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若干问题

企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若干问题

一、关于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孙延青[1](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研究指明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宗树兴[2](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施瑛[3](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余柏青[4](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指出《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邬砚[5](2015)在《侵权补充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侵权补充责任及相关侵权行为类型为主题,全文包括绪论、第一至六章,以及结论。“绪论”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对民法上的补充责任进行了脉络梳理。包括探寻补充责任在我国法中的发展轨迹、对现行法中关于补充责任的各种规定予以归整、对补充责任进行类型区分,进而把本文的研究主题限定为“侵权补充责任”。其次,介绍了学界对侵权补充责任的理论争议,根据学者所持不同立场,将学界观点分为赞成派、改良派与否定派,并对其贡献与不足进行了评述。针对现行法中关于侵权补充责任的相关规定,列举了六个案例,以说明现行规定还存在诸多疑惑与不足,需要通过体系化的研究进一步阐释与完善。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为“侵权补充责任的基本涵义”,立足于描述。主要站在解释论的层面,讨论侵权补充责任的特定构成要素。最终认定,侵权补充责任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责任顺序法定”、“补充责任范围受到双重限制”、“补充责任人享有全额追偿权”。其中,“责任顺位法定”是指直接责任处于第一顺位,补充责任处于第二顺位;“补充责任范围受到双重限制”表明,补充责任并非对直接责任人无力赔偿部分的全额补充,而是在直接责任人无力赔偿的范围内,再根据补充责任人自身的过失行为,确定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份额;“补充责任人享有全额追偿权”表明,补充责任是风险责任,直接责任是最终责任。第二章为“侵权补充责任的特有属性”,系以“一物和他物在相互关联时表现出来的质”为视角,廓清侵权补充责任与所涉相关事物的关系。一是通过分析侵权补充责任与传统的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按份责任的区别,认定侵权补充责任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多数人侵权责任形态;二是将侵权补充责任的性质归纳为直接责任的承担具有绝对性、补充责任的承担具有不确定性、补充责任与直接责任具有牵连性;三是围绕侵权补充责任的效力,分析了责任承担的效力、责任免除的效力、抗辩权的行使主体、抗辩权的行使效果等四个方面;四是就侵权补充责任所涉相关请求权之间的关系,予以了澄清。包括对直接责任人的侵权请求权与对补充责任人的侵权请求权,无法为现有请求权理论所涵括;对直接责任人的侵权请求权与对补充责任人的违约请求权,构成广义的请求权竞合;对补充责任人的侵权请求权与对补充责任人的违约请求权,则构成狭义的请求权竞合。第三章为“侵权补充责任对应的侵权行为类型”,立足于联系,即将侵权行为类型与侵权补充责任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首先,介绍了配置侵权补充责任的典型侵权行为类型,即对第三人侵权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对第三人侵权未尽到教育保护义务的行为,对虚假证明材料出具不实公证文书的行为;其次,探讨了被误定为侵权补充责任的侵权行为类型,即派遣劳动者致害中的派遣单位侵权行为;再次,展示了被忽略的侵权行为类型,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过失审计行为,检验机构、认证机构的不实检验或认证行为,被监护人因教唆、帮助致害,监护人未尽监护责任的行为,使用人驾驶机动车致害,所有人未尽注意义务的行为;最后,分析了被误读为侵权补充责任的侵权行为类型,如第三人侵权导致的受益人补偿责任、子女致人损害导致的父母责任、不动产物权登记错误导致的责任、表见经营中的被挂靠人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无法提供侵权人信息的责任、雇员受害时的违法发包人(或分包人)责任等六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现行法配置侵权补充责任的一般规律,包括侵权行为、主观心理状态、归责原则、涵摄范围等几个方面的规律。第四章为“多数人侵权责任制度的域外实践及启示”,立足于比较。一是多数人侵权责任形态的比较考察,介绍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法律制度中,所存在的多数人侵权的责任形态;二是就我国法配置为侵权补充责任的侵权行为类型,对域外法配置的责任形态进行了考察;三是鉴于当前欧洲的统一私法运动如火如荼,对欧洲最新的几个非正式法律文本,如《欧洲侵权法原则》、《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造成他人损害的非合同责任》、《奥地利损害赔偿法(讨论草案)》中关于侵权责任形态的规定,予以了关注。通过比较法考察,得到如下启示:侵权补充责任属于比较法上的“特例”,域外法选择的责任形态比补充责任更加严格,多数人侵权的责任形态日益丰富,责任形态呈现出向“类型混合”发展的趋势。第五章为“侵权补充责任的贡献与不足”,立足于证成与反思。第一,分析了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的法理基础,进而认定,根据成本分析理论、危险控制理论与信赖关系理论,要求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具有正当性;第二,针对否定侵权补充责任的观点,如违反全部损害赔偿原则、违反过错侵权责任、违反保护义务基本精神等,逐一进行辨析,最终认定,这些反对观点有的不能成立,有的虽包含了合理的成分,但尚不足以从根本上否定侵权补充责任的成立;第三,从侵权补充责任所涉及的利益衡量、所涉及的因果关系、所独具的制度优势入手,说明侵权补充责任的制度设计包含了合理因素;第四,站在反思的角度,本文亦承认,侵权补充责任并非无可挑剔的责任形态,其与违反合同附随义务的违约责任无法协调,“责任顺位法定”对赔偿权利人不够公平、对二次诉讼成本的分配不尽合理,且导致求偿程序繁琐。第六章为“侵权补充责任的完善”,立足于改进。针对现行法中关于侵权补充责任的规定,本文主张从如下四个方面予以完善:一是部分规定未考虑到侵权人主观心理状态的不同,统一配置为侵权补充责任,对此,应通过限缩解释的方法,将侵权补充责任的适用范围限定在“直接责任人故意+补充责任人过失”这一结构中,至于在直接责任人与补充责任人之间就故意或过失产生的其他搭配结构,则应采取其他责任形态;二是鉴于侵权补充责任所涉保护义务具有多源性,故通过类型化的方法,将其区分为基于特殊关系所产生的保护义务、基于信赖关系所产生的保护义务、基于危险控制所产生的保护义务等三种类型,同时,主张通过可预见规则、诚实信用原则对其适用范围予以限制;三是鉴于侵权补充责任关于责任顺位的制度安排缺乏正当性,在立法论层面,主张用“相应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取而代之,在解释论层面,则提出了两个解释路径,包括改造补充责任人的先诉抗辩权,或将“补充”限定为直接责任人与补充责任人在内部责任分担上的相互关系;四是针对侵权补充责任的诉讼形态,最高人民法院杜撰的“单向的必要共同诉讼”不尽合理,主张根据赔偿权利人起诉的不同责任主体,在尊重原告选择权的基础上,实行分类规制。最后是“结论”。归纳了本文对侵权补充责任所持基本立场,明确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本文研究的未尽事宜。

黄淑美,伍慕仪[6](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提出

