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个着名的超越数

关于两个着名的超越数

一、漫谈两个着名的超越数(论文文献综述)

陈仁政[1](1990)在《漫谈两个着名的超越数》文中提出 一、什么是超越数1744年,瑞士数学家欧拉首先提出超越数的概念并给出了它的定义;1794年,法国数学家勒让德猜测π可能不是有理数方程的根。这就导致超越数从无理数中分裂出来:凡是能满足某个整数系数代数方程的实数叫代数数,如21/2,-3;不是代数数的实数叫超越数,如π,e。超越数必然是无理数,但无理数不一定是超越数。法国数学家刘维尔1844年在一篇论文中首先证明了超越数的存在。

张彩云[2](2019)在《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史(1902-1949)》文中提出正如柏拉图所言,数学是从现实世界到理念世界的桥梁,图是用思维把握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工具。造型艺术中的设计图、各种工程中的设计图和数学中的图或图像,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其出发点都是作图,这就决定了几何作图的极端重要性。作图是一种掌握技能、养成习惯、锻炼思维和培养能力的过程。自1607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被译介到中国以来,逐渐地改变了中国的数学教育,中国人对几何作图有了崭新的认识。尤其在清末民国时期,几何作图已成为中小学数学教育乃至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以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及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教育史为背景和视角,以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将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在1902-1949年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依照国家政体的变革、教育史上的大事件及其自身的发展趋势,分为清末时期(1902-1911)、民国初期(1912-1922)、民国中期(1923-1935)、民国后期(1936-1949),旨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在1902-1949年间的发展脉络,总结其发展特点,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力求为当今的几何教育及几何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和启示。本研究从如下六个部分展开论述,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清末时期(1902-1911)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这一时期,学制初创,新式的学堂亟需与之相匹配的、合用的教科书,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的种类有引进、翻译、编译、自编四种形式,出版发行的总数超过20种,涉及的出版机构有13家,编撰者有20多位,在今日看来,可谓“百花齐放”。这些教科书风格迥异地表现出两种派系的各自风貌,国人自编本和非自编本透露出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即使是来自不同国家的非自编本之间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该时期从自编本和非自编本中选取了由孙钺自编的《最新中学教科书用器画》,闫永辉编译自日本的《新式中学用器画》,张廷金、余亮翻译自英国的《中学应用几何画教科书》为例,从教科书编撰理念、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名词术语等维度进行了分析。二、民国初期(1912-1922)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这一时期政体发生了变革,教育制度开始影响几何作图教科书的发展,继清末之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虽然数量上有所减少,但质量更胜一筹。几何作图教科书在进入课堂以后经历实践的考验和淘汰,基本实现了从清末引进、翻译、编译到自编的嬗变。自编教科书的编撰能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在进入课堂后更深入人心,促进了几何作图的教学,也实现了其创新发展。本章在阐述教育制度及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出版的,在当时影响较大、再版次数较多、使用周期较长、着名出版社出版的,由黄元吉编撰的《共和国教科书用器画》、王雅南编撰的《新制用器画》、求是学社编撰的《新撰平面几何画法》进行了多个维度的考察。三、民国中期(1923-1935)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1922年的“新学制”颁布后,随之新的教育规章制度出炉,在1923颁布的《中学算学课程纲要》中出现了几何作图教学的具体要求,1929颁布的《中学算学暂行课程标准》亦然,1932年颁布的《中学算学课程标准》中更有“在教授图形相关性质时与图画科联络或宜与用器画取得联系”、“几何作图题,要用器画好,力求整洁”等明确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几何作图教科书的编撰、出版产生了影响,促进了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的繁荣发展。该部分在阐述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出版的,在当时使用周期较长、影响较大、特色鲜明的,由冯编撰的《应用用器画教科书》、王济仁编撰的《平面立体几何画法》、薛德炯编译的《用器画法平面几何之部》和《用器画法立体几何之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四、民国后期(1936-1949)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在1936-1949年间又进行了三次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其中对几何作图的要求更详细、更具体。1937年抗战的爆发使得国民政府借机成立了“七联社”及后来的“十一联社”,结束了清末以来40多年教科书市场自由竞争的局面,实现了教科书的国定制,产生了国定本教科书。这对此时期的几何作图教科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导致仅有商务印书馆一家出版了几何作图教科书,还是针对职业学校编撰的。故此,该部分在概述当时社会背景和数学课程标准中几何作图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使用和出版的,由朱铣、徐刚合编的《平面几何画法》、《立体投影画法》、《简易透视画法》和王品端编撰的《平面几何画法》、《投影画法》进行了考察。五、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该部分又分为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分初中和高中;二是几何教科书外的作图研究,首先对该时期期刊论文中几何作图研究进行整体梳理,然后以着名数学教育家傅种孙为代表对其几何作图思想进行了个案分析。以期从侧面揭示影响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的因素。六、结论。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上归纳了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诸多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建设和发展的因素;再次,提炼了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史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最后,提出了继本研究之后,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主要解决了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以1902-1949年为时间域,探讨了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的发展历程。第二,根据各学制、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及教科书审定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几何作图教科书的编写背景、编撰理念、编写体例、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名词术语、几何作图典型案例等方面逐一进行考察,总结了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宏观和微观特点。第三,考察了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内容,从侧面揭示了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的因素。

