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紀念伽罗华誕生15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秉航[1](1961)在《紀念伽罗华誕生150周年》文中认为 今年10月25日是法国伟大的数学家埃瓦里斯特·伽罗华)(Evaristc Galois, 1811—1832)誕生的150周年紀念。伽罗华的生命是短促的,他死的时候还不滿21岁。他遺留下来的数学著作,彙总起来,也不过只有60頁左右。但是他却以自己的天才創造,象明亮的彗星扫过长空一样,照亮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数学史的篇章,以自已創造性的工作彻底解决了数百年间悬而未决的高次方程的代数解法問題,引入了“羣”——这一嶄新的概念,对近世代数学的发展以及对数学的各分支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6世紀的意大利数学家塔
冯晓华[2](2006)在《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文中研究表明伽罗瓦理论是方程理论的最高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在终结旧的研究的同时又为数学研究开启了一片全新的广阔大地。在数学史上,伽罗瓦理论及其创立者伽罗瓦一直是各国研究者感兴趣的主题。从1832年起至今一百七十四年已经过去,虽然仍有问题没有弄清楚,但知道的也很多了。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比较研究,对伽罗瓦及其理论的传播情况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阐述,同时澄清了其中的一些历史事实。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依据已有的相关伽罗瓦的研究,较客观、系统地阐述了伽罗瓦及其数学研究。重点分析了伽罗瓦走上数学研究道路的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伽罗瓦之死进行了深刻反思,由此对年轻人自己以及社会对待年轻人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特别阐述了已为现代人所遗忘的作为有影响共和派者的伽罗瓦的一面。通过已有研究文献,系统考察了伽罗瓦早期支持者他的弟弟A.伽罗瓦和他的好朋友A.舍瓦列耶所作的工作。通过对早期研究、传播伽罗瓦理论的人们所做工作的深入分析,对他们在确立伽罗瓦在数学史上伟大声誉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首次适当的历史定位。 二.详细讨论了伽罗瓦的伯乐,无心占有者刘维尔在伽罗瓦数学手稿发表过程中的一些事情:(1) 伽罗瓦去世14年以后,刘维尔对其手稿的刊载情况;(2) 刘维尔为此次刊载所作的序,特别的讨论了刘维尔为什么会为那些在伽罗瓦生前没有认可伽罗瓦的人开脱;(3)刘维尔是如何获得伽罗瓦的手稿的;(4) 刘维尔发表伽罗瓦手稿的原因,特别论述了刘维尔为什么会去研究被他的前辈们认为是陈述模糊不清、难以理解的伽罗瓦的论文;(5) 对于伽罗瓦的论文,刘维尔到底理解到了何种程度;(6) 刘维尔为什么推迟了三年才发表伽罗瓦的论文?在这三年中刘维尔做了些什么?他关于伽罗瓦论文所作的笔记、评注为什么一直没有发表?他的拖延造成了什么影响。 三.运用最新的研究,澄清了数学史上柯西丢失伽罗瓦论文这段历史:通过对柯西在法国动荡年代惨淡境遇的分析,论述了柯西一直没有注意伽罗瓦研究的原因;从辩证的角度,评价了柯西系统的置换理论研究对法国数学家在深刻理解伽罗瓦数学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四.系统论述了漫长的理解伽罗瓦数学工作重要意义的历史过程。其中主要讨论了:(1)国际上对伽罗瓦工作的研究情况;(2) 准第一个理解到伽罗瓦重要论文中的群思想;(3) 伽罗瓦遗言中提到的雅可比,为什么一直没有做出反应;(4) 是谁第一个使用伽罗瓦所提出的术语“群”来纪念伽罗瓦;(5) 法国的研究情况是怎样的?塞雷为什么会传播伽罗瓦的工作?他做了些什么?约尔当为什么会传播伽罗瓦的工作?他做了些什么?对于伽罗瓦及其理论的传播他们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是谁最后确立了伽罗瓦在数学中的伟大声誉? 五.自1832年到现在一百七十四年间国际上对伽罗瓦及其理论的研究非常的多:首先是对伽罗瓦重要论文的研究,接着是对伽罗瓦全部数学工作的研究;随后是伽罗瓦生平的研究,由于文献有限,还出现了虚构未知情节的关于伽罗瓦的小说;后来出现了少有的电影,剧本;再后来就是伽罗瓦理论走进各种领域的相关研究;还有关于伽罗瓦语言的研究,如他的方法论和教学法的观点;整个群概念史的研究;最后就是伽罗瓦教育意义的研究;近些年开始出现各国对本国首次讲授伽罗瓦理论的研究。本章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研究,讨论了伽罗瓦及其理论住国际上的传播情况。 六.简要考证了伽罗瓦及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钟予[3](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胡作玄[4](2011)在《他的名字与数学同行》文中指出"令人悲哀的是,很少有人认识到,最有价值的科学书籍是那些作者明白地说出他所不知道的书籍.一个作者如果故意隐瞒他的无知,那将是对读者最为伤害的."——伽罗华今年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数学家伽罗华诞生200周年.他只活了20年,在这么短暂的一生中,能够取得留名青史的成就,这个纪录不仅空前,恐怕绝后.他的两项主要数学成就——伽罗华理论与有限域理论,对于当今的数学系大学生来说,也许只有极
孙慕天[5](2011)在《最委屈的科学家和科学的非功利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培根以来,"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研究科学目的是为了给人带来福祉,这本来是不错的。但是,功利目的却只是科学研究的间接目的而不是它的直接目的。从本质说,科学的目的就是认识客观真理,而实际利益的诉求常常使人偏
