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汽车专业岗位培训的几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袁博[1](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指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刘长军[2](2016)在《《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自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连续出现在党的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党的决定之中。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实践进行指导,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目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关键时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来凝聚全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进行得如何,既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关乎党的执政合法性。研究历史重在映照当代。本文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这一时段,从党报切入,回顾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简要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考察《人民日报》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的宣传;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重点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与推动。本文在具体研究中发现《人民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时刻突出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明特色,在宣传理论的时候强调学理论是用来指导具体实践的,在宣传和推动党的中心工作中时刻不忘记解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考察,本文总结梳理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及凝练了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由此完成了研究历史照映当代的研究价值。本文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该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第2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办党报出发,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创办党报的历程,梳理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过程。第3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以及社会领域的实际出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同时简要回顾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进程。第4章围绕着《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进行考察:一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二是梳理了《人民日报》如何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三是考察了《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载体的宣传;四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与其他媒介联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推进。第5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一是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二是结合党的中心任务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传播了以“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心任务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四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本载体《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以及受到国内外欢迎的盛况。第6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与推动:一是针对城市工人和干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动党对工人和干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活动;二是针对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初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困难,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三是助推城市的建设;四是宣传和配合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第7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建立的宣传与推动。第8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效:一是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二是推动了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第9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一是分析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局限性;二是总结提炼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存在的现实启示。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马云[4](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侯燕[5](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侯启林,夏鹤龄[6](1995)在《搞好汽车专业岗位培训的几点体会》文中指出搞好汽车专业岗位培训的几点体会侯启林,夏鹤龄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我校汽车系受有关部门委托,举办了各类岗位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开展岗位培训的实践使我们产生了这样的体会:1造就“双师型”师资,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汽车系队伍汽...
何载福[7](2005)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企业文化战略选择、企业文化竞争力及其与经营绩效的问题,通过对企业文化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提出企业文化实施的具体战略、提高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模式、增强企业经营绩效的途径和企业文化内化的途径。目前,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界实际工作者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述,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外的企业文化研究已深入到诸如组织学习、核心能力、管理伦理、经营业绩等因素,而国内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对企业文化显性因素的定性研究上,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操作性,尤其是运用数理模型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创新成果还不多。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研究,并对企业文化建设在经营绩效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作了一些探索。