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和中国古代炼锌术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任静茹[1](2021)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5000多年的长河中不断的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有平静,有浪花,亦有波涛澎湃,其中的优秀成分被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拥有巨大的创造力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力,而且内容涉及甚广,有物质层面的文物遗迹,有精神层面的民族自信,也有广为流传的工艺技术,不论哪个层面均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丹霞地貌的色彩涉及铁元素的含量、侯德榜制碱的创新精神、古代的炼铁技术。因此,化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天地万物的自然科学,更蕴含着“人文教化、探索万物之本”的传统意义。随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呈现,我国越来越重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学科中的教学与教育作用,如教育政策的倡导、教材内容的修改与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落实的呼吁、高考考察的方向与内容要求。因此,化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当下的应有之义。本研究所涉及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部分一是本研究课题的提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的结合多数集中于文学领域,理学领域较少,且研究的文献多以期刊为主,硕博士论文较少,其中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教学实践类的实验研究,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的对应关系不细致。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梳理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对应关系;之二是用实验验证两者相融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与文化知识的主动性、树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化学信息处理能力;之三是探索文化特色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部分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通过向学生下发问卷,了解到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化学课堂中缺乏古籍文字和工匠技术的应用,且学生学习化学和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不强,认为两者融合后对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帮助自己崇尚科学真理和培养国家荣誉观念没有影响。通过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得知青年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大部分老师表示化学能够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知识点主要集中于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章节,且融合的教学方式单一。部分三是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对应关系的整理。结合汉中市勉县武侯中学的教学现状、教师建议以及教材使用情况,按照单元主题方式梳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一化学知识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使用建议。部分四是进行教学实践。首先是设计出文化特色的化学教学设计流程,结合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其次,选定实验对象,结合教学设计在实验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同时按照常规教学方式对对照班进行教学。再次,展示概念类和元素类的文化特色的教学设计。部分五是对教学效果的测评。对实验结果采用问卷评析法、试卷检测法和课堂观察量表评价的方式进行结果测评。通过本次的教学实践研究,不仅减小了一线教师认为文化资源分散且难以整理的难度,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和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化学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发现“建构文化情景——提出相关问题——文化化学解答——联系社会生活——化学文化习题——课堂思路梳理”的课堂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效度。
