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蛔虫症引起腹痛的治疗验方(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红[1](2009)在《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指出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病证。其病因多为风寒暑湿火等外邪入侵,以及热积、食积、酒积、气滞、血凝、寒积、痰积、虫积、血虚、气虚等内伤病因所致。腹痛病机为腹部脏腑经脉痹阻,或经脉失于温养,气血运行无力,而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关于腹痛的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明代以前,腹痛和胃脘痛经常混称,明代以后才将两者明确分开,专立腹痛病名。其资料散见于多种疾病,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预防调摄以及护理、康复等,中医学均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腹痛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到民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揭示了腹痛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现代医家诊治腹痛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古今医家对此病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为现代临床辨治腹痛病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并开拓腹痛病证研究和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分为病名源流探讨、古代医家论治研究、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现代治疗研究,以及相关问题探讨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将腹痛病名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厘清了腹痛从症状名到病证名,从与胃脘痛混称到成为独立病名的发展脉络,并将与其相关或类似病名进行辨析。第二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腹痛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腹痛相关的重要医学文献,内容涉及腹痛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等多个方面。第三部分,整理总结了近现代名老中医对腹痛辨证治疗的经验和方法,并附以医案加以论证。第四部分,收集整理了现代对腹痛的病因病机分析、辨证诊断、用药特点、其他疗法、民族医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第五部分,对腹痛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腹痛治法需灵活多变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了自己对腹痛治疗中广义通法、汗法应用;芍药止痛并非只限于血虚类型;对“痛无补法”的探讨以及补法治疗腹痛的分析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对腹痛治疗的认识和见解。
潘晨[2](2012)在《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制订《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德尔菲法)及专家论证会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制订《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1.文献研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利用检索工具,如中医儿科古代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采取人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查询相关文献。古代文献:主要检索中医儿科古代文献数据库,全面搜集古代文献关于蛔虫病相似症状的论述。现代文献: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合格的文献,参照Cochrane手册提供的文献质量评价指标,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分类和整理纳入文献,建立EXCE数据库,对各项指标进行频数统计学分析,完成综述文献的书写,并指导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的制定。2.专家问卷调查: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诊断、证候分类、辨证要点、分证治法及选方、常用中成药、其他疗法及预防和护理部分。以信函及电子文档形式向40位儿科专家发送问卷,对回收的第一轮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筛选出纳入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即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将第二轮问卷寄给40位专家,并再次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及两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形成第三轮专家调查问卷(指南初稿)。将第三轮问卷寄给5位专家,此轮专家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代表性,回收专家意见并汇总、修改,形成《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初定稿。3.专家论证会:邀请国内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提交《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初定稿。专家们就初定稿进行讨论,并发表修改意见,最终审定《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结果: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三轮专家问卷调查和专家论证会,制定出科学规范的《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明确了蛔虫病归属于中“蛔虫”、“长虫”、“蛊虫”、“蚘虫”、“蛟蛔”范畴;确定了蛔虫病的定义;临床以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明确了其诊断条件;中医辨证分为肠蛔虫证、蛔厥证、虫瘕证;治疗以驱蛔杀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之法;提出了蛔虫病腹痛,可配合外治、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案。结论:《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的制定过程,文献研究是基础,通过全面系统地汇集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并进行整理、统计学分析得出评价体系各项软指标。专家调查问卷是关键,通过三轮专家问卷调查,全面汇总分析各轮专家意见,三轮问卷后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随后通过专家论证会讨论,专家达成共识,最终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是制定规范诊疗指南的科学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中医标准化工作的研究。
席宇[3](2019)在《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全面挖掘和搜集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涉及到的病种,并进行分类,为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系统化研究奠定良好基础。编制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汇总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为提高土家族人民防病治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和卫生政策提供一定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对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全面收集的基础上,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进行深入系统的整理和分析。2.统计归纳法:建立Excel表格分类整理土家族病种,以频数统计法记录病种频率,归纳总结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3.比较研究法:比较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的命名特点、分类特点、高发病种的分布特点等。结果:1.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土家医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的命名有一病多名、一名多病的情况,但无论是哪个流派的土家医都习惯将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按类别进行分类。2.一般命名法病种是排除土家族传统医学传统命名法的病种,它既包含部分中医学疾病病种,也包含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3.根据临床医学对疾病的分类方法,将搜集到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按照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及性病、男科这七大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土家族传统医学传统命名法和一般命名法内科病种分别有334个、84个;外科病种分别有119个、40个;妇科病种分别有89个、10个;儿科病种分别有97个、10个;五官科病种分别有95个、22个;皮肤及性病病种分别有43个、21个;男科病种分别有28个、6个。4.