廖景辉[6](2018)在《高纠错性能二维码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二维码在工业、生活当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工业方面,二维码可以激光雕刻在零部件上,方便运输、存储、维护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被污染、破损、打印不清晰、侵蚀等情况,使得二维码无法识别,产生经济损失。在生活方面,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见到印有二维码的便民自行车,每一辆自行车都有自己唯一属性的二维码,如果二维码被污染、破损、侵蚀无法进行识别,自行车无法进行使用,只有更换二维码。为了提高二维码可识别和抗干扰能力,本文提出了在二维码上使用纠错能力更加优良的信道编码和译码算法。提出了使用Turbo码、Polar码替代现有主流二维码Reed-Solomon编译码算法,构造出了符合高纠错性能二维码的Turbo码和Polar码的编译码方案。对Turbo码,在原有编码器后添加删余矩阵和矩阵交织器,增大码率,将突发错误变成随机错误。为了适用于新型高纠错性能二维码,在满足ECC200表格规范的前提下,使用SOVA软比特解码算法,对Turbo码的译码算法、迭代次数、码率、矩阵交织器行列数进行合适的选择。对Polar码,在原有编码器后添加矩阵交织器。为了适用于新型高纠错性能二维码,使用SC软比特译码算法,对Polar码码率、矩阵交织器行列数做出合适的选择。对满足使用条件的二维码实体进行识读,本文通过对二维码1000幅实体图像进行污染、破损等情况进行研究。使用Turbo码的二维码识别率比使用Reed-Solomon算法的二维码的识别率好1dB,使用矩阵交织器的Polar码的二维码识别率比不使用矩阵交织器的Polar码的二维码识别率好0.5dB,使用矩阵交织器的Polar码的二维码识别率比使用Reed-Solomon算法的二维码识别率1.5dB。
苏玉娟[7](2011)在《科恩的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科学史学科的发展经过了内史、外史和综合史三个发展阶段。近年来,科学史的综合史研究成为重要趋势。科恩作为综合史大师,在科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科恩的综合史研究特征表现在:研究主题的综合性、研究思想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语境性。对他的研究呈现逐步升温的趋向。本文在发掘、搜集、整理和分析科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将科恩放入广义的认知、科学、社会、历史语境中,研究科恩的编史思想与方法。对科恩科学编史的研究,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首先,从研究内容看,对扩展我国科学史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科学史研究正在从内史向外史和综合史转变。而科恩从广义的历史、认知、科学、社会中研究科学史,从内容上看对促进我国科学史研究内容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从研究方法看,科恩的语境论科学编史学思想对促进我国科学史研究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境论科学编史学方法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与认知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的互动关系,实现了对科学研究的立体化。第三,从提高科学史研究者素质来看,科恩严谨的科学史研究风格,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对科恩著作、论文、书评的研究,可以看出科学史这个学科的语境性特征,而它本身发展的语境性,要求研究者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多种语言等方面的能力。第四,从学科发展看,科恩研究的思想与方法体现了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交叉融合的趋向。科恩所运用的语境方法正是来源于科学哲学。总之,通过对科恩的研究,使我们看到,科学史研究的综合性、复杂性。为科学史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论文从六个方面研究了科恩科学编史的思想渊源、主题特征、科学编史思想、科学编史方法及其思想与方法的影响。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研究了选择的意义、科恩论著书评情况,主要创新等内容。第二章阐述科恩科学编史学思想的背景。科恩作为20世纪科学史巨匠,萨顿的学生,库瓦雷牛顿研究的合作者。他的科学编史思想受到科学家、科学史学家、及科学史发展水平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科恩科学史研究的基础。总体上,科恩的科学史研究主体涉及四个方面:人物研究、科学与社会研究、科学史教育、ISIS编辑工作等。第四章阐释了科恩科学编史思想。主要从科恩科学进步观、科学革命观和科学史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五章剖析科恩科学编史方法。一方面科恩的科学编史学方法体现了对萨顿、库瓦雷等科学史学家研究方法的继承与改造。另一方面,体现了他独有的综合编目引证法、四判据证据法和语境整合法。第六章探析了“科恩风格”的形成及其影响。“科恩风格”的革命性、革命性和适用性特征,主要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了科恩编史思想与方法对他的学生和同事、同行的影响。但是,“科恩风格”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善与发展。我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证据法、广义语境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引用原始材料法、编目考证法等。总之,科恩作为20世纪综合史大师,他的综合史研究主要通过广义语境实现的。通过对科恩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21世纪综合科学史研究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语境方法的广泛运用,也体现了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重要影响。