王珊[2](2020)在《以薛涛笺为中心的早期笺纸制作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薛涛笺是中国最着名、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古代笺纸,是诗(信)笺纸种的开端。对薛涛笺的研究,可使我们窥知早期笺纸的形成和发展轨迹。本课题为尽可能地了解和再现薛涛笺,对薛涛笺的相关文献重新作了梳理和解读,初步形成了对薛涛笺的整体印象;随后对现存仿薛涛笺实物进行了普查研究和重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现存实物对于再现唐代薛涛笺的参考意义有限;由于薛涛笺的形貌和制作会与唐代整体的造纸技术水平相匹配,课题继而又从文献和实物两方面考察了中国从魏晋至宋元时期,尤其是唐代的加工纸工艺体系,并考察了日本从奈良到平安时代的色纸加工工艺作为辅助参考,粗略探讨了我国早期加工纸包括薛涛笺的制作工艺与日本加工纸之间的源流承继关系,探讨了诗(信)笺纸纸种的产生与特化,进一步了解了薛涛笺形貌和制笺技术的上限。课题还对十余家现代彩笺及纹案加工工作室开展了田野调查,总结了一线造笺人的经验和建议。再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古文献所提及的薛涛笺的造纸原料“木芙蓉皮”是良好的造纸材料;木芙蓉花汁不含有红色色素成分,无法染出红纸。最终,尝试用唐代流行的红色植物性染料和纹案加工工艺开展了笺纸的印染实践,完成了对薛涛笺的再现。由课题研究所得到的具体结论:(1)薛涛笺早期是松花色(含碧色),后来是红色,较少量或为红碧相间,纸上可能有暗纹、雕版印刷的纹案或手绘图案。(2)薛涛笺的纵长约在25至26厘米之间,横长约在18至36厘米之间。(3)薛涛笺由木芙蓉皮所造是可行的,染红应使用了红花、苏木或茜草。(4)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彩笺工艺的萌芽期。唐、五代是发展期,古代大多数加工纸技术此时已初具雏形;除薛涛笺以外,流沙笺、云蓝纸、五色斑纹纸是该时期染纸技术水平的代表者。宋元时期的纸张装饰手段在前代基础上更加繁缛复杂,观感雍容华贵。唐、宋笺纸的形貌和工艺是薛涛笺的参考性上限。我国造纸术东传后,日本虽对其做了少量本土化的改造创新,但日本早期主要的加工纸工艺和用纸文化仍脱胎于我国唐宋。
王显国[3](2019)在《清末铜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元是中国传统铜钱迈向现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古代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铜元是货币史和近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历史课题。本论文以清末铜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第一历史档案馆、地方志等清代文献的收集与梳理,深入系统地分析铜元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产生、兴盛及衰落过程。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实验检测与文献考据的方法重点对铜元的合金成分、制作技术、铜料的来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为弥补市场流通中铜钱的不足,广东省率先于1900年成功发行铜元,各省相继仿造。十余年间,19省先后设立29个铜元局,制造铜元数量高达200亿枚,并获得造币利润白银2,559万余两。不过,铜元本质上与传统咸丰大钱无异,清政府过度追求利润,不可避免地造成铜元的贬值与没落。检测结果显示,铜元主要成分为铜、锌、锡,及少量的杂质铅,不同省份及同一省份不同时期铜元的合金成分有明显差异。总体上看,多数铜元成色较好,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和提高,反映了清政府铜元政策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铜元的制作设备主要购自英、美、德等国,大量机器的进口促使了铜元的兴盛。引进西方造币工艺,按熔铜、辗片、舂饼、光边、烘洗、印花等六个主要步骤制造铜元,提高了铜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使中国的造币技术迈向现代化。此外,洋铜的进口是发行铜元必要前提和基础。从日本、澳洲、美国等国进口铜料9万余吨,占铜元所需原料的93%,为铜元的大量发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总之,铜元是中国传统货币制度与西方造币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是中西货币文化交流的结果。
罗胜强,周文丽,莫林恒[4](2018)在《清代桂阳州炼锌业初探》文中认为桂阳州是清代湖南金属锌的主要产地,炼锌业主要是为了铸钱。近年来,桂阳发现了一批清代炼锌遗址,为研究清代桂阳州炼锌业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文综合考古和史料证据分析研究清代桂阳州炼锌业,揭开清代桂阳州炼锌业的整体面貌。研究发现清代桂阳州的炼锌业从采矿、冶炼到产品流向,政府在其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形成桂阳州特有的炼锌业管理模式。