苏日娜[3](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提出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钟予[4](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朱磊[5](2007)在《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 ——以语音研究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现象学和后结构主义话语理论为指导,以三本中国大陆通用的“现代汉语”教科书(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用)为主要对象文本,以语音研究为着眼点,对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进行解构式的考察,考察旨在揭示现代语言学对于有声音的现代汉语的再现在其话语的发生和接受中的根本的历史性。现象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从知识论向生存论转变的代表,它以“悬置”和“还原”的方法作为自己的基本特征,旨在对话语的发生学问题作出突破本质主义形而上学的解答,并因此与当代西方后结构主义理论及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等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以话语的发生学问题为线索,将现象学方法与解构主义理论相联系,以此反观当代科学哲学,并最终实现对关于现代汉语的现代语言学话语之根本历史性的反思。在综合分析并借鉴前人话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汉语语言学话语的特点,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对现代汉语之现代语言学再现的考察:宏观考察抓住作为现代汉语语言学话语建立之根本基础的比较方法和普遍主义科学观,旨在对现代汉语语言学话语发生的整体格局进行反思;微观考察则在宏观考察所呈现的背景下,以三本“现代汉语”教科书中的“语音”部分为主要对象文本,着重对现代语言学关于现代汉语语音的话语再现的历史性进行揭示,这一部分考察又分为对话语思想结构的考察和对话语历史发展的考察两部分。在宏观考察中,本文发现,作为现代汉语语言学话语建立之根本基础的比较方法和普遍主义科学观分别具有因根源于心物分立的哲学观而无法解决的悖论,即“第三对比项”悖论和科学关于其不具有对象性的悖论。以“第三对比项”为核心的比较法继承了本质主义的根本矛盾,给现代汉语语言学话语的发生带来了看似实实在在,实则无所依傍的可比性“基础”,而这种“基础”立刻和以自身感性生活为世界之“共性”的科学话语相结合,并将现代科学的世界形象带进了现代汉语本身的再现中。虽然这种再现并不是典型的“东方主义”的,但是现代汉语在现代语言学中却必然是通过遮蔽自身“它者性”的它者而被把捉为现代汉语本身的。在微观考察中,本文首先发现,现代汉语的声音在以“味道的死亡”为“味道”的现代科学话语中被异化为其自身的躯壳,而关于声音的各种概念化再现则占据了语言结构的中心。这种“中心/边缘”的二元结构是有根本矛盾的,这种矛盾并不因其对自身历史性的遮蔽而可以被完全抹去。相反,“(作为外壳的)语音/概念”、“语音学/音系学”和“文字/语音”这样一些二元结构在本质上不可避免地要无穷颠倒以至最终解体。首先,声音实际上是一切对语言进行领会、切分和归类的语言学再现所面对的唯一纯粹现象,它的对象化也是它的自我再现的体现;其次,语言学对于语音的再现是一种典型的躯体化,作为这种躯体化步骤的一部分,语音学和音系学分别以“算术化”和“代数化”的声音处理加入语音躯体化的整体共谋,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语言学教科书中所声称的完全不同;第三,声音的“延异”必然要求一种空间书写,这种作为声音之“印迹”的“原初文字”表明:声音绝非透明的“外壳”,它根本上就是对自身的领悟,因而也就成为其自身的不断的再现和书写。本质的声音在书写中不断“延异”,符号因此得以诞生,而在对声音的书写这一根本问题上,语音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同文字乃是对面相持的。正因为如此,作为一种对声音的空间书写,现代语言学同关于“延异”的文字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同汉字在根本上也是相对峙的。通过将关于现代汉语语音的现代语言学话语置入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本文进一步发现,音韵学对于汉语声音的在场书写同汉字对于汉语声音的非在场书写截然不同,而与现代语言学的声音书写则基本一致。因此,音韵学中实际上已经蕴含着现代汉语的声音形象,这种声音形象通过话语的再现和自我再现的历史沉淀表现在以普通话标准音为核心的现代汉语语音形象中,它印证了Derrida关于中国文化可能存在无需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音中心主义的猜测。另外,本文还发现,现代汉语语言学的声音话语在现代人类学主体主义认识型下逐渐被权势化,它的权力与其他各种话语的权力相互交织,其中尤其以身体话语和它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不仅是因为对旧的身体话语的改造直接导致了一种新的、会发音的、解剖学的身体的出现,而且根本上还在于声音一方面联系着身体、另一方面又联系着概念的特点。由于声音是概念与我们的肉身相关联的唯一表象,它就是身体参与话语之最终效果的代表,因此,如果概念要摆脱暧昧的身体性并实现其对象化、现成化的功用,在语言的声音中所凝聚的身体就必须被躯体化。这种躯体化的进程一方面使得现代语言学的声音话语一度与政治话语高度结合并最终与其共同进入了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空间,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中国人母语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并引发了民间对权势化的声音话语的排斥。