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和一般命名法疾病谱中,呼吸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肺痨(20次)、咳嗽(59次);循环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飞蛾扑心症(19次)、高血压(19次);消化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屙痢症(21次)、痢疾(45次);神经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白虎症(14次)、中风(28次);泌尿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尿石症(9次)、肾源性水肿(21次);血液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红痧症(7次)、贫血(4次);免疫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九子疡(11次)、淋巴结核(15次);运动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冷骨风(15次)、风湿性关节炎(104次);外伤科高发病种都是跌打损伤(频率分别是134次,23次);皮肤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珍珠痘(10次)、痈疽(37次);性病高发病种分别是湿霉(8次)、淋病(2次);妇科高发病种分别是闭经(18次)、月经不调(41次);儿科高发病种分别是小儿疳积症(15次)、小儿消化不良(13次);五官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火眼(20次)、咽喉炎(41次);男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缩阴症(13次)、勃起功能障碍(7次)。结论:1.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命名各具特点,尤其是传统命名法病种极具民族特色,有一定规律可循。两种命名方法的病种分类存在相互杂糅,一病多名,一名多病情况。传统命名法病种按科分类已具雏形,但尚未形成系统。2.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按照七大疾病谱系分类整理后,高发病种主要集中在外科跌打损伤和内科消化系统中。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在外伤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妇科、儿科和性病这八大系统中有相同的高发病种,其余七大系统中两种命名方法的高发病种不尽相同,但都是本系统较为典型的临床病症。3.两种不同命名法的高发病种在疾病谱的排序上有些许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社会生产力、卫生保健、社会环境、人们生活习惯和诉求的变化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与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呈不断上升趋势,非生物致病因素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环境因素、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等是引起多种慢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赵倩[4](2019)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设计合理的观察研究方案,研究探讨并评价黄连温胆汤加减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湿热内蕴证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发掘该病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及诊治趋势。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之间,于导师门诊就诊的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患儿,共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收入36例,剔除3例,脱落2例,对照组收入35例剔除4例,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和对照组完成观察的病例分别为31例和29例。分别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及金双歧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第1周,第2周进行症状积分评定及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但是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对两组治疗后的腹痛症状、其他兼症及腹部B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各项积分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有效;2.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主症(腹痛)的治疗上,相较于对照组更有优势;3.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兼症的治疗上,相较于对照组更有优势;4.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中医证候的治疗上,相较于对照组更有优势;5.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改善淋巴结大小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高卫平[5](2012)在《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文献综述、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方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1文献综述首先对经方及经方派等相关概念加以分析,以期厘定其概念内涵并明僚其古今思想演变之轨迹,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基础,经过分析发现:经方一词在唐代以前的涵义为广义的方书、效验方,在一些书名中也有出现,但是仍是作为一般名词而非专有名词;到宋代经方一词的涵义逐渐由广义向狭义转变,然而尚未定型;到清代徐灵胎始明确将经方定义为仲景所传之方,后世之书不得与经方并列,至此经方一词的涵义明确演变为仲景方。其次对影响中药量效关系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中药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为指导原则,这是保证药物发挥疗效的关键因素。通过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和脏腑特点的分析,总结出中药用量的基本规律:从四气五味理论分析,辛甘温热之品,用量一般偏少;酸苦咸寒凉之品,用量一般偏大。从升降沉浮理论分析,一般具有升浮作用趋势之药,用量一般偏少;具有沉降作用趋势之药,用量一般偏大。从归经理论分析,主归某经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少,次归某经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大。从脏腑理论分析,用于治疗五脏疾病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小,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治疗六腑疾病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大,治疗周期相对较短。最后对于经方量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分别对经方单味药、药对和复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同时对影响量效关系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希望通过对经方相关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的总结,建立系统的“人体为本”的方药剂量理论。2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通过对张仲景用药频次最多的前十味中药和六经主要药物的量效规律分析,可以发现经方中药物的用量和功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随着药物用量的变化,功效随之发生变化。如桂枝3两及以下以解肌散寒祛风,温阳化饮为主,4两以温通心阳,兼有平冲降逆之功,5两主要以平冲降逆为主;干姜用3两主要发挥温中散寒,温胃化饮的功效,4两以上具备了散寒止痛的效果。二是药物的功效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如生姜和胃止呕和散寒化饮的力量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半夏降逆止呕的力量亦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茯苓的利水作用随着用量的增加亦有增强之势。在影响药物用量的因素方面,一是方剂的结构是影响药物用量的主要方面,一般情况下君臣药用量偏大,佐使之药用量偏小。如半夏作为臣使之药降逆止呕,一般用半升即可,作为君药治疗呕吐重证,多用1升到2升。二是药物的炮制也影响药物的用量和功效重要因素,如生附子有大毒,其功效以回阳救逆为主,用量一般为1枚;炮附子的毒性偏弱,回阳力量不足,以温阳散寒止痛为主,用于风寒湿痹证炮附子可用至2-3枚。三是药物的配伍也是影响药物用量的重要因素,麻黄治疗表证兼郁热之证,多与石膏相配,麻黄和石膏的用量配伍比例配伍是随着表邪郁闭和里热轻重比例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内热较重时,一般石膏的用量要大于麻黄的用量。通过对经方药物组方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方的药物用量配伍是很严谨的,临床应用最好不要随意变动。如改变经方其中一味药的用量、或者两味药的用量,可以使全方的作用强度或主治方向发生改变,这充分体现了经方通过对药物用量的控制来达到不同治疗效果的临床治疗策略。同时药量配伍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会根据不同的病机、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兼证的不同来改变方剂中药物的用量,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辨证用量”原则。3影响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本部分主要是探讨了煎煮方法、服药方法、体质因素和药后护理对经方疗效的影响。这些是影响因素,是经方在一定用量基础上发挥最佳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仲景汤剂中绝大多数以水煎为主,但是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病情的需要,也会采用其它特殊的煎药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研究发现:(1)经方中某些药物采用先煎的方法主要是为了减轻药物的副作用、保证方中君药有效成份的充分析出和适应病情的需要。(2)后下的煎煮方法主要是由药物本身的特性和病情治疗的需要所决定的。(3)去滓再煎法主要用于寒热错杂、攻补兼施的和解剂,首先使方中的诸药合和,寒热同行,功补兼施以达和解之功;其次浓缩可以使药物的作用更加和缓而持久,更加符合和解的立意;再次久煎有利于补益之品药效的析出,增强和解剂的扶正和补益作用;最后浓缩的药汁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有利于胃气上逆的治疗。(4)粳米与药物同煎主要是为了补中焦,保胃气。