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作科学的比较——关于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政利[1](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现实论题,是对全党提出的理论要求。制度自信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制度自信承载着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也是现实中人们直接感受最大、触及最多的方面。本文对制度自信做了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从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大视野,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科学变为现实具体的社会制度,继而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最后直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这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旨在阐明其历史必然性,以及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架构,分析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内涵,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出发,阐明这一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最佳创造,否定制度完善过程中的“西化”思潮。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历史基础、实践基础、现实基础,找出我们何以坚守制度自信的缘由,探讨坚持制度自信的路径,并对消解中国人民自信的悖论进行评析,对当今社会存在的消解中国人民自信的负面认识进行批判,进而坚定人们的自信。第一章,绪论重点阐述本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即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该论题的实际意义。以文献综述为起点,确定研究的基本方向。确定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解读法作为基本研究方法,深入解读制度自信。同时,对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也做出了说明。第二章,从历史的视角,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解析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再由科学的理论转变为现实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由一国到多国的实现,研究这个过程旨在阐述,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必然的结果,历史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到社会主义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在汲取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精华后,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斯大林创立“苏联模式”,主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经历史磨难,社会主义世界由盛到衰、由高潮跌入低谷,但社会主义道路没有走到终点。第三章,主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过程进行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换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革命传统、民族特点和政党意识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表明两个事实:一是表明,它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式探索的结果,在曲折中反思,领悟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表明,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宝贵财富,它的建立既是对主体选择和历史必然性的呼应,又是对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历程的表征。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有机体,它主要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两大领域。在政治领域,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经济领域,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制度顶层设计,在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寻的是,与制度相匹配的实现形式,找到最能表现根本和基本制度的具体制度和机制,而不是改弦易辙。政治体制改革中,坚决反对“西化”,反对“自由化”。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自信有其深厚的基础。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取向;实践基础是制度优势的发挥。最重要的就是,多年来制度优越性的表露,成为激发人们制度自信的最高触发点。对制度优势的科学认识,也是提高制度自信度的切入点,它是制度自信的现实性极强的缘由。第六章,坚定制度自信不是空谈,不能完全依靠自发性。探寻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途径成为必然,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不断地研究,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识;正确认三个自信之间的关系;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地完善,充分发挥制度的优势;赢得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普遍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培养意义重大,它可以增进人们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可以提高人们对制度的共识性,自觉维护制度;成为确认理论的科学性、道路的正确性的有力证明;可以更好地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制度力量。结论“三个自信”中,制度自信具有基础性,它承载着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尤其是制度的实践和运行与现实生活更近,人们对制度实践的体验更多。研究选择制度自信更具有学术价值。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中国共产党进行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了社会主义制度。以改革开放为契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巨大的制度优势,奇迹般地改变了中国,创造了“中国奇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科学的制度构建、强大的功能优势、十足的发展潜力、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正确领导等,无不引导我们产生并增强制度自信。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增进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共识、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道路的正确性、提升对制度的价值认同,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净化制度自信的理论环境和舆论氛围、聚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力量。
王书明[2](2002)在《科学、批判与自由 ——费耶阿本德的有限理性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费耶阿本德(Feyerabend)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与波普、拉卡托斯、库恩一起被称为“科学哲学四巨头”。然而,由于他的思想激进,论辩风格独特,其思想多被误解。如何才能有效进入费耶阿本德哲学的思维世界呢?本文认为,要进入费耶阿本德的哲学思维,(一)必须了解他的思想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即费耶阿本德的哲学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异常发达,其负面效应已经充分暴露的情况下形成的。科学已经成为时代的宠儿,其地位毋须为之辩护。在后工业时代,科学哲学家为科学辩护的任务已经完成,作为批判者的科学哲学家必须从20 世纪初叶批判形而上学为科学辩护,转向对科学理性局限性的批判。因此,后现代状况成为费耶阿本德思维方式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在后现代语境下解读费耶阿本德提出的“反对方法”、“怎么都行”、“告别理性”等一系列怪僻的词汇及其思想,我们便可以有效把握费耶阿本德哲学的特点和实质。(二)必须了解费耶阿本德的批判精神和论战风格。费耶阿本德哲学的批判性极强,这不是他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费耶阿本德是一位功底扎实、严肃认真的学者,他的批判精神来自科学哲学自身。科学哲学从登上现代哲学舞台的那一刻起,就是以一个激进的批判者的面目出现的。石里克声称维也纳学派找到了结束一切哲学争论的哲学,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形而上学赶出科学的领地。费耶阿本德不但继承了科学哲学的批判传统,而且还从其他的批判哲学家和具有批判精神的科学家那里汲取了更多的批判思想和精神,他虽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却集中吸取了马克思、列宁等人的辩证法批判精神。经过费耶阿本德的提炼、锻造,优化组合,批判精神在他的哲学里迸发出异常猛烈的冲击力。他的批判哲学是为了矫逻辑经验主义现代性思维之枉而故意过正。在前科学时代为科学辩护需要勇气,在科学发达时代、在科学发达国家为科学辩护是媚俗,没有任何风险,也没有任何意义。在发达国家为科学辩护,已不能有效促进科学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科学的发展,哲学的超前批判有助于科学沿着人文精神的
俞祖华[3](2014)在《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一起构成近代中国的三大文化思潮。三大思潮既是相对独立的思想流派,有着各自的基本价值与歧异的方案设计,但又有多元一体的共时文化生态、并生互补的相同思想框架、交织重叠的近似问题领域,如都有民族主义立场,都有对现代性的批评,都有对社会主义的向往,都有着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只是呈现方式有所不同。本论文以近代三大思潮的相互关系、多向互动为研究对象,试图较全面地认识三大思潮之间既分立又并生、既交锋又交集、既对立又对话的离合关系,探寻三大思潮之间的互动模式与不同思潮交集重组所产生的次元类型,从而为当下的以“在争论中明辨真理,在互动中凝聚共识”为目标的思想生态建设,为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论文分为五章,主要内容为:“第一章、绪论”。概述中国近代史上活跃着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等三大思潮及其离合关系,指出三大思潮是三个鼎立的、互相抗衡的价值系统,由于文化取向的不同,曾经展开过多次思想文化论战;同时并存于共同的思想框架,有一些相近相似的观念,并互相摄取、互相吸收,甚至互相转换。对三大思潮的学术史作了一些总结与反思,对学界围绕三大思潮的发端时间、发展阶段、类型、流派与评价的讨论与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框架、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点。“第二章、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分析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不同类型与演变格局:从学理渊源的角度,可区分为西化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从问题领域的角度,可区分政治自由主义、文化自由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从问政方式的角度,把对“直接参政”感兴趣的行动型自由主义分为认可、容忍、融入现政府的介入型与同样热衷于“直接参政”但与当局互别苗头、另组政党、另走“第三条道路”的组党型,把拒绝“直接参政”的观念型自由主义者分为热衷于舆论干政、办报议政的议政型与“参透”政治因而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疏离型4类。近代自由主义主要发生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经济自由主义较为薄弱。选取严复、胡适、殷海光为代表性人物,并以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群己权界论》、1922年胡适等人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发表《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三份标志性文本为重点,梳理了以严复为代表的、专注于思想启蒙的启蒙型自由主义,以胡适为代表的、徘徊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议政型自由主义,以40年代“中间路线”为代表的、着重于参政从政的行动型自由主义三种政治自由主义演进型态。梳理了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一脉相承、薪火相传而又不断发展、不断调整的思想历程。梳理了近代经济自由主义从“发声”到“变调”的历程:晚清的严复、梁启超等人介绍、表达过反对政府干预、主张放任自由、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主张。到了民国时期,普遍的情况是自由主义者在对个性解放、个人主义、民主、人权等话语连篇累牍的同时,对同为自由主义核心理念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私有产权等缄口不言。