鄢青云[6](2000)在《代数数与超越数漫谈》文中指出阐述了数的发展历程,用反证法证明了数e的超越性。

李小平[7](2016)在《数学文化与现代文明》文中指出谈到人类文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成就。熟不知数学才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一词,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比西方要早,但直到十九世纪,它才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表示方式。《哲学小词典》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组织及文学艺术等。文化可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借助语言和文字的形式来表现。而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工具、思想方法和理性精神,所以说数学也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数学文化的发展足迹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足迹的,所以它见证了人类的文明发展。西方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数学文化观,认为数学是一个由其内在力量与外在力量共同作用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系统,90年代末我国学者也开始从文化的角度来关注数学,并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根据数学文化内涵的侧重点的不同,可以给予数学文化不同的理解。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那对应的数学文化也有广义狭义的理解。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广义还包括了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数学文化具有很多特点,文中给出数学文化的定义之后,对数学文化的传统性、抽象性、哲学性、美学性、渗透性、发展性、艺术性及趣味性等做了重点阐述,了解这些特点能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及认识。因为受经济制度、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模式、民主观念、科学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古希腊相当重视数学,相传当时不懂几何者是不能进入柏拉图学园的,但在我国古代,崇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或者懂点八股文的人被认为是有文化、有品味的人,而数学仅仅是被商人记账、算命先生算命时才会用到。纵观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实用思想、算法化的特点一直贯穿其中。《九章算术》对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影响很大,从隋唐时代一直到明末清初,所学知识几乎都来自于《九章算术》或是其扩展版。《九章算术》的编写方式与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编写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几何原本》是从公理、公设、定理等出发,通过证明的方式建立起演绎数学体系,而《九章算术》是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建立起机械性数学体系,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重实用、重计算的特点。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儒家、道家三大学派,特别是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影响很大。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世界观因迎合封建统治者的意愿而受到推崇,由这种观念所引发的轻视科学、鄙视技艺的思想也对后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至今我国政府、教育部门中还有大部分人不重视数学研究,可以说儒家文化阻碍了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而古希腊的数学如哲学一般备受人们的重视,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孕育了一种理性精神,不仅给西方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也给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带来了巨大影响。儒家提倡崇古,排斥新思想、新理念,当明末清初西方数学传入我国时,我国大多数数学家们却把精力放在古算学书上,不接纳西方的数学文化思想,再加上清廷的衰败及闭关自守政策,把西方的数学文化拒之门外,造成中国数学文化与西方数学文化的脱节,也使得中国数学教育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数学教育,这无疑造成了我国科学技术上的大落后。而对中西方数学文化的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首推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他把《几何原本》与非欧几何引入大陆,也把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传输给了西方,从而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没有数学,就没有现代文明,可知数学文化在现代文明中不可取代的地位。文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个是微积分时代,一个是计算机时代。17、18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瑰宝解析几何与微积分登上了历史舞台,数学达到空前的繁荣,迎来了一个“英雄的世纪”。它们的发明,尽管当时理论上尚不成熟,特别是微积分基础很不牢固,但并不影响它的大量使用及快速推广。微积分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推动了人类历史上整个科技革命。瓦特拿着“微积分”这把科学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直接把人类社会带进了“蒸汽时代”;19世纪微积分知识又为电磁理论打下基础,麦克斯韦的电磁波让电气走进了我们的生活。20世纪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计算机凭借数学这个幕后英雄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当然计算机的强大的计算功能也让数学如虎添翼,让数学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威慑力和渗透力。“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更是让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可以说,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无不显示出数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蕴藏的巨大生命力,数学文化影响了人类的文明进程,改写了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今,我们正在迈向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意味着高技术时代,而高技术时代就其实质而言就是数学时代。