苏彬[7](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曾勇[8](2020)在《“脱贫内生动力”内涵及其激发因素的扎根研究 ——以井冈山市M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时期,攻坚难度日益增大,返贫、深度贫困等问题日益突出,物质脱贫的同时更应注重精神脱贫,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实现脱贫的长效性,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因此,有效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要想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必须对什么是“脱贫内生动力”及其激发因素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本研究通过访谈井冈山市M乡20位访谈对象(包含14位贫困户、4位扶贫干部、2位非贫困户),并利用Nvivo12及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收集来的20份访谈资料逐一编码,挖掘出“脱贫内生动力”本土核心内涵(有劳动能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优良的精神品质、自我效能感)。在归纳出“脱贫内生动力”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对这20位访谈对象做进一步访谈,探索“脱贫内生动力”激发因素,最终形成“脱贫内生动力”激发的内部因素(婚姻状况、精神品质、价值观、劳动能力、能力水平)和“脱贫内生动力”激发的外部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突发事件、政策帮扶)。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积极方面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脱贫的内外推动力。相反,上述内外因素的消极方面则不利于“脱贫内生动力”的激发。在深入理解访谈资料和科学揭示“脱贫内生动力”激发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更好地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政策建议:借鉴社会工作方法助推脱贫攻坚;加大各项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力度;加大文化扶贫力度,提升贫困群众脱贫的能力;建立健全教育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能力水平;加强脱贫模范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大医疗保障投入,提升贫困群众抗风险能力;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模式,加强社会保障兜底投入力度;既要脱贫也要脱单,倒逼“脱贫内生动力”的激发。

彭巨水[9](201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所有制问题是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制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演进、更替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来看,所有制的演化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现实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所有制改革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方位,所有制改革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所有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战略方位和时代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所有制改革提出新部署、做出新动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命题,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强调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举措,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还存在“混合就是私有化”“混合就是新的公私合营”等理论争议、“混合是否要国有股‘一股独大’”“混合到底是‘谁混谁’”等实际操作难题,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深入辨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脉络,从中找出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而通过回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以此为基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从宏观、微观层面探讨如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提出总体性思考和针对性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问题。首先,从一般理论层面入手,对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方面的研究文献作了综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要探讨混合所有制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入手。基于这一思路,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并将其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希望能够对混合所有制理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接着,从实践层面出发,讨论了建国以来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总结了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规律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就是混合所有制,这是一种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从对策层面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和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原则、构造环境、改革重点,然后从宏观层面转入微观层面,具体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选择的路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讨论的逻辑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从整体上阐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轨迹、演化趋势和内在规律,对从建国初期开始,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把“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二是研究分析的结构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在阐释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具体领域中,构建了一个涵盖“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分析视阈,在差异化问题导向下分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发展中所需的条件保障和应坚持的科学路径;三是研究结论的实践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全盘私有化”和“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新的公私合营”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混合所有制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的结论,以此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讨论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