首先,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涵义、意义、现状、存在问题和经验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实践及其战略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战略管理理论、博弈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分析了企业文化战略的内容,提出企业文化战略的选择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从培育企业价值观入手,实施结盟战略和品牌战略,创建学习型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提出了创新型、稳定型和追随型企业文化战略的组合方案。其次,对企业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念体系进行深入研究,设计重组企业价值观合作竞争博弈模型。论文论证了企业价值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指出要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对中外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观整合的内容、原则和途径; 在对思想教育双方博弈和重组企业价值取向的合作竞争博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例分析论证了中美两国企业价值取向博弈模型,提出了中外企业价值观整合的策略。再次,对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模型了进行研究,并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论文构建了企业文化竞争力要素模型,设计了企业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计算。同时提出了提高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实现途径。借鉴国内企业实践经验和国外企业文化研究成果,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对经理人员激励机制进行模型设计,说明在建立健全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刘光余[8](2009)在《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 ——县中的另一种模式引发的思考》文中提出本文的题目是“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县中的另一种模式引发的思考”,主要运用叙事的方法研究教师教学效能形成机制问题。本研究中的“县中”指的是,处于农村地区的、在生源质量、办学资源和师资水平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的县一级行政区域内的中学,所谓“县中模式”是指江苏省部分区县的高中采用应试教学的模式取得高考丰收的做法。我选做这样一个题目的原因有:其一,对我个人的成长经历的思考。在从学生到教师,又从教师到学生的几次反复中,笔者深感提升教师教学效能的重要性;其二,对我国当下教育现实的思考。在我国农村教育落后的情况下,某些(甚至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要么屈服于场域的力量,对落后的教育现实听之任之,要么把师生的吃苦耐劳、刻苦用功等特点“发挥”到极致,依靠拉长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来获取所谓的“高质量”,教学的低效能导致了县中的师生生活质量的低下和生命意义的贬损。本文的基本观点是:虽然影响教师教学效能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多向度地相互作用使得教学效能非常复杂。但是,教师教学效能研究的历史和实践证明,教师提升教学效能的过程就是教师基于一定的哲学观综合运用科学和艺术手段的过程。本研究通过对白斌老师和雷鸣老师在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念的形成、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教学策略的运用等几个方面的叙事,描述了教师在一定哲学观指导下,综合运用科学和艺术的手段来提升教学效能的过程。教育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目前,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呼声。教师在教育革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的教学效能对教育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认为,教师教学效能的理论与教育者实践只是研究者假定的两极,教师的教学既不是像理性主义所建议的那样由理论派生出实践,也不是像行为主义所建议的那样将理论付诸实践。对教师的教学起作用理论必须根植于教育者的实践,并通过与教师的实践共生共长,被教师涵化在教学行动中。当代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由体制变化引发的社会结构变动和社会流动明显地减少,社会流动变得越来越常规化,农民把升学作为子女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于是,县中就成为农村的孩子实现梦想的地方。几年来,县中模式在取得了高考的辉煌的同时,它所采取的“死揪政策”和“魔鬼教育”也导致了师生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命意义的贬损,发生了许多为了今天而失去明天的人间悲剧。人们在口诛笔伐的同时,也开始探寻突破县中模式重围之路。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考察了西南农村地区的重庆市A中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B中学。从笔者考查的情况来看,这两所学校也同其它县中一样,与许多城区学校相比,他们在生源、经费等方面都不占优势,但是他们采取足够的教师专业发展措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由此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探索出了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另一种县中模式。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提升教学效能,在白斌和雷鸣的专业发展历程中,他们采取了分析现状、制定目标、选择策略、评价结果和系统反思等目标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白斌老师和雷鸣老师这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成长历程诉说着他们教师知识的生成历程及其对他们教学效能产生影响的过程。学生在“百日誓师”活动上的发言引发了白斌老师心灵的触动,使白斌老师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天赋。基于这些认识和他对教学实践的体会,白斌老师逐渐形成了为主动学习而教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一理念建立在教师思想深处的服务意识、契约意识、信息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等六个方面的教师意识之上。白斌老师形成了为主动学习而教的教育理念后,他用一系列的行动诠释了为主动学习而教这一教育理念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建构学习的意义,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师生共同的目标不但是教师教学效能的显着特点,而且对教学效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不自信的“优秀学生”使雷鸣老师认识到自主发展已经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应该是他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于是,在学生“匿名建议”的启发下,雷鸣老师开始了从寻求共同的情感归属、建立内化的行为标准、确立互惠的合作关系、达成双赢的发展目标和实现动态的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学效能的尝试。在新课改之处,白斌老师在筹划教改中遭遇到一系列的尴尬,也由此导致了他“失败的课”和“落后的教学成绩”的出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白斌和雷鸣开始探寻高效能的教学策略,白斌老师尝试直接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雷鸣尝试开展学法指导和白斌实行小组批改作业,这些教学策略的探询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教学效能。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回答有关“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时说的那样:“如果我们用比较方法将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一个一个的描述出来,那么不需要将千千万万个农村一一地加以观察而接近于了解中国所有的农村了”。本研究对白斌和雷鸣教学行为和经验的描述和诠释虽然不会在教师的现实生活中完全复现,但每个人又都觉得它就在身边,并且是经常发生的,从而让读者产生经验的共鸣,影响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教学效能的提升。经过读者们无数体验的“接力”,本研究所描述的教师教学效能的几个关键方面将会形成教师教学效能的机制。