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不自觉的享受着数学文化的恩泽,但却对数学文化的重要性缺乏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这势必会影响到数学现在及未来的发展,间接的延缓人类社会向更高级、更先进的文明社会迈进的步伐,这是值得当今社会的每一成员认真思考并要足够重视的问题。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与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息息相关,国民素质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文素质,而数学素养又是人文素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构建。从我国高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至今已20余年,“素质教育”这个词早已成为我国教育理念的一个核心话题,植入了教育工作者们的心田。周远清曾评价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切中时弊、顺应潮流、涉及根本”,而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用这12个字来形容也毫无夸张之嫌。文中最后谈到了我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的认可,但仅仅满足于开设数学文化类的选修课程远远不够。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继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数学文化的问题摆在了教师面前,而地方性本科院校又在大众化人才培养中占据着主要力量,为此我们对在地方院校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作了一些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徐愚[8](2016)在《机器与语言 ——对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探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对未知的挑战、对未来的期许,与此同时也充斥了无休止的争论与困惑。始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的人工智能,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间,人工智能在诞生之初的朝阳中迅速发展,但却很快在唏嘘和质疑中陷入寒冬之中,几经辉煌几经沉浮,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又面临着棘手的难题。在2010年至2015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计算能力的突破、智能算法的精进,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的兴起,人工智能研究再次走到舞台中心,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即便如此,人工智能面临的困难却似乎并未减少。在人工智能面临的众多难题之中,最受哲学家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具有获取语义能力的可能性。哲学家在评述人工智能发展在一定时期所遭遇到的困境时就曾表示,之所以人工智能发展止步不前,或者说根本无法摆脱内在桎梏,其原因在于机器只能进行句法操作,而无法实现语义内容。符号机器的语义实现已经成为限制人工智能理论以及研究的一个瓶颈,语义问题也成为人工智能发展中难以面对却又必须面对的理论难题。本文以“机器与语言”的关系为研究主题,重点探寻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中语义问题的渊源、萌芽和突显,其目的在于将人工智能语义问题从纷繁复杂的人工智能研究中抽离出来,强调语义问题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必然性。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源起;国内外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综述;以及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章,智能的追寻:人工智能的理论背景。本章主要从历史渊源、研究纲领和概念分析三个角度对人工智能展开理论基础的梳理。从历史渊源的角度,首先探讨了古希腊的关于智能的自然观念,其次分析了近代哲学对智能的哲学争辩,最后梳理了自古以来关于智能的计算实现。从研究纲领的角度,以时间先后顺序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三种流派——符号主义、联结主义,以及行为主义。从概念分析的角度,评述了人工智能的强弱之分,并从认识论的角度列举了对于人工智能的观点,最后将人工智能逐个与认知科学、人工生命和信息哲学作出概念厘清。第三章,萌芽与进展:早期人工智能的语义探索。在第一节中,从大卫·希尔伯特及其判定问题谈起,进而谈到艾伦·图灵及其停机问题,最后对图灵测试做出一番评述。在第二节中,梳理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乔姆斯基语言学的演变过程。通过追溯和讨论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研究的早期发展以及遭遇到的困境,逐步理清语言分析研究所经历的从自然化分析到形式化分析,再从形式化分析到语义化分析的两次转向过程,而这两次语言分析的转向过程对于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意义和影响可以说是根本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第四章,质疑与反思: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哲学先驱。本章主要分析休伯特·德雷福斯与约翰·塞尔对于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批判。德雷福斯在《计算机不能做什么》中对马文·明斯基的《语义信息处理》一书提到的几种语义程序进行了逐一批驳。塞尔在《心灵、大脑与程序》中提出“中文屋论证”思想实验,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的语义问题,引发了众多争论,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五章,语言学中的语义问题。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义学在符号学三分法中的位置,以及语形学、语义学与语用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讨论自然语言与思维语言的关系。第六章,结语。从三个问题入手整理对于人工智能的观点,首先认为“人机大战”的意义是为之后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营造新环境、拓展新空间、开辟新领域。其次,语言一直是智能的核心,语义问题是人工智能前进道路上本不可避免且须迎头面对的困难。如今,在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人工智能语义问题或者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加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最后,对人工智能的不同看法取决于不同的视角,并受限于对智能和语义的哲学思想。总而言之,在人工智能的探索和思考中,我们需要有极目远望的勇气,不为未知而惶恐;又需要有脚踏实地的信念,不为前路漫漫而忧愁。可以想见,人工智能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将有何种精彩又惊人的表现和发展;可以想见,人工智能哲学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将引领何种幽深又现实的争论和思潮。

