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茎斑疫病田间分布及取样技术研究

芝麻茎斑疫病田间分布及取样技术研究

一、芝麻茎点枯病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荣成[1](2020)在《桃蛀螟为害夏玉米的损失估计与经济阈值研究》文中指出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属鳞翅目草螟科(Lepidoptera:Crambidae),是一种多食性害虫,为害多种大田作物、果树和林木。近20年来,由于种植模式调整、气候变暖和疏于防治或防治不利等因素的影响,桃蛀螟在黄淮海地区为害夏玉米逐年加重,导致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已成为玉米上的重要害虫。试验通过田间在玉米上自然感虫和人工接虫,明确了桃蛀螟为害对玉米产量性状与穗腐病发病率等方面的影响,拟合了玉米产量损失率与桃蛀螟虫口密度的关系,筛选出了防治桃蛀螟幼虫的有效药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防治玉米田桃蛀螟的经济阈值。研究结果为科学防治玉米田桃蛀螟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指导。1.桃蛀螟为害通过缩短雌穗穗长、减少行粒数和降低百粒重来降低玉米产量,且幼虫密度越大,造成的损失越大,其为害能加重穗腐病发生。自然感虫法结果显示,虫口密度在2头/穗时,百粒重(33.83g)显着低于对照(P<0.05),虫口密度在10头/穗时,穗长(17.87cm)、穗粗(23.80cm)和行粒数(29.33粒)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人工接虫法结果显示,在2018年,虫口密度在2头/穗时,行粒数(34.45粒)和穗腐病率(57.78%)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虫口密度在4头/穗时,穗长(18.02cm)和百粒重(31.48g)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在2019年份,虫口密度在2头/穗时,行粒数(36.38粒)、百粒重(29.69g)和穗腐病率(46.67%)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虫口密度在4头/穗时,穗长(17.68cm)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桃蛀螟幼虫接于穗端后,通常果穗上部受害最严重,随着接虫密度增加,逐渐迁移至中下部为害。2.室内胃毒作用效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 5000倍液和60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5000倍液和6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OD 3000倍液72h时作用效果好,均达90%以上。室内触杀作用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 5000倍液和6000倍液72h时作用效果较好,均在80%以上。基于室内作用效果,选择20%氯虫苯甲酰胺SC设3000、4000和5000倍处理进行田间试验,3个处理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处理4d时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4%、94.1%和83.4%;3000倍液处理区的玉米穗长(18.3cm)、行粒数(35.2粒)、百粒重(33.0g)和玉米穗腐病率(17.78%)均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20%氯虫苯甲酰胺SC 3000倍液可作为防治玉米田桃蛀螟的有效药剂及浓度。3.自然感虫法拟合出的产量损失率与虫口密度关系为指数函数y=0.023394e0.236901x(R2=0.9876,F=398.6624,P<0.01),2018年人工接虫法拟合的产量损失率与虫口密度关系关系为幂函数y=0.017392x1.1236(R2=0.9958,F=958.4172,P<0.01)和线性函数y=0.023562x-0.00819(R2=0.9932,F=588.3026,P<0.01)。2019年人工接虫法拟合的产量损失率与虫口密度关系为幂函数y=0.031058x0.8559(R2=0.9975,F=1599.116,P<0.01)和线性函数y=0.021965x+0.00842239(R2=0.9946,F=737.4019,P<0.01)。根据选取的经济阈值模型,在只考虑挽回损失、不考虑生态因子时,以桃蛀螟幼虫密度和田间有效卵量为标准虫态制定的玉米田桃蛀螟的经济阈值为100头幼虫/百穗和110粒卵/百株,结合桃蛀螟在夏玉米田种群发生动态及空间分布,建议在8月份进行田间有效卵和幼虫监测,采用适宜的抽样方法监测,当田间幼虫数量和有效卵量达到经济阈值时即可采取防治措施。

黎妍妍[2](2019)在《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分子变异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烟草上最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本文研究了来自我国14个省份的烟草青枯菌菌株的分子变异及致病力分化;在不同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基础上,以抗病品种为砧木进行嫁接,评价了嫁接技术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作用;采用高通量DGE(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测序技术,分析了烟草抗病品种反帝3号和感病品种云烟87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相关抗性通路;探究了烟草-万寿菊间作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烟草青枯病主要分布在东南烟区、西南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和黄淮烟区。分离自不同烟区的89个烟草青枯菌菌株被鉴定为生化型III和IV,其中生化型III占89.89%。基于内切葡聚糖酶(egl)基因序列,将我国烟草青枯菌鉴定为演化型I(亚洲分支)和7个序列变种(13、14、15、17、34、44和54)。其中,序列变种15为优势种群,分布在四个植烟区,占33.71%;序列变种13和14为首次报道可以侵染烟草;新发现了序列变种54。地理分布越往北,烟草青枯菌序列变种个数越少。东南和西南烟区包含了7个序列变种,长江中上游烟区包含序列变种15、17和54,而来自于黄淮烟区的所有菌株均被确定为序列变种15。测定了27个烟草青枯菌菌株对3个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的致病力。基于AUDPC值的聚类分析将27个菌株划分为高、中、低3个致病型。青枯菌的致病型与地理分布有关,黄淮烟区烟草青枯菌致病力低于东南、西南和长江中上游烟区。然而,致病型和序列变种间无明显相关性。2.评价了20个不同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田间抗性,以抗病烟草品种(岩烟97、反帝3号、Coker176)为砧木、以云烟87为接穗进行嫁接,分析了3个嫁接组合对青枯病的发生以及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砧木与云烟87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嫁接烟草成苗率均高于75%。嫁接烟株的农艺性状指标、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与未嫁接烟株云烟87无显着差异;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未嫁接烟株云烟87,防治效果为72.07%-77.16%。嫁接烟株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均价均显着高于未嫁接烟株云烟87,增幅分别为15.23%-23.92%、19.45%-37.54%和3.66%-10.99%。三个嫁接组合中,云烟87/岩烟97综合性状表现最好。3.以抗病品种反帝3号和感病品种云烟87为研究对象,应用DGE测序技术对接种青枯菌和未接种青枯菌1 d、3 d和7 d的烟草茎基部样本进行了高通量测序。表达谱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青枯菌侵染3 d和7 d时,抗病品种中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明显增多。受青枯菌侵染后,WRKY转录因子中的WRKY6和WRKY11家族基因、ERFs转录因子中的ERF5和ERF15家族基因以及PR5相关基因在抗病品种中显着上调表达,其中WRKY11和ERF15为新发现的可能参与青枯病抗性的转录因子。根据KEGG代谢通路的分析,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苯丙烷途径是抗病烟草品种响应青枯菌侵染的主要抗性通路。在苯丙烷途径中,与细胞色素P450、反肉桂酸4单加氧酶、咖啡酰Co A-O甲基转移酶、4-香豆酸Co A连接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酰Co A还原酶、咖啡酰莽草酸酯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相关的基因在抗病品种中显着上调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类黄酮、芪类化合物和木质素等植保素的合成。q-PCR分析表明,9个候选差异表达基因在抗病品种中的表达量高于感病品种,与DGE测序结果一致。在烟株根部施用不同浓度(1-4 mmol/L)的类黄酮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56.10%-84.15%,验证了类黄酮对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4.比较分析了烟草-万寿菊间作和烟草单作时烟草青枯病发生情况、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烟草-万寿菊间作后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烟草单作田,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达58.25%。烟草-万寿菊间作土壤p H和交换性钙、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烟草单作田。烟草-万寿菊间作提高了土壤细菌尤其是烟株移栽后50 d时的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了土壤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木霉属(Trichoderma)、被孢霉属(Mortierella)、毛壳菌属(Chaetom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土壤中青枯菌的数量下降6.81%-10.10%。烟草-万寿菊间作有利于抑病型土壤的构建,从而减轻了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本文研究了我国烟草青枯菌分子变异和致病力,挖掘了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基因,明确了烟草嫁接技术和烟草-万寿菊间作模式控制烟草青枯病的作用,对于烟草青枯病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邢会琴[3](2018)在《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种子上普遍存在着丰富的真菌群落,有些真菌引起种子霉变或产生毒素而影响种子质量,造成发芽率逐年下降,许多育种资源也因同样问题永远丢失。尤其是一些致病真菌,不仅引起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甚至造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给玉米种子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研究以储存0.512年的玉米种子(郑58)样品为试材,采用稀释平皿法和PDA平板法对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分析rDNA-ITS序列,结合形态学观察进行菌种鉴定,分析种子真菌区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同时,对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致病机理及其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ISSR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储存0.512年的11份玉米种样真菌区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从玉米种子表面和内部组织共分离获得196个菌株,属于10属16种真菌,其中1种属于接合菌,其余15种全部为子囊菌。