付裕[5](2018)在《《坤舆格致》与《天工开物》冶金部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坤舆格致》是一部冶金学着作,由明末来华传教士汤若望译自欧洲着名的冶金学着作《矿冶全书》。《矿冶全书》则是欧洲矿业技术方面的经典着作,着成于1550年,被誉为划时代的矿冶巨着,其作者阿格里科拉生于德国的格劳豪,本是一名医生,后来研究矿冶技术,并因此巨着被称为“近代矿物学之父”。《坤舆格致》成书之时正值明末,政府财政空虚,主持历局的李天经联合传教士汤若望翻译此书,并上呈皇帝请求刊行,以期增加金属开采量,通过采矿来充实国库。尽管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能在地方上发挥实际作用,但其中的技术被部分有识之士所认可。《天工开物》则是明代的技术百科全书,其中的冶金部分对当时中国的冶金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系统的总结。两部着作的比较,对于研究明末中国的冶金技术和由西方舶来中国的冶金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坤舆格致》和《天工开物》冶金部分的仔细分析比较,将两部着作的内容从冶金熔炉、冶金所用矿石、冶金方法等方面开展比较。从两书记载的冶金熔炉来看,《坤舆格致》者记述更为详尽,在材料和设计上都有独到之处,更体现了检验的科学方法;《天工开物》则并没有在冶金熔炉上过多介绍,所述熔炉适用性广,且在炼铁方面,记载了更为合理、效率更高的熔炉。从两书记载的冶金矿石来看,《坤舆格致》具有成型的鉴定方法,对每种述及的矿石都有关于颜色、硬度、贫富程度等记载,但是往往一笔带过,不做更多更深入的描述;《天工开物》立足于本土,更关注矿石的产地信息,不同种类的金属矿石中也只挑主要的一种记载,但是没有形成固定的鉴定方法,对矿石不同性质的介绍时有时无。从两书记载的冶金方法来看,相似点不多,差异主要出现在金银分离法、金银冶炼、黄铜冶炼、钢铁冶炼等方面。其中,倭铅是一种当时西方还无法冶炼的金属,因此成为了唯一一个没有在二者中同时出现的比较点。《坤舆格致》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天工开物》则成书于明清鼎革之际,两部时间相去不远,同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着作,体现了当时中方和西方的冶金技术上的相似与不同,也反映了当时双方冶金水平的差异。
马冲[6](2018)在《15-18世纪中国与西方技术发展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科技作为科学技术的简称,大多数时候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科学与技术之间仍然有着明显的界限和隔阂,科学多偏近于纯理论探索,而技术则贴近于生活实际。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众多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最出彩之处当属技术性成果,根据李约瑟先生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曾绘制出一张中国科学技术总和曲线图表(图205),可以很明显看出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总和曲线几乎与技术曲线高低一致。西方社会一般将达芬奇时代作为过去技术时代的巅峰,将伽利略时代视为近代科学时代的开端,两个时代的转换期大约可以界定为15-18世纪,这段时间既是中国古代社会末期,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高峰。西方社会在15-18世纪300年时间里,已经完全从达芬奇的技术时代蜕变进入科学时代,而中国虽然在技术领域有所进步,但始终未能迈入科学时代的门槛,这其中的缘由不禁令人困惑。探究这段时间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差距的原因不仅仅是对过往历史的总结,更是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原动力的探索,值得我们去深入发掘。本文从15-18世纪中西方五个主要社会领域技术的发展过程着手,分别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一方面通过探究两方在这三百年时间里具体改变历程,进一步深入了解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前进方向选择。另一方面通过二者发展过程的比较,从技术角度进行纵深和横向对比,找出此期间彼此技术交流情况,以及这种交流带给两方发展的影响,对比阐述中西方15-18世纪技术领域概况。通过对以上两方面辨析思考,寻找中国在15-18世纪落后的原因,评判其对今天社会的影响。为了能有针对性地了解中西方技术领域发展过程,文章主要选择了纺织、制盐、矿冶、水利、农业等五个领域展开:第一:纺织技术领域。宋时棉布还尚属珍品,从明朝开始我国纺织行业中棉花逐步取代过去的丝麻成为中国第一大纤维制品,松江成为全国性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开始盛行天下,原来的丝织品和丝绵反而成为珍品。本章节第一部分通过介绍元末和明清时期丝纺、棉纺、麻纺、毛纺领域技术具体发展过程,阐明这时期中国纺织领域发展变化动因,了解明清时期我国纺织技术水平。第二部分介绍此时期西方社会纺织领域从麻纺和毛纺向棉纺具体过渡过程,着重叙述这段时间由于引入中国水利大纺车,丝纺业一度兴起,又很快衰落,但丝纺技术却应用到其他纺织领域,打破了原有的纺纱和织布之间的平衡,促使织布机器的进步,手工纺织也从此开始逐步实现机械化。15-18世纪是中国纺织业发展鼎盛期,但是这三百年时间中国的纺织技术相较前一时期也仅仅是略有提高,距离科学革命的天花板还很远,对比同时期西方社会纺织业发展过程,可以了解中国与西方技术发展的差距所在。第二:制盐技术领域。