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馒头”一词的来历(论文文献综述)
袁耀辉[1](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沈玉嘉[2](2020)在《唐代饮食文化中的胡风问题》文中认为胡风的盛行对唐代饮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胡地饮食原材料的引入、胡风饮食加工工艺、“胡食”及胡风饮食成品、饮食器具中体现的外来因素、宴饮集会中的外来风俗、胡食商业的传播几个方面之上。它的主要传播者与践行者既有国内的皇族成员、世卿贵胄、一般官吏、市井民众,也有自域外入唐的进贡使、胡商、胡僧、胡姬。其影响体现在地域渗透上,在前期大体延续着陆上丝绸之路自西向东的传播过程,以长安为中心,后期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起,扬州、广州、长沙等城市林立而起,大放异彩,且其影响进一步辐射到周边的亚洲国家。对应在时间段发展上,自唐初外域饮食原材料的集中引进,到开元年间“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盛景,至安史之乱后社会上对于胡风的质疑,胡风饮食的昔日风光已再难见,已存在的胡风饮食转向本土化、日常化发展,士人的关注点逐渐转向了对南方饮食的描述,胡风饮食的胡气与发展势头愈淡。本文将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考察,对唐代饮食文化中的胡风问题展开研究,在使用的参考资料范围中,除了官方记载的史料,尤其注重整理和考证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资料,以及考古出土的唐代食品、饮食器物、墓葬壁画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展开一系列的归纳论证与比较研究,希望能够全面地论述唐代饮食文化中的外来特色表现,从而提供对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这一问题更多视角的解读。
冯雪冬[3](2015)在《宋代笔记词汇研究》文中认为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交往等各领域全面繁荣。尤其是理学的兴起,标志着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前进的步伐。从而,宋代成为汉语史上的关键一环,是汉语古今转变和文白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由此,汉语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上一切细微变化,也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上面。然而,保存下来的宋代口语文献与其时代地位相比较而言却显得十分逊色,这对於学术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宋代笔记文献数量庞大,反映面广泛,语言文白夹杂,又多有作者精心考辨的材料,无疑令後人足以用来从各自角度汲取、利用,并加以发挥。史学家藉以证史实、补阙失,文学家藉以窥测文坛之面貌、汲取文学思想,文化学者藉以深入当时社会生活、采各地民风,语言学家则可以此为语料勾勒一时代之语言面貌、整理语言研究的零散成果、归纳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语料,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视野,以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为中心,以语言、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为旨归。我们的研究是在封闭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选定宋代笔记文献中各类词汇的词语考释、词汇系统、词汇理论和词汇价值的研究;是由选定笔记覆盖至其他笔记文献,进而,结合历代文献语料的词汇史研究;是以词汇学为中心,部分地延伸至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宋代笔记文献语料,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在汉语史研究上无疑弥足珍贵。就词汇而言,宋代词汇的共时层面,是古今中外、文白雅俗历时沉淀的堆叠。浩瀚纷繁的宋代笔记文献中保存了当时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方俗词、宗教词、外来词、熟语和日常口语词,弥补了宋代口语文献数量上的不足,与《朱子语类》、禅宗语录等语料在语体上形成互补。针对语料特徵,我们确立了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所坚持的原则: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口语成分;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注重词义演变、成词理据和定型过程的描摹和解释;方言、俗语研究的过程中,兼顾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我们所进行的是从词汇考释到词汇系统,从事实描摹到方法论总结,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逐层深入的研究。词语考释的工作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分类进行。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商业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军事防御的内忧外困,在词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同时,新词、新义的内容也是宋代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等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总体看来,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在语言学上的主要特徵体现在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语言规律外的动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方俗词语考释既有词义及词义演变的考探,又有立足语言本身,认字辨音,参照史实,考证词语原形,揭示成词依据,追溯词汇衍生的脉络的词汇理据的解析。既有宋代方言词的考察,又有对现代北方方言词语的溯源。同时,从部分词语入手,展现了岭南地区人群概貌、物产工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信仰等独特的风土人情;至宋代,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已有漫长的历史,“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间,大量的宗教词汇、外来词词汇得以沉淀。宋代笔记中既有佛、道专用词汇,又有经历从一般中土文献到佛道文献,再到中土文献中的一般词汇。专用词汇由於语体的限制,意义相对单一,即便有引申也是发生在宗教环境内部。一般词汇词义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宗教环境的引申,多半是中土词汇经过宗教熔炉提炼後而发生的两次词义“改造”。另有部分词汇是在佛道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完成的词义演变。