15种子囊菌中,有7种真菌只从种子内部组织分离得到,2种仅从种子表面获得,其余6种从种子内部和表面均分离到。Aspergillus niger是玉米种子上的优势菌,从所有储存年份的种样上都分离得到,其相对丰富度为36%100%。其次是Fusariumspp.和Penicilliumspp.,相对丰富度分别为9%40%和9%20%。其他种类的真菌均零星出现,分离样品均少于3个储存年份。研究结果表明,真菌对种子的总感染率随储存年限增加而下降,但种子贮存时间与真菌物种丰富性和相对丰富度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玉米种样真菌群落的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还检测到4个主要产毒真菌属Aspergillus、Fusarium、Penicillium和Alternaria,其存在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将来毒素的管理和防控。相关性分析表明,67%的玉米种子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显着负相关,11%的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2.为了明确不同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种间及种内的遗传差异,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储存0.512年玉米种子内部和表面的45株Fusarium spp.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ISSR引物对45个供试菌株扩增后,共获得29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6条,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4.2%。不同引物能扩增出数目不等的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多分布在4003000bp之间。聚类分析表明,45个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0.93之间,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0时,供试的45株镰孢菌被划分成2个ISSR类群,其中,类群I中包括了rDNA-ITS序列分析F1中所有的17个菌株(全部是F.verticillioides),类群Ⅱ中含有F2中所有的4个菌株(均为F.proliferatum),各个分离部位和储存年限的菌株分布其中。说明ISSR类群的划分与菌种分类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菌株在种子上的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不相关。同一类群中,从相同部位或相近储存年限分离的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不同分离部位或储存年限悬殊的菌株间遗传距离较远。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分离部位和种子的储存年限存在明显相关性。3.通过对种子接种来自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进行室内和田间致病性测定,分别以种子出苗、幼苗生长、镰孢菌苗枯病、镰孢菌穗腐病和穗部经济性状共20多项指标,评价了镰孢菌的致病性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沙培法种子出苗率显着高于田间出苗率,室内和田间一致表现为随种子储存7年以上的镰孢菌接种种子后,其出苗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明显高于0.55年菌株的处理,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的趋势;室内沙培法表明,种子的平均出苗时间较短,只有3.74.0d,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明显,而田间出苗时间则长达12.615.6d,其中0.55年的菌株明显推迟种子出苗13d。室内培养7d后,幼苗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除个别菌株外,812年的菌株处理后,苗高和苗鲜重明显高于0.55年的菌株,二者均随储存年限而增加;主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具有随储存年限而减小的趋势,0.55年的菌株明显增加了主根长和根鲜重,具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不同菌株处理间及其与对照的苗粗和须根数则无明显差异。(2)不同镰孢菌菌株引起的室内幼苗发病情况、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病发病率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三者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室内沙培法所测结果表明,培养7d后幼苗的发病程度与种子的受害程度是相对应的,二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即0.55年菌株处理后的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高于812年菌株的处理;镰孢菌引起的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率(病情指数)也得到相似的结果。(3)穗部经济性状分析表明,不同处理间的7项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产量均与储存年限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表现为0.55年菌株处理的6项指标明显低于8年及以上菌株的处理。而千粒重与储存年限无明显相关性。(4)从镰孢菌种类和分离部位来看,相同分离部位和相近储存年份的2种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F.proliferatum之间,种子出苗率、平均出苗时间、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及田间苗枯病发病率、穗腐率和穗部经济性状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无明显相关性。对于相同年份(或相近年份)的同一种类的镰孢菌,不同分离部位(内部或表面)的菌株之间,所测种子的活力指标、发病情况和穗部经济性状等多项指标表现为多数表面菌株的致病性强于内部菌株。4.通过种子内藏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孢子悬浮液接种玉米种子,采用沙培法培养7d后,测定幼苗主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不同储存年限种带优势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的致病机理。结果与对照相比,种子接种过镰孢菌的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叶绿素和还原性糖含量减少。F.verticillioides菌株随着种子储存时间的延长,幼苗的SOD活性随之升高,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随之增加;随着带菌种子储存年限的增加,POD活性、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之降低,而还原性糖含量则没有随与储存年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钱久李,秦俊豪,黎华寿[4](2016)在《福寿螺植物源杀螺剂绿色农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福寿螺植物源杀螺剂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产业化进展不大,植物源杀螺剂资源及其应用潜力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此进行综述。在植物品种筛选和有效成分鉴定方面,总结了对福寿螺具有引诱性、趋避性、杀灭性作用及复合型植物农药的研究进展;在植物源杀螺剂应用方面,重点总结了油茶粕应用技术;还探讨了植物源杀螺剂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最后提出研究展望:继续深入开展植物源杀螺剂品种筛选及杀灭螺机理研究,筛选材料广泛、效果好、制药成本低的植物品种材料,加强植物源杀螺药物增效剂和组合型植物源绿色农药的研发,开展更广泛细致的生态毒理试验。

谢红辉[5](2016)在《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可可毛色二孢侵染桑树引起的根腐病是我国桑树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为有效防控该桑树根腐病,本文对该病的病原鉴定、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果:1、从发病地采集的870个桑树病根组织块中分离出12种真菌,分离率以菌株XY14为最高,达90%。根据致病性测定、致病菌形态特征观察和基于rDNA-ITS和EF1-α序列测定分析等结果,将XY14鉴定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Griffon & Maubl.)。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桑树根腐病首次在中国发现。2、通过比较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在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生长速度和分生孢子萌发情况,发现光照和黑暗对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显着影响。持续光照有利于L. theobromae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的产生。光照培养两天后,PDA平板上即出现子座芽点,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子座逐渐增大增粗。3、本文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不同地理和寄主来源的29个可可毛色二孢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其中23株菌株是来自广西横县、宜州、鹿寨、象州的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菌株,6株来自广西武鸣县剑麻叶斑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菌株。两种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参试菌株的平均多态率均在93%以上。RAPD分子标记的菌株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61.0.92,而ISSR分子标记的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在0.69-0.99之间。利用NTSYSpc软件(Version 2.10e)分别构建RAPD标记和ISSR标记的UPGMA系统聚类图。RAPD标记的UPGMA聚类图将29个菌株分为7个类群(遗传相似系数为0.76时);ISSR标记的UPGMA聚类图将参试菌株划分为5个类群(遗传相似系数为0.746时)。RAPD类群和ISSR类群均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相关性。两种分子标记的结果均反映出不同居群间遗传一致度较高,遗传距离较短。4、病害调查结果显示,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发病率和严重度与桑树树龄、根结线虫为害及桑树品种有关。不论是幼年桑树,还是成年桑树,均可发生根腐病,但树龄越大,发病越严重。几乎所有根腐病为害的桑树根部均有根结线虫的瘿瘤(根结)存在,但是部分有根结线虫为害的桑树,没有表现根腐病症状。本研究调查了广西横县、宜州市、象州县和鹿寨县共11个桑树品种4-6年树龄的桑毛色二孢根腐病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品种沙2×109的发病率最高,品种抗青283的发病率最低。5、研究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GZ-5、深绿木霉(T. atroviride)ST-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11、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YZ14-3和一株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对L. theobromae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五种生防菌株均能有效抑制L. theobromae的菌丝生长。