(5)浸渍取汁法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单纯的浸渍取汁,如大黄黄连泻心汤,取其苦寒之性,薄其厚重之味,以清心下无形之邪热,而无泻下伤正之弊端;二是浸渍与煎煮、或与久蒸合和的方法,使药物生熟异性而各司其职。(6)煮散法,仲景变汤剂为煮散服用,多取散风除湿之效;煮散服用,多以增强涤荡内邪之功。(7)煮丸法主要用于邪实较重,但又不可峻攻的病证,所以采取煮丸为汤,缓荡实邪。在煎煮溶媒的选择上,仲景根据病情和药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溶媒以适应临床的需要,提高临床疗效。其中酒、蜜、浆水、苦酒和马通汁有各自的性味和功效,在各自的方中既是溶媒又是药物,均起到了其它药物难以替代的功效。泉水、东流水、甘澜水、井花水和潦水都属于水的范畴,主要利用它们的各自特性,以利于相应病证的治疗。以上诸煎煮方法,都是提高经方药物临床疗效和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服药方法也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日三服是经方最常用的服药方法,多用于陈年痼疾、正虚邪结、虚损不足病证的治疗,此种服药方法有利于药物在体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以持续发挥药物的功效。(2)日二服也是经方经常采用的服药方法,用于治疗实热性疾病、阴盛阳衰证、寒邪偏胜证和水饮内停性疾病以集中药力,增强药物的治疗功效;对于水饮内停性疾病,减少服用剂量可以减少留饮助邪的副作用;用于治疗上焦疾病或者病情较轻的疾病,一般小量服用即可达到治疗效果。(3)昼夜服药法可以使药物在体内昼夜保持一定的浓度和药效的持续性,以治疗夜晚容易加重的病证,或者处于发展趋势的病证,或者发作频繁的病证。(4)顿服汤剂多用于体质较实,邪气雍盛,病势急迫之病证,以发挥药专、势猛、迅速缓解病情之优势,主要用治疗实证、急证和危证。(5)频服法是根据病情和病位的需要而采用的服药方法,主要目的是保持药物的疗效的持续性,或者防止正气的损伤。(6)日一服见于十枣汤和大乌头煎,二方皆为攻邪峻剂,药物都有毒性,所以采用日一服的办法,达到攻邪而不伤正的目的。(7)根据病情的轻重、病位、疾病的发作规律、以及药物的作用特点,选取不同的时间服药,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统一。(8)诊断服药法可以使医生根据服药后病情的变化,考虑下一步的用药措施,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仲景经常根据病情的轻重、服药后的患者机体的反应、以及病人的体质和年龄,随时改变方剂的服用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仲景对服用剂量的调整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中病即止服药法,逐渐增量服药法,减量服药法,累积获效服药法,体质服药法等。充分体现了经方随证施量和以人为本的辨证思想。药后护理是指服药以后的调养与护理,是治疗病证的重要环节,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直接关系到药力作用的发挥,影响到病体康复的快慢。仲景药后护理的意义:一是为了增强经方的临床疗效、或者直接起治疗作用;二是防治峻猛之药损伤正气、或者外邪再次侵袭机体;三是根据不同的病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充分体现了“辩证施护”的护理原则。经方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保护中焦的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中焦强则正气足,有利于病邪的驱除,以加快疾病的治疗。
梁美均[6](2019)在《中医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3个治疗组,比较不同治疗组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肝胆湿热证)疗效差异,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新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病例,选出中医临床常见证型(肝胆湿热证),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3个治疗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及抑制胰腺外分泌、解痉等)+中药治疗、西医常规治疗+中医综合治疗(中医内、外治法)、单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三种治疗方案对中医常见证型(肝胆湿热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腹痛消失时间、恢复排便时间、禁食时间、血白细胞、血淀粉酶、CRP及APACHE-Ⅱ评分变化,比较不同治疗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①中医内外治法+西医组、中医内治法+西医组的腹痛、腹胀恢复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禁食时间均早于西医组(P<0.05),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医内外治法+西医组的肛门排便时间恢复得比中医内治法+西医组快(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中医内外治法+西医组的血WBC、CRP、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比西医组早(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中医内外治法+西医组的WBC恢复时间比中医内治法+西医组的恢复的快(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中医内治法+西医组的血淀粉酶恢复得比西医组快(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中医内治法+西医组血WBC、CRP恢复时间与西医组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3、5天后中医内外治法+西医组、中医内治法+西医组、西医组这三组的病情无明显变化(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④中医内外治法+西医组的有效率(91.2%)明显高于中医内治法+西医组(82.1%)、西医组(77.3%),且三组之间的痊愈、显效、进步、无效之间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践证明中医内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明显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内外治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
杨维[7](2005)在《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慢性盆腔炎(CPID)的中医病因病机要点,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治疗 CPID 的临床疗效,并试图从肿瘤标志物、性激素、免疫学等方面阐发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治疗 CPID 的作用机理。方法:将 60 例 CPID 患者按 1:1 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 例,给予以清热利湿、活血散结为原则制成的盆腔炎冲剂;对照组 30 例,给予妇乐冲剂。治疗两个月后记录患者的中医症状、局部体征和盆腔 B 超变化,并对中医症状、局部体征进行评分。治疗组 30 位患者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 CA125含量、黄体期血清雌酮和催乳素(PRL)含量、血清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血清短寿命 TS细胞抑制率活性。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愈显率为 90%,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 90%,局部体征疗效愈显率为 76.67%;对照组综合疗效愈显率为 63.33%,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 73.33%,局部体征疗效愈显率为 60%。两组综合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和局部体征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综合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中综合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未显示出明显优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程、不同病情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子宫边界模糊不清”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单侧或双侧附件区增粗或增厚”和“子宫直肠陷凹液性暗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 CA125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血清雌酮含量与治疗前基本持平,无统计学差异。血清 PRL 含量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血清 NK 细胞活性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血清短寿命 TS 细胞抑制率活性与治疗前基本持平,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结论:CPID 的病机为“湿”、“热”、“瘀”贯穿始终,治疗上以清热利湿、活血散结为原则,制成盆腔炎冲剂。全方从整体出发,多靶点辨证论治,共奏水道通、血气畅、瘀结散、余邪去之功。临床结果表明以盆腔炎冲剂治疗 CPID 疗效显著可以降低血清 CA125、PRL 含量,降低血清 Nk 细胞活性,对血清雌酮含量、血清短寿命 TS细胞抑制率无明显改变。其治疗 CPID 临床有效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防御能力,从而促进盆腔局部炎症吸收,减轻 CPID 免疫损伤。