马婉祯[9](2020)在《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青带队干部是20世纪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走入困境时,由知青派出地区(后逐渐发展为知青家长所在单位)为解决下乡知青生产生活等问题派驻知青点的在职干部。石家庄地区先后约派出2158名带队干部。他们给予了知青很大帮助,包括房屋建设、食堂整顿、“一种三养”、帮办副业、建立制度、保护知青人身安全以及帮助知青重返城市等。这些都是对知青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直接反映,更是有关部门维持上山下乡运动的一种尝试。知青带队干部的派遣,充实和加强了对知青工作的领导,调动了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带队干部构架在城乡、厂社、市民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使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工业支援农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壮大了社队集体经济,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关系,加强了工农联盟,使知青工作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带队干部关心知青疾苦、倾听知青呼声,对日常生活“小”事的破解,成为知青心中“大大”的温暖,真正打入了知青内部,并创造了从知青点飞出金凤凰的时代奇迹。派遣带队干部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退维谷之时的一种补救性政策,但在“文革”既定政治路线的影响下,带队干部的派遣并不能解决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根本性矛盾。这一特殊群体在“左”的形势下,在大转折历史关头的人生选择,不仅影响了知青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带队干部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诸如言传身教、带头苦干;统一战线、融入当地;抓好典型、激励机制等经验,为中国今后派遣干部下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吴连香[10](2011)在《基于技能大赛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 ——以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此,21世纪初教育部就联合有关部门先后举办了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各地也纷纷效仿。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全面展示职业学校的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社会上反响比较强烈。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为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积极开展实践探索。职业技能大赛具有市场导向性、模式多样性、组织规范性、注重操作性的特点。为推动职业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加强校企合作办出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手段。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实践证明,技能大赛对于提高职业学校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把握不当也将产生负面效应见证学校技能培养改革,调查学校技能竞赛实效,技能大赛的确是一种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手段。本文采用访谈法和文献法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研究,试图从技能大赛的视角研究职业学校教学改革问题,力求从技能大赛中寻求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持研究表明,为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推进职业学校技能比赛的制度化建设,逐步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必须充分认识技能大赛对技能培养的作用,构建适应于技能大赛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完善适应技能大赛的教学模式,这也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选择。
二、搞好汽车专业岗位培训的几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汽车专业岗位培训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概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
一、开展思想教育 |
二、培养妇女干部 |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
一、“缠”与“放”之间 |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
第二节 生育变革 |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
二、群体特征 |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
二、日常文娱活动 |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
结语 |
一、“新”身份的确立 |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目前的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评析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 |
1.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指向 |
1.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第2章 《人民日报》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办报实践与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办报实践与论述 |
2.1.2 列宁办报实践与论述 |
2.2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初步确立 |
2.2.1 中国共产党办党报的历史回顾 |
2.2.2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 |
2.2.3 晋察冀日报 |
2.2.4 华北《人民日报》 |
2.3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
2.3.1 改变隶属关系,配备精干领导 |
2.3.2 突出面向全国的特点 |
2.3.3 发挥社论和重要评论的权威影响 |
2.3.4 确立在报刊中的核心地位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
3.1.1 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
3.1.2 引领社会发展的需要 |
3.1.3 意识形态领域除旧布新的需要 |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 |
3.2.1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
3.2.2 民主革命时期积累了有益经验 |
3.2.3 新社会对民众产生强烈吸引力 |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阶段 |
3.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4章 《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 |
4.1 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1.1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
4.1.2 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
4.1.3 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
4.1.4 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4.1.5 宣传列宁党的建设学说 |
4.1.6 宣传国家问题以及民族问题学说 |
4.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
4.2.1 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方法 |
4.2.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国家建设 |
4.3 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况 |