其中,P. oligandrum、B11和YZ14-3对L. 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8.89%、75%和73.3%。两株木霉菌株对L. 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拮抗系数级别均为Ⅲ级。显微镜下观察发现,P. oligandrum和木霉菌丝紧紧缠绕L. theobromae菌丝并致使L. theobromae菌丝畸形、膨大:两株芽孢杆菌可引起L. theobromae菌丝内含物泡状化、菌丝畸形膨大、易断裂。L. theobromae的分生孢子在P. oligandrum、深绿木霉和哈茨木霉培养液中的萌发率低,分别为6%、20.4%和12.2%;在两株芽孢杆菌的培养液中不仅不能萌发,而且分生孢子因细胞壁降解而解体。6、研究了9个剑麻品种的新鲜叶汁、腐熟叶汁、煮沸叶汁和灭菌叶汁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各剑麻品种的叶片汁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L. theobromae的菌丝生长,抑菌率范围为63.4.100%,抑菌率因剑麻品种和处理方式而有差异。参试的九个品种中,以76416麻和无刺番麻叶汁的抑菌效果最好,76416麻和无刺番麻能完全抑制L. theobromae菌丝生长,其抑菌率均为100%;其次为蓝剑麻,其四种处理的抑菌率为97.6%。其余6个剑麻品种的新鲜叶汁经过腐熟、煮沸和灭菌后,其抑菌活性有所下降。显微镜下观察各叶汁处理下的菌丝形态,发现L. theobromae菌丝畸形膨大、断裂并发生原生质渗漏。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除蓝剑麻、H.11648和假菠萝麻外,其余6个品种四种处理的叶汁均能完全抑制L. 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L. theobromae分生孢子在蓝剑麻、H.11648和假菠萝麻四种处理叶汁中的平均萌发率分别为72.4%、16.6%和13%。7、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根腐宁WP、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80%代森锰锌WP对L. 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药剂的EC5o值分别为:0.079μg/mL、0.789μg/mL、0.156μg/mL、0.165μg/mL和42.463μg/mL。L. theobromae的分生孢子在以上5种药剂ECso下的萌发率分别为:17%、37.8%、6.8%、86%和28%。8、选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11648麻新鲜叶汁、世高、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根腐宁WP、80%代森锰锌WP等进行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五种化学杀菌剂中,以根腐宁WP的防治效果最好(83.02%),其次为50%多菌灵WP,其防治效果为80.9%。参试的四种生防菌剂中,以T. harzianum GZ-5的防治效果最好(75.62%),其次为H.11648麻新鲜叶汁,防治效果为74.02%,防治效果显着高于70%甲基托布津WP、80%代森锰锌WP和世高等化学药剂。因此,生产上可利用根腐宁WP 600倍液、50%多菌灵WP200倍液、T. harzianum制剂和H.11648剑麻水淋蔸防治桑毛色二孢根腐病。

裴新涌,李春明,秦灵灵[6](2014)在《基于国外期刊英文文献浅析芝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提出对1984-2013年国外科技期刊发表的芝麻相关英文文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重点阐述了其年度变化、期刊类别和学科分布情况,综述了国外芝麻相关各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对今后我国芝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病害防控、高产栽培、精深加工等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与思考,为芝麻生产与加工技术研发以及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孟凡[7](2013)在《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抗药性研究》文中指出内容摘要:对江西、海南、福建、山东、河北、山西六个省的芦笋茎枯病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分析了他们的rDNA-ITS序列,并做了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芦笋茎枯病菌的病原物是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 (Sacc.) Bubak),各省菌株在生长速率和菌落特征上有差异,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分化,海南和山西的菌株被聚在一起,其它不同省份地理来源的菌株各被聚在一起,河北省菌株的ITS序列较其他省差异较大,碱基长度为561,其它省为563;邻接法(NJ)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对天门冬拟茎点霉属和其它属的真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拟茎点霉和同属半知菌腔孢纲的茎点霉亲缘关系较远,与半知菌丝孢纲的镰孢属和木霉属亲缘关系较近。对芦笋茎枯病菌的产孢特性进行了研究,在PDA、OMA、NL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的菌株分别是XT1、FJ3和LT1,在OLPDA和OLDA上FJ5产孢量最大,各菌株在NLDA、WA、Czapek培养基上产孢量都较少;菌株在PDA上31℃时产孢量最大,34℃时不产孢,各组温度下产孢量的大小关系基本上是FJ1>FJ3>XT1;日光照射可促进产孢,黑光灯照射可抑制XT1产孢,促进FJ菌株产孢,无任何光照不利于产孢;有机氮源促进产孢,碳源对于是否产孢没有影响;孢子悬浮液接种法接种的最适浓度为1×106孢子/mL,FJ2菌株在5个被测菌株中致病力最强。测定了芦笋茎枯病菌分泌的三种细胞壁降解酶的酶活,发现三种酶的活力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且在反应开始的前20min快速下降,20min后酶活继续下降但下降速率减慢;相同温度或相同pH值条件下,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比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的活性高,最适反应温度都是60℃,最适pH值4.0,纤维素酶(Cx)的活性比其它两种酶低。测定了六个省共24个芦笋茎枯病菌菌株对多菌灵和代森锰锌的敏感性,发现六省芦笋茎枯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基线EC50=0.107mg/L,有3个省的菌株对多菌灵存在抗药性,其中山东省菌株的抗药性最强,平均EC50值最高,EC50=1.10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中抗,抗性频率为100.00%;江西省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0.58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中抗,抗性频率为50.00%;福建省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0.33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低抗,抗性频率为25.00%;对代森锰锌的敏感基线EC50=7.48mg/L,有3个省的菌株对代森锰锌存在抗药性,福建省菌株的抗药性最强,EC50=34.53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中抗,抗性频率为25.00%;河北省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15.88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低抗,抗性频率为50.00%;山东省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14.19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低抗,抗性频率为25.00%。

王艳[8](2013)在《甘肃省药用植物球壳孢目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药用植物栽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药用植物病害的危害,使药用植物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对甘肃省药用植物病原球壳孢目真菌分类进行了研究。运用植物病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在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分批分次调查球壳孢目真菌病害种类,采集标样,鉴定病原;对分离获得的12株壳针孢属真菌的培养特性和孢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测定代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它们对营养利用的情况;利用rDNA-ITS基因序列构建了12株壳针孢属真菌的系统发育树,结合表型特征,鉴定它们的种类。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2008年-2012年,分批分次对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药用植物球壳孢目真菌引起的病害的种类、分布、严重度、普遍率进行调查,并通过植物病理学的常规方法进行了表型鉴定,结果如下:在调查的92种药用植物中,有11科21种植物感染壳针孢属真菌,已确定病原菌有16种,待定种(菌株)有8个;有15科30种植物感染壳二胞属真菌,可定名的有15种,待定种(菌株)19个;17科23种植物感染叶点霉属真菌,已确定病原菌有15种,待定种(菌株)9个;有4科5种植物感染茎点霉属真菌,其中已确定病原菌有2种,待定种(菌株)3个。(2)分析和总结了球壳孢目壳针孢属、壳二胞属、叶点霉属、茎点霉属真菌在药用植物上引起病害的病斑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3)发现一个球壳孢目小黑梨孢属新种: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lyciiX.R.Chen&YanWang)。该菌分生孢子器直径161.5-172.3μm,器壁薄,孔口不明显;分生孢子19.9-52.8×12.8-32.9μm,由12–35个小孢子组成,小孢子大小2.55-11.47×2.55-10.97μm。该菌可侵染枸杞引起褐斑病,症状表现为:叶片和花蕾受害,形成圆形、近圆形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造成落叶落果。该病主要分布于甘肃省靖远县和景泰县。发病率95%-98%,严重级3-4级。(4)通过植物病理学常规培养方法,观察壳针孢属的12株真菌的培养特性和孢子萌发特性,结果发现壳针孢属真菌培养特性可分为4种,分别是菌丝型、半菌丝型、中间型、酵母型。菌丝型:代表菌株为当归褐斑病菌(Septoriasp.)、北沙参褐斑病菌(S.saposhnikoviae)、白芷斑枯病菌(Septoriasp.,菌株TCM-1)、党参壳针孢(S.codonopsidis)、益母草斑枯病菌(S.lamii);半菌丝型:代表菌株为柴胡壳针孢(S.bupleuri)、秦艽斑枯病菌(S.microspora)、白芷壳针孢(S.dearnessii,菌株TCM-2);中间型:代表菌株为蓟壳针孢(S.cirsii);酵母型:代表菌株为金银花斑枯病菌(Septoriasp.)、大黄斑枯病菌(Septoriasp.)、白芷壳针孢(S.dearnessii,菌株TCM-3)。菌丝型及中间型生长的菌株,孢子均可从两端和侧面萌发,产生芽管。而半菌丝型和酵母型的菌株,孢子萌发时产生小孢子或孢子直接从短菌丝上形成。(5)在分离得到的壳针孢属的12株菌株中,选取菌丝型2株,半菌丝型3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归褐斑病菌、党参壳针孢、柴胡壳针孢、秦艽斑枯病菌、白芷壳针孢生长温限为5-30℃,最适20-25℃;产孢适宜温度范围为15-20℃,党参壳针孢产孢最适温度为20℃,其余均为15℃;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均为5-30℃,适宜温度为15-20℃,孢子萌发速度较慢,最适温度下,12h萌发率均未超过5%,在水滴中,72h最高萌发率达均未超过50%。