王冠君[8](2016)在《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寒凝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为中药外敷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将60例纳入病例的患儿治疗一个疗程(28天)后,通过对本病症状、体征的量化评分及腹部彩超所示肠系膜淋巴结大小、数目进行前后对照,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消肿止痛散能有效缓解和消除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治疗前后进行总积分对照,结果显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确切。复查腹部彩超提示治疗后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较治疗前数目减少或横纵径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期间,未曾有患儿出现恶心呕吐、汗出过多等不良反应。提示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该病安全性良好。结论:通过对消肿止痛散的临床研究,证明消肿止痛散外敷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寒凝气滞型)的有效疗法,且该药物用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马骏[9](2003)在《胸痹心痛病证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本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先秦时期到清末,历经二千多年,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逐渐完善了胸痹心痛病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要点,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记述了先秦时期到清末历代中医文献中胸痹心痛病证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证论述的发展及独到之处,回顾和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这对今后深入探讨胸痹心痛辨证治疗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第一节的内容,确定本文中胸痹心痛的定义与范围,按现代中医的标准对胸痹心痛病名作出明确的定义,指出胸痹心痛一病所包括的西医病名范围,其他疾病有相似主症表现的也包括在此范围之内。由于古代文献中该病证的相关病名有很多,并且在不同历史时代对其认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本节中对与本病相关的十个病名的内涵及沿革作了探讨。本文只讨论内科范围的心痛,伤寒心腹痛、妊娠心痛、产后心痛、小儿心痛、霍乱心痛等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第二部分为本文第二节至第七节的内容,分为先秦、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几个阶段,涉及了胸痹心痛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调护等各个方面,作学术源流探讨。秦汉时期,是对胸痹心痛病证的初步认识阶段。在该时期,《黄帝内经》对本病的生理、临床表现、预后、针灸治疗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记述和认识,《金匮要略》则明确提出胸痹病名,并就其病因病机和药物治疗作了系统阐述,为后世本病证治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至明清时期是胸痹心痛病证研究的丰富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渐深入,治疗经验日渐丰富,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唐宋元时期,从大量的方书中可以体会心痛的治法,但系统论治的文献较少。巢元方、杨士瀛、陈无择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较全面地揭示了本病的发病原因。至刘完素将心痛分为寒、热、实三种,运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使心痛的治法方药从原来的以症状着手转为按病因论治,心痛的辨证论治模式初步形成。明清时期,心痛与胃脘痛以及各种有关心痛的概念分辨较清楚;摆脱了真心痛不可救治的成说,创制了多种急救方药;辨证更为细腻;治疗方法亦逐渐完善,如叶桂、陈修园、陈士铎、喻昌等许多医家都有自成一体的心痛论治方法,这些丰富多彩的治疗用药理论和经验,对今人的研究将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Daniel Eng(伍天宁)[10](2019)在《黄连汤方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强调具体临床指征的方式,利用现有的临床证据来阐述和探讨黄连汤的方证,以便提高医疗效果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为了保持临床实用性,选用关于黄连汤的临床资料(包括古代医案28例,现代医案100例,导师黄煌教授门诊病历50例以及各种已发表的临床研究15篇)作为研究对象。对来自上述资料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从黄连汤的“适用体质”和“适用病症”两大方面来归纳出黄连汤证的特点。结果:(1)黄连汤适用体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适用黄连汤的人群以中年男性为最多。患者体形多消瘦,面色黄暗无华,唇色红或暗,易汗,舌质淡、红或暗,舌苔腻,脉弦、细或弱,腹诊时上腹部硬满,上腹部压痛,脐周有跳动感等。在精神方面,常有烦躁、乏力、失眠等,或有抑郁偏向、酒精成瘾等。在发病趋向方面,其人在饮食不当、饮酒、情绪波动等情况下容易出现各种消化道症状,或有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或糖尿病的既往史或家族史。在生活方式方面,常有饮食不节、饮酒过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黄连汤证的出现。总之,其人既有明显的脾胃虚证,又有热或湿热的趋向。(2)黄连汤适用病症。黄连汤的主治症状类型包括腹痛类症状(以上腹痛为多,但也可表现为下腹痛、腹胀等)、呕吐类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泛酸等)、腹泻类症状(大便溏、大便次数多、肠鸣等)、失眠(入睡困难、易醒等)和胸部症状(胸闷、心悸等)。黄连汤证的次要症状类型包括口腔症状(口腔溃疡、舌痛、口苦、口渴等)、身体寒热类症状(怕冷、发热等)、泌尿及生殖系统症状(排尿困难、尿频、阳痿、异常了宫出血等)、体重下降以及头晕类症状(头晕、眩晕等)。黄连汤的主要适用疾病类型是消化道炎症及其相关病症,包括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口腔溃疡、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其他重要的适用疾病类型包括胆囊炎、心脏病(早搏、冠心病等)、功能性胃肠病及类似疾病、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妊娠恶阻、肾脏病、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结论:本研究首次根据个案报道、病历和临床研究的数据归纳出黄连汤的适用体质和适用病症,以及首次对黄煌教授应用黄连汤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此外,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又讨论黄连汤的《伤寒论》原文的意义、黄连汤证的鉴别、常用加味药及其临床指征和关于应用黄连汤的注意事项。
二、蛔虫症引起腹痛的治疗验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蛔虫症引起腹痛的治疗验方(论文提纲范文)
(1)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腹痛的古代学术源流 |
1 腹痛的定义、范围及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 定义 |
1.2 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2.1 中医病名的历史沿革 |
1.2.2 腹痛病证范围的确定 |
1.2.3 腹痛病名的演化 |
1.2.4 腹痛病名的相关称谓 |
2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2.1 概述 |
2.1.1 病名发展 |
2.1.2 病因病机 |
2.1.3 辨证诊断 |
2.1.4 治则治法 |
2.2 甲骨文对腹部相关疾病的记载 |
2.3 《山海经》出现"腹痛" |
2.4 《足臂十一脉灸经》 |
2.5 《史记》 |
2.6 《黄帝内经》 |
2.6.1 与腹痛相关的病证 |
2.6.2 病变脏腑与病因病机 |
2.6.3 辨证诊断 |
2.6.4 治则治法 |
2.6.5 疾病预后 |
2.7 《神农本草经》 |
2.8 《难经》 |
2.8.1 脉象特征 |
2.8.2 注重肾命 |
2.8.3 奇经腹痛 |
2.9 《伤寒论》 |
2.9.1 关于芍药止痛 |
2.9.2 各经腹痛特点 |
2.10 《金匮要略》 |
2.10.1 亡血失精腹痛 |
2.10.2 奔豚气上冲腹痛 |
2.10.3 寒气入侵腹痛 |
2.10.4 便闭腹痛 |
2.10.5 寒疝腹痛 |
2.10.6 淋病腹痛 |
2.10.7 疝瘕腹痛 |
2.10.8 肝水腹痛 |
2.10.9 黄疸腹痛 |
2.10.10 产后腹痛 |
2.10.11 妇科杂病腹痛 |
2.10.12 食积腹痛 |
2.11 《中藏经》 |
2.11.1 腹痛与脏腑病变相关 |
2.11.2 其他病证中的腹痛症状 |
2.11.3 痛证的脉象特征以及脉象的逆顺判断 |
2.11.4 治疗腹痛的药物 |
2.12 《脉经》 |
2.12.1 独取寸口诊断腹痛 |
2.12.2 脉诊分析腹痛病因病机 |
2.12.3 脉象反应脏腑疾病与腹痛的关系 |
2.12.4 根据脉象确定治法 |
2.12.5 奇经病腹痛的脉象特征 |
2.12.6 从脉象探查疾病预后 |
2.13 《针灸甲乙经》 |
2.14 《肘后备急方》 |
2.14.1 急腹痛可用捏脊 |
2.14.2 寒邪腹痛温中除寒 |
2.14.3 热邪腹痛清热止痛 |
2.14.4 积滞腹痛用汗法 |
2.14.5 中毒腹痛多用吐下 |
2.15 《小品方》 |
2.15.1 芍药止痛的论述 |
2.15.2 不同腹痛的证治药方 |
2.15.3 灸法治腹痛 |
2.16 《褚氏遗书》 |
2.17 《本草经集注》 |
2.18 《集验方》 |
3 隋唐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3.1 概述 |
3.1.1 病名发展 |
3.1.2 病因病机 |
3.1.3 治则治法 |
3.2 《诸病源候论》 |
3.2.1 病名 |
3.2.2 明确提出腹痛与心痛为不同病证 |
3.2.3 病因三分法 |
3.2.4 见于其他病证中的腹痛 |
3.2.5 腹痛治疗多用导引 |
3.3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3.3.1 腹痛不荣与不通 |
3.3.2 重视运用食疗方治腹痛 |
3.3.3 治疗方药剂型变化多样 |
3.3.4 各种外治法的运用 |
3.4 《外台秘要》 |
3.4.1 归纳虫积腹痛 |
3.4.2 单方简便廉验 |
3.4.3 外治灵活应用 |
4 宋元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4.1 概述 |
4.2 腹痛证治的发展 |
4.2.1 病名 |
4.2.2 病因病机 |
4.2.3 治法方药 |
4.2.4 方剂发展 |
4.3 《太平圣惠方》 |
4.3.1 丰富腹痛脉象 |
4.3.2 多从虚寒病因温补治疗 |
4.3.3 多用丸剂、散剂等成药配方,方便取用 |
4.3.4 发展食疗 |
4.3.5 进一步完善前人对虫积腹痛的论述 |
4.4 《圣济总录》 |
4.4.1 腹痛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
4.4.2 治疗腹痛多用丸、散、酒剂 |
4.4.3 根据病变脏腑来分别用药 |
4.4.4 外治法运用 |
4.4.5 食疗治腹痛 |
4.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4.6 《奉亲养老书》 |
4.7 《小儿药证直诀》 |
4.8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4.8.1 腹痛与心痛内容混杂 |