食盐是人类生存所需的最重要物质之一,在任何一种文明中,食盐都处于重要地位。我国古代食盐的主要来源以海盐、池盐、井盐三种为主,其它种类的食盐规模和产量都无法与之相比。明清时期海盐和池盐仍然沿用过去的生产工艺,但川、滇地区由于发明出撞子钎技术,使井盐的开采产量得以大幅提高,解决了当地百姓食盐匮乏问题。同时期西方制盐业与过去相比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在16-17世纪时期西方由于盐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食盐稀缺且价格昂贵,随着欧洲人口数量膨胀,这种不平衡性日益严重,西方因此开始了制盐业的第一次改革,采用多种方式提高食盐产量,并且卓有成效。18世纪西方人口继续快速增长,食盐供应压力依然存在,这时期随着科学革命进程的推进和中国井盐技术钻探的西传,西方制盐业开始新一轮改革。西方制盐业的发展在15-18世纪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性,与科学革命的发生相辅相成,互为共生,坚定了西方科学革命产生的物质基础。第三:矿冶技术领域。矿冶即采矿冶金,对一个文明而言,具备冶金技术是一个文明从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的标志,表示这个文明可以更高效地改造利用自然,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文明不可缺少的发展进程。中西方两个相对独立的文明社会,经过漫长发展,在15-18世纪,两方矿冶技术水平均达到彼此传统文明①的最高峰。明清时期的中国不仅多种金属的冶炼技术有所提高,还发明了竖炉炼铁技术和灌钢法,可谓古代社会集大成阶段。同时期西方社会矿冶技术发展主要得益于阿格里科拉的《论冶金》(也称《矿冶全书》),在15-18世纪的300年时间里,除了蒸汽机的应用,矿冶业大多仍然依照阿格里科拉的理论。而这期间由于传教士来华曾将《论冶金》一书带到中国,明朝政府将其翻译为《坤舆格致》,很可惜未能正式推广发行。中西方在15-18世纪矿冶领域发展方向不同,是由于两方社会背景和历史格局影响所致。第四:水利技术领域。15-18世纪正值中国古代帝制王朝末期的明清两朝,除去王朝更迭阶段,社会整体呈现稳定趋势,有利于国家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另外此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国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也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水利建设。此时期我国传统水利研究已经进入总结期,无论在理论着作数量,还是在新的治水理念上都远超前代,却由于技术条件所限没有能更进一步走向近代化。明清时期我国水利技术领域发展主要在治河、水资源的利用与治理、施工技术改良三个方面。15-18世纪的西方却在300年时间里突飞猛进,褪去了中世纪宗教的黑暗阴影,在供排水、堤坝、运河三方面快速进步,与同时期发生的工业革命相辅相成,彻底奠定了欧洲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中西方15-18世纪水利技术发展方向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中国明清两朝政府需要建设大型水利工程来保障百姓农田收成,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吃饭问题,西方则是解决工厂不间断运行和货物运输问题。第五:农业技术领域。本部分主要详述明清两朝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方向,揭示此时期农业理论快速进步和江南地区弃用先进江东犁的原因,阐明两朝政府为了养育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作出种种努力。通过对比同时期西方社会在15-18世纪农业领域发展过程,并对三百年中两次跃迁性的农业改革进行分析,辩证地讨论中国文明对其两次进步的积极影响。最后引入理论模型探究方法,从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制度等四个方面,总结分析中西方农业在此时期发展趋势不同的原因。第六:总章。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来讨论二者的互为促进关系,探讨西方科学革命产生的原因,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为何陷入停滞,并由此梳理科学技术为何能成为第一生产力。
白九江[7](2017)在《中国古代单质锌始炼年代新考》文中认为单质锌是中国古代最晚被冶炼的有色金属,多数学者认为始炼时间为明代晚期。锌的名物考证显示,其名称沿着产地名和产品名两个方向演化,文本意义上的锌冶炼时间能早到明宣德年间;分析考古出土青花瓷器和地层关系,以天启说为代表的明晚期观点已经被突破;碳十四测年结果说明,考古遗址中单质锌冶炼遗迹的年代已达到明宣德年间。由于有多重证据指向明代早期,中国古代单质锌的始炼时间提早了200余年。