连续光照有利于5株壳针孢菌丝生长;有利于当归褐斑病菌、柴胡壳针孢、白芷壳针孢产孢,连续黑暗有利于党参壳针孢和秦艽斑枯病菌产孢;除秦艽斑枯病菌外,连续光照对其他供试菌株的分生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株壳针孢在pH4.0-10.0范围内均能生长,以偏酸性条件为好;产孢以中性偏酸性条件为好,5株壳针孢最适产孢pH分别为pH6.0、pH5.0、pH6.0、pH7.5、pH7.5和pH6.5;在pH4.51-9.19间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以中性偏酸性条件萌发最多,分生孢子最适萌发pH分别为pH5.58、pH6.49、pH7.00、pH7.0、pH5.58和pH6.49。5种壳针孢孢子萌发需要液态水。寄主组织浸渍液对壳针孢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当归壳针孢在寄主组织液中72h萌发率94.30%,高出对照36.4%,党参壳针孢72h萌发率92.8%,高出对64.1%,营养液特别是寄主组织浸渍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尿素对壳针孢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12种碳源、13种氮源培养,均未能加速5株壳针孢的生长速度及区分培养特性。(6)通过rDNAITS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将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结合起来,鉴定了甘肃省药用植物病原壳针孢属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一致。白芷斑枯病菌(菌株TCM-2和TCM-3)为白芷壳针孢(S.dearnessii),柴胡斑枯病菌为柴胡壳针孢(S.bupleuri),党参斑枯病菌为党参壳针孢(S.codonopsidis),秦艽斑枯病菌为小孢壳针孢(S.microspora),小蓟斑枯病菌为蓟壳针孢(S.cirsii),益母草斑枯病菌为野芝麻壳针孢(S.lamiicola),当归褐斑病菌、北沙参褐斑病菌、大黄斑枯病菌、金银花斑枯病菌及白芷斑枯病菌作物保护(菌株TCM-1)均为壳针孢属真菌(Septoriaspp.),种未定。

王林海,吕再萍,张艳欣,黎冬华,吕海霞,张晓燕,张秀荣[9](2010)在《利用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文中研究说明为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以敏感品种鄂芝2号和耐湿品种2541为实验材料,通过抑制差减杂交(SSH)构建了芝麻湿害胁迫的差减cDNA文库。在随机挑取的162个阳性克隆中,测序获得146条高质量的EST,含有106条非重复序列(Unigenes)。其中82条非重复序列与GenBank中的基因或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占全部序列的77.36%。对有功能注释的39条同源序列分析发现,其涉及植物的基础物质、能量代谢、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和解毒防御等方面,说明这些基因很可能参与到芝麻的耐湿性反应中。

侯晓杰[10](2010)在《枣缩果病病原和防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从河北省主要枣区为害最为严重的枣缩果病的症状、侵染期及发病期的调查入手,对症状单一的枣缩果病进行了组织内欧文氏杆菌的检测、病原菌的组织分离、病健果实内细菌及真菌种群多样性的PCR-DGGE及分子克隆分析、枣缩果病组织苦味物质的分析及枣缩果病的田间防治等,为河北省枣缩果病病原的确定提供理论基础,筛选有效的化学及生物农药,进一步有效防治枣缩果病的危害和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河北省主要枣区枣缩果病症状、侵染期及发病期研究2007-2009年在河北省阜平县、唐县、赞皇县和行唐县枣区选择试验点进行了枣缩果病的症状、侵染期及发病期的调查试验。河北枣区大面积发生且为害最为严重的枣缩果病的典型症状是:受害果多数先是肩部或少数胴部出现淡黄色斑,然后逐渐扩大,成为淡黄色不规则的凹陷病斑,进而病斑处果肉呈土黄色,松软、萎缩,果柄暗黄色,易提前形成离层,遇雨天、雾天后病果极短时间内大量脱落;未脱落的病果后期病斑处微发黑、皱缩、干瘦,病组织呈海绵状坏死,维管束变褐、味苦、不堪食用,无经济价值。比较阜平、唐县和赞皇枣的发病期发现,调查地点枣缩果病发病时间有差异,阜平的初期病果出现在8月20日左右,8月30日至9月中旬,病果率迅速上升;唐县枣林缩果病发病期较阜平提前5d;赞皇大枣在7月中下旬已发现病果,8月10日病害已呈现中后期症状,比阜平大枣的发病期提前1个月左右。本研究通过套袋试验证明,枣缩果病病菌在果实上的侵入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2枣缩果病果实内欧文氏杆菌的分子检测通过对河南灰枣、阜平大枣、清苑大枣及唐县婆枣缩果病枣果病部及健部DNA的提取,利用欧文氏菌的特异性引物SR3F和SR1CR,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欧文氏菌是否存在于枣果实内。结果表明,枣病、建果组织内都扩增出了特异性的欧文氏杆菌的条带。3枣缩果病病原的分离本文于2006年-2009年对采自河北省阜平马房沟村枣区的婆枣、唐县羊角乡枣区的婆枣、赞皇北豪村的赞皇大枣、行唐鳌鱼村的婆枣及河南省孟庄乡灰枣产区的枣缩果病果实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试验,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的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缩果病枣果内微生物的分离比率较低,只达14.0%,且分离的菌株大多来自表皮;经培养特征和形态学鉴定,分离比率较高的是交链孢菌真菌(Alternaria),茎点霉菌(Phoma)和小穴壳属(Dothiorella)真菌次之,还有少量的青霉菌、炭疽菌等和其它未鉴定的真菌和3种细菌,且同属的真菌分离物形态差较大。分别选择分离比率较高的交链孢菌、茎点霉菌和小穴壳属的菌株进行柯赫式证病法回接实验,3种真菌都能使枣果实发病,发病症状与林间缩果病症状相似,但通常出现软腐病斑。对林间接种后表现症状的果实进行再分离,均可分离出3种真菌。4枣缩果病果实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PCR-DGGE分析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阜平大枣枣缩果病果实病部、阜平大枣健康果实抽提到的组织总DNA为模板,对其细菌16S rDNA的V3可变区及真菌18S rDNA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DGGE指纹图谱分析,以研究阜平大枣缩果病果实与健康果实内的微生物种群变化。试验结果表明,PCR-DGGE法是研究枣果内微生物组成的可行方法;阜平大枣缩果病果实内细菌及真菌种群较健康果实种类减少,有些细菌优势菌在病部样品内不存在,健部部分优势菌在病部为非优势菌,真菌优势菌群病果较健康果实种类减少。5枣缩果病果实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分子克隆研究本文以枣缩果病发病期采集的病果和健康果实为材料,利用基于PCR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16S rRNA Gene Clone Library)技术,分析阜平大枣缩果病果实、健康果实和河南灰枣缩果病果实、健康果实内的细菌16S rDNA和真菌18S rDNA基因片段多态性,结合克隆、测序,研究了枣病果和健康果实内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对每个样品分别随机挑取的10个经检测后的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真菌和细菌分别只在河南灰枣病样中得到了两种不同的微生物基因片段。6枣缩果病组织苦味物质的色谱分析本文利用不同极性溶剂水、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丁醇对不同地区采集的枣缩果病果实病斑处苦味物质进行抽提并对其进行高压液相色谱和气-质联用色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溶剂水、乙酸乙酯和丁醇不适于苦味物质的提取,乙醇和正己烷可以从病果组织内提取出带有明显苦味的物质;5个地区的病样提取物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后,都未发现明显的可以区别于对照样品的峰谱;唐县婆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河南灰枣和行唐婆枣样品正己烷提取物经气-质联用色谱仪分析,病样内都出现了不同于健康样品的物质,这些病样内的特殊物质经质谱分析后其化学结构式与所用气-质联用色谱仪内NIST05.L质谱图库中相似性高于90%以上的物质有Hexadecanenitrile(十六烷基腈)、Oleanitrile(油酸腈)、Hexadecanamide(十六酰胺)、9-Octadecenamide(9-十八烯酰胺),其相似性分别为91%、95%、96%、95%,其中Oleanitrile和Hexadecanamide的化学结构式含有苦味基团“≡N”。7枣缩果病防治研究据查阅枣缩果病防治资料和作者前期对枣缩果病病原菌的分离结果,为进一步有效防治枣缩果病的危害和发展,选用药剂和粘着剂共12种物质,组合成9种药剂配方进行了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0.5%NaHCO3+0.25%植物油+洗洁精,高脂膜200倍液+链霉素140单位/毫升+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对枣缩果病的防效最好,其次为高脂膜200倍液+特普唑12.5%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和六龟裂链霉菌培养液+成膜剂(桃胶:羧甲基纤维素钠=3:1)1000倍液,高脂膜200倍液和多菌灵800倍液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防效不稳定。其它药剂无防效。

二、芝麻茎点枯病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芝麻茎点枯病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桃蛀螟为害夏玉米的损失估计与经济阈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atract
1 前言
    1.1 桃蛀螟的研究现状
        1.1.1 寄主与为害
        1.1.2 桃蛀螟的生活史与发生规律
        1.1.3 桃蛀螟在玉米上的生态位及其分布型研究
        1.1.4 玉米品种对桃蛀螟的抗虫性鉴定
    1.2 桃蛀螟的人工饲养
    1.3 桃蛀螟的生理生化研究
    1.4 经济阈值和经济损害水平的研究
    1.5 桃蛀螟防治
        1.5.1 农业防治
        1.5.2 物理防治
        1.5.3 化学防治
        1.5.4 生物防治
    1.6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田间自然感虫法研究桃蛀螟对玉米产量损失
        2.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2.1.2 供试材料及仪器
        2.1.3 田间不同幼虫密度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1.4 不同密度桃蛀螟幼虫为害与玉米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人工接种法研究桃蛀螟对玉米产量损失
        2.2.1 调查时间和地点
        2.2.2 供试材料及仪器
        2.2.3 不同密度幼虫在雌穗上为害分布及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4 桃蛀螟为害对穗腐病发生危害的影响
        2.2.5 不同密度桃蛀螟幼虫为害与玉米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
        2.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防治桃蛀螟药剂的筛选与田间防治效果
        2.3.1 供试虫源
        2.3.2 供试杀虫剂与仪器
        2.3.3 室内杀虫剂作用效果测定
        2.3.4 田间杀虫剂防治效果测定
        2.3.5 不同稀释处理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产量损失影响
        2.3.6 数据处理
    2.4 玉米田桃蛀螟经济阈值的制定
        2.4.1 根据国外ET模型制定经济阈值
        2.4.2 根据国内ET模型制定经济阈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田间自然感虫法研究桃蛀螟对玉米产量损失