4.8.2 腹痛方剂归纳 |
4.8.3 脏腑病变所致腹痛 |
4.9 刘完素及其著作 |
4.9.1 《素问玄机原病式》 |
4.9.2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4.9.3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
4.10 张元素及其著作 |
4.10.1 《医学启源》 |
4.11 张从正及其著作 |
4.11.1 《儒门事亲》 |
4.12 李杲对腹痛的论述 |
4.12.1 《内外伤辨惑论》 |
4.12.2 《脾胃论》 |
4.12.3 《兰室秘藏》 |
4.13 《严氏济生方》 |
4.13.1 脏腑病变致腹痛 |
4.13.2 为情志不遂腹痛设立专方 |
4.13.3 擅用血肉有情之品 |
4.14 《仁斋直指方论》 |
4.14.1 腹痛的病因和对应方剂 |
4.14.2 腹痛的治疗特点 |
4.15 《饮膳正要》 |
4.16 朱丹溪对腹痛的论述 |
4.16.1 六郁所致气血郁滞引发腹痛 |
4.16.2 与腹痛相关脏腑沿用前说 |
4.16.3 初病与久病治法不同 |
4.16.4 食郁腹痛不可单用苦寒 |
4.16.5 诸痛不可补气 |
4.16.6 芍药只可用于血虚腹痛 |
4.16.7 提出了腹痛的分经证治原则 |
5 明代医家对腹痛的认识 |
5.1 概述 |
5.1.1 病名 |
5.1.2 病因病机 |
5.1.3 辨证诊断 |
5.1.4 治法方药 |
5.2 《医学正传》 |
5.2.1 浊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 |
5.2.2 治疗宜用温散 |
5.2.3 白芍并非所有证型所宜 |
5.2.4 不可拘泥"诸痛不可补气" |
5.3 汪机及其著作 |
5.3.1 《石山医案》 |
5.3.2 《医学原理》 |
5.4 《内科摘要》 |
5.4.1 腹痛多用温补 |
5.4.2 腹痛方剂 |
5.5 《古今医统大全》 |
5.5.1 详述"通则不痛"治疗机理 |
5.5.2 总结温散、和解、疏下等方法 |
5.5.3 小儿腹痛 |
5.5.4 注重对其他疗法的运用 |
5.6 《医学入门》 |
5.6.1 芳香药物行气止痛 |
5.6.2 足三里治腹痛 |
5.6.3 治疗腹痛药物 |
5.6.4 腹痛属外感寒类病证 |
5.7 《本草纲目》 |
5.7.1 治疗腹痛药物 |
5.7.2 芍药 |
5.8 《医方考》 |
5.8.1 寒证腹痛温通止痛 |
5.8.2 痰、食腹痛消除积滞 |
5.8.3 气血不畅理气活血 |
5.8.4 寒热失调治宜调和 |
5.8.5 瘀血腹痛活血通络 |
5.8.6 虫积腹痛用雄槟丸 |
5.8.7 寒因寒用的冰煎理中丸 |
5.8.8 急下存阴三承气 |
5.8.9 缓急止痛小建中 |
5.8.10 解表和里桂枝加芍药汤 |
5.8.11 肝郁脾虚痛泻要方 |
5.8.12 大便燥结通幽汤 |
5.9 《证治准绳》 |
5.9.1 邪正相搏是腹痛根本原因 |
5.9.2 腹痛部位与脏腑相关 |
5.9.3 诸多病邪中寒邪为多 |
5.9.4 概括了各类腹痛的特点和方药 |
5.9.5 多种治法丰富外治内容 |
5.10 《寿世保元》 |
5.10.1 腹痛治疗以案证方 |
5.10.2 治疗多用辛温之品 |
5.10.3 白芍对虚寒腹痛者不宜 |
5.10.4 对虚性腹痛详加论述 |
5.10.5 食盐、生姜等治疗腹痛 |
5.10.6 腹痛的灸疗法 |
5.11 《景岳全书》 |
5.11.1 从八纲论腹痛 |
5.11.2 从命门论腹痛 |
5.11.3 反佐之法治疗反酸腹痛 |
5.11.4 内有积滞不可骤用温补 |
5.11.5 饮水实验判断寒热 |
5.11.6 初步将胃脘痛与心痛、腹痛区分开 |
5.11.7 祛邪治腹痛 |
5.11.8 指出丹溪"诸痛不可补气"片面性 |
5.11.9 善用刮痧、针灸等外治法 |
5.12 《医宗必读》 |
5.12.1 腹痛的阴阳辨证特点 |
5.12.2 腹痛部位的三分法 |
5.12.3 宣肺理气治疗腹痛 |
5.12.4 不可拘泥"诸痛属实,痛无补法" |
5.13 《症因脉治》 |
5.13.1 确定腹痛部位 |
5.13.2 腹痛的辨证 |
6 清至民国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6.1 概述 |
6.1.1 病名 |
6.1.2 病因病机 |
6.1.3 辨证诊断 |
6.1.4 治法方药 |
6.2 陈士铎及其著作 |
6.2.1 《石室秘录》 |
6.2.2 《辨证录》 |
6.3 《冯氏锦囊秘录》 |
6.3.1 通畅气血治腹痛 |
6.3.2 总结腹痛寒热虚实辨证特征 |
6.3.3 初病多通下,久病则升消 |
6.3.4 芍药只适用于虚性腹痛 |
6.4 《张氏医通》 |
6.4.1 寒性腹痛用温散之法 |
6.4.2 腹痛部位与脏腑经脉对应关系 |
6.4.3 总结治疗腹痛方剂 |
6.5 《医学真传》 |
6.5.1 腹痛分部位治疗 |
6.6 《金匮要略心典》 |
6.7 《医学心悟》 |
6.7.1 腹痛的八纲辨证 |
6.7.2 下法治疗的指征 |
6.7.3 瘀血腹痛的辨证特点 |
6.7.4 列专篇讨论腹痛 |
6.8 《医宗金鉴》 |
6.9 《临证指南医案》 |
6.9.1 脾虚腹痛益气健脾 |
6.9.2 寒湿腹痛温阳利湿 |
6.9.3 肝郁腹痛疏肝解郁 |
6.9.4 阳郁腹痛温中有通 |
6.9.5 湿浊中阻芳香化浊 |
6.9.6 阳虚腹痛温热除寒 |
6.10 陈修园及其著作 |
6.10.1 提出腹痛辨证的独到见解 |
6.10.2 腹痛治疗处方灵活 |
6.11 《医林改错》 |
6.11.1 瘀在膈下 |
6.11.2 瘀在少腹 |
6.12 《类证治裁》 |
6.12.1 腹痛治疗有新久之分 |
6.12.2 腹痛病因复杂,类型多样 |
6.12.3 腹痛的随症治疗 |
6.12.4 总结了腹痛脉象特点 |
6.13 《血证论》 |
6.13.1 腹痛与多种因素相关 |
6.13.2 腹痛与各类血证密切相关 |
6.14 《医学衷中参西录》 |
6.15 《丁甘仁医案》 |
6.16 《经方实验录》 |
下篇 腹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
1.1 病因病机 |
1.1.1 病因 |
1.1.2 病机 |
1.1.3 发病机制归纳 |
1.2 腹痛的辨证论治 |
1.2.1 辨证要点 |
1.2.2 腹痛的分型论治 |
2 著名中医专家治疗腹痛的特点与经验 |
2.1 承庚方 |
2.2 严苍山 |
2.3 岳美中 |
2.4 张伯臾 |
2.5 秦伯未 |
2.6 程门雪 |
2.7 黄文东 |
2.8 董廷瑶 |
2.9 汪岳尊 |
2.10 刘云鹏 |
2.11 邓铁涛 |
2.12 董建华 |
2.13 石冠卿 |
2.14 曲衍海 |
2.15 熊魁梧 |
2.16 何宏邦 |
2.17 黄荣活 |
2.18 颜正华 |
2.19 张珍玉 |
2.20 何任 |
2.21 王静安 |
2.22 陈亦人 |
2.23 李寿彭 |
2.24 任继学 |
2.25 陈应贤 |
2.26 周耀庭 |
2.27 夏桂成 |
2.28 戴裕光 |
2.29 曹济民 |
2.30 周庚生 |
2.31 黄明志 |
3 腹痛的治疗研究 |
3.1 古方化裁 |
3.1.1 芍药甘草汤 |
3.1.2 四逆散 |
3.1.3 桂枝汤 |
3.1.4 小建中汤 |
3.1.5 半夏泻心汤 |
3.1.6 桂枝茯苓丸 |
3.1.7 当归芍药散 |
3.1.8 大成汤 |
3.1.9 藿香正气散 |
3.1.10 大顺红糖饮 |
3.1.11 平胃散 |
3.1.12 四磨汤 |
3.1.13 木香槟榔丸 |
3.1.14 补中益气汤 |
3.1.15 白术芍药散 |
3.1.16 良附丸 |
3.1.17 生化汤 |
3.1.18 柴胡疏肝散 |
3.1.19 膈下逐瘀汤 |
3.1.20 少腹逐瘀汤 |
3.2 自拟方 |
3.2.1 行气活血解粘汤 |
3.2.2 腹痛必应方 |
3.2.3 温中消食汤 |
3.2.4 缓急止痛汤 |
3.2.5 连朴茵砂汤 |
3.2.6 五香散 |
3.2.7 健脾消积汤 |
3.2.8 运脾止痛汤 |
3.2.9 益气疏理汤 |
3.2.10 开郁导气汤 |
3.2.11 理气活血汤 |
3.2.12 虚寒腹痛汤 |
3.2.13 温中止痛汤 |
3.2.14 益气活血汤 |
3.2.15 运脾导滞汤 |
3.2.16 安腹汤 |
3.2.17 解痉止痛汤 |
3.3 单味药 |
3.3.1 紫石榴 |
3.3.2 生姜 |
3.3.3 杨梅 |
3.3.4 大黄 |
3.3.5 黑脂麻 |
3.3.6 白酒 |
3.3.7 艾叶 |
3.4 中成药 |
3.4.1 镇痛酊 |
3.4.2 枫蓼肠胃康颗粒 |
3.4.3 腹痛安 |
3.4.4 化积止痛丸 |
3.4.5 麝香保心丸 |
3.4.6 胃苏冲剂 |
3.4.7 四磨汤口服液 |
3.4.8 复方丹参片 |
3.4.9 三红妇康精 |
3.4.10 溶石胶囊 |
3.4.11 金牛腹痛片 |
3.4.12 清开灵 |
3.4.13 复方甘草片 |
3.5 其他疗法 |
3.5.1 针灸治疗 |
3.5.2 穴位注射 |
3.5.3 拔罐 |
3.5.4 药物外敷 |
3.5.5 灌肠 |
3.5.6 按摩与气功治疗 |
3.5.7 民族医药 |
4 有关腹痛若干问题的思考 |
4.1 对腹痛宜和的认识 |
4.1.1 解表和 |
4.1.2 温而和 |
4.1.3 燥而和 |
4.1.4 润而和 |
4.1.5 清而和 |
4.1.6 消而和 |
4.1.7 补而和 |
4.2 对通法的认识 |
4.2.1 通法的发展脉络 |
4.2.2 通法涵义广泛,并非简单通下 |
4.2.3 广义的通法形式多样 |
4.2.4 运用通法必须详辨虚实 |
4.3 关于汗法治疗腹痛 |
4.3.1 汗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
4.3.2 汗法治疗腹痛的原理 |
4.3.3 汗法多样,可治疗各种腹痛 |
4.4 芍药止痛范围的扩展 |
4.4.1 芍药止痛,由来已久 |
4.4.2 前人有"血虚适用,虚寒勿与"之说 |
4.4.3 用之得当,范围扩大 |
4.5 对"痛无补法"的探讨 |
4.5.1 痛无补法理论的提出 |
4.5.2 痛无补法的局限性 |
4.5.3 补法运用必须详辨 |
4.5.4 实证不可妄补 |
4.5.5 虚证不可不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制订检索策略 |
2 选择数据库 |
3 文献研究步骤 |
3.1 分析和准备阶段 |
3.2 收集和占有文献资料 |
3.3 处理和加工使用文献资料 |
4 文献分析 |
4.1 古代医学文献研究 |
4.2 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
5 文献研究结果归纳 |
第二章 专家问卷调查研究(德尔菲法) |
1 设置项目评估、组织预测小组 |
2 选择专家组 |
3 制定三轮问卷调查表 |
4 建立数据库 |
5 统计分析 |
5.1 专家的积极系数 |
5.2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
5.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
6 结论 |
各轮专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专家调查问卷的组成 |
1.2 评价办法 |
2 统计分析方法 |
3 专家积极系数 |
4 第一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4.1 诊断部分 |
4.2 辨证部分 |
4.3 治疗部分 |
4.4 预防与护理部分 |
5 第二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5.1 诊断部分 |
5.2 辨证部分分析 |
5.3 治疗部分分析 |
5.4 预防与护理部分分析 |
6 第三轮专家问卷 |
第三章 专家论证会 |
结果 |
1 范围 |
2 术语和定义 |
3 诊断 |
3.1 临床表现 |
3.2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
3.3 鉴别诊断 |
4 辨证 |
4.1 肠蛔虫证 |
4.2 蛔厥证 |
4.3 虫瘕证 |
5 治疗 |
5.1 治疗原则 |
5.2 分证论治 |
5.3 中成药 |
5.4 推拿疗法 |
5.5 针灸疗法 |
5.6 灌肠疗法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1 专家问卷调查(德尔菲法)应用体会 |
1.1 专家问卷调查(德尔菲法)简介 |
1.2 专家问卷调查的特点及优势 |
1.3 专家问卷调查法的应用体会 |