王忠华[9](2001)在《π值简史》文中提出本文简要介绍π值计算方法的逐步改进和精确度不断提高的历史

李叶明[10](1997)在《漫谈圆周率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漫谈两个着名的超越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两个着名的超越数(论文提纲范文)

(1)漫谈两个着名的超越数(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超越数
二两个着名的超越数π、e
三,希尔伯特第七问题及其他

(2)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史(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过程与思路
    1.7 创新之处
第2章 清末时期(1902-1911)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2.1 背景
    2.2 学制初定及教科书编写
        2.2.1 清末学制的初定
        2.2.2 教科书编写概况
    2.3 个案分析
        2.3.1 孙钺编《最新中学教科书·用器画》
        2.3.2 闫永辉编《新式中学用器画》
        2.3.3 张廷金、余亮译《中学应用几何画教科书》
        2.3.4 个案教科书内容分类量化比较分析
        2.3.5 个案教科书作图题比较分析
        2.3.6 个案教科书名词术语比较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民国初期(1912-1922)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3.1 背景
    3.2 教科书审定及编写
    3.3 个案分析
        3.3.1 黄元吉编《共和国教科书·用器画》
        3.3.2 王雅南编《新制用器画》
        3.3.3 求是学社编《新撰平面几何画法》
        3.3.4 个案教科书内容设置比较分析
        3.3.5 个案教科书作图题比较分析
        3.3.6 个案教科书名词术语比较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民国中期(1923-1935)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4.1 教育制度
        4.1.1 背景
        4.1.2 课程纲要中对作图的要求
    4.2 教科书审定及编写
    4.3 个案分析
        4.3.1 冯编《应用用器画教科书几何画》
        4.3.2 王济仁编《平面立体几何画法》
        4.3.3 薛德炯编《用器画法平面几何之部》、《用器画法立体几何之部》
        4.3.4 个案教科书内容设置比较分析
        4.3.5 个案教科书作图题比较分析
        4.3.6 个案教科书名词术语比较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民国后期(1936-1949)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5.1 教育制度
        5.1.1 背景
        5.1.2 课程标准中对作图的要求
    5.2 教科书审定及编写概况
    5.3 个案分析
        5.3.1 朱铣、徐刚编《平面几何画法》、《立体投影画法》、《简易透视画法》
        5.3.2 王品端编《平面几何画法》、《投影画法》
        5.3.3 个案教科书内容设置比较分析
        5.3.4 个案教科书作图题比较分析
        5.3.5 个案教科书名词术语比较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
    6.1 初中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
        6.1.1 清末时期以《普通教育几何教科书·平面之部》为例
        6.1.2 民国初期以《共和国教科书·平面几何》为例
        6.1.3 民国中期以《现代初中教科书》为例
        6.1.4 民国后期以《实验几何学》为例
    6.2 高中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
        6.2.1 清末时期以《最新中学教科书几何学·立体部》为例
        6.2.2 民国初期以《共和国教科书·立体几何》为例
        6.2.3 民国中期以《新中学教科书高级几何学》为例
        6.2.4 民国后期以《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立体几何学》为例
    6.3 几何作图研究
        6.3.1 期刊论文中的几何作图研究
        6.3.2 着名数学教育家几何作图思想—以傅种孙为例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特点
        7.1.1 宏观特点
        7.1.2 微观特点
    7.2 影响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的因素
        7.2.1 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7.2.2 教育制度、课程标准、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影响
        7.2.3 教科书编撰者群体的影响
    7.3 启示与借鉴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案几何作图教科书目次
附录2 个案中学几何教科书目次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2.2 第一阶段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2.3 第二阶段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2.4 第三阶段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3.3.1 张申府生平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3.5 小结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4.1.2 《现代逻辑》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4.2.1 金岳霖生平