黄全胜,周文丽[8](2017)在《从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谈中国古代炼锌技术研究——谨以此文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柯俊教授》文中研究说明锌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在冶炼还原过程极易挥发,它的生产需要复杂的还原和冷凝装置。在古代8种主要金属中,金属锌出现最晚。公元18世纪工业化炼锌以前,只有古代印度和中国可以大规模生产单质金属锌。从20世纪20年代起,科技史界主要依据古代文献资料、黄铜文物的科学分析和传统工艺调查来研究中国古代炼锌技术及发展情况。21世纪初以来,中国科技史界的专家学者在重庆、广西和湖南等发现了大量明清时期炼锌遗址,对这些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及对冶炼遗物的科技分析,为中国古代炼锌技术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回顾近年来作者参与炼锌遗址的考古工作和研究情况,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陈明[9](2017)在《《西药大成》所见中国药物的书写及其认知》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医士来拉等人在19世纪中期所着的《西药大成》一书,是西方近代医药学转型时期最重要的本草着作之一,也是19世纪后期在中国翻译的最大型的域外药学着作。《西药大成》中提及了四位与中国药物有关的人员和一部中医着作,并从药物的产地和对外贸易等角度叙述了一些中国的药物,体现了当时西方学者对中国药物的书写和认知。在《西药大成》所呈现的相关叙事中不难发现,中医药知识在全球化时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所编织的医学知识网络中,已经开始了被边缘化的趋势。只有把近现代的中医药知识放到东西方交流的大网络中,才能辨析其在近现代世界医学中的角色、地位和分量。
金兰中,周琼[10](2017)在《清中期东川矿业及森林消耗的地理模型分析(1700-1850)》文中提出古代矿冶业往往对矿区及周围森林造成极大破坏,清代滇东北东川铜矿产量居全国之首,消耗了大量木炭,森林的急剧减少引发了严重的灾害,东川至今仍是泥石流重灾区。这是传统史学研究中关于东川铜矿开发的负面影响的一致观点。但在现代地理学研究视野下,基于滇东北区域历史地理数据估算木炭需求量以及植物学相应数据假设植被情况,结论则大相径庭。在本文的研究中,首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植被变迁模型,计算不同矿区森林破坏的面积,分析当地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后发现,矿业确实严重地破坏了森林面积,但却不是森林消失的唯一原因,滇东北森林消失的原因是多元的,与农业垦殖及商业、柴薪需求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二、印度和中国古代炼锌术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和中国古代炼锌术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课题的确定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政策的指引 |
1.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教学对接的需要 |
1.1.3 化学课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应用的缺失 |
1.1.4 学生核心素养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状分析之结果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实验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可行性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2.1.2 化学教学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融合 |
2.2 相关理论 |
2.2.1 STEAM教育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2.2.4 文化理解与传承 |
2.3 可行性分析 |
2.3.1 基于新旧课程标准变化 |
2.3.2 基于新旧化学教材变化 |
2.3.3 基于高考导向 |
第3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一化学教学融合的现状调查 |
3.1 学生问卷调研 |
3.1.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1.2 问卷效度分析 |
3.1.3 问卷信度分析 |
3.1.4 问卷数据分析 |
3.1.5 问卷结论 |
3.2 教师访谈调研 |
3.2.1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
3.2.2 教师访谈结果 |
第4章 高一化学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对应关系的梳理 |
4.1 高中化学必修1 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 |
4.1.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
4.1.2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4.1.3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
4.1.4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4.2 高中化学必修2 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 |
4.2.1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与元素周期律 |