笔记中外来词汇体现了来源多样性的特徵,有伴随佛教传入者,有来自其他外国语者,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者;宋代笔记中的熟语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行话隐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的定型过程,以及文人隐语、民间隐语的不同特徵,体现了汉语文白雅俗对立、相融、互动发展的趋势;宋代笔记虽然以文言为主,然而,文白夹杂,其中包含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口语词,反映了汉语口语词发展的状态,提供了口语词的层次信息。归纳笔记文献中的日常口语词群,剥离客观存在的词汇层次,是词汇系统研究的需要,而且,断代的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与常用词演变研究可以互为补充。口语词层次研究是词汇断代、归类、探源、考辨、求理、综合的全面考察。我们以此为方法,进行了宋代笔记亲属称谓和人体名词的词群层次的个案研究。词汇理论的研究是在词汇考释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我们归纳了宋代笔记作者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因声求义、求证方言、钩沉古注、认字辨音、追求语词源流、探究理据、古今对比、二重证据等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考证语料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尝试揭示了几条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词义引申,“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语言俗解与词义演变,以及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等。对宋代笔记来说,其中的词汇研究必然为笔记文献整理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我们以词汇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调查的已整理的笔记材料,指出了其中因不明词义,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而导致的误点、误校和漏校问题。同时,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也具有极大的辞书学研究价值,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修订中的词条收录、义项设置、引证释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陈胜利[4](2014)在《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接触语言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接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不同源的、或虽同源但已分化的语言相互接触而引发的语言变化规律。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词汇的借用。从词汇角度说,整个英语史就是一部词汇借用史。英语在其1500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共计吸纳了120多种语言的词汇。它从几个日耳曼部族的语言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成为“不是世界语的世界语”。英语借词的来源,非常广泛,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来自汉语。由于是小宗词源,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虽然早在19世纪晚期语言学家就开始提及,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起色和改观,代表性研究有Chan&Kwok(1985)的香港词汇研究、美国学者Garland Cannon(1987;1988)的汉语词汇研究,以及大陆学者汪榕培(1986;2001;2002)先生的“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里,国内这个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但繁华的背后,有两个基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是“量”的问题:英语里到底有多少汉语借词?二是“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借词?有怎样的规律?本论文从接触语言学的角度,以已有语料和自建语料为基础,整合已有的借词理论,采用理论研究和语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借词的整个“动态”过程为“纲”,以借词的分类为“目”,以语言、社会、文化等因素为切入“点”,以借词语料为支撑“面”,做到“点”“面”结合,“纲”举“目”张。语言接触研究,既讲接触,也讲影响,换言之,就是过程、结果两者都要兼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借词“动态过程论”的构想,将借词研究的外延扩大,保留传统的“词典借词”研究,增加“前借词”和“后造词”的研究。这样,借词研究,就分成了三个阶段,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全面考察,有助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形成系统的、分层的认识。前借词,是指“临时借用”的翻译词汇;后造词,是指英语、汉语或英汉语混合而“新造”的词汇,两者都是“新词”,通常情况下,不能视同“借词”,但随着接触的深入,时间的推移,它们却有可能转化为“借词”。从借词角度看,前借词阶段的音译和仿译方法,有利于“新词”向“借词”转化;后造词阶段的“新造词”,特别是英语新造词,由于舍弃了汉语的形式,看不到汉语的“源模”,因而,相比之下,难成借词,一般词典不予收录,收录了也不注明词源,总体说来,数量有限,难以统计。语言的发展和演变,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一些非语言因素,如政治因素、科技因素等,借助现代快捷的传媒,可穿越时空,让“新词”一举成为“借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词典借词,顾名思义,就是被一般英语词典收录了的汉语借词,处于借用过程的“借入”阶段。根据其语素和构式的存无,可细分为音译借词、混合借词和义借词三种。音译借词的数量,大致有三、四百个,从时间上看,16世纪之前的很少,主要集中在19世纪和20世纪,总体呈增长趋势;从语义上看,多为饮食、艺术、动植物、政治等词汇;从拼法上看,普通话拼音词汇最多,以后依次是威妥玛拼音、粤语拼音、威妥玛之前的拉丁拼音、闽南语拼音以及洋泾浜英语等等。需要强调的是,洋泾浜英语的借用方式,和普通的借词方式不同,其特点是“结构借用”比较突出;借词有直接借词和间接借词两种。间接借词中,以“日媒词”贡献最大,有200多个。由于词源考证复杂,尚待深入研究。混合借词有派生和复合两种方式,通过派生方式产生的汉语借词大约有100个;通过复合方式产生的大约800个,其中音译义注词有几十个,描写词有700多个。音译义注词通常为单个英语词汇,说明其前面音译词的语义类别。描写词是一种最便捷、最经济、最易懂的借词的方式,因此,在整个借词中所占的比例也最大。义借词有引申和仿译两种类型。词义发生引申,有时是因为语音相似,有时是因为语义相似,这类汉语借词数量有限,加之表现形式为“旧词添新义”,因而其“借词”身份常遭质疑。仿译由于英汉词形同构、语素对应,易于“依瓢画葫芦”,所以,这类借词越来越多,英语里大致有100多个,并且呈强劲增长趋势。译借词的构成方式,以两个或三个词为主,一个或四个词为辅。主要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词汇,反映现代中国风貌。接触语言学认为,借用成分、借用数量跟语言接触的强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借词数量和接触强度成正比。