胡作玄,邓明立[8](2012)在《挪威的民族英雄:阿贝尔》文中认为阿贝尔是近代数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数学家之一。他英年早逝却为代数方程论、椭圆函数论、积分方程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挪威政府自2002年起设立了数学国际最高奖———阿贝尔奖。本文介绍了阿贝尔鲜为人知的生平事迹及国际影响。
徐耀耀[9](2011)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宣言”——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有感(上)》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宣言’——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有感"一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论证:一、简要通过"六个"曾几何时,初步阐述与论证了《讲话》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宣言’"的理由与观点。二、主要通过"‘十大特点’与‘二十性’"(即"历史性与客观性";"前瞻性与创新性";"群众性与时代性";"战略性与科学性";"实践性与理论性";"尖锐性与坦诚性";"现实性与指导性";"远见性与启迪性";"逻辑性与哲理性";"文学性与可读性"),深入阐述与全面论证了《讲话》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宣言’"的原因与理由。
张洪光[10](1983)在《略论数学学派的数学思想》文中指出 我们当中有谁不想揭开未来的帷幕,看一看在今后的世纪里我们这门科学发展的前景和奥秘呢?我们下一代的主要数学思潮将追求什么样的特殊目标?在广阔而丰富的数学思想领域,新世纪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新方法和新成果? ——[德]D·希尔伯特:《数学问题》(1900年) 数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根本事业是研究数学思想,过去的思想,现在的思想,如果可能的话,将来的思想。 ——[法]A·魏伊:《数学史:Why and how》
二、紀念伽罗华誕生15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紀念伽罗华誕生15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2)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1章 伽罗瓦其人其事 |
1.1 伽罗瓦(1811-1832) |
1.1.1 伽罗瓦小传 |
1.1.2 伽罗瓦的数学工作 |
1.1.3 伽罗瓦之死 |
1.2 有影响的共和派者—伽罗瓦 |
1.3 伽罗瓦的早期支持者— A.伽罗瓦和 A.舍瓦列耶 |
第2章 伽罗瓦的伯乐,无心占有者—刘维尔 |
2.1 刘维尔与伽罗瓦手稿的发表 |
2.2 刘维尔所作的序言 |
2.3 刘维尔为什么要开脱 |
2.4 刘维尔如何获得伽罗瓦的遗稿 |
2.5 刘维尔研究伽罗瓦手稿的原因 |
2.6 刘维尔对于伽罗瓦理论的理解程度 |
2.7 刘维尔的拖延 |
第3章 对伽罗瓦数学工作的理解 |
3.1 通向理解伽罗瓦群思想的“意外”挡路人和“意外”铺路人— 柯西 |
3.1.1 柯西与伽罗瓦的重要论文 |
3.1.2 柯西对置换理论的研究 |
3.2 伽罗瓦理论研究的国际化 |
3.2.1 第一个理解到伽罗瓦群思想的人—贝蒂 |
3.2.2 一位被遗忘的支持者—雅可比 |
3.2.3 第一个用“群”纪念伽罗瓦的人—凯莱 |
3.3 法国的研究 |
3.3.1 第一个将伽罗瓦理论写进大学教材的人—塞雷 |
3.3.2 第一个确立伽罗瓦声誉的人—约尔当 |
第4章 伽罗瓦及其理论在世界的传播 |
4.1 伽罗瓦及其理论在国际上的传播 |
4.1.1 伽罗瓦理论在大学课程中的确立 |
4.1.2 对伽罗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普及 |
4.1.3 对伽罗瓦的研究和在公众中的普及 |
4.2 伽罗瓦及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
4.2.1 20世纪30年代相关伽罗瓦、群术语的译名 |
4.2.2 伽罗瓦理论作为大学教学内容的引入 |
4.2.3 伽罗瓦及其理论的普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
1.1.1 癸卯学制,1903 |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
小结 |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
小结 |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
1.3.1.1 院系调整 |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
1.3.2.1 时局的影响 |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
小结 |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
1.4.2.1 画法几何 |
1.4.2.2 建筑数学 |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
小结 |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
2.1.1.2 社会责任 |
2.1.2 研究:升学深造 |
2.1.2.1 教师的期待 |
2.1.2.2 学生的需求 |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