4.3.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全集选集的宣传介绍 |
4.3.2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单行中译本的宣传介绍 |
4.4 助推其他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播 |
4.4.1 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动 |
4.4.2 与有关报刊联动 |
第5章 《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 |
5.1 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
5.2 宣传毛泽东思想 |
5.2.1 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 |
5.2.2 宣传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
5.2.3 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 |
5.2.4 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5.3 宣传《毛泽东选集》 |
第6章 《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 |
6.1 对工人和干部开展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
6.1.1 对工人阶级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
6.1.2 对在职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进 |
6.2 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 |
6.2.1 对党和国家指示精神的宣传与推动 |
6.2.2 纠正错误,传播经验,确保工作正常推进 |
6.3 助力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 |
6.3.1 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城市工作的决定 |
6.3.2 推进工农联盟的宣传教育,展示工农互助成效 |
6.3.3 宣传城市建设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顺序 |
6.4 宣传和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6.4.1 号召人民为工业化建设奋斗 |
6.4.2 阐明工业化建设的缘由、重点以及需要处理的关系 |
6.4.3 宣传展示工业化进程与成效 |
第7章 《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 |
7.1 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宣传 |
7.1.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
7.1.2 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
7.1.3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
7.2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宣传 |
7.2.1 传播党中央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刊发社论和评论文章进行推进 |
7.2.2 介绍各地工作经验,展示社会主义改造成就 |
7.3 对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 |
7.3.1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 |
7.3.2 对其他法律法规的宣传 |
第8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
8.1 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
8.1.1 增进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
8.1.2 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升 |
8.1.3 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 |
8.2 助推了党的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
8.2.1 助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
8.2.2 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 |
8.2.3 助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8.2.4 助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8.3 促进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第9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9.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
9.1.1 时代局限性较为明显 |
9.1.2 助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不当批判 |
9.1.3 囿于苏联报刊的版式和内容 |
9.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9.2.1 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准则 |
9.2.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
9.2.3 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佳效果的根本途径 |
余论“三个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保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综述 |
1.3 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状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及其战略选择 |
2.1 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和作用 |
2.2 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启示 |
2.3 企业文化战略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企业价值观的培育与整合 |
3.1 企业价值观的培育与塑造 |
3.2 企业价值观差异分析 |
3.3 企业价值观的整合及其博弈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文化竞争力研究 |
4.1 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4.2 企业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 |
4.3 提高企业文化竞争力的途径 |
4.4 本章小结 |
5 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研究 |
5.1 企业文化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
5.2 经理人员与经营绩效 |
5.3 经理人员的激励与业绩考评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社会场论与企业文化内化 |
6.1 社会场论及其推广 |
6.2 企业文化的内化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课题 |
(8)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 ——县中的另一种模式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概念界定 |
三、教师教学效能研究述评 |
(一) 国外已有的教师教学效能研究 |
(二) 教师教学效能研究的不足 |
四、本研究的方法论 |
(一) 本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
(二)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
五、研究框架及研究路径 |
(一) 考查学校现场并分析相关文献 |
(二) 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确定研究目标 |
(三) 收集教师教学效能故事 |
(四) 对资料进行阅读、理解整理与分析 |
(五) 建构意义 |
第一章 迷途的县中模式 |
一、读书改变命运 |
(一) 艰苦的环境 |
(二) 现实的选择 |
二、“辉煌”的县中模式 |
(一) 南京高考的“滑铁卢” |
(二) 县中模式显灵了 |
(三) 县中“攻陷”南京 |
(四) 县中模式由农村“包围”城市 |
三、透析县中模式 |
(一) 县中模式引发的激辩 |
(二) 历史地来看县中 |
(三) 为了今天而失去明天 |
(四) 再也不能这样过 |
第二章 地处西南地区的两所县中 |
一、学校概况 |