偶然的接触,一般只借用实义词——通常是名词,也有一些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但没有结构上的借用。高强度的接触,既有词汇借用,也有结构借用。对照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不难发现,这一理论经受住了检验。汉语和英语接触,18世纪之前,总体程度不高,因而借词也不多;到了19、20两个世纪,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接触越发频繁,借词也随之增多,但增长方式不同,音译借词是“递增”式发展,而仿译借词是“倍增”式发展,且主要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词汇,不像音译借词多为中国“土产”、“古董”等。地域方面,广东、香港、福建、上海等地,语言接触时间较早、较长、较强,因而,借词中,出现了粤语拼音、闽南语拼音以及洋泾浜英语等。整体上看,英语对汉语的借用,主要是以词汇为主,音译借词多为“命名”之需;结构上的借用较少,主要体现在仿译词和洋泾浜英语的短句上。英汉语间的接触强度,介于“偶然接触”和“强度不高的接触”之间。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它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如汉语英译、词汇教学、词典编纂、二语习得、语言规划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借词角度看,异化的翻译策略以及音译和仿译的翻译方法,会给汉语词汇提供更多“接触”的机会,从而有利于汉语词汇走入英语。这些汉语词汇,特别是文化词汇,一旦成为借词,也便成了文化符号和文化“使者”。它们架构起中外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桥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王宝红[5](2005)在《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记小说自魏晋迄清,着述繁富。以笔记小说中的俗语词为对象展开研究,是词汇研究中的新视角,已有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清代是笔记小说集大成的时代,清代笔记小说数量可观,词汇容量大,作品内容庞杂,作者人数众多,词汇覆盖面广,反映的社会面广泛而细致。在语言上,多以浅近的文言写作,行文不辞鄙俚,文白夹杂,保存了丰富的俗语词资料。这些资料,虽然缺乏用语的系统性,但它也没有特定的限制,笔记一事一议的特点,使作者能够自由地把自己所注意到的、有特点的材料记录下来。它们对于清代汉语及整个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着其他文献资料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俗语词资料还未受到足够的注意,是同类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本论文选定清代笔记小说中的俗语词作为研究的课题。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搜集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在广泛阅读清代笔记小说着作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中的300多部作了全面调查,搜集到大量的俗语词,然后从中筛选出2728个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在词语的选择上,并不仅仅局限于新词新义和疑难词语的搜罗,凡是清代使用的俗语词,都将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这是本文搜集材料的基本考虑。(2)对所选定的每一个俗语词作了分类整理和详细地释义研究。在每一小类词语汇释之后,利用数理统计法对其中词语的首见年代及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作了分析,揭示了其中一些比较突出的词汇现象。大量语言事实的分类描写,可使人们对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汇的基本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情况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3)在分类描写的基础上,又从整体上对俗语词的组成成分、音节特点、语义架构、构词方式以及词义的发展变化诸问题作了探讨,总结了这一时期俗语词汇发展的特点,可使人们对这一时期背离文言规范的俚俗层面的用语状况获得一个全新的理性
曹翔[6](2007)在《王梵志诗合成词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梵志是初唐通俗诗人。王梵志诗在我国文化思想史、敦煌学、民俗学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王梵志诗主要反映着唐代底层贫民百姓的生活和思想,面向大众,用百姓的言语入诗,口语性质尤为明显,故它也是汉语史研究难得的语料。本文把王梵志诗作为一个封闭的研究系统,穷尽式地筛选出由语素“阿、子、儿、头、家”构成的近百个合成词,较为系统地描写了王梵志诗专题词汇的产生与发展演变面貌;较为细致地勾勒出新、旧语言要素之间的兴替,并努力寻求新生的语言要素产生的动因,为汉语史,特别是近代汉语的建设积累些许材料。本文属于汉语史的专书专题研究,由绪论、专题研究、附录及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王梵志的生活年代及王梵志诗的影响、王梵志诗的语料价值、王梵志诗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价值等问题。第二部分为专题研究,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七章论述。第一章论说合成词的性质及对象,包括合成词的组合方式、合成词的研究价值、词缀的性质、词缀的鉴别标准及本文的说明等几个问题。第二章专论由语素“阿”构成的合成词,即专论“阿耶、阿娘、阿谁、阿堵、山阿”等5个合成词(按行文的顺序排列,下同)。另外附论“阿姨、阿你”2个合成词。第三章专论由语素“子”构成的合成词,即专论“鬼子、娘子、妻子、驴子、师子、肫子、袄子、庵子、铛子、巾子、笠子、绳子、瓮子、一向子、些子、(身弱)子、儿子、男子、逆子、孙子、天子、童子、王子、主子、子孙”等25个合成词。第四章专论语素“儿”构成的合成词,即专论“妻儿、神猪儿、鼠儿、出家儿、丁儿、儿郎、儿孙、富儿、贫儿、市郭儿、孙儿、田舍儿、童儿、屠儿、黠儿、小儿、婴孩儿、丈夫儿”等18个合成词。此外,还随文讨论了“猪儿”、“出家人”、“孩儿”、“丈夫”等4个合成词。第五章专论由语素“头”构成的合成词,即专论“骨头、馒头、铺头、嘴头、老头、街头、膝头、前头、上头、长头、各头、例头、齐头、笔头、幞头、牛头、头皮、岸头、当头、回头、叩头”等21个合成词。随文还讨论了“包子”等合成词。第六章专论由语素“家”构成的合成词,即专论“他家、自家、家口、家母、家亲、家人、家僮、亲家、冤家、怨家、大家、店家、法家、合家、浑家、家常、家风、家具、家门、家舍、家事、家乡、贫家、人家、俗家、小家、出家、当家、家生”等29个合成词。第七章《结语》主要简述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价值等内容。《附录》罗列了20世纪初以来有关王梵志诗研究的论着目录。《主要参考文献》列举了本文研究所涉猎参考的主要论着目录。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如下几点:1.王梵志诗中由语素“阿、子、儿、头、家”构成的合成词共98个,其中,附加式37个,占的比例为38%。这说明,附加式合成词在语言交际中占据了相当的份额,在唐代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构词方式。2.在98个合成词中,出现的新词、新义有53个,占54%;也就是说,这53个新词新义是唐代新生的语言要素。这些新词新义被《现代汉语词典》吸收的有30个,占全部新词新义的57%。