2.1.3.1 艺术 |
2.1.3.2 统筹管理 |
小结 |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
小结 |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2.1 理论蓝图 |
3.1.2.2 实践探索 |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
小结 |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1.1 入学要求 |
3.2.1.2 教学计划 |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2.1 入学要求 |
3.2.2.2 教学计划 |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小结 |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
4.1.1 数学的"新"或"旧" |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
4.1.2 数学的"实"与"用" |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
4.1.3 数学的"爱"或"恨" |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
小结 |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
4.2.3.1 理论探讨 |
4.2.3.2 实践探索 |
小结 |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
5.1 教学的目标 |
小结 |
5.2 教学的原则 |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
5.2.2 模型化原则 |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
5.2.4 素质教育原则 |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
小结 |
5.3 教学的内容 |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
5.3.1.1 数 |
5.3.1.2 函数与集合 |
5.3.1.3 几何 |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
5.3.2.3 概率统计 |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
5.3.3.2 拓扑几何 |
5.3.3.3 分形几何 |
小结 |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
小结 |
5.5 教学的计划 |
5.5.1 开课时段 |
5.5.2 课时分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A 教学档案 |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
附录B 教学资料 |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
鸣谢 |
(6)高纠错性能二维码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条形码研究历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常用二维条码介绍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常用二维条码概述 |
2.2 常用二维条码基本特征 |
2.2.1 DataMatrix码 |
2.2.2 QRCode码 |
2.3 二维码的信道特征 |
2.4 Reed-Solomon在二维条码的应用 |
2.4.1 Reed-Solomon编码 |
2.4.2 Reed-Solomon译码 |
2.4.3 Reed-Solomon实例运用 |
2.5 DataMatrix编译码实现 |
2.5.1 DataMatrix编码实现 |
2.5.2 DataMatrix译码实现 |
3 基于Turbo码的新型二维条码系统设计 |
3.1 Turbo码理论在二维条码的使用 |
3.2 基于Turbo码的二维条码编码系统设计 |
3.3 基于Turbo码的二维条码译码系统设计 |
3.4 基于Turbo码的二维条码生成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olar码的新型二维条码系统设计 |
4.1 Polar码理论在二维条码的应用 |
4.2 基于Polar码的二维条码编码系统设计 |
4.3 基于Polar码的二维条码译码系统设计 |
4.4 基于Polar码的二维条码生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型二维条码的系统实现 |
5.1 系统实现 |
5.2 性能测试与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 |
(7)科恩的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科恩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形成的背景 |
2.1 科学背景 |
2.1.1 科学的国家化进程对科恩的影响 |
2.1.2 科学在战争中应用对科恩的影响 |
2.1.3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对科恩的影响 |
2.1.4 公众理解科学对科恩的影响 |
2.2 史学背景 |
2.2.1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姻对科恩的影响 |
2.2.2 科学史研究风格的变化对科恩的影响 |
2.2.3 科学史教育对科恩的影响 |
2.3 学术背景 |
2.3.1 科学家对科恩的影响 |
2.3.2 史学家对科恩的影响 |
第三章 科恩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产生的研究基础 |
3.1 人物研究 |