        4.2.2 《逻辑》及其影响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5.3.1 理论研究成果
        5.3.2 应用研究成果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1.1.1 癸卯学制,1903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小结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小结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1.3.1.1 院系调整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1.3.2.1 时局的影响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小结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1.4.2.1 画法几何
        1.4.2.2 建筑数学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小结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2.1.1.2 社会责任
        2.1.2 研究:升学深造
        2.1.2.1 教师的期待
        2.1.2.2 学生的需求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2.1.3.1 艺术
        2.1.3.2 统筹管理
        小结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小结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2.1 理论蓝图
        3.1.2.2 实践探索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小结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1.1 入学要求
        3.2.1.2 教学计划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2.1 入学要求
        3.2.2.2 教学计划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小结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4.1.1 数学的"新"或"旧"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4.1.2 数学的"实"与"用"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4.1.3 数学的"爱"或"恨"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小结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4.2.3.1 理论探讨
        4.2.3.2 实践探索
        小结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5.1 教学的目标
        小结
    5.2 教学的原则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5.2.2 模型化原则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5.2.4 素质教育原则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小结
    5.3 教学的内容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5.3.1.1 数
        5.3.1.2 函数与集合
        5.3.1.3 几何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5.3.2.3 概率统计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5.3.3.2 拓扑几何
        5.3.3.3 分形几何
        小结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小结
    5.5 教学的计划
        5.5.1 开课时段
        5.5.2 课时分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A 教学档案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附录B 教学资料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鸣谢

(5)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 ——以语音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语言学文本的现象学
    2.1 “理论基础”的“理论基础”
    2.2 再现:历史的延续与断裂
    2.3 语言、语言学和语言学文本
第三章 现代汉语与现代语言学文本
    3.1 比较的悖论与“东方主义”之诘难
    3.2 现代汉语的语言学再现
第四章 文本的结构考察
    4.1 “科学教科书”与文本的话语特征
    4.2 作为“身体”的声音和作为“躯体”的声音
    4.3 符号之符号
第五章 文本的历史考察
    5.1 汉字、音韵学与现代语音形象的发生
    5.2 文本的话语效力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1995 年版)“语音”部分内容细目
    附录二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2002 年版)“语音”部分内容细目
    附录三 钱乃荣主编《现代汉语》(2001 年版)“语音”部分内容细目
参考文献