这说明唐代语言变化较快,也说明,唐代语言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3.在98个合成词中,目前还未见于其他文献的有6个词,这进一步肯定了王梵志诗的语料价值。4.在98个合成词中,产生于唐代以前的有69个,所占的比例为68%,说明了语言的渐变性和继承性。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初步梳理了百来个合成词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一一分析其结构方式,为汉语史和构词法的研究积累了材料。2.本文发现,现有大型辞书义项的例证晚于王梵志诗的有(不包括大型辞书未收的义项)22个词;本文还发现,大型辞书及众家论着中始见例证晚于本文发现的有27个词,两项共49个词(或义项)。另,本文发现,王梵志诗中出现而大型辞书未见收录的词有10个。3.本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对23个合成词进行了重新诠释,对大型辞书和某些学者所给出的例证、词语释义进行了甄别、商榷,并给出自己的新看法。4.本文对某些语言理论,如词缀的鉴别标准问题、词缀的产生时代、词缀的历史属性、词缀“头”、“家”的界定、词缀“儿”的性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孔之见,还对“神猪儿、市郭儿语、土馒头”等的组合方式进行了讨论。5.本文对某些新旧语言要素之间的嬗变兴替状况作了些许探索。还对部分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兴替作了简单的描写。6.本文对某些新出现的语言要素的形成机制也作了一定的探索。7.本文对王梵志诗中部分疑难词如“阿你、人兴料、触体”等作出了自己的理解诠释,为文献研究和词语考证研究、民俗研究贡献出自己的一见之得。本文的主要研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在汉语史上,具体表现在:1.本文的研究表明,王梵志诗中保存了众多的新生语言要素,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王梵志诗的语料价值。2.本文对一些词的产生时代作出了新的判断,把几十个词的书证时代提前了,为汉语史上语言新质要素的发现作出了些许贡献。3.本文勾勒了一批词的历史演变轨迹,对一批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梳理,为语义学的研究和汉语词汇史的建设做了些添砖加瓦的工作。4.本文发现了一批产生于唐代的词汇,还发现了一批在唐代出现的新变化的词,即新义的产生,这些新词或新义是前人未曾注意,或辞书未曾提及的。本文还为少数几个词作了共时的描述。本文的研究为唐代断代语言的描写积累了材料。二、本文的研究成果还体现在语言理论上,我们得出下面几点新认识:1.词缀的虚化与虚词的虚化二者的性质迥乎不同。虚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语法意义,明确语法功能;词缀的作用在于组成新词,表达一定的附加色彩意义。2.词缀的类推是有限度的,历时性质尤其明显;虚词的类推是开放的,共时性质比较分明。3.词义演变有新发现。一般都承认词缀是由实语素虚化而来,却很少提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词起初并不是词缀构词,而是由实语素组合而成的复合式合成词。但是到了一定的历史阶段,它却又变成了附加式合成词,这跟人们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有关系,也充分说明了汉语词汇演变的复杂性。三、本文丰富了解释语言学的内容。本文不仅揭示了汉语史上某些语言新旧要素的嬗变情况,而且还对其嬗变的机制动因作出了初步的解释,把描写与解释结合起来。四、本文初步考证了百来个合成词的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对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系也多有阐释,为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积累了材料。五、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作历史文献的断代根据。这是语言学对文献学的贡献。
潘牧天[7](2013)在《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研究》文中认为《朱子语类》是宋代大儒朱熹与其门人弟子讲学问答的实録,集中体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且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概貌。《朱子语类》的编撰主要参考了“五録”、“三类”,《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即是其中最早的《池録》(以下简称《池録》),亦是最早的朱子语録编本之一。值得庆幸,《池録》现存宋刻本七卷,明抄本十一卷,不计重复共有十四卷,27万余字,亟待深入研究。经校勘,宋本《池録》确是一部精审的古籍,几乎未发现错讹。宋本《池録》作为难得存留至今的宋椠孤本,兼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历史代表性,堪称善本,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基於对《池録》与《朱子语类》全面校勘基础上,通过《池録》对《朱子语类》进行版本与语言的考探。全文共分五章。绪论中介绍了朱子《语録》与《语类》的成书概况,总结了二十世纪以来前贤对《池録》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及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一章详细描述了宋、明《池録》残本的概貌和《池録》的避讳,考探其以时间为序的编排方式,并指出其阙版、错版等。第二章仔细比勘宋、明《池録》,通过两本共有的卷目中的注文排列的规律,断定明《池録》所抄母本即是今存宋《池録》,并举例説明两种《池録》之间的不同。第三章在《池録》、徽州本、成化本系统《朱子语类》各本校勘基础上,首先提出徽州本《朱子语类》(《蜀类》)采用的《池録》即今残存之《池録》,从略去《池録》条目、对《池録》中“同闻异録”的整合、拆分或合并《池録》条目等几个方面分析黄士毅、黎靖德《语类》对《池録》的利用,并考探黄、黎二本之间的继承及发展关系。第四章举例考释了《朱子语类》中的一些版本异文词汇、口语词、名物词、方言词,并尝试从词义类聚的角度对“烂”类词进行分析考探。第五章从文献学、语言学、辞书学、朱子学等方面总结了《池録》研究的意义。附録中例举了部份《池録》、徽州本、成化本中出现的用字差异;并附上《朱子语类》词表与《池録》卷第三十八校勘样稿。
王娟[8](2019)在《中泰甜食名称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甜食和泰国甜食的名称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找、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手段,收集到248个甜食名称,其中中国甜食名称123个,泰国甜食名称125个。文章以这些名称为基本语料,运用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根据甜食名称本身的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分析使用的修辞手法,阐述它们反映的文化内涵。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选题理据、价值和意义,交代选题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中泰甜食分类。根据中泰甜食结构进行分类,阐述两国在甜食分类上的差异。第三部分:中泰甜食名称的语言对比。对比分析它们命名理据、结构和使用的修辞特点等。第四部分:中泰甜食名称的文化内涵分析。分析中泰两国甜食名称所反映的文化汉义,阐述异同点的原因。第五部分:结语。总结全文,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高启安[9](2005)在《“饼”源“胡”说——兼论数种面食名称的起源》文中指出“饼”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段时间内,“饼”是小麦面粉类食物的通称。小麦原产于两亚,小麦面粉在古波斯语中读作“peste”或“pist”,中国古代一些面粉类食物品种的发音多为[P‘]或[P],或第一个音为[P‘],或为[t‘],“饼”大量出现的时代为西汉以后,与中西交流频繁有关,因此,“饼”并非“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应是“peste”或“pist”在汉地的音译,是一个“胡语”。俄语、英语中许多面食名称或与面食有关的词语其发音与“peste”或“pist”有关也说明,它们都是“peste”或“pist”在不同地区的音变。面食“餢链”、“饵饪”等的发音基本与“peste”或“pist”一致:“馒头”、“馄饨”、锅贴、锅塌、(?)饦、(?)(?):等面食均为“peste”或“pist”的声转。故晋人束皙《饼赋》中的“薄夜”、“薄壮”或“薄持”,应是“薄特”之形似而误。