他们主张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与文化上的自由主义,而在经济上没有选择自由主义,而是倾向于与自由经济对立的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社会主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从最初鼓吹自由竞争、放任主义,到后来转向倡导与经济自由主义大异其趣、大相径庭的统制经济、社会主义。“第三章、近代中国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以“一个模式”、“两次转向”、“三件文本”分析了近代保守主义尤其是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指出“西方物质——中国精神”是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中西比较的典型模式。又指出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经历了两次大的思想调整即“两次转向”:第一次以从康有为的三世进化史观到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为代表,由开外王转向保内圣,由西学的民主、科学转向儒家心性之学;第二次以从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到牟宗三提出的“三统”之说为代表,重心又转向“由内圣开出新外王”,由内在的心性之学转化出被称为“新外王”的民主与科学。还可通过分析文化保守主义的三件典型文本,观察文化保守主义的变通与坚持,梳理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演进的轨迹。这“三件文本”为: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等十教授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1958年元旦,牟宗三等四位教授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2004(甲申)年9月由许嘉璐签名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对近代中国的激进主义思潮,主要以五四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作为典型作了重点分析。指出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文化激进主义”,其基本主张是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同时强烈怀疑西方现代文明,它与胡适等的文化自由主义的共性是激烈反传统,区隔主要在于怀疑西化与力主西化。文化激进主义虽激进反传统,但并没有把传统文化当作统一整体加以全盘否定,这种激进反传统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深刻的片面。“第四章、三大思潮的‘共同框架’与‘重叠共识’”。指出“三大思潮”,有着多元一体的共时文化生态、并生互补的共同思想框架、交织重叠的近似问题领域、相近相似的思想倾向,有着相似的关注与相近的关怀。其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对实现国家富强目标的关怀、对实现民族复兴愿景的向往,都有着民族主义的情怀与情结。三大思潮的共性还有:均为“现代”思潮,均主张实现现代化转型,主张接纳现代性,只是三者对现代化道路的追寻、对现代性诉求的表达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都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都有着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即使主张激进反传统的激进主义与自由主义,其对本土文化的眷恋、珍爱之情与情不自禁的回首、返观仍依稀可鉴;都有着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景,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社会主义的色彩、社会主义的取向,都以不同形式将社会主义纳入其思想框架;均起源、发端于戊戌思潮,即戊戌思潮成为三大思潮的共同源头。“第五章、三大思潮的个性特色及其相互转换”。以五四话语诠释系统、国家观念与个体自述为重点,对“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话语特色、观念特色与文化心态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期更好地把握三大思潮的思想个性。指出三大思潮从各自的角度解读、诠释着“五四意义”,从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五四”话语诠释系统:激进主义从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出发,着重于从政治、从救亡、从民族主义、从民族民主革命的革命范式与政治框架去解读与诠释“五四意义”,建构了突出政治意义的五四革命话语诠释系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的展开,激进主义的“革命范式”、“政治范式”开始向“发展范式”、“现代化范式”过渡;自由主义建构了凸现文化变革、突出个性解放的启蒙话语诠释系统,这一话语系统褒新文化运动贬学生运动,将从文化运动到政治运动的发展视为“干扰”、“救亡压倒启蒙”;保守主义赞成文化运动的路径但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反传统主义,其对五四运动的诠释大体经历了从以往的接纳民主、科学“新外王”的“返本开新”话语诠释系统到五四“文化断裂”话语诠释系统的转变。以胡适、陈独秀与梁漱溟三位知识领袖为重点,对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新儒学三大知识群体的国家建设思想做了比较分析。指出以民族主义建设现代国家,是其政治共识,也是民国时期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新儒学三大知识群体的“共同观念”。但他们的国家建设思想也有区别:三人早年都曾向往西方宪政,向往西方现代国家制度,但胡适一直坚持以实现宪政为国家建设的目标,而陈独秀对宪政民主经历了从向往到否定、再到重新肯定的复杂变化,梁漱溟在20年代中期后对宪政运动采取了冷漠以对的态度,并别出心裁设计了“非宪政化的民主制”;他们对现代国家建设的路径有着不同的思考,陈独秀主张革命建国,胡适、梁漱溟都主张和平建国,不过胡适主张“宪政随时随处都可以开始”,而梁漱溟则认为“宪政可以为远图而非所谓急务”;胡适、梁漱溟和陈独秀分别从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入手,选择了“救国须从救出你自己下手”、“为国家建设社会”、“从他们手中抢夺来政权”三个路径。以瞿秋白、胡适、梁漱溟等人的“自述”为重点,分析比较了“自述”体现的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文化心态。指出从“自述”可以看出三大思潮代表人物有着共同的忧患情怀,包括对民族苦难的体验、对社会苦难的悲悯、对家境苦难的伤痛与对人生苦难的品味,但他们都没有被苦难压垮。他们都关注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纠缠于学术与政治,纠结于入世与出世,彷徨于书斋与社会。相对而言,保守主义者更关注人生问题,侧重于思想文化的进路,希望通过道德重建、文化复兴,重建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进而实现民族复兴;激进主义者更关注社会问题,侧重于政治救亡的进路,希望通过“直接行动”、“根本改造”,实现社会变革,包括通过参加社会变革的实践实现“思想改造”;自由主义者也重点关注社会问题,不过所选择的路径是“救国须从救出你自己下手”,心存思想启蒙的路径依赖。他们不仅面临着政治救亡与思想启蒙、激进革命与渐进改良的路径抉择,而且面临着如何在新旧社会思潮中进行择取,如何在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进行文化取向的比选,其文化选择与路径选择一样充满着矛盾。由于所处时代的复杂多样与快速多变,使近代思想家的思想倾向、思想态度呈现出复杂、善变的特点,有时倾向保守,有时倾向激进,又有时激进与保守交织于胸;思想家的思想在“三大思潮”之间不断位移摇摆。同时由于时代变化,思想思潮的激进与保守发生易位,本来站在时代前例的“激进”者,在出现新生代更为“激进”的思想元素之后显得“保守”、落伍。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虽然是相对鼎立的思想态度,但三者之间者之间既有对垒也有对话,既有交锋也有交集,既有紧张也有舒缓,既有显性边界也有模糊地带,且不断发生分合嬗变,不断进行调适转换;三者之间不全是制肘、拆台,也有互相砥砺、互相启发、互为修正、互为支持、互相提供思想灵感的另一面。
张艳娥[4](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领导人民奋斗、创造和积累的重大成就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创新的实践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三位一体的统一过程,其创新成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看,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正是党的十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概括。目前学术界从制度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进程和规律等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整体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见。有鉴于此,本文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视域的学理视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理论基础、成果形态、逻辑结构和良性运行等诸多基本问题。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束语构成。在篇章结构上,除绪论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核心概念等作出说明,结语对本研究作出整体总结之外,正文分为三部分,即第二、三章是“方法论与理论基础”部分;第四、五章是“历史进程”部分;第六、七章是“逻辑结构与完善发展”部分。全文共约22万字,主要观点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制度创新与建构问题的理论研究,首先要确立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包含着科学、丰富和独特的制度理论,这一制度理论立足于唯物史观,运用辩证思维,通过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结构”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制度形态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动因。坚持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社会实践逻辑与制度观念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显着特点,也是其从根本上优于西方制度主义理论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是解读中国社会主义框架中制度建设问题的基本范式。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方向上的制度创新与建设是一个典型的理性制度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框架中进行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提供了制度创新与建构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制度体系创新和建构的直接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确立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成果,但是,这一制度创新的探索历程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进程之中,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重大成果为基础的,体现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逻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新型国家制度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局部执政中进行了多方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制度成果和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性资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飞跃。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一以贯之、不懈探索、奋力实践,以道路作为实现途径,以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最终形成了作为根本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体系的生成是制度继承、制度创新与制度转型三位一体的过程,遵循了实践性、价值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逻辑。意识形态的内在一致和极具弹性、推进主体的党群合作模式、制度变迁内生与创设的相互结合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框架内推进制度变迁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个子系统构成的。从微观要素结构看,这一制度系统包含理念、规则、组织和载体四层要素结构;从社会有机体的横向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经济制度系统、政治制度系统、文化制度系统、社会制度系统和生态制度系统等内容;从纵向运行层次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四个层面。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正式制度规则与意识形态、道德传统、价值观念等非正式制度规则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对其进行非正式制度视角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并不等于制度的成熟定型。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制度创新与建构的进程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化建设的道路仍然漫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坚定制度自信、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执行力,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历史进程的主要着力点。