4.2.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
4.2.3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
4.2.4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5章 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
5.1 确定实验目的、对象与时间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实验时间 |
5.2 实验变量与结果假设 |
5.2.1 控制变量 |
5.2.2 实验结果假设 |
5.3 实验步骤与工具 |
5.3.1 实验的前期准备 |
5.3.2 实验的理论与实践调研 |
5.3.3 实验方式与测评方式 |
5.4 教学实践 |
5.4.1 文化特色的化学教学设计流程 |
5.4.2 教学设计案例 |
5.4.3 教学实践课时 |
第6章 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结果评析 |
6.1 教学成果试卷评价分析 |
6.1.1 后测试卷编制 |
6.1.2 试卷结果分析 |
6.1.3 试卷中蕴含的关键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分析 |
6.2 教学成果问卷评价分析 |
6.2.1 化学学习主动性变化分析 |
6.2.2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变化 |
6.2.3 化学信息处理能力的变化分析 |
6.2.4 教学环节(策略)的接受度变化 |
6.3 教学成果课堂观察量表评价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论文以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以薛涛笺为中心的早期笺纸制作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薛涛笺研究进展 |
2.1.1 古代的文献记载 |
2.1.2 近现代的研究概述 |
2.2 笺纸研究概况 |
2.2.1 加工工艺研究概述 |
2.2.2 再现研究进展 |
2.3 信札研究概述 |
2.4 日本早期色纸文献综述 |
2.5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2.5.1 研究目标和任务 |
2.5.2 研究方法 |
2.5.3 研究意义 |
2.5.4 创新点 |
3 对薛涛笺古代文献的研究 |
3.1 对唐、五代颜色纹案的文献考述 |
3.2 宋及宋代之后的古文献考述 |
3.2.1 对颜色纹案的进一步考述 |
3.2.2 对制作加工的考述 |
3.2.3 对尺寸规格的考述 |
3.3 对薛涛笺的概述 |
4 对现存仿薛涛笺实物的研究 |
4.1 普查研究 |
4.1.1 清代仿薛涛笺的普查 |
4.1.2 现代仿薛涛笺的普查 |
4.2 重点调查研究 |
4.2.1 外观观察分析 |
4.2.2 纤维形态与配比分析 |
4.2.3 纸张填涂料分析 |
4.2.4 染料和工艺考察 |
4.3 小结 |
5 早期彩笺纸制作研究 |
5.1 对早期彩笺纸制作工艺的考察 |
5.1.1 魏晋南北朝时期色纸、粉纸的加工 |
5.1.2 唐代四川地区的雕版印刷 |
5.1.3 唐代的纸张加工 |
5.1.4 唐代的红色植物染 |
5.1.5 唐代文化用纸的工艺分野 |
5.1.6 宋元时期笺纸的加工 |
5.1.7 小结 |
5.2 对现存早期加工纸实物的整理和科学研究 |
5.2.1 样品1——唐代敦煌石室写经遗粟 |
5.2.2 样品1——北宋韩琦书札 |
5.2.3 样品2——北宋地宫玻璃瓶内色纸 |
5.2.4 样品3——辽代庆州白塔经卷 |
5.2.5 小结 |
5.3 日本奈良、平安时代色纸加工工艺研究 |
5.3.1 奈良、平安两朝中日文化与造纸技术的交流 |
5.3.2 奈良时代日本的色纸加工 |
5.3.3 平安时代日本的色纸加工 |
5.3.4 小结 |
5.4 早期加工纸调研与薛涛笺 |
6 现代彩笺加工工艺的田野调查 |
6.1 对染纸工艺的田野调查 |
6.1.1 台湾林业试验所手工造纸研究室 |
6.1.2 安徽掇英轩 |
6.1.3 上海锦龙堂 |
6.1.4 安徽风和堂 |
6.1.5 安徽艺英轩 |
6.1.6 安徽悟草阁 |
6.1.7 安徽艺宣阁 |
6.1.8 小结 |
6.2 对纹案加工工艺的田野调查 |
6.2.1 上海朵云轩 |
6.2.2 北京荣宝斋 |
6.2.3 中国美院紫竹斋 |
6.2.4 扬州广陵书社 |
6.2.5 小结 |
6.3 对再现古纸的实际帮助 |
7 唐代薛涛笺的再现实验研究 |
7.1 木芙蓉皮成纸可行性研究 |
7.1.1 木芙蓉的植物学特征 |
7.1.2 木芙蓉皮的显微分析检测 |
7.1.3 木芙蓉皮的化学成分分析 |
7.1.4 造纸实验 |
7.1.5 小结 |
7.2 木芙蓉花汁染色研究 |
7.2.1 生汁直接染色 |
7.2.2 煎汁成纸媒染 |
7.2.3 煎汁浆内直染 |
7.2.4 木芙蓉花色色素的定性鉴定 |
7.2.5 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分析 |
7.2.6 小结 |
7.3 染红纸和松花色纸的实验 |
7.3.1 红花染红纸实验 |
7.3.2 茜草染红纸实验 |
7.3.3 苏木染红纸实验 |
7.3.4 槐米、靛蓝套染松花色纸实验 |
7.3.5 小结 |
7.4 纹案加工实验 |
7.4.1 雕版印刷实验 |
7.4.2 纸浆置花实验 |
7.4.3 夹花染实验 |
7.4.4 讨论 |
7.5 实验结论和讨论 |
8 讨论 |
8.1 继承(融)与创新(创) |
8.2 审美与技艺 |
8.3 《天工开物》素材问题 |
9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与彩笺(含薛涛笺)相关的题咏摘录 |