3.1.1 科学家研究 |
3.1.2 科学史学家研究 |
3.1.3 科恩人物研究的特征 |
3.2 科学与社会研究 |
3.2.1 科学与政治关系的研究 |
3.2.2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的研究 |
3.2.3 科恩科学与社会研究的特征 |
3.3 科学史教育研究 |
3.3.1 对哈佛大学科学史教育研究 |
3.3.2 科恩科学史教育研究的特征 |
3.4 ISIS编辑工作 |
3.4.1 对ISIS发展危机的研究 |
3.4.2 对ISIS编目的改进 |
3.4.3 对ISIS内容和形式的调整 |
3.4.4 改变了ISIS与美国科学史学会之间的关系 |
3.5 科恩的研究基础得到认可 |
3.5.1 对他的同事、学生的影响 |
3.5.2 对同行的影响 |
第四章 科恩的科学编史思想 |
4.1 科学进步是传统与进步在科学领域辩证发展的过程 |
4.1.1 科学发展体现了科学思想的不断变革 |
4.1.2 科学发展是科学传统与进步辩证发展的过程 |
4.1.3 科学进步体现了人们对不同时期科学看法的变化 |
4.1.4 科学进步是科学与社会多因素的相互作用 |
4.1.5 科恩科学进步观的意义 |
4.2 科学革命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改宗现象" |
4.2.1 科学革命是一种"改宗现象" |
4.2.2 科学革命的发生是不同阶段前后相继的过程 |
4.2.3 科学革命的检验需要"四项一组"的判据 |
4.2.4 科恩科学革命观的意义 |
4.2.5 科恩科学革命观的缺陷 |
4.2.6 科恩科学革命观的语境修正 |
4.3 科学史是一门建立在多条件、多维度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 |
4.3.1 科学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
4.3.2 科学史研究有其主客观条件 |
4.3.3 科学史研究是多维度的 |
4.3.4 科学史对促进多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
4.3.5 科恩科学史观的意义 |
4.4 科恩科学编史思想的语境论特征 |
4.4.1 科学本体:源于历史语境 |
4.4.2 科学发展:在历史和科学语境中更替 |
4.4.3 科学的认知价值:在历史和科学语境中影响相关科学 |
4.4.4 科学的社会价值:在历史和社会语境中变革社会 |
4.4.5 科恩科学编史思想的语境论特征 |
第五章 科恩的科学编史方法 |
5.1 综合编目引证法 |
5.1.1 对萨顿编目法和引证原始材料法的继承性 |
5.1.2 科恩的综合编目引证法 |
5.1.3 科恩对综合编目引证法的应用 |
5.1.4 科恩综合编目引证法的特征 |
5.2 四判据证据法 |
5.2.1 科恩四判据证据法内涵 |
5.2.2 科恩四判据证据法的特征 |
5.2.3 科恩四判据证据法的扩展与应用 |
5.3 语境整合法 |
5.3.1 基于语境的概念分析法 |
5.3.2 基于语境的历时共性整合法 |
5.3.3 基于语境的再版补充法 |
5.3.4 基于语境的内史与外史整合法 |
5.4 科恩科学编史方法的意义 |
5.4.1 科恩科学编史方法的特点 |
5.4.2 科恩科学编史方法的意义 |
5.4.3 科恩的科学编史方法的不足 |
第六章 "科恩风格"的形成及其影响 |
6.1 "科恩风格"的内涵 |
6.1.1 内涵 |
6.1.2 被应用的案例分析 |
6.2 "科恩风格"的特征 |
6.2.1 综合性 |
6.2.2 同一性 |
6.2.3 革命性 |
6.2.4 开放性 |
6.3 "科恩风格"的现实意义 |
6.3.1 科恩科学编史思想的影响 |
6.3.2 科恩科学编史方法的影响 |
6.3.3 "科恩风格"的现实意义 |
6.4 "科恩风格"的不足及修正 |
6.4.1 "科恩风格"的不足 |
6.4.2 "科恩风格"的修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宣言”——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有感(上)(论文提纲范文)
1.《讲话》历史地、客观地回顾了祖国与人民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磨难与痛苦 |
2.《讲话》历史地、客观地评价了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的探索与斗争 |
3.《讲话》历史地、客观地概括、总结、评价了 |
四、紀念伽罗华誕生15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紀念伽罗华誕生150周年[J]. 秉航. 数学通报, 1961(07)
- [2]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D]. 冯晓华. 西北大学, 2006(09)
- [3]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4]他的名字与数学同行[J]. 胡作玄.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配合人教社教材), 2011(Z1)
- [5]最委屈的科学家和科学的非功利性[J]. 孙慕天. 民主与科学, 2011(01)
- [6]高纠错性能二维码的研究与实现[D]. 廖景辉.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7]科恩的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研究[D]. 苏玉娟. 山西大学, 2011(05)
- [8]挪威的民族英雄:阿贝尔[J]. 胡作玄,邓明立.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2(01)
- [9]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宣言”——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有感(上)[J]. 徐耀耀.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0]略论数学学派的数学思想[J]. 张洪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