1.4 专家问卷调查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2 对本指南的认识 |
2.1 本指南的意义 |
2.2 指南的重点解读 |
2.3 指南的展望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 完成课题 |
2. 发表论文 |
致谢 |
(3)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国内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现状 |
(二)国内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 |
(一)传统医学 |
(二)病种 |
(三)病种命名和分类标准 |
(四)疾病谱 |
(五)其它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计量学研究 |
第二节 专著类 |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专著类概述 |
二、专著中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概述 |
第三节 学术论文类 |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学术论文类概述 |
二、学术论文中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概述 |
第二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 |
第一节 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的病种 |
一、民族特色病种命名的原因 |
二、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汇总 |
三、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分类方法 |
四、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分类 |
第二节 一般命名法病种 |
一、一般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角度 |
二、一般命名法病种的汇总 |
三、一般命名法病种的分类 |
第三节 一般命名法病种与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比较研究 |
第三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凡例 |
二、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布规律 |
二、分析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 |
第四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个例分析 |
第一节 跌打损伤 |
一、跌打损伤概述 |
二、跌打损伤的治疗 |
三、土家医治疗跌打损伤的优势疗法 |
四、跌打损伤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肺痨 |
一、肺痨概述 |
二、肺痨的治疗 |
三、肺痨的现状分析 |
四、肺痨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屙痢症 |
一、屙痢症概述 |
二、屙痢症的治疗 |
三、屙痢症现状分析 |
四、屙痢症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
第四节 白虎症 |
一、白虎症概述 |
二、白虎症的治疗 |
三、白虎症的研究现状 |
四、白虎症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文献研究 |
1.中医药关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进展 |
2.西医关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进展 |
二、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与方法 |
2.临床研究方法 |
3.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1.立题依据 |
2.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形成的中医生理病理探讨 |
3.黄连温胆汤的历史沿革、临床应用及组方依据 |
4.超声诊断Brenneman综合征的概况 |
5.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优势与不足 |
6.问题与展望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西医综述 |
一、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
二、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临床病例观察表 |
附件2: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示例) |
(5)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一 经方与经方派源流考证 |
1 经方之名称由来及考释 |
2 “经方”一词在历代之不同涵义探讨 |
2.1 “经方”在汉代至唐代泛指方书、效验方 |
2.2 “经方”之涵义在北宋时期开始发生演变 |
2.3 至清代徐大椿“经方”之狭义涵义始得以确立 |
3 经方派源流探讨 |
参考文献 |
二 影响中药量效的基础理论研究概述 |
1 中药性味对量效的影响 |
1.1 药物气味学说的内涵 |
1.2 中药的性味对量效的影响 |
2 升降沉浮对量效的影响 |
3 中药归经对量效的影响 |
4 藏象对中药用量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三 经方量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
1 经方药物的量效关系研究概况 |
2 经方药对的量效关系研究概况 |
3 经方复方的量效关系研究概况 |
4 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篇 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
一 经方药物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
1. 经方药物的统计方法及结果 |
2. 经方药物用量统计及临床量效规律分析 |
2.1 甘草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1.1 甘草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2 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1 一两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2 二两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3 三两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4 四两以上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5 甘草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
2.1.3 甘草的量效规律小结 |
2.2 桂枝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2.1 桂枝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2.2 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
2.2.2.1 一两左右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
2.2.2.2 二两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
2.2.2.3 三两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
2.2.2.4 四两以上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
2.2.2.5 桂枝的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
2.2.3 桂枝的量效规律小结 |
2.3 生姜临床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3.1 生姜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3.2 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1 一两至二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2 三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3 四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4 五两至六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5 八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6 生姜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
2.3.3 生姜的量效规律小结 |
2.4 大枣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4.1 大枣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4.2 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2.1 十枚大枣以下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2.2 十枚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2.3 十二枚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2.4 十五枚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2.5 二十五枚大枣以上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3 大枣的量效规律小结 |
2.5 芍药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5.1 芍药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5.2 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
2.5.2.1 二两以下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
2.5.2.2 二两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
2.5.2.3 三两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
2.5.2.4 四两到六两芍药的量效关系分析 |
2.5.3 芍药用量规律分析小结 |