余颖[10](2010)在《村庄·民俗·民间美术 ——陕西省延川县小程村民间面花的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间美术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开展田野调查工作的同时,学术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解决了许多重要问题,同时也有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的方面。本文选择陕西省延川县小程村的民间面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范围的深入调查,对村庄、民俗与民间美术进行了综合研究,目的在于对以往的研究作学术史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一些新问题。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三章的篇幅对小程面花的生存背景作了详细描述。第一章介绍了小程面花所处的区位空间,即小程村的整体情况,包括村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变迁、农业和经济状况等方面,此外还对小程民间艺术村的成立情况有所交待。第二章介绍了小程面花生存的民俗空间,从村民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婚育情况、娱乐和教育、民俗礼仪活动几方面进行讨论。第三章对小程面花所处的文化语境作了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民间美术”概念的来源、村民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民间艺术的认定几方面,同时还介绍了村庄里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美术形式。第二部份着重研究小程面花的制作使用以及发展变化。第四章对小程村不同民俗礼仪中的面花制作及使用作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它们所蕴含的民俗内涵。第五章则描述了村庄近年来的一些重要变化,包括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民间美术形式的改变等,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村庄里的民间剪纸,不仅发展了许多新题材,并且在经济的介入下成为了商品。第六章是对小程面花的变化和发展进行分析,通过与剪纸的比较以及小程面花的历史比较得知,小程面花的制作和使用并未随着村庄的变化而发生大的改变。在前两部份的基础上,第三部份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七章分析了面花的起源和材料特点。第八章探讨了小程面花的功能、艺术特色以及传承特点,认为小程面花的主要功能是祭祀和祈福,并且由于其简洁朴实的艺术特色,使得传承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同时还涉及到传承的地域性和差异性问题。第九章是对其他地区面花的发展作了分析比较,指出很多地区的面花有了新的发展,例如成为专门的商品、男性面花制作者的出现以及面花题材和装饰的创新等,由此观察了在变动的社会背景下民间美术所出现的变化。
二、“馒头”一词的来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馒头”一词的来历(论文提纲范文)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唐代饮食文化中的胡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相关概念界定 |
0.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3 研究成果综述 |
0.4 创新点和难点 |
1 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
1.1 记载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相关文献 |
1.2 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种类 |
1.2.1 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入贡名目 |
1.2.2 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其他类目 |
1.3 唐代胡地饮食原材料的特点 |
1.3.1 广泛的域外来源地区 |
1.3.2 胡人本土的食用方式 |
1.3.3 唐人特殊的食用方式 |
1.3.4 丰富的口味与其功效 |
2 唐代的“胡食”与胡风饮食 |
2.1 域外“胡食” |
2.1.1 地域风俗饮食 |
2.1.2 宗教风俗饮食 |
2.2 “胡食”及其汉化 |
2.2.1 胡饼炉烤与蒸制加工方式 |
2.2.2 饆饠与餢飳的西来和东传 |
2.2.3 胡食汉化与唐代中上阶层 |
2.3 胡风食品 |
2.3.1 羌煮貘炙肉食制法的发展 |
2.3.2 乳酪制品食用方式的多样 |
2.3.3 胡风食品与唐代科举士子 |
2.4 胡风饮品 |
2.4.1 果汁饮品 |
2.4.2 酒类饮品 |
3 唐代饮食器具与宴饮聚会中的外来因素 |
3.1 饮食器具材质的外来因素 |
3.1.1 玉石、水晶材质饮食器具 |
3.1.2 玻璃材质饮食器具 |
3.1.3 玛瑙材质饮食器具 |
3.1.4 金银饮食器的流行 |
3.1.5 西域植物材质藤杯 |
3.2 饮食器具造型的外来因素 |
3.2.1 胡瓶 |
3.2.2 皮囊壶 |
3.2.3 高足杯 |
3.2.4 带鋬杯 |
3.2.5 多曲长杯 |
3.2.6 兽角形酒杯 |
3.3 饮食器具纹饰的外来因素 |
3.3.1 石榴纹样 |
3.3.2 葡萄纹样 |
3.3.3 椰枣纹样 |
3.3.4 狮子纹样 |
3.3.5 胡人形象 |
3.3.6 阿拉伯文 |
3.4 唐地在胡式饮食器具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作用 |
3.4.1 唐代东传至日本的胡式玻璃器 |
3.4.2 唐代长沙铜官窑外销胡式瓷具 |
3.5 唐代宴饮聚会中的外来因素 |
3.5.1 外来高足坐具与唐人宴饮餐制 |
3.5.2 “胡貌类人”的劝酒用具酒胡子 |
4 唐代的胡食商铺 |
4.1 唐代的胡饼商铺 |
4.1.1 国内各地胡饼商铺的分布情况 |
4.1.2 长安城中胡饼商铺与社会背景 |
4.1.3 扬州城中胡饼商铺与社会背景 |
4.1.4 鬻饼胡与来华海上商路的联系 |
4.1.5 胡饼文化中的“胡”与“狐” |
4.2 唐代的饆饠商铺 |
4.3 唐代售卖胡食的综合性商铺 |
4.3.1 长安城中的酒楼 |
4.3.2 商山道上的食店 |
5 唐代饮食文化中胡风传播的变化 |
5.1 阶层传播:由上至下 |
5.1.1 上有所好 |
5.1.2 上行下效 |
5.2 种类传播:由一至多 |
5.3 地域传播:由北至南 |