(7)数学文化与现代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本课题的历史和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文化与数学文化的特征
    2.1 文化的特征
        2.1.1 文化和文明
        2.1.2 文化的分类及特征
    2.2 数学文化的特征
        2.2.1 数学文化的内涵
        2.2.2 数学文化的特征
第3章 数学教育与人类文化
    3.1 数学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3.1.1 数学教育概述
        3.1.2 国际数学教育的历史沿革
        3.1.3 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
    3.2 人类文化的形成
        3.2.1 中西方文化的形成
        3.2.2 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3.2.3 利玛窦对中西方数学文化融合的影响
第4章 近代数学发展与现代文明
    4.1 微积分与现代文明
        4.1.1 微积分的发展史
        4.1.2 我国古代数学对微积分创立的贡献
        4.1.3 牛顿与莱布尼兹对微积分的贡献
        4.1.4 微积分对后世的影响
    4.2 近代数学发展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4.2.1 近代数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
        4.2.2 中国近现代数学的发展概况
        4.2.3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化革命
        4.2.4 近代数学在工业化革命中的作用
第5章 “互联网+”时代数学文化的传播与作用
    5.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5.2 互联网的产生和“互联网+”时代的开启
    5.3“互联网+”时代数学文化的传播与作用
第6章 国内外数学文化教育的发展
    6.1 国外数学文化教育的发展
        6.1.1 国外数学文化教育概况
        6.1.2 国外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文化
    6.2 国内高校数学文化教育的发展
        6.2.1 国内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开设情况
        6.2.2 国内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进展
第7章 对我国高校发展数学文化课的建议
    7.1 我国高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的意义
    7.2 我国高校发展数学文化课存在的问题
    7.3 对我国高校发展数学文化课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文献目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机器与语言 ——对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工智能语义问题源起
        一、人工智能几经沉浮再成研究热点
        二、无法回避的语义困境
        三、将人工智能作为论文选题的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人工智能研究综述
        一、国际人工智能哲学的发轫
        二、我国人工智能哲学进展以及认知科学建制化
    第三节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一、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二、结构安排与研究难点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智能的追寻:人工智能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追寻“智能”起源
        一、古希腊的回望:关于智能的自然观念
        二、近代的奠基:关于智能的哲学争辩
        三、计算机器的制造:关于智能的计算实现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三种研究纲领
        一、基于逻辑推理的符号主义
        二、并行加工和分布表征的联结主义
        三、注重现实模拟的行为主义
    第三节 关于“人工智能”概念的分析
        一、人工智能概念的划分
        二、人工智能概念的厘清
第三章 萌芽与进展:早期人工智能的语义探索
    第一节 以语言判定为标准的出现
        一、大卫·希尔伯特及其对判定问题的提出
        二、艾伦·图灵及其对停机问题的否定
        三、图灵测试:如何判定计算机器是否拥有智能?
    第二节 作为人工智能核心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
        一、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发展历程
        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第四章 质疑与批判: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哲学先驱
    第一节 计算机不能做什么:人工智能哲学批判的开启
        一、兰德公司的报告——《炼金术与人工智能》
        二、对《语义信息处理》中语义程序的批评
        三、意义和影响:“向一个更令人鼓舞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中文屋论证:来自哲学家的致命痛击
        一、“中文屋论证”的主要内容
        二、对“中文屋论证”的反驳与回应
        三、关于“中文屋论证”的评述与思考
第五章 语言学中的语义问题
    第一节 语义学与语形学、语用学
        一、关于“semantics”一词的辨析
        二、符号学中语形、语义、语用的三分法
        三、语义与语形、语用关系的分析
    第二节 机器与语义的思辨
        一、人工智能语义问题与语言哲学的发展
        二、语言是心智的一面镜子
        三、句法和语义的二元辨析
第六章 结语
    一、人机围棋大战,是赢,还是输?
    二、语义难题,是机遇,还是屏障?
    三、人工智能,是止步不前,还是拼命狂奔?
参考文献
致谢

(9)π值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公元前3世纪
公元前2世纪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世纪
公元2世纪
公元3世纪
公元5世纪
公元6世纪
公元12世纪
公元15世纪
公元16世纪
公元17世纪
公元18世纪
公元19世纪
公元20世纪

四、漫谈两个着名的超越数(论文参考文献)

  • [1]漫谈两个着名的超越数[J]. 陈仁政. 数学通报, 1990(01)
  • [2]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史(1902-1949)[D]. 张彩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3]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5]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 ——以语音研究为例[D]. 朱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04)
  • [6]代数数与超越数漫谈[J]. 鄢青云. 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2000(01)
  • [7]数学文化与现代文明[D]. 李小平. 吉林大学, 2016(08)
  • [8]机器与语言 ——对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探寻[D]. 徐愚.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9]π值简史[J]. 王忠华.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2)
  • [10]漫谈圆周率π[J]. 李叶明. 广西教育, 1997(11)

标签:;  ;  ;  ;  ;  

关于两个着名的超越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