附录B 清代、现代部分仿制薛涛笺信息表 |
附录C 传薛涛书《陈思王·美女篇》复刻拓本的初版影印本 |
附录D 台湾造纸家王国财先生赠诗《咏薛涛笺》 |
附录E 木芙蓉花色色素的定性鉴定 |
附录F 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分析 |
附录G 正仓院古文书物名索引(纸项)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清末铜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清代金属货币及流通情况 |
2.2 清末铜元的研究现状 |
2.2.1 关于铜元的史学研究 |
2.2.2 铜钱与铜元合金成分研究 |
2.2.3 铜钱与铜元铸造技术研究 |
2.3 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2.3.1 选题的意义和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3.3 选题的创新性 |
3 清末铜元产生、兴盛与衰落 |
3.1 铜元产生的背景 |
3.1.1 咸丰大钱的铸造与失败 |
3.1.2 传统制钱的“规复”与停铸 |
3.1.3 自铸银元的兴起 |
3.2 机制制钱的试制与铜元的出现 |
3.2.1 机制制钱的试造及失败 |
3.2.2 铜元政策的提出 |
3.2.3 铜元产生的历史渊源 |
3.3 铜元的兴盛、贬值及造币利润的分配 |
3.3.1 清政府对铜元的认可与推广 |
3.3.2 各省铜元局的设立与铜元产量估计 |
3.3.3 铜元价格与贬值 |
3.3.4 铜元余利及分配情况 |
3.4 铜元的没落及清政府应对措施 |
3.4.1 人们对铜元态度的转变 |
3.4.2 铜元的销售与流通受阻 |
3.4.3 铜元贬值的影响及清政府采取的措施 |
3.5 清末铜元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
3.6 小结 |
4 铜元合金成分分析与讨论 |
4.1 清代铜钱与铜元合金成分的沿革 |
4.2 铜元样品合金成分分析 |
4.2.1 铜元样品的选取 |
4.2.2 铜元样品的分析方法 |
4.2.3 各省铜元检测分析结果 |
4.3 各省铜元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铜元中铜、锌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
4.3.2 光绪元宝与大清铜币铜、锌含量的差异 |
4.3.3 关于铜元中的铅、锡 |
4.4 铜元合金成分的选择 |
4.4.1 咸丰大钱合金成分规定 |
4.4.2 机制制钱与铜元合金成分的确定 |
4.4.3 铜元合金成分的影响因素 |
4.5 铜元重量的确定及变化情况 |
4.5.1 铜元重量的选择与影响因素 |
4.5.2 各省铜元重量及特点 |
4.6 小结 |
5 铜元机器引进与制作工艺研究 |
5.1 中国铜钱铸造技术沿革 |
5.1.1 传统铜钱铸造技术的发展 |
5.1.2 早期锻压币的出现 |
5.2 西方造币技术的发展及西方机制法的引进 |
5.2.1 西方造币技术的发展概况 |
5.2.2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西方机制法的引进 |
5.3 清末铜元机器的引进与仿制 |
5.3.1 铜元机器的种类与数量 |
5.3.2 铜元机器的进口与购买方式 |
5.3.3 国产造币机器的出现 |
5.4 铜元的制作工艺与管理 |
5.4.1 铜元制作工艺流程概述 |
5.4.2 铜元钢模的制作 |
5.4.3 铜元合金成分与制作工艺讨论 |
5.4.4 铜元局人员分工与管理 |
5.5 清末铜元的私铸 |
5.5.1 私铸铜元概况 |
5.5.2 私铸铜元技术及币材 |
5.5.3 私铸人员的组成 |
5.5.4 清政府对私铸的管理 |
5.6 铜元造币技术机械化及影响 |
5.6.1 机制法与母钱翻砂法的较量 |
5.6.2 西方机制法的影响 |
5.6.3 造币技术引进的问题及现实意义 |
5.7 小结 |
6 清末铜料的需求与供给 |
6.1 清中前期铜料的供给情况 |
6.1.1 国产铜料的供给 |
6.1.2 日本铜的进口 |
6.2 清末国内铜产量及需求 |
6.2.1 清末矿业政策的变化 |
6.2.2 云南铜矿的开发与使用情况 |
6.2.3 其他省份铜矿的开发 |
6.2.4 清末铜元对铜料的需求 |
6.3 清末进口洋铜的数量与来源 |
6.3.1 清末世界铜产量概况 |
6.3.2 紫铜进口数量 |
6.3.3 铜饼的进口与限制 |
6.3.4 进口洋铜的来源 |
6.4 洋铜的购买方式与价格 |
6.4.1 洋铜的购买方式与管理 |
6.4.2 洋铜进口价格 |
6.5 清末铜料供给对铜元的影响及存在问题 |
6.6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清代桂阳州炼锌业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矿 |
二、冶炼 |
1. 焙烧矿石 |
2. 装备蒸馏罐 |
3. 冶炼 |
4. 精炼铸锭 |
三、产品 |
四、管理 |
五、结语 |
(5)《坤舆格致》与《天工开物》冶金部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南图馆藏《坤舆格致》考证 |
第一节 南图馆藏《坤舆格致》抄本情况综述 |
第二节 《坤舆格致》的作者及译者 |
一 作者阿格里科拉 |
二 译者汤若望与主事人李天经 |
第二章 《坤舆格致》与《天工开物》冶金部分内容分析比较 |
第一节 冶金熔炉 |
一 熔炉设计比较 |
二 辅助工具 |
第二节 冶金所用矿石及方法 |
一 银 |
二 金 |
三 铜 |
四 铅 |
五 锡 |
六 水银 |
七 其他 |
第三章 《坤舆格致》与《天工开物》冶金部分的不同 |
第一节 熔炉相关部分的不同 |
第二节 冶金所用矿石相关部分的不同 |