所有制的混合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有益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探索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才能积极拓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要深刻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既要发挥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动性、引领性,也要发挥民营经济倒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参与性;既要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李全平[10](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认为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二、关于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7.5 镇压反革命
第8章 “支前征粮”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第9章 “双减反霸”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10.1 土改的必要性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12.1 建政特点
    12.2 历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法
        1.5.2 比较法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5)侵权补充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补充责任的脉络梳理
        一、溯源:补充责任在我国法中的发展轨迹
        二、归整:现行法中关于补充责任的各种规定
        三、分类:补充责任的类型区分
    第二节 侵权补充责任的理论争议与实践困惑
        一、侵权补充责任的理论争议
        二、侵权补充责任的实践困惑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方法与创新
        一、本文的研究范围及其限定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四、附注:有关用语的说明
第一章 侵权补充责任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何谓“补充”:侵权补充责任的顺位问题
        一、原则:补充责任处于第二顺位
        二、例外:补充责任处于第二顺位的限制
    第二节 如何“相应”:侵权补充责任的范围界定
        一、是全额的补充还是相应的补充
        二、如何确定“相应的”责任范围
    第三节 可否追偿:侵权补充责任的最终责任主体界定
        一、争议:关于追偿权之有无及主体的不同观点
        二、证成:追偿权是补充责任的内在要求
        三、追偿权的定性与限制
    小结
第二章 侵权补充责任的特有属性
    第一节 侵权补充责任与其他多数人侵权责任形态之区别
        一、侵权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之区别
        二、侵权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之区别
        三、侵权补充责任与按份责任之区别
    第二节 侵权补充责任的性质
        一、直接责任的承担具有绝对性
        二、补充责任的承担具有不确定性
        三、补充责任与直接责任具有牵连性
    第三节 侵权补充责任的效力
        一、责任承担的效力
        二、责任免除的效力
        三、抗辩权的行使主体
        四、抗辩权的行使效果
    第四节 侵权补充责任请求权与相关请求权之间的竞合
        一、对直接责任人的侵权请求权与对补充责任人的侵权请求权
        二、对直接责任人的侵权请求权与对补充责任人的违约请求权
        三、对补充责任人的侵权请求权与对补充责任人的违约请求权
    小结
第三章 侵权补充责任对应的侵权行为类型
    第一节 侵权补充责任对应的典型侵权行为类型
        一、对第三人侵权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
        二、对第三人侵权未尽到教育保护义务的行为
        三、对虚假证明材料出具不实公证文书的行为
    第二节 被误定为侵权补充责任的派遣单位侵权行为
        一、派遣劳动者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
        二、对区别适用不同归责原则的检讨
        三、对区别适用不同责任形态的检讨
        四、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追偿问题
        五、派遣劳动者致害责任与侵权补充责任的区别
    第三节 被忽略的侵权补充责任行为类型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过失审计行为
        二、检验机构、认证机构的不实检验或认证行为
        三、被监护人因教唆、帮助致人损害,监护人未尽监护责任的行为
        四、使用人驾驶机动车致人损害,所有人未尽注意义务的行为
    第四节 被误读为侵权补充责任的类型
        一、第三人侵权导致的受益人补偿责任
        二、子女致人损害导致的父母责任
        三、错误登记不动产物权导致的登记机构责任
        四、表见经营中的被挂靠人责任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无法提供侵权人信息的责任
        六、雇员受害时的违法发包人(或分包人)责任
    小结
第四章 多数人侵权责任制度的域外实践及启示
    第一节 多数人侵权责任形态的比较考察
        一、典型形态:连带责任、按份责任
        二、争议形态:不真正连带责任
        三、变异品种:混合责任形态
        四、类似形态:补充性责任
        五、新型制度:重新分配制度
    第二节 相关侵权行为类型的比较考察
        一、美国法的责任配置
        二、英国法的责任配置
        三、德国法的责任配置
        四、法国法的责任配置
    第三节 欧盟侵权法所呈现出的动向
        一、《欧洲侵权法原则》的相关规定
        二、《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的相关规定
        三、《奥地利损害赔偿法(讨论草案)》的相关规定
        四、《瑞士责任法(草案)》的相关规定
    第四节 多数人侵权责任制度域外实践的启示
        一、侵权补充责任属于比较法上的“特例”
        二、多数人侵权的责任形态日益丰富
        三、责任形态呈现出“类型混合”的趋势
    小结
第五章 侵权补充责任的贡献与不足
    第一节 补充责任人应否承担责任之理论基础
        一、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的经济分析理论
        二、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的危险控制理论
        三、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的信赖关系理论
    第二节 侵权补充责任合理性之迷思
        一、是否违反全部损害赔偿原则
        二、是否符合保护义务基本精神
        三、是否违反自己责任原则
        四、是否与理论先进国家的做法相悖
        五、是否违反过错侵权责任原则
        六、是否符合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区分
        七、是否违背诉讼效率原则
        八、是否违反公平原则
    第三节 侵权补充责任之相对合理性
        一、侵权补充责任所涉及的利益衡量
        二、侵权补充责任所涉及的因果关系
        三、侵权补充责任的制度优势
    第四节 侵权补充责任之不足
        一、侵权补充责任的顺位设计对赔偿权利人有失公平
        二、侵权补充责任的顺位设计导致求偿程序繁琐
        三、侵权补充责任的顺位设计无法与违约责任相协调
    小结
