑞.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小城镇综合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