第三节 冶炼方法相关部分的不同 |
一 关于冶炼用药 |
二 关于混汞法 |
三 关于强水法 |
四 关于黄铜冶炼 |
五 关于钢铁冶炼 |
六 关于倭铅冶炼 |
七 关于水银冶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15-18世纪中国与西方技术发展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5-18世纪中西方纺织技术发展比较 |
一、15-18世纪中国纺织技术的发展 |
(一) 丝纺技术 |
(二) 棉纺技术 |
(三) 麻葛纺织技术 |
(四) 毛纺技术 |
二、15—18世纪西方同时期纺织技术的发展 |
(一) 毛纺技术 |
(二) 麻纺技术 |
(三) 棉纺技术 |
(四) 丝纺技术 |
三、15—18世纪中西方纺织科技发展比较分析 |
第二章 15-18世纪中西方制盐技术的发展比较 |
一、15-18世纪中国制盐技术的发展 |
(一) 海盐的生产 |
(二) 池盐的生产 |
(三) 井盐的生产 |
二、15—18世纪西方制盐技术的发展 |
(一) 中世纪末期欧洲制盐技术 |
(二) 16-17世纪欧洲制盐技术的改进 |
(三) 18世纪欧洲制盐技术的改革 |
三、15—18世纪中西方制盐业发展的比较与思考 |
第三章 15—18世纪中西方矿冶技术的发展比较 |
一、15—18世纪中国矿冶技术的发展 |
(一) 矿物的开采 |
(二) 矿物的熔炼 |
(三) 铸造 |
(四) 锤锻 |
二、15—18世纪西方矿冶技术的发展 |
(一) 中世纪后期的矿冶技术——以《论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 |
(二) 16—17世纪西方矿冶业的发展 |
(三) 18世纪西方矿冶业的进步 |
三、中西方矿冶技术的交流——阿格里科拉《论冶金》的东传 |
四、我国矿冶技术渐渐落后西方的深层分析 |
第四章 15-18世纪中西方水利技术的发展比较 |
一、15-18世纪中国水利技术的发展 |
(一) 治河 |
(二) 水资源的利用与治理 |
(三) 施工技术改良 |
二、15-18世纪西方水利技术的发展 |
(一) 城市供排水的发展变化 |
(二) 堤坝的发展 |
(三) 西方运河的兴建 |
三、15-18世纪中西方水利技术发展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15-18世纪中西方农业技术发展比较 |
一、15-18世纪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
(一) 农书和农业理论的发展 |
(二) 经营模式改变 |
(三)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增加收入为中心的多种经营 |
(四) 多熟制和新作物引进 |
(五) 农具制造技术发展 |
二、西方15-18世纪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机械化过程 |
(一) 15-17世纪西方农业改革的初步探索 |
(二) 18世纪工业革命带动下的农业改革 |
三、15-18世纪中国对西方农业技术进步的帮助 |
四、中西农业发展模式对当今农业发展的启迪 |
第六章 15-18世纪中西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思考 |
一、西方近代科学的起源 |
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停滞探析 |
三、科学革命的产生 |
四、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清中期东川矿业及森林消耗的地理模型分析(1700-1850)(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缘起 |
二、清代东川矿产的生产情况 |
三、东川矿区分布交通地理与矿区物流体系 |
四、矿区的物流体系 |
五、矿区森林的消耗 |
六、结论 |
四、印度和中国古代炼锌术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 任静茹.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以薛涛笺为中心的早期笺纸制作工艺研究[D]. 王珊.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 [3]清末铜元研究[D]. 王显国.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4]清代桂阳州炼锌业初探[J]. 罗胜强,周文丽,莫林恒. 南方文物, 2018(03)
- [5]《坤舆格致》与《天工开物》冶金部分比较研究[D]. 付裕. 郑州大学, 2018(12)
- [6]15-18世纪中国与西方技术发展比较分析[D]. 马冲.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5)
- [7]中国古代单质锌始炼年代新考[J]. 白九江. 南方民族考古, 2017(01)
- [8]从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谈中国古代炼锌技术研究——谨以此文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柯俊教授[J]. 黄全胜,周文丽.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6)
- [9]《西药大成》所见中国药物的书写及其认知[J]. 陈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0]清中期东川矿业及森林消耗的地理模型分析(1700-1850)[J]. 金兰中,周琼.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