第六章 侵权补充责任的完善
    第一节 侵权补充责任构成中的主观要件完善
        一、侵权补充责任应具备的主观要件
        二、其他主观要件应配置其他责任形态
        三、侵权补充责任主观要件的限制在适用方面的问题与出路
    第二节 侵权补充责任适用范围的完善
        一、侵权补充责任适用范围的类型化构想
        二、补充责任人应承担保护义务的相关类型
        三、补充责任人不应承担保护义务的相关类型
        四、侵权补充责任类型化的限定
    第三节 侵权补充责任顺位安排的完善
        一、立法论层面的完善方案
        二、解释论层面的完善方案
    第四节 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的完善
        一、只起诉直接责任人
        二、同时起诉直接责任人与补充责任人
        三、只起诉补充责任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脱贫内生动力”内涵及其激发因素的扎根研究 ——以井冈山市M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总体设计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方法
        1.2.3 访谈提纲的设计
        1.2.4 研究对象的选取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2 相关概念梳理及国内外文献回顾
    2.1 概念梳理
        2.1.1 精准扶贫
        2.1.2 脱贫内生动力
    2.2 有关反贫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有关精准扶贫的国内研究
        2.2.2 有关贫困的国外研究
    2.3 有关“内生动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有关“内生动力”定义的国内研究
        2.3.2 有关“脱贫内生动力”意义的国内研究
        2.3.3 有关“脱贫内生动力”的国内理论研究
        2.3.4 有关“脱贫内生动力”激发因素的国内研究
        2.3.5 有关“内生动力”的国外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脱贫内生动力”的内涵研究
    3.1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3.2 基于Nvivo12 软件的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
    3.3 信效度检验
        3.3.1 研究信度分析
        3.3.2 研究效度分析
    3.4 “脱贫内生动力”核心内涵的构成
        3.4.1 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4.2 自我效能感
        3.4.3 有劳动能力
        3.4.4 优良的精神品质
    3.5 本章小结
4 “脱贫内生动力”的激发因素研究
    4.1 基于Nvivo12 软件的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
    4.2 研究的信效度分析
        4.2.1 研究的信度分析
        4.2.2 研究的效度分析
    4.3 “脱贫内生动力”激发的内部因素
        4.3.1 劳动能力
        4.3.2 婚姻状况
        4.3.3 价值观
        4.3.4 精神品质
        4.3.5 能力水平
    4.4 “脱贫内生动力”激发的外部因素
        4.4.1 社会环境
        4.4.2 家庭环境
        4.4.3 突发事件
        4.4.4 政策帮扶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1 关于“脱贫内生动力”内涵的结论与讨论
        5.1.2 关于“脱贫内生动力”激发因素的结论与讨论
    5.2 研究不足与创新
        5.2.1 研究不足
        5.2.2 论文的创新点
    5.3 研究建议
        5.3.1 借鉴社会工作方法助推脱贫攻坚
        5.3.2 加大各项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力度
        5.3.3 加大文化扶贫力度,提升贫困群众脱贫的能力
        5.3.4 加大医疗保障投入,提升贫困群众抗风险能力
        5.3.5 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模式,加强社会保障兜底投入力度
        5.3.6 既要“脱贫”也要“脱单”,倒逼“脱贫内生动力”的激发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访谈资料(访谈录音誊写稿)
    附录 C 研究照片
致谢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一、改革开放前所有制研究评述
        二、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研究评述
        三、当前所有制改革研究评述
        四、存在问题及深化方向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
        一、论文内容
        二、结构安排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混合所有制思想综述
        一、建国初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一、混合所有制理论探索阶段的研究综述
        二、混合所有制理论成长阶段的研究综述
        三、混合所有制理论完善阶段的研究综述
        四、混合所有制理论突破阶段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简要评述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有关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列宁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斯大林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解
        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三、如何认识重建个人所有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规律
        一、所有制演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规律
        二、所有制演进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统一规律
        三、所有制演进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规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对比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权解析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所有权概念
        二、马克思注意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三、产权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应有之义
        四、简要评述
    第二节 西方产权理论的综述
        一、西方产权理论的概念
        二、西方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三、简要评述
    第三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辨析
        一、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联系
        二、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
        三、两种产权理论对比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突破