郭莉[5](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制度①的力量在于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但制度的认同不是自发形成的。制度认同的可建构性决定了教育是实现制度认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意义在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思想共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这三个基本概念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关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制度认同教育的内容,又是制度认同的客体。制度认同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建构的对象,又是制度认同教育所追求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制度认同的功能,这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相对于制度认同而言,它又是实现制度认同的路径和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在思想上呈现出不同内容。在建国后的毛泽东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为“以苏为戒”,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发展过程不可能千篇一律的思想的观点,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并提出了用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教育人民。在教育方式上,主要采用群众路线式的认同教育方式。邓小平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制度认同教育核心旨在说明中国制度特色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强调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注重以经济绩效为导向的和辩证的制度认同教育思想。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指向制度特色的系统性、民族性、时代性。制度认同的形成是制度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外部制度环境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体认知状况、作为客体的制度的自身表现状态以及他者主体认知施加影响所构成的环境因素,均影响制度认同的状态。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形成阻抗因素的,主要有西方资本主义的舆论误导、“西化”、“分化”的行为干扰和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对自身根本矛盾的自我掩饰,还有各种社会错误思潮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先富与共富、公平与效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处理中,由于主客原因形成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制度认同的状态。当前这些阻抗因素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内容建构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基于这些现实因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性、制度特色、制度价值和制度情感四个维度入手进行认同内容的建构,从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何以能够认同的问题,克服制度认同教育的思想阻抗因素,完成制度认同教育所面临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内容的有效实施,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教育,阐明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合规律性证成制度科学;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教育为制度认同提供观念基础,并形成理论认同对制度认同的叠加效应;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成效教育,发挥利益认同机制的作用的同时,为制度认同提供事实依据;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比较优势教育,运用比较法,阐明制度特色、制度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形成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的竞争优势原因所在,通过阐明比较优势,增强人们的制度自信、制度情感;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众舆论引导教育,正本清源,驳斥错误言论,戳穿敌对西方势力的阴谋的同时,建构制度自身的话语优势和话语平台,掌握舆论话语的主导权和舆论思想的领导权,形成有利制度认同的舆论环境。
孙振琳[6](2020)在《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决定着政党治国理政的方向和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如何建构理想信念以及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且以高瞻远瞩的广阔视野和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进行了严密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是在积极继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系统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理想信念建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同时深刻研判当代中国理想信念问题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挑战,而逐渐形成的一套科学、完整而全面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全面搜集和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主客观条件,全面阐释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总结并概括出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当代价值,力求对这一理论做出完整呈现。本文共分为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对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形成客观、全面的研究综述;明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并确定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主客观条件。首先,明确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理想信念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思想;其次,从家庭环境、知青经历、从政道路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主观条件;最后,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条件,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理想信念建构的期许、社会转型期解决理想信念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对我国理想信念建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把握。第三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这一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理想信念“地位论”、理想信念“价值论”、理想信念“建构原则论”、理想信念“建构主体论”、理想信念“重点群体论”、理想信念“建构路径论”。第四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这一章分别从三个方面予以阐释,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五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这一章通过前文的概括和总结得出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三个特征,即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工作导向的问题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第六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这一章从四个方面解读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新发展、铸牢了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提供了新时代理想信念建构的科学指南、有力助推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等。
叶燕华[7](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文中研究指明能否深入认识、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这个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一个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获得了初步认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这一探索,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这篇博士学位论文聚焦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考察法等多种方法,纵向维度上从追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探索入手,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至今近四十年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轨迹,探究了这些认识成果得以形成的深层次背景和原因,并从横向维度提炼总结出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形成的主要理论成果。本学位论文包括引言、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等部分。第一章,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探索;第二章,论述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深入探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背景和原因,论述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章,论述十四大后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再认识;第四章,论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第五章,从横向维度提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新认识的主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关于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关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新型的文明;(5)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1)的新认识,可以作如下概括,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现阶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初步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进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将不断得到深化。