2.6 半夏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6.1 半夏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6.2 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6.2.1 二合半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6.2.2 半升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6.2.3 一升至二升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6.3 半夏的量效规律小结 |
2.7 干姜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7.1 干姜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7.2 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7.2.1 二两以下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7.2.2 二两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7.2.3 三两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7.2.4 四两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7.3 干姜用量规律分析小结 |
2.8 人参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8.1 人参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8.2 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
2.8.2.1 一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
2.8.2.2 二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
2.8.2.3 三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
2.8.2.4 四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
2.8.3 人参的量效规律小结 |
2.9 茯苓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9.1 茯苓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9.2 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
2.9.2.1 三两以下茯苓量效关系分析 |
2.9.2.2 三两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
2.9.2.3 四两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
2.9.2.4 六两和八两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
2.9.2.5 茯苓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
2.9.3 茯苓的量效规律小结 |
2.10 附子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10.1 附子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0.2 附子的量效关系分析 |
2.10.2.1 一枚附子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0.2.2 二枚至三枚附子的用量规律分析 |
2.10.3 附子的量效规律小结 |
2.11 麻黄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
2.11.1 麻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1.2 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1.2.1 二两以下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1.2.2 二两的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1.2.3 三两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1.2.4 四两麻黄的量效关系分析 |
2.11.2.5 六两麻黄的量效关系分析 |
2.11.2.6 麻黄的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
2.11.3 麻黄的量效规律小结 |
2.12 大黄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
2.12.1 大黄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2.2 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2.1 一两至二两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2.2 三两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2.3 四两至六两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3 大黄的量效规律小结 |
2.13 石膏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
2.13.1 石膏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3.2 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3.2.1 半斤以下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3.2.2 半斤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3.2.3 一斤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3.3 石膏的量效规律小结 |
2.14 柴胡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
2.14.1 柴胡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4.2 柴胡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4.2.1 三两至四两柴胡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4.2.2. 半斤柴胡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4.3 柴胡的量效规律小结 |
3 经方药物量效规律小结 |
二 经方组方用量的改变对疗效的影响 |
1 病机相同,根据病情的轻重改变组方的用量 |
2 病机相同,根据兼证的不同改变组方的用量 |
3 根据病机的变化而改变组方的用量 |
4 根据病机的侧重和病情的缓急而改变组方用量 |
5 小结 |
下篇 经方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 煎煮方法对经方量效的影响 |
1. 煎煮方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1 先煎药物的统计和意义 |
1.1.1 先煎药物的统计结果 |
1.1.2 药物先煎的意义分析 |
1.2 后下药物的统计和意义 |
1.2.1 后下药物的统计结果 |
1.2.2 药物后下的意义分析 |
1.3 去滓再煎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3.1 去滓再煎法的统计结果 |
1.3.2 去滓再煎法的意义分析 |
1.4 药物与粳米同煎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4.1 药物与粳米同煎法的统计结果 |
1.4.2 药物与粳米同煎法的意义分析 |
1.5 浸渍取汁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5.1 浸渍取汁法的统计结果 |
1.5.2 浸渍取汁法的意义分析 |
1.6 煮散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6.1 煮散法的统计结果 |
1.6.2 煮散法的意义分析 |
1.7 煮丸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7.1 煮丸法的统计结果 |
1.7.2 煮丸法的意义分析 |
1.8 小结 |
2 煎煮溶剂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2.1 煎煮溶剂的统计结果 |
2.2 煎药溶剂的意义分析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 经方服药方法对量效关系的影响 |
1 经方服药方法的归纳和分析 |
1.1 日三服的归纳和分析 |
1.2 日二服的归纳和分析 |
1.3 昼夜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1.4 顿服法的归纳和分析 |
1.5 频服法的归纳和分析 |
1.6 日一服的归纳和分析 |
1.7 时间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1.8 诊断服药法的分析 |
1.9 服药方法小结 |
2 经方服用剂量控制策略的归纳和分析 |
2.1 中病即止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2.2 逐渐增量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2.3 减量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2.4 累积获效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2.5 体质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三 药后护理及饮食禁忌对疗效的影响 |
1 采用药后护理的经方归纳和意义分析 |
1.1 采用药后护理的经方归纳 |
1.2 药后护理的意义分析 |
1.3 小结 |
2 饮食禁忌的归纳和意义分析 |
2.1 饮食禁忌的经方归纳 |
2.2 饮食禁忌的意义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中医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一、病因 |
二、发病机制 |
三、诊断标准 |
四、治疗 |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
一、急性胰腺炎中医相关病名的认识 |
二、病因病机 |
三、辩证分型 |
四、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三、治疗方法 |
四、观察指标 |
五、疗效评价 |
六、统计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三组患者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的比较 |
二、三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的比较 |
三、三组患者治疗后3、5天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APACHE-Ⅱ评分) |
四、三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本次研究的依据及临床意义 |
第二节 肝胆湿热证急性胰腺炎的中医综合治疗 |
―、中医内治法 |