        3.1.1 不同密度桃蛀螟幼虫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1.2 不同密度桃蛀螟幼虫与产量损失关系分析
    3.2 人工接虫法研究桃蛀螟对玉米产量损失
        3.2.1 人工接虫法研究桃蛀螟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桃蛀螟不同接虫密度下的被蛀食粒数
        3.2.3 不同接虫密度对玉米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3.2.4 不同接虫密度桃蛀螟幼虫危害部位分布
        3.2.5 不同密度桃蛀螟幼虫对玉米产量损失分析
        3.2.6 桃蛀螟幼虫密度与玉米产量损失曲线拟合分析
    3.3 防治桃蛀螟药剂的筛选与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3.3.1 室内胃毒作用分析
        3.3.2 室内触杀作用分析
        3.3.3 桃蛀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3.3.4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产量构成和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3.4 玉米田桃蛀螟经济阈值的制定
        3.4.1 基于国外ET模型制定经济阈值
        3.4.2 基于国内ET模型制定经济阈值
4 讨论
    4.1 桃蛀螟对玉米的产量损失
    4.2 玉米产量损失率曲线拟合
    4.3 室内杀虫剂筛选与田间防治效果
    4.4 玉米田桃蛀螟经济阈值的确定及应用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分子变异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青枯病发生现状与危害
    2 青枯菌侵染特性
        2.1 青枯菌侵染过程
        2.2 青枯菌在寄主植株内的分布
    3 青枯菌的分类
        3.1 生理小种和生化型鉴定
        3.2 分子鉴定
        3.3 致病力分化研究
    4 茄科作物抗青枯病机理研究
        4.1 物理和生理抗性
        4.2 抗病性分子机制
    5 嫁接技术在茄科作物抗青枯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6 作物间作控制土传病害的机制
        6.1 作物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
        6.2 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6.3 调节环境因子间的平衡
        6.4 诱导作物系统抗性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烟草青枯菌分子变异及致病力分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害调查与病株采集
        1.2 烟草青枯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1.2.1 烟草青枯菌的分离
        1.2.2 烟草青枯菌的纯化和保存
        1.3 烟草青枯菌基因组DNA提取
        1.3.1 菌液制备
        1.3.2 基因组DNA提取
        1.4 青枯菌分子鉴定
        1.5 烟草青枯菌生化型测定
        1.6 青枯菌演化型及序列变种鉴定
        1.6.1 青枯菌演化型鉴定
        1.6.2 青枯菌序列变种鉴定
        1.7 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的构建
        1.8 烟草青枯菌致病力测定
        1.8.1 菌株选择及供试烟苗
        1.8.2 接种体制备及接种方法
        1.8.3 青枯病发生情况调查
        1.8.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枯菌鉴定及烟草青枯病的地理分布
        2.2 青枯菌生化型鉴定
        2.3 青枯菌演化型鉴定
        2.4 青枯菌序列变种鉴定与分析
        2.4.1 青枯菌序列变种鉴定
        2.4.2 烟草青枯菌序列变种的地理分布
        2.5 烟草青枯菌致病力测定与分析
        2.5.1 青枯菌致病力测定
        2.5.2 青枯菌致病型划分
        2.5.3 不同致病型青枯菌地理分布
        2.5.4 青枯菌致病型与序列变种的关系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嫁接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不同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1.2.2 烟草嫁接试验
        1.2.3 嫁接烟株农艺性状调查
        1.2.4 嫁接烟株抗病性评价
        1.2.5 烟叶经济性状统计
        1.2.6 烟叶化学成分测定
        1.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
        2.2 嫁接烟株成苗率分析
        2.3 嫁接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2.4 嫁接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2.5 嫁接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2.6 嫁接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抗性相关因子挖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烟草种植及青枯菌接种
        1.2.2 样品采集
        1.2.3 样本RNA提取与检测
        1.2.4 文库构建及Illumina测序
        1.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1.2.6 候选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1.2.7 类黄酮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盆栽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烟87和反帝3号对烟草青枯病的抗性鉴定
        2.2 测序质量评估
        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2.3.1 差异表达基因Venn分析
        2.3.2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
        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2.5.1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2.5.2 KEGG通路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2.6 转录因子和PR相关基因表达
        2.6.1 WRKY转录因子相关基因表达
        2.6.2 ERFs转录因子相关基因表达
        2.6.3 PR相关基因表达
        2.7 与烟草抗青枯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验证
        2.8 类黄酮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3 讨论
第五章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试验设置
        1.2 烟草青枯病田间病情调查
        1.3 土壤样品采集
        1.4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1.5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1.5.1 DNA提取和PCR扩增
        1.5.2 Illumina Hiseq测序数据处理及比对
        1.5.3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5.4 微生物结构组成差异分析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2.2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2.3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3.1 土壤细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3.2 土壤细菌稀释性曲线
        2.3.3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2.3.4 细菌门水平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2.3.5 细菌属水平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2.3.6 土壤青枯菌丰度分析
        2.4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2.4.1 土壤真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4.2 土壤真菌稀释性曲线
        2.4.3 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2.4.4 真菌门水平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2.4.5 真菌属水平上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创新性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性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附表
    附录Ⅱ: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种带真菌研究进展
        1.1.1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多样性研究概况
        1.1.2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种类
        1.1.3 种带真菌检测方法
        1.1.4 种带真菌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1.1.5 种带真菌对种子和幼苗理化特性的影响
        1.1.6 作物种子产毒真菌及其毒素种类
        1.1.7 种带真菌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1.2 植物真菌分类学进展
        1.2.1 真菌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
        1.2.2 真菌分类系统简介
        1.2.3 真菌分类鉴定方法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学中的应用
        1.3.1 RFLP技术
        1.3.2 RAPD技术
        1.3.3 AFLP技术
        1.3.4 SCAR技术
        1.3.5 SSR技术
        1.3.6 ISSR技术
        1.3.7 其他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目的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种子表面真菌分离
        2.1.3 种子内部真菌分离
        2.1.4 真菌形态观察
        2.1.5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2.1.6 rDNA-ITS序列分析
        2.1.7 玉米种带真菌区系分析
        2.1.8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活力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带真菌形态学鉴定
        2.2.2 基于rDNA-ITS序列的种系推断及真菌种类识别
        2.2.3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2.2.4 储存时间对种子内部镰孢菌活性的影响