(一) 走进黑石山 |
(二) 走进“秀林书院” |
二、一周只上五天 |
(一) 不约而同的选择 |
(二) 减负增效的思考 |
三、令人满意的教学质量 |
(一) 川东名校 |
(二) 优质高中 |
四、保证教学质量的措施 |
(一) 优质的师资队伍 |
(二) 提升教师教学效能的措施 |
第三章 教师知识的生成历程 |
一、成长历程追忆 |
(一) 大山深处的眷恋——白斌老师的成长历程 |
(二) 走出围墙——雷鸣老师的成长历程 |
二、望山之巅的登山之路 |
(一) 从哪里出发? |
(二) 走向哪里? |
(三) 如何走向终点? |
(四) 是否达到了终点? |
(五) 方法是否有效?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旨归 |
(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境遇 |
(二) 为了提升教学效能 |
(三) 知识的转换机制 |
第四章 为主动学习而教 |
一、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
(一) 发言引发的触动 |
(二) 天生其材必有用 |
二、建构学习的意义 |
(一) 为主动学习而教的特征 |
(二) 教学生学会学习 |
三、用意识影响理念 |
(一) 教育就是服务 |
(二) 契约规范行为 |
(三) 他山之石 |
(四) 自主的意识 |
(五) 坚持创新 |
(六) 学会合作 |
第五章 为了共同的目标 |
一、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思考 |
(一) 不自信的优秀学生 |
(二) 学生内在发展的需求 |
(三) 课堂教学的任务 |
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尝试 |
(一) 匿名的建议 |
(二) 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 |
第六章 教学策略的探寻 |
一、教改的筹划 |
(一) 尝试创设情景 |
(二) 一堂失败的课 |
(三) 落后的教学成绩 |
二、迷茫中的回归 |
(一) 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
(二) 开展学法指导 |
(三) 探寻作业批改方式 |
结束语 |
一、教师教学效能的形成机制 |
二、几点说明需要说明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后记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9)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派带队干部的时代背景 |
(一)知青生活中遇到困难 |
(二)知青领导管理出现问题 |
(三)知青被迫害事件的出现 |
(四)知青迫切回城的愿望 |
(五)选派带队干部的酝酿与高层决策 |
二、带队干部的选拔与管理 |
(一)带队干部的选择与动员 |
(二)带队干部的回应与差异性选择 |
(三)带队干部群体的构成 |
(四)带队干部的组织管理 |
三、带队干部的工作实践 |
(一)思想政治工作 |
(二)破解日常生活难题 |
(三)青年点的整顿与管理 |
(四)支援农村工作 |
(五)青年点的收尾工作 |
四、带队干部面对的困难与应对 |
(一)带队干部面临的困难 |
(二)带队干部的自我调适 |
(三)所属单位、知青办及社队的协助 |
五、带队干部个案研究 |
(一)改变人生走向的带队干部 |
(二)热情鼓励知青高考的带队干部 |
六、对带队干部群体的评价与反思 |
(一)带队干部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
(二)带队干部的工作经验 |
(三)带队干部的负面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技能大赛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 ——以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二、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
三、提高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的需要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动态 |
二、国外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 |
三、中外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及其教学改革的基本评价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一、职业技能的含义 |
二、职业技能大赛的界定 |
第二章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职业技能大赛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访谈设计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内容 |
第二节 职业技能大赛的实践探索 |
一、理顺职业技能大赛管理体制 |
二、完善职业技能大赛管理机制 |
三、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 |
第三节 职业技能大赛的基本经验 |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 |
二、群众参与是关键 |
三、丰硕成果是动力 |
第四节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片面追求技能大赛 |
二、教师结构不合理 |
三、校企结合不协调 |
第三章 技能大赛特点及其对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 |
第一节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主要特点 |
一、市场导向性 |
二、模式多样性 |
三、组织规范性 |
四、注重操作性 |
第二节 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
一、转变职业学校教学观念 |
二、改革职业学校教学管理 |
三、改善职业学校师资结构 |
四、加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 |
第四章 加强职业学校技能培养的思考 |
第一节 充分认识技能大赛对技能培养的作用 |
一、以技能大赛引领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养 |
二、以技能大赛规范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养 |
三、以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高 |
四、以职业技能大赛控制职业院校教学管理 |
五、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校美誉度 |
第二节 构建适应于技能大赛的教学管理体系 |
一、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的合理性 |
二、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先进性 |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的科学性 |
第三节 建构适应于技能大赛的教学评价机制 |
一、转变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思想 |
二、建立适应技能大赛的技能培训评价指标体系 |
三、改革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方法 |
第四节 采取针对技能大赛的有效技能培养模式 |
一、强化模块教学 |
二、以各种赛事深化技能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访谈提纲 |
附录Ⅱ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技能竞赛管理办法 |
附录Ⅲ 第二届"大学生物流沙盘经营大赛"选手心得体会 |
附录Ⅳ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课题研究 |
后记 |
四、搞好汽车专业岗位培训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2]《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D]. 刘长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5]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6]搞好汽车专业岗位培训的几点体会[J]. 侯启林,夏鹤龄. 交通高教研究, 1995(S1)
- [7]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D]. 何载福.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8]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 ——县中的另一种模式引发的思考[D]. 刘光余. 西南大学, 2009(01)
- [9]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D]. 马婉祯.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基于技能大赛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 ——以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校为例[D]. 吴连香.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