    第一节 我国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一、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三、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僵化固化阶段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三次突破
        一、“单一到补充”: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一次突破
        二、“补充到共同”: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二次突破
        三、“共同到混合”: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三次突破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一、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
        二、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教训
第五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发展实践、基本经验及现实问题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产生的必然
        三、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实践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回顾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逻辑
    第三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四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形式主义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意识形态争论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混合所有制失灵”现象
第六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完善的环境和把握的重点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态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混合所有制判断标准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混合所有制价值取向
        四、坚持互利共赢的混合所有制发展理念
        五、坚持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方向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完善的环境
        一、宏观制度层面
        二、中观体制层面
        三、微观机制层面
    第三节 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一、宏观层面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微观层面国有企业异质股权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七章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节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理论困境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现实难题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途径
        一、深化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二、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三、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构造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二、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第八章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节 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所有制变革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所有制改革历程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目前现状
        二、存在问题
    第三节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方式
        一、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方式
        二、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方式
        三、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保障
        一、加快理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关系
        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第九章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
        一、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
        二、从所有制角度看民营经济
        三、民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民营经济是混合所有制内在要素的逻辑分析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二、民营经济是提升国有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
        三、民营经济融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自上而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二、自下而上激发民营经济发展
        三、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结语与展望
    一、研究预期达到目的
    二、本文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图表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10)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关于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2]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
  • [3]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4]《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侵权补充责任研究[D]. 邬砚.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6]《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7]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8]“脱贫内生动力”内涵及其激发因素的扎根研究 ——以井冈山市M乡为例[D]. 曾勇.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D]. 彭巨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企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若干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