胡晓瑞[8](2017)在《中国心相画学初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返本初心”为主旨的中国心相画学理论研究属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范畴。是在深化抽象绘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创建具中国特质绘画语言体系的理论研究。是从抽象绘画领域结合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建立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体系。是以摆脱西方艺术理念单一模式,深化自身文化艺术精神,探寻内在本质的具有中国特质创新的学术话语体系。是以“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为方向构建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艺术理论体系。试迈出在艺术领域实现“中国式学术话语”及创建“中国式绘画语言体系”的第一步。“中国心相绘画”是区别于西方抽象绘画并彰显中国特质的中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亦是首创的绘画理念和形式。在美术理论方面首次突破美术学科长期理论研究和绘画创作实践脱节的壁垒,率先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结合中西方优秀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方法形成包括本质、原理、规律和丰富内容构成的系统理论框架。旨在建立一个独立的、系统的、科学及具有中国特色深层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创新文化艺术自洽理论体系,并尝试为思想界相关学科和领域提供来自艺术界的智慧和方案。当前,鉴于为美术学绘画专业培养具有中国当代人文内涵和全面绘画艺术素养的艺术人才提供自身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及脱离西方单一话语模式,以探寻内在本质为需要建设一个传统和当代贯通,东方和西方融合,自身和诸多关系学科渗透,理论和实践合一的深广现当代艺术理论体系已经变得必要和迫切。在突破旧的传统范式,建构一个创新且包容度较大的理论框架需要长期共赢的合作,为此,“中国心相画学”理论研究力求开放、自由,坚持以真理为师、包容并蓄的精神。为整个美术学科提供新鲜且与时俱进的理论框架。在整个美术教学理论体系中与其他专业相辅相成、合作共存及互补长短。秉承“君子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各自优势,与相邻学科互为启示共谋发展。“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的探索是为回答时代和绘画本身的问题。所以,理论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就是绘画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即艺术主体(人的意识)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如何转化成绘画语言呈现过程的问题。确切的说,是自然界、意识以及绘画观念三者的关系。本文试通过广义认识过程的辩证论述,回答什么是中国心相绘画?中国心相画学理论是怎样具体指导艺术主体进行绘画创作实践的?特别是如何通过中国心相绘画创作实践和欣赏心相艺术作品实现心灵返本的智慧曜出?从而获得天性与德性合一的自由自在境界。当艺术主体的观念(德性)集聚到一定程度(自由)与天道的真理性认识(天性)发展到内外合一时(自在),就是获得天人合一的智慧(自由自在)。“中国心相画学”理论体系研究正是本着“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原则,提供如何使艺术主体获得(自由)返归本性(自在)方法和路径的智慧。进而实现“立德为本”的教育本质。“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参鉴比较学研究方法论结合科学分类法,针对自身学科特点作出整体理论建构。运用共时性、横向的、平面的现象学比较方法论及历时性、纵向的、线性的历史学及人类学方法论探究中西艺术中与自身学科相关的一切现象和构成内容。构建出“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的框架雏形。简称:【12334】理论框架模式。内容包括:一个原理(基原理),二个基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基础、中国心相画学绘画语言基础),三种心灵观念(道观念、义观念、德观念),三种绘画语言(光语言、势语言、韵语言),四大要素(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中国心相画学语言转化行为、中国心相画学组织和制度)。根据上述内容依次组建第一章《中国心相画学本质要素及类型》、第二章《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内容构成》的学理构架。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科学理性的构建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说”的核心部分,内容包括:“基”原理及中国心相画学建立的哲学基础和实践方法,使其区别于西方及其他观念性绘画理论研究具备自身的独立性和系统性,以此构成第三章《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第四章《中国心相画学哲学基础和实践方法》的学理架构。从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共时性、平面的展演趋向不同形态关联的横向研究,及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继承性的历时性、线性的不共特质关系展开纵向研究,以此构成第五章《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发展趋向性关联研究》、第六章《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承传性关联研究》的学理内容。从中国心相画学和相关领域渗透关系概述其与文化、政治、道德、科学、宗教、哲学及文化艺术其他门类之间的输出性和交互性,以此共同构成第七章《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的学理内容。旨在探究中国心相画学作为社会文化艺术形态所承担的文化社会价值和功能。最后,在结章《中国心相画学未来》中阐释中国心相画学适应人类心灵发生、发展共同需要的未来形态特征说。全文第三、四章为整个理论体系构成的主干部分,第一、二章构成整体的左翼部分,第五、六、七章构成整体的右翼部分,以此共同交织成一个“活体”有机理论体系。“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创新性研究重点与难点:第一,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本质和定义。第二,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道观念、义观念、德观念。第三,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光语言、势语言、韵语言。第四,难点构建“心灵返本”为主旨的“基”原理。第五,难点构建作为社会化艺术现象客观化存在基础的“四个要素”理论。“中国心相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需要各方面长期的合作共创,因此,仅凭一本论文是不可能为所有问题提供一个结论性的定式。那也不是本文所希望出现的结果。本文可以做到的仅仅是从目前了解和掌握的国内外相关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从广义认识过程角度梳理一个粗略的宏观性理论框架雏形。使其成为一个起步性的铺埋,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只是提供一种创新的综合性开放式思维方式,如果这种方式是科学的、符合时代的,那么这种综合性开放式创新思维方式的本身就是一种开创性理论建设。追求真理的真正意义恰恰是对于真理的追求过程,而不是最后的定式性结论。随着各学科的综合发展,随着我们对未知领域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究和掌握,必然要求我们做出新的回应和思索,本文希望聆听来自各方面善意和智慧的指正,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共同为人类回归心灵家园增力。
金鑫[9](2004)在《邓小平发展观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广阔背景下,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结中,多视角地对邓小平发展观进行研究。力图阐明邓小平发展观形成与发展既是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受到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的深刻影响。努力揭示邓小平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本质论”作为坚实的基石,把“发展是硬道理”作为发展理论的内在核心,来体现中国发展的性质、目的和所处的位置,以及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的展示,阐述有关发展的根本指向、模式和战略等根本问题。深入探讨邓小平发展观所具有的实事求是、以人民为本、和合、创新和开放等思维方式和特点,揭示邓小平发展观必然深刻地指导和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并通过对邓小平发展观所具有鲜明特色的思考,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与时俱进的解读;通过横向比较,所显示的对现代西方发展理论的扬弃与超越;通过世界范围内来考察中国的发展和实践是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成功探索,以及对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部分,是社会主义不断走向复兴的象征的分析,来凸显邓小平发展观所具有的重大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从而在新世纪征程中做到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发展观。
马夏娃[10](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在涉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容中同时谈到“文化自信”的命题。文化自信不是随意产生的,有其深刻的生成逻辑。对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对文化不断认可、深入、发展的动态过程。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等都让文化自信这个命题有着更丰富的释义,文化自信将帮助中华民族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化长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产生的肯定感与信任感,会使其自身文化具备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使文化自信具有先进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于人的自身发展,对世界进行探索以致力于人的自身解放,遵循并结合社会发展规律,使其自身具备科学性。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并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情况,使其不断与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文化自信在理论基础的顺应当中不断得以提升,文化自信就这样延伸在人们的生活中,并逐步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自信的延伸中不断地拓宽,使其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更好地结合,也给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的范本。其次,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被文化自信所影响,但同时它们是互相作用的,彼此互相成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发展具有深深的感染作用。时代性和民族性就这样不断地相互交融而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色。在时代的制约下文化的发展必须要符合时代的特色。将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提升文化自信的广度与深度,既要关注现代化的发展,也要取中华民族之精华,不断完善自身文化,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的凝练过程不是静态的,从文化自信的生成过程分析和把握文化自信,用科学的视域来理解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进而揭示其变化发展规律。了解文化自信的生成才能更好地产生文化自信,并对文化自信的践行具有指导意义。文化自信所具备的凝聚力,能够聚集全国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丰富、更全面的发展做出贡献。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情况下,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中国文化自信有指导性作用。文化自信就是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一,它不断地在实践和探索当中由心理状态,升华到理论,更好地发挥文化自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化自信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深入,不断的吸收先进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用最大限度的凸显和发挥出来。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需求在时代发展中产生重要作用,甚至时代的前进离不开文化自信的生成,凝聚了人民在时代下对国家和社会的热情,并衍生出深切的自豪感。文化自信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时代的光辉,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新时代中国得以延续并使人民一代代传承下去,充分展现了人民的主体力量。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以文化自信相关文献综述为引,结合该命题研究的相关背景、研究成果进行初步概述。第二章主要阐述文化自信所指,何为文化?何为文化自信?通过探讨其演变发展之进程,包括通过论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来定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第三章研究文化自信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文化自信丰富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成果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第四章探究了文化自信生成的主体自觉与担当。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自信的建设,是进一步保障实现文化自强的客观需要,也是对未来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要作科学的比较——关于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作科学的比较——关于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
1.2 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
1.2.1 党的自身发展和建设的主体需要 |
1.2.2 补足制度自信缺失的需要 |
1.2.3 增强制度自信大众认同的需要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的解析 |