5.4 胡风影响的两面性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宋代笔记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现状 |
二、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三、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宋代笔记文献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文献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 |
一、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 |
二、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 |
三、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 |
四、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文献在词汇学研究中的价值 |
一、保存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词新义 |
二、揭示过渡时期汉语的各类词汇面貌 |
三、包含丰富的词语考释材料 |
四、拥有系列日常口语词群 |
第三节 如何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 |
一、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 |
二、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的口语成分 |
三、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 |
四、考探方俗词语源流,做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 |
五、追踪宗教词汇、外来词汇来龙去脉 |
六、系连零散材料作系统研究 |
第二章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的语言学特徵 |
一、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 |
二、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 |
三、外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 |
第二节 新词新义与宋代社会的大发展 |
一、工商业的繁荣 |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
三、内忧外困下的军事防御 |
第三节 新词新义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
一、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 |
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 |
三、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 |
第三章 宋代笔记方俗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义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理据考 |
一、认字辨音,考探原形 |
二、参照史实,揭示依据 |
三、立足语言本身,追溯词汇衍生脉络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研究与岭南风土人情 |
一、人群概貌 |
二、物产工艺 |
三、衣食住行 |
四、婚丧嫁娶 |
五、人际信仰 |
第四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与方言研究 |
一、方言词 |
二、方俗词汇中所见现代北方方言词 |
第四章 宋代笔记佛道词汇与外来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中的佛道专用词汇 |
一、佛教专用词汇 |
二、道教专用词汇 |
三、佛道共用专有词汇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所见佛道一般词汇之发展演变研究 |
一、中土固有而借入佛道文献的词汇 |
二、生於佛道语境而跨境引申的佛道词汇 |
三、佛道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演变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中的外来词 |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词 |
二、来自外国语的外来词 |
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
第五章 宋代笔记熟语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所见成语研究 |
一、成语之基本面貌 |
二、前代成语之定型考 |
三、新生成语之流变考 |
四、同源成语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中的惯用语、谚语 |
一、惯用语考 |
二、谚语考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所见隐语材料研究 |
一、作者对隐语的探讨 |
二、文人隐语 |
三、民间隐语 |
第六章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一、为什麽要进行汉语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的断代研究 |
二、为什麽要进行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三、怎样从事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亲属称谓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父母称 |
二、舅姑称 |
三、兄姊称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人体名称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脸面、牙齿和五官 |
二、头脑和腿脚 |
三、臀和肩臂 |
四、皮和肚 |
第七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理论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方法论 |
一、因声求义 |
二、求证方言 |
三、钩沉古注 |
四、认字辨音 |
五、追求语词源流 |
六、探究理据 |
七、古今对比 |
八、二重证据 |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几个特征 |
一、“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汉语词义引申 |
二、“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 |
三、语言“俗解”与汉语词汇演变 |
第三节 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 |
一、“对称规约”与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
二、“对称规约”与词义的发展变化 |
三、“对称规约”与汉语的古今文白转换 |
第八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文献整理 |
一、不明词义者 |
二、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者 |
三、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者 |