二、中医外治法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四、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论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一: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及临证思路分析 |
文献综述二:本研究涉及主要中药的古今文献述要 |
文献综述三:与慢性盆腔炎相关的西医学实验指标研究进展 |
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论和临床研究 |
前言 |
诊疗标准 |
临床资料 |
结果 |
疗效评定结果 |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积分变化 |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改善情况 |
治疗组综合疗效分析 |
治疗前后B 超改善情况比较 |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含量变化 |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雌酮(黄体期)含量变化 |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黄体期)含量变化 |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NK 细胞活性变化 |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短寿命TS 细胞抑制率变化 |
安全性观察 |
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治疗CPID 临床疗效小结 |
讨论 |
立论依据:CPID 湿热瘀结的病因病机分析 |
方药特点分析 |
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治疗CPID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盆腔炎冲剂对CPID 各项研究性指标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数据处理 |
五、一般资料 |
六、研究结果 |
第二章 讨论 |
一、中医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认识 |
二、西医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认识 |
三、治法分析 |
四、方药分析 |
五、诊断及疗效标准分析 |
六、研究结果分析 |
七、不足之处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胸痹心痛病证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胸痹心痛的定义、范围及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2. 先秦时期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公元前205年 |
2.1 甲骨文和马王堆帛书有关心痛的记载 |
2.2 《黄帝内经》对于胸痹心痛的论述 |
2.2.1 《内经》中有关病名内涵探讨 |
2.2.2 心脉生理系统初具轮廓 |
2.2.3 心痛的临床表现 |
2.2.4 心痛病因病机理论的雏形 |
2.2.5 心痛的诊断 |
2.2.6 以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 |
2.2.7 对预后调理的认识 |
3. 汉晋南北朝时期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公元前206年--公元581年 |
3.1 《神农本草经》 |
3.2 《金匮要略》 |
3.2.1 《金匮要略》中胸痹、心痛病名内涵 |
3.2.2 “阳微阴弦”的病因病机 |
3.2.3 经典有效的治法方药 |
3.2.4 九 种心痛 |
3.2.5 第九篇以外有关心痛的内容 |
3.3 《华氏中藏经》 |
3.4 王叔和《脉经》 |
3.5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3.6 葛洪《肘后备急方》 |
4. 隋唐时期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
4.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4.2 孙思邈《千金要方》 |
4.3 王焘《外台秘要》 |
5. 宋金元时期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
5.1 宋金元时期的发展 |
5.1.1 对心痛内涵的探讨 |
5.1.2 病因方面的发展 |
5.1.3 治疗进展 |
5.2 宋金元时期主要文献对胸痹心痛的相关论述 |
5.2.1 《太平圣惠方》 |
5.2.2 《圣济总录》 |
5.2.3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5.2.4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5.2.5 张子和《儒门事亲》 |
5.2.6 李东垣及其著作 |
5.2.7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
5.2.8 朱震亨及其著作 |
6. 明代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
6.1 明代心痛论治各方面的发展 |
6.1.1 心痛与胃脘痛及相关病名的鉴别 |
6.1.2 心痛病因的发展 |
6.1.3 治疗方法逐渐丰富 |
6.1.4 对真心痛认识有了突破性进展 |
6.1.5 提倡饮食养生 |
6.2 明代主要文献对胸痹心痛的相关论述 |
6.2.1 李梃《医学入门》 |
6.2.2 汪石山《医学原理》 |
6.2.3 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医镜》 |
6.2.4 张介宾及其著作 |
7. 清代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公元1644--1911年 |
7.1 清代趋于完善的胸痹心痛认识 |
7.1.1 病因病机的发展 |
7.1.2 脉诊的发展 |
7.1.3 丰富的辨治方法 |
7.1.4 真心痛证治的发展 |
7.1.5 调护 |
7.2 清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7.2.1 喻昌《医门法律》 |
7.2.2 陈士铎及其著作 |
7.2.3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
7.2.4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
7.2.5 陈修园及其著作 |
7.2.6 王清任《医林改错》 |
7.3 清代其它文献对胸痹心痛的论述 |
7.3.1 刘默《证治百问》 |
7.3.2 李用粹《证治汇补》 |
7.3.3 张璐《张氏医通》 |
7.3.4 程国彭《医学心悟》 |
7.3.5 吴谦《医宗金鉴》 |
7.3.6 何梦瑶《医碥》 |
7.3.7 徐大椿《杂病证治》 |
7.3.8 薛雪《碎玉篇》 |
7.3.9 林佩琴《类证治裁》 |
7.3.10 郑寿全《医法园通》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黄连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黄连汤的历史源流与研究现状 |
1 黄连汤的来源、名称与组成 |
2 黄连汤历代论述 |
2.1 影响力最大的早期方论 |
2.2 寒与热的具体定位 |
2.3 中虚之说 |
2.4 桂枝在黄连汤中的作用 |
2.5 黄连汤证在六经中的定位 |
3 黄连汤药理研究进展 |
3.1 黄连汤的药理研究 |
3.2 黄连汤与其他方比较的药理研究 |
4 关于黄连汤的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1.1 以临床资料为对象 |
1.2 以适用体质与适用病症为目标 |
1.3 从临床数据到方证阐述 |
2 黄连汤范围确定 |
2.1 黄连汤与进退黄连汤 |
2.2 黄连汤原方组成确定 |
3 临床资料来源 |
4 纳入标准 |
4.1 黄连汤医案纳入标准 |
4.2 黄连汤临床研究纳入标准 |
5 数据整理 |
6 数据分析 |
6.1 统计软件 |
6.2 黄连汤医案数据分析 |
6.3 黄连汤临床研究数据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黄连汤医案分析 |
1.1 医案中体质特征分析 |
1.2 医案中症状分析 |
1.3 医案中疾病分析 |
1.4 医案中病因分析 |
1.5 医案中病机分析 |
1.6 医案中处方分析 |
1.7 小结 |
2 黄连汤临床研究分析 |
2.1 临床研究综合概况 |
2.2 临床研究具体综述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讨论 |
1 黄连汤适用体质 |
1.1 身体特征 |
1.2 心理特征 |
1.3 发病趋向与生活方式 |
1.4 体质解释 |
1.5 典型病例 |
2 黄连汤适用病症 |
2.1 黄连汤适用症状类型 |
2.2 黄连汤适用疾病类型 |
2.3 黄连汤适用病症归纳 |
3 黄连汤原文解释 |
3.1 伤寒 |
3.2 胸中有热 |
3.3 胃中有邪气 |
3.4 腹中痛 |
3.5 欲呕吐 |
3.6 昼三夜二 |
4 黄连汤方证鉴别 |
4.1 与半夏泻心汤证的鉴别 |
4.2 与小柴胡汤证的鉴别 |
4.3 与小建中汤证的鉴别 |
4.4 与乌梅丸证的鉴别 |
5 黄连汤加减及注意事项 |
6 结论 |
6.1 黄连汤方证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黄连汤医案数据库内容与术语规范 |
附录2 黄连汤类方分析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蛔虫症引起腹痛的治疗验方(论文参考文献)
- [1]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李永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2]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D]. 潘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3]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席宇.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8)
- [4]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D]. 高卫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1)
- [6]中医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研究[D]. 梁美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 杨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8]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D]. 王冠君.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 [9]胸痹心痛病证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马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2)
- [10]黄连汤方证研究[D]. Daniel Eng(伍天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