1.3.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基础的阐述 |
1.3.3 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多样化解释 |
1.3.4 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研究 |
1.3.5 对如何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探讨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 |
2.1.1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2.1.2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2.1.3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 |
2.1.4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 |
2.3 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 |
2.3.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2.3.2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 |
2.3.3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制度的设想 |
2.4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变为现实的制度 |
2.4.1 列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 |
2.4.2 苏联模式的形成与社会建设 |
2.4.3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3.1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3.1.1 社会主义方向的艰难选择 |
3.1.2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然性 |
3.1.3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探索中前行 |
3.2.1 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模式 |
3.2.2 社会主义制度在文革中的曲折 |
3.2.3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4.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
4.1.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 |
4.1.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
4.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性认识 |
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形式 |
4.3.2 剔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西化”的悖论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和优势 |
5.1 对坚定制度自信几个问题的思考 |
5.1.1 对“自信疲软”问题的解析 |
5.1.2 对极端思潮问题的解析 |
5.1.3 对当前社会矛盾问题的解析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 |
5.2.1 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 |
5.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价值基础 |
5.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成就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
5.3.1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理论 |
5.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激发自信 |
5.3.3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自信 |
5.4 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制度自信 |
5.4.1 基于全面认识优越性的制度自信 |
5.4.2 基于辩证认识优越性的制度自信 |
5.4.3 基于优越性比较的制度自信 |
第6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
6.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路径 |
6.1.1 加强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研究 |
6.1.2 正确认识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关系 |
6.1.3 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
6.1.4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6.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意义 |
6.2.1 增进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
6.2.2 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共识 |
6.2.3 确认理论的科学性和道路的正确性 |
6.2.4 推进“以人为本”制度理念的价值认同 |
6.2.5 聚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力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科学、批判与自由 ——费耶阿本德的有限理性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为什么选择研究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 |
(二) 国内外费耶阿本德研究的状况 |
1. 费耶阿本德研究在欧美硕果累累 |
2. 费耶阿本德研究在中国很受重视 |
一、如何进入费耶阿本德的哲学思维 |
(一) 运思的后现代语境 |
§1. 后现代知识状态 |
§2. 后现代知识状态催生了后现代哲学 |
(二) 批判精神的集成 |
§1. 科学哲学的批判传统 |
§2. 具有批判思想的科学家 |
§3. 其他批判思想家 |
§4. 非白人激发了费耶阿本德的批判思想 |
二、批判普遍主义思维,突出科学个性 |
(一) 引进无政府主义,批判普遍主义 |
§1. 反对普适标准、普遍定律、普遍观念 |
§2. 成功的研究并不遵循一般的标准 |
§3. 在特定历史下形成的知识不具有唯一普遍性 |
(二) 批判普遍主义,肯定个性差异 |
§1. 普遍法则伤人性 |
§2. 没有固定不变的法则,科学家往往是多种方法并用 |
§3. 不可通约现象给一切合理性理论带来了问题 |
三、有限的理性、有限的方法 |
(一) 对理性局限性的批判 |
§1. 排他性 |
§2. 规则的教条性 |
§3. 普遍的齐一化 |
(二) 方法论规则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
§1. 逻辑规则、标准与科学实际不相容 |
§2. 所有的方法都有局限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方法 |
§3. 何时修改标准不确定 |
(三) 用反归纳克服理性方法的局限 |
§1. 反规则 |
§2. 引进特设性假说 |
§3. 退回历史中去 |
§4. 重视“非理性”因素 |
(四) 突出多样性的自由 |
§1. 无政府主义的药方 |
§2. 鼓励创新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
§3. “怎么都行”突出了思维方法的自由灵活性 |
§4. 违反规则导致进步 |
四、批判划界思维,鼓励跨界研究 |
(一) 对划界问题的批判 |
§1. 逻辑经验主义为什么要划界? |
§2. 逻辑与历史划界不应妨碍进步 |
§3. 反对“拒斥形而上学”,提倡科学与哲学相结合 |
§4. 批判科学与非科学划界 |
§5. 批判理性与非理性划界 |
(二) 对二分法思维的批判 |
§1. 批判观察与理论的划界 |
§2. 批判发现与证明的划界 |
五、批判科学至上,提倡科学与国家分离 |
(一) 科学的优越性质疑 |
§1. 科学不具有天生的优越性 |
§2. 方法论的论证没有确立科学的优越性 |
§3. 科学受到偏爱也不是由于它的成果 |
§4. 科学的优越性是国家权力赋予的 |
(二) 民主判定高于“真理”和专家的意见 |
§1. 专家也无知 |
§2. 外行监督内行 |
(三) 科学与国家分离是克服科学沙文主义的途径 |
§1. 国家与科学分离是国家和所有传统分离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
§2. 受国家保护的科学限制了其它思想的自由发展 |
§3. 科学必须同教育过程分离开 |
六、自由与平等的理想追求 |
(一) 自由社会的构想 |
§1. 穆勒的自由主义 |
§2. 相对主义思想基础 |
(二) 多样性传统的平等互利、自由共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略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思潮及其离合关系 |
(一) 自由主义思潮 |
(二)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
(三) 激进主义思潮 |
(四) 三大文化思潮的离合异同 |
二、三大思潮及互动关系的学术史 |
(一)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
(二) 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
(三) 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
(一) 课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基本框架 |
(三)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 |
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类型及演变格局 |
(一) 学理渊源:西化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 |
(二) 问题领域:经济自由主义的欠缺与政治自由主义、文化自由主义的凸现 |
(三) 问政方式:介入型、组党型、议政型与疏离型 |
(四) 近代自由主义的演变格局 |
二、近代中国政治自由主义的发展轨迹与演进形态-以近代自由主义的三份标志性文本为重点 |
(一) 政治自由:自由主义者的“共同关怀” |
(二) 个体、结社与组党:近代政治自由主义的组织化路径 |
(三) 学理、理念与政纲:政治自由主义的话语转换 |
(四) 市场、社会与政府:转向政府干预与社会公正 |
(五) 启蒙与政治之间:近代自由主义的演进形态 |
三、近代中国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声与变调 |
(一) 严复、梁启超等人倡导经济自由主义 |
(二) 民国时期的“新自由主义”与“统制经济”思想 |
(三) 经济自由主义从“发声”到“变调”的原因分析 |
四、从胡适到殷海光: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趋“新”与返“古” |
(一) 思想接力:“五四之父”与“五四之子” |
(二) 政治自由:诉诸内心“容忍”与争之外部保障 |
(三) 经济自由:经济平等与经济自由 |
(四) 思想自由:浅显激越与深切理性 |
(五) 伦理自由:个人主义与道德价值 |
第三章 近代中国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 |
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两次转向 |
(一) 作为世界性文化现象的文化保守主义 |
(二) 文化保守主义的基本心态 |
(三) 从“三世进化史观”到“文化三路向说”:由外向内的转向 |
(四) 从“文化三路向说”到“三统”之说:由内向外的转向 |
(五) 两次转向的基本背景 |
二、三份宣言:文化保守主义的典型文本 |
(一) 文化保守主义的三份宣言 |
(二) 三份宣言所体现的相似文化主张 |
(三) 三份文化体现出的时代性“变异” |
三、文化保守主义者中西比较的典型范式:西方物质——“中国精神”比较模式辨析 |
(一) 保守主义的中西比较观 |
(二) 来自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的批评 |
(三) 超越“西方物质——中国精神”比较模式 |
四、五四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 |
(一) 五四时期的激进反传统主义 |
(二) 五四启蒙中的激进主义并非全盘反传统 |
(三) 一种深刻的片面 |
第四章 三大思潮的“共同框架”与“重叠共识” |
一、戊戌思潮: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的共同源头 |
(一) 自由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并进行引申解读始于维新思潮 |
(二) 文化保守主义从戊戌思潮开始定型与清晰起来 |
(三) 激进主义也是从戊戌思潮开始的 |
二、民族主义: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与类型区隔 |
(一) 民族主义是三大思潮的“共同观念” |
(二) 三大思潮对民族主义的不同表达 |
(三) 民族主义的三种次元类型 |
三、现代性构建:现代三大思潮的共同主题 |
(一) 三大思潮均为赞成现代取向的“现代”思潮 |
(二) 三大思潮对现代性诉求的表达有所区隔 |
(三) 文化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是从“前现代”、“后现代”的角度反省现代性 |
四、社会主义:现代中国三大思潮的共同取向 |
(一) 自由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
(二) 激进主义与社会主义有着更天然的亲缘关系 |
(三) 文化保守主义者以“大同”思想附会现代社会主义 |
(四) 三大思潮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有同有异 |
五、民族复兴:现代三大思潮的共同梦想 |
(一)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民族复兴梦想 |
(二) 在民族复兴观念生成中文化保守主义者发挥了关键作用 |
(三) 革命者强调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
第五章 三大思潮的个性特色及相互转换 |
一、话语系统的区隔:以三大思潮对五四启蒙的话语阐释为例 |
(一) 激进主义的“五四革命话语诠释系统” |
(二) 自由主义者的“五四启蒙话语诠释系统” |
(三) 文化保守主义的“返本开新”话语与“文化断裂”话语 |
二、观念建构的差异:以胡适、陈独秀与梁漱溟对建设现代国家的不同设计为重点 |