        2.2.5 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的关系
    2.3 讨论
        2.3.1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2.3.2 玉米种子优势菌群的年际变化
        2.3.3 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
第三章 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菌丝培养及DNA提取
        3.1.3 rDNA-ITS扩增与序列分析
        3.1.4 ISSR引物筛选与扩增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DNA-ITS序列分析
        3.2.2 ISSR引物筛选与PCR扩增结果
        3.2.3 聚类结果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镰孢菌室内致病性测定
        4.1.3 镰孢菌田间致病性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镰孢菌对玉米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4.2.2 受感染的种子和幼苗发病情况
        4.2.3 镰孢菌对田间出苗的影响
        4.2.4 镰孢菌引起的苗枯病发病率
        4.2.5 镰孢菌穗腐病发病情况
        4.2.6 镰孢菌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储存年限种带镰孢菌的致病性评价指标
        4.3.2 镰孢菌随种子的储存时间与其致病性的关系
        4.3.3 镰孢菌在种子上的分离部位与其致病力的相关性
        4.3.4 种带镰孢菌种间致病性差异
第五章 优势镰孢菌对幼苗致病机制解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玉米幼苗的培养
        5.1.3 叶绿素含量测定
        5.1.4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5.1.5 脯氨酸含量测定
        5.1.6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5.1.7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5.1.8 还原性糖含量测定
        5.1.9 电导率测定
        5.1.10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5.1.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5.1.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2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MDA的影响
        5.2.3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5.2.4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5.2.5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5.2.6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糖含量的影响
        5.2.7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POD和SOD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1.1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6.1.2 带菌率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
        6.1.3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6.1.4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
        6.1.5 种子内藏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4)福寿螺植物源杀螺剂绿色农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源杀螺剂筛选研究进展
    1.1 引诱性植物
    1.2 趋避性植物
    1.3 杀灭性植物
    1.4 复合型植物农药
2 植物源杀螺剂大田应用技术研究
3 植物源杀螺剂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 植物源杀螺剂研究展望

(5)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桑树病害种类
        1.1.1 国外桑树病害发生种类
        1.1.2 中国桑树病害发生种类
        1.1.3 广西桑树病害发生种类
        1.1.4 我国桑树真菌病害的防治研究
        1.1.4.1 化学防治
        1.1.4.2 农业防治
        1.1.4.3 生物防治
        1.1.5 我国桑树病害研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1.2 植物根腐病的研究进展
        1.2.1 根腐病的症状表现多样
        1.2.2 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繁多
        1.2.3 根腐病的防治手段有限
        1.2.3.1 生物防治
        1.2.3.2 化学药剂防治
        1.2.3.3 抗病品种的利用
    1.3 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on & Maubl.)的研究进展
        1.3.1 L.theobromae及其引起的相关病害
        1.3.2 形态分类学研究简况
        1.3.3 生物学特性研究
        1.3.4 L.theobromae相关病害的发生规律
        1.3.5 病害防治研究
        1.3.5.1 化学防治
        1.3.5.2 生物防治
        1.3.5.3 物理防治
        1.3.6 L.theobromae生防作用研究
        1.3.7 植物内生L.theobromae研究
        1.3.8 L.theobromae的分离、分子检测和病菌定殖寄主后的超微结构研究
        1.3.8.1 培养基筛选
        1.3.8.2 病原菌快速检测
        1.3.8.3 超微结构分析
    1.4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光照对病菌生长的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培养基
        2.1.2 主要试剂
        2.1.3 样本采集及病原菌分离
        2.1.4 分离物的致病性测定
        2.1.5 致病菌的形态鉴定
        2.1.6 致病菌的分子鉴定
        2.1.6.1 核糖体DNA-ITS序列的PCR扩增
        2.1.6.2 EF1-α序列的PCR扩增
        2.1.6.3 PCR扩增产物检测与测序
        2.1.6.4 序列比对、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2.1.7 光照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器形成的影响研究
        2.1.8 光照对L.theobromae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的获得及致病性测定
        2.2.2 致病菌XY14的形态特征
        2.2.3 XY14 rDNA ITS序列和EF1-α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
        2.2.4 病原菌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
        2.2.5 病原菌EF1-α序列的系统发育树
        2.2.6 光照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器形成的影响
        2.2.7 光照对L.theobromae孢子萌发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2.3.1 结论
        2.3.2 讨论
第三章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菌株DNA提取与检测
        3.1.3 桑树可可毛色二孢的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
        3.1.3.1 RAPD引物筛选
        3.1.3.2 RAPD PCR反应及电泳
        3.1.3.3 数据处理
        3.1.4 桑树可可毛色二孢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
        3.1.4.1 ISSR引物筛选
        3.1.4.2 ISSR PCR反应及电泳
        3.1.4.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桑树可可毛色二孢的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1 RAPD引物的筛选
        3.2.1.2 RAPD扩增结果
        3.2.1.3 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
        3.2.1.4 基于RAPD标记的菌株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3.2.1.5 基于RAPD标记的菌株群体多样性分析
        3.2.2 桑树可可毛色二孢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1 ISSR引物的筛选
        3.2.2.2 ISSR扩增结果
        3.2.2.3 I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3.2.2.4 基于ISSR标记的菌株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3.2.2.5 基于ISSR标记的菌株群体多样性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发生规律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
        4.1.2 病害发生规律调查
        4.1.2.1 不同树龄桑树的毛色二孢根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4.1.2.2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发生与根结线虫为害的关系调查
        4.1.2.3 不同桑树品种的毛色二孢根腐病发病情况调查
        4.1.2.4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症状变化观察
        4.1.3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与树龄的关系
        4.2.2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与根结线虫为害的关系
        4.2.3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与桑树品种的关系
        4.2.4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症状发展过程及病害严重度分级
        4.2.5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与桑细菌性枯萎病和桑青枯病的区别
    4.3 结论与讨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菌株
        5.1.1.1 生防菌株
        5.1.1.2 病原菌株
        5.1.2 培养基
        5.1.3 供试剑麻品种及叶汁制备
        5.1.4 供试化学药剂