第二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 |
一、补《大词典》词条 |
二、补《大词典》义项 |
三、补《大词典》之引证 |
四、《大词典》释义、引证商榷 |
结语 |
附录:引用宋代笔记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後记 |
(4)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接触语言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概览 |
2.1 借词定义 |
2.1.1 借词的术语 |
2.1.2 借词的界定 |
2.2 国内汉语借词研究 |
2.3 国外汉语借词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接触语言学视域下的借词理论 |
3.1 接触语言学简介 |
3.1.1 术语来源 |
3.1.2 研究历史 |
3.1.3 概念界定 |
3.2 借词理论综述 |
3.2.1 Whitney 的“借用等级”论 |
3.2.2 Saussure 的借词“外部要素”论 |
3.2.3 Sapir 的借词“文化”论 |
3.2.4 Bloomfield 的借词“二元”论 |
3.2.5 Haugen 的借词“复制再生”论 |
3.2.6 Weinreich 的借词“社会”论 |
3.2.7 Cannon 的借词“同化等级”论 |
3.2.8 Thomason & Kaufman 的借用“触变类型”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前借词研究 |
4.1 国内刊物翻译策略:归化 |
4.2 国外刊物翻译策略:异化 |
4.3 原因与对策 |
4.4 小结 |
第五章 词典借词研究 |
5.1 音译借词 |
5.2 混合借词 |
5.2.1 派生 |
5.2.2 复合 |
5.3 义借词 |
5.3.1 引申 |
5.3.2 仿译 |
5.4 小结 |
第六章 后造词研究 |
6.1 英语新造词 |
6.2 英汉新造词 |
6.3 汉语新造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启示 |
7.2.1 对汉语英译的启示 |
7.2.2 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清代笔记小说的概况和特点 |
1.3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记载方式 |
1.4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历时来源 |
1.5 研究的材料及方法 |
2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称谓类俗语词 |
2.1 亲属称谓 |
2.2 社交称谓 |
2.3 职业称谓 |
2.4 品质评价 |
2.5 绰号、别名 |
3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衣食住行类俗语词 |
3.1 衣着装饰 |
3.2 饮食菜肴 |
3.3 住所建筑 |
3.4 行旅交通 |
3.5 器具杂物 |
3.6 日常举止 |
4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社会生产类俗语词 |
4.1 生产经营 |
4.2 钱财 |
4.3 集市、商业机构 |
4.4 科举官制 |
4.5 棍骗盗抢 |
4.6 人际交往 |
5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精神生活类俗语词 |
5.1 游戏娱乐 |
5.2 民间艺术 |
5.3 节会 |
5.4 民间信仰 |
5.5 婚嫁、生育、丧葬 |
6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天地万物类俗语词及其他 |
6.1 天文地理 |
6.2 人体医药 |
6.3 动植物 |
6.4 性质、状态 |
6.5 其他 |
7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构成 |
7.1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词汇成分 |
7.2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构成特点 |
7.3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历史层次分析 |
7.4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移用现象 |
8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附录:词目索引 |
引用书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6)王梵志诗合成词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王梵志的生活年代 |
第二节 王梵志诗的影响、语料价值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合成词界说 |
第一节 合成词说略 |
第二节 附加式合成词说略 |
第三节 本文的几点说明 |
第二章 由语素“阿”构成的合成词 |
第一节 由语素“阿”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 |
一、前缀“阿”说略 |
二、由前缀“阿”构成的名词 |
三、由前缀“阿”构成的代词 |
第二节 由语素“阿”构成的复合式合成词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由语素“子”构成的合成词 |
第一节 由语素“子”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 |
一、后缀“子”说略 |
二、由后缀“子”构成的名词 |
三、由后缀“子”构成的数词、量词 |
第二节 由语素“子”构成的复合式合成词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由语素“儿”构成的合成词 |
第一节 由语素“儿”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 |
一、后缀“儿”说略 |
二、由后缀“儿”构成的表示人物的名词 |
三、由后缀“儿”构成的表示动物的名词 |
第二节 由语素“儿”构成的复合式合成词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由语素“头”构成的合成词 |
第一节 由语素“头”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 |
一、后缀“头”说略 |
二、由后缀“头”构成的名词 |
三、由后缀“头”构成的副词 |
第二节 由语素“头”构成的复合式合成词 |
一、由实语素“头”构成的名词 |
二、由实语素“头”构成的副词 |
三、由实语素“头”构成的动词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由语素“家”构成的合成词 |
第一节 由语素“家”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 |
一、后缀“家”说略 |
二、由后缀“家”构成的代词 |
第二节 由语素“家”构成的复合式合成词 |
一、由实语素“家”构成的名词 |
二、由实语素“家”构成的动词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附录 王梵志诗研究论着目录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朱子《语録》和《语类》的成书过程 |
第二节 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概说 |
第一节 宋刻本、明抄宋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概况 |
第二节《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的避讳 |
第三节《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的编排方式 |