(一) 以民族主义建设现代国家是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政治共识 |
(二) 胡适、陈独秀与梁漱溟对宪政民主的不同设计 |
(三) 三大思潮对现代国家建设的路径有着不同的思考 |
(四) 分别从个性解放、改造社会组织与国家政权更替入手 |
三、文化心态的不同:从学人自述解读三大思潮代表人物内心世界 |
(一) 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苦难意识 |
(二) 对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的思考 |
(三) 文化选择上的矛盾心态 |
四、和谐语境之下的回眸——对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之关系的再认识 |
(一) 激进与保守的“并生系统” |
(二) 激进与保守之间的“中间地带” |
(三) 激进与保守的调适转换 |
(四) 激进与保守的“互为支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其他相关论文 |
致谢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制度 |
1.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基本框架 |
2.1 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 |
2.1.1 制度的生成与结构 |
2.1.2 制度变迁理论 |
2.2 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科学方法与当代价值 |
2.2.1 马克思主义制度方法论 |
2.2.2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当代价值 |
2.3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与西方制度主义的相互兼容 |
2.3.1 西方制度主义的发展轨迹及基本流派 |
2.3.2 西方制度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
2.3.3 西方制度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兼容性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理论基础的宏观解读 |
3.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理论原则 |
3.1.2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准备 |
3.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行动指南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理论基础的微观解读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 |
3.2.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 |
3.2.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
3.2.5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理论基础的研究 |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最初探索与重要奠基 |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建设初步探索的成就与逻辑 |
4.1.1 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国家制度建设的理论认知 |
4.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建设的主要成就 |
4.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 |
4.2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的确立 |
4.2.1 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政治经济基本制度的总体构想 |
4.2.2 《共同纲领》、《五四宪法》到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的确立 |
4.2.3 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
4.3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逻辑特征与基本经验 |
4.3.1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的逻辑特征 |
4.3.2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历史飞跃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体框架的形成 |
5.1.1 邓小平的科学制度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 |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体框架的实践推进与形成 |
5.1.3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创建的主要贡献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化发展 |
5.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识的推进 |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实践发展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理论深化与实践确立 |
5.3.1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认识的深化与自觉 |
5.3.2 十六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实践层面的创新发展与确立 |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与基本经验 |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 |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基本经验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成果的逻辑结构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要素结构分析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理念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则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要素 |
6.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载体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横向结构分析 |
6.2.1 制度体系的横向结构布局 |
6.2.2 经济制度系统 |
6.2.3 政治上层建筑制度系统 |
6.2.4 文化制度系统 |
6.2.5 社会运行制度系统 |
6.2.6 生态制度系统 |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运行层次分析 |
6.3.1 制度体系的四层运行结构 |
6.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层次 |
6.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制度层次 |
6.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制度层次 |
6.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运行机制 |
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的非正式制度视角 |
6.4.1 制度研究的非正式制度视角 |
6.4.2 非正式制度的两层构成 |
6.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政治意识形态体系的关联互动 |
6.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社会文化意识层次的关联互动 |
第7章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 |
7.1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7.1.1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开放后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 |
7.1.2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7.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7.2 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的几点思考 |
7.2.1 坚持制度自信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
7.2.2 坚持排除干扰与形成科学制度话语体系相结合 |
7.2.3 坚持制度创新与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相结合 |
7.2.4 坚持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相结合 |
7.2.5 坚持基本制度稳定性与具体制度开放性相结合 |
7.2.6 坚持政党主导与人民主体相结合 |
7.2.7 坚持完善制度与提高制度执行力相结合 |
7.2.8 坚持制度创新与培塑制度文化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解析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2.1.1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制度 |
2.1.2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 |
2.1.3 具有内在层次的制度体系 |
2.1.4 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制度体系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
2.2.1 制度认同的内在结构 |
2.2.2 制度认同的利益本质 |
2.2.3 制度认同的差异性和变化性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内涵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本质 |
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目的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梳理 |
3.1 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 |
3.1.1 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发展不可能千篇一律 |
3.1.2 用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教育人民 |
3.1.3 走群众路线式的教育方式 |
3.2 邓小平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 |
3.2.1 强化中国特色的制度意识教育 |
3.2.2 注重制度经济绩效的认同动力 |
3.2.3 注重辩证的制度认同教育思想 |
3.3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 |
3.3.1 制度特色的系统性认同教育指向 |
3.3.2 制度特色的民族性认同教育指向 |
3.3.3 制度特色的时代性认同教育指向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阻抗因素 |
4.1 西方资本主义的阻抗 |
4.1.1 西方的舆论误导 |
4.1.2 西方的行为干扰 |
4.1.3 西方的自我掩饰 |
4.2 社会错误思潮的干扰 |
4.2.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干扰 |
4.2.2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干扰 |
4.2.3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干扰 |
4.3 制度内在张力的制衡 |
4.3.1 先富带共富的艰难转换 |
4.3.2 公平与效率位序的艰难抉择 |
4.3.3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艰难平衡 |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内容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认同 |
5.1.1 理论依据的科学性认同 |
5.1.2 制度形成的科学性认同 |
5.1.3 制度检验标准的科学性认同 |
5.1.4 科学认识两种性质制度的关系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 |
5.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内涵 |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认同的层次性 |
5.2.3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关系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认同 |
5.3.1 制度情感认同是对制度的情感悦纳 |
5.3.2 对合乎人性的本质存在方式的情感认同 |
5.3.3 制度情感认同产生制度信仰“红利” |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认同 |
5.4.1 经济制度特色认同 |
5.4.2 政治制度特色认同 |
5.4.3 文化制度特色认同 |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有效实施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教育 |
6.1.1 历史是制度认同的动因之一 |
6.1.2 制度的选择性与必然性关系 |
6.1.3 改革前与改革后的制度关系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理论教育 |
6.2.1 理论是制度认同的观念基础 |
6.2.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 |