        5.1.5 生防菌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5.1.6 剑麻品种叶汁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5.1.7 杀菌剂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室内毒力研究
        5.1.8 生防真菌培养液对L.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5.1.9 剑麻品种叶汁对L.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5.1.10 杀菌剂对L.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5.1.11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田间防治研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防菌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5.2.2 九个剑麻品种叶汁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5.2.3 五种杀菌剂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5.2.4 生防真菌培养液对L.theobromae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5.2.5 九个剑麻品种叶汁对L.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5.2.6 五种杀菌剂对L.theobromae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5.2.7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5.3.2.1 生防菌对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
        5.3.2.2 剑麻叶汁对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
        5.3.2.3 化学杀菌剂对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抑制效果
第六章 总结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
附录:在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

(6)基于国外期刊英文文献浅析芝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收集与统计分析
    1.1 芝麻相关英文文献的年度变化
    1.2 芝麻相关英文文献的学科分布
    1.3 芝麻相关英文文献的期刊分布
2 基于期刊文献的芝麻科研现状分析
    2.1 芝麻科研发展概况
    2.2 芝麻种质资源研究
    2.3 芝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2.4 芝麻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2.5 芝麻土壤肥料研究
    2.6 芝麻病虫害防控研究
    2.7 芝麻生育规律与栽培技术研究
    2.8 芝麻营养与加工技术研究
3 我国芝麻产业技术研发趋势
    3.1 芝麻种质资源与遗传学研究
    3.2 芝麻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3.3 芝麻病害防控技术研究
    3.4 芝麻栽培生理与种植技术研究
    3.5 芝麻营养与加工技术研究

(7)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抗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芦笋及其芦笋产业概况
        1.1.1 芦笋简介
        1.1.2 芦笋产业介绍
    1.2 芦笋病害概述
        1.2.1 芦笋茎枯病
        1.2.2 芦笋枯萎病
        1.2.3 芦笋根腐病
        1.2.4 芦笋褐斑病
    1.3 芦笋茎枯病研究进展
        1.3.1 芦笋茎枯病的世界分布
        1.3.2 芦笋茎枯病菌的分类地位
        1.3.3 芦笋茎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1.3.3.1 菌丝生长特性
        1.3.3.2 分生孢子形态特征与萌发特性
        1.3.3.3 寄主范围
    1.4 芦笋茎枯病防治的历史与现状
        1.4.1 芦笋茎枯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生原因
        1.4.1.1 芦笋茎枯病在中国的分布
        1.4.1.2 芦笋茎枯病的症状
        1.4.1.3 芦笋茎枯病的侵染循环
        1.4.1.4 芦笋茎枯病的发病因素
        1.4.2 芦笋茎枯病的化学防治
        1.4.3 芦笋茎枯病的生物防治
        1.4.4 芦笋茎枯病的综合防治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课题来源
        1.5.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地理来源天门冬拟茎点霉的差异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形态学鉴定方法
        2.1.3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2.1.4 病原菌培养性状观察
        2.1.5 不同省份菌株 ITS 序列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学鉴定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3 生物学差异比较
        2.2.4 ITS 序列比较
        2.2.5 不同省份 ITS 序列聚类分析
        2.2.6 不同属之间 ITS 序列聚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产孢条件的优化和毒力差异的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所用菌株和芦笋来源
        3.1.2 分离与鉴定
        3.1.3 试剂和设备
        3.1.4 培养基成分
        3.1.5 培养方法
        3.1.6 产孢计算方法
        3.1.7 孢子液接种
        3.1.8 病情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培养基成分对产孢的影响
        3.2.2 培养温度对产孢的影响
        3.2.3 光照对产孢的影响
        3.2.4 不同碳氮源对产孢的影响
        3.2.5 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接种对发病的影响
        3.2.6 不同菌株孢子悬浮液接种对发病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芦笋茎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和试剂
        4.1.2 酶的提取与纯化
        4.1.3 DNS 试剂的配制
        4.1.4 标准曲线的制作
        4.1.5 酶活测定溶液
        4.1.6 酶活测定的反应条件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4.2.2 pH 值对酶活的影响
        4.2.3 反应时间和酶活的关系
    4.3 讨论
第五章 不同地理来源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差异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药剂
        5.1.2 供试菌株
        5.1.3 试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1.5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菌株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差异
        5.2.2 不同省份菌株对多菌灵的抗药水平差异
        5.2.3 芦笋茎枯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抗药性差异
        5.2.4 不同省份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抗药水平差异
        5.2.5 芦笋茎枯病菌对两种杀菌剂抗药水平差异
    5.3 讨论
本文结论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8)甘肃省药用植物球壳孢目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1.1 药用植物
        1.2 药用植物病害
    2 球壳孢目及其主要属真菌分类研究现状
        2.1 壳针孢属真菌分类研究现状
        2.2 球壳孢目其他主要属分类研究现状
        2.3 球壳孢目真菌分类存在的问题概览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肃省药用植物病原球壳孢目真菌病害种类及其分布
    1 材料与培养基
        1.1 培养基
        1.2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调查时间和地点
        2.2 调查方法
        2.3 严重度分级标准
        2.4 病原分离与鉴定
        2.5 培养性状和孢子萌发形态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甘肃省药用植物上壳针孢属真菌的种类
        3.2 甘肃省药用植物上壳二胞属真菌的种类
        3.3 甘肃省药用植物上叶点霉属真菌的种类
        3.4 茎点霉属真菌
        3.5 小黑梨孢属真菌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针孢属代表菌株营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试剂
        1.1 试验材料
        1.2 培养基
    2 试验方法
        2.1 温度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2 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3 pH 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4 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5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6 pH 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7 不同营养液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8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9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10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2 菌丝生长、产孢及孢子萌发的光照条件
        3.3 菌丝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 pH
        3.4 孢子萌发湿度条件
        3.5 孢子萌发的营养条件
        3.6 壳针孢属真菌生长的碳源
        3.7 壳针孢属真菌生长的氮源
    4 讨论
        4.1 温度对供试壳针孢属真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4.2 光照对供试壳针孢属真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4.3 p H 对供试壳针孢属真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4.4 壳针孢属真菌孢子萌发湿度条件
        4.5 壳针孢属真菌孢子萌发营养条件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肃省药用植物病原壳针孢属真菌系统发育研究
    1 材料与试剂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菌丝体的培养收集及 DN A 的提取
        2.2 rDNAITS 序列扩增