一、 按听课时间顺序排列 |
二、 按听课时间顺序结合内容排列 |
第二章 两种《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比较 |
第一节 宋刻本、明抄本《池録》的传承关系 |
第二节 宋刻本、明抄本《池録》异文比较 |
第三章 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与《语类》诸本的比较 |
第一节 黄士毅《语类》所据《池録》版本 |
第二节 徽州本、成化本略去不收的条目 |
一、 徽州本、成化本皆未收録的条目 |
二、 徽州本收録而成化本未收録的条目 |
三、 徽州本未收録而成化本收録的条目 |
第三节 徽州本、成化本对各家同闻异録的整合 |
第四节 徽州本、成化本对《池録》条目的拆分、合并 |
一、 徽州本、成化本对《池録》条目的拆分 |
二、 徽州本、成化本对《池録》条目的合并 |
三、 徽州本、成化本对《池録》条目的拆分再合并 |
第五节 徽州本、成化本对《池録》名称的改动 |
一、 对指代朱子的“先生”的改动 |
二、 对尊称的改动 |
三、 对与朱子对话者名字的增删 |
四、 对人名中姓氏的改动 |
五、 人称中名、字、号、里籍及介绍的改动 |
六、 对古人名称的改动 |
七、 由讹误导致的人名改动 |
第六节 徽州本、成化本对行为动作的改动 |
一、 删去言语行为标记 |
二、 统一言语行为标记 |
三、 删去行为动作细节 |
第四章 宋本《池録》与《朱子语类》词语考释 |
第一节《池録》与《朱子语类》异文词汇例释 |
第二节《池録》与《朱子语类》词语例释 |
第三节《池録》与《朱子语类》方言词汇例释——以温州方言为例 |
第五章 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研究的学术价值 |
第一节《朱子语类》整理和研究 |
第二节 语言研究 |
第三节 辞书编纂与修订 |
一、 补《汉语大词典》未收的词语 |
二、 补《汉语大词典》未收的义项 |
三、 补《汉语大词典》例证 |
第四节 朱子学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附録一:《池録》、徽州本、成化本字形表 |
附録二:《朱子语类》词表 |
附録三:《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校注》样稿 |
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
(8)中泰甜食名称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对象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国甜食的研究动态 |
二、泰国甜食的研究动态 |
三、中泰甜食名称的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范围和研究方法及意义 |
一、研究内容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语料来源说明 |
一、中国甜食名的语料来源 |
二、泰国甜食名的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中泰甜食分类 |
第一节 中泰甜食概述 |
一、中国甜食 |
二、泰国甜食 |
第二节 中泰甜食的分类 |
一、中国甜食的分类 |
二、泰国甜食的分类 |
第三节 中泰甜食分类对比 |
第三章 中泰甜食名称的语言对比 |
第一节 中泰甜食的命名理据 |
一、中国甜食的命名理据 |
二、泰国甜食的命名理据 |
三、中泰甜食的命名理据对比 |
第二节 中泰甜食名称的结构对比 |
一、中国甜食名称的结构 |
二、泰国甜食名称的结构 |
三、中泰甜食名称的结构异同 |
第三节 中泰甜食名称修辞格的运用 |
一、中国甜食名称修辞格的运用 |
二、泰国甜食名称修辞格的运用 |
三、中泰甜食名称修辞格的运用的异同 |
第四章 中泰甜食名的文化内涵对比 |
第一节 中泰甜食名称反映的地域特色 |
一、中国甜食名称反映的地域特色 |
二、泰国甜食名称反映的地域特色 |
三、中泰甜食名称反映的地域特色异同 |
第二节 中泰甜食名称反映的人文特色 |
一、中国甜食名称反映的人文特色 |
二、泰国甜食名称反映的人文特色 |
三、中泰甜食名称反映的人文特色异同 |
第三节 甜食名称反映的文化传播 |
一、泰国甜食中的中国甜食 |
二、泰国甜食名称反映的中国文化的传播 |
三、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泰语声母 |
泰语韵母 |
泰语声调 |
中国甜食 |
泰国甜食 |
致谢 |
(10)村庄·民俗·民间美术 ——陕西省延川县小程村民间面花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 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 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 |
四 与选题相关的概念说明 |
第一部分 小程面花的生存背景 |
第一章 小程面花所处的区位空间 |
一 小程村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
二 村庄的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
三 村庄的农业与经济情况 |
四 小程民间艺术村的成立 |
第二章 小程面花生存的民俗空间 |
一 小程村民的衣食住行 |
二 小程村民的宗教信仰 |
三 小程村民的婚育情况 |
四 小程村民的娱乐及教育情况 |
五 小程村的民俗礼仪活动 |
第三章 小程面花所处的文化语境 |
一 村民对"民间美术"概念的理解 |
二 "美术"与"民间美术" |
三 村民对"民间艺术"的认定 |
四 村庄里的民间美术 |
第二部分 小程面花的制作使用及发展 |
第四章 民俗礼仪中的小程面花 |
一 小程面花制作的材料与工具 |
二 小程面花的基本制作步骤 |
三 小程村春节面花的制作及使用 |
四 小程村清明节面花的制作和使用 |
五 小程村的婚礼仪式与婚礼面花的使用 |
六 小程村丧葬仪式中的面花使用 |
七 小程村的满月面花及打麦面花 |
八 小程面花的民俗内涵 |
第五章 变化中的村庄 |
一 村庄的变化 |
二 民俗生活的变化 |
三 民间美术的变化 |
第六章 小程面花的发展变化 |
一 小程面花与小程剪纸的比较 |
二 小程面花的历史对比 |
第三部份 分析与探讨 |
第七章 面花的起源和材料特点 |
一 面花的起源 |
二 面花的材料特点 |
第八章 对小程面花的解读 |
一 小程面花的功能 |
二 小程面花的艺术特色及传承 |
第九章 不同地区面花的发展 |
一 用以出售的面花 |
二 男性制作者的出现 |
三 题材与装饰的创新 |
第十章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致谢 |
四、“馒头”一词的来历(论文参考文献)
-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2]唐代饮食文化中的胡风问题[D]. 沈玉嘉. 辽宁大学, 2020(01)
- [3]宋代笔记词汇研究[D]. 冯雪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4]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接触语言学视角[D]. 陈胜利. 苏州大学, 2014(10)
- [5]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 王宝红. 四川大学, 2005(06)
- [6]王梵志诗合成词专题研究[D]. 曹翔.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研究[D]. 潘牧天. 上海师范大学, 2013(12)
- [8]中泰甜食名称对比研究[D]. 王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9]“饼”源“胡”说——兼论数种面食名称的起源[A]. 高启安. 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 2005
- [10]村庄·民俗·民间美术 ——陕西省延川县小程村民间面花的考察与研究[D]. 余颖. 中央美术学院,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