6.2.3 坚持整体性思维的认识方式 |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成效教育 |
6.3.1 实践成效是制度认同的现实基础 |
6.3.2 实践成效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成效 |
6.3.3 辩证地看待制度的实践成效 |
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教育 |
6.4.1 比较是认同形成的重要过程 |
6.4.2 在科学比较中把握制度优势 |
6.4.3 阐明制度优势彰显的长期性 |
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舆论引导教育 |
6.5.1 舆论建构制度认同 |
6.5.2 重视制度的舆论交锋 |
6.5.3 增强制度的话语优势 |
6.5.4 创新制度大众传播手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与主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思想 |
2.1.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理想信念思想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思想 |
2.2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主观条件 |
2.2.1 家庭环境孕育理想信念萌芽 |
2.2.2 知青经历深化理想信念认识 |
2.2.3 从政道路磨砺理想信念坚守 |
2.3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条件 |
2.3.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理想信念建构的期许 |
2.3.2 社会转型期解决理想信念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
2.3.3 对我国理想信念建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把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理想信念“地位论” |
3.1.1 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精神力量 |
3.1.2 理想信念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执政地位 |
3.1.3 理想信念关乎个人健康成长 |
3.2 理想信念“价值论” |
3.2.1 增强“四个意识” |
3.2.2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3.2.3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3.3 理想信念“建构原则论” |
3.3.1 坚持党性原则 |
3.3.2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
3.3.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3.3.4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
3.3.5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
3.4 理想信念“建构主体论” |
3.4.1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 |
3.4.2 注重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引导 |
3.4.3 坚持各方力量齐抓共管 |
3.5 理想信念“重点群体论” |
3.5.1 党员及干部群体 |
3.5.2 教师群体 |
3.5.3 青年群体 |
3.5.4 军人群体 |
3.6 理想信念“建构路径论” |
3.6.1 强化理论武装 |
3.6.2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
3.6.3 发挥宣传阵地重要作用 |
3.6.4 建设高素质理想信念人才队伍 |
3.6.5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
4.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4.1.1 明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
4.1.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
4.1.3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
4.1.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4.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4.2.1 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 |
4.2.2 明确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走向的必然趋势 |
4.2.3 把握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长期性 |
4.2.4 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辩证统一 |
4.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3.1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 |
4.3.2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
4.3.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
4.3.4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
5.1 思维方法的科学性 |
5.1.1 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
5.1.2 善抓矛盾的辩证思维 |
5.1.3 贯通古今的历史思维 |
5.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
5.1.5 居安思危的底线思维 |
5.2 工作导向的问题性 |
5.2.1 扞卫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主导地位 |
5.2.2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5.2.3 着力解决对理想信念的认识误区 |
5.3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
5.3.1 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
5.3.2 注重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
5.3.3 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
6.1 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新发展 |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 |
6.1.2 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的认识 |
6.1.3 拓宽了当代中国理想信念问题研究的新视野 |
6.2 铸牢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 |
6.2.1 促进主流思想舆论良性发展 |
6.2.2 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6.2.3 提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的强大信心 |
6.3 提供新时代理想信念建构的科学指南 |
6.3.1 明确了理想信念建构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
6.3.2 深化了对理想信念建构规律的认识 |
6.3.3 指明了理想信念建构的着力点 |
6.4 有力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
6.4.1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可靠保障 |
6.4.2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
6.4.3 扩大中国梦的国际影响力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依据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成果评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本质与本质特征 |
(二)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构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着作中的描述 |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的阐述 |
三、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论 |
第二节 、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
二、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
三、斯大林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
第三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探索 |
一、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
二、毛泽东探索中的失误 |
三、初步的认识成果 |
第二章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第一节 邓小平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 |
一、反思“文革”: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
二、思想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
三、时代条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第二节 邓小平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 |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 |
二、对姓“资”姓“社”质疑的回应 |
三、国内政治风波和苏东剧变引起的反思 |
第三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
一、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二、价值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三、对计划经济认识的革命性变革 |
第四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意义 |
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
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第三章 十四大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
第一节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
一、世纪之交的新变化要求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
三、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的重要意义 |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节 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贯彻科学发展观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创的 |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
第二节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一、法治的内涵和核心理念 |
二、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发展轨迹 |
三、依法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一、共享共富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
二、共享发展彰显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三、当前共享发展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
第四节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一、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价值追求 |
二、坚守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
三、当前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取得的理论成果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用生产力的发展来衡量 |
二、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
三、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 |
一、社会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事业 |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
一、推动构建体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
二、围绕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三、在落实共享理念中解决好公平正义问题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文明 |
一、创造性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
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三、倡导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共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一、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