        2.3 rDNAITS 序列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rDNAITS 基因 PCR 产物检测
        3.2 rDNAITS 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地位确定
        3.3 甘肃省药用植物病原壳针孢属真菌的初步鉴定结果
    4 讨论
        4.1 供试壳针孢属真菌的有性态
        4.2 载孢体形态作为真菌分类依据的价值
        4.3 rDNAITS 序列对于鉴定壳针孢属真菌变异性不足
        4.4 寄主范围在壳针孢属真菌分类中的价值
        4.5 离体培养性状和孢子萌发特点在壳针孢属真菌分类中的作用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1 结论
        1.1 甘肃省药用植物病原球壳孢目真菌种类及其分布
        1.2 球壳孢目真菌在药用植物上引起病害的症状
        1.3 新种
        1.4 壳针孢属真菌离体培养特性
        1.5 壳针孢属代表菌株营养及生物学特性
        1.6 甘肃省药用植物病原壳针孢属真菌种类
        1.7 壳针孢属真菌分类依据的探索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 1 甘肃省药用植物球壳孢目真菌病害症状
图版 2 11 种壳针孢属( Septoriaspp. )真菌离体培养特性和孢子形态
图版 3 甘肃省药用植物其他壳针孢属( Septoriaspp.)真菌孢子图
图版 5 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lycii)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9)利用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芝麻根部总RNA的提取和mRNA的纯化
        1.2.2 抑制差减杂交
        1.2.3 耐湿性相关基因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
        1.2.4 差减文库cDNA片段大小检测、测序及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和mRNA的质量检测
    2.2 双链cDNA的合成及Rsa I酶切消化
    2.3 差减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2.4 ESTs序列分析
3 讨论

(10)枣缩果病病原和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枣树简介(研究背景)
        1.1.1 枣树的起源及分类地位
        1.1.2 我国枣树的栽培种
        1.2 枣缩果病概述(科学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枣树病害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枣果实病害研究现状
        2.3 枣缩果病病害研究现状
        2.3.1 枣缩果病症状类型
        2.3.2 枣缩果病病原研究
        2.3.3 枣缩果病侵染循环
        2.3.4 枣缩果病防治技术
        2.4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技术
        2.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
        2.6 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技术
        2.7 植物病原菌的毒素研究
    3 研究内容
        3.1 河北省主要枣区枣缩果病症状、侵染期及发病期研究
        3.2 枣缩果病果实内欧文氏杆菌的分子检测
        3.3 枣缩果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3.4 枣缩果病果实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PCR-DGGE分析
        3.5 枣缩果病果实内细菌及真菌种类的分子克隆
        3.6 枣缩果病组织内苦味物质的色谱分析
        3.7 枣缩果病防治研究
第一章 河北省枣区枣缩果病症状、侵染期及发病期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材料
        1.2 地点
        1.3 方法
        1.3.1 林间观察试验
        1.3.2 套袋试验
    2 结果分析
        2.1 枣缩果病症状和发病期
        2.2 枣缩果病菌的侵染期
        2.2.1 网袋试验
        2.2.2 硫酸纸袋试验
        2.2.3 塑料袋试验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枣缩果病果实内欧文氏杆菌的检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设备
        1.3 方法
        1.3.1 DNA的提取
        1.3.2 枣果组织内欧文氏菌的PCR扩增
    2 结果分析
        2.1 DNA提取结果
        2.1.1 缩果病枣果组织DNA
        2.1.2 欧文氏菌DNA的提取
        2.2 PCR检测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枣缩果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果
        1.1.2 分离用培养基
        1.2 仪器设备
        1.3 方法
        1.3.1 样品采集
        1.3.2 枣缩果病组织分离
        1.3.3 病组织分离菌的致病性测定
        1.3.4 分离物的形态描述及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枣缩果病菌的组织分离
        2.2 分离物的致病性测定
        2.2.1 室内接种
        2.2.2 林间接种试验
        2.3 分离物的培养特性和形态学鉴定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枣缩果病果实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PCR-DGGE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仪器设备
        1.3 方法
        1.3.1 DNA的提取
        1.3.2 PCR扩增
        1.3.3 DGGE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CR扩增
        2.1.1 细菌16S rDNA V3区的PCR扩增
        2.1.2 真菌18S rDNA的PCR扩增
        2.2 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
        2.2.1 最佳变性剂浓度梯度的确定
        2.2.2 DGGE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枣缩果病果实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分子克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1.2 实验菌种及质粒
        1.1.3 实验仪器设备
        1.1.4 实验药剂
        1.2 方法
        1.2.1 总DNA的抽提
        1.2.2 PCR扩增及PCR产物的回收
        1.2.3 克隆
        1.2.4 测序及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的提取
        2.2 细菌16S rDNA、真菌18S rDNA的PCR扩增
        2.3 克隆测序
        2.3.1 细菌16S rDNA测序结果
        2.3.2 真菌18S rDNA测序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枣缩果病组织苦味物质的初步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备
        1.3 方法
        1.3.1 苦味物质的抽提
        1.3.2 苦味物质的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1.3.3 苦味物质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乙醇、正己烷抽提物的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2.2 乙醇、正己烷抽提物物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
        2.2.1 唐县婆枣正己烷提取物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
        2.2.2 赞皇大枣正己烷提取物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
        2.2.3 阜平大枣正己烷提取物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
        2.2.4 行唐婆枣正己烷提取物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
        2.2.5 河南灰枣正己烷提取物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枣缩果病田间防治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药剂
        1.2 供试果园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时间
        1.5 调查统计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2007年田间药剂防治
        2.2 2009年田间药剂防治
    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
课题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芝麻茎点枯病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桃蛀螟为害夏玉米的损失估计与经济阈值研究[D]. 王荣成.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2]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分子变异及控制技术研究[D]. 黎妍妍.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3]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邢会琴.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8)
  • [4]福寿螺植物源杀螺剂绿色农药的研究进展[J]. 钱久李,秦俊豪,黎华寿. 农药, 2016(10)
  • [5]桑毛色二孢根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D]. 谢红辉. 广西大学, 2016(01)
  • [6]基于国外期刊英文文献浅析芝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裴新涌,李春明,秦灵灵. 河南农业科学, 2014(05)
  • [7]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抗药性研究[D]. 孟凡.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 [8]甘肃省药用植物球壳孢目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研究[D]. 王艳.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9]利用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J]. 王林海,吕再萍,张艳欣,黎冬华,吕海霞,张晓燕,张秀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04)
  • [10]枣缩果病病原和防治研究[D]. 侯晓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芝麻茎斑疫病田间分布及取样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