二、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根本保证 |
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
结束语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永远在路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心相画学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二、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
(一)抽象绘画 |
(二)心相画学 |
(三)通过四要素内容构成界定中国心相画学性质 |
(四)中国心相画学研究范畴界定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心相画学本质要素及类型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名称问题 |
一、心相画学三种特征 |
二、心相画学名称内涵 |
三、心相美范畴与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心相画学本质 |
一、分析中国心相画学本质多元化趋势 |
二、吴大羽诗性艺术观对中国心相画学启示 |
第三节 中国心相画学基本四要素及逻辑结构 |
一、中国心相画学基本四要素及相互关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说定义 |
三、中国心相画学定义的理解与应用 |
四、中国心相画学分类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内容构成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 |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性质及核心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理论基础“道”观念的性质 |
三、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功能作用“义”观念的性质 |
四、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升华显现“德”观念的性质 |
第二节 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 |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及表现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原因和对象 |
三、获得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的方法 |
第三节 中国心相画学绘画语言转换行为 |
一、“光”语言的转换行为 |
二、“势”语言的转换行为 |
三、“韵”语言的转换行为 |
第四节 中国心相画学的组织与制度 |
一、中国心相画学的组织层次与制度 |
二、中国心相画学观念理论化和学术体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本源论 |
一、研究中国心相画学本源意义与需要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本源说 |
第二节 如何依基原理实现“心灵返本”? |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义理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根基 |
三、“基”显现原理决定“心灵返本”三种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心相画学哲学基础与实践方法 |
第一节 从科学角度论证基的物质性 |
一、现代物理学角度证明基的物质性 |
二、量子物理学角度证明意识的物质性 |
三、结论 |
第二节 从哲学角度论证基的物质性 |
一、列宁物质定义内核 |
二、基显现本质 |
三、基本体唯物论证明 |
四、结论 |
第三节 从绘画过程哲学本质论证中国心相画学唯物性 |
一、绘画过程的哲学本质 |
二、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中国心相画学理论构架 |
三、结论 |
第四节 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实践方法 |
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心相画家 |
二、吸纳儒释道精粹的中国心相画学实践方法论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发展趋向性关联研究 |
第一节 西方抽象绘画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向 |
一、西方抽象绘画基本内容 |
二、西方抽象绘画发展趋向 |
第二节 中国抽象绘画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向 |
一、中国抽象绘画基本内容 |
二、中国抽象绘画发展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承传性关联研究 |
第一节 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一、二十世纪早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二、二十世纪中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三、二十世纪末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第二节 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一、二十世纪后期85新潮期间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末期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三、二十一世纪初期至今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第三节 中国抽象绘画语言历史承传 |
一、势与气 |
二、势与象 |
三、势与德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 |
第一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是一种社会文化艺术体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是独具特质的艺术文化形式 |
三、中国心相画学在文化体系中地位作用 |
第二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相互影响服务关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自然渗透关系 |
第三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道德的关系 |
一、从道德起源探究中国心相画学和道德的关系 |
二、从中国心相画学与道德关系同异研究美育与德育关系 |
第四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的关系 |
一、概述科学的起源和特征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同异关系 |
三、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相互关系 |
第五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宗教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和宗教相同点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宗教起源说 |
第六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同异关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互助关系 |
第七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其他文学艺术门类 |
一、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音乐的关系 |
二、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书法的关系 |
三、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诗歌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章 中国心相画学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共创性特质 |
一、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精神特征 |
二、中国心相画学形成历史条件 |
第二节 “心灵返本”主旨共创性实践与探索 |
一、西方现当代“心灵返本”主旨实践与探索历程 |
二、中国现当代“心灵返本”主旨实践与探索历程 |
三、中国心相画学未来展望 |
第三节 研究结语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局限 |
三、今后方向 |
四、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简历 |
博士科研成果及完成工作 |
后记 |
(9)邓小平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
一、时代背景 |
二、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二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石和核心 |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石 |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核心 |
第三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 |
一、发展立足点和道路 |
二、发展战略和目标 |
三、发展途径和动力 |
四、发展速度和全面协调发展 |
五、发展条件和机遇 |
第四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和特点 |
一、实事求是 |
二、以人民为本 |
三、和合 |
四、创新 |
五、开放 |
第五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特色和丰富发展 |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特色 |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丰富发展 |
第六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
一、邓小平发展观对西方发展理论的扬弃和超越 |
二、邓小平发展观及实践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成功探索 |
三、邓小平发展观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意义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预期成果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预期成果 |
三、创新之处 |
第四节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化自信的内容构成 |
第一节 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
一、文化与文化自信 |
二、文化的演变 |
三、文化发展的一般原则 |
第二节 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辩证继承 |
第三节 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
一、发挥革命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 |
二、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引领作用 |
第三章 文化自信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基础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强大支撑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第二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坚实基础 |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第四章 文化自信的主体自觉与担当 |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第二节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 |
一、文化自觉的内在需求 |
二、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
三、文化自强的价值追求 |
第三节 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战略选择 |
一、文化建设的准确定位 |
二、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要作科学的比较——关于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D]. 刘政利. 吉林大学, 2015(08)
- [2]科学、批判与自由 ——费耶阿本德的有限理性论研究[D]. 王书明. 吉林大学, 2002(11)
- [3]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D]. 俞祖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D]. 张艳娥.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研究[D]. 郭莉. 武汉大学, 2015(07)
- [6]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D]. 孙振琳.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D]. 叶燕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中国心相画学初论[D]. 胡晓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2)
- [9]邓小平发展观研究[D]. 金鑫. 南京师范大学